《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等綜藝節目改版電影,前景如何?

在電視觀眾和電影觀眾不對等的情況下,為什麼要選擇這種模式?是有利可圖,還是單純為了擴大影響力?
國外有無成功先例可供借鑒?


下面的回答原本是前兩天為另一個問題寫的答案,但那個問題關閉了,寫了一半就此罷手又有些浪費,所以貼到這裡來。可能會稍稍有些離題,主要是對《爸爸去哪兒》大電影版所做的一些市場分析,不喜勿視。

《爸爸去哪兒》我個人認為會比《中國好聲音》的票房好上許多,但究竟會怎樣,不確定,而且也不想依靠臆測來推定票房。這種由綜藝節目倉促改成電影的方式我相信以後還會繼續,國產電影目前的平均製作成本還比較低,高水準的電影產量其實很有限,一些粗糙的產品,只要在某方面的賣點較為突出,短期內依然會有市場。

在成熟市場中看不到相似的現象,那是因為市場所處的發展階段決定的,並不是說他們有多麼的高尚。北美也曾有過狗血滿天飛的時候,同樣有羅傑·科曼這種一生永遠在追求性價比的製片人,至今依然存在The Asylum(《環大西洋》等山寨電影的出品方)這樣的公司。在北美每年600部電影中,一些爛片的底線並不比國內高尚,只是北美觀眾被市場教育多年,高質量的類型電影供應又很充足,因此整個市場相對比較健康,低品質電影的影響力和回報都很有限。

在這樣的市場中,如果將綜藝節目改編成電影,不會因為節目的知名度節約多少製作和推廣成本,甚至觀眾還會因此對電影存在懷疑和觀望。如果電影上映之後,所獲得的評價不高,也有可能會對節目本身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大家都比較謹慎。

國外經營一個內容產品,實際上是在經營一個長期的品牌,圍繞這個品牌相關的產品開發,是一個系統性很強的工作,國內目前還不具備這樣的認知。更重要的是,在一個不成熟的市場中,大家都不會有耐性慢慢去培養一個內容品牌的美譽度,大量的盜版、以及擦邊球行為會將一個內容品牌的注意力很快的消耗掉,所以很多時候只好盲目利用,顯得很急功近利。

以上算是籠統的分析,下面回到《爸爸去哪兒》這個項目本身

一般對於一個電影項目可以從幾個維度來判斷:創意、發行、推廣

1.創意部分再細分

【類型】:

《爸爸去哪兒》很難歸屬到在歐美比較成熟的兒童冒險類電影,在此類電影中很多成熟的類型元素並不適用於它。並且因為文化上的不同,歐美電影中涉及到兒童時,常常會表現兒童的獨立和自主以及如何更好的獨立和自主,而東方文化則常常會著重體現兒童與親人之間的融洽以及如何更好的融洽,因此戲劇衝突方面會減弱許多。

日韓市場中的親子類電影,常常通過人物命運的設計,來襯託人類生靈之間關係的偉大,笑中帶淚,悲喜交加,深得那些閱遍萬千悲喜劇,看盡紅塵合家歡的家庭主婦們的喜愛。很顯然,這一點《爸爸去哪兒》也不適用,總不能讓幾位爸爸忽然口吐鮮血,單手撫胸,然後說自己即將撒手人寰吧。

那麼這樣一部電影,類型應該如何歸屬呢,個人認為它最好的定義是喜劇,最大的賣點是童趣。除此之外,其他方面都不足以讓消費者產生購買衝動。也就是說,它的類型定位應該是合家歡的喜劇電影,而且我相信,大部分購票的觀眾是沖著這一點去的,畢竟國產電影目前在喜劇上的供應依然是嚴重不足的。

(畫外吐槽音,你們都錯了,其實這部電影是紀錄片)

【故事背景】:


常常會有朋友問我,為何一部改編自暢銷小說的電影,往往會更容易推廣,故事情節都那麼透明了,去影院看電影還有什麼意思呢?


解釋這個問題,需要引用馬素·麥克魯漢的一句名言「媒介即信息」,電影是所有最新視聽技術的集大成者,在如今這樣一個影像泛濫的時代,觀眾去影院觀看一部電影,劇情不是唯一需求,視聽效果,更好的代入感,儘早了解一部電影的急迫都可能是促成觀眾走入影院的主要原因。並且電影往往會對原有素材進行再加工,哪怕人物、情節等主體不變,時空如何剪切,視覺如何呈現,角色如何演繹,都是可以去營造觀影期待的落腳點。(至於觀眾對意想不到的需求,也促成懸疑、驚悚類型成為電影的主要類型之一,觀眾的心理需求多數會在這一類電影中得到滿足,這是題外話,一筆帶過)。


熟悉的故事背景,或許會讓觀影樂趣打了折扣,但也提供了一個保證,觀眾可以明確的知道他將會在影院里收穫什麼,這和類型電影的存在價值是相似的。《爸爸去哪兒》在這個方面佔有一定的優勢,相對於那些完全無法預知的電影,至少它可以讓觀眾知道,它的下限不會低於一期綜藝節目。節目本身的戶外闖關遊戲設計,又讓它具備在時間和題材上進行延展的便利。


【演職員】

一部電影如果沒有第一梯隊的明星,不是第一梯隊的導演,那麼演職員組合上對觀眾的影響很有限。我經常說粉絲電影是一種偽命題,因為哪怕是絕對的一線大牌,如果他所飾演的角色脫離了他本身的類型定位,對觀眾的號召力便會大大的削弱。中國的人口基數雖然很龐大,但我們的明星開發管理體制尚還稚嫩,單個明星所擁有的腦殘粉不會超過五十萬人(無條件第一時間影院買票看明星所有電影)。與其指望這些人來貢獻票房,不如借他們來幫助電影的推廣或許更實際。


《爸爸去哪兒》所謂的粉絲購票也不會是這部電影的主力觀眾,姑且不論這幾位孩子和他們的父親原本的號召力怎樣,親子遊戲類節目對明星影響力(與知名度不同)的幫助事實上非常有限。張亮如果不是迅速的進行了包裝,被賦予勵志、平民偶像等更清晰的標識,我相信他也很快會被大眾所遺忘。至於幾位孩子,萌娃組合在大電影中能帶給大小觀眾的吸引力,可能還要低於一些同等影響力動畫片中的虛擬形象。所以這個方面我認為爸爸去哪兒並不具備優勢,媒體習慣性的跟風讓一切看起來似乎很熱鬧而已,事實上這股風潮已經在衰弱。


【生產成本】


從投資的角度去看一部電影的生產成本,看的不是這一個數字,看的是它所帶來的一連竄數字。


《泰坦尼克號》這樣的故事,你可以做成小清新,也可以做成大悲劇,還可以做成R級片,賣點皮肉與情色,博得突破衝擊獎項。不同的選擇就決定了不同的預算,以及票房目標和盈虧平衡點。不同的預算又約束了演職員組合,製作班底,推廣費用等一系列的選擇。這一系列的選擇又決定了其後的計劃該如何制定,周期該如何安排,總之,做電影其實做的就是選擇。


《爸爸去哪兒》是有潛力做成中國版的《地心遊記》,《納尼亞傳奇》的,只要加入奇幻的部分,花上一定的時間,便有可能成為一部真正的大電影。但考慮到國內影視工業當下的現狀,目前這種加長版的綜藝,或許是最現實,也最穩妥的選擇。我相信電影的製作成本包括宣發費用業內的朋友們應該都能猜的出來,這樣的成本讓票房目標幾乎無壓力,很有可能會是春節檔投資回報率最高的電影。


下面就懶得細分了,籠統地概述一下


2.發行


發行方面的兩個重點,一是檔期,二是區域,《爸爸去哪兒》的排片重心應該是在二三級市場,因為可以避開《前任攻略》和《冰雪奇緣》,歷史數據表明,這兩部電影在核心城市可能會更有優勢。考慮到春節時人口的大規模遷徙,重心區域還需要再下沉,片方既然選擇了光線來承擔發行工作,應該是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


3.推廣

既然預算有限,湖南台的自有平台就成為推廣的主陣地,目前來看,中規中矩,有所加分。所放出的視頻物料,主預告片不如短預告精彩,短預告不如製作特輯切題,不過能在《快樂大本營》的廣告時間播出兩分鐘預告片,這樣的免費資源確實有點貴了。


稍作下總結:


從市場容量看,今年因為情人節滯後,估計春節檔的總容量將不復去年之精彩,從競爭程度看,與去年相對冷清的供應,今年也要豐富了許多,彼此之間難免會將觀眾分流,所以《爸爸去哪兒》爆出小黑馬的可能性比較低,但仍然會是一部投資回報率非常高的電影。(1月28日補充:從近幾日的推廣和市場反應看,《爸爸去哪兒》成功的將電影的喜劇價值進行了有效的傳達,已經具備黑馬之勢)


最後補充一句:


我從來不認為電視觀眾和電影觀眾是兩撥人群,在我的理解里,我認為影視觀眾只有一種,但是會因為平台和內容的交叉,被分割成多個區塊。各個區塊之間也並非完全獨立,只是目前我們的能力有限,還不太清楚他們之間的關係。


註:本人是某影視基金管理公司合伙人之一,以上回答在商言商,與本人身體中愛電影的那一部分無關


前景為0。當你們鄙視電影行業爛片雲集的時候,大概不知道,電視綜藝行業的人都是些什麼審美水準的傢伙。這和他們賺多少錢沒關係。


在成熟一點的電影市場里,其實很多時候電影販賣的是一種視覺形象。
我們對電影的消費,其實本來就是一種虛幻的形象消費。你購買一張電影票其實沒有交換到任何實際的物的「商品」。
現在好萊塢大片的收入比例裡面,真正的票房收入其實佔了大概只有30%的比例。更多的收入是來自於DVD銷售、電視網路的播映版權出售、周邊商品的開發等等。
而所有後續收入能不能達到預期,又跟電影本身是否成功息息相關的。這也是為什麼好萊塢大片的發行營銷成本如此之高的原因之一。
用一部電影塑造出一個可供持續開發、消費的「視覺形象」,然後以此獲得利潤。這是現在好萊塢高概念影片的策略。

如此,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漫畫、電視劇改編電影會成為一種風潮了。
因為漫畫和電視劇提供的也是可供消費的視覺形象。如果這個形象已經成功了,那麼被電影公司拿來用簡直是最佳策略了。
同樣一個超級英雄電影,做一個原創人物和改編漫畫相比較,成本可能更高、風險也更加不可控制。這是《環太平洋》在北美票房不佳的原因之一。作為一種視覺形象,它刺激消費的能力相對在北美市場偏弱。

《中國好聲音》的電影改編我是不太看好。因為這個節目的紅不是因為任何「視覺形象」。除了節目模式本身造成的高收視率以外,它沒有被電影化的「點」存在。
這個節目在電視階段,就是一切為模式服務的。它並不刻意打造某個人,重點是在「轉身」這個動作。
稍作對比就會發現,同時段的快樂男聲則完全相反。快樂男聲更加靠近真人秀一點。快男甚至有「偶像學院」里私生活的24小時網路直播。在節目里也是在不斷地挖掘、塑造選手的個人生活和形象。快男在做的是「造星」。並且成功了。無論是CP配對還是兄弟情誼,有了對某個「形象」的塑造、有了針對某個「形象」的粉絲基礎,快男的電影化相對合理得多。
《爸爸去哪兒》也是一樣。節目本身生產出了一個可以刺激消費的「形象」群體。那麼,電影化的改編也順理成章。只要受眾依然對這個「形象」有期待,就可以預見電影的成功。甚至我覺得《爸爸去哪兒》所生產出來的視覺形象是有開發周邊產品的潛力的。而這一點就更加說明,這個「視覺形象」資產是完全成功的。

但是,當然,電影和電視的製作還是有差別。而中國的團隊又同時很容易有兩個毛病:不專業的同時很自大。
《爸爸去哪兒》作為電視團隊我覺得是非常非常專業而且敬業的。但是如果他們因此覺得製作電影也就可以完全地「原班人馬」的話,那很可能電影本身的質量會不怎麼樣。這會對本身已經形成的「視覺形象資產」造成一定的傷害。
甚至甚至,像這種比較特殊的電影項目,一般的電影製作團隊都未必能夠很優秀地完成。因為除了電影製作的基本規律以外,更加需要深入挖掘的是觀眾對這個「視覺形象」所產生的觀影期待究竟是什麼。


至今為止,綜藝衍生電影也只有《爸爸去哪兒》票房大賣,其餘的綜藝電影都票房慘敗。《奔跑吧 兄弟》很明顯是效仿《爸爸去哪兒》,已收穫不俗票房成績。這種相當於把免費收看的電視節目搬到電影院播放還能大賣的綜藝電影,的確是中國電影市場的「特產」。好萊塢雖然也有根據綜藝節目衍生出來的電影,起碼都是講一個故事,而不是照搬節目。


在電影人非常團結的韓國電影市場上,綜藝電影更是沒有容身之所。在《奔跑吧 兄弟》中客串出演的韓國「跑男」金鐘國接受媒體採訪時就大發感慨,因為幾年前韓國也曾說要拍跑男大電影,最終沒能推進下去,所以他對「跑男」能在中國被搬上大銀幕感覺很神奇,也很羨慕。



但從這些大電影的票房和口碑來看,顯然,對於熱門綜藝節目,觀眾願意圍觀。但是,綜藝變成電影,就並非所有人都願為其買單了。觀眾可以長期消費在綜藝節目中走紅的明星,但不會對一個節目投入多少感情。部分觀眾對這種趁機「圈錢」的行為大多表示不滿,也對電影質量十分擔憂。


無論是《爸爸去哪兒》大電影也好,《奔跑吧兄弟》大電影也罷在取得高票房收益的同時都伴隨著質疑聲不斷。因為,無論哪種形式的「電影」,前提條件一定是「精良製作」,綜藝節目的「季節性」特徵十分明顯,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綜藝節目是茶餘飯後的消遣之物,這類節目受制於熒屏,講究短平快的即興娛樂。而電影不同,電影需要長時間的構思、創作,哪怕是爛片,電影的指向性也與綜藝節目有很大不同。電視與電影是兩種不同的娛樂產品,直接將電視內容嫁接於電影身上,製造出來的產品很可能味如雞肋,食之無味。


電影需要有故事支撐,綜藝節目也在講,但多是基於紀實基礎上編織的故事,這類故事的日常化與電影故事的戲劇化,對觀眾的吸引力是不一樣的。日常的故事在晚飯時間開著電視免費欣賞一下還可以,但電影故事卻是需要觀眾花錢買票進影院看的。所以「消費」和「熱衷」難免衝突。


其實《好聲音》要拍電影的話,有一個很好的模板:《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這種熱門節目只是一個外殼,好好講一個反映社會關於普通人的純粹的故事。
可惜人家是要趁熱打鐵掙錢的,不是等著被禁的


好聲音有劇情嗎?完全不能想像如果依託在節目原有的基礎上能拍什麼電影,超長海選流程外加各種夢想闡述挫折哭訴?
爸爸去哪兒反而可以就按照節目設置搞長篇,無非為了觀賞性加入遊戲任務設置,跟著拍完了剪材料就好了,簡單得多嘛。不過也就這第一季了,後面怎麼樣沒法預估,好在今年賀歲檔沒什麼新片的樣子,這個算新類型親子片,討喜啊!


不屬於正面答題。
1,拍電影其實不是重點,哪裡拍才是重點。電影是在廣州的長隆動物園,長隆動物園是個商業動物園,它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營銷。很有可能是長隆的人找到《爸爸去哪兒》的劇組來合作一個商業項目。

2,為什麼不用,有這麼火爆的收視率,這麼強大的拍攝團隊,要錢找長隆,要導演找?王岳倫就是現成的導演。要演員嗎?五隊明星父子是現成的啊~~

3,說說你們眼中的圈錢「電影版有以往電影那種跌宕起伏的劇情,而是說五對父子到野生動物園參與節目錄製,父子們和動物的互動歷險透視出濃郁的親情,整體和以往的節目形式是一致的,只是這一期不會在電視上播出而是改在電影院里上映。」
很多人看到這個會很生氣,又來圈錢了。

醒醒吧!網路上的大多數觀點跟實際上是不符合的,況且,電影的受眾大部分不是知乎上的網友(知乎偏理性),買票進場的觀眾多的是,

負面影評是不影響票房的!
4,現在就開始討論前景未免太早了吧。《快樂男生》和《爸爸去哪兒》都是在試水,嘗試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國外的市場跟國內的市場是差別很大的,尤其在周邊產品上。
以上!


簡單地說,就是摟一把錢就走的片兒。


綜藝節目形式轉電影,雖然我沒看過。但是覺得有前景。拿去人人、QQ空間等地方問問就知道了。
雖說沒看過,但是要是看的話,我應該也會覺得挺好玩的。

至於拍電影。正如欣賞音樂和聽歌是兩種不同的東西,這個做出來的電影自然也是有它自己的屬性。做得不夠娛樂不夠商業干不過黑五毛的話,我覺得進電影院的可能少。看輿論罷。
很難扯上藝術了,就是看錢景。而錢景,看製作功力了。


個人覺得《爸爸去哪兒》跟《小時代》翻拍電影一樣,有龐大的粉絲群,有市場基礎。再說了,《爸爸去哪兒》有賣點,如親情,探險,萌點,衝突等,如果劇本、導演、攝影、舞美等是一流團隊的話,效果應該很不錯的。《中國好聲音》電影賣點在哪裡,我想不到,話說第二季我就沒有關注過,沒有發言權的說。


《爸爸去哪兒》電影版我估計會去看, 說估計是因為檔期太奇葩,大年初一,雖然現在過年淪為形式但估計也沒多少人大年初一有空去電影院……
如果說hi其它檔期,那就是肯定會去看了……
因為我就是傳說中的NC粉……


願意看和願意花錢看,這是兩碼事兒。別剪段花絮就留著賣錢,這跟渣片撈錢有什麼區別!!!!


無論是【中國好聲音】的走紅,還是時興的【爸爸去哪兒】,都說明現在觀眾逐漸對過去傳統的歌舞綜藝節目失去興趣,而越來越把目光放在當下國內還在探索中的【真人秀】節目上。

【好聲音】並不是草根選秀節目,也不是單純的音樂比賽,而是音樂真人秀。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個選手不平凡的表演,也看到他們平凡而不平淡的人生。

【爸爸】則更明顯,平時光鮮亮麗的名人和他們的家人究竟擁有怎麼樣的生活,,如果他們也和我們過上相似的生活會是怎麼樣?這是觀眾相當期待的內容。

【真人秀】逃不開一個【秀】字,所以無論你在電視里看到的形形色色人物表現多麼真實,多少都是會有排演成分在裡面的。所以這兩檔節目拍成電影從形式上來考慮完全可取。

而且作為商業化、市場化運作相當成熟的浙江、湖南兩台,商業利益肯定是擺在首位的。眾所周知電視節目主要依靠投資冠名和廣告時段出售來賺取利潤,但是電影則明顯有更大的額外利潤。當代節目冷熱更迭很迅速,確實應該趁熱打鐵推出新花樣。

另外說一點我個人的觀點,【好聲音】劇情感不強,拍電影的話很大程度要看劇本怎麼去把整個故事豐滿,否則不一定好看。關於【爸爸】,內容很溫馨,父子情很感人,但是我想說,小孩子成名過早對他們來說不一定是好事。


最起碼<爸爸去哪兒>是為即將專業化的另一條細分市場(親子電影)拋了一塊不錯的磚。不再像以前的<喜羊羊灰太狼>電影版只適合低齡兒童,而且父母參與熱情也不高。


是這樣的,通常會去看這種電影的人,也愛看《不二神探》以及《私人定製》。對於他們來說,這不過是一年一度的和明星們的見面會。在此起彼伏的議論聲和一個笑點之後可以持續十秒以上的詭異笑聲中度過「新潮」「檔次」且歡樂的90分鐘,如果沒有其他觀影需求的話,一年看上這樣一兩部就足夠了。


現在正是中國電影市場的春天,《富春》《小時代》這樣的爛片都能有數億票房,可見天朝人民精神生活是多麼的匱乏!特別好的一點就是影院的普及和票價的親民,加上生活節奏快,看一場2個小時的電影已成為相當部分普通人休閑娛樂的第一選擇,尤其是天朝人民不挑食,有什麼看什麼。在這樣的背景下,電影真是一個來錢特別快的產業。
然後再談電視節目改版電影,題主問前景如何。首先,我覺得「錢景」一定是可以保證的。上面已經說過,其實現在是只要在國內拍商業類型的電影,基本都賺錢的節奏。這種改版電影就是為了圈錢而來,有火爆的人氣鋪墊,有招牌的明星壓陣,成熟的商業運營,狂熱粉絲的追捧,先不討論電影的好壞,只要不是撞上好萊塢大片的槍口,必然是大賺一筆。
改版電影其實往往是對電視節目的進一步擴展,填補了大熒幕的空白,滿足了一部分觀眾的心理需要。當然還是要具體判斷一個節目適不適合改編成電影,有的節目改編失去其精髓的話可能就差強人意了。
藝術性的話,我覺得只要導演,編劇,演員能對的起自己的良心,能把一個故事說完整,我覺得也沒必要那麼強求,畢竟人家就是來圈錢的,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本來就不現實。
說到底,還是要觀眾買賬,觀眾願意傻乎乎的送錢,人家憑什麼不賺呢?
======================================我是分割線
我覺得《爸爸去哪兒》很好看啊,小朋友們都好可愛啊,電影版解決了我意猶未盡的痛苦感,還是蠻期待的,這事兒本身就是雙贏。


票房來看,主要面對的是鐵杆粉。


我感覺這種事情的前景不太好,但還沒有先例。如果綜藝節目改成電影火了,那麼山寨版綜藝節目改成電影必將會火,又有一大批爛片出來。


1:只要大家過年都很無聊沒事做
2:只要大家對待爛片還抱著吐槽的心理。
3:只要某某某某的粉絲夠強大
4:還有一些真正喜歡這些節目的人在
那前景不是很廣闊嗎?至少在票房上還能撈一把。
說實在的,這和一般的國產片又有什麼區別呢?



推薦閱讀:

有哪些電影一定要趁年輕看?

TAG:電影 | 電影推薦 | 綜藝節目 | 中國好聲音(電視節目) | 爸爸去哪兒(湖南衛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