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火箭發射塔架的區別,和造成這些區別的原因?
中美俄火箭發射塔的區別,主要來自各自火箭裝配流程的不同。
先說發射塔的用途。發射塔主要用來為發射台上的火箭通過臍帶進行燃料加註的補充,提供和地面的有線通信介面,以及進行物理約束。同時也提供人員登上的路徑,以便在發射台上為火箭做最後的檢測或者送上航天員。
對於美國來說,火箭發射架具有這些功能就足夠了。
所以這也是最典型的火箭發射架構型--大抵上,就是一個巨大的塔狀結構提供最基本的介面服務或燃料加註服務。有時還會有一個更巨大的可移動式發射塔,提供人員登上及檢測等功能。若是兩個塔的結構又是發射非載人火箭的話,前者可能非常的簡單。比如下圖這張早期型德爾塔火箭的固定發射塔:德爾塔四則是少見的雙移動發射塔,原因是其中一個發射塔同時還承擔垂直裝配大樓的任務:
德爾塔四則是少見的雙移動發射塔,原因是其中一個發射塔同時還承擔垂直裝配大樓的任務:土星五因為要載人,尤其是還在裡面在安置了叫做White room的航天員整備艙,所以固定式發射塔(左側的紅色塔)要複雜得多。
土星五因為要載人,尤其是還在裡面在安置了叫做White room的航天員整備艙,所以固定式發射塔(左側的紅色塔)要複雜得多。
美國之所以可以採用這樣的風格,是因為他們不太需要在發射塔上做些別的事情。因為上塔的時候,火箭已經裝配完成了啊。美國的習慣是將運載火箭在一個垂直裝配大樓里將火箭預先裝配成豎起的形式,然後通過火車軌道或者專用的運輸車垂直運輸到發射台上(或者乾脆讓垂直裝配大樓變成移動式的)。如此一來,發射架只需要提供最基礎的服務就可以了。因此可以設計得很簡單。有的時候簡單得只是一根杆子。
美國之所以可以採用這樣的風格,是因為他們不太需要在發射塔上做些別的事情。因為上塔的時候,火箭已經裝配完成了啊。美國的習慣是將運載火箭在一個垂直裝配大樓里將火箭預先裝配成豎起的形式,然後通過火車軌道或者專用的運輸車垂直運輸到發射台上(或者乾脆讓垂直裝配大樓變成移動式的)。如此一來,發射架只需要提供最基礎的服務就可以了。因此可以設計得很簡單。有的時候簡單得只是一根杆子。
但對於俄國人來說,情況就不一樣了。
許是因為不想造出來那麼巨大目標的建築,俄國從來是不使用垂直裝配大樓的。反之,俄國的運載火箭都是在普通的廠房裡水平裝配好,然後用火車拖到發射台上。*由火車拖往發射台的聯盟運載火箭。頭部安裝的是聯盟TMA-13飛船。
可是火箭送到了發射台以後總不能就這麼水平著發射吧。沒關係,俄國雖然不喜歡造垂直裝配大樓,但他們的液壓設備可是非常厲害的。所以俄國的火箭發射塔上會額外多出來一個巨大的液壓臂,簡單粗暴的將送到的運載火箭立上發射台。
*即使如N1這樣的巨無霸火箭,也是直接由這樣的液壓臂立起來的!
當然這樣的液壓臂同時也可以分擔一部分普通的發射塔功能。如此一來,原本在發射工位上的固定式發射塔可能就被設計得非常簡單。有可能像聯盟火箭一樣,設計成幾個單獨提供約束、人員登上和燃料加註的小塔。或者像質子火箭一樣,乾脆就用那個液壓臂當做發射塔了事。較為罕見的是N1,採取的是美式的發射塔設計。液壓臂只是單純的用作運輸和起豎,不做其他用處。
俄國這樣做雖然麻煩,卻也有不少好處--畢竟水平裝配的成本比使用垂直裝配大樓要低很多,而且節省時間,甚至可以同時在一個廠房裡裝配兩隻火箭。(栗子如蘇聯時期,發射聯盟飛船時經常會同時裝配兩隻火箭在兩個發射台上。一隻作為正樣另一隻作為備份。若是正樣發射時出現事故,備份只要2、3天的準備就可以再次發射。)如此一來,若需要高頻率發射火箭的話,水平裝配無論時間成本還是經濟成本都會低很多。所以一些西方國家也開始嘗試使用水平裝配+起豎的設計。比如SpaceX的Falcon 9。*起豎中的Falcon 9
當然混雜的設計也有的。比如庫魯航天中心的聯盟2號火箭發射工位就同時提供了俄式風格的發射塔和美式風格的可移動垂直裝配大樓。不過後者更多是用來為歐盟的技術人員提供檢測的環境,算是為了行政原因做的妥協吧~
但你即造不起垂直裝配大樓又沒有那麼強的液壓設備的話怎麼辦呢?沒辦法,你的發射塔還得再增加一個功能--裝配火箭。
中國早期就是這樣子的。技術無力支持水平組裝,早期也沒法造垂直裝配大樓,所以勤務塔(發射架)只好同時承擔火箭裝配、調試、加註燃料和發射的任務。功能非常複雜。勤務塔一般會在塔頂提供一個塔吊,以吊裝火箭。同時,哪怕是發射非常簡單的火箭,塔上也會有若干非常巨大的活動平台,以提供固定火箭、人員和設備的行走空間。
這樣的設計是很不好的。畢竟在那麼小的地方上集中這麼多設備,那麼勤務塔的使用效果想必不會好到哪去。而且這樣一來的話,火箭的發射頻率就會非常低了--畢竟什麼都要在發射工位上做,那下一個火箭必須得等到台上的火箭發射以後才能開始裝配,而不是像美俄的設計一樣,只要前一個移出裝配廠房就可以開工裝配了。若需要密集發射,這樣的設計是非常不利的。更糟糕的是,若是火箭在發射台上爆炸了,那麼這一下可就真的會炸得什麼都不剩了。但對於窮國來說,除了這樣設計,好像也沒什麼好的辦法。所以過去的中國,如今的印度和朝鮮,都是這樣的設計。
*酒泉的921工位上複雜的勤務塔。注意塔吊和龐大的活動平台。需要說明的是現在火箭的組裝已經不在這個塔里進行了。謝@老畢提醒
當然後來隨著經費充足,中國也開始走美國的垂直裝配大樓+簡單發射架的風格了。只是舊的發射塔後來沒有再改造就是,仍然維持著當年的風格。*長征-2F和後面的裝配大樓。我只能說有錢就是好啊-_,-
大約就是這樣了~
除了以上幾位提到的常規也就是地面發射、空中發射方式外,還有海上移動平台、海上固定平台和水下發射(是的,水下發射。是的,不是發射核彈頭。)
海上移動發射是「海上發射公司(Sea Launch)」的招牌業務。這個公司擁有一個海上移動發射平台,通過在赤道發射航天器來降低成本(在赤道可以利用地球自傳的線速度,也省掉了大部分改變軌道平面的步驟)。另外大洋深處的無人海域沒有航線干擾,同時可以避免可能發生的事故威脅居民和環境安全。發射平台是由移動鑽井平台改裝的,發射前要先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在海上指揮船上完成火箭、有效載荷和發射架等的組裝並轉移到發射平台上(相當於在地面上時的水平組裝),然後指揮船和發射平台一起前往發射海域(相當於用火車把組裝好的火箭運往發射工位)。發射前火箭完成起豎,燃料加註,然後所有人員撤離發射平台並保持至少5公里的距離。不要覺得沒有必要,07年有一次發射時火箭就在發射台上爆炸了,如果人員沒有撤離的話……不敢看啊不敢看。
到目前為止所有海上發射公司完成發射的衛星都是同步衛星。原因也很簡單,一般的衛星沒必要這樣做。
運載火箭只使用為海上發射設計的天頂-3SL火箭,最大同步軌道載荷為6噸。
下面這張圖是移動發射平台「奧德賽」
海上指揮船
到達預定海域,正在起豎火箭。可以看出整個發射的準備過程其實和上面 airbunny 說的水平發射異曲同工,只不過是把整個過程挪到了海上。
從外面看此時相連的發射平台-指揮船
完成起豎後準備發射的樣子
發射~
海上固定平台發射也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義大利的聖馬克發射場。這回是用固定鑽井平台改裝的。這個發射場接近赤道,在這裡發射和Sea Launch的原因一樣,節省成本。從這裡發射的火箭都是輕型的偵察兵系列火箭,運載能力很弱。這個發射平台目前已經不再發射火箭了。
最後一個就是水下發射。俄國人把R-29RM潛射導彈改裝了一下命名為「無風-1」型(其實就是把彈頭換成有效載荷,另外安裝了相應的導航設備和軟體),由現役的得爾塔IV型潛艇發射。這回是在巴倫支海發射的。它的有效載荷很小,軌道高度200公里、軌道傾角為79度時,有效載荷最高只能達到160千克。不過它的優點是機動性很強,可以在很多需要的緯度發射以滿足多種軌道的發射需求。畢竟潛射彈道導彈發射時遠沒有運載火箭那樣嬌嫩和脆弱,運輸的話也只要把潛艇開過去就好了……不過目前為止幾次發射都是在巴倫支海。
發射海域
無風-1運(qian)載(she)火(dao)箭(dan)
俄國人的武器塗裝總是那麼土……不過好在潛射導彈平常也看不到什麼樣
德爾塔IV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是的說這麼羅嗦我就是為了看上去厲害一些
發射~
airbunny同學說的已經很全面了,我補充一下各種奇葩的
1、第伯聶運載火箭。在洲際導彈發射井發射,實際上就因削減核武,閑置的大量洲際導彈不知往哪扔,後來有家俄烏哈三國合資的公司將它改成運載火箭,連發射方式都保持原樣,有興趣可以看看發射視頻各種酷炫。
2、飛馬座火箭。OSC(美國軌道科學公司)研製的空射型運載火箭,用運輸機駝到天上扔下來點亮固體火箭然後打上軌道,近地軌道酬載大概三四百KG左右,也是酷炫。
3、太空梭在軌發射
有在軌釋放的,比如哈勃,也有通過太空梭發射的,比如美國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雖然後來高增益天線出故障被卡住。
紅警中的核彈發射塔感覺像是勤務塔的方式?請 @airbunny 解惑
庫魯航天中心法屬蓋亞那那個最類似紅色警戒的設計,
中國的發射塔是報廢拆解了嗎?能買了鎮宅子嗎?
伊朗,以色列,印度,日本的發射有統計圖嗎
補充一下吧,之所以我們採用看上去很笨重的垂直起吊裝配發射,有一部分原因是受制於火箭上的平台慣導系統。這貨是不能夠放倒的,而且制導系統在演算法上也要求發射前瞄準發射方位角,所以不能簡單的豎起來了事。隨著捷聯慣導系統以及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在新一代運載火箭中,這種發射方式會逐漸消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