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國企有哪些誤解?

關於工作的誤解系列問題之一。
國企包括央企和地方國資委管理的兩種。
請大家分開論述。


我自己來說,鐵路純壟斷,純國企,甚至可以算是國企中的國企,很多老的做法都延續下來,基本是獨立王國。收入上說一般,這個和鐵路的生產方式有關吧,就是一個很消耗人力的工作,不過在小城市收入還過得去。我畢業於業內最好的大學之一吧,畢業回到家鄉,剛上班時一年算下來到手一萬八,去年是一個小站副站長,一年到手五萬多,反正就去總數吧,工資獎金福利都算上了。但是鐵路的勞動強度非常大因為鐵路是二十四小時運轉,所以職工一般是倒班,強度大的四班倒,一班12小時,夜班也不能合眼,精神要高度集中。強度低的兩班倒,也是沒日沒夜,勞動時間很長,想像一下幾十年吃喝拉撒有一半時間都是在單位度過的,基層幹部更慘,我當副站長的時候,周六早上到車站,周三下午回家,之間都是在上班。不過也有一點,績效考核很少,生產上沒什麼壓力,但是安全上的綳的非常緊,出點事情就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了,手機不便,,先到這裡


(未完成稿)


央視財經的六集紀錄片《國企備忘錄》剛剛放完。
雖然歌功頌德傾向明顯,但一線素材還算新穎,製作也算精良。
值得一看。

諷刺的是,其解說和《舌尖上的中國》是同一人。
舌尖上的國企真是傷不起……

#國企備忘錄# 大型紀錄片《國企備忘錄》

第一集追根溯源 21
第二集浴火重生 22
第三集光環之下 23
第四集血脈相連 24
第五集逐夢全球 25
第六集行思行遠 26

===

先說一本嚴肅的學術著作。
FT中文網2012年度薦書之一。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8218


《國有企業的性質、表現與改革》
盛洪,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教授
http://weibo.com/u/1573961430
世界科技出版公司(World Scientific)(即將出中文版)

在眾多的中國國企研究中,本書的特點是用制度經濟學的企業理論分析國有企業的性質,用公開的宏觀和微觀數據修正和還原名義績效,從效率和分配兩個角度重點刻畫了國有企業的當下表現,並對中國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國進民退」 現象及對市場競爭規則的影響進行了探討,並提出了國有企業要退出營利性領域的改革終極目標和取消國企壟斷權和其它特權的過渡性方案。

盛洪算是國內研究國企的第一方陣的專家,比較靠譜。

這本書不知道哪裡能讀到?

===

哈耶克,《通向奴役之路》。
經典著作,無庸贅述。
牛刀推薦,把獨裁集團分析得太透徹了。
http://weibo.com/1223299212/zehVOaDtI


=== 熱身材料開始的分隔線 ===

近來網上關於國企的探討,以政見出品的信息圖影響力最大。
總體也是客觀、公允、可靠的。

引用如下:

V 1.0

【讀圖識政治】國企知多少


========================================================

V 2.0

【讀圖識政治】「國企知多少」2.0版


=== 以下源自《經濟日報》2012年5月11日 第三版 ===

告訴你真實的國有企業

本報記者 李予陽

近期,網路上一組名為「國企知多少」的圖片集納引起不少人關注,該組圖片以「中國企業500強」為樣本,分別就「500強」中的國企與民企的佔比、排名,專利數量以及央企上繳的利潤等數據進行列舉和對比。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部部長徐保利、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瑞等專家看了這份圖表後表示,圖表中有一些說法不準確,一些比較過於片面,缺乏專業性,既沒有考慮歷史也沒有考慮國情,有誤導公眾之嫌。該圖表名為「國企知多少」,其實恰恰反映出一些人對國企知之不多,結論輕率。

國企進步知多少

圖中顯示,「中國企業500強」中,國企無論在數量、營業額和資產總額上都占多數。

為什麼大企業多是國企?許保利表示,要歷史地去看。我們從計劃經濟時代走來,許多大型國企都是從計劃經濟時代國家部門所屬的生產單位等合併而成的,與改革開放後才逐漸發展起來的民企相比,國企規模大並不奇怪。另一方面,國企實力增強則恰恰說明了國企改革的成效。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實現了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各項政策的扶持、引導和促進下,非公有制經濟從無到有飛速發展。隨著國有經濟戰略結構調整的不斷推進,國有企業在中小企業層面基本退出,並進一步向關係國家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

劉瑞教授指出,僅以「中國企業500強」來列舉數字並不能反映我國企業發展的實際,更無法反映民企的整體盈利水平和貢獻。

記者查找了有關統計,了解到這樣一組數據:1978年,我國國有企業資產總額佔全部工業企業資產總額的92%。到2008年,這個比重已經降到了43.8%,30年下降了一半還多。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數量也在不斷下降,從2003年國資委成立時的196家下降到今天的118家。國企數量不斷下降的同時,競爭力則在不斷增強。2002年到2011年,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資產總額從7.13萬億元增加到28萬億元;營業收入從3.36萬億元增加到20.2萬億元。「十一五」期間的5年,央企資產總額、營業收入、上繳稅金和稅後凈利潤等主要經營指標均實現了翻番,年均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達到115%。一批國有企業實現了從「中國500強」到「世界500強」的跨越。

國企貢獻知多少

「國企知多少」的圖片集納在「央企給國家交了多少錢?」一欄中標註,「2011年已納入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編製範圍的中央企業,實現凈利潤11115億元,共計上繳823億元,占利潤總額的7.4%。」這裡有個關鍵點沒有指出,即中央企業是在正常繳納稅款後,再上繳823億元,並不是一共只給國家上繳了823億元。

許保利表示,納入國有中央資本經營預算的中央企業不僅包括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國企,也包括教育部、文化部等部委所屬企業。數據顯示,2011年,僅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100多家中央企業累計上繳稅金就達1.7萬億元,同比增長19.7%,高於當年利潤增速(凈利潤9173億元,同比增長6.4%)。從2002年到2011年,中央企業上繳稅金從2926億元增加到1.7萬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此外,僅「十一五」期間,中央企業國有股減持轉入社保基金589億元,成為社保資金的重要來源。

在「賺了錢要交給國家嗎?」一欄中,「國企知多少」的圖片集納列舉了國企由全額上繳到暫停上繳利潤再到收取國有資本收益的過程,並標註說:「2007年財政部、國資委發布了《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收益收取管理辦法》規定中央企業上繳不同比例的利潤……國有企業將稅後紅利的一部分用於職工福利,逐步形成國有壟斷行業的高福利待遇。」對此,許保利表示,國資委成立後,建立起系統的薪酬制度,對不同國企根據實際的工資總額等有嚴格規定。

國企作用知多少

至於「中國企業500強」中民企專利數量多於國企的數字更要客觀看待。「不能只看創新的數量,還要看質量。只要想想『天宮一號』的成功發射和創造了載人深潛新歷史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最就可以知道,國有企業代表著行業和國家的創新能力和水平,是引導和推動行業技術進步的主要力量。」許保利說。

中國企業聯合會會長王忠禹表示,事實上,大企業居於產業網路的核心地位,支配的資源眾多,市場影響力巨大,在推動生產要素優化重組、產業升級、產業集群建設、新興產業發展等方面,發揮著中小企業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國有企業的骨幹作用不僅體現在資產、生產規模的大小,實現利潤、上繳稅收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在貫徹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保障市場供應、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等方面都發揮了帶頭作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我國之所以能夠從容應對,並率先實現經濟回升向好,受到國際社會廣泛稱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擁有強大的國有經濟,使政府宏觀調控得以更好地掌握全局。中國社科院今年發布的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顯示,國企社會責任指數領先於民企和外企。

劉瑞表示,不可否認國企自身仍存在一些需要深化改革的問題,也需要社會監督,但對於國企採取攻擊、排斥的態度不可取,過於苛求這些中國經濟的中流砥柱不免有失公允。從另一方面看,國企也要增加透明度,讓公眾了解國企的實際。

=== 熱身材料結束,正文開始的分隔線 ===

一、國企的分類

目前的國企,根據管轄範圍,大致分成央企和地方國企兩類。
再根據業務類型,又可分為壟斷性國企和競爭性國企。

於是有以下矩陣:

XA 壟斷性央企 XB 壟斷性地方國企
YA 競爭性央企 YB 競爭性地方國企

XA,如軍工、兵工、中航、中電、國電、中金、鐵路、郵政、日人民報、CCAV、……

XB,如首創、深國投、深投控、上海外聯發、廈門建發等,各地的城投、建投、交投、機場、港口、自來水、廣電、××出版集團、××報業集團、××衛視……

YA,如中建、中建材、中鋼,中冶,中化、中化工、中糧、中儲糧、中鐵、中鋁、中交、中船、中遠、中海、中集、中外運、中信、招商局……

YB,如各國有航空公司、廈門國貿、首農、首鋼、寶鋼、馬鋼、銅陵有色、江西銅業、奇瑞……

補充說明,以上分類只是一種思路,並不絕對。

YA,應該說,含四大國有銀行、中石油、中石化、電信三巨頭……
但這些其實都是寡頭壟斷。

此外,很多東西很難分類。
比如神華、寶鋼、京東方、郵政EMS,很難說到底是壟斷還是競爭。

二、國企存在的意義

從經濟學角度而言,國企存在的根本意義是幫助 ZF 提供公共產品。

但國內的實際是,國企存在的意義,從根本而言,其實是兩點:
(1)幫 ZF 撈錢;
(2)幫 ZF 花錢。

以上所指的 ZF,和官員同義。

三、國企的現狀

1、央企牛在哪?

2、地方國企到底在幹嗎?

3、國企的行業分布

4、國企的賺錢問題

5、國進民退的老生常談

6、高層到底怎麼看待國企?

7、國企到底應該怎麼定位?規範的角度

四、國企的過去

1、改革開放以前的國企(毛時代)

2、國企改制考(從江朱時代到胡溫時代)

2、國資委(曾經的李天王,托的塔有多重?)

五、國企的未來

1、短期:習李的未來十年(2013~2023)

2、中長期(2023之後)

3、更遠的未來(50年,甚至百年之後)

六、其他典型國家或地區的國企

1、英法等國

2、美國

3、日本

4、港澳台


這個必須匿了才能作答,不匿自報家門的都是條漢子。


本人在一個上市國企工作,上級控股母公司是一大型央企(53家之一)。正如上述很多知友的敘述,如果是在一個壟斷性國企(不論是中央還是地方)的重要部門(此處應該停頓,並帶重音),收入是很不錯的。別的公司不敢亂說,在此僅以本公司及本公司所在集團為例進行講述(以下內容僅代表自己公司,不涵蓋所有國企)。


(1)國企都是搞壟斷的孫子?答:非也。先說下背景。本人畢業於北京某著名高校(真是著名,不是注水),當時來國企一方面是因為有戶口,另一方面是因為心想上市國企肯定待遇還不錯(同比自己的同學,確實還算中上等吧)。而且自己所學的專業就業面比較窄,可選擇的地方不多,絕對屌絲專業。自己去的這個企業中國500強,百億元營業額,之前壟斷,99年WTO後開始進入全競爭狀態(有外企、有民企更有其他國企)。全競爭,這個很重要。是不是壟斷行業,可能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全競爭行業,國企的優勢僅剩現金流和一些政府關係(日趨不明顯),從公司層面很好,於個人就不一定了。


(2)輕鬆年入20+W?答:入職試用期半年,試用期薪水不到3500(不給工資條的噢,親!至於為什麼,別問我,如果你知道答案請告訴我,謝謝!)。半年後轉正,工資漲了不到300。期間,每個月報銷300的票(必須是交通票,餐票不行,每個月必須琢摩哪兒弄票去)。其餘福利就是過節發卡(不是好人卡),一年算下來有接近1W。傳說中的公積金,嚴格按照北京市的12%比例來,入職一年目前每個月公司加個人合計700出頭。有的部門油水大,一年下來普通業務員獎金8W。有個同事,985碩士,英語專八,工作5年,年入不到10W(含獎金)。國企存在大鍋飯情況,乾的多的不一定多拿很多,不怎麼乾的也不會餓死。

更新補充:自己的一個同學,本科畢業去了一個超大型壟斷能源型企業(不是石化電力系統,咳咳),會計,年薪18W,其餘的福利不清楚。自己在公司幹了兩年,帶上年終獎也就10W/Year左右,遂果斷辭職。


(3)關係戶橫行?答:是有關係戶,但是不橫行。公司裡面各種二代,有煤二代、有富二代還有官二代(公司待遇差,官二代父母撐死也就廳局級吧,在北京不提也罷)。二代們的目標是找個穩定的地方生活,不求大富大貴,不求聞達於諸侯。作為一介布衣,我媽媽的一個同學(在北京,比較知名的一個媒體任職主要負責人)說你能憑藉自己本事進去還不錯了。那是,如果公司招來都是酒囊飯袋,誰去幹活。另外,人家雖然是二代,不代表別人是紈絝子弟(這點就是別人對國企經常誤解的地方)。之前我也覺得二代們每天的生活是「喝茶等尿」(我同學的表述),實際上他們工作也很認真,該加班的加班,該出去跑的出去跑。只是說好二代們生活壓力沒那麼大,不用像外地人在北京天天還得擔心買房等一堆讓人崩潰的事。要說關係戶,金融行業的笑而不語。參看這個報道:國際投行高薪聘請官二代攻城略地 競相挖角公子女婿


(4)晉陞很困難?答:是的,不論在何處晉陞都是個鬥爭。不過牛逼的人哪兒都能發光。以前我司招來一個海歸博士,學法律的,英文法律條文讀起來不費力。在公司這個小地方光芒萬丈,被更高的地方調走,沒壓力。作為一個土鱉碩士,我在公司裡面領導還是很重視。

但是國企也有自己的文化,比如你應該絕對服從領導,別有太多想法,跟著領導好好混。再如你最好能喝,不能喝就低調,一低調很多事就輪不到你了。我有一同事,入職不到2年提科長,代價是一周7天基本有6天在喝通宵(白天班照上,白天休息夜裡喝酒這樣的好事就別幻想了)。另外就是拍馬屁(這是我朝亘古不變的文化)、琢摩領導心思(不是貶義,這是為人處世的加分技能)、不亂說話(很重要)等。

更新補充:本人已經離職。幹了好久,發現國企裡面(至少是本人在的這個國企)存在背後捅刀子的情況,還有很多居其位不謀其政的人。人居其位,光喝茶不做事,整天憋一褲襠的牛勁就是專門負責整理人,手下有誰幹的太出色就收拾收拾,免得對ta造成威脅。這種大爺還沒人能處理,在公司十幾年的老油子了,死豬不怕開水燙,這種人擱別的地方估計會被人砍,但是在國企...


(5)領導天天喝茶看報紙就日進斗金?答:這就是個迷了。不過到處傳言著放棄外企70萬年薪去國企拿20萬的故事(請自行搜索知乎),我公司領導的收入(就我了解的,綜合從外企和其他公司跳槽同事介紹)不比同級別的外企少。而且從壓力、付出等多方面考量,絕對是性價比很高的。至於說能力,只能呵呵了(你說喝酒算不算能力?喝兩斤不倒領導喜不喜歡?)

更新補充:哥在國企這幾年,除了剛入職那陣子,後來就沒在正常點下過班,天天加班不是夢,節假日加班不稀罕。再加上遇到個腦子缺根弦的頭兒,那就可以夠自己喝一整年了。


(6)擠破頭往國企去?答:公司離職率很高。想來的人一大把,但是離開的人也不在少數。因為99年之後不分房子了,這兩年外地員工基本在猛漲的房價中不得不求活路。有的人本來就是為了戶口而來,有的人是跟著離開的領導而去。在國企干,很重要一點就是熬(這點外界沒看錯,很對)。國企中層領導(部門經理一級)一般35-40歲,然後是否繼續能往上走就看造化了。普通業務員退休的人比比皆是,並不是誰都能高升。

PS:據不完全統計,基本上入職五年以後,非北京男性員工幾乎全部離職。女性員工在生完孩子休完產假後,顛顛小跑的也不在少數。


(7)畢業生該不該來國企?答: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在帝都,沒戶口乾著干著就想跑路。撈著戶口,又得喝西北風,幹個三五年跳槽都跳不動。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這是個悖論。另一方面,自己所在公司在員工培訓、職業規劃等方面做得很不好(你好好上班就得了,哪兒這麼多事兒瞎逼逼)。沒錯,這點就是很多國企存在的問題,按部就班的來,別鬧騰。進外企可能從英語、商務禮儀等方面有很大的長進,但是在國企工作這些就很受影響。國企裡面的勾心鬥角名不虛傳,乾的好的不一定上(什麼是好?非常值得玩味。)

但是你說國企的崗位好不好呢?當然好,從綜合層面考慮,一個地方能夠給你提供穩定的收入(遠高於北京平均工資),法定節假日保證能享受(除了探親假),被炒魷魚的概率很小,不就是很多顧家的女生期待的一個方向之一嗎?


(8)無題。答:集團(控股母公司)待遇基本是我們兩倍,但是一般人也進不去,很多崗位是不對外招聘的(對外招聘的好崗位很大因素是出於一種宣傳目的)。而且很多崗位掛出來是出於說「公開招聘」這個要求,其實需要招誰都是有計劃有安排的。央企的領導層一般都很厲害,你懂的,不多說。

PS2:以往以為國企不會開人,今年算是開了眼,有一個其他部門的同事,因為工作有點弔兒郎當,不太上心,最後被停止續聘了。就是傳說中被Fire了!如果說1986年瀋陽市防爆器械廠的破產打破了人們對於國企鐵飯碗的神話,那麼當下國企像外企那樣fire人估計也會常態化吧,這是個人胡思亂想,畢竟關係戶是不會被K掉的,呵呵。


總之,國企的存在有其道理。適應裡面的文化和氛圍就留下來,不適應的就離開。但是知乎上的知友絕大部分是從事互聯網工作的,互聯網公司的文化裡面充滿了想像、活力和自由,這和國企的文化是截然相反的。我們不能用絕對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國企,辯證的才是客觀的。不管在哪裡,掙得多的都是領導,但是之所以成為領導,必有過人之處。

話說回來,倒是我公務員同學挺high的,每天按時下班,不明覺厲。


=======================突然浮現的分割線=======================

2013年開始的自上而下的幾項規定,讓我所在的非壟斷性國企徹底被修理。剛上班的頭一個半年,發了不少卡,而整個2013年幾乎顆粒無收,收入一下子少了一大塊。照目前的節奏,怕是無法回到過去了。扛不住了,準備洗洗睡。


——————————————你瞅啥,我是分割線它弟————————————

工作兩年零多,最大的感受是,遇到一個好的領導最重要。至於什麼崗位、薪水和辛苦,都是可以改變的,年輕人就是拼搏的身子骨。時間是最大的成本,跟著不給力的領導,自己天天過得如同吃翔,光陰一過,就永遠回不來了。


添加一段話給職場同仁分享:

覺得一個工作地方不好,不要在單位、公司天天罵罵咧咧,對自己一點好處都沒有。如果抱怨和不爽就能夠解決問題,那這個世界早就和諧大同了。幹得不爽,領導腦殘,你就跳槽,就這麼簡單。解決辦法決計不是仍然一屁股坐在那個位子上,然後像祥林嫂一樣在嘮叨中蹉跎著時光,末了,是自己吃大虧。自己雖然踏入職場不久,但是看到了太多這樣的人,看起來是跟公司過不去,其實是天天把拳頭往自己的身上錘,害人更害己。


分享一下自身經歷,主要為考慮進入國企的人做個參考

大眾對國企的偏見,大都是認為國企人很傻/ 超清閑 / 錢特多 ,人的很多誤解都因為太過懶得思考,僅僅依靠簡單的標籤來定位他人,國企就是清閑,私企就是勾心鬥角,醫生開藥吃回扣,公務員就是尸位素餐,聽一是二,再對別人說三傳四,簡單的標籤雖然好記易懂,罵起來也很舒爽,但畢竟以偏概全會讓我們錯過很多有意思的東西。

對於前面的一些「國企忙/苦/累」的答案,僅表示部分贊同,因為這些說的雖然是事實,卻也是片面的事實。個人所在的部門和系統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即便把每個人的經歷集合在一起,能夠向我們展現的也只是現實中的一面而已。

我們可以做的,大概就是把自己所聞所見盡量客觀的敘述出來吧。

==========================答案君在此===============================
僅以我們單位為例:

我們單位是一個央企下面的國企,同樣情況的另外還有兩家,三家每年的利潤都要上交很大一部分到上面的集團,有時一家虧損嚴重,而另一家盈利豐厚,集團會將上繳的部分利潤分撥給快要倒閉的那家國企發工資,扶持它渡過難關。

國企清閑否? 答:視崗位而定

分配崗位的時候有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

非家屬子女/學校口碑好 → 科技系統,技術崗,工資待遇較好,但是工作量很大
非家屬子女/ 學校一般 → 非主幹部門,常常與生產關係密切,比較苦
家屬子女/ 背景深厚 → 清閑,且收入較好,工作環境體面
家屬子女/ 背景一般 → 清閑,但是收入一般

無論是什麼行業的國企,只要它需要盈利,那麼一定會有維持其運行所需要的人才,這些人所承擔的是最實際的工作,每天要面對生產運行中所產生的種種問題,保證周期,設計產品,並對對質量負責,可以說他們是企業生產力的來源。

所以說,一個部門眾多,體制完整的大企業不僅需要用來磨損的齒輪、螺絲釘,比如說生產系統,科技系統,一群苦哈哈的工科生以及工人師傅埋頭苦幹常年加班,也需要體現制度完整性的緞帶、紅花,比如一些為了體現制度完善性而產生的部門,安全技術環保處,獨門獨戶二層樓,門口長長的葡萄藤架子小徑,就差養兩隻雞以表歲月靜好了。

我自己,以及以上很多訴苦的同仁應該都是這種被慢慢磨損的螺絲釘的角色吧。


實際事例:

我見過的最忙的設計部門,周一到周四加班到晚上八點左右,周六一整天加班,周日視情況而定半天班,曾有一個設計處的笑話,就是有一天一個設計員上班等電梯的時候,開心的感慨了一句,還有十二個小時就下班啦。(早7:45-晚20:00)

我見過的

最清閑的部門,比如技術管理處,有次去送論文,那個兄弟先是慢慢摘了耳機,然後慢悠悠的關掉了兩個QQ窗口,才抬起頭來斜著眼睛看了看我....還有個著名的故事,一個飄雪的冬天,苦逼的設計員怎麼也找不到機動處會簽的負責人了,走投無路之下推開了一個不起眼的屋門,然後發現裡面四五個人在涮火鍋....(現在由於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單位慢慢開始嚴查勞動紀律,這樣的神話就銷聲匿跡了)

至於我所在的部門,時常忙碌,但是並不強制加班,忙時會有很多部門同時催你要東西數天加到七八點,閑時便可以連著一兩個月五點鐘按時下班。


在國企關係重要嗎? 答:初期分配時重要,後期提拔時重要,如果你只是想安穩度日,那麼不重要。

國企有一個獨特的文化,就是裡面的家屬關係錯綜複雜。

我們辦公室里有一大半是夫妻/父母/子女在同一個單位。

即便是家屬,也有背景是否硬實之分。

「裙帶關係」這個詞,對於剛分配的畢業生來說的確代表了實實在在的不公平,但卻也沒有那麼不堪,因為大部分國企對於普通家屬子女也都是有著比較高的門檻,很多人的父母只是企業的普通員工,常常要低聲下氣搭上很多人情來換取一點選崗位的自由,從來不存在一個「非常完美」崗位,只有「非常想去」的崗位。

實際事例:

領導提拔的具體操作螺絲釘表示不是很清楚,只知道現在數得上名字的領導層以及分廠廠長裡面有一部分人當年的父親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這種「子承父業」的現象並不少見。

對於科技系統的領導,首先是要有強大的解決問題能力,否則再硬的背景也沒有用,但是,如果是兩個能力差距不大的備選者競爭,那麼必然是占帶點關係的那一位有是絕對的優勢。


在國企工作會消磨人的意志嗎?答:對於自身熱愛學習的人,在國企工作不會消磨意志,反而會給你很多學習與實踐的機會,但是!會讓你慢慢失去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

實際事例:


就說一件我上班階段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吧,辦公室有一個業務水平很強的學姐坐在我的附近,她溝通能力很高,做事很認真,沒有什麼背景,是一個急性子的姑娘。

因為座位比較近,從我基本熟悉單位全部工作流程開始,幾乎她的每一個項目我都了解是如何運行、聯繫各個部門、解決問題,最後完成領導安排的任務。

這其中我的感受就是,她進行工作中最大的困難,不是工作內容本身,而是其他部門的不作為,不配合,推諉,扯皮。


我見過她因為詢一個價格,被機動處的人你推我我推你,被支使著打電話折騰了一圈卻什麼都沒問到,找到了對方領導,那個混蛋卻慢條斯理的說,多少錢都行,隨便你呀,你要多報點我連廠房都能給你翻修。

常常聽到的話就是「這不是我們部門的工作範圍」「以前不就能做么現在有什麼不可以」「找領導去我們說了不算」


因為單位部門整體工作氛圍差異很大,一直以來傳統較好的部門,以及年輕人較多的部門更有野心與責任心,相對來講更敢於去創新、改變舊習慣、承擔責任,做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而部分典型的「國企人」在他們部門既有的氛圍內,變得像前輩們一樣,能推則推,不能推就賴,賴不掉就做,做卻也做不好,出了問題繼續往別人身上推,被質問還理直氣壯,倚老賣老。

他們這些人,是國企的毒瘤,不割掉,永遠不要談什麼改進企業形象,優化管理。

我希望自己,以及其他在國企努力工作的年輕人,盡量不要,不,必須不要變成那個面目可憎的樣子。


以上,希望對大家有所用處。


是人民養活國企,而不是國企養活人民
從2001年至2008年,國有企業少支付利息2.8469萬億,地租3萬餘億,資源租5千餘億,虧損補貼1198億,總計是6.4767萬億,遠大於4萬餘億的企業利潤總額。而最終上繳國家的6%的利潤,95%都迴流到了國企本身。

2001 年至2009 年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累計獲得利潤總額為58462 億元,2009 年的賬面利潤總額比2001 年增長了3.89 倍;累計獲得凈利潤為40517 億元,2009 年的賬面凈利潤比2001 年增長了4.37 倍。

2010 年,中央企業共實現利潤13415 億元,占國有企業利潤總額的67.5%。2009 年,在央企實現的利潤中,中國石油、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石化等10 家企業佔到70%以上;其中,中石油和中移動分別實現1285.6 億元和1484.7 億元,僅這兩家企業就超過了全部央企利潤的三分之一。可見,國有企業的利潤主要是由壟斷企業實現的。

2001 年至2009 年,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平均的凈資產收益率為8.16%,非國有工業企業平均的凈資產收益率為12.9%。2009 年,非國有工業企業凈資產收益率為15.59%,國有企業凈資產收益率為8.18%。因此,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名義績效也不夠高。

即使如此,國有企業表現出來的績效並非其真實績效,是國有企業在享受著種種政策優惠,和民營企業在不平等的經營環境下所體現出的績效。這種不平等主要體現在政府財政補貼、融資成本和土地及資源租金等方面。

按工業用地價格3%的比例計算工業土地租金,2001~2009 年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共應繳納地租25787 億元,占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名義凈利潤總額的63.6%。如果再考慮商業服務用地,僅2008 年一年,國有企業就應交納12065 億元地租。

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平均實際利息率為1.6%,其它企業加權平均的實際利率(視為市場利率)則約為4.68%。若按照市場利率水平重新計算國有企業應支付利息,2001 到2009年利息支付差額共計約27539 億元,占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名義凈利潤總額的68%。

石油的資源稅平均僅為每噸26 元,加上按銷售收入的1%計征的資源補償費。我國對石油徵收的資源租金不足價格的2%;遠低於我國向合資企業徵收的12.5%的比例。即使加征了特別收益金,也不能完全實現資源所有者的權益。2001 年至2009 年,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少交納的石油資源租金約為2437 億元。加上天然氣和煤炭等自然資源,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在2001 年至2009 年間共少交納資源租金約4977 億元。

從1994 年至2006 年,國家財政用於國企虧損的補貼達到了3653 億元。據不完全統計,2007 年至2009 年,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獲得財政補貼約為1943 億元。

從賬面財務數據中還原企業的真實成本,並對政府補貼予以扣除,從而測算國有企業的真實績效。據測算,2001 年至2009 年,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平均真實凈資產收益率則為-1.47%。

2008 年,國有企業人員的人均工資比其他單位高17.1%,比社會平均水平高13.7%;人均勞動者報酬分別比私營企業高62%,比非國有企業高35%。2009 年只有小幅回落。行業間存在巨大差異。2008 年,壟斷行業職工人均年收入達12.85 萬元,約為當年全國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18364 元的7 倍。在收入最高的5 個工業行業中國有企業的比重最高,在收入最低的5 個工業行業中國有企業比重最小。

按照現行的公積金制度規定,職工和單位公積金繳存比例均不得低於職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5%,原則上不高於12%。不少壟斷行業的國企和事業機關將這一比例提升到20%。網通運營公司全額計提41.42 億元,一次性現金住房補貼。國有企業利用國家無償劃撥的用地進行單位集資建房。企業購買市場上的商品房,以較低的價格出售給本企業員工。

2007~2009 年,992 家國企所得稅的平均稅負為10%,民企的平均稅負達到24%。

自1994 年至2007 年,國有企業沒有上交一分錢利潤。2009 年,國有企業利潤上繳比例僅約6%,其餘利潤都在企業內部分配。2010 年,該比例降至2.2%。而央企上繳的紅利目前主要在央企體系內部轉移,尚沒有體現出惠及民眾的意義。

我國存在結構性的國進民退現象。從資金的角度來看,電力蒸汽熱水生產供應業的國有比重從2005 年的85.8%上升到2008 年的88.2%。從工業總產值的角度來看,電力蒸汽熱水生產供應業的國有比重從2005 年的89.3%上升到2008 年的91.7%。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的國有比重從2005 年的90.5%上升到2006 年的98.9%。

用市場力量的指標對各個行業的壟斷程度進行了定量分析表明,在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煙草製品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和電氣機械與器材製造等行業中,2007年的壟斷程度比2002 年有顯著增加。這些行業與國有企業比重增大的行業有很大重合。


匿了吧。背景:央企,法務,非總部。


誤解1:工作很清閑噠,每天茶水報紙就好啦。

實際情況:我特么加班到吐血了有木有!!
好吧我承認很多時候我的工作強度沒有什麼投行、金融行業那麼大,但是加班對於我來說就跟晚飯一樣尋常。我11月17號出差一個月回來,到現在(12月24日)總共又出差四次,工作日在家吃晚飯次數不到5次,加班到凌晨4、5點回家洗個澡吃個飯回單位繼續上班這種事兒不止一兩次。順帶提一句,我們部門出差強度最大的一個哥們兒,一年250個工作日他出差184天,我正在逼近這個目標。
前段時間談判,每天早八點談到凌晨四點,回去商量倆小時咪倆小時早上八點繼續開始談,利用小問題分散注意力拖延時間,把大問題留到底線時間來壓對方,我正好負責用來拖延時間的小問題,連續四天這樣的工作,真的是快死掉了!!


誤解2:工作很簡單的啦,誰來都不會差
實際情況:我特么被逼死了好不好!!
我學法律的,又是做商務、合同這類的工作,法律專業知識自然不必說;但是我們做的合同特別專業,我需要對整個行業都有所了解,於是我在入職後的第一年,下班時間基本全部用來看專業書籍了;由於跟國外打交道多,所以對英語要求各種高。
想想下,一個剛考完英語六級的本科生,面對著十幾本平均頁數在150左右充滿著專業名詞的全英文合同,你是不是有一種跳樓去死的衝動?


誤解3:工資很高的啦,XX央企的工資出名的高啊。

實際情況:誰特再說資高我跟誰急!!!別拿XX公司那個38萬6說事兒好么!!!我一年辛辛苦苦下來到手錢剛剛超過最小的那個六位數的一半兒好么!!!


誤解4:工資低,福利好嘛。
實際情況:我把我所有非工資收入擺出來吧:逢年過節的過節費發到購物卡里只能自己沒法變現一年大概4K;每個月22個工作日每天30塊錢飯補一共660還是打到飯卡里沒法變現;每個月100塊錢打車費報銷(我特么最近經常出去辦事兒每次出去辦事兒打車費我都是自己掏一個月絕對不止100好么!!);每個月發張100的電話卡。除此之外,沒了。
哦對有人說房補:房補發了不到一年吧,一個月1000。1000塊錢能在北京租到什麼樣的房子大家都清楚吧!!我靠著這1000的房補多少年能買的起一平米房子!!【這部分錢我算在上面的工資收入里了】
【2016Update:過節費沒了、660飯補沒了、每月100打車費沒了、每月100電話卡沒了、半年獎沒了、優秀員工獎沒了、年終獎有沒有還不知道。級別上來了工資反而下去了,一年10W真的要活不下去了……】

誤解5:收入低點兒,以後級別升上去了就高了啊。
實際情況:升你妹啊升!!升個P啊升!!舉個例子吧:某大型央企130來萬人,其中算是幹部的有10萬,其中科級幹部有5萬多,處級領導就不到1萬人了,廳局級不到1000個。局級咱不指望了,100個人裡面不到1個的處級領導,一年能有30-40萬晚上睡覺都能笑醒了!!
而且你以為公司里每個人的爹都是【】啊!!你覺得你比那另外的100多個人強在哪兒啊?憑啥就是你能當處長啊??提級別??別做夢了好么!!!

誤解6:哎呀,就算收入不咋地,至少穩定啊。
實際情況:穩定?有編製的都是3年一簽合同,合同期到了績效不合格自己看著辦!!!!還不是領導一句話說滾就滾了啊!!就算你死皮賴臉不走,領導一句話夏天把你扔到45攝氏度的沙漠里數上100天的沙子試試?颱風季7級海況讓你上一條幾十噸的小船給幾十海里外平台上的兄弟們送補給,你去不去?領導看你小夥子身體挺壯實,去瘧疾霍亂艾滋埃博拉滿地跑的非洲原始森林裡幫人蓋房子去不去?不去?那你就別在我們這兒待了。


誤解7:油水多的很啊,隨便撈錢拉
實際情況:真的沒有油水啊!!如果你們覺得從辦公室里拿兩根曲別針回家用算是油水多的話就當我沒說吧!!大央企都是上市公司啊有木油!!!上市公司要審計的啊有木油!!!內審外審上級審國家審第三方審,我們敢撈錢么!!你以為那一串串的內控制度和審批流程是吃素的啊!!!大家都巴不得趕緊抓出來兩個蛀蟲掛起來看看呢好么!!


誤解8:其他人都是混日子的,有能力就能出頭拉。
實際情況:混毛啊混!!扯淡啊!!我一個211+985重點大學的本科生,跟我一年入職的幾十個人裡面,學歷排到最後面啊!!!你以為紅/官/權/富/煤/油/電二代都是混吃等死啊!!!神馬北大本科清華碩士清華本科北大碩士的一抓一片好不好!!!神馬德州農機加州理工也有好幾個好不好!!偏偏他們幹活兒一個比一個賣力有木油!!看看【】啊!!人家他爹是【】啊!!不是照樣挑糞挖泥糊沼氣池子么!!!有這種例子放在面前紅/官/權/富/煤/油/電二代怎麼可能都是混吃等死的主兒啊!!!你憑啥認為自己拼爹拼不過但是能力更強啊!!!


誤解9:分房、集體購房,多好的福利
實際情況:扯XX蛋!!!為什麼你們不在國企卻說的一個個證據確鑿!!我就在公司里咋一個都沒聽說呢!!!我咋只知道從【】年起就從來沒在北京分房了呢!!好吧我聽說過有在項目附近團購房子的,但是團購了房子就意味著你丫要一輩子呆在那鳥不拉屎的項目了好么!!!你丫願意么!!!願意的話咱倆換!!!


還有好多誤解,我都懶的辯解了。次奧。


為啥不辭職?領導開明、同事關係好,沒有太多的公司政治勾心鬥角,幹活乾的開心;不會擔心明天公司是不是倒閉了,只要按部就班勤勞工作、不出格不跳脫不用太擔心自己的飯碗會被打翻,這樣的工作還是不錯吧?

20131218UPDATE

@志村銀時 兄說的挺有道理的:

同在國企表示國企就是這樣慢慢消磨人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繼續幹下去覺得沒盼頭,看不到希望,但是真讓辭職卻又覺得佔個編製不容易,一畢業就進了單位,乾的也不是本專業的活,沒在外面闖蕩過,也對自己缺乏信心,不知道能幹什麼,能不能立足,就這樣熬著了。

20161206
準備辭了
20170525
130K/年→550K/年


在央企(A)呆過,非總部,二級子公司(B),海外上市,我被這家公司派到三級子公司(C,也是海外上市)主管財務。說說幾個常見誤解吧
1.古板,僵化
萬萬沒想到。。這公司給我的自由和信任是我這輩子到現在也沒見過的,估計未來十年也很難。上百面試者里,我最年輕,這也是我大學畢業後唯一一份需要筆試的公司,專業部分和英語翻譯(我的直接彙報都是外國人),筆試我拿了第一,面試時B一位五十多的副總用流利英文跟我交流。B的CFO和FD只比我大幾歲,思想也很開明,FD和我一樣在四大獃過。就這樣,25歲的我被他們挑中成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財務負責人。。我履任前問老闆去了我該做些什麼,他們居然只給了我兩個宏觀目標,然後告訴我「你愛做啥,愛怎麼做,都是你的自由,你不必遵照集團公司的流程,公司在微觀層面不會給你任何干預」,我聽完也是醉了。。這麼開明的老闆和環境,直到現在這份工作才遇到。

2.穩定
我面試時老闆問我為何要來央企,我說以前公司管理層多變,朝令夕改,讓我難以發揮,央企相對來說人員穩定。

我去了半年,黨委五老大換了仨。。

3.收入高/低

不好透露,但不得不說不同公司,崗位,差距太大了!說個低的例子,級別比我還高,在總部混日子的,一個月八千,加一點可憐的補貼(現在恐怕都被砍了)

4.鋪張浪費

想起當年的生活條件我也是醉了。我和兩個副總,一個翻譯擠一個三室的複式公寓里。我大學畢業就沒和人share room過,因此拚死力爭搶到最小的房間,一個副總和翻譯住最大的一間。總部的部長來考察,為了省錢不住酒店居然來擠我們的公寓,我不得不讓出房間私有權和這位鼾聲震天的兄弟住了一周。本來我們有個廚師,後來懷孕老闆不願意再找一個,於是每天一個副總給我們做飯吃。。我和翻譯洗碗。不過看起來大家不管職級高低對於生活條件都不大在意,只有我以前住慣了公寓和五星級酒店,感覺非常不習慣。

5. 人員素質問題。。

我不知道大家心中國有企業從業人員素質如何,不過確實這家公司可能是我看到招聘要求最高的企業了,別的不說,就說前台吧。好吧,前台這個詞不是特別合適,我們叫做收發室,工作就是發報紙,轉接電話,辦雜活之類的。我在公司經歷的兩任收發室都是北大法學碩士(非法律碩士)。。

想想以後再補充,大家對國企有啥印象我也可以出來澄清。有的固有印象在我的組織絕對是真的,比如人浮於事,官大一級壓死人,缺乏尊重,政治導向,工作清閑。。


國企也分壟斷型和非壟斷型.

非壟斷型就不說了, 就是個企業, 靠業績說話, 你管上面法人是什麼性質, 多少活多少效益發多少錢;

至於壟斷型國企也要具體看. 通常1線都是苦逼, 而1線的人數最多. 我們這種年齡的進去都是1線, 錢少活多壓力苦逼. 指望平時發購物卡發高溫費來和外面好的私企外企pk工資基本沒戲. (那種富得流油的石油 銀行 不在其中)

還有人說電力. 電力是個很寬泛的概念.

A電網公司, B電力公司, C電廠公司, D電建公司, 這四者都是國企, 也都是名義上的央企(或旗下子公司). 但待遇不可同日而語. 就是個生物鏈.

D替C造好電廠, C給D一點工程費; C開始發電, 發出的電統一併入電網, A按批發價給C一點電費; A把電賣給各個B, 利潤很客觀; 最後B賣給普通企業和市民, 雖然電價高了, 但B平時各種維護各種成本開銷也不少. 利潤是A&>&>B&>C&>&>D 請各位想噴電力的時候注意口水用量. 當然可能還有生物鏈更底層的國企. 肯定存在.


誤解:國企這些年盈利不少
真相:國企這些年實際上盈利為負數。
從1994年-2006年,國家財政用於國企虧損的補貼達到了3652.92億元。2007年後對一般經營性企業的虧損補貼已基本取消,但事實上對企業的補貼仍然存在。2007年-2009年,在有整體巨額利潤的情況下,中石油和中石化仍然獲得共774億元的補貼。2008年-2009年,兩家航空企業、五家電力集團和兩家電網公司共獲得國資委的注資約160億元左右。

  在融資成本方面,國有企業平均實際利息率為0.016,民營企業平均實際利息率為0.054。若按照民營企業的利率水平重新計算國有企業應支付利率,2001年-2008年利息支付差額共計約28469億元,占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名義凈利潤總額的84.55%。

  土地成本方面,中國土地出讓制度沿用「雙軌制」,工業用地和市政基礎設施用地多採用協議出讓方式和成本價。與民營企業相比,國有企業能以較低的成本獲得土地。根據報告測算,按工業用地價格的3%計算工業土地租金,2001年-2008年國有企業共應繳納地租34391億元,占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名義凈利潤總額的102%。

由於中國徵收的資源稅較低,如在石油、天然氣等領域,考慮到這些成本,國有企業利潤又要減少一塊。

2001年至2008年,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累計獲得利潤總額為4.91748萬億,但同期少繳納的利息、地租、資源租以及獲得財政補貼共計6.476691億元。排除在市場競爭環境下看來不公平的補貼和優惠措施,國企2001年至2008年平均的真實凈資產收益率為-6.2%。
----------------------------------------------------------乾貨-----------------------------------------------------------------

雖然對國有企業效率低下的原因多有爭議,但是國有企業的效率低下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實證文獻證實了這一點(林青松、李實,1996;謝千里、羅斯基、鄭玉歆,1995;姚洋,1998;姚洋、章奇,2001;劉小玄,2000;等)。相當一部分的國有企業處在虧損狀態,即使有少數盈利的國有企業,也是由於其特殊的壟斷地位。總體的情景是,國有企業處在生存困境之中,不僅自身效率低下,而且需要通過政府的保護和救助才能存活。在一個市場經濟體制當中,一個企業的存亡取決於其是否能在市場競爭中獲勝,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法則將迫使企業不斷創新以維持生存並獲取利潤。而國有企業卻可以依賴另外兩條途徑(李志,2004):一是依靠政府補貼來救助虧損的國有企業,這也就是科爾奈(Kornai ,1986)提出的軟預算約束(Soft Budget Constraint,SBC )現象;二是維護國有企業的壟斷地位,限制市場進入以獲取壟斷利潤。李志(2004)進一步指出,從一種更廣義的概念來講,維護國企的壟斷地位實際也是一種補貼,是以損失社會效率為代價向國有企業提供的一種隱性補貼。這種補貼的形式大體有三類(樊綱,2000):一是財政支出的企業虧損補貼;二是國有企業向銀行借錢形成的「壞賬」,由於這些壞賬的最終買單者是政府或全體人民,所以最終導致「准財政赤字」;三是直接融資情況下發生的「壞股」。這些由非國有部門向國有部門的轉移支付構成了事實上的「額外綜合賦稅」。依據如上認識,在本文中,我們將這兩種途徑通稱為軟預算約束,它是虧損的國有企業能夠存活的重要支撐。這種軟預算約束至少存在如下幾種弊端:第一,軟預算約束使國有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受到保護,損害市場競爭。第二,軟預算約束誘發國有企業的道德風險,一旦預期到軟預算約束,國有企業就會選擇一個低的努力水平,效率低下,帶來效率損失。

  軟預算約束資金來自於政府的轉移支付,而在國有企業普遍虧損的情況下,轉移支付只能來自稅收中民營企業的納稅部分,這使得民營企業的積累不足並可能擠出政府公共服務,從而影響其發展。以上三點構成了國有企業效率損失的主要途徑。軟預算約束下的國有企業不僅自身效率低下,而且構成了對民營企業的拖累,從而拖累了整個國家的經濟增長。這是傳統觀點所忽視的。


從所有制對企業績效的影響角度出發,劉小玄(2000,2003)兩次利用1995年全國工業普查的數據比較發現,在不同的所有制結構中,私營個體企業的效率最高,三資企業其次,股份和集體企業再次,國有企業效率最低。並且,國有產權結構變數對於產業績效具有明顯的負效應,國有企業通常是與壟斷、缺乏競爭的市場結構密切相關,而可競爭的市場結構與非國有產權或民營產權結構密切相關。夏立軍、方軼強(2005)、Xu、Sun Tong(2003)、姚洋(1998)、姚洋、章奇(2001)的研究也表明,國家股或國有股確實對公司績效產生了負面影響。在比較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的全要素生產率的文獻中,也得到了基本一致的認識。林青松、李實(1996)、謝千里、羅斯基、鄭玉歆(1995)的實證研究都發現,在多種產權形式的企業中,國有企業的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率最低。

 考察國有企業效率的另外一個重要視角是代理成本,實證研究表明,國有企業的代理成本高昂,是眾多所有制中最高的(平新喬等,2003;李壽喜,2007)。就為什麼國有企業會效率低下而言,國內理論界存在三種重要認識。第一種認識被稱為「產權論」,認為國有企業低效根源於國家所有制下引發的一系列委託代理問題和效率損失(張維迎,1999);第二種認識從國家和國有企業的隱性契約出發,認為國家不能做到退出該合約關係,從而無法約束國有企業,導致國企選擇低效率並迫使國家無法放棄低效的國有企業(張軍,1994)。這三種理論是互補的,都為理解國有企業低效提供了重要思路,而且,從政策含義上講,它們導出的基本政策指向是一致的,都是改革國有企業,提高經濟績效,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場經濟體制。從實施結果看,這也得到了實證文獻的支持,


誤解:國企改制會導致失業和嚴重的社會問題

真相:沒有證據支持這個結論

一些文獻考察了企業改制前後效率的對比,基本的結論是企業的改制大大提高了企業效率和盈利能力、降低了代理成本和管理費用,而且在獲得這些收益的同時並沒有帶來大規模的失業問題和社會成本。總體來說,中國的民營化是富有成效的(白重恩等,2006;郝大明,2006;胡一帆等,2006)。

------------------------------------------------------乾貨----------------------------------------------------------------

有一種批評是國有企業改革會導致大量的裁員和減薪,這可能帶來社會的不穩定,影響經濟發展。但是實證文獻的結果有力地反駁了這種觀點。黃玲文、姚洋(2007)通過對11個城市386家企業從1995年到2001年的面板數據的研究,評估了企業改制對就業的影響。結果顯示,和一般印象相反,改制顯著地減緩了就業的下降趨勢。而且,改制對企業的就業增長有持續的和遞增的積極作用。Megginson et al(1994)發現,民營化公司在凈收入、產出、盈利能力、運營效率、員工人均銷售收入、資產規模、紅利支付等方面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而財務槓桿顯著下降,並且沒有發現民營化導致就業下降的證據。


誤解:只有國企改革才會導致國有資產流失

真相:國企不改革,同樣會導致國有資產流失

有一種批評是國有企業改革可能導致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雖然這種觀點體現了一定的合理性,但這種觀點並沒有注意到國有資產運作過程中導致的國有資產流失,如果考慮到國有資產運作過程中導致的國有資產流失,人們就會發現國有企業改革的必要性(白永秀、嚴漢平,2005)


1、國企都是壟斷的
除了電信、石油、銀行、電網等行業(沒列全)中字打頭的央企處於極其壟斷地位外,水運、建築、鐵路建設等行業,和民企相比,中交、中建、中鐵雖處於壟斷地位,但其下的各個分公司並非一個拳頭對外,而是在窩裡橫。中交下屬的上海航道局、天津航道局、廣州航道局自打破各自的傳統業務範圍後就開始同門相殘,中建下屬的中建一局至中建N局,中鐵下屬的中鐵一局至中鐵N局,血雨腥風更不少見。本來這些分公司之間的競爭,某種程度上不弱於非壟斷行業的競爭,再加上現在中交進了中建的後花園,中建窺上了鐵路的項目,中鐵又插足了部分港口碼頭等中交的業務,這些行業的競爭環境更加複雜了。

另外,像中興通訊、格力電器、中聯重科、海爾電器這種在競爭性行業發展成長起來的國企,更提不上壟斷。

某些行業的國企更要面對來自於體制內的事業單位的可怕競爭,因為事業單位的資金、設備、人員投入全部由國家財政提供,其成本為零,所以其報價往往極具殺傷力,國企為了接項目或者打開市場,也被逼低於成本幹活。可以說,在盈利為目的市場經濟下,這種可怕的不公平競爭,決定了某些豆腐渣工程因為報價太低註定只能是渣。

2、國企的福利、收入好
如上,不同行業的國企具有不同的壟斷性,行業平均工資水平自然不同,銀行的普通白領和中建的基建普通員工,明顯一個高富帥、一個窮屌絲。同行業不同工種、或者不同階層的員工,待遇也相差十萬八千里,非壟斷性國企的員工收入和民企相比並不一定佔優。

國企還普遍存在一種獨特的現象,即同工不同酬,做相同的工作,正式員工和勞務派遣員工的待遇相差很大,而且勞務派遣工沒有合同、社保保證,隨開除隨走。對國企內部大量的勞務派遣員工而言,說福利收入好,簡直就是諷刺。

3、國企是個鐵飯碗
如果是正式員工,國企用人制度自然不敢也不會輕易開除你,但在業績差的時候,讓你在家休息幾個月,或者降低一下月收入,並非不可能的事情,就看你想不想自己抱著個鐵飯碗生鏽了。如果你是派遣勞務工,那更談不上穩定,隨時都可能走人。

4、國企輕鬆
冒著零下-4度溫度,在寒風中吹一天,明天早上五點還要爬起來出海,頂著六七級東北風搞海洋勘察,一年出差大半年的孩子無言飄過……


國企的基本知識

科學研究,首先必須仔細搞清概念。概念搞不清,一切研究都白費。

先來搞清國企的概念。

國企這個詞,改革之前沒有,改革之前的公有制計劃經濟時期只有「國營工廠」「國營礦場」等概念,合起來我們就叫它們「國營企業」吧。

改革後,國營企業改叫國有企業,簡稱國企。注意,國企只是現在國有企業的簡稱。可是現在只要一提到國企,我們不僅想到的是現在的國有企業,也想到了計劃經濟時期的國營企業,這就把兩種企業混淆了。而且改革後有人也故意把計劃經濟時期的國營企業叫國企,故意讓我們混淆。而這兩個概念一混淆,麻煩就大了,黑白不分了。那麼國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這兩個概念雖然只差一個字,但是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就好比聚義和忠義的差別一樣。

國營企業,意思是政府經營,但是所有權是全體人民的,是公有制的,政府沒有所有權,僅僅替人民經營,政府扮演的是職業經理的角色。而國有企業,意思是企業屬於政府所有,不屬於全體人民所有,而且因為屬於政府所有,所以政府可以親自經營,也可以委託某些人經營。可以看出,國營企業和國有企業,一是所有制不同,國營企業是公有制,是全體人民的共同財產,而國有企業是國有制,是政府的私有財產;二是經營者不同,國營企業由政府經營,而國有企業可以由政府經營,也可以由某些個人經營。例如計劃經濟時期的大慶油田是國營企業,屬於全國人民共同所有,由政府經營,改革後改為國有企業,屬於政府所有,政府派某個人經營。

兩種企業的概念現在我們分清楚了,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兩種企業在經營上有什麼差別。

國營企業,因為屬於全體人民公有,所以國營企業是沒有效益的,只講效率,不講效益。國營企業的產品應該免費供應給人民使用,因為本來就是人民的東西。打個比方,每個家庭都有廚房,屬於全家人公有,那麼廚房就是家庭的國營企業,廚房做的飯菜都免費給全家人吃。廚房每年的效益是多少,能賺多少錢?效益是0。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改革時有人說計劃經濟的國企(國營企業)效益低下,必須改革,這樣的說法完全是不懂經濟學。

有人可能要駁斥我:你說的不對,計劃經濟時期國營企業的產品是要錢的,不是免費的。這話不錯。但是要知道,計劃經濟的錢和市場經濟的錢不同,計劃經濟的錢只是領條,人民拿錢,也就是拿領條買東西,國營企業把錢收過去交給政府,政府要把這批錢(領條)銷毀。這一過程國營企業仍然一分錢都不賺,效益是零。

為什麼國營企業不賺錢?賺錢毫無意義。廚房賺家庭成員的錢有意義嗎,能讓家庭富裕嗎?不能讓家庭富裕,廚房賺錢毫無意義。所以國營企業賺自己人民的錢也毫無意義。

為什麼國營企業不像廚房一樣直接免費把東西給大家用?家庭的人員少,好掌握,誰吃飯誰沒吃飯都清楚。但是國家人口多,直接免費供應有麻煩,如果有人重複領取怎麼辦?如果有人糟蹋浪費怎麼辦?如果有人不幹活領東西怎麼辦?所以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就不能直接免費供應,而是給大家發領條,只有幹活的人才能得到領條(工資),這樣就可以防止有人糟蹋浪費,也能防止有人不幹活,而實質仍然是免費的,間接免費。而對於不容易糟蹋浪費的生活必需品,則仍然是直接免費供應,例如住房。

家庭廚房雖然一分錢都不賺,但是能不能破產呢?不能,除非這個家庭完蛋了。同樣的道理,國營企業雖然一分錢都不賺,但是也不可能破產。

家庭廚房購買原料,要不要向家庭貸款?不要,家庭直接拿錢給廚房,這些錢是不要還的。同樣,計劃經濟的國營企業購買原料也不要貸款,而是由國家直接撥款,這些錢也不要還。廚房沒有虧損贏利,國營企業也沒有。

改革之後,國營企業改為國有企業了,自負盈虧了,就不屬於人民所有了,所以也就不能免費供應了,也需要貸款了,而經營目的就是為了自己的效益了,也有虧損贏利倒閉了。

從經濟學上怎麼來看改革呢?打個比方來說,一家長看廚房年年都不賺錢,就說:這樣下去經濟就崩潰了,怎麼能富裕?改革吧,以後廚房要講效益,要收費,年年都要向家庭繳稅。這就是當年的改革理由。

改革後就開始炫耀成績:以前國企效益是多麼多麼低,改革後效益一年就漲了十幾倍……


在壟斷國企里天天喝茶看報一年20-50W+的人會到知乎上來嗎?這個問題真問錯地方了。
我的親戚有7個在壟斷國企里工作,算是基層員工,事情不多還算清閑。他們的一般收入在15-20W左右。(有本事的中層幹部,一年掙個幾百萬不是難事。)對外他們不會透露自己的收入的,對親戚一般也不說,怕別人看了眼紅。
PS:國企個體差異太大,不能以偏概全。


====================反腐倡廉的分割線====================
2016年3月15日更新。大老虎小蒼蠅接連被打,巡視組輪番上陣,他們現在的日子遠不如以前滋潤了。但是,他們早就完成了原始財富積累,早已不靠死工資吃飯了。社會階層已然固化。社會階層已然固化。社會階層已然固化!


非壟斷企業來說兩句:
零售百貨業國企(國有上市公司)苦哈哈啊.
一線員工2000-3000左右.外派出來開店工資差不多可以翻倍,但是每天加班到後半夜.
尤其這種行業沒什麼節假日-------節假日都是最忙的時候.
裝傢具的時候,六十多歲的老領導也要親自上陣搬運.
水管凍裂的時候(我這零下三十多度了)全員緊急出動去搶修去清掃,總經理是個五十多的老阿姨,拄著拐棍在現場接漏水.

每天活都多得干到後半夜.每個人手裡都是三四個人的活兒.


國企里的領導什麼的都是憑關係上去的,所以都是草包。
上面是兩個誤解。


加入知乎的第一次回答...
本人大學本科相關專業畢業三年,先就職於是國電集團(國有五大發電集團之一,世界500強)一家五線城市(咳咳....華中地區非省會城市)電廠的一名專業技術工程師。
談談我個人對於以下誤解的情況
誤解1:工作很清閑噠,每天茶水報紙就好啦。

實際情況:忙起來能累死你,閑下來能閑死你!
我也承認沒有在銀行或者金融又或者法律相關行業的朋友加班時間多,但是也是分情況的
去年底我們電廠新投產一台機組,調試期間大概從去年8月份至今年1月底,整4個月不要說平常的雙休了,連十一、元旦一天都沒休息。尤其進入最關鍵的試運行期間,連續24小時甚至48小時在工程現場都是常事,後來統計了一下,4個月前後一共休息了不到5天。
如果在一線工作,閑下來的時間比較少,在行政機關的同事經常會跟我說有時候閑的什麼事都沒有,有時候一閑就是好幾天甚至大半個月。


誤解2:工作很簡單的啦,誰來都不會差
實際情況:剛工作的時候經常被人嘲笑什麼都不會
我學專業的,但畢竟讀書的時候實際動手機會太少了,而且課本知識都相對比較陳舊
因為是老國企,很多員工都沒有什麼文憑,但是工作經驗卻大大超過了我,我剛到工作崗位的時候,
確實遇到了很多困難,必須自己看書提高自己,同事虛心向老師傅請教才能勉強應付,現在逐漸上手了要好很多,但是每天都還至少抽出1-2小時看專業書。曾經有一次轉向行政的機會,本以為會很輕鬆,在我認真了解了相關具體工作的時候,我毅然選擇了繼續做專業...所以說工作就沒有簡單的~~


誤解3:工資很高的啦,XX央企的工資出名的高啊。

實際情況:地域差很嚴重!!!
我去年一年到手的錢,如果單算工資,大概是5萬-6萬之間。也打聽過同行業的其他朋友的收入情況,在電廠行業,一般江浙沿海地區的要高出許多,月收入大概是我這的2-3倍,但是相對的,房價是我這五線小城市的7-8倍,所以說如果你家是沿海的且有房子....那應該過得比較滋潤了。
同時,電廠大部分都在郊區甚至更偏遠的地方,我們電廠算全國少有的幾個離市區不到半小時車程的電廠,我們單位檢修部門有個項目部就在山窪窪里。錢比我這多一倍,但是真心是有錢沒地兒花啊,開車到最近的縣城都要2個小時。

誤解4:工資低,福利好嘛。
實際情況:也是看和誰比吧,五險一金都會給交,算上所有福利一年下來,不到8萬。帶薪休假這個東西只在簽合同的時候人力資源部的同事會給你提一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但是家裡有個婚喪嫁娶什麼的,國企人情味還是不錯的。有些時候不用寫假條,和領導打聲招呼就可以了。

誤解5:收入低點兒,以後級別升上去了就高了啊。
實際情況:升職非常困難!尤其老國企,之前都是子承父業進的電廠,雖然近些年招進來的都是應屆大學生,但是架不住之前人太多啊。據我了解,我們單位最年輕的的中層也得35歲以上,所以近幾年年輕人辭職走的很多,上升的空間不大,再加上除了你,其他都是那誰誰誰的親戚,這是國內老企業的普遍情況,當然你有異於常人的表現,那另說。

誤解6:哎呀,就算收入不咋地,至少穩定啊。
實際情況:相對於其他單位來說,確實是比較穩定的。如果不犯大錯誤,然後這個單位沒有倒閉,基本上能在這干一輩子。合同5年一簽,第三次就可以簽終生合同。但是拿死工資,基本上屬於吃不飽餓不死的狀態。

誤解7:油水多的很啊,隨便撈錢拉
實際情況:這個真的沒有。現在央企各方面都非常嚴格,都有預算,審計各種專業制度。當然腐敗肯定哪裡都會有,但是相較於普通的職工,基本上是沒有。

誤解8:其他人都是混日子的,有能力就能出頭拉。
實際情況:別的地方我不知道。但是至少在我們老電廠混日子的確實大有人在,但是有能力的也同樣大有人在啊!!而且在這樣的老國企,光有能力也沒用,很多時候還要一些必要的人際關係。

誤解9:分房、集體購房,多好的福利
實際情況:這個早就沒有了,福利房什麼的都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了,現在要買房子都是靠自己。有聽說有些新建電廠有部分限價房,一般是比同地段商品房的價格低個10%-20%。但是老電廠都是沒有的


總體來說,如果想學管理制度和專業知識,大學畢業進國企是不錯的選擇。


我來補充幾個案例。

1.某同學甲,畢業後進入大型電視類央企。工資2500,加上補貼6000。沒有過年過節之說,全部加班,給加班費。每次想要約出來同學聚會,一句話,我在加班,一會兒到。。。

2.某同學乙,畢業後進入大型人民團體。工資3000,過年過節發購物卡。圖的是北京戶口,有編製。但是取得戶口有服務期,不能拿到戶口就跳槽。服務3年。

3.某同學丙,畢業後進入某五大行總行。完稅後月工資6500。公積金正常發。什麼9000元一個月的公積金都是浮雲。問過他這方面的情況,他說效益好的地方分行會有發9000元公積金的情況,他們是總行,不能亂來。

4.某同學丁,畢業後進入地方政策性銀行分行。月工資3500。

5.某同學戊,畢業後進入某地方五大行商業銀行小支行。坐櫃檯。月工資1800。其父親是某支行行長,年薪30萬。

跳槽這種事情也不是想跳就能跳的。必須遇到好的機會,太難了。這些同學都簽了國企,顯然是因為國企的綜合條件比較起來是最好的了。雖然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


最大的誤解就是道聽途說,或者把一個國企的好處放到所有國企上。


說一說國企普通員工的生存現狀:頂著央企的名,操著外企的心,拿著私企的工資,擔著日企的風險


可恥的匿名了吧。
國企是消磨人的地方,也是磨練人的地方。經歷過國企人之間的勾心鬥角之後去其他地方似乎會淡定好多。
本人畢業於中科院,現在就職於中國通用集團某下屬公司的下屬公司的下屬公司
在公司六年多了,同一個辦公室已經送走五六位志不在此的同事。我為什麼沒有走?就是一個習慣安穩的人,就是一個沒有膽量的人。
本人學化學的,忘了說了,我是少數中科院畢業的碩士。畢業後怕毒性大,沒去只要公司。圖戶口,就落戶到某夕陽行業的化工公司。名義上是研發,其實根本研發不了什麼東西。當然,公司也還是有一些有水平的老工程師的,可惜的是越來越少。目前我所做的工作,不僅是幫領導寫ppt,幫同事取快遞,自己做實驗員,還肩負起與銷售,生產溝通的工作,最扯的是現在乾的活還有銷售助理下訂單的活兒。
根本學不到任何東西,工資又沒有任何透明度,領導說多少就是多少,根本盼不來漲工資。剛進公司的時候兩千多,那是07年,現在,拿到手裡5k多一點。最近一次漲了一百,因為我們部門領導說我們效益不好,沒敢給我多漲。我真想爆粗口。。。
不過你也不能說國企就不好。我因為國企有戶口,有幸買到了7k5的帝都房子。另外就是,很輕鬆,上班就是微博,水木和知乎。永遠沒有加班(碼農們羨慕不?)。還有一點就是,如果你自己真想做點事情的話,沒人攔你。就比如我,基本上工作是自己安排的,每個月的工作總結都是瞎編的。自己不想做,一個月不幹活領導都不會說太多。當然,年輕人還是得對得起人家給你發的那麼點工資不是嘛。
還有些啥呢,對了,夕陽產業嘛,福利基本沒有。要說有的福利,報取暖費,哈哈。
國企存在在那裡,國企也出牛逼的人,不能說社會主義中國就出不了諾貝爾獎是吧,光北師大都倆呢,娃哈哈。還是做好自己,別像我一樣擺爛就好,這裡不是NBA,擺爛沒好處。
突然想起來就補充一下吧,國企有一點很不好,升職不看錶現不看能力就看聽不聽領導的話。於是乎,最麻煩的是中層幹部,部門領導,唯上層領導馬首是瞻,很難有什麼自己的想法與努力。說一點和私企不一樣的地方就是,領導不把單位公司當成自己的,所以做什麼事情來總是先考慮自己的利益而非公司整體的利益,他在這個平台上有的吃喝,沒必要豁出去為公司做一些事情。這是最本質的區別,也是國企為什麼發展的差的一個主要原因。如果每個員工每個領導都能把公司當成自己的,那狀況會完全不一樣。

補充一點,樓主已經從國企出來了。本來可以給媳婦解決戶口的,但是不知何種原因,被懸在空中好幾年(集團公司告訴我們已經把材料遞交人事部,實際上就沒遞交。。。),忍不了了,放棄了。


身為聯通的一個普通員工是在不知道說些啥。
很多人認為聯通身為通信企業是壟斷企業,每次只要一提到壟斷企業就拿通信業開刀,每次降價都是通信行業降價。前幾年CPI月月5%增長的時候通信費用總是降的。
很多人認為我們掙的很多,收入只能說是穩定,我在聯通幹了4年,現在年薪10W(貌似不少哦),但是和我相同位置幹了10年的人年薪也是10W,是不是很穩定。科長年薪基本上在20W,處長在50W再高了就不知道了。
關於閑這個問題,的確有很閑的老師傅,來了就是喝茶看報下午回家。可是總歸要有幹活的人,幹活的人就要累死,48個小時不睡覺的情況也是會出現的,身為一個網優人員除了本職工作外還干塔工代維廠家設備廠家挖溝砍樹的師傅等等工作。
這個月考核越發嚴格,每天無盡的彙報PPT考核表,各種流程編寫,上班時間根本干不完只能回家干。(聯通從來沒有加班費!!媽蛋!


推薦閱讀:

普工為什麼辭職頻繁?
不小心刪除公司數據,會怎麼樣?
偶數董事會席位如何表決?

TAG:企業文化 | 企業管理 | 國有企業 | 對 X 工作的誤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