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學習電影課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希望聽到不同電影院校的反饋。


看了很多問題的回答都有在謝邀,我初來乍到就被邀請回答問題,我很榮幸。所以我也謝謝邀請了。


一句話,很老套,但是沒辦法,我也是這麼覺得的;那就是:只要在國外,就一定要狠狠抓語言!!


我先介紹一下我學校所在的地區,學校的狀況,以及課程佈置。


我在溫哥華讀書,而溫哥華因為相對LA等地區,拍電影成本比較低,於是在近20年來,溫哥華電影業處於蓬勃發展階段。很多電影說是美國,其實是在溫哥華拍攝的,就最近很火的 《北京遇上西雅圖》就其實是在溫哥華拍攝的,《碟中碟4》也有在溫哥華拍攝的場景。因為拍攝多,所以溫哥華也出現了很多後期特效的工作室。最近皮克斯還在溫哥華開設了第一個境外工作室,雖說也還是在北美就是了。但是,anyways,我這個小小的藝術學校也開設了電影專業。


學校的狀況。我的大學其實是藝術學校,並不是像紐約大學一般,電影專業特別突出。相對電影專業,純藝專業以及設計專業會比較發達;另外鑒於加拿大其實在新媒介上面也比較發達,我的大學的一些社會媒介的專業也很突出。

但是因為是藝術學校的電影專業,所以學校的宗旨會比較提倡「藝術性」,除了一些「正常的」故事片和紀錄片,還有不少實驗性作品,學校講究手法創新以及想法特別。雖然學生們有不少是打算進入電影工業的,但是對比起溫哥華另外一家工業技術性較強的電影專門學校,大家還是選擇了先在藝術學校提高審美。

所以,我在藝術學校學電影,雖然也學習到了很多非常有用的技術以及北美的電影工業工作流程,但是我的學校更注重提高我們 Critique(抱歉,這詞翻譯太多了,我再次因為不知道怎麼翻譯而選擇用原詞,但是大致是「批判性評論」的意思) 的能力;學校希望學生在學習技術的同時也能夠理解其中的 理論 以及 作品和作品細節的社會影響,至少不會在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有偏差。


我們有50%的課是學術課程,其中包括了文藝史,影視歷史,劇作課程,社會人文學,心理學等等。而另外50%的技術性的課程包括了 紀錄片,故事片,剪輯,音效,電影攝像,工業流程等拍攝電影時涉及到的技術。

課程安排是和國內一樣有必修和選修,必修課就是什麼工業流程和影視歷史之類的,與專業有著密切聯繫的課程。理論的選修課有特別課題,比如這個學期就有一堂專門研究殭屍片的歷史的選修課。專業課的選修課就基本是跨專業的,有很多技術類的課程,比如說特效,動畫等;但是鑒於學校也有純藝的課程,於是有不少想輕鬆點的同學會選擇那一些相對作業較少的純藝課程。


關於我個人在國外學電影的經歷,我只能說是英文溝通技巧真的很重要,因為拍電影的大多數時間是在溝通,培養合作默契,以及商量各種拍攝細節。一般我和很多國內的同學說起語言問題,他們的第一反應是,到國外就會適應了。這話不差,但是,適應的過程很痛苦。語言決定了思維模式,於是中國的思維模式和北美的思維模式真心差很多。我和我在國外一起學習的小夥伴們在聊天的時候,內容幾乎都是在吐槽鬼老在社交中的聊天內容有多無聊和多腦殘,畢竟生長環境太不一樣了。大多數在北美長大的孩子不存在這些問題,因為他們的母語已經是英語了,他們已經是英文思維了。儘管有點老套,語言真心重要中的重要,比起學習技術什麼的(因為我覺得國內技術不差,畢竟不少好萊塢的片子都是中國的一些工作室在合作特效),出來更多的是要學會如何和鬼老溝通合作。出來能少用中文就少用。


還有一個很深刻的感受就是,國外拍電影就是在social!!!於是學校也會強烈鼓勵我們出去面對社會,三年級的時候會讓學生出去在行業中實習。於是這也是得逼著自己去一定要把英文練好,以及要建立良好的專業形象。出到社會拍電影,組隊就全部都是靠社交了,認識一個,再通過這個再認識,再介紹,一個接一個。


所以,我總結,拍電影是門綜合藝術,從前期寫劇本,拉贊助,找製作人,組隊,協商,到拍攝期間,再到後期的剪輯,甚至發表作品,都需要很好的溝通以及社交技巧。特別是你還希望你專業得完成這些步驟的話,中文的溝通就已經是一門學問了,更何況是在用第二語言,交叉思維模式地溝通。在中文地區拍攝一部還不錯的片子就已經足夠困難了,如果是在英文地區拍攝,英文又不好的情況下,我就只能用 雪上加霜 來形容了。大家都希望拍攝能各種順利,於是,就只能說練英文吧。


最後還是要加一句,這個只是我的個人經驗,僅供參考。

===================UPDATES==================


Q:關於怎麼選擇學校?藝術大學的電影專業(SAIC)?還是綜合大學電影專業(電影強校UCLA,USC, NYU Tisch之類的)?

A:最好的辦法是,觀察課程。

發email給學校,提出希望拿到電影專業四年要拿的課的課表。然後大量的歸納總結,然後選擇出最適合自己學習目標的學校。

其次是,取決於你想往哪個方向走。如果是實驗片,experimental,必須是SAIC這種純藝學校比較好。如果想更貼近好萊塢所謂的大片製作的話,USC會比較好。TV就Temple啦。如果是獨立製片,就Tisch或者是UCLA,因為學到製作以外,還有關於建立自己作為作者才有的電影審美。
相比之下,綜合大學的電影專業會更偏向學會製作,如USC的電影專業;而純藝學院會更注重建立審美。
如果想學拍,又想學到關於審美的概念的話,Tisch或者是UCLA會比較好。根據自身的狀況來判斷自己更應該往那邊走。


這個夏天在 UCLA 上了兩門電影課,雖然樣本少了點,但也來說一說。選了兩門課的名字分別是woman and film和art and technique of filmmaking,都是理論方面的課。

先說 woman and film。
概況:
50 人左右一起上課,女生為主,母語為英語的為主,點綴著兩個非洲小哥、一個白人小哥和旁聽的大叔。因為是暑期課程,節奏比較快。每周兩次,一次近 3 個小時,而且上課時間永遠覆蓋飯點。這門課是性別研究和電影研究的跨學科課程,老師也是社會科學系而非電影系的。因為兩個學科我都非常感興趣,所以選上這門課非常開心。第一堂課看到我們的教學大綱時,我才知道這門課真正的名字其實是 sex and film。
課程內容:
這課講得是 sex 在美國電影史中呈現方式的發展過程和其背後的歷史意義、社會意義。說得有些抽象,其實就是解釋幾個問題:美國電影如何從一開接吻都不能出現在屏幕到如今的分級制度?電影中出現的同性戀元素如何發現和解讀?影片中男性和女性的 stereotype 有沒有發生變化?美國影片對不同人種女性形象是如何塑造的?電影對體位、3P、各種 Queer 、女性的性高潮的展現背後的意義?影片中性愛歡愉背後的深層意義?電影如何描寫性,是危險的還是浪漫的,是露骨的還是offscreen 的,為什麼這樣描寫?等等等等
教學方式:
小教室,人不多,所以討論的氣氛會很好。幾乎所有的內容都會以問題的形式拋出引發討論,不管答案是顯而易見,還是需要思考。教科書是上課老師把相關有影響力的論文或學術書籍摘選彙編而成的 UCLA course book。每節課前要閱讀教科書對應的章節文章、看每周布置的電影。在上課前有一個 free writing 的作業,一張白紙答一道問答題,主要考核是否完成了閱讀和看電影的作業。上課的節奏往往是講教科書、看電影片段然後討論。課上看的都是電影中含有 sex 描寫的片段,也會在黑暗中一起看 porn。片段結束老師打開亮的時候,人群里常常傳來一陣唏噓和低聲的笑。。。
考核方式:
除了上面提到的 free writing,還有簽到、outline 和 final paper 作為考核方式。課程中期時需要提交最終論文的 outline,助教給的修改意見非常詳細,會在 outline 上直接批註並附上一段話的評價和指導意見。還會反饋有一個專門的評分表,對每一項進行打分並匯總。最後一周提交 final paper, 8-9 頁的樣子。
總結:
這門課從學生到老師到內容都非常有趣。還有,從此,重口味從我的詞典里徹底消失了 = = 對於一個做性別研究的人來說,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學術問題。。。

來說第二門課 technique and art of filmmaking
課程內容:
在國內上過電影史和影視藝術,這門和國內的課內容基本相似,就是把中文換成了英文。分別解析了電影的導演風格、攝影、劇本、燈光、色彩、音樂、剪輯、藝術設計,懂了這些,就能更有主動性地看電影,欣賞電影。會去想,這個地方為什麼這樣拍?這個小情節是什麼意思?這個畫片的構圖為什麼好看?這個電影的主題是什麼?導演想要傳達的 message 是什麼?想著一些問題更主動更有代入感的看電影會讓觀影過程有趣好多倍。(當然對吐槽片、大爛片就別這麼看了。。。)
印象最深處:
必須要說的是上課的地點,巨豪華的 James Bridges Theater。紅色大幕拉開,大屏幕可調寬度。劇院很大,上課的人不多,都稀稀鬆松地坐著。在這裡看老電影真的是太太太爽了!坐得靠前,周圍沒啥人,眼前就光禿禿一大屏幕。這樣的觀影體驗太奢侈了。在那裡,我收穫了這個夏天幾個最好的 moments.

最後分享這門課上看到的兩句話:
In the majority of films that we see, we are led to want to know the outcome of an unresolved situation. In more challenging films, we stay engaged with the film in the expectation that at any moment an illumination will occur.

For screenplay, one basic theme might be that no matter how difficult things are at times, life is worth enduring.


謝邀。
由於咱們大體校UCLA的電影學院還算過得去,於是就去選了門美國電影史作為GE課(General Education,包括文理藝術七大類,按要求上完才能畢業)。上課形式為每節課4個小時,前半部分講課,後半部分放電影,教科書選用的是Robert Sklar編寫的Movie Made America。整個課程從電影的發明一直講到現代好萊塢,課堂放的電影從最早盧米埃兄弟的短片到2010年大衛·芬奇的《社交網路》,具體列表見此豆列FILM TV 106A電影列表。但是由於是講電影史,所以不會對所放電影做出評論,僅有的評論也只涉及此片的歷史影響。成績評分包括兩篇論文和期中期末考試。第一篇論文題目自定,範圍是1930年之前的美國電影史。第二篇是電影分析,要求從課堂放映的電影里選一部進行分析。兩篇論文的長度都是8頁左右。期中期末考試都是分兩部分:名詞解釋與簡答題。本人天資魯鈍,這門課栽了跟頭,並且嚴重拖累了整體GPA(這課由於課時長,學分就很多,而且成績不能從letter garde改成pass/no pass)。不過總體而言,這門課學完之後的收穫還是很多的。一是對美國電影的發展有了一個詳細的了解,算是從之前的一個普通愛看電影的小白變成了一個略知一二的電影愛好者;二是把之前一直想看但是看不下去的老電影都看了。


學電影非得出國嗎?那可不一定。但,若是有機會出國,那幹嘛不學電影這麼酷的專業呢。

藝術天才畢竟是少數,相對於舞蹈音樂繪畫這種從娃娃抓起的藝術,電影的准入門檻會相對低些,靠後天的奮鬥,是可以彌補起跑線的缺憾的,所以我不知不覺成了從英國學電影學到香港的老司機。


學電影,不去好萊塢就是弱雞?

因為有好萊塢,所以大多數人更傾向於去美國學習電影,以便於迅速佔領行業前列的高地。

但回歸電影的本質,電影還是一門藝術,而關於電影藝術研究,陣地還是在歐洲。

就像歐洲電影風格和好萊塢大片迥然不同,歐洲的電影教學和美國亦大相徑庭——在英國學習電影的重點是電影理論的研究和發展,當然也不是說在英國就無法學習到實際操作的技巧,只是說英國的文化背景會更適合把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而不是商業產品進行解析。

英國的電影學習會更正統,更學院派,也更適合在此之前完全沒有接觸過電影藝術的留學狗。


後來我為什麼到香港繼續讀研?

中國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就業機會豐富,所以當時就想回到香港再念一個碩士,然後回內地工作。

據我接收到的信息,現在大量的香港電影人才和內地緊密合作,去香港學習電影,能收穫不少人脈,相對來說,能不走彎路就入行。

而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被譽為亞洲第一,傳理學院下的電影學院更是全香港一枝獨秀。製片管理專業要求雅思6.5分,難度不高。部分課程英文授課,絕大部分課程是講普通話的,多為內地學生。

我讀研選擇的是製片專業,主要走管理方向,雖然目前中國電影「以製片人為中心」的制度還不夠成熟,但這必定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英國電影學專業 VS 香港製片管理專業

我在英國念的電影學專業本科,然後回到香港念了一年制的電影製片碩士,從一個電影院里的普通觀眾,通關打怪成為圈內人。

單打獨鬥 vs 組團打怪

在曼大的時候,每周4-5門課,每門課有2個小時的lecture和1個小時的tutorial,每周有一次集體的screening,同時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閱讀老師給的reading,課後需要撰寫引經據典的分析報告,大多數時候都需要在寂寞的晚上獨自完成

在香港的時候,雖然課業量並沒有比英國更輕鬆,而且連周六都要上課,課餘時間還要參加許多講座,及去各種電影節看片報道。但更多的時候,我們會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樣片展示,項目招商,市場分析,提交論文報告等,更像是一個劇組在組團打怪搞大事。


理論研究 vs 商業實踐

理論研究構成了我在英國曼大學電影的大部分內容——畫面、燈光、色彩、音樂、鏡頭運動、景深、剪輯、演員表演、導演風格、故事結構……不是那種想想就很酷地扛著機器四處拍拍,更多時候要面對讀不完的資料和寫不完的分析報告。

但電影讓人著迷。有時候,我連晚上睡覺前,數的都不是綿羊,而是《戰艦波將金號》中,「敖德薩階梯」的六分鐘片段里組接的那一百多個鏡頭。

課上我們研究的都是像《八部半》,《一條安達魯狗》,《偷自行車的人》這些里程碑級的作品,雖然晦澀難懂,但一旦跟導演在某個靈魂層面互相理解了,就感覺踏入了另一個世界。

而我在香港學習的電影製片,就會顯得商業化很多,我們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全流程訓練,看著一個個想法成長為一個個短片,終於把紙上談兵的嘴炮用在了行動中。

我和同學一起拍了兩條片子,做了一個招商項目,假裝融資幾個億。在行業大佬的帶領下分析了五六部劇本,把一部部劇本吐槽的體無完膚。

聽了十幾場大咖講座,參加了三四個電影節,其中因為在香港國際電影節看了幾十場電影,把貼片廣告語背的滾瓜爛熟,在夢裡都是古天樂「祝香港國際電影節高飛」的聲音。

我試著將在英國學習的理論知識付諸實踐,和隊友一起頭腦風暴出創意,寫劇本,寫分場畫分鏡,做預算準備服化道,敲定場地,聯繫演員,出通告開拍,後期製作,然後到播映成片。

最終用感動的抱頭痛哭來結束每一次合作……


造夢的人少做夢

電影是造夢的,學電影的人就不要做夢了。——沃·碩德

電影雖然酷,但也很苦。

很多人因為覺得拍電影很酷,或是為了追星想進入這一行,我個人認為這種想法略稚,不要盲目地投身於藝術,因為藝術很有可能讓你連飯都吃不飽,你需要的是一個能讓你餓著肚子也能堅定走下去的理由。

以前最愛吐槽某某導演不行,其實,只有實踐了才知道,一部片子能拍出來就很不容易了。

很多時候我們在寫劇本的時候就已經彼此打得不可開交了:「你這個故事60年前就拍過了」,「男人和女人談戀愛已經過時了」,「20年單身的人,就不要寫婆媳關係了好嗎」。

每一個創意出來都會面對無數的槽點,開始有點心疼郭敬明和《小時代》了。

電影製作是一件沒日沒夜的工作,那個時候全班同學都是組團在機房熬夜干通宵,每天早上黑著一張臉就去上課,見面都問,「你刷牙洗臉了嗎。」常常三點以前睡不了覺,覺得自己要猝死。

但大家還是都充滿了鬥志,除了熱愛之外,畢竟,條路自己揀,撲街唔好喊。

此外,電影專業涉獵頗廣,還需要學到社會學,人類學,哲學,精神分析學等等,要確定自己對這些也感興趣。每個做影視的人都信奉「知道主義」,知道的越多,作品中的元素就越豐富,所以電影專業不僅需要大量的閱片量,還需要大量的閱讀,這也是我學電影面臨的最大的挑戰。

最後,搞電影的還要有一顆強心臟。藝術不像數理化,總有公式可以套,它是一種更為主觀的感覺,所以你可能會面對很多質疑,否定,和打擊,沒有喝過幾噸雞湯,就還是不要來了吧。


老司機小抄

每個學校的電影專業的課程內容差別相當大,所以對比好、想清楚再下手。

學電影是一件痛並快樂的事情,最快樂的大概就是不像別的專業要為畢業論文發愁,由於我們電影專業平時搞太多事了,所以碩士畢業就不需要寫論文了,也不需要交畢業作品了,結課就是畢業,科科。

還有,電影專業畢業之後,就業面其實是比較廣的,北京的就業機會和影視資源會更多。可以從事電影前期項目開發,做製片人,編劇導演,電影攝製跟組,電影宣發等等,只要你有創意,有能力,能吃苦,就不怕沒有工作。

但電影這一行確實辛苦,剛入行薪水也不高,不過夢想還是要有,萬一一夜暴富了呢。

@作者斯朵莉

留學地:英國、香港; 攻讀:本科、研究生

專業1:Film Studies;專業2:Producing for Film

本文責編 | 鬲蟲

? 投稿郵箱:cityteller@timez1.com

長按關注TIMEZONE,發現大世界

@版權聲明:本文由時區公眾號TIMEZONE(ID: timezoner)原創首發,版權所有。轉載請在時區後台留言「轉載」獲得授權,對違法使用本內容者,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本文僅為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平台立場。TIMEZONE,留學生原創平台,歡迎坐標在世界各地的你。


我是波士頓大學畢業的電影系本科生,有過洛杉磯的短暫實習經驗,現在暫時在波士頓地區接一些攝影、拍攝的小活兒,簡單地養活自己。

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聊一下:課程安排,課程內容,地區差異(北美),文化異同,校友,其他。有些時候難免中英文混合,請見諒。

(一)課程安排
這是最客觀以及不可改變的,所以從這開始講。(據說目前一些課程要求有更改,我是按照2011年入學的經歷來講)。

首先波士頓大學(以下簡稱BU)的電影系是被分類於傳媒院校(College of Communication)里的,同在傳媒院校的還有記者,公共關係,廣告,電視。大一上學期每個傳媒院校的人必修的課是傳媒理論,大一下學期必修課是基本傳媒寫作。

修完了這兩門課大二就可以選修其他的了,但是因為傳媒寫作對國際學生的語言有要求,所以很多國際學生到了大二上學期才修完這門課。

修完這兩節基礎課之後,你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發展的專業來選課。因為BU是綜合大學,每個傳媒院的學生除了專業課之外還有各種為了畢業要修的課,比如初級統計,兩屆歷史課,四節寫作課,三界語言課,人類學,等等。這些要求導致了每個學期每個學生上的電影專業課可能只有1-2節而已。

單就電影來講:
想要完成學業有四門必修課:電視基本理論,電影基本理論,初級拍片課[Production I],劇本寫作課[Screenwriting I]。也就是說這四門課如果不上的話是沒辦法畢業的……

這幾門必修課你可以同時上(不推薦),也可以分幾個學期慢慢來。其中我最煩的是電視基本理論,所以我拖到大四才上。

我最後的畢業作品是作為兩個短片的攝影師,是因為我上完初級拍片課之後決定要按照這條路走下去。上完初級拍片課之後,顧名思義,就還有中級和高級。只要初級拿到B以上就能進入中級,上完中級之後需要申請進高級,因為高級班是為了畢業作品而存在的。

除了拍片的課之外,我們學院還有攝影課,燈光課,導演課,表演課(為導演與劇作家設置的),高級製片課(會講一些Pre-production,crew management等等),剪輯課,特效課,動畫製作,聲音特效課,聲音剪輯,等等等等。

也有更多的劇本寫作課,比如中級劇本寫作,高級劇本寫作,微電影寫作課。
針對電影理論也有很多不同奇奇怪怪的課,比如有針對獨立電影(Indie-Film)的,有研究某個導演的(e.g. Hitchcock),也有研究國家的(e.g. 東亞電影),還有其他French new wave等專題研究。


(二)課程內容

基礎課裡面我最煎熬的之一應該是劇本寫作。
除了每周上兩次課之外,學生要做的就是寫兩個短劇本,大約在十分鐘到十五分鐘之內。上課的時候一般做的就是觀影,聽教授分析講解劇本,等等。聽起來是很水的一節課……但是也真真地讓我體驗到了什麼叫一改再改,再改,再改改,再改改改改改……然後最後還是拿了個B.

我個人上完初級劇本寫作(畢業要求)就沒再繼續上下去,覺得自己故事編的不好,劇本寫得很困難,完全不知道什麼叫Act,也不知道怎麼把劇情推向高潮,不知道怎麼構造人物。很多時候在課上讀劇本的時候覺得語言也跟不上,讀同學劇本可能要兩三遍才能真正理解他們的意思。但是這節課對我幫助最大的地方是推薦了很多關於劇本寫作的書並且教授推薦了很多很多電影劇本。對之後我在電影公司做實習生很有幫助。

我當時覺得和一群美國人比寫作,就好像和魚比游泳一樣不划算,所以當時我覺得最適合我的活兒,是做技術。
從那之後我是個一路走拍攝的路線。上完了初級拍片課之後我上了中級,又申請了高級拍片。
在這些拍片課里我很專一的一直選擇了拍攝,雖然其中也有我做導演的作業,但是我也就三下五除二解決掉了,也覺得自己暫時沒有掌控的能力吧。

申請高級班時可以申請不同角色:導演,製片人,攝影,剪輯,音效師。
其中導演得提交劇本,製片人(我們學校特缺,誰申請要誰),攝影師需要提交之前的作品以及對電影的熱情,剪輯和音效師也是提交作品etc。其中競爭最激烈的是導演,因為有好劇本的人真不多,就算有好劇本能拍成好片兒的人也真不多。尤其是在學生時代。
然後就是Pre-Production, production, post-production,簡單說就是,籌備,拍片,剪輯。

我當時是用Sony F3拍的,當時玩燈和顏色玩的很開心,和兩個導演合作的也很開心。其中一個片我和導演自己做了製片人。也有過很多在剪輯室通宵的日子,一起討論劇本做拍攝計劃的日子,找不著人幫忙時候的頭痛的感覺,等等等等。

除了拍攝之外,我最喜歡的一節課是燈光課。
給我們講燈光課的人,我們叫他老頭兒吧。老頭兒是新英格蘭地區一個工會主席,他曾經也是一個以「批評學生到哭為止」著名的兇殘的教授,但是在上完他一學期的課之後每次遇到他他每天都笑眯眯地跟你講他外孫的事兒還給你看他老伴的照片。
燈光課講什麼?從每個燈的性質,顏色等給你講起,這節課有兩個現場作業,和一個考試。第一個現場作業是讓同學找一張電影截圖,帶到教室來之後重新創造這個截圖裡的燈光。
第二個作業類似,但是如果同學搞砸了的話會被批評的更慘一點。
考試就是一個燈光的考試,老頭看你對燈光理解的咋樣。

這節課可能是我上過的最實用的課,從教你怎麼纏電線,到怎麼架燈,怎麼安裝HMI,到怎麼計算電壓,怎麼用Light Meter和Color Meter,等等。
這節課也給了我目前為止作為電影系的學生最深刻的認識之一:我就是苦力。

(三)地區差異
美國東西部之間還是很不同的。
地處新英格蘭地區的我們,怎麼說,算幸運?

--感覺寫的有點亂,之後再繼續吧--


正在上一門 introduction to 16mm film making~

是理論和實踐並重的課程,小班 (12人)。上課時會看一些經典的電影,從魯米埃爾兄弟到一些現代的藝術家的作品,看完會討論,構圖,情節發展,what strikes you and what did not 等等。

有project要做,拍膠片,也有數碼,拍完了大家一起看,然後critique. 這是我最喜歡的部分,自己拍片子的辛苦在看到大銀幕上自己的作品的時候完全pay back, 還有就是看到其他同學對同一個project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角度拍出來的作品真的是很寶貴的學習過程,別人對你的作品的評價也可以讓你知道哪裡work,哪裡不work.

總之,learn by doing的過程。親自想劇情,拎著一堆器材出去拍,打光,協調場面,後期處理都做下來真的是挺辛苦的,而且好多都是體力活。當然大導演做的只是看著監視器,剩下的都有分工的, 所以拍電影是一個高度合作的事兒。

不過電影課是我上過的最有意思的課,沒有之一。


一定要英語好啊,因為首先電影中涉及辭彙量比較廣,除了電影術語還有許多其他文化領域的專業辭彙和瀏覽各種劇本,然後電影其實也是門溝通的藝術啊,需要不斷協調其他人的工作,更別提想要別人贊助電影器械的時候了,。全靠磨嘴皮子,,

在國外學習電影課程非常注重電影文化的研究,比如電影的基礎理論、審美、歷史。你將學習電影評論、歷史、攝影理論和視覺文化、文化影視的藝術形式等等。


比如利茲大學的電影課程設置:

第一年

必選項

媒體和通信研究的介紹20學分、攝像機和編輯20學分、介紹電影20學分、攝影實踐20學分、屏幕的敘述20學分

可選項

通信的歷史20學分、攝影的歷史20學分、媒體和通信理論的介紹20學分


第二年

必選項

發展攝影的方法20學分、電影的主題20學分、短片製作20學分

可選項

視覺傳達20學分、媒體的關鍵理論20學分、技術溝通和媒體20學分、音樂是溝通20學分、溝通技巧20學分、屏幕上的小說20學分、在數字媒體團隊工作20學分、創作實踐20學分、動畫20學分、通信研究方法20學分 、遊戲:身份在玩20學分、電影和中間的故事20學分、質疑世界影院流派20學分

第三年

可選項
電影理論和美學20學分、紀錄片和現實20學分、國際交流20學分、女權主義、身份和媒體20學分、了解聽眾20學分、電視紀錄片的新聞20學分、民族志的說話20學分、互聯網政策20學分、移動媒體20學分 、公民媒體20學分、圖像移動項目40學分、腳本項目40學分、主題在當代攝影20學分、電影項目40學分、攝影項目40學分、社會問題在屏幕上20學分、交流論文40學分、戰爭和媒體20學分、Dasein獵才公司媒體理念:技術20學分、宣傳文化20學分、文化產業的創意工作20學分、好萊塢及其他人20學分、數字時代的電影20學分


必選課每個學校都差不多,其他的選修課才是真正的精彩之處。當然更注重實操性,講真,你不做學個屁。所有知識只有在你開始動手的那一刻才能轉起來。


源自:國外電影專業課程設置是怎樣的? - 知乎專欄


選修課有電影配樂算嗎?
一節課下來,聽普通語速的英文都覺得太看不起我了。。。


我默默的把答的另一道題搬了過來~~謝邀請~

我在美國讀的電影製作碩士,所以聊聊我和這個專業在好萊塢制度下發生的故事吧!
好萊塢的工業制度確實是很贊,連帶我們的學校的教學制度無限接近工業體系。所以一切都有嚴格標準,各司其職,一切都需要手續。
然後聊聊創作吧!在我們第一年的課程中,要嚴格去學「講故事」這件事。這是電影的本源。沒有好的故事是不能支撐電影成為好作品的。
之後我們會進行聯合作業,之後畢業作品,都是各司其職,大家團結一心為藝術。

分享一張圖片,是我的畢業作品中,PD,也就是美術,自己搭的房子,牆壁是木板,他們自己刷牆,布置,但是一切都很贊,在攝影棚里,讓人感覺很妙:
https://pic4.zhimg.com/v2-2ae6eb6e6bbd357f0510eca661cef073_b.jpg

最後撒一碗濃濃的雞湯!
電影是一門藝術。想做一個棒棒的電影人,是需要愛的。我想學這一行的同仁們,不管身在何處,不管工作是什麼,只要還在堅持這個行業,一定都是帶著愛和熱情去做的。
這是一個團隊藝術。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自己完成所有的事。所以集體意識也是同樣重要的。

希望有更多愛電影的小夥伴,致力為電影做一點小努力!加油go!


大家已經分享了學習電影製作方面的諸多經驗,我是在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的傳媒學院學習的Communication Management,側重的是Entertainment Management,所以很多課程是和電影的商業管理相關。

這方面的課程,一般都是業界的industry leader來講。有一門課,就是講好萊塢的運作模式的,讓我非常的開眼界。感慨產業鏈的成熟和商業模式的多樣化。當然,科技時代其實對好萊塢也帶來諸多挑戰,要突破重圍對整個行業也是挑戰。

我這裡分享一下好萊塢的電影是怎麼由最初的idea到拍攝完成的,對學習電影的筒子們應該有幫助。

一部好萊塢電影的起點並非是開機拍攝的那個moment, 在這之前有漫長而複雜的從conception到development,再到pre-production的過程, 如下所示。

Concept &>&> Manager/Agent &>&> Producer/Studio executive &>&> Development deal &>&> Green light &>&> Pre-production &>&> Production &>&> Post-production


1. Concept

Concept的內容來源可能是原創,也可能是來自書籍、電視、漫畫等的改編,或者是續集、翻拍之類的。你看奧斯卡在Writing上的獎項不就分為Adapted screenplay(改編劇本)和 Original screenplay(原創劇本)兩種嘛。當然concept可能來自writer, 或director,或producer。

2. Manager/Agent

如果是來自writer或director,尤其是writer(因為相對來說writer的影響力要弱一些),那他們就需要通過Manager或者Agent吸引到Producer或者Studio來提供funding以繼續推進項目了。Manager和Agent 起的都是經紀公司的作用,他們會和很多的writer, director, actor合作。所以對於他們看好的concept,他可能就把主要的talent, 如director, actor給你找全了,然後再拿著這個concept找producer, 不就更靠譜了嘛。


3. Producer/Studio executive

Producer的作用是引領這個film project完成從development 到pre-production,再到production的過程,包括買劇本,選擇talent, 和找投資,或者直接找到一個studio來fund the film.

在Hollywood最有power的就是studio了,他們因為有著母公司提供的無與倫比的豐富資源,雄厚的資金,以及與金融機構的合作關係,而在Hollywood坐擁絕對優勢。幾大Studio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六大了。

Warner Brothers; Walt Disney; 20th Century Fox; Paramout; Sony Columbia; Universal

如果一個電影項目的牽頭人(可能是writer, director,producer或者production company )找到了studio來提供資金和資源來繼續推進該項目,通常的合作方式有以下三種:

a. First-look deal. 就像名字中暗示的,雙方約定studio會付給項目牽頭人一定的費用來繼續完善這個電影concept, 完成之後studio要是第一個來看初稿,然後決定下一步如何合作,是買斷了啊,還是只做發行,還是什麼。

b. Equity partnership. 同樣顧名思義,就是牽頭人和studio深度合作,共同承擔成本,共分利潤,成為利益共同體。有點像好萊塢和中國市場做的合拍片,這種合拍片對中方出資比例,中國演員的角色和中國取景都有越來越嚴格的要求。好萊塢電影進入中國市場,主流的合作方式是分賬模式,就是美國的電影到我們這放,我們只分一部分的票房收入給他們。這種模式對影片數量有限制,現在已經從最開始的10部增加到34部。除了以上兩種,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是批片模式,就是中國只買版權(英文叫Syndication, 是主流的美國媒體的商業模式,以後遇到再詳解),至於票房是好是壞,和好萊塢就沒關係了。稍微做了引申,下面接著講和studio的合作模式。

c. Distribution deal. 就是studio只幫你做發行(Distribution)和推廣(Marketing);資金部分,牽頭人自己另找渠道解決。

4. Development deal

前面說了,一個電影項目起源自concept, 但是由concept到screenplay(劇本)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包括買版權(如改編劇本的改編權,或者如果是講個人故事的,要通過法律程序獲得publish個人隱私的權利)和準備劇本。劇本的初創大致有三個階段:outline(大綱)、synopsis(摘要)、treatment。Outline通常是一頁的內容梗概;synopsis更具體一些,treatment就更詳細,treatment之後就是劇本的first draft(第一稿)了。 UCLA Producers program的申請就要求提交兩個treatment呢。Treatment應該交代好場景、主要演員、事件、地點等信息。之後就是第一稿、第二稿、以及不斷的修改。在這過程中,導演和主要演員也基本hire了,他們都會對劇本給出修改意見。

5. Green light

待一個電影項目的劇本、導演、主演都確定了,就可以由studio的管理層來確定是通過,即green light,還是擱淺,即development hell。殘酷的現實是,能獲得green light的項目是少數,業內估計只有15%。當然如果項目沒有被當前的studio看好,也可能得到其他studio的資金支持。獲得green light的項目,會從studio得到下一步的資金從而進入pre-production階段。

6. Pre-production

這個階段的工作包括選址、定演員表、主要的製作人員。

7. Production

這個就是拍攝階段了。如果項目進入該階段,就基本確定會繼續推進了,不然已經投入的就太多了。


8. Post-production

後期製作階段包括剪輯、特效、配音、配樂等等,直到完成整部電影。

大家可以看到,電影的development階段,由於涉及到人員、資金等,是個漫長的過程,從數月到數年不等;而電影投資的風險,以及整個行業不同角色的力量較量更加大了這個過程的不確定性。以後有機會再和大家分享好萊塢電影的發行和商業模式。想申請美國傳媒管理方面的研究生更可以關注http://www.camoonlight.com


偏個題吧,因為馬上開學,先聊聊同學們吧。

我的同學基本都是美國人,是一群有創造力、有活力的年輕人。有人很早就選影視,因為喜歡;有人是後來受影響,從別的專業過來的,比如戲劇。以後發展的方向也不同,有人要搞院線電影,有人要搞電視劇,有人要搞廣告、MV。

這幾天開學前的活動中,往屆學生已經帶我們參觀了校園,參觀了影棚、器材室、膠片拍攝設備、剪輯室,還看了普通上課的教室,很喜歡,同學們都很友好,長得好看的不少,大概都是學影視和戲劇的,也不高冷,期待和我新認識的女神一起上課、一起做作業!!


法國3is的...歐洲私校中大概最重視技術和實操的學校了吧...一年級的課程就是大全科的基礎...講真地啥啥都去接觸一些...偏文的課就是光學,聲學的物理基礎...攝影基礎...剪輯入門...劇本寫作入門...電影史電視史導演課and英語課...
實操課就是去干!(喂) 不過確實是會把機器真正的交到手裡去實操...這點還是蠻難得的...
學校最屌的部門就是管理器械的那個屋...舉個例子:拍作業之後歸還物品,卡農線沒有卷好,老大哥直接從窗口往外丟了出來,說卷好再還回去。
據說有個高年級學生一隻手裡拿著相機走路,另一隻手講電話,被器械管理看到之後劈頭蓋臉一頓罵...(論精心對待器械的重要性)
會有攝影課,一年級用的是sony ex1,高年級會用sony C300之類的機器...
聲音課程(了解幾款麥克風和音效卡的使用)

燈光課也是各種搬磚吧...
二年級會開始分專業...聲音,畫面,剪輯,導演,導演助理,製片等等...每一項之後還會細分
比如導演會分為mis en image和mis en scène。

每個月會有一次masterclass,把現在在職的大大請過來講兩個小時這個樣子...

實操方面老師會講的很詳細,理論方面聽得總會很蛋疼。畢竟法語這門語言本身滿變態的。而且理論的老師每一個觀點都不算是太相同...老師普遍對中國學生會很照顧。有次寫作課,老師讓我們自己隨便寫點什麼的時間,我在瘋狂翻字典。老師過來和我說可以用我自己的語言去寫...語言這東西不應該局限創作...(我心說這尼瑪雞湯...最後你要分享的時候還不是得翻成法語給大家聽)
別的小組的不太了解,但目前同班的法國人平時看起來der呵呵的...實際拍攝作業的時候大家都還蠻認真的。

學校位置吧...比較蛋疼...首先巴黎分為小巴黎跟大巴黎(?le de france)小巴黎就是那個傳說中的騷浪美的地兒。3is在大巴黎,市中心的西南方向...比凡爾賽還要西南出10公里左右...
想常去小巴黎浪起來的話那隻能住的離學校遠一些。有車的就開車上學,沒車的就坐小火車。小火車經常莫名其妙取消晚點或者故障...


巴黎學電影的好處就是...有資料館和電影圖書館這類地方...畢竟電影是法國現代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任何細節能看得到他們自己對這東西的重視。然而法國人大多數本身還是更偏向於去看美國電影,自己都覺得自己的電影不行了...

其他學校不是很了解。但大致上是公立會更注重電影研究和理論...私立會更注重實踐...包括la femis這樣的公立類似製片廠的高壓環境也是實踐派...各有利弊吧反正...其實現在的想法是把東西本身學會比較重要,在哪裡學其實不重要...理論書籍後浪就做得蠻棒了...現在很多實用書籍都已經有中文版了...而且講道理,導演和製片這類專業不是去年幾年專業就能夠學出來的吧...實操的話,機器這東西,就是得摸木有錯...


然後沒有然後了...以後有感慨再補充...


推薦閱讀: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十分鐘就能學會並可以終生受用的技能?
機器人控制該怎麼入門?
什麼樣的運動適合一邊看書一邊做?什麼樣的看書姿勢比較不容易堆積腿部脂肪?
如何戒掉裝逼?

TAG:電影 | 學習 | 出國 | 大學 | 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