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汽車可靠性排名,日韓遠高於歐美」的調查?

「汽車可靠性排名,日韓遠高於歐美」What Car?目前對用了三年至十年的二手車開展調查,調查顯示路虎是最不值得信賴的品牌,故障的幾率為70%,包括奧迪、捷豹與賓士也被列為10大最不可信賴品牌之列。日本可靠性最差的汽車是日產,故障率為25%,略低於韓國起亞汽車的26%。http://t.cn/zWoiQS5


我是真的萬萬沒有想到過知乎上有那麼多鍵盤車神,感覺一瞬間到了某托之家……
對於問題,很正經地回答就是:「事實如此,該如何看待就如何看待」。

至於回答里很多人談的日系吸能,德系以堅固為首要;
日系車可靠性可能高但是安全性不好云云。
我下面忍不住要吐槽了,求摺疊!

你們高中物理真的有學嗎?
動量定理啊!
而且誰告訴你們德系不吸能了?
全球車商現在都設計吸能,不然車沒事人死了有什麼用?
吸能不是指車身做得綿綿軟軟,而是保證乘員艙的完整性即高剛性的同時,利用結構優化及選用適當不同強度材料的組合使得如引擎艙的部分在碰撞的時候潰變吸收能量。
而且國人津津樂道的日系皮薄車輕安全差。
呵呵,前段時間IIHS的25%小重複面碰撞測試里你們自豪的德國奧迪A4連A柱都撞歪了,同級別的謳歌(本田)跟沃爾沃同獲最佳。
不過斷章取義也是不好的,那次同級別里凱美瑞也掛得很慘。
但是後來其它組別的25%碰撞測試,除了CR-V沒拿到優,飛度(第二代車型,不是剛剛新上市的第三代)好像合格還是差來著,本田幾乎全部拿了優或良。
同樣日系的三菱和斯巴魯也是表現十分優異,就是豐田和日產表現有點堪憂。
國內那些聽開關車門聲音和用手指按壓保險杠或車皮就知道安全性的老司機我覺得和老中醫沒什麼區別。
車皮對高速碰撞安全性一點作用都沒有,主要就是看車身結構和選用鋼材強度的組合結果。
還有輕量化,奧迪最引以為豪的其中一個就是ASF全鋁車身,說的就是輕量化,而且現在日系車還不一定輕過同級別德系車。
順便一提,防撞鋼樑在高速碰撞時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它主要是為了低速碰撞的時候保護車身大梁,靠犧牲自己的吸能盒,來避免大梁受損,減少維修費用,僅此而已。

最後我還忍不住要吐槽一下國人對於車系的誤解之深。
但是不說日系,我覺得誤解最深的還有一個是美系車。
現在的美系車有多少是真的美國設計美國生產了?
福克斯、蒙迪歐都是在福特的歐洲研發中心設計的,
一群歐洲人用著歐洲的設計理念與技術設計研發出來的車你跟我說他是美系嗎?
國內的君威、君越實際是歐寶貼別克標賣的你們家裡人知道嗎?
新GL8我沒記錯的話是泛亞設計中心設計的,
泛亞是上汽和通用合資的算一半中國呢。
十年了依然賣得很好的凱越原型車是韓國大宇換標。
所以上面這些你們還要繼續喊它們美國車么?
然後真正美國車,現在美國本土設計研發生產製造的比如新款克爾維特,
看上去依然大排量V8很肌肉很費油的樣子,
你知道人家有多努力去輕量化嗎?
你知道人家的LT1用著你們覺得很落後的OHV結構加大排量照樣很省油嗎?(當然是在性能車的範圍里)
話說,日系部分在美國專供的車型,又大又重肌肉感十足,大排量引擎動力十足,然後油耗就低不下來了。(相對傳統意義上的日系買菜車)

說得可能稍微有些啰嗦而且語無倫次,非常感謝如果有能認真看完的人。


「新」技術,並不意味著先進。對於民眾普遍文化水平工程素養動手能力較低的國家來說,某些早已經過時或被證明那個不適用而拋棄的技術手段倒是很容易被宣傳為「新」技術,某些早已過時的觀念比如厚鋼板重底盤反而深入人心,就如同剛吃上肉的時代,大家普遍認為肥膘不厚的肉買了吃虧一樣。

機械工程領域的創新,時至今日,沒有那麼容易,如果有,也在無數不容易被普通人理解的材料學或者燃燒學上的細節上體現。所謂「創新」,特別是廉價送給中國人的創新,多來自些貌似高端其實多餘的電控功能,實現花小錢裝大爺的體面,或者就純粹是些含混宣傳的營銷手段罷了。

另外可靠性不完全代表安全性,但是,是安全性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因為這就是事實。

我是大眾車主,我不覺得大眾很差。我的老鋼炮,現在開起來性能操控,經濟性,做工,同級別都屬上乘。但是從來沒說過大眾品控好。
下雪以後凍車門,凍車窗,油箱蓋。冬天澆完熱水再上車數次了。
燒機油,漏機油,換了渦輪油封,機油泵油封,變速箱油封之後,5k公里還是會亮機油不足,反正5k換機油也還行就不再處理。
汽車壓縮機已經是第三個了(前兩個原廠,第三個買了便宜的)。前兩個同一個問題,使用久了壓縮機主軸軸承磨損,用不了幾年從過盈配合變成間隙配合的軸承我也是服氣。另外,大燈燈泡在我手裡和原車主已經換了若干次。大燈清洗的感測器有問題,一場雨喝完一瓶玻璃水。
身邊的大眾車主也經常吐槽一些類似問題。
朋友的某日系b級車,七年除了正常保養,沒修過任何東西。另一個日系某A級車,還是很便宜的車,也沒換過除了輪胎和正時皮帶之類損耗件以外的東西。絕對比我的車省心。
當然,我還是會選我喜歡的車,反正大問題不常有,小問題修著不貴,也耽誤不了幾天用車。沒那麼大所謂。


日系韓系品牌確實在銷量最大的幾個細分市場有明顯的優勢。JD.Power的IQS(新車質量研究)也說明了這一點。

先貼一下J.D. Power2013年中國新車質量研究的各大獎項:
? 緊湊型車細分市場:寶駿樂馳
? 高檔緊湊型車細分市場:雪佛蘭賽歐
? 入門中型車細分市場:起亞K2
? 中型車細分市場:現代Elantra朗動
? 高端高檔中型車細分市場:大眾邁騰
? 豪華車細分市場:梅賽德斯-賓士S級
? 豪華SUV細分市場:奧迪Q5
? SUV細分市場:現代ix35
? MPV細分市場:別克新GL8
? 微客細分市場:五菱宏光
基於品牌的排名中,日系品牌幾乎都在市場平均水平之上,雷克薩斯更是與梅賽德斯賓士並列冠軍。


在美國,日系品牌更是JD.Power獎項的有力競爭者。



樓主別聽樓上一些人胡說八道,日系車的可靠性主要來自於其設計,以及非常高的部件質量要求。
日系車上的新技術多了去了,最典型的就是豐田的混合動力系統,這套系統至今歐洲車企連模仿都做不到,但是偏偏使用混動系統的普銳斯一直都是日系車裡可靠性的佼佼者。

另外說日系車不安全,更加是胡說八道,比如本田雅閣,車比帕薩特要重,碰撞測試成績也更好,這樣的車有什麼理由認為不安全?

最後就是所謂中國的日系車和國外的不同,這是對汽車生產的無知,因為汽車如果為了某個市場修改設計,往往意味著整個生產線的變化,由此帶來的成本非常大。可以確認的是,國產日系車和國外的,在基本的車身骨架方面根本不會有不同,發動機和變速箱最多也只有極小的變動,往往是為了適應國內的用車環境。


1、在世界哪國的排名,都是日系車故障率最低。美系德系高一些,在中國的銷量和投訴比,德國車的投訴率比一些國產車還差。

2、美國貨傳統上就是大大咧咧,重產量重規模不重細節。但是美國貨設計餘量大,皮實。10年壽命他能用給你20年的材料。但是比細節比故障率遠不是日系車的對手。

3、德系車技術使用激進,注重操控(德國有高速不限速),注重駕駛樂趣。但是新技術用的越多,操控投入越大,出毛病的概率就越大。發動機追求高功率比,結果燒機油嚴重。變速箱追求換擋速度,結果雙離合召回。
其實,用新技術的日系車也有問題,日產CVT變速箱毛病也不少,但是用成熟技術的車,日系車故障率非常低。

4、安全性不是看鐵皮,表面這層鐵皮什麼用都沒有,有用是車身的強度。在碰撞試驗裡面,日系車並不差。但是日系車有投機取巧的習慣,按照碰撞試驗的要求設計。除了斯巴魯、英菲尼迪的一些車型以外,在25度新測試中成績都不好,當然,德系車,美系車成績也不好。

日系國產車有個很壞的習慣是減配,到了中國就把一些看不見的地方減下來壓縮成本。不幸的是,這個壞習慣現在德系國產車也學會了,新出的德系車也一樣減。反而是國產車厚道。


事實勝於雄辯!
單就可靠性和故障率來說,的確日車比歐美系列更可靠。這和日車的生產體系有關係,簡單來說就是日車企一般和誰合作就意味長期多年合作也可能成為戰略夥伴互不分割,歐美系往往不是如此,頻繁的更換配套廠商我覺得是很大的因素。


初次在知乎上面回答問題,若有不當請指教
1. 日系車的安全性
大家對於日本車的質量有質疑,源於很多媒體的報道,類似於日本車撞了國產車,日本車幾乎面目全非,而國產車毫髮無損。然後就有人歸結原因是因為日本車為了省油減輕車的重量,使用了太薄的鐵皮。但本質上日本車的安全性和德國車實際上差距不大,撞擊結果的不同是因為兩個國家安全理念上的不同。
日本認為發生事故後,坐在車內的人不能受傷,但同時撞擊本車的物品也不能受損,故安全設計上採用的是吸能式,即是讓車產生形變,儘可能吸收撞擊時的能量。而德國認為,發生事故後不僅車內的人不能受傷,連自己的車也不能受傷,本質上就是讓撞我的物品被我撞飛,通俗來講就是硬碰硬。但兩種車對於車內人的保護是一樣可靠的。
還有一個原因在於,在日本通常一輛車的使用周期是4年,即是一般家庭4年就會換新車,舊車就銷往東南亞國家。於是撞壞過後也沒有想過要修理,直接換新車。而德國一般都是百年老車,使用周期很長,如果採用日本的吸能式,不便於維修,所以在撞擊中儘可能保持自己的完好。
2. 日系車的可靠性
主要可參考《能力構築競爭》藤本隆宏著,《改變世界的機器》 詹姆斯·p·沃麥克著(已經絕版,但是有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益生產方式》作為翻新版)
日本車在長期的能力構築競爭中,形成了很強的汽車設計和製造能力。而汽車是一種封閉整體型架構的產品,日本企業形成了以長期僱用為基礎,發達的多能技工之間的協調配合(團隊)的能力,稱為「磨合型製造的組織能力」,相比於美國的「模塊化製造的組織能力」(例如電腦就是模塊化產品)更適合於汽車的生產。目前幾乎所有的主流汽車生產廠商都在學習日本豐田的生產方式,只是有不同各自的改進。
還有一個有力的證據,在廣場協議之後,日元大幅升值,日系車在美國沒有了價格優勢,但是仍舊保持了較高的銷量。究其原因就是在美國市場日系二手車的高價,這就得益於可靠性,尤其是使用數年之後也不會壞,不會出毛病的良好的耐用性。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日本車的可靠性強於美國車。
3. 韓系車的崛起
最初韓系車的崛起實際上靠得就是低價,但是在中國崛起之後,世界上再難有其他企業能有中國企業「血拚」一般的精神和能力,例如一輛車2-3萬個零部件(一個輪胎算一個),而國產車例如比亞迪的FO既然能夠做到3萬左右的價格,也就是一個零件才一元錢,這讓世界各國汽車企業都驚嘆。因此韓國車必須轉型,身邊最好的老師就是日本。因此在企業發展上韓國車有很多日本的印跡。並且在這些年有些方面超過了日本,這連日本人自己也很驚奇和很難明白其中原因。例如索納塔8代從外觀設計上遠超以往,真心十分漂亮。我個人認為是因為中日之間的矛盾,影響了日本車進入中國這塊市場,使得韓國車有可乘之機,在中國市場賺足了資本,也積累了不少經驗,以實現了其自身的崛起。


之前的答案有些爭議之處,容易讓人忽略重點。既然上日報了,我重新組織一下答案,去掉了DSG、機油消耗量等有爭議的地方。
----------
首先不要把可靠性和安全性搞混了,這是兩個概念,很容易搞混。問題題目是如何看待「汽車可靠性排名,日韓遠高於歐美」的調查?本題只針對這個問題,就事論事。

  1. 「汽車可靠性排名,日韓遠高於歐美」這句話是有道理的,日系車故障率極低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產品的質量指標可分為兩類:性能指標、可靠性指標。可靠性是指產品在規定條件下和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這是國軍標451中的定義。故障率是一個常用的可靠性指標,What Car用故障率高低來反映車輛的可靠性水平,進而繪製這張表格,我覺得沒有問題。數據說明一切,路虎等廠商需要提高車輛的可靠性。
  2. What Car的調查不完全公平。What Car統計的是這個品牌旗下所有車型的故障數。然後將品牌與品牌之間進行比較。注意到可靠性的定義中明確提到了「規定條件」,這裡可以理解為車輛經歷的環境剖面。越野車和家用車所經歷的環境剖面很可能不一樣,更科學的比較是將各品牌的同類車型進行比較,比如將奧迪A6和豐田皇冠進行比較。
  3. 可靠性是我們買車時考慮的一個因素,除此之外,車主肯定還會權衡車輛的性能、舒適性、科技、外觀等。舉一個形象但不嚴謹的例子,假設現在有懸掛系統 A 和懸掛系統 B 。A 結構簡單很少出故障,但是減震不夠好,坐車裡不夠舒服;B 結構複雜,減震很好,坐在車裡很舒服,但是故障率比 A 要高一些。蘿蔔白菜各有所愛,親愛的知友們你會選 A 還是 B 呢?

這裡我只能說數據如此,認清現實,平常心看待,日韓的可靠性高於歐美,它們的汽車在綜合方面一定有他們的可取之處。我們看到了日韓高於歐美,也應該看到自主品牌與國際品牌還有差距。

通常來說汽車可靠性是指汽車在規定的使用條件下,在規定的時間或規定的里程內完成規定功能的概率。可靠性包含四個要素:汽車產品、規定條件、規定時間、規定功能。

在四個要素基礎上,驗證汽車的故障率,就是檢驗可靠性的方法。

故障:不能完成規定功能就是不可靠,稱之為發生了故障或失效。

故障包括:

1)
汽車停使的完全性故障(或稱硬故障);

2)
汽車不能正常工作的間隙故障;

3)
汽車性能逐漸下降到最低規定限度而不能正常使用的衰退性故障(或稱軟故障);例如汽車制動性能逐漸衰退,超出交通法規限制範圍,影響汽車的安全形勢,並為交通管理部門所不允許;又如發動機動力性下降,輸出轉矩減小,爬坡能力不足等,都屬於重要的衰退性故障,應當引起重視。

在當今汽車越來越複雜的今天,汽車的可靠性太重要了。這份調查報告通過各種品牌汽車的故障採樣,所得出的數據不得不說讓我們憂心。我們通常比較熱衷的進口車的數據如此,那麼當今的國產自主品牌車呢?讓我們來看看中國汽車可靠性的整體對比。

據J.D.
Power 2015年中國車輛可靠性研究(VDS)顯示,中國市場車輛可靠性今年取得巨大進步,接近成熟市場水平。自主品牌的可靠性進步最為明顯,與國際品牌的差距越來越小。

J.D. Power研究衡量擁車期在37-48個月內的車主在過去6個月期間遇到的問題,包括8個問題類別(發動機/變速系統、車身外觀、駕車經歷、配置/操控/儀錶板、音響/娛樂設備/導航系統、座椅、空調系統和車身內裝)的202個問題癥狀。總體可靠性由每百輛車出現的問題數(PP100)來衡量,分數越低表明質量越好。下面上圖

自主品牌車與國際車還是有一定差距,這也是我們不得不認清的現實。如何提高民族品牌的可靠性和競爭力,這也許是那些汽車人應該思考的問題。而我還是剛開始的看法,平常心看待就好啦。

原諒我的民族情結,希望我們自己民族汽車騰飛的一天早一點到來。


與主題無關, 不過先感慨一下:
這年頭汽車核心技術都越來越集中在供應商手裡,而供應商的通用化也是趨勢, 所以車會越來越趨同。
同時期, 同級別里 ,說誰能比誰技術高或者先進一個檔次, 純粹是裝X呢
(除了大眾那樣故意欺騙和造假 ———— 2015。10補充)

工業生產出來的產品品質, 靠設計- 供應 - 生產和品質控制體系, 沒人比較這個方面 歐美系與日系的區別?
豐田那套bt的TS標準,事實上就是汽車行業的質量標杆, 所以車輛可靠性好基本上是必然的。


1、日系車其實安全性沒有想像中差,比如最近看過凱美瑞的安全測試報告,分數很高,比 Passat 還要好。差了它在美國的銷量,排名第二。

2、說奧迪、賓士最不靠譜,讓我想起手機裡面 Nokia 的黑白屏最靠譜,耐用、耐電、軟體穩定、沒病毒。iPhone 不靠譜:不能換電池、易碎、軟體複雜不穩定。

註:由於用手機回答,有些數據沒法提高最準確的。


這是真的。我們都知道一個道理:集成度越高越複雜的東西越不可靠。
日本人和歐洲人造車的理念根本不一樣。
日本人的車也是吃老本吃的最厲害的了,和歐洲車比技術就差得多。
應用新技術最厲害的是德國車,越好的車用的先進技術越多,這與日本人的理念恰好反過來。
車這東西由幾萬個零件拼裝起來,豐田造的車零件故障率排名連續多年在全球排名第一。這與它們使用穩定簡單成熟的零件功不可沒。
但可靠性與安全性沒關係。光說所用零件出問題的概率。
咱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車壞了可以開去修,開不走了有人來拉。
我個人態度還是喜歡新技術,燃燒效率高,開著有信心的德國車。
至於說跑荒郊野外,人煙罕至的地方,那就必須使用可靠性高的車了,像國內長期跑西藏,新疆那些地方的話,用牛頭LC,Hilux系列是最佳選擇。


全世界恐怕除了中國,沒有一個主流國家的汽車市場,德國車能與日本車抗衡的。這說明要麼中國人最聰明,要麼就是最愚蠢。我看後者的幾率大些。


我能吐槽知乎這幫鍵盤車神嗎?居然各種燒機油是為了提高功率的神論,燒機油就是因為缸壁加工工藝差!以及新技術應用較多所以故障率高的神論,我能說博世abs出到八代了你家神車上用的還是二代嗎。另本人反感德系日系的分類,納粹元首命名的某品牌沒有資格和代表汽車發展史的三叉星、操控標杆的藍天白雲相提並論。vw的成功來自於對國人消費心理的把握和殘忍的公關洗腦,抹黑競爭對手。


我買的車也是醉了,一天到晚就是掉檔,掛不上當真他媽的坑,零件基本全換了,就是查不出來原因,基本一個月壞一次,現在都不敢開了,掉檔太嚇人了。。。車牌號:遼B2478M。 沒必要騙你們。車牌號在這呢,不信你們去查查。對雪弗蘭很傷心啊 以後再也不買了。


我之前在日系零部件做開發,現在到了德系零部件,工作中各種小狀況不斷,經常感慨這特么也可以?這要是在以前公司絕對是要拖出大boss的問題,這裡就這麼樣了!感嘆自己買的是日系車


反對第一的答案,好吧,還是不反對了。
以下如有對比,都是基於同價位同級別的車子(大部分是)
栗子:

  1. 邁騰(歐)--雅閣(日)--凱美瑞(日)
  2. A4(歐)--Benz C Class(歐)- Lexus IS (日) Es(ES好像級別升級了)

日本車可靠性,個人認為:

  1. 日本資源少,比較在乎耐用性,所以從設計生產的開始就比較注重耐用。
  2. 發動機可靠,主要日本車發動機水溫比較低(猜測,溫度低不容易壞想法主要基於pc機)。
  3. 變速箱,最大問題應該就是動力輸出中斷吧。大眾變速箱問題就比較多,大眾雙離合(特別乾式),其他品牌雙離合沒有問題?主要還是使用範圍沒有大眾普及,所以就消失在了正常的視野中,日車基本沒有雙離合(本田以後可能用雙離合多點)。現在日本開始用cvt,從本田看來質量還算可以,當然論壇反應有漏油,不過漏油還是裝配油傻傻分不清楚,日產的有低溫高溫保護,漏油也有,豐田還在4AT -&> cvt過程,不了解。還有吐槽一下cvt倒車無力。
  4. 電子可能是日本的強項,所以質量優秀。
  5. 韓國車質量靠譜,可能模仿對象是日本車。
  6. 其他想到再說。

扯一下其他吧
安全性:
都說日本車安全性差。

  1. 車輕:看看邁騰,雅閣體重吧。
  2. 皮薄:大眾也不厚吧。
  3. 其實本田的碰撞測試好像僅次於沃爾沃,當然本田飛度在同級別的成績幾乎墊底。

豪華性:
日本的豪華性確實不如德國車,也只有雷克薩斯有D級車。
其他:
豪華品牌級別,日本車剎車成績普遍比德國車差點。普通品牌,沒有這條差距。

ps:

  1. 日本這幾年在發動機,變速箱都不如德國車激進。
  2. 奧迪的DTM賽車用的是本田發動機。(據說現在的s8,7,6的發動機都基於這台發動機,沒有考證),這幾年F1 Benz獨領風騷,特別是今年,明年本田重新為F1提供發動機,到時可以看看日本高性能賽車發動機表現如何。
  3. 前幾年的日本車其實已經不省油了,不如大眾的DSG+TSI,不過這幾年已經也趕上了,如:本田的地球夢想發動機+cvt。
  4. 還有日本車有木有感覺日本車空調比較給力。

日系汽車的工藝製造和設計水平非常高,在NCAP的成績非常值得肯定,韓系品牌也在不斷努力,但目前我們能夠參考的應該是C-NCAP的碰撞試驗數據,如果買進口整車其實日韓系要好一點,也都差不多,如果購買合資品牌,那就還要考慮這款車型的全球統一標準化程度如何,比如本田雅閣就是很早實現全球質量標準的車型,汽車的可靠性最主要的還是駕駛員的良好駕駛習慣


可靠性難道不是技術的體現嗎,說日系技術不如德系,混動,渦輪是誰先普及的,賓士和奧迪等多個車廠的多媒體是三菱提供的,愛信的變速箱也司空見慣了吧。知乎里怎麼也有人說鋼板薄厚問題,真無奈


歐美車外殼堅實,堅實的一個條件就是厚,厚了重量自然就大,天天拉著更重的東西,自然就更容易損壞了。


推薦閱讀:

有哪些不為外行所知的好產品或好品牌?

TAG:品牌 | 汽車 | 調查類問題 | 汽車行業 | 市場調研 | 汽車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