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和劉德華,誰的影響力更大?


想起張國榮以前說的一句話,大概意思是,「我希望別人不要拿我和任何一個人比較,而是拿昨天的張國榮和今天的張國榮比較。」


很高興在知乎上看到這個問題,因為兩位都是我很喜歡的香港明星,以前也一直將他們兩個人進行對比。其實談更喜歡誰的理由,還是比較好說一點的,不過題主既然提到影響力的問題,我覺得就比較複雜了。

接下來回到正題,這麼大個問題,還是要分階段討論的吧。

第一個階段,從他們兩個人出道到張國榮去世。在這個階段無疑是張國榮的影響力要大於劉德華的。
從歌壇的影響力看,張國榮本來就出道比劉德華早,不好比較。但是幾乎整個八十年代都是維持著張國榮和譚詠麟平分天下的局面,在這之後幾乎沒有哪兩個人能夠做到這點(陳奕迅現在獨自撐起香港歌壇,不是實力超過這兩位,而是香港歌壇的時勢使然)。而張國榮退出歌壇之後,九十年代,四大天王才興起。劉德華在歌壇表現很傑出,但是他尚且比不過張學友,更談不上與八十年代頂峰時期的張國榮相比了。更何況張國榮在九十年代復出後簡直稱得上是登峰造極的境界,即使拿劉德華的巔峰時期與之比較,也難以企及。

從影壇的影響力來看,劉德華也比不上張國榮。張國榮早在1991年就獲得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而他在這之前就塑造了多個經典角色。而劉德華在2000年的電影《暗戰》中的表現才標誌他的演技成熟。雖然劉德華之後的《無間道》系列和《桃姐》堪稱經典,但是他畢竟沒有像《霸王別姬》那樣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的作品。


第二個階段,從張國榮去世到劉德華完全退隱。我想看到這肯定會有人說張國榮都去世了,怎麼比較影響力。這要怪題主沒有問得更具體一點了,我只能當題主默認這個階段的影響力也有比較了。

其實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劉德華才進入演藝事業的高峰期,演技開始真正的成熟。二十一世紀後張國榮的歌唱事業很明顯更加突出,感覺兩人總體旗鼓相當。

但是,自從香港回歸以後,特別是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香港整個娛樂圈都受到了來自大陸的影響。簡單說來,香港電影越來越沒有香港的特色,因為香港的導演和演員都經不住大陸這個巨大市場的誘惑。大陸是個人傻錢多的地方,香港電影刻意去迎合大陸觀眾的需求,導致電影質量總是顯得不倫不類(具體參見杜琪峰導演的《毒戰》和劉鎮偉導演的《東成西就2011》)。整個華語樂壇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也迎來了一次重新洗牌的階段。總之,二十一世紀的初期對於香港娛樂圈來說,是一個過渡的時代,也是一個蛻變的時代,也是一個沒有巨星的時代。

在這個階段,劉德華的重點放在了投資電影上面,他一直致力於扶持更多的新人。人們在談論《無間道》的時候總是會評價說」《無間道》拯救了香港電影「。而在我看來,劉德華一直在做著類似「拯救」的事情,所以也可以說劉德華是香港電影和大陸市場磨合的積極探索者和推動者。而張國榮則可以說是香港娛樂圈黃金時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身上一直帶著十分明顯的香港特色。即使張國榮沒有去世,他的香港特色也不會發揮比劉德華更大的影響力,因為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迎合觀眾改變他長期堅持的理念我想他應該辦不到。更何況張國榮留下的「遺產」也沒有人能真正繼承,甚至被人們理解都很困難。其實這不在於兩人才華的高低,一切都是時勢使然。

第三個階段,繁華過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其中的大多數人與他們的演藝生涯有太多重疊之處,不能看清他們在很長的時期內的影響。二三十年之內的影響不足以說明問題。

張國榮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其實根本不在於他的歌曲和電影作品,而在於他在長時間內形成的對於藝術創作卓越的見解和思想觀念,而且他本人也恰好具有將這些理念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的傑出能力。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張國榮超越了他所處的時代(最能說明問題的是他的熱情演唱會)。這種事情在科學界好像經常發生,比如愛因斯坦剛發表《相對論》的時候,就說過幾年之內沒有人能讀懂相對論。張國榮也是如此,但是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之後,張國榮超越時代的理念應該能為人所理解。張國榮像一個開路人,他開發了很遠很遠的路,大家根本看不到,不明白他在做什麼,可是當人們經過艱苦的開發之後,遲早會發現張國榮給他們早已開過的路,就像《相對論》的價值為大家所熟知那樣。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張國榮真算得上是芳華絕代。

而劉德華的角色好像一個和大家同甘共苦的角色,他沒有脫離大家去開發未知的路,因為他不具備張國榮那樣深刻卓越的理念。但是他選擇在這個困難的時候引導大家走出這個過渡時期,找到一條較為光明的道路。

所以在下一個黃金時代來臨的時候,人們在前行的過程中,會對張國榮早已指明的路萬分感激,也會時常回想起劉德華當初在那段艱苦和迷茫的時期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我們需要仰望星空(張國榮),也需要腳踏實地(劉德華)。
所以他們的影響力在很長時間內,我想,應該是無從比較的。


關評論了。

我想大多數理性的人也不是很願意繼續關注這個話題。高票答案們也都同意不要比來比去了。怎麼看都是粉絲戰場,簡直拉低知乎水準。

知乎真應該限制明星類提問,這類問題下的回答都一股貼吧風,不是說貼吧就低人一等,而是在知乎這個平台上,更希望看到的是建設性問題,而不是互相無法說服的兩方的修羅場,或是純粹犯花痴。

非要比較,僅限於大陸地區,那我可以不太嚴謹地說,華仔的影響在於廣度,Leslie的影響在於深度。

******************************************************

(純吐槽,沒有好好回答。)

你們知道嘛,用「我身邊的人沒人喜歡張國榮,也沒幾個人認識他」做理由回答,很丟臉誒。你的圈子當然都是和你差不多的人啊。你怎麼能強求只愛聽QQ音樂前二十名的人欣賞得了藝術家呢?說什麼都是粉絲在造勢,我就好笑了,粉絲難道天生生下來就認識張國榮嘛?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粉絲而你們卻沒接觸得到呢?為啥不想想大家根本就不是一個level的呢?眼界不同圈子不同,沒交集也是理所應當吧?

我知這條回答很不客觀理性,在此說明,此條吐槽不針對友善路人。但對於一開始就懷有惡意的人,噴的就是你們。說我在秀優越感,你怎麼沒看到先挑釁的呢?

「我身邊的人沒人喜歡張國榮,也沒幾個人認識他」,恕我不能從這句話裏解讀出友善的意思來。不要玩文字遊戲,胡攪蠻纏完了再裝無辜,有意思嗎?

在這種問題下說什麼理性簡直太搞笑了。理性的人壓根不會提這種毫無建設性的問題,也不會回答和評論這種問題。既然點進來了,必然是做好了修羅場的覺悟。你方戰鬥人員故意挑事,激怒別人之後又裝作無辜的樣子,不覺得很虛偽嗎?

最後建議大家舉報這個問題。根本無意義,就是來挑事的。


香港電台此前舉辦了「『Made In
HK』愛香港迎2010:香港人最愛香港的理由」的評選,「有張國榮」成為香港人最愛香港的理由第一位。「有劉德華」排第九。看了上面很多回答都給了劉德華勞模的名號卻認為張先生不過是天賦驚人,但事實恐怕並不是如此。劉德華刷了很多存在感,沒有錯,他拍了很多戲,除了很多唱片,這些都是」有償勞動「。張先生呢?跟陳凱歌拍一部電影就拍幾年?80年代時候他的唱腔和97年的唱腔那是一個唱法么?用時間用大量勞動精雕細琢,用對待藝術品的心態對待自己的作品,乃至對待自己,卻被認為沒有大量接拍爛片一年可以出七八張唱片的人勤快,這何嘗不是誤解呢?


樓上說張國榮京劇架子散,以及說美麗的gay演美麗的gay的。。。
1 張國榮在裡面的京劇表演,以及在學習京劇的過程中,都是得到了京劇業內人士的肯定的(我沒記錯的話,教他的應該是名角)說他是學京劇的奇才(差不多意思,回去查查) 電影裡面貴妃醉酒那一段京劇也是充分見到功底的。
2 gay 演gay 難度降低。。。哈哈哈,張豐毅老師作為異性戀演個異性戀是否難度也很低啊?! 以前我就說過,如果同性戀演同性戀屬於本色演出,不能拿獎(春光出來後,金像獎/金馬獎評影帝時有人說的) 那麻煩所有靠異性戀拿獎,得到演技贊同的演員把獎賞和好評吐出來好嗎?!
我是榮迷。
至於哥哥和華仔誰的影響力大,現在肯定是華仔了,哥哥後期已經十分淡出了,接本子很少,大多都只是為了維持新晉導演才拍的,我記得槍王和異度空間都是這樣的原因。
但哥哥在港人心中的地位我覺得是在華仔之前的。


憑我的理解,瞎扯淡哈
要他看到知友們不亦樂乎地討論這個問題,憑他港人的認知怕是會有一些受寵若驚啊——在世人眼中可以跟張先生相提並論。
做夢都有可能張先生找他談笑,最後他屁顛屁顛跟張先生邀功邀醒的。哈哈。

bty,認真說一句,看到這麼多的答案中只贊成一句話,回頭往上翻已經找不著了,大意是:論影響力,最終還是等百年後,刨去其當時商業性質的推廣包裝光環,看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為什麼要拿來比較,相信劉德華本人也是尊重以及很欣賞哥哥的啊,個人覺得很明顯你比較喜歡劉德華,這沒問題。反過來不同經歷不同時代造就的人不同,民眾自己喜好風格及經歷都影響了你到底被誰影響跟深刻。只是覺得,你那句話真是欠水準,沒做好功課,帶有情緒。


劉德華的影響力,在譚張退出歌壇後,對大陸的影響力太大了。甚至於,我小的時候,壓根就只聽說過張國榮這個名字,但劉德華的歌啊,電影啊,看的,聽的就比較多了。
但真正美的事物是不會隨時間消退。再過個十年,二十年,如哥哥自己說的那樣,張氏情歌還會被口耳相傳。《霸王別姬》《阿飛正傳》《春光乍泄》留名影史。後榮迷只多不少,那個時候,才會看到,張國榮先生無人可及的魅力。。。
雖然我就是腦殘粉,但我已經很理智的回答這個問題了。。。


置頂一句話:哥哥並不是因為離世才成了傳奇!有些人真是好笑,說哥哥的影響力大是因為他不在了。

表明自己身份,十五年榮迷,所以回答一定不會客觀,還有可能會跑題。

先說結論:哥哥無論在電影還是音樂方面的影響力都比劉德華先生要多一些。其實把比較的人從劉德華先生換成大多數其他明星(無論內地港台),一般情況下應該也是哥哥的影響力(包括國內國外)要大一些。

首先,劉德華先生(或者說四大天王這個整體),都是哥哥的後輩。偏心一點的說,哥哥告別歌壇,給他們在香港樂壇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在音樂上的影響力,哥哥是比他們要強的。很多非榮迷提到哥哥就會想到那句「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但這是哥哥比較後期的作品,大家對這首歌的關注更多的是源於他們認為這首歌是哥哥對自我身份的吶喊,而非這首歌的藝術性。建議大家去聽聽無心睡眠、路過蜻蜓、i honestly love you

睡覺,醒了再碼。


個人的喜好這事見仁見智,論影響力感覺在港人心中更喜歡張國榮一些,內地則是劉德華影響力更大。
在國外的影響力僅從得獎履歷來說

張國榮:華語唱片在韓國銷量紀錄保持者;2010年入選美國CNN評出的「過去五十年里全球最知名的20位歌手或者樂團;獲得日本影評人大獎最佳男主角獎,他曾受邀擔任東京國際電影節和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委;2010年入選美國CNN評出的「史上最偉大的25位亞洲演員

劉德華:世界傑出青年;2013年擔任第七屆亞洲電影大獎評委會主席;2013年,劉德華名列2013年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第三位;

另,不否認張國榮先生的去世確實給他增加了不少影響力。
而有些人不喜歡程蝶衣這個角色並不代表《霸王別姬》這部電影和張國榮在其中的表演不值一哂。具體可見《霸王別姬》這部電影究竟好在哪裡?

題外話
近年來由於很多人無法理解並無故憎惡「後榮迷」這群人,倒是喜歡編編段子痛罵這些人的不堪並一邊苦口婆心教育他們「裝什麼比人都死了一個戲子值得甚麼」云云一邊憤憤地告訴大家「要不是張國榮死了哪來這麼多人喜歡他」
我只想回應他們,關你屁事。


劉德華是個成功的銷售,能定位於受眾於大眾的市場並將自己推銷出去。因為絕大部分人是無藝術天分的,因此對於張國榮和劉德華的比較無非是從非專業角度的眼光將兩人作為娛樂圈藝人去進行比較,加之劉德華非常喜歡並善於融入和取悅主流,所以他是一個時代的大眾偶像的象徵,但我覺得他和同樣是大眾偶像的MJ還是不一樣的,MJ的天賦是有目共睹甚至可以說是獨有的,而劉德華的確在藝術方面的天賦僅停留在能言能唱上,劉德華的特點和所擅長的不是他的天賦,而是他努力和入世能力,但這與專業地從藝術上去討論其成就是無關的;
張國榮和梁朝偉,張曼玉,甚至較反面的黃秋生吳鎮宇等一樣,是極具個人魅力,並且這種魅力不是以消費者的口味去定位,而是以自己的獨特賣點去吸引能被他們獨特魅力所吸引的可能相對較小眾的市場,他們銷售自己的方式和劉德華的區別在於一個是迎合市場,一個是創造自己的市場,更加地具有挑戰和創新,也是更高層次的能力。張國榮不是流水線上可以複製的明星,也不是勤奮努力就能達到的藝術高度,他這人就算不做藝人,在生活中也絕對是個非常獨特,有自己風格並能靠自身魅力影響他人的文藝方面的奇才,反之,劉德華若不是藝人也絕對能憑藉其努力上進,愛社交融入主流的方式在企業混到高層,但他絕對就和藝術無關了~ 個人覺得香港藝人中,無論是上面提到的也好,還是其他未提到的梁家輝,陳奕迅,張學友,王祖賢,莫文蔚,林青霞等等,劉德華的藝術資質真的很一般,但的確是個成功的銷售人員,女的還有李嘉欣以及英皇很多的流水線藝人,成熟的商業包裝,天生的外形,以及努力做人,是成就他們的賣點。一般普通大眾對藝人也無非是看模樣好看與否,宣傳曝光是否足夠,藝人人品等等。 但要上歌唱比賽這樣的節目,或者奪得演藝界專業評委的演技相關獎項, 就不是看誰的粉絲多了,而是看各自手藝了。 對於我這種平時不追星,但對於只喜歡某些特別的,有天賦的,與眾不同的明星感興趣的人來講,張國榮優秀於劉德華。


發現自己沒有好好回答題主的問題。
雖然能夠感受到來自題主深深地惡意和濃濃的釣魚感,我還是想要花一點時間寫一下的。
首先回答題主問題,兩者影響力誰更勝一籌。
如果是指在大陸地區的影響力,毫無疑問是劉德華。在當時四大天王剛好趕上90年代初大陸初步接觸影視歌發展的黃金時代,通過包裝與宣傳使這個稱號眾百姓家喻戶曉,口耳相傳。而89年張國榮便退出歌壇,錯過機會。
但如果題主所指的是大範圍影響力。那麼無可非議是張國榮。[困了睡覺明兒再說]

[原答案]

只想說,香港樂壇推出四大天王這個牌子,基本上是因為譚張雙雙退出,樂壇空白沒得賺了才出此下策。
自此之後在沒有過像譚張爭霸那樣,如此精彩而又真正比拼實力的對決。


不貶劉德華,只是沒法比。
不捧張國榮,因為無需捧。


如此而已。


雖然這個問題很無聊,但我還是要回答一下,當然只能從我個人的體會和感受來說,我不能代表大家。我是八零後,在我九歲那年知道了張國榮,因為我有一個大我八歲的七零後的小姑姑,那時候電視台很流行一個叫點歌台的節目,也是通過那個節目我認識了張國榮,因為每天晚上都有人點他的歌,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他在演唱會上唱歌,渾身是汗,觀眾瘋狂地握住他的手不肯放開,他的衣服幾乎被撕得七零八落,手也被握得紅腫,那個畫面讓我非常驚愕,我小姑姑在一旁說,張國榮長得多好,可惜退出歌壇了,從那個晚上起我記住了他的名字。到了五年級我也開始知道追星了,對我們這一代來說迎來的是四大天王和林志穎的時代,身邊的同學女生喜歡郭富城,劉德華居多。男生比較喜歡張學友。
我的第一個偶像是郭富城,很簡單,因為他英俊,對你愛不完當時有多紅,大家都知道。
到了六年級,我開始喜歡劉德華了,為什麼呢?因為劉德華比起郭富城顯得更成熟,我還曾為自己是他喜歡的長頭髮大眼睛的女孩紙而感到過竊喜。
無奈的是,這種喜歡也沒有持續下來,因為外表的吸引始終不長久,而我在成長,我需要一個比我成長得更快的偶像。
到了初一,初二,看了倩女幽魂,縱橫四海,花田喜事,張國榮因為電影重回我的視線,很快的我也喜歡他了,因為英俊啊,沒錯,那時候的我就是這麼膚淺的外貌協會的會員。
"直到初三,當時正在上大學的小姨推薦我看了&<霸王別姬 &>,我震驚了,那部電影在一個14歲的小女孩兒心裡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雖然我們是從小看著香港電影長大的一代,雖然我們對張曼玉,周星馳,周潤發,成龍,關之琳,王祖賢等如數家珍,但在那之前電影在我心裡無非就是槍戰,搞笑,賭片,恐怖片等,和TVB劇也沒有本質的不同,但那之後,我開始真正被張國榮吸引,然後找來了很多他的電影,胭脂扣,阿飛正傳,東邪西毒,白髮魔女....我開始體會到電影世界的魅力,那彷彿是突然打開的一扇窗,我開始接觸更多的電影,從此電影成了我最熱愛的事。更讓我感到興奮和雀躍的是不久之後他宣布復出歌壇了!直至現在,我都覺得那是我最幸福的時光,因為有那麼多關於他的一切可供我探尋並且還即將迎來他人生的新的鼎盛時期。金枝玉葉,色情男女,春光乍瀉,紅,跨越九七演唱會,槍王,熱情演唱會....從我迷上他之後,到如今二十年過去,偶像始終就只有他一人,再也沒有改變過,為什麼呢?我後來也問過自己,因為我在成長,而他始終走在我的前面,引領我成長,他永遠比我想像的更好,更深刻,更豐富,更出色,更精彩,更遼闊,更真實。
我沒有加入任何的榮迷協會或組織,也沒有參加過任何榮迷協會舉辦的活動,但是幾乎每一年我都會在三月三十號去香港,然後在四月一號的傍晚去文華酒店旁邊的雪廠街獻上一束花,也和我妹妹去紅館看了十周年紀念演唱會。
這段時間一直在美國旅行,常常從一個城市飛到另一個城市的過程都要花掉四五個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有時候會在飛行的過程中陷入非常安靜的彷彿空無一人的狀態,有時候我會想起那些跟他有關的夜晚,叛逆多情的青春,充滿夢想與希冀的日子,依然在記憶里閃著光。而那些因為他的離世而帶來的傷痛就像曠野里潔白而爆裂的閃電,在某個時刻突然被擊中,你以為已經釋懷但其實已是人生里無法彌補的黑洞,永遠填不上了。。


兩家的的粉都不是,但是上學期選了一門香港史的課,老師是專門研究香港歷史的,他說在研究香港人對作為香港人的自我認同度時一定要提到張國榮,還說張國榮的去世對香港整個社會都有很大影響的


張國榮的影響力在其深而魔,劉德華的影響力在其廣而親


這就像你問奧黛麗赫本和安妮海瑟薇誰的影響力更大一樣。
前者已去世二十多年,後者新作不斷,粉和黑都十分活躍,你說誰的影響力大?
我只知道,如果安妮不做出突破性的進步,那她永遠是一個十分漂亮十分優秀的演員,而奧黛麗在一百年以後仍然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她的微笑是上帝送給人類的禮物」。
同理於張和劉。


我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題主了,這問題明顯是挑事兒好嗎!其實一看題目就知道是華粉問的啊。從我認識的榮迷來說,沒有人會把劉德華拿來和哥哥比,這種比較在榮迷心裡天然不成立也天然不存在。因為在榮迷心裡 哥哥是永遠的偶像終結者,其他任何明星都沒有可比性!看到這裡,希望很多路人不要急著噴我或者轉黑謝謝~ 我這麼說不是沒有來由,大家可以去張國榮吧里看有沒有關於其他明星的閑言碎語,然後大家可以再去劉德華吧里看看各種他們跟其他明星較勁 各種踩著一個捧一個,這大概是華粉們滿足自己g點的慣用伎倆。一開始我很氣憤,因為華吧里提到哥哥時都是在罵死基佬 死人妖 死變態 攪屎...不堪入目人身攻擊的字眼,不知道是哥哥得罪他們了還是我們榮迷得罪了他們。不過冷靜下來想想,粉絲的素質在一定程度上正映射著藝人本身的藝術修養吧,鳳凰傳奇的粉絲和在朋友圈裡的「轉基因有害論」的朋友們幾乎是同一群人。

說點正經的吧,我覺得影響力要分他的熟知度和持久性。

熟知度上,很多人覺得劉德華天然高於哥哥,尤其是在大陸,所以我們就討論大陸。有位知友提到去馬路上拉個叔叔阿姨來問認識劉還是張...其實這種想法根本沒有邏輯,父母這一輩人很少有沒聽過哥哥的「倩女幽魂」「共同度過」等等這種經典曲目的,現在的爺爺奶奶輩分的人,在80年代他們也就三四十歲,也不會對張國榮不熟悉。所以不存在長輩不知道張國榮這回事啊。相反,對哥哥最不了解的恰恰是在他去世時還小的你嘛。那些代表自己家大人的知友麻煩你回去問問家裡人八九十年代是個什麼情況,最了解那個年代的是他們不是我們。對於很多90後來說,張國榮這個名字可能倒不是很熟悉,我是95年的,哥哥去世時我剛剛三年級,當時我雖然知道這個人是誰但也是無感,因為根本不了解。後來路人轉粉不多講了,看了一部「霸王別姬」聽了一首「童年時」然後驚為天人不得不粉。站在我個人的立場和我在的環境,感覺在90後中他倆的熟知度也不相上下,印象中劉德華的歌曲比如「冰雨」「恭喜發財」之類的也不新啦都是本世紀初的歌。張國榮去世前復出歌壇的幾首主打歌「我」「怪你過分美麗」「左右手」等也是那個時候的,而且現在也廣為傳唱不覺得過時;電影方面提到哥哥,「倩女幽魂」「東邪西毒」「東成西就」「英雄本色」「霸王別姬」這些電影就算沒看過也不會沒聽說過吧,一個人作品的熟知度就像蛋和雞的關係,恰恰體現著藝人本身的價值。我看到一條回答大意是這樣的「我是90後,我都沒聽說過張國榮」...首先我覺得這位知友您能不能把90後這個標籤去了,同為90後我替你丟人啊,咱能不拿著無知當資本炫耀嗎,而且,這條回答邏輯上的可笑在於,他是怎麼找到這個問題的,無非被邀或者搜了張國榮或者搜了劉德華,好,既然他沒聽說過張國榮(這個真的難以置信...),回答的如此無心他應該也不是被邀的,那麼我就可以推測他可能是一名華粉搜了劉德華的名字進來的,那請你不要裝作一名無辜路人來「無心黑」好不好(還順帶黑我們90後...),不如像最下面幾條知友喜歡華仔就擺明立場,本身就是個自帶立場的破題目,你何必裝作一副人畜無害的路人相呢!真是naive,替你們著急!

持久度上,這個還真是不好比,一個不在世了一個依然健在。一個已經被人們紀念十二載,一個依然活躍在舞台上。這點我贊同很多知友提到的這麼比不公平,兩個人都不在了以後我們可以拭目以待,現在談確實沒有意義。可是還有一點我不得不反駁,有幾位知友覺得哥哥是去世後吹起來的...還送給榮迷們一個稱號「榮吹」...對此我想說的是,我可能是腦殘粉(並不是啦)但請你不要做無腦黑,很多人只是出於對哥哥的不了解而覺得紀念他的人都是裝逼都是跟風,好,你不了解,你可以去了解了解,我相信你會被他的才華感染,如果你了解瞭然而無感,麻煩你不要黑他,不要黑喜歡他的人,不要黑紀念他的人,我們不礙你的事,也請不要拿你的不理解或者不了解來忖度我們的一片心意。紀念他的人年年都有,喜歡他的人也越來越多,不是說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就不能崇拜那個時代的人,紀念他,崇拜他,這件小事,關!你!屁!事!就算有人跟風,就算有人裝逼那也同樣關你屁事!?你在這裡裝作舉世皆濁我獨清的樣子指責大家裝逼不覺得自己才是最大的裝逼犯嗎?你覺得自己有干涉他人自由的自由嗎!?

你去音樂節,晚上,萬青在上面唱殺死那個石家莊人。你周圍人在討論萬青今天薩克斯走音了,你聽著覺得挺好聽的,插不進話,於是默默在心裡罵了句:「裝逼」。回家以後你還很生氣,在weibo里留言說「套馬漢子」這樣的歌才有市場,用著自己新學的詞——「接地氣」。

分明是自己硬體跟不上還要怪別人「裝」,這叫反智。

一時興起癲癇發作的答主現在根本停不下來╰( ̄▽ ̄)╭ 。接著裝逼這個話題說。榮迷常被一些無腦黑跟風黑黑成「裝逼犯」。但是,大家想想,裝逼犯拿來裝逼的對象,必須是一個既有影響力又藝術造詣頗高的人吧。我拿一個你不認識根本沒聽說過的人來裝逼 你會覺得我特傻逼,我拿一個熟知但沒啥格調的偶像來裝逼(比如鳳凰傳奇)你會覺得我很可笑。我拿 梵高 張國榮之類來裝才合適嘛。所以,不管榮迷是不是裝逼,這都從側面說明哥哥的影響力之大和藝術造詣之深。有意無意的黑們,回家補補邏輯學再上知乎嘛。

很多知友忽略藝術造詣只談影響力。我覺得畢竟藝術造詣是基礎,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硬是要把華仔的演技和唱功哥哥比,有點太欺負人了...聽過看過他倆的作品自然心中有桿秤,我不多評價,藝人和藝術家的區別大家都懂。可能在目前的綜藝環境和時代條件下,一些明星有他們的市場,但,時間會把金子從歲月中淘出來,哥哥十二周年了,大家依然沒有忘記他,不是因為他去世了,而是因為他是金子。那些說哥哥的早逝成就了他的朋友們,不是任何一個早逝的偶像都能被人牢記12載的,你可以Baidu一下,然後捫心自問那些故人你記得幾個。張國榮登過峰造過極而且後無來者這才是他被懷念的理由。哥哥影響力的持久性已經有明證了,華仔還沒有,所以持久性上不好比較。

嗯 有位知友問我藝術家這個評價是哪來的,當然不是浪得虛名。很多藝人對他的評價就是藝術家,只舉一例,高曉松老師在13年4月1日的「曉松說」(不是曉說)里就是這樣評價的,他的微博里也數次這樣評價哥哥。曉松老師算得上國內數一數二的音樂人吧,他的評價一定比我客觀中肯的多。另外,cnn的音樂指標人是蓋的?

抱歉這篇評論我是帶著立場寫的,稱不上客觀,剛才看了最下面幾條回答 有幾條回答是說劉比張影響力大的,我不是反對他們的立場,而是大家可以去看那幾個評論,捧劉的提到張的離世都不約而同的用了「死」這個字眼 而且只有一個「死」字,連個「去世」都不會用。什麼「張國榮死的時候」「張國榮早就死了」「張死的時候我還在上小學」, 看到這些回答我就覺得這些人只是比天涯網易那些噴子多識了幾個字而已,根本沒學來對人起碼的尊重。

看到知友@曾震東的答案,有一段話不能更贊同,摘錄如下:
「 近年來由於很多人無法理解並無故憎惡「後榮迷」這群人,倒是喜歡編編段子痛罵這些人的不堪並一邊苦口婆心教育他們「裝什麼比人都死了一個戲子值得甚麼」云云一邊憤憤地告訴大家「要不是張國榮死了哪來這麼多人喜歡他」
我只想回應他們,關你屁事。 」

就這些,
哥哥安息。

附:
無辜的路人知友一定會覺得這裡炮火太猛,覺得我這篇文章多多少少充斥著對劉德華粉絲的火氣,於是我引用一位匿名知友的答案來道明原委:
●════════════════════●分割線●════════════════════●
以下是引用部分(來自匿名知友):
「那個劉泰寫的評論,哈哈,讓我在知乎感到一股迎面而來的貼吧風。
他和當年那些華迷一模一樣的!!!!!
那些邏輯那些措辭,真的一模一樣!!!!!
快要把我嚇到了。
以為進了10年的貼吧啊。
不知道有沒有人記得,華迷當年發的一個貼,叫《張國榮不是傳奇》。
通篇胡謅,拼了老命拉低張國榮來捧劉。
當時吵得轟轟烈烈。
一邊踩低張國榮生前身後拿得獎項,什麼崇洋媚外啦,小獎項啦,XXX這種小角色也有獎啦。一邊捧劉,恨不得劉中學拿得三好學生都要貼上去。
說完了開始人身攻擊,性取向,死因。無所不用其極。口氣簡直要代表全中國鄙視張國榮。
反正張國榮紅了。就是運氣+死了有爆點。劉就是汗水+天分。娛樂圈最後一朵白蓮花,全宇宙十佳人物。
是不是和他的答案如出一轍?
可笑的是,
《張國榮不是傳奇》是華迷最初發表並不斷轉到各大貼吧。
不知道是誰要沾誰的光。」

●════════════════════●分割線●════════════════════●

歷來,榮迷面對無腦黑都是這樣的

或是這樣的


我們向來不屑與和無腦黑打嘴仗,因為太掉價,他們不配和榮迷議論哥哥。可是寬容和不屑並不代表我們忍氣吞聲。我們也要適當回應,於是我甘願做榮迷中的鷹派!無腦黑你們顫抖吧!


多謝大家能看到這裡~


我對張國榮了解的多,所以多從他的角度回答 歐美
在歐美,外國人(我是說普通百姓)識得的中國影星就那麼幾個,張國榮算是其中的一個代表
美國CNN認為張國榮是全球五大指標人之一,亞洲最偉大25位演員之一
無論是音樂還是電影,張國榮在歐美的地位是立在那裡的。劉德華在歐美的影響力相對來說比較寥寥。

香港
您把這問題問隨便哪個香港人,是會被人家笑話的。
幾乎全香港人都是張國榮的路人粉,於香港人,張國榮幾乎代表了一個時代。
張國榮在香港的地位,真的是非常高,幾乎是沒人動搖得了的。
劉德華是香港的一位超級明星,四大天王之一,影帝,前輩。基本上是這樣。
這些話您拿去向個稍微關心些娛樂圈的港人求認,他們認的。

日韓東南亞
日韓我不太了解,只是聽聞日韓粉絲的痴迷成度在全世界數一數二。多的不敢瞎說。百度百科有些事實,這裡只舉一條(摘自百度百科): 1987年憑藉專輯《愛慕》成為首位打入韓國音樂市場的粵語歌手,華語唱片在韓國銷量紀錄保持者

台灣
不非常清楚,不敢瞎說。

內地
官家偏愛劉德華。
對於老一輩來講,可能劉德華影響力更大。這得分年齡段。有的人年輕時趕上譚張爭霸,有的人年輕時趕上四大天王
張國榮的工作重心(尤其是音樂方面)基本上一直在香港沒跑,他沒著力於在內地發展,也一直錯過向內地發展的潮流
就我對身邊人的了解,這些年,隨著張國榮的紀念活動節目的舉辦播出,年輕的一輩對他的認識倒是多過劉德華,也基本了解這二人在電影音樂上的地位

回答完畢
我的答案確實是有傾向性。因為,怎麼講,坦誠的說,您能問出這個問題,是因為您是內地人。換個地方,基本上不會有人這樣問。


現在來看大陸上好像是劉德華。但是從長久來看,港台和國際上是張國榮。
從大眾影響來看是劉德華。從藝術影響上看是張國榮。
張國榮確實有天賦,但是他也不比劉德華懶惰。那時候因為張是同性戀所以大陸排斥他。
並且一般問這種問題的都是內地人。別的地方不會有人不了解張國榮的影響力。


明確反對一切提到:張國榮天賦,劉德華努力。並藉此論證他們兩人無從比較或者各有所長。
難道張國榮不!勤!奮!嗎???


推薦閱讀:

為什麼李小龍能形成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

TAG:明星 | 娛樂圈 | 演員 | 張國榮 | 劉德華(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