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動畫是否幼稚?為什麼?

幼稚是指國產的動漫停留在低幼年的角度,很喜歡以動物為主角。


看了這個問題,想起一件事。


本人學傳媒的,大學裡有一次被家裡長輩叫去參加一個飯局,說是有相關行業的領導,對以後找工作可能會有幫助。

坐了一桌各行各業的人,有老師、商人、國畫家、導演,大家相互敬酒,互相恭維,好像多年好友,相談甚歡。其實,他們相互並不熟識,大概都是"朋友的朋友"第一次相見。
酒過三巡,恭維的話說了一輪又一輪,氣氛變得有些尷尬時,進來一個人,是個當官的,飯局終於開始進入正題。

當官的說,國家現在很重視文化創意產業,特別是動漫這一塊兒,撥了很多資金要大力發展,比如北京周邊計劃斥資XX億打造一個動漫產業園;在這樣利好的大背景下,一個將要退休的老領導,拿到了一個項目,創辦一本國家級的動漫雜誌,撥款2億。

那時的我還很懵懂,聽到動漫立馬興奮起來!這樣看起來國產動漫行業重煥光輝、趕超日本指日可待啊!但飯桌上的大家非常迷茫,有人提出,動漫是什麼?就是電視上放的動畫片唄?發展動漫產業幹嘛呢?看家裡小孩每天看什麼喜羊羊就頭痛,亂七八糟吵死了。大家紛紛表示附和。
誠然,這是一桌平均年齡45歲的飯局,這群人是從來沒有看過動漫的,在他們的印象里,只有電視上播放的動畫片,是哄小孩的把戲而已。他們也許曾在路過自家客廳的時候好奇瞄過兩眼喜羊羊,然後在滿心鄙夷和莫名其妙中關掉電視催促小孩快去做作業。這,就是他們對動漫的全部印象,但現在發展中國動漫的權利在他們手上。

懵懂的我看到這樣的情況感到十分憤慨,在飯桌上向大家科普起了我所認識的動漫。我是91年出生的,在西北內陸二線城市長大,動漫是陪伴我成長的重要內容。很小的時候在電視上看小蝌蚪找媽媽、邋遢大王,後來大頭娃娃小頭爸爸、海爾兄弟、小糊塗神,上小學後開始接觸日本動漫,看的第一本漫畫是聖鬥士星矢,在電視上看美少女戰士、龍珠、足球小子,中學裡看火影忍者、犬夜叉還有宮崎駿,大學裡看夏目友人帳、心理測量者。動漫陪伴我長大,在潛移默化中教會我很多事情,比如熱血、友情,特別是日本動漫,影響了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所以國家現在認識到了這一點,已經在電視上禁播日本動畫,並且開始有意識大力發展動漫產業,發展文化的同時也想像日本一樣產生經濟效益。中國其實在很早以前生產過很多非常優秀的動畫作品,"山水情"至今看起來蕩氣迴腸,連環畫小人書大概就是自成一派的漫畫作品,如今我們這一代人自小受動漫影響,有很多熱愛動漫的年輕人渴望投身其中,發展中國動漫,可是產業不完善、成本太高,澆滅了太多熱情熱血。
當然,我沒有在飯桌上慷慨呈辭這麼一大段話,只是在來回的問題中略為激動地講解了這些意思。其實我也不是資深動漫發燒友,只是有一種情感,但為飯桌上的大人們科普已是足夠。飯桌上曾在我講完後陷入兩秒的沉默,他們大概是在消化我講的內容,重新建立對動漫的認識。可是,他們最終還是對那2億更感興趣。

就這樣,一群從未接觸過動漫、根本不了解動漫、對動漫有著難以扭轉的刻板印象的大人們,開始商討一本國家級動漫雜誌的創建。那個當官的意思很明白,兩億要給老領導幾千萬,下面各級領導也要有些意思,雜誌每月印出來發到全國各級文創辦公室就可以了,至於辦雜誌,只要成立個辦公室,招兩個大學生,一月兩三千塊錢給個國家編製,是很容易的事,只是需要一家社會上的文化創意公司掛牌來做這件事情,每年就有千萬的國家專項資金。飯桌上的那些導演、畫家躍躍欲試,商人陷入沉思評估風險,老師說他們學校有動畫製作專業,我沒再說話。


後來,除了自家長輩,我再沒見過飯桌上的那群人,不知道那本雜誌到底進行的如何,只知道自家長輩是沒有再跟進去做這件事的。其實,我也很懷疑飯桌上那個當官的所說的真實性,是不是有兩個億,是不是有動漫雜誌,都無法得知。

我能確定的是,
那個飯局是真實的;
飯桌上大家對這件事情操作方法的默認是真實的;
當今中國在國家政策優惠下掌握資源權利來發展動漫的人,對動漫毫無熱愛、一無所知,是真實的。


前兩天看到一篇文章,沒有考證過,但是感覺說的基本靠譜,估計看完你就明白了,給你轉一下:
天雷滾滾的高鐵俠 非凡動畫你到底想怎樣

鏈接:天雷滾滾的高鐵俠 非凡動畫你到底想怎樣?

離開動畫行業有兩個月了,今天在網上被一學姐提醒,發現了我原來供職的某公司又幹了一件尿性的事……尼瑪高鐵俠有木有!這東西他們真的敢宣傳啊!想死啊!
作為高鐵俠的製作公司非凡創意動畫的前骨幹員工,我表示壓力很大,同時也實在受不了他們的所作所為,所以冒著被人肉的危險,來給大家818其中的這點事:
大家應該知道在各地動漫基地的動畫公司都是能夠接受ZF的補助的,但是明顯大家都不知道補助的標準是什麼。什麼樣的公司才能接受補助呢?答案就是:看產量。
舉個例子,每年生產【你沒看錯,是生產,天朝的動畫就是用這個動詞最恰當】動畫2000分鐘的企業,才能得到每分鐘1000元的補助。以此類推,年產量越多,每分鐘得到的補助就越多。
這只是個初步的概念,其實裡面的水還要深的多,比如說拿到的補助要上繳一定的回扣什麼的,如果有ZF投資的項目,下來的錢也要預留一部分回扣,有的時候回扣本身就佔全部資金的70%以上。這些是業界內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雷鋒那幾千萬都到哪裡去了在下表示不知道。
在這種大環境下,非凡作為一個地方上的龍頭企業,當然要以身作則,年產量不過W? 你都不好意思跟別人打招呼。實際上,我還在公司里的時候,就有包括我在內的一些人知道ZF給非凡的底線了:09年5000分鐘,10年8000分鐘,11年10000分鐘。
做過動畫的都知道這是個什麼概念,年產量過W分鐘,就相當於每個月做出40集20分鐘的正規動畫。於是打個比方,如果非凡動畫在日本,那麼所有的新番都可以他一家公司包了……無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非凡里免費的實習員工再多,工資標準壓的再低,也不太可能及時的按ZF要求出片了,那麼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
我們天才的公長生老闆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找以前的經典老動畫,按照此動畫的劇情和分鏡,直接改造成3D動畫,這樣動畫人員只需要看著原動畫照著摳動作就可以。他就是靠著這種「先進的管理體系」達到了年產1W2Q分鐘以上的神話,打造了業界傳奇。而剛開始運作的此類型的兩個項目,其中的一個就是這個高鐵俠。另外還有一個照扒摩登原始人的項目,當時定名為摩登三國(是的,把裡面的人物都替換成了3國人物而已,而且驢唇不對馬嘴。)
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這個所謂的高鐵俠是個什麼東西。等到它播出後你會看到,除了剛開始有一點原創內容以外,後面基本和鐵蛋火車俠一摸一樣連分鏡都不變。
蛋疼的是,這種東西他居然還敢這麼大肆的宣傳,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一樣。不過想想也罷,郭小四不是也每出一部新書就大力宣傳么。
當初在我離開非凡之前,這兩個項目剛開始啟動的時候我就曾經質疑。後來借口離開了一段時間,把這兩個項目留給了別人做,這才脫開了關係。我很慶幸在高鐵俠的製作人員名單里沒有我的名字,這樣的名我可出不起。
最後再補充一下,大家在看非凡的動畫的時候不要照著職員表噴哦,因為那其實是烈士名單。有多少人在求職的時候奔著本地最大的動畫公司這個頭銜過來,然後在非凡創意這個大火爐中蒸發了大量青春,最後心灰意冷的離開。尤其是3D動畫組,基本上來的也都是各個學校的MAYA實習生,拼死拼活干幾個月一分錢都得不到最後還失去了對動畫的熱情。我相信他們就算換了別的公司,也不會認為自己所作得工作有多有愛了,頂多是個混飯吃的營生而已。
那麼,什麼是能夠噴的呢?大家擦亮了眼睛看好,經過上面的黑幕揭露,這部動畫的那個環節有問題?分鏡,編劇,策劃,導演,製片人;這些才是最應該被吐槽的地方。本來就是抄襲的,你要毛的編劇,本來就是照著動畫做的,有個P的分鏡。這東西需要導演?然後製片人也不是什麼好鳥。實際上這些職位很多都和公長生有關係,比如他老婆黃敏,每部動畫都會在編劇這個職位上穩坐頭把交椅,但是實際動畫流程中她起到的作用只是每天上班時間來回巡視看看有沒有人摸魚睡懶覺而已。每一部動畫的主要職位都是被有關係的人占著的,就好像非凡以前的某動畫,本來老子理所應當的導演,要不就是前期總監。結果導演讓公長生自己佔了,導演助理讓公長生的弟弟公長安佔了,壓根沒有前期總監這個職位……好吧老子就是賤……
可能有人說你們這幫噴子就知道爆點內幕搶點眼球,一天天的不為國產動畫好,就知道黑。我想說的是,如果一直包容它的陰暗面,最後會變成什麼樣?你們看見了藍貓虹貓,就抱怨國產為毛只有動物卻不管我們天天做動物是個什麼感受。你們看見了秦時明月,就認為國產有救了卻不知道有幾個大佬會像那麼砸錢在根本賺不到錢的東西上。你們看見了魁拔的風光(實際上也不怎麼風光)卻不知道魁拔只是青青樹妥協的結果(不知道的人去自行百度《地藏》和《悟空傳》)。不要以為國產動畫已經開始一帆風順了,這其中的暗流可以輕易的把人捲入其中,一點骨頭都不剩。只有完全了解了某件事情的本質,你才能想到方法去改善,而不是一味的盲目鼓勵。你們在網上看到的高質量動畫作品,有哪個不是短片?有哪個不是畢業作品?有哪個的作者不是走入社會了以後就了無蹤跡?他們已經被國產動畫行業吃掉了,而眼睜睜看著還在叫好的,就是你們。
醒醒吧,人類。

還有soso問問上的:
鏈接:在瀋陽(國家)動漫基地的 非凡動畫公司實習被他們騙了怎麼辦

在瀋陽(國家)動漫基地的 非凡動畫公司實習被他們騙了怎麼辦

我們全班同學,就3個人沒來。幹了3個月活。這裡不要求什麼技術,就是糊弄,要的就是分鐘數,不要質量。做的動漫不是換個人設原封不動抄襲,就是3歲以下智商的劇情。
我們在二維flash組,最開始一天只做15個鏡頭,老闆看我們不加班,就一直加一直加,所有人都加班了就不加鏡頭。原來是年前做完52級,後來又要求11月完成104集。
上個月老闆給我們開會,說我們平均每人每天要完成40個鏡頭就給開800塊錢。過了1周時間,鏡頭給加到了55個。到了月末,我們把104級做完了。等開工資了,有的開了200,有的開了100,有的不給開。問他為什麼,他說:「反正現在動畫做完了,你愛幹部干。再說你學習來了工作來了!」當時讓我們加鏡頭樂呵呵的,現在做完了對我們態度馬上強硬了。特彆強橫!
而且因為這公司是騙政府錢,所以做動畫根本不認真,我們什麼都沒學到。現在離開這,去哪都沒人要,因為他們什麼都不教,做動畫就是糊弄,無任何技術要求,只要會電腦開機,兩天就能學會。
有什麼辦法對付這個騙子公司嗎?


給你看一個不幼稚的例子,你就知道你這個問題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1983年《天書奇譚》




動畫片的思想水平怎麼可以超過新聞聯播呢?
請回顧一下1986-1992年的動蕩,然後看看「胡趙」主政時期的作品,就會發現也有思想開明的年代。


作為一個資深動畫愛好者,我忍不住了。
很長時間我們都在吐槽國產動畫的深度問題,卻忽略了表達方式。我們過於在意表達方式,卻又忽略了深度。
首先,我看動畫是從貓和老鼠看起,那個時候還小,為看個樂子,後來爸爸帶著我看獅子王,一開始就是為了好看,後來開始逐步轉向動畫背後的故事,那些發人深省的台詞和表達手法。
其次,我接觸日本動畫是從瓦塔諾和哆啦a夢開始的。後來到EVA 再到 鋼之鍊金術師,再到調酒師,高達0083 08MS小隊 一年戰爭默示錄 一年戰爭秘聞錄 獨角獸。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和朋友們無數次的在討論為什麼中國動畫做不出日本動畫,甚至於歐美動畫的效果,這個很大程度上和電影產業的狀況相似。

想想看中國的電影產業是不是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很多導演抱怨說,我們拍商業片,市場上說沒深度,我們拍文藝片,市場又不給面子,票房不買單?為什麼?

這一直是一個很社會底層的問題,很簡單,中國的知識分子不被社會尊重。有深度的片子,很大一部分知識分子不能夠為此買單,而忽悠人,淺顯易懂的商業大片,明顯複合現在中國市場消費群體的需要。更加淺薄的人,更容易被忽悠。

我和做動畫很多年的朋友都在說,做一個動畫,想要攬住消費群體和評論群體是很難的,你不可能用一個很簡單的說法去表達一個有一定深度的觀點,這樣兩邊都不會買賬。成功的作品往往做到了兩點,表達方式上迎合大眾審美,炫酷好看便好,觀點深度上迎合評論,佔領市場高度,製造足夠的輿論話題。舉個例子,大話西遊 1 2。我問過大部分人,很多人給我的回答,都是,小時候看的是熱鬧好玩,長大了,開始揣摩台詞和劇情。無論大小都通吃。你看這群揣摩台詞的人,甚至於揣摩出了,後現代結構主義大師(好長的名詞)給星爺帶上這麼大一個帽子。
再舉個例子,無獨有偶,EVA,回復是一樣的,剛開始看的時候覺得前16級很好看,後面不知道在搞什麼東西,長大之後發現,16集之後才是精髓,甚至有多版本劇場版。

關於EVA之中使用的投射,意項,包括心理學的解構,古典音樂在配樂中的應用等等,都是現代動畫學習的對象。也備受愛好者們研究和考據。

很多中國的動畫愛好者,是在用看電影的方式看動畫,當然,沒有一個國產動畫能夠對上這個胃口。或許,需要問一個問題,目前中國的動畫製作者們有技術和水準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嗎?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稍微對比就會發現,小孩子的錢更好騙,所以,我們還是去做白痴一點的東西吧,深度的作品反正市場也不會買單,有錢了再做也不遲,先活下去再說,這比天大。你無可置否中國的動畫不是動物世界,就是一頓意淫,一個屌絲馬桶裡面獲得超能力,然後,一頓逆襲,抱著女神歸來這種故事更加的受市場的接受,這就是中國的人的哲學意識形態,思維的形態,與其面對殘酷的現實,不如擁抱充滿幻想和意淫的虛擬。這也養活了中國的一大批動畫製作者,雖然不光彩。我只是略微的希望,大家在掙到錢之後,稍微花點心思吧事情做的想那麼回事,我只是,弱弱的期望,大家在手機上看著凡人修真爽完了之後,稍微的堅持一下,看一下有深度的作品。

不存在製作者責怪市場,也不存在市場抱怨製作者弄不出好作品。一個對自己有要求的社會,永遠不會停留在幼稚的昨天。


最近在對視頻網站上的動畫片進行一些簡單的研究,感覺有些現象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所以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下,希望能一起討論出一些新的東西。

首先,國產動漫不幼稚。在受眾年齡方面,我把動畫的受眾分為0-6歲、7到13歲以及14歲以上三個階段。在某視頻網站上,0—6歲的動畫片大多來自美國、英國以及一些其他的歐洲國家。題材以益智早教、親子、童話為主,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天線寶寶》、《粉紅豬小妹》。而國產動畫作品主要集中在7—13歲這一年齡段。而受眾為14歲以上的動畫片市場,基本被日漫霸佔著。

在進行受眾與題材細分之後,還有一些有意思的現象:

在動漫作品數量上,受眾為14歲以上的動漫作品數量最多,7—13歲的作品數量次之、0-6歲早教題材的作品最少。可見,高齡段的市場是非常有潛力的。

在類型上,剛才已經說過低幼動漫以益智、早教為主。而國產動漫所集中的7—13歲這一階段,冒險、魔法、科幻等類型出現較多,而且會針對小男孩與小女孩的不同出現一些分化。

上述現象是根據動漫作品內容的受眾來講的,我認為,題主覺得國產動漫停留在低幼年的另一個現象是國產動漫內容與劇本太過於幼稚了,動畫片的內容永遠是一群咩咩咩與一隻嗷嗷嗷無休止無厘頭的戰爭。一方面,雖然我們會覺得幼稚,但孩子們很喜歡看啊,有這樣的市場,就會有這樣的作品。另一方面,國產動漫有礙於製作能力以及相關政策上的約束,難以生產出具有宏大世界觀或者場面暴力熱血或神魔鬥法之類的作品,也約束了國產動畫向高齡段甚至全齡段發展。


首先,「中國動畫」絕不幼稚,但「現階段主流的中國動畫」非常幼稚,這是事實。

要理解這個問題緣何而起,首先要認識到我國動畫在發展歷史上實際上有很大一段的空白,而這樣的空白正是導致現階段動畫總體質量薄弱的主要原因。

我國動畫從最早期的萬氏兄弟製作《鐵扇公主》、《大鬧畫室》等,再到建國以後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推出的《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天書奇談》、《烏鴉的故事》等等,都是具有充分歷史意義以及藝術價值的傑作,這些優秀的動畫在國內的一些動畫愛好者中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但這種印象也成為了一些偏見與誤解甚至是謬論的基礎。

很多人都會認為中國動畫在走下坡路,因為放眼近年來的幾個主要的動畫IP,我們會發現這些動畫無論是質量還是影響力都無法和幾十年前的動畫比肩,甚至是腳後跟都摸不到,但這種對比本身就是錯誤的。

我們經常拿來與過去對比的作品,《喜羊羊》也好,《熊出沒》也好,或者是時髦一些的《秦時明月》以及近期的話題作品《畫江湖之不良人》、《雛蜂》等,他們在類別上,屬於商業動畫。而那些早年的經典之作,無一例外,全部都是藝術動畫。

這兩者之間的區別何在呢?我們可以舉一些極端的例子。

故事中的故事

(1979)

Skazka skazok

魔法少女小圓


(2012)

魔法少女まどか☆マギカ

《故事中的故事》,這部動畫想必有的朋友聽都沒聽過,但這部動畫在業內卻被稱為最偉大的動畫,1984年奧林匹亞動畫大展評委會授予此片《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動畫影片》(the greatest animated film of all-time.),2006年6月在Annecy國際動畫電影節上評選出的「動畫的世紀100部作品」第六名。這是一部藝術片。


《魔法少女小圓》,這個名字在ACG圈子裡是絕對的家喻戶曉,該片一經推出就取得極大反響,是史上獲獎最多的日本電視動畫。誠然,魔法少女小圓在藝術表現上有很多值得注目的成就,但這部動畫能被觀眾記住,與其在商業上取得的巨大成功有直接聯繫。這是一部商業片。

沒錯,從原理上來說,我們將《大鬧天宮》和《喜羊羊和灰太狼》相比較,這種行為和將《故事中的故事》和《魔法少女小圓》相比較如出一轍。這種行為不論出發點為何,結果都必然是大錯特錯。我們能說《故事中的故事》比《魔法少女小圓》差嗎?不能,那為什麼知道《故事中的故事》的人這麼少?我們能說《故事中的故事》比《魔法少女小圓》好嗎?也不能,那為什麼魔法少女小圓不是史上最偉大的電視動畫?


藝術片的出發點,在於藝術家本身對於這個世界的認識。就《故事中的故事》來說,該片表現了作者尤里·諾爾斯金對於戰爭與人性的思考。就《大鬧天宮》來說,它表現了當時創作者對於創作精良動畫本身的一種渴望。這種自發性的行為,是一種拋棄了成本計算、市場評估、以及反響預期的個人行為。通俗的說,這種行為不以盈利為最終目的,藝術家和商人幾乎在做著相反的事情,藝術片和商業片亦是如此。

我國建國後,國有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聚集了一大批熱衷於動畫創作的藝術家,包括萬氏兄弟、錢運達、阿達、馬克宣等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大師級人物。他們在民族榮耀、國家使命的推動下,幾乎是不計成本(相較於當時的國力水平)的日以繼夜的推出優秀動畫,那時候的中國,是沒有市場經濟的,這不僅體現在生產方,也體現在消費者方。人民群眾們看著這一部部精美的動畫,都熱情的將其視為一種「國家的賦予」,而不是將其視為一種商品。短期來看,這種熱情是好的,是有利於創作的,但長期來看,這種熱情無疑模糊了一種供求關係,觀眾什麼都愛看,小孩子更甚。這是長久之後,在一些平庸的老一輩動畫創作者中留下的深刻印象。同時,這也是當今領導層里的一些老領導對於動畫的直接印象。


這導致了一場災難。


改革開放後,市場經濟的引入,極大的豐富了我國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群眾的消費習慣被培養了起來,市場也開始打開。那麼,在這緊要關頭,當時中國動畫的王牌——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做什麼呢?


答案是,它被擊垮了。


上美在計劃經濟時期遺留的包括創作習慣、人員分配、受眾培養在內的各種問題,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下集中式的爆發,加上外部政策的調整,內部機構的臃腫使其在這時代的風口浪尖上毫無競爭力,繼而失去了生命力。幾乎是一瞬間,曾經獲獎無數,充滿榮耀的上映迎來了衰老和死亡。老一輩的動畫大師們,走的走,退的退,就算有人願意留守在這豐碑前,也不能阻止一個輝煌時代的結束。

從此我國動畫迎來了長達數十年的黑暗時期。在這期間,市場經濟的實行得到巨大成功,其體制日益成熟,很多行業都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期跟上了國際的腳步,進而走向了世界。但中國動畫,卻永遠的失去了這個機會。


這就是我在文章最開始提到的,我國動畫發展歷史上的巨大空白。我們失去了建立成熟的商業動畫體系的機會,而且還任由一種對過去榮光的思念遊走於世間。這導致國內很多在改革後成長起來的年輕都不把動畫視為一種商品,雖然一直有人為了各種目的推出國產動畫,但當時國外優秀動畫作品合法以及非法的大量湧入,讓這些年輕人嘗到了在成熟環境下培養出的甜美果實的味道,他們不再願意再去嘗試那又酸又澀的小小果實了。


有人會問,既然商業動畫做不好,那我們可以繼續做藝術動畫啊?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因為當時的中國動畫藝術家都快餓死了,所以沒有功夫做藝術動畫。大家可以認真問問自己,如果電影院真的出現了一部水墨風格,詩情畫意,沒有五幕論,沒有尖銳衝突的藝術動畫電影,有多少人真的會花錢去看?


想想那些在電影院睡了一覺出來就罵娘的人吧。

商品,必然會經過一個推出改良再推出再改良的過程。如今我們視野範圍內的各種遭人詬病的中國動畫,和幾十年前反了過來,幾乎無一例外全是商業動畫。要做一個好商品,那就要有合理的成本控制,先進的生產工藝,以及成熟的市場受眾。這個準則,在歐美的動畫市場,有人做到了,在日韓的動畫市場,也有人做到了,但他們會好心的把這些,他們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才得出的理論告訴落後的中國動畫人嗎?別忘了,他們都是生意人,多一個成功的生意人,他們就少分一杯羹,如果可以,他們都希望自己的最終願望是壟斷。動畫是美好的,但不代表做動畫生意的人都是美好的,那些歐美大廠之間的互相收購、分分合合,那些日韓合作者之前的爾虞我詐、明爭暗鬥這幾年看得不要太多,所以拜託那些認為動畫無國界,中國動畫人只要去串串門就能瞬間爆炸化為業界精英的朋友們醒醒,這是不可能的。

其實我們現在能在衛視上看到的動畫,已經是一場激烈競逐中留下來的倖存者,《喜羊羊》、《熊出沒》是有人看的,小朋友們都愛看,拜託各位不要再說他們腦殘,也不要再怪罪他們的家長,這就像是怪罪樓下的廣場舞的大媽,怪罪聽鳳凰傳奇的情侶,如果沒有廣場舞,那麼自發戴上耳機遠離鬧市的廣場舞就不會再有,如果沒有鳳凰傳奇,那麼從鳳凰傳奇起步,進而接觸到更多優秀音樂的年輕人也不會再有。如果沒有《喜羊羊》和《熊出沒》,那以此為基礎進而能夠理解到中國動畫能夠更加努力、更加優秀的人也不會再有了。中國實在太大,也太年輕,有太多還未發生的好事情,拜託各位給她一點時間。


在這裡我實在不想再舉當代中國動畫的例子,好的已經萬眾矚目,而壞的已然遺臭萬年,也不想說什麼中國動畫人有多努力,中國動畫未來會怎麼怎麼樣。雖然見得很多,但我相信群眾最終要的是一個好的結果。這裡有一份截止於2015年7月19日的中國內地動畫電影票房排行,請各位拋棄成見客觀分析。在此作為一個中國動畫人,雙手敬上。



拋開其他的原因,只談市場。

國內市場最大的動畫消費者還是13歲以下兒童,雖然沿海城市有許多青年動畫愛好者,大學也不乏相關學生組織,但是他們的呼聲再大,也是小眾群體,除非做長尾策略不然無法產生價值。年齡層再往上,那基本與動畫無緣了,只有帶領幼齡群體觀看才可能產生票房價值,如果有動畫品牌能被他們所了解,必然是由於孩子的需要被動接受的(挑選和購買被迫了解),試問傳統家長13歲後還有多少能支持孩子沉迷動畫,去了解孩子喜歡的動畫品牌呢?

以上的內容我覺得結論已經非常明顯了。也許很多動漫愛好者會覺得,只要片子做的好就能突破市場,最近幾部片子都說明了一些問題。非常難,首先質量和創作能量是需要積累的,成年觀眾已經大量吸收了國外優秀內容,在這個戰場上地球是平的。這種躍進不是資本能解決的問題,而是積累和時間,先階段浮躁的氣氛,只能把這個行業推向深淵。

我們需要坦然看清自己的能力,有積累的逐步發展。

我們不是日本,動漫是國民文化,連說明書都是漫畫形式,讓從業者有較大空間和消費者一起成長。日本70-80年代的作品,也是從兒童市場入手的,贊助商普遍為玩具公司和糖果公司。

也不是美國有迪士尼的全球化品牌和人才積累,有成熟的電影工業和商業創作實力,直接用電影工業的成熟體系複製到動畫容器中,催生大量帶有成熟電影視覺語言的動畫大片,這都是之前電影工業的積累移植到動畫製作中的能量。早期美國的動畫背後也是為兒童服務,孩之寶贊助,兒童動漫改編,巨大的夢幻親子基地迪士尼。

走入影壇的動畫不論日本還是美國,都是在有了積累後再走入成人市場,並且都有行業內非常執著的導演和製作人頂著資本和老體制不信任的壓力,革命出來的。作為觀眾看到的只是結果,看不到的是這些公司或者導演,成長的艱辛經歷,隨時會被打壓和夭折。

中國動畫從業水平和市場接受度,導致了我們動畫行業所處的水平與其他國家80-90年代一樣,也許能在技術大躍進上縮短一些距離,但是在動畫本質和創意積累上不會有太大的提升。這個時期,我覺得低幼動畫是動畫企業真正能夠依靠自身起步的一個好的方向,就像蹣跚起步的小孩不斷的摔倒前進,看著讓人心急和痛心,但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但是這個過程應該讓市場去教,而不是依靠外力大躍進,帶來的將會是一個又一個殭屍。


認為用一個形容詞就能總結一個行業(國家)里的所有作品(人)這種想法,得改。


翻了一遍其他答案,觀點不一,否定和認同都有,這裡我想說些個人見解。

任何事物的產生都有它存在的價值,一個沒有價值的東西只會被人們淘汰掉。但中國動畫一直沒被淘汰,為什麼?一是因為有一定的受眾群體,二是因為這些受眾群體給這產業帶來了直接的經濟利益。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動畫是做給孩子們看的,孩子們不懂什麼高深的人生道理,只要動畫片顏色鮮艷、畫面酷炫有看頭就行了;對家長而言,一部動畫的價值觀和是非觀念是對的就行。老聽有孩子說:灰太狼又挨平底鍋揍了,灰太狼又沒抓到羊!


就是因為一直抓不到羊,才會一直吸引小孩子去看。

動畫也是分群體的,像某羊某熊之類的動畫,它的目標受眾就是兒童啊,不需要多深的道理只要孩子高興就行了。再加上某總局對經過電視播放的動畫把關嚴格,不準出現暴力血腥刀具神鬼談戀愛之類的,好了,一刀切下三分之二的題材,就只剩下狼抓羊人抓熊了。好在這些動畫也算成功,最起碼鬧騰鬧騰嗷嗷叫兩聲,收視票房都有了,但年復一年的輪翻播放,難免視覺疲勞並讓人懷疑,中國動畫難道是只剩下這兩部了么。。?

開什麼玩笑?!

在這裡,我不認為中國動畫是「幼稚」的,這個詞只能是針對不同群體而言,成人覺得腦殘的東西在孩子的認知中是有意思的,而在孩子眼中高深莫測的在成人眼裡根本不值一提。我們小時候都看過貓和老鼠,甚至現在還在看,那可是迪斯尼出的動畫。當時我爸媽跟著我看的時候也呵呵呵笑的合不攏嘴,為什麼?圖一樂呵唄。那時候看大頭兒子小頭爸爸時,根本就不知道隔壁王叔叔好嘛。

說到中國動畫,起源於1926年的《大鬧畫室》,50年代,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成立,陸續出品了多部有意義的動畫,而且還融合了國畫、剪紙、皮影、木偶等中國傳統文化(請問現在這些國粹中還剩下什麼?哦,還有麻將呢)。像抗戰時期的《鐵扇公主》,在亞洲產生了極大的轟動,日本動畫巨人手塚治虫(鐵臂阿童木的創作者)就是受《鐵扇公主》的影響 才開始決定投身動畫事業的!後來,陸續出品了《大鬧天宮》、《三個和尚》等,這些作品不僅好看,而且對孩子對大人都有教育意義,是我們這代人除父母之外最早的啟蒙老師,也是因為這些優秀的國產動畫,潛移默化地為我們樹立了正確的三觀,才有像我們(其實是我)這樣的中國好少年(握拳)!!

到了近代,一批水墨動畫問世,在市場上得到許多認可,像《牧笛》《小蝌蚪找媽媽》《山水情》等,但又在這個時候,這種精工細作的動畫逐漸被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動畫所替代:《花仙子》《美少女戰士》《鐵臂阿童木》《變形金剛》,這些動畫受原產國國情的影響,畫風新穎,劇情奇特,色彩鮮明,受到了中國觀眾的歡迎並一直風靡到了現在。後來,由環球數碼製作出品的三維水墨動畫短片《夏》和《桃花源記》問世,讓國畫與新興電子數碼相結合,讓夏天以三維的形式表現的也那麼美,讓耳熟能詳的桃花源記生動起來。把中國創造重新搬回了大眾的視野,這些作品,為中國動畫史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下圖:中國水墨3D動畫短片《夏》

下圖:根據陶淵明《桃花源記》為題材的3D動畫《桃花源記》

再來說近幾年的國產動畫,前有《秦時明月》、《魁拔》,後有《潛艇總動員5》《大聖歸來》,當然還有無情「荼毒」了純潔童年的《十萬個冷笑話》等。

下圖:國產動畫《魁拔》

下圖:國產動畫《十萬個冷笑話》

這些動畫,都不是幼稚的代表,魁拔和大聖歸來甚至吸引了上億的粉絲,所帶來的周邊產品無不熱銷,冷笑話為生活在城市中壓力山大的年輕人更是帶來了歡樂。可以說,中國動畫市場正在迎來新的春天。

近年來,電子數碼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加快,國家的開放另人們的生活觀念慢慢的發生改變,中國的影視動畫產業在如今各種政策均利好的條件下正發一步步發展壯大,像環球數碼動畫學院等這類動畫人才培訓院校也在積極地為行業培養相關人才。所以,我們不缺乏人力和實力,缺乏的只是時間和空間。誠然,中國動畫存在的一些問題,各位答主回答的都很有道理,包括利益關係,掌握中國動畫大方向的人,以及總局的一些限制,都在無形中制約著中國動畫的發展。那麼,我們科給中國動畫一點時間,他不幼稚,他是一個需要經驗需要鼓勵的少年,還沒有成長為可以獨當一面的巨人。而有些人啊,生在這裡,就請停下沒卵用的吐槽、停下那些打擊動畫人熱情的負能量,如果不熱愛,就請別傷害!!


直入主題——不幼稚


之前的答案裡面例舉了很多不幼稚的國產動漫——大陸動畫是一個方面,尤其是我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港澳台地區的動畫和漫畫早就脫離了單純的幼稚路線。

這邊的動漫變成現在這個樣子,跟是不是以動物為主題根本沒關係,跟幼稚不幼稚根本沒關係。

比如說Hasbro的《My LIttle Pony》,全是小馬,本篇一個人類沒有。

目前出了四季和一篇ova,第五季正在配音,預計15年上映。

目前出了四季和一篇ova,第五季正在配音,預計15年上映。
關於MLP的一些信息可參考
彩虹小馬現象是怎麼回事?其面向小女孩的形象怎樣征服了全球廣大成年男性?

說實話我一開始是因為不想一直靠查資料的方式來輸驗證碼才看的MLP,但是在看完91集之後,我發現,我被萌到了

反觀大陸的以動物為題材的動漫,真的,太了。
同樣是豬

看著科技A美感E的豬豬俠,萌都萌不起來。

看著科技A美感E的豬豬俠,萌都萌不起來。

劇情方面更是不上心,除了狼抓羊羊打狼就是熊拍人人打熊。

看著目前國內電視上的主流動畫長大的小夥伴們,就像沒打過乙肝疫苗,接觸了萌度極高,劇情豐富的日系動漫,直接上鉤。

也有說粗製濫造復刻版橫行導致水平低下的,這話說對了一半,粗製濫造是真粗製濫造,但是這跟盜版也沒什麼關係,但正是因為粗製濫造,連個盜版都盜不好

方言版貓和老鼠我一直認為是國內翻錄業的一朵奇葩。


真要是說提高一下國內動漫的製作水平,這是個三向的活,既需要國內放寬准入標準(包括電視台互聯網等方面,不過之前網路盒子的事件預示著大環境還沒那麼開放),又要製作部門提高下自己的姿勢水平(需要開放競爭,不靠歪門邪道,才能健康向上發展),同時還希望廣大小朋友們能提高對動畫的鑒賞能力。這些是能夠改變國內劣幣驅逐良幣現狀的方法。

作為普通消費者,能做的不多,在承受範圍內盡量買正版動漫,等以後有了孩子給他(她)挑一些精品動漫去看就算是盡職了,世界最終是他們的。不過首先得要有一個女朋友。

(圖源來自網路)


是的,不幼稚怎麼過審?

—————以上是答案,以下為感想—————

個別過審的卻不幼稚的往往有其時代因素。所以為了國產動漫的發展,請堅決抵制國產動漫。什麼時候這個行業死了,不賺錢了,才有可能倒逼改革取消審批。

自古以來,哪個行業撈不到錢或者開放這個行業才能更好的撈錢時,執政者才會放開管制,那這個行業才能快速發展。我國官僚主義流毒太深了,不是換個主義、換個執政黨就可以解決的。真正在工業化、城市化條件下成長起來的中國公民有多少呢?往早了說可以算上60後,往晚了說只可算上80後至今。

落後的意識形態可以在一定階段內脫離經濟基礎而存在,所以就思想要消除還需要時間。說白了,等那批人都去世吧。

但真正改變「官僚為了部門利益什麼都能出賣」的問題還需要很多人的努力。


說是動漫,舉例都舉動畫……

張曉雨、本傑明、姚非拉諸位比較久遠的先不說(其實也不算「久遠」了……),問這種問題的就該直接被《塔希里亞故事集》拍臉上


另,其實我很想吐槽說香港台灣漫畫也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


血色浪漫——《舒克和貝塔》故事賞析

英雄的血現已加入肯德基豪華午餐,變成一包包番茄醬。舒克與貝塔的熱血早已結成了痂,他們被人們敬仰,卻早已沒有了後代。

羅丘死於敵機的轟炸,死得窩囊。

可這段被我視為全劇的靈魂,他不是貝塔,大雪滿弓刀不是他的風格,更不是舒克,指揮若定失蕭曹還是等到下輩子吧,他是個廚子,瘸著一條腿,大腹便便,膽小怕事,喜歡說教,可我就是喜歡他,他才是真實的我,甚至是在看我這篇文章的大部分讀者。

《甲方乙方》里李奇飾演一位守不住秘密的廚子,他請好夢一日游公司幫他矯正這個毛病,葛優表示沒有問題,讓他保守一個秘密,內容很簡單,就是六個字,「打死我也不說」,經過一番折騰(色誘、威脅、恐嚇、假裝毆打他),李奇還是沒能守住,他感到很沮喪,出乎我的意料,馮小剛並沒有對他進行任何形式的說教,而是深有感觸地拍著他的肩膀說:「大家都一樣。」窮人愛做發跡夢,典型患者就是漢高祖,先前看到始皇的豪華車隊就眼紅的不行,以為派頭大就足夠英雄,後來被貫高刺殺,嚇個半死,貫高雖然被打成了一團模糊的血肉,但「打死我也不說」是誰主使的,硬是把劉邦給震撼了。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中盛讚貫高,說其是條漢子,以柏楊的尖酸刻薄,能夠這麼評價一個人物,那可真是罕見。他接著說,可偌大的中國又有幾個貫高,最常見的還是屈打成招釀成的冤獄,是楊乃武與小白菜,是李奇們。

羅丘是個掂大勺的,跟著飛行員舒克到城裡取經學做冰激凌,下了飛機四下無路,舒克縱身跳到對面的樹冠上,一個勁的招呼羅丘也跳,老羅嚇得都要尿了,兒時的我看到這裡,覺得他好慫啊,這算個屁啊,可隨著年齡的增長,在面對專制的班主任、拿著螺絲刀的混混、不講理的胖房東時,我越來越理解羅丘當時的處境,那些讓我低頭的人和事,都是我不敢跳躍的樹冠,現實的巴掌呼過來,我被抽的暈頭轉向,才知道樹冠有多難跳。可羅丘還是跳了過去,算是個爺們兒。

在這部以英雄主義為主旋律的童話劇里,舒克與貝塔像是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漢,在最後一集中,鼠丞相說他們儀錶堂堂、語出驚人,像是從天而降的「天鼠」,英氣逼人。他們生來嫉惡如仇,為了擺脫鼠類不好的名聲四處奔波,開航空公司,消滅海盜大王,最後還在報紙的頭版刊登了老鼠要毒死人類的陰謀,他們是戴著頭盔的格拉瓦,卻籠絡不到臭球的孿生兄弟頭版,二人試圖說服頭版跟皮皮魯交朋友,一番陳舊的說教過後,頭版跑掉了。

黃鼠狼與雞在一起會發生什麼呢?

片中有一個交代,大花貓得知自己的妹妹咪麗被貝塔救下之後,與舒克貝塔齊心合力打敗了黑靈王,然而後一集中,舒克貝塔再次造訪皮皮魯家中之時,他卻躲在門口,嘴裡念叨著,「等他們出來,我就啊嗚一口,嘿嘿。」

英雄主義的輓歌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唱得跑了調,那些在片子里被舒克貝塔鼓吹的和平主義論調也在各種族的相互算計中嚇得花容失色。

這是一部帶有陳鬱氣質的童話劇,它不同於喜洋洋與小熊熊的弱智無聊,是馬基雅維利《君主論》的最佳註腳,只不過,它是反著說的,這種說法很韓非子,借用童話故事來包裝一個令人窒息的世界,剝開花花綠綠的糖紙,裡面是一枚寫著「鄭淵潔制」的炮彈,《紙牌屋》中弗朗西斯道:「天上或地下都不會有慰藉,只有渺小孤獨的我們,掙扎著,相互搏殺,我向自己,為自己祈禱。」

而他的這番話,是在教堂里講的,背對著受難的耶穌。


商業動畫幼稚是審批政策和市場選擇的結果,面向高年齡的商業動畫這種高成本的玩意一過審難二賺錢難,誰來做?做出來能收回成本再小賺一筆就算燒高香的動畫,這要拉個人投資得有多難?相比起來低齡動畫過審容易,成本低,續編簡單,小孩錢又特別好賺。這註定幼稚的兒童動畫才是中國動畫市場的主流。

相比起來成本不那麼高的漫畫還是有不少不但不幼稚,而且即使拿國外作品來比都算非常優秀的國產作品的。比如塔希里亞塔希里亞和塔希里亞


低幼化傾向,簡單地說,是國內影視缺少分級制度是主要原因,因為沒有分級,有些題材就很能通過審查,尤其是成年人題材,而動漫產業是投入高、周期長,為了確保製作出來的東東能通過審查,低幼一些的題材比較容易過,所以最後變成整體產業偏低齡化。
相對而言,網路審查要寬很多,所以新媒體渠道播出的動漫的成人題材就比較多,如《泡芙小姐》《哐哐日記》《小米的森林》


首先,是否幼稚和主角是不是人沒關係,放眼全球,青史留名的動畫片主角,有獅子,有魚,有海綿,有耗子,有螞蟻,有機器人,有家庭用品,有屎,題主你給我找出個沒當過動畫片主角的東西出來?

低齡化,和動畫質量,動畫是否好看,並不有直接因果關係。

以前我一直很替中國動畫說好話,是整個動畫行業,而不是大聖歸來,不是鋼羽,不是魁拔,是每一部動畫,每一家公司

所以那時候有人說喜羊羊不好,我撕,有人說熊出沒不好,我撕,有人說戚繼光不好,我撕

後來,我認識了大魚海棠(呵呵),我消停了,或者說開始學會辯證法了。
那時候,我依然不會承認動畫本身的問題,我只認為有一些公司是無恥的。

再後來,因為工作原因,我看到了上百部沒有在衛視上播出的動畫(估計實在是賣不出去),這些動畫徹底擊碎了我的底線,它們和高鐵俠之間還差了一百個雷鋒的故事,而這只是每年中國新製作動畫中很微小的一部分,那時候我才明白,動畫行業的錯不在喜羊羊,不在低齡化(低齡並非就意味著幼稚),而在於有大量的動畫公司盈利的出路不是賣動畫,賣周邊,而是靠那些製作周期短,簡便,粗糙,單一的動畫賺補貼

所以,如果把國內所有動畫公司製作的動畫拿到一起看,包括電視上放過的沒放過的,還有觀眾可能一輩子都看不到的成品動畫,總體來說,真的很幼稚,或者不應該說幼稚,而是垃圾,因為這種幼稚不是天線寶寶那種純屬為了幼齡兒童服務的幼稚(我說了低齡並不即是幼稚),而是幾個編劇在小黑屋暗搓搓琢磨完了強行拉低智商裝出來的幼稚。於是,為數不多的佳作也被長長的後腿大軍拉低了平均線

觀眾能看到的,大部分真的是篩選過的,有一定質量保證的

我承認,由於某些原因,九十年代後,或者說新世紀以來,我們銀幕熒屏長期被面向低齡觀眾的國產動畫佔據,導致目前很多觀眾認為國產動畫就是給小孩看的,這是我們失去陣地的原因之一,而現在,面向少年,乃至青年的國產動畫正在悄然復甦,我仍期待,政策可以更具可行性,市場可以摧毀現在的動畫行業格局,讓各類觀眾重新選擇中國動畫,讓新一代的有良心動畫人,再次創造中國動畫的輝煌


我們來看一下幼稚的動畫片:

《封神榜傳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2003年央視一套播出……




-----------------------------------------

插科打諢自干微信公眾號求關註:cool_cooker


建議百度一下「中國動畫和他的四個爸爸」~看完以後你會明白很多
中國動漫和它的四個爸爸


諸多大學狗還在等《秦時明月》5,等得哭。。。


秦時明月還是能看的


推薦閱讀:

TAG:動畫 | 中國動漫 | 動漫 | 中國動畫 | 體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