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1克脂肪,身體會長出1克脂肪嗎?

如果不是,那麼攝入多少克脂肪,才能讓身體長出1克脂肪?


簡要從生化角度回答一下。可以根據下圖:


要明確脂肪的攝入和生成,與脂肪的儲存堆積是不同的概念。

圍繞脂肪我們給出兩個來路:A.脂肪的合成,尤其是從頭合成;B.過多攝入生成的長鏈脂肪酸等。和兩個去路:C.供能;D.自體脂肪的儲存。

簡要的說,本題的能量走向大致可以有四種: A-C; B-C;A-D;B-D。

考慮到儘可能的做到脂肪的儲存,我們可以假設人體處於能量充足的狀態,可以儘可能少的考慮有C去路的可能性。

對於A-D:脂肪先完全氧化,就已經只有40%左右的能量可供利用。後續再合成脂肪,利用效率也遠小於1。這意味著脂肪的儲存會遠低於1g。

(此段可以太長不看)
第一步:完全分解脂肪分子,熱量大部分用於散耗,利用效率約在40%。
脂肪主要成分是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三酸甘油酯,以16碳脂肪酸分子為例進行能量計算:
1.激活過程,ATP→AMP,消耗2個高能磷酸鍵(等同消耗兩個ATP);
2.7次β氧化產生8個乙醯輔酶A,為96個ATP,另外氧化產生35個ATP,則ATP的凈增數為35+96-2=129個;
3.計算效率為7.3*129/2340=40.2%
第二步:用這些熱量從頭合成脂肪,轉化效率也遠小於1。
在脂肪酸的合成中,ATP鍵能用於將二氧化碳和乙醯輔酶A連接成丙二醯輔酶A。最初接入的乙醯基為起始點,連接每次由丙二醯輔酶A提供的二碳單位。此步消耗的熱量是建立在乙醯輔酶A以及NADPH和乙醯輔酶A羧化酶是現成的基礎上計算的。而這些底物的生成來源又是複雜的過程的。能確定的是這個步驟的利用效率也是遠小於1的,能夠給出的轉化效率也都是不準確的。

對於B-D:甘油三酯經過初步分解後的長鏈脂肪酸,可以看做一個中間產物用於人體自體脂肪的構建,這個過程由於免去了脂肪鏈自身的分解和合成,因此效率相對會較高,可以達到95%以上。(但是肯定小於1,這基本是常識了,也是大家攻擊的點。)
需要注意的是,這仍然是脂肪的分解與重新構建,是一個相對直接的過程,而不是直接把豬油變成了你的肥肉。

總結一下:

幾句題外話:
我覺得這個問題的科普意義大於題目本身,再大於它的嘲諷意義。其他回答中,有人通過能量守恆和過程損耗直接給題主正確答案。有的人利用能量在營養級之間的傳遞,是不太對的,首先本題的個體是一個人,而且人處於的種群,二來考慮的僅是人和他攝入的脂肪,並無另外一營養級的存在。還有人從細胞和系統層次告訴你這題答案肯定是不穩定的,問題是荒謬的,很贊同他的一氣呵成。

希望大家在日常飲食中注意到,
1.攝入的熱量雖然相同,但是不同的脂肪、脂肪與糖類將其轉換成自體脂肪的效率不同,因此還是建議低脂飲食;
2.低脂飲食不代表健康飲食,熱量過多照樣會發胖;
3.人體的營養元素代謝,是趨於平衡的,脫離自身情況和複雜的調節網路討論這種問題是不負責任的。關於脂肪和碳水的攝入一直以來爭議,但是也有很多廣為接受的定論。希望大家健康運動,健康飲食。


謝邀
這是我在知乎上受邀回答的第一個問題,mark一下,這個問題很好,也和我一直關注的營養健身非常相關,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西希營養學(xixiyingyangxue)」
首先,「熱力學第二定律」規定任何能量的利用都不是100%的,所以吃1g任何東西都不可能長1g,聽起來有點玄但是很容易理解,「熱力學第二定律」又叫「熵增定律」,指出任何不可逆的化學反應都要消耗熱量,就像汽油加入內燃機里不能完全轉化成為車的動力一樣,吃進體內的食物也不可能完全被儲存。
不同食物消化時所需要耗費的能量不同,一般按占食物本身熱量的百分比計算,碳水化合物5-6%,蛋白質最高可達30%,而脂肪最低是4-5%,也就是說攝入100kJ的脂肪,大概4-5kJ會變成熱能消耗掉

第二,也是更複雜的問題,人體是非常複雜的,攝入的脂肪經過消化吸收,並不是都會儲存到脂肪組織里,有一些會用來供能,一些會用來合成身體必須的激素等物質,而有多少脂肪被儲存起來,最主要是看身體的能量狀態,如果身體處在熱量過剩的狀態,比如當你吃了很多麵包同時還吃了黃油,那麼黃油估計都會變成熱量儲存起來,但是如果你餓了很久,就吃了幾口黃油,那麼黃油大部分都會用來供能。

最後,脂肪組織是有很多脂肪細胞組成的,並不是純油,還有一些水份、細胞核、細胞膜之類的成分,所以1g脂肪組織大概只有70-80%的純脂肪,所以其實要減掉1g脂肪組織只需要消耗7.7kCal而不是1g脂肪完全供能的9kCal


綜上,不是吃1g脂肪就長1g肥肉,並且吃1g脂肪會長几克肥肉也沒有統一的答案,最主要還是取決的於身體是能量過剩還是能量緊缺,減肥的目的就是創造一個能量稍有缺乏的狀態,不知這樣是不是說清楚了,謝邀


被@Kyoukai發現了,這是一個生物學勸入黨的回答,請謹慎閱讀。

有些問題甚至不需要太多專業知識,多問幾個小問題其答案(答案的大致框架)就會自現了。

如果一個健康成年人從今天開始,每天只吃一克脂肪,他會每天長胖一克嗎?

如果上述問題中的一克改成一千克呢?一百千克呢?

如果除了脂肪,他同時也喝水,吃其它正常的食物呢?

想一下這些問題,你會發現題目明顯不成立的同時,更有趣的問題是:進食量,體重,飲食結構,與體重變化率的關係。

這時你仍然感興趣的話,就可以系統學習生理學和食品營養學。


那我現在應該是一個肉山。畢竟出生到現在,吃了至少一頭牛了吧。


如果吃1克脂肪,身體會長出1克脂肪。
那麼,
人每天拉的屎是怎麼來的。
細思極恐。。。。


我懂題主想知道啥。

不能,能量轉換會有衰減,不可能全部無損的轉換。你吃一克脂肪不可能張一克脂肪。這不是什麼生物學問題,這是個物理問題。

下一個問題不想答了,太麻煩,就算只考慮最近的路線,代謝的效率恐怕也是個人不同的。


首先吃下去的東西會補充到基礎消耗,然後再轉化成油儲存起來,不到100%,轉換總是有損耗的

就好比手機和充電器


人體是個很複雜的東西,沒有吃一克就漲一克的說法,你就是一克不吃,米飯吃多了,照樣漲脂肪


吃1克脂肪,身體會長出1克脂肪這是一個偽命題。因為人體是一個很複雜的精密儀器,永遠都在運轉著,當你吃進去1g脂肪的時候,這1g脂肪從口腔進入胃腸道中已經開始被分解消化利用吸收中了,而根據個體身體情況不同,對食物的吸收轉化效率也不一樣,因而題主的問題其實無解。

而且像樓上說的那樣,米飯吃多了,也會變成脂肪。因為碳水化合物是糖,過多的糖是不能被身體全部利用消耗完畢的,因而如果題主是出於減脂目的,請控制主食等碳水的攝入,題主其實可以通過卡路里計算器算一算每日的能量攝入。

此外建議題主養成好的低碳飲食習慣,改變飲食習慣一開始不是那麼容易,題主可以多補充膳食纖維,改善腸道內平衡,戒除糖癮,建立起好的飲食習慣。


不會,因為消化也要能量


看到很多不懂生物學的人一派胡言 實在不能忍。
首先強調 人體是高度有序 高度可控的體系
細胞層次上看
脂肪並不是無序地堆積在身體里 而是由脂肪組織的細胞內質網出芽形成脂滴 儲存在細胞內 由單層磷脂包裹
請注意內質網出芽與否 脂滴積累與否顯然是受到細胞控制的 因為它們都是主動的過程 需要細胞內的許多蛋白參與 那麼得到一克脂肪 細胞就要被動存儲一克脂肪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系統層次上看
脂肪由消化系統消化吸收 由血液或者淋巴運送到全身(淋巴為主要) 你真以為就是脂肪自己擴散這麼簡單? 首先脂肪在腸道內被消化成為脂肪酸和甘油 脂肪酸擴散進入小腸上皮細胞 小腸上皮細胞利用吸收的脂肪酸進行脂肪合成 脂肪酸碳鏈長度大於或等於十二的在重新合成為脂肪後入淋巴 小於十二的重新合成為脂肪後入血 在淋巴中以乳糜微粒(CM)形式存在 請注意 小腸上皮細胞里脂肪的再次合成 CM的合成 是主動的過程 受到酶的調控 酶量受基因表達的調控 酶活受信號轉導網路的調控 也就是說 是否合成脂肪並釋放入循環系統 是可控的 並不存在某些人說的百分之多少的固定比例 那個比例的提出是建立在一個極大的樣本容量的統計 且都進行正常飲食的情況下 而不是建立在每個人或者用一定量脂肪去餵養的實驗室條件下 比如說我生活中每天吃40克脂肪 我的身體需要30克每天 於是只吸收了30克 有人測出了這個數值 提出結論 脂肪吸收率為百分之七十五 於是他推測人吃1000克就會吸收750克 吃一克就會吸收0.75克 這是顯然謬誤的
個體層次上看
人的生命活動是在激素的協調下運作的 近年來發現了瘦素等一系列與肥胖相關的激素 它們的活性喪失常常跟肥胖相關 這些激素的合成同樣是由我們身體自己根據情況決定的
現實層次上看
我身邊同學都在一起吃飯 吃的菜也差不多 生活規律也差不多但是有胖的不行的胖哥 也有瘦的不行的四金 如果吃一克脂肪長一克肉的話 大家都應該長得差不多才是
再說養豬 只要給豬瘋狂喂脂肪幾天就可以長到幾百斤 這可能嗎?
進化層次上看
為什麼我們會肥胖?這個問題就好像為什麼我們會近視而老鷹不會 為什麼老虎那麼強壯而我們不夠強壯一樣 是一個進化時間與人類社會發展時間尺度上的不匹配問題。因為按照優勝劣汰的進化理論 我們在這些方面都不應該存在問題才是。實際上 人類從狩獵走向農耕 從農耕走向工業 只是人類歷史上的一瞬間而已 放在進化的尺度上實在是微不足道的長度 這就使得 我們的性狀很可能不是因為適應今天的環境而存在 而是歷史上的環境 例如肥胖 在食不果腹的年代 偶爾可以飽餐一頓 其他時候都要挨餓 如果不趁機存儲足夠的能量就活不下來 於是肥胖的基因就在我們體內紮根了 而對於現今生活在城市的人群 食物不成問題 於是每天的飲食都被身體當做偶爾的飽餐存儲起來 自然就肥胖了 由於時間太短 自然選擇還不足以淘汰掉肥胖基因 這稱為進化的路徑問題 我們的不完美常常來自於此
結論 吃多少脂肪長多少肉的論調完全錯誤
以上涉及的依據均來自於本科生物學教科書 就不列參考資料了
以上論述不過是形式 真正希望傳達給大家的觀念是
生命是高度有序 高度可控的體系


你這吸收率堪比刀鋒女王了。


謝邀。

·

看題主的意思,應該是問的,在滿足日常所需的營養後,多吃1g脂肪,身體是不是就會長出1g脂肪來。

答案其實很簡單,差不多是的。

脂肪攝入後,消化率超過90%,只有少量隨糞便排出體外。

另外在消化過程中脂肪的食物熱效應約佔其熱能的4%-5%。

就這樣算下來,1g脂肪經消化吸收後,如果身體不需要它提供能量,存儲下來的就有約0.85-0.9g左右。

而且由於食物脂肪形態和脂肪細胞儲存形態的差異,1g脂肪儲存到人體內,應該略微超出1g體重增加(脂肪組織中,脂肪的比例約佔98%)。

因此,我們可以近似地確認認為進食1g超額脂肪,存入體內的脂肪約1g。

·

2017/02/09更新

1,過完年發現好多評論,很多人都拿傳遞效率來說,這裡跟大家講一講,這個定律不能套用再這裡。

所謂林德曼效率(Lindemans efficiency)是指n+1營養級所獲得的能量佔n營養級獲得能量之比,它相當於同化效率、生產效率和消費效率的乘積。即 林德曼效率=(n+1)營養級攝取的食物/n營養級攝取的食物。
在每一個生態系統中,從綠色植物開始,能量沿著捕食食物鏈或營養轉移流動時,每經過一個環節或營養級數量都要大大減少,最後只有少部分能量留存下來用於生長,形成動物的組織。美國學者林德曼在研究淡水湖泊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時發現,在次級生產過程中,後一營養級所獲得的能量大約只有前一營養級能量的10%,大約90%的能量損失掉了,這就是著名的百分之十定律。

注意加粗的部分,了解這個生物傳遞效率具體的情況後,大家就能明白:

1個兔子,長到身上有五斤肉的時候,消耗了可能超出50斤兔肉可以產生的能量,其中90%消耗的能量,都用於兔子的日常活動,奔跑,覓食,消化等等。

但我這個回答,是基於攝入超出日常所需的能量部分,其脂肪儲存的通常情況這一前提。

2,有的朋友說自己怎麼吃都不長肉,雖然我討論的是通常的脂肪儲存,但也說一下這種情況。

怎麼吃都不長肉的人,通常有幾種原因:

a,身體消化吸收低於平均水平。

某些疾病可引起這種狀況。

b,身體代謝高於平均水平。

某些疾病,體重較大,甲狀腺素等高代謝相關的激素分泌水平較高,脂肪酸分解相關酶表達亢奮,運動量活動量較大等等狀況,都可能使個體的代謝水平高於平均水平。

這類人身體通常比較瘦,他們日常的能量攝入不能滿足身體需求,偶爾多吃一點,並不能彌補平常攝入不足的差額。

所以他們經常會奇怪,覺得怎麼吃都不胖,吃得少也不會變得更瘦(其實是會變瘦的,只是它日常攝入維持到了一個基準線,如果攝入再降下去,身體會變得更瘦)。

c,自我感覺吃得多,其實胃口小,真實核算下來低於日常所需營養。


嚴格的說,是不可能的。
專業不對口,說一下我淺顯的看法。

首先能量守恆,所謂的長出來脂肪,說白了是一系列生化作用最終產生了脂肪,這些反應都是需能的。而且脂肪的代謝產物是不太可能完全進去產生脂肪的代謝循環的。
另一方面,希望題主了解一個概念,真的不是這樣的「吃啥補啥」。。。一般咱們所說的吃啥補啥是攝入了某一類食物之後,其中所含or富含的營養物質,可能會提高人體該物質的濃度,從而促進以還組織為反應物的生化反應的進行。比如,我攝入的食物富含某一種微量元素,而該物質參與某種物質的合成,那麼相對於攝入之前,你體內這種物質可能就得到了「補充」。
就醬


人的料肉比應該不是這麼算的吧


食物的熱效應決定,只有95%吃下去的脂肪會被吸收。其餘的5%被用於消化和吸收了。
至於吸收了的95%是不是可以完全被儲存起來,這個和你吃下去的底物的比例有關,也和你消耗的底物成分有關,很複雜。比如你純吃脂肪,那肯定不會被儲存起來,還要用呢。
不過脂肪的使用和你吃下去的底物關係不大,前提是你吃了足夠多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
啰里啰嗦啰里啰嗦的一大堆,就一句話,不會,但是比例也挺高。


舉個例子,題主你這就像在問:回收多少垃圾可以做出一本用回收紙做成的書?
首先垃圾中有一些不能用來造紙的東西(脂肪不純);其次廢紙有不同,比如報紙、飲料盒(脂肪有不同的組成);再次回收加工廠不同、批次不同,導致回收組分、利用率、加工工藝不同(不同的人體在不同的情況下對脂肪的吸收利用會不同);最後要求做成的書的尺寸、頁數、重量都沒有規定(人體內脂肪成分不定);
怎麼可能回答得出呢?
再說人體內三大營養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那麼這個問題就更沒什麼意義了。


轉化效率脂肪和糖都在80%上下,蛋白質在60%上下
記憶數據,大體差不多


感覺不能好好看題,不能好好說話的人太多了,怒答!(感覺來掃盲來了,蹬蹬蹬……)
題主問的是「吃1g脂肪」,沒錯是「脂肪」,我的理解是人體在吃食物過程中排除了食物中的蛋白質、糖、纖維素、無機鹽、水五種營養素的脂肪或者真的有人喜歡富有脂肪的食物。
樓上有些回答提及到的米飯和牛肉不能屬於回答之內。為什麼這樣說呢?這就需要了解到食物的構成以及六大營養素被人體所需要和容易吸收的程度。
糖、蛋白質、脂肪、纖維素、無機鹽和水被稱為人體所需要的六大營養素。像大米這一類澱粉食物本身具有的脂肪幾乎是很少的,主要是糖;像牛肉這一類紅肉,主要蛋白質,當然也有脂肪,相比起來為次要;光是脂肪一類的食物還是比較少的,因為很少人會直接吃用動植物的油脂啊,例如豬油和肥豬肉(光吃肥不吃瘦的那種),在正常的情況下,無機鹽和水參與身體循環,纖維素不被人體吸收,無機鹽和纖維素和水一樣通過排遺(糞便、尿液和排汗)的方式排除體外,對人的體重是不會完成太大的影響的。所以很多減肥達人提倡多吃蔬菜等富有豐富的纖維素的食物就是這個原理,想必很多人也是懂的。對人的體重造成影響的是糖、脂肪和蛋白質,人主要攝入的是糖和蛋白質,在糖攝入過多的時候一部分會轉化為脂肪被儲存起來(這裡的糖指的是富有澱粉一類的主食,如大米麵條玉米等)。食物不僅單純只有脂肪,有些食物甚至沒有多少是脂肪,不能把食物理解成脂肪。樓上部分觀點有點跑偏。。
好了,前面都不是重點,重點來了,咳咳。。人體對脂肪的需求其實很少的(有人提出是20%~30%),但是攝入的脂肪又不容易被消化,也不會像纖維素那樣排出體外,絕大多數會儲存在人體里,以便不時之需(例如冷天提供熱量供暖,為人體維持正常體溫散發出能量,飢餓時出來維持身體機能正常運行以及運動等,根據能量守恆來說,這部分脂肪也會被日後消耗掉的)所以「吃1g脂肪」,除了人體所需要的那一點還是會絕大多數留在人體。有些人喜歡吃紅燒肉東坡肉的人容易發胖。
(手機打字,好累,先佔坑,改天再補)


暫未發現能量轉化率為100%的機器,生物也一樣


推薦閱讀:

二甲雙胍可以用來減肥嗎?
體重 120 斤和 100 斤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嗎?

TAG:健身 | 減肥 | 生理學 | 生物學 | 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