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的可口可樂為什麼不再有揭金蓋再來一罐的促銷活動?
記得02年還是03年的時候可口可樂第一次推出揭金蓋再來一瓶的促銷活動。往後的兩三年可口可樂除了500毫升以上容積的和純凈水的產品線沒有再來一瓶的活動以外,其他的產品線幾乎都參加了(包括玻璃瓶在內),而且贈飲里包括500毫升的產品。後來慢慢剔除了一些產品線的揭金蓋活動,而且贈飲中獎率明顯下降,500毫升的贈飲產品也沒有了。而13年可口可樂直接將此活動取消了,一個維持了十年的促銷活動為什麼取消了?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曾經在某大型飲料公司工作,接觸過「再來一瓶」的活動。這個促銷剛開始做得最好的是康師傅冰紅茶,當年20%的高中獎率讓其他飲料公司非常難過。這個活動對新品推廣幫助是非常大的,非常容易調動消費者購買熱情。
但是對於銷售終端來說就是一個噩夢,就曾出現過終端抵制再來一瓶活動的產品。後來公司調整終端策略,採用終端14個瓶蓋就可兌換1箱產品(15瓶)的政策,但是抵制聲音不減,因為這個活動得益的只是廠家,終端承擔了瓶蓋丟失的損失、飲料銷售間接下降(雖然廠家也有損失,但是這是廠家的新品推廣策略,這部分費用是折算到新品推廣廣告支出里的,我曾看到過統計的兌換率在60%到70%)、飲料冰凍費用上升(雖然廠家對終端有電費補貼,但它是固定的,多送出去的飲料依舊消耗電費,導致出現終端不允許消費者換冰凍飲料的情況出現)。飲料市場一直奉行得終端者得天下,終端的反饋意見非常重要,所以再來一瓶的中獎率在各飲料間基本上處於逐年下降的,如今差不多已經變為噱頭。
另外,前幾年出現許多假瓶蓋,對廠家和終端熱情打擊非常大,終端無法區分真假瓶蓋,飲料卻被兌換走了…(因為這事沒有出現在我公司,以及後來的離職,所以不清楚這事是如何解決的)
另外,對於真的在乎再來一瓶的知友,友情提醒下,注意飲料的生產時間,基本上3,4月份的中獎率是最高的,如果宣稱20%中獎率,這個時候能夠達到35%以上,因為那個時候是產品剛剛開始推廣活動時期而且不是銷售旺季,會刻意提高中獎率,然後就是逐月降低。也有部分飲料會在兌獎期結束前提高中獎率,這個時候旺季已經過去,而且等消費者打開再來一瓶的蓋子已經過了兌獎期…消費者會多麼感慨啊…
做過兩年可口可樂銷售的過來人看到這個問題必須過來回答一下!
前面@史昊 同學已經回答了一部分內容,非常贊同。我這裡還有些補充:
我們先從市場費用投入講起。像這種「再來一瓶」的活動必然涉及到市場費用投入,而涉及到市場費用投入就必然要做預算。基本上市面上見到的有此類活動的商品中獎率都會普遍宣稱在30%,或者會給出XXXX萬瓶這類數字。我們可以很簡單的算一筆賬,如果完全按照飲料公司對消費者傳達的信息,那麼飲料公司在旺季光「再來一瓶」這一項的投入就會大的驚人。但是,現實生活的不確定因素有很多,我們不要忘了,很多瓶蓋會被人忽略或者遺忘,從而達不到兌換的目的。當然,飲料廠商是很精明的,他們會對每年標有「再來一瓶」的瓶蓋設置一個兌換率X%(可能這個大多數人不知道)。所以我們可以計算出每年「再來一瓶」的費用投入是對外宣傳送出瓶數的金額乘以X%。明眼人可以看出既然中獎率不能變了,那麼為了達到可觀的利潤率和相對少的費用投入,X%越小越好。所以公司內部會有一個兌換率小於X%的指標。
那麼這個指標怎麼來實現呢?很多人認為這是不可操控的,因為你沒法對消費者怎樣處理瓶蓋做出預估。但是,不要忘了,飲料廠商是很精明的!他們設置了各種兌獎規則,為順利兌獎設置各種「障礙」,比如必須在指定的兌獎點兌換、批發商處不能兌換等等。表面上看來這種政策執行下去很容易,但是,不要忘了某些有生意頭腦人更精明!他們會從垃圾站回收臟蓋子,然後洗乾淨,然後找經銷商兌換,不要小看這些「臟蓋」,數量可是很驚人的。另外,有些不法商販甚至會製造假蓋子。不難想像,每年公司兌換指標必然是超過X%的。面對這樣的事實,飲料廠商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他們會對一線銷售和終端提出更嚴格的要求,這樣的要求以2012年最甚!比如要求每個蓋子都能追查到是哪家終端收到的,哪名銷售人員接手的;比如大批量追查不到來源的瓶蓋不予兌換;再比如對收到蓋子的品質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等等。結果是出現了各種因為不能兌換而產生的糾紛,例如:可口可樂拒兌10多萬個贈飲瓶蓋 稱屬非正常消費[新一天] 。類似情況太多,公司法務部門也煩了,銷售人員被這些瓶蓋搞的頭昏腦脹了,專員的視力直線下降了,部分客戶也不開心了……最後呢,兌換指標還是超過X%——超預算了。所以各大飲料廠商就像商量好的一樣,2013年都不做「再來一瓶」活動了。
碼了上面那麼多字,總結一下今年不再有「再來一瓶」活動的原因就是四個字:勞民傷財。
——————補充——————
本人入行不久對行業有些淺顯理解:金蓋促銷基本都會在飲料銷售旺季進行,以降低利潤的方式大幅度提升銷售,來達到擴張的目的。而近些年幾大飲料巨頭的產品的市場份額已相對趨於穩定,居於領導地位公司的戰略勢必會更傾向於獲取更多利潤,所以取消金蓋促銷活動也就可以理解了。
—————繼續補充—————
就金蓋兌換來講,零售終端反感並不是很激烈,反而中間商壓力會很大:一旦遇到不能兌換的蓋子或假蓋子,數量就相對龐大。要知道既然這些蓋子已經在經銷商、批發商手裡了,就意味著這些瓶蓋已經被兌換成飲料發往終端了,而這些飲料的資金實際上是中間商墊付的。如何解決這樣的糾紛就很考驗公司和對應的銷售人員了。沒人邀,自答,某裝瓶廠 市場部某品牌負責人。僅從市場角度,給一些回答。
不匿名,還是別轉了。
too young too simple answer:
安徽有可口可樂的金蓋好嘛! 四川有美汁源的金蓋好嘛!
simple answer:
UTC是個工具,怎麼用,何時用,在哪用,都是一種市場策略的體現。KO今年沒有全國範圍用這個工具,啥時候再用,根據市場情況和市場策略。
answer:
金蓋在系統內,被稱為UTC(下同)
UTC貌似是由競爭對手KSF率先在國內開始用的一種促銷方式,目的在於快速增大飲用量(而非利潤,這點很重要,請記住),增大本品飲用量的目的是——讓消費者建立消費習慣/搶奪市佔。
簡單而言,UTC,是快消行業的一種,利潤和市佔之間的取捨。
在市場形成過程中,及試圖快速衝擊市場時,屢試不爽。
所以,樓主的問題,可以這樣專業一些的理解:為什麼KO今年沒有使用這種市場工具/策略?
原因如下。
1)就全國而言,國內汽水類產品的總體市佔在整體下降,水、茶、果汁、功能飲料在上升;同時,汽水的銷售量基本穩定。簡言之,大家喝得更多了,但是選擇也更多了。再簡言之,汽水類產品市場,日趨穩定。
2)UTC產品帶來的不便/麻煩,之前的回答已經有很多,基本準確,看來同行還是很多滴@趙胤 。權衡利弊之後,KO今年沒有全國範圍內做UTC(沒有全國範圍做而已,四川省的果汁產品就有虛擬獎的UTC)
3)KO的市場水平,全行業最高(不服來辯),所以,我們有很多其他的方式來達到UTC達到的市場目標,比如,昵稱瓶(昵稱瓶的市場目標並非完全同UTC,但部分包含)。隨著市場的成熟,這種買二贈一/第二件半價的價格(Price)方面的市場策略,將會對低值的快消品中的快消品飲料行業越來越不合適,特別是可口可樂這類成熟品牌。
今年全國範圍KSF做了奶茶的UTC(舉例,並不完整,請勿較真),獎品有再來一瓶及虛擬獎(非實物兌換)相結合,KSF在這個種類上做UTC的目的很明確,搶統一奶茶細分市場上的市佔。
夏季目前有的UTC項目,不便評論。
4月-9月一直是飲料行業的打破頭的旺季,各個廠家都不少招數,廝殺正酣,歡迎圍觀。
不謝。
眾多大學生的簡歷中的「在校期間多次獲得『再來一瓶』獎勵」導致就業率又一次大幅下滑,因此相關部門勒令各相關企業整改,一律不得以「再來一瓶」為促銷活動主題。鑑於此回答走了註定要被摺疊的路線,我就匿了~
有點離題
當年家裡開了個小作坊,回收塑料瓶用機器打碎裝袋再賣。
由於瓶蓋和瓶身材料不一樣,所以要人工擰下瓶蓋,順帶剝掉瓶身包裝。
自從有了再來一瓶,工人們工作的步驟多了一步:擰下瓶蓋後看一眼。收集再來一瓶的瓶蓋,以低於飲料進貨價(具體多少不詳)的方式賣給超市
(其實就是小賣部)。
曾經問過一個工人,他說這個可以讓他們每月增收3k左右。
難怪都不願意去操作機器。。。
說個掉粉的(好吧我承認我的粉是個位數)。可口可樂金瓶蓋的再來一罐活動是有bug的,那段時間作為大學狗的我喝可樂幾乎是百分百中獎的。(我為什麼要說幾乎那,明明就是百分百) ~~~~~~~~%~~~~~~我是分割線~~~~~~ 秘訣就是如果仔細從瓶子側面斜向上45度角透過透明的瓶頸向上看(對就是那個憂傷的角度),能隱約看到瓶蓋上印的文字,這裡要注意,環境很重要,一定燈光要足夠強,這樣背光才能使金底的黑字映襯的更加有解析度,雖然看不清細節,但是很容易分辨是漢字還是那種兌獎編碼。 so 那個時候如果你也在芙蓉南路家樂福,你一定會看到個二逼青年在可口可樂的展台前斜向上45度角仰望天空,眼上流著淚,卻在心裡樂開了花。 以上。
揭金蓋這種營銷活動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1對渠道商的絕對把控,2對營銷費用的強有力的管控能力。這兩樣,就目前深度分銷已經做到極致的兩個可樂而言,渠道中間商存在大量的費用代墊問題,費用報銷機制冗長和滯後,渠道過於複雜。渠道商對此積極性不足。
記得那時候我經常從淘寶網購一堆再來一瓶的瓶蓋去學校超市兌換 不知道現在馬雲家還有沒有了
作為一個購買者,說實在的,很少刻意去買這種「再來一瓶」之類的飲料。第一,可能跟人品有些關係,很少中,慢慢就覺得沒意思;第二,偶爾中一次,經常也是過了兌獎期。
另外,對於那些要在網上輸入一長串什麼碼的,覺得簡直就是玩弄消費者!
有啊 今年3月1日至6月30日 本地區八百萬機會
而且零度金蓋和可口金蓋的都是600毫升的 雪碧沒見過金蓋促銷裝的 就是500毫升的
不過3、4月份基本買兩個就能中一個 6月份基本5個也中不了一個吧
ps 新疆
某地區,出廠再來一瓶共2000,兌換回來20000!
活動終止,重上到下死一片人。
幾年前的事情, 技術沒那麼發達確又那麼發達!
關於這個活動,每年可樂會出不同的促銷活動來,這兩年雖然再來一瓶沒有了,可是出了紅包的替代活動~ 那個買一送一的金蓋,最近這兩年都沒再做了,兌獎控制比較難
而且,從財務處理和納稅的角度來講,再來一瓶雖然是免費贈送,沒有取得消費者實際支付的現金,但是應該做收入確認。比如每瓶賣2塊錢,賣出一瓶,送出一瓶,雖然只收到2塊錢,但是應該按照銷售兩瓶的市場價格確認收入4塊錢,相應的增值稅和附加,以及形成利潤發生的所得稅,都要按照4塊錢收入計算。這對於廠家來說也是個費力不討好的負擔。
記得上大學的時候在圖書館自動購貨機買可樂,打開,再來一瓶,於是再拿了一瓶,打開,又是再來一瓶。。。很懷念大學的圖書館。。。
原來是這麼回事~之前在某省裝瓶廠看隔壁品牌做移動UTC,感覺超級贊哪~
是和移動合作的,揭蓋拿到一串序列登陸移動官網兌獎,中獎後,消費者可以拿兩塊錢話費回扣,還可以參加抽獎送三星移動定製機活動,除此之外,辦理移動其他套餐可以優惠。現在這個跨界跨的啊,這種UTC是不是比以前好很多?因為,已經不涉及終端問題了,是消費者自己查中獎,送的也不是可樂了,是手機,或者話費。但是操作起來也挺沒有用戶體驗的。比如說,消費者拿到的一串數字會有10來個完全沒有規律的字母數字,兌獎之後,可以參加手機抽獎,但中獎名單只會在網上掛出來,不會通知到你。中手機之後,還要到遠在郊區的裝瓶廠兌獎,很多消費者以為是騙人的。這種新興UTC方式出現的問題怎麼解決?還有沒有可以改善的地方?還有就是,對於移動來講的話,他們從中的收益是什麼?這每人兩塊錢話費是可樂向移動買的呢?還是移動贊助支持?其中的合作機制是什麼?還有就是,可樂做這種UTC,在市佔率和利潤之間的取捨是什麼?
我只想問這跟互聯網有幾毛錢關係?
可能點背把,從來從來沒中過再來一瓶。並且有的還是給一串代碼讓去網上查,那得多閑啊
難道沒有人在超市買到開過蓋的汽水?
今年有活動,只不過6月15號左右結束了,福建地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