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仍屬於發展中國家?

問這個問題是因為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發展並最終代替美國成為世界GDP第一大國(按購買力平價計算),關於中國是否仍是發展中國家的爭論逐漸浮現。
(關於中國代替美國成為世界GDP第一大國:China surpasses U.S. to become largest world economy)
比如這篇刊載於Foreign Policy的文章
Is China Still a 『Developing』 Country?

"...U.S. President Barack Obama criticized China for shirking its responsibility. Countries like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a responsibility to lead," he said. "That』s what big nations have to do." Beijing has never denied that China is anything but a big nation. But, as Chinese leaders, diplomats, and ministers have always taken pains to communicate, China is not only big, it』s "developing."

這種觀點認為中國之所以認為自己是發展中國家是因為中國希望逃避在氣候變化等國際事務上應承擔的責任,這似乎也是在西方(似乎包括非洲、東南亞等)的主流觀點。
同時,曾經教過我的一個外教在聯合國實習過,他告訴我在世界範圍內大多數國家都認為中國是發達國家。根據他的陳述,是中國堅持使自己保持發展中國家的身份以逃避環境保護等的責任。當然這一條僅僅是外教個人觀點,不一定靠譜。

But is China still a "developing" country? China』s top leaders certainly think so, or at least they say so publicly. In many, if not all of his meetings with foreign leaders, Xi, like his predecessor Hu Jintao, reminds them that 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and thus must behave accordingly — but it』s unclear what exactly that means.

這段則強調了中國對外宣稱自己的發展中國家身份。

Statistically and domestically, the idea of China as a developing country makes sense. Both the World Bank and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classify China as a developing country. "China, with a per capita income of about $6,500, is still well below the cutoff that distinguishes developing economies from their high-income counterparts," said Sudhir Shetty, the chief economist for World Bank East Asia Pacific. "And almost 250 million Chinese, about one-sixth of the population, still live on less than two dollars a day," he added.

這一段則引用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數據來證明中國從人均GDP與貧困的角度來看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

問題主要有以下兩點:
1、在國際社會中,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到底該如何確定?有什麼特定的標準或者相應的組織來進行相關評定嗎?
2、中國在關於自己是否仍是發展中國家的問題上是否有話語權?如果中國堅持認為自己是發展中國家而國際公認中國已成為發達國家呢?

一點小問題,希望能夠引出高質量答案。望盡情討論~

希望認真回答所述問題,請不要在這裡發泄情緒。謝謝。
好吧,就算你發泄情緒抖機靈,敢不匿名嗎?


2014年中國貧困線是年收入2300塊錢,年!收!入!2300!!有多少人你知道嗎?8000萬!!!自我感覺太好的人,你離開大城市,往山區往西部走走吧……


謝邀。
(後面補充了為何沒有在解釋中引用HDI指數進行分析的內容)
先上一張圖表



其中請注意總量排名第73位(只要留意GDP和人均GDP就行了,IMF的PPP調整係數我認為可信度極低)的盧森堡,它人均GDP世界第一,無可爭議的發達國家。然而它的總量低於緬甸。很顯然,正常人不可能相信緬甸比盧森堡發達。那麼邏輯已經無疑:發達與否的關鍵是看人均發展指數,而不是總量。而至少在GDP這個衡量指標上,中國最新的排名也就在80位上下(世行的統計下中國排位更低一些)。
另外還有一個關鍵指標,2014年全球人均GDP大約10500美元左 ,比中國人均高出約3000美元,一個低於全球人均水平線的社會是發達社會?這發達社會的帽子也太不值錢了吧。

當然,中國確實比較特殊。主要是由於社會主義傳統的遺產和中國傳統上對於教育文化的極度推崇,中國的社會人文發展指數在新中國建立後不久,就一直高於同等甚至比中國高出一大截的國家。
中國的公立義務教育及高中教育階段,以國際主流標準衡量,質量很高收費很低。大學及研究生教育階段,雖然質量被批評的很多,但與其收費相比,在全球仍然是性價比最高的一批。

中國的公立醫療體系雖然遭到了以公知為代表的大批媒體的狂熱批評,但其實是目前全世界最好最平衡的醫療體系之一。這裡多說幾句:依靠全球最大的醫療教育體系的支持(這又要感謝公立教育了),中國每年都會畢業出全世界絕對數量最多,相對比例也超過世界平均線的醫生和護士。而且他(她)們都是受過嚴格的正規醫學教育和培養,基本沒有某些國家常見的濫竽充數的貨色。然後把他們扔進全世界最繁忙的醫院體系(至少是之一)進行實際培訓鍛煉。醫護行業至今仍是一個很依賴工作經驗積累的行當,在中國的醫院裡成材的速度是非常快的(當然,少數對資金依賴極重的頂尖和前沿研究領域除外)。然而中國醫生護士的相對收入水平遠低於他們的大多數外國同行,實際上,中國是用儘可能增加醫生數量並約束他們自行開業的辦法,來壓低醫生的平均報酬,從而給多數國民提供一種及時(因為醫生較多)又比較廉價(人工成本低)的醫療條件。

另外,還有一個與國內媒體平常宣傳口徑完全相反的情況。即中國的工薪收入按同行業比較,其實也已經超過了一大批人均一萬美元左右(也就是正好在世界人均線上下)的國家。手上一時找不到圖,但根據最新的研究報告,中國製造業平均工資已經超過東南亞最後一個較大型經濟體對手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屬於城市型和純資源型,此處不予考慮)。當然,有知友指出,中國的平均工作時間長,從而推高了絕對工薪收入,如果對比時薪就仍然落後於這些國家。這個說法至少聽上去很有道理,可惜我目前沒找到有相關的國際比較研究。不過好在在這個問題下,它並不很重要。在比較國民實際收入以衡量對比地區富裕程度時,基本上都是不考慮工時長短的。日本著名的(或者說臭名昭著的)「過勞死」也沒擋住上世紀80年代,全球一起崇拜日式經營和工作模式不是……

基礎設施更是中國的強項,而且不僅是大城市才獨享這種優勢或者說舒適,我相信客觀的人都不會否認,大批中小城市乃至村鎮近年來也在加入「基礎設施比較完善的地區」之列。而良好的基礎設施當然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是否正在步入發達的重要條件和標誌之一。

再加上西方及其它多數外國人士平時聽到的中國經濟新聞基本都是全國性的,所能具體觀察、接觸的中國地方主要是東部沿海地區,往往還集中在少數大城市。這些更放大他們對中國已經富人成群,中產階級滿地走的感覺。當然容易產生」中國已經發達了「的印象。

至於題主的後兩個問題
1、在國際社會中,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到底該如何確定?有什麼特定的標準或者相應的組織來進行相關評定嗎?
2、中國在關於自己是否仍是發展中國家的問題上是否有話語權?如果中國堅持認為自己是發展中國家而國際公認中國已成為發達國家呢?

其一、沒有完全固定的標準,在判定上比較權威的機構有IMF、世行(尤其是後者會按不同發展程度發放優惠貸款)、世貿組織(世界貿易中允許發展中國家可以使用比發達國家更高的關稅比例保護自己的國內業。另外還有一個OECD,一般認為它是發達國家娛樂部。凡是被它接納的成員國,基本會被認為跨入了發達國家行列(當然這些年墨西哥快成笑話了)。反之,卡達科威特人均GDP高得嚇人,但卻往往不被視為真正的發達國家。

其二、在這個問題上中國還是有一定話語權的。雖然世行的新貸款基本是不拿了,但中國堅持自己是毫無疑問的發展中國家,又能拉上一大幫中小國家呼應。西方至少在官方上還是不得不承認中國是新興的發展中國家……

我認為中國現在給自己定位還是比較合適的:屬於發展中國家內部的新興國家。

—————————補充內容的分隔線—————————————

有知友在評論和其它回答時提到,在評判國家或地區發達程度時,人類發展指數(HDI)更加全面。不應該在分析和評價時被漏掉。

解釋一下,目前國際HDI比較主要是聯合國在搞,它下屬有個專門的HID報告組

HDI的理念在評價和比較不同地區的人類社會發展水平上確實很好,如果假以時日完善好了,我認為甚至可以作為一種近似的「幸福指數」運用。但是現在的人類發展指數在具體編製時問題還不少,可比較性與可信度還不夠,所以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我沒有多加利用。

具體來說,HDI目前由生活水平、教育程度和健康水平三大部分組成。

其中生活水平用的是人均PPP。目前來說沒有一個PPP的取值體系和權重係數是讓人滿意的,或者說,沒一個在大規模運用時是可靠的(順便說一句,真是很讓人厭煩,現在一堆機構明明是做的是PPP,偏偏對外宣稱時一個個稱自己是GDP,一不仔細就上他們當了)。放著目前仍然最為權威與實用的匯率制GDP不用,改用很不成熟的PPP,讓這個權重最大的分項太容易受人為因素影響了。

另外兩大部分,健康用預期壽命的數據代表是比較可信的。教育水平用受教育年限衡量,相對勉強一些(因為不同國家和地區,同樣的教育年限質量差距會很大),但也還能接受。

不過,問題出在這些數據相對冷門,被人做手腳時不易發現。而聯合國報告組裡面人員政治化程度又很高。我的一位朋友就曾在無意中發現,聯合國在編製HDI指數時,中國的健康和教育得分問題很大,嚴重偏離其它來源的數據。德斯蒙:聯合國報告錯誤嚴重,中國排名應直升卅位

不管這是有意還是無意,,是否是有人故意在操縱篡改數據,但至少讓人難以完全信賴現在的HDI指數的質量。

所以能夠看出,HDI指數理論上很先進,但實際中還並不成熟,冒然引用作為主要分析依據,容易被誤導得出不可靠不正確的結論。


發達國家,基本是方方面面都達到較高水平的國家的稱號,那我們看看我們還有哪些方面可能存在問題:

教育水平,受過本科以上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佔總人口的比例為5%,按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即使算上專科、函授、成人高考,受高等教育的人口也在1.2億,佔總人口比為9.2%(考慮到數據滯後性,這個比例應該還要高一些);如果按2015年教育部發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數據,佔15歲以上勞動人口的比例為15.83%;儘管各數據均有不同,但這應該會大大出乎人均985211的知乎er的預料了,畢竟在知乎最羞於啟齒的最低端的xx學院專科學生,實際都是屬於這個國家學歷最頂尖的那10%的「精英」。這是高等教育,而基礎教育更是距離發達國家相去甚遠,05年時成人文盲率為22.23%,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大字不識,目前下降到8.72%,得給我國給力的掃盲工作點個贊,雖然如此,我國文盲絕對數仍高達8507萬,全球每10個文盲中,就有一個我們的同胞。全國仍然有200多個縣城連小學教育都沒到位,全國每年新增50萬文盲。

城市化人口,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我國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66557萬人,佔總人口49.68%,農村人口是50.32%。
可支配收入中位數為9497元,大約每天26元。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成五等,會得到低收入戶、中等偏下戶、中等收入戶、中等偏上戶、高收入戶分別為:2768元、6604元、9504元、13449元、23947元,你去問問中位數以前的這些人——這個國家半數的公民,他們發達不發達。

貧困人口,50 000 000人一天的花銷不超過7塊錢,這七塊錢包括衣食住行,柴米油鹽,水電教育。上億人消費略高於3.5美元,按我能找到的最可靠的的數據,2014年國家統計局的統計監測公報數
,中國還有7017萬現行標準下的貧困人口,這個數字公布的場合是國務院扶貧辦於2014年國新版發布會發布的數字,應該屬於較為可靠的了。貧困標準為年人均收入低於2300元,我們人均月薪一萬的知乎er三十天的收入就超過這些人四年的。顯然這近一億同胞恐怕不大會覺得自己這就算髮達國家公民了。

以上數據因個人能力所限,為了數據來源盡量確保真實,存在3年上下的滯後性。

太晚了,先挖個坑,餘下的挑個時間再更(一般這種話說完就不可能會更了),不過允許我提前說個結語,知乎上的,大多年紀不大、又長期住在東部發達地區,生活在「先富帶動後富」路線里先富起來的地區。對這個國家的割裂和差距缺乏認識,每天明明看著城市生活是如此繁華便利卻還是發展中國家,天真而心急。但中國實在太臃腫太龐大,以全球視野和歷史角度來看,越是體量大的國家,其社會躍進的節奏越慢,二戰以來大體量的而得以成為發達國家的,我記憶中只有一個日本,而包括日本在內,現今所有大體量的發達國家,大多都是近代史上縱橫捭闔的熟面孔———人家上百年前就是列強了。新加坡韓國這樣小體量的國家可以很迅速的飛躍,但我們這樣一個擁有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龐大國家,只能一步一步的往上攀登。這個國家這幾十年取得的成就不可謂不高,但仔細想想,我們這個曾經的落後農業國,結束清末以來持續近百年總體的戰亂時期,才69年,初步建立起完整工業體系才40多年,脫離溫飽也才40多年,想成為發達國家,哪有那麼快?現在頂多還是處在那位矮個「總設計師」所說的「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階段。過去的每一天,我看著抱著「落後就要挨打」的中國人,緊迫而堅毅的邁著步子,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突然就發現,就在近兩年我們步子慢下來轉型的關鍵時候,人群里反而越來越充斥著自矜自滿的氣氛。每天看著各種異想天開的問題和討論,我都差點以為這個國家已經結束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成為宇宙大國了。
上一個這麼樂觀自信的國家,好像是泡沫經濟破滅前的日本。


從酷熱的廣州來到四川東北的一個小縣城,萬源,一呆就是一周。最爽的是這裡的天氣,家裡完全不用空調、晚上睡覺要蓋薄被子,涼快得我直哼哼。這是同一個中國嗎?

但這的確是同一個中國。按城市分級,這裡算四線了吧?但走在街上,繁華如同廣州西關,路上行人熙熙攘攘,而且長得好看的姑娘多得很,皮膚好、身材苗條,或許得益於這裡的氣候吧。路兩旁、小區中到處是小車,甚至感覺太多了。吃也便宜,整天下館子,十個八個菜就三兩百元,感覺浪費很多,心疼啊。縣城平坦的地方有限,很多商品房蓋到三十多層,問題是,居然只要3000多一平!!!我知道本地人收入比不上廣州,但含金量也太高了吧!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但如果萬源這個川東小城就是發展中國家——中國的典型,那也是蠻爽的。

附:2013年末,萬源市總人口598685人,2013年萬源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083782萬元(百度),按美元計,年人均約2700美元。



上面這幾張照片是昨天拍的,很棒的小城有沒有!

下面是在城裡的公園拍的,萬源紅軍紀念碑高高的聳立在夜色中。公園裡安靜、祥和。我想,當年的紅軍看到這一幕,應該是相當滿足了吧……這就是我們努力的中國!


實名反對以上所有持「其實中國已經夠格當發達國家只是不想出風頭扮豬吃老虎悶聲發大財」觀點的答案。

這種完全忽視現實的意淫為什麼回排名靠前

出門上國道,一直往西走,自己瞧瞧發達不發達。

如果你能在老少邊窮地區住幾天,你會發現,還有人問你現在誰當毛主席,還有人相信「女娃上個球學早晚都是人家的人」,如果你再幸運點,你還能看到跟你一樣來自大城市的女性——被拐來給村裡的丑光棍當老婆的。

他們不像你想的那樣淳樸,貧窮帶來愚昧,道德淪喪,比你在城裡天天哀嘆的人情淡漠要恐怖百倍。

好基友的女朋友去某邊遠地區當志願者支教(為了避免地圖炮我就不說是哪裡了),孩子總是來不齊,去家裡問,答曰孩子他爸抽水煙筒讓他在旁邊點火,,,,有功夫抽水煙不趕緊想辦法脫貧啊摔!鄉鎮政府玩命的拉投資,有了好項目跟賣保險似的到村裡做工作,有無息貸款更多是政府無償補貼,只要你出力就行。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村民們覺得反正懶著政府也不能眼睜睜看著老子餓死,有的是救濟,,,,wtf,晚上被村裡的賴漢翻窗戶差點被輕薄,氣的好基友立馬趕到那裡打算屠村但被一名民警強勢鎮壓(小夥子殺人是犯法的)未遂,,,,,,

這些還真實存在於我國很多地方。

答主本人出生在山東中部某二線工業城市金融民工家庭,年入100k上下,這種家境在知乎算是很寒磣了,但仍然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這就很說明問題。

我對這個國家前途充滿信心,富裕必將戰勝窮困,智慧必將取代愚昧,我們也正在做,但是現在還沒完成,大家該清醒一些。


看來目前的回答者都沒有什麼參與國際談判的經歷,思路完全是錯的。
==========================五月二十三日 補充===========

感覺有還是有很多同學不理解,評論區的 @易天 同學總結的很好,貼一貼他得評論吧:

「第一,答主並沒有否認中國當前人均gdp水平較低的事實。第二,如果按照GDP總量這一標準,中國將不得不成為發達國家,承擔各種不應有的義務,而中國目前爭取的就是不按照這一標準進行判斷。第三,中國經濟到底是怎麼樣的,和中國經濟在國際上被認定為是怎麼樣的,這是兩件事情。討論中國經濟到底是怎麼樣的時候,不需要考慮國際認定標準,也不應該在討論認定標準的時候去辯論中國經濟到底是怎麼樣。第四,與普通道德習俗責任不同,不能將國際政治中的問題,簡化為騙貧困輔助金的大學生。」

看懂了這四條再噴(尤其是黑體字),謝謝。

===========================五月十七日晚 補充===========

感覺很多知友沒有get到我的點,覺得我答非所問了,那麼我再來詳細解釋一下吧。

為什麼我說目前的思路都是錯的,因為其他所有答案的思路都是,在IMF或者聯合國,有一個既定得公式,算GDP也好算什麼發展指數也好,總之每個國家經濟數據代入,過了線就是發達國家,沒過線就是發展中國家。然後就開始介紹這些公式是怎麼樣得。

但更重要得問題是,這些公式是怎麼來的?

事實上,這些公式講到底都是各大國政治力量角逐的結果,也就是說,我中國一定要作發展中國家,你imf就一定弄出一個index說明我是發展中國家,至於這個index怎麼算,是你們旗下經濟學家的事情。

所以是先定義一個國家是不是發展中國家(政治力量的角逐),再去通過所謂得各種index證明。

所以現在大部分答案講到底都是本末倒置的。

發達國家中有不少偽發達國家也就是因為自身政治力量不夠結果在計算中被「意外」歸類到發達國家中,例如歐洲的捷克冰島,亞洲的韓國,這些國家根本不具備發達國家的實力而需要履行發達國家的責任,這才是真正的弱國無外交的體現。

而中國目前和BRIC四國,俄羅斯,墨西哥,中東石油國家站在發展中國家的第一梯隊,但事實上,論中國得經濟實力和以及在國際上的話語權都是遠超過其餘發展中國家。不是我要五毛,但請各位也要認清這個事實,佔有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口,中國本來就應該是地球上最大的經濟體。

================================================================

好了,現在可以解釋為什麼中國要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而存在了。

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在國際事務上,到底是以發達國家的身份好,還是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好?

當然是後者。

我現在所處的行業就是最好的例子。再我的另一個答案中提到過國際信件的終端費,也就是說一封信件從法國寄到中國,法國郵政要付給中國郵政的資費。這個資費的確定,是基於聯合國下屬萬國郵聯所設定的資費框架。

在這個資費框架中,中國由於是發展中國家,自動被歸入了低資費國家,而法國則作為發達國家,自動被歸入高資費國家,而發展中國家由於默認經濟水平較差,所以只需要支付低資費給法國,而相反,法國郵政因為默認高資費國家,則需要一視同仁的向所有國家支付高資費。簡單來說,中國郵政說我們是發展中國家,沒錢,只能付你一塊五,但你們法國郵政是發達國家,有的是錢,應該付我們2塊。

然而事實上,中國郵政在體量上已經遠遠的超過了法國郵政。這個不平衡的資費其實完全是不合理的,也是中國郵政享受發展中國家這個身份的結果

這樣的例子不甚枚舉。國際事務中,「哭窮」是非常常見的。因為更大經濟實力則意味著更大的責任,相反的,「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則在往往在國際事務中帶來各種便利以及優惠。這種便利可以是指在某些標準上,對發達國家的要求要高於發展中國家(例如在題目中提到的環保方面,發達國家有義務幫助發展中國家進行更綠色得發展)。在國際信件行業,發達國家的郵政每年要將收入的一部分提出,然後援助給發展中國家郵政用以加強發展中國家郵政的建設,而中國郵政則作為發展中國家郵政,一直是作為受援方的存在(而這些援助在中國郵政巨大體量面前簡直就是浮雲)。

現在中國面臨的問題,根本就不是何時變成發達國家的問題,而是如何才能更晚的變成發達國家,更長時間的享受發展中國家身份,因為目前來看,這個身份帶給中國的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回復一些評論區的疑問==========

1,類比貧困縣。

這個類比乍一看是對的,但事實上忽視了問題的關鍵:貧困縣是怎麼定得?貧困縣的認定往往和縣內本身的經濟實力無關,那麼造成這樣一個結果的原因是什麼?很多同學提到了裝窮,言下之意就是貧困縣通過某種粉飾的手段使得自己被認為是貧困縣。這個邏輯套用在我的答案上是不對的。因為中國並沒有粉飾自己的經濟實力,經濟實力本身也是沒有辦法「裝窮」的。中國得做法,是以自己在國際間話語權為基礎,改變了遊戲規則,當然,制定遊戲規則的過程中,也一定有其他盟友的幫助,比如被同樣認定為發展中國家的俄羅斯。回過來看貧困縣,貧困縣本身並不具有改變整個遊戲規則的能力,怎樣認定貧困縣仍是上層建築決定好的,富縣要使自己被認定為貧困縣,只有通過粉飾該縣的經濟數據,或者靈活利用規則的漏洞。

2,人均vs總量

很多同學提到了要看人均,人均才是經濟實力的最好體現,我忽略了中國本身就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的事實。
好了,問題回來了,什麼才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各位知友你們是怎麼認定一個國家為發展中國家的?

盧森堡今天想做發展中國家,他到談判桌上說,我覺得我們盧森堡其實是發展中國家,讓我們這一個彈丸之國去援助天朝綠色發展太不靠譜了。而且,我覺得你們用人均gdp來定義綜合國力是不合理的,不應該忽視經濟總量本身巨大得影響力。
反過來說,波蘭被認定發展中國家,覺得很不開心,說我們明明沒很窮啊,其實我們人均gdp還可以的,排名46位,遠在中國之前。還有憑什麼排名43的葡萄牙是發達國家,我們不是?
你們覺得這種提議有人會care一下盧森堡或者波蘭嘛?

綜合國力的認定本身就是主觀的,幾十年前環境保護沒人care,七幾年石油危機之後突然意識到,哦,一個國家是不是綠色也是國力的一種體現。
認為人均gdp是衡量綜合國力的標準的知友們,你們有沒有想過是這樣一個認定的標準是怎樣在國際談判中獲得所有國家的認可的?

看人均還是看總量,還是看識字率,還是看二氧化碳排放量,還是看人均醫療資源,這些重要嗎?根本就不重要,我分分鐘捏一個指數出來把中國劃為發達國家。
更重要得是,誰來制定遊戲規則,誰來制定這個指數怎麼捏法,而這一點上,中國是具有絕對話語權的,這才是真正國力的體現。

============================================================================
最後更新,老師說寫conclusion要加ouverture

不少同學說,唉,你看中國人均gdp那麼低,貧富差距那麼大,憑什麼被認定為發達國家?

好吧,留幾道思考題:

  • gdp到底是什麼?
  • gdp究竟是怎麼計算的
  • 是誰制定的gdp計算的法則?
  • 憑什麼用gdp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水平?如果這個衡量標準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呢?
  • 為什麼聯合國要設定人類開發指數將其他經濟發展因素納入考量?

和我說貧富懸殊的同學請你們自己做一個實驗,你們自己捏一個指數,把人均gdp,貧富懸殊差距,地域發展不平衡差距捏進去(簡單點捏,做加權平均數好了)。以我工作的經驗,我覺得你們會碰到的問題有:

  • 你去找一找安提瓜巴布達的這三個數據,我覺得很難。
  • 你們去找一找梵蒂岡的地域發展不平衡差距。
  • 怎麼樣對比兩個國家的貧富差距?

最關鍵的是,就算IMF或者聯合國有錢沒地方用,把全世界190個國家的這三個數據都湊齊了,你又能保證中國的排名在30名開外了?


本文使用的數據和圖表均來源於世界銀行 (參見 國家 | 數據)
(圖多殺貓請用WIFI)

說中國是發達國家的原因,一張圖就可以概括:
2013年各國GDP

顯著大於其他國家的圓點屈指可數,你不背鍋誰背鍋?

顯著大於其他國家的圓點屈指可數,你不背鍋誰背鍋?

說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其實也只需要一張圖
城市改善的衛生設施(獲得經改善衛生設施的城市人口所佔百分比)

描述不明覺厲,說白了就是靠譜的廁所,我國還有很多人如廁環境原始簡陋啊!歪國人你們好意思說我們發達?把你們的廁所和我國偏遠貧困地區置換一下?

描述不明覺厲,說白了就是靠譜的廁所,我國還有很多人如廁環境原始簡陋啊!歪國人你們好意思說我們發達?把你們的廁所和我國偏遠貧困地區置換一下?
(也許有人會感興趣:印度的此項數據為60%)

1000名持刀武士可以放倒一名海豹突擊隊成員,我們卻不能說前者是比後者更先進更發達的武裝力量吧。

用人均GDP或者GNI判斷國家發展水平,雖然「簡單粗暴」,但還是有效的。

直接上圖表,主要對比人類發展指數中的三個方面:經濟、教育和健康。
(其實列下排名就能說清楚,不過聽說圖多能凸顯逼格,簡稱「圖顯逼格」∠( ?ω?)/)


對比項目包括:
人均GDP、按圖表集法衡量的人均GNI、按PPP衡量的人均GNI;
高等院校入學率、中學入學率;
出生時的預期壽命。

個人認為入學率,尤其是高等院校入學率,比人均受教育年限更能體現一國的教育水平(我才不會說是因為找不到數據),中學入學率可作為參考,小學入學率則是教育極不發達國家和欠發達國家的區別指標。

人均GDP對比
2013年 世界排名第85

紅色圓點越大則表示該國該項數值越大

紅色圓點越大則表示該國該項數值越大
(北京附近紅點代表中國,下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是世行請來的逗比,公開數據沒幾項,名字長度還影響閱讀)

「東亞與太平洋」不包含該地區的高收入經濟體

「東亞與太平洋」不包含該地區的高收入經濟體

按圖表集法衡量的人均GNI對比
2013年 世界排名第76


按購買力平價(PPP)衡量的人均GNI對比
2013年 世界排名第77

高等院校入學率對比
2012年 世界排名第78

中學入學率對比
2012年 世界排名第67

出生時的預期壽命對比
2013年 世界排名第67

觀察各項指標的世界地圖,我們不難發現:
在各方面,歐洲和北美都是第一集團,亞洲、北非和拉美處在第二集團,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不僅排位靠後而且數據慘不忍睹。
預期壽命方面,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之外的地區差距較小。

中國各項數據都排在中上水平,與亞洲、拉美各國的差距遠小於與高收入經合組織國家的差距,而後者是典型的發達國家,可見中國仍屬於發展中國家。順便說一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布的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排名,中國位列第91,更是妥妥的發展中國家。

通過上述對比可見對於是否發達國家這種定性的問題,用人均GDP或人均GNI進行判斷並不會得出錯誤結論。這也不難理解,在市場經濟中,經濟數據本身就隱含教育和醫療衛生水平的因素,而除了袖珍國家,一國很難脫離經濟發展來迅速提高社會某一方面的發展水平。

因此,在包括人類發展指數在內的各種新方法足夠完善和準確之前(比如入學率和受教育年限都存在重複統計復讀生的現象),經濟數據依然是判斷發達程度的主要及可靠參考指標,而人均GDP和人均GNI則又是其中較為直觀的參考。

體量大所以應該承擔相應責任是沒錯,不過千萬別說中國是發達國家!
我們的目標是:爭權奪利算總量,背鍋掏錢算人均!


2010年數據,中國類比其他國家。

2010年數據,中國類比其他國家。

2020年的預測

2020年的預測

@徐先森Taurus 只能寫個答案發圖給你看下
@Kira Wang 你也來看看唄


我覺得中國其實可以算作「發達國家」了。同樣很多我們認為是發展中國家的國家比如泰國,土耳其,馬來西亞,墨西哥也都可以算髮達國家。當然這不是通常人們理解的按相對水平計算的「發達」,而是按絕對的發展水平計算的「發達」,下文就針對什麼是合理的標準進行一個討論。

其實,「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二分法已經不合時宜了。就在2016年,長期使用這一二分法的世界銀行就放棄了這個提法。他們給出的主要的原因是,發展中國家內部的差異實在是太大了。

比如說下面這6個國家,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定義,英國和美國是所謂的「advanced economy」,也就是發達國家,而衣索比亞,印度,中國,馬來西亞是所謂的發展中國家,可是一來,四個發展中國家之間有非常巨大的發展程度的差異;二來,在很多方面,馬來西亞,甚至中國,都是更接近英美而不是埃塞爾比亞和印度。實際上,馬來西亞的發展水平基本上相當於美國1970年前後的水平,我們能說1970年的美國不是發達國家嗎?

(PPP指購買力平價)

我自己去過二十幾個國家。這裡面泰國,土耳其,墨西哥以及中國雖然都一般被認為是發展中國家,但按我個人對於當地人生活狀況和國家面貌的觀察,也覺得大體上都初步實現了現代化,一個發達國家中產階層習慣的東西,比如星級酒店標準間、綜合購物中心、乾淨整潔的餐廳、現代的出租汽車、規範的公共交通、旅遊區娛樂設施,普遍都有。整體的旅行體驗,更接近於我去過的美國、英國、德國、法國這些高收入國家,而不是菲律賓和埃及這些中低收入國家。

比較一下幾個國家的街景(當然這樣比不很科學,比如中國的市容建設明顯是領先於中國的生活水平的,但這幾個國家還基本可比)

典型的美國街景(洛杉磯)

典型的法國街景(巴黎)

典型的土耳其街景(伊斯坦布爾)

典型的泰國街景(曼谷)

典型的埃及街景(開羅)

典型的菲律賓街景(馬尼拉)

實際上,世界銀行這些年已經改用高收入國家,中高收入國家,中低收入國家,低收入國家這個四分法。按照2015年世界銀行Atlas方法計算的人均國民收入,四個組別的界限是:

  • 高收入:&>12476美元,如美國,韓國,沙烏地阿拉伯,希臘,波蘭,智利
  • 中高收入:4035-12476美元,如阿根廷,馬來西亞,俄羅斯,土耳其,巴西,墨西哥,泰國,中國
  • 中低收入:1026-4035美元,如印度尼西亞,埃及,奈及利亞,菲律賓,越南,印度
  • 低收入:&<1026美元,如尼泊爾,阿富汗,埃塞爾比亞,坦尚尼亞,剛果

這當然是比二分法科學得多的分法。

實際上,我們今天所說的「發達國家」,很多時候是一個相對標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定的39個國家,基於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GDP,下界劃在葡萄牙,2016年人均GDP(PPP)是28933美元,剛好超過美國(57366美元)的一半。美國作為世界霸主和世界最大的發達國家,能達到美國收入的一半,差不多象徵著跟美國的發展差距足夠小,因此可以被接納為美國這個小圈子的一部分。

但「發達」這個詞,本身應該是有絕對標準的。

還是拿歷史上的美國相對比。今天,馬來西亞的發展水平大概相當於1970年前後的美國;中國的發展水平大概相當於1930、1940年代的美國;印度的發展水平大概相當於1890年代的美國。

1970年的美國當然是發達國家,1930、40年代的美國應該也是。相比之下,1890年代的美國則應該還不算。1890年代的美國還處於所謂的「鍍金年代」(一般認為是南北內戰後到1900年前後),腐敗很普遍,貧富差距很大,同時經濟發展也很快,而且此時的美國西部還沒有完全變成美國的州,仍然是西部片裡面反映的那種犯罪橫行、仍然充斥著私刑的「old west」,很像是今天大家印象中的發展中國家。

而到了1910年代,美國包括西部在內都基本建成了完善的法制秩序,政治腐敗明顯減輕,美國的進步主義運動在這段時間興起,社會矛盾大大緩和,即使是普通工人和農民家庭也能過得不錯,還開始了汽車普及,基本上可以認為進入了發達社會。實際上,汽車作為目前單價最貴的大眾消費品,同時也可以極大程度得方便人們出行的耐用消費品,很有標誌性意義。在汽車普及之前,隨著收入的提高,人們會逐漸增添電話、收音機、洗衣機等各種耐用品,但汽車之後除了科技更新,各發達國家往往不會有什麼重要的生活進步。這也是為什麼雖然美國戰後的人均收入仍然增長了3倍多,但我們接觸到的很多美國人卻並不認為他們的生活跟父輩和祖輩有什麼根本不同,甚至很多人覺得戰後生活水平停滯不前。

如果我們把汽車開始普及設定於汽車該年銷量超過人口的1/100,那麼美國是1916年,日本是1962年,韓國是1987年,馬來西亞是1994年,泰國是2003年,中國是2009年。差不多都是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人均GDP達到10000美元左右(2016年美元)的時間。

就中國的經驗來說,2009年不但是汽車開始大規模普及,同時很多新的生活方式,比如綜合性購物中心,電影院,時尚餐廳,健身中心,出國旅遊等等也都是在這個時期才開始大規模普及。當然,國民素質和社會觀念似乎相比40年代的美國還有不少差距,但這些東西需要時間的積累。有了基本的發展水平,即使未來中國經濟停滯,也會慢慢趕上。

我們回過頭看,日韓中三國達到這個收入水平的時間,分別是1964年,1987年和2009年,又與三國舉辦奧運會的時間極為接近。而能夠舉辦奧運會,也說明基礎設施水平、物質生活水平、管理水平、國民素質都達到了基本的現代化水平。

(另外美國達到這個收入水平是1908年,英國是1915年,德國是1936年,三國第一次舉辦奧運會則分別是1904年,1908年和1936年)

所以一定要二分法,我覺得這個10000美元的水平是更好的分界線。

從國際經驗來看,達到了這個水平之前,往往增加國民收入,發展經濟水平對於國民幸福感和社會發展水平來說最為迫切。達到這個水平以後,可能一些「軟體」方面的改善則更為重要。拿我去過的國家來說,雖然波蘭的人均GDP和收入水平與希臘類似,但感覺社會更有秩序,城市面貌更乾淨整潔,人民素質更高。整體上是更好的社會。

而實際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二分法最流行的年代,可能也是我國剛開始改革開放時的1970、80年代,那時候達到美國收入水平的一半,也差不多就是達到了8500-9000美元(對應下圖中的7500美元以上)。而且當時的世界發展水平似乎自然形成了兩個集群,一個是北美、歐洲和日本構成的富裕國家,一個是中國、印度為首的大量基本還停留在前現代社會的未開發國家,中間的國家則相對較少。在1970年代,整個世界是自然二分的,而且相對發達國家的門檻與絕對發達國家的門檻也是相似的。

而今天可能並非如此

如果你認為我是「國吹」,那麼也可以看看我寫過可能被認為是「國黑」的文章

截至2017年,中國國力與美國差距有多大? - 知乎

附:各地達到人均GDP(PPP)8500美元的時間

  • 美國:1908
  • 英國:1915
  • 瑞士:1923
  • 澳大利亞:1936
  • 德國:1937
  • 加拿大:1940
  • 瑞典:1940
  • 法國:1951
  • 捷克:1955
  • 義大利:1961
  • 日本:1964
  • 俄羅斯:1964
  • 阿根廷:1964
  • 西班牙:1966
  • 葡萄牙:1970
  • 波蘭:1971
  • 墨西哥:1975
  • 台灣:1980
  • 韓國:1987
  • 馬來西亞:1993
  • 巴西:1994
  • 土耳其:2004
  • 泰國:2007
  • 中國:2009

就說一點,5億農村人口。少的可憐的人均耕地面積。

城市化完成都沒眉目,人多的工業體量都消納不了,取消農業稅才十年,叫什麼發達?

美國才多少農民?


當我們談論中國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試著把問題里的「中國」兩字,都換成「五分之一的人類」,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我們當然是發展中國家了啊,不信你看我們的人均航母數是多少


大小不一的世界各國用人均跟中國這種超巨型國家比,是個很糾結的事
說起來,都是國,但人家的國常常人口頂不上我們一個省
世界只有五大洲。美洲、非洲、歐洲、大洋洲,這些洲的人口都達不到13億
我們一個國,比除了亞洲之外的所有洲人口還多,
也許,跟中國比人均,讓世界上任意國家組團成13億人口,跟中國比人均,這個才客觀點
從人口意義上說,中國這個詞對我們來說太小,我們其實是中洲 !
.
但是,如果一個國家的人均GDP,
我們同等人口的最精華最發達最頂尖的城市或者省份都趕不上的話,
那就得承認,人家的確是比咱發達
目前這個城區門檻是100萬人口-5萬美元, 深圳南山區
目前這個城市門檻是1000萬人口-2.4萬美元,深圳市
目前這個省份門檻是1.1億人口-1萬美元,廣東省
.
總之,要跟中國比人均,請按人口規模對號入座
我不會用人多來欺負你總量小,你也別用人少,占我人均的便宜
有人說了,人家美國人口3億多,人均不一樣有5萬美元
那我告訴你,人家盧森堡人口50萬,人均有11萬美元,比美國高一倍多
美國可別拿人口多當借口啊 !要學習盧森堡好榜樣啊 !
.
人口多了,的確不容易拉高人均GDP,不容易實現整體發達
但是,人口多了,一旦人均GDP上去了,就能當一方霸主
當世界局勢開始動蕩的時候,小國的人均GDP再高也是當棋子甚至炮灰的命
.
千萬級人口與工業化結合誕生了發達國家,
2億級人口與工業化結合誕生了超級大國
十億級人口與工業化結合在人類歷史上會產生什麼效應,我們拭目以待
..............
...
再來說說大國跟小國該如何比較人均GDP
在同樣的人均GDP條件下,
1億人口國家的人均GDP含金量遠超1000萬人口國家。
10億人口國家的人均GDP含金量遠超1億人口國家。
就比如中國,現在人均GDP8000美元,
同樣的人均GDP8000美元,
中國在宇航、高鐵、軍工、科研等等等等幾乎是全方位領域上的能力,
碾壓一切人均GDP2萬美元以下除俄羅斯外的任何國家。
事實上,俄羅斯除了某些軍工技術之外,民用工業技術照樣被中國碾壓。
那些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的發達國家,人口少於3000萬的小國,
由於工業體系不健全,除了在某些優勢產業上超過中國外,照樣是大範圍領域被中國碾壓。
人均8000美元的國家,
不應該出口高鐵、不該擁有華為這種年研發經費80億美元的科技巨頭、
不應該具備廣泛的宇航能力、不應該擁有海陸空天全體系軍工能力....
人均GDP的統計範圍有限,
他是不會統計你人均宇航,人均高鐵,人均軍工,人均科研等全領域能力的。
他只是籠統的給出一個數量,
他是不會管你的GDP是挖礦賣油賣大米來的,還是製造業來的,還是高科技、金融來的。
沒有齊全的工業體系,全領域的科研能力根本無從依附。
人口小國,什麼宇航、高鐵、軍工、各類科研能力等等等等,
太多項目根本就是個空白,就是個0,你還比個什麼人均?
用CPU來打比方。
一塊CPU,重量50克,中國是i5,巴西是i3,墨西哥阿根廷是E5200,馬來西亞是P4。
同等重量計算,性能差距就是那麼大。


按貨幣的平價購買力算,很多研究認為人民幣與美元的實際比值在1:3-4左右。

這可能大概意味著,在美國年收入5-7萬美元的,對等於中國年收入20-30萬,即月入15000-25000。

假設國內一般城市工作月收入5000-8000,即年入6萬-10萬,相當於在美國實際收入2-3萬美元。

這樣比較的話,在中國城市生活的普通家庭,夫婦二人都上班,各自月入5千-8千,家庭收入相當於美國的普通家庭,4-6萬美元的年收入。

但差別是,美國可以四口之家,只一個人上班。


人均,要看人均!!!!


寫在百贊:就原本的一些錯誤道歉。
2010年,UNDP對人類發展指數的一些具體細節做出了調整,新的指標稱為Inequality-adjusted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IHDI),改動主要包括以下兩點:

  1. 人均GDP以「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計算;
  2. 教育水平不再以識字率計算,而是以人均受教育年限計算。

果然自己還是讀書少,跟不上時代變化了。。。。

以上內容感謝知友 @dax eursir@蘇顏 批評指正;也歡迎其他知友打臉,蛤蛤~~


還有,也有知友私信問我:除了HDI,目前有沒有其他一些可以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的指標。後生不才,想到什麼說什麼吧。

1. 多維貧困指數(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Index)。它是於2010年由UNDP提出來的一個新概念,非常小眾(演算法複雜到喪心病狂),主要包括三個大項十個小項:

  • 衛生——嬰兒死亡率、營養不良率;
  • 教育——人均受教育年限、14歲前兒童入學率;
  • 經濟生活水平——電費、水費、家庭衛生、地板(這也算?!!)、燃料費、生活資料(包括收音機、電視、自行車等)擁有度。

2. 預期幸福指數(Happy Life Expectancy)。1996年提出來的概念,更小眾。與MPI和HDI不同的是,HLE不將客觀數據納入考量,只考慮個體的主觀幸福感受(知道你為什麼那麼小眾了吧,可操作性也太弱~~~)。


——————————————以下為原答案————————————

樓上某些答主連「發達國家」的定義都沒搞清楚就來各種回答,雖然定義很枯燥但不能不說啊!!!

首先我們必須知道當我們在談論發達國家這個概念時我們在討論什麼。

發達國家不等於人均GDP高,不等於自然環境好,不等於有良好的經濟環境,不等於有民主制度,不等於過馬路時車讓人(摔~~~),,,
雖然幾乎所有發達國家都具備以上幾點,但它們不是因為有以上幾點所以才被歸類為發達國家的。對於一個國家是否被稱為發達國家,我們可以有具體的量化評估方式。

對於發達國家這個概念,學界的定義其實相當多,但目前最廣為接受的是一種被稱為「人類發展指數」,即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的東西。它主要包括三個分支:人均GDP、識字率和人均預期壽命。

HDI的滿分為1.000分,分數越高說明其發展水平越高。一般而言超過0.800分就可以被稱作發達國家,或至少是「准發達國家」;超過0.900分的,全世界也就10個(2014年);超過0.950分的,目前沒有。。。。。。

(來源:

(來源:Developed country 這是引自Wikipedia的數據。我知道Wikipedia已經被黑出翔了但高中宿舍里渣網速IMF的官網我真心連不上QAQ......)

一看,咦,我大天朝連前50都木有進誒。。。。。。古巴阿根廷的排位都比我們高誒
那我大天朝的HDI是多少呢?
0.719(2013年),第91名。
0.719大概就是這個水平了:


這個成績放到全世界,也就是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水平,離發達國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那為什麼還會出現題主所說的「很多外國人都覺得我們是發達國家」的現象呢?

私以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部分外媒的故意誇大;畢竟「中國威脅論」喊了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但這並不是主要原因。

二是HDI得分的不均衡使外國人產生了心理誤差:
那為什麼?
還記得上面說道的HDI的三個方面么?

  1. 人均GDP;
  2. 識字率;
  3. 人均預期壽命。

在這三項里,人均GDP所佔的權重最大。
很諷刺的是,除了第1點,在第2和3點,我們和發達國家的差距並不是很大。

人均GDP:8,154美元,第75名(2014年)。這個和發達國家動不動三四萬刀往上走的人均GDP相比,簡直被虐成渣。見下圖(2013年人均名義GDP):

識字率:94%(2010年);全球排名見下圖:

不是很差嘛~~~好歹也是藍的是不是?

不是很差嘛~~~好歹也是藍的是不是?
而且我國的文盲大多是老人,說句不好聽的,過個十幾二十年等他們都死得差不多了,識字率自然就上去了。

人均預期壽命:75歲(2012年);全球排名見下圖:

雖然不是藍的,至少也是綠的啊~~~

雖然不是藍的,至少也是綠的啊~~~

三是我國HDI得分的地區分化嚴重,沿海省份分數相對很高,而外國人和媒體也大部分只關注東部。

港澳台就不說了。大陸這邊,北京的HDI已經0.821了,上海是0.814。它們要是獨立出來,按現在的標準,妥妥的發達國家。
但是西藏只有0.569,貴州0.598,雲南0.609,甘肅0.635,青海0.638......

作為對比,伊拉克0.642,敘利亞0.658.......(2013年)

(上圖為2013年發布,深綠色如京滬港澳台為發達地區,顏色越淺說明HDI越低。數據來源:

(上圖為2013年發布,深綠色如京滬港澳台為發達地區,顏色越淺說明HDI越低。數據來源:List of Chines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by Human Development Index,聯合國發展署牽頭,話說中國人民大學也參與到這個報告里來的)

看來部分知友對我國各地區的HDI值有爭議啊,那直接把整個圖截下來給你們好了:

說了這麼多,還是要強調一點:HDI是目前最為廣泛認可的鑒定方法,但依然有它的局限性。沙烏地阿拉伯的HDI是0.836,你看有人說它是發達國家么?它的情況和中國正好相反,全靠石油土豪把人均GDP拉上去,至於其他兩項指標,呵呵呵~~

負能量結束,來灌點雞湯吧,其實我國HDI的增速還是挺快的,見下圖:

按這個趨勢,我國有望在2050年前步入發達國家啊,想想都激動呢。。。。。。

按這個趨勢,我國有望在2050年前步入發達國家啊,想想都激動呢。。。。。。

這個有必要說明一下,其實HDI越到後面增長就越難。
假如說人均GDP從1,000美刀上漲到2,000美刀的話,HDI可能會漲1.0分;從15,000美刀漲到16,000美刀,HDI說不定只能漲0.1分了(只是舉個例子,我並不清楚HDI具體的權重啊,三項的權重每過幾年都會變的)。

還有知友如@徐宏(為什麼@不到)提到了HDI的權威性,我把回復帖上來吧:

HDI的確最近幾年已經被黑出*了,因為它沒有考慮進去的指標太多太多了,比如貧富差距(沙烏地阿拉伯),言論自由(新加坡和某朝)等等等。所以很多歐美國家也在吐槽它:「什麼?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什麼的也能算髮達國家?!!」......但它真的是目前國際社會上相對最成熟最受承認的指標了,要不然用什麼?目前的確沒有更好的指標了。其他的指標,要麼更片面,要麼可操作性不強。

美國也是由混亂不堪的鍍金時代(Gilded Age)發展過來的:高速經濟增長的華麗幕布下,伊利諾伊州的屠宰場工人用污水沖洗著牛肉罐頭,洛杉磯的片警暴力受賄,匹茲堡鋼鐵廠的工人在沒有任何通風設施的鍋爐間一天工作14小時......

如今的中國真是像極了19世紀70,80年代的美國。讓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望諸君共勉。


感謝知友們的指正,這裡只說總體社會問題中的一個思想層面的問題:
因為我們還沒有完全擺脫思想上的貧窮。

你去一個n線城市下屬的不在國家脫貧政策範圍內的村子裡生活幾年,不是讓你感慨落後的經濟物質條件,而是請你瞪大眼睛看看各種平時在城裡呆慣了已經忘記了的封建殘渣,陋習以及人們那種無可奈何的卑微。

那裡沒有小粉紅,沒有公知,沒有五毛,沒有小資,因為人們眼中只有自己眼前的一點利益以及對於社會和國家毫無概念和常識的想當然侃大山。他們不是無知,是不幸。因為他們根本連明白什麼是公知什麼是五毛的機會都沒有。這種貧窮是骨子裡的,不光在鄉村,我們的城市中其實也有這種骨子裡貧窮的影子,這種影子不被陽光碟機散,中國就永遠不夠資格稱為發達國家。

就為了這群可悲可憐的同胞,我也要黑一波那些所謂的「精日美粉和走資們」----不好意思跑題了。

ps:感謝

ps:感謝@月華入海同學的新圖

重申一下我的立場,我從不認為中國在往壞的方向發展,這些思想貧窮問題是社會發展前進中不可避免的,我相信我們的國家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成為真正的大國強國。但是現實就是現實,現在的中國被稱為發達國家我是不敢同意的。

—分割—

看了有些評論有點不能忍了,首先請弄清楚我的意思,我所說的這些是社會問題不是個人問題。我不是在黑部分人,我是在真心地為他們鳴不平。而且請搞清楚因果關係再來評論,把國家落後歸結於國民?這就是你看出來我要表達的意思?可能是閱讀理解出現了障礙?我要說的意思剛好相反!是因為我們的國家社會還沒有那麼發達所以才出現這些問題!不是因為國民的問題而導致了我們國家的落後!夠清楚了嗎?


看樓上大神們都回答的有理有據的,於是來補充一點。
嚴格來分的話,中國介於DC與LDC之間屬於NICorNIE newly industralised country NICs是指那些經濟水平還未到發達國家的水平但是從宏觀經濟的角度,領先於發展中國家。界定NIC主要有以下幾大標準(搬運至wiki 翻譯渣渣,見諒)
強大的政治領導
正在經歷從農業到工業的轉型,主要體現在製造業方面
不斷增強的開放市場經濟,允許與他國自由貿易
強大的外國資本投資
高速的城市化發展
同時wiki也提到經濟的自由程度與政治自由度無關such as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突然感覺莫名2333
第一次回答比較嚴肅的問題,不足之處請多批評指正,在此謝過。


中國遍地高樓大廈為何卻還不是發達國家? -中國網專家博客 -

復旦大學張維為教授在去年一場名為《中國信心》的著名演講中曾分享過他的個人感受:當你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飛到紐約紐瓦克機場,你會感受到什麼叫做從第一世界的機場到第三世界的機場。

  6月初我結束德國考察,當我從陳舊逼仄的柏林機場回到巨大嶄新的首都機場三號航站樓時,同行的記者朋友笑著說道:「發展中國家的設施,就是發達!」

  過去數年,我多次往返於美國、日本、歐洲,在跨文化的交流和觀察中,類似的感受還有很多:

  從布魯克林髒亂的河濱公園遙望曼哈頓島,我覺得似乎並不比從外灘眺望陸家嘴更令人驚嘆。從杭州到上海,和諧號曾以每小時350公里的速度飛馳;但從東京去仙台,東北新幹線的速度卻鮮能超過250公里。在德國漢堡,當地正如火如荼推進智能城市建設,但所用互聯網技術卻並不比北京的更為先進……

  三十年前,當一個中國人來到美國,會被機場、高速公路、超市、摩天大樓所震撼;而對於今天的中國人來說,這種視覺衝擊感已經蕩然無存。於是乎,問題來了,為什麼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怎樣才算是發達國家呢?

  當然,是否是發達國家,可以用很多指標來衡量,例如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民收入、人均壽命、識字率、工業化水平……但近年來我在跨國旅行和採訪中,漸漸形成了一些主觀判斷方法。概括來說,發達國家會不計成本地做三種付出。

  首先,為弱者付出。正如決定一個水桶容量的,不是長板而是短板;評價一個國家的發達程度,判斷標準不是強者的高度,而是弱者的地位。

  弱者地位體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漢堡,公交巴士到站後會利用液壓側傾車身,方便腿腳不便的老人或殘疾人上下車;在東京,所有地鐵車門上都刻有盲文告知盲人所在車廂位置;在美國紐黑文,政府補貼令當地窮困人群得以和耶魯醫學院博士生住在同一幢公寓。

  為弱者付出,這首先意味著成本收益完全不成比例的金錢付出(例如服務盲人和老人的公共設施不產生經濟效益),這是社會強者為弱者買單。反之,過度追求金錢效益,由弱者為強者買單,則是社會不發達的表徵。

  為弱者付出還意味著整個社會的精神升華。在漢堡,一位思科公司經理向我展示他利用捐款開發的難民醫療服務集裝箱,專為湧入德國的難民提供醫療幫助。

  在很多人看來,帶來社會問題又不產生經濟效益的難民不受歡迎,而思科的這位經理卻堅定地說:「他們需要幫助。」當人道主義精神超越實用主義精神,當整個社會出現大量願意不計成本服務弱者的社會群體時,這個國家必定是發達國家。

  其次,為細節付出。注重細節品質,而非宏大外觀,這或許是我所走過的發達國家的共.性.。東京成田機場或許不如北京首都機場現代化,但新宿街頭的公廁設施,絕對堪比北京五星級酒店。雖然中國一座三線城市的高樓大廈都不遜大阪,但在日本,無論我到再偏僻的小城,都可以放心直飲自來水。

  為細節付出,還意味著急不得。在紐約布魯克林區,當地好友為我介紹當地社區發展。在一塊荒地前,朋友說由於該地曾被用作化工廠廠房,當地政府花了40年時間仍未完成土壤和水體污染的清理,因此即便地價很貴也不得不閑置荒廢。

  面子易學、里子難補;經濟發展可以很快,但社會發達則需要耐心。吹噓高樓大廈硬實力,忽略生活品質軟實力,這不是發達國家心態。

  再次,為未來付出。在人口僅有12萬人的德國小城博特羅普,我拜訪了剛成立不久的大學HRW,這是這座城市的第二所大學,共有70多名教授。市長蒂施樂說:「我們需要為城市的未來投資。」這讓我聯想起我的故鄉,全國百強縣排名第一的江陰,擁有36家上市公司、160萬人口,卻沒有一所真正的大學。

  在博特羅普,我還拜訪了一所名為「未來之屋」的公寓改造項目,改造的目的是令建築更加環保節能,但改造成本通過租金回收卻至少需要15年。面對如此不經濟的方案,投資者的理由很簡單:這是未來。

  在油價便宜的美國,美國人民僅僅為了一個環保理念,自2000年以來購買了160萬輛比同等汽油車貴一倍的豐田混合動力車普銳斯。在德國,為了支持綠色電力發展,德國人民在過去十年忍受了電價翻番。

  所有這些看似沒有經濟理.性.的行為,實則都是為未來付出。如果一個國家的居民只斤斤計較眼前經濟利益,只願意為廉價的服務和商品買單,不願意為未來做長遠規劃和投資,則這個國家很難從「跟隨發展」的發展中國家升級成「引領發展」的發達國家。

  結束在德國的訪問後,我頗為感嘆,落後的高鐵網路、陳舊的基礎設施、低矮的建築,德國似乎沒有大多數中國人以為的那麼「發達」。「什麼叫發達?」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專家海寧·埃勒曼如此反問。發達的建築、發達的鐵路、發達的技術……「這些都只是實現目標的工具,而非值得追求的目標本身。」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做了幾張圖。

最重要的發展中國家指標:人均GDP,目前我國人均GDP還沒有達到世界平均水平。




剩下的其他領域,我們可以發現,我們是「與發達國家有距離」,因此我們是發展中國家。

而且很多數據都得看人均,要不是真的是欺負人。

[百萬人當中科研人數比例],看看吧是不是差距很大。 但是算算總量再想想?

然後就變成了這樣。。。


醫療水平很重要 最直觀的——人均壽命


我們耕地保護是有理由的。


人均碳排放,尼瑪法國才是節能國家?(核電站世界第一)


農業科技,跟美帝沒法比。


基礎教育方面其實還可以。 識字率96%


最後,我想說中國的發展成就是很輝煌的,前途是光明的。


這些都是很直觀的數據。

我們再說說軟的方面:

人權:

男女平等,中國女性能頂半邊天不誇張,而且掌管工資卡。。。

宗教自由:現在知乎上都再說是不是有點過分自由

民族平等:不敢評論

新聞自由:這個,大家心裡有數。 但反過來,互聯網時代,哪管的過來。

法制化程度:一直在路上,這方面的確有差距。但有文化因素和發展水平兩方面原因。

「懂法」的人有幾個?

貧富差距問題:這個做的不好。

但問題在於,是用更大的發展來拉高水平還是去打擊企業家,殺富濟貧?

政府執政水平:這裡我想說,改革開放之後,發展經濟社會的能力,適應時代變化的能力,中國政

府全世界第一。


最後,百度 世界銀行,有中文主頁。 然後[數據]功能特別好用,我這就當拋磚引玉了。


推薦閱讀:

漢族有哪些民族天賦?
什麼是信仰,中國人有信仰嗎?
身在中國,有哪些好處是歐美國家沒有的?
有沒有哪些外國的頂級文物被收藏在中國?
《國際販運人口報告》是一份怎樣的報告?

TAG:政治 | 經濟學 | 國際政治 | 中國 | 發展中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