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紅樓夢》排在「死活讀不下」榜單四大名著中的第一位?

死活讀不下去排行榜中四大都榜上有名,《紅樓夢》更是位居第一,大家怎麼看?

大概瀏覽了一下大家的評論,我想補充幾點:
1.《紅樓夢》是白話小說,不是文言文。文言文應該是《左傳》啊《國語》這類的。(你們不要再弄錯了)

2.這個調查的對象是大學生。所以有一種情況:那些說以前中學時看毫無困難甚至看得津津有味的傢伙,你們並不能保證現在還能靜得下心來閱讀。(除非你現在試著隨便翻幾頁來讀,只有你現在的狀態才是真正的狀態)

3.好多人說裡面人物太多很亂,我建議可以看看《如何閱讀一本書》的第15章的前百分之三十的內容,也許可以給你提供一些觀點。裡面的觀點認為你並不需要為此而煩惱,也不必記得所有人物,通讀下去就可以知道主要人物了,其他都不過是為主角和情節服務而已,你並不需要為他們而煩惱。我同意這個觀點。

個人覺得,歸根結底還是我們的閱讀方法和習慣存在了很大問題。


謝邀

這麼多人都答了,我也來湊個熱鬧好了。

我不太清楚「名著」的定義,所以先拿布魯姆筆下的「經典」來頂著好了,免得等下擺出某本書,底下有人會吐槽說這不算名著。

那麼,首先這個榜單一看就很業餘,我猜被採集信息的人群都是不怎麼讀小說的。

假如調查中文系學生的話,以上十本書估計只有《尤利西斯》和《追憶似水年華》這兩本意識流有機會入榜。因為《芬尼根守夜人》表示不服,《阿達》表示不服,《海浪》表示不服,卡夫卡都要跳起來表示不服。與現代後現代很多經典小說相比,《紅樓夢》簡直是太太太容易讀下去了。

所以說這個榜單更多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為了引起大眾共鳴而出現的,真正有資格稱得上死活讀不下去的名著很多人還沒遇到。

那麼這個事情就顯得很好玩兒了,一群不讀小說的人竟然聯合列出了一個名著榜單,甚至還有人把它奉為圭臬。

你確定不是在逗我。

我覺得如果調查同一批人,問「你最喜歡讀的十本名著是什麼?」以上十本書估計同樣會入榜。

你最喜歡的詩人是誰?

李白。

你最討厭的詩人是誰?

李白。

你最喜歡的投手是誰?

科比。

你最討厭的投手是誰?

科比。

你最喜歡的名著是哪本?

紅樓夢。

死活讀不下去的名著是?

紅樓夢。

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紅樓夢名列榜單第一位,是因為很多人其實什麼文學作品都讀不下去,只是這些書名知道的人特別多而已。四大名著知道的人最多,所以都上榜了,能列出十個讀不下去的書名,已經是他們所知道的極限了。舉個反例,如果你不是在足球論壇,而是在大眾中詢問最喜歡的足球運動員是誰,可能貝克漢姆要排第一,我都可能順手會投他一票,因為我知道的足球運動員就那麼幾個。可是我壓根就不看足球,所以這個調查只能說明,貝克漢姆是最有名的,並不能說明他是最好的,這個榜單只能顯示出,四大名著也真的是很有名!紅樓夢是中國最火的,其他什麼都說明不了。

其實我吃驚的是,竟然有這麼多人知道尤利西斯嗎?後來根據前面的分析,明白了,可能真湊不出婦孺皆知的了,最後讓這個真正的老大難拿了個第十名。


我替大學生們說句話。

讀不下去,恐與《紅樓夢》的行文手法有關。所謂:

倒食甘蔗,漸入佳境。

開始最艱澀難懂,讀著讀著就甘甜有味了。換言之,讀不下去《紅樓夢》的重要原因,是讀不下去第一、二回。

紅學大師周汝昌,愛紅不可謂不深,寫到年輕時讀紅樓夢的體驗時說:

(少小時的我自己)頭一次試讀《紅樓夢》,第一、二兩回書不能終篇,就手倦拋書,昏昏欲睡了。……心裡會說:「久仰大名,今日一見,原來這般沒意思!」

看在周汝昌先生都承認自己曾經認為紅樓夢「沒意思」的分上,我們姑且就原諒了這些大學生吧。


然而紅樓夢實在好極了,不讀太可惜。怎麼讀?用曹雪芹自己的話說:細按則深有趣味。

如果無心「細按」,不如索性跳過開頭賈雨村那廝關於正邪兩賦長篇大論,直接看茗煙鬧學打群架,警幻所授雲雨之事。先隨便找個小突破口看了進去再說。

這書,不入坑則矣,一旦入坑,天天不看兩頁就心癢難搔。一旦搔到痛癢之處,欲仙欲死,不可自拔。顛鸞倒鳳,茶飯不思。不信你試試。


打開方式不對!!!

多少人最初翻開紅樓夢第一頁就被驚呆了:
卧槽!這不是高中學的文言文嗎?!
怎麼連個注釋也沒有?!
之乎者也的到底在講什麼啊?!
甄士隱是誰啊?!
主角難道不是賈寶玉嗎?!
真的有人讀的下去這種書嗎?!
算了,不讀了!果然是我文學造詣不夠。
私以為,紅樓夢讀不下去的人,有一多半是在看前五回時覺得不知所云才棄書的。然而,前五回的隱晦難懂其實是作者故意為之,以便通過當時的「廣電總局」審核(當然開篇還有其他更深層的含義,掛一漏萬,余不一一)。所以紅樓夢的前五回在我的理解中,更像是現代小說里的序文。
既然如此,我們就不妨先暫且跳過序文,直接來到開篇:
第六回 賈寶玉初試雲雨情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
怎麼樣!是不是立馬不一樣了:
卧槽!沒想到竟是這麼的香艷勁爆!
咦!原來我能看懂文言文啊!
哈哈哈!我就知道我的文化素養不一般!
矮油~你還別說,老曹這文筆還真不錯哦~


PS:記得回頭要看前五回。

——————————————————
誠惶誠恐的打開知乎第一封私信,竟然是抨擊我對紅樓夢不敬的…
我…我理解有的朋友對紅樓夢存在至死不渝的情感。所以如果我的這點拙見讓您感到怒火中燒的話,那還請您記得在睡前再多讀它兩遍…
我也喜歡紅樓夢,喜歡到慶幸自己的母語是漢語,所以我真心希望大家都能去感受到紅樓夢的樂趣。
但是如果去要求生活中充斥著電腦手機的年輕人,去左手脂硯齋右手人物關係圖的解讀紅樓夢,難免會使他們望而卻步。
紅樓夢說到底,終是一本長篇通俗小說。理應作為雅俗共賞的讀物,被人們普遍閱讀,而如今卻被一些人當成曲高和寡的聖潔天書,想來也違背了曹公當初的意願。所以不管您對我的愚見認可也好,不屑也罷,有一個事實卻是不爭的:


只要肯靜下心去讀紅樓夢,每個人都能領略到其中的波瀾壯闊。

就如同全國政協委員趙本山同志所說的那樣:


你跺你也麻!!!


作為一個一輩子只看過一場足球比賽的人 我知道的現役足球運動員包括:梅西 卡卡 布馮 貝克漢姆 小小羅納爾多 c羅 邵佳一 郜林 沒了。。。
你要是讓我選最討厭的十個現役足球明星,我只能把他們八個列上。然後再絞盡腦汁、道聽途說、人云亦云的加上二個。
有些人選讀不下去的十本書也是一樣的。他們根本不知道幾本書。
四大名著的上榜恰恰體現了這套書的知名度。作為《三國演義》的書迷,我愛這部書相當於巴薩球迷愛梅西
——————————————————————————————————
原來小小羅納爾多就是c羅啊 羅納爾迪尼奧是誰
原來貝克漢姆已經退役了啊 李毅是不是也退役了
我不是故意黑他們的!我真的不是高端黑!我是足球球盲啊!
PS:我還知道頂人的齊達內!


很簡單,讀不下去就不讀。誰說每個人一定都要讀?

讀書是一件很講求緣分的事,並不是任何人拿到一本好書都能從中獲益,很多時候越是好書,對讀者越有一些微妙的要求,只有身處某個心理階段的人才能意會其中的奧秘。首先,你必須經歷過一些事情,心懷一些特定的疑問,其次,你必須在自己的心敷衍過這些疑問之前,遇到一本恰好能解答你困境的書。第三,你必須擁有一個開放的意志,對這一上天恩賜的靈感輸入有承接和理解的能力。缺一不可。我自己現在經常拿起一本過去覺得無趣的書,驚訝的發現自己又能從中看出新的東西。無他,緣分到了。

我個人不太喜歡那種給書打上「必讀」標籤的做法,如果你是為了必讀而讀,那麼你讀它的目的就已經不再純粹,可能是為了能在自己的已讀清單里打上一個勾,也可能是為了在朋友面前提起來炫耀,但你已經不是為它本身而來,讀過又如何?

其實真正讓我下決心來答題的是樓下其他答案的內容。大多在說為何紅樓夢不好讀,如何讀懂紅樓夢,但沒人說讀不下就不要讀。這世上沒有一本書是必讀的,讀不懂不讀不行嗎?為什麼非讀不可?它對你的現實生活能產生哪些實際上的助益?花時間提高白話文水平去讀懂它,和花時間看其他同樣有意義甚至可能更針對你問題的書相比,哪個對你幫助大?讀懂書之前,先讀懂自己如何?

最後,我真正想說的是,這世上沒有一件事是必須做的。讀書如此,生子如此,買房如此。看哲學以後容易養成的一個思維習慣就是,對於一個事務,不評判其價值,先尋找其存在的意義。比起如何做,為什麼做,應該是重要得多的問題。


其實紅樓夢沒那麼難度,大家覺得難度主要是因為名著定位的原因。
很多人覺得紅樓夢難讀是有潛意識的覺得這是一部名著,需要從「名著」的角度出去,理解這書為什麼是一本名著。
再一個,紅樓夢開篇幾回講的東西主要是小說的總綱,神話,讖語之類的。出現了幾首詩,寫了幾個判詞,加上最近幾年搞紅學的又老是要拿這些讖語出來搞事情,說得這些讖語各種深奧。讀者讀到這些東西的時候更覺得晦澀,跟不上紅學家們的思想,就更沒勁了。
實際上,拋開這些思想包袱,也拋開前幾章不看,就把紅樓夢當做一本網文小說看就挺好看的,而且都是白話文,也不需要太多的古漢語知識。


不能理解。
作為中國人,紅樓夢這種白話文書哪裡讀不下去了。。
最難讀下去的分明是那些拖沓冗長的俄國文學啊,人名超級長(昵稱愛稱本名父名教名姓氏頭銜職位),各種場合換來換去,特別喜歡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細節,還時時刻刻不忘教化讀者(當然,我沒有文化)。。。而且竟然沒有戰爭與和平(我唯一嘗試三次以上但是始終沒有堅持讀完的書),我第一個不服。

但是,我是真的喜歡陀思妥耶夫斯基瘋瘋癲癲又一本正經的思考人生思考宗教思考社會的作品啊。


我們應該把這個榜解讀為很多人想讀,但是讀不下去排行榜,這樣就合理多了。
因為這些小說多數處於文白交接的地帶(主要指國內的幾本)或者小說與哲學交接地帶(主要是國外那些)。再直接點說,這是暢銷書的邊緣地,是大多數人聽過看過的極限。(為了方便提升逼格所以要讀,但逼格太低讀不下去。當然讀完也便於和人顯擺,畢竟讀完了根本就沒人知道這本書是啥,那還顯擺毛。)
並不是這些書比山海經還難,而是根本就很少人想過要讀山海經。
總之,這幾本書應該被稱作:高端暢銷書,或者已經臭大街的好書。


一、高雅文學的讀者本來就是少數。
1 陽春白雪,自古以來曲高和寡,下里巴人才是大眾的最愛。沒什麼大不了。
讀《基督山伯爵》的永遠比讀《尤利西斯》 的多, 魯迅的母親是看自己兒子的作品還是看張恨水的作品?
2這類評選本身就有嘩眾取寵之嫌,像一生一定要去的多少個地方,30歲之前一定要做的多少件事之類。其實人生一定要做的事只有一件,死亡。
3死活讀不下去,可以不讀。人各有志,你不讀,你的人生也不會有什麼缺憾。你讀了,也不會顯示你逼格高,更何況大部分人讀這些書也是從眾,湊個熱鬧,有幾人能讀懂,有幾個人會欣賞。
4不要說作痛心疾首狀,說國人的素質怎麼這麼低下,其實這種情況外國也一樣,君不見很多有著悠久歷史的交響樂團接連倒閉,君不見讀莎士比亞的英國年輕人越來越少。( 英國媒體自己的調查)

二、時移世易,很多前代的神作於今看來閱讀感極差。
有些文學史上得神作,是用來供奉、瞻仰、膜拜、炫耀的,但不是拿來讀的,因為這些作品閱讀感實在是差,這些神作有四大名著、莎士比亞戲劇、《戰爭與和平》、《安娜》《追憶逝水年華》、《城堡》等等。

   巴黎聖母院里的故事,主要就是講一個漂亮的女孩子愛斯梅哈爾達喜歡了一個漂亮的騎士法比,可是這個騎士對他始亂終棄,並且,她被一個愛她的教士克羅德給陷害了,同時一個愛她的醜八怪巴黎聖母院敲鐘人加西莫多拚命救她,並且失敗。兩個人最後合葬一處。

   簡單不,簡單,像韓劇,但是作者寫得一點也不韓劇,宗教、歷史、政治、科學、文化、建築、風俗無所不包,這哪是寫小說,這是寫百科全書。它可以整頁整頁的描繪巴黎聖母院的建築構造,它可以整頁整頁地描繪愚人節的狂歡,它可以整頁整頁地寫人物的外貌穿著,它可以整頁整頁地談枯燥的宗教問題,它可以整頁整頁地心裡獨白。現在的讀者哪能忍受得了這個,沒辦法,小說就是這樣寫的,而且,那時的小說都是這麼寫的,笛福的魯濱遜是這樣,雨果的卡西莫多是這樣,巴爾扎克的高老頭是這樣,佐拉的娜娜是這樣,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也是這樣。它們博大精深,無所不包,它們事無巨細,精細描繪。像什麼,像同時代的古典主義繪畫,比照片還真。
   對日常生活的逼真再現是此類小說的共同特點,也是18世紀到二十世紀初兩百年來來作家們的共同追求。它們的哲學源頭就是文藝復興以後、工業革命時期新興的資產階級、富裕的市民階層對與天國相對的現實人間世界的再發現和喜愛,他們抱著欣賞的態度關照現實生活的一切,活在當下,享受生活是他們的共同追求。這種社會思潮表現在繪畫上就是早期的荷蘭畫派等,表現在文學上就是現實主義小說的興盛繁榮(當然小說的情況要複雜些,前期多欣賞的角度關照現實,後期的小說主要是批判的角度關照現實)。文學史上把這種小說稱之為描寫型小說。一般而言這種小說的敘事節奏是很慢的。
   時間進入了二十世紀,電的應用使人類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人們的生活和以前相比前所未有的不同。相應地這個時代的文藝也迥然不同與以往任何一個時代。人們的生活節奏前所未有的加快,產業工人階層崛起,流行文化興盛給傳統文學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這一切都在改變著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學,文學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貴族,富裕市民的消遣,它很大程度上變成了一種消費品。嚴肅文學奄奄一息,通俗文學大行其道。通俗文學當然也是文學,但它更主要的是商品,而且是商品中的一次性使用,用後即仍的商品,其作用和嬰兒紙尿褲、口香糖、報紙並無二致。這些工業化生產的小說,其特點就是,通俗,好讀,敘事節奏快,愛情和讓人驚奇的情節最為讀者所喜聞樂見。它也許會討論文化、宗教、哲學、但絕不會在這些方面深入探討,糾纏個沒完;它也會描繪建築和人物的肖像、衣著,但絕不會如曹雪芹和巴爾扎克那般花上一兩頁的篇幅;它當然也有心理描寫,但絕不會像憂鬱的王子漢姆雷特和蟻族男拉斯柯爾尼科夫那樣自言自語個沒完沒了。這就是現代通俗小說的現實。即便這樣這些年小說的江湖地位也早已被電影和電視劇取代,看電視的人越來越多,看小說的人越來越少,很多時候人們通過電視劇才知道了原來有這樣一本小說。這種現實帶來的影響是流行小說越來越視覺化,電視劇化。這種環境中淫浸已久的讀者去看那個時代那些節奏緩慢的描寫型小說怎麼可能會喜歡,所以很多人會說,名著不過如此,一點不好看。其實不是名著不好看,而是看這些名著所需要的的時代環境和讀者的閱讀習慣、審美趣味已經沒有了。馬車固然精緻華美,但若你是一個現代人,在馬車還是小轎車之間絕大多數人出行還是會選擇汽車。不是馬車不好,而是坐馬車的時代已經不在了。(出自獵奇的目的偶爾坐坐不在此列)

   再說幾句,很多幾十年前的經典電視劇、電影為什麼很多人覺得不好看,道理也是一樣的,不說其它,你看那節奏,都讓現代的大部分觀眾受不了。

這不能怪 作者和作品,他是寫給他那個時代的人看的,這也不能怪現在的讀者,因為時代變了。

三、這幾部作品情況還是不一樣的。

1 本身就不好讀,不符合大眾的閱讀習慣

典型的就是《最易似水年華》和《尤里西斯》意識流,還寫那麼長,有幾個能看下去,莫說你們,中文系的我們都沒幾個看完的

2《三國》《水滸》《紅樓》長篇,人物眾多,線索紛繁,古白話,光看人物關係圖譜都讓人頭大。

3《生命不能》《瓦爾登》是文青裝逼必備書籍啊( 還有《挪威的森林》茨威格之類)怎麼也那麼多人讀不下去,果然這個世界還是普通青年、2B青年多啊

4《鋼鐵》,這部作品老實說跟上面那些作品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充其量就是俄國版的《金光大道》也就在我們這是名著。


依我看,對現在的人來說,紅的難讀,是因為他只述不作。。

我父親當年從農村考學出來,中專而已,畢業分配工作,買的第一本書就是紅樓夢。為什麼?他很直白地告訴我,他有一種強烈地向上爬的慾望。他需要了解上層人的精神狀態,他們會怎麽彼此看待,會怎麽看待下層人?可能時代不同了,紅中具體的生活細節和現在有著天壤之別,但是他所描繪的人性是不變的。恰恰因為他時代久遠,又更似一本消遣讀物,所以才能被現代的我們拿來很直接地體會一種我們可能達不到的生活狀態,去了解一群我們從來沒見過的人。涉世未深之前,難道你要看小時代來了解上層生活么?紅是一部很真實的書,裡面發生的事,人的情緒,都相當合情合理,從中可以窺見一種你不曾接觸過的生活。

這是他最能引起普通人閱讀慾望的地方。但是,他雖然有這些表達,卻說得並不仔細,只是描寫一個又一個故事,故事背後的人心是需要你自己去體會的,這就對那些沒有閱歷的初讀者來說造成了障礙,第一遍看,就只有日常情境和一些「矯情」的對白。相比而言,現代的許專註於描寫日常生活情境的嚴肅小說,在描述現象的同時必然會解釋出背後的計較。像我讀趙志明或王安憶的書的時候,就覺得儘管那些事情我沒有經歷,那些情緒我無法進入,但我仍然可以通過作者的筆去理解那些現象,因為他探討的太抽絲剝繭了,所有的計較都被講得一清二楚,刀還沒割下去,你就知道會怎樣流血了。。從這些小說回到現實中去的時候,你抱著的就是一種旁觀的檢驗的態度,看那道理和計較是否確有其事。。但紅則是沒有這個機制的。。你必須要去生活里體驗,必須親身陷進去,才能理解那些道理和計較,必須要滾過一身泥之後才能知道泥巴幹了之後皮上會有怎樣撕裂的痛,再忍住那痛破開泥殼重獲新生。。這其時是種痛苦。我想,很少有年過而立的人願意在溫潤濕滑的泥里得到那夢寐以求的安逸和享受之後,再去面對它。。我總覺得,能讀一輩子紅樓的人只有兩種。。要麼是一生安逸無憂無慮的幸福人,要麼就是專註於自我,願意沉浸在自己的任何感受當中的痴人。。

我近年才24歲,重讀紅樓已經要常常掩卷養神才能緩過勁兒來繼續讀了。。許多情節勾起往事和內心的苦處,無法言說。。我對這書是有怨念的。。要是他能明確地說出寶玉性格中的懦弱之處,興許我就能預料到自己做的許多事終究只是徒勞而已。。


我就想知道,只有我一個人有{人名記憶困難症}和{搞不清親戚關係症}么?


這個榜單十本書中只通讀過中國的三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

翻過【百年孤獨】的目錄,草草瀏覽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書單里的國外書籍,因為個人對國外譯名邏輯混亂症【自己獨創的= =】裡面的人名,地名感覺沒有內在聯繫,比如三國中,周瑜字公瑾,名瑜含有美玉的意思,字公瑾又結合名字溫潤謙和,所以感到邏輯上貫通,可以加深作品的人物形象,很容易記住。再換一個國外名著中人名,比如【百年孤獨】的作者中文譯名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我的媽呀,這什麼跟什麼啊,字我都認識,可聯繫起來這都是什麼鬼( ⊙ o ⊙ )!這名字有什麼邏輯可言,記不住啊,連人物關係和地理地名都搞不清,一團漿糊似得,真的讀不下去。也許我是奇葩的緣故吧。= =

紅樓夢中國四大名著之首,人物錯綜複雜,情節前呼後應,性格上塑造千人千面毫無雷同,可真心對家長里短,內心活動太多的書,真不適合我這糙漢子性格。支線劇情有點多= =

其他三本名著相較之下就簡單多了,也很好理解讀下去,譬如【水滸傳】第一個出場的醬油王進引出了一百零八位好漢中的史進,又和少華山的朱武等人不打不相識,被官軍通緝之後偶遇魯智深,帶出林沖,講完林沖的故事上梁山又提到生辰綱,總之一環扣一環,情節徐徐而進,人物故事場景一一浮現出來,欲罷不能。

這個書單和人的性格有關係,內心細膩敏感可能會對紅樓夢感興趣吧。


為啥《大唐雙龍傳》這樣的書不上榜?
我當年讀這書,專門做了一張表,記這個人到底是誰,和誰有聯繫,後面出了新人和他有啥聯繫,怕忘了,隔一段時間回頭看看就怕想不起來這個人物在前卷里是幹嘛的。好不容易63卷讀完,我覺得這樣書才是最讓人讀不下去的。


謝 @諸葛 邀請。

榜單上《追憶逝水年華》、《尤利西斯》沒讀過,其他讀過,都是很好的書。

百年孤獨是一口氣讀完的,讀後唯一的感覺是敬畏,竟然有這樣的作者和作品。

讀書真的講個緣分,更講個自身的修為,《失控》也是我一口氣讀完的,推薦給很多朋友,反饋信息往往是味同嚼蠟,讀不下去,從那之後很少推薦自己看的書給別人。

遇到自己想看的書是緣分,但終究鄙人之肉他人之毒,自己喜歡的他人未必喜歡,聽音樂也是一樣,聽得多了懂得什麼是好品味,什麼是壞品味,但是卻無法推薦給他人。

再說回榜單,榜單似乎是這個娛樂時代下的特有產物,榜單的本質是:

讓他人代替自我思考。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所有的榜單都是他人來告訴自己,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一份推薦就讓你錯過了很多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填鴨似的由對方把信息塞給自己,由對方替自己思考了什麼是好什麼是壞這個過程。

如果真的是一個獨立思考的個體,何需他人的推薦?自己便會去尋找適合自己的讀物。

思想境界有高低,讀書無高低,愛看故事會的早晚會提升不再看故事會,愛看紅樓的偶爾也會在站台無聊時買本讀者打牙祭,書蟲級別的一份說明書都能看的津津有味,大可不必太嚴肅認真評價出孰高孰低。

至於題目中提到的這種榜單,已經是一種逆榜單了,過去是推薦榜單,推薦好的東西,尚可接受。現在是不推薦的書目榜單,推薦作者認為「糟糕」的東西,本質不就是個娛樂大眾,本身就是在調侃這些名作。

既然是娛樂,就是可看可不看,多看一眼都是對自己熱愛作品的侮辱。

如何看待?最好的看待方式是無視這些事物的存在,讓這些娛樂大眾的事物失去其市場。

也就不用怎麼看待了。


摘要:

  1. 建國之初純文盲率高達80%,離開【人口結構】談社會問題就是耍流氓。自古以來文化(尤其是文學)的確就是有階層的,強求底層玩高雅,也別叫囂文化民粹主義。「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沒錯,文化的確是多元化的,我也知道評判文化階層的維度是很複雜的,不愛看紅樓夢這一本書或者這一小類書也並不能直接說明什麼,但這些跟我強調的「文化是有階層的」這一普遍現象並不矛盾。
  2. 幾千年拼生存+百年挨打+三十年改革開放,現在的多數中國人心態浮躁是相當正常的,體現在普通大學生身上也是正常的。目前大環境下的普通中國大學生,就是中國人口轉型的主力軍,【越來越豐富的物質生活和越來越強烈的文化需求】與【自身文化欣賞水平、綜合素質水平】之間的矛盾將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
  3. 國民文化水平和欣賞水平的提高,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宏觀上看社會轉型、人口結構轉變、城鎮化,微觀上靠文化市場和大家自己。真關心此事的,應該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理性、發展、開放,從自身做起,帶動四周。

一、回答問題本身(我理解為「為什麼這麼多中國人(大學生)看不進去經典名著?」)
上上上上學期《中國文論經典》的第一課上,李建中教授就點評了此事:

「錢鍾書說,即使後宮美女如雲,太監們還是覺得後宮乏味至極。

當年有學生問梁啟超為何如今(指清末民初)讀經的人這麼少,任公怒答之:自古讀經的人就不多!(差不多就這個意思,求大神給出處)

這還讓我想到,投票贊成將數學從高考中刪除的人占(所謂)70%,而高考數學就是為了將這批人刷掉。

舉這三個例子,就是想說明:
文化也是有階層的,不要以為現如今接觸文化的機會比較平等就忽視了文化階層的差異。人民群眾覺得《紅樓夢》難讀太正常了,因為他們的欣賞水平還停留在網路小說+電視劇《宮鎖心玉》上,以少數理工科直男為代表的很多「看上去有點文化的人」也在此數。

但我不會說「高下立判,鄙視有理」這種並不高明的話,而是想說:
當下中國的【社會轉型】(主要體現為人口結構轉變)任重道遠,大家都要盡量保持一種開放的、發展的態度去理解、去學習、去提高。此事沒有終點,即使城鎮化程度高如英吉利,真的看得進去莎士比亞和狄更斯的人也還是少數。

再摘幾段余秋雨先生《中國文脈》開篇第一章里的話(我當然知道,余秋雨先生中學生作文式的、用煽情代替邏輯議論的文字有多麼淺薄,也不敢苟同他「文學高貴說」的酸腐論調「重建文學等級,重啟文脈之思」的不切實際的主張):

等級,是文學的生命。
「其他行業也講品位,但那只是附加,而不像文學,是唯一」
「有人說,對文學,應讓人們自由取用,不要劃分高低。這是典型的「文學民粹主義」,似是而非。就個人而言,不經過基本教育,何能自由取用?鼠目寸光、井蛙觀天,恰恰違背了「自由」的本義;就整體而言,如果在精神文化上也不分高低,那就會失去民族的大道、人類的尊嚴,一切都將在眾聲喧嘩中不可收拾。
如果不分高低,只讓每個時間和空間的民眾自由取用、集體「海選」,那麼,中國文學,能選得到那位流浪草澤、即將投水的屈原嗎?能選得到那位受過酷刑、恥而握筆的司馬遷嗎?能選得到那位僻居荒村、艱苦躬耕的陶淵明嗎?他們後來為民眾知道,並非民眾自己的行為。而且,知道了,也並不一定能體會他們的內涵。因此我敢斷言,任何民粹主義的自由海選,即便再有人數、再有資金,也與優秀文學基本無關。
這不是文學的悲哀,而是文學的高貴。」

二、回答題主和眾多答主(「為什麼中國人(閱讀)心態這麼浮躁?」)
回應題主更新的「個人覺得,歸根結底還是我們的閱讀方法和習慣存在了很大問題」、答案中一邊倒的「現在人太浮躁了」的論調:
與其說我們中的很多人(不是我們所有人)在閱讀方法和習慣這種戰術細節上有問題,還不如說我們中的很多人在閱讀心態上存在問題。
那麼,心態問題的根源又在哪裡?解決方法又在哪裡呢?
這種浮躁的心態問題,大家估計都不是一次兩次思考和討論了。肯定不能簡單地怪罪於十年動亂、改革開放或者各種子虛烏有的劣根性。就我個人看來,心態問題的根源有這麼幾點:

  1. 中國社會自古以來,就是極端實用主義經驗主義佔主導。陽春白雪之類的高雅文學一直都是少數讀書人和統治階級的事。也可以說,這一問題是人性的表現,只是在中國尤為突出。
  2. 近代中國的水深火熱、現代中國的改革開放帶來的拜金傾向都讓1中所說的心態更加顯著。並非壞事,畢竟發展才是硬道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3. 不是「大家變俗了」,而是「讀書而且發聲的人占的比例越來越大了」。僅僅就讀書本身而言,底層大眾開始普遍讀書也只是近幾十年的事情,畢竟新中國建立後才掃了文盲、建立了九年義務教育制度此時低端讀者就只愛看迎合他們低級的心理需要的讀物,故事會、穿越小說、YY小說blabla,都是正常的。

解決方法在上面已經講了,稍微具體點:

  1. 繼續發展經濟和教育。
  2. 官方規範文化市場(其實掃黃打非已經在做了),加強對紅樓夢、論語這類文化標杆的宣傳
  3. 精英階層和准精英們(主要是大學生),盡量起到良性示範帶頭作用。

(好吧,我知道上面都是說了白說的廢話,應然和實然差距太大。其實,問題並不總能解決,它們經常終結於下個問題的產生。)

三、回應部分評論
回應一下諸如「憑什麼看了本紅樓夢就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的論調:

  1. 一般而言,俗人看不下去紅樓。這個命題只能推導出逆否命題「一般而言,看得下去紅樓的就已經脫離俗人的範疇了」,根本不能推出逆命題「看不下去紅樓的即是俗人」這個命題本身與「文化多元化」也不矛盾。
  2. 水平高一點的人有一點優越感也是正常的,只要不偏激不鄙視就行。不過話說回來,真正水平很高的人,心態會平和得多,優越感也會弱得多。
  3. 紅樓我只看了第六回【賈寶玉初試雲雨情】嘻嘻。另外,為什麼會有人給我點反對嚶嚶嚶。

最後想說的是,感謝大家的支持、補充和批評指正,知乎小白一枚求帶飛。


我覺得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對所處時代背景不了解或者說缺乏切身的體會。紅樓夢被稱作封建末世的百科全書,專門的研究學者尚覺艱深,現代的普通人更難產生共鳴。

比方說如果最近萬達真的因為不可描述的事情造成了不可描述的結果,然後王思聰寫一本《青樓夢》,一定能大賣。

為什麼這麼說呢,賈寶玉的錦衣紈絝、富貴風流你可能沒有直觀的感受,但王思聰只需要一句「交朋友不在乎他有錢沒錢,反正都沒我有錢」就足以讓你體會到撲面而來的霸氣側漏和富貴逼人。

鳳姐招待劉姥姥用「十來只雞配了個茄子」,王思聰在外灘6號為IG俱樂部辦年會「一餐吃了十三萬」感覺跟吃「路邊攤」一樣稀鬆平常。

妙玉給賈母和寶玉泡茶用的是「舊年蠲的雨水」和「梅花上的雪」,王思聰說:「就是我的面也是那種進口面,那個鍋也是那種進口鍋,你知道我昨天做的米飯,用的水是斐濟的水么?」


紅樓夢裡寫金陵十二釵你可能隔著幾百年的時光無法體會曹雪芹見到過的那種秦淮河畔的溫柔與美麗,但如果思聰寫十三女友和旗下十三女主播你一定看得很帶勁。



紅樓夢中丫鬟的月錢、頭油、脂粉、香紙,加上大小禽鳥、鹿、兔吃的糧食,據平兒說:「這幾宗雖小,一年通共算了,也省的下四百多銀子。」你可能對四百兩銀子沒什麼概念,但王思聰花15萬給狗戴兩隻iWatch可是讓外國網友都驚嘆不已。

配圖:狗生贏家

紅樓夢是描寫大觀園各種詩詞歌會你可能看得雲里霧裡,但如果換成海天盛宴你總懂的吧。

《青樓夢》如果能夠寫出改革開放四十年的風雲激蕩,寫出一個富二代的商海沉浮,那也不啻為一樁美事。

但是三百年後對我們所處的這個大時代沒有概念的人再讀《青樓夢》,當然是很難產生代入感的。

我們小時候看世界名著也是如此。很多世界名著還有翻譯和文化背景的差異,所以讀起來更加費勁。

比如說《湯姆叔叔的小屋》,如果你對美國南北戰爭前夕的社會背景和黑奴生存狀態沒有深刻的了解,你很難被湯姆叔叔感動。同樣的還有《飄》,就像一個美國人來看《紅樓夢》或者說《溫故1942》,如果你不了解自古以來中原大地遭受的種種苦難以及中原大戰和花園口決堤給河南人民帶來的災難,你讀起來自然是味同嚼蠟的。

對於《紅樓夢》也是如此。

第二個我認為更重要的原因,是缺乏人生的閱歷,自然更加無法引起共鳴。

曹雪芹祖上三代四人曾任清代江寧織造長達65年之久,曹寅還一度兼任兩淮巡鹽御使,集天下兩個最肥的差使於一身,而後家道中落,這中間的人生落差可想而知。但是對於一般老百姓來說,看上流社會更多的是一種八卦的心態,很難會產生那種感同身受的痛和共鳴。

就像我們看《大話西遊》,二十年多前第一次看的時候,大概是小學一二年級,有一天早晨我爬起來,看到中央六套在放,看了一會覺得什麼鬼看不明白,正要換台找動畫片看,這時我讀中學的表哥聽到了,看緊跑過來說別換,這個好看。然後我就陪著他看,看他笑得不得自已,很納悶。

畢竟那個時候天真無邪,不懂男女之間的情愛,放學還跟女同學手拉手一起回家,沒有性別隔閡,只知道我們是站著撒尿的。

後來中學再看大話西遊,自認為看懂了,覺得很無厘頭,很搞笑。

再到大學,人生已然經歷了不少的小波瀾,做為一個重症處女座,也逐漸接受了這個世界是不完美的這個現實。記得那次看大話西遊,是在隔壁寢室里跟幾個大老爺們一起看的,看完之後男默女淚(咦,這裡好像沒女的)。

而現在工作這麼多年,已經根本不敢看了。

沒有經歷過人生的起起落落,愛恨情仇,你是很難理解《紅樓夢》中的悲歡離合和家族興衰的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如果你讀紅樓,既看不出荒唐,也讀不出辛酸,那麼可以不妨先放下,過個五年十年你再試試。

-----------------------------------------

財務自由之路 - 知乎專欄

公眾號:周大爺說


紅樓帶路黨強答一記:

來,一回一回劃重點
第一回除了開頭自述,就是仙事人事兩件,仙境事重點是石頭來歷、神瑛和仙草還淚事、人間事重點是英蓮,其次賈雨村,看不懂不看

第二回是賈家家譜,找個人物關係圖對照,略略一看即可,注意賈家每代人的名字是帶一個固定偏旁(寶玉應該是王字旁),以後看到賈菖賈璉賈蘭賈珍就知道什麼輩分,別忘了元春在這介紹了一下

第三回是黛玉進賈府,黛玉的情節應該不難吧,重點是初步帶出賈府一眾人,等於是上一回的家譜細化,重點人物是賈母,賈政賈赦,邢王二夫人,鳳姐李紈,春字姐妹天團,找個賈府關係圖圈上這幾位記住。
男主被人說了好幾回終於花團錦簇登場,終於見到女主第一句話就石破天驚
鳳姐人未出場先出聲,簡直神人,跟李逵似的

第四回是葫蘆案,寶釵出場,也不難吧,這裡重點是四大家族?錯,重點是前面丟的甄英蓮被馮淵看上又被薛大傻子搶去,改名香菱,此處有基情戲,重點人物其實是薛蟠和香菱,附帶女豬寶釵,女豬她娘薛姨媽出場。注意黛玉是寶玉姑表親,寶釵是另一邊的姨表親

第五回是重中之重點但是不懂的話可略看,寶玉青春期,夢中學會了那啥,還看了十二釵名冊,詩詞很好,建議找87版電視劇配樂聽。
至於看不懂的,就記住寶玉做了個夢學會了那啥就行了,連上第六回。(媽蛋這是八歲該乾的事么?)

重點出場人物秦可卿,賈蓉媳婦兒,十二釵之一,由草字頭可知比寶玉小一輩,雖然歲數應該比寶玉差不多。寶玉夢中跟可卿學那啥,好孩子別問。 (媽蛋這是八歲該乾的事么?)

第六回,未成年人請跳一段從劉姥姥開始看 (媽蛋這是八歲該乾的事么?襲人也才十歲左右吧) ,可略看,細畫鳳姐。出場劉姥姥一家,周瑞家的,冷子興(還記得這位么),襲人第二次出場,搞了個大新聞。
前面都是鋪墊這裡才是真正開始說賈府故事

第七回送花,未成年人不要問鳳姐和賈璉在屋裡幹啥呢,就認識一下可卿和他弟秦鍾就行了

第八回比通靈,前七回都略過的 從這開始 就行了,我們熟悉的寶黛釵三角戲,人不多關係也不亂,認識一下鶯兒

第九回,未成年人不要問香憐玉愛寶玉秦鍾躲起來抽草棍貼燒餅是什麼意思,看打個熱鬧就行了,賈瑞出場,寶玉一眾小廝出場,紅樓里為數不多的動作戲,還是愛情動作戲

第十回開藥方其實也沒啥用……不過還是好好讀讀罷……我都帶路到這了,手機碼字好累的

然後是秦可卿故事,至於讀完了完全不懂為什麼秦可卿這麼重要名列十二釵壓軸的,先放放,回頭問賈珍和焦大。
之後賈瑞故事,又到了好孩子別多問時間。
鐵檻寺,鳳姐連施毒計。
饅頭庵,秦少爺啊……少兒不宜
秦鍾死,寶玉失去好基友(真·好基友)。
建大觀園,元春放年假。

從這開始就是正常軌道了,該鋪墊的鋪墊完,便當人物全領走,開啟新地圖大觀園,解鎖吟詩作對卿卿我我模式,少兒不宜的故事少多了。
————————
總之常規做法當然是從第一回開始,前五回略讀就可以,不懂沒關係,從第六回正式開始,還讀不懂可以從第八回正式開始,甚至可以從十七回開始這樣好孩子就不用問賈瑞和秦可卿是怎麼死的了

紅樓這書就是家長里短散碎雜事,沒什麼貫穿的主線,須得多讀幾遍對全書有個脈絡印象才見出一筆兩應,草蛇灰線,伏脈千里,人情事故,纖毫畢現的好處
————————————
寶玉年齡有bug不過按故事大致差不多,不服找曹雪芹去
---------------------------------------
轉貼到了我的文章列表裡,隨心情不定期更新


首先我很懷疑這個排行榜是從哪裡來的,是哪個機構做的調查?是哪一年調查的,調查的是哪些高校的學生,被調查學生的專業分布情況。請公布調查樣本的所有詳細數據

這種臆測型的所謂的榜單,絕對特么的就是個毫無價值的供大家吐槽的噱頭

看到各位答主們為了一個假論據來作各種分析也是好笑。

也沒法說為啥別人讀不下去,我特么又不是別人,說說我自己的閱讀經歷。

本人應該算是個有代表性的普通讀者,從小學到大學,一直都不算優秀,大學非文學類專業,時至今日讀《史記》《資治通鑒》也略吃力。世界名著也讀過不少。

題主給出的這份榜單,勇敢地承認,《追憶似水年華》沒讀過。其它都讀過,有些沒讀完。來說說個人閱讀感受

1、特么的《尤利西斯》難道不該排第一嗎????

當時花了不少錢買了一部裝幀精美的《尤利西斯》,為啥,就是裝逼唄,你沒讀過《尤利西斯》敢說自己是文藝青年??純粹特么的為了面子讀書啊。然而讓我感到羞愧的是,我特么的連100頁都讀不下去,每次讀不到10頁就開始睡覺,就這樣斷斷續續的讀了10幾次,是我所讀過的全世界最好的催眠書。

然後我開始懷疑自己,是我真的沒有文學細胞嗎??是我真的不夠文藝嗎?是我自己太鄙陋了嗎?一直認為自己博覽群書,甚至也還能寫點能看的東西……,真的是自信心遭受嚴重的打擊。

一直背負著這種羞愧,直到認識了一位中國圖書出版界的大佬,偶然聊到了《尤利西斯》,我覺得,他說出了我的心聲:

首先,好小說的重要標準是,1、講了一個好故事。2、很好的講了這個故事。

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如果你能通過人物的肢體動作或語言來表達人物的心理特徵,那為什麼要直接而粗魯地去描寫他的心理活動呢?難道每一個人的心理活動最終不是體現到外在嗎?如果沒有體現到外在,我們又是如何知道的呢?又如何去發現和感知的呢?沒有這種發現和感知,你又如何去描寫如何去構築一個世界觀呢?難道僅僅是靠著自己個體的思維意識?

那種喃喃自語的意識流創作曾經在西方很流行了一陣子,但那時70年之前的事情,人家早就不流行了,但50年前傳入中國,居然一直流行著,一直被主流文藝界奉為經典並加以模仿,好像不寫點心理活動就不時髦,就不夠高端。

那好吧,從那以後,只要我遇到哪些裝逼的文藝青年,我就極力推薦他去讀《尤利西斯》,對,就是因為我看他們不順眼。

2、《紅樓夢》

從11歲開始讀,剛開始挑著讀,後來慢慢的能讀全了,我想說,11歲,沒有任何文言文基礎,讀《紅樓夢》60%的段落是沒任何問題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豐富,沒到一個年齡段,讀《紅樓夢》會有新的感悟。但後40回沒讀完整過,或許小時候讀完整過,現在忘了。至於前80回,應該超過至少80遍吧!

3、《百年孤獨》

大學時代讀的《百年孤獨》,個人認為這是最好讀的外國小說,如果讀不下去《紅樓夢》是因為人物眾多,關係複雜,那就讀《百年孤獨》啊,男的不是叫奧雷良諾就是叫阿卡迪奧,女人不是叫阿瑪蘭塔就是叫雷梅黛絲,全書統共也就那麼幾個名字。

如果《紅樓夢》《百年孤獨》都讀不下去,基本上好小說都讀不下去的,這就不是小說的問題了。那就只能去讀《小時代》啊。因為《知音》《故事會》這些都停刊了呀。

4、《三國演義》

我姥爺有個堂哥,很傳奇的老頭,小時候跟人做過土匪,後來走江湖跟人認了幾個字,從來沒有上過一天學。他一直都不會寫自己的名字,但是,他能通讀《三國演義》。我小時候,他給我講三國,那時候眼睛不好,已經不能看書了,但裡面的情節他都熟記,因為他一輩子就只看這一本書,看過很多遍。

你特么現在跟我說,你調查過的大學生,《三國演義》也死活讀不下去。

來說說哪個大學生,真的讀過但讀不下去?

個人讀三國從來沒讀完過,從死關羽開始,到死劉備、黃忠趙雲,到死諸葛亮,閱讀興趣依次遞減,等姜維死後,徹底讀不下去了。

5、《瓦爾登湖》

嚴格意義來講,不算通俗小說,這個放在名單里是可以理解的,它需要讀者有一定的心境和智慧才能讀出味道來。

6、《水滸傳》《西遊記》

這些都不用說了,文盲都能讀出味道來的,讀不下去只能說你什麼書都讀不下去。

水滸,七十回後沒法讀了,文筆太差,故事講的也不好。

西遊是最好的魔幻小說,比指環王什麼的好太多了,嚴格講,四大名著,除了《紅樓夢》略有障礙,其它幾本,都屬於初中即可閱讀的書籍。

7、《不能承受生命之輕》

外國小說,當然要有一定的背景知識才能讀,比如尼采、二戰之類。高中以上幾本都能讀下去,尤其是裡面還有不少「做愛」這樣的辭彙,難道真的讀不下去?

另外,不知道算不算我的偏見,所有大面積的心理活動描寫,都被認為是下流的寫作技巧。

8、《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這部小說不是小說的問題,也不是讀者的問題,是時代的問題,過去是普及書,現在讀的少,是因為社會意識形態的轉變。

稍微理一下,就知道這個很有可能是毫無依據的榜單是多麼地操蛋。

先把四大名著放進去,再把最牛逼的一部外國小說放進去,然後加一個完全過時紅色小說,兩本稍微枯燥的哲學小說,再加一本真正的死活讀不下去的意識流。

這尼瑪明顯是拿四大名著作槽點好吧,

如果真的做過嚴肅的調查問卷,那這些書壓根就不可能列在一起。

一個四大名著都讀不下去的人,是絕不可能知道這世界上還有《瓦爾登湖》《尤利西斯》這種書的存在。

根據現在中國圖書市場的銷售數據,四大名著的市場總量加起來每年超過1500W套,這裡學生是主要的購買群體,佔了70%。

你告訴我,你調查過哪些人,說四大名著死活讀不下去,就你們讀的下去,人家都讀不下去,這是搞笑嗎?


實話實說吧,大部分人只是不喜歡看書。不管什麼書,都不愛看。而題主列舉的榜單上的書之所以上榜,不是因為別的,只是因為名氣大。

「誒這本書我聽過,我知道很出名,但是我一看就打瞌睡。」所以成了最難讀的書。其實他根本就是一打開書就打瞌睡,不管是不是紅樓夢。

真要論難讀,哲學政經的專著,哪本不比這些小說難度一百倍~


推薦閱讀:

你讀過的最孤獨的一句詩/詞是什麼?
有哪些讓你讀起來每句話都著迷的書?
哪些書的結尾語讓人印象深刻?
有哪些講無限循環故事的作品?
有哪些很短卻很悲傷的故事?

TAG:閱讀 | 學習 | 教育 | 文學 | 紅樓夢(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