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統地練字?


註:本文章內容屬個人所有,任何人未經允許不得引用,違者必究。

鑒於部分淘寶商家的無通知引用及無故提高售價,以及很多知友給的提議,現已經委託我的師兄註冊並運營淘寶店鋪,我設計的所需紙張,並且對質量的要求很高,同時與各個廠家及出版社直接合作,大家可以放心購買所售商品。因為時間緊,還有諸多不善之處,商品不夠齊全,界面也不夠美觀,但都會儘快優化

淘寶網頁鏈接:首頁-方澈硬筆書法 也可直接搜索淘寶店鋪:方澈硬筆書法。

公眾號:八點練字

八點練字計劃,你參不參加?

專欄:

室雅花香 - 知乎專欄

相關Live

蘭亭序『點』畫精講:練字:和方澈一起臨蘭亭

寫、練字應注意的50個經典問題: 寫、練字應注意的50個經典問題 Live

筆尖上的技法:寫手好字:如何控制你的筆 Live

書法究竟多美:書法好美:戲說書法發展史 Live

評論中很多問題沒有回答,如可否先臨行書,握筆的方法,怎樣開始練習等,深感諸位真摯,然還望細看原答案

基本更新完全。有什麼好建議或者希望更新的可以留下評論,也可在專欄中提出。

答題主

只談硬筆練習。

算是練過一段時間,以為字寫的還像那麼回事,也教過周圍的朋友,也拿過一些獎項。

但是我只想從我自己說起。希望我的方法對想練字的朋友有所幫助。

在以網路為主導的年代,練一手好字並不是浪費時間。而且它將帶給你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處。

說正題,

-------決心-------

我的很多朋友,都有過練字的想法,一開始我還會給出詳細的寫字計劃,後來,算了,練兩天就嫌煩,還談什麼寫一手讓人為之側目的好字。

心不靜,別練字。

所以倘若你真決心練字,請保持每天至少半小時純粹的寫字時間,不必花前月下,不必名筆香茶,一桌一筆一字貼,足矣。

-------握筆-------

握筆(執筆)姿勢正確可以提高效率,但是人不是機器,每個人的思想,會從很多事情體現出來,拘謹於「正確」也是最無聊的事情,我見識過的幾種握筆方法各有利弊,以下詳解

說下筆尾的問題,我仔細試了試,發現寫字時筆尾並不架在虎口,而是架在我圖片所示位置,高於虎口。

1、傳說中正確握筆姿勢,筆握在中指的第一個骨節上,此握筆適於長期書寫,握筆較緊,靈動性高,我的老師就是這麼握筆,但據我觀察他骨節那個地方已經磨出很大一塊繭子,且中指骨節略有變形。

2、我的握筆方式,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特用一種猙獰的手勢。我把筆握在中指第一個骨節和第二個骨節之間,可隨意調節筆在手指上的位置,對筆的掌控會更好。但是寫久了(持續2小時以上)那一塊會有很重的淤青。

3、我稱之為學霸握筆法,拇指扣住食指,名如其效,寫字速度奇高。但此握筆弊端太多,建議更換。首先繭子不可避免,其次這種握筆把筆握死了,對練字益處甚微。並且長時間寫字會造成手指麻木,變形。

4、此為扣手腕握筆,我有個朋友這麼寫字,初中三年後高中就不能寫字了,持續寫字半小時手腕就會刺痛難忍,後來是做手術改善的。

不過據說左撇子和奧巴馬也是這麼握筆。

5、三指筆魔式,用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聯合握筆,多見於學齡兒童,家長應注意。

6、 @陳強生知友提出的同握兩支筆,可能圖片示意的不對,原話是「握兩支筆,交叉握,交替用。還能幫忙分擔掉一部分支撐力。」此法非物理專業不建議使用,感覺要寫好字的話,操作性較難。

-------筆-------

看過一些答案,有說鋼筆,有說水筆,有說鉛筆。

  1. 鉛筆,很長時間不用鉛筆寫字了,最初參加比賽時會用鉛筆寫一遍,然後鋼筆描上,鉛筆的確好出筆鋒,因為石墨在磨損的過程中筆尖呈一個截面。但我不會選擇用鉛筆練字,首先平常生活中用到鉛筆的地方太少,而且真正寫字的,據我所知是沒有用鉛筆來作為日常練習。
  2. 水筆(中性筆),給我的感覺是油滑,寫不出層次感。寫不出空間感。但是不排除有特別順手的能寫出鋼筆的感覺。練字時不建議使用。
  3. 鋼筆,我練字時一直是鋼筆,也最喜歡鋼筆走在紙上的感覺,它不像鉛筆那麼硬直,不像水筆那麼油滑,說文藝點,墨水渲染在紙上就會勾起我一直寫下去的慾望。所以首推鋼筆。我小時練字時,用的是王者書法筆,20元一支,初學者練的話,首選專一。
  4. 本答案圖片大多是由普通鋼筆和水筆寫的。

(請王者品牌管理部經理迅速與我聯繫,付與廣告費。)

一點不用擔心用了鋼筆後再用其他筆就寫不好了

用鋼筆寫好字了,拿樹枝寫都能寫好。

令狐沖當年練好了獨孤九劍,不照樣用樹枝殺人么。

-------字帖-------

除了基礎極差的朋友,反對一切描紅的行為。

描紅描出的字,寫的真是你自己的字嗎?

家師教我,字如其人,人如其字。所以若沒有其他人的經歷和心態,描出了他人的字也會覺得格外空洞。人生的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寫的字為什麼要和別人一樣。

但還是要字帖,但不可描紅。無論是現代帖還是古帖,都盡量不要描紅。

只有臨貼,最練字。
(書法說臨摹,臨是臨,摹是摹。下文有詳解。)

字帖推薦古貼,毛筆字貼。因為你知道的所有(再次強調)當代書法家都是這麼練的,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追本溯源?
實在覺得古貼無法入手的朋友,再考慮現代帖。
市面上有各種精裝小版的帖子,看上去也和平常字大小相差無幾。楷書行書根據自己喜好來,如果你只是以練一手好字為目的,推薦王羲之的帖子。

《聖教序》

(廣告嫌疑,圖片已刪,給知友建議選取字小的貼子,方便對比練習,最好有筆畫詳解。)

《蘭亭序》 (指馮承素雙鉤摹本。又稱神龍本)

(同聖教序。)

這兩個夠了。

提示:《蘭亭序》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字精且變化多端,建議輔以《聖教序》同臨,效果會很好。

天下三大行書《蘭亭序》、《祭侄季明文稿》、《寒食帖》

-------本子-------

現在我們書寫環境和工具都有了,那麼還需要一個本子,這個本子因人而異。

倘若字寫得著實對不住觀眾,那麼你需要一本米字格或田字格,格子至少也是1*1cm。

倘若字寫的還可以,只是需要上一個台階,或想更系統練字,那麼你可以選擇格子本,或者信紙本。也建議拿一摞A4紙,自己劃線後複印,線間距也要保持至少1cm。

-------方法-------

  1. 本子放直,與身體垂直。不要扭腰扭脖歪著寫,對健康不好。
  2. 握筆選擇自己最舒服的,能改就改,改不了也一樣寫。好比葵花寶典不自宮也可以練,只是效果差些。
  3. 心靜。你只是練字。 心靜。你只是練字。
  4. 字寫得太差的,重頭寫,《聖教序》從「大唐三藏聖教序」起;《蘭亭序》從「永和九年」起;兩本字帖一起練效果最佳,聖教序穩重,蘭亭序飄逸,堅持下去定有所得。
  5. 字寫得不算太差的,兩本字帖挑字練。
  6. 把紙一分為二,先寫左側,每行一字,一字5個,中間校正。看看這5個字每個好在哪裡,不好在哪裡,如果你身邊有練字的朋友,讓他在中間給你寫上校正的字。如果沒有,留著,等你寫完半張紙,再回頭寫中間的一排,你會發現一定是有所進步。整張紙左側寫滿,再寫右側,根據你的思考,改善了缺點的字。

如下圖,現在左面寫,左面寫滿再寫右面,中間不管是自己寫還是其他人寫,用紅筆。

早晚兩次,每次半小時。若是按部就班。一周能看到效果,一月字跡改善明顯,要是真能堅持數年,相信不論是對寫字還是人生,都大有益處吧。

寫字是一件需要循序漸進的事情,我們在練字的過程中會折磨,會痛苦,會想摔筆撕紙。
相信我,這就是意味著你的字馬上就要有所突破的前兆。

平心靜氣,堅持下去。

補充(6):如何校正字。

1、空間:這是我高中時記的筆記,以「手」字、「齒」字為例

「手」字,上面三橫原來寫的不好,因為空間處理的不好,三橫的間距應該是相同的。當然,寫到一定境界的是另一說,初練要首要理解字和空間的關係。

「齒」字,空間感太差上面的一橫收的太早,下面的有寫的靠右,導致整個字向左偏斜。此字也好做更改,最後一豎改為由右上至左下就行了。

如「膚如凝脂」的「脂」、「領如蝤蠐」的「蝤」,左右偏旁空間處理都不完善。

2、筆畫:這算是入門之後的了,行書甚至楷書都會簡化一些偏旁部首,沒別的方法,多練多記,多「找不同」。下圖為「年、落、語、能」皆出於《聖教》、《蘭亭》。

以後寫的多了,也就成習慣了

3、下筆:落筆時,仔細比較,尤其前期訓練,最好一筆一看貼,每一筆的空間分布,每一筆的起鋒收鋒。這和各位眼神有關,就不上圖了。

4、筆鋒:一般來說初練硬筆,儘快寫出漂亮的筆鋒是很困難的事情。很多初學者會「強」出鋒,這個效果。(圖)

如何在日常書寫中練出筆鋒?

以「一」字為例:

兩面重,中間輕,起鋒如有好筆是很簡單的時,用水筆不好出鋒時,我習慣寫時迅速的一點,然後長橫,緊接收鋒。

以「不」字為例:

這個字每一筆都有著聯繫可以看到,撇練豎,豎馬上收鋒連捺,筆尾收回,這是一個成字,沒有不自然的筆鋒。

以「人」字為例:

一撇一捺,最難寫,要寫一個頂天立地,要寫一個堂堂正正。撇要有力,捺要平穩,寫捺時,輕觸紙起鋒,逐漸加重,自然出鋒。

當然還有這種寫法:

捺向右一筆滑下,沒有太明顯的筆鋒。不失為一種好的寫法。

5、筆畫續:咱們再來說筆畫,行書簡化很多筆畫,如果沒有老師帶,初臨時很難弄清究竟是如何下筆。(順便說下草書,不是寫的字無法辨認就叫草書,草書很難,草書的筆畫構造十分嚴謹。和行書楷書比,天壤之別。沒有行書基礎切勿練習草書。)

舉幾個部分朋友疑惑的栗子,用本橫縱1.5CM。

上傳後就不清晰了,一定要放大看細節。

《蘭亭序》

「群賢畢至」的「群賢」:

「映帶左右」的「映」:

「茂林修竹」的「茂」:

「亦足以」的亦:

「所以」的「所」:

《聖教序》

「藏」:

「含」:

「夢」:

「若」:

「妙」:

6、成字:看這幅字,不是作品,是一幅漏洞百出的字。用來給大家指正常犯的錯誤。(建議放大看細節)

這是很多成字寫到一起,有格子,就不必考慮章法的問題。

中國字稱方塊字,也是最難書寫的字體,(不得不說英文一個禮拜就能練出圓體、印刷體、義大利斜體)。一個字寫成帶著精神才能稱作好字,寫字有精神很難,空間筆鋒筆畫都是為了寫字有精神。

最重要的是不能把字寫倒。

「月」字,若是出作品為了謀篇布局可以這樣寫,但是平時不行,最後一筆必須要立住,才能讓字站穩。

可以用四邊形與筆畫相切,以驗證字是否站穩。

第一個「多」字,生活中很多人這麼寫,這就是明顯的把字寫倒了,也就失去了精神。

其次要注意字的解體構造,即「小章法」。

「到」字,這個字空間沒有處理好,所以寫出來會覺得彆扭,因為左右過長。

「高」字,這個字就是筆畫間距太大,寫成會感到空洞,也就是常說的「垮」。
因為第四筆「口」的上橫,距第二筆的橫遠了,以下為了保持空間感不能縮小距離,就間接導致整個字出現了問題。

上大下小,何以立足。

錯別字,非正確寫法。

「得」字,看著還行,但是可以更好,日子下面一橫偏下些,接上寸,會顯得字很緊密。

「金」字,明顯發晃,整體的毛病,人字頭寫的不端重,整個字也向左傾斜。

豎鉤勿寫彎。

這個字寫的太難看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寫的這麼難看。

很多字都有問題,知乎字數限制,不能一一列舉。那就到此為止。

7、章法:百度百科。

-------番外-------

此問題為《如何系統練字》,以我個人的理解,練字的方法基本差不多了,再說就說的遠了。我第一眼看到這個問題時,我默認為題主的本意是想練一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自由運用的好字,而不是書法作品。以此基礎我回答如上,如有迷惑,會在評論區回答。

如果以我的方法堅持下去,那麼至少也會練成這個樣子,

高中時的筆記。放大看細節,當時字寫的很乾凈。

家師過世後很久沒有用鋼筆寫字了,更不用提參加比賽。以前的作品大多不知所蹤,幸好朋友拍過我一張《滿江紅》的作品,獻醜了。

高二時所作。

或者也可以是這樣:

這些字就涉及到書法創作,現在看來寫的是漏洞百出的,不過也說得過去。作品說法很多。一幅作品中一定要有正文、落款、鈐印三部分,這幅作品的落款鈐印都ps掉了。

我出一幅作品有三個階段:第一個是找字,從帖子上找出每一個字,加以練習。
第二就是章法,設計整篇作品的風格和每個字的布局。
第三才是往紙上寫。不參加現場比賽的話,通常要寫5、6張紙才能達到理想效果。

所以看似二十分鐘寫好的東西往往含有幾周甚至幾個月的心血。

說到作品,能說的就太多了,字的章法,鈐印的規則等,延伸一些就能從書法說到楹聯再涉及到中國歷史。

那就到此為止吧。

知乎首答。

公眾號:八點練字

八點練字計劃,你參不參加?



(已更新完畢。打滾求贊!)

(全文上萬字。若不及細看,可以先挑黑體字和圖片瀏覽完。)

我之前曾經在一所211高校進行過系列的鋼筆書法專題講座,手頭上也有之前的講稿和相關的資料作為參考。那麼,這個書法教程的第二講,就用來將硬筆書法吧。


或許朋友們會好奇第一講在哪裡。我給個鏈接吧。第一講:如何開始練毛筆書法

這個答案裡面,對書法基礎知識與入門練習方法都有系統的整理和歸納。儘管這個答案是針對毛筆書法的,但裡面有很多理論,對於硬筆書法而言也是共通的。各位不妨移步過去看一下,順便幫忙點個贊吧。

跟很多朋友的認知相反的是,學習硬筆書法,並不比學習軟筆書法簡單。對於初學者而言,學習硬筆書法,其實更加需要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更加強調書寫者要得到書寫方法上的指導。沒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地進行訓練的話,盲目臨帖,通常收效甚微。


君不見,諸多終日提筆的朋友,寫出來的字依然是章法凌亂不成體統的。這正是因為他們寫字尚未得法,又把不恰當的書寫方法重複重複再重複,最終無非是將不恰當的方法,固化成自己的書寫陋習而已。


要知道,學習毛筆書法的初學者,只需要掌握基本的毛筆書寫技法,加以大量的練習,就可以獲得明顯的進步了;但學習硬筆書法的初學者,因為已經帶著舊有的認知和書寫習慣進行學習了,往往需要花更多功夫進行訓練,從而扭轉一些不恰當的書寫習慣,而遠非簡單臨摹別人字帖就足以有所進境。所以接下來,我所講的書寫技法,也會較上一篇研究毛筆書法的文章更詳細。


希望各位耐著性子看到最後,能有所收穫。

1 書寫工具

要先寫好字,首先還是應該了解清楚你所使用的書寫工具的。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硬筆書法書寫工具就是鋼筆和鉛筆了。其次還有因電腦閱卷普及而流行起來的中性筆,以及書寫性能不盡如人意,行將就木的圓珠筆。

接下來,我簡單地從這幾種的特性入手,比較幾種筆的性能和使用上的差異吧。

1.1 鉛筆——初學者利器,筆畫粗細表現力極強

鉛筆筆芯主要原料是石墨和粘土。其中,石墨含量越高的筆芯越軟,寫出來的字顏色越深;粘土含量越高的筆芯硬度則越大,寫出來的字顏色越淺。

根據筆芯材質和書寫性能特點作區分,廠商從硬度(H)和黑度(B)兩個維度對筆芯進行了分類。不同類型的筆芯對應的視覺效果如下圖:


(不同顯示器的顯示效果不同,此圖僅供參考。)

在實際書寫中,常用的筆芯則應該是HB、B與2B三種了。

在硬筆書法書寫過程中,鉛筆的最大特點在於表現力強。哪怕是同一支鉛筆,用力不同,寫出來的線條顏色深淺程度也不同。換句話來說,它除了能夠表現出筆畫的粗細變化,還能表現出色澤的深淺變化。因此,鉛筆的筆觸層次感更強,所能表現的肌理遠比其它同類書寫工具豐富。

但與之相對的,其缺陷也相當明顯。因為書寫過程中,筆跡是通過石墨粘附在紙上所形成的,不能像鋼筆一樣,寫字的時候能把墨吃進紙里。所以非常容易掉色,不便保存。

在應用鉛筆進行書寫的時候,為了達到更好的書寫效果,建議可以使用水粉紙等表面相對略為粗糙的紙來進行硬筆書法創作,以便充分發揮鉛筆的特性。

另外樓上萌妹紙 @VeMoggie 提到為了避免削筆打斷書寫節奏,而選擇使用自動鉛筆,我個人相當不推薦。因為木杆鉛筆筆尖是錐形的,便於書寫時發力,能夠把力度灌注於錐尖、即筆尖上;而自動鉛筆筆芯是柱形的,筆尖實際上是一個平面,而沒有一個真正把力灌注進去的筆尖。如 @VeMoggie使用的則是稜柱形的筆芯,各向施力情況是不對稱的,不方便掌控。

那削筆打斷書寫節奏這件事,又該怎麼解決呢?

我的方法是,需要進行書法創作的時候,先把書寫素材和白紙鋪在桌上,然後開始用小刀削鉛筆,一邊削,一邊對這份書法作品進行布局謀篇。大概削出5、6支鉛筆,就可以開始進行創作了。什麼時候覺得鉛筆鈍了,什麼時候就換另一支上場。

這樣做的好處能保證書寫過程中保持一氣呵成,作品氣韻貫通。而且因為作出了充分的準備,作品早已成竹在胸,下筆能更肯定和自信。另外如果各位有志於硬筆書法的話,還是應該盡量不要用卷筆刀削鉛筆的,畢竟自己親手用小刀削出來的鉛筆,才能真正符合自己的要求。

1.2 圓珠筆——不好用,可以丟

詳細講解過其中一種筆之後,其它的筆的特性也就比較容易說清楚了。

圓珠筆多數使用的是油性墨水,能表現筆觸粗細變化以外,仍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現色澤的深淺變化。

但是圓珠筆的墨水之所以能流到紙上,是因為墨水先流到筆尖內的一個小小的球珠上;在書寫的過程中,球珠旋轉從而把墨水帶到筆尖和紙張上的。這種設計造成的問題是,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球珠會發生一定程度的磨蝕,使書寫的筆畫增粗。

圓珠筆除了隨著書寫次數的增多,筆畫會越變越粗之外,還因為油性墨水本身的特性所限,色澤常常會較淺。因為其筆畫輕重深淺變化較鉛筆小,也相對較不便於掌控。所以近年來圓珠筆在坊間的出現頻率也降低了。

1.3 中性筆——性價比高,易得性強,習慣還挺好寫的

似乎在不知不覺間,中性筆已經成為了近年書寫工具界的新秀了。一般來說,中性筆出墨流暢,筆畫輕重便於控制;因此上手容易,操控性強。

相對而言,中性筆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在於筆觸未能體現濃淡變化,而且筆觸的粗細變化相較鋼筆要小。因為製作工藝所限,一般超過0.5cm的中性筆筆芯表現能力就變弱了,沒有辦法隨心所欲地寫出似有還無的牽絲效果。這個特性也限制了中性筆書寫字體的大小,寫出來的的字普遍略微偏小,不適合表現單字的細部。

當然了,它的更大優點在於價格低廉,方便易取。對於我來說,更因為它有著啫喱筆這樣好聽的昵稱而對它格外鍾情。

1.4 鋼筆——王道,挑支好的,好好熟悉它

鋼筆作為硬筆書法書寫工具的元老,就目前來看,其地位仍舊是不可撼動的。

書寫的過程,本身就是書寫者和書寫工具不斷磨合的過程。鋼筆的使用壽命較長,在和使用者相磨合的步驟中,具備了天然的優勢。一般來說,鋼筆的製作工藝最為成熟,材料最為考究,因此,一支製作精良的鋼筆,是最能表現筆畫的頓挫和節奏的。

由於其筆桿材質多為金屬,使用的時候感覺分外厚重;當鋼筆在紙面上揮灑的時候,常有種執長槍巨劍馳騁沙場的快意。

另外個人認為,明嘴鋼筆因為彈性更足,它的使用效果相較暗尖的更好,而且暗尖鋼筆的筆頭較粗,一定程度上會遮擋住書寫者的視線,不便於書寫。

選購鋼筆這事兒,前人之述備矣。我想補充的是,鋼筆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可以稱作書寫者的終身伴侶來著,所以如果是已經工作了的朋友,我的建議是,先嘗試足夠多的鋼筆,選出真正適合自己的類型。然後在購買力許可的前提下,挑最貴的來買。

2 執筆方法

執筆方法我在如何有效地練字?字體的好壞和拿筆的姿勢有必然關係嗎?這個問題下有過比較詳細的回答,願意花點時間的朋友可以點開這個鏈接進行閱讀。在本文中,我僅將與之相關的部分選取出來,略加修改,貼出來便於大家閱讀。

我曾經觀察過上千個青少年的執筆姿勢,發現超過90%的人執筆都是有問題的。
而基本上幾乎所有人都不知道,其實握鋼筆跟握中性筆的握法是不同的。

所幸的是,我們並不是真的不會執筆,只是很多時候忽視了其重要性,乃至長久形成陋習,不便更正罷了。

先講握鉛筆的執筆方法。

實話說,如何握鉛筆,在咱們上學的時候老師都有教過了。

所以如果大家有意重新學習執筆的話,多加留心,用 @方澈 所介紹的方法進行練習。按著經常在知乎出現的這幅執筆圖來進行修正,也基本可以解決執筆問題了。如下圖所示:

但有些要點圖中沒有被提及到,但是就是這些細節決定了你運筆時候的舒展和流暢:

1.筆和紙之間的夾角約在50-75度間。
2.執筆時候,不應當用拇指搭住食指,或者用食指搭住拇指。拇指食指間應保持若即若離的狀態。
3.食指指腹,拇指指腹右半部,中指第一指間關節和食指掌指關節與筆接觸;
4.食指指腹,拇指指腹右半部為主要發力點,中指第一指間關節為次要發力點,食指掌指關節作為定位用。
5.在書寫「鉤」之類自右下到左上的筆畫的時候,無名指應該協助中指發力踢鉤,不宜軟趴趴地枕在紙面。

書寫過程中,手指應該是舒展自然的,絕不能把筆掐緊,硬邦邦地要跟筆較勁。

原因如這個答案所說的:如何開始練毛筆書法?

手指握筆的時候,為筆提供的僅僅是對筆管的壓力,在垂直於紙面的方向上,這個壓力僅僅影響手指對筆的最大靜摩擦力。而筆的靜摩擦力,只要與筆的重力和紙面對筆的彈力兩者合力相互抵消就足夠了。無論人怎麼用力握筆,都不會影響這個豎直面的受力情況;反而會因為握筆過分用力,寫起字來就會不夠靈活、運筆艱難,寫出來的字顯得生硬而沒有靈性。

以上,是握鉛筆的方法。

握中性筆、簽字筆等水筆的方法和握鉛筆方法基本相同。但由於中性筆是通過液體毛細作用輸運墨水到紙面的,比較容易寫出筆畫,所以握筆的力度可以變得更加輕。圖中所提及的第二點,食指兩段彎曲,勿三段彎的說法可以忽略。

握鋼筆的執筆方法和握鉛筆的方法不同。其不同點在於,由於鉛筆中性筆在書寫時,對紙面的有效作用力是垂直於紙面的;而鋼筆則是通過壓迫筆尖的鋼片,使筆尖發生形變,墨水從鋼片間注入到紙上的。所以在鋼筆書寫過程中,有效的作用力應該是使鋼片產生形變的力,而不是垂直於紙面的力。

如圖示:

(圖源見水印)

(圖源見水印)

因此,鋼筆的執筆要領是:

筆桿應靠在虎口處;

而不是像之前握鉛筆的時候一樣靠在食指掌指關節處。

筆和紙的夾角約為40-55度。

3 輕重

在書法當中,無論是楷書,行書,抑或草書,都應當對筆畫的輕重變化,給予高度的重視。缺乏輕重變化的這幾種書體,必然難以具備足夠的表現力,勢必呆板而俗不可耐。

下圖左邊六字,「氣力復何如也」,選自米芾《張季明貼》;右邊六字,則依照原帖的間隔結構,以粗細相同的筆畫寫就。儘管右字結構依舊無懈可擊,但字中的妙趣卻蕩然無存了。



從這兩行字的對比中,我們可以直觀地感覺到,筆畫的粗細變化對字形影響之大。一個成熟的行草書家,其筆畫變化必然是豐富且和諧的。而即使是寫楷書,也應該尤為注意筆畫間的輕重粗細差異。


楷書的筆畫輕重,簡而言之,則筆畫的起落較重,行筆較輕,點則多為從輕入重,出鋒從重轉輕,但力度需貫通到底。輕重變化,起筆收筆都應交代清楚。


行書當中,為了書寫連貫流暢,常將基本筆畫(點、橫、豎、撇、捺、鉤、折、挑)用牽絲的形式進行相互勾連。在書寫的過程中,需注意基本筆畫應較為粗壯,牽絲則應輕細。這樣才能保證字形交代清楚,筆畫主次分明。


初學者常犯的錯誤是會把牽絲寫得跟基本筆畫一般輕重,這樣將會喧賓奪主,而且干擾字形的辨識,望慎之。


對初學者來說, 同樣需要注意的是,牽絲的目的,在於讓相距較遠的筆畫取得聯繫,達到氣韻貫通的藝術感受,講究輕盈無滯障,所以務必以簡明為要義,切忌繁複做作。


更具體的細節,將於之後在專欄「來,一塊學寫字! - 知乎專欄」中分點敘述。


當然,硬筆因自身屬性所限,較毛筆而言,筆畫粗細不易通過駐筆時間長短來改變,而筆畫粗細輕重,主要是通過把筆摁到紙上的力度來決定的。


一般來說,根據書寫工具的不同,硬筆書法的筆畫粗細,介乎於0.25-2mm之間。由於筆畫粗細的上限較難突破,所以要在硬筆書法當中表現輕重變化,還是應該讓輕的筆畫足夠輕,才能通過對比,體現出效果。


上面所說的執筆方法,正是兼顧了書寫過程的輕重變化與運筆的靈活控制。遵循上述的執筆法,多加練習,自能寫出高質量的筆畫。


筆畫的質感,是由運筆時候的書寫力度和書寫速度決定的。若有練習過毛筆書法的朋友,需注意切莫生搬硬套毛筆書法的提按頓收。舉個反例,朋友們自行體會,注意避免。


4 呼應

如前所述,基本筆畫中的粗細變化,體現於點畫清晰,提按分明;筆與筆之間的粗細變化,構成了牽絲映帶,輕重連綿。


而之所以有牽絲映帶,原因全在於傳統書法的審美情趣。


傳統書法中,高度重視書法作品的氣脈相通、筆意連綿。要達到這種氣脈相通的效果,最基礎的做法就是運筆取勢相互呼應。牽絲映帶,正好可以使兩個本無關聯的筆畫取得連接,使筆氣得以延續,形成呼應。


行書草書當中,呼應體現得更為明顯。除了上述的牽絲,使筆畫間筆畫間構成呼應關係的還有其它書寫技法。常見的構成筆畫間呼應的一般以下有三種書寫技法:

4.1 筆連


在不影響字形的前提下,將收筆起筆處相近的筆畫連在一起。如下圖所示,「知」字首筆」撇「與第二筆」橫「,以及倒數第二筆」橫折「與末筆」橫「,皆是通過筆連的形式連接起來的。這種寫法,簡潔明了。通過提按和轉折關係區分兩筆,通過相互連接的位置關係形成呼應。亦可簡化起筆收筆步驟,增強字中的流動感。

4.2 牽絲


牽絲主要為了勾聯距離較遠的兩個筆畫,出現於前後筆畫間,標識了運筆的路徑。如前所述,牽絲需要做到的是輕細,保證兩個基本筆畫之間界限分明。如下圖」知「字左部」矢「與右部」口「即是通過牽絲連接。


牽絲多由於行筆速度加快,前筆書盡,而未完全離紙即書寫下一筆畫所形成,多為自然生髮。牽絲多,則顯亂。初學者使用牽絲當注意有所節制,宜少不宜多。

4.3 意連


意連指的是書寫過程中,筆畫之間的連接,沒有直接體現在字上,但通過」意「和」勢「相互連接了起來。最簡單的意連方法,就是把本來可以用牽絲寫就的地方,切斷牽絲,只留下出鋒和入筆,留點相互連接的意思。


咱們先看圖,再和大家講講意連指的是什麼。



如上圖」知「字第二筆第三筆兩個橫畫,便是用這種方法連接起來的。為便於理解,特用紅筆標識筆勢。


意連的妙處在於似有實無、含而不露、藏而不發、窺虛見實、於無處見有。


楷書中,意連出現得更多,但多以筆意相貫、結構趨就而成,基本不出現之前所說的切斷牽絲的簡單做法。如圖中,」乎「字即為楷書。未能得其精要,只能揭示意連之訣一二。



5.章法


呼應可以出現在字中兩筆畫之間,也可以出現在兩個相連的字之間。如下圖所示,左邊的豎排書寫的4個字是傳統的書寫方法;右邊橫寫的字則是為了與之比較而出現的。



上圖中,我用紅色虛線標註了筆意。其中,左邊豎寫的四個字,分別通過牽絲和意連構成了呼應。但是右邊橫寫的四個字,則出鋒無所著落,入筆無所承接。


就單個字來看,大體的書寫方向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末筆所處位置,絕大多數位於底部或右下角。在行書當中,豎寫時,若末筆為撇或豎等適宜直接出鋒的,筆鋒放出後,便可順勢連接至下字之首畫;若末筆為橫或點等以頓筆作結的,寫至最後,筆勢如被壓得最緊的彈簧,重重頓下,然後撤去這股勢勁,筆鋒便自然爽朗地往回出鋒了,同樣能自如順暢地銜接下一個字。譬如上圖中,」請「字的出鋒便是一證。末筆為捺者,需作呼應時,常改為長點;末筆為鉤者,可省略鉤。


就此可以看出,因為漢字具有的天然特點,豎寫的作品,常常在各種情況下,都能保證字與字之間相互聯繫,相互呼應。因此,傳統書法中,都要求豎排從右到左書寫。


與這種書寫格式對應的,是傳統書法對」行氣「的重視。


」行氣」念作「ㄏㄤˋ ㄑㄧˋ」(háng·qì)。


(我特意強調這件事是因為百度百科標註的發音是錯的,見「行氣_百度百科」。)


意指書法作品中,一行字需以一氣貫之。其基本要求有二:一則是在一行字當中,能拉出一條中軸線,保證軸線左右兩邊的視覺重量大致相等;一則是字與字間具有相互聯繫,不致各自為政,支零破碎。


行氣的概念是從書法作品的整體效果出發提出的概念。這些從整體布局謀篇出發提出的書寫要求被統稱為章法。若是自己戲寫數字,自是沒什麼章法的要求的。但在正規的書法創作中,則需遵守一些章法上基本的要求,以免貽笑大方的。


一般傳統書法要求豎排從右到左書寫,先有正文,後作落款,款字較正文略小。由於繁體字是自隋唐一路傳承演進而來,有著一套成熟的書寫技法和審美情趣,故傳統書法以繁體字寫就。個人認為,以簡體字書寫亦無不可,只是簡體字出現未滿百年,如何結字構型尚處於摸索階段,可能會損失部分美感。而書法作為一門藝術,其美學意義當是高於實用意義的。因此,即便用簡體字寫就書法作品無可非議,個人依舊不作推薦。而尤為需要注意的是,切莫繁簡混雜,以避免突兀之感。


6.字帖選擇

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硬筆書法都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導致結構獃滯、字形呆板乏味、毫無美感的字帖也能大肆流行。新手未能了解書法的審美情趣,就貿貿然地闖進書店挑選字帖,實非上策。

誠然,硬筆書法界中確實有值得尊敬的大師。但其實哪怕到了現在,相比於傳統的毛筆書法而言,書法界關注硬筆書法的人士也是寥寥無幾。近20年來,中性筆製造工藝發展迅猛,而在國內,更讓人期待的鋼筆製作技術卻幾乎沒有任何突破。這個令人遺憾的事實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業內各方面對硬筆書法的輕視。同時,鋼筆製作技術沒有得到突破,也讓傳統的書法家認為,硬筆並未具備足夠豐富的表現力,來幫助書家實現自己的藝術追求。因此,也沒有更多的書法家願意投入到硬筆書法的領域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但是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由於硬筆書法的實用性遠比毛筆書法要強,所以書法學習者群體中,硬筆書法學習者更多,同時對硬筆書法的興趣也比毛筆書法的大。這個現象導致的就是,市面上存在有太多濫竽充數,粗製濫造的硬筆書法字帖出現。初學者要在這眾多的劣質產品中挑選出適合自己的素材,無異於沙中瀝金。

因此,我在這裡並不推薦初學者直接去選擇硬筆書法字帖進行入門練習;而更推薦的是,使用經歷長時間多代書法家考驗的古貼,直接臨習古貼。

如果有意練習楷書的話,可以考慮臨摹《靈飛經》,即鍾紹京《六甲靈飛經》。 @董卓瑤 已經介紹得很詳細了,不再重複。如果對行書練習有興趣的話,對初學者來說,比較推薦的還是筆畫明朗,法度嚴整的行楷吧。所以在行書方面,我的推薦是陸柬之的《文賦》。

在有哪些適合女生練字的字帖?這個問題下,我對臨習《靈飛經》有一點經驗的分享,如果有興趣,不妨移步一看。


為了檢索方便,各種系統性的書法知識,將會收錄到專欄「寫書法去! - 知乎專欄」當中。悄悄說一聲,目前,該專欄似乎是書法類專欄中關注數最多的一個哦。

祝諸位六六大順!

Daniel FC

2014-06-06

PS:

如果對更系統化的硬筆書寫方法感興趣的話,歡迎來聽我的知乎 Live:
「零基礎,學硬筆」系列知乎 Live


同類 Live 推薦:
Daniel FC的知乎 Live —— 硬筆書法入門
Daniel FC 的第一期知乎 Live —— 從零開始,手把手教你硬筆書法
Daniel FC的第二期知乎 Live —— 手把手教你硬筆書法(2)
Daniel FC的第三期知乎 Live —— 《靈飛經》筆畫精講

可能是現階段,書法類 Live 人數最多的線上系列課程。


目錄如下:


1.練字工具

2.執筆方法

3.摹與臨

4.字帖選用

5.讓練字更愉悅的秘訣

————————————————————

硬筆篇

一.練字工具

鉛筆——鋼筆

初學者我建議是用鉛筆。小學寫字之初都採用鉛筆練習。因為鉛筆可以讓你下筆更穩,對於筆力控制很有幫助。等到筆畫端正,不歪不扭之後,再轉換鋼筆。所謂筆力,是從手和腕間發出的靈活自然的力量,只要多練多寫,筆力會逐漸增長。

鋼筆確實由於型號牌子的不同對出鋒有一定影響。但由於個人使用感受不同,所以我推薦是去文具店直接一支一支試。我自己練字用的是百樂grace F 尖,以前用過英雄100。

二.執筆方法


執筆要做到「指實掌虛」,就是下指(拇指和中指)握筆要實,掌心要空,空若蛋形。手指離筆尖太近,執筆角度大,寫不好大字。離筆尖太遠,寫不好小字。拇指包住筆桿,運筆不靈活,大拇指與食指(虛握)輕挨著就好。握筆不要太用力,不然食指前段就是向內撇的。


然後我要聲明,上面說的這些,都是初學者寫字練習基本功時須遵守的正規法則,等到熟練之後,無論怎麼寫都能運用自如。初學寫字之所以必須講究執筆,是為了練習掌握這一工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不標準的握筆姿勢對字的好壞的影響很小,字不好看是因為練得少。寫久了之後,無論怎麼執筆都可以。古人謂之「執筆無定法」。

三.摹與臨

初練字時,手未十分熟練,筆未十分穩定,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摹」寫來打基礎。就是已能初步掌握書寫技巧的人,一本新帖買到後,對它的內容感到陌生,不知道字好在哪裡,也必須通過「摹」來掌握帖子的筆法間架精神等。


1.「摹」的方法是:


用透明而不透墨的薄紙蒙在字帖上寫。但由於現代字帖的紙太薄,所以我最開始時是用的兩層紙摹寫。達到一種可以依稀看見字的輪廓,但是又不是很清晰,需要花點心思去辨別下一筆應該怎麼寫的感覺。只蒙一層,如果不是全神貫注,很容易分神,描起字來不加以思考,就不會有什麼進步。


摹字的持續時間,等到筆畫不歪歪扭扭了,就儘快結束,然後進入臨字階段。因為摹字並不能讓你的字進步,離開了字帖自己的字還是以前那個樣子,沒有任何提高,你的大腦還沒有系統地明白一個字的間架結構組成。

2.「臨」的步驟有:


a.格臨


取雲母片或者薄玻璃片(我選用的方法是買手機的鋼化膜),照帖子字的大小畫上米字格,把這個玻璃片放在帖子上面,然後在現有的米字格紙上照著樣子臨寫。臨寫的時候先看清帖字哪一筆在格子的哪一個部位,照著寫在現有的米字格紙上。寫完之後跟原字對比,同樣是觀察哪一筆超出了或者還不夠的。然後再在米字格紙上格臨,反覆練習精確到神似為止。


b.對臨


此步驟不再用米字格,用白紙或者普通格子進行練習。此時跟格臨不同的是,不能看一筆寫一筆,必須看一字寫一字。在格臨的基礎上熟悉了字的間架結構,才能進行對臨。同樣寫完之後跟原字對比,反覆練習。

c.背臨


把帖子收起,憑記憶默寫。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把一篇帖字全部臨完,等臨到熟透之後,從頭到尾默寫出來。一種是隨臨隨默,臨熟多少字,就默寫多少字。這兩種方法都可以用,且可以合起來(先局部默寫,再全篇默寫),並不特意規範。默寫完畢後,跟帖子里的字不一樣的地方,要改正重寫。一本帖子全部默寫完畢之後,並且跟原帖很相像,才能算初步成功。但這樣的成功是不鞏固的,停止一段時間之後還會生疏,仍須繼續臨寫。直到想起一個字就清楚這個字的間架結構,直到即使字帖里沒有這個字,但可以根據以往臨的這位書法大家的風格寫出相仿的字來,才是小成。

d.意臨


是對臨和背臨的提高和升華。意臨不求局部點畫逼真,要把注意力放在對范帖神韻的整體把握上,形雖不似,神卻不離。意臨雖不要求與原帖對應部分處處相似,但各種寫法都應在原帖有出處,否則就不是臨寫。此法可逐漸形成自己的書寫風格。[但不能為了追求個人風格對之前的步驟輕視。]

四.字帖選用


先談書體。


前人對練習書法的程序,各有主張。有的認為應由書體起源篆——隸———楷——行——草的演變順序學習,有的主張先練楷書,再追上篆隸。不過篆隸在今日不會日常使用,所以對不打算深入書法的朋友不考慮。那麼就是楷書和行書的書體順序問題了。


楷書結構嚴謹,筆畫規範。我認為從基本的端莊開始練起,比較實際。行書與楷書雖然差別不大,但行書筆畫的起止轉承,抑揚頓挫都是跟楷書一脈相承,沒有楷書的基礎,行書並不讓人感覺清爽。楷書寫得行些,就是行書行楷;行書寫得草些,就是草書行草。楷書練好了,練行書是很輕易的事情。


以楷書為主,行書為輔,同時練起。

書體確定了,現在來談書派。同是楷書,各派的面貌都不一樣。[我建議的是先臨摹一兩個月現代人的硬筆楷書如《田英章硬筆楷書》作為基礎,再選用古帖臨字。]選好一位大家之後,就要專心臨寫,不要見異思遷。比如選定的是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就要按照「摹」「臨」的方法,一步步練下去,直到意臨。這時歐體的基礎已經打得很紮實。如有意繼續提高鞏固,另開一新帖,則最好從歐體其他的帖子《皇甫君碑》《虞溫恭公碑》等,從這些帖中繼續鞏固學習歐派楷書。然後按照同樣的方法學習歐派行書。我認為認準一位大家練習的好處就是,在字帖上沒有的字,也能因為長年累月的臨某一派,寫出相仿的字形來,使整篇文更具有系統觀賞性。到這時候,如若寫字興趣越來越濃,則可以學習其他書派的筆法。先攻一家,方可再臨百家。

附上一些精良的字帖和書法大家(部分經典之作如《蘭亭序》《膽巴碑》《九成宮碑》《多寶塔碑》等都有自帶米字格和分析詳解的書,淘寶或者書店都可以買到。):


楷書:

鍾紹京《靈飛經》

趙孟頫《道德經》《膽巴碑》《汲黯傳》

文徵明《落花詩卷》《老子列傳》

王羲之《樂毅論》《黃庭經》

顏真卿《多寶塔碑》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柳公權《神策軍碑》《玄秘塔碑》

王獻之《洛神賦》


行書:

蘇軾《黃州寒食詩帖》

米芾《蜀素帖》

陸柬之《文賦》

趙孟頫《千字文》

王羲之《蘭亭序》

五.讓練字更愉快的秘訣(重點)

上面的要領都仔細看完之後,算成功了一半。


書法是最枯燥的藝術,大部分人不能堅持下去。而如果不每日勤加練習,那成效也不大。但每日臨帖除非毅力心智非凡輩,也沒多少人能做到。

所以我的秘訣是——集字。

我除了幾本趙孟頫王羲之的帖子之外,還有一些書法類app。app的主要功能就是查找單個字在各大家間的寫法。比如你可以開始逐字查找你喜歡的短詩,影響你至深的書籍名,念念不忘的女孩的名字,星火、山川、早春、原野、長古寺的雪、三月櫻花十月楓這樣的詞語。當然每個字都要找相同的書法家來練習,不要這個字歐陽詢,那個字柳公權。(原因回讀第四條)

這樣練起字來,每天都是愉悅的吧。保持你對練字的興趣,是最重要的一條秘訣。

書法app種類可以參考我的另一個回答,有更好用的請務必告訴我: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8455082/answer/76812933

最後,我本資歷尚淺,不足以為大家傳授淺薄的練字體會,很多整理總結自書法家們的經驗,說得不對的地方還請多指教包涵。知乎上得少,如有能為大家解惑的地方,請微博私信我。

祝大家生活愉快。


想回答這個問題很久了,終於設計好了思路,用系統、簡潔、實用的方式呈現給大家。

廢話不說,先來一張簡單明了流程圖:


(看不清可以點擊圖片放大,圖中二維碼暫隱去)

如何系統地練字?當你提出這個疑問的時候,我相信你是已經準備好迎接一場比較艱苦的奮鬥了。

「練毛筆字」可能容易,畢竟拿根毛筆蘸著水在水寫布上劃拉劃拉也叫練毛筆字;但如果想「系統」地練字,那你就必須要遵循一個相對正統的學書道路堅持練下去,別進錯了門,也盡量少走彎路。

所謂「系統」,我覺得也可以稱作「學院派」,而與之相對的則是「江湖派」。學習書法一定要講傳承,要追古,簡單來說就是要臨古人的優秀的作品,這是大方向。具體實施方面,一是切忌用水寫布練字,二是不要用鋼筆墨水、顏料練毛筆字,三是一定要持之以恆地堅持,在一段時間內相對連貫地練習,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在開始正式回答如何系統地練字之前,我也想先來介紹一下我學習書法的一點經驗。

我是從六歲半開始學習書法,柳體入門,從一個一個散碎的筆畫開始學起,先是描紅,然後寫小字,寫大字,寫斗筆字(兩個13寸筆記本那麼大);學成語、學對聯、學唐詩、臨碑帖。柳體一學反正就是四、五年——這算我的幸運,也算不幸。幸運在於打下了很堅實的臨帖基礎,寫字硬朗,對柳體的把握還是比較深入的;不幸就是柳體確實筆法太過單一,在我對書法進一步的理解上,形成了一定的阻礙(你也可以說因為我笨)。


(2014年習作via大凝)

之所以學了這麼久的柳體,是因為實在不喜歡顏體,感覺像自己一樣胖胖的,一點都不漂亮。所以一學到顏體,我就超級自覺地退回柳體班。可總蹲班也不行,後來實在沒臉蹲班,就直接去學了趙體。

目前來看,我還是柳體寫的最順手,照貓畫虎的能力也還行,一個沒練過的帖子也能「畫」出個大形,薄弱在篆隸草。

如果你現在搜索寫什麼帖子入門,答案五花八門,但也會有一個句話90%都會被提到:挑一本喜歡的字帖。這是對的,因為有了興趣,才會自發地去學習、練習;但要注意,入門之後,對字帖的選擇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進行一定的規劃,別太任性。


(15歲書via大凝)

(17歲書via大凝)

(2016年習作via大凝)

(2016年習作via大凝)

(2016年習作via大凝)

(近作via大凝)

一、寫字之前的準備

1.1選擇一本字帖

在尋找自己喜歡的字帖之前,你肯定是要先來了解都有什麼帖。

(甲骨文)

漢字開始於甲骨文,但不是說我們就要從甲骨文開始寫。甲骨文之後是金文,筆畫從瘦削、直來直去變得豐滿、有彎筆。


(西周 散氏盤)

然後是篆書,篆書之後草、隸共行。入門的話,篆書可學,筆法相對簡單,要求筆筆中鋒,要對結構有整體的把握;當你在書法中已經摸爬滾打一段時間(學了楷書、行書)之後,篆書還是可學的——她促使你對文字有更深刻的把握,很多書法大師都是從篆書中找到靈感形成自己的風格。


(石鼓文圖)

隸書入門也不錯,同樣是筆法相對簡單,但相對於篆書來說多了幾分「化妝」的色彩;結構也開始豐富起來——在起伏中找平正成為一個新的課題。粗爆點,把隸書分成兩類:粗獷的西北漢子和娟秀的南方姑娘。喜歡前者可學乙瑛,喜歡後者可學曹全。


(乙瑛碑)

(曹全碑)

這裡我們要說明一點,在我們現在看來,學習書法的順序可以是楷、行、草,但字體的發展可卻是倒著來的!隸書發展的同時,草書和行書也蓬勃發展著。最有名的行書《蘭亭序》就是東晉書法一哥王羲之大作。而這個時期,楷書以小楷的形式也在悄悄孕育著。(《蘭亭序》不建議作入門字帖——太難)


(鍾繇小楷)

(蘭亭序)

隸書之後,有魏碑,但是不建議初學者涉獵,因為筆法結構相對都比較難,暫且在此處略過。


(張玄墓誌)

其實很多同學都可能會有一個疑問:你說真(楷)草隸篆,我都懂,是字體,那麼這個魏碑我怎麼沒有聽過呢?其實「魏碑」是一個比較模糊且寬泛的說法,魏碑主要指南北朝時期碑文、墓誌中使用的那些字體,簡單來說就是楷書的爺爺(還是楷書)。

魏碑之後,迎來楷書的大繁榮(唐朝)。我們知道的楷書四大家——歐、顏、柳、趙,前三位都出自唐朝。歐體《九成宮碑》、顏體《多寶塔碑》、柳體《玄秘塔碑》都可以做入門字帖。與此同時,《靈飛經》橫空出世,勇奪歷代小楷一哥的地位,其筆法、結體多沿襲二王一路,初學可以選擇,但難度比較大。


(九成宮碑)

(多寶塔碑)

(玄秘塔碑)

總結一下,顏體筆法相對豐富,結體相對靈活,並且後代很多書家都是走顏真卿一路,所以《多寶塔碑》算作推薦入門之首(我對不起與我相守十幾年的柳大大)。

在楷書日臻完善的同時,草書也迎來了春天。張旭懷素的大草在書法史上可謂濃墨重彩的一筆,但你肯定不能選大草入門,在此我也就不多提了。如果你偏要不拘一格上來就學草書,那就從《書譜》開始吧。


(張旭)

(懷素)

唐人尚法,宋人尚意,行草書在宋代煥發了第二春。但是入門絕對不推薦——筆法、結構、章法都很難,個性太強烈。這就像學畫畫,一上來可以讓你學素描,但絕對不會一上來讓你學畢加索或者達利。宋朝還有一個人,挺有意思——皇帝的命,藝術家的靈魂,宋徽宗。可能說瘦金體你更熟悉一點。入門字體別選瘦金體了,雖然好看又自帶網紅效應,但真的太單調了——這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是好漢,跟著吃螃蟹的反正誰也記不住你。入門別選瘦金體,答應我好嗎?(記得你是要系統地練字!)


(蘇軾)

(黃庭堅)

(米芾)

(蔡襄)

宋朝之後,趙孟頫不得不提。選擇趙體(行楷書)入門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有很多人詬病趙體媚俗軟弱,這跟歷史對他不公的評價有關。如果喜歡硬朗一點的可以選擇《三門記》。趙孟頫之後還有很多超級出名的書法家——比如我們的人氣之星文徵明大大、色狼董其昌、徐渭王鐸朱耷……但這些就不做入門推薦了。想專營小楷的可以選擇文徵明大大,筆法相對簡單,不過日後的進階再選擇別的字帖連貫性會稍差。


(趙孟頫)

以上說了這麼多,你可能又糊塗了,入門我到底選哪個呀?下面就給你五個選擇(真的不能再少了,再少要挨罵了)!

- 柳公權《玄秘塔碑》

文物出版社 ISBN:9787501000982

顏真卿《多寶塔碑》

文物出版社 ISBN:9787501044955

- 歐陽詢《九成宮碑》

上海書畫出版社 ISBN:9787547902509

(田楷來自歐楷,入門的時候可以寫上個把月,但別再多了哦!~)

《曹全碑》

上海書畫出版社 ISBN:9787547902394

《靈飛經43行墨跡本》(傳)鍾紹京

湖北美術出版社 ISBN:9787539442716

如果你還偏揪著我脖領子讓我推薦一個,就一個,那我只好說是《多寶塔碑》了。


1.2 準備用具


先強調,不要用水寫布不要用水寫布不要用水寫布!水寫布不是文房第五寶,那頂多可以算是老年人消磨時間的玩具。用水寫字和用墨的手感完全不一樣,練得越多,錯誤的感覺越頑固。

筆:寫大字用啟明文房,寫小字用九成工作室,廢話不多說,省得你選擇恐懼症。至於寫多大字用多大的筆,這篇文章 大楷、中楷、小楷對應該用多大的毛筆? 給你指明方向。

墨:雄獅、曹素功性價比都比較高,不差錢的話可以試試玄明,再奢侈一點的話可以雇個人給你研墨~但注意倒出來的墨汁別因為心疼怕浪費又倒回去,這樣你只能哭著把一瓶子變質的墨都喝了(偶不,倒掉)。

紙:小字講究一點,用蟬翼毛邊(九成工作室有售,別說我沒告訴你)和雁皮紙(相對比較貴)都很不錯。大字的話你就甩開膀子用毛邊紙吧(富陽、夾江的都可以)。不要覺得毛邊紙就不好,不好的是機器毛邊——一面賊光滑一面忒剌手。別買這種啊!

硯:不講究的可以用煙灰缸、吃餃子的醋碟代替硯台;講究的可以用老坑黑龍尾(歙硯),反正記得勤洗你盛墨的傢伙就好。

氈子:毛氈毛氈,建議你還是多花一點錢買羊毛氈,別買化纖的。毛氈的作用是托著你紙上的墨還留在紙上,別洇得哪哪哪哪都是;但化纖的就比較慘——不託墨,反而挺吸墨的,當你寫完一個字把紙一挪,剛才寫字的地方吸了墨又蹭到紙的其他地方了。

帖:選好你要寫的字體之後,建議買一本便宜但好用的字帖或者把電子版的字帖列印出來,至於為什麼,我會在稍後的[學會分析字形]章節詳細說明,但大概就是因為我會教給你畫輔助線分析字形的方法,在電子字帖上實施起來就會麻煩很多。字帖我還建議一定要折


(把要寫的那行折到手邊)

讓你正在臨寫的那行帖緊貼著你正在寫的那行格子,做到帖和你的字之間沒有任何干擾,保證效率最高的臨寫。


二、熟悉你的毛筆

2.1 學習基本筆法

邱振中有書——《中國書法:167個練習》。這本書不錯,把筆法介紹得挺詳細甚至有點繁瑣,正因如此,我覺得反而效果被打了折扣。關於基本筆法的學習,之前大凝嘔心瀝血寫了一篇,給大家參考學習 玩轉毛筆,學筆法就看這篇

基本的筆法還是要在具體臨帖之前熟悉熟悉,主要還是為了跟你的小毛筆親密接觸一下,感受一下你的小毛筆能做出多少豐富妖嬈的動作~很多剛開始學書法的人,會跟著老師畫道道、畫蚊香,這就是學習毛筆基本筆法的一部分。

如果你沒有什麼耐心把所有筆法都練上一段時間,那麼下面這三種你還是必須要會的:


露鋒起筆

藏鋒起筆

中鋒行筆

2.2 了解結構類型

漢字的基本結構其實無非是獨體字、合體字(左右結構、左中右、上下結構、上中下結構、半包圍結構、三面包圍結構、包圍結構),簡單了解一下即可,其實每種結構背後都會有一個比較統一的特點,練字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進行分類、歸納。這裡暫不多說。


2.3 學會分析字形

這個章節我要標註小星星,這一部分是你臨帖、寫書法的一個方法論

上文字帖部分提到最好你要有一份紙質字帖,就是因為我們要拿起筆在字帖上圈圈畫畫幫助你看好字形。

先上兩張圖,這是我畫線分析過的字,大家感受一下:



我分析字形過程基本如下:

A 找中線、重心,因為這是一個字最基本的部分。

B 觀察是否有突出的一筆,或者特別特別重要的一筆(比如特別長的一筆橫,突出的斜鉤等)。

C 找橫豎的對齊關係。這個就好像那些帶輔助線的格子,主要是為了定位,分辨長短的關係和筆畫間的對齊。我把這些輔助的線叫做「經緯」。

D 看空白,關注收放的對比。

E 觀察筆畫在字形中的特點(主要是粗細)。


三、開始臨帖(以靈飛經為例)

3.1 筆畫

寫筆畫的時候,主要注意筆法。比如一橫,多是露鋒下筆,或有連帶,逆入行筆。這些需要自己在練習之前多看。可能剛開始寫一個帖的時候比較難把握其中的特點,那麼可以購買一些相關的書籍輔助學習。

基本筆畫無外乎這些:

點、橫、豎、撇、捺、勾、提、折。


3.2 獨體字

有很多同學會說,我從來都沒有分字形臨過帖呀,難道是我一直寫錯了???

其實也不算是寫錯,當初我練字的時候,也是練練筆畫之後直接臨帖,這樣沒啥錯;後來因為要教課,所以開始系統地審視《靈飛經》,把其中的字進行一定的分類整理,我發現這個過程讓我對靈飛經的把握有了很迅速的提升,自我感覺是一條可以飛起的路,所以推薦給大家。嫌麻煩的可以跳過直接看3.6逐行臨寫。

獨體字一般筆畫都比較少,但絕對不好寫。有一種說法就是越簡單的字越難寫,這不假——比如寫個「一」,起筆沒起好,等於這個字一半就毀了。加上筆畫少,空白就大,難找位置。

我們可以把獨體字看成一個個小的組塊,先整體把形狀掌握好,然後再分解筆畫。

此處列舉兩個獨體字:

這個字拿到手,我會先看大形狀,是一個三角形,然後再分析其中的空白。

這個字主要分析一個伸長的豎彎鉤。豎彎鉤十分舒展,與橫折組成的空白也要看做字的一部分——計白當黑。


3.3 左(中)右結構

獨體字是相對簡單(是simple不是easy)的結構,我們可以看成單個的組塊,那麼像左右結構、上下結構這種就是組塊的組合。但這不僅僅是1+1這麼簡單,在組合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處理很多關係——空間的關係和視覺的對比。

以下每種情況各舉一字為例。

A 空間的關係——高低、距離

欲——高

我們左右的高低,而這個字還恰巧沒有很明顯的高低變化。

豁——距離

看這個字,主要想強調的是左右之間的距離。這個字就是距離很緊密,穿插的關係。


B 視覺的對比——寬窄、長短、大小

婦——寬窄

這個婦字就是很明顯的左窄右寬的字。

穢——長短

穢是左短右長,其中一筆斜鉤比較突出的長。


3.4 上(中)下結構

在上中下結構中,最重要的就莫過於「端正」,所以畫經緯線就變得很重要。




3.5 包圍結構


在包圍結構里,我想強調的是端正和避讓。全包圍結構一般就是國字框,那要注意的就是一定把框子搭好,再按部就班安排裡面的內容。避讓的關係多在走之旁里出現,我們要給橫折折撇留出空間。


3.6 逐行臨寫——從對臨到背臨

在按結構進行了一定的練習之後,我們可以開始逐行臨寫字帖了。這裡很多朋友都會有一個問題,就是如果遇到不好寫的字,我是一下寫他個百八十遍,還是不管了先寫下去呢?

按照我的習慣,如果遇到比較難的字,我會連著練幾遍,但不會超過5遍,因為一個字寫太多遍就真的不認識了……很多時候我們一個字練特別多遍後,並不一定就比第一個好很多。別太糾結於一個字。


(手寫via大凝)

對臨的意思是對著寫,那麼比對臨更近一步的就是背臨,要求你把字帖中的字形記在腦海里,不看字帖也能寫得八九不離十。


(遇到寫不好的可以適當多寫幾個)

3.7 成篇臨寫——關注章法

練習了一段時間後,我們可以開始關注一整篇的效果了。這個階段不要求你來通臨這個帖,但是寫出的作品也要相對完整。比如寫一張小信箋,你也要把每行的行氣把握好,不能再是零散的單字。


3.8 通臨——從臨摹到創作

寫一個帖子,最起碼要通臨幾遍這個帖,不要總是寫前兩行。經過一段時間的臨寫,掌握這個字體的筆法、結構特點,就可以嘗試自己創作了~

前期可以考慮集字創作,然後慢慢脫帖獨立創作~


四、一體之後,再來一體!

我覺得寫毛筆字,從臨摹到創作的路真的還挺長的——資質好的,一本字帖,勤加練習,一年半載寫出個模樣,就可以嘗試脫帖進行這個帖風格的創作;資質稍差的,可能一兩年也是這一個帖。無論你是資質好還是差,我覺得都不要心急,好好臨帖是學書法亘古不變的真理。所以在我看來,別著急創作,寫好一體,再來一體!

學書法本來就是一條相對孤獨的路,如果有小夥伴一起前行會更有動力——這也是我們創立墨銘奇妙的初衷。

寫了這麼多,希望能對你有一些幫助,不過說出大天去,也不如你實際動筆練幾個字,趕快寫起來吧!如果有更多疑問也歡迎來我們墨銘奇妙大社區一起交流~等你哦??

(完)

寫在最後,如果還想更詳細了解書法入門的問題,比如入門能不能寫田楷、能不能寫瘦金體、我該練多大的字此類問題,可以關注我的一場4個小時知乎live,幫你入門書法。( live 名稱:書法入門完全指南,進入點擊 知乎 Live - 全新的實時問答


2017.07.30修改,經知友反饋回答中有亂碼故修復,另本回答已有三年有餘,期間答主教學經驗有了不同的看法,故對文中部分內容稍作調整

答主B站直播:1628987

視頻封面2017-07-26 22-09-51硬筆《靈飛經》臨摹示範bilibili.com視頻

另:應諸多要求,答主建立了免費練字(軟硬筆)交流群「字丑,此生不見」,可以幫忙隨時指點。

入群加我微信:Encore_oscarmike(請自備練習習作)

--------------------------------------------------------------------------------------------------------------------------

2015-9-29 全文更新完畢(2014年5月至今)
超多圖預警!!!超長文預警!!! 我30了練字晚不晚?不晚! 練字難嗎?跟吃飯一樣簡單! 改了下排版方便觀看(毛筆書法是重點)
本篇第一部分簡述了硬筆書法的系統練習方法,但切勿以本人一家之言為金科玉律。只是個人在教學過程中的經驗總結。
第二部分完整的講述了毛筆書法的系統練習,將你在初學階段會遇到的所有問題一一列出。 如若還有其它疑問或要各種電子版字帖請私信諮詢。 感謝長久以來支持我等待我更新的小夥伴們。
未經本人同意不得轉載!!!!!
先上部分日課鎮樓
私以為本人水平欠佳,但不至於誤人子弟,希望更多的人看到系統的嚴格的學習方法而不是泛泛的江湖體。所以我懇請如果您瀏覽至此,耐心看完。全文歷時一年,字斟句酌的把自己多年的經驗,打上來,只求好好完成這件事並且讓更多人喜歡上我們的國粹。

題主問「如何系統的練好字」,我姑且認為題主的首要目的是想寫一手好字,然後再提「書法」。那麼我的回答也會遵從這一順序,所以大家各取所需。

我想大部分人「練字」,目的無非兩點。

1、日常使用:受「字如其人」說法的影響,看起來這麼高大上,偶爾露一手可以博得旁人讚揚,興許還能俘獲女神芳心= =,再不濟自己的名字也得寫得像模像樣一揮而就。記住,這時你是在寫」字「,這是一項「技能」,就跟什麼「精通office」一樣一樣的。既然是技能就有技能的學法。

2、興趣愛好:這時你已經出於愛好來審視這件事了。現在年輕人能寫一手好字的人太少了,更別提能潛心學習書法了。但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核心的核心,我個人是極力推崇的,閑暇之餘擺開紙筆,靜靜地感受筆和紙的摩擦,未嘗不是一件很高(zhuang)雅(bi)的事情。當然練書法的好處還有很多比如增強毅力有益健康balabala。此時,已經可以稱你乾的事為寫」書法「了,這,是一項「藝術」

「技能」和「藝術」的區別,一看便知。

這是以前初中時學習的筆記,為了練小楷逼著自己懸臂抄筆記.....

藝術呢,有點玄學,就是這樣,歐楷心經.......能給你「美」的感受。

藝術呢,有點玄學,就是這樣,歐楷心經.......能給你「美」的感受。

說了這麼多廢話也該進入正題了,首先不管是「技能」還是「藝術」,你都得遵循一點,沒法做到的話,就不用繼續看了。

即:沒有所謂的速成,別急..........

沒有所謂的速成,別急..........

沒有所謂的速成,別急..........

我並不是一上來就要打擊你的進取心。想快可以,翻幾本字帖大概看看,再結合自己以前的字。瞎畫幾筆,也像模像樣的。這不叫」系統的練字「,恕我直言樓上有的高票答案的字即是如此而成,當然只是個人拙見,你可以說我old school,不代表我不喜歡其答主和答主的字,各有所法。大眾喜歡的才是真的好對吧。本人習字至今僅十幾載,算是剛剛起步,著實也不敢說自己寫得好看,在此也只是想分享自己學書、教書的經驗感觸,幫大家少走彎路的寫好字。

--------------------------------------------------------------------------------------------------------------------------------------------

第一部分(2014.05.30)

好,先說「日常使用」這一種。寫在該話題前的一句廢話:如果你有條件,一定要嘗試毛筆書法,寫好「毛筆字」,硬筆字自然不需多練

既然是「技能」,我們就不用上升到軟筆書法的範疇了,所以也沒有所謂布白氣韻等玄之又玄的東西,你想要掌握的只是「我要寫一筆好看的字」,而這個「好看」我們定義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這個過程我們最少要一年以上。以下三條需明確。

  1. 首先,意識層面,你得認識到你的字是很醜的....即便有人說你寫得好你也要硬理解為那人「審美素養」不夠或者奉承你,死活覺得自己寫得還可以的無法找到動力的,可以私信給我求打擊。另外就是你得坐得住,不要因為有一點點瓶頸就放棄或者開始隨心所欲。你跟我講寫字要隨性,信不信分分鐘抽死你,因為你的水平還沒到隨心所欲意在筆先的境界。你甚至需要抱著一顆空空如也的心去學習,丟掉以前的不良習慣,像孩子一樣去重新開始。
  2. 其次,把手裡的什麼描紅貼扔掉,就覆一張透明紙那種東西。這裡贊同 @董卓瑤 的建議。你如果細細體會一下你會發現,你在描的時候可能在想晚上是不是要跟基友去擼串,可能在想是不是上哪找個片看,抑或只是機械的去跟著紙後面的字走,機械的填補(更有甚者買那種筆畫有壓痕的,真是坑的一手好爹啊),總之你根本沒有在考慮為什麼這個字要這麼寫?這字的結構是啥樣?有哪些字跟他類似?當扔掉描紅本你發現自己的字又變回了那副蟲爬樣......所以別沉浸在描紅的假象里,那錢拿來買盒TT更實惠些 = =。
  3. 最後,關於器用,我不提倡局限於某種筆,這根本不是什麼值得說的「重點」。就硬筆書而言,筆畫固然重要,間架結構才是一個字的風骨,難道你要上哪兒都帶著根用的慣的筆么?不同筆有不同的性質,軟硬粗細流暢程度,你都要去感受體會,去嘗試各種各樣的筆,甚至蠟筆、自己修的鵝毛、蘸水的牙籤。水性筆油筆確實滑,但是難道你平時堅決不用這兩種么??滑有滑的寫法,你一定要在諸多常用筆裡面找出你認為最難寫好字的那桿筆(僅適用於硬筆字),你認為鋼筆不好用,就拿鋼筆練,你認為油筆根本不是給人用的就拿油筆,等你「感覺這根筆其實很好用」時,隨便給你根別的筆你也一樣玩得轉。紙也一樣,多嘗試多體會,你不是要當藝術家,你是要學技能,技能當然要實用而不是花架子。不過個人喜歡道林紙,比較適合鋼筆字。

新技能get-
程序1.先楷後行,循序漸進
------------------條文解釋: 楷書結構嚴謹,筆畫規範,形態沉靜、端莊、威嚴。而行書基本筆畫與楷書相差不大,只不過加快行筆速度,用筆更加簡潔,率意,富餘表現力。很多人喜歡上來就玩連筆(行書or自創草書*),殊不知行書筆畫的起止轉承、抑揚頓挫、輕重提按卻是與楷書一脈相承的,所以,如果沒有好的楷書基礎,就很難寫得出讓人信服看得舒服的行書。這兩者猶如爬和走,行書雖快,並非胡飛亂舞,不會爬豈會走??行書看似無法度,但也有他的「規範」,自創胡亂繞一氣,未免顯得油滑輕浮矯揉造作。也就是--俗,字想要寫得瀟洒脫俗非一日之功。
為什麼循序漸進?就是告訴你不要上來就要自創體,先攻一帖,矢志不移,兼學百家,厚積薄發。 臨帖這一關你是沒法繞過去的,沒有捷徑可走。這裡選擇合適的帖是很重要的,眼光不一定要局限在硬筆字帖我建議你看看軟筆字帖更有利於你掌握字的神韻。其次就是這樣臨寫出的字有古風,與市面上熱賣的東西有差別。市面上的硬筆書法字帖良莠不齊,俗不可耐。曾見過拿「華文楷體」直接出冊子的。楷書字體也有很多,找你喜歡的去選,這裡羅列一些供大家選擇:
鍾繇(正書之祖) 《薦季直表》、《宣示表》;
王獻之《洛神賦》;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可從九十二法入手)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
姜夔 《跋王獻之保母帖》;
文徵明《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趙孟頫《道德經》、《洛神賦》;
鍾紹京《靈飛經》;

個人建議選擇規整的法度嚴謹的楷書作為這個階段的練習,能打下極好的結構基礎。雖然上述字帖後面的都是小楷,但新手很難發現其中的結構規律並加以利用,長久看來易導致字輕浮,因功底不實。

著重推薦《歐體楷書間架結構:九十二法字帖》很薄,僅8元,方便攜帶,實為初學楷書之至寶。(註:目前好像各大網站缺貨)

好,楷書寫得差不多了,差不多的意思是:

好,楷書寫得差不多了,差不多的意思是:熟練掌握筆畫及結體(從學術上講並不代表你寫的很好)。

這裡著重強調一下,個人認為在初學硬筆階段一味地追求寫出毛筆字的粗細變化,要求達到很高的筆畫表現力而忽視結構,這是一個捨本逐末的事情!!!!現在特別多的人推崇這種極力用圓珠筆中性筆表現毛筆的粗細的方式我不否認這是藝術但是不建議新手這麼干!!浪費時間!

僅為個人觀點!

學習楷書這個過程視個人用心程度及悟性基礎的不同,我無法告訴你一個固定的時間,但是,半年以下免談。如果可以解鎖行書了。這時可以選擇上述一些筆畫靈動的字帖,比如《靈飛經》及《道德經》等過度到:

王羲之《蘭亭序》《聖教序》;

趙孟頫《赤壁賦》;

著重推薦聖教序,集大成者

這幾個看個人所好任選其一,著重注意一點:筆畫連帶(筆順不要寫錯哦)。此時,你需要找到自己的「節奏感」,筆尖在紙上有你最適應的旋律。 基本上,作為「技能」屬性來講,到這裡就可以了,你已經達到了你的初衷,我稱之為「應用書法」。你不需要深究多少,此時你的字已經可以拿得出手了。此時你需要做的就是回頭去學學其它書家的楷書,或者深入行書帖,大量的練習,釀化質變,不期然而自然者。

關於前文提到的「自造草書」,這裡有必要提一下。草書並非如你所見隨性所欲,即興而發。草書是一種「符號文字」,有嚴格的法度。你只看到了懷素的狂放洒脫沒有看到懷素練字時下的苦功,一個字你某一筆寫長了、或多繞一個彎、多個點可能就變成另一個字,例如《草訣百韻歌》:「有點方為水,空挑卻是言,宀頭無左畔,辵遶闕東邊,長短分知去,微茫視每安。」 「 左阜貝丁反,右刀寸點彎。 曾差頭不異,歸浸體同觀。」 言下之意,不要隨意的以為自己寫得很洒脫,七拐八繞,人家看的一頭霧水。作為該「技能」的一項解鎖項目,字裡行間出現草書字是可以的,但是僅限於一些結構助詞、語氣助詞、時態助詞之類,如「的」、「也」、「了」、「乎」等,這樣有實際的好處是書寫速度加快且行文看起來靈動,但千萬別多,為啥?因為此時你功底不夠。PS:要學的話系統的從頭到尾的去學孫過庭書譜。

2.先點畫結體,後章法布局

------------------條文解釋:上面是大方向把握,這裡是細節技能,純乾貨。 開始臨帖時,切莫急於下筆,此處涉及到「讀帖」這個概念,此為「心讀」而非「嘴讀」。拿到一本字帖,不是上來就寫,而是要仔細觀察其風格,運筆特徵,結構特徵。考慮其為何那般寫。關於讀帖,有名的典故:歐陽詢看到晉代書法家索靖寫得一塊碑文,起初「駐馬觀之」了事,走了幾步又返了回來「下馬觀之」,越看越好,最後索性睡在那裡仔細看了三天三夜才離去。(印刷業真偉大)

第一仔細觀察相同點畫在不同字之間的變化,在字當中不同位置的寫法(比如各種「點」、「撇」),把這些點畫位置不同的字抽出來,進行練習,熟悉他們在不同位置怎麼寫,直到熟練運用。

第二尋找代表性結構字,意為,在各種間架結構里,每種結構的代表字。如「安」、「每」、「女」、「永」、「乃」、「及」、「宮」、「贏」等等,寫好其一,事半功倍。臨帖並非不動腦子,反而是需要十足的耐心和專註,把這些字抽出來,臨寫到儘可能像

第三對字帖很熟悉後,你需要「背臨」,指扔掉字帖靠記憶去寫。最後是「意臨」,即掌握其主要風貌,融入自己的風格。最後兩項一樣重要,否則你無法脫離字帖去寫其他東西。

臨寫練習時,把你的精神專註在筆下,重現前人一點一畫的筆觸,再造一字一行的結構布局,乃是以謙遜及誠恪的態度,好奇與追求的心,去體會這種高度抽象的美,無論其風格是雄強的,或是秀美的,是昂揚的,或沉鬱的,都值得你暫時扔掉手機離開電腦去沉浸其中。抱著急功近利的心態寫不好字。

關於章法:硬筆書法章法不同於毛筆書法章法,蓋因古今習慣不同。應用文體書寫一般遵從自左向右的書寫格式,應遵循下面幾條:

字整體造型宜扁不宜長(豎畫不宜過分伸長,筆勢取橫向)

勿緊貼橫格上下線(適中位置應沿橫格中心線,沒有把握更不要超格)

標點符號空半格(節奏感)

字大小適中,首字要寫好

至於,執筆還有坐姿什麼的,前幾位答主已經回答的很明確,此處不贅述。作為技能到此已經講得夠「深」了。焊工並不需要知道鐵原子的原子質量對吧,他只要焊好手裡這個玩意兒就行(沒有黑焊工的意思,只是舉例,作為一個理工科男我深知焊工之牛逼)。所以抱著第一目的的你,看到這裡就足夠了,回去練字吧。往下看是一個很龐大很繁雜的系統,如果勾起了你的興趣,即將為您呈現。

------------------------------------------------------------------------------------------------------------------------------------------

第二部分:毛筆書法系統練習:

打算練習毛筆書法,你已經不僅將「寫字」看作為一門技術了,你想要更深入的了解體會,但是事先我們要明確:初學毛筆書法是一件極其枯燥乏味、挫敗感極強的苦差事,如果你只是想寫一筆好字平時用那麼下面可以忽略了。

一定要確定你是真的喜歡並且確定自己可以堅持下去,我身邊太多學了兩三天就放棄了的。如果你想靠練習書法來「培養毅力」那麼請去健身房,據本人經驗:

書法無法培養毅力!尤其是「培養青少年毅力!!」本人特別反對家長強行要求孩子練字。

叫一孩子在對書法不了解不喜歡的前提下站兩三個點兒去劃直線,真心事倍功半。

阻止你繼續下去的困難有很多,先確定你可以做到如下情形,再開始吧:

生活中有足夠的自由時間,保證平均每兩天2小時以上不被外界打擾的時間。

現有一張比課桌空間大的桌面,桌子高度適宜。(不要因為要學書法專門購置)

能夠忍受一個簡單的字寫上百遍而不抓狂。並且第二天繼續攻克這個字。

能夠接受半年後進步可以忽略不計這種設定。

確保喵星人不在桌子上走來走去。沒有太多朋友舍友之類的冷嘲熱諷。

好了,不嚇唬你了,現在你決定學習書法了,當然,有條件的話盡量在當地找個老師學,會省力很多,選擇老師後面再談。中國書法有一套龐大繁雜的發展與審美體系,此處不贅述,想了解的買書看就行。這裡說實際的東西。

一.器用部分

學書法之前當然要買「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但實際上還需要字帖架、羊毛氈、鎮紙、筆洗*。我這裡姑且稱之為「文房八寶」吧。

1.筆初學者建議購買兼毫筆,我個人建議短鋒羊毫。這裡兼毫的意思就是由兩種以上的動物毛做成的毛筆,常見的羊狼兼毫是用黃鼠狼和羊身上特定部位的毛製成(例如「三狼七羊」即為30%黃鼠狼70%羊毛),為什麼要混雜因為不同的毛硬度及蓄墨能力不同,還有例如:七紫三羊即為70%兔毛(野兔肩毛)30%羊毛,純狼毫即為100%黃鼠狼毛。

羊毛軟回彈慢,蓄墨好,黃鼠狼毛硬彈性好,蓄墨能力次之,紫毫一般用來做小楷筆。選擇什麼筆視書寫字體及大小風格等而定,初學不需要考慮這些,羊狼兼毫即可達到很好的效果。但書寫楷書作品最好選擇硬毫。如圖從上自下依次為羊毫、狼毫、兼毫。

選毛筆若在線下購買好挑選一些,觀察有無粗細不均的毛髮,筆桿直不直即可,但盡量不要購買帶筆冠的毛筆,最好選擇直插式(我用的那樣的)毛筆。下圖是帶筆冠的毛筆。

選毛筆若在線下購買好挑選一些,觀察有無粗細不均的毛髮,筆桿直不直即可。

初學沒必要選擇50元以上的毛筆,網購時盡量選擇好的品牌(周虎臣等)或者手工制筆,上圖的羊毫筆僅10元但也不難用。如果實在選擇困難可私信我。

新筆購買回來後要先用溫水泡開,過程中輕輕擠壓筆尖讓膠質洗去,用完後一定要洗乾淨甩干後筆尖垂直向下懸吊自然風乾(不可暴晒,會裂桿)。

個人更建議短鋒羊毫筆的原因是其筆性相對兼毫而言彈性不足更難掌握,但有利於打下堅實的基礎,當然切勿買成長鋒羊毫,否則你會在盛怒之下掰斷他......................

2.墨建議選擇墨汁而非磨墨。因為墨汁方便省事好保存,而磨墨不是初學階段要乾的事,那屬於玄學。磨墨費力費時髒兮兮不說(手汗的注意了),你還需要一個能下墨的硯台一個水滴,寫個字不夠費勁的了,墨汁雖然墨色表現不如墨塊,但是你也不是要參賽,磨墨這種活兒想一想得了。

墨汁牌子老北京、書友、一得閣(注意有假的)等都可以沒啥說道的,但是別上來就雄心壯志買那種1升裝的大罐子,要選擇帶細出口的擠壓瓶,不然倒一手一桌子墨汁別怪我沒提醒你。

(初學者請購買上圖左側那種口的,別買右側大罐子)

(初學者請購買上圖左側那種口的,別買右側大罐子)

3.紙:機制毛邊紙即可。紙的購買一定不要貪圖便宜,這東西是絕對的便宜沒好貨。勿使用宣紙練習(你有錢當我沒說),實際上平整的舊報紙也很棒。6元以上一刀的毛邊紙可以考慮購買,再便宜的沒法用一沾墨就碎,而且幹了後皺的不成樣子。初學者一定要買九宮格或者米字格款式的毛邊紙!!!吸墨程度以「純墨汁與水在約10:1的情況下正常書寫圍繞筆畫洇出不超一毫米」(無科學依據,自編)即可,平時練習墨汁不要兌水,不用那麼節省.............

下圖為機制毛邊紙,淺綠色,兌水5:1基本不洇,可以清晰的看到筆鋒使轉。

在淘寶購買時,不要購買下面這種紙,大體特色是:「白色、宣紙、帶格、價格不超15元一包。」紙質生,新手極難控墨,根本無法看清筆鋒,對於初學者來說基本沒法用,謹慎選擇!!!!

以上為不兌水蘸正常墨量書寫,已經洇的無法看清筆畫細節。

以上為相對少一點墨快速寫,仍然洇開了一些,無法體現歐楷的方筆特點。

好了,紙不多說,大家自行購買。

4.硯台:嚴格意義來說這東西屬於文玩了,不敢多言。我們正常使用還是以實用不損筆毫為原則就行,不用天天洗,積墨厚了洗就行。小碟子也可以,還好洗。

5.字帖架必須要字帖架或類似的東西,字帖不可平躺在左手側,必須架在寫字區域正前方。因為放在側面會導致看字形失真,嚴重影響臨帖。不想買的話可以拿別的代替,本人就是用燕尾夾夾著立在電腦屏幕前的。

6.羊毛氈必須墊羊毛氈,你可以直接在乾淨桌面上放毛邊紙寫毛筆字試試看,等你寫完了就發現紙粘桌子上了.....而且羊毛氈配合鎮紙有利於穩定紙張(增大摩擦力),石質鎮紙不慎掉落在桌面上也可避免不必要的損失。為了逼格可以考慮購買我那種黑色的羊毛氈。

7.鎮紙:這玩意兒沒必要非得買但是你得有這麼個東西,因為市場上購買的毛邊紙大都不平整,需要用鎮紙壓住上面再用手壓住下面才可正常書寫。只要光滑不劃紙就可以,什麼材質無所謂。

8.筆洗:這東西主要是用來潤筆,並不是指寫完了把筆在裡面涮涮就好了。你寫的過程中突然被打斷需要處理一些事情,再回來書寫筆就僵了,放在筆洗里潤一下就行了。用個水杯也可以,這玩意兒跟上面的不同,裝逼效果大於實用價值。

-------------------------------------------------------器用部分完結---------------------------------------

****器用部分番外:在硯台里舔筆的時候要順著毛舔,切忌橫著甚至倒著舔。

第二部分②:毛筆書法系統練習入門

東西都買完了可以開始了

個人建議站著懸臂寫,當然你現在大部分輔導班網路照片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坐著枕腕寫。

這倆的區別實際上就是一功夫。沒有硬性的要求,你怎麼寫都行寫好就成。而且隨著字變化,就好比你寫榜書還枕腕豈不是叫人笑話。

只是個人從小受教就是懸臂站著,等長大後受到多位書協會員稱讚功夫到家。所以建議諸位初學就站著懸臂寫,畢竟你不可能一輩子寫小字。

所以呢,桌子高度很重要,具體一點就是拿著筆小臂平行於桌面,只需稍稍彎腰便可書寫。這樣一個高度就行了。太高了累肩,太低了累腰。

執筆法什麼的,書上網上都可以看到,我具體放個圖

就是所謂:

就是所謂:撥鐙法。大拇指往前抵住筆桿,食指中指往回摳筆桿,無名指往前頂筆桿,小指緊靠無名指。做到「指實掌虛」。再來一圖:

這個抓筆有講究,既不能太死,太死使轉不開寫久了累,太活筆畫輕浮無法很好地控制筆鋒。

所以也是件視所寫字體的事情,寫行草書,可適當送抓,楷書,要緊一點。

初學時候,您可能活這麼久沒拿過毛筆,所以對於這種奇葩的控筆方式會很難過,所以不要急著上來就練筆畫什麼藏鋒收筆啥的,這個時期最重要的事情是

熟悉毛筆的提按!

熟悉毛筆的提按!

熟悉毛筆的提按!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這幾乎是書法單技法方面的精髓了。

所以你這時候要乾的事,是在紙上隨便畫,控制筆鋒向各個方向畫,畫穩定粗細的直線曲線、變化粗細的直線曲線,從不同方向落筆的線、對稱的線,如下:

這個階段很枯燥,但是一定要好好去「瞎畫」,為下一階段以及長久的練習做好準備。

因為這樣既不會導致你在啥都不會的時候去練筆畫所帶來的挫敗感又可以讓你熟悉筆性。

更多練習請私信求書:《中國書法167個練習》

等這個階段完成後,我們就要開始選擇一個書家的書體來臨習了。

這時候你要問我了,「我看行書草書很棒很吊的樣子,可以上來就學嗎?很抱歉,我雖然不排除國內有的老師上來就教行書的,但是還是建議你從唐楷開始,隸書也可以。學書法也要講究基本法嘛。

經過鬼畫符的練習後,我們已經信心滿滿。這時候,去x寶,搜索」描紅「,如下圖,買回來填墨,運筆的方法各自體不一樣但大同小異,基本筆畫寫法這裡不細講,度娘搜索視頻。這裡推薦 田蘊章的《每日一題每日一字》系列以及台灣陳忠建老師的視頻。都是很好的學習視頻,比書更直觀。

接下來開始臨寫

1.選帖基本原則:墨跡本 > 碑拓影印本 > 翻刻影印本 > 後人摹寫本

出版社優先選擇:二玄社、西泠印社、上海書畫

墨跡本(抑或填墨本)的好處是看的清楚,能夠清晰的看到原字的筆鋒痕迹,更方便的掌握。下圖是墨跡本。

唐楷墨跡本太少,就選原碑拓印本。能最大程度上反映出原字的風貌。這個就很多了,基本上你在市面上看的黑底白字全是拓印的。

有很多著名的碑文,都有後人偽造版本的,這個只能靠您度娘來查詢真偽了。但是二玄社跟西泠印社是不會拓印這種的。謹慎選擇。如下圖就是偽刻九成宮醴泉銘。

因為翻刻過程中不可能像電腦一樣完美呈現,所以此種帖子很不可取。

至於後人摹寫本,那都不是古帖了,師法乎上,所以不學。在這裡又要黑二田了,抱歉。如下,不可學。

各種出版社裡數日本二玄社的字帖質量最好,價格最高。西泠印社次之。字帖這東西也不是天天換,買本好點的就是了。
著重說一下!臨帖階段,一定要買原字放大版本的字帖!字帖上多大字,你就寫多大字。 一定要買原字放大版本的字帖!字帖上多大字,你就寫多大字。 一定要買原字放大版本的字帖!字帖上多大字,你就寫多大字。

這樣才能避免人眼縮放造成的誤差以及方便寫完對照字帖查誤!

之前我們說初學者要買帶格的紙,是因為這時候你還無法把握字的結構,在臨帖過程中會出現抓不準字形的情況。所以要買帶格子的,對著字帖上的字嚴格標定各個筆畫空間位置。

臨帖過程,終極目的,就是要竭盡所能的達到跟原帖一樣。

這就需要你不僅要從單個筆畫來著眼,還要整體來看,各個筆畫間的錯讓、距離關係。例如下面」者「字諸筆畫的等距關係,「性」的高低關係,「教」的錯讓關係。

三個重點:字貼上看不清的字、缺的字都不用臨!

照著臨完要嘗試背臨,平時要多讀帖!

(讀帖並非念出來,而是用心去看,觀察字的結構,通篇的章法,並記住了,提筆時回憶)

隔一段時間,要脫離格子紙,嘗試空白紙寫,練習布局章法能力。

直至此時,你已經在學習書法的道路上邁出了一小步,臨帖將是一個持久漫長艱辛的過程。後面的事情,就不需要我了。

但是,我希望你,能不忘初心的

堅持下去,相信我

你將獲得的東西,比你想像的要多得多........................

感謝大家,有不足之處還望不吝賜教。

2015-9-29 15:50


如果你系統地練過字跟過老師的話,就會得到寫字的第一個忠告:
千萬別用鉛筆。
是的,你可以用圓珠筆、簽字筆、鋼筆、毛筆,但是堅決離開鉛筆。原因就是軟、易斷,不好控制。如果從鉛筆練起你最多能寫出清秀有框架的字,絕對寫不出真正的練過的字。
最好寫的是簽字筆,順滑流暢,容易出筆鋒。
最開始少用鋼筆,容易束縛字形,對於不太懂寫字的朋友來說。初學者指的是字比較差,且無法控制自己寫出來字的樣子的朋友。鋼筆要求太高了,筆鋒和用筆的力度不是初學者需要且能夠掌握的,故不建議。但是鋼筆和鉛筆,一定堅持要用,我也沒意見,喜歡就好。
毛筆就不說了,自娛自樂尚可,想要認真練就要拿出3年以上的時間,想要毛筆字練好的同時對硬筆有益處,就要認真琢磨每一個字,吃透它們。
毛筆選擇的話,我都是老師直接給我拿適合的筆,自己還沒買過……經驗來看,中楷大楷用大筆,小楷用中楷筆或者帶小頭的大筆。總之往大了買,因為買到好的小楷筆真是很不容易,很掉毛的。

第二個:關於字帖選擇。
我在另一個回答里寫過關於什麼樣的字帖適合練硬筆。
答案是小楷字帖
快放棄龐中華吧。這句話我說最後一遍。田英章的可以,框架好,漂亮,初學者可以試試,但是不是每個字的結構都好,總體不錯。不推薦也不否定。
小楷字帖才有字的神韻,風骨。永遠不俗。可能有些有少許匠氣,但對於今人練硬筆來說,已經是滿溢出來的寶藏了。且經過歷史的淘洗,流傳下來的都是最美的書寫,不用太可惜。
當然如果你只是想練寫讀書筆記的字,那就另說。樓上一些同學的字已經很夠格了。但是那就是所謂「俗」,這個「俗」不是貶義,只是說缺乏個性,學生氣十足

以下是我逢人必推的字帖,唐代「靈飛經」。內容別管了,是修仙的,挺扯。字是真好。


寫上圖的字用的筆是無印良品是這支:

寫上圖的字用的筆是無印良品是這支:muji 軟性筆。

這個帖用中性筆寫在方格子里特別好,對提高寫字能力和領悟力那是相當棒的。方格子一是規範筆畫,比如一般而言,撇和捺和米字格對角線是基本重合的。二是規範部首關係,左右上下都不能太過分超出自己的領地。三是規範字的大小。有些朋友每個字大小差距很大,或者有的筆畫過分誇張,格子會給你約束,要更節制一些。

握筆姿勢問題。如果您沒有感覺到寫字過分用力,或者特用不上力,或者筆畫特別控制不了,不穩,那就不用管您的握筆姿勢了。但是如果您換了正確的姿勢(或另一個姿勢),寫字更順利,感覺更好,大可以嘗試改變。如果硬要板這個姿勢,我認為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可能會適得其反。

總的來說,什麼叫系統的練字?練字沒有系統,現在就拿起筆開始練,慢慢將它變成你生活的一部分,你就成功了。

這個答案寫得很不好,不好意思拿贊同的,所以就把專欄里的搬運過來一些,再補充一點點新的。

方澈的答案好得多,請給他點贊。我的字還很幼稚,但是我也會繼續練的。希望有一天可以寫出更爽朗的硬筆,也希望有一天可以用大白雲寫出漂亮的小楷。諸位如果對我的字或者答案有什麼建議,請多多交流。


沒人評論沒人贊,寫得沒動力啊!先寫到這兒。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留言進行交流。
6月5日 已更新捺的寫法——————————————————————————————————————————————————————早就關注這個問題,一直手癢想回答一下。但一想到這是個大工程,就無限拖延。今天終於忍不住打算先開個頭了。 前面幾個高票回答可以說是良莠不齊,對錯參半,而且遠遠不夠系統。下面言歸正傳 。(手機編輯,不會分段換行,求廣大知友指教)——————————————————————————————————————————————————————愚以為系統的練字至少包括以下內容:學什麼(比如怎麼選字帖,入門應該先學哪種字體,以及筆法即基本筆畫的運筆方法,字法即字的結構規律,章法即字與字之間的呼應和作品的謀篇布局等),怎麼學(如怎樣臨帖;怎樣把所學化為己有,即怎麼進行創作)以及提高欣賞能力等。 我的回答也不一定十分系統,而且前面幾位已經說過的問題我也不打算細說,除非觀點不同,才會另做說明。另外由於想到哪兒說到哪兒,所以下面的行文可能會比較凌亂,希望大家見諒! ——————————————————————————————————————————————————————今天先談談心態、提高審美能力和選貼問題。首先說審美能力。我認為這個問題很重要,你可以寫不好字,但多多少少應該對什麼是好字什麼是壞字有一定的判斷力。尤其看到本問題下眾多曬作品的連基本功都不過關卻被點贊,讓我感到震驚,所以有必要先來談談如何提高鑒賞水平,如何欣賞書法。說起來既簡單也困難。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看優秀作品,就好比你天天品好茶才能一口品出就品出茶的優劣一樣。書法欣賞除了多看別無他法!給你講再多道理和欣賞技巧都不如你看大量的優秀作品來的實在,如果能在看得同時自己提筆再臨摹體會一番,體會會更加深刻。再者,欣賞水平對個人寫字水平的影響也是很直接的。試想一下,你的大腦里對書法之美的認知是錯誤,你又怎麼可能寫出漂亮的字呢?有成語叫,眼高手低,現在大都把它當貶義詞用,但我卻認為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客觀現象。每個人都存在眼界高於實際能力的問題,在書法方面可以理解為欣賞水平高於創作水平,正是有了這種差異,我們才不斷努力,以期自己的創作水平能盡量跟上欣賞水平,進而讓使得我們不斷的進步著。

先上一張本人臨摹的硬筆




下面是幾幅毛筆作品




再說說心態。一方面是別把練字看得太高深。說白了它就是一門技術,只要下功夫,它還是很容易提高的。當然我們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裝高深的傢伙,跟你講書法何其高深,還忽悠你書法和練字是兩碼事。你寫得好,他說你有匠氣缺乏學養沒底蘊等等,他帶的學生寫不好,他卻誇讚到有書卷氣意境高遠。今後遇到這類人,我的建議是直接一個耳刮子上去(要量力而行,如果打不過他的話,你就得站遠點,確保他打不到你又能聽到你說話),告訴他滾犢子吧,少在這裡瞎扯,然後邊罵邊走,且戰且退。既能發表個人觀點,還可保證自身安全。

開個玩笑,言歸正傳。

幾點忠告
鑒於現在書法圈也就是練字的這個群體(本文中書法和練字是一碼事,兩個名詞可能會交替出現,請大家注意)裝逼犯太多太多,所以需要給大家一些忠告。
一,別相信名頭,所謂的書畫院長,書法教授,知名書法家,某學派或學術帶頭人等,都一律別放在眼裡,他寫字不一定比你下的工夫多。
二,盡量不要看書法國展的獲獎作品。
三,不要相信專業雜誌期刊刊登的那些吹噓某人有多牛比的文章,更不要相信刊登在上面的作品就代表當代的最好水平。
總而言之,就是作為菜鳥,盡量不要訂閱書法類雜誌,悄悄地選一本字帖默默練習,把基本功練紮實,等有了一定的鑒別力再說。

選貼

書法圈普遍有一種流行的觀點,就是取法乎上,得乎其中!於是許多人在教別人選貼時就挑歷史上大家公認的水平非常高的幾位名家字帖讓你來練。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就是初學者的接受能力的問題。這種選貼方式有點類似於給還不認字的一年級學生推薦四書五經去學習,結果只會事倍功半,導致大部分人半途而廢。所以我不建議大家一上手就臨摹古代名家經典,尤其是知乎上看很多人對靈飛經的熱捧,不知道初學者能否接受。我想大家可以循序漸進,先從書店買一本當代人的硬筆字帖做入門教材。
另外,選貼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選誰的字帖好。有一種觀點說,這要看初學者喜歡哪種風格。也就是讓初學者在書店裡自己選擇,我同意這種觀點,同時也要做一些補充。有的朋友會說他不知道自己喜歡誰的字,那我就只好向你推薦一本我認為比較不錯的字帖了。
目前市面上田英章的硬筆楷書字帖還算不錯,初學者可以選一本由他書寫的帶有基本筆畫講解的教材。注意我只是說他的楷書,可沒說行書哦!田老先生的行書我確實不敢恭維, 雖然我的行書也不咋的,吼吼。

書體選擇
當然選楷書。因為隸書篆書不實用,至於行書草書你沒點基礎,更不知道該怎麼著手去學了。

坐姿和執筆方法
坐姿有人總結為八個字:頭正、身直、肩平、足安。大家可做參考,簡言之就是要坐正,不要趴著或側身寫字!但也不必太拘泥,寫字過程中還是要靈活點的。

執筆方法@方澈的回答中有圖大家可參照!

給大家演示一下正確執筆方法的優點。上圖是我用正確執筆姿勢畫的橫豎線和圓圈,大家可以對比旁邊的名片推測一下線條的長度。用拇指食指中指的第一指節夾筆,可以使筆的活動空間極大拓展。大家看圖片中我用這種執筆法,筆尖所能觸及的有多大。而錯誤的執筆(參考@方澈答案中的學霸握筆方法)主要缺點就是手指把筆的活動範圍限制到很小的空間里,運筆過程中沒法對筆做大距離推拉,寫出字來普遍比較小,而且長筆畫很難寫直。

建議大家在練字之前先練習下正確執筆方法,並參考上圖,做一些畫線條的練習,提高手指的靈活性和對筆的控制力。
練習要求:1.小指及手掌外緣盡量不要離開紙面。離開紙面的面積越大,手的穩定性越差,寫出的線條也就越沒力度。2.橫豎線要盡量畫直,弧線要盡量畫圓,而且要一筆寫成,速度要均勻且不易太快。

用什麼筆:其他人也有論述,本人建議最好是鋼筆或者鉛筆,像中芯筆、美工筆、圓珠筆等都不建議使用,容易把手練壞。

最重要的是,練習!堅持練習!堅持採用正確方式練習!練字說到底就是一門技術,想要嫻熟,就得肯付出,能堅持。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是不行的。
——————————————————————————————————————————————————————
基本筆畫寫法

基本筆畫就好比蓋樓房用的磚瓦,如果磚瓦質量不好,那麼設計再好,裝潢再精美也是豆腐渣工程。

點的寫法

點的種類被人們分為很多種,有長點、短點、斜點、豎點等等,但是不論哪種點,其寫法都大致相同。今天就以比較常用的一種為例,說說點的寫法。

圖片可能偏大,所以說明一下,硬幣上方格內的點是用普通鋼筆寫的,實際大小2-3㎜之間。

點的特點是起筆凌空取勢,筆剛觸紙時,筆力較輕,在行筆到右下角的過程中逐漸加重,並在右下角處略作停頓後,向起筆方向回收提筆,筆畫完成。

點畫雖小,但練習起來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和很小的空間內連貫完成幾個體現細微變化的動作,非常不容易。所以建議初學者,剛開始可以避難就易,直接把筆放在紙上後力度均勻的運筆行進,寫出一條短斜線即可(如下圖),但在運筆時要在腦海里回想點的書寫要領,待有一定功底的時候再追求精緻。

其他幾種點的寫法與此大同小異,只是長點中間的運筆過程較長,但起收筆也是一樣的。

橫:也分好幾種,還是挑最常用的長橫說吧。毛筆書法中橫的起筆分露鋒和藏鋒,但硬筆的話,這樣區分意義不大,畢竟硬筆是以結構為主。筆畫的露鋒藏鋒對字的好壞影響不大。

上圖的橫,上面是露鋒起筆,下面是藏鋒。區別就是起筆處一個尖一個方。露鋒起筆需要凌空取勢,有點難度,

為了便於大家學習,就拿比較容易點的藏鋒起筆來講解吧!

橫(藏鋒)的寫法:起筆時將筆放於紙面上略做停頓後勻速行筆至一定長度後,再略停頓,向來筆方向回鋒手筆。

要領:1、橫要平,但又不是完全水平,而是略呈左低右高狀,(大家在網上任意找一個字帖中的橫畫左右反轉後看看就知道了),2、筆畫中間要略微拱起,3、筆畫兩端略粗於中間部分。下圖為示例圖

橫的組合

橫是常用筆畫,所以橫與橫的搭配組合也很常見。在處理多個橫的時候要注意長短和向背的變化。比如:二、三。

二的上面短橫可以是中間略向下凹,下面長橫也略上凸,兩橫呈相背的態勢,增加字的張力。三的兩短橫可以長短略有差異,筆畫中間不必有明顯的上凸或下凹,且起筆點不宜對齊,底下長橫要中間略上凸,不要下凹,否則字會顯得沒骨力。

另外,多個橫畫同時出現,橫的中間部分不能全部凸起或下凹。

↑正確

↑錯誤(如圖中剪頭所示,所有筆畫同時上凸或下凹,比較難看,大家覺得呢)

豎的寫法

豎有兩種:懸針豎,垂露豎。顧名思義,懸針是說像一根針自然下垂的樣子,體現在豎的末端是尖的,需要在收筆時出鋒,難度挺大。垂露就是筆畫末端像露珠掛在那裡,屬於回鋒收筆。

為了便於初學者練習,我們還是重點談談垂露豎吧!起筆略作停頓,隨即運筆勻速下行一段距離,再略停頓,向來筆方向回筆提起,筆畫完成。

筆畫要求:直而不僵,感覺像一根骨頭,兩端略大,中間部分圓而有力,千萬不能像比著尺子畫出來的線條一樣生硬。

豎的運用:一般除了豎畫是一個字的末筆是用懸針豎外,其他情形一律用垂露豎即可,當然改用懸針的地方用垂露也不礙事,甚至會有一種內斂的美感!但用懸針代替垂露會破壞字的神氣,況且懸針本來就不容易寫好,建議初學者盡量別用,也不必糾結於不能把懸針豎的收筆處寫尖,功到自然成。下面上圖,左垂露右懸針,懸針的出鋒不太明顯,水平有限啊,大家湊合看吧。

撇分豎撇、斜撇、平撇、短撇。如下圖

豎撇的前半部分書寫方法和豎一樣,等運筆垂直向下勻速寫完筆畫的大約2/3時,開始向左下方行筆,同時要有意識的加快行筆速度,快收尾時筆勢果斷向左下甩出,使筆尖快速離開紙面形成出鋒效果。要注意甩的不能太早,否則筆畫會顯得輕飄,但撇畫最好還是盡量出鋒,其他筆畫不出鋒不礙事,撇畫不出鋒則影響字的美觀。

斜撇從起筆時就向左下方行筆,寫到筆畫中段即可蓄勢甩筆出鋒,但速度不宜太快,比正常速度稍快即可。

平撇和短撇,起筆時一頓筆後,就要快速甩筆出鋒了。二者的差異只是行筆方向不同。

這個筆畫的的練習主要在於控制出鋒速度和把握行筆方向,出鋒太快會顯得浮滑,線條無力,而寫的快了,則筆就容易不聽話,會跑偏。

幾種撇的運用示例如下圖

有平捺和斜捺。一般而言平捺起筆有露鋒有藏鋒,斜捺露鋒起筆居多。個人感覺捺是一個比較難寫的筆畫,一是由於這個筆畫的細微變化略多,一波三折的成語就和這個捺有關,這個筆畫的力度和行筆方向變化較多,大家需認真琢磨。二是行筆方向是往手心裡走,把握不好筆會失控。

書寫要領:起筆略輕,然後向右下方行筆,邊行筆邊加大力度,寫夠一定長度後略停頓,向正右方出鋒,力度快速減輕提筆離紙。

捺的行筆軌跡應該是

而不是

捺的應用示範


一不小心點了提交回答,完成度70%

大家可以一邊點贊一邊看我更新啊哈哈,點贊和評論能給我繼續更新的動力hh


嗯哼~謝謝有些朋友賞識我的字,先說一聲那個「沈嘉誠「和我是同一個人,回答過寫字的幾個問題,但是沒有系統的回答過這個問題。

那個賬號收到好多私信沒來得及回復,它莫名的因為郵箱問題登陸不上,所以要私信的朋友可以在這個賬號里私信,要是關注了那個賬號的朋友,可以 」嘗試著 「 關注這個啊哈哈。

真是尷尬極了。。。。 估計以後用這個賬號更多了。(尷尬,orz)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轉載以前需要私信問我,謝謝了

--------------------------------------------------------------------------------------------------------------------------------

--------------------------------------------------------------------------------------------------------------------------------

寫了 小時的 長文 預警,覺得太長的朋友,看粗體字吧,不過這篇文章醞釀已久,看完之後應該能有所感觸~ 知乎上有不少大V已經有過很詳細系統的回答,我在其中也不過非謝家之寶樹,願接孟氏之芳鄰罷了hh

以及,文末有專門問題的回答,包括

----------------------------------------------------------------------------------------------------------------------------------------------------------------------------------------------------------------------------------------------------------------

ok,進入正題,我打算先從個人的書法練習經歷說起,覺得這樣或許會更有代入感。

因為自己從小就練字,以前練字的本子還有部分保留著,可以通過對比來反映練字過程當中的持續變化。

另外,硬筆書法在現在會有一些好古的朋友瞧不起,畢竟它的發展比不上毛筆書法千年的積澱,但是站在發展的角度我們不能不承認它的重要性。


答主開始練字的時候是在4歲,一直到現在上大學也堅持著練習。那個時候和畫畫一起學的,最開始毛筆從《正書》開始練(此處毛筆就略過吧,大神太多,我就不談粗淺的理解了),硬筆是從基本的筆畫開始的。

硬筆的練習順序,從楷書,到行書,後面有一些行草的練習。但主要的精力其實是放在了楷書和行書上面。小時候每天會練上1-2h周末去老師家學習2次,每次練字大約3h,幾乎是最後一個離開教室的(小時候性格太任性,要一直寫到拿到A等再回家)。所以我每周用在練字的時間在13h左右。

寒暑假,則會去老師家學習20天,每天寫2-3個小時。然後還會拿出時間準備一些書法比賽,對於小朋友而言(那時候的我真的是小朋友),能參加比賽獲獎可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後來也陸續拿過重慶的一等獎、全國銀獎、還有個國際的第三方比賽的特等獎(都是小學初中的事情了,獎狀圖我也附上吧不然會有爭議)。現在仍保留著兩本收錄了自己作品的書(參賽精粹)

小學以前基本都在練楷書,到了2年級的時候開始練行書,所以最開始大概練了5年的楷書,之後開始接觸行書,從那以後楷書行書就兩手抓。但是從楷書入門則是很多練習者的選擇方式。

到了現在,基本不參加什麼比賽了,倒是偶爾和喜歡書法的朋友們交流交流。一個是因為參賽的朋友們都很厲害(我認個慫哈哈),一個是自己也不是走這一條路的,專業上的學習對我來說更為重要,書法更適合於用來充實周末的時光、和調劑一下考試周的忙碌。所以或許我現在的心態更適合於知乎上想練好字,又不是走這一條路的朋友。(嗯哼,我更希望知乎上有搞經濟方面的大牛能帶帶我)

------------------------------------------------------------------------------------------------------------------------------

即是不要急於求成的試圖傾盡一日之功,將練字於短期內完成。那樣容易走野路子,後期提升的空間就不大了。細水長流,既能於驀然回首處看到自己的進步,也能將練字的細節精妙之處好好把玩品味。

「悟性高、一點即通」的前提是有了長時間的練習作為基礎。聖城的石匠敲了一百次石頭,它依然紋絲不動,直到一百零一次才將其敲碎-----難道前面的一百次就沒用嗎?

--------------------------------------------------------------------------------------------------------------------------------

許多年的練字經歷下來之後,以前和自己同期練字的同學,多多少少都不再練習了,多數人到了能夠在作品當中將字寫好的程度,但少有人能隨手便是書法。(他們只能在認真寫的時候才能將字寫好,平時的手稿平平常常),這一點大家應該有感受吧,周圍的同學也好,朋友也罷,別看掛出來的作品,先看看平時隨意寫成的手稿吧。

所以,有時候我甚至覺得,練字的人不要老是想著「書法」二字,因為會給人一種法度與藝術的高深莫測感,將書法練習和日常的書寫區分開來。書法練習時注重法度規範,自己寫其他文字時又開始隨心所欲,這可是練字的大忌。

經過了多年的練習,也和一些書法從業者有所交流(其實是我向他們學習),個人總結了幾個認知,一個是肌肉記憶一個是靈性(創造力?)。

  • 1、何謂肌肉記憶?

肌肉記憶,顧名思義,打籃球的朋友就知道,投籃可是一種肌肉記憶。有時候無需瞄準,因為這個位置如何出手,已經練習了很久。

我記得在高中上學做筆記的時候,老師一邊在黑板上寫,我就一邊抄。有時候在抄寫的時候我不需要看自己的筆記本,也不會把字寫重寫歪,我依然會將他們寫成一條直線。這就是長期練習下來的肌肉記憶。

而書法當中的法度,對於單字而言,要做到遵循,更需要的是你的肌肉,而不是每次寫字的時候都去提醒自己,什麼左右結構怎麼辦,三點水怎麼辦。。。。這些問題,需要回答的是你的肌肉而不是大腦。

比如,心字的彎鉤,三點水的呼應,無字的各部分佔比,這些東西,在長期練習以後會成為隨手就能寫出來的東西。這些東西是需要注意的,那如何去注意呢?在開始練字的時候,就需要去留心,第一次寫就去遵守,反覆強化以後,只要你的手還在,腦子沒了都沒啥問題的。



另外,此處貼圖來對比,(圖中的字是自己在小學入學的時候寫的,後面對比的字是現在寫的)

----------------------------------------------------------------------------------------------------------------------------------------------------------------------------------------------------------------------------------------------------------------

案例分析: (完了學社科有毒,動不動就是案例分析)

這個是小學入學的時候所寫的,可以看到,不少字的結構是有問題的。比如「欲」字的右邊偏下了;自己的「自」就像臉被打腫的人一樣;「鳥」字太胖。。。。。有太多的問題,這些都是初學者可能遇到的。其實需要的是去發現這些問題,然後及時的去調整。同時,這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為,很多時候就算知道了有問題,到了手上,操作起來仍然很頭疼。(畢竟手不聽使喚啊哈哈)

因此,長期的訓練,能讓一個字的好形態成為你的一種肌肉記憶,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堅持過去那段細水長流的時間。

單字對比:「武」字(講真為了寫這個我還出去買了一隻15快的鋼筆orz)


可以看到,這種變化還是明顯的。不僅僅是結構更好了,手上也更有勁了。手有了勁,才能更好的駕馭手頭的筆,在那些精妙之處能做出細微的變化和停頓轉折。道理都懂,做到就需要練習和功夫了。


所以,練字的朋友們,方法是重要的,比如上面提到的一些結構、形意的會合。一個正確的方法,能讓練習的時候不入歧途,走在正確的路上。而長期的堅持,則是將這種需要用腦的法度結構用肌肉記住,這樣就能再任何場合去寫出漂亮的字。所以,二者需要並行。

  • 2、何謂靈性?

靈性,顧名思義,要有「靈」在裡面,而不是冷漠無情的練字。這裡講一個故事

--------------------------------------------------------------------------------------------------------------------------------

我曾經在初一的暑假,一個人坐硬座去了鄭州玩了一個月。在嵩山的地方,我看到一個老爺爺在地上用毛筆蘸水寫字,我也就湊個熱鬧借他的毛筆寫了起來。寫的是蘭亭序裡面的字。他當時看了我寫的,告訴我「你的字,形沒問題,但是缺乏筋骨,就像一個生病柔弱的人一樣。」當時怎麼想也不得解。

到了上高中的時候,選修課選了一門國畫,而那位老師也是學校書法老教師了,他告訴我,書法,其實是一個反映人內心的過程。小孩子寫不出那種筋骨風度,是因為他們閱歷太淺,見得太少。沒有經歷過生活的味道,又怎麼能寫出飽含故事的漢字呢?

而這也直接導致了我一直堅持練字到現在————因為我也想看看隨著時間的經過,自己的字所經歷的變化,是否和內心的一些想法的變動,有著某些相似之處————結果真的很是吻合。

--------------------------------------------------------------------------------------------------------------------------------


所以呢,對於已經有一定練字基礎的朋友,寫字的時候,請帶著一種感情去用自己的筆,或許你的每一個字就是一個故事。大開大合的字或許正經歷著意氣的風發,嚴謹端莊的字或許是正穩健的走著自己的道路——所謂字如其人。

答主小時候挺傲嬌的(暫且用這個詞形容小朋友吧),那時候寫字也有些放肆,而到了高中的時候寫字仍有些放縱卻開始了一定程度上的剋制。同樣是一篇詩詞臨摹,貼上10歲寫的和高一寫的兩幅字。希望朋友們能感受一下其中的變化。

十歲的:

高一的:


拋開字本身不說,看一下整篇作品的風格,其實也能感受到一個人的某種變化。所以寫字的時候是能夠去反映一個人心理狀況的,也希望有一定基礎的朋友們能注意將感情帶到書法的練習裡面。

而這個欣賞自己時間線前後的兩幅作品的過程,也是一種美的享受。

所以你要怎麼去在一張白紙上謀篇布局,在章法的規則之內,需要根據你當時的性格來思考。這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

介紹完自己的兩點感觸以後,來回答一些大家都想知道的問題。

  • 如何選帖?

這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有關字帖方面,不少優質的回答已經做過了解答,比如Daniel FC朋友推薦的《靈飛經》就很不錯,其實我也一直在向裡面優質的回答學習而個人給的推薦呢,在單純從硬筆書法來看是田英章的硬筆,大家可以去搜一下一些書籍,比如他的一些結構練習等等(早期的書更好)。如果想做到日常書寫看著不錯,那麼就已經沒問題了,如果還打算進一步的練習,那麼去看一看甚至練一練毛筆的字帖就是必不可少的了。畢竟現在的鋼筆發展仍然比不上經過了歷朝歷代積澱下來的毛筆,因此去讀一讀帖必然是能夠有所收穫的。

我自己小時候硬筆方面主要練習的是田英章的,後來先後練過6-8個左右的不同人的書法,比如回宮格的楊為國,還有司馬彥、金小萍、吳玉生等人。這裡面最推薦的是田英章的,當然這裡面任何一個人的字都足夠讓你受用不盡了,這只是個人推薦。(希望不要因為這一點來撕)

為什麼我推薦的都是硬筆書法字帖呢?我能理解知乎上有朋友會說,你這一看推薦得就不專業。可是既然我們是為了練好字,而不是從事這項行業,那麼這樣做或許是見效更快的方式。我僅僅是大學生,自然也無法和前輩們探討其中的味道。

以及質疑我有沒有練過這麼多的朋友,抱歉我無法與你就這個問題進行爭論,因為我們彼此也互不相干,信也罷不信也罷。




ps,大家沒發現現在的字帖越來越像下面那個了嗎?我最先買的是上圖,後來買了下圖。大家如果能買到早一點的自然是更好了~

  • 用什麼樣的筆練字?

大家都知道,經常用的有鉛筆、中性筆、鋼筆、還有美工筆。(不要關注圖中是什麼牌子,我的鋼筆都是十幾塊錢的TAT)



鉛筆鉛筆好在你能通過他的顏色的濃淡,來看清楚一個字,在不同地方的運筆力度和速度。而這一點是其他的筆很難做到的,所以很多初學者都用鉛筆開始練習。個人建議可以用鉛筆去找一找那種感覺。


可以看到這個無字的被圈出來的部分用筆較重,一個是因為有停頓,而在絲連出明顯用筆很輕。其實這個就能看出一個字需要在哪些地方停頓、轉折——那些鉛更濃的地方。其實筆法和毛筆是一樣的,是因為硬筆有時候不太容易被看出來(這也說明看古帖的必要啊)。

  • 中性筆

不用說,這東西是初學者最難駕馭的,因為他太滑了而且不好出鋒。所以不建議一開始就用這個中性筆來練習。個人建議是先鋼筆或者鉛筆。當然,中性筆可不是不能寫出毛筆的感覺,只要練得足夠好,筆是不會成為限制因素的。

因此,中心筆對手法的要求更高,需要的功底也就更強。

  • 鋼筆

這個不用說,是大家用得最多的,不建議太粗太重或者太細,應該去找一種較為適中的鋼筆,品牌什麼的我無力推薦,但是用鋼筆練字是一種慣常的方式。並且相對於中性筆,它容易出鋒。

  • 美工筆

這個需要說一下,因為他筆頭是彎的,更能寫出毛筆的效果,但是並不是說能用好。相反初學者其實很難用好這個筆,我一個朋友在我的慫恿之下買了這個筆然後就放棄了hh。而且美工筆不適合初學者練字,更適用於已經有一定基礎的朋友去進行創作。有關美工筆的用法,會找機會更新。它需要能很隨意的控制按壓筆頭的程度,比便能隨心所欲地寫出想要的粗細程度。

比如:



  • 如何去注意哪些章法結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這個問題,在這裡講,不如推薦相應的字帖大家去看。其實之前推薦的書裡面,都有介紹鞋子需要注意的章法規則的。比如那本

裡面就有詳細的介紹:



大家在買帖的時候多留意,多看看裡面的描述,這樣的話會比直接臨摹效果更好(畢竟要動腦)


先吃個飯~~~喜歡的朋友不妨點個贊


@董卓瑤 說練字別用鉛筆,這點不敢苟同,相信很多人使用鉛筆書寫都有份暢快舒服的書寫體驗。在日常生活中草稿批註我都習慣用鉛筆,信手拈來的感覺,美國SAT考試和日本很多正式場合鉛筆應用率其實很高,有其無法取代的優點,可修改倒是其次,主要是鉛芯比較軟,寫起來輕重緩急很好掌控,粗細、鉛色深淺自由度高,如果有人嫌鉛色太淡,可以嘗試下碳素筆,濃墨重彩。所以用鉛筆練字我覺得完全可取。
------------------------------------------------------------------------------------------------------------------------------------------
寫字最重要的還是【書寫體驗】,沒有流暢快意的書寫體驗,寫出再美觀的字跡也無緣書寫帶來的快樂。如若讓我重來一次,我想最重要的還是正確的執筆方式,握筆有活動空間,不宜太緊,下筆不宜太重。然後才是臨摹喜歡的字,揣摩結構,最後才是筆畫、連筆種種。

自曝一下,我握筆很緊,幾乎是握拳狀態,不夠放鬆,下筆容易過重,很容易酸痛,糾正不過來,幾成頑疾。所以至今我並不喜歡手寫,我也看過字跡一般但寫字行雲流水的人,長遠來看,這種書寫體驗才是最重要的。
----------------------------------------------------------------------------------------------------------------------------------------
最後上鉛筆字圖:


--------------------------------------硬廣分割線---------------------------------------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進小店一看:首頁-默陌手寫


一個好問題總能帶動大家的思考,看到大家根據自己的學習體驗給出的分享無不情真意切,我看了受益匪淺。只是看到大家都是從硬筆的角度來回答的,這應該是由我們日常書寫應用環境決定的。我因為是一個書法專業的學習者,又因為我們整個的硬筆書法理論體系都是從我們傳統的毛筆書法中得來的,所以我從毛筆書法的角度出發說一些經驗與大家分享,若也有可取處,幫到大家多一個思路,這篇文章也就算沒有白寫。

先說一下我自己的學習經歷

2002年考入漁沃中學,由副校長李銀鈴老師啟蒙開始學習書法。

2005年考入東明縣實驗中學書法班,跟隨魯世傑老師學習書法。

2011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書法系。

2016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書法系研究生部,導師劉彥湖教授。

得瑟一下獲獎經歷:

2003年獲得莊子之鄉中學生書法作品比賽優秀獎

2006年獲得東明實驗中學優秀學生獎

2012年獲中央美術學院下鄉寫生優秀班集體獎

2013年獲中央美術學院下鄉寫生優秀個人獎

2014年獲中央美術學院國家勵志獎學金

2015年畢業作品《楷書對聯:發上等願,擇高處立》留校由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永久收藏

在回答「怎麼系統的練字」之前曬幾張自己的作品哈


楷書作品《發上等願,擇高處立》2015年

對收藏作品的介紹:我寫這件作品是借用唐代顏真卿的楷書筆意,在結構上祈望表達在西周時期已經發展完備的空間結構理念。在保證單個字結構完整的前提下,打通字與字之間的界限,使作品形成一個強而有力的整體。如果說文字的點畫是構成事物的基本單位的話,那麼,我希望把這件作品構築成自己的一方理想國。

下面奉上一張劉彥湖老師的近照


導師劉彥湖教授

導師對收藏作品《發上等願,結中等緣》的評價:「趙瑞勇的楷書作品,毫無疑問是取法於顏真卿的, 厚重、拙大。化由顏真卿而想到顏體的篆籀氣,並由此上溯到古代篆書就已經開始建構起來的中國書法的空間與結構。在這一點上,趙瑞勇是懂顏體的,體大思精,包前育後!但是那位寫過「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南唐後主就不喜歡顏體,說他如「叉手並腳田舍汗」。取法顏體,要在質直樸野之外讀出他的虛靈不昧來,才能在靈山法會上,有人拈花、有人解笑。」


以下為其它書法作品:


篆書《遊子吟》2015年


草書《卜運算元·詠梅》2015年



篆書擬天璽碑《遊子吟》2015


裝置作品2015年

以上作品均為創作,接下來是兩張臨摹


臨摹王羲之《頻有哀禍帖》2013年



臨摹王羲之《得示帖》2013年

好了書法作品圖片就這麼多,接下來開始回答問題。(篆刻和國畫作品在文章後面)

大家看到了,我的作品面貌比較多,什麼樣子都有。這與我在美院的學習經歷是分不開的,我們學校大致的授課理念是「循環漸進」,也就是大學四年篆書——隸書——楷書——行草書每年一個循環,正是各個字體都學習,經過大量的練習,慢慢的在各個字體相互比較中得到了相互促進。也許你會發現,我所理解的系統的練字不是系統練某一種字體,因為只練一種字體準確的來說是很難練好字的,而是需要把書法各體都打通才相對更好練一些。

簡單為大家梳理一下書法發展的脈絡,我們已知的文字相對成熟較早的是商代的甲骨文,之後代表各個時代特徵的是周朝的大篆,秦朝的小篆,漢代的隸書,而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楷書、行書和今草等字體已經完全成熟。比較特別的是草書,因為她是伴隨各個書體一起發展的,而行書則是楷書和草書的結合。

唐代孫過庭在其著《書譜》中說:「篆尚婉而通,隸欲精而密,草貴流而暢,章務檢而便。」這是說每個字體的個性特徵。

又說:「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草乖使轉,不能成字;真虧點畫,猶可記文」。其中的「真」就是指書寫較為舒緩,結構較為平正的「篆書」「隸書」「楷書」,而其中的「草」即使指書寫較為快速,結構較為多變的「行書」「草書」

從中田勇次郎的《書道全集》中,就會發現流傳日本的《書譜》(空海本)比中國版在「……尤可記文」後面還還多了一段話:「草無點畫,不揚魁岸;真無使轉,都乏神明。」這句就充分說明了書體之間的互補性。當然,與其說是互補,不如說無論哪種狀態,只要具足了點畫、使轉就是好多書法。只不過書法中的各體都有其相對突出的特性,通過去學習某個書體,掌握某種技能有時是事辦功倍的。也就等同於「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比如說我的楷書寫的總是感覺結構板滯、散,氣勢不連貫,那麼就可以通過練習行草書來改進這些不足。因為行草書的文字比較連貫,寫起來容易培養連貫的能力。

如果真要列一個系統訓練的順序的話,我的經驗是這樣的:

我們準備十二次的練習,即為十二節課
這十二節課,分為四個單元,每個單元三節課。四個單元是按書體演變的脈絡展開的:第一個單元是篆書;第二單元是隸書;第三單元是楷書;第四單元是行草。

課程的具體安排是這樣的
&>第一節大篆,西周時期大篆《散氏盤》《毛公鼎》
&>第二節石鼓文,結合《吳昌碩臨石鼓文》
&>第三節小篆,《嶧山碑》《袁安碑》《鄧石如白氏草堂紀》
&>第四節《曹全碑》
&>第五節《乙瑛碑》
&>第六節《張遷碑》
&>第七節《北魏龍門二十品》《隋墓誌名品》
&>第八節《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第九節《顏真卿顏世家廟碑》
&>第十節行書《黃庭堅松風閣詩帖,寒山子龐居士詩帖》
&>第十一節行書《米芾尺牘名品》
&>第十二節草書《廉頗藺相如列傳》《王鐸書法名品》

大家對於這樣上課可能會有疑惑,問不是先練楷書或者先寫好一個字體再練習另外一個字體嗎?要是這樣都淺嘗輒止怎麼能寫好字呢?其是,這正是這十二節課的特色,當然不是特色在淺嘗輒止,而是不斷的處在立與破的循環之中,不局限在某一個表象,從而真切體會到書法的本質。

說到書法的本質,我想簡單的可以分為結構的本質和點畫的本質。從結構來說,外圓內方(圓不是標準如圓規畫出的圓,內方是指內部空間盡量是方的)是其最大的結構特點。從點畫來說,用筆要時時提得筆起是其最重要的核心,點畫之間,同向的點畫互相平行、異向的點畫互相垂直。

下面幾張我針對各個書體臨摹的一個字,然後用粉色彩筆標註垂直,藍色彩筆標註外圓和點畫之間的脈絡關係,黃色彩筆標註每個字的第一、第二、第三空間(每個空間的寬窄是相對靈活的,第一空間基本放下一個字最核心的筆畫,第二空間次之,第三空間最外)。


臨摹西周《大盂鼎銘》


臨摹秦《繹山碑》


臨摹漢《曹全碑》


臨摹北魏《魏靈藏造像碑》


臨摹初唐《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臨摹中唐《顏真卿顏世家廟碑》


臨摹北宋《米芾致彥和書》


臨摹北宋《黃庭堅廉頗藺相如列傳》

每節課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寫多久,一般我在外面給別人上課都是一節課2個小時。課上主要是講解本節課所學字體的一些歷史知識,書體的風格特徵,在書體演變中所處的階段以及在書體演變中起到的作用。再就是做示範(就像上面的圖一樣分析講解),通過書寫的方式告訴大家怎麼寫,在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比如在結構方面要注意點畫之間的「相對位置、相對長度、相對方向」更重要的是注意點畫和她周圍點畫的關係。這些要是注意好的話文字的結構是不會有問題的。而點畫方面就是盡量的和字帖一樣的風格即可——或藏鋒或露鋒,或粗或細,或方或圓。就這樣堅持學習十二節課,就會對書法有一個系統的認識。

一般我們的課程都是上完這系統的十二節課之後,寫出幾件喜歡字體的臨摹作品進行裝裱展示,藉此作品總結一下學習體悟,同時也算是對自己的一點鼓勵。

接下來的訓練辦法就是選擇一種喜歡的字體,選擇一本喜歡的字體然後再深入下去。至於深入的辦法就是充分運用在之前課程中得到的書寫經驗,反覆積極地錘鍊點畫和結構,偶爾穿插一些創作以檢驗自己對本字體的掌握情況,發現不足再去字帖里尋找答案。

目前我們出版的字帖基本都是古代優秀的書法家的作品,印刷質量也都比較的精良。比如最近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的紅皮的《中國碑帖名品》系列就是目前國內最清楚的書法字帖了。

可是也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在好多字帖不是直接對經典作品進行影印,而是一些諸如考級的教材,裡面一般開始是講解具體每個點畫怎麼寫,作者為了讓讀者看明白還把點畫掏空只留下點畫的邊緣線,然後再畫上線路圖似的說明線還打上箭頭,這樣一來人們就像得到了指引,照著書上給的步驟亦步亦趨的描畫,殊不知這種辦法可以說斷送了多少人對於寫書法的興趣。

不是說這種辦法不行,而是這種辦法只適用於篆書和隸書。為什麼?因為篆隸書追求凝重、崇高的藝術震撼力,這就需要書寫在某種程度上要有儀式感,點畫的形態也要儘可能的圓潤飽滿,不露認為痕迹。而之後,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字用筆和結構都越來越簡潔化、實用化。在這樣的情景下我們很難想像在每次起筆的時候還回鋒,收筆時再往回勾填。很明顯的例子就是我們今天再寫硬筆字時沒有人有其中任何一個動作,而是及其簡潔明了的書寫。

下面放兩張我前幾天去杭州浙江美術館拍的傅山個展上的作品照片,我們就能看到古人寫字多麼乾淨利落。

再放幾張


初唐《褚遂良倪款贊》


北宋《蘇軾黃州寒食帖》


北宋《黃庭堅松風閣詩帖》

說到這其實還要說一下古人寫字時的一種用筆狀態,因為正如古人說「用筆千古不易,結構因時相傳」那麼到底怎麼用筆呢?其實很簡單,就像咱們現在用硬筆一樣——既不狠狠地往下按,寫字時把紙都搓破,又不是輕輕地滑過,在紙上留下虛弱的點畫。而是根據需要,適度即可。
下面給大家再奉上幾張劉老師幾種寫字的方法照片


枕腕法


懸腕法


站立法


題壁法


石開先生執筆法


這個是我胖的時候的執筆法。

通過這些在書寫狀態中的圖片我們可以看出,所用的都是五指執筆法,用文字描述一下就是:用右手五個手指配合著握住毛筆,總的原則是指實掌虛——手指輕輕靠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拇指要微微拱起一些。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手掌是虛空的,寫起字來才會靈活。其中食指中指在外面負責把筆收回,無名指抵住筆桿,小拇指靠在無名指上負責把筆往外送,大拇指則配合著她們或收回或外送。

在用筆這方面北宋書法家米芾可以說是用的最好,別人評價他是八面出鋒。想實現八面出鋒,就需要特別注意執筆時筆桿總的原則是垂直於書寫平面的,這在上面的照片中我們都能看到。其實只有這樣去用筆才能做到書寫的靈活。當然並不是說任何時候都是處於垂直狀態,反而是在書寫時只有很少時間處於垂直狀態,一般都是在垂直的邊。具體請看下圖


書寫時發力點大致在字中心


發力書寫時用手指把筆桿從發力點往外送,有點筆尖頂著紙的感覺,而且這樣容易保持所謂的中鋒。
下面這張也是這個意思

啰嗦了這麼久,就到這吧。
給大家帶來一個思路。
貼幾張國畫和篆刻吧,因為我感覺書畫印也是一個系統的。
正如我家子昂在下面這幅畫中所說:「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於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


元代趙孟頫《自題秀石疏林圖》


《自題秀石疏林圖》局部


蒙山寫生2013年 碳素筆


蒙山寫生《農家》2013年 水墨


蒙山寫生《春到農家》2013年 水彩


創作《彼岸》2013年 水墨


篆刻創作2011年


篆刻創作2012年


篆刻創作2013年

篆刻創作2014年


篆刻創作《岳琳》2016年


篆刻創作《算空贏鳥盡弓藏何處長眠》2016


篆刻創作《滌除玄鑒》2016年

感恩閱讀


9月20日更新

之前有在評論里說過會推薦幾個不錯的帖子,不僅僅是趙孟頫的。因為趙字傳承的是二王體系,所以主要還是這個體系下的一些帖子。

其實主要要推薦的就是下面這個帖子。陸柬之的《文賦》。初唐真跡。我第一次看見這個字的時候都驚呆了,因為它實在是太漂亮了,簡直是漂亮到無以形容。

下面這段文字為複製粘貼。

欣賞《文賦》墨跡,用筆清雋飄逸,流轉圓潤,確實具有《蘭亭》那種平和簡靜的意境。此帖點拂波磔之間,使轉運行之際,結體照應之處,皆合《蘭亭》妙法。從中可窺陸柬之於《蘭亭》所下功夫極深。應當指出王羲之現存法書今已無一真跡,多為唐人摹本。作為摹本形似之差距可能不大,但就作品的貫氣,神彩來說都及不上《文賦》神似《蘭亭》。因此後世學王書者,對此帖格外珍愛。元趙孟頫就曾臨學此帖,從中領悟晉人筆法和結體,其受益是很明顯的。



再就是《聖教序》。這是唐代懷仁和尚集王羲之的字寫成的。現在王羲之沒有真跡傳世,留下來的要麼是摹本,要麼是刻本。而《聖教序》是刻本中的佼佼者。而且全文的最後部分,就是現在廣為流傳的《心經》。

下面這段文字還是複製粘貼。

其碑字由懷仁借內府所藏王羲之真跡,歷時25年集募而成,故為世所重。碑文選自王王羲之各帖,如知、趣、或、群、然、林、懷、將、風、朗、是、崇、幽、托、為、攬、時、集等字皆取自《蘭亭序》。由於懷仁對於書學的深厚造詣和嚴謹態度,致使此碑點畫氣勢、起落轉側,纖微克肖,充分地體現了王書的特點與韻味,達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簡靜的境界。

上面說到了《心經》。《心經》的版本非常之多。出自名家之手的,有歐陽詢的小楷和趙孟頫的行書。不過由於我個人比較鍾愛《靈飛經》的小楷,所以嘗試用靈飛經體在寫《心經》。

歐陽詢的《心經》。

我自己臨的送朋友的。

我自己臨的送朋友的。

帖子的推薦先這麼多。

再給幾個不錯的網站,首先是「書法空間「。裡面的資料非常之全,而且多數都是高清版本。再就是書法字典網,這個就是想查具體哪個字有哪些寫法的時候,非常之實用。

最後推薦一個微信公眾號:書法思考。很有態度的一個微信號,我個人比較喜歡。很詳盡的包含了各類書法知識,從各種字體如何練習,到各種書法文化知識,肯定會有一些內容適合你。

說到底,要練字,還是以堅持為主。但如果只堅持練一個字帖,練一種字體的話,其實比較容易疲倦,所以我的建議是行楷並行,多習各家字帖。要知道,雖然我們不如古人有那般多的時間每日勤練,但古人並沒有那麼多的機會見到如此之多的資料,還都是高清真跡。直接從這些真跡入手,細細揣摩,豎立正確的審美,用心體會古人的筆觸,一字一字的練下去,半年之後,你必定會有大長進!

---------------------------------------------------------------------------------------------切割線

首先表明一點,如果想練出小丸子體、少女體之類的知友就可以不用往下看了,但這個問題中有「系統地」一詞,我個人認為本質應該是要練出符合傳統審美的好字的。
先上圖,兩張現在寫的鋼筆字的樣子。已工作人士,沒太多機會動筆,只能抄兩段歌詞。

正式開答。
一、要練字,請直接上毛筆!
這不是開玩笑,因為在練習毛筆時,會比平時更加的注意到字的間架結構,每一筆的頓挫抑揚、運筆法則。這對吃透每一個字是非常有幫助的。同時毛筆的每一筆都需要著力控制,這對日常硬筆的筆力控制也大有裨益。每日抽出半小時到一小時練習,平時注意把練習毛筆字的手感帶到硬筆書寫中,半年後可能毛筆字水平上漲25%,但你會發現自己的硬筆經驗值幾乎翻倍,簡直就是事半功倍的捷徑!

至於毛筆字的字帖選擇,非常贊同 @董卓瑤 的推薦,《靈飛經》。但要注意的是,請先從《靈飛經》四十三行本練起。因為這是唐代真跡!不二上品!!你搜個高清版本,能夠非常清晰的看到每個字的細節部分,彷彿能觸摸到老祖宗的指腕運動(扯遠了)。上一個局部圖和我自己臨的。


二、務必注意筆順!

這是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問題,但遺憾的是,這麼多回答中我幾乎沒看到有人強調過,除了 @如是 提到過外。

如果你覺得這不是個事兒,那我提個問題,「必」字的筆順是怎樣的?想必大多數人(可能達到90%+)都是「心」字加一撇吧。嗯,一定是這樣的,先寫個扁扁的「心」字,再如晴天霹靂般的咔嚓來個撇。就像一葉扁舟上杵著一根竹蒿。很爽有木有?

可惜,正確的筆順不是這樣的,應該要先寫撇,再彎鉤,最後三個點。如果你按照這個順序來寫,彎鉤會立起來,字的結構也會變成蜜桃狀,避免很多人寫時出現的一撇顯得過於突兀的情況。

可惜,正確的筆順不是這樣的,應該要先寫撇,再彎鉤,最後三個點。如果你按照這個順序來寫,彎鉤會立起來,字的結構也會變成蜜桃狀,避免很多人寫時出現的一撇顯得過於突兀的情況。

怎麼樣才能知道一個字的正確筆順呢?下面要列出我的珍藏:

怎麼樣才能知道一個字的正確筆順呢?下面要列出我的珍藏:田蘊章老先生的《每日一題 每日一字》視頻。傳送門:田蘊章每日一題每日一字----第一集永字八法

如果你只想看後面的每日一字,上某寶一搜,大把的切割版,價格便宜到爆,絕對的物超所值。而且每集名字就是當集所講的每日一字,拿不準的時候,電腦里搜一下這個字,打開看這集就行。老先生就在那對著你諄諄教導,從筆順到每筆筆畫注意事項。當然,你可以只關注筆順。如果練毛筆上了癮,就可以跟著這個視頻慢慢練,而且,楷行草兼有,真是業界典範啊!

再拋個問題,下面兩個字的筆順如何?請到田老先生的視頻中找答案吧。


三、毛筆練楷書,硬筆練行書

不是人人都要成為書法家,我們練字的目的也是為了日常中的書寫。前面說的練毛筆的方法,也是為了更快的促進硬筆字。所以,當你毛筆練煩了,想換下口味,用硬筆練習時,我提倡直接練行書。

至於字帖,對我個人而言,我選用的仍是古字帖,而且只練一人(夾帶私貨了):趙孟頫。話不多說先上圖。

趙字實在是太漂亮了,他的行草書用鋼筆臨摹也非常適合。下面是趙孟頫跋《快雪時晴帖》的真跡以及我分別用毛筆和鋼筆所臨文。

趙字實在是太漂亮了,他的行草書用鋼筆臨摹也非常適合。下面是趙孟頫跋《快雪時晴帖》的真跡以及我分別用毛筆和鋼筆所臨文。


此外,練習硬筆行書,也有一個極好的視頻教材。田英章硬筆書法行書

傳送門:學習田英章硬筆書法行書1

沒錯,這裡是田英章,上面是田蘊章。他們是兄弟二人。

最後說說筆的選擇

下面是我現在用的鋼筆和毛筆。

鋼筆的選擇可以參考 @徐旻希 的這個回答。作為經常用鋼筆書寫的大學生,入手lamy和百樂鋼筆哪個比較合適?什麼型號比較好?

當然,中性水筆也是可以的,因為好鋼筆價格不菲。而你看看田英章視頻里用的什麼筆。

毛筆推薦選用狼毫筆。某寶上30以上價格一枝筆的,基本質量都可以有保障。

再來加點補充,在上到初二的時候,答主我還是一筆渣字。時間久了,也自覺慚愧。而且那時身邊同學有習字之風,字寫的好的同學是受到別人的尊敬的(好像這句話暴露了年齡,答主確實離開學校很久了)。於是開始練字,毛筆鋼筆雙管齊下。斷斷續續的練到了高一高二的時候沒怎麼太多練了。那會的字開始定型,是下面這樣的(研究生時的筆記,跟那會兒差別不大)。

最近每日擠出時間開始第二次的持續練習。這次以毛筆為主,同時臨《靈飛經》、《九成宮》和趙體字。希望能長久堅持。

最近每日擠出時間開始第二次的持續練習。這次以毛筆為主,同時臨《靈飛經》、《九成宮》和趙體字。希望能長久堅持。


也祝各位知友勤加練習,皆能一筆好字。

知乎首答,望您點贊。


原答案寫於16年夏季,寫完答案基本沒有管,其實寫的並不嚴謹。17年秋,有了很多新的想法,而且在學員身上也實踐了一年,所以重新整理髮出來。

(本回答講軟筆,不適用於硬筆,請勿用以下方法來練習硬筆字。)

——————————————————————

溫馨提示:圖片很多,建議在WiFi下查看。如果暫時沒有WiFi,可以點贊或收藏答案,以後慢慢看。內容很長、乾貨很多,建議收藏以防丟失。

蔡雨澤是我的實名,浪子是我的網名,這個回答以此命名,手寫以表誠意!

————————————————————————————————————

萬字乾貨目錄:

  • 一、成果展示
  • 二、系統學書的方法有很多
  • 三、成年人自學書法的方法和心態
  • 四、工具篇
  1. 文房四寶的選擇和使用
  2. 文房四寶以外值得購買的工具推薦
  3. 推薦一些網路學習書法的平台
  • 五、一個爭議:從什麼字體入門比較好?
  • 六、選帖、讀貼和臨帖
  • 七、以篆書和楷書入門為例
  1. 執筆、調磨
  2. 線條練習
  3. 篆書的結構和寫法
  4. 篆書的轉化
  5. 楷書的基本筆畫
  • 八、楷書的結構
  • 九、各種書體的臨習方法
  1. 隸篆
  2. 楷書
  3. 行草
  • 十、書法常見問題

註:前面部分為理論,後面為實操。理論稍多一些,便於初學者掌握。理論的部分不說也不行,還是要說,著急的可以先挑標題看。

——————————————————————————————————————

  • 一、學員成果展示

今天早上,某群友這樣說:

那麼群里學了半年的是什麼水平呢?別急,挨個看:

(純線上,沒有線下指導)

1、0基礎學習第15天,練習篆書熟悉線條:

(以下是群里一位叫做中國心的網友所寫)

從圖上來看。線條還在很弱,粗細變化的很生硬,字形也不對,篆書普遍是長方形,被他寫的偏正方形。但兩周時間能寫到這樣,已經難能可貴了。

2、15天後,開始學習隸書,體會古樸的美感,練習軟筆書法里提、按的手法。

這個階段剛從篆書順過來,用筆的提按還在很不明顯。

繼續練習隸書,問題有所改善,但遇到筆畫多的字還是不行。字寫的也容易忽大忽小。

3、45天後,練習了一個月隸書。基本上可以寫一些集字作品了。

臨《曹全碑》集字,字稍顯媚滑、顯得俗氣,卻也能看了。

如果看到這裡,有人會有質疑,認為上面這位同學天賦過人,一般人達不到。那我再貼兩個上來:

寫尹秉綬的隸書,近似篆書。

4、兩個月,開始練習楷書和行書,上手非常容易了。

臨《聖教序》

臨趙孟頫《妙嚴寺碑》

5、半年不到,可以動手寫一些作品了:

為了顧及篇幅長度,更多的就不貼上來了,可以點擊這個鏈接查看:

微信群部分成員作品選

——————————————————————————————————

  • 二、系統學書的方法有很多

先來破題。題主問的是「系統學習書法」,所謂系統學習,是由點及面,從一點切入,然後將各個知識點簡歷樹狀或網狀聯繫。每一個部分都可以是中心,都可以是基礎,都可以充分有效地發散開,讓其他部分為其服務。

那麼系統地練字應該如何進行?

1、在元代有一本書叫做《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其中有一段學習書法的方法,如此安排:

小學習寫字必於四日內以一日令影寫智永千文楷字。如童稚初寫者,先以子昂所展千文大字為格影寫一遍過,卻用智永如錢真字影寫。每字本一紙,影寫十紙。止令影寫,不得惜紙於空處令自寫,以致走樣,寧令翻紙,以空處再影寫。如此影寫千文足後,歇讀書一二月,以全日之力,通影寫一千五百字,添至二千、三千、四千字,以全日之力如此寫一二月乃止。必如此寫,方能他日寫多,運筆如飛,永不走樣。

這裡說的很明確,先以趙子昂稍大的《千字文》影寫一遍,這裡的影寫,大概就是字帖放著,上面蓋上半透明的紙來照著描。寫完一遍,然後用智永只有銅錢那麼大的《千字文》楷書部分繼續描寫,描寫完十遍後,暫時停課,專門練書法。每天從描寫1500字逐步增加到4000字,這樣寫上一兩個月,書法課就算完結了。

而最後的結果是:「必如此寫,方能他日寫多,運筆如飛,永不走樣。」因為描寫的遍數太多,字形都刻在腦海裡面了,寫出來的能夠永遠不走樣。

知乎好像很多大神不同意描紅,認為那樣練不了字,其實是你沒摹對。我曾讓三位同學摹寫過不同的字帖,效果顯著,可以查看下面的鏈接:

兩部《千字文》的異同——為二月、劍橋而寫,教你改掉習氣

Photoshop的救贖——為霍大娘而寫,教你提高造型能力

2、至於現在的美院書法專業。答主本人沒上過美院,和考上美院的一些老同學交流過,大部分都是從篆書入手,循序漸進。然後楷行草隸篆、金石、乃至國畫詩詞都要學。大學期間的內容博而不精。可能畢業數年,沉澱一些時日,由博到精之後會比較厲害。

系統學書的方法多種多樣,我個人感覺,古代更多的是先把字的基本功打紮實(這個和科舉有關),理論方法涉及的很少;而現在的大學,更多的是先把理論打牢,因為大學就那麼幾年,老師只能把理論先灌輸下去,以後自行實踐。方法多樣,每個路子都是對的。

————————————————————————

  • 三、成年人自學書法的方法和心態

1、先確定自己練字的目標

如果只想在別人面前寫字拿得出手,還能得到不錯的評價,或者只想寫個情書,春節寫點春聯,那麼方法得當的話,完全可以在短時間內把字練的還過得去。如果想在書法上深造,進入一個很高的台階,那麼,還是去美院深造吧。

2、是縮小練字的範圍

將毛筆和硬筆分開,同時再將書法和實用字分開。相對來說,書法需要投入更長的時間、精力、智力,並且需要一定的天賦,而學習實用字則會相對簡單容易些。

3、選擇合適自己的練字字體

篆隸楷草行五種書體,各有特色,各有用處,而行書不僅簡單易懂、流暢美觀,書寫速度也快,更適合我們成年人來練習

4、要有行之有效的好的練字方法,以下的建議供大家參考:

1)要先認知練字最基本的知識,比如寫字的橫或豎、或撇或捺等等筆畫或符號的書寫要領或動作技巧,再掌握如何把他們搭配在一起的特徵規律,這是一個連續的過程;

2)兒童練字重點在於「學」,而成年人練字,更多的在於「改」。寫字也是一種習慣,習慣性的思維和習慣性的書寫動作是很多人練不好字的主要原因。用一種新的習慣替代一種舊的習慣,是很具有挑戰性的;

3)練字是一種連環的運動,腦要想、眼睛要看、手肘等要動,耳朵要聽、筆要摩擦,最關鍵的腦的指揮,手指手腕的協作完成,因此在練字的時候多想、多看、多聽、多練;

4)要掌握練字和書寫的規律,如:筆畫形狀、用筆規律、筆畫組合規律、結構規律等等,通過舉一反三的融會貫通,很快能寫好其他漢字。

5)最後堅持練習,加強字體整篇的橫寫訓練,同時掌握整篇訓練的基本規律,並針對某一些難點進行攻關,才是快速寫好字的最有效方法!

————————————————————————

四、工具篇

我學書法比較早,家在鄉下,那個時候條件差,寫字用的是一種長峰羊毫筆,那種筆沒彈性,筆鋒很長,就像用煮熟的麵條一樣,軟塌塌的,很難用,一度寫的很痛苦,很想放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初學練字,有一套趁手的工具很有必要。

1、文房四寶的選擇

所謂文房四寶,指的是筆、墨、紙、硯四者,其中以宣紙、湖筆、徽墨、端硯最好。近些年有了不少變化,比如北京的毛筆、四川夾江的宣紙也很不錯。

從幾十根筆裡面,得到了如下數據:

  • 毛筆:

中等楷書推薦:

硬度:七紫三羊兼毫

出鋒:3cm~4cm

口徑:0.7~0.8cm

中楷毛筆初學建議選擇帶筆芯的毛筆,多半是以豬鬃和尼龍作為毛筆的筆芯,彈性一樣,硬度會得到加強,不容易偏鋒。網購的時候這一點可以認真諮詢客服。

小楷推薦:

硬度:9紫1羊兼毫

出鋒:1.5~1.8

口徑:0.5cm左右

小楷筆偏貴,我這裡有11根小楷筆,價格36~100多,基本上都能用,但價格貴的明顯好寫一些。現在出現一種雞距筆(蒜頭筆?分不清)筆鋒比較短,口徑很大,價格很貴。我用過幾根。寫二王、鍾繇這一路的小楷比較不錯。

行書推薦:(以二王行書為準)

行書的筆比較隨意一些,一般來說,行書筆筆鋒宜短不宜長、宜軟不宜硬。我個人喜歡用一種北京生產的小號大白雲。

硬度:5:5

出鋒:2.3~3cm

口徑:0.7~0.8cm

  • 紙:

初學就用毛邊紙算了,買四川夾江生產的毛邊紙,手工的更好。

買帶米字格的紙,行書格子5~7cm、楷書可以略大一些,如果寫歐、柳、虞世南、褚遂良等人的字,也不宜太大,6~8cm就夠了,不要超過10cm。寫顏真卿可以大一些,10cm左右。

我這邊幾個培訓班,行書練習紙是6cm的格子,歐楷練習紙是6.5cm的格子。

在一些更專業的培訓班裡,比如田英章的培訓班,格子紙是5cm。

  • 墨和硯:

這個沒啥太多說的,墨汁的話,一得閣、曹素功都非常好寫,一得閣偏濃,需要加水調。

硯這個呢,差不多要退出歷史舞台了。

3、推薦一些網路學習書法的平台

(帶下劃線的字是鏈接,可以點擊直接訪問)

陳忠建書法學堂台灣一位小學書法老師做的,臨摹示範過幾十種字帖,網路上現有,最完整的書法教學資料庫,對於初學者非常有幫助。

書法字典_書法_在線書法篆刻學習資料遇到不會寫的字可以查一下,很實用。

書法欣賞-高清晰書法作品圖片欣賞網,最全的書法字帖網站,別處找不到的在這裡都能找到。

書法屋:www.shufawu.com 有不少的書法類資料,理論和視頻都很齊全,他們有個APP叫墨池。

中國書法網|中國書法網|中國書法門戶網站有一定門口,裡面高手也很多,商業性質。可以去進階一下。

最後推薦一下我的公眾號:花落書香,可以在微信上搜索名字或者ID:hlsx16(花落書香的拼音)關注,平時寫點書法方面的感悟和教程。

歡迎掃碼關註:

五、一個爭議:從什麼字體入門比較好?

很多人初學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糾結選擇什麼字體入門。   

書法的字體有很多種,從文字上分,有楷、行、草、隸、篆以及魏碑,有些時候也吧魏碑算在楷書裡面,共有5體。   

理論上來說,從什麼字體入手都可以,但實際操作起來,遠遠沒這麼簡單。   

但我還是堅持認為,學書法應該從正書(楷書、隸書、篆書都是正書)入門。

以前我學書法的時候,入門的方法普遍是楷書。而現在,觀點大爆炸,有人認為應該從草書入手,逐漸慢下來;有人覺得應該從行書入手,追求飄逸;更有甚者,要從甲骨文入手,追本溯源。

其實這些方法,都是對的,略有側重。

比如從行書入門,以後寫楷書會更加飄逸;如果從楷書入門,寫行書會更加穩重……

練字練的是什麼?

1、練心,心一定要靜得下來,沉得住氣;

2、練手,手要能夠熟練使用工具,能夠寫出不同線條;

3、練腦,練習大腦對於結構、章法的理解。

最重要的就是練心,能夠靜下來才是練字的基礎。

寫字的時候太過於浮躁、著急。這種情況下,再去學行草書,容易讓內心更加浮躁。所以我建議從正書入手;

另一方面,書法也是一種造型藝術,所謂的眼到、心到、手到,說的就是臨帖的準確性。我大學是學油畫的,初學油畫時,要練習一些非常規則的石膏體,這一步其實是練習造型能力,先把規整的練好了,遇到不規則的,才容易應付,所以建議從正書入手。

正書結字嚴謹,一絲不苟,先學正書把造型能力練好,以後遇到變化多端的行草書,才方便應付。

六、選帖、讀貼和臨帖

天下的帖子太多了,怎麼選呢?提供一個思路,歡迎對號入座:

1、追求速成學隸篆

學隸篆有個好處,大家都不太懂這個,寫的好一些和差一些,在外行眼裡都是一樣的,學隸篆兩三個月就可以出來裝X了。

篆書《石鼓文》、《毛公鼎》、《散氏盤》以及明清鄧石如、趙之謙篆書等;

隸書《禮器碑》、《張遷碑》、《石門頌》以及明清鄧石如、趙之謙隸書等;

2、打牢基礎學楷書:

(楷書《靈飛經》)

楷書有鍾繇、王羲之、歐、顏、柳、趙、諸等等很多種,要想前期把基礎打牢,以後更上一層樓,不妨從楷書開始。

3、追求實用學行書:

(王羲之行書墨跡)

行書學好寫點春聯啥的,又快又好,小區搞個攤位,過年費夠了。

練小行書還可以寫點情書。。。。

王羲之行草書、《集字聖教序》、《文賦》,以及米芾、趙孟頫、蘇東坡、黃庭堅等人的行書都可以學習。

4、標榜個性學魏碑:

(魏碑《張猛龍》)

《鄭文公碑下碑》《張猛龍清頌碑》《張黑女墓誌》《高湛墓誌》《元懷墓誌》等等。

2、讀貼

唐代孫過庭在《書譜》中強調:「察之者尚精」。讀帖務求精細周到。首先,要仔細揣摩帖字的用筆方法,對點、橫、豎、鉤、撇、捺等逐一進行分析,看它用的是藏鋒還是露鋒,是圓筆還是方筆,是折筆還是轉筆,是明折還是暗折,等等。
然後,研究字的形體結構特徵,如筆畫的粗細、長短、大小、高低、斜正、收放、爭讓以及結體鬆緊、取勢縱橫,還要分析帖字的布局和神情、意態等。對這些都了解和掌握了,臨帖就比較有把握了。
當然,對初學者來說,讀帖並不是一「讀」就懂,「讀」後也不一定立即奏效。它有一個養成習慣和逐步提高的過程,而且應將讀帖與臨帖緊密結合起來,讀後臨,臨後讀,兩者配合,逐步深化,正如清代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所說:「擬進一分,則察亦進一分,先能察而後能擬,擬既精而察益精。」
——摘自「百度百科」

3、臨摹

臨摹臨摹。臨的很多,你摹過嗎?

關於摹,近代書法家鄧散木先生給出過這樣的解答:

「摹」與「臨」是傳統的有效的練字必經程序。舊時代老師教小學生寫字,總是先寫「描紅」(北方叫紅模子),後寫「影格」 (北方叫照格,也叫仿影)。「描紅」是用墨筆依著印有紅字的描紅本直接填寫書法屋最棒。「影格」是用薄紙蒙在字帖上隔紙描寫。這是"摹"的兩個步驟。練習寫字,必須先「摹」後「臨」,不過我們現在應該變通辦理,將「描紅」、「影格」兩個步驟並在一起來做,以縮短練習過程。

(清代的摹字帖)

古代學書法是很強調摹的,初學者剛寫字的時候,手抖的,不穩,這個描一段時間的字,手上控制毛筆的能力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再者,古代字帖比較少,印刷不是太發達。每個學生都拿老師的字帖來,薄紙改在上面認真描下來,以後就是自己的字帖。

————————————————

以下是理論+實操部分了

————————————————

七、以篆書和楷書入門為例。

簡單說一下規劃:

前面闡述過,我建議從正書入門。而自學書法,我建議從篆書入門,然後隸書逐步過渡。

篆書屬於古漢字的範疇,一方面,我們需要去了解、學習它,追本溯源,知道簡單的漢字,是如何從篆書演變成現在的楷書的;另一方面,前面說過,篆書是一種鐵線條練習篆書的過程其實是強化線條的練習。這和樓上向庸同學答案裡面的畫直線、畫蚊香異曲同工。

篆書《千字文》

一個很直觀的例字,懷素的《自敘帖》,上面的用筆方法,幾乎全是篆書筆法,不要說篆書太古老,學了對於其他書體沒用,其實不然,篆書寫不好,草書是絕對不可能寫好的。

篆書練習半個月左右,能練到一個月更好。

然後進入隸書的練習:

早期的隸書,篆書的味道非常濃重,用筆還是以圓線條為主。

隸書繼續發展,摒棄了篆書的風格,用筆上有些楷書的韻味。而整體,顯得樸素、古拙。

隸書再往後發展,顯得更加精美,已經有了些王羲之的剛柔相濟,點畫凝練簡潔,以及俊逸洒脫的美感。

篆書和隸書涵蓋了書法裡面大部分的用筆方法,又兼古拙、樸素,無論是培養審美,還是練習基本功,篆書和隸書都要練練。

隸書練習一個月左右,能練兩個月更好。

然後可以留在隸篆方面繼續深造,也可以學習行草書、楷書……

練過上面這些字體,所有的字帖都可以拿來就臨,不在話下。

小篆的字帖:

先明白兩個名詞:墨跡、碑刻。

所謂墨跡,是書法家直接寫在紙上或者絹上,一直保存到現在的作品(白紙黑字,不過也有可能紙是黃的)。紙有保質期,現在能看到的,以明清時期的居多,宋元時期的也還不少,晉唐時期的不多,晉唐以前的幾乎沒有。

所謂碑刻,是指書法家寫在碑上,然後工匠雕刻出來,再拓印在紙上的作品(黑紙白字),以唐碑、魏碑、漢碑最為有名。因為風化和人為原因,漢朝之前的很少了。

我們自學書法,入門採用墨跡本比較好,因為上面能夠看清楚用筆的方法和細節;碑刻經過工匠雕刻,風化、再經過拓印,徒增迷茫。

字帖推薦:

1、李斯《泰山刻石》、《嶧山碑》、   2、李陽冰《三墳記》、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3、吳昌碩《篆書唐詩三首》

4、《吳熙載集》、

6、鄧石如《白氏草堂記》、《周易謙卦》等,有合集

鄧石如篆書《八闥冊》

7、《趙之謙篆書卷》、趙之謙《許氏說文記》等

原本擬了8個,權衡之下,秉著刪繁就簡的原則,刪了兩個。

小篆的特點:

1、長方形,以方楷一字半為度,一字為正體,半字為垂腳,大致比例為3:2左右。

2、筆畫橫平豎直,圓勁均勻,粗細基本一致。所有橫畫和豎畫等距平行,所有筆畫以圓為主,圓起圓收,方中寓圓,圓中有方,使轉圓活,富有奇趣。

3、平衡對稱,空間分割均衡與對稱是篆書的獨特魅力。對稱不僅存在於左右對稱,上下對稱,而且還存在於字的局部對稱,圓弧形筆畫左右傾斜度的對稱。

4、上緊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體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縮的垂腳。當然也有下無腳的字,主體筆畫在下部,上部的筆畫則可以聳起。

小篆的筆法:

小篆講究中鋒行筆,藏鋒起筆、回鋒收筆,筆鋒不外露。   起筆和收筆的地方都要圓,不能出現方形、尖,等情況。

(1)逆入藏鋒至首端

(2)轉成圓鋒向右行

(3)行至末端轉鋒

(4)向左回鋒

篆書的用紙方法:

篆書專用紙不是很好買,可以用米字格的紙來代替,我們寫篆書的時候,甭管多大的格子,用1格半來寫一個字:

(圖片由群友星靈提供)

篆書學習常見問題:

1、一網友問:老師好,我想學草書,不喜歡篆書,不想學,可以不學篆書,直接去練草書嗎?

答:理論上來說是可以的,但我還是建議有點正書功底再去學別的字體,(正書:楷書、隸書、篆書三種比較正式的字體。)0基礎直接去練行草書,可能難度會比較大,或者寫得越來越野氣~

2、一網友問:您好,我看別人的教程,都是從:基本筆畫(點橫豎撇捺)、偏旁部首、結構、章法……等幾個方面入手,為什麼你的教程是從篆書開始呢?

答:這個問題問的人比較多,質疑的人也非常多。為什麼要從篆書開始呢?

首先,篆書最容易學。就篆書的筆畫來看,僅有「點、直、弧、」三者,且用「點」極少,實際常用的不過「直、弧、」二者而已,而相對規範一些的楷書,就最常見的筆畫,都有8種之多,每種筆畫又有多個變種……就其運筆過程來看,也沒有明顯的提、頓,主要是單一的橫向運動。篆書「看來是難,其實簡單」。   篆書是初學最容易上手的一種書體,以篆書入門,一方面可以在短時間內看到成績,讓跟著帖子練字的網友找到自信,從而堅持下去。

其次,其他字體自學比較難。還是以楷書為例,一個最簡單的橫畫,經歷了至少五個力度的變化:

這些變化,如果有老師手把手教,悟性一般同學一下午就能學會,天賦高點的只有幾分鐘就能掌握。而網路上,如果面對0基礎的人,至少三天才能教會、寫正確。如果從篆書過渡,掌握了一定的書寫經驗,教授這些筆畫的時候,就會快很多。

再次,學習篆書好處最多。

「篆書是書道之極」(《篆法初步》)。   
「古人以書名者,必通篆籒,篆籒所以為諸體之本。」 (《書法正傳》)  
「古大家之書,必通篆籒然後結構純古,使轉勁逸,伯喈以下盡然。米元章稱謝安石《中郎帖》、顏魯公《爭座》書有篆籒氣象,乃其證也。」(豐坊《書訣》)   
東漢蔡邕在其所作《篆勢》一文中讚美篆書道;「處篇籍之首目,粲彬彬其可觀,摛華艷於紈素,為學藝之范先」。(衛恆《四體書勢》) 篆書的裝飾性很強,線條圓轉流暢,「篆尚婉而通」,很好看。   
王羲之曾經一再告誡其子子敬,「勿播於外,緘之秘之」的家傳學書訣竅是:「窮篆籀,工省而易成」。(《筆勢論十二章》)   
李世民在為《晉書》寫的《王羲之傳》中,曆數各家書法之短,唯獨贊王羲之曰:「祥察古今,精研篆素,盡善盡美,其惟王逸少乎!」封建帝王為書家親撰傳論,並如此推崇,這是十分罕見的。 (《歷代書法論文選》 117頁)

…………

既然篆書有這麼多好處,那就應該學,既然要學,晚學不如早學。

3、有群友問:老師,有篆書的視頻嗎,不會寫!

答,篆書不需要看視頻,按照前面教的練習線條的方式照著描就是了,描的時候注意結構的準確性。再無其他。如果篆書都還要靠視頻,後面的內容你根本無法學習。你並不是寫不好,而是「怕」自己寫不好。沒有那麼多為什麼,在教室里永遠學不會游泳,有些事情不用搞的太清楚,下筆才是最重要的。

2、篆書轉入隸書練習:

(未完!答主正在緊張撰寫答案,請稍等……)


搬運一下乾貨。
清人黃自元《黃自元間架結構摘要92法》
我覺得這是最嚴簡的乾貨架構講解,而且也適合鋼筆。寥寥數語便總結了楷書架構大要。
並且筆畫交代清晰,臨習起來能看清每一筆的起筆收筆與筆勢,也是許多硬筆字帖不能具備的優點。


田英章等大師著硬筆入門,從一筆一畫細講起,我們普通人都是急功近利的,往往看不來那樣繁瑣的講解,直接臨字去了。
其實對於筆畫,每個人都有基本的認識,大抵瞄過幾眼字帖,就是個功夫問題。用時間堆砌的。
真正阻礙江湖體不能進步的是架構。
江湖體詬病於筆畫寫的挺好看,但架構俗套,一看就是野孤禪 。
學架構,已經不能單純靠「臨字」了,必須要「臨意」!
劍譜畢竟不是圖畫,靠的是語言傳意。
感受名家架構中體現的仙險之氣勢與風骨之美感。
這就需要看文字講解了。



如何練字,方法千奇百種,隨君喜好;

而如果問如何「系統」地練字,就不勞大家原創了,古人已經給我們留下了很傳統和好用的方法:

「讀、摹、臨、背、意、用」,循序漸進。

我經歷過很多渠道來學習書法,無論是長輩教,自己練,還是書法班,要系統漸進,都脫不了這六個字。以上有些知友的答案也只是說出了這六種途徑的一部分。不管自學還是報班,都要經過這樣的過程,甚至很多時候,書法班能教給你的,從「背」以後就不會有了。沒辦法啊!修行在個人,老師還要不斷的進行「臨」「背」「意」「用」呢。

下面分別來說一下。

讀:讀貼,讀字。這個只要有作品,就可以去讀。對聯,屏風,匾,摩崖石刻,生活中可見到的有很多。初學書法,總得選擇字帖吧?選字帖時你就是在讀貼了。然後選自己喜歡的,或者負責任的老師建議你學的。讀貼不一定要能讀出長篇大論,重要的是「有印象」。

摹:就是用透明的白紙蒙在字帖上照著描寫。這裡說一下這個步驟的必要性:這個初學書法者必須要做。有的人說摹不行,不能充分思考字意,完全掌握。我想說初學者最重要的是「矯正字形」,而不是「研究風格」。先練好間架結構,再去追求個人風格,所以首先讓自己把筆畫放在正確的位置上吧。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追求「像」,即「形似」。如果字還沒寫正就進行臨寫,這樣去達到「像」的目的,反而會破壞你對書法寫意的印象。臨是學意,不是學形。而且那不是在寫字,而是在畫畫兒,像在畫一個字似的。再像又有什麼用?雖說摹不易記字,但是能保證你寫字的數量,初學需廣泛涉獵,把所有結構都見過描過,臨起來才有感覺,有體會,能融入自己的想法。
當臨寫不同風格的字帖,如果感覺就像「大換血」時,也要從摹重新開始。

臨:需要一定的基礎再進行。忌看一划,寫一划。但初學者沒有基礎,臨起來無從下手,就會出現這種現象。一定要看一字寫一字,最好看一句寫一句。臨寫能寫出帖的筆意,雖然會不像,但是會「神似」。這就是臨追求的效果。臨寫是學習時間最長的過程,也是必經之路。

背:背臨。疏通整個字帖後,拋去,憑直覺去寫。有時候臨的多了,自己就會背了。我臨寫《蘭亭集序》時是五年級、六年級,臨了兩年,一共就那麼多字,以至於裡頭的文章我還沒學會斷句呢就背下來了。初中看到這篇古文,看著書上的鉛字,腦子裡都是還原成軟筆字帖時的字形。背臨還是自然而然最好,這是我的想法。

意:意臨,背臨的基礎上再創造,融入自己的風格。需要有自己的風格,最起碼得熟練兩種以上的字體吧?達到這個程度,就活用了字帖了,這個階段就可以獨立去出一些作品了。最起碼,給鄰居寫個對聯,牆頭帖個告示,都是信手捏來的事兒。

用:其實上面說的寫對聯,帖告示就是在用。書法源自生活,學習到一定階段後,就可以拿來服務於生活了。

這幾個階段有時候界限不是很清晰,不是像程序代碼一樣,達到一個什麼值後進入下一環節。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這些步驟就是個大方向。有可能出現不知道自己是哪一個階段,或者好像佔了好幾個階段的時候。舉個例子:你學習了唐楷之後,已經可以隨便給你什麼字都可以用掌握的楷書寫出來了;最近你又學習了行書,但是不連貫只好從摹開始;快過年了,家裡人又讓你寫幾副對聯,你樂呵的答應了,馬上寫了出來;出來門口,看到社區的老書法家自己門前已經帖上了福字,寫的很好看……以上故事裡包含了「背」「摹」「用」「讀」,發生在了同一個時間段。如果第一次學習一種書風,或者初學者剛開始,就隨著這些步驟走下去吧,當書法融入你的生活之後,就會產生上面這種現象了。大概如此意思。

以上想法隨時歡迎探討。


  • 多圖預警。(只談論改變日常書寫,不是成為名家大作)

安利幾款不錯的寫字輔助軟體(臨鋼筆的、臨古帖的)。好用到沒朋友,不好用歡迎打臉。

  • 執行力和意志力非常重要。

百度《練字吧》一個帖子直播了一個大媽從2013年8月17日到如今的練字過程。先練田楷。後來貪多,練了靈飛經、歐楷、荊霄鵬,最後吳玉生。 (後來吧友建議專門練田楷,吳玉生)

幾百天,每天po作業,一直堅持。 雖比不上名家,但真的是質的飛躍。
【練字】什麼時候都不晚(一個大媽的忠告) 【練字】什麼時候都不晚(一個大媽的忠告)

剛開始的字

練田楷102天

練田楷102天


練田楷260天

練田楷365天

練田楷365天

------------------------------------------------------------------------------------------------

------------------------------------------------------------------------------------------------
沒練行書之前的江湖體

練行書第一天

練行書第一天

練行書100天

練行書100天

---------------------------------------------------------------------------------------------------------------大媽練過幾種字體對比吳玉生243天的效果

荊霄鵬137天的效果


荊霄鵬10天的效果

------------------------------------------------------------------------------------------------

------------------------------------------------------------------------------------------------
現在日常書寫

------------------------------------------------------------------------
PS:1、推薦一個非常不錯的視頻。《瀋陽師範大學公開課:書法審美與基本技法》:瀋陽師範大學公開課:書法審美與基本技法
[第1集] 永字八法[第2集] 主筆與結體規律[第3集] 偏旁八系列[第4集] 偏旁學習法[第5集] 抑左揚右[第6集] 黃金分割[第7集] 空靈與飽滿[第8集] 提案與筆勢[第9集] 行草元素[第10集] 篆隸古法

------------------------------------------------

1、常用漢字構造是由大約【280個獨體字】、【100個偏旁部首+280個獨體字排列組合】組成的。
《簡化漢字獨體字表》共280字
1 畫
一乙
2 畫
二十丁廠七卜八人入乂兒九匕幾刁了乃刀力又乜
3 畫
三亍干於士土工才下寸丈大兀與萬弋上小口山巾千川彳個么久丸夕及廣亡門丫義之屍已巳弓己衛孑子孓也女飛刃習叉馬鄉幺
4 畫
豐王井開夫天無韋專丐廿木五卅不太犬歹尤車巨牙屯戈互瓦止少曰日中貝內水見手午牛毛氣壬升夭長片幣斤爪父月氏勿欠丹烏卞文方火為斗戶心尹尺夬丑爿巴辦予書毋
5 畫
玉末未示戔正甘世本術石龍戊平東凸業目且甲申電田由央史冉皿凹民弗出皮矛母生失矢乍禾丘白斥瓜乎用甩氐樂匆冊鳥主立半頭必永
6 畫
耒耳亞臣吏再西百而頁夾夷曳蟲曲肉年朱缶乒乓臼自血角舟兆產亥羊米州農聿艮
7 畫
嚴求甫更束兩酉豕來羋里串我身豸系羌良
8 畫
事雨果垂秉臾肅隸承
9 畫
柬面韭禺重鬼禹食彖
11 畫

————————————————————

二、按筆劃分

【一 一】: 一、二、三、於、干、亍、虧、雲、元、示、天、無、夫、擊、專、戔、未、末、 開、井、豐、耒、韋、王、玉

【一丨】: 十、丁、下、才、寸、世、廿、甘、土、士、圭、五、正、嚴、工、亞、丐、甫、 吏、更、束、柬、求、事、丙、再、兩、西、酉、雨、木、術、本、革、甚、耳、古、喪、臣、走、黃

【一乙】: 七、弋、戈、與、屯、互、萬、瓦、車、東、夷、牙、巨

【一丿】: 大、太、丈、犬、尤、龍、廠、不、石、在、兀、丌、成、戊、戍、戌、百、頁、而、面 、爽、豕、卅

【一丶】:來、夾、 平、滅

————————————————————

【丨一】: 上、卡、占、盧、鹵、止、齒、凸、北、非、韭

【丨丨】: 業
【丨乙】:中、蟲、串、史、口、日、曰、目、且、皿、縣、四、田、甲、申、電、由、曲、早、里、果、曳、禺、內、冉、肉、山、巾 、見、央、水、凹

【丨丿】: 小、少 、歹、死

【丨丶】: 卜

————————————————————

【乙一】:乙、刁、尹、夬、屍、尺、已、己、巳、民、艮、弓、弗、聿、肅、隸 、

【乙丨】:了、子、孑、孓、丑、也、承、衛、爿、巴、出

【乙乙】:乜、鄉、幺、糸、書、馬、母、毋、彖

【乙丿】:乃、刀、力、辦、女、飛、皮

【乙丶】:習、又、叉、予、矛

————————————————————

【丿一】: 牛、生、朱、失、午、年、矢、缶、乍、乞、氣、千、舌、壬、升、我、禾、重、垂、秉、乖、丟、手、毛、夭、長

【丿丨】:川、丘、乒、乓、禹、幣、片、白、鬼、自、身、血、臼、臾

【丿乙】: 兒、丹、凡、幾、九、丸、及、欠、久、夕、勺、勿、匆、象、么、匕、烏、鳥、月、用、甩、冊、氏、氐、樂

【丿丿】: 斤、斥、爪、瓜、舟

【丿丶】: 乏、乎、兆、人、介、入、八、分、父、乂、豸

————————————————————

【丶一】: 主、卞、亡、六、市、亦、交、產、亥、言、廣、文、方、立、音、衣

【丶丨】: 門

【丶乙】:之、心、必、永、農、戶、良

【丶丿】: 義、為、州、丫、火、半、米、前、蘭 、兼、羊、羌

【丶丶】: 頭、斗

————————————————————

  1. 獨體字結構

第一組:平衡對稱。「十、土」等直畫為撐柱,穿過或香姐的橫畫構成對稱;「上、土」等豎畫要寫准橫 畫中心;「大、水、未」等撇、捺、挑要在橫畫或豎畫居中下筆。
第二組:「長」形字結構。自、目、了、且、耳、具、有、身等。
第三組:「短」形字結構。白、曰、四、回、工、而、田、曲等。
第四組:「斜」形字結構。母、乃、刀、戈、勿、夕、及、力等。
第五組:懸針字形結構。中、巾、申、斗、半、豐、串、弗等。
第六組:垂露字形結構。干、午、年、卓、下、平、甲、單等
第七組:「意連」字形結構。之、心、以、川、水、必、小、求等,各自獨立,筆意相連,點畫互相呼應。

  1. 合體字結構
  • (1)第一組:左右結構。

1、相向結構,好、朗、政、約、妙、幼、欲,巧等
2、相背結構,肥、兆、非、弘、外、乳、服、能等
3、相隨結構,羽、竹、林、所、朋、弱、兢、競等
4、讓左結構,勃、都、助、彩、卻、獻、敬、歌等
5、讓右結構,峙、晴、綠、校、培、球、院、終等
6、平分結構,秋、輔、款、骸、科、靜、鼓、版等,左右平分,上下平齊。
7、上平結構,明、瞻、野、雕、端、輝、增、特等
8、下平結構,敘、初、細、敢、叔、朝、段、紅等
9、居中結構,如、什、知、吐、和、加、葉、仁等

  • (2)第二組:上下結構

1、重疊結構,昌、圭、炎、呂、哥、多、爻、亖等
2、上大下小,普、香、否、雪、昔、音、番、堂等
3、上小下大,界、岸、奇、要、晃、泉、禹、矣等
4、上下宜均,留、禁、望、胃、蠻、需、皆 、 等
5、上繁下簡,柴、壁、努、集、整、督、奧、瞥等
6、上簡下繁,最、置、嵌、翁、露、崇、羈、黍等

  • (3)第三組:上中下結構

意、曼、素、累、章、翼、囂、冀等

  • (4)第四組:左中右結構

1、三 分 結 構,徽、嫩等
2、左簡中右繁,湖、懈、凝、啊、撒、概等
3、中窄左右寬,衍、班、辨、獄、斑、樹等

  • (5)第五組:半包圍結構

1、上包下結構,同、周、鳳、凰、間等
2、下包上結構,函、幽、凶、畫等
3、左包右結構,區、巨、匠、醫、匪、匿、匡、匹等
4、左上包右下,扇、居、病、度、原、扉、疾、慶等
5、左下包右上,通、道、運、還、進、送、遞、逃等
6、右上包左下,甸、句、勻、司、習、勾、旬、匐等
7、伸鉤包結構,旭、勉、毯、氈、拋、彪、魁、毽等

  • (6)第六組:全包圍結構

因、困、國、圖、固、圓、園、團等

所以,大致的日常書寫練字計劃【半年內達成】是可以的。

  • 利用「番茄工作法」定30分鐘為一個專註區;
  • 或者「工作沉浸法」定15分鐘為一個專註區,鈴響了,還可以繼續專註,就再定15分鐘;如果不能繼續專註,休息5分鐘,定下一個15分鐘。
  • 提高自控力,每天30分鐘,一頁A4紙,先堅持,不求多。

------------------------------------------------------------------

(1)【閉上眼睛能背臨】28個筆畫的代表字。(這一步非常重要,要打好基礎)

  • a.如果想臨摹中性筆寫出的筆畫技巧:趙賀新中性筆楷書28筆劃示範(視頻)

[大十入主]、[口人地月]、[小水你元]、[去良山女]、[弟我那課]、[了久四沒]、[仍凰及專]
每天練4個筆畫和代表字,第二天重複,加新字,大約2個星期。

  • b.如果想臨今人鋼筆字:

D1硬筆楷書的基本筆畫(1-8課)
田英章硬筆書法講座--基本筆畫教程^T-頻道:教育教程?生活視頻

  • c.如果想臨古帖,下一個《寫字派》,成體系化學習,好用到沒朋友。

」點、橫、豎、撇、捺、提、折、鉤「每個系列的演繹出來的筆畫。


選擇一個喜歡的書法帖練基本筆畫,大約有15課,每天練一課。


------------------------------------------------------------------
(2)【閉上眼睛能背臨】280個獨體字。
因為很多筆畫相似且重疊,比如「一二於干虧雲天元無示開井」、「三蘭豐王玉」、「大太犬」、「午牛朱失矢」、「成戊戌戍弋戈」、田甲申電由曳」、「木術本禾未末」、「主卞亡六市亦交產亥言廣文方立衣」、「牛生朱失午年矢缶乍乞氣」、「早里果禺」等......
可以簡化成大約200獨體字,每天練5個字,大約要30~40天。
------------------------------------------------------------------
(3)【閉上眼睛能背臨】

  • a.可以選擇練100個「偏旁八系列」。

1.點系列偏旁: 忄冫氵心 灬 ,冖宀穴...雨
2.人系列偏旁:...如圖附
3.木系列偏旁:...如圖附
4.提系列偏旁:...如圖附
5.口系列偏旁:...如圖附
6.刀系列偏旁:...如圖附
7.撇系列偏旁:...如圖附
8.框系列偏旁:...如圖附
一個月練兩組「偏旁八系列」的代表字,大約每天練5個偏旁代表字,八組就是大約5個月。

  • b.或者「書法派」里的偏旁部首歸納方式

1、左偏旁(單人旁、雙人旁、兩點水、......)
2、右偏旁(......)
3、字 頭(......)
4、字 底(......)
5、字 框(......)

一天一課,重複、循環練。

------------------------------------------------------------------

2、漢字的基本筆畫有28種。(本版本多了3種)

3、通用漢字有7000個左右,常用高頻是3000個左右,偏旁部首大約200個,簡化成「偏旁八系列」,大約100個。


----------------------------
鍾型習字格

  • 第一步:讀帖(觀察),理清以下幾個關係:

①結構關係:左中右結構;
②大小關係:左右大、中間小;
③平行關係:兩長豎平行,三撇大致平行;
④高低關係:左旁高、右旁低;兩點及鉤同高、騎橫軸;
⑤輕重關係:左橫、左撇、右耳鉤粗重,其他筆畫略輕細;
⑥長短關係:三撇長度為一短兩長,兩豎大致等長;
⑦曲直關係:大部分筆畫較直,不可彎曲。

  • 第二步:臨帖(書寫):

1、木字旁:
①短橫略斜,起筆宜方,從9:00處起筆,向右上書寫;
②長豎宜正,從11:00處逆鋒頓挫起筆,向下對準7:00垂直書寫,漸至圓周前收筆;
③撇略粗,從橫下處起筆,到達圓周8:15處出鋒完成;點在撇下處書寫。
2、「卯」部:
①左撇短、收筆藏鋒、對準7:30書寫;
②長撇細而寫到下緯線處,也對準7:00書寫;
③點寫在圓心處;
④右耳部橫折豎鉤粗而鉤騎橫軸;
⑤長豎宜正,寫至圓周5:15處完成。

------------------------------------------------------------
相關的習字本現在市面上很難找,找到了一款類似的。

-------------------------

-------------------------
《寫字派》,好用到沒朋友。有《九成宮醴泉銘》、《蘭亭集序》、《趙孟頫洛神賦》、《懷仁集王書聖教序》.....等20本古帖臨摹教程,每個字都有視頻指導。

----------------------------------------------------------------------

----------------------------------------------------------------------

想臨摹今人的鋼筆字字,這個《書法》軟體不錯。


把我在專欄上的文字搬過來,陸續更新,希望更新完之後能成為知乎上最系統的關於練字的回答(之一),也算是我作為書法專業的學生,關於書寫的思考的一次總結。

關節、肌肉與書寫——正確學習書寫的第一步 - 談笑風生學硬筆 - 知乎專欄

一 . 在書寫中,書寫的動作的本質是什麼?如何運作的?

書寫的動作的本質是關節與肌肉的協作運動,兩者缺一不可。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一點,那就是學習點畫書寫最重要的就是先確定方向,而方向對應的就是關節。

這張圖是整個手臂的 X 光圖,在書寫的時候,整個手的活動全憑這些關節的活動來完成,肌肉則負責控制關節活動程度的多少。

這張圖是整個手臂的 X 光圖,在書寫的時候,整個手的活動全憑這些關節的活動來完成,肌肉則負責控制關節活動程度的多少。


在書寫中,關節活動決定了線條的方向,肌肉控制了線條方向的幅度。所以初學者正確的學習步驟應當是先確定方向(明確關節擺動的方向),再確定點畫的幅度(明確肌肉對關節的控制精度)。

二 . 不可能任務——錯誤的書寫動作

基於第一點的內容,就可以對鑒別出一些常見的書寫動作錯誤:


1. 長直線


『在書法中,純粹的直線(尺線)是不存在的』——白砥(請自行 google/bing 此人)

由於書寫動作本質上是利用關節的活動來完成,而關節的活動產物是曲線,並非直線,而肌肉只能提供非常短距離的精確控制,所以在點畫的書寫中,短距離的直線是可以較為輕鬆地完成。而在長線條的書寫中,肌肉不可能保持高精度且遠距離的控制,所以那些努力想寫出『橫平豎直』的人的點畫細究起來並不能夠算『直』,而且書寫部位非常酸疼。

不要氣餒,也不要沮喪,因為你是在給自己發出一個『不可能任務』。而真正要把一根線條的弧度儘可能拉平,有且只有一種辦法,正反方向來回擺動(但這樣做也只是接近,而非等於)。

事實上如果你努力想要寫出一根『直線』,放大之後可以看到點畫也是呈現出上下波動的視覺效果,在這點上,肌肉控制力沒有那麼出色的兒童可以把這個問題詮釋地更為清楚。

由於參照物是印刷體的『橫平豎直』,使得少兒的肌肉要對關節進行過度干預,但由於肌肉控制力尚未成熟,使得對於成年人可以隱藏的較好肌肉搖擺動作暴露無遺,點畫不停的來回搖擺看上去非常的顫微與滯漲。

由於參照物是印刷體的『橫平豎直』,使得少兒的肌肉要對關節進行過度干預,但由於肌肉控制力尚未成熟,使得對於成年人可以隱藏的較好肌肉搖擺動作暴露無遺,點畫不停的來回搖擺看上去非常的顫微與滯漲。


姑且把因為想要寫成直線而最終把線條表達成上下波動的寫法稱之為『被動曲線動作』,和主動寫成上下波動的動作稱之為 『主動曲線動作』。這兩者的差異看起來只是後者更加流暢而前者比較滯漲,但如果從動作上去分析的話,前者書寫的時候會非常的吃力,因為這個時候你的手部肌肉在努力地完成大腦給其下達的『不可能任務』,肌肉在時刻抵消著關節活動所形成的書寫動作,因而書寫的整個過程中,肌肉是高度緊張的,這時肌肉和關節的關係是對抗與牽制。而後者在書寫的時候會較為輕鬆,因為這個時候肌肉是輔助關節的活動,是調整關節擺動的位置,這時肌肉與關節的關係是和諧的,整個書寫過程是非常輕鬆。

圖片中的線條肌肉的介入程度就非常地少,僅僅是在擺動轉折點上進行控制,從而控制點畫的整體弧度。這樣書寫的線條哪怕放大之後也是流暢至極的,與前者用肌肉去時刻介入關節活動所書寫的非常呆板的直線條有著截然不同的視覺觀感。


2. 書寫部位單一


書寫部位的單一會導致肌肉的代償,同樣也會讓書寫變得痛苦與酸疼。

大多數人書寫的時主要動的是手指的關節,以手腕關節作為輔助。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實施非常細微的操作,確保了在短線條的書寫中,書寫者能夠表達出各式各樣的點畫(包括直線),但弊端也顯而易見,手指的活動範圍極為有限,

大多數人書寫的時主要動的是手指的關節,以手腕關節作為輔助。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實施非常細微的操作,確保了在短線條的書寫中,書寫者能夠表達出各式各樣的點畫(包括直線),但弊端也顯而易見,手指的活動範圍極為有限,一旦線條所需要的長度超出了手指所控制的長度,那麼就必須讓手指的肌肉去對抗手指的關節,而這部分的線條本該交由手腕甚至手臂的關節來完成。而這種現象就是代償。


由於手指、手腕、手臂的關節與筆的距離是依次遞增的關係,所以手指活動時的書寫範圍 &<手腕 &< 手臂,而關節的圓弧運動使得手指的單位面積書寫弧度&> 手腕 &> 手臂。下圖就是手指、手腕、手臂關節活動所形成的活動範圍:

而在具體的點畫書寫中,則如下圖所示:

以『丿』這個點畫為例,不同關節處移動所形成的點畫形態之間會有極大的差異,用肌肉來彌補關節的差異只會讓書寫變得更加的費力,長時間書寫必然導致肌肉過度使用,產生損害。

以『丿』這個點畫為例,不同關節處移動所形成的點畫形態之間會有極大的差異,用肌肉來彌補關節的差異只會讓書寫變得更加的費力,長時間書寫必然導致肌肉過度使用,產生損害。

三 . 如何訓練不同部位的關節與肌肉的協作?

大多數成年人對手部的肌肉控制力已經足夠,他們缺乏的是意識,『讓關節佔據書寫動作的主導,而肌肉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的意識。


所以這個階段訓練就不是拿一本帖子照著描紅或者臨摹,用『像不像』來作為評判依據。而是要讓關節參與進來,矯枉過正都沒有問題。一定要讓身體意識到關節的活動才是書寫動作的核心。以我學生為例,第一節課我讓他讀取字帖中點畫的方向信息,然後用自己較為舒服,甚至誇張的動作來表現出來,所以第一節他的作業是這樣的:

如果各位願意去嘗試一下,會發現這樣寫字格外的『爽』,因為肌肉幾乎不需要對關節進行控制,點畫的視覺形態完全由關節來完成。當然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階段並不是完成憑感覺瞎寫,而是要讀取字帖中點畫的方向信息作為關節活動的唯一依據。原帖中向上凸起的橫不管再怎麼寫,也不能讓關節寫成向下凸起的。方向錯了則意味著關節活動的錯誤,那也就無從談起接下來的學習了。

第二節課我讓他把肌肉參與進來,利用肌肉來輔助關節的活動。他的第二節課作業是這樣的:

較之於第一課當然是沒那麼『妖嬈』美觀了不少,但更為重要的是,他的反饋是和以前相比,整個書寫過程要輕鬆許多。下面這張圖是他發給我來之前的字跡,『非常認真地書寫』這是他描述在書寫這些文字時候的狀態。

較之於第一課當然是沒那麼『妖嬈』美觀了不少,但更為重要的是,他的反饋是和以前相比,整個書寫過程要輕鬆許多。下面這張圖是他發給我來之前的字跡,『非常認真地書寫』這是他描述在書寫這些文字時候的狀態。

『非常認真地書寫』往往意味著肌肉的高度緊張,來不斷調整自己的書寫動作,這種書寫方式適合少量的書寫要求,書寫幾句話,一首絕句是合適的。但是如果是大量書寫,肌肉長時間的代償會讓肌肉勞累酸疼,控制精度也會酸疼,線條看起來格外的滯漲與顫微。

『非常認真地書寫』往往意味著肌肉的高度緊張,來不斷調整自己的書寫動作,這種書寫方式適合少量的書寫要求,書寫幾句話,一首絕句是合適的。但是如果是大量書寫,肌肉長時間的代償會讓肌肉勞累酸疼,控制精度也會酸疼,線條看起來格外的滯漲與顫微。

除了剛才提到的依據字帖來進行訓練外,還可以做一些線條訓練。

將點畫一開始交由關節大幅度,然後依次讓肌肉不斷加大輔助的力度,儘可能地削弱整根線條的幅度,整個過程要儘可能的流程與放鬆,以此來模擬日常書寫的狀態。

將點畫一開始交由關節大幅度,然後依次讓肌肉不斷加大輔助的力度,儘可能地削弱整根線條的幅度,整個過程要儘可能的流程與放鬆,以此來模擬日常書寫的狀態。

第二種方式可以像上圖『丿』那樣,嘗試用不同的關節表達線條,感受不同關節活動時對點畫的影響。以上兩種線條訓練方式可以交替進行,甚至可以融合在一起訓練。

————————————————————


發力模式與書寫動作——正確學習書寫的第二步 - 談笑風生學硬筆 - 知乎專欄

上一篇文章提到了在書寫中肌肉與關節的關係,這篇文章接著沿襲其內容,探討在書寫中肌肉的發力模式。

雖然古人與今人的書寫文字和用具有了一定改變,但簡體字與硬筆可以視作繁體字與毛筆的簡化版,因而整個的書寫體系並沒有發生劇烈的改變,反而是簡化了不少。所以古人書寫時的發
力模式放在現在依然是具有極高的參考與討論價值,但也必須明確這兩者的不同之處。

古人推崇怎樣的發力模式?

答案是「省力」


因為對古人來說,一件書法作品要求不僅具有審美價值,往往還要考慮到實用性。無論是士族階層還是平民階層,都會面臨到大量書寫的情況,如果不「省力」,那麼大量書寫是不可維繫下去。

圖片取自趙孟頫《杭州福神觀記》,趙孟頫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史料是這樣記載他的書寫狀態的:「日書萬字而精氣不衰」」,而與他同時代的蒙古貴族書家康里巎夒,自稱「日書三萬字」,如果他們的發力模式不是趨近於「省力」,早就肌腱炎了(可參考眾多電競選手)。

圖片取自趙孟頫《杭州福神觀記》,趙孟頫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史料是這樣記載他的書寫狀態的:「日書萬字而精氣不衰」」,而與他同時代的蒙古貴族書家康里巎夒,自稱「日書三萬字」,如果他們的發力模式不是趨近於「省力」,早就肌腱炎了(可參考眾多電競選手)。

平民階層就更不用說了,如果說士族階層書寫還是帶有玩票性質的行為,那平民階層純粹是以此為謀生資本。上圖是敦煌寫經卷中的《輪轉聖王經》,純粹的民間寫手。在唐代由於佛教的盛行,整個階層對經書的需求量極大,寫經生這一職業被催生出來。而寫經生的收入模式是按件計酬,一天不書幾千字連生存都是問題。如果不追求「省力」的書寫模式,那寫經生這個職業早成「藥渣」的代名詞了。雖然隨著宋代雕版印刷術的成熟,寫經這個行業逐漸消失,但是整個民間對書寫依然具有大量的要求,比如科舉。哪怕到現在,學生階層對書寫量的需求依然是巨大的,這就使得對於發力的追求依然沒有改變。

平民階層就更不用說了,如果說士族階層書寫還是帶有玩票性質的行為,那平民階層純粹是以此為謀生資本。上圖是敦煌寫經卷中的《輪轉聖王經》,純粹的民間寫手。在唐代由於佛教的盛行,整個階層對經書的需求量極大,寫經生這一職業被催生出來。而寫經生的收入模式是按件計酬,一天不書幾千字連生存都是問題。如果不追求「省力」的書寫模式,那寫經生這個職業早成「藥渣」的代名詞了。雖然隨著宋代雕版印刷術的成熟,寫經這個行業逐漸消失,但是整個民間對書寫依然具有大量的要求,比如科舉。哪怕到現在,學生階層對書寫量的需求依然是巨大的,這就使得對於發力的追求依然沒有改變。

怎樣的書寫動作費力?

如果明白書寫的發力模式是省力,那麼就很容易理解現在成年人書寫的一種病態。因為從小沒有學習書寫技能(書寫技能並不是去補習班或者拿本字帖就能夠搞定的),就出現了一種現象:


『腦海中知道要把字寫成什麼樣,但是沒法很輕鬆的表達,只能夠通過讓肌肉保持高度緊張來達到對筆的精確控制,使得書寫速度緩慢並且手非常地酸疼』

這是有一位知友發給我圖片,我乍一看感覺日常書寫能寫成這樣已經非常足夠,完全不需要我提出修改意見。但是他的書寫速度是多少呢?

這是有一位知友發給我圖片,我乍一看感覺日常書寫能寫成這樣已經非常足夠,完全不需要我提出修改意見。但是他的書寫速度是多少呢?


1 小時 600 字


考慮到他要應付申論,這樣的書寫速度不足以支撐整個書寫過程。而很多人的字其實都有這樣的問題,包括那些經常「秀字」的人,強行以肌肉控制力去模擬出各種書寫動作,這種代償註定了肌肉難以長時間運轉。但是換一種角度來說,如果僅僅是為了把幾個字「秀」的好看,確實是不需要考慮到持續性書寫對發力模式的苛求,但我想大部分人的需求可能也不是每天畫半小時寫兩行字再貼到社交網路上的人

如何讓書寫更省力?

在思索這個問題答案的時候,我意識到答案可能不僅限於手部的肌肉,它更是一個系統。感謝知乎上龐大的專業健身回答者。

  • 坐姿

儘可能地讓脊椎保持挺拔(中立位)的狀態,很多人書寫時喜歡弓腰而書,我小時候採用這樣的坐姿是因為身高明顯高於同齡人,桌子對我來說太矮了。

於是很多時候我書寫的坐姿和上圖是一樣的,在帶來腰肌勞損的同時,也會讓書寫變得格外吃力,接來下借用我的靈魂畫技來說明這點:

於是很多時候我書寫的坐姿和上圖是一樣的,在帶來腰肌勞損的同時,也會讓書寫變得格外吃力,接來下借用我的靈魂畫技來說明這點:


當身體這樣的坐姿書寫的時候,豎脊肌的下半部會承受非常大的力量,(因為這時力量並不是完全分配在全部的豎脊肌上),同時這種坐姿又會上書寫者與桌面的接觸點成為第二支撐點(是手腕還是手臂取決於你用哪個靠著桌面),這也就意味這在書寫時,你的手臂不緊要負責控制筆,也要負責承受來自你身體上半身的一部分壓力,從而導致寫字時手部難以輕鬆地狀態去移動。


而採用上圖的姿勢,整個上半身的重量由豎脊肌均勻承擔,從而避免了豎脊肌下半部分的過度使用而導致的勞損,並且這時手部只需承受其自身的重量即可,能夠非常輕鬆且穩定地擺動。

  • 執筆與提按

關於執筆是否需要用力,古代坊間多有 「王羲之以是否能夠冷不丁抽出王獻之所執毛筆來判斷臨習是否用功」 ,蘇軾對此傳言不以為然:


『獻之少時學書,逸少從其後取其筆而不可,知其長大必能名世。仆以為不然,知書不在於筆牢,浩然聽筆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為得之。』


書寫者執筆過緊大多是觀念造成,由於要完成「不可能書寫」(詳見上一篇文章),使得肌肉必須高度緊張,體現在手指上就是以非常大的力氣執筆。因為對於這類書寫者而言,他們過於迷信肌肉帶來的微操可以完成所有一切在腦海中預想出來的點畫,而不考慮其點畫是否符合書寫的內在規律(比如迷信「橫平豎直」),所以到最後,用力的結果不僅僅是「入紙十分」,更多的力則被浪費在如何把筆捏的更緊這種無意義的消耗上。


拋開具體的執筆方式與執筆力度,從方法論的角度去看待執筆的力度,首先要明白在書寫中,手對筆施加的力,筆對紙施加的力,紙對筆反饋的力,這三者共同形成了在書寫中穩定性。


手之於筆,只需拿穩就行,剩下再多的力也只不過是手指肌肉之間的內耗,毫無意義,因為對於手指來說,絕大多數的力量都是要傳達到紙上,以完成點畫的表達。最關鍵的是第三點,紙對筆的反作用力,這點在毛筆得到的充分體現。


一按一提,如一飲一啄。提按並非只包括手之於筆的上下運動來完成,紙對筆施加的反作用力,在軟毫身上得到了最大的體現,所以古人的字有那麼多提按的形態存在,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毛筆的彈性而自然產生的,唯筆軟則奇怪生焉。


如 @履齋先生所言:


『要努力駕馭筆落在紙上之時,因彈性形變帶來的反作用力,是為用筆。我們中國人有氣這個字,所以用筆可以稱為氣馭。方法上就是 「凝神斂氣」

臨帖,特別是楷書,成人最易走偏,楷書多提按,在未得筆之前,為追求與原帖吻合,人的第一本能就是力取,縱然惟妙惟肖,終去道愈遠。』

提按是自然的,不提按才是反常的,所以在書法中最為耗力的就是玉箸篆,因為它提按得非常少而含蓄,你得時刻注意肌肉對筆的精確掌控,確保它在點畫的書寫中不會呈現明顯的提按。
康有為曾評價玉箸篆:『天下以秦分為不可作之書, 自非好古之士, 鮮或能之。』

但是如果給現代人拿一隻大號的記號筆,要表達這樣的線條難道不是非常輕鬆么?因為記號筆作為硬筆,恰恰沒有「彈性」這個提按的基因,就使得要表現出粗細一致的線條再簡單不過了。但是反過來說,正是因為沒有彈性了,在寫古帖的時候,真的能夠輕鬆自如地去表達那麼明顯的提按形態?

但是如果給現代人拿一隻大號的記號筆,要表達這樣的線條難道不是非常輕鬆么?因為記號筆作為硬筆,恰恰沒有「彈性」這個提按的基因,就使得要表現出粗細一致的線條再簡單不過了。但是反過來說,正是因為沒有彈性了,在寫古帖的時候,真的能夠輕鬆自如地去表達那麼明顯的提按形態?

所以我特別反感在學習書寫的開始階段,就去追求毛筆的提按效果,美其名曰「筆鋒」,因為如果真的明白提按的雙生關係,就不會幼稚到一開始就拿硬筆去追求這樣的書寫效果,硬筆真的具有毛筆那樣的彈性么?真的能夠輕鬆自如的表達而不是一味依靠手指的肌肉強行創造出明顯的「提按效果」?

像上圖這種濫用使用肌肉的微操當然可以使得圖像看起來蘊含著豐富的「提按」,但能夠這樣保持長時間書寫么?畢竟像田英章這種書寫界的苦行僧,新中國以來也只出了寥寥幾個。

像上圖這種濫用使用肌肉的微操當然可以使得圖像看起來蘊含著豐富的「提按」,但能夠這樣保持長時間書寫么?畢竟像田英章這種書寫界的苦行僧,新中國以來也只出了寥寥幾個。

但是硬筆的提按有沒有?有,但比較微弱,而且主要和書寫的速度有關係。(比如下圖,請原諒我的筆芯出水不暢)但是對於初學書寫的人而言,把速度帶起來無異於女司機飆車 200km/h,都是極其不可控的。所以先忘掉筆鋒,忘掉提按。在硬筆書寫中,紙對筆給予的反作用與筆之於紙施加的壓力達成平衡關係,這意味著只要達到平衡關係,執筆的力量就足夠了。藉助於這種平衡關係,能使得在行筆途中,筆依然保持較高的穩定性,避免出現飄忽不定的情況。要牢記長者的教誨,「不要見得風是得雨」。

  • 書寫動作

「少而有效」是書寫動作的準則,每一次的書寫動作都要達成一種目的。我小時候學書法第一天就被明確告知:不能重複添筆畫。那時格外不解,我重複添筆畫是為了讓字更美觀,這不正是我學書法的目的么?後來才想明白,重複添筆畫那就只是描字而不是書寫,而描字在古代那是為士人所不齒的行為。


『書法雖貴為藏鋒,然不得以模糊為藏鋒,須有用筆,如太阿蕆截之意』


以此獻給廣大教幼兒寫顏體,把藏頭護尾理解成畫圈圈的老師們,多看看古人寫字就不會有這種以描帶寫的錯誤了。


回到正題,由於字型大小的不同,整個書寫動作的要求也會隨著改變,清人朱和羹《臨池心截》提到「正鋒取勁,側筆取妍」,此感悟是用來形容小字,而大字並不適用。(否則王鐸也不會以學二王而一改二王筆法,被日本人與二王並列稱「三王」。)一招鮮吃遍天的套路並不存在,不分場合的強調 「筆筆中鋒」 的應該回家補補腦子。


同樣,為了避免過多的不適用信息干擾到初學者本身,初學者應該取看看同樣是 1cm 平方甚至更小的格子內,古人的動作是怎樣展現的。

這是文徵明在八十二歲高齡所書《醉翁亭記》的局部,哪怕放大之後,其點畫依舊呈現出非常乾淨簡潔的視覺形態,其書寫動作可想而知是如何的「少而有效」了。

這是文徵明在八十二歲高齡所書《醉翁亭記》的局部,哪怕放大之後,其點畫依舊呈現出非常乾淨簡潔的視覺形態,其書寫動作可想而知是如何的「少而有效」了。


在「儘可能的減少不必要的動作」這點上,我的一些學生已經超越了我。因為對我而言,用多了毛筆之後,那種肌肉記憶已經形成,總會時不時的在書寫中故意擺動一下(在毛筆中是為了鋪毫與調鋒,但是硬筆完全沒這必要),非常的多餘,但是我學生有的並沒有接觸過毛筆,而經我灌輸「輕鬆順暢」的觀念之後,整個書寫動作非常的乾淨簡潔。

這是她學習兩個月之後的作業,在動作的有效性上已經把我甩開了身後,而她的反饋是這樣的書寫非常地輕鬆。

這是她學習兩個月之後的作業,在動作的有效性上已經把我甩開了身後,而她的反饋是這樣的書寫非常地輕鬆。


具體如何減少多餘的書寫動作,下回分解唄~


在文字史的光譜中,古文字在秦始皇「車同軌,書同文」推行小篆之後就已經正式宣告終結,隸書作為今文字的開端在識別性和楷書並無太大差異,但是為什麼中國的文字演化到楷書才宣告終結呢?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更方便、更省力的書寫。花半小時寫兩行字發朋友圈在現在可以說是意趣高雅,但是在古代那就是赤裸裸的折磨自己了。


——————————————————————————————————————————


鏈接:字帖的選擇與練習模式——正確學會書寫的第三步 - 談笑風生學硬筆 - 知乎專欄

字帖之於書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市面上五花八門的字帖無疑使人 「亂花漸欲迷人眼 「,很多人挑選是沒有邏輯的,多數都是聽從旁人的建議。但他人的建議往往是從自身的經驗所總結而出,未必適合其他人,甚至未必正確。所以這篇文章就是試圖探討這個如何挑選字帖以及如何練習。

——————————

古人還是今人?

由於古人是不寫硬筆的,所以問題可以轉換為是選擇毛筆還是硬筆的字帖。這問題要擱在以前,我肯定會推薦古人的毛筆字帖,因為邏輯也非常簡單:今不如古,所以肯定學古人。

但現在來看這個問題會考慮到學習成本。古帖轉換為硬筆是會有很大程度的信息損耗,而這樣的信息損耗是需要書寫者本人思索和試驗的。這顯然不如直接拿一本硬筆字帖省事,所以我推薦想要速成的,諸如練習簽名,以及想在社交網路 「秀字」 的學習者,是可以嘗試學習硬筆字帖,快速而有效。但速成往往就意味著代價,知乎 IT 話題圈對 「培訓班」 是深惡痛絕,恨不得將其趕盡殺絕,為何?根本原因是培訓班並沒有把學員技能訓練紮實,教會學生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硬筆字帖也同樣如此,苦練田英章、龐中華這類把書寫作成了藝術字的字帖,一但養成了習慣,反覆刺激形成潛意識,要將其改過來何其痛苦。宋四家之一黃庭堅就曾這樣吐槽其啟蒙老師周越:

予學草書三十餘年,初以周越為師,故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脫

那有沒有推薦的硬筆字帖呢?因為對此不熟悉,就不做任何推薦。

古人字帖推薦原則

  • 避免點畫過粗和粗細變化過大

由於古帖轉換成硬筆時圖像信息會發生很大信息損耗,所有的點畫都會從 「面」 轉換成 「線」。書法的結字和點畫並不是彼此獨立,而是互相影響,這意味著在挑選字帖的時候首先要過濾那些點畫過粗和粗細變化過大的。因為硬筆自身的機制,在點劃的形態上並不能和毛筆相媲美。在書法中,點畫粗細對空間的切分和擠壓是一種慣用手法,剝離完點畫的這些特徵之後,不僅自身特點消失,還導致在結字上也跟著出現變化,最後出來的效果跟面目全非無異。比如以渾厚著稱的顏體,龐中華林臨習的《多寶塔碑》就感受不到雄渾的氣息:

公允而言,這跟龐中華本身關係不大,即使他用了比較粗的鋼筆,也依然無法達到像古帖那樣的視覺效果,這就是硬筆在表現形式上確實是遜色於毛筆。

公允而言,這跟龐中華本身關係不大,即使他用了比較粗的鋼筆,也依然無法達到像古帖那樣的視覺效果,這就是硬筆在表現形式上確實是遜色於毛筆。

為了避免這類悲劇發生,各位在硬筆學習的開始階段,請繞道這些字帖,因為這個問題是無解的。

  • 避免難度過高的

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所以很多人認為臨摹對象應當是頂級書家的頂級作品。一開始就入手蘭亭序,「天下第一行書」,學這個准沒錯。如果是楷書,直接把目標定格在了歐陽詢的《九成宮》,但是要知道在書法圈內對此有個俗語 「九成宮,九成宮,十個有九個不成功」。

我在初學者請勿學習《蘭亭序》——從圖像認知的角度 - 談笑風生學硬筆 - 知乎專欄中提到過這點,書家崇尚變化,崇尚含蓄,縱有萬般變化但依舊險絕中見平正。但是初學者有把握看懂這萬般變化么?他們只看到了四平八穩。這就使得初學者雖然是字帖擺在桌上,但依舊書寫的千奇百怪。

要知道哪怕是王羲之,一開始學書的對象也不是鍾繇與張芝這樣的名家,而是衛夫人。衛夫人是被蘇軾給吐槽過的:

衛夫人書既不工,語意鄙俗,而雲奉敕,敕字從力,館字從舍,皆流俗所為耳。

但王羲之依舊是早年跟隨王夫人,過江之後跟隨王廙學習,然後才上追鍾張二人。書聖如此,初學者就不要難為自己了。畫虎不成反類犬是其次,它會消耗初學者大量的精力與時間,會使得學習者喪失學習的動力與興趣,先定一個小目標才是正確的。

初學《九成宮》的不妨先看看歐陽詢的《千字文》,此帖雖是疑偽作,但無疑用的是歐體筆法與結字方法。學習此帖之後就能理解為什麼把歐體寫得像印刷體那樣是錯的(說的就是田英章老師)。

  • 石刻與墨跡

在中國書法史上,如果要排一個 「臨帖書家排行榜」,米芾能排前三。作為一名 「集古字三十年」,能夠以假亂真的書家,他對字帖的挑選有一句話:

石刻不可學,但自書使人刻之,己非己書也,故必須真跡觀之,乃得趣。

現在市面上大部分的唐代碑刻拓本,最早都是宋拓本,也就是說,你看到的拓本,不會比米芾看到的更清晰。那到底是米芾吹毛求疵還是句句在理,拿個例子就知道了。

智永一生據傳寫了 800 本《千字文》,所以石刻本的原本和右邊並不一致,但並不影響這兩者的對比。右邊墨跡本點畫非常清晰,筆勢的來龍去脈交代的特別清晰。米芾強調讀帖 「觀其下筆處」,就是因為起筆的一點點視覺信息背後包含著海量的信息,這些信息又可以推到出學習書寫最關鍵的一點——動作。

智永一生據傳寫了 800 本《千字文》,所以石刻本的原本和右邊並不一致,但並不影響這兩者的對比。右邊墨跡本點畫非常清晰,筆勢的來龍去脈交代的特別清晰。米芾強調讀帖 「觀其下筆處」,就是因為起筆的一點點視覺信息背後包含著海量的信息,這些信息又可以推到出學習書寫最關鍵的一點——動作。

  • 結論

所以我的結論一如既往的明確——小楷。在初學階段是以點畫的學習為切入點,所以小楷是非常好的取法對象。唐、元、明的一些墨跡小楷諸如《靈飛經》《東坡記游》都非常適合入門初學。但非小楷的作品難道就不適合學習么?我個人建議放在初學後的階段來學習,因為在這個階段你對書寫會有一定的概念和心得,這個時候再學習非小楷的作品,就不會有過於強大的違和感。

學習字帖的模式

  • 杜絕描紅,讀取動作

我在這篇(十二)寫不好字的真正原因 - 談笑風生學硬筆 - 知乎專欄文章中

  • 關於書寫的錯誤認知

這個問題在過去往往會被歸咎於 「練習量太少」?但是這無法解釋這一問題:為什麼有的人經過大量的練習還是寫不好字?「練習量不夠」 和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一樣,往往是針對問題的表象,而非問題本質的解決措施。要回答這個問題,答案其實在另外一個問題身上:對於書寫,大腦是採用怎樣的處理體系。


因為書寫最後呈現的是一種靜態的視覺效果,所以一般的觀念書寫認為是 「圖像信息單通道模式」,下圖展示了這樣一個系統運行時的過程:

這種理論認為書寫是一種」 圖像信息的讀取與輸出 「的過程,圖像信息被反覆讀取與輸出,而在這個過程中,圖像信息會開始出現失真與衰減,最終導致寫出來的字和要臨摹的對象差距極大。

這種理論認為書寫是一種」 圖像信息的讀取與輸出 「的過程,圖像信息被反覆讀取與輸出,而在這個過程中,圖像信息會開始出現失真與衰減,最終導致寫出來的字和要臨摹的對象差距極大。


基於這種觀念,我們從小到大常用的練習書寫方式是描紅。描紅本質上就是不斷強化你的圖像信息對於大腦的刺激和反饋。當描本和你描的字重合的時候,任何一點和描本不一樣的地方都會格外的突出,比如下圖。

  • 描紅為什麼沒有用

不幸的是,大多數人描紅還是寫不好字。如果根據之前的理論,寫不好字的原因似乎只有一個:你的圖像信息記得不夠牢,這句話等同於」 你還需要更多的描紅 「。於是很多人又再次投入到描紅的練習中,結局當然是失敗。

原因很簡單,因為正常人根本不能做到 100% 記憶圖像信息。真正能做到這點的,通常是自閉症患者,比如英國自閉症天才畫家斯蒂芬 · 威爾夏,這位畫家僅憑肉眼和記憶力就畫出了世界八大城市的全景,名副其實的」 人肉照相機 「


(詳情可以看這篇文章:自閉症天才畫家筆下的城市)

而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視覺記憶是有優先順序的,我們有優先記錄比較有特點的圖像信息。由於圖像信息的信息量過於巨大,大腦在接受圖像信息的時候會本能的篩選與過濾,將記憶力用在大腦認為需要去記憶的部分信息。

可以做個實驗,看完這張姚明電影海報之後。你還能記住姚明的耳朵究竟是張什麼樣么?

我想大部分人都不敢說自己真的記住了姚明的耳朵,因為對於視覺信息來說,我們會把絕大多數注意力放在姚明的」 國字臉 「以及濃厚的眉毛。因為這才是姚明區分於其他人的視覺特點。而耳朵這種和他人區別並不那麼明顯的特徵,則被排在了記憶次序末尾的地位,相當容易被人遺忘。


對於字呢?同樣也是如此。

大部分人對《顏勤禮碑》視覺信息保留最多的是它點畫粗細的強烈對比,因為這點則是區別於其他書家作品的最大視覺特徵,比如和下圖的《雁塔聖教序》一對比,這點視覺特徵會顯得越發明顯。

大部分人對《顏勤禮碑》視覺信息保留最多的是它點畫粗細的強烈對比,因為這點則是區別於其他書家作品的最大視覺特徵,比如和下圖的《雁塔聖教序》一對比,這點視覺特徵會顯得越發明顯。


如果一個字看半小時,那麼你是不是可以記住更多的圖像信息呢?理論上確實是,但問題是常用漢字是 3000 個,你花費 1500 小時,得到的只是比別人記住更多 30% 的信息,但問題是好像你還是和那些一個字看 30 秒的人拉不開差距。

  • 臨摹有用么?

既然描紅不行,那是不是臨摹就有用來?當然有用,可惜的是大部分人並不會臨摹。理論指導實踐,當你對於臨摹的種種努力還是基於 「圖像信息單通道模式」 的時候,就註定了你的臨摹不過是描紅的複製。描紅的弊端在這種臨摹上會全部顯現出來。

  • 問題出在哪兒?

出在書寫動作的信息上。

事實上書寫並不是遵從 「圖像信息單通道模式」,而是 「圖像 / 動作信息雙通道模式」,如下圖所示:

這裡的動作指的是書寫動作。我相信大家有這樣一種體會,有些時候會覺得寫字寫的特別的順,書寫的非常輕鬆。有些時候(尤其是臨摹),會覺得手特別的累。這就是書寫動作對於書寫的影響之一。

這裡的動作指的是書寫動作。我相信大家有這樣一種體會,有些時候會覺得寫字寫的特別的順,書寫的非常輕鬆。有些時候(尤其是臨摹),會覺得手特別的累。這就是書寫動作對於書寫的影響之一。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描紅後並不能提高自身書寫水平的原因就是因為在描紅的時候你運用的是 「視覺信息 + 描繪」,並不是在書寫,這個在我之前的文章里有提到,不做過多贅述。而臨摹後不能提高自身書寫水平的原因在於要麼你不知道如何正確的學習書家的書寫動作,要麼乾脆用的是你自己的書寫動作。

比如關於點畫與點畫之間的空中銜接動作,由於它不在紙面上有明顯的視覺形態,使得很多執著於 「圖像信息單通道模式(描紅)」 的人根本就忽視了這一點,對於他們來說,寫字就是把點畫拼搭起來,要完成這樣的工作可能還需要在腦海中構建一個坐標系來輔助。但是書寫永遠是書寫,而不是拼接,點畫與點畫之間的空中銜接只有通過書寫信息的讀取與表達,你才有可能知道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對於只關注到 「視覺信息」 的人來說,橫都是從左上角起筆的,諸如上圖的 「至」,可是當遇到下面這些不是從左上角起筆的橫的時候,我相信他們很難能夠順暢的書寫出來。

對於只關注到 「視覺信息」 的人來說,橫都是從左上角起筆的,諸如上圖的 「至」,可是當遇到下面這些不是從左上角起筆的橫的時候,我相信他們很難能夠順暢的書寫出來。


這些從各個方向上起筆的橫會讓他們感到茫然與無所適從,於是他們為了表達這些圖像信息會不惜採取 「描」 的方式來做到儘可能的像。但是要知道寫和描是兩種概念,描的再多也不能轉換為寫,而古人在 「書寫」 這份作品,而並非描刻。而起筆之所以呈現上面這些面貌恰恰是由於書寫動作而形成,而並非是書家本人覺得這樣做更符合他圖像信息。這隻有讀取和表達書寫信息才能夠做到真正的學會,而並非描一個形就了事。


書寫動作的忽視與遺忘,是現代人書寫水平普遍較差的根本原因。我們現代書寫教育中,因為描紅這種廉價的書寫訓練的推廣,使得人們逐漸把書寫的思考放在 「如何加深對字的圖像信息記憶 「上,可惜的是,就算你花費了大量時間,你也只是比別人多記住了一些而已,而這只是書寫的一部分。而書寫的另外一部分——動作信息,則在現有的書寫訓練體系中處於自身自滅的狀態,有的人能夠領會,ta 就容易脫穎而出。而絕大多數人,因為沒有經歷過訓練,都處於一種 「我怎麼樣都寫不好字」 的狀態中。

所以人與人在書寫上最容易拉開差距的,是書寫信息的讀取與表達上,也是我們最需要去學習與思考的地方,而不是花在圖像記憶這種已經接近飽和狀態的訓練上。

中國書法史上非常著名的書論家王僧虔在《筆意贊》里說過這樣的話:

「必使心忘於筆,手忘於書,心手達情,書不忘想,是謂求之不得,考之即彰。」

  • 先寫對,再寫像

如果還是抱著 「初學書寫,像才是唯一準則」 的話,學習書寫就會變成一件 「不可能任務」。比如靈飛經的一些點畫形態之所以是這個樣子,是因為書寫者的快速書寫運動所形成的,這個時候如果真正要考慮 「像」,是要把書寫的速度考慮進來,但是對於初學者而言,把速度加入其中又是一件格外困難事情。如果學習者一味追求 「像」,就會又回到以描代寫的困境中去。

在初學階段,是要分步驟地針對書寫進行訓練,而 「像」 只是最後追求的學習成果。如果在一開始就追求 「像」,只會使得自身學習到的是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將書寫拆解,分成模塊訓練,力求在每一個訓練模塊中能夠寫對,這才是書寫學習的基礎。

像不像,可以是似是而非的。但對不對卻是非常明確的,學習目的越明確,大腦的認知系統越能夠快速掌握。

  • 拋棄提按

很多人痴迷於毛筆的粗細變化所帶來的視覺效果,因而在硬筆學習中也加以模仿。

但正如上篇文章里提到的,對於毛筆來說,提按才是它的自然屬性,因為毛筆的特性是軟、彈性。所以提按很不明顯的玉箸篆在民間是被拋棄的,哪怕在書家群體中,也是很少見。康有為曾這樣說到:

天下以秦分為不可作之書, 自非好古之士, 鮮或能之。完白既出之後, 三尺豎僮, 僅解操筆, 皆能為篆。

而提按是硬筆的基因么?不是,沒有提按硬筆依然能夠流暢書寫。並且硬筆在自然書寫中的提按更多的是取決於速度而非把硬筆用力往下扎。

我以日常書寫狀態來證明速度的改變會對點畫造成粗細的影響,結果被一幫人認為 「字寫的不咋樣,理論在唬人」。這就好像拿 A 明星的素顏對比 B 明星上鏡時容貌,然後得出結論:「A 明星步如 B 明星長得好看」,分析問題不會拆分稱模塊,你學到的只不過是似是而非的東西。既然非要看化妝的,我就來上點淡妝。

在硬筆書寫中,對筆施加上下的力會破壞書寫的流暢與連貫性,而這兩點又是書寫的基礎,希望初學者在試圖作出這樣捨本逐末的行為前能夠審視自己的學習邏輯,強行模擬無異於東施效顰。

希望本文能解決初學者對字帖挑選和學習的一些疑問,望各位都能夠找到符合自身的字帖。


不請自來,個人之見,還望多多指教

感謝題主提出一個好問題,練字不是一日就能練成的,必須要有耐心,一步一步的學習,方能練出一手好字。



開始練字的前提是你是否對練字有足夠的熱愛,如果沒有,那就不要談什麼練得一手好字了。

因為答主是一隻瘦弱(其實我很胖。。。)的文科狗,所以有別人難以理解的邏輯感,近似強迫症,答題前先來一波目錄

1.怎麼入門書法

2.練習書法必須要具備的性格

3.工具

4.握筆和寫字姿勢

5.練習書法的境界

6.答主小私貨

7.題外話

1.怎麼入門書法

提起當初入門書法的時候還是小學三年級,到現在已經過去十幾年了,很有年代滄桑感,即使我現在也不大

那時候完全時看身邊的小夥伴長的好看的好看,會跳舞的動不動就上舞台表現,成績好性格乖的受老師喜歡,我這個從小體態豐盈,表現慾望爆棚的胖紙生出濃濃的嫉妒和不屑,切(ˉ▽ ̄~),不就是會個才藝嗎,本宮也能! 回家撒潑打滾薅狗毛求我媽帶我去報個特長班,我媽看我性格這麼不受拘束,擔心我長大會鬧翻天,翻開錢包,斟酌一下,就特別心機的帶我去報了一個書法班,希望我能夠老實一點,別天天一發脾氣就針對家裡的狗。。。

之後進了書法班,看見老師的獎狀貼了整間屋子,正在練字的小夥伴一個個表情麻木,哦不平靜,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練筆下書,和我家附近整體咋咋呼呼的那群人完全不一樣,心生敬佩,咽了咽唾沫,心裡想,我在這裡待定了!其實心裡想的是(我這個比裝定了)。

後來軟筆書法只練了一年多一些,又轉練硬筆一年多(小夥伴們千萬不要學,這樣子是很不好的),就再也沒有報班學過,但是小時候打下的基礎一直保存至今,讓我受益匪淺,我開始慢慢的認識到一手好字對我來說多麼重要,上了初中後,因為會點三腳貓的功夫,再加上本人愛出名,所以漸漸的有人找我寫情書,對沒錯,寫情書,一封三塊錢,要是撮合成一對再加一杯奶茶,我的零花錢就是這麼來的,體重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突飛猛漲,兩年胖了30斤。。。。咳咳,哀家就在這個時候意識到一手好字可以給我帶來很多東西,出於虛榮,也出於對練字萌發的真正的熱愛,我開始潛心學習如何寫的一手好字,由從前報班的時候我媽拿著拖鞋逼著我在家自己練毛筆字,到我願意花一個小時,一個下午,甚至一天的時間去揣摩字體的結構,書寫,臨摹,性格也慢慢變得寧靜,淡定,我發現我打開了一個美的世界。

落紙驚風起,遙空見露濃。丹青與文事,舍此複合從。

(圖源來自網路)

所以,我想說的是,要怎麼開始學書法,首先你要有一顆心,千萬不要口號喊得響,實際行動堅持不了兩三天就各種理由放棄了,如果正在看這份回答的小夥伴你是這樣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的話,你可以離開這個問題,去找你真正喜歡的東西,然後投入熱情,投入心血的去完成它。等到你真正的熱愛上你手下寫出的那些字的時候,你對字就非常認真的態度,想讓你寫兩個難看點的字,你都會覺得是侮辱。這個時候你的字是你,你是你的字,所謂人如其字,字人合一。

2.練習書法必須要具備的性格

這個答案,百分之百,所有人都會告訴你,要心靜,,要淡定,,要忘我,,

記住,你在練字的時候,字是你,你是字。字里藏著你的氣質和自信,所以見字如見人是有道理滴,撩妹的時候,用好看的字體寫上「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以一封信的形式夾在書里送給女生,不要太撩人好嗎!!!總之,在練字的那一刻,拋棄讓你心緒不寧的雜念,意動筆走,心隨筆游。

3.工具:

練字的時候工具是要準備好滴,這個道理很簡單,不用我多講,下面我就介紹一下具體要準備好哪些工具:

(1)軟筆書法

寫毛筆書法時必須要準備好的工具就是「筆、墨、紙、硯」,古人稱之「文房四寶」

1)筆:

毛筆的種類一般是按照來源,型號,軟硬程度來分。

按照來源分為:狼毫筆,兔肩紫毫筆,鼠毛筆,羊毫筆,黃牛耳毫,虎毛筆,鹿毛筆,雞毛筆,鴨毛筆等

狼毫筆:狼毫筆的毛不是從大灰狼上揪下來的,而是來自黃鼠狼尾巴上的毛。但如今,因為生態環境和氣候的惡化,野生的黃鼠狼越來越少,所產的狼毫筆的質量也越來越差,真正的狼毫筆便宜不到哪裡去。好的狼毫筆表面呈鵝黃色或嫩黃,還帶著一些紅色,顏色從根部到底部由淺到深,根部有自然的光澤。在書寫的時候狼毫筆力度均勻,彈性十足,書畫都適合,但是沒有羊毫筆那麼耐用

如圖,圖源來自網路

兔肩紫毫筆:兔肩紫毫筆取自山兔的兔脊和尾巴上的那一小撮黑針尖毛,渾身呈紫黑色,表面有光澤,筆鋒尖銳剛硬,沾水濕潤後捏扁會發現每一根毛都十分的細長。紫毫分為純紫,花紫,披白紫毫,小花等。兔毫堅韌,謂之健毫筆,白居易的《紫毫筆—譏失職也》第一句寫道:「紫毫筆,尖如錐兮利如刀。」形象的將紫毫筆的特點描寫出來

如圖,圖源來自網路

鼠毛筆:鼠毛筆又稱鼠須筆,是用老鼠的鬍鬚做成的,性能和兔毫一樣,勁健有力。王羲之的書法鐵畫銀鉤,行雲流水,美輪美奐,相傳他的作品《蘭亭集序》就是用鼠須筆寫成的。

如圖,圖源來自網路

羊毫筆:羊毫筆是用白山羊毛製成,比較柔軟,吸墨量大,比狼毫筆經久耐用,以湖筆為多,價格比較便宜。羊毫筆是秦時蒙恬根據以前就有的毛筆改良而成,是為了能夠書寫出當時推行的小篆。後來在元代的時候被開始大量使用,那時著名的書畫家趙孟頫便是以擅用羊毫筆而出名。

如圖,圖源來自網路

黃耳牛毫筆:這種毛筆需要再英國的某地所產的黃牛耳內採集,故稱黃耳牛毫,要2500頭黃牛的耳內毫才能制出一支這樣的毛筆,故極其珍貴。當年張大千先生費了老大力氣從英國弄來一磅的黃牛耳內毛,送到東京,交給全日本製作毛筆最有名的玉川堂和喜屋兩家筆屋,精挑細選,製成了50支毛筆,製成之後,張大千先生賜名「藝壇盟主」,語意雙關,一是因為此筆是由黃牛耳毛製成,用此筆就如同執牛耳,既道出此筆的來歷,又說明了用此筆的人的身份。張大千將此筆送給自己所看重的人,其中有大名鼎鼎的畢加索,「儒將」黃達雲,知交謝稚柳

如圖,圖源來自網路

按照型號分為:小楷,中楷大楷,更大的有屏筆,聯筆,斗筆,植筆

小楷:出鋒在2cm左右,鋒徑0.5cm,適合寫硬筆大小的小楷,但不宜寫過大的字

中楷:出鋒不超過5cm,鋒徑不超過1.2cm,適合寫中等大小的楷書,也就是平時常見的在米字格里寫出來的字。適合初學者。

大楷:出鋒在5cm以上,鋒徑超過1.5cm,適合書寫對聯

屏筆:屏筆便是我們手中常常使用的毛筆

聯筆:聯筆和斗筆沒有區別,都是毛筆中較大的一種,筆桿連接筆頭處成斗形,一般書寫如斗方(一二尺見方)大小的字體,牌匾一般都是用斗筆寫成的。

按照軟硬程度分為:軟毫,硬毫,兼毫:

軟毫:軟毫筆一般由胎毫,羊毫,雞毫製成,彈性較小,較為柔和,明清時,因為書寫的字體越來越大,故用羊毫較多。軟毫毛筆滋潤飽滿,多用於寫楷書,隸書,篆書。

硬毫:硬毫一般由狼毫,兔毫,鼠須製成,但硬毫因為彈性較大,提筆時立刻聚攏成一開始的模樣,故會顯得筆風生硬。宋以前的書法家一般是以硬毫書寫,筆風瀟洒鋒利,適合書寫行書和草書。

兼毫:兼毫介於軟毫和硬毫之間,以硬毫為核心,四周裹以軟毛。兼毫筆軟硬適中。

選筆的方法:

古人選筆時必須符合「尖、圓、齊、健」四個標準,要求較嚴格,稱之為「筆有四德」。

尖,即筆頭要尖,鋒利,圓則是指筆毫聚集起來圓潤飽滿,不可以有坑坑窪窪的地方,齊就是買回筆後沾水將膠水化開,再用手捏扁,看看是否整齊劃一,健就是勁健有力,富有彈性。

初學者買筆時不需要挑太貴的,一般12元以上20元以下的毛筆質量就不錯了。去網上買或者去店裡挑都可以。雖然在網上買和在店裡買都不能當場驗筆,但是在店裡還是可以看看筆的顏色,筆桿粗細等等。不過現在網上的毛筆質量都還可以,要挑選的話還是看價格。

如何保養毛筆:

剛剛買回的毛筆可以放在溫水裡,將毛筆浸入水中,輕輕的刷開,不要沒及筆根,否則會使筆毫脫落,降低毛筆的使用壽命,並且千萬不能用熱水去化,否則會使筆毫變形。平時寫完字以後,也是將毛筆浸入水中,不要沒及根部,輕輕晃動筆桿,讓筆毫里聚集的墨水散開。洗乾淨後垂直懸掛,自然陰乾,不可再裝進筆帽里,否則會使毛筆不易聚攏,產生倒刺,下一次書寫的時候就會有多餘的小鬚鬚冒出來亂畫亂塗。一般中號的毛筆使用一兩個月便可以更換。

2)墨

清代包世臣的《藝舟雙楫》中說:「書法字法,本寸筆,成於墨,則墨法尤書芝一大關鍵已。」古人作書時常常用濃墨,古代顏真卿,蘇軾都很愛用濃墨,蘇軾對墨的要求是:「光清不浮,湛湛如小兒一晴。」使用濃墨寫字顯得字體骨勁剛遒,沉重凝穩,神采外耀。

挑選墨水時可以選擇一得閣,中華等老牌子墨水,十分好用。

3)紙

小夥伴們在開始練習毛筆的時候盡量不要拿家裡的廢報紙練習,因為報紙光滑不吸墨,寫出來的字易漂浮,不穩重,不利於寫好一手毛筆字。可以使用竹紙,毛邊紙,宣紙和元書紙,表面粗糙,便於著力,滲透力較強,易於表現出字的精神面貌。

在買毛邊紙辨別其是否是手工紙還是機製紙的時候,可以看看紙張兩面是否光滑,有一面非常光滑的就是機製紙,要是兩面都不太光滑的便是手工制的紙,而且手工紙毛邊不均勻,有時有些草漿都沒有化開,或者尤漏洞或者裂縫,購買時稍微觀察一下,以便區分。

4)硯

也稱「硯台」,中國古硯品種繁多,質地堅韌,能傳百家,有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松花石硯,漆砂硯等等,從唐時起,著名的四大硯是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初學者選硯時不需要挑選雕龍畫鳳的工藝硯台,只需要選擇普通的帶蓋子的硯盒就可以了,注意硯面平整,質地細膩,不要選太光滑的,否則磨不了墨,也不要選太粗糙的,傷墨傷筆。

普通硯盒,市麵價7元~

硯台要經常清洗,保持硯面乾淨整潔。硯台中的隔夜墨乾涸後再倒入墨水會產生凝固住的小顆粒,導致書寫不流暢,影響美觀。

(2)硬筆書法:

練習硬筆書法要具備的工具就是筆,墨水和紙

(1)筆

通常都選擇鉛筆,中性水筆,鋼筆,還有美工筆,竹筆等。各有好處,各有利弊。

鉛筆:鉛筆再削減後會產生筆鋒,便於控制,而且能夠表現出字體筆畫的輕重緩急,氣若遊絲。如果寫不好還可以擦掉重來,小時候我參加書法比賽的時候,都是先用鉛筆寫一遍,然後不停的修改,直到滿意後再用水筆描上去,雖然不知道這個方法好不好,但是鉛筆可以修改的作用體現了。

水筆:選擇水筆來練習書法的話,最好不要選擇筆桿里有滾珠的,像圓珠筆,也不要選擇太細的水筆,因為筆桿裡面的滾珠或者太細的筆水表現不出字體線條的粗細變化,但如果我們像純粹的練習結構框架什麼的還是可以用用。現在適合練習書法的水筆就是學生常用的0.5mm的考試專用筆。

鋼筆:鋼筆書寫時剛勁有力,易於出筆鋒,並且儲墨量大,耐磨,所以在練習書法的時候一般都推薦使用鋼筆,不過到底選擇鋼筆,水筆,鉛筆看個人喜好,根據自己情況來選擇工具,有些人拿木棍,樹枝寫字都非常好看,選擇鋼筆的時候要注意鋼筆的粗細大小,出水的流暢度,握著方便,書寫的時候不會斷水或者吐水就好。初學者選擇鋼筆的時候隨便買一支就ok了,最好選擇執筆處有窩的那種,能矯正執筆的姿勢。

(2)墨水:墨水的顏色主要有黑色,藍黑色,藍色和彩墨,個人比較偏向黑色和黑綠色,一來顏色善心悅目,二來可以裝一個很有內涵的比(竊笑竊笑~~~),推薦鯰魚墨水,稠到你一抹就糊成黑乎乎的一團,初學者去小賣店買一瓶5塊錢左右的就夠你用很久~

(3)紙:紙的話直接去小賣店或者網上買米字格的練字本就好,或者自己拿A4紙畫米字格,就是有點累,還容易畫歪。也可以自己在電腦上製作一張模板,然後列印出來,省時省力。

4.握筆和寫字姿勢:

在軟筆書法中,如何執筆握筆也是有很多的講究的,根據著名書法家沙孟海先生的考證確認古人的執筆方法為三指執筆法,古代蘇軾大文豪寫字的時候用的就是三指執筆法,三指執筆法較為靈活,後來此法傳至日本,直到現在日本人都是用三指執筆法來寫書法,後來隨時時代的推進,到現在用的最多的就是五指執筆法,就是寫字的這隻手的五根手指分別使用「按、壓、鉤、頂、抵」來使筆牢牢的掌握在手裡。常用的執筆法還有枕腕,懸腕,枕肘,捻管,撮管,握管,單鉤,拔鐙法。執筆越低越穩固,可以用來寫蠅頭小字,如果要寫大字的話就要握筆高一些。

書法的寫字姿勢一般分為坐姿,站姿和蹲姿。

坐姿的要求是頭正,身直,臂開,足安。即頭部擺正,稍向前傾,身子坐正,胸口離桌子有一拳的距離,雙臂自然打開,大小臂夾角90°,兩腳自然平放,腳尖成一條直線或者略有前後,千萬不要作死蹺二郎腿,不僅字會寫不好看,翹久了身體也難受。

站姿是為了運腕靈活,視野開闊,便於掌控全局。採用站姿時一腳略向前,兩腳分開保持平衡,上半身略像前傾,腰微彎,不寫字的那隻手按紙,另一手可以採用懸腕法。

蹲姿就是蹲在地上寫字,一般用於寫長篇巨幅的作品。蹲在地上,雙腳分開,略比肩窄,然後一手按紙,一手寫字。

硬筆書法的正確執筆方式是將筆搭在中指的第一個骨節上,大拇指和食指按在距筆尖的一寸處,筆桿靠在食指的關節處,千萬不要搭在虎口,否則久不方便運筆

練硬筆書法時的正確姿勢也是要頭正,身直,足安,頭部擺正,背部挺直,雙腳平放,上身稍向前傾,胸口距桌邊一拳遠。寫字寫久了可以放鬆放鬆,看看遠方,不要造成眼部疲勞

5.練習書法的境界

金庸先生的長篇小說《笑傲江湖》裡面有過一段對練劍的境界的精闢描述:初學乍練之時,以手使劍,有時劍不聽使喚,甚至會傷及自己。練過一段時間以後手劍合一,以心使劍,劍隨心走劍術就達到了較高的層次。劍術的最高層次是心劍合一,無劍無我。舉手投足即是劍著,飛花摘葉,皆是利劍,一枚細細的繡花針也能抵擋三個劍術高手,這樣的劍術可以說達到了出神入畫的境界。同樣,練字也是這樣,等你真正達到人筆合一的境界,手裡的任何東西都可以是筆,一根牙籤,一根木棍,一根樹枝,皆可以在你手下變成一把劍,心境也躍然而上到一個層面,這個境界即是師法造化,需要的就是努力堅持,用心琢磨,拋棄雜念。

6.答主小私貨:

如果想要練成一手好字的話,其實需要的就是一顆心,一支筆,一張紙,隨時隨地都可以練起。無論是新手還是已經練過一段時間的軟硬筆書法,都離不開系統的學習來不斷的鞏固基礎,提升水平。字帖可以選擇《道德經》,《靈飛經》,《勤禮碑》,《神策軍碑》,《千字文》等,每次練完字之後一定要記得糾正錯誤的筆法和結構,可以將寫的不錯的字圈出來,以便日後觀察。

7.題外話:

既然我已經寫到這了,你也已經看到這了,不如就點個讚唄b( ̄▽ ̄)d,我寫這份回答屁股黏在凳子上花了兩天的時間,鍵盤都被我摸出油了,各位客官行行好,支持我一下吧!謝謝,祝各位客官都能夠練出一手好字,笑傲江湖!

Ps一下,可以關注微博和微信公眾號一起練字,裡面有練字教程和可愛帥氣的大大讓你撩哦~~


之前答應了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練字,最近到處跑來跑去,一直拖到了現在。
其實很多答主都寫的非常好了,內容也很多很長,我就寫幾個我覺得重要的點吧。有不當之處也請大家指正。

雖然我覺得方法好壞和字好不好看並不是線性相關,但是好像知乎的習慣是先上圖……希望大家不要看了字就不想看下去了……

1. 臨帖
開始一定要逐字臨帖,每個字都要臨到九分像。反覆臨,一段時間之後可以把之前寫過的字通臨。
逐字臨帖是為了模仿每個字的筆畫和間架結構,通臨則是要找到上下字之間的章法,缺一不可。不過不能急於求成,一開始就通臨是達不到效果的。
而在臨帖的過程中,要有背臨的意識。也就說當一個字能寫到九分像的時候,試著不看帖,憑記憶把這個字寫出來。當背臨也能達到八九分像的時候就可以換下一個字了。當然,由於記憶曲線的存在,我們不可能記住每一個字。這就是要反覆臨的重要性,包括通臨,來加深每個字的印象。所以臨帖和背帖實際上是相輔相成的。

關於單字如何臨得像,主要分為兩點來說:筆畫和結構。不同帖筆畫中鋒側鋒用筆習慣不同,這就要靠讀帖了。結構方面需要重點注意以下幾點:主筆及疏密,重心及輕重,間隔及錯落。每寫完一個字都要和原帖比較,找出來不足再繼續寫下一個字。

2. 思考總結
在臨帖的同時,還要善於思考和總結。比如各個部首的常見寫法,筆順規律,相同字的不同寫法,上下文不同對於相同字的寫法及輕重的影響,如何用不同的部首組成新字等等。需要強調的是筆順在行書的書寫中非常重要,但同一個字或者同一個部首可以有不同的筆順寫法,這就需要積累了。

再進階一些就是意臨了。當臨過幾本帖子之後(通常需要好幾年)可以有意識地形成自己的風格,比如用筆、用墨、結構、章法分別取法不同的書法家等等。這需要對自己的字有很清晰的認識,並且了解一定量的字帖才可以。我最近練習中也在重點思考這個問題。


總的來說就是寫字是一件需要不斷思考的事情,遠遠不是照著帖寫這麼簡單。一定要動腦動腦動腦。而且臨帖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大家不要看微博啊知乎啊都是放作品,正經練字的人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臨帖的,我也不例外。臨帖到一定的程度才能練習創作,否則寫來寫去永遠是自己原來的字。

謝謝你們看到這裡,那再放幾張?



好啦暫時就是這些~要是大家喜(zan)歡(de)看(duo),我就再更一些更詳細的內容╮(╯_╰)╭

順說想看字的可以去微博找我,我還是很勤勞的;)
Sina Visitor System

PS:問紙筆帖的各位參見個人簡介。


祝各位練字愉快!


2016年7月更新,兩張近作

2016年7月更新,兩張近作


懶得碼字,直接上圖,有問題的可以在樓下問我。
超過10個贊我就大概寫點理論性的東西。
超過50個贊我就繼續系統詳細地寫一點我寫字的經歷及對寫字的理解。


/****************************************************割********************************************************/

好吧。。。首先感謝大家的贊。。。

知識的獲得,有兩種。一種是直接獲取他人經驗,比如讀書。另一種是通過自己反覆實踐獲得自己的經驗。

寫字這個事兒,和其他學習過程一樣,不過是一個重複、模仿然後再創造(這個階段達到的人比較少)的過程。只要稍微用點心,動動筆,從模仿他人經典的碑帖臨起,試著一點一點臨的越來越像,持之以恆,時間不會辜負你的,相信我。

至於什麼是經典碑帖,在幾百上千年大浪淘沙流傳至今的差不多都算經典。比如《玄秘塔碑》、《顏勤禮碑》、《禮器碑》、《蘭亭序》、《書譜》、《蜀素帖》等。如果是初學者,答主強烈建議從法度完備的唐楷入手。另外,個人認為書法門檻比較高,需要有坐的十年冷板凳的功夫,尤其是唐楷,初臨起來很枯燥,我身邊的多於半數的初學者在唐楷階段就放棄了,各位做好心理準備。如果看完還想嘗試一下的。
come on!!!筆墨紙硯走起吧騷年們!!!!!!

/**************************************************再割*******************************************************/

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持。繼續更。圖在最後,不想看字的可直接跳過。
我學寫字,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的。當時校長搞了個興趣班,有國畫、書法、二胡、舞蹈什麼的。請的基本都是在我們那兒有名望的老先生代課,同時每個興趣班有一個負責管理的相關老師,正好,我和負責書法的美術老師關係挺好。那天上美術課,她就問有沒有願意報名參加書法班的,於是我就報名了,然後,被選上了。所以從小學三年級到五年級,我受到了嚴苛的唐楷訓練,柳公權的玄秘塔碑,一寫就寫了三年。

現在想起來,真的是無限感激當時我們的校長孫旭陽,爺爺常乃恆,還有美術老師王海燕,這是我現在回憶小學記得最深的三個名字。

初中高中後,換了學校,沒了那麼有遠見的老師校長,也沒了發展興趣的氛圍,所以寫字基本停滯。

大學軍訓,在隊伍里認識了一個叫張禹的同學,一聊很投機,大家都學過書法,都愛各種運動,軍訓快結束他問我要不要報名院里的學生會,說會寫字的就能進,於是我們就報了名,幾十號人里選了仨,其中就有我倆。後來的學生會活動,我倆就負責寫喜報海報什麼的。他學過行書,我卻只會寫柳公權,後來他跟我說寫寫蘭亭序,蜀素帖什麼的,我就重操舊業。於是寫到現在,研一。。。

很多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確實,沒有興趣,我不可能寫字自學到現在,或許每個人都有一個把字寫好的願望,但是如果坐不住冷板凳,如果寫十分鐘就覺得枯燥無味,奉勸各位放棄,沒必要這樣自虐自己,該打球打球,該彈吉他彈吉他。另外還有一點可能就是機遇了吧,書香門第之家畢竟是少數。我父母都是計程車司機,我能開始寫字,並堅持十多年,全靠生命中機緣巧合認識的老師,同學,沒有他們給我點一個方向,我也不會寫到現在,再次感謝他們。

最後,附上新作照片,謝謝。


關於總決:畫畫時要好比是在寫字,寫字時要好比是在畫畫(細細體會)。

關於好字:雖然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但一樣事物好與不好仍然有共同的審美共鳴存在,至少看起來有美感,讓人感到舒服。所以,選字帖,重要的是自己覺得看著舒服,不需要盲從權威。

關於姿勢:自己最能自由操控的那個姿勢,即是屬於你自己的完美姿勢。我們不需要局限於僵化的持筆標準,好好觀察下我們的生活吧,我們走在節日的街頭巷尾,能看到沒有胳膊的殘疾人,把筆往腋下一夾,也能揮毫潑墨。這就好比打籃球投籃一樣,重要的不在於姿勢的標準,重要的在於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個姿勢。

關於筆:只談硬筆,鉛筆、圓珠筆、水筆,同時上手,身邊有什麼就操起來寫,三種筆的交叉使用有助於你體會不同筆尖與紙面細微的不同觸感(軟硬差別、滑澀差別、墨跡差別),通過比較有助於你找到細膩控桿的感覺。重點不在於筆,而在於控筆的感覺,那是一種手感。那些長期訓練的人,控制手指頭的神經會發達一些,能夠調控較為細微的輕重、曲直等等。如圖(此文配圖字樣均用黑色水筆書寫):

關於象形誤解:我們人類祖先,無論是中是西,在發明創造文字上,最初都是模仿大自然的所見所聞,然後抽象而成的,中文確實有獨特之處,但並不在於什麼象形不象形。例如,在英文中,long、leg、line,這些所示事物中帶有長條屬性的,其首字母都是很形象的長條「l」。這是題外話,重要的是說明一點,那就是文字書寫好比音樂譜曲,沒有國界,那些方塊字寫得好的人,讓他們寫起其它字元來,照樣行雲流水,一樣漂亮。

關於練習:首先,自然從一筆一划開始,點、橫、豎、撇、捺、折,把簡單的一筆當中的輕重緩急體會到位,這些基本筆畫將是組成完整字的一磚一瓦。
其次,最方便的方式就是從練習偏旁部首開始,學會了一個偏旁,就要學以致用,將這個偏旁應用到帶有著個部首的其它字當中去。如圖:

一開始,我們可以先學會簡單的單人旁,然後就試著去寫帶單人旁的億、仁、仰、信、倫,等等所有帶單人旁的字。單人旁運用熟練了,可以進一步學雙人旁,類似的,再如圖:

一開始,我們可以先學會簡單的單人旁,然後就試著去寫帶單人旁的億、仁、仰、信、倫,等等所有帶單人旁的字。單人旁運用熟練了,可以進一步學雙人旁,類似的,再如圖:

我們可以去練習所有帶雙人旁的字。如此一來,通過學會偏旁部首來擴張,能寫好的字會擴展的很廣很快。

我們可以去練習所有帶雙人旁的字。如此一來,通過學會偏旁部首來擴張,能寫好的字會擴展的很廣很快。
最後,是變幻,每個人寫出來的字是不同的,細微到同一個筆畫都會不同,如圖:

同一個「和」字,左邊的「禾」就有兩種不同的寫法。平時自己要多觀察,多試驗,多嘗試不同的寫法,多嘗試不同的組合,我們無須拘泥於一種樣式,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風格,不要做二手的人生。

同一個「和」字,左邊的「禾」就有兩種不同的寫法。平時自己要多觀察,多試驗,多嘗試不同的寫法,多嘗試不同的組合,我們無須拘泥於一種樣式,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風格,不要做二手的人生。

關於水到渠成:寫字不需要很刻意的要求自己,我們要用一種自我欣賞的狀態來寫字,好比我們在描繪一幅自己嚮往的風景畫一樣,只是這幅畫簡單些、抽象些,如此一來,才能長久。我個人的寫字就是成於閑暇的,上高中的時候,大家懂的,那會兒各種練習卷、考試卷滿天飛,各種四開紙就堆滿我的抽屜。我就在試卷的背面,重複的試驗著一個字,直到把一個字畫到自己看著滿意為止,當時,幾乎所有試卷和草稿紙都有4種顏色的筆跡,同一張草稿紙,我一般是先用鉛筆把紙寫的沒有空地了,就拿起藍色的圓珠筆再寫,寫的沒有空地了,就拿起紅色的圓珠筆來寫,最後再拿起黑色的水筆再寫上去,這樣一張紙我就寫了四遍,密密麻麻,於是就成了上面你們看到的那樣的字了。所以,重要的是心態,養成習慣,自然水到渠成,一點兒不覺得累。


推薦閱讀:

字寫得好,是種怎樣的體驗?
怎麼才能把英文字寫得漂亮?
「字如其人」是真的嗎?這能看出什麼?

TAG:硬筆書法 | 練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