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音樂可以影響人的情緒?
突然想起小時候聽過的一首歌,有兩句歌詞在腦中異常清晰「Do you ever wander why, the music can get you high」,突然覺得是個好問題,後面的歌詞也沒有解答。請各位大神幫忙解惑~
因為我看影視作品的時候常常因為配樂感人而被煽動流淚,但如果把聲音關掉看字幕就不會那麼感動,所以也覺得應該會有些聯繫。不過在程度上是不是也是因人而異的呢?
Juslin (2013) 總結了對於「音樂如何影響情緒"的一些猜想(以下只是翻譯)
- 腦幹反射:音樂當中一種或多種聲學上的基本特性被腦幹捕獲,腦幹將此識別成一些值得注意的重要或緊急信息
- 生理節律與音樂節奏的"共鳴":人體的一些生理節律(例如心律)在外部的音樂節奏/節拍影響下,和音樂同步。有過live經驗的人對此應該有所體會
- 評價性條件反射:某些音樂在某個人的經歷里總是和或正面或負面的其他刺激同時出現,這個人在聽到相應的音樂時就會被引起相應的或正面或負面的情緒(可參考:經典條件反射)
- 情緒傳染:人感受到音樂所傳遞的情緒,繼而將其內化(可參考:共情)
- 視覺想像:這個很容易理解,聽到音樂時聯想到了一些視覺畫面,就引起了和那些視覺畫面相聯繫的情緒
- 情節記憶:音樂讓人回憶起了關於自身的一些過往經歷,引起了和這些經歷相關的情緒
- 對音樂的期待:在一段音樂的行進當中,無論是符合了還是違反了聽者對於音樂的期待,都有可能引起情緒
以上猜想有部分得到些許證實,目前還需要更多研究去了解音樂影響情緒的機制
神經科學方面,有不少研究表明聽音樂能引起邊緣系統的激活,而邊緣系統和情緒有極為密切的關係。可以粗略比較下面兩幅圖,黑白圖中的彩色點的分布和彩色圖中的紅色部分有重合黑白圖引自Koelsch, 2010
黑白圖引自Koelsch, 2010
參考:Juslin, P. N. (2013). From everyday emotions to aesthetic emotions: towards a unified theory of musical emotions. Physics of life reviews, 10(3), 235-266.
Juslin, P. N., Harmat, L., Eerola, T. (2013). What makes music emotionally significant? Exploring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Psychology of Music, 42(4), 599-623.
Koelsch, S. (2010). Towards a neural basis of music-evoked emotion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4(3), 131-137.
謝邀
為了讓廣大知友了解現有的關於情緒和音樂研究的發展進程,對於理解音樂和情緒的關係,我這裡從音樂美學和心理學和生理學等角度,從已有的研究基礎來看待這個問題。
首先來看一下關於對於音樂和情緒的研究,在不同領域中不同的觀點
·音樂美學領域
在音樂美學中有這樣兩大派別
他律論和自律論
他律論:認為音樂和其他藝術形式一樣,都是一種人類表達情感或者思想的工具或者媒介,音樂也要表達音樂以外的人類的情感和思想。
自律論:認為音樂所表現的內容就是音樂本身,它不表現,也無法表現音樂以外的任何東西,如情緒情感、思想理念、故事情節或自然體驗。
·心理學領域
美國學者揚(Yung,1961)提出,情緒一種對正常生理、心理平衡的擾亂和破壞。
」當人被周圍情境激動到他的大腦控制減弱或失去控制的時候,這個人就有了情緒「
海曼(Hohmann,1962)則提出,情緒是一種生理激活和生理能量的動員。情緒是對正常過程的破壞和中斷。
這種理論對於那些激烈的情緒,如和憤怒、興奮、恐懼、快樂等是恰當科學的,但不足夠解釋那些較低生理喚醒水平的情緒,如舒適、惆悵、迷茫、滿足。同時也把美感排除在了情緒研究之外。
在20世紀60年代後,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湯姆金斯和依扎德從嬰幼兒情緒研究入手,對情緒的生物功能,及情緒在人類的人格和認知結構形成中的作用進行了大量觀察研究,提出了情緒的動機理論。
」第一性的動機體系就是情感體系,生物的內驅力(由生物性需要形成的動機)只有經過情感體系的放大才具有動機的作用。「
下面來用音樂的幾個特性從生理學和音樂聲學的角度來解釋大腦對於不同音樂要素變化所引起的反應,相信足夠回答題主的問題
·和聲
樂器發出的每一個音都是一個單純的正弦波的基音之上的許多諧波(也就是泛音)共同構成的。諧波的數量以及諧波在音列中的排列方式取決於樂器的材料質量,不同數量的諧波的組合方式決定了樂器的音色。
假設一隻長號吹出的C音含有6個可被聽覺察覺到的諧波,那麼內耳的基底膜上產生的振動點就有7個,產生的電信號也就會有7簇。
那麼三隻長號吹出的C大三和弦(CEG)就會在基底膜產生14個振動點併產生14簇電信號。
如果演奏出一個減七和弦(BDF)就在基底膜會產生19個振動點,併產生19簇電信號。
協和和弦產生神經纖維放電密度較不協和和弦小,神經纖維放電密度隨著和弦不和諧程度增加而增加。
由於更多的泛音和正弦波和諧波的頻率不協調產生的不規則振動的噪音,神經纖維放電數量會急劇增加。
當然,和諧與不和諧也是相對的,比如大三和弦進入減七和弦,會讓人產生吃驚和恐懼的情緒體驗,如果由一個小二度關係構成的和弦解決到減七和弦上,造成的感覺又類似減七和弦解決到大三和弦的體驗。
C大三和弦 1 3 5 C減七和弦 1 3b 5b 7bb 大家如果有鋼琴的可以自己彈著試試
·力度
一個較強的樂音信號,或者說一個較強的振幅的液壓波所觸發的毛細胞的數量要多於一個振幅較小的液壓波,因此釋放出來的動作電位的數量也要多一些,反映到下丘腦中的放電密度也要大一些。這樣,振幅大小的關係就轉換成了動作電位的數量關係。
由於神經纖維放電密度的變化,突然增強的樂音力度會在下丘腦中的情緒模式中轉換為吃驚的情緒反應;稍慢一點的力度增強會在下丘腦中轉換為緊張的情緒反應;樂音力度的平穩增強會造成情緒反應的加強和高漲;樂音力度的減弱會造成愉快的、或是趨於平靜的情緒反應等等。
·節奏
前面已經提到,樂音符號的強弱關係到達下丘腦時,已經變為電脈衝的動作電位的數量關係。那麼2/4拍的樂音組織關係就是 強--弱--強--弱,相對應的電位密度就是 多--少--多--少 的關係,也就形成了情緒反應的 強--弱--強--弱 的關係。
由於下丘腦不僅是情緒整合的中樞,也是動機形成的中樞,因此當動作電位數量以多寡懸殊的比例有規律的變化時,下丘腦所產生的情緒性的起伏反應會沿著下行的傳導神經纖維向機體的外周和內臟擴散,引起機體各部骨骼肌肉動作的行為動機。這時,人的外部動作行為本身就是情緒性的,或者說是情緒的外部表達形式。
·旋律
和聲、力度和節奏等因素在生理反應模式中本身具有先天的、生物程序的情緒功能,而旋律不同,它不具有先天的生理的情緒性質,它被整合的中樞部位是在大腦皮層,他的全部意義都依賴於大腦皮層的認知和評估作用。
來自聽覺神經的音高組織信號被傳導到大腦。不同的音高產生不同的神經纖維輸送到大腦皮層的不同部位,形成不同的音高體驗。
現代神經心理學研究已經證明,攜帶不同頻率聲音信號的神經纖維終止與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的不同部位。
聽覺中樞位於被稱為」薛氏窩「的深溝中,高頻信號終止在薛氏窩的深部,而低頻音終止在外表面附件。
同一條旋律可以配上不同甚至相反的意義的歌詞,也可以用不同的和聲、力度和節奏處理而形成不同的音樂情緒。
比如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中愛人的主導動機用不同的手法處理就可以用來表現不同的形象和概念。
·速度
樂音進行速度快,下丘腦獲得的電信號頻率越密,樂音速度慢,下丘腦獲得的電信號頻率就稀。轉化為情緒反應的模式跟前面相同,這裡就不再贅述。
需要強調的一點是,上述不同神經纖維放電密度水平所產生的音樂情緒反應,在性質上跟日常生活中的情緒反應是不同的。因為音樂所激活的是副交感神經系統,而不是交感神經系統。
當受到外界環境刺激後,人的交感神經系統會被激活,生理喚醒水平明顯提高,從而使人體驗到如驚恐、憤怒、緊張、興奮等情緒體驗。副交感神經系統的功能與交感神經系統相反,它促使機體從緊張或高生理喚醒水平上緩解下來,進入放鬆狀態。
音樂治療中的音樂減壓放鬆就是運用了音樂的這一特性。
音樂情緒反應儘管千變萬化,可是它的基本機制卻十分簡單:低生理水平上的緊張——鬆弛的運動變化。
這一簡單的模式以不同的形式把人的感覺、注意和意識納入其運行軌跡,從而緩解緊張狀態。
參考文獻
一、高天、《音樂治療學基礎理論》、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
二、高天、《接受式音樂治療方法》、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1
三、李心天,醫學心理學、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8
謝邀,不過這不是赤果果地逼我概述一個垮多領域的專業嗎?!
有一位匿名用戶的回答中有2013年Juslin的review「音樂如何影響情緒"的7個猜想,嗯嗯,應該是到現在為止最全面的了,我之前都不知道這篇review呢,感謝。話說,為什麼要匿名呢?
另外,《科學美國人》2009年有發過一篇相關的科普文,有點老了,也不是特別有趣。我沒仔細看。Why Does Music Make Us Feel?
————
先直接回答問題:我們現在不知道人類大腦是怎麼辦到的,也不確定為什麼。準確地說,我們連為什麼有音樂這玩意兒都不是很確定。
音樂和情緒 是音樂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專門研究人類情緒與音樂的關係的。
有專門針對此領域的刊目,不謝:Psychology of Music
我一直覺得藝術和科學的關係非常奇妙,藝術能夠向受眾傳遞科學難以傳遞的感情和情緒——雖然在神經科學上認為它們是物質性的,但是進化到今天,藝術家能夠通過 顏色、陰影和harmony來傳遞強烈和複雜的情感,即使時間流逝,生命逝去、環境和思想也改變了,這份情感還是能透過藝術品傳遞給觀眾。
說來說去,並不是材料的本身,而是某種精準地組合,組合的可能是不同的顏色、不同的線條陰影,也可能是和弦,通過展示這種組合 就能 瞬間解鎖 觀眾大腦中的某種特定情緒。這種情緒可能因人而異,但大多感受到的情緒很相似,而且往往不是非常簡單的情緒。
這就是大家常說的共鳴。
個人來看,這是人類最出色的技能。太特別了,也太複雜了,以至於我們現在都並不清楚人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
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和語言學家 Steven Pinker將音樂比喻為 Auditory Cheesecake,聽覺芝士蛋糕;咱們中國人姑且想成聽覺包子也不錯。音樂是一個人類學習來製作和傳遞情緒的事物,就如同包子對於舌頭上的味蕾一樣。
2009年(Fritz et al 2009) 德國的一項針對讓非洲土著(也就是從來木有接觸過西方音樂的人)去聽西方古典音樂的實驗發現,西方音樂中有三種基本情緒:快樂、憂傷和恐懼。即使文化背景、音樂背景不同,這三種基本情緒還是可以被識別的。
最近我對這方面非常感興趣,由於我的專業是神經科學,從我的角度看現在談情緒還有些困難,應該先搞清楚更基礎的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旋律好聽,有些不好聽?了解點音樂的小夥伴都會說合諧harmony,那harmony為什麼讓你覺得好聽呢?為什麼呢?為什麼呢?
我用我那淺薄的音樂知識來講一講,不要注意細節,目的是像咱們這種完全沒學過音樂的人也能大致理解。
我們這裡以西方音樂為例,西方音樂由7個音組成 (準確地說叫 音階 scale),就是我們小學就學過的
哆來咪發唆啦西
do re mi fa so la ti
C D E F G A B
(補充:中國古典音樂是由五音組成的 宮商角徵羽;而日本古典音樂是根據中國的宮商角徵羽添加了一個音階變為6音階)
chord是指同時按下兩個音(或是更多音的組合)。有些音的組合好聽,即 協和 (consonant);有些組合不好聽,即 不協和 (dissonant)。了解哪些音組合協和(也就是好聽),哪些不好聽,是作曲的基礎。
為了下面的解釋的方便,讓我們來看一個鋼琴的鍵盤。
音樂家們發現,兩個音中,一個音正好是另一個音之後的第五個音,或說中間差4個音時,是最好聽的,這就是perfect 5th (完全五度音程),有著Perfect consonance 完全協和。什麼叫第五個音呢?我們隨便先選擇一個音,do,那它之後的第五個音是so,兩個鍵同時按下,這個組合就是perfect 5th, 聽起來最好聽。(以鋼琴為例,白鍵為一個音、黑鍵為半個音。)
Perfect 4th 也很好聽,細節在此就不多說了。經典西方音樂理論將這個總結成了一張表,詳情見下(越靠下,越難聽):
(自製表)
(自製表)值得注意的是,感知旋律」好聽不好聽「直接會影響聽音樂的愉悅感,這裡愉悅感不等於情緒快樂。完全不愉悅的旋律,不在現階段考慮音樂和情緒的主要研究範圍,完全不愉悅的旋律,你不會想聽,更不會把它當成音樂,當然這有很強的文化影響。
認知科學家Mark Changzi 認為音樂會引起情緒是因為我們將聲音與動作聯繫了起來。因為我們能夠通過觀察其他人類的表情、聲音和動作,引起了我們自身的情緒。換言之,音樂是一種介質,它傳遞了真實的人類動作。
這個理論我個人很贊成,因為我想起了兩件事兒:
1. 節奏感。人非常喜歡tapping,譬如無聊時,用手指有節奏地輕敲桌面;當我需要全神貫注地在一個嘈雜的環境中跟蹤一個重複出現的聲音,無論是音樂還是單調的聲音,自己打節拍,會幫助我集中注意力。這種現象,我們家snesorimotor synchronization (sms) 感知和動作同步化。而聽覺系統對拍子的感知和動作同步化的能力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其最有趣的產物就是舞蹈。話說,其實鳥也會跳舞的你知道嗎(劍橋的發現)?同種的鳥的叫聲也會有不同的口音哦(隔壁實驗室的發現)~
2. 在鋼琴演奏比賽是,你覺得評委是以聲音為標準還是視覺為標準的呢?
你肯定想,不是廢話嘛,鋼琴比賽肯定是聲音啊。雖然評委估計也是這麼打算的,可惜,研究已經發現很明顯地,在演奏比賽中,看到的比聽到的更佔主導地位。在鋼琴比賽中你看到的是什麼呢?看到的是演奏者的動作和表情。也就是說,你認為的演奏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演奏者的動作的影響。演奏者的演奏動作越熱情,你對音樂的情緒感知越強烈。說到這裡,你該想到朗朗了吧。
不是黑朗朗。但...他視覺上的表演可能給他的總體演奏水平加了很多分。
這是我們學校UCL的Dr Chia-Jung Tsay 在2013年做的實驗,發表於PNAS,效果之顯著,你可以在學校官方Youtube上親身做這個實驗。(鏈接在此,不謝:Classical music competitions judged by sight, not sound)
話說這位蔡博士完全是我心目中的第一女神,哈佛畢業的心理學家和專業鋼琴家,現在在UCL的Management Science and Innovation (管理科學和創新系) 當副教授。
而且,她還特別優雅,隨手將Youtube視頻封面圖截給你看,不是太好看。但,反正我看到的時候我已經跪了。看了她以前的文章和經歷後,除了我媽以外,我還從來沒有這麼崇拜過一位現世的女性,簡直是我的理想型。
這個話題能講非常多,這裡只是想到哪兒寫到哪兒。我可以一直沿著這個路子講到我現在做的 隨機單音節聲音pattern,還可以講到幼兒對聲音的認知,到語言,甚至還能到股票規律的預知。感興趣的自己去查查statistical learning 和 predictive coding吧,非常有意思。今天就到這兒了吧。
我去,又是一晚沒睡。。。手賤!剁手!
http://weixin.qq.com/r/oHXE3BXEbEgTrVG-9yCy (二維碼自動識別)
謝邀!
其他知友說的很詳細了,我就簡單粗暴地簡化一下:
-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一種;
- 而我們一直以來,對聲音信號會有各種情緒反應,比如說當你聽到野獸的嚎叫,就會感到有威脅存在而產生恐懼心理
謝邀。
大家從理論上,生理心理角度都講得好細緻了。作為一個臨終關懷音樂治療師,在這兒只講和情緒相關的一個臨床案例。
一個58歲男性膽囊癌晚期患者(算是臨終關懷裡非常年輕的病人了)。年輕時是爵士吉他手,也會畫畫,喜歡藝術。一度嗑藥,後來戒了幾十年,但他妻子一直嗑藥且精神不正常,在街上流浪。他被下診斷書後不讓任何人聯繫他的妻女,孤身一人在養護院度日。
有一次探訪他,他處在極度抑鬱,焦慮,恐懼(死亡)的狀態,而且呼吸困難(肺積水和焦慮)。破冰之後,我嘗試用輕柔的純吉他彈奏引導他規律呼吸,但作用不大。然後我試著邀請他彈我的吉他,他試了一下也沒有興趣。最後我實在沒轍了,我說那我唱一首我自己寫的歌給你聽吧。他同意了。歌是用中文寫的,我給他翻譯了一下歌詞然後唱了。這個歌是五聲調式寫的,旋律簡單,和弦不算複雜,流動性比較強。
他聽的時候閉上了眼睛,聽完以後他笑了(這以前從來沒見他笑過),他說
"you ask me to breath with the music, it didn"t help. then you ask me to play your guitar, didn"t help. but you know what, this is exactly what I need to hear."
然後,他開始跟我聊他的人生,對他退休生活的原本期許,對上帝的許多疑問,對死亡不期而至的恐懼等等。這個時候,我覺得他之前的抑鬱和焦慮暫時被擱置了(注意啊我覺得不是療愈而是暫時的擱置)。
(題外話-樂曲進行時,我觀察他的呼吸監視器,他呼吸的頻率慢慢降低了。)
前面大家講到共鳴,共情,或曰同理心,我很贊同,因為臨床上感同身受。
提供另外一個角度,借用我朋友的一個說法:音樂是全息的。
我覺得任何一件音樂作品都包含,表達,甚至就是創作者當時身,心,靈的全部體驗。當這個作品被重新播放或者演奏的時候,就好像那些體驗的重現。對於聽者來講,他所接收到的也許是全部的信息。換句話說,音樂承載的信息量比較大,除了二元的,認知的信息以外,還有直覺的,情感的,潛意識的,超越二元的信息。
也許是因為這樣,音樂才可以如此強力地影響人的情緒(以及許多其他生理和心理的方面)。也許正因這樣,我自己在琢磨到底是哪一個音樂元素影響了腦部的哪一個區域,又是哪一個音樂元素控制著人們什麼樣的期許這樣的問題時,有一種無力感。所以感謝以上各位大師的細究。
補充:有人能從頻率和能量科學去分析一下這個事情?因為生物在大自然中如果對節奏性事物感知力不強的話很容易被自然選擇過濾。
這個問題我去年思考過,最近剛看到一個還算滿意的解釋: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王天燕《音樂、舞蹈和語言起源的「節奏適應假說」》
在漫長的生物進化史上,動物,尤其是水生和樹棲動物在學會覓食、捕獵和求偶之前必須適應內外環境的節奏事件。試想,就連在樹上攀爬行走都成困難的個體,怎麼可能在採集狩獵、逃避敵害、生殖繁衍上獲得優勝?拿靈長類來說,自然選擇可以這樣作用:那些恐高的因為無法競爭樹梢的優質果實導致營養不良被淘汰;那些對樹的搖擺感到眩暈的因為精神不佳被淘汰;那些既不恐高又不眩暈的,爬得越高,枝條越柔嫩而富有彈性,有一部分因為不能很好協調配合自身及彈性枝條的運動節奏,掉下樹摔死了,被捕食者獵殺了,追不上獵物餓死了……。總之,自然選擇就是不適應者的花樣作死,適應者的衣食無憂和妻妾成群。動物對內外節奏的適應,以及自身具有高超的節奏運動能力(感知、製造、同步化),是生存和繁衍的前提。
RRRE系統使得動物擁有欣賞、尋求和製造節奏事件的本能,一如動物擁有覓食和求偶的本能。於是音樂、舞蹈和語言在這一本能的驅動下得以起源。
一個朋友說這種解釋有點「抱著結果找問題」的嫌疑。不過是一個不錯的解釋。這只是回答為什麼感知,至於人類怎麼感知有待神經科學的發展了。
這事兒要從愛因斯坦的一封信講起。
1955年,愛因斯坦青年時代的友人Besso去世,愛翁寫信弔唁道:「現在他先我而去了,然而這件事情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因為在我們這些研究物理的人看來,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區分,只是我們腦中的幻覺。」
時間這一觀念乃是人類在認識世界的時候在腦中的一個發明,它不是一個客觀存在,而是我們理解世界的一種方式。
而人的一切情感,無不與時間相關。過往讓人悲傷、唏噓、羞恥、滿足,有負罪感,未來讓人焦慮、憧憬、希望、感到壓力。然而這些並不存在,只有現在這一刻如流沙從指縫間溜走。時間本是幻象,片刻就蘊含了永久。我們的情感也是真實而又虛幻,如果能夠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謂當下,便得得到片刻的滿足。但這並不容易。
然而有一味葯,它可以打敗時間,只關乎現在,這就是音樂。
音樂無關於久遠的過去和將來,卻像一根線,穿起了片刻的過去、流動的現在、和短暫的將來。在節奏的帶動下,過去是有規律的,未來是值得期待可預見的,於是我們把注意力放在了現在這一刻上。旋律或嗚咽憂傷,或明亮歡快。須臾間,可以講完一生的跌宕。
-----另一種說法-----
我們還不知道。
有很多猜想,但沒有什麼確證。
很難想像,人類文明雖然在推崇理性和科學的道路上已經走了很遠,擁有了征服大海和星辰的手段,在對自我的認識方面,還是如此淺薄茫然。擁有理性的鎧甲,面對自己感性的軟肋,還是那隻溫暖毛絨絨的哺乳動物。
但也不難理解,幾百萬年的進化造就了人腦,而人類用科學的方法試圖理解世界,加起來不過幾百年。所以當我們開始問「為什麼」,尤其是一個內省的問題,面對和宇宙同樣紛繁浩瀚的人類感受和體驗,知識和理性的力量,顯得處處捉襟見肘。中國兩晉時期,竹林七賢之首。
中國著名玄學家。嵇康。
晚年著名作品《聲無哀樂論》Music is what feelings sound like.
為什麼音樂可以影響人的情緒?
20世紀,有關音樂充滿了神奇力量的事實層出不窮。如一戰期間,人們發現患者在手術時聽音樂,止痛藥的使用劑量可以減半,又如醫生還發現,音樂對中風和嚴重精神病患者有恢復作用。
打開本能的鑰匙
音樂對生理和心理所產生的神奇力量被發現是大腦結構中深層與古老的部分,只有必要的生存選擇才能將其激活。
那麼音樂更像一把鑰匙,它所對應的鎖又是什麼,我們更傾向於叫它感受力。
感受力是「存在我們內在,響應周圍事物並與之共振的物質」。感受力的意義不在於經驗,而在於這個經驗所激發的東西——人的本能。
舉例:節奏性音樂和舞蹈可以把戰士帶入「戰鬥恍惚狀態」正是音樂作為一把鑰匙開啟了感受之鎖,激發出了一種人類神奇的本能——集體認同!!!。
這種進化設計把人所帶入的特殊狀態是大腦在面對生命中緊要關頭的特定狀態,出現於集體中各個成員需要生死搏鬥時,大腦中神經物質如腦內啡和縮宮素瞬間釋放,疼痛感和恐懼感被麻痹, 在這種情形下,我們受到集體認同感的刺激,就會放大集體,縮小自己,閱兵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聽賞者與聲音、音樂的關聯
聽賞者個性變數與音樂反應間的相互影響目前還在繼續研究,仍然是一個龐大的科研課題。不過就目前研究出的一些成果可以簡單從幾個角度進行描述這樣的現象。
1、偏向於直覺的人對音樂的反應更加深刻和敏感;
2、為什麼只是這種類型的音樂會觸動你?這是音樂興趣使然,1985年Wheeler的研究結果之一是關於個性和音樂興趣之間關係的研究。
結果是:對搖滾樂的喜愛是與自信、對現實成就的興趣、自立、精確、佔據統治地位及膽怯相關;迪斯科音樂的喜愛則與攻擊性、防範意識、條理性、有趣、尋求社會認可相關;而其它四類音樂(古典、民族音樂、爵士和靈歌)則未看到這些關聯。
3、聽音樂的情緒反應跟聽賞者的音樂訓練程度(音樂素養)、性別、社會經濟階層有關。研究結果是:
首先,受過音樂訓練和未受過音樂訓練的人對同一首歌的情緒反應存在較大差異;
其次,女性測試者趨向於對音樂產生更多的積極反應;
最後,正式的音樂訓練對處於低社會經濟階層的孩子的情感和心境會引起較大的情緒反應。
PS:對此類知識系統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公眾號:Soundlibrary聲音圖書館
雖然不是專業領域,但是也略可以解答一二。
維基上把「共鳴」和「共情」這類詞一同歸併為「同理心」這個概念:
同理心(Empathy),又叫做換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即於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主要體現在情緒自控、換位思考、傾聽能力以及表達尊重等與情商相關的方面。
在既定的已發生的事件,讓自己進入他人角色,體會他人因環境背景、自身生理、心理狀態,更接近「他人」在本位上的感受與邏輯。因為自己已體會「同樣」的經驗,所以也就更容易理解了當事人所處狀態下的反應,以致理解這種行為和事件的發生。就算是自己的看法與人不同時,也能夠理解對方在心理、情緒或行為上的反應,但能夠理解並感同身受對方的反應並不代表是認同對方的行為。
同理心可分為兩個主要的部分,它們分別如下:
- 認知同理心(cognitive empathy,又稱「心靈內化(Mentalizing)」或「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一種辨別他人心智狀態的能力
- 情感同理心(affective empathy),一種以正確的情感回應他人情感狀態的能力
我在看四月是你的謊言的時候,感覺音樂有一種能被放大演奏者情緒的力量。每首不同的彈奏曲,在片里表現出的,是演奏者自己深切想表達的內心,以彈奏的音樂這一種方式表達出來。
結果我特么不知道為啥眼眶就濕了。
像我這種淚點奇高的人…
也就是說,同理心這個概念,是可以被運用在各個領域的。音樂是和其他表現類型等同的。例如你用自己的文字表達心情,看法,觀點;你會用繪畫反映出你當下的關注點和興趣點。這裡就暫且指出最直觀的,那些人用眼可以感受到的。而音樂卻不是,需要以耳為媒介,傳達到心被感受。和文字圖畫一樣能表達,只是形式不同。
就像小孩子的繪畫,一定就是他們內心最深刻的感受和夢想,然後同時你也藉此感知到。
你聽到一首歌,會因為裡面的歌詞和自己經歷感觸相似,或許沒有完全愛上,但是你一定會繼續關注這首歌。
一部沒有BGM的電影,電視劇,或許無法給你更大的震撼。BGM能夠放大片子想要表現的效果,憤怒、憂傷、美好。
為什麼很多喜劇都是現場拍攝,把觀眾到背景笑聲都錄進去,因為能把你一起帶入,更易被感染。
我小時候聽到理查德克萊德曼演奏《水邊的阿狄麗娜》的時候,覺得音樂怎麼可以那麼動人,彷彿彈奏者和我周圍的空氣也在那個美麗的水湖邊蕩漾。
音樂有放大你的情緒,傳達演奏者自己深切感受的效果。
這同樣也包括為何有些演唱者,能唱進你的心。因為這是她們最刻骨銘心的感受,與歌融為一體,並一同讓你把你的情感帶入。
也就是同理心下的分支——情感同理心
因為你用了一種正確的情感去回應了他人的情感狀態。
在此,音樂、圖畫、文字,也不過都是媒介罷了。
首先,我們來看一個圖
從這張圖可以看出,音樂影響人的情緒有著多方面的原因。音樂本身表達著一定的情緒,同時它也能引發聽者的情緒,而人類自身也包括一定的情緒,這三種情緒範圍不是重合的,而是有著複雜的交叉關係。如圖,這三個圓圈分別對應三個不同種類的情緒範圍:
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情緒:無聊、後悔、渴望、滿懷希望、嫉妒、罪惡感、憤怒、驕傲、恐懼、好奇、快樂、溫柔、悲傷
音樂自身表達的情緒:憤怒、驕傲、恐懼、快樂、溫柔、悲傷
由音樂所引發的情緒:感動、驚奇、著迷、懷舊、神聖、好奇、快樂、溫柔、悲傷
三者的交集情緒則包括:快樂、溫柔、悲傷
這三種情緒可以說是人們最普通最常見的幾種情緒,歌曲中表現這種情緒的數量也相對較多。當然,對於這種分類,我可以保持半信半疑的態度,因為畢竟情緒不能是這麼簡單地分類,而且上述分類是否做到了窮盡也不得而知。我們只是知道音樂本身是有情緒的,而且和人的情緒有著千絲萬縷的練習。
那麼,為什麼音樂能夠對人的情緒有影響?或者說,就算音樂本身能表達情緒,但是它的情緒和人的情緒是怎麼溝通的,其中發生了什麼化學反應才使得這種影響得以產生?
舉一個大家都經歷過的場景:
在一個鬧鬼的旅館,女主又一次聽到了隱隱約約的敲門聲,她心驚膽戰地開門,走廊里空無一人,夜裡的一絲絲涼意讓她打了個哆嗦,年久失修的燈管忽明忽暗,她沿著走廊往前走,前面似乎有一個黑影站在走廊盡頭一動不動,她摸索著前進,但走廊似乎永遠也走不完,最後終於在一個拐角處,她一轉頭............
編不下去了,直接放張圖吧.............
(被嚇到的同志不好意思啊,我自己找圖的時候手都哆嗦,不敢看,膽兒小........)
總之,大家大致都看過恐怖片,那種屏息凝神、心跳加速的感覺應該都體驗過。其實恐怖片讓人覺得恐怖的原因,除了畫面等鏡頭語言的成功運用外,更重要的是背景音效的使用。尤其是在影片的高潮來臨之前的那幾分鐘,慣常使用那種低沉的鼓聲:(第三聲) 咚......咚.......咚........我們在觀看時,明知道是假的,但還是會感到很害怕,就是因為那個鼓聲很像我們在恐懼狀態下的心跳聲,而我們把那個鼓聲當成了自己的心跳聲,加速而沉重的心跳聲引起了我們真實的恐懼感。
從這個過程我們可以了解音樂能影響人情緒的原因,具體的機制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解釋:
1.James-Lange theory
這個理論解釋的是外在刺激、生理反應和情緒之間的關係。他認為這三者的因果關係是這樣的:
外在刺激——身體變化——情緒
外在刺激首先引起我們的身體變化或者說是生理上的反應,在感知到自己的身理反應之後,我們才產生相對應的情緒。用一句話解釋這個理論就是:
Body"s response always comes first before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
這也正好能解釋剛才那個恐怖片的場景,我們產生恐懼情緒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首先感知到了自己的心跳加速並變得沉重之後,才產生了恐懼的感覺。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明明不開心,但如果把嘴角向上揚,改變面部肌肉,那麼情緒會變得稍微愉悅一點的原因。
一句話,音樂作為一種外在刺激,通過模仿能引起我們的身體變化或生理反應的刺激,進而影響我們的情緒。
2. 鏡像神經元
鏡像神經元是我們產生共鳴的生理基礎。
20世紀義大利帕爾馬大學首先在猴腦中發現這種神經元,能夠像照鏡子一樣通過內部模仿而辯認出所觀察對象的動作行為的潛在意義,並做出相應的情感反應,因此稱為「鏡像神經元」。後來發現人腦中也存在鏡像神經元。
圖中highlight的位置就是鏡像神經元所在區域
簡單來說,正因為有鏡像神經元的存在,我們的共鳴反應才得以實現,也就是如果你經過甚至只是看過某個場景或某種情緒,待你再看到或想像到該場景時,就會產生相應的情緒反應。例如,我們如果曾經被刀劃傷過手指,那在看到類似場景或者聽到別人描述,雖然自己不是當事人,但依然會感覺到那種疼痛感。
音樂自身也在表達著一種情緒,它在時間上展開,隨著樂曲的流動,表達的情緒也會產生變動。而我們聽到音樂時,觸發了我們之前的情緒經驗,由此產生共鳴。
或者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解釋,由於音樂太抽象,不像文字或圖片那般直觀,所以不能直接刺激我們感受其中的情緒,但我們通過自己的聯想,將自己放到那種曾經經歷過的場景,再一次體驗到當時的情緒。這時音樂就像是一個待填的空格,而我們通過聯想這個橋樑,填上了這個空格,賦予了音樂具體實在的意義。
3.自主神經系統
自主神經系統包括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
不同的外界環境下,不同的神經系統佔優勢。當需要迅速動員身體,進行「戰或逃」等反應時,交感神經系統佔優勢;而當人感覺疲憊或身體在消化狀態下時,副交感神經系統佔優勢。
音樂通過其自身的速度影響我們的心跳和呼吸的速度,活化不同的神經系統,進而影響我們的情緒。這個原理也被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舉個例子:
快餐店為了提高翻桌的速度,增大客流,會放比較生動的音樂,這種音樂速度較快,收到其影響,我們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吃飯速度也比較快,心理也會比較著急。
而像一些百貨公司等則放的時一些比較安靜舒緩的音樂,這類音樂速度較慢,活化我們的副交感神經系統,使我們肢體動作變慢,情緒平靜,因此在那裡停留的時間更久。
以上就是音樂為什麼可以影響人的情緒的原因啦。
總之,音樂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情緒狀態有著很大的影響,明白了這種影響的存在和原理,也許我們能更懂音樂,從而更懂自己。
我愛音樂!
近來讀到阿城《常識與通識》一書,從科學角度分析人文現象,很有意思,在這裡推薦給大家。
書中《愛情與化學》一文,對「為什麼音樂會影響人的情緒」作出了解釋。與之相關段落摘錄如下:
腦神經生理學家證實,古哺乳類腦中的邊緣系統是「情感中樞」。
因為這個中樞的存在,哺乳類比爬蟲類「有情」,例如我們常說的「舐犢情深」,哪怕它虎豹豺狼,只要是哺乳類,都是這樣。爬蟲類則是「冷酷無情」,這怪不得它們,它們的腦里沒有情感中樞。能直接作用於邊緣系統也就是情感中樞的藝術是音樂。
音樂由音程、旋律、和聲、調性、節奏直接造 成「頻律」(不是旋律),假如這個頻律引起痛苦中樞或快感中樞的強烈共振(不是共鳴)而導致放電,人就被「感動」,悲傷,興奮,沮喪,快活。同時,腦中的很多記憶區被激活,於是我們常常聽到或看到這樣的傾訴, 「它使我想起了什麼什麼……」每個人的經驗記憶有不同,於是這個「頻律」,也就是「作品」,就被賦予多種意義了.......
音樂可以生髮你的創意與靈感。當一首音樂流淌下來,你的思緒也會流淌下來。隨著音樂的哀怨纏綿,你的柔情會在音樂中舒展,也會在文字中綿延。音樂的高亢,又會使你如同堂吉訶德大戰風車般激昂。不經意間,你已成為音樂的俘虜,任其在你心間肆意狂奔。你的思緒追隨著音樂,有時追不上音樂,大腦一片空白,唯有音樂流淌的聲音在盤旋迴盪;有時思緒與音樂協同前進,音符是思緒的船,載著你的思緒在空中飛揚,如同夢幻般的舞蹈。自由想像是創造力的前提,當音樂陪著你的思維闖進大腦的任何一片禁區時,從未有過的快感與愜意油然而生。那被壓抑的、被禁錮的、被曲解的、被誤會的所有潛意識們,你們全部冒出來吧!此刻,是你們的狂歡,有音樂的護航,你們是安全的,請肆無忌憚的狂歡吧,人生悲苦,難得痴狂!音樂做媒,讓我們此刻偶遇、碰撞、重逢,生髮這奇妙的創意與靈感。那被禁忌的、被壓抑的靈魂會在釋放的剎那迸發出極大的創造熱情,而這種創造熱情卻是對禁忌與壓抑的一種報復。雖為才華所限,卻也要不惜全部才華去完成生命中所愛之事。每個人都有義務在有生之年釋放出自己的全部才華,才能獲得不悔之人生。可放眼望去,遍地都是仲永,都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仲永之傷是永遠的痛,小時候不能理解,現在卻愈發能感受到這種痛楚了。是音樂,釋放了我這深處被壓抑的靈魂。音樂停止了,我也安靜了下來,彷彿暴風雨過後寧靜的天空。
音樂本身只是震動而發出的聲音,它所帶來對人的影響更多的是因為引起人的聯想。急促的音樂令人緊張,舒緩的音樂令人放鬆。而每個人聽音樂感受不同也是因為每個人的聯想不同,在心裡描繪出屬於自己的畫面。這就是音樂的再創造。例如,我小時候聽《梁祝》,只是覺得旋律好聽,卻聽不出裡面的喜悲憤痛,聽不出祝英台的嫵媚決絕悲憤。現在再聽這首曲子,卻覺得情節極其跌宕,內涵極其豐富。曲子並沒有變,變得只是我的心境和閱歷。因而感受也不同。再比如,記得有人說,失戀的感受,就是一瞬間聽懂了很多歌,大概也是這個道理吧。
所以當你把字幕關掉的時候,你對情節的理解便少了一分,不能「感同身受」,再創造的過程不深入,音樂帶給你情緒的影響也就降低~
音樂就像一個完整的人。節拍是它的骨架,節奏是它的各個器官,旋律是它的血液,調性是它的心情,力度、速度是它的情緒與表達。
我們在遇見每一個人的時候,都會對這個人有一定的界定,印象深刻、感覺不錯、毫無印象、沒有知覺等等。。。在遇見音樂的時候亦是如此,遇見人可以根據自己聽到的音樂進行感知,喜歡與否,情緒如何,感覺如何等等。。。只不過,音樂沒有具體形狀,它是什麼樣子是由遇見的人自己想像出來的,而這樣的想像加入了遇見人的主觀性,這樣的主觀性是遇見者根據自己的意願建立起來的,所以這樣的音樂形象自然就被賦予了遇見人自己的感覺,也就是遇見人根據音樂自己建立了一個有感覺的音樂形象,遇見人跟自己建立的形象對話談心,就如同跟自己對話談心,自然有很多話題和感受,太容易產生共鳴了——自己與自己談心,能沒有共鳴嗎?而這共鳴其實就是音樂與人產生的,它的外在形式就是音樂影響了人的情緒。這符合心理學的共鳴、共情,感覺同步,移情等。
個人理解,不盡周詳之處,歡迎指導!
音樂是情感和情緒的表達,情感和情緒本身很容易傳染,因此音樂可以影響別人的情緒。
原文
音樂是情緒的表達,情緒本身很容易傳染,因此音樂可以影響別人的情緒。
我也來瞎YY一下,前幾年因為量子力學的科普書,讀了之後感覺特別奇妙,於是讀了很多。但是都不見得很深,我也不知道波動方程是什麼意思,所以瞎bb。我們知道人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又是由電子質子組成的,而到了量子力學就是夸克等最小微粒了,而目前科學家猜想夸克等各種微粒由一種最小的物質組成,這種微粒是什麼還不得而知,有一種猜測叫弦理論大多科學家比較認可,只是還找不到證據。這種理論認為弦是組成宇宙間一切物質的基本微粒,為了便於理解,可以想像弦就像生活中的一根波動的線一樣,那麼結論就來了,我們生活的一起物質本質上都是波。我們知道音樂(聲音)本身也是一種波,所以你應該知道什麼是波峰波谷以及共振吧。回到審神經學的問題,當你聽到一段音樂,或者聽到一句歌詞,你腦中就會自然地去臆想接下來的音符,或者畫面,我們知道大腦的思維傳遞本身也是一種波,比如alpha波,beta波,也就是說存在於我們腦中的臆想就以波的形式存在,當接下來的音符跟我們期待一樣時,波峰來了,你感覺這歌好,當於期待不服時,次品歌。在一首歌里連續多處出現於期待一致的點時,你就會自覺的發朋友圈推薦這首好歌。會嗎?哦,不會啊,我只是開個玩笑啦,別那麼認真。
音樂為何會影響情緒?
情緒是維繫人類存在的一種生物進化反應;而音樂卻是一種抽象的藝術形態,剝離了我們所關注的日常生活。這兩者看似不可相提並論,是如何彼此作用的?
前面一位匿名回答者和 @趙思家 的回答中都提到了Justlin,Justlin一直致力於研究「音樂引發情緒的內在機制」,他梳理了過往研究提出的種種假說,並融入個人發現,形成了一個宏大的解釋架構——BRECVEMA。每個字母均代表一種可能的作用機制,從生理層面的腦幹反射(Brain stem reflex)一直到美學層面的審美判斷(Aesthetic judgment)
讓我們來舉幾個栗子!
- 節奏共鳴(Rhythmic entrainment)
節奏共鳴機制認為,聽音樂時,強有力的外部音樂節奏影響了內部身體節律(如心率、呼吸、脈搏),於是身體節律會根據音樂節奏而調整,並最終形成一個穩定周期。在聽進行曲、科技舞曲或一些電影配樂時,體現得尤為明顯。這一過程將增強生理喚醒,同時也會產生一種「交流感」,讓我們感到與外界相連。
- 評價性條件反射(Evaluative conditioning)
這一機制認為,音樂引起情緒僅僅是因為,音樂刺激總和其它正面或負面刺激同時出現。比如在你約見一個喜歡的朋友時經常聽到同一首歌。長此以往,單純是聽到這首歌就能使你快樂,即便沒有再見到那位朋友。恩?你想到了誰?(亂入主創們的壞笑臉)
- 情緒感染(Contagion)
認為我們感知到了音樂中的表達的某種情緒,然後內在「模仿」了這種情緒。這基於另一種認識:我們會被一些類似人聲的音樂所激發,因為大腦認為聲音確實來自一個在表達情感的人,從而產生了自動反應。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一些音色接近人聲的樂器(如小提琴、大提琴)容易引起我們的悲傷。
- 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
認為音樂勾起了我們對生活中某些具體事件的回憶。當記憶被喚起,記憶相關的情緒也被喚起了,這類情緒可能會很強烈。研究表明,情節記憶機制常常引發懷舊情緒。此外,我們可能會為此感到自豪,因為音樂中包含了一種自我認同和歸屬感。
- 音樂期待(Musical expectancy)
認為我們在聽音樂時,心裡時常會有一種聲音提示我們下一句可能的旋律(來源於對同類音樂的過往經驗)。當音樂發展印證或顛覆了原先的預期時,就會產生某種情緒。違背預期可能造成不合心意的焦慮,也可能因為新奇而帶來的驚喜。無論如何,我們心中的小情緒會被音樂期待勾起。
解釋完WHY之後,讓S-Tech來解釋一下HOW!
能否用音樂管理情緒?我們搜集了知乎、果殼、愛問知識人上的高評貼,就「什麼音樂讓人心情大好」、「什麼音樂能宣洩情緒」、「什麼音樂讓人冷靜」進行了梳理,結合自身的感受,做一點並非全然科學與合適的推薦,希望對大家有點小幫助~~
聽什麼音樂能讓你心情大好?關於心情大好,怎麼樣才算心情大好?我們的界定是能讓一個哭泣的女孩破涕圍(為)笑。推薦一種很神奇的唱法,Franzl Lang是世界上公認最好的高山 Yodel 歌手,被稱之為「約德爾大帝」。《Auf und auf voll Lebenslust》,聽聽看就知道了。
聽什麼音樂來宣洩情緒?首先我們要了解壞情緒產生的由頭是什麼,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但是人生總有些時候是什麼都不想做。推薦一個當你難過、低落或者想要發泄情緒時聽的音樂,一個叫做《我就沒見過你們這麼賤的專輯》的豆列。大概,會有一些神奇的事情要發生吧。
做什麼事情,聽什麼音樂
上圖認為當從事一些簡單工作時,我們應該聽些讓人開心的歌曲,當我們在解決一些難題時,應當聽寫每秒50-80beats的音樂,但我們在學習新知識時,就聽聽古典、弦樂或者什麼都不要聽了。
上圖認為當從事一些簡單工作時,我們應該聽些讓人開心的歌曲,當我們在解決一些難題時,應當聽寫每秒50-80beats的音樂,但我們在學習新知識時,就聽聽古典、弦樂或者什麼都不要聽了。
上了地鐵或者到了公司以後,發現沒帶耳機的時候,會有那麼一點小小恐慌,今天的一天我要如何度過?沒有音樂的世界,真的難以想像。以上。
==============================美好的分割線===============================
我們是騰訊研究院旗下的社科研究品牌S-Tech,致力於互聯網時代的社會與人類研究,以上只是我們研究的其中一小部分,如果你跟我們一樣,對「互聯網與社會」有思考、見解、或僅僅想來看看我們在幹什麼,歡迎關注S-Tech公眾號嗷!!
我們是騰訊研究院旗下的社科研究品牌S-Tech,致力於互聯網時代的社會與人類研究,以上只是我們研究的其中一小部分,如果你跟我們一樣,對「互聯網與社會」有思考、見解、或僅僅想來看看我們在幹什麼,歡迎關注S-Tech公眾號嗷!!因為「聯覺」效應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音樂劇《歌劇魅影》?
※有哪些出色精美的專輯封面設計作品?
※高端耳塞為什麼要賣那麼貴?
※CD 的音量大小值有行業標準嗎?
※有哪些打動人心的常被單曲循環的歌的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