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德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法語以及其他相關各語種間的血緣關係?是誰來源於誰?
因為我發現他們的單詞拼讀、重音、字母發音等及其他方面很相似,所以想弄清誰是誰的爹,或者誰和誰是哥倆兒。
@濤吳 說得詳細,附上一幅印歐語系家族的樹狀圖,也許能更好理解。
來源
來源 http://www.worldwordexchange.com/worldwordexchange_blog/index.php/the-language-tree/#.T6Vu9eh1B2B題目中所舉諸語言都屬於印歐語系裡面的日耳曼語族、義大利語族,以及由義大利語族衍生出來的羅曼語族。
日耳曼語族和羅曼語族(乃至其他印歐語系語言)的主要區別是,日耳曼語族有一套自己的基礎辭彙,很難和其他印歐語言找到同源詞,有人因此認為日爾曼語是原始印歐語使用者和非印歐語使用者接觸而產生的[0];其次,原始日耳曼語的發音經過一次叫做「第一次輔音推移」的變化,使其與其他印歐語系區別開來;此外還有日爾曼語族的時態通常比較簡單、形容詞分為強弱變化兩類等等特徵。
日耳曼語族有東、西、北三個分支。其中東日耳曼諸語言現今已經完全消亡了。
古英語和德語一樣,都屬於西日耳曼語支,由居住在現今德國、荷蘭、丹麥等地境內的日耳曼部落(主要是盎格魯和撒克遜兩支)帶到不列顛島上。這是公園五世紀左右,羅馬帝國不再能夠控制不列顛地區時的事情。這些日耳曼移民趕走並同化當地人(他們說凱爾特語及簡化拉丁語),也讓古英語成為現今英格蘭地區的主要語言。古英語的語法和德語很接近。 後來的幾百年間,操持古諾斯語[1]——冰島語、挪威語的祖先,屬於北日耳曼語支——的北歐人侵襲、移民不列顛,也改造(主要是簡化了)古英語的語法。 公元十一世紀,來自大陸的征服者,諾曼底人由威廉公爵帶領入侵不列顛,也帶來了他們的語言,諾曼語。諾曼語算是古法語的北部方言,也就是說,它屬於羅曼語族。英語逐漸受到法語的影響(主要是辭彙、詞法和拼寫方面),演變成中古英語。英語拼寫和念法不同的陋習,就是那個時候留下來的。 十五世紀,中古英語發生了一次稱作「母音推移」[2]的變化,原因不詳,可能是因為黑死病及其後來的人口遷徙。從此之後英語又增添了一個母音有多種讀音可能性的惡趣味。從此中古英語變為現代英語。
德語的變化相比之下比較緩慢,因為德語區的居民內戰外戰雖多,卻從未被操持外國語的入侵者征服過。古德語可以分為低地、中地、高地三種,按此次序分布於北海到阿爾卑斯山之間的日爾曼人社會。古低地德語和古英語很接近,漸漸過渡到差別比較大的古高地德語上(故而西日爾曼語支是個所謂的「方言連續體」)。大約在公元三到五世紀之間,日爾曼語開始第二次輔音推移,主要發生在古高地德語上,低地德語和古英語幾乎沒有受到影響。這個變化直到十世紀左右才結束,推移比較明顯的種高地德語進一步演化,在十五世紀由馬丁·路德的德文版聖經定型,成為早期新高等德語,逐漸壓倒拉丁語和法語,變作德語區的通行語言。後來的標準德語也就是依據於此。比較傳統的德語辭彙實際上自成體系,本版同文提及的 Krankenhaus 一例,其他語言均來自拉丁語「hospes」,本意是「陌生人」,唯有德語是 病+房 兩詞合成。但是,現代德語,尤其是二戰之後,受到英語衝擊很大。大量法語、義大利語詞也滲入德國日常生活中,比如法語 Orange 一詞,幾乎已經沒有德國人知道它的德語本名—— Apfelsine,「中國蘋果」;銀行借記帳戶也是 Girokonto ,一個道地義大利詞。
現代法語由古代所謂高盧-羅曼語的北部分支演進而來。公元前一世紀羅馬帝國即已征服高盧,也就是如今法國、比利時、盧森堡,大部分瑞士,小部分荷蘭,還有德國位於萊茵河西岸的地區,這裡的原住民也都曾是塞爾特人。(回顧前文不列顛受到日耳曼人入侵之前的歷史——那其實是這場高盧征服戰的一部分結果:羅馬人消滅了高盧地區的凱爾特原住民,害怕不列顛島上的凱爾特人反擊,就渡過海峽入侵不列顛,但只能控制其南部地區。)羅馬人帶來的拉丁口語,混合很少一部分當地的塞爾特語,形成高盧-羅曼語。這種語言演化出三個明顯的方言分支—— o?l 分支、òc 分支、sí 分支,得名於它們回答「是的,沒錯」所使用的詞:o?l 分支源自拉丁語 hoc illud(這個)、òc 分支源自拉丁語 hoc (這)、sí 分支源自拉丁語 sic (如是)。其中 o?l 分支主要分布在高盧北部,òc 南部,sí 在接近義大利的部分。公元五世紀,在盎格魯人入侵不列顛的時候,同屬日耳曼部落的法蘭克人從如今的荷比盧地區崛起,向高盧地區擴張,建立了法蘭克帝國。他們說的是古法蘭克語,屬於西日耳曼語支,如今已經消亡。但是這種語言,連同萊茵河東岸的阿雷曼語一起,對於高盧-羅曼語,尤其是北部的 o?l 分支,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形成了古法語。「法語」這個名字,也就脫胎於「法蘭克人的語言」。時至今日,德語里稱法國為「法蘭克帝國」,法語稱德國為「阿雷曼尼亞」,也都是此時開始的事情。這一時期的古法語湧入大量日耳曼語的辭彙和語法特徵。與此同時,北歐維京人衝擊法國北部的諾曼底地區,並在那裡定居下來,將一部分北日耳曼語帶到古法語的北部方言之中,幾百年後又將這種方言帶到不列顛。
法蘭克人最偉大的皇帝查理曼建立了一統中西歐洲的帝國,帝國分裂後,西法蘭克王國就是現代法國的前身。O?l 分支的古法語諸方言里有一支在此後時間裡逐漸獲得優勢,在法國北部取代了拉丁語的官方地位,稱為中古法語。通行西法蘭克南部的加泰隆尼亞、普羅旺斯、圖盧茲等地區的 òc 分支——奧克語——也在此後被中古法語所影響。中古法語已經完全失去拉丁語的名詞變格特徵,所以成為一種分析語(依賴於句子中各成分的位置來獲得語義),複數變化也簡單了許多,這些都和現代法語一樣;但中古法語仍舊保留了一些和德語相似的日耳曼語特徵,比如動詞要盡量成為句子的第二個成分。此外中古法語從拉丁語和義大利語中引入了許多辭彙。到十六世紀,法語被佛朗索瓦一世定為官方語言,法國開始文藝復興。這段時間到十八世紀末的法語有時也稱做「古典法語」,但它與現代法語已經相差不大了。
義大利語的歷史比較簡單。羅馬帝國崩潰之後,各地流行的拉丁口語(通俗拉丁語)開始各自獨立發展。義大利作為拉丁語的根據地,這種演化進行得比較緩慢。不晚於公元十世紀的時候,義大利的諸方言都已經出現了與拉丁語的明顯區別。十四世紀的詩人但丁用托斯卡納的當地方言(準確地說,佛羅倫薩方言)寫作,也因此連帶著「標準化」了義大利語。這就是現代義大利語的雛形。後期受到一些法語的影響,但是相當有限。
西班牙語從當地的通俗拉丁語發展而來。這些我都沒有什麼了解,暫時欠奉。
如果一定要沿用家譜的比喻,可以參見這裡: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4/4f/IndoEuropeanTree.svg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Old_Norse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Great_Vowel_Shift
簡單來說,
- 英語和德語是一家的,他倆屬於日耳曼語族,我學德語的舍友妹子證實學了德語之後可以提高英語拼寫準確度;(評論里說學德語無助於英語拼寫的,請你們多學幾年再來說好嗎,有人剛開始學英語的時候還抱怨拼音干擾呢……咳咳,介紹一下德語舍友妹子,英語近乎native speaker的水平,德語專業某外畢業,保研上的某外高翻……)
- 西班牙語、義大利語、法語是一家,他們都屬於羅曼語族,都來源於拉丁語,我(法語)和學西班牙語的舍友妹子可以證實西班牙語、義大利語、法語跟拉丁文很接近,其中接近程度:義大利語>西班牙語>法語。
- 其實我們寢室還有個學俄語的妹子,那屬於斯拉夫語族,又是另一回事了……
退後!!我要放大招了!!!
印歐語系關係圖 ?Photo credit: Wikipedia
(紅色為已滅絕的語言,白色為分類或未確認的原始語言)
(那些個小楓葉都是我手動添加的啊!!!因為覺得原圖看不清楚/(ㄒoㄒ)/~~)
(藍色:語系;紫色:語族;土黃:語支)
其實Wikipedia上已經寫得很清楚了,參見印歐語系詞條~
印歐語系各語言包括:
日耳曼語族
- 日耳曼語族
- 東日耳曼語支(已消亡)
- 哥德語
- 克里米亞哥德語
- 汪達爾語
- 勃艮第語
- 倫巴底語
- 北日耳曼語支(斯堪的納維亞語支)
- 西斯堪的納維亞語言
- 新挪威語
- 冰島語
- 法羅語
- 諾恩語(已消亡)
- 東斯堪的那維亞語言
- 丹麥語
- 書面挪威語
- 瑞典語
- 西日耳曼語支
- 盎格魯-弗里西語
- 盎格魯-撒克遜語
- 英語
- 低地蘇格蘭語
- 弗里西語
- 西弗里西語
- 北弗里西語
- 低地日耳曼語
- 低地法蘭克語
- 荷蘭語
- 西佛萊芒語
- 東佛萊芒語
- 南非荷蘭語
- 林堡語
- 低地德語
- 東弗里西語
- 高地日耳曼語
- 德語
- 盧森堡語
- 阿勒曼尼語
- 奧地利-巴伐利亞語
- 意第緒語
義大利語族→衍生出羅曼語族
- 義大利語族(公元1世紀時拉丁語主宰了此語族下其他語言,衍生出羅曼語族)
- 威尼托語(古威尼托)*
- 奧斯坎-翁布里亞語支(已消亡)
- 翁布里亞語
- 翁布里亞語
- 埃桂語
- 沃爾西語
- 馬爾斯語
- 奧斯坎語
- 南皮賽恩語
- 拉丁-法利希語支
- 法利希語*
- 拉丁語
- 古拉丁語*
- 古典拉丁語
- 通俗拉丁語→衍生出羅曼語族(見下方)
- 晚期拉丁語
- 古典文學拉丁語
- ?通俗拉丁語→衍生出
- 羅曼語族
- 海島語支
- 勞古多羅方言(查看薩丁尼亞語)
- 坎皮達諾方言(查看薩丁尼亞語)
- 東部語支
- 義大利羅曼語支
- 南部語支
- 高盧義大利語
- 皮埃蒙特方言
- 倫巴第方言
- 西倫巴第方言
- 東倫巴第方言
- 利古里亞語
- 埃米利亞-羅馬尼阿區方言
- 埃米利亞方言
- 羅馬尼阿區方言
- 高盧-西西里語
- 威尼斯語
- 弗留利語
- 伊斯特里奧方言
- 中部方言
- 義大利語
- 托斯卡納方言
- 托斯卡納方言
- 科西嘉語(和義大利語的托斯卡納方言非常接近)
- 北科西嘉語(查看科西嘉語)
- 南科西嘉語(查看科西嘉語)
- 加盧拉方言
- 薩薩里方言
- 中部方言
- 羅馬方言
- 喬西亞羅方言
- 維泰爾博方言
- 翁布里亞方言
- 馬爾凱方言
- 阿吉拉諾方言
- 南部方言
- 阿布魯佐方言
- 那不勒斯語
- 盧卡諾方言
- 普利亞方言
- 遠南方言
- 塔蘭托方言
- 薩倫蒂諾方言
- 卡拉布里亞方言
- 西西里語
- 潘德斯克語
- 達科羅馬尼亞語
- 羅馬尼亞語(Dacorumeno)
- 伊斯特羅-羅馬尼亞語
- 梅格蘭尼語
- 阿羅馬尼亞語(馬其頓)
- 達爾馬提亞語
- 列托-羅曼斯語
- 羅曼什語
- 拉迪諾語
- 弗留利語
- 西部方言
- 高盧-羅曼語支
- 南部方言(奧克語)
- 奧克語
- 普羅旺斯語
- 奧弗涅語
- 朗克多格語
- 加斯科涅語
- 阿拉涅語
- 加泰羅尼亞語
- 南加泰羅尼亞語
- 瓦倫西亞語
- 巴利阿里語
- 北部方言(奧依語)
- 法語
- 皮塔維諾語
- 諾曼語(諾曼底)
- 庇卡底語
- 高盧語
- 香檳語
- 洛林語
- 瓦龍語
- 阿爾皮塔諾語或法蘭克-普羅旺斯語
- 薩瓦語
- 伊比利亞-羅曼語支
- 西班牙語
- 卡斯蒂尼亞語
- 埃斯特雷馬杜拉語
- 安達盧西亞語
- 阿拉貢語
- 阿斯圖里亞斯語
- 米蘭迪斯語(僅通行於葡萄牙境內幾個面積狹小的地區,是一種古老的語言)
- 葡萄牙語
- 盧西塔諾語
- 加利西亞語
- 巴西葡萄牙語
- 南部方言
- 莫扎勒布語(15世紀晚期滅絕)
凱爾特語族
- 凱爾特語族
- 大陸凱爾特語支(已消亡)
- 高盧語
- 南阿爾卑高盧語
- 加拉提亞語
- 凱爾特伊比利亞語
- 海島凱爾特語支
- 蓋爾亞支(北支)
- 愛爾蘭語
- 蘇格蘭蓋爾語
- 曼島語(馬恩語)
- 布立吞亞支(南支)
- 坎伯蘭語(已消亡)
- 威爾士語
- 康瓦爾語
- 布列塔尼語
- 皮克特語(可能不屬於印歐語系或凱爾特語族,已消亡)
波羅的語族
- 波羅的語族
- 西波羅的語支(已消亡)
- 普魯士語
- 東波羅的語支
- 立陶宛語
- 拉脫維亞語
- 瑟羅尼亞語
- 斯米伽聯語
斯拉夫語族
- 斯拉夫語族
- 東斯拉夫語支
- 俄語
- 白俄羅斯語
- 烏克蘭語
- 羅塞尼亞語
- 西斯拉夫語支
- 索布語
- 波蘭語
- 卡舒比語
- 捷克語
- 斯洛伐克語
- 南斯拉夫語支
- 東南斯拉夫亞語支
- 保加利亞語
- 馬其頓語
- 古教會斯拉夫語
- 教會斯拉夫語
- 西南斯拉夫亞語支
-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
- 塞爾維亞語、黑山語
- 克羅埃西亞語
- 波斯尼亞語
- 斯洛維尼亞語
印度-伊朗語族
- 印度-伊朗語族
- 印度-雅利安語支
- 古語言
- 梵語
- 巴利語
- 東部語言
- 阿薩姆語
- 孟加拉語
- 奧里亞語
- 比哈爾語
- 博傑普爾語
- 邁蒂利語
- 北部語言
- 尼泊爾語
- 西北部語言
- 達爾德語支
- 克什米爾語
- 科瓦語
- 希納語
- 信德語
- 西旁遮普語
- 中部語言
- 古吉拉特語
- 印地語
- 馬拉地語
- 旁遮普語(東旁遮普語)
- 烏爾都語
- 羅姆語(吉普賽語)
- 僧伽羅-馬爾地夫語言
- 僧伽羅語
- 迪維希語(馬爾地夫語)
- 奴利斯塔尼語支
- 伊朗語支
- 東伊朗語言
- 阿維斯陀語
- 奧塞梯語
- 普什圖語
- 帕米爾語
- 西伊朗語言
- 達利語
- 俾路支語
- 庫爾德語
- 波斯語
- 塔吉克語
希臘語族
- 希臘語族
- 阿提卡希臘語
- 古希臘語
- 通俗希臘語
- 旁狄希臘語
- Yevanic
- 多立克希臘語
- Tsakonian
阿爾巴尼亞語族
- 阿爾巴尼亞語族
- 阿爾巴尼亞語
- 伊利里亞語(已消亡,但也可能是阿爾巴尼亞語的祖語)
亞美尼亞語族
- 亞美尼亞語族
- 亞美尼亞語
安那托利亞語族
- 安那托利亞語族(已消亡)
- 赫梯語
- 盧維語
- 呂底亞語
- 呂基亞語
吐火羅語族
- 吐火羅語族(已消亡)
- 吐火羅語A(焉耆語)
- 吐火羅語B(龜茲語)
未分類
- 伊利里亞語(Illyrian,語族不明,或自成一語族,xil)
- 佛里吉亞語(Phrygian,語族不明,或自成一語族,xpg)
- 達基亞語(Dacian,或與色雷斯語,構成色雷斯語族,xto)
- 色雷斯語(Thracian,或與達基亞語,構成色雷斯語族,txh)
- 艾利米亞語(Elymian,xly)
- Liburnian(xli)
- 盧西塔尼亞語(Lusitanian,或被歸入凱爾特語族,大陸凱爾特語支,xls)
- 梅薩比語(Messapic,cms)
- 西庫爾語(古西西里語,Sicel,scx)
- 威尼托語(Venetic,xve)
羅曼語支的主要語言:
對比上面
對比上面 @墨先生提到的,放一張比較簡單的圖:
主要語言系屬:
一:印歐語系:
1,日耳曼語族:英語 德語 挪威語 瑞典語 荷蘭語 哥特語
2,羅曼語族: 拉丁語 義大利語 法語 西班牙語 葡萄牙語 羅馬尼亞語
3,希臘語族: 古希臘語 希臘語
4,斯拉夫語族:俄語 烏克蘭語 波蘭語 捷克語 塞爾維亞語 保加利亞語
5,凱爾特語族:凱爾特語 愛爾蘭語 威爾士語 布列塔尼語 、
6,印度-伊朗語族: 梵語 印地語 烏爾都語 波斯語
7,波羅地語族: 立陶宛語 拉托維亞語
8,小亞細亞語族: 赫梯語 亞美尼亞語
二:閃含語系:
1,閃語族:阿卡德語 亞述語 腓尼基語 亞拉姆語 希伯來語 阿拉伯語 衣索比亞語
2,含語族:古埃及語 柏柏爾語
三:烏拉爾語系:
1,芬蘭語 匈牙利語 愛沙尼亞語
四:阿爾泰語系
1,突厥語族: 土耳其語 維吾爾語 古突厥語
2,蒙古語族:蒙古語 瓦刺語
3,通古斯語族: 女真語 滿語
五:漢藏語系:
1,漢語 西夏語 泰語 藏語 緬甸語
六:南島語系
1,馬來語印度尼西亞語 夏威夷語 薩摩亞語 湯加語 斐濟語
七:南亞語系:
1,孟語 越南語 高棉語
1,科伊桑語 班圖語
九:達羅毗荼語
1,泰米爾語
十:美洲諸語
1,納瓦霍語 因紐特語
從語言血緣上講,英語和德語同屬日耳曼語族,法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以及葡萄牙語和羅馬尼亞語等等超過20種以上的語言都屬於拉丁語族。以下分別說下各種語言實際應用中的感受:
英語:
在問題中的語言中,語法上是最為接近漢語的語言啦,更接近解釋性的表達方式,並不過於拘泥固定的語法結構;但也是發音上最沒有規律可循的語言,詞源的角度來看,一部分是來自日耳曼語,和今天的德語很像,而另一部分源自法語, 所以在古英語中的很多單詞是和法語一樣有重音符號的。綜上可知,在實際應用中,同樣一個意思的表達,英語可能出現完全不同的詞根的情況,一種看著像德語,一種看著像法語。
德語:
一個深刻的印象就是單詞拼寫可以很長,很長,通常是可以拆分成幾個獨立含義的單詞,而這種構詞或造詞的方法正是日耳曼語族的一個顯著特點,英語也包含其中;另一個特點就是對於漢語為母語的人來說,語法結構顯得是那麼的不可理解,有些情況下的否定句中,表否定含義的詞出現在句子的末尾,聽得不仔細,意思就剛好相反。
至於西班牙語,義大利語和法語:
想放到一起說一下之間有趣的關係,首先都是古拉丁語「世俗化」的再現,因此很多單詞的拼寫都極為接近,其中義大利語又與古拉丁語的拼寫最為接近,從發音上來說,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更為接近,比如都有大舌顫音,所以以二者為母語的兩個人是可以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的,只是從語速上,西班牙語會明顯快於問題中的所有語言,一說是由於受到了巴斯克語的影響, 義大利語的語速則較慢,可以注意到義大利語拼寫中有很多連續輔音的情況,這在西班牙語中是很少見到的,而且義大利語又被稱作母音的語言,單詞十有八九都以母音結尾,所謂母音就是發音氣流沒有阻塞,因此義大利語有著獨有的樂律,且非常適合演唱歌劇。說回法語的發音,就會複雜一些,雖然依然具備很強的規律性,但由於很多字母在結尾不發音,而且很多字母組合發同一個音,掌握起來需要一定的時間。
再說一下三者的語法:
歷史的原因,羅馬帝國被一分為三,既西,中,東羅馬帝國,位於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位於西羅馬帝國,而義大利和法國則在中羅馬帝國,因此,從語法上來看,法語和義大利語更加接近,而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更為相似,在實際學習中,開始階段,幾乎所有中國學生都會更注意到的是動詞變位,這麼來說,三者就區別不大了,每種人稱都有與之對應的不同時態下的動詞變位。
備註:
西班牙本土的西班牙語或者說馬德里口語的西班牙語和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區的西班牙語從語速,發音,語法上略有區別,但絕不影響之間的交流,相對來說西班牙語本土外的西班牙語更接近西班牙南方的方言,原因很簡單,在西方大航海時代,都是從西班牙南方港口出海的,而限於當時生產條件,每次出海都要準備給幾年時間,因此去到海外的西班牙人都會帶著南部的口音了。
學習攻略:
如果要學習問題中的語言,我的建議如下:多數中國人都是先從學習英語入手,那麼你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接下來學習德語或法語,德語之後可以考慮,北歐的語言,如瑞典語,挪威語,比利時語等日耳曼語族的語言,此處還需提醒的是,瑞士的德語與德國漢堡的標準德語會有些不同,一位在機場轉機認識的瑞士朋友告訴我說,他可以聽懂德國漢堡的德語,但是德國人卻不一定能懂瑞士的德語。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先拉丁路線,英語接下去法語,而後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
以上是我回答的文字部分,實際上我以前做過一個小視頻,是關於拉丁語族的,不妨看看,希望回答了你的問題。
印歐語系 羅曼語族 拉丁語族語言歌曲對比欣賞西班牙語 法語 義大利語 葡萄牙語【外語脫口秀】2—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Latin and Its Indo-European Language Family視頻
木木老師の三分鐘印歐語小課堂!!!(除本人授權外禁止轉載!!)
木木老師在某德語國家漂泊期間,曾經有幸接觸到德國、荷蘭、盧森堡、法國還有義大利的小夥伴,聽到了各種各樣的語言。然後木木老師本身會英語、德語和拉丁語,所以想藉此機會談談這個問題。那麼,這些國家的語言之間有神馬關係呢?彼此之間相通度如何?窩萌不妨從語言和歷史兩個角度來展開討論~~(這一次先講語言吧,小夥伴們多多支持!!不定期再更~)
先是語言~分三點講
1.語言的譜系
早在18-19世紀,有一群語言學家通過比較各種語言發現,拉丁語、哥特語、希臘語、梵語等等許多古代語言之間有驚人的相似性:這些語言不僅語法相通,很多辭彙也符合特定的對應規律。於是語言學家推定:在很早很早以前存在著一種原始語言,是上述語言之父。由於拉丁語、哥特語、希臘語等等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歐洲(當然亞洲非洲也有拉丁語),而梵語等語言主要分布在東部的印度,語言學家就選擇東西兩個典型例子,將這些語言統稱為印歐語系(德國人喜歡叫印度-日耳曼語系),而假設中的原始語言則被稱作原始印歐語。
在印歐語系之下的各種語言,彼此之間由於歷史的原因,也有親疏關係,所以語言學家們又依次劃分出了語族、語支和語言的概念,就好像林奈的植物分類法那樣。當然,隨著劃分的深入,語言分支越小,該分支的語言之間相似性就越強。
英語、德語都是 「印歐語系 - 日耳曼語族 - 西日耳曼語支」下面的兩種語言
義大利語、西班牙語、法語則是 「印歐語系 - 羅曼語族 - 我也不知道神馬語支」 下面的三種語言
而拉丁語又是義大利語、西班牙語和法語的祖先,換句話說,現代這三種語言是從拉丁語分化來的,我們不妨做一下比較, 「我愛你」和「早上好」用這六種語言怎麼說
英語:I love you. Good morning.
德語:Ich liebe dich. Guten Morgen.
拉丁語:Te amo. Bonus dies.
義大利語:Ti amo. Buongiorno.
西班牙語:Te amo. Buenos dias.
法語:Je t"aime. Bonjour.
通過比較不難發現,在日耳曼語中,「愛」和「好」分別叫做love/lieben和good/gut,
而在拉丁語以及羅曼語中,則基本是amare和bonus及其變形。
所以,儘管屬於同一語系,日耳曼語和羅曼語之間,似乎差別很大呢。。
2. 辭彙的對應
木木老師前面提到,語言學家發現了不同語言之間相互對應的特定規律。這些規律實在是太強大了,簡直是學語言的神器!這裡木木老師只談一條最酷炫的規律——第二次輔音轉移規律——的極其微小的一部分。
第二次輔音轉移規律又稱「高地德語輔音轉移規律」,具體可以細分為很多很多條。小夥伴們無需關注具體的演變規律,只要看木木老師給出的例子就好~
比如:英語中的字母th 和德語中的字母d 在很多情況下是對應的(並不絕對哦~)
漢語 三 英語 three 德語 drei
漢語 兄弟 英語 brother 德語 Bruder
漢語 謝謝 英語 thank 德語 danken
漢語 思考 英語 think 德語 denken
漢語 通過 英語 through 德語 durch
漢語 這個 英語 this 德語 dieser
漢語 那個 英語 that 德語 das(德語只是做中性的定冠詞,沒有那個的意思)
漢語 ?? 英語 that 德語 dass(這裡的that和dass都是從句的連詞)
漢語 然後 英語 then 德語 dann
漢語 厚的 英語 thick 德語 dick(德語是胖的意思;然後小夥伴不要想歪。。)
當然,格林定律討論的是語音的演變,而不是字母的演變,小夥伴們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3.奇葩的英語
那麼,為什麼有些小夥伴會有一種感覺:好像英語跟法語也比較像呢?
答案是。。英語是日耳曼語族的異類。。
打個比方:小夥伴們知道日語有三種書寫方式,其辭彙也有三個來源:其中平假名多用於和語詞(也就是日本的固有詞),漢字用於漢語詞,而片假名則多用於外來詞(簡單來說就是歐美那些詞)
英語也類似,最早的英語用的都是日耳曼的本族辭彙,但是後來由於其特殊的歷史原因(1066年諾曼征服),大量的外來詞進入了英語之中。這些外來詞主要源自法語,而法語又源自拉丁語。此外,在不同時代英語還接受了丹麥語,希臘語等等辭彙,因此英語辭彙的成分是十分複雜的。
有趣的是,英語的本族詞和外來詞之間在地位上有一定差別。一般來講,本族詞下里巴人,外來詞陽春白雪,這是因為當年諾曼征服時,大量說外來詞的貴族進入了英格蘭,而鄉下的農夫則延續了先前的習慣,繼續使用本族的話語,最終社會階級的差異造成了用詞逼格的分化。。
來一發常見的例子:
我們知道英語的「書」叫book,可為啥「圖書館」叫library呢?
對比一下其他語言就知道啦:德語的書叫Buch,拉丁語的書叫liber,法語叫livre
所以「書」是本族詞,「圖書館」則是外來詞,逼格一下高起來了有木有!!
有趣的是,德語中的「圖書館」也是外來詞,但是卻叫Bibliothek。為啥呢?
因為古希臘語中的「書」叫biblion。。逼格更高了有木有!!
PS: 木木老師最新推出三分鐘小課堂系列~~
用最簡單的語言,講最複雜的知識 ^_^
更多有趣好玩的小知識,敬請關注木木老師!!!
還有木木老師的小專欄 http://zhuanlan.zhihu.com/mumulaoshi
德語和英語同屬日耳曼語族,英語沿用了許多最基本的德語詞,比如name和Name,drink和trinken,以及少數基本的語法,形象點說就是德語是英語的爸爸。而法國的征服者威廉成為英國國王之後引入了許多法語詞到英語中,所以英語中很多高級辭彙和部分基礎辭彙都和法語差不多,比如completely和complètement,style和style,可以說法語是英語的媽媽。不過反過來,德語也引進過法語詞和英語詞,但都是比較先進的單詞,很少有基礎詞,比如Computer還有Café,法語也同理(hall),不過法語外來詞比較少(因為他們看不起英語23333)。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和法語都屬於羅曼語族,可以說都是兄弟吧,不過法語在這三者中比較另類,特別是發音非常另類(在整個印歐語系中貌似都算另類),還有變態的各種時態,而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就比較相似了,並且這三種語言單詞上都互通,所以一起學很有效率。
就說這麼多了,其實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沒學過,但基本的發音還是了解過,所以只能籠統地講一下了。
一圖流能解決的問題何必說那麼多廢話呢?
我越來越覺得
其實你要真的把整箇舊大陸的人簡單的劃分為閃含印歐阿爾泰漢藏(華澳)四(五)種人的話,你想破腦瓜子都想不通,這麼大個大陸怎麼就這麼點人呢
那麼多石器時代,銅石並用時代的文化,各種名字聽都沒有聽過的文化,幾百上千,怎麼就被原始印歐原始閃含原始漢藏原始阿爾泰四個孫子撿了去了?
所以你要是現在問我羅曼希臘語日耳曼語斯拉夫語凱爾特語亞美尼亞語菠蘿的語是啥關係,我只能告訴你,沒啥關係
語言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substratum
那麼對應的,希臘羅曼日耳曼斯拉夫凱爾特亞美尼亞菠蘿的斯拉夫,分別有自己的substratum
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印歐語變得互不相同就是受到這些不同的substratum的影響。
所以,既然印歐化之前就不一樣,印歐化之後依然沒有變得一樣,那咱還互相攀什麼親戚哥哥弟弟,完全不存在的
日耳曼語的substratum就是Germanic substrate (不同日耳曼語的substrate也各不相同,所以德語英語北歐語才不一樣)
古義大利語族的substratum就是tyrrenian(含Etrurian,Raetic等等),sican,nuragic,paleo-sardinian
凱爾特語族的substratum就是goidelic,
希臘語的substratum就是minoan,eteocypriot
亞美尼亞的就是hurro-urartian
唯一可以稱得上爸爸兒子關係的就是拉丁語(屬古義大利語族)和羅曼語族成員比如意法西葡,但是法語本質上就是拉丁化的高盧凱爾特語嘛,而意語就是拉丁直系後裔,本質上還是substratum不同
所以,他們有啥關係?打個簡單的比方就是不同的物體,透過相同顏色的有色玻璃濾鏡去觀察,得到了色調完全一致,但彼此不同的物體,僅此而已
歐洲早期不同語支語言的形成,基本上屬於玄學,只能如此定性認識。但是後期不同語言可以互相交流辭彙,比如英語借用大量羅曼辭彙,屬於詞源學問題
而前者是語言發生學問題,二者不是同一個數量級的時間
前者以千年為單位,後者頂多以百年為單位,甚至可以具體到某一年
轉載自韋洛克拉丁語教程
法語是英語的爹,德語是英語的近親兄弟。西班牙語義大利語葡萄牙語是英語的同學同事。英語很多外來詞以及其本身的構詞原則都是源自法語。而德語則是對英語的發音有一些影響。西班牙語等羅曼語對英語影響不是很明顯
英語、德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法語確實是來源於同一語言——原始印歐語。這個問題大概在一千年前就有個冰島的傳教士注意到了,他在一本文獻中寫到,原文記不住了,大概意思是英語德語什麼的最早應該是一種語言。後來大航海時代,歐洲人開始在南太平洋航行,他們發現,走了這麼大一圈,怎麼這些島民說話都有點類似的感覺,他們覺得可能這些人說的語言是同一種語言變來的。後來他們把這種觀點帶回了歐洲,這個時候比較語言學的種子已經在歐洲開始發芽了,同時,隨著和印度的交往加深,不少歐洲學者開始學習梵文,然後他們發現梵文怎麼和希臘文、拉丁文這麼像,按理說印度這麼遠,文化和地理又有阻隔,沒有道理和歐洲語言產生聯繫啊。但是事實讓他們不得不承認確實是同一種語言變來的。印歐語系這個叫法就是這麼來的。第一個在建立這些語言內部聯繫做出開創性成果的人是雅各·格林,就是寫&<格林童話&>那兩兄弟的哥哥,他找到了梵文、希臘文、拉丁文和日耳曼語之間一個輔音的對應關係,叫做格里姆定律(格里姆和格林是同一個詞的不同音譯)。這個定律可以說標誌著歷史語言學的誕生,它很經典,但是不完善,有些個別特例解釋不了,當然語言學家是不會隨便放棄特例的,後來一個叫維爾納的語言學家發現了維爾納定律,一個日耳曼的自身的音變現象,這個定律很好地解釋了這些例外。與此同時,歐洲的歷史語言學家一直在試圖構擬原始印歐語,而且越來越多的歐洲語言被發現是印歐語系的語言,包括亞美尼亞語、阿爾巴尼亞語等等。相對而言,印歐語系諸語言的差別不是特別大(比如相對於漢藏語系諸語言),原始印歐語的構擬一直比較成功,整個大方向是對的,當時僅僅在個別地方卡住了,粗略的講就是長音的問題,這些理論解釋不了長音的產生,完成臨門一腳的是大語言學家索緒爾,他發現長音的產生是因為原始印歐語有時候在母音後有一個喉音,這個喉音後來不知道怎麼消失了,印歐語系這麼多語言頂多就是只有長音這麼一點殘留。他的理論非常超前,學術界有不少質疑的聲音,直到赫梯語的發現才被正式承認。這個喉音在赫梯語裡面保留得比較好。至此,原始印歐語的構擬問題基本解決了,剩下的主要是修修補補了。
英語德語都是日耳曼語語族的語言,日耳曼語族最早應該是和波羅地語族與斯拉夫語族一起從印歐語的一支分出來的。日耳曼人最早居住在北海和波羅的海附近,他們和操波羅地語與斯拉夫語的部落挨得很近。後來因為自然災害,戰爭等原因,日耳曼人一路向西,同羅曼人一起掃蕩凱爾特人,最後把凱爾特人逼到了英倫三島。西歐最早的印歐原住民應該是凱爾特人(更早還有其他民族)。日耳曼語族包括東、西、北三支。東日耳曼語支現僅有哥特語聖經殘片,話說哥特語是印歐語中最簡單的一門,就那部聖經殘片,你研究透了,就徹底掌握了~~~~北支有丹麥語、瑞典語、挪威語、冰島語。瑞典語挪威語丹麥語之間的關係很緊密,有個說法是所謂瑞典語就是用挪威語的發音去念丹麥語。冰島語被認為是北日耳曼語的另類。以前一個瑞典人給我說,冰島語就是R……R……R……R……R……R……R。因為冰島人非常排外,主動地拒絕外來語言的影響,現代冰島語語和依然和以前多年前的古諾斯語非常像,當然也有古冰島語,和古諾斯語更像。以前我看到有教材說,要學古諾斯語可以直接學冰島語,冰島語掌握了,古諾斯語就基本掌握了。日耳曼語西支主要是德語、英語、荷蘭語。荷蘭語和德語比較像,感覺像是低地德語的某種方言。英語則差得遠一點,和現代英語最接近的語言應該是荷蘭的弗里西亞語,兩者分離時間在中古英語時期,大概一千年。不過古英語真的很像德語,因為古英語就是一種古低地德語。我說的古英語這這樣的:
Hw?t! Wē Gār-Dena in ?eārdagum,
tēod-cyninga, trym ?efrūnon,
hū eā ?telingas ellen fremedon.
Oft S?yld S?efing s?eatena trēatum,
monegum m?gtum, meodo-setla oftēah,
egsode eorlas, syeean ?rest weare
fēas?eaft funden; hē t?s frōfre gebād,
wēox under wolcnum, weoremyndum tāh,
oet?t him ??hwylc tāra ymbsittendra
ofer hron-rāde hyran scolde,
gomban gyldan. T?t w?s gōd cyning.
不是莎士比亞那時候的英語,莎士比亞那時候的英語已經是現代英語了。現代英語可以認為是拉丁化的或者是法語化的某種日耳曼語。
西班牙語、義大利語、法語屬於羅曼語族。這個語族最早應該是和凱爾特語族一起從印歐語系分化出來再分開的。羅曼語族現在還活著的還有葡萄牙語、羅馬尼亞語、加泰羅尼亞語(巴塞羅那、瓦倫西亞)、法國南部的奧克語等等。這些語言全都是拉丁語的後裔,所以這個語族又叫拉丁語族,不過最正式的叫法還是叫義大利語族,因為起源地在義大利。當羅馬人還在拉提姆的時候,亞平寧半島有幾支人操不同的羅曼語 ,主要有三支:Latino-Faliscan languages(Latin和Faliscan)、Osco-Umbrian languages(Oscan和Umbrian)、Venetic languages(Venetican),此外還有一些歸屬待定的語言。這些語言當時是相互影響的,後來拉丁語獨大,倖存了下來,其他語言大概在2000年前都已經消亡了。這幾種消亡的語言中,有些還有不少殘片,有些已經只在地名和人名中留有一點痕迹。從某種意義上講,拉丁語沒有死,就像漢語和一大堆方言從文言文一脈相承一樣,現代羅曼語族的語言中,西班牙語、義大利語和葡萄牙語可以說都是拉丁語的親兒子。法語算是個同父異母的兒子,因為高盧人最早是說凱爾特語。法語受到了凱爾特語的強烈影響,無論是語法還是發音還是辭彙,法語和上面幾門語言的差異都要大一點。羅馬尼亞語則受到斯拉夫語的強烈影響,差別更大。
印歐語一個簡單但不是很精確的傳播史大概是這樣的:大概在七八千年前,有一支尚武的游牧民族,說著一種喉音很重的語言,已經有曆法,知道月份的概念,會釀蜂蜜酒,生活的地方有樺木,養馬,生活的地方周圍有不少熊,還時不時能吃吃鮭魚(表達這些單詞幾乎所有印歐語系語言都同源)。這隻人就是原始印歐人。根據這支人的同源詞馬、熊、樺木、蜂蜜可以推斷出他們的生活環境是片草原,周邊有樺木樹林,蜜蜂能存活。滿足以上兩個條件的地方,在歐洲只有兩個,一是土耳其附近二是烏克蘭附近。印歐人更早可能和原始高加索人是一個民族,關於這個問題,基因和地理上都有一些證據,語言學上證據不明顯,因為這起碼是一萬年以前的事情了,上萬年前的事情想在語言學上找證據太困難了,基本就是不可考了。
原始印歐人後來壯大了,大概在5000年前,可能更早一點,有一支人分離了,他們分離得非常早,以至於和其他所有印歐語差別巨大。這支人就是赫梯人,他們說的語言叫赫梯語,屬於安納托尼亞語族,這個語族的語言全部陣亡,主要有赫梯語、盧維語、巴萊語和呂底亞語,其中赫梯語是最重要的,赫梯人文化最燦爛,戰鬥力也最強,是第一個學會煉鐵的民族。赫梯語比較獨特保留了很多原始印歐語的特徵,比如濃重的喉音。赫梯語還保留有向格,就是表示到什麼地方去,這個向格在其他印歐語裡面基本消失得無影無蹤,少數語言有點殘留,比如古希臘語表示去雅典有個專門的詞Athenaze,結尾就有個向格詞尾。赫梯語還是作格語言,對,有作格,這似乎和其他所有現存的印歐語言都不太一樣。今天所有倖存的印歐語都是當時留下的另一支的後裔。
第二個分離的印歐人應該是吐火羅人,他們說吐火羅語,現存文獻有兩種方言。吐火羅語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獨特的虛擬式,基於我對吐火羅語理解還很有限,就不詳說了。吐火羅人雖然地理位置在東方,但是他的語言裡面有一個典型的西方印歐語特徵,就是百這個單詞是K開頭,百這個單詞K打頭的有法語(cent是屬於K族,因為拉丁語C發K音)、英語(K變成了H)、希臘語等等,以上語言地理位置都靠西。而東邊的俄語,梵文,亞美尼亞語則叫Satem。吐火羅人在東邊,但是屬於K族,原因不明,有一種說法是吐火羅人是庫提人的後裔,庫提是和蘇美爾的差不多久遠的一個民族,他們在這次語音分裂之前不知道為什麼從西亞跑到了新疆來了。他們跑過來的時候,我們大概還是黃帝戰蚩尤的年代。他們給中原帶來了麥子(麥這個字很有趣,來的本字就是麥)和鐵器,還教會了我們的祖先鑄劍和養蜂。他們的後裔現在還在新疆,不過已經融合到突厥裡面去了。
同一時期,一支人開始向西歐進發,後來分化成幾支人。一部分人到了希臘,就是說希臘語的那一支,一部分人義大利登陸,這部分人中又有一部分人先行一步,從法國開始向西擴張(凱爾特人),剩下那一部分留守了一些年份也往西歐跑(拉丁人),拉丁人先把凱爾特人趕到英倫三島,再和剩下的凱爾特人一起把伊比利亞的居民同化排擠得只剩下了現在的巴斯克人,包括教會拉丁人拉丁字母的埃特魯斯坎人也被同化了(埃特魯斯坎語不屬於印歐語系,未完全破譯,可能和巴斯克語是同一語系語言)。還有一支印歐人直接往北走,跑到了波蘭、波羅的海、易北河附近,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群人演化出三個部落,分別是斯拉夫人、波羅的人和日耳曼人,不過從語言學上的痕迹來看,日耳曼人最早分離出來。同一時期,東部印歐人口音有點變了,說一百這個詞開始S打頭了。大概三千多年前,東部印歐人的一支向南亞進發,趕跑了操達羅毗荼語的原住民,這支向南走的雅利安人所說的語言後來變成了梵文、阿維斯塔文、波斯文、庫爾德語、普什圖語等等,即是今天的印度-伊朗語族。
終於,在三千多年前,印歐人在舊大陸的語言分布和今天基本一致了,橫跨整個歐洲,除了巴斯克、芬蘭、匈牙利、西伯利亞和高加索地區,整個歐洲其他地方都被印歐人佔領了。此外亞洲還包括土耳其(赫梯語)、新疆(吐火羅語、粟特語,話說樓蘭古國的居民就是印歐人)、印度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尼泊爾(尼泊爾語)、馬爾地夫、斯里蘭卡(僧伽羅語)、孟加拉國(孟加拉語)。
此後三千年,印歐人在舊大陸僅僅被突厥人和漢藏人搶了一點地盤。大航海時代之後,印歐人在新大陸卻是橫掃印第安人。自此,印歐語言分布格局和今天完全一致。
簡而言之,英語、德語的源頭是日耳曼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法語的源頭是拉丁語。
AHD畫了一張簡單的大圖
看了前面諸位的回答,都是正理。但有一點可以說的更確切點:可以說法語是英語的媽媽,威廉征服後的事大家都知道;但說德語是英語的爸爸不太準確,應該說古日耳曼語或日耳曼語族是英語的爸爸更合適。畢竟古英語最早還是的盎格魯、撒克遜和朱特人帶過去的,這些古日耳曼部落當時就生活在丹麥和德國北部,說的都是日耳曼語族的語言,之所以現代英語和現代德語相似,還是因為他們都是出於古日耳曼語。
儘管英語後來被歷次的入侵者影響,但它最基本的底子還是上述日耳曼語奠定的,一些最基本、最常用的辭彙還是日耳曼語而不是拉丁語,這也說明語言的生命力在民間,僅僅靠上流社會講法語難以撼動根本。
歐洲人會說幾種歐洲國家語言,難度其實就像北京人會說粵語客家話贛語吳語,甚至北京人會說河南話山東話。只是由於中國不管什麼方言都都用漢字書寫,自古就是大一統,各種方言不管讀音差別有多大,寫出來都一個樣子,所以我們感覺不明顯,覺得都是一種語言。而印歐語系是拼音文字,導致各種語言寫出來都不一樣;再加上字母也不全相同(如拉丁字母、西里爾字母等),寫出來以後就更像完全不同的語言了,尤其是不同語族之間差距更大。如果漢語是拼音文字,那中國各種方言寫起來絕對不一樣,我們也就更有精通幾種語言的感覺了。
另外前面有位朋友也提到了,語法最像漢語的印歐語系語言就是現代英語,沒那麼多格啊性的,現代英語正在由屈折語(印歐語系基本都是屈折語)像分析語(現代漢語就是典型的分析語)轉變,每個國家的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習慣說出符合自己語言習慣的「英語」,大家還能溝通,反正都用一般現在時蹦詞唄。我想之所以英語會率先向分析語轉變,可能就是因為近代以來英語的影響力太大了,各個國家的人都學,並且根據自己的習慣說、用、簡化,尤其最近一百年交流越來越多,導致英語越來越國際化通俗化。好多嚴格的印歐語系語言的規則都被淡忘和拋棄了。我們說my english no good,估計各國會英語的人都知道你想表達啥意思。
除了印歐語系語言的規則特點被大量簡化拋棄外,英語好學的另一個原因是好讀,比如沒有打嘟嚕,而且大量單詞最後的母音字母都不發音了,尤其是e這個字母,這一點別說斯拉夫語族、拉丁語族,即使在日耳曼語族裡也是少有的。比如one這個詞,即使在日耳曼語族國家裡也應該讀作「哦內」而不是「萬」。
直接上圖
我之前在專欄上寫過一篇可以解答這個問題的文章。
拉丁語世家 - 知乎專欄
我將拙著中的兩張圖片放在下面,可以非常直白地回答題主的問題:
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西日耳曼語支: 英語、德語、荷蘭語等。
印歐語系-羅曼語族(源於Vulgar Latin)-義大利西羅曼語支: 義大利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
以醫院一詞為例:
hospital (英)
h?pital (法)
hospital (西)
(h)ospedale (意)
Krankenhaus (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