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台的脫口秀節目稿子是主持人自己準備的還是和編導一同商量的?
補充一個例子。
《紐約時報》曾經在去年大選時,對美國著名脫口秀節目Colbert Report的主持人Stephen Colberts做過一篇人物特寫,其中談到了節目的製作流程,我翻譯了一部分,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現在的這檔節目,已經被Colbert和他的80人團隊解構成了一種流程極其嚴謹的「類科學」產品——他們稱之為「段子機器」。這個稱號既能體現節目的趣味性,也能展現節目的運行機制。這台「機器」以極高的轉速不停運轉。每天早上11點,當晚脫口秀的內容草稿便初步成形。隨後,所有的撰寫人——大多數不過30歲左右——被分為雙人小組,然後解散。幾個小時後,他們再把各自負責的講稿的最終版帶回來。全天的時間,他們都在不斷地編輯、打磨。有時候,當錄製結束後,這項工作依然會進行,那個時候基本上已經晚上9點了。
節目內容的撰寫相當耗費腦筋。Colbert常說,「咱們先使其完美,再將其摧毀。」每天都有不少質量上乘的笑話或點子被捨棄。它們中,有些笑話無法達到Colbert「令人咋舌」的高標準,有些因為時機未到而暫時擱置最終杳無消息,有些則被殘酷的「新聞周期」所扼殺——是的,這個笑點過氣了。「誠然,你可以讓自己的點子出現在當晚的節目中」,執行製片人Tom Purcell說,「但是第二天你還得繼續上路,填滿這個『嗜食巨獸』」
如果想有更直觀的了解,不妨看看報道的幾幅配圖(多圖殺貓)。
Colbert Report錄製前的幾個片段
上午10點38分,記者Charles McGrath和Colbert在每日「編前會」上。
上午10點38分,記者Charles McGrath和Colbert在每日「編前會」上。
上午10點45分,團隊成員在進行頭腦風暴
上午10點45分,團隊成員在進行頭腦風暴
上午11點17分,Colbert和他的筆記
上午11點17分,Colbert和他的筆記
下午2點28分,節目監製Paul Dinello
下午2點28分,節目監製Paul Dinello
下午2點37分,主持人Colbert和節目首席撰稿人Barry Julien(左)
下午2點37分,主持人Colbert和節目首席撰稿人Barry Julien(左)
下午5點45,晚間節目的綵排
下午5點45,晚間節目的綵排
下午5點47,綵排進行中,觀眾席上是節目團隊成員
下午5點47,綵排進行中,觀眾席上是節目團隊成員
參考:
http://www.nytimes.com/slideshow/2012/01/08/magazine/20120108-colbert-10.html
國內並沒有特別優秀的脫口秀主持人。
國內並沒有純粹的脫口秀節目。
首先,主線肯定是編導確定的。部分的梗、需要表現突出的衝突重點、必要的互動這些都會在台本里仔細寫出來。
現場錄製的時候會發生很多事情,比如主持人突然的靈感、嘉賓的反饋、觀眾的反應等,會出現很多精彩的內容,這些情況並不少,因為錄製現場是一個意外頻發的地方,並非技術上的,而是很多內容在現場表現就會加分。
我去越策越開心實習之前問前輩,為什麼那個笑話那麼土大家笑得那麼開心,前輩說:因為是汪涵講的。
記得2004年實習的時候,每個禮拜都會發郵件給製片人,我收集的笑話、段子、搞笑新聞、國外惡作劇的視頻,有很多實習生這麼做,於是導演有了素材,再根據素材、結合時事(社會娛樂民生各個方面)進行主線的創作,每次會有策劃會,並且分配不同的導演負責不同工種。
工作包括:
寫前戲的台本。我們管倆主持人在前面開場說段子叫「前戲」,這個部分的內容說實話導演功勞較高,主持人發揮較少。
嘉賓部分。嘉賓線索尋找、聯絡、採訪溝通,撰寫台本。嘉賓部分的台本通常會更簡單,將重要的笑點、線索、以及嘉賓的特色羅列,類似採訪提綱但更全面一些,主要是通過主持人讓嘉賓更強烈的表現自己,將自身特點發揮到極致。我記得當年有些嘉賓是非常出彩的,比如楊二車娜姆,鄭淵潔,語出驚人,那應該是他們第一次在電視里那麼神奇的表現,後來有無數節目都做過他們。因為他們本身就是說話很利索,表達慾望很強烈,我印象深刻的是兩次對話,化妝間里楊二車娜姆嫌棄各種條件不好,汪涵說,因為我們是湖南經濟貧困台,你捐點錢咯。(可惜這段不能上電視)。節目快結束時,汪涵馬可客氣的說歡迎鄭淵潔再來聊天,鄭淵潔說希望我是湖南的大姨媽,每個月來一次。
秀部分。這個是越策的組成之一,能表現節目主持人、嘉賓、友台主持人不一樣的風采,常常會改編歌曲、經典的英文歌重新編曲等等,能讓觀眾看到更洋氣的內容。我記得最清楚的一次改變是飛機飛越張家界天門山的時候一段歌詞是:飛出了馬欄山,飛向張家界(gai)。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戳中我的笑點……
當然非常重要的是後期編輯了。湖南台的就不說了,那是非常專業的,能夠掩蓋錄製問題,能夠將內容化腐朽為神奇。
我在音悅台工作時負責一檔藝人訪談節目,沒有錢,沒有錢到了極點。
台本寫得很詳細,問答內容,互動道具如何使用之類的,但藝人常常是不配合的,而且回答也都是干煸的。這個時候笑點、萌點全靠後期,真是累死組裡的小姑娘了,因為大家技術都是基礎級別的,各種音效特效字體都是很少的,但量是真真極大的。
有時候,錄一期干煸毫無樂趣的節目,硬生生要靠後期掰成好玩的、有愛的、賣萌的。
嗯,我愛做後期的小姑娘們。
分享下我曾經做過的訪談節目吧,非常粗糙,但非常用心。
音悅大來賓 曾軼可
- 曾軼可的吃喝玩樂
音悅大來賓 魏晨
- 魏晨 破曉感恩會
音悅大來賓 尚雯婕
- 連卡佛小姐的in生活
音悅大來賓 蘇打綠
- 蘇打綠大鬧音悅台
音悅大來賓 楊冪
- 北京妞的異想記
音悅大來賓 林俊傑
- 賣萌的鋼琴王子
在音悅台一共做了三四十個藝人吧,後來我就轉行了,再沒接觸過這個行業。
任何節目背後都會有一個製作團隊,任何節目都是事先設計好的,包括所謂的真人秀節目,都會事先設計好腳本。錄製前,主持人會和編導、導演串稿,主持人會把自己的點子加進去,不過得跟導演商量;錄製時,也會有編導在現場給主持人舉key板。當然會有一些現場發揮的部分,但節目總體必須得控制在設計好的框架內,否則主持人就失職了,就算主持人不滿意編導的稿子,那也得在錄製前先溝通好,假如導演沒辦法讓主持人按腳本走,那導演也有責任。另外,美國很多脫口秀節目主持人本身就是節目的製片,他們會參與到節目的前期創作中,當然大部分工作是交給編導去乾的。
我看回答里提到我們節目和我幾次,我們節目,或者說中國目前所有脫口秀(狹義)節目,都是妥協與拔苗助長的產物
狹義的意思是,《實話實說》《康熙來了》那樣的,其實都是talk show,但中文語境對「脫口秀」的使用,基本等同於單口喜劇,或者說,默認只有以一個人站著講段子為主的節目,才叫脫口秀節目。我看前面有人回答說「國內沒有純粹的脫口秀節目」,他這麼說,也是用了這個狹義的定義。其實這對脫口秀理解是有偏差的,這是個翻譯和語境的問題。
國外的脫口秀節目,一般來說主持人都有最強控制力與話語權。因為這個節目就是圍繞他打造的,這個主持人被電視台選為主持人之前,不是說相聲的,不是跳舞的,也不是網紅,他就是說脫口秀的。(柯南和吉米叫啥來著現在的今夜秀主持人,他們是即興喜劇出身,跟單口喜劇不太一樣但也是在現場打磨自己的喜劇能力)
所以電視台選擇他,就是認可他的表演能力和創作能力。對,一個合格的脫口秀主持人必須是同時具備表演能力和創作能力的。
我們去美國採訪過大衛萊特曼的團隊,他們的 top writer 說,一切都是大衛說了算。那是一檔日播脫口秀,每天早上,大衛會跟他的寫手團隊通電話,大概了解今天的新聞選題,段子走向。下午開會,選擇稿子。做脫口秀節目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消耗性產業,我做過的幾個節目,段子採用量能達到十分之一都算是成功。看那位 top writer 的表情,我相信大衛下手應該只會更狠。
囧司徒有個故事,他當年好像是在喜劇中心主持過一個什麼,經常在上台前把寫手準備的稿子扔進垃圾桶,然後開始自己的表演。才華顯而易見,話語權顯而易見,不過那個節目失敗了。
然後,給這些成名脫口秀主持人做寫手的也不是一般人,路易CK就給大衛萊特曼寫過,他的寫手團隊里還出過《老爸老媽浪漫史》的編劇,扣扣熊和囧司徒的兄弟情深也不用我多說了。
總之,國外的脫口秀環境是一個完整的生態,從主持人到寫手,到電視台的編導團隊,到觀眾,都有選擇渠道,上升空間。為什麼?因為單口喜劇在那裡有一百年歷史了吧,電視播出的脫口秀,也超過半個世紀了。
我們在中國做脫口秀節目是不可能這樣的,不提任何政策之類的外部因素,只說我們這些從業者,就是拔苗助長的。
我們沒有說脫口秀多年的主持人,也沒有寫了多年的寫手,同樣沒有懂得做脫口秀節目的團隊。《越策越開心》《天天向上》《金星秀》之類也成功,但它的操作流程,與價值追求,都不是美式脫口秀。
怎麼解決呢,學習和實踐。前面也說了,我們團隊去美國各大電視台的脫口秀節目組跑了一圈,才華和創作能力是學不來的,我們學的是工作流程,工業化生產段子,製作節目的標準,規範。學完之後再不停本土化,製作美式脫口秀喜劇節目。目前我司做的你們可能聽過的節目有《今晚80後脫口秀》《今夜百樂門》《吐槽大會》。別撇嘴,我知道質量參差不齊,會越來越好的。
所以在這個階段,沒有有絕對話語權的主持人,寫手與編導團隊也都在摸索,所有段子、環節都要一起商量著來,生態還沒有建立起來。等到我們把脫口秀在國內的生態建立起來(主語的「我們」意指我們公司笑果文化,這是我司野心我只能跟著這麼說,我個人是不願意說這麼不要臉的話的),一切就好辦了。真正的脫口秀,後面都有一個龐大的創作團隊,他們給主持人提供很多點子和段子。剩下的就是主持人靠自己的智慧臨場發揮。
呃,補充一下。
Talk Show台詞大多是幕後編劇組寫好的。少數是主持人自己發揮的。
當然很多時候主持人自己就是編劇之一。(比如Bill Maher和Conan)
,模仿名人之類的環節就沒法事先寫了。
比如現在《破產姐妹》編劇組的好幾個都是以前NBC 2個晚間秀的撰稿。
上面提到的Colbert Report劇組的編劇中就有成功的動畫Sitcom《Daria》的創劇人Glenn Eichler(也為married with kids寫過本子)
Jon Steward的2個首席編劇以前是華爾街對沖基金的管理人
SNL的編劇組么差不多後來都創立了自己的喜劇。
這個和Stand-up不同。Stand-up沒人會為你寫。我能說暴走大事件嗎?王尼瑪。。。段子必須是暴走團隊一起攢出來的
王建國,蛋蛋,賴寶
關注鳳凰衛視的《笑逐言開》(前身《傾傾百老匯》)好幾年了。
主持人尉遲是有參與寫稿的,節目里也會說到自己翻了多少多少資料才找來XX,微博也常說熬夜寫稿子什麼的。
稿子都是想時兩三萬,寫出一萬多,節目里講了八千字的節奏。
稿子是有一個團隊在寫的,至少那位助理台長葉揚,應該就是很重要的人物。而且稿子也得經過台里幾級的審查。
《傾傾》當年就因話題太辛辣被「迎客松」和諧過一兩次,以前還敢嘲嘲天朝,現在只敢嘲隔壁金三胖了。
周立波那就是段子合集。
王自健,剛開始覺得就是「蛋蛋是如何被我們欺負」與「最近微博上的熱門段子」,最近覺得好點了。節目還是蠻多元的,現場一些情節挺好玩的。
難道你不知道那個艹雲金嗎?
喂!雲金啊,今年上春晚準備演個相聲哦~提前好好準備一下~多抖一些最新的包袱,保證年輕人喜歡看。
矮油~導演,準備個毛啊~大年二十九晚上我就上微博,微信,網易,天涯,知乎上,抄抄網上的段子,然後把這些段子拼在一起,我就可以上台咯!大的框架是編導設計,現場發揮是主持人。有一些清談類主持人(具體是誰不宜說明)本身應急素質較低,需要編導盯場,隨時在觀眾席「舉牌子」。不過編導通常都會在錄播現場監督,隨時有突發事件會「舉牌子」。而一些不涉及現場反應的節目,不少說詞是有腳本的,例如湖南衛視的《越策越開心》
基本不存在主持人完全靠自己寫稿子的情況,都是團隊運作,定下框架,然後給出方向路線和具體文本,至於現場發揮,也不能太出格,頂多是把原來定好的東西換個說話,或者加上點個人的零碎觀點。
所以看某個脫口秀就覺得主持人特別牛逼,覺得他都是自己寫稿的其實沒什麼道理,寫稿的一堆人呢,讓主持人寫,未必比你寫得好,只是他適合當主持人而已。黃子華曾說過"棟篤笑"都是他一個人創作,我相信他。
著名脫口秀表演者周立波就不是這樣,他的團隊在互聯網下載好段子,交給技術部門列印出來,然後周老師表演時看著稿子臨場發揮?
天天向上這種
基本節目流程和框架是編導給的
裡面的詞是自由發揮的
裡面五六個人站一塊,根本不可能事先想那麼多詞
不如讓主持人臨場發揮,效果比事先編詞要好的多的多
特別是汪涵和歐弟,事先編詞基本上就等於殺掉他們的才華
至於國外的那些著名的脫口秀我沒看過,只能說一下國內的幾個了。
1.老梁梁宏達,《老梁觀世界》《老梁故事會》等是日播的,基本上是靠老梁個人的知識積累,團隊方面也就提供個大體的框架和後期,稿子是用不著的,這個老梁曾經自己說過。
對於我這麼一個三流的歷史業餘愛好者來說,《老梁故事匯》里大量的講野史和神話我是不太能接受的。野史存在的意義,如果說當故事來聽,那是很精彩的,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會下意識的把野史當歷史,比如,提起三國時期的歷史,我們想到的都是《三國演義》里的故事,儘管很多經典的段落其實並沒有發生過,所以,我現在遇到野史的東西還是有些警惕的
2.王自健《今晚80後脫口秀》,看過幾期節目就能知道,王自健的段子都是他的寫手團隊提供的。聽起來有些生硬
剛開始看他的節目的時候是朋友推薦的,然後查了一下他的資料,居然是北京人,居然還是說相聲的,北京人+說相聲的兩個前提遇到了有點娘娘腔的脫口秀,讓我感覺目瞪口呆的,因為北京人從來不會這樣說話,說相聲的更講究一個胸腔共鳴,娘娘腔風格太亂入了。
脫口秀節目里往往有個訪談,王自鍵的節目里也請過很多明星,很多外國明星,那些國際明星來了,王自健都會用「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give you some color see see"來用中式英語逗老外們,每當這個時候,我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
3.《金星秀》內容也都是團隊準備的,但是應該金星本人也很大程度的參與內容的創作。
金星最大的特點是敢說,但是由於是衛視的節目,也不能說太多,還是以講段子為主。
前兩期金星批判國內真人秀節目,還是很精彩的。
--------------------------------------------------------------------------------------------------------------
--------------------------------------------------------------------------------------------------------------由於國內電視台有著極其嚴酷的政審,涉及政治的、性暗示的、民族宗教的、地域歧視的、價值觀不符合主旋律的東西都不能提,比如說,「同性戀」這個詞就不允許出現在電視上。所以電視脫口秀節目也不可能往深了聊,只能弄點「于謙老師的父親張老爺子」這樣的包袱。
所以,很多人選擇了尺度稍大一點的網路視頻,最為著名的就是男神高曉鬆了。雖然很多所謂的專家出來說高的歷史那個細節不準確了之類的,但是至少高的東西能糾正一下我們根深蒂固的非黑即白的歷史觀。由於提了一些我黨不想讓我們知道的歷史細節,他的節目也是被中統的人嚴密的盯著,曉說的第一季里,關於淞滬會戰,還有幾集和我黨有關的,都已經給和諧了,而且高曉松也 在節目中提到過,自己因為節目內容被人嚴重的警告過,所以他的曉說的第二季就和諧的多了。轉到愛奇藝的曉松奇談,很多集都能看到政審時被剪的痕迹。
尉遲琳嘉啊
中國的脫口秀 我只服尉遲琳嘉
中國的脫口秀 我只服尉遲琳嘉主播匿名回答下。
Q: 是主播自己想還是一起商量?
A:當然是一起商量了!要知道,所有節目,哪怕脫口秀節目都是有提詞器的!神馬春晚沒有提詞器都是鬼扯(當然春晚的主播老師都是非常敬業的!哪怕有提詞器也一定會把詞都背下來。)至於大家看的我是歌手,每個笑話都是有提詞器的。《xx去哪兒》這種節目,每一對家庭都會配一個編劇……
至於想法不同誰拍板,主要看三點:
主播和領導關係好不好、和領導關係好不好、和領導關係好不好
另外就是想含淚告訴大家,小主播真的競爭非常激烈,和領導關係特別重要。我現在做主播一年多,感覺職業生涯最大的困難就是酒量不夠好。
大家都知道央視某男主播(前女友是電影明星的那一位)非科班出身。他剛上節目的時候,進台就鞠躬,能從看門大媽一路鞠躬問好到製片人。那他在錄播節目的時候一定是以編導和製片的要求為準。什麼?如果自己想法不同還非要表達?那你可以滾……(sorry,小主播真的就是個念詞器,分分鐘換掉)
我剛工作的時候,先是做了1年的其他職位。
某次大會期間,各地的名流都會來北京開會,訪談拍得特別滿。某嘉賓時間臨時調整,而主播正巧外出錄節目,時間撞了。這位嘉賓是贊助企業的領導,為他做訪談主要是給贊助企業看,因此時間內容都要以服務他們為主。滿組只有我一個年輕小姑娘,領導問我想不想試下?我一口答應了。結果在錄製之前的一周,忽然有個其他組的女孩找我的領導談了一次話。第二天早上領導就說訪談主播換成她了。(我說早上不是暗示領導和她在晚上發生了什麼,不要想歪)
我才明白和領導處好關係多麼重要。
於是我開始觀察那些沒有關係的主播們是怎麼生存的(特別牛的大主播除外)。
首先,每天抽出半小時和所有同事一一問好,好保持良好的風度、話題要在對方的興趣點上。比如和剛當父親的人說:昨天看到你朋友圈了,女兒好可愛哦! 和養狗的同事說:你家小泰迪好乖呀!我家也養狗! 和年輕女同事說:今天的衣服好美呀,最近是不是瘦了
——注意說的時候不要給人虛偽的感覺。
第二,不要隨便佔用領導時間,但是要關注領導興趣點。比如要給領導朋友圈點贊,領導說笑話要笑。說來慚愧,我剛工作的時候,如果手裡有活兒領導講故事我就會悶頭工作。慢慢我才知道,領導講故事一定要立刻端個水杯圍過去聽故事,工作可以晚上加班嘛……
——你們覺得我誇張么,看看《鏘鏘三人行》文濤偶吧怎麼隔三差五在節目里拍領導馬屁就知道啦。
第三,和領導重視的人搞好關係,比如領導重視的大讚助商,領導重視的大領導。(實際節目上接觸的可能廠商或者潛在贊助商比較多,領導的領導只能在飯局上看到,而領導願意帶我們出息飯局,那基本要非常信任才行——不太會來事兒的我,至今都沒有機會出息)
我人生中第一次採訪是訪談一位地方領導,當時的準備全部在業務上。坐進訪談間之後有短暫的調適設備時間,這段時間外面的人不會進來打擾,只有我和地方領導在,我當時完全沉浸在內容上,抓緊最後時間和他對了一遍內容。這次訪談之後,領導們去吃飯沒有叫我去。然後我有半年多的時間,沒有再上訪談……我從第一候補隊員,變成了排名很靠後的候補隊員……
後來我仔細觀察,發現主播都會在調適的時候和採訪對象拉近私人關係,除了會來事兒,這也可以有效幫助對方放鬆緊張的情緒,提高訪談質量。如果是可能給贊助的企業,更要噓寒問暖,甚至可以敲私下約飯等等……後台是能聽到說話的,領導會在內心贊你哦~
我們部門某主播專業素質不強,但是情商很高。訪談的時候,問題百出,對著字幕機經常開場都要來3、4遍,但這些都可以通過後期剪輯搞定。——只要訪談嘉賓不見怪就好。實際上如果私交好,還會覺得你可愛……
說說女主播的體型,女主播胸大是很要命的事兒!我同事胸很大……導致她得都恨不得束胸上鏡,因為胸大的女孩,上鏡45度角看,身體會厚,會顯胖。她無奈之下每次上鏡都不穿內衣,貼個胸貼就坐上去……
我身高170,體重53斤,我真的是個胖子。我在單位喝酸奶,領導都會路過跟我說少吃點。
你說整成錐子臉?可我不是娛樂主播呀……新聞類節目主播還是不能太誇張。大家都會做一些微整形,但是不能太過。
作為影視行業中的一個小民工…我可以告訴大家…大多都是有準備有計劃的…
每個電視節目的背後都有一個特別大的團隊去經營和製作…至於稿子怎麼安排…梗安插的位置…話題的選擇等等…由誰決定…這個不一定…有很多因素會影響…
主持人…嘉賓…選手…很多時候都是設計好的…有提前順過一遍流程和重點需要配合的卡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純屬題外話…就當八卦聽就好了…畢竟水太深…大家就當茶餘飯後的消遣吧
其實大家仔細觀察都能發現的…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只要是從事電視製作兩三年以上的人…都知道
舉個例子…台上打賭(XXX如果怎麼樣的話我就怎麼樣)…某句話或者某個場景引出疑問帶出新話題…各種驚喜…等等等等…
錄製現場有很多顯示器…有些是主持人的提詞器…有些是提醒嘉賓的…鏡頭是不會拍到這些的…當然主持人與嘉賓耳反里也會有導演組溝通…比如說…提醒這一個環節時間差不多了…接話口換下一個話題…或者這個環節進行的太快…要拖點時間…繼續挖深一點…製造感情…提醒廣告植入…等等等等
包括直播也是…因為直播總是多多少少會有意外狀況…需要現場及時的做出調度和調整…
包括大家看電視節目…很多時候一些人的細微表情和突然的嘉賓插話之類的…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拍攝的機位多…加之攝像師反應與技術到位…拍到了…還有一種就是之前已經有過安排了(XXX到這個話口的時候YYY會起來跟他爭論…有跺腳或是其他動作…XXX說到這件事時…YYY驚的從座位上摔了下去…等等等等)…註:只是舉例說明…只是有部分是這樣…
去錄製現場錄過節目的人(當觀眾或是朋友帶去玩兒)…都知道…錄播節目是怎麼拍出來的…穿插的觀眾鏡頭都是最先拍攝的…一群觀眾對著舞台上的現場導演做出互相歡呼尖叫等動作…後期剪輯進節目中…節目錄製期間隨時可能被叫停重錄或是修改…不滿意的細節會進行補錄…或是特定環節單獨補錄(比如主持人串詞)
錄播節目的播出時長與拍攝時長基本在1:3之上…也就是說正常播出一個小時的錄播節目…拍攝時長是三個小時(並未算上前期綵排準備等時間)
所以…基本上都是設計好和對過流程的…要不這樣會大大增加拍攝成本(時間成本 人工場地設備等成本)…當然…也是為了節目效果…為了大家在電視機前用最短的時間收穫到更多的內容
自從進了電視行業…就再也沒看過電視…電視工作者也沒有外界看起來的那麼好…只能說是另一種生活的選擇吧…畢竟不願意也不適合早九晚五的辦公室生活…
這就是王自健本身是北京人住在上海段子都是東北話的原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