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語動畫的配音普遍有種彆扭的感覺?是配音演員的素質不夠嗎?


其實國產動畫的配音都是那麼彆扭的嗎?不是的,在氣氛活躍的情節中一般那些聲音都不錯,你都不會去留意配音的問題。還有搞笑情節中配音演員搞怪與詼諧語調的優秀表現,甚至提升了台詞傳達的情緒。但是在一些萌系角色和正義英雄的語調上,我們找不到合適的感覺,總是會不經意間覺查到那麼一絲的不妥。國產動畫以前一直都缺少萌系啊正義英雄啊的角色,我們的生活也很少出現類似的人物,只從外國的動漫影視作品中了解過。所以就會覺得彆扭,覺得模仿外國。

這種情況類似中國動畫的人設畫風任然處在探索期一樣,總是會下意識靠向日本或者歐美的畫風,沒有找到恰當的形式來對應國產原創,沒有找到屬於中國動漫自己的特色。不像韓國和香港的動漫,一眼就能區分出來。(不得不提喜羊羊和熊出沒,這方面都做的比較好。)相比之下漫畫方面要成熟很多。

年輕的配音演員們自己本身也是看日本動漫長大的,所以出現類似日式配音也屬正常,畢竟老一批優秀的動畫配音藝術家的語氣都留有強烈的時代氣質,(想想葫蘆娃吧,小娃兒對蛇妖說話時那股秋風掃落葉的感覺)不過不要質疑配音演員們的素質,其實目前一線的動畫專業配音演員都有相當紮實的播音基礎和豐富的影視劇配音經驗。可參考光合積木配音組,忙到爆啊。

就像雖然日本動漫角色都是金髮碧眼的日本人我們不會覺得怪異一樣,隨著一代代動漫觀眾長大漸漸地我們會適應這種配音風格的。當然我們的動畫創作者們也會創造更多屬於中國自己的動畫風格,而配音演員們也會慢慢找到國產動畫配音與日式配音之間微妙的平衡點。

請相信國產動漫會好起來的~!

(在有限的創作範圍內)


====================================================
有人提到明星配音會提高國產動畫的配音質量,簡直了好嗎。
中國影視明星配音的動畫,特別是引進的外國動畫電影配音,幾乎全部都很違和好吧。陶虹、何炅配的《帝企鵝日記》、徐帆、張國立的《海底總動員》、姜文、徐帆和陳佩斯配的《超人總動員》、徐靜蕾、黃磊、范偉的《汽車總動員》等等,全部很彆扭好吧。不能否認這些演員都是實力派,但是動畫和真人電影是不一樣的好嗎,不是說你能演好電影就能配好動畫的好嗎。撇開他們的聲音是否違和不說起碼也要像外國那樣配音演員和角色氣質相符好嗎。你去看看蘭戈幾乎就是按照德普來設計的好吧。而中國沒有這個條件根據明星設計角色,起碼你配音演員不要搶戲好不好,姜文一張嘴你就會想到麻匪陳佩斯聲音一出來你就想到吃麵條誰還管超能先生和衣夫人了好不好。
請相信中國配音演員們的素質。


事實上如果去聽一些民間同人配音的工作室,就會發現還是有一些不錯的配音的
具體我忘記了工作室的名字,配銀魂,裡面的銀桑簡直有杉田智和直接說中文的感覺,非常匹配
還有就是cucn201配音搞笑漫畫日和,質量也非常之高(謝謝@陸堯 提醒,不是萬合天宜,是cucn201,其中小愛和白客現在在萬合天宜)
以上是民間在動畫配音的努力的一點介紹
下面來說一下為何電視上的商業動畫有很比彆扭的感覺,因為是比較展開的闡述我的觀點,所以有點長,請見諒。

1.這也是最基本的原因,就是產業鏈本身的不成熟,這並不是說僅僅配音的問題,包括作畫,特效,攝影,演出,甚至連製片,都還不夠成熟,投資也不夠。現在中國從事動畫和背景代工的公司,質量不錯的還是有一些的,不過規模並不大,總的來看,還是小圈子,只有業內人知道。
而最危急中國動畫產業鏈成長的,還是盜版問題,並不僅僅是因為盜版問題影響了作者的收入,而是盜版導致的大量的日本動畫可以讓中國觀眾免費觀看。
動畫,遊戲,漫畫之類的新興產業並不像電影小說,電影小說等產業本身中國就有著完整的產業鏈,也有很大的受眾基礎。而動畫,遊戲,漫畫等,在改革開放前的中國幾乎可以說是空白。
在一個產業還在搖籃里的時候,就如此的開放市場,就如同讓一個嬰兒去對抗一個巨人一般,嬰兒還沒長大,就死在了搖籃。如果不儘快實行產業保護政策,建立起健康的國產競爭體制,中國的動漫要成長是很困難的。
舉個例子的話,就是如果沒有GFW,就沒有baidu,微博還有人人的成功一樣。這也是為什麼日本不會自己開發搜索引擎,而要用google,yahoo,twitter一樣的原因。
有點扯遠了,回到配音。
因為產業鏈沒有成熟,專門針對【動畫配音】的配音員並沒有很好的成長起來,日本的動畫聲優也是和日本動畫的整個產業鏈一樣,一步步的成長起來的,如果你看過日本戰前的動畫,就會發現日本當時的配音也非常的生硬做作,有點類似中國大鬧天宮時期的作品的配音,2戰時的作品就更不要說了,和中國建國後的紅色經典作品的感覺很像。而這種配音的素質,一直到1970年代左右都成長不大,例如你可以去看一下日本過去的一些老作品的配音,伊甸王,巨人星球之類的。甚至魯邦3世作為一種傳統,到現在都保留著這種怪味。可是隨著日本經濟的成長已經娛樂業的發達,日本的動畫業擺脫了學習迪士尼的模式,形成自己的一套體系並且越來越發達。

2.中國的配音員大多在學校培訓時,都是以電影配音為主,而日本卻相反,大多以動畫和遊戲為主,日本的聲優專門學校(等於中國的大專吧),大多是配音動畫和遊戲的聲優的,很少有專門培養電影配音的,這也和日本的產業結構有關,日本的動畫加遊戲的產業規模,遠大於日本的電影業,這從日本的票房紀錄就可以看出,日本的電影票房,排第一的,除了好萊塢的頂級大片外,很多時候是劇場版動畫,日本的歷代電影票房冠軍就是千與千尋,日本動畫遠比日本電影有名,這也是日本獨有的現象,中國還是和大部分國家一樣電影才是主流,實力資金人才也都遠勝於動畫,要找出精品電影不難,找出精品動畫就很難,本身要求就不高,自然精品就少,而配音當然也不會被重視,因此無論是質量和數量上,中國動畫的聲優都不夠。

3.聲優和配音員的差別,事實上說到中國的配音,很少有聲優的概念,而【聲優】和【配音員】的差別到底在哪裡呢?
我的個人感覺是這樣的。
聲優------------------------------藝人
配音員---------------------------影視公司里的打工仔
同樣是配音,可是這種差距無疑是巨大的,事實上80年代前(這個時間也許不是很確切),日本的動畫作品,很多的配音也是流用電影的配音員,所以以現在的眼光看就會略顯生硬,宮崎駿作品就很多時候會有這種感覺,因為宮崎大師堅持不用專業聲優,【起風了】裡面主角甚至不是專業配音員········而是庵野秀明,你就很容易感覺到,有一種和國內配音一樣的彆扭的感覺,感覺就像沒有靈魂。現在的日本聲優大部分都是經過專門的聲優學校畢業的,這種學校都有專門課程,畢業的目標也就是為了給動畫或者遊戲配音,畢業生也往往有自己的經紀公司接洽業務,每次要配音時,很多都要經過海選,首先經濟公司應徵要配音的角色,旗下的聲優們拿台本回去練習,盡量理解角色的性格,配出符合角色感情的聲音,然後去試音,再由動畫公司的導演和音響擔當決定採用誰配這些角色。這就像【中國好聲音】一樣,進行過競爭與大量篩選,留下適合的和有實力的人,而藝人對自己的標準當然也比打工仔高很多,畢竟這些角色是要經過競爭贏過來的,而且事先也經過練習了解了角色,最後還有導演的把關。而且不單只如此,把聲優看作藝人其實還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聲優經常從事演藝活動,登雜誌,接受採訪,開演唱會,參加綜藝節目,主持脫口秀,主持廣播節目等,應有盡有。這些很多都是經紀公司接洽的,運作方式也幾乎和普通的藝人的經紀公司一樣,所以中國如果要發展出聲優這個行業,也應該是要走這一條路。
當然,目前中國根本就沒有這麼多的作品,即使有也是偏低齡向的,對配音要求不高,也不要求有什麼角色的靈魂可言,聲優根本也沒有鍛煉的舞台。這也就又回到了第一點裡產業鏈的問題了。這些都會隨著中國動畫作品的高齡向以及產業鏈的成熟慢慢解決。


4.廣電局
一直認為廣電總局是中國的毒瘤,是阻礙中國社會進步的一大障礙。
並不是說反感廣電總局想宣揚的政治主張什麼的,也不是說廣電總局盡給爛片投資,推薦垃圾電影什麼的。而是廣電總局的思想實在跟不上時代,各種政策歪曲市場競爭,在電視上播什麼要管就不說了,連裡面的配音和主題曲都要管,完全不把自由創作和創作者的尊嚴當回事,一部好的作品,是由一個團隊里每個成員的心血和創意凝結而成的,每個細節和演出都是這部作品必不可少的,廣電說剪就剪,然後配音插一手,主題曲插一手,等作品播出來,看到的也許已經不是原來那個樣子了。先不說會不會影響創作者的熱情,真正有實力的聲優能不能站到應有的位置上都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好在現在的工作室有朝著網路化發展的趨勢,廣電局能扭曲的也主要是電視的市場,大不了以後優秀的作品都是在網上看而上不了電視而已,現在中國網路劇的盛行,也是這個原因,中國動畫如果在網路上形成了產業鏈,那麼聲優的素質必定也會跟上來。網路劇過去大都只是一些同好拍攝的低成本小品罷了,現在卻請來很多大牌明星,拍攝質量也明顯提高,這些劇,本來都應該是放在電視上播的優秀作品,不過既然廣電迂腐不化,那也不過是傳統電視台的末日,在網路上發展也不妨,這也許也是未來的趨勢吧,同理優秀網路動畫的熱播,也會培養和吸引人才,有了需求和市場,這些創作者和表演者們也就會成長起來。

以上是個人淺見,想要投身中國聲優行業的人面臨的困難非常大,每一個願意嘗試的人我們都應該給與掌聲和鼓勵。也希望動漫迷們多多關注國內聲優和動漫的發展,多給點支持,多點鮮花,多點【買買買!】這樣產業也會成長更快,大家可以更早的享受到高質量的國產動畫配音。


中國配音演員的素質一點都不差。
配音,不僅僅局限於動畫片、電影、電視劇、廣告視頻、聲音錄製、遊戲等等,可以說只要有聲音存在的地方,就有配音演員的存在。

至於動畫片配音,我不否認有些國產動畫片的配音確實一般,因為任何一個行業都分三六九等,配音一般的動畫片其整體質量也一般。但是高質量的動畫片配音的水平則完全不同,例如《秦時明月》中蓋聶、衛庄和赤練的配音,把人物的各種性格心理和情緒都演繹的非常到位。引進譯制的動畫片,配音質量都是比較高的,這裡要把明星配音排除,因為這種做法包含相當的營銷推廣成分,從專業的角度來說,大多數都不專業,當然有些本身表演素質相當高的明星(配音也是一種表演,表演專業有專門訓練說話咬字的課),例如陳佩斯配的木須龍,也是很專業的,只是大家對他的聲音太熟悉了,很容易先入為主的想到他的模樣。最近的例子,冰雪奇緣,我專門去看了英語和國語兩場,國語的配音非常精彩,把角色的情緒和內心活動表現的淋漓盡致,唱歌部分可能唱功會比百老匯歌劇演員們差一些,但是也絕不會讓人失望。

有人會覺得國語配音彆扭,這裡面有一些先入為主的因素,因為國內的動畫行業遠不如美國日本發達,優秀動畫片產出少,優秀的配音自然也少,久而久之就會給人形成一種「國語配音全都不行」的印象。人是一種非常挑剔的動物,對於美的追求會不斷拔高,卻很難容下低質量的存在,就像一頭黑髮當中只有一根白髮,人們也是很容易就能發現。

再者,配音工作是服務於其他行業的工作,或者說是其他行業中的一部分。行業本身的發展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會決定配音質量的高低,中國的電影行業發展的比動畫行業高的多,電影的配音質量普遍就比動畫片高;即使在行業內,不同高度的產品配音質量也有差別,例如魔獸世界、英雄聯盟這種網遊行業的高桿和翹楚,他們的配音也比其他遊戲配音要好的多。

所以,請擺正心態看待中國的配音演員,他們之中有不少都是非常優秀的。


作為一隻看過不少動漫的喵斗膽作為一個顏控聲控的小透明說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我們常看的日漫的語氣其實和日本語日常不同的,我的日本語老師第一課就跟我們說,你們看看日本首相演講,嘴幾乎都不動,說的語調也很平和死板。這才是日本語的原狀,你們這群日漫瘋子覺得日語萌萌噠的,可以洗洗碎了。╮(╯▽╰)╭。因為大家不說日語,所以在聽不懂的情況下可以自由發揮想像力補滿感情[就像帶墨鏡會帥出新高度一樣]而聽不出來這麼說是有多嗲。如果換成聽得懂的中文,依舊這麼嗲的配出來,同學們一定會想:卧槽說句話一定要這麼嗲么真想糊丫一臉!因為你知道這句話平時是怎麼說的而失去新鮮感神秘感[請想想老外們一臉得意的在胳膊上紋個『好帥』時你們臉上的表情]

其次,中國動漫真的是缺錢。為什麼缺錢?根源是受眾面小加盜版猖獗。現在還好些,往回退10年,社會主流消費群體會告訴你:動畫片就是給小孩子看的。這直接造成了動畫的受眾在很長時間內的低齡化。包括現在的動畫電影,都是主打家庭牌,帶孩子去看。給孩子看的動畫,你還講什麼感情,談什麼深度么,配音越誇張越能拽住孩子的注意力好么!再談談盜版,國人對於免費這件事真的好重視,最近古劍電視劇熱播,我趁機安利遊戲,順帶建議購買正版支持國產,結果一聽要花錢所有人均表示:那算了。一個同事義正言辭的反問我:我就不明白了,我在網上百度個驗證碼就完了幹嘛要花錢買?你錢多給我啊!我表示不服,就跟他辯論,最後他一句支持正版也不缺我這三毛兩毛的直接拍死了我。我欲哭無淚,大環境如此,我儘力了,只好做好自己。。。

再者,配音這個東西吧,大家真心沒重視。還是拿古劍說事兒吧,除去戰鬥和跑地圖,單刷劇情也能當做動畫來看。而且配音超贊,有感情,有深度了吧?但玩兒過的孩子們有幾個能知道角色CV名字的?有幾個能像看日漫一樣刻意去搜一下釘宮女王配過哪些劇?有幾個會因為配音演員去找劇看?真的不多啊!古劍劇火了,我有機會就跟大家科普配音的事情,跟他們說:你造嗎師尊的CV是遊戲的原CV啊!少恭的CV是古二的謝衣謝師父的CV啊!蘇蘇的CV是阿傑大大啊!還附上各種配音梗供君消遣。然後你猜怎麼著?他們跟我一臉驚訝的說:誒?不是演員本人後期配的音啊?(ー`′ー)。。。。我竟無言以對。要知道,配音演員都上不了片尾字幕啊!這是何等的鬱悶。。。根本就沒給CV們留活路么!這樣下去真的只有圈內人才能知道CV們的節奏了。。。

最後,雖然目前我們的天朝國漫還很落後,有部分配音還特別坑爹,但也在一點點成長著,以一個肉眼可見的速度成長著!相信我!一切都會好起來!所以請以一個母親看著自己孩子慢慢成長,由一個小屁孩長成一個傾城美男子的包容之心,好好對待國漫,給他提意見,恨鐵不成鋼都行,但千萬不要拋棄他!然後請支持正版,花不多的錢,在國漫雄起的路上推他一把@( ̄- ̄)@【好像跑題了,但是發自肺腑!處女答請輕拍( ̄ε(# ̄)☆╰╮o( ̄皿 ̄///)】


又邀請我,以後少一點這種無所指,對行業缺乏了解,又極易引起爭議的問題好么?特別是還放到了知乎圓桌里,嚴重拉低討論水準。

我當初回答過一個關於本土配音為何不如海外配音的問題,見在動漫領域,不論配音水準高低,為何一些人覺得漢語配音不如日語配音「帶感」?下的答案,簡單重複一下自己的觀點。

在不明確劃分對象、階段、領域的情況下,討論國語配音的優劣是沒有答案的

上譯大師們配的《阿凡提》、《國王與小鳥》、《過猴山》、《天書奇談》、《金猴降妖》等作品,其水準堪稱頂級,也沒人敢說畢克、邱岳峰、程曉樺、李梓、李揚這些配音藝術家水準不夠
雷長喜、戰車、李真惠這些非上譯的配音大師,同樣奉獻了海蒂、變形金剛、聰明的一休等作品。可見優秀的配音藝術家並不止在上譯。
但——那都是上世紀90年代以前的事情了。

而90年代以後,無論是陳佩斯、姜文、陳道明等人配音的《寶蓮燈》,還是張國立、徐帆等人配的《海底總動員》,也都是非常出色的作品,因為這些人本身就是優秀的演員。而優秀的演員,不僅僅會用形體、表情、眼神來表演,用聲音表演也是基本功。有聽說過對白訓練這個詞么

即使是網配,無論是在胥渡吧,還是在配音吧,或者日和吧,乃至山新吧,都可以看到的確是有不少有熱情,有水準的年輕人依靠自己的努力,奉獻精彩的演出。至少我覺得,山新、皇貞季、寶木中陽他們配的很出色,有水平。

但不可否認的是,的確有很多國產動畫的配音,嗲聲嗲氣,矯揉造作,毫無水準可言。因為那本來就是粗製濫造的產品,是各地大幹快上,興建「文化創業產業園區」的牌坊產物,本身就不是奔著藝術水準來的。

所以,將這些不同時代,不同領域,不同水準的「國產動漫」,混為一談,公平么?合理么?

再問這種問題,建議說明是什麼類型、什麼時代、什麼領域的國產動畫配音。否則你說你的道理,我說我的道理,永遠說不清。

最後,說一下根源問題:國產動畫沒錢,沒權,請不動大師級別的配音員了,也沒那麼多時間讓配音員好好琢磨用聲音表演。就這麼簡單

========煩惱的分隔線============

一群人跳出來說什麼明星的話劇腔之類的。我都想把這種人吊起來打,你看過幾場話劇啊?你聽過對白訓練么?你倒是知道劇場表演和現實生活說話不同是吧?那日本人說話也和動畫里一樣啊?

中文配音在動畫里的違和感,不是和語言有關,是和情境有關,低齡動畫基本就是一種嗲聲嗲氣學孩子說話的味道,比如喜羊羊,小魔仙這種。成年動畫……也就是秦時明月這種還行。日本動畫中的日語本身是比較誇張的,語氣很強烈,放到中文來就是咆哮體,還珠語錄腔,雪姨體。日本人在生活中是很少用那麼誇張的語氣的。可嘆的是中國觀眾不懂日文,是通過字幕來了解意思的,然後就以為日本人說「真的么」就需要很誇張的「紅豆泥?!!」。媽蛋現實中就算有人那麼說也是主婦在扯八卦好么,還要加上一句「啊拉」……

所以說,這種對語言和文化隔閡,現實和表演都沒明白在界限在哪裡的問題,簡直就是吐槽不能。虧得還有人說什麼中文配音的戲劇腔。他們所推崇的日文配音,才是日文里不折不扣的動畫腔,和現實沒多大關聯。我痛罵蠢貨吧,又說我不友善。我不罵吧,真是可憐這些寧肯看字幕也不肯好好學學日語,了解日本文化,還自以為很了解日本的人,統統發配到S1上讓他們被碾壓致死算了。

關閉評論了,對於支持和鼓勵我的朋友,表示抱歉。


看了幾集日語版的《新三國》,一樣覺得彆扭。可能不是配音的問題。


舉個栗子~羅小黑戰記!


國語動漫配音可以觀察下台灣動漫配音的效果
如灌籃高手之類的,你會發現裡面不少配音演員的表演也確實是很誇張的
至於日本的動漫來講,確實是誇張的。如最近的風來了裡面給主角配音的庵野秀明,才是比較貼近日語平常的語氣。
中國的配音來講,當代基本作品層面主要是低幼,所以配音也喜聞樂見的調為低幼,也是常見的。比較不錯的,第一季的十萬個冷笑話是不錯的趮,但是一旦脫離吐槽搞笑風,如魁拔裡面的角色,配音的感覺就有分離感。

其實不是簡單的從業人員的問題。
而是整個作品的問題,也有許許多多間接的小問題影響到配音的感覺,如果單獨把配音拿出來說的話,未免有點冤枉了


國外動畫漢化的配音,普遍就是口型問題了,不過也有許多處理的很好的典型,這個東西,主要還是感情這個東西在裡面吧,投入感情,認真體會,配出來的東西就會不一樣。


普通話配音只能和台灣的配音比比了吧,台灣那配音能聽?不排除有人喜歡台腔,那譯文的水平能和大陸的比?
其他的中文和外文的對比,近幾年引進的翻譯中文配音片那叫一個贊啊,甚至於我都不想看原版了
以前配音那是因為聲道問題屏蔽外文發音同時也屏蔽了背景音所以怪怪的,現在不存在這種問題了
如果討論網路上一些自製的,那就沒討論的必要了


《海綿寶寶》的中文配音多棒啊,愛它一輩子。


看來確實是不夠。


不會啊,感覺國內的動畫配音水平近幾年還是非常不錯的,幾乎沒有任何彆扭的感覺。而電影的配音水平就·······呵呵。


在好萊塢,是沒有所謂配音演員的這個職業的,只有說請演員來配音。也就是說,來配音的,都是懂表演的。通過表演的方式來詮釋角色,而非像在中國,單單只是對對嘴型配個音。

好萊塢的動畫流程記不太清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們會先請演員來配音,再繪製動畫。所以,有時候演員們即興的表演,也會為動畫角色的動作設計提供靈感。配音過程中,每一句台詞,演員都會嘗試多種狀態。並且一旁還有配音導演(或者聲音導演,記不太清)在旁指導,解釋當時角色的狀態。

反觀國內的配音,多是在動畫的畫面成型以後,再邀請演員或配音演員看著畫面配音,這樣其實限制了配音的發揮。光為了對上嘴型,和控制語速,就佔據了一半的注意力,你還怎麼要求他們更投入更有創造力的表現呢。


中國的配音人員很多真的很棒!
老一輩不說了,現在代表性的就如前面提到過的光合積木,以及聲創聯盟,你能看到的有點名氣的動漫作品都是不錯的,一些小的作品質量確實有很差的現象,因為現在網路時代,網路配音人員的要求比較低,只要有設備,聲音不錯都可以上,導致這方面質量參差不齊。
但是不能由此就質疑他們的質量,你現在打開電視,紅一點的電視劇百分之八十都是配音演員配音的,你所熟知的演員現在基本很少用自己的聲音,如楊冪,劉詩詩,唐嫣,霍建華,鍾漢良,等等等(你去看光合積木的配音作品基本就能感覺了)
而且題材問題也有很大影響,像古代的,仙俠,列如古劍奇譚配音版,秦時明月,畫江湖之不良人等,中文配音就毫無違和感,你要是安上日文才覺得奇怪呢。因為這是我們從小熟知的題材,非常有中國特色,十分有代入感。 但熱血型的,戰鬥型的,中國以前很少有這方面的作品,大家看過日本作品,就會產生違和感,這其中有一定的先入為主的思想,就像看電視覺大多數時候覺得老版的好看,老版的人物代入感強,或者聽一首歌的詞聽慣了,套上另一套詞,就算再好也會覺得唱起來奇怪(反正我是這樣的),所以在類似於魁拔,鋼羽,這類題材中國少有前車之鑒,也沒有印象深刻的作品,潛意識中就會套上國外作品,從而覺得很違和。
另外補充一些,現在配音人員的工資待遇也是很低的,而且工作量很大,非常累。相比起前期製作費用和演員片酬,配音人員的工資簡直可以忽略不計,加上遇到台詞功底差的演員,簡直就要命了,台詞念的快,說話就跟打機槍,背不了台詞隨便說,口型對不上等等
說真的,我覺得在一行混的不錯的都是真正喜愛這個事業的,不然誰願意來做這又累回報又不大的工作呢
想他們表達我的敬意,也希望他們帶來更多好作品


事實上,如果你是75後85前的,看中國國產動畫長大的話,會覺得說國語很自然。為什麼現在覺得不自然呢?個人以為可以從三方面看:首先,現在你看到的大部分比較好的(吸引你的)動畫片基本上都是外國的,網路時代的便捷讓字幕組代替了國語配音,先入為主,積少成多,讓你形成了外語動畫原音(配音)比較自然的感覺;其次,國內動畫的衰弱,特別是除了低齡兒童喜洋洋之外的動畫的衰弱,讓你幾乎看不到也不願看國產的動畫,那麼國產的配音自然就使你有種陌生感;最後,市場的疲乏、外國動畫的入侵、網路時代的洪流,讓配音的市場化、專業化一直不太好,觀眾對專業配音的需要也易被明星配音所吸引,整個國內配音受國內動畫影響沒有發展好,給國外配音又受制於版權和經濟原因(專業人士的業餘時間也不多啊),所以土壤不厚其根難扶,國內配音陷入惡性循環,使包括你在內的(也包括曾經的我)很多年輕人覺得國語配音彆扭。


請回想以前唐老鴨的配音。
你會覺得違和么?


老一輩遼藝的配音藝術家都很棒的。。。張文漁老師。。童年啊。。。


小時候看了上譯版的《古畑任三郎》,聲音中人物的性格體現淋漓盡致,後來看了日語原版,反倒覺得田村不帶感啊,聲音中少了點精明狡黠之氣,雖然我還是很愛他的。。


我覺得早期的台灣版的配音其實挺好的,日漫的《名偵探柯南》的前期、《中華小當家》的國語版,雖然可能在翻譯台詞上面有點缺陷但是整體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還有就是最近在複習的《飛天小女警》也是國語版的,也是台灣的配音員,還有《A little lulu show》、《史努比》等等 ,給我的感覺就是,啊,小時候就是這個樣子啊~
現在的國產動漫也不怎麼看了,動畫電影也儘可能的選擇原版而不是譯制的,其實也並不是說國內的配音演員不好,不專業,但是在看的時候就覺得相當違和的樣子啊!


推薦閱讀:

中國為什麼沒有動畫製作委員會?
自 99 年《寶蓮燈》後,為什麼感覺後來的熱門國產動畫沒有了當年的轟動,也沒有那麼令人回味?
為什麼有人會覺得動漫都是幼稚的,怎樣去辯駁並不是所有的動漫都是幼稚的?
日本動畫中的攝影是一個什麼樣的崗位?

TAG:電影 | 動畫 | 配音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