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暴露在正常語音環境下卻沒人教他說話的嬰兒是否能自己學會語言?


現在語言學的發展中關於嬰兒是如何學習語言的並沒有一個確切的定論。但爭論的焦點並不在於有沒有人教他說話的這個問題上,因為從現有的理論來看的,孩子在學習說話的過程是通過觀察大人的言語行為,進行模仿從而習得語言。

例如還孩子見到大象,同時聽到大人說「da xiang」,他就自然的建立起了聯繫,並通過不斷地積累就完成了辭彙量的積累。但這種聯繫最初可能不正確,但隨著時間的發展和見到的事物不斷增多,會被慢慢修正。在這過程中,孩子就習得了獨詞句,這表明嬰兒已經掌握了某種概念。這之後孩子開始注意詞與詞之間的聯繫,開始注意語言本身。

大人「教」的過程實際上只是促使了對孩子語言形式的糾正。 這種糾正在「暴露在正常語言環境下」的孩子是無時不刻不再進行了,並不需要刻意的進行,這種「正常的語言環境」已經使孩子有了模仿的基礎,並且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只要有大人對其進行糾正和肯定,就能得到很大的幫助。並且孩子是會說自己從未聽到過的句子,這就表明不經過「教」的具體過程,一些語言是完全可以被習得的。

現在更大的爭論在於一個沒有被「暴露在正常語言環境」下的嬰兒,是否能習得語言,著有關於探索人類語言的本質。這涉及到一個非常著名的試驗

Language deprivation experiments have been attempted several times through history, isolating infants from the normal use of spoken or signed language in an attempt to discover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 of human nature or the origin of language.

The American literary scholar Roger Shattuck
called this kind of research study "The Forbidden Experiment" because
of the exceptional deprivation of ordinary human contact it requires.

這個試驗至今沒有被進行過, 並且科學家也沒有發現有在純粹的自然中生長的「狼孩」。曾經發現的「狼孩」都被證實,或多或少被人類撫養過一段時間,並接觸語言。但是科學家通過在珍珠雞上的試驗發現,被完全隔離的鳥會發展出自己的叫聲,但是與原鳥群差距很大。但是隨著幾代的繁衍,它們會自己修正自己的叫聲,最終和原鳥群相差無幾。但是這個實驗並不能說明人類的語言習得和此相同。

有關於人類的語言習得至今沒有確切的定論。

歡迎修正及補充


不太了解語言學領域的結論,不過我可以從機器學習的角度說幾句。

嬰兒學說話,可以認為是要學習兩個任務:一是「聽」,即能夠根據聲音,理解它指的是環境中的什麼事物,或者它表達了一種什麼樣的想法;二是「說」,即在想要指代某個事物或表達某個想法時,能夠發出相應的聲音來。簡而言之,就是要建立聲音與事物、想法間的雙向映射。

學習這種映射關係,一般需要「有標註」的訓練數據,即聲音與事物、想法成對出現的數據。嬰兒與周圍人的互動,提供的就是這種數據:當周圍人指著一個蘋果說「這是蘋果」時,嬰兒就可以把蘋果這個事物與「ping guo」這個聲音對應起來;當嬰兒自己指著一個蘋果想說話時,周圍人可以告訴他這叫「ping guo」,當嬰兒說錯了的時候還可以糾正。這種「有標註」的訓練數據,是最有利於學習的。

如果周圍人不教嬰兒說話,那麼嬰兒雖然能聽到很多聲音(周圍人自己的談話),並接觸環境中的許多事物(至少水、食物等是能接觸到的),但這些聲音和事物沒有對應起來。嬰兒現在要進行的就是「無標註」的學習,這樣的學習就困難得多了。當然也不是不可能,比如可以通過統計的方法,尋找經常同時出現的事物,並建立聯繫 —— 例如,每當下雨的時候,周圍人就會發出「xia yu le」的聲音。但這種學習比有標註的學習就費勁多了。

機器學習中常常遇到「有標註數據很少、無標註數據很多」的情況。這時候,往往會採用「bootstrapping」的方法,即先利用有標註數據訓練一個粗糙的模型,然後用這個粗糙的模型去標註無標註數據,標註好了之後再當成有標註數據去學習,學到一個更好的模型後,用它去重新標註無標註數據,如此迭代。但是,bootstrapping 離不開外來的監督:一是必須用少量有標註數據訓練出初始模型;二是在迭代過程中,如果沒有外來的糾正,則模型容易跑偏,或者叫「走火入魔」(民科一般就是這樣)。所以我覺得,嬰兒學說話的過程中,周圍人的指導還是必不可少的。


嗯,根據我媽媽的說法,我一歲的時候以為食物的統稱叫做「不要讓他看見」


這個問題是屬於linguistics範疇的,就我學的基礎linguistics來看:
人暴露在狗吠里的那個,那個人真心學不會啊,因為狗沒有language,其中包括重要的兩點:lexicon,universal grammar。如果從嬰兒到puberty前期就暴露在狗窩裡,遠離人類,那應該是可以的。
下面回到樓主的問題:這個嬰兒是可以學會的,事實上,只要是在critical period的幼兒暴露在語言環境中是可以習得一門語言的。

另外,如果嬰幼兒同時暴露在多語言環境中,那麼他可以習得多種語言。

暴露在語言環境,不包括像學校英語課這樣的短時語言環境。


當然可以。因為其實父母真的教不了啥。

語言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本能,而本能是教不出來的。你可以教人美學,但你很難教會先天失明的人明白所有視覺錯覺背後的機制。

其實,要真一對父母自己可以百分百的自信確認他們的語言是如何運作的,語言學家們都可以集體轉行了。

很多人可能意識不到語言法則的複雜性。這裡包括一個語言的音系、詞法、句法等等層面的規則。

我想有很多母語是普通話的人,其實並意識不到普通話的第三聲在另一個句法上緊臨的三聲前會變成二聲。如你好其實念作/泥好/

此外,就算你去糾正孩子,他也未必會改。

比如孩子說/天安萌/,你糾正他是說/天安門/,他說好吧/天安萌/,你說不對是/門/,他說/萌/。你繼續耐心的教直到他說:只有大人才能說/萌/,我只能說/萌/ TT


可以,我祖籍在普寧,但是現在住在珠海,從小沒人教我粵語,我都是在幼兒園、小學裡面自己學會的、


根據我對自己孩子的觀察,小朋友在3歲以前學習語言,和學習走路有相當的相似性,都屬於發育過程中很自然的自我習得的技能,外人主動性的「教學」並不是最關鍵的因素。

我家姑娘是白天在法語環境裡面,晚上和周末在中文環境裡面,教的行為其實很有限,特別是在法語環境,她只能通過外人間的交流和自己的需要來判斷學習什麼,而且很多抽象概念的東西,也都是需要孩子自己理解,而不是通過大人解釋出來的。比如「這是什麼」四個字,我覺得嬰兒更多的會通過大腦中野蠻的統計功能總結出它的意思並加以應用。

確實很神奇。

另一個側面也想說明,這個階段最有效的早教策略,不是讓他們被動的學習,而是多接觸,多觀察,他們自然的就會從本能出發去習得他們需要的東西。


這是個心理語言學的問題,講的是兒童語言習得和發展的一個階段,嬰兒這個概念就不準確,如果真的感興趣,就去查找電子書《心理語言學》,對兒童語言發展的過程給出了詳細的解釋。實際上,兒童語言習得就是在正常語言環境下的行為,這個不難理解。


身處語言環境中已經是一種教學了,只要存在輸入和輸出,就能學會,分個快慢而已。


我就沒怎麼教我孩子說話,連爸爸媽媽這種最基本的都不教。結果就是我孩子說話比別人晚點,別的沒啥


哈哈哈這個我知道,我同學來自一個縣城,全家都說標準的當地方言,家裡開了一個小超市,她家弟弟生出來之後父母幾乎不管,每天把他放在店裡對著電視
結果
現在孩子說話和中央電視台一個聲音
哈哈哈哈哈


說個故事。

神聖羅馬帝國(大概就是現在的德國)有位皇帝,叫腓特烈大帝,很有名。戰功彪悍的他,從小在天主教-回教文化混雜的南歐長大,所以品味不俗,身後留下了不少華麗的藝術品;也因此對教皇不太感冒,最終與教廷決裂,被驅逐出教——但牛氣轟轟的皇帝根本不在乎。
——背景介紹完畢——

說了皇帝沒啥強烈的宗教情結,天性內的好奇心就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在世時把很多【童年時的幻想】付諸試驗。其中一個,就是把一個剛出生的小孩,封閉在一間小屋內,由一位保姆照顧,奶水供足,但禁止她對小孩發出任何聲音。
皇帝陛下想知道,這小娃娃在語言真空中,會不會無意中說出上帝之言,或者魔鬼之言。

沒多久,小孩死了。

沒多久,皇帝把興趣轉去其他方面了。

——————
民科結論請看評論欄~~

我小學的時候,看過一篇文章,說是某國科學家做了這個試驗,結論是幼兒在發育階段,被剝奪感性經驗,缺乏社會交往,疏忽智力教育或沒有雙親的撫愛、照料等,都會嚴重影響日後心理的正常發展。詳情:幼兒在發育階段缺乏語言環境
我當時想:這麼沒人性的試驗政府不可能允許吧。上中學看了德國的歷史頻道才知道,這試驗是腓特烈大帝做的。。。


舉例:孤兒院的孩子
孤兒院的孩子是沒有人專門去教說話的,但還是憑藉模仿學會了說話


這個與聽神經發育有關,如要錯過了關鍵期,將無法獲得正常的語言。
現代科學已經證明:給那些年紀大的耳聾的人裝了現代人工耳蝸,但是這些人仍然不能聽懂正常的言語。

具體請見以下:

生命早期及早恢復聽力是獲得語言的必要條件,年齡越大,大腦聽神經的可塑性越低,人工耳蝸手術越晚有可能手術後獲得了聽力但無法學會說話。


」3歲以前是聾兒最佳治療和康復年齡;若到4至6歲再開始,不僅需要付出
更多的時間、精力,效果也會打折;年齡越大,康復難度越大,效果往往不理想。


植入者年齡越小,效果越好。研究表明,2周歲之前植入的效果明顯好於2歲後。另外4歲也是一個決定效果的分水嶺,如果沒有在2周歲之前為孩子選擇人工耳
蝸,那麼應該爭取4周歲之前植入。當然對於極重度耳聾帶助聽器效果不好的患者來說,植入人工耳蝸效果是顯著的,即使錯過了4歲的植入時間,家長仍然應該根
據家庭和孩子的自身條件,儘早為孩子植入人工耳蝸。



3歲以前是人語言功能發育的關鍵時期,因而是聾兒治療和聽力語言康復訓練的最佳年齡段。若錯過該年齡段,其聽力和語言功能恢復將大打折扣。


俗話說的「十聾九啞」,也不是完全沒有其道理。因為,新生兒學習語言的過程,實際上是對外界聲音進行模仿的過程。聾兒由於聽覺受損,失去了學習與模仿外界
聲音的機會,從而難以使語言能力得到發展,最終變得既聾又啞。但人們忽視了一點,就是絕大多數聾兒的語言功能是健全的,只是因為聽不到,所以才說不出。


語言中不光是說話,文字也可以自學。據我媽媽說在我學說話的時候教我背了很多唐詩(不是對著書教,就是她念一句我學一句),她不在的時候我就自己把書拿過來結合著插圖認我背過的唐詩(比如鵝鵝鵝那一頁書上畫了幾隻鵝),用手指著一個方塊字一個方塊字自己念,就是這樣記住字形字音學會了認字。在上學前從沒人教我認過字,上學前班的時候常用字基本上都認識了,整個小學階段課本里沒有生字這個概念,因為都早就自己認會了。


如果狗狗們確實能夠通過吠聲交流,在沒」人」教我的情況下,我可是這麼多年沒聽懂狗狗們在討論什麼…


我的小表弟,每次要去他哥哥家,他媽媽就會和他說要去「你哥哥」家。

時間久了,每次問他想去哪,他都說想去你哥哥家,同樣他管他哥也叫「你哥哥」。

同理「你姑姑」「你爺爺」「你姨姨」


可以。從來沒人刻意教我本地話(一種類似閩南語,與普通話相差很大的方言。),而且周圍環境只有小部分人有時講本地話(如祖母輩,市場的農民等),我都不知道怎麼學會大部分常用語,不過因為平時不用,只能基本會聽,說就比較少,但是如果自己有說的需求肯定也會說的。

所以嬰兒暴露在這個環境中,大一點沒有其他表達方式必須學會講,我相信是會說的。

再者,廣大農村很多人沒辦法刻意去教學語言,還不是人人會說。。。


語言學愛好者強答一下。答案是可以,而且有類似的事例。
這個事例發生在夏威夷。那個年代,夏威夷製糖產業發達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從不同國家來的勞工被送到這裡來,有中國,日本,韓國,葡萄牙,菲律賓。。。在這種多語種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卻發明了一種新的語言。語言學中將這種語言稱為pidgin。沒有人教這些孩子怎麼正確的說話,但為了溝通,通過和不同地方的孩子交流,孩子們形成自己的語言。也許有人會認為這個語言是不完整的,但恰恰相反,它有著非常嚴密的邏輯和語法規律。
這個新的語言被成為hawaiian creole.它以英語辭彙為基礎,但還是有許多區別,比如英語是he hammered,hawaiian creole會說he hammer did.
這表明人在嬰幼兒時期的語言能力是與生俱來的,而不是通過父母的指導。人小時就會不自覺的接收,學習,掌握語言,這是一個被動的過程,可以說是一種instinct,就像沒人抱怨過掌握母語的過程很痛苦。但當我們長大後就失去這個能力(啊啊啊所以學習外語才會這麼痛苦)。所以如果一個嬰兒在正常語言環境長大,他完全可以不需要任何人教,獨自掌握這個語言。



這個問題可以轉換為:人是否具有適應語言環境的能力
作為一種生物
我們具有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
而語言環境是我們所能適應的環境之一
也就是說,我們並不是學會一種語言
而是適應一種語言
我們的語言是通過生物本能而獲得的
如果我們是人類,這種適應語言環境的能力就會存在
所以,一種語言的獲得,所需要的外界條件就是環境
如果有語言環境,且與該環境互動,那麼,我們就能獲得該語言


推薦閱讀:

TAG:語言 | 文化 | 語言文化 | 語言學 | 語言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