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三體》系列小說?


一切都將逝去,惟死神永生

《三體》是近期看的小說中最精彩的一部,雖然其中大量的物理學原理並不能完全看懂和理解,但就全書的構架和情節而言,相當出色,劇情發展出乎意料,並且有很多值得深入挖掘和回味的地方。


1、愛的力量?


《哈利波特》中,無敵的伏地魔最後被擊敗的原因是,他對愛不了解,也一無所知。全書的宗旨是,愛才是最偉大的力量。當然,羅琳並非是愛心泛濫的聖母,整部書對現實的描寫相當深刻,角色也並非臉譜化的好人與壞人。


然而在《三體》中,程心是一個充滿愛心的人,懷著高尚的動機為了人類更美好而努力,卻兩次把人類文明推往萬劫不復之地,最後導致了地球的毀滅。而真正有能力並且用正確的方式在拯救地球的維德,卻一次次的敗在程心手上,讓人深思,在生死存亡的時刻,到底是理智行動派還是愛心派能拯救地球?


雲天明冒險讓程心帶回來三個童話中,真正能解救地球的是光速飛船,然而這需要人類社會做出巨大的犧牲,涉及到生存權、社會階層以及各種複雜的道德倫理。究竟是為了保存地球文明罔顧大部分人的生存權,還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大家死也要死在一起?

程心能當上持劍人是民主投票的結果。事實證明,她並非是合格的持劍人,維德比他更合適。民主在這種關鍵時刻往往是低效和不理智的,那麼人類的命運究竟應該是交給民主還是交給少數人來決定?少數人憑什麼決定整個人類的命運?這又是值得爭論的問題。


這裡出現一個悖論,如果人類社會真的走向絕對的理智,確實是可以突破技術上的各種難題,可能也會避免滅頂之災。但是這樣倖存下來的人類文明,是不是我們期望的充滿愛的世界,還是已經走向了黑暗的地球文明?


給時光以生命,給歲月以文明。」


2、面壁人計劃


4位面壁人都是出類拔萃的精英,每個人都清晰的看到了真正的未來,那就是失敗不可避免,所有的計劃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上。前三位面壁人失敗了,他們的計劃也受到了大眾的鄙夷;而羅輯最後成功的計劃其實是建立在前三位的基礎上。就劇情而言,《三體2》可以說是最出色的一部,《三體1》開頭文革的描寫略有些枯燥,而《三體3》有點走向玄幻的跡象而不只是科幻。


章北海是第5位面壁人。他的厲害之處在於不僅騙過了智子/三體世界,還騙過了整個人類社會;不僅讓地球科技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還使人類延續了萬年。他如果能得到面壁計劃的資源支持,或許很多事情可以改寫。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3、配角的設定


這本書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一部宇宙史,沒有主角,羅輯和程心之所以用了較多的筆墨,作者是想借他們的視角來觀察地球的興衰成敗,且他們在地球的幾個轉折關鍵點上起了重大作用。不少配角,像雲天明,維德,章北海等,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都在盡自己的最大努力拯救地球文明,用的方法各不相同,結果也不一樣。


值得爭議的是,什麼是正確和錯誤?誰可以做出這樣的判斷?

章北海為了使人類向正確的方向發展,謀殺了五個人;解除冬眠後,直接劫持了飛船,這可以說是對整個人類社會的背叛,然而他的努力卻讓人類文明得以繼續延續。這是正確還是錯誤?


當然,他這一步棋非常冒險,如果不是碰巧進入四維空間,只怕最後兩艘飛船也是必死的命運。章北海說:「同為軍人,你知道我們之間最大的區別在哪裡嗎?你們按照可能的結果來決定自己的行動;而我們不管結果如何,必須盡責任,這是唯一的希望,所以我就做了。」


維德為了階梯計劃順利進行,謀殺了瓦季姆;他知道自己是真正合適的持劍人,企圖謀殺程心;為了造出光速飛船,不惜與整個人類社會對抗……而他的真正動機和一切努力,都是為了改變人類被毀滅的命運,他主導研製的光速飛船也成為了人類文明延續的基石。這又是對還是錯?


「太空像一面放大鏡,可以在瞬間把人類的陰暗面放大到最大。當人類真正流落太空時,極權只需要5分鐘。」


雲天明相對來說,質疑較少。三體不養沒有用的人,他能在那裡生存下來並且得到較高的地位,肯定為他們出謀劃策不少,甚至三體對地球的幾次重要攻擊,有可能都是出自雲天明的策劃。但這是為了自己的生存,並且他也努力讓程心帶回來三個寶貴的故事,指明了人類的出路所在。


人類習慣於凡事分出黑與白,但很遺憾,現實都是灰的。」


4、幼稚與天才,偶然與必然


面壁計劃以及階梯計劃均受到了極大的攻擊,被認為是在人類社會極端恐慌的情況下做出的極其幼稚的決定。事實上,面壁計劃威懾了三體世界,為人類社會贏得了寶貴的喘息和發展的時間;階梯計劃帶來了拯救人類社會的唯一希望,雖然這最後的希望毀在了聖母手裡。


就計劃而言,這兩個計劃確實是相當薄弱,經不起推敲,但最終卻起到了扭轉乾坤的巨大作用,那麼該怎樣評判這兩個計劃?幼稚還是天才?個別幾個人能改變地球文明的進程嗎?究竟是程心的不理智和愛心泛濫毀滅了地球文明,還是整個人類社會的共同努力讓地球文明走向了毀滅?這是偶然還是必然?


人類世界選擇了你,就是選擇了用愛來對待生命和一切,儘管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你實現了那個世界的願望,實現了那裡的價值觀,你實現了他們的選擇,你真的沒有錯。」

「人類之所以遲遲沒有看透宇宙的黑暗森林狀態,並不是由於文明進化不成熟而缺少宇宙意識。儘管幼稚地選擇了程心為執劍人,但程心沒有錯,人類也沒有錯。作為地球文明的價值就是用愛來對待生命和一切。


所以錯的是地球文明的價值觀?選擇了愛而不是理智,所以地球文明的滅亡是必然的?


5、叢林法與雨林法則


這是MBA課上學到的重要一課。以往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誰最強誰就可以生存下來。然而隨著現代社會的變革,取而代之的是雨林法則,也就是在一個社會中,誰能協調和使用最大的資源,誰可以和別人建立起最多的合作互助的關係,誰才是最有力的強者。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一系列的學科,比如溝通力、影響力、領導力、談判力等等。


本來這個觀點我接受,然而三體的黑暗森林法則和猜疑鏈卻讓人深刻的看到,從宇宙的角度來看,依然是叢林法則。弱小的文明一旦被發現,等來的不是友好溝通,而是致命的一擊。高等文明不經意地隨意扔一張小紙條,弱小文明就一切灰飛煙滅。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然而這一點和我們的道德相違背。在我們的價值觀念中,很多東西高過於生存,比如說信仰、自由、愛情……回到開始的問題,如果接受黑暗森林法則把生存作為第一需要,那這樣的文明是否還是我們熟悉的地球文明?


5、歷史和宇宙


從時間上來說,在歷史的長河裡,一切都是塵埃;從空間上來說,在宇宙中,地球連塵埃都算不上。這還只是二維,如果放大到十二維,請原諒我的想像力實在想不出來該是怎樣輝煌絢麗的世界。


把眼光放長到歷史的長河,從宇宙的角度來看問題,會覺得一切都毫無意義。或許這就是虛無主義和享樂主義出現的源泉。

燈塔建好的那天夜裡,我遠遠地在海上看著它發光,突然悟出來: 死亡是唯一一座永遠亮著的燈塔,不管你向哪裡航行,最終都得轉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會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三體中值得認真研究的地方很多,先說說我從三體中得出的幾個有趣的結論吧:

先上結論:

1、面壁者計劃中真正成功拯救人類文明的面壁者不是羅輯,而是希恩斯。他和章北海以及諸岩等人一起保存了人類文明的最後希望之火。

2、真正推斷出黑暗森林法則的角色不是羅輯而是葉文潔,她不僅暗示了羅輯黑暗森林的所有理論基礎(實質上是早已經推導出了黑暗森林法則),而且成功的避開了自己ETO統帥身份的尷尬和限制,挑選出了能夠代替自己拯救世界的代理人—羅輯,最終試圖通過羅輯之手彌補自己之前的過錯並拯救人類。

3、「庄顏」是聯合國安插在羅輯身邊的特工,她的使命就是讓羅輯意識到自己面壁人使命的重要性並進而發現應對三體入侵危機的真正解決辦法,沒有她就沒有之後的羅輯。作為角色,她的作用是書中所有人物中被隱藏和被誤解最深的,是個不亞於第五面壁者章北海的重要人物,一個真正被絕大部分讀者忽視的無名英雄。

4、在第二部《黑暗森林》中,羅輯一開始扮演的並非英雄的角色,他最早只是葉文潔選定的棋子和代言人。無知的他被葉文潔選中,之後被庄顏從墮落中拯救,最終才真正扮演起了英雄的角色。

5、按照三體的設定,理論上黑暗森林法則對於任何文明來說是不可防禦的,一旦暴露坐標,最安全的應對措施就是逃亡,逃亡的成功率大小與飛船的速度大小正相關。

在具體闡述上述論點前,請大家先問問自己如何解答作品中的以下問題以方便理解我之後的論述:

1、書中一開始,大劉為什麼要花費大量筆墨描寫葉文潔與羅輯的那次墓地交談?
葉文潔為什麼希望羅輯以後去研究宇宙社會學?
她為什麼要把自己半生精力研究出的宇宙社會學的理論基礎無償贈送給羅輯?
為什麼不自己推導出宇宙社會學的黑暗森林法則並以此拯救人類?

2、大劉為什麼要花費大量筆墨描寫羅輯幻想中的理想情人庄顏?
為什麼要讓這個理想情人從羅輯的幻想中突然真實出現在羅輯的生活中?
為什麼最後又要讓這個之前花費大量筆墨描寫的幻想人物從羅輯生活中消失並且在後續篇章中也不再出現呢?

3、羅輯一開始為什麼會被大劉設定為一個放蕩不羈的登徒子?
他從一個無名小卒被選中成為面壁人的真正理由是什麼?
四個面壁人中為什麼只有他和希恩斯最後活了下來?他們到底誰最終拯救了人類?
第二部的結尾羅輯為什麼要選擇回到一開始和葉文潔交談的墓地,並在哪裡完成黑森威懾,最終拯救了人類?

4、希恩斯的面壁計劃最後到底算是成功還是失敗?
他的那五台思想鋼印機器的下落如何?
鋼印族的結局如何?
章北海為什麼會死?他在書中的作用是什麼?

5、黑暗森林打擊可以防禦嗎?有除了逃亡外的破解方法嗎?

長篇論述正式開始,先從庄顏說起吧:

之前,我和很多讀者一樣也覺得庄顏這個角色塑造的太花瓶太理想化,不僅與小說整體嚴肅宏大的黑暗基調嚴重不符,而且對推動主線和塑造人物沒有什麼幫助。畢竟三體並非純愛小說,主題完全不是對純潔美好的理想愛情的歌頌,情節上也完全沒有必要設定這麼一段美到不真實的浪漫愛情故事來烘托科幻主線。

更重要的是,羅輯這個人物的初始設定也完全不是一段純愛故事男主角應有的形象。在書中對羅輯的描述中,他是一個對工作和生活沒有足夠熱情,靠抄襲拼湊論文吹牛混日子,貪污研究經費道德低下,並且一周換一次女友的浪蕩登徒子。是個親眼見到女友被車撞死不僅沒有太多悲痛,反倒是急於擺脫自身嫌疑,甚至發現自己居然記不起死亡女友姓名的人渣。而後來,他曾經愛上自己意淫中的虛構人物的描寫更進一步讓讀者感覺到他荒謬的愛情觀和玩世不恭的人生觀,以及對身邊的人不負責任的態度。大家別忘了,當初他虛構庄顏這個人物的本意是為了寫一本愛情小說作為討好現實女友的禮物,但後來寫著寫著居然莫名其妙愛上自己幻想中的完美女角色並為此把真正愛他的女朋友拋棄了?而且毫無對真實女友的內疚感?這在現實中應該是多麼愚蠢並且荒唐幼稚的人啊?那麼作者如此多的筆墨描寫這個人物想像中的愛情並讓這段愛情成真的意義何在呢?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突出羅輯後來為什麼能成為面壁者和執劍人的一個重要素質,那就是——沒有道德感!三觀不正!

所謂面壁者,真正重要的素質並非是他要擁有多好的欺騙技巧和智商,而是他必須要捨棄道德,三觀不正,只保留理性的思維來分析局勢,敢於想到最不被世人理解的殘酷解決方案並有足夠的勇氣來付諸實施。這在書中已經有了足夠的明示和暗示。前三位面壁者,從泰勒、迪亞茲到希恩斯無不例外,都選擇了在正常人類心態下絕不可能選擇的極端方案。從謀殺己方艦隊創造量子幽靈,到超級核彈摧毀太陽系和三體艦隊同歸於盡,再到拋棄保衛地球的責任用思想鋼印誘騙己方軍隊臨陣逃亡。大家想一想,這些方案的共同點是什麼?難道不是喪心病狂嗎?這些計劃的邏輯可行性暫且不論,至少從道德上,它們絕對不是三觀正常的人想得出來的。面壁者的工作性質決定了這份工作只能由三觀不正的變態和瘋子才能擔任。他們的真實計劃是否足夠隱蔽到不被人知這一點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的計劃必須足夠荒誕,足夠不合常理,必須瘋狂到即使大大方方告訴世界計劃真相也沒人敢相信的地步。

作為面壁人,最大的困難其實不是欺騙別人,而是欺騙自己。讓他人相信自己是個瘋子並不困難,但要讓自己都相信自己真是個瘋子才是最難的。

泰勒和迪亞茲的失敗正是驗證了這一點,常人看來,泰勒和迪亞茲的真實計劃根本就是不可理喻且難以置信的,即使被破壁人看穿並昭告天下,他們完全也可以用面壁人工作的特殊性和這是「面壁計劃的一部分」這個完美理由搪塞過去。但最後他們為什麼會徹底失敗甚至丟了性命?無非就是他們在擔任面壁人的過程中逐漸發現自己無法擺脫人性的一面,而這點殘存的人性最終摧毀了他們繼續作為面壁人的信心並最終導致他們的毀滅。書中提到的泰勒念念不忘的「媽媽,我要變成螢火蟲」以及迪亞茲莫名產生的對太陽的恐懼都暗示了這一點。而當計劃最終被破壁人揭穿,他們發現自己的戰略即使成功執行也無法達到目的,而自己內心深處的殘存人性又無法使他們繼續構想出新的瘋狂計劃時,他們作為面壁人就已經徹底失敗了。

再加上面壁人的使命無法解除,他們無法和他人正常交流獲得理解和幫助,進一步激發他們心中的道德觀產生巨大的愧疚、孤獨、以及憤怒,這種絕望感是無比巨大的,以至於最終只能選擇死亡作為解脫。最終殺死他們的人性弱點,具體到泰勒是」軍人的榮譽責任「,具體到迪亞茲則是」領袖對國家和人民的愛「。泰勒本來想像一個戰敗軍官一樣面對軍事法庭的審判以求得自己道德上的救贖,卻被世人當作一個小丑般無視,他無法忍受這一切就選擇了自殺以保留軍人最後的尊嚴。而迪亞茲作為一個梟雄原本想絕地反擊殺死破壁人再力挽狂瀾,卻被一貫敵視他的歐美勢力在最後時刻落井下石。這一切使他徹底對人類卑劣的一面感到絕望,但他作為民族鬥士的尊嚴和他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還是促使他不惜威脅聯合國成為「罪犯」也要像一個悲劇英雄一樣傲然回到祖國,最終慘死在誤解自己的人民的手中。書中對他們死亡結局的安排無疑都凸顯了他們人性光輝的一面,而這些人性的光輝點恰恰正是導致他們作為面壁人任務失敗並最終死亡的原因。

反之,第三個面壁者希恩斯的計劃最後的成功的原因恰恰正源於他的徹底「沒道德沒人性」,這個計劃一開始就是建立在對基本人權的否定和背叛責任的絕對失敗主義之上,希恩斯更是從一開始就對身邊的妻子沒有過任何信任,甚至利用了妻子幫助自己完成了真實計劃。而她妻子的最後失敗也正是她一直相信希恩斯是個有道德感和責任感的人,不至於相信絕對失敗主義到那種沒心沒肺的地步。這也正是她為什麼最後要自殺的原因,不光是基於對破壁人使命失敗的挫折感,更是基於一個妻子的身份挫折感和對丈夫的絕望。試想一下,她作為一個女人,選擇陪伴一生的丈夫居然是一個這樣徹底沒心沒肺沒人性的傢伙,並且從未真正信任和愛過自己?而作為一個破壁者,她不僅沒能及時看穿希恩斯的計劃,甚至還全程參與了希恩斯的研究,為他的計劃貢獻了重要的力量?最終導致希恩斯成功完成了計劃?她這一生是多麼失敗和可笑,而她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呢?

至於羅輯,聯合國為什麼要選擇他作為面壁人呢?難道真的只是因為他是三體人唯一指名要暗殺的人類?覺得不能讓三體人的陰謀這麼隨便的得逞?如果只是這樣,聯合國大可以把他嚴密保護起來而不是讓他去做什麼面壁人。事實上,前三個面壁人都是經過權利博弈嚴格篩選並徵求候選人本人同意後才產生的。這在書中有明顯的描述,面壁人雖然很不好做,但由於涉及到對人類部分資源的無條件調用權,這對於各國政府來說絕對是一個有價值的肥差,斷不會白白浪費一個名額給毫無背景、無學無術、一文不名的羅輯。真正選上羅輯的原因恰恰還因為是他是人類中少有的一個三觀不正,缺少道德感的傢伙,而這一點素質對於面壁人的工作來說剛好正是最重要的素質。其次他又是被三體人唯一指名暗殺的人,在聯合國正常的思維角度看來,原因當然不可能是因為三體人預測到羅輯未來會成為地球的領袖,所以三體人要像《終結者》里的天網一樣千方百計派人暗殺掉他。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羅輯知道或者了解一些三體人不願讓地球人知道的秘密。經過調查,聯合國又發現羅輯沒背景沒學識沒理想,就是一個三觀不正的花花公子,就算身上有什麼秘密,但羅輯明顯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個局面便成了聯合國不得不任命羅輯做面壁人的理由。具體分析如下:

1、首先羅輯如果自己都沒意識到他掌握了什麼讓三體人如此顧及的大秘密,他就無法直接告知聯合國這個秘密,聯合國也無法利用這個秘密對抗三體人。

2、其次就算羅輯清楚知道這個秘密,但由於智子的監視,他一旦把秘密泄露給其他人,肯定會引發三體人的察覺。同樣由於智子的存在,通過間接的手段去調查羅輯的秘密的風險也很高,也可能導致被三體人發現,進而引發不可預料的後果。

3、最後,即使羅輯自己知道這個秘密是什麼,按照他這種毫無責任心,三觀不正的個性,他也不可能主動承擔起利用這個秘密來拯救人類。說不定還會動些別的歪心思,比如出於恐懼打死不說或者出於貪婪藉此要挾聯合國之類的。

這三個理由在庄顏失蹤後,聯合國秘書長薩伊和羅輯的攤牌對話中就能看出端倪。明顯,聯合國在任命羅輯之前對他已經做了充分的調查和分析。為了更好地保護羅輯並利用其身上那個讓三體人顧忌的秘密,聯合國必須找一個絕對理由充足且無法讓人拒絕的手段為羅輯提供必要的人身保護和資源調動權利,強迫羅輯自己找到三體人要暗殺自己的原因,並利用這個秘密來拯救人類,而唯一的手段只能是在沒有徵求羅輯同意的前提下強行任命羅輯做面壁人。

所以,一開始任命羅輯不光是迫於形勢的無奈之舉,這一點聯合國是清楚知道的。羅輯不光的確掌握著破壞三體人計劃的關鍵秘密,而且他道德感低下,足夠渣,正是面壁者計劃的最佳人選。所以當羅輯提出要求聯合國找到他的夢中情人這種白痴都看得出真實目的的荒誕要求的時候,聯合國也不假思索地加以滿足了。最合理的做法就是安排一個女特工潛伏到羅輯身邊,一方面貼身保護羅輯,另一方面監視並誘使羅輯完成面壁人的使命。大史所謂的「這世界很大,什麼人都能找到」當然只是一個謊言,大史作為警察不可能不知道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羅輯要求的這種「夢中的完美女性」是多麼困難的事,因為如果這都不算難事,那世界上的變態權貴富豪且不是都可以通過這種方法找到自己夢中的完美女人了?但他又不能不答應羅輯,因為這是促使羅輯這種人渣承擔面壁者責任的唯一方法。

根據之前對大史警官身份的描寫,他知道套取一個人秘密的方法除了列單子反覆審問外就是找兩個人扮演黑白臉騙取信任,而羅輯身上存在重要秘密和羅輯被三體人追殺的現實是客觀存在的。因此找到的這個女人不能真的是茫茫人海中某個真的符合羅輯要求的人,只能是值得信任的自己人,理由如下:

1、一方面是外面找來的女人有可能是ETO安排的姦細,這個風險聯合國無法排除。後來的劇情也證明了這點,因為連希恩斯的老婆都是ETO的人,更別說是完全脫離聯合國監視掌控的其他陌生女人了。由於智子的全方位監視,羅輯喜歡什麼樣的女人三體人完全是一清二楚的。站在聯合國的角度,這意味著ETO也很可能知道並且利用這一點。一旦聯合國真的打算從普羅大眾中尋找羅輯夢想中的女人,ETO完全可以有針對性地「創造」一個完全符合要求的女人誘騙聯合國上鉤,而聯合國對此根本毫無辦法。為了排除所有可能的風險,聯合國安排自己的女特工假扮成庄顏幾乎是唯一合理的選擇。

2、另一方面是羅輯對這個女人的要求太苛刻,她需要百般迎合他對夢中情人的要求並得到羅輯的愛才能讓羅輯繼續承擔面壁人的使命。外面的女人即使不是ETO的姦細,即使也剛好不合情理的正好符合羅輯對外貌性格的苛刻要求,也有很大可能在接觸過程中無法百分百獲得羅輯的愛慕,更別說還要她自己也百分百愛上羅輯這種三觀不正的人渣了。這樣做的風險和代價太高,一旦羅輯因為女人的原因執行面壁者任務失敗,這種代價是聯合國根本無法承擔的。

事實上,完全符合羅輯幻想的那種外貌身份性格的單身女人在現實中幾乎就是沒有的,這一點不光讀者清楚,連大史都很清楚。大史在得知羅輯夢中女神的細節後還曾當面告訴羅輯,他覺得這種女孩「並不那麼完美」,之所以還答應幫羅輯找人並承諾肯定能找到自然只是緩兵之計。站在聯合國一方考慮,最好的選擇是安排一個受過嚴格表演和心理學訓練的女特工來冒充羅輯的夢中情人,既能在風險最可控的前提下滿足羅輯的幻想,還能同時監視羅輯並獲知他的真實狀態,並無障礙地「愛」上羅輯以保證他能繼續面壁者的使命。至於這個女特工為什麼剛好和羅輯夢想中的女人長的一模一樣,原因自然也很容易推測,整容就行了。這樣大史花費諾大精力去了解羅輯夢中情人的細節並畫出她的畫像的真正動機也完全得到了解釋。

至此,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庄顏這個羅輯的夢中情人如此不合情理般迅速地就被「找」到?
為什麼她在羅輯面前的表現又如此「完美」並符合羅輯的一切期望?
為什麼她會毫無道理的無條件信任並愛上羅輯?
為什麼她性格如此的不真實以至於甚至不符合一個現實中女性應有的基本特質和思維邏輯?
原因其實早就在書中暗示了,「這一切只不過都是面壁計劃的一部分而已」。

而這也是為什麼當羅輯向庄顏表白心跡,說明自己其實根本不關心人類的未來,只想讓她和孩子過得幸福快樂後,庄顏突然「失蹤」的真正原因。因為只有當庄顏作為一個忍辱負重的女特工,當她聽到自己犧牲尊嚴和肉體,付出這麼多時間精力陪伴伺候的猥瑣男毫不關心人類未來,根本沒有在履行面壁者的責任,只是想和自己以及孩子繼續在這種世外桃源里過舒舒服服的小日子後,庄顏的「失蹤」才能變得合乎情理。

試想,如果庄顏真的是個普通女孩,真的愛上了羅輯甚至都和羅輯有了孩子,她絕無道理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一聲招呼不打就主動選擇離開羅輯。而聯合國就算通過監聽羅輯知道了他和庄顏的那次談話內容,也沒有理由強行帶走庄顏。因為羅輯畢竟是面壁者,面壁者說的任何話都可能是「計劃的一部分」。只有當庄顏自己是特工,她通過羅輯的表白並結合自己長時間對羅輯的判斷,發現羅輯那次的表白是真心實意的,他的確沒有好好盡面壁者的職責時,她才會主動聯繫聯合國彙報這一情況,並和聯合國一起上演了一場失蹤的好戲。

我們完全可以試想庄顏當時探聽到羅輯真實想法後,心裡那種宛如一萬匹草泥馬奔騰而過,臉上卻還要強行裝出一副天真無邪,若有所思的情景。也完全理解了她為什麼要主動帶著孩子失蹤以及為什麼聯合國可以如此確定「和庄顏以及孩子在桃源鄉混日子」絕不是羅輯面壁計劃的一部分的理由。當然也的確不得不佩服庄顏是個多麼優秀的好特工,因為直到最後她還在強忍著內心的憤怒,忠實地扮演自己的「天真無邪小白兔」角色而沒有一巴掌搧到羅輯臉上。但她也終於受夠了這個荒謬的任務。而對於一心想要讓羅輯履行面壁人職責的聯合國來說,當從自己安插在羅輯身邊的特工處探知到羅輯其實根本就是個騙吃騙喝騙女人的混蛋的時候,「庄顏」這個角色存在的價值自然也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使用「強硬手段」讓庄顏和孩子從羅輯生活中消失自然成了最正常不過的選擇,這也解釋了在後續劇情中,庄顏這個人物基本不再出現,她和羅輯的愛情故事線也就此結束的理由。

而支持這一結論的另外一個證據,我們也可以通過庄顏失蹤後,突然出現的聯合國秘書長和羅輯之間的交談內容推理得出。當時羅輯情緒失控,氣急敗壞地質問了聯合國秘書長關於庄顏的三個問題:

她真是中央美院畢業的嗎?
她真的愛過我嗎?
她為什麼要如此殘酷的欺騙?

很明顯,羅輯自己都已經察覺到了庄顏很可能是聯合國安插到自己身邊的人,所以才會這樣問。
而聯合國秘書長的回答也很有意思,她居然毫不猶豫地向羅輯保證,庄顏對羅輯的愛絕對是真實的,並且陪伴羅輯的這幾年,庄顏內心其實一直都很痛苦,只是羅輯自己沒有察覺而已。

試想,如果庄顏不是特工,一直都在私下向聯合國彙報情況。那位高權重、日理萬機的聯合國秘書長到底是怎麼知道幾千公里外和羅輯隱居的庄顏這幾年間的內心真實想法的?

秘書長是庄顏親戚或者閨蜜嗎?
庄顏每天都瞞著羅輯和秘書長私下通電話或者寫信傾述自己對羅輯的愛和自己的痛苦嗎?
這種可能性當然是不存在的。

連幾年來和庄顏朝夕相處的丈夫羅輯都沒有察覺到妻子庄顏隱居這幾年來內心變化,一個幾千公里外並且八竿子打不著的聯合國秘書長居然可以像個鄰家知心大嬸一樣如此肯定地告訴一個丈夫他妻子真的很愛他,並且幾年來內心一直很痛苦?這是一件多麼荒謬的事情!

唯一合理的解釋是庄顏的確就是聯合國的特工,幾年來一直私下偷偷和聯合國保持著聯絡。至於她到底愛不愛羅輯?內心是不是痛苦?要麼秘書長在隨口胡說八道以求穩住羅輯,要麼庄顏的確是對羅輯日久生情,而她內心因為自己的特工身份和她對羅輯的愛情之間的矛盾對立才產生了痛苦,並曾把這一情況告知了聯合國,秘書長才能如此肯定地說出庄顏的內心想法。

到此,我們就可知道為什麼大劉為什麼花費如此多的筆墨描寫羅輯想像中的愛情並讓這段愛情成真的意義。這不但不是大劉不會描寫愛情或者設定中出現失誤,反而恰恰是整部作品中最富有邏輯和最巧妙的情節設計。只有讓羅輯是個沒道德沒三觀的人渣以及讓他幻想中的庄顏真實出現才能完成羅輯從人渣到英雄的轉變。如果羅輯不是個人渣,他無法具備一個合格的面壁者素質並逃脫破壁者無孔不入的破壁計劃。如果庄顏不出現並最後消失,以他人渣的性格他也無法真正承擔起面壁者拯救世界的責任。可以說,正是「庄顏」這個地下工作者的偉大犧牲,才最終促成了羅輯拯救世界的壯舉。

再談談葉文潔。書中明確提到,羅輯思考宇宙社會學並最終推導出黑暗森林法則的動機和理論基礎都是葉文潔在一開始有意無意點撥和提供的。那我們就要問問,為什麼葉文潔會做這樣的事?她的目的是什麼?從無到有獨立思考宇宙社會學的框架和理論前提並非一個簡單的工作,葉文潔為此甚至思考了大半生才最終推導出宇宙社會學兩大公理以及它們和用於完善黑暗森林法則的猜疑鏈和技術爆炸兩大概念之間的關係。事實上,工作做到這一步,她已經完全可以獨立得出黑暗森林法則這個結論了,後面的羅輯對完善宇宙社會學所做的實質工作其實也就是悟出黑森法則並以面壁人身份發送咒語對這個猜想進行最終驗證而已。可以這樣說,宇宙社會學下的黑暗森林法則基本上就是葉文潔一個人獨立發現的,書中最後羅輯在向大史解釋黑森時也承認了這一點,那為什麼葉文潔沒有在書中一開始就自己直接提出黑暗森林法則這個猜想呢?

根據書中的描寫我們可以推測她當時的心理狀態,年邁的葉文潔在最後得知伊文斯和三體世界的真正意圖並非拯救人類而是要毀滅人類後開始清醒並後悔自己當初的舉動,她想要彌補和獲得救贖,於是便獨自思考拯救人類的辦法。經過長期努力後,她終於領悟了黑森法則,並意識到可以通過它拯救人類。但問題是她曾經的ETO統帥身份已經使她不可能獲得人類高層信任,而如果不能動用人類高層的力量,是無法依據黑森法則建立起對三體人的平衡威懾的。另一方面,如果匿名公開發表黑森法則,則有兩大風險。

1、其一是在人類社會普遍被聖母光輝人性和普世價值思想所主導控制的狀態下,不管是普通大眾還是人類高層都不可能相信這種極度黑暗,來源不明,並且未經驗證的宇宙社會學假說,連花費資源對其進行研究和驗證的可能性都極低。而一旦人類不相信黑森的存在,建立於其上的威懾戰略便無法實施。

2、其二更重要的是建立在黑森基礎上得威懾戰略必須是ETO降臨派不知道黑森的前提下才有價值。三體人目的是要佔領地球,地球人類高層是要保護地球,這兩派即使知道且相信了黑森法則,也不會主動把地球或者三體星系作為打擊目標。但考慮到降臨派那幫畜生反人類本質和人類本身不可控的劣根性,如果公開發表黑森,不排除人類中會有像伊文斯或者年輕時的葉文潔一樣的瘋子直接把地球坐標向宇宙公布,而這樣造成的風險是人類和三體世界都無法承受的。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什麼三體在無意間向伊文斯透露黑森法則後無比後悔,甚至要坐視伊文斯被殺而不施加援手的理由。 在三體人看來,ETO降臨派那幫瘋子完全是不可控制和不可信任的,他們已經變態到連他們自己主子都害怕的地步,這也就是為什麼三體人最後要向破壁人二號說出那句「我們害怕你們」。這個「你們」指的並非全體人類,其實就是指降臨派,三體人當然並不怕信奉普世價值的正常人類,這些人對他們而言只是蟲子而已。

終上所述,在葉文潔不能出面和不能公開發表黑森法則的前提下,她必須找到一個棋子和代言人替她完成這項救世主的工作。經過縝密思考,她設想到在智子監視和降臨派的破壞下,這個救世主必須要具備的一些必要素質以及他在未來拯救世界時可能面臨的風險,最終選定了具備社會學研究背景,有點小聰明,對自己比較崇拜和信任並且三觀不正的羅輯來承擔這一使命,並製造了一個「偶然」的機會向羅輯暗示了推導黑森的前提。

至於為什麼不向羅輯直接挑明黑森法則呢?理由也很充分,並非是害怕智子的監視,而是羅輯的人渣本質使她不能這樣做。因為一旦直接告訴羅輯宇宙社會學和黑森法則的細節,羅輯這種靠抄襲論文混日子的人渣為了揚名立萬,很有可能把這現成理論公開發表,這種風險是葉文潔萬萬不敢承受的。而智子的監視在當時對葉文潔的計劃來說反倒是個極其有利的要素,可以幫助她利用羅輯這種人渣同時引起三體人和人類高層兩方的注意,進而把這個棋子推向人類救世主的舞台。事實上,後續的劇情正是按照葉文潔的當初設計的劇本在發展,正是因為智子探知到葉文潔向羅輯暗示了黑森法則,三體人才會著急上火的想趕在羅輯徹底領悟它之前殺死羅輯。

這裡我們要注意一個伏筆,如果只是害怕人類知道了黑森法則,三體人為什麼只是點名要求ETO殺死羅輯一個人呢?而不是乾脆將羅輯和葉文潔甚至伊文斯一起殺掉?理由也有三點:

1、其一是因為三體人也知道葉文潔當時其實已經是一個特殊的「面壁人」了,她已經無法獨立利用黑森法則對整個戰局產生任何影響,而伊文斯畢竟是忠於自己的降臨派領袖,所以這兩人的威脅程度相對較低。最危險的恰恰是三觀不正的羅輯,一旦羅輯領悟了黑森法則,不管他是建立戰略威懾還是公開發表揚名立萬,都是三體人最不希望看到的結局。

2、其二是葉文潔當時是ETO的名義統帥,伊文斯更是ETO降臨派的領袖,他們在ETO位高權重,尤其是伊文斯還是直接掌握第二紅岸基地並負責與自己聯絡之人,而三體人要殺人必須通過ETO的人執行,而要讓ETO的人殺死自己的統帥或者領袖的計劃不僅難度極高,很難實現,而且極有可能打草驚蛇導致不可預測的後果。

3、其三是就算能成功先殺死葉文潔,而在羅輯已經從葉文潔處了解到宇宙社會學概念和黑暗森林理論前提的情況下,殺死葉文潔會極大的提醒羅輯宇宙社會學的重要性並加快他領悟黑森法則的速度,弄不好羅輯甚至會因為葉文潔被殺貿然將黑森法則的理論概念迅速傳播出去。同理類推先殺死伊文斯也會讓葉文潔產生警覺,最後也可能會導致黑森法則被公開,這樣帶來的風險三體人無法承受。

所以站在三體人的角度,當時唯一合理的選擇就是在不引起聯合國注意的前提下先安排暗殺羅輯,之後才能考慮其他人。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理解到,對於三體人來說,所有知道了黑暗森林法則的人類其實都是需要殺死的,不管是伊文斯、葉文潔還是羅輯其實都一樣。而後面的劇情發展也證實了這一點,在智子的監視下,三體人明明知道聯合國調查ETO的所有細節,但他們也沒有把汪淼和大史他們突襲葉文潔和ETO聚會的計劃以及後來的古箏行動告知ETO任何一個人,目的當然就是想要借刀殺人,借聯合國之手除掉葉文潔和伊文斯,徹底斷絕人類知曉黑森法則帶來的不確定性。

只不過葉文潔聰明地給三體人下了個套,先利用羅輯這個人渣棋子轉移了三體人的注意力。不出她所料,暗殺羅輯這一舉動引發的連鎖反應才是讓羅輯獲得聯合國的重視並奠定了他成為面壁人拯救世界的基礎。至此我們也可以看出,整部《黑暗森林》的真正主角其實不是羅輯而是葉文潔,主線的故事其實就是葉文潔通過一己之力,設局對抗三體人和降臨派,並最終拯救了人類。

這裡還有一個隱藏細節,葉文潔為什麼最終要決心背叛ETO且利用黑森法則對付三體人的理由?以及她為什麼要選擇羅輯作為自己的棋子?書中也給出了暗示和交代,除了葉文潔自身有希望贖罪的動機外,她女兒楊冬的死是她最終決定要執行對付三體計劃的重要原因。書中提到,楊冬是因為偶然發現了葉文潔電腦中關於三體人的秘密後,出於某種原因自殺的。這一點很有趣,因為作為一個高智商的物理學家,楊冬絕不可能僅僅因為知道三體人的存在就自殺,也不可能像其他被智子欺騙的科學家一樣,因為覺得物理學基礎不存在了而絕望自殺,她的死一定是因為更可怕的原因。書中並沒有直接描寫楊冬自殺的原因和細節,僅僅通過第三部的描述給出了一種可能性,即楊冬發現自然規律有可能是被更高級的生物所操縱的假象。我覺得單單這一個理由還不足以解釋楊冬的自殺原因,更合乎情理的猜測是楊冬極有可能了解到葉文潔與三體以及ETO的關係,她通過葉文潔的電腦不僅知道了三體人和智子的存在,知道了讓物理學規律頻頻失效並導致大量科學家自殺的原因,更是知道了自己母親不僅暗地裡是ETO領袖,與這些悲劇直接相關,甚至還是謀殺父親、出賣國家和人類利益、勾結外星人的罪魁禍首的現實。這些巨大反差和殘酷事實徹底摧毀了楊冬對科學和人性的信任,而以及隨之而來的道德和情感上的巨大壓力最終讓她選擇自殺解脫。也就是說,葉文潔犯下的罪才是楊冬自殺的最主要原因。

由於楊冬不僅是葉文潔的女兒,同時也是葉文潔在世界上唯一的親人,她的死無疑沉重打擊了葉文潔,終於讓葉文潔開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並下定了對付三體拯救人類的最後決心,至於為什麼葉文潔深思熟慮後最終決定選擇羅輯作為自己計劃的代言人和執行者,理由如下:

1、執行葉文潔計劃的人必須是一個與ETO沒有任何關係的清白人,不然無法獲得人類高層的信任建立黑森威懾,而羅輯正好符合要求。

2、楊冬曾經在葉文潔面前提到過羅輯,說羅輯人很聰明,而且他同時有天文學和社會學的學術背景,這正好是研究宇宙社會學並理解或者推導出黑森法則的最好人選。

3、因為羅輯曾經是楊冬的同學,在楊冬死後他還經常去給楊冬掃墓,證明他對楊冬有一定的感情。而葉文潔作為楊冬的母親,同時也是天文學的權威學者,羅輯自然熟悉並很崇拜葉文潔,葉文潔可以很容易利用羅輯掃墓的機會很自然地接觸到羅輯,取得羅輯的信任並暗示他研究宇宙社會學和黑森法則。

4、楊冬的死提醒了葉文潔,道德觀念過強的人很難成功推導出黑森法則並接收這一黑暗現實,而羅輯剛好是一個道德觀念極低的人物。

5、根據葉文潔的計劃,羅輯在研究宇宙社會學以及推導黑森時一定會引起三體人的注意並導致ETO降臨派的刺殺,剛好葉文潔本人是ETO的名義統帥,她完全可以利用她在ETO的眼線和勢力提前探知刺殺行動並保護羅輯,直到羅輯引發人類高層注意和保護並獲得建立黑森威懾的能力為止。

不僅如此,我們還能從書中看到,在葉文潔安排羅輯執行拯救人類這個B計劃的同時,她也在另一方面執行她的A計劃,即積極籠絡ETO拯救派的力量,試圖發動政變,肅清ETO降臨派,奪取第二紅岸基地的掌控權。一旦葉文潔能成功消滅伊文斯的勢力並掌握第二紅岸基地,葉文潔就擁有了利用第二紅岸基地自行建立黑森威懾的能力。同時結合葉文潔只對羅輯一個人提到過宇宙社會學以及黑森法則推導條件的事實,我們可以推導出,羅輯不僅是葉文潔精心安排的一個棋子,甚至還只是一個備用棋子,並不是第一選擇方案。葉文潔真正最希望成功的是自己獨立掌握ETO勢力和第二紅岸基地,自行建立對三體人的黑森威懾。可惜的是這一A計劃被汪淼和大史的突襲行動給破壞了,政變失敗,葉文潔本人和ETO拯救派也被聯合國逮捕。於是在這種機緣巧合之下,羅輯這個葉文潔當初安排的備用棋子才開始發揮了B計劃的作用,並最終成為了救世主。

再談談羅輯,綜上所述,羅輯這個人物在第二部中的前期表現其實就是一個從始至終受人操控的棋子,中期即使在庄顏愛情的感化和家庭關係的羈絆下也沒有認識到自己作為面壁者的責任,但他也在劇情發展中逐步理解到了葉文潔、庄顏的真相併最終領悟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完成了自我人格的升華,領悟出黑森法則,做出了同當初葉文潔一樣獨自對付三體人拯救世界的決定,成長為一個真正的英雄,而這也是他為什麼在第二部後期以及第三部中表現出於第二部前中期截然不同的人格特質的原因。支撐這一結論的論據主要是:

羅輯最終將對三體人實施黑森威懾的地點特意選在了葉文潔和楊冬的墓地,試想,如果他不是意識到當初葉文潔對他的點化正是為了讓他有朝一日利用黑森威懾三體,他何須特意費勁心機來到葉文潔的墓前對三體實施威懾?由於智子的存在,他完全可以在地球上任何一處直接與三體人聯絡並展開威懾。羅輯之所以最後費勁氣力,受盡羞辱也要選擇在葉文潔的墓前實施威懾行動的目的正是他不僅意識到葉文潔是第一個推導出黑暗森林法則的人,更意識到自己之所以能研究宇宙社會學並成功推導出黑森法則正是葉文潔當初一手安排的結果。從某種程度上,羅輯實際上是繼承了葉文潔對抗三體拯救世界的意志。他選擇在葉文潔墓前展開威懾,除了紀念葉文潔以外,更有讓葉文潔「親眼看到」自己努力成果的意圖。他想讓葉文潔在天之靈也看到,他,羅輯,一個當初渾渾噩噩,混吃等死的人渣,今天也終於實現了當初的約定,完成了宇宙社會學的黑森理論證明,並成功利用它拯救了人類!

然後可惜的是,羅輯雖然暫時阻止了三體人的進攻,使三體人和人類都進入了看似和平的威懾時代,但僅僅在短暫的幾十年後,由於程心被選為執劍人,太陽系人類最終還是沒有逃脫死神的降臨。從這個角度看,葉文潔和羅輯執行的人類拯救B計劃最終還是沒能成功。

再談談希恩斯、褚岩以及章北海等人,事實上,在書中他們的故事基本和葉文潔、庄顏、羅輯的故事線平行,完全可以被看做獨立運行的另一個人類拯救方案C計劃。那麼作為和羅輯一樣躲過破壁者計劃的兩個面壁者之一,希恩斯的C計划到底結果怎麼樣呢?在書中,我們看到,希恩斯的計劃也是經歷了一波三折,並不順利。先是因為希恩斯低估了人類道德的局限性,錯誤向人類高層闡述了思想鋼印的工作原理而招致人類高層固有道德觀念和普世價值思想的抵制。結果讓思想鋼印受到道德批判,被強行限制了使用範圍,僅僅局限於少部分自願參與計劃的太空軍成員內,最終讓思想鋼印的使用效果大打折扣。然後又因為希恩斯日本老婆200年後的破壁行動而暴露了思想鋼印的真實效果是堅定的逃亡主義,導致人類高層開始防備鋼印族的逃亡。再加上書中後續對思想鋼印和鋼印族的命運沒有明文交代,看起來似乎希恩斯計劃已經失敗。但其實我們結合書中的伏筆和上下文推斷可以得出,希恩斯的計劃最後應該是成功的,褚岩和他的藍色空間號成員就是最後一批鋼印族。而希恩斯計劃的最後成功,恰恰是在章北海幫助下完成的。
理由如下:

1、希恩斯和羅輯一樣,是一個道德感低下的人,他能完全不受外界干擾,堅定地對任何人隱瞞自己的真實意圖,甚至對作為自己事業夥伴的日本老婆也瞞直到最後,這點讓人佩服。反觀羅輯,在推導出黑暗森林法則後,並沒有完全保守秘密,還和大史分享了黑森法則,就算他當時是認為三體人已經控制了太陽,黑森法則已經無法實施了。但這樣的描寫還是讓人覺得希恩斯是個不錯的人物,至少在意志力方面不比羅輯差。事實也證明,即使是他老婆冬眠200年後破壁,他也沒有主動承認自己的計劃,反而是在人類高層強行宣布面壁者計劃失效,在重重壓力下才被迫承認了他老婆的猜想屬實。當然最後希恩斯也沒有因為被破壁而吃虧,反而是用他的厚顏無恥精神逼死了他老婆。作為一個老外,其厚黑學居然專精到如此程度,實在令人嘆服。既然大劉如此用心地塑造了這麼一個非凡人物形象,那要讓讀者相信他和他的計劃最後無疾而終,只是出來湊字數打打醬油的,無疑是沒有多大說服力的。

2、根據書中描寫,希恩斯最後成功隱藏了5台思想鋼印,即使沒有配件的情況下,通過鋼印族的代代相傳,這5台思想鋼印仍然可以使用200年左右。而根據書中的時間設定,章北海後來冬眠剛好是200年後,而當時的太空軍內,剛好是還存有最後一代鋼印族的。

3、如果當初沒有希恩斯老婆的破壁,那麼這最後一代鋼印族是極有可能直接駕艦逃亡的,但由於希恩斯老婆的破壁暴露了鋼印族的真實逃亡意圖,導致人類開始啟用諸如章北海這種200年前的公元人開始做執行艦長來防備鋼印族。換句話說,希恩斯老婆的破壁行動,雖然制約了鋼印族,但卻解放了章北海,如果沒有這個設定,章北海根本不可能剛好在200年後被復甦,也不可能駕艦逃亡成功。

4、章北海駕艦逃亡後,四艘追擊艦中,書中特意提到唯有褚岩的藍色空間號是主動要求參與追擊的,這無疑是大劉給出的一個明顯的暗示。並且在當時的背景描寫中,人類都堅定地認為和三體人的戰爭必勝,所有太空軍都以參與矩陣列隊迎接水滴造訪這一歷史性事件為榮,正常太空軍絕對不會在沒有被接到命令莫名其妙地主動申請參與這種費力不討好的追擊行動的,只有和章北海一樣同樣希望逃亡的鋼印族才有可能做出這種行為。

5、黑暗戰役中,褚岩的藍色空間號做出了和其他艦截然不同的行為,不僅全艦上下協同一致,提前抽掉了艦內空氣預防隱形次聲波核彈的狙擊,還在受到攻擊後第一時間迅速展開反擊,使用激光炮擊敗了最先發動狙擊,偷襲其他三艦成功的終極規律號,黃雀在後,成為最後的贏家。如此有預謀有戰術頭腦的行動,再加上之前他們主動要求參與追擊的行為,讓人很難相信這只是偶然。唯一能得出的推論是,藍色空間號參與追擊的行動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早有預謀,甚至還提前專門針對黑暗戰役的局面推演出了應對戰術並有所應對。

這裡有一點細節值得注意,既然藍色空間號早有準備,那為什麼不是他們最先發射次聲波核彈對其他四艦進行狙擊呢?仔細想想就能發現端倪,如果把提前抽出艦內空氣作為防禦措施,把發射次聲波核彈作為進攻措施,明顯進攻措施的實施難度更低,啟動時間更快。抽出艦內空氣的防禦措施不僅需要全艦上下都提前進行意見統一,而且抽空氣花費的時間和實施難度明顯高於發射核彈。反觀發射核彈的進攻措施則不需要全艦上下意見一致,只需要有人打開武器系統,設定發射參數,按下發射鍵即可。事實上章北海也就是這麼做的,試想如果章北海當時的選擇是先抽空艦內空氣,不僅會打草驚蛇,面臨來著東方延續等艦員的阻力,光是其花費的時間就遠遠不止落後3秒那麼少了,這一切足以證明藍色空間號是早有預謀。

那藍色空間號為什麼沒有選擇第一個發射次聲波核彈呢?

因為這樣可以將風險控制在最低。褚岩早就算準了第一個發難的戰艦不可能使用激光炮這類暴露自身攻擊意圖的武器,必然選擇使用隱形的次聲波核彈進行偷襲。如果他們能提前抽空艦內空氣,那不管是不是第一個發動進攻,他們都已經立於不敗之地。因為進行先偷襲,沒人能確定自己就一定不受次聲波核彈的打擊,很有可能兩艘戰艦恰好同時或者在相隔不久時間段內都鎖定對方發射隱形核彈,由於次聲波核彈隱形的特性,雙方都不知道對方已經對自己發動了攻擊,這樣極有可能最後造成同歸於盡的效果。還不如等到其他艦發動次聲波核彈互相殘殺完畢後,他們再集中火力攻擊最後殘存的戰艦以獲得戰鬥效果的最大化。另外一個比較開腦洞的猜想是藍色空間號也許為了不打第一槍,一開始就根本沒帶用於偷襲的次聲波核彈。理由是他們既然是鋼印族,那麼在逃亡過程中,隱形次聲波核彈的重要程度遠遠沒有燃料和配件來得高,既然靠抽空氣和激光炮以及其他武器就能滿足需要,為了多裝點配件和燃料而選擇提前拆除一部分實用性不高的隱形次聲波核彈的情況也並非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6、根據大劉對人物命名的習慣,角色名字有時候會寓意該角色的身份定位,那麼褚岩的名字音近「主演」,說不定這正是大劉暗喻褚岩才是太空時代人類的代表人物而章北海不是呢?同樣的例子有庄顏=「裝演」,羅輯=「邏輯」,程心=「誠信」等等。

總之,考慮到最後的劇情走向中,葉文潔、羅輯等人共同實行的人類拯救B計劃因為程心成為執劍人的緣故並沒有最終拯救人類,僅僅是把太陽系人類的壽命延長了那麼幾十年而已。而由希恩斯、章北海、諸岩等人共同完成的人類拯救C計劃無疑才是成功的,希恩斯才是面壁者計劃中最後的成功者。

最後談談作為全系列靈魂設定的黑暗森林法則,書中的文明似乎想出了好幾種方法來應對,比如掩體計劃、宇宙安全聲明、光速曲率飛船。但其實只要仔細分析黑暗森林的設定就能邏輯推導出,黑暗森林打擊本質上其實就是不可防禦的,暴露坐標的文明最好的生存策略其實只有逃亡。也就是說,雲天明的幾個童話告訴人類實際上毫無用處,分不分析得出背後寓意其實都是無所謂。太陽系人類從全面禁止逃亡主義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註定滅絕。歸根結底,一旦暴露坐標,還是丁儀臨時前的話才最有道理:「傻孩子,快跑吧」。

理由分析如下:

黑暗森林打擊具有打擊者、打擊方式、打擊效果、打擊時間、打擊方向、打擊次數的六重不可預知性,類比人類社會現實中的核彈打擊,黑森打擊的恐怖等級不知道超出多少量級。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類比現實中的核彈打擊,以上提到的六重不可預知性都不存在,但即使如此,人類社會也沒有找到完美防禦核彈打擊的方法。

1、打擊者、打擊方式、打擊效果的不可預知本質上和你無法預知哪種程度的文明會用那種方式對你發動打擊有關。所謂文明程度的高等還是低等是一種相對描述,理論上高等文明也許可以防禦低等文明的黑森打擊,這就比歌者也許可以防禦光粒打擊一樣。但一旦黑森法則前提成立,由於文明間不可能進行交流,所以宇宙中的文明狀態就都是未知的。文明無法類比就不可能存在所謂的高等低等的相對分別。這樣就導致一個結果,就算你認為自己是高等文明,但你能保證宇宙中不會有比你更高等的文明對你進行打擊嗎?舉個例子,太陽系人類由於見識了光粒打擊而開發出了掩體計劃,但面對歌者更高級的二相箔打擊就立馬歇菜了。

那換了是歌者來防禦呢?他能保證宇宙中二相箔是終極的打擊方式嗎?難道不會有更高級的文明使用更恐怖的打擊手段對歌者文明進行打擊嗎?

至於所謂的宇宙安全聲明就更不知所謂,由於黑森法則的存在,宇宙間所有文明都無法交流,之間的文明程度差距和認知差距更不知道有多巨大,在這種情況下,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一個全宇宙所有文明都共同認可的所謂安全聲明標準。換個角度解釋,宇宙安全聲明如果真的存在,那它至少首先要有效傳達到宇宙間其他文明處,被其他文明確認後才會生效,但這樣不僅是再度暴露了自己的坐標,更是變相實現了文明間的相互交流,從源頭上否定了黑森法則的存在基礎。另一角度看,如果黑森法則的存在導致宇宙文明間無法相互交流,那麼宇宙安全聲明也是不可能成立的,因為你無法保證你自認為的安全聲明會被其他文明所認同,更不會知道你設置的諸如黑域之類的牢籠是否會被別人攻破,畢竟高等文明連數學規律都能作為武器,像黑域這種建立在人類文明認知基礎上的防禦手段有沒有效果也是無法確認的。

利用數學物理規則進行黑森打擊在小說中是已經存在的設定,二相箔就是典型利用數學物理規則進行打擊的案例。類推可知,既然二相箔這種破壞規律的武器能在三體系列的世界中存在,那比二相箔更恐怖,更顛覆規則的武器也必然是存在。

按照書中的描寫,唯一可能有效的防禦手段似乎是主動降維,但這又會帶來新的問題。但如果一個三維文明主動把自己降成了二維,那麼在新的二維宇宙中,只要其他二維文明能知曉他的坐標,他即使降為二維也同樣可能面臨其他二維文明的黑森打擊,這樣的防禦幾乎等於無用。

2、就算退一萬步,你能開個外掛預知打擊者的文明程度和他們使用的打擊方式,並非常好運地發現對方的打擊方式你是可以進行防禦的。那麼打擊時間、打擊方向、打擊次數的不可預知也依然造成黑森打擊的防禦成本趨近於無限大。這就像宇宙的黑森林中,不知道有多少持槍的獵人從多少個方向對你進行瞄準,他們什麼時候開槍不清楚、每個獵人開多少槍也不清楚,在這種情況下,你有信心憑藉靈活的躲閃或者防彈衣來躲避這些打擊嗎?由於宇宙文明的數量級龐大,所以造成黑森打擊的次數極有可能是複數次的,而任何一次打擊肯定都具有摧毀一個星系文明的能量。按照正常邏輯,要防禦具有這麼大毀滅能量的打擊,付出的能量代價也是至少相當甚至遠遠超出的。這就好像導彈防禦,攔截導彈的成本基本上都大於來襲導彈的成本。就算偶爾能防禦住一次兩次,但由於黑森打擊不知道什麼時候結束,也不知道會不會出現幾次打擊同時到來的飽和攻擊,這樣的防禦依然是無效且不可持續的。更別提由於無法反擊導致的心理壓力,由於不知道打擊何時結束,這就意味著被打擊的文明可能永遠會處在隨時被打擊的恐懼中。對於任何高度發達的文明而言,這種心理壓力等於是陷入了無間地獄,也是不可能承受的。

總結下觀點,人類第一個發現黑森法則的人是葉文潔,她在承受了系列作品中喪父、喪妹、喪夫、喪女的巨大人生災難後,雖然在第一部中犯下了致命的錯誤,但仍然用後半生的所有精力,推導出了「黑暗森林法則」,並最終利用羅輯暫時拯救了世界。庄顏是個忍辱負重,勇於犧牲並不辱使命的地下無名英雄,考慮到她的特工身份,「庄顏」這個名字很可能都是虛構的代號。而羅輯作為葉文潔的棋子,雖然前期是個人渣,但最終在葉文潔和庄顏的幫助下得到了升華,最終代替葉文潔暫時完成了拯救世界的使命,並在第三部中最終成長為一個真正的人類守護者。最終成功拯救人類文明的面壁者是希恩斯,在章北海和諸岩等人的幫助下,他完成了保留人類文明火種的工作。黑森打擊邏輯上是任何文明不可防禦的,唯一的應對手段是逃亡。
------------------------------------------------------------------------------------------------------------------------------------------
根據部分知友的問題,增加以下補充回答內容:
-----------------------------------------------------------------------------------------------------------------------------------------
Q:黑森威懾和逃亡主義之間有關係嗎?

A:它們之間沒有任何關係。

無論希恩斯、章北海或者是鋼印族,他們的逃亡主義思想的產生都和黑森沒有半點關係。章北海的逃亡行動在時間點上還遠早於羅輯發現黑森的時間點,由此引發的黑暗戰役結果甚至還被當做羅輯證明黑森結論有效的實驗證據。

甚至在逃亡者內部,他們的逃亡計劃也是相互獨立的,章北海蘇醒前不知道有鋼印族的存在,鋼印族也同樣不知道章北海的存在。就算章北海因為某些原因也沒有及時蘇醒或者啟動逃亡計劃,準備充分的褚岩也一定會在水滴來臨時強行啟動藍色空間號的逃亡,只不過劇情發展是章北海先逃了,剛好給了準備已久的褚岩一個以追擊的名義加入逃亡的名正言順的借口而已。

因為逃亡計劃和黑森威懾這兩條故事線之間是相互平行和獨立的,所以就算沒有黑森威懾的存在,逃亡計劃也必然會發生,它們之間並沒有任何交集和因果關係。
------------------------------------------------------------------------------------------------------------------------------------------
Q:希恩斯和羅輯兩位面壁者誰成功誰失敗?

A:如果單從後續劇情發展看,逃亡成功的人活下來了,留下的人除了程心和艾AA都死了,這的確說明羅輯是失敗了,代表逃亡主義的希恩斯成功了。

分析羅輯的失敗原因,那就是人類社會民主和道德的存在造成了黑森威懾構建的和平必然失敗。

從道德角度看,道德感越強的文明越無法構建真正穩定的黑森威懾威懾。再加上威懾時代人類社會中的大眾已經普遍墮落,羅輯就算再努力,他作為第一代執劍人的使命遲早也會結束,他不可能永遠守護著人類。而進入威懾時代後,充滿普世道德感的人類仍然全面禁止逃亡主義,在和平的環境下既喪失了危機感,也喪失了應對危機的能力。相反,沒有道德觀念的三體人表面上和人類保持著和平,暗地裡卻充滿危機意識,一方面大力研究光速飛船技術並獲得了成功,另一方面隨時準備翻臉進攻地球。所以說,並不是程心,而是這種虛偽的普世道德和對生存危機警覺的放鬆最終害死了太陽系這些人類。

從民主角度看,民主選舉制度也是不可能選出適合的執劍人的,按照威懾時代人類大眾表現出來漠視危機、貪圖享樂、空談道德的墮落人性,只要是讓他們民主選舉執劍人,滅亡就是遲早的事情。哪怕程心不被選上,人類也一定會選另一個類似的聖母當執劍人,而絕不會選擇維德這種名聲欠佳、殘忍冷酷的角色。說白了,幾百年前的面壁者計劃為什麼能獲得成功,難道不是當時的聯合國沒有採用民主選舉,而是自行挑選了羅輯他們幾個道德低下的奇葩面壁者並賦予了他們巨大的獨裁權力嗎?從書中的描寫我們可以看到,這兩個時代大眾表現出來的價值觀和人性是完全不一樣的。面壁者時代人類可以接受聯合國的獨裁,可以接收諸如軍事狂人、暴君、瘋狂科學家、花花公子成為為所欲為的面壁人。但到了威懾時代,黑森威懾的成功卻給了人類一種錯覺,好像只要威懾構建的和平存在,人類就可以繼續高枕無憂地在太陽系裡安心過小日子了。結果,獸性消失,危機感消失帶來的是人性膨脹,和平主義、博愛平等主義、多元主義甚至男性偽娘化的無限泛濫,這就決定了程心這樣的聖母型人物必然會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成為執劍人,也必然帶來人類的滅亡。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在黑暗森林環境下容不下道德和民主,這就是三體系列背後隱藏的中心思想。
--------------------------------------------------------------------------------------------------------------------------------------------
Q:人類文明最後真是被希恩斯拯救了嗎?書中寫到流浪太空的星艦人類文明相比地球人類文明會發生異化,那他們還算不算人類文明的延續?

A:人類文明之火最後當然是被拯救了,藍色空間號和萬有引力號上的人難道不是人類嗎?就算變成星艦文明,那也是人類文明的一個發展階段啊,更何況在系列最後,以他們為種子還發展出了新的人類殖民地文明。

希恩斯和章北海的逃亡計劃根本不需要光速飛船,他們要的是能進行恆星系之間長距離旅行的星際飛船,藍色空間號和萬有引力號都不是光速飛船。

有人用書中青銅時代號艦長被逮捕後的辯護詞,也就是那個爬上岸的魚就不再是魚的故事來證明進入太空的人類就不算人類了?也不能代表人類文明得到了延續?

我想說的這種偽類比判斷是不對的。科學上判斷是一個生物算不算一類,一個文明算不算另一個文明的延續是有一套嚴格定義的。爬上岸的魚之所以不被看做是魚是因為它們在生理結構上相對海里的魚已經有了巨大的改變,魚鰭變成了腿,魚鰾變成了肺,基本生理活動方式都改變了,當然不能被看做魚了。但人類進入太空首先從生理活動方式上並不會發生改變,從書中劇情看,星艦文明相對地球文明在文化和制度上也沒有多少改變,仍然使用同樣的語言文字,相同的思維方式,遵循類似的社會制度,也就是文明的判斷標準也還是一樣的,他們當然就應該算是地球文明的延續。

特殊環境下發生的人吃人慘劇並不能說明人類就不再是人類了,人類文明異化消失了。因為地球上存在過的無數的災荒年代和特殊時期,也同樣發生過很多類似的人吃人故事,難道可以因為這個理由說明人類早在很久以前就不再是人類了?人類文明也斷絕了嗎?
--------------------------------------------------------------------------------------------------------------------------------------------
Q:葉文潔不是ETO的統帥嗎?三體人不就是她招來的嗎?她幹嘛要背叛三體人,反覆不定?她的角色定位到底是什麼?

A:葉文潔雖然是ETO的統帥,但她卻被架空沒有實際權力,使用第二紅岸基地聯絡三體人的權力完全被伊文思的降臨派壟斷了。楊冬的死讓她意識到自己不能把人類所有希望寄託到三體人的善意上,有必要使用黑森威懾確保人類的自主權。如果她當初能有機會使用第二紅岸基地建立黑森威懾,她就不需要和拯救派一起搞政變了。

葉文潔的人設本來就是一個道德潔癖者,只不過前期她為了追求心目中理想的道德社會選擇了幫助三體人降臨地球,後期她為了延續人類文明選擇了反抗三體人而已,出發點都是出於對極致道德的追求。

談到角色定位,葉文潔在全系列中可謂真的智勇雙全、深不可測、智商情商都爆表的人物,作為一二部的人類BOSS可謂當之無愧。我個人認為她的戰鬥力比後面所有面壁者以及章北海、維德、程心、雲天明等人都強,當初如果不是三體人出於對她的恐懼配合汪淼和大史等人逮捕了她,黑森威懾肯定就是她來建立了,人類的命運說不定也會被改寫。

大劉花費如此多筆墨塑造葉文潔這個人物不是沒有用意的。

-------------------------------------------------------------------------------------------------------------------------------------------
Q:葉文潔是因為父親被無辜打死而無法申冤,所以才絕望、懷恨在心,後來的事也是意料之中,所以她並不是一個所謂的道德潔癖者,因為在當時沒有人性的環境下,幾乎沒人不絕望。本書中的技術細節不必過分關注,反倒是整個思維過程發人深省,由復仇而來的生存危機,和理想繁榮的幻滅。

A:文革或者其他社會災難里,受盡磨難,無處申冤,親人被打死的例子多不勝數,但當事人真正因為絕望而對全社會甚至全體人類懷恨在心的人反而不多,很多人絕望到自殺也沒有形成反社會反人類的人格,把葉文潔的案例看做意料之中或當做普遍現象是不對的。

不光葉文潔是個道德潔癖者,很大程度上,ETO的成員都是屬於這一類人。
他們反社會反人類的目的是什麼?降臨派甚至希望三體人把全人類包括他們自己都一起毀滅了,目的為何?難道是為了金錢?為了權力?為了名譽?為了復仇?還是他們都瘋了?都傻了?精神都分裂了?

答案是都不是,ETO大部分人之前都是什麼環保主義者、高級知識分子、社會富有階層。要錢有錢,要名有名,有知識有地位,精神狀態也都正常得很,更沒有因為受到什麼冤屈和壓迫而非得要復仇的理由,唯一的動機難道不都是出於他們極端化了道德觀念嗎?

書中正常的人類包括我們讀者可能都把ETO看做沒有道德觀念的人。但實際上恰恰相反,在他們自己眼中,他們才是道德至上,為了極致的道德理想不惜犧牲一切的人。他們容不下人類社會中的任何一點污垢,其他人類在他們眼中都是沒有希望、道德低下、愚昧無知,為了自己的私利破壞環境、破壞一切美好事物的渣滓。所以需要借主之名加以改造、或者全部毀滅。絕望?他們才不絕望呢!一個個幹勁十足都為了心中的道德理想在努力奮鬥呢。只不過他們心中的道德觀不是建立在國家或者全體人類利益之上,而是更加龐大,包含了全世界物種,甚至泛宇宙的其他外星人的利益在內罷了。
------------------------------------------------------------------------------------------------------------------------------------------
Q:就算庄顏是帶有使命來接近羅輯的,那她也不算是特工吧?是否存在過度黑暗解讀?

A: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特工並不是看他是不是軍警出身,也不是看他有沒有受過專門的特工訓練,不是只有007那種上天入地,以一當百的人物才算特工吧?普通人只要為特定機構組織服務,扮演一個虛假的身份,執行了地下任務,他當然就可以算特工。更何況庄顏扮演羅輯老婆這幾年聯合國還給她發了工資的,她當然算職業特工了。

而且庄顏是特工這個設定並不影響羅輯這個浪蕩子的人物角色成長,但她如果不是特工就會影響這段故事的邏輯可信度了,與三體的整體風格不符。

另外,有人說第三部中庄顏最後還是帶著孩子和羅輯在一起的,這證明庄顏不算特工。我想說的是就算是特工,庄顏最後帶著孩子留在羅輯身邊很正常,他們之間最後真有感情也很正常。
理由如下:

1、對於庄顏,不管羅輯有多少缺點,泡妞這方面他都還是有一手的,不然當初也沒法「一周換一個女友」,所以庄顏作為一個女孩子愛上羅輯沒什麼邏輯上的毛病。更何況他們都一起生活過那麼久,還有了孩子了,就算當初是因為任務被迫在一起,但生活5年後或多或少都應該有感情了,《色戒》里湯唯為了行刺接近梁朝偉,在那麼短的相處時間內結果還愛上樑朝偉了呢,這難道不是女特工愛上目標的例子?

2、對於羅輯,他肯定是真心愛著庄顏的,哪怕是知道自己愛上了一個假的外貌和扮演的人格,這對羅輯也不會構成任何障礙。要知道羅輯之前都能和自己幻想中的「庄顏」戀愛拋棄真實女友,選擇繼續和一個假扮的「庄顏」在一起又有何妨?畢竟這個庄顏不僅演得很像他的夢中情人,而且還是個看得見摸得著的真人啊。更何況羅輯在感情方面最後也成長了,應該知道一個丈夫對和自己相處五年的妻子和孩子還應該盡什麼責任。

3、能阻止他們在一起的真正障礙只有聯合國而已,但羅輯最後成功完成了面壁人的任務,聯合國這邊也沒有理由再阻止他們在一起了。

-------------------------------------------------------------------------------------------------------------------------------------------
Q:
第一,道德和三觀正不正沒有任何關係,答主完全沒有理解羅輯這個人的本質。
第二,庄顏的形象代表了人類對美好的追求,大劉不願意也不會把這個人物設定成任何有損形象的樣子。我倒覺得庄顏的消失暗示了人類悲慘的未來,這和後面的劇情是吻合的。
第三,面壁者的邏輯悖性要求面壁人要有強大的人格,試問一個三觀極歪的人,他的人格也必然是扭曲的,何以強大?
第四,文明的進步靠的是智慧與力量,道德則是社會趨於穩定時對人格的一種約束,所以,程心的聖母心毀掉了人類文明是合情合理的。在這一點上,大劉確是有點一廂情願了,現實社會中,根本不可能會讓程心掌權。

A:
第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德標準,我之所以說羅輯、維德等人三觀不正、道德感低是立足於書中大眾普遍認同的普世價值道德而言的。而對於羅輯、章北海和維德等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一套獨立的道德觀,在他們自己的道德觀里,他們的想法和做法都是符合道德的。世界上少有人會自認為自己是個道德感低下的人,就算是很多公認的「壞人」,他們也都認為自己其實並不壞,甚至還是個大好人。

第二,庄顏代表什麼大劉沒給出官方定義,我只是根據個人理解給出個人看法並盡量讓這段情節能做到邏輯基本自洽而已,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第三,參見第一點說明,三觀歪是外人對面壁人的看法,或者說是外界的普世價值道德觀對面壁人思想行為的看法,不代表面壁人真的三觀歪。另外,個人認為,三觀和人格沒有必然聯繫,很多公認三觀歪的人也擁有強大的人格力量,比如書中的維德,比如現實中的希特勒。

第四,文明的進步靠的是危機感下造就的進取心,和由此帶來的科技和制度進步。道德只是讓社會保持凝聚力和穩定的工具而已,越穩定的社會道德感越強,越混亂的社會道德感越弱。在書中的威懾時代,人類面對的是似乎永遠的和平環境,以及三體人科技大量輸入導致的生產力提高,物質極大豐富。在這種安逸的環境下,人類的危機感消失了,自身的進取心也消失了,最後極端泛道德主義思想高漲,選出程心這種聖母當領袖當然是必然的結果。

類比現實世界就可發現,前幾年的歐盟也是處於類似的和平富足高福利的社會環境,所以才會出現大量左翼聖母掌權,普世價值道德思想高漲,社會發展停滯的現象,最後才導致了歐債危機、難民危機等一系列大問題。
------------------------------------------------------------------------------------------------------------------------------------------
Q:鑒於水滴來臨時,人類就算禁止了逃亡主義,但太空軍大部分戰艦都是具備恆星級遠航能力的飛船,那恆星級遠航飛船技術是不是鋼印族為了逃亡,潛入人類要害部門主導開發出來的?

A:水滴之戰時人類能擁有恆星級航行能力的飛船主要還是章北海的功勞,書中為此專門寫過一段,在章北海冬眠前,為了使200年後的人類飛船能夠星際航行,他可是特意把當時主張化學推進派的宇航權威專家都暗殺了的。

至於之後有沒有鋼印族潛入關鍵崗位主導飛船設計,這個大劉沒明說,我個人傾向於認為還是有的。畢竟鋼印族可是一直延續了5代人之久,如果用於逃亡的星際飛船技術還不成熟,諸岩之前那幾代鋼印族總不能腦子裡光想著逃亡,不給自己找點實際的工作做做吧。

------------------------------------------------------------------------------------------------------------------------------------------


Q:黑域安全聲明真的沒用嗎?書中難道不是寫的程心最後認為有用?

A:沒有用。


書中所謂黑域聲明能防禦黑森打擊只是當時人類一廂情願的猜想而已,沒有被任何實際案例證明過,從科學角度看說它一定有用明顯是不嚴謹的,而且從邏輯角度看它與黑森法則的邏輯相矛盾。別忘了,黑森法則如此邏輯自洽,但羅輯當初為了證明黑森威懾真的有用,還特意發送咒語摧毀了一個星系來做實驗呢!

另外一個證據是三體星坐標被公開後,三體人當時明明是擁有大量光速曲率飛船的,如果黑域安全聲明有用,那他們為什麼不使用?就算三體星來不及建立安全聲明,他們也有機會先移民太陽系,再利用光速曲率飛船建立一個黑域來發布所謂宇宙安全聲明啊?結果反而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全體星際逃亡,可見這種猜想連三體人都沒有相信。

所謂沒有足夠時間,光速飛船數量少不夠用的解釋都顯得牽強,如果科技超出人類那麼多的三體人窮盡整個太陽系的資源都不能在二向箔降臨太陽系前建立有效的安全聲明,那當時連光速飛船科技都沒有的地球人就能成功了?

茶道會談中,智子的原話:「請相信我,人類絕對無法在打擊中倖存的,逃亡吧。」
個人認為,智子這個老騙子雖然對人類撒了不少謊,但唯有這一句才是真正如假包換的大實話。

-------------------------------------------------------------------------------------------------------------------------------------------

Q:黑域到底是什麼?它真能避免黑森打擊嗎?


A:黑域是大劉為了三體第三部劇情而創建的一個腦洞概念。根據設定,黑域中真空中的光速被降低為16.7km/s(即第三宇宙速度),從而導致黑域內外時間流逝速度的巨大差異,並可以用引力隔絕空間使得黑域內的物質無法逃離,從而形成所謂宇宙安全聲明。製造黑域的方法是可以由多個曲率光速飛船的航跡包裹空間形成,由於曲率飛船飛行從零加到光速的時間很短,根據廣義相對論得知,在加速的這段時間可以和一個極強的引力場等價,造成連光都無法逃出的死線。這和黑洞通過引力改變光速的原理差不多,因此黑域也可被看做是一種人造的低光速黑洞。


個人認為,黑域的設定不合理,而且即使按照小說設定,它也不能作為有效的安全聲明,理由如下:


1、從科學角度看:雖然根據現代物理學,降低光速的可能不排除,比如黑洞可通過引力降低光速,但卻沒有任何物質能承受這種巨大引力的作用。同時由於氫原子精細結構常數的存在,低光速環境還會使得原子內的電子速度超過光速而使原子不復存在,進而使所有物質解體。即便能克服降低電荷的困難,也會使原子半徑驟增使得原子巨大化,這同樣會毀滅黑域內的一切生命。


2、從防禦效果看:黑域本身沒有任何防禦效果,裡面的人就算能抗住因為黑域本身引力增強和光速降低帶來的物質結構破壞作用,但黑域本身是不能對黑森打擊進行任何防禦的,它既不能防禦光粒也不能防禦二向箔,不僅如此,黑域還會限制其內部文明在面臨打擊時的逃亡能力。


再加上宇宙間文明那麼多,根據黑森法則,這些文明相互之間又不能交流,誰能肯定所有文明都能認可黑域作為安全聲明的有效性?萬一有文明不認可黑域能作為宇宙安全聲明,哪怕收到安全聲明後也非要進行打擊呢?


3、從書中案例看:至少三體人就不認可黑域作為安全聲明的有效性。

三體人母星毀滅時,三體人已經取得了太陽系的控制權,即使人口不到千分之一,他們也依然對地球人擁有壓倒性的科技和軍事優勢,他們可以剩餘人口部分或全部移居地球,還可以奴役全體地球人,重建新的生產力並沒有任何難度。另外三體人第二艦隊全部都是光速飛船,這證明三體人當時對於光速飛船科技的掌握非常成熟,甚至已經到了量產列裝部隊的程度,而且它們還知道使用光速飛船創建黑域的理論方法。


也就是說,三體人當時擁有留在地球創建黑域來發布安全聲明的所有物質、人力、科技、理論基礎。

就算三體人有一部分人當時因為急著逃命而不願意留在太陽系,出於利益最大化考慮,他們至少也應該試著留一部分老弱病殘在太陽系創造安全聲明啊。畢竟創建安全聲明的條件都是現成的,地球和太陽系也是他們費了好大勁才打下來的。如安全聲明真的有效,面對這種還有很大希望的選擇,居然連試都不願意嘗試?如果連三體人都沒有信心在地球建立安全聲明,那當時一盤散沙,科技落後的地球人有什麼資本和信心來建立安全聲明呢?

反觀地球人類,既沒有光速飛船技術,當時也不知道如何創建安全聲明,有何信心把全部希望留下來創建一個還不知道有沒有用的安全聲明而不選擇逃亡?別忘了,按照設定,單單逃命其實是不需要光速飛船的,只要有類似人類恆星級太空艦那種遠航飛船就行了,只有建立安全聲明或者躲避二向箔才需要使用到光速飛船。

結果擁有光速飛船的三體人想都不想,頭也不回地全部逃命去了,沒有光速飛船的人類反倒信心百倍地留下來,費勁心思想建立安全聲明,這難道不荒謬嗎?

即使書中的有角色認為黑域構建的安全聲明有效,但當時擁有創建黑域全部條件的三體人卻早以用實際行動否認了這種看法。

再加上我之前正文中分析安全聲明和黑森法則本身在邏輯上的自相矛盾,所以用黑域來避免黑森打擊不但沒有用,甚至有百害而無一利。


----------------------------------------------------------------------------------------------------------------------------------------
Q:黑域確實是安全的。歌者有說過:彈星者應該意識到自己的坐標已經暴露,那此時唯一的選擇就是把自己裹在慢霧中,讓自己看上去是安全的,那樣便沒有人去理會他們。三體不這麼做,是因為三體世界已經發現了這顆星球的結局和之前9顆一樣,被某個太陽吞噬,要是裹起來,就是自取滅亡了。如果三體世界當時就有能力建足夠多的光速飛船,為什麼不直接讓所有人上飛船,直接搬家?智子自己也說,加上艦隊,逃出來的人不到千分之一。只能說三體當時的生產力就只能支持到這個地步了。

A:三體人母星毀滅時,他們已經取得了太陽系的控制權,即使人口不到千分之一,他們也依然對地球人擁有壓倒性的科技和軍事優勢,他們可以剩餘人口部分或全部移居地球,還可以奴役全體地球人,重建新的生產力並沒有任何難度。另外三體人第二艦隊全部都是光速飛船,這證明三體人當時對於光速飛船科技的掌握非常成熟,甚至已經到了量產列裝部隊的程度,而且它們還知道使用光速飛船創建黑域的理論方法。

也就是說,三體人當時擁有留在地球創建黑域的所有物質、人力、科技、理論基礎。

就算三體人有一部分人當時因為急著逃命而不願意留在太陽系,出於利益最大化考慮,他們至少也應該試著留一部分老弱病殘在太陽系創造安全聲明啊。畢竟創建安全聲明的條件都是現成的,地球和太陽系也是他們費了好大勁才打下來的。如安全聲明真的有效,面對這種還有很大希望的選擇,居然連試都不願意嘗試?如果連三體人都沒有信心在地球建立安全聲明,那當時一盤散沙,科技落後的地球人有什麼資本和信心來建立安全聲明呢?

反觀地球人類,既沒有光速飛船技術,當時也不知道如何創建安全聲明,有何信心把全部希望留下來創建一個還不知道有沒有用的安全聲明而不選擇逃亡?別忘了,按照設定,單單逃命其實是不需要光速飛船的,只要有類似人類恆星級太空艦那種遠航飛船就行了,只有建立安全聲明或者躲避二向箔才需要使用到光速飛船。

結果擁有光速飛船的三體人想都不想,頭也不回地全部逃命去了,沒有光速飛船的人類反倒信心百倍地留下來,這邏輯難道不荒謬嗎?

歌者認為黑域構建的安全聲明有效,但當時擁有創建黑域全部條件的三體人卻用實際行動否認了歌者的看法,再加上我之前分析安全聲明和黑森法則本身在邏輯上的自相矛盾,這隻能說大劉在設計這段情節時出現了漏洞。
-------------------------------------------------------------------------------------------------------------------------------------------
Q:前文有提,三體之所以想入侵地球,是因為他們的科學家經過觀測,發現了在他們之前還有9個行星,也就是說三體星系有10個行星。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一個行星被吞噬掉。所以他們必須走!否則以他們的科技水平和制度,怎麼可能害怕亂紀元之類的天災?但此時三體有了光速飛船,居然只向地球遷移不到千分之一的人口,這就不正常了。只能說明光速飛船還不夠多。畢竟他們不是來打仗,而是來碾蟲子的,根本不用擔心己方平民的安全問題。而最後倖存的三體人基本都是在艦隊上,他們之中的人怎麼會願意把自己裹在慢霧裡,在太陽系了卻一生?

我的意思是,第二艦隊里那總人口千分之一的三體人,是不包括老弱病殘的,他們派過來的是先遣隊。但既然是來碾蟲子的,運力足夠的話,應該直接把人都帶過來,而不是只派出這一點。而廣播之後,黑暗森林打擊隨時降臨。就沒必要在這種地方呆了,很可能浪費時間和精力!因為也許連黑域都沒造出來(地球的科技水平太低,佔領後沒法直接用。要造出製造光速飛船的船塢之類的,還有發動機等部件,很可能需要很多時間!),打擊就來到了。更何況有了光速飛船,他們那裡都能去,為何這些先遣隊會把自己困在黑域里?

A:三體人不把自己困在黑域里當然很正常,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相信這玩意能給自己帶來安全,但這不代表他們不能或者沒有足夠條件這麼做。

這就像打星際,你選擇了速攻擴張流也不代表你不能或者沒條件走龜縮防守流一樣,只代表你覺得龜縮防守流沒什麼用,不願意這樣做而已。

同樣的,劇情走向也證明了這一點,全書很少有文明為了安全選擇把自己困在黑域里,就這樣它還能叫公認的宇宙安全法則?

歌者認為黑域有用?可他們自己的文明和邊緣世界打仗,輸得都快脫底褲了,為什麼寧願主動二維化也不把自己裹進黑域裡面?

這也就證明黑域並不是宇宙間所有文明都相信的什麼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更不能算什麼公認的宇宙安全聲明了。

----------------------------------------------------------------------------------------------------------------------------------------

Q:歸零者最後向全宇宙發廣播的設定合理嗎?


A:不合理,漏洞太多。


黑森理論本來是邏輯自洽的,但第三部最後諸如歸零者這種大神級文明不被黑森影響的設定又嚴重破壞了黑森理論的邏輯自洽性。因為任何文明的文明程度都是變化和發展的,而且肯定都是從低級慢慢才能發展到高級。假如文明能分出等級,那黑森理論從低級文明開始就會造成文明間無法交流的現象,而文明無法交流就無法被比較,文明之間不能比較又怎麼知道誰才算大神級文明?誰不算呢?


歸零者最後發廣播的時候使用了幾百萬種其他文明的語言,試問在全宇宙文明都無法互相交流的情況下,歸零者又是怎麼學會這幾百萬種其他文明的語言的?


什麼樣的文明程度才算大神級文明?大劉沒有回答也沒法回答,因為一旦要回答這個問題,就等於在宇宙文明裡設定了一個超文明概念的宇宙文明等級判斷標準委員會,還讓這個組織制定了一部《宇宙文明等級判斷基本法》,並按照基本法把宇宙所有文明分成好幾個等級,比如什麼低級中級高級小神級大神級神王級等等,然後一一通知全宇宙所有文明,你的文明現階段處在那個級別,要從低級升到更高級你必須要先渡過名為「黑暗森林打擊」這個劫數,一旦渡劫成功了你就飛升變成高級文明甚至大神級文明了,之後就再也不用被黑森理論束縛,再也不需要承受黑森打擊的風險了。。。

等等,這尼瑪不是變成《文明修仙傳》了嗎?三體系列難道真要向起點的三流奇幻網文過渡了?

再說總之,歸零者這個設定破壞了三體作為硬核科幻的邏輯性和嚴謹性,裡面的漏洞實在太多了。

------------------------------------------------------------------------------------------------------------------------------------------

Q:黑森的第一公理是宇宙資源有限,如果宇宙中的文明等級無限,很難想像這是如何發生在一個有限宇宙中的,所以必然的推論是黑森打擊只會對一定等級以下的文明有意義,第三部最後會加這個修正就很合理了,歸零者的設定難道不是對黑森理論合理性的修正嗎?


A:黑森只是提到文明會不斷擴張,並沒有說文明等級無限。另外宇宙是無限的,但宇宙中的資源是有限的,現代物理學推測宇宙中總原子數量為十的八十次方個。


文明等級的說法在黑森成立的前提下是很荒謬的,按照黑森理論,各文明一旦互相發現對方存在就只有你死我活的關係,怎麼還能分出個等級?又不是打網遊。另外就算要分等級,那等級的判斷標準是什麼?難道是文明經驗值?誰又能來制定這個宇宙文明等級的判斷標準?難道宇宙還有個上帝當GM?

第三部中關一帆告訴程心黑森打擊只針對一定等級以下文明才有意義這種情節從邏輯上思考本身就很荒謬。關一帆當時逃出地球才多久?以他的身份能見識宇宙多少文明?對這些文明和整個宇宙都了解到什麼程度了?居然就能大言不慚地說出這種話?這種情節簡直就像在名為《宇宙》的網遊里,老玩家關一帆帶新玩家程心一樣。由於我比你玩得早,地圖探得多,還看過官方設定和攻略,所以讓我告訴你遊戲的秘密吧。比如多少級以上玩家就能抗住BOSS的大招,新手村的規矩對多少等級以上玩家就完全不起作用了,這難道不可笑嗎?

如果大劉是想通過關一帆之口來修正黑森理論的話,我只想說,他這樣做實際已經讓三體系列陷入邏輯無法自洽,情節荒謬的地步,希望他能發現這點問題早點做修正吧。
-----------------------------------------------------------------------------------------------------------------------------------------
Q:宇宙無限但宇宙資源有限這兩者本身難道不是矛盾的,資源是什麼,空間、能量...,一切文明可以利用的東西,不可利用的無限又是什麼呢?

A:宇宙到底是無限還是有限?這屬於物理學正在研究的宇宙終極問題之一,現階段大部分物理學家都認為宇宙是否無限取決於觀察角度,如果站在超宇宙視角,根據大爆炸理論,宇宙從奇點爆炸後一直在膨脹,似乎是有限的。但站在包括我們人類在內的宇宙內的生物的角度來看,宇宙卻是無限的。

就好比一個三維皮球的二維表面上生活著一隻二維狀態的螞蟻。雖然在三維生物看來,整個三維皮球在三維尺度的所佔空間是有限的。但在這隻二維螞蟻看來,它只會認為它所住的「宇宙「——也就是這個三維皮球的二維表面是一個無限的空間。因為它永遠也找不到這個二維表面的邊界在哪裡?也許在它沿皮球赤道直線爬了一整圈後疑惑地又發現自己居然回到了起點,還這還是不能改變它對這個二維宇宙無限的看法,因為它作為一個二維生物永遠無法意識到二維表面外的三維空間是個什麼概念!

事實上,對於人類來說,我們和這隻二維螞蟻面臨狀況是完全類似的,唯一的區別是我們居住的這個皮球自大爆炸誕生以來還在不斷地膨脹,造成我們可認知的三維空間——也就是皮球表面,也在不斷膨脹,其膨脹速度甚至超過了我們知道的宇宙速度極限——光速。

也就是說,我們某種程度上比那隻二維螞蟻還不如,螞蟻沿皮球赤道直線爬一周後還能回到起點。但如果我們沿某個固定方向在宇宙中一直直線前進,因為宇宙的膨脹速度比它所容忍的極限速度還要快,所以我們既永遠不能找到宇宙的邊界,也永遠無法再回到起點了,只能在無限的宇宙中一直走下去。

話句話說,宇宙內的生物看來,宇宙就是無限的,只有上帝站在宇宙之外的角度看,宇宙才是有限的。

宇宙間的資源到底是有限還是無限?這個問題則取決於你如何定義宇宙的資源?如果把宇宙資源定義為宇宙中物質和能量的總和?那現代物理學已經給出了肯定的回答,資源是有限的。

根據物理學家的判斷,組成宇宙間所有物質的基本原子的總數量不能超過十的八十次方個,否則宇宙就會因為質量大過臨界質量而停止膨脹,並開始因為物質間的萬有引力作用開始轉為收縮,整個宇宙會重新縮會大爆炸前的那個宇宙奇點,並迎來第二次宇宙大爆炸。從書中的角度看,這似乎就是歸零者說的重啟宇宙計劃。但根據實際觀測,現實宇宙非但沒有停止膨脹,反而膨脹速度越來越快,甚至已經超過光速了。

宇宙膨脹的速度,取決於它發出的光的光譜紅移程度,光譜紅移大於等於1.62的速度就等於光速,現在通過背景輻射所得到的星系的退行速度有紅移大於4的,這說明現在宇宙的膨脹速度早就超過了光速,所以現在我們用再先進的技術也看不到宇宙的邊界,因為其膨脹的速度已經超過了光速和事件信息發生的速度!

如果三體中的宇宙就是現實中的宇宙,那宇宙里的所有物質加起來也根本不夠讓宇宙重啟,歸零者的計劃從一開始就在扯淡。

另外宇宙的背景輻射溫度自大爆炸之後始終都在減低,所以宇宙也不可能具有無限的能量。否則無限的能量會造成現在宇宙背景輻射溫度的無限高,這樣的宇宙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生命存在。

由於現代物理學根據宇宙膨脹的速度和背景輻射的溫度完全可以推斷出宇宙中的物質和能量都是有限的,所以宇宙資源也是有限的。
-----------------------------------------------------------------------------------------------------------------------------------------
Q:第三部的末尾有提到,把自己的文明關進黑域里,是蟲子的保命手段,神們不屑如此。把自己關進黑域,被動等著整個宇宙進入二維;和把自己先改造成二維,再無差別攻擊會一樣嗎?既然是神級,或者是超級文明,怎麼可能選擇苟延殘喘?

A:你說的這些是第三部里關一帆對程心說的內容,問題是關一帆只不過比程心早逃亡四百年,而且根據他自己的說法,這四百年間他基本上都在冬眠,所以最後實際年齡還是和程心差不了多少,那問題來了,他到底是怎麼知道這些秘密的?

別忘了,當初藍色空間號和萬有引力號逃進太空的時候是多麼狼狽不堪。總共也就臨時拼湊的兩艘低科技飛船和一千來號人,思想一片迷茫,前途一片黑暗,物質更是貧乏到極點,能在宇宙中活下去就已經很不錯了。然後400年過去了,就這點人馬不但在宇宙中建立起了至少四個人類星球殖民地,知識和科技還都突飛猛進到難以想像的地步?以至於關一帆這樣一個當初剛進入太空還神叨叨什麼「三與三十萬綜合征」的愣頭青,再次出現時就突然變成對宇宙大勢了如指掌的老司機了?包括神級文蟲級文明,黑森對神級文明沒用的大道理說得頭頭是道,嫣然一副宇宙萬事通的樣子?看待程心居然就像看史前人類一樣?這尼瑪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難道是這幫人類難民在四百年里不光找到了四個宜居的星球建立殖民地,期間還隨便組織了觀光團遍訪宇宙各大文明去了,途中肯定是還受到宇宙各文明的熱烈歡迎,要不然他們怎麼可能知道什麼神級蟲級文明的區別?還知道黑域只是蟲子保命手段,大神都是不屑使用的?

然後關一帆繼續輕描淡寫地告訴程心,想當初科技不知道比人類先進多少倍,逃亡時擁有光速飛船,並且人數眾多的三體人第二艦隊早就在金牛座被不知名的文明滅到毛都不剩了。所以程心你知道嗎,宇宙是很黑暗的,比你們見識過和能想像到的還要黑暗得多。

呵呵,這段我當初看的時候就覺得非常荒謬,只是沒想到知乎這麼多人都覺得正常,覺得如此理所應當?

至於歌者文明把自己主動改造成二維,再用降維武器攻擊三維敵人的設定?
初看挺有道理還挺唬人的,但仔細想想。。。
尼瑪維度都已經不同了,你低緯度文明還有什麼必要和比你高一個維度的文明作戰啊?就算要搶資源搶空間,對你威脅最大的難道不是同一維度的其他文明嗎?對於同樣都是二維的敵人,你還要怎麼攻擊?難道是把維度再降一次?

好吧,這都是大劉開的腦洞設定,已經不能用正常邏輯和科學道理去解釋。總之,三體系列第三部的劇情基本就這樣了,和第一第二部不一樣,已經不算邏輯嚴謹的硬核科幻了,就算一個美麗的奇幻故事吧。

這也是我在正文根本就沒怎麼提第三部內容的原因。
---------------------------------------------------------------------------------------------------------------------------------------
Q:降維了為什麼要攻擊?因為仇恨,因為你死我活,因為你害得我降維,因為宇宙還在降維,總有一天還會遇到等等。至於你一定要質疑的出自關一帆之口不可信,那我確實沒辦法,因為大劉就是借他之口描述這個黑暗宇宙的。你不相信一路從太陽系走來的星艦地球能知道這麼多,你覺得這百年間他們是不可能看到,明白這麼多的。但他們已經研發出光速飛船,而且三號世界已經進入黑域,那麼這個文明就已經不一樣了,不能用太陽系尺度評判。而且你也忽略了技術爆炸。文中並沒說這幾個世界是什麼順序建立的,或許就是光速飛船發明之後才找到的,然後開始改造呢?至於黑域,我感覺你對於它的理解有偏差。一開始你就一直說三體不在太陽系建立黑域,就說明不安全。但書中明確說了要1000艘以上的光速飛船才行,所以只有451艘的三體做不到;你認為歌者文明打不過怎麼不把自己裹進去。歌者原話是說用慢霧把自己裹起來,這樣就沒人理會他。所以說黑域是蟲子的保命手段,這就是弱者的安全聲明。而歌者文明和敵對勢力你死我活,節節敗退,把自己裹進去對方就不理嗎?歌者說過清理比較隨意,所以這個崗位地位也低。如果這是你死我亡的戰爭,怎麼可能隨意?這和關一帆說的黑暗森林只是順手解決潛在威脅是相呼應的。弱者把自己裹起來,就代表永遠出不來,於是就失去了潛在威脅,就沒有文明理會,這是沒有問題的。

A:1、在你的理解里,黑森理論導致的戰爭原來不是因為爭奪資源而是因為仇恨?尼瑪相互之間認都不認識,哪來的仇恨?更何況維度的改變會徹底隔絕兩個不同維度的世界,二維世界是無法觀測到三維也無法利用三維世界的資源的,反之三維也是一樣。一旦把自己和敵人隔絕到兩個不同的維度世界了,那相互之間也就沒有任何可能的利益衝突點了,戰爭的意義也就不存在了,這個時候還需要再使用二向箔攻擊敵人嗎?

2、關一帆說的東西當然是大劉的設定出現漏洞,所以我一直在說大劉在第三部里的設定是有邏輯問題的!除非他再寫外傳把這個漏洞補上。大劉自己也說過,三體第三部是在出版商的壓力下趕工的,很多情節並沒有認真設計。而讀者滿意度最低的主角和情節都出自第三部。

3、技術爆炸?除了兩艘飛船,在太空中缺衣少食,連個落腳地都沒有的一千多號難民靠什麼技術爆炸?就算臨時找個星球開荒,人類文明幾千年積累的科學生產技術他們能都帶在身上嗎?兩艘飛船的一千號人能個個都是生產建設的專家嗎?更何況他們還必然面臨新環境下長期的物質短缺、人口不足還有自身安全問題。如果沒有外力持續幫助和與更先進文明的交流,他們勢必是將長期處於技術倒退而不是技術爆炸的狀態好吧!你真當科學技術天上掉下來那麼簡單,說爆炸就爆炸啊?要真是這樣,中國還需要搞個P的改革開放,老毛當初的趕英超美早就該成了。

4、關於三體人為什麼不用黑域的問題,我前面都回答過你好幾次了。你老說書中明確說了要1000艘以上的光速飛船才行,所以只有451艘的三體做不到?問題是這段情節是羅輯最後程心說,按照她和艾AA最後逃亡的那艘人類唯一造出來的光速飛船的標準,需要1000艘才能造出黑域,不是說按照三體第二艦隊光速飛船的標準需要1000艘好吧!一艘只能坐幾個人的光速飛船難道和三體第二艦隊的光速戰艦是一個標準?

5、歌者那段情節的問題和你的回復里的自相矛盾我已經不想再多說什麼了。
你的原話:「而歌者文明和敵對勢力你死我活,節節敗退,把自己裹進去對方就不理嗎?」
你這不是證明了我的觀點,黑域就算建起來也沒什麼用嗎?
----------------------------------------------------------------------------------------------------------------------------------------

Q:前面相當不錯,但是後面有點疑問
歸零者可能是大劉故意製造的一種希望的象徵,表示宇宙中還是存在有理想有道德的捨己為人的文明的。並不是黑森對歸零者沒有用,而是他們不在乎。
關一帆說的話確實有疑點,但是這可能是後來人們推斷出的,畢竟是個人都知道縮在家裡沒出息。畢竟在四百年里肯定看到不少文明毀滅(他們應該也可以收到其他地方的宇宙廣播),也可能懂得了一些人生的道理。

A:歸零者代表希望是肯定的,但這樣也把程心代表死神的意味給坐實了。畢竟三體第三部一直在傳達一個宗旨:任何希望都敵不過死亡,只有死亡才是最後的歸宿。

關一帆這個角色的定位很怪,像個主要角色,但又沒多少戲份。最開始提出個「三與三十萬綜合征」的時候很吊人胃口,好像馬上要揭開宇宙什麼大秘密似的,結果後面也沒了下文。400年後突然再次出現,除了口頭交代下星艦地球和三體人第二艦隊的結局,也沒其他作用。不知道他在劇情中是做什麼用的,難道只是留給程心最後配對以暗符那個長帆和公主的童話?

《死神永生》的故事性和邏輯性都不如前兩部,反之奇幻性提升了不少。不僅如此,其中提到的很多有趣的伏筆和概念,比如十維空間、三與三十萬綜合征、三體第一艦隊和雲天明的命運、三體第二艦隊的命運、人類星艦地球的命運、歌者文明和邊緣文明的命運、歸零者計劃的結局等等不是一筆帶過就是不了了之了?這些點子根本就沒有深入發掘,如果真要把故事全部編圓了,三體系列至少還可以再寫三部,真是可惜了。

《死神永生》就是一部趕工了的作品,好像大劉出於某種原因急著把三體系列結束似的。莫名造成全篇故事線就圍繞程心如何作死而展開,也難怪程心最後被罵成狗。
------------------------------------------------------------------------------------------------------------------------------------------
Q:小說三體中最後宇宙毀滅真的因為聖母的魚缸?看了很多回答都是說聖母程心最後在小宇宙中保留了魚缸而導致宇宙毀滅。在這裡有一點疑惑:
1.宇宙中不僅僅有隻有程心一個小宇宙,小宇宙中又有千千萬萬個「人」。從歸零大神給出的各文明的語言中一定能包括所有創造小宇宙的文明么?萬一某一文明沒有收到歸零大神的公告,而且自身也不知道宇宙將滅亡呢?

2.按照弱肉強食的宇宙法則,如果歸零大神能夠用武力來解決小宇宙,就不會發出公告這種多此一舉的舉動吧,換句話說:你既然拿我沒有辦法,我憑什麼聽你的呢?你說的一定都是對的么?即使會有一部分和程心一樣有責任心,,,的生命歸還小宇宙中的質量,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肯定有另一部分不會服從歸零大神吧?

3.上了岸的魚就不是魚,難道就沒有比歸零大神更先進的文明嗎?比歸零大神更早上岸的魚,或許早就參透了更高的宇宙法則呢。歸零大神說的一定是真的么?

所以我認為:整個宇宙中,絕對不是只有程心一個人有意或無意導致宇宙質量不平衡,宇宙走向死亡是必然的。聖母雖然讓人類吃盡苦頭,但是也不能所有責任都推給聖母啊。捂臉尿遁~

A:
按照正常邏輯,你的這些質疑都是沒問題的,只不過大劉高超的情節設置和文筆讓很多人感覺不到罷了。

不僅如此,你提到的那些疑點還只是最淺顯的邏輯漏洞,如果仔細思考,還能發現更多矛盾和荒誕之處,舉個例子:

在某一天,一個你從來沒聽說過而且也沒有聯繫過的陌生人,有天突然給你來了封信,上面不僅提到了你的很多隱秘的私人信息以顯示他對你的情況了如指掌,還告訴你說世界快毀滅了,而他知道一個百分百拯救世界的辦法。不過有個條件,為了幫助他拯救世界,你必須把家裡所有的錢都打到他的指定賬戶里。不僅如此,他還特意強調,你一分錢都不能私自留下,否則這個救世計劃必然失敗,到時候世界滅亡了全是你背鍋。。。

呵呵,請問,你會相信這封信上說的話嗎???

我相信,作為一個正常人,是絕對不會相信這種事很正常的,當然也更不會貿然相信這封信上的話了。但類似這種劇情偏偏就在《死神永生》里,在一個隱藏自己、清理別人,他人即是地獄的黑暗森林背景下,在從未有過交流的宇宙高等級文明中發生了!!

之所以很多讀者第一次讀這段故事不感到荒謬,無非就是這個故事被放到了不明覺厲的未來科幻時空,讀者陪著衰神一樣的女主目睹了人類文明因為自己的過錯而在眼前步步毀滅的痛苦,經歷了和男主陰差陽錯便瞬間隔絕千萬年時空,永世無法再見的絕望,內心已經充滿了沮喪和憤怒,早就罵著作者,期望著能給個逆轉翻盤的機會了。。。就在這時,這封代表著最後希望的信出現了,不僅如此,身邊還有一個叫關一帆的角色一直在以旁白和宇宙老司機的身份告訴女主和讀者:「哦,這個歸零者我很熟,不但不是騙子還是宇宙大神呢,他的話肯定是沒錯的,而且這封信是群發給全宇宙所有文明的,又不是只發給你一個,幹嘛不信啊?而且這已經是你最後贖罪並拯救宇宙的機會了,為了不遺臭萬年招萬世人唾罵,快相信吧!別想東想西的了!」

換了不是這種特殊的情景設置,換了是另一個文明收到這種莫名其妙的廣播,真有人會選擇相信嗎?

問題是主角是我們的大衰神程心啊,都已經衰成這樣了,還有什麼不能信的?

於是我們讀者便再一次陪著可憐的程心在這種理智和情感都已經崩潰的狀態下選擇了相信宇宙大神,相信身邊最後一個人類,相信我們的大劉會至少給她一個死得有尊嚴的結局。。。。

最後,宇宙老司機關一帆帶著狡猾的微笑,眼睜睜看著程心把魚缸留下來,最後以旁白的身份暗示所有讀者:「快看,就是因為程心私自留下了這五公斤,導致這個宇宙質量無法守恆,說不定最後還是毀滅了。哎,這真是世事難料,死神永生啊!」

讀完這段,我頓時就有日了狗的感覺,不得不佩服大劉的腹黑程度,試問如何「把自己老媽賣到妓院里去」?這TM就是最高境界啊!然後打開書評一看,果然,程心被萬人罵成了宇宙第一婊子,賣主角賣得如此乾淨徹底還不露聲色,劉電工真不愧中國黑暗硬核科幻第一人也,呵呵。
------------------------------------------------------------------------------------------------------------------------------------------
Q:答主厲害,另有幾點疑惑不知道你有沒有明確的答案:
一是雲天明被捕獲以後是不是出賣了地球換去了自身地位?
二是高韋這個人第三部里有大量的描寫,作者目的是什麼?
三是程心他們躲在小宇宙里神級文明真的拿他們沒辦法嗎?

A:1、不是。

首先雲天明出賣地球情報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在智子可以探查全地球一切狀況和資料的前提下,三體人對地球和人類社會的情報了解早已經到了非常詳細,甚至超越人類自我了解的地步。他們根本不需要再從雲天明那裡得到什麼情報,而雲天明作為一個普通人,他所知道的情報也不可能比智子知道的更多。

另外雲天明被捕獲時只剩下一個冬眠的大腦,所以他早期在三體的地位應該就是個實驗體,如果三體人真想要從雲天明身上知道些什麼的話,雲天明也是沒有任何反抗能力的。換句話說,雲天明根本就沒有和三體人討價還價的能力,他就算想出賣什麼,也根本無法辦到。

至於雲天明最後為何能動用三體人的力量為程心留下一個小宇宙,甚至還能命令智子為程心管理小宇宙?小說沒有提到,讀者也無從得知。其實,這就是書中留下的最大一個謎題,可惜大劉是沒打算填這個坑了。

2、高韋在書中的作用是引出宇宙安全聲明的真正方法,即製造一個黑洞(黑域),並讓人類生活在黑洞里。

根據設定,高韋落入黑洞還依然存活(至少書中人類是這樣認為的),這樣就能讓書中的人類從邏輯上推導出一種可能性,即製造一個包裹整個太陽系的黑洞,隔絕黑洞內外的時空規律來製造一個單向交流系統,以實現發布宇宙安全聲明,避免被打擊的目的,而黑域就是一種大劉設想的人造低光速黑洞。

為什麼大劉會設定黑洞(或者說黑域)能實現宇宙安全聲明這個目的呢?理由有兩個:

第一、改變黑域內外的時間流逝速度。

根據廣義相對論,光速恆定不變,而時間和空間則隨物體運動速度與光速的關係變化。一個物體運動速度越接近光速,它的時間流逝越慢,達到光速則時間停止,超越光速則時間倒流。當光速相對你的運動速度越慢,你相對於其他參考系的時間流逝越慢。

換句話說,介質中的光速可以降低,但真空中的光速永遠是一個宇宙恆定常量,不能改變。如果你運動速度過快,導致你所在參考系中的光速降低,那麼為了維持以宇宙整體為參照系的光速不變,實際反映出來的物理效果將是你所在參考系的時間會增加,也就是時間流逝速度減慢。

你也可以這樣理解,因為V=S/t,由於光速V和代表空間的路程S在以整個宇宙為參照的坐標系中都是恆定值不能改變,那麼三體小說中提到的光速降低實際上只能意味著某坐標系中的時間t的改變。如果以黑洞外空間坐標系看來,黑洞中的V變小了N倍,實際觀測到的效果將是V不變,t變大N倍數。這樣,黑洞外空間中的人會覺得黑洞里的時間流逝速度比外面慢了N倍。相應的,以黑洞內坐標系來看,黑洞裡面的V和t都是正常的,反倒是黑洞外面的V不變,t變小N倍了,他們會感覺黑洞外面的時間流逝快了N倍。

總之,V=S/t中,由於光速V和空間距離S都是不能改變的,那麼所謂光速V的變化都只能由坐標系中的時間t的變化來承擔,光速V變小實際意味這該坐標系中的時間t變大(即相對其他坐標系時間變慢),反之亦然。

書中曾提到程心被拉入黑域,在黑域里,她所在飛船檢測到黑域里的光速降低到第三宇宙速度了(16.7km/s)。注意,在相對論里,光速是恆定不變的,那為什麼程心的飛船會認為光速降低了呢?答案是程心所在飛船相對黑域外坐標系的運動速度增加了,導致以飛船自己作為參考坐標系,感覺到光速降低,而實際上光速並沒有變化。這就好比你站著不動看著動車以200公里的時速駛過,和你在一輛和動車同向運動的100公里時速汽車內看動車,兩者感覺到的動車速度是不一樣的,但實際上動車的時速相對於固定坐標系一直都是200公里。

由於這種相對速度的改變,導致程心所在黑域里的時間流逝速度大大緩慢於外界的時間流逝速度,這一點程心自己是感覺不到的。但由於程心的飛船都感覺光速降到16.7km/s了,你可以想像,她在黑域里的實際運動速度有多快,黑域內的時間流逝速度和外界時間流逝速度相差有多大。最後的結果是,在黑域里,程心感覺只過了十幾天,而當她離開黑域時,卻發現外界的時間流逝卻已經過了幾千萬年。

黑洞能實現安全聲明的基本原理和這個一樣,黑洞里人類過幾天,黑洞外的文明就能過上千萬年,這樣黑洞外的文明便再不用擔心黑洞里的人類技術爆炸所帶來的威脅了。

第二、實現單向物質信息交流

黑洞內外的物理時空規律不僅完全不一樣,而且它還是個單向交流系統,即物質和信息能從外界進入黑洞,但反之則不行。換句話說,生活在黑洞里的人類是再也無法離開黑洞的,同時人類的文明坐標信息也再也無法被外界探知。這樣一來,黑洞外的文明便不用再擔心人類離開黑洞進行文明擴張,搶奪黑洞外的資源,而同時人類也不用再擔心自己的文明坐標信息暴露的風險了。

3、真沒辦法。

在《三體3》中的設定是多重宇宙論。

所謂多重宇宙論,就是說宇宙有無數個,所有的宇宙都是一個超膜上的空泡。超膜不斷地彈出新的空泡出來。這樣就有無數個空泡,空泡可能是大宇宙,也可能是小宇宙。空泡的結局有兩種,一是加速膨脹然後撕裂,二是塌縮為一個奇點後再迎接新的爆發。

換句話說,小宇宙和大宇宙一樣,都是超膜上的空泡,相互之間具有平等的地位。唯一的不同是部分小宇宙是大宇宙里的高等文明創造的,它們最開始沒有物質,所以需要從大宇宙「偷取」物質,當小宇宙偷取的物質越來越多的時候,大宇宙物質密度就會低於使其收縮的臨界密度,一直膨脹下去直到熱寂死亡為止。

這就是歸零者為什麼要發送信息請求小宇宙歸還物質的理由。

但問題是,小宇宙獨立於大宇宙單獨存在,和大宇宙的命運無關,即使大宇宙膨脹到熱寂,小宇宙也可以不受任何影響一直存在下去。

同時按照設定,由於小宇宙是各個高等文明自己創造的,獨立於大宇宙之外,所以它們的位置和進入方法都是隱蔽的,大宇宙的其他文明就根本無法發現它們並強行施加影響。

唯一的方法就是通過超膜發出呼籲,讓小宇宙自行歸還大宇宙物質,但即使這樣,代價也無比巨大,歸零者要消耗掉相當於一整個銀河系的全部能量才能在超膜上發送一次信息。可以想像要挨個找到所有人造小宇宙,並強迫它們歸還物質的難度有多大。

不管歸零者有多神,他們如果有其他的辦法影響小宇宙並迫使其交還物質,就根本沒有必要用這種類似群發簡訊求捐款的低效率辦法來哀求其他小宇宙了。

--------------------------------------------------------------------------------------------------------------------------------------------
Q:三體人所在的星球被三個恆星環繞,時冷時熱,毫無章法,那麼在這種環境下真的可能誕生出高等文明嗎

A:
三體小說里設定三體星是有高等文明的,我估計你想問的是現實中的三體星是否有可能有高等文明吧?

現實中的半人馬座α星系的確擁有三顆恆星,但它的情況卻又和三體小說中的三體星系並不一樣,它是一個視三星系統也就是偽三星系統,也就是一個穩定的雙星系統再加上一個相對雙星比較遠且質量較小的比鄰星。它們之間相互雖然有相互影響,但這種影響卻遠沒有大劉描寫的那麼誇張和混亂。

即使對於真正的三星系統而言,大劉的三星運動模型實際上也是三體問題中的一種特殊的情況。現實中已經確認的三星甚至多星模型並不少見,其中絕大多數都能構成一種穩定的相互運動規律。最為人熟悉的例子的便是太陽、地球、月球,它們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算作三星系統,但它們之間的相互運動無疑是有規律的。其他的三星系統,根據其初始位置、初始速度和質量的不同,也有可能構成穩定的三星運動模型,比如以下兩種:


既然如此,那大劉為什麼要設計一種相互運動沒有精確規律的三星系統呢?
這就要從大劉創作三體小說的靈感來源說起。
其實三體問題並非大劉的首創,這個靈感直接來源於1900年德國數學家希爾伯特提出的三體數學問題。
所謂三體問題,是指三個質量、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都是任意的可視為質點的天體,在相互之間萬有引力的作用下的運動規律問題。
現在已知,三體問題受初始條件影響極大,不能精確求解,即無法預測所有三體問題的數學情景,只有幾種特殊情況已研究。
這樣便給了大劉靈感,讓他想像出了一種相互之間沒有明顯規律,或者規律及其複雜的三星系統作為三體問題的其中一個解,並由此為設定創作了三體系列小說。
我們不知道大劉的三體運動模型的數學規律到底是什麼?只知道它能造成其中三體人居住的行星無規律地被三顆恆星依次捕獲,從來帶來無法預測的極端季節和天氣變化。實際上,算上這顆行星對其他三顆恆星的影響,大劉的系統應該算一個四星系統而非嚴格意義上的三星系統。
總之,大劉不僅創造了這樣一個相互間有及其複雜運動規律的多星系統,還設定了其中某顆行星能夠產生高等生物文明。

那麼真正現實中的半人馬座α星系是否有可能產生高等文明呢?
答案是有可能的。
有美國科學家稱「三體」恆星系統半人馬座-α可能存在外星生命,他們稱半人馬座α星系中可能存在超級類地行星,預估那顆行星已存在10億年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很可能是人類一直在尋找的宜居行星。
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科學家使用數值模擬進行了調查分析,結果顯示一顆地球質量大小的類地行星環繞雙星中一顆恆星穩定運行了10億年時間。
代入大劉的設定,這意味著這顆行星在三體星系中已經經歷了長達10億年的恆紀元,如果再加上合適的環境條件,自然有可能產生高等文明。

--------------------------------------------------------------------------------------------------------------------

Q:黑森法則在現實的宇宙中有存在的可能性嗎?

A:這是個挺熱門也挺招黑的問題,估計所有讀過三體的讀者都曾經思考過它吧。在和三體話題有關的貼吧論壇上也有不少關於此問題的爭論帖子,以至於現在在三體迷中都出現了所謂「新手任務:破黑森」的調侃了。

很多粉絲內心是覺得黑森法則是現實存在的,甚至很多人認為大劉在小說中提出的這個理論完美解釋了費米悖論。可以這樣說,三體這個IP的價值至少有一半來自於黑森法則對讀者的內心震撼以及粉絲對黑森法則的推崇。

但非常遺憾的是:三體雖然精彩,但它畢竟也只是小說而已,黑森法則在現實的宇宙中是不可能存在的。理由如下:

1、宇宙超光速的膨脹速度導致任何宇宙文明都不可能跨星系進行針對其他星系的黑森打擊。

這是黑森打擊在現實中無法存在的最簡單理解。現實中的宇宙在不斷膨脹中,並且膨脹速度大大超過了光速,這導致任何兩個跨星系宇宙文明其實都是在以高速遠離對方。並且他們之間距離越遠,相互遠離的速度越快,目前人類能觀察到的最遠的類星體與地球之間的相互遠離速度甚至能達到光速的4倍以上。這意味著即使文明A知道了文明B的位置,並想要進行黑森打擊,但由於他們之間相互遠離的速度太快了,除非能進行超光速進行打擊,否則是根本打擊不到其他文明的。但廣義相對論又決定了初始速度低於光速的任何物質的運動速度都無法超過光速,所以,直接對遠離自己的星系文明進行打擊在現實中其實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2、宇宙中任何文明其實都不可能獲得關於其他星系文明的準確位置信息。

首先,由於各星系之間由於相距太遠,而光速又是信息傳遞的最大速度,這導致我們能觀察到的宇宙信息其實都是滯後很久的。比如我們現在能觀測到的宇宙其實是幾十億年前的宇宙,各星系的坐標其實也是它們幾十億年前相對地球的坐標。而這幾十億年的時間之長,都足讓一個星系從誕生到毀滅了,這就導致我們根本不可能知道其他星系現在真實的情況和坐標參數,也就根本無法對目標進行定位和打擊了。

其次,由於光在宇宙中會受到引力作用而偏轉,這導致即使是這些滯後幾十億年的星系圖像,也很可能也是光被扭曲後造成的幻想。外星系的坐標位置哪怕經過幾十億年後一直不變,但它們的真實位置也很可能根本不是光最後傳遞到我們眼中的那些圖像所代表的坐標參數。

最後,宇宙有限無界,事實上是沒有一個中心點和統一坐標系的。這導致任何兩個文明看到的星空其實都不可能一樣,更不可能出現大劉說的公開某文明的坐標導致其被其他文明圍毆的情況。這意味著三體書里公開某文明坐標系參數會導致其被黑森攻擊的說法在現實中不可能成立,地球就算公開自己的坐標系,但其他外星文明也不可能理解這個坐標系的意義,更不可能實施黑森打擊了。

---------------------------------------------------------------------------------------------------------------
Q:三體系列小說最大的問題在哪裡?

A:三體系列小說最大的問題在於三體系列小說其實並不是一套真正的系列小說,它本質上是由兩部截然不同的小說強行拼接起來的。其前部分(第一和第二部內容)與其後部分(第三部內容)其實完全就是兩個獨立且不相干的故事,它們各自擁有截然不同的世界觀設定、主線矛盾、以及登場人物,甚至連敘事風格和主題思想也完全不同。

首先看世界觀設定的不同。

三體系列前部分的世界觀設定其實很清楚,那就是宇宙社會學及其推導出的黑森法則。圍繞這個不可動搖的世界觀,才產生了人類和三體人之間不可調和的主線矛盾衝突,接下來才是正反雙方登場人物各自圍繞這個主線矛盾產生的各種故事。

但在三體系列後部分,前面的世界觀設定居然被完全推翻了!

首先是宇宙社會學不再成立了,小說中突然就出現了完全不遵守宇宙社會學的文明和設定,比如歸零者推翻了宇宙社會學定理一,不再以生存作為文明的首要目標,取而代之的是讓宇宙不走向熱寂作為首先目標,為此他們甚至寧願犧牲自己和宇宙所有文明?而小宇宙這個設定的出現則推翻了定理二,大宇宙的物質不再守恆了,它裡面的物質可以被擁有小宇宙的文明偷走,且無法自動恢復平衡,甚至要靠歸零者群發垃圾簡訊求著小宇宙的文明主動還回來?

其次是原本被渲染得無敵的黑森打擊居然可以被諸如安全聲明和自我降維防禦等手段成功防禦的設定?直接導致之前被大力塑造的黑森恐怖感大大降低。

後來更還出現了歌者文明和邊緣文明之間曠日長久的星際戰爭?把原本隱藏自己,清除別人,一擊必殺的黑暗宇宙生存法則直接變成了文明雙方之間落入俗套,打得有來有回的星球大戰?

最後,大劉更是借關一帆之口把黑森法則直接降級甚至拋棄了,黑森法則不再是宇宙通行的法則,乾脆變成了蟲級文明之間的過家家,成為可有可無的愚蠢笑話了?

眾所周知,世界觀設定是系列小說之間互相聯繫的基礎,如果小說之間擁有截然不同的世界觀設定,那它是不能被稱為系列小說的。但偏偏三體系列就出現了前後世界觀完全不同的設定?如此一來,也招致整個故事出現了巨大且無法自圓其說的邏輯漏洞。後部分情節設定等於是一直在打臉前部分的情節設定,前後故事邏輯也變成了完全的自相矛盾。

再看登場人物勢力設定和塑造的不同。

這點區別其實很容易就能看出來,三體前面的主要登場人物包括葉文傑、羅輯、章北海、庄顏、大史等人,勢力則有聯合國、ETO、鋼印族、三體人等。但到後面,前面的人物和勢力則全部消失了,主要人物變成了程心、雲天明、關一帆、韋德等人,勢力則變成了愚昧的大眾、保守封閉的人類政府、開放激進的星環公司、博愛的神級文明歸零者、以及好戰作死的歌者等?前後之間的人物和勢力本質上是完全沒有繼承和關聯的。

也許有人要說,羅輯不就是一個同時貫穿前後部分劇情的人物嗎?三體人和人類政府的勢力不也是貫穿前後劇情的嗎?

首先說的是,後面的羅輯與前面的羅輯其實完全是兩個不同的角色。之前的羅輯玩世不恭、自私自利且不太關心世界命運,濫情卻又追求完美愛情、道德感低下卻又非常聰明,是個被捲入大事件卻又不甘被命運左右的現實主義小人物形象。但後面的羅輯則完全變成了看破紅塵、無欲無求、奉獻一生、不求回報、道德感爆棚卻又遲鈍迂腐,成了一個以一己之力無私守護人類,最後甚至毫無必要地選擇為太陽系殉葬的理想主義長者形象。更不要說前面的羅輯是一個主線劇情人物,而後面的羅輯只是一個符號化的醬油的事實了。

雖然我之前在正文里也腦補分析過羅輯這個人物可能經歷過的心路轉換歷程,試圖為大劉洗地,並強行把故事說圓。但不得不說的是,羅輯的前後人格轉變其實是非常巨大的,從小說創作角度看,如果沒有一段專門的故事情節來過渡,如此巨大的性格轉變將會讓這個人物塑造顯得非常缺乏真實感。但問題是,偏偏這段重要的人格變化情節在小說中卻是沒有的,大劉自己並沒有花費筆墨描寫羅輯為什麼會發生如此巨大轉變。而正由於缺少了這段描寫,也導致前後的羅輯性格的轉變顯得極其生硬。總結起來就是,前後部分的羅輯其實完全可以被設定成兩個不同的人。之所以讓他們都叫「羅輯」這個名字,看上起更像是為了強行連接前後部分的劇情,而不是出於要刻畫羅輯這個人物形象考慮的。

再看三體人和人類兩方勢力,也和羅輯一樣出現了前後性格和角色設定反差巨大的變化。之前的三體人作為大BOSS,力量和科技優勢相對地球是壓倒性的,光是用智子開全圖作弊器並凍結人類科技,用一個探測器就能吊打全體地球艦隊這種黑科技設定,站在人類的角度用神來形容他們也毫不過分。另一方面,其個性卻又因為天生不擅長欺騙的設定而顯得非常單純耿直。由此不僅造成一種反差萌,同時也引出了人類雖然無法從武力上戰勝對手,但卻可以用欺騙手段從計謀上戰勝對手的關鍵劇情設定。

但到後面部分,這些設定居然也發生了180°的轉變?先是三體人天生就不善於欺騙的關鍵設定被取消了?性格從之前的單純耿直變成狡詐陰險,甚至其城府之深和陰謀詭計的厲害程度還大大超過了原本遠勝他們的人類?而人類一方,也突然從之前的神機妙算、眾志成城的個性集體變成了懵懂無知、天真浪漫的傻白甜?這兩方勢力的個性一夜之間就發生了錯位,彷彿互換了劇本一般的離奇。

不僅如此,三體人之前神一般的科技力量也突然就不行了,其和人類之間的實力對比也彷彿發生了逆轉?不僅眼睜睜看著人類建立威懾體系無計可施不說,後面還到了被人類逼著朝貢,甚至被威脅裸移民的地步?到最後,更是不得不搞出一出「皇國興廢,在此一戰」的宇宙版偷襲珍珠港計劃?之前神一般的光環蕩然無存,儼然成了當初二戰時弱小日本面對強大美國時,明面上屈膝討好,暗地裡孤注一擲,垂死掙扎一般的角色?

更別說,之前無所不能的智子後來居然也能被人類莫名其妙地屏蔽了?要知道,之前智子可是被設定成可以全方位無死角不間斷地監視著人類所有信息,並可以破解一切人類媒體資料的。在如此嚴密的監視下,人類的智子屏蔽技術難道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其開發過程和技術資料細節難道能逃過智子的監視嗎?這無疑也是一個巨大的邏輯悖論。

總之,前後兩部分的羅輯、三體人、人類政府,除了名稱還一樣,其他方面可以說再沒有一處相同,這不能不說是非常詭異之處。

最後看主線矛盾和故事主題的不同。

前面部分的主線矛盾很清楚,就是人類和三體人之間的攻防博弈。正反雙方的陣營角色劃分也很明白,ETO、三體人扮演反方、聯合國、面壁者扮演正方。每個角色都能在主線矛盾中找到各自的位置,並由此演繹出不同的性格和故事。人類和三體人的主線矛盾不僅貫穿整個故事,而且整個故事的起承轉合非常明顯。

第二部的結尾便可以看做是之前鋪墊的各種矛盾的集中爆發,也是主線矛盾和劇情的完美結束。主人公羅輯在第二部結尾處從最開始一個卑微的小人物成長為一個大英雄,完美完成了主角角色成長和性格的塑造。原本因為黑森法則而不得不互相敵對的人類和三體人兩方勢力最後卻又因為黑森法則的原因而不得不握手言和,如此巧妙的情節設置完成了故事的首尾呼應。故事基調也由絕望和黑暗開始,最後到希望和光明結束,關於和平和愛的主題思想也得到了完美的升華。至此,整個故事其實已經非常圓滿了。

但到後面,從第三部開始,之前原本清楚的主線矛盾突然就開始變得模糊不清甚至消失了。之前已經被升華過的光明和愛的主題也被完全拋棄?宇宙又變成了爾虞我詐的黑暗森林?三體人原本單純直白的神秘無敵形象,在被智子這個日本傲嬌腹黑女的形象具象化後,徹底變成了陰險狡詐、口蜜腹劍的小人?之後更是莫名玩了一出荒誕且失敗的反殺後就集體滾蛋了?

隨著三體人的集體離場,原本人類和三體人的對抗博弈這個主線矛盾也不復存在了。看上去新的矛盾似乎是轉化成了人類價值觀中人性和獸性之間的相互對抗?但之後的故事矛盾發展卻又是毫無轉折、一崩到底。韋德作為獸性的代表本來算個有魅力的高人氣角色,但在劇情中卻一直節節敗退,最後更是毫無徵兆地直接放棄抵抗,主動領了便當?讓讀者大跌眼鏡。而另一方面,傻白甜的人類政府和程心無時無刻總能讓讀者火冒三丈,卻總是能一直不斷成功作死?直到最後太陽系的人類也因為自己之前的作死從故事中消失滾蛋後,故事便徹底變成不斷悔恨中的聖母主角程心的宇宙作死歷險記了。

中途大劉大費筆墨描寫的雲天明和關一帆的故事雖然離奇,好像也帶入了很多新奇有趣的設定。但這些設定描寫卻完美沒有被足夠展開,遊離在主線矛盾之外,更像是拿來湊字數的。雲天明和程心之間愛情描寫以及他的童話故事,除了讓程心作死作得更徹底,讓結局變得更絕望外,對故事矛盾的推進以及人物性格塑造毫無幫助。關一帆的情節則是不知所云,可有可無。其引入的四維空間和神級文明等額外設定不但沒有強化故事矛盾衝突,更是嚴重得讓故事的設定前後邏輯崩壞。這些內容讀者本來以為是大劉為了之後情節提前挖的大坑,可看到最後,卻發現完全是不了了之的爛尾。而主角程心這個人物形象,則從頭到尾則毫無自我思考和主動成長性,完全是個被劇情玩弄和擺布的傀儡。

分析三體系列後部分的戲劇矛盾,從剛開始的三體人和地球人的爾虞我詐、互相傷害,到後來的人類價值觀中關於人性獸性的衝突,最後到太陽系消失後的死神永生的宿命論,一直都在不斷變換中。讀者根本無法從中看出一條貫穿始終的主要矛盾線索,通篇故事更像是各種簡單科幻點子的設定集合和各種人物故事的簡易拼湊。而其故事主題,一會兒是關於對戰爭與和平的思考,一會兒又對人類價值觀中聖母劣根性的嘲諷,到最後更是陷入了一種對宇宙的意識流奇幻描寫和悲觀的宇宙宿命論了。

最後的結果是三體前後兩部分的寫作風格和主題完全不同。前部分風格傾向於懸疑和硬科幻,故事峰迴路轉,主題是關於歌頌智慧和愛,嚮往和平和光明。後部分風格則傾向於奇幻和軟科幻,故事支離破碎,主題則充斥著對戰爭以及人性價值觀的反思,宇宙命運的終極思考、以及一種悲觀宿命論的感嘆。

由此可以看出,大劉認真設計大綱和故事架構的其實就只有前面第一和第二部的劇情,這部分內容才是最初真正單純關於三體的故事。後來的第三部,本質上與三體已經沒什麼關係了,完全是IP大熱後在被迫狗尾續貂的作品。這部分內容作者並沒有完整的情節設計和人物刻畫,想表達的主題和思想又太多太沉重,以至於超出了作者的筆力使其無法完全掌控故事節奏,直接導致了故事和人物的崩壞。最後為了強行將兩部風格迥異的作品聯繫在一起,又生造了宇宙安全聲明等不成熟的設定,推翻了之前的世界觀並造成前後部分人物和勢力性格形象的完全反轉,這才最終導致了三體系列所有的邏輯漏洞和劇情BUG。


我就引用廣為流傳,讓人欣慰又有些難過的《三體》一句話評語吧:

從《三體》開始,我毫不懷疑,這個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

—— 嚴峰

我認為嚴峰老師的意思是,《三體》讓中國科幻在世界科幻文學最優秀的作品中佔有了一席之地。

謝謝評論里各位小夥伴指正。


古往今來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奉獻,所有的靈感,所有如日中天的人類天才,都註定要在太陽系的無涯死亡中滅絕。而整個人類成就的殿堂,必然無可避免的被埋葬在毀滅的宇宙碎塵下。

……

儘管死亡是自然控制偉力的記號和標誌,但人仍然是自由的。

——羅素《一個自由人的崇拜》


心事浩渺連廣宇,而劉慈欣的《三體》便在星空與道德律之間猶疑徘徊。


太陽系如瀑布般流入二維的圖畫,人類此刻才意識到,面對茫茫宇宙,自己實在是太過弱小。星芒如劍閃寒光,漆黑的背景中,墳墓比星辰更密集。時空不過是荒野,生存與希望都是奢侈,人類如何安穩?當面臨末日時,人類又當如何抉擇?


當末日打擊降臨,人類在冥王星上建立了墓碑,地球文明的墓碑,而現代科技手段都無法讓資料保存一億年,因而只能將字刻在石頭上。人類甚至並不指望誰能讀懂,墓碑是給自己的。《三體》系列曾多次出現墓碑或者紀念碑,從最初的紅岸基地碑,到三體人的鐘擺紀念碑,再到葉文潔的墓碑,直至最後人類的墓碑。面對墓碑,一方面能夠感受到人類的面對浩劫的渺小,另一方面卻顯得悲劇而崇高。


劉慈欣在《流浪地球》中寫道,有一面牆,向上無限高,向下無限深,向左無限遠,向右無限遠,這牆是什麼?這不是宇宙,而是死亡。面對似乎永生不滅的宇宙,人類與文明顯得如此渺小,更何況甚至連宇宙也經歷過數次的降維死亡,而成為一個高位截癱的病人。劉慈欣似乎無法找到堅定的信念,無論是科學主義還是人文主義。他幾乎像是被打上思想鋼印的人一樣在掙扎著。


《三體》三部曲全篇八十八萬字,他像上帝一樣創造了一個世界並描寫他,從我們熟悉而陌生的「文革」,直到時光的盡頭。從過去到永遠,從四維到二維,從人類走進澳大利亞到太陽系最終成為二維圖畫,不能不令人感嘆,劉慈欣的想像力已非一個宇宙所能局限。


小說給我們帶來的驚異取決於其陌生化手法,然而其動人的魅力卻來自於與現實的連結。某種程度而言,「三體」是一個隱喻,其最終仍舊指向我們的現實。


2006年,時值「文革」爆發40周年,科幻小說三巨頭「何慈康」(何夕、劉慈欣、王晉康)中有兩人創作了與之有關的作品——王晉康的《蟻生》與劉慈欣的《三體》。這是一個信號,新生代科幻作家經歷了十幾年的寫作過程,科幻小說已逐步轉向真正意義上的大眾文化文本。而《三體3》在知識界引起的廣泛討論無疑更加證明了這一點。


除卻先鋒文學的實驗外,關於「文革」的書寫大致有兩種:一是挺身抗暴的英雄,二是苦難深重的民眾。《三體》未能另闢蹊徑。在「文革」中,葉文潔遭到了數次欺騙、背叛,然而,主流文學中的救世主形象並未出現,她在整個「文革」中始終未能被拯救,她對人類也愈來愈失望,因而最終按下了按鈕,向整個人類復仇。

「文革」是一場災難,並被歸咎於人性之惡,然而這惡並未隨著「文革」的結束而消逝。葉文潔曾經約談那些迫害自己父親的紅衛兵,他們將一切都歸咎於時代,並認為自己在荒謬的時代中沒有罪過,拒絕懺悔。而隨後伊文斯的經歷中,整個工業文明也被描述成一種災難,並將這種災難歸咎於人性之貪婪。從中國到世界,從「文革」到工業文明,災難瀰漫整個世界,而「愚昧無知」的大眾卻意識不到這些。這災難不是特殊時代的特殊事件,而是具有普遍意義;不是機體某處的病變,而是擴散全身的癌症——人類似乎已經無可拯救。


與之相應,三體文明經歷了200次的毀滅與重生,這毀滅卻是由於其惡劣的自然條件所致——三個太陽的不規則運動。然而,葉文潔與伊文斯始終未能看到,三體文明的危機也有其內部因素,三體人並非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但是當「人類」整體墮落之後,只能依靠外來的「天罰」,第一次,「人類」作為一個整體出現了,因為有了三體文明作為他者。由此,人類終於真正意義上將目光投向了宇宙,然而,宇宙的黑暗遠遠超乎想像,人類踏上了漫漫的自我拯救之路。


當葉文潔第一次發出信號後,收到了一個三體人的迴音,「他」警告葉文潔不要回應,否則便會面臨滅頂之災。為求生存,三體世界演變出一套極為高效的集權體制——這在「三體遊戲」中的突出表現便是秦始皇能夠調用三千萬士兵,製造出龐大的人列計算機——但在集權統治下,作為個體的三體1379號監聽員卻感到生不如死,於是便產生了對四光年外那個美好世界的傾慕與愛護。與葉文潔一樣,他們都基於對現實的不滿而做出了對整個文明的背叛,他們之間又真的如表面所見那樣,差異巨大嗎?


除此之外,《三體》中還有許多一望而知的現實影射,如稱葉文潔為「統帥」、最高指示、大國之間的博弈、聯合國權威等等,但最為關鍵並始終貫穿的是關於社會制度的解決方案,進一步說,是處於黑暗森林之中的人類的政治體制問題。


政治體製作為漫漫長路的背景,有著不容忽視的意義。當章北海苦心孤詣,最終劫持飛船飛向茫茫太空時,「專制只需要五分鐘」。當踏入黑暗森林,似乎唯有專制與零道德方能確保生存,甚至為了生存,必須毀滅同行的人類。而在全書的結尾,倖存的人類散佈於數個世界,彼此之間卻已無法聯繫與溝通,換言之,他們成為了不同的文明物種。在黑暗的宇宙中,「人已經不是人了」。


在劉慈欣看來,政治制度是人性、科技與大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同時,民主也未必便強過專制,章北海曾說:「人類社會在三體危機的歷史中已經證明,在這樣的災難面前,尤其是當我們的世界需要犧牲部分來保存整體的時候,你們所設想的人文社會是十分脆弱的。」於是,天堂一般的未來社會在災難面前成為一個巨大的嘲諷。自由民主的人文社會中產生的人是「人性的,太人性的」,如纖細精緻的瓷器一般,美麗而脆弱,失去了剛毅,毫無憂患意識,醉生夢死,不思進取,傲慢無知。他們在危機降臨立刻手足無措呆若木雞,而大難臨頭則慌不擇路歇斯底里,成為一群烏合之眾。末日降臨時,正是這種可笑的同情心與道德感直接導致人類的滅亡——弱小與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面臨黑暗的「宇宙道德」,人的道德實在是微不足道。


有人說,人天性中便有民主的種子。然而這顆種子究竟會以怎樣的形式破土?是否在任何環境中都是良木?「三體」遊戲中玩家幾乎都是精英階層,而他們則深深認識到了人性的鄙陋,認識到文明的罪惡,這些是大眾們所無法觸及的。劉慈欣對於他們的行為,並未進行批評,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認識他們的看法,他認為人類已經失去了懺悔的智慧與意識,無法依靠自身得到救贖。但是另一方面,他也認為人類不應該滅亡,人類還有光輝,但是他在第一部結尾想到的解決方案卻是「蝗蟲」——以蝗災來譬喻人類。到了第二部,人類未來的希望卻幾乎完全寄托在四個面壁人身上,大眾幾乎只是陪襯。而後來羅輯以一己之力拯救了人類,並承擔起執劍者的責任,卻逐漸被人們視為暴君,並對一切強有力的人表示不信任,而將程心選為執劍者,以至於三體人乘虛而入。劉慈欣搖擺於精英與大眾之間,或許因為理性上他應當相信大眾,但他無法確認任何人性的可信,他無法彌補當代人文精神缺失帶來的巨大裂痕。人性無法直接表現,而需要藉助社會——人與人的關係才能展示出來。而在一個纖弱的社會中,美好的人性也會向著另一個方面扭曲。在此,劉慈欣表現出深切的思索。


在制度構建與人性道德中,劉慈欣其實是將「中國經驗」放大到宇宙背景。「文革」時期葉文潔由於人與人之間的猜疑、迫害,導致她對人類絕望而引來三體人;而在《黑暗森林》中人的欺騙性被正面運用,因之產生了「面壁者」——此時的人類雖然沒有明確意識到黑暗森林法則,但已經開始進入這個遊戲了;而在《死神永生》中,程心是一個聖母般的人物,但由於其缺乏殺伐決斷的勇氣,她以愛與和平的名義先後兩次將人類置於絕境。


這些生死存亡的選擇其實可歸於一個選擇:人性還是生存?而作為起點(「文革」)與終點(宇宙)之間的連結,劉慈欣也一直在進行著道德追問:「如果存在外星文明,那麼宇宙中有共同的道德準則嗎?」於是,劉慈欣糾結於兩個向度的道德上:黑暗宇宙的零道德,和人性的道德。人類一次又一次地從絕境中重生,但最終依舊毀滅在歌者那輕描淡寫的清理中(「給我一塊二向箔,清理用」)。是啊,毀滅你,與你有何相干?


黑暗宇宙是無情的,冷冰冰看不到一絲光明。劉慈欣曾經非常強悍地表示:「敬畏頭頂的星空,但對心中的道德律不以為然。」宇宙如同茫茫沙漠,生命多如沙礫,為何人類這顆沙子要如此特殊?雖然人類的內在世界同外在宇宙一樣無限,但劉慈欣顯然對此沒多大興趣,他認為那是「自戀」的主流文學的任務。隱隱約約中,劉慈欣對人性悲觀而厭棄。

「黑暗森林法則」體現了劉慈欣那「人為宇宙立法」的勃勃雄心,其中體現了冷酷而又冷靜的理性——這便是科學精神。《三體》中的強者無不是這種精神的體現,如葉文潔、羅輯、章北海、維德,他們不同程度地引著人類向黑暗森林深處走去,在生死攸關的時刻,他們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同歸於盡。只有這種科學與理性的精神,才能克服道德教條所導致的人類軟骨病。


然而,尼采曾經說過:「與魔鬼搏鬥的人千萬小心自己在搏鬥中變成魔鬼,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在對人性的否定中,劉慈欣卻慢慢的開始搖擺不定,最終逐漸走向了虛無主義。於是,面對內在宇宙時,劉慈欣徘徊於兩級之間。他無法安置人性與「宇宙道德」,而甚至連物理學在黑暗的宇宙中也不復存在,人類只能無可避免地走向滅亡——又何止人類,整個宇宙歷史就是宇宙不斷死亡的過程,黑暗森林最終不是你死我活,而是魚死網破。所有的大海都會幹涸,所有的魚兒也都會死去。


他的矛盾和虛無感與其說是對人類未來前景的預見,不如說是對人類現狀的悲觀。未來人不過是現在人某些特質的放大版。黑暗森林法則中,第一法則是「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法則是「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這裡隱含一個前提,即不同文明所需要的生存資源是相同的。但是在宇宙中,生命形態之多樣性可能超出我們認知,或者微小如夸克,或者宏大如星雲,或者碳基,或者硅基。而即便是相距「僅僅」四光年的人類與三體之間,彼此形態差異亦是十分巨大。我們沒有理由推斷他們在生存資源需求上的一致。劉慈欣卻以此為公理推導黑暗森林法則,未免失之武斷。這兩項公理,說白了就是人類戰爭的起因,而猜疑鏈則是對人與人之間無法交流無法溝通的極端化想像。當囚徒困境放大至宇宙尺度時,我們不免被深深地震撼了,既是為劉慈欣包攬宇宙的想像,也為人類本身的黑暗。


這些不足的出現,並非因為劉慈欣想像力枯竭,而是因為他執著於二元化的認知圖景,試圖以近乎圖解的方式表現生命與死亡,和平與戰爭,愛與背叛,希望與絕望。如此,在浩瀚的星空與心靈之間,必然留下巨大的裂痕。他嘲笑百年後柔弱的新人,嘲笑烏合之眾的民眾,嘲笑道德教條;但另一方面,他又深切謳歌田園生活的淳樸美好,又以崇高的悲劇感描繪了人類最後的墓碑。雖然劉慈欣一再表示唯有科學主義是人類能夠把握的生存方式,但其作品中又處處表現出悲天憫人的情懷,體現出他的古典人文主義關懷。


《三體》系列緊緊圍繞康德的名言來構築,但劉慈欣卻誤解了那句話。道德律「展示了一種不依賴於動物性,甚至不依賴於整個感性世界的生活」,是人類向上的自由意志之體現,而自由的道德選擇能夠使人突破陳腐的教條,不受現世之羈絆,塑造大寫的人。人,正是因其選擇而高貴,因其理性而英勇。幸運的是,雖然劉慈欣曲解了道德律,但他對道德教條的批判卻與康德的道德說殊途同歸,他塑造的一批殺伐果決,勇於承擔的人,背負著沉重的十字架,身後是腐朽的道德教條,面對黑暗的星空,扛起了閘門。羅輯成長為堅強的「面壁者」,在百餘年中一直以犧牲自己來換得和平;章北海拋棄個人良知,不擇手段,但在發動最終打擊之前,心中卻因柔軟而遲疑了幾秒,致使自己喪身太空;雲天明孤身前往三體世界,為人類帶來最後的希望;程心與維德形成鮮明對照,然而二人實際上是惺惺相惜,能夠互相諒解;甚至連作為超級文明一員的「歌者」,在得知整個宇宙都將二維化時,也感到莫大的悲哀。人性基於選擇的自由,宇宙的前景是黑暗而絕望的,但在星空與道德律之間,還有人的自由意志,以此為巨筆,卻能書寫出偉岸的人。


雖然劉慈欣曾經貶低自由意志的存在,並在《黑暗森林》中以「思想鋼印」的方式表明科技可以凌駕於自由意志之上。但無疑,他的人物超越了他的主觀意圖,綻放出自由意志的光輝。人類經歷「大低谷」之後,認識到了文明與生命的價值,認識到生存其實並非第一需求。劉慈欣面對宇宙的黑暗,認為人性脆弱得不堪一擊,但是在內外宇宙中,橫亘著擁有自由意志的人,縱然人性不過是人類的墓志銘,但人依舊可以昂首面對毀滅。


最終,程心一直活了下來,直到宇宙的盡頭,一個世界的滅亡成為追憶的背景。作為敘述者的程心開頭說到:「那一切不是發生在過去,不是發生在現在,也不是發生在未來。」這只是一段記憶,是屬於一個人的光錐內的。如果說光錐之內即是命運,那麼在光錐之外,是否還存在著其他可能性?正如小說中所說,在田園宇宙中,只要有兩個以上的時間維度,那麼一切的命運還都可以選擇。


田園,歷來是人們的理想寄託,無論外面的世界如何殘酷,劉慈欣筆下的田園卻總能有著溫暖。將高維宇宙以「田園」命名,展現出了劉慈欣的人文主義與懷舊心理,同時也給了我們希望:在「死神永生」的「黑暗森林」之外,還有一個光速無限的宇宙,一個文明之間可以自由交流的宇宙,一個充滿愛與和平的宇宙。


在絕望中蘊含著希望,但希望中也有絕望:大宇宙是否能返歸田園時代?田園宇宙出現後是否會再次降維而重返黑暗森林?在這裡,劉慈欣又表現出了他的猶疑。


但是,一絲希望已經可以帶來光亮,無論是對於宇宙盡頭的文明,還是對於現實世界的我們。我們還有時間,時間足夠我們去思考,去探尋,時間足夠我們愛。


我認為《三體》系列的最大價值就在於作者借這個系列提出了兩個問題:我們能夠接受每一個人都會死這個事實,為什麼不能想像人類這個物種的滅絕呢?更進一步想像,地球、太陽系和宇宙也可能滅亡,從人類到宇宙,這一切滅亡時是怎樣的情景?
科幻文學中有一個幾乎不被注意卻又普遍存在的傾向:人類總是有未來的。即使人類沒有,生命也總是有未來的。即使生命沒有,宇宙也總是有未來的。總之,就是很少有人想知道這所有一切的終點到底是什麼樣。而事實上終點完全是很有可能存在的啊,就像一切有一個起點(宇宙大爆炸)一樣,為什麼不想像一下呢?劉慈欣就用《三體》系列,進行了這樣的想像。

雖然我不能肯定大劉本人對人類和宇宙前景的態度是悲觀還是樂觀,不過要在科幻的世界裡創造一個極端悲觀主義的世界,進行對「宇宙大結局」的想像,無疑是科幻作家的自由。大劉為了最終的悲劇結局而設計的路線基本上能夠自圓其說,雖然看起來像是墨菲定律發作(倒霉的事最終都發生了,包括宇宙法則是黑暗森林而不是博弈論中的「一報還一報」),可是說到底,既然作者想看到的就是毀滅的樣子,那麼一切不指向滅亡的因素都是非決定性的——也就是說,高等文明確實可以像@yolfilm所說的那樣忙著升華,對弱小文明毫不關心,但這只是」未來不死「的一種可能性。而作者想在《三體》系列中探討的不是這種可能性,而是」未來可死「這另一種可能性。作者就是想走那條「死路」,一路走到黑,看看路的盡頭是什麼樣啊。這不等於說,作者就判斷現實中的人類和宇宙的未來就只有「死路」可走,只是在文學的世界裡,盡情想像走上死路的起因經過結果而已。我作為讀者,同意匿名用戶的觀點:書中所描述的很多情況只是一個合理的猜測而已,作者那麼寫,我並無異議。但這與現實世界中人類、生命和宇宙的未來,沒有必然聯繫。

也因此,我認為作者在本系列中對極權和民主的種種構想,不見得意味著他推崇一方而貶抑另一方(兩者在此系列中都有機會顯示自身的優劣)——在人類和宇宙都將毀滅的前提下,哪一種政治形態的成功都只是暫時的。作者在本系列中苦心經營的大方向是,無論是哪一種政治體制,都不能破壞未來「走上死路」這個結局。

當然,作者在本系列並不出色的人物和事實的文學描寫中,對中國軍方高層的語言模式、文革中紅太陽的批示等GCD話語模式顯示出了高度熟悉和自如運用;而他對那位委內瑞拉未來總統當選面壁人時的履歷描述,也簡直像直接搬來了鐵血論壇的狂想(笑)。我想,這可能只說明作者確實很熟悉此種意識形態下的思維和語言模式吧。


先評價小說

首先,三體在想像力和點子方面,可謂在世界科幻史上都是頂尖的。
向大劉致敬。科幻小說最開始號稱點子文學,一個出色的點子可以撐起整個故事(比如阿西莫夫機器人系列的機器人三定律,基地系列的心理史學)。而三體三部曲中有無數亮瞎了的經典創意,比如第一部出現的三體世界的恆紀元和亂紀元,比如第二部的黑暗森林理論(你可以說這個理論不嚴謹,但是說實話哪部科幻敢說自己是真正嚴謹的?黑暗森林理論作為一個「科幻小說中的理論」,能夠解釋故事發展,引發讀者思考,已經夠了)、水滴、面壁計劃和破壁人,第三部更是充滿了各種令人拍案叫絕的點子,以至於我當時閱讀的時候,幾乎震驚:劉慈欣你是要讓其他科幻作家改行嗎?把東西都寫完了人家咋整?。。。

就故事尺度來說,第一部是在地球上,第二部上升到兩個文明間的碰撞,第三部達到整個宇宙的高度,確實宏大。在想像力和點子這兩方面,三體在世界其他科幻經典面前也有有驕傲的資本。

但是三體的缺點也同樣明顯。主要就是文學性。中國科幻和國外科幻的差別很明顯,國外科幻相對而言重文學輕故事,中國科幻則重故事而輕文學(或許是武俠小說遺留下來的特點)。國外科幻大多即便創意一般,想像力不出色,但好歹是一部文筆流暢,結構清晰,人物塑造完整的小說;而且如果是硬科幻的話,通常會很謹慎地選擇近未來類的硬科幻,因此不會有太多技術硬傷。而中國科幻則總有一些出色的構思,但是落於文字便總感覺差強人意。劉慈欣就是典型代表,擁有如此出色的想像力,而且竟然敢於挑戰空間和時間跨度都如此巨大的硬科幻,勇氣可嘉,但是三體三部曲明顯感覺就是人物平板(還不如劉的早期作品《球狀閃電》),結構完全不成樣子,輕重不分,故事敘述不甚流暢,無法把各種亮點有序得展現出來。反正我讀完頗有「想法很棒,但是沒寫好,有些浪費了這麼好的點子」的感覺。劉慈欣的文筆駕馭中篇小說感覺正合適,流浪地球、鄉村教師、贍養人類都是優秀的作品,但對付三體三部曲這麼大的架構,明顯感覺力不從心,尤其是第三部,把太多東西一起塞進一本小說里,顯得眼花繚亂但是雜亂無章,不得不靠一次次的冬眠來撐起故事,結構散亂無比,人物塑造更是三部曲中最爛的一部。記得在採訪里,劉慈欣也說三體3是趕工之作。可惜。

總體而言,三體在國內算是科幻小說的巔峰,這點不必說。最出色的中國科幻小說,沒有之一,當之無愧。放在世界科幻里,也算是優秀的傑作,可算是一流,大概和雪崩,深淵上的火是一個級別吧。但和「偉大」尚有差距。三體每一部拿出來,星雲雨果雙獎中至少夠資格拿一個,雙獎的話不好說。但是說實話獲獎這東西沒什麼權威性,不少獲獎作品其實寫的相當一般,有些真正的經典反而被雙獎忽略(最著名的,硬科幻不朽經典,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遊》居然一個獎都沒拿。《安德的遊戲》和《死者代言人》竟連續包攬兩年雙獎。以《海伯利安》之偉大,拿兩次雙獎都不過分,也只拿了個雨果獎而已)


把評論里的東西搬上來:
個人認為,三體系列在國內現在被嚴重過譽了。

之前科幻小說是一個相對小眾的圈子,圈內人自得其樂,圈外人不甚了解。

這次三體3的出版吸引了不少非科幻迷來閱讀這部小說,導致大多數之前沒接觸過科幻的讀者(想像力只局限於現實社會)第一次讀到這種基於科學基礎上,跨度達到整個文明、乃至宇宙級別的深邃想像力和思考,被震撼得意識模糊,以至於忽略了三體在其他方面的缺點,一激動就盲目的打高分,因此導致三體系列被嚴重神話了。 這個現象,和當年黑暗騎士的情況很相似,儘管這兩者本身確實很出色。

三體系列在豆瓣上的評分都極高,三體3更是達到了駭人的9.3分,實在是過分了。個人打分,三體一開了個好頭,8.7分。三體二算系列的巔峰之作,9.0分。三體三玩大發了自己沒收住,但總體而言還是好作品,給個8.3吧。


回復 @電子騎士 的,關於三體系列的所謂「點子」以及整個科幻文學中的「點子」

您理解錯我的意思了。我說科幻「最開始」是點子文學的意思並不是說科幻除了點子外一無是處,而是想要說明一個出色的點子對架構整個科幻構思通常很重要。比如說《群星,我的歸宿》的主要情節很多是基於思動這個概念上展開的,所以在這部小說中,我們可以說「思動」就是一個重要的點子,撐起故事,推動情節,使得小說與眾不同。當然群星我的歸宿的成功還在於其他不少方面,但是思動這個點子對整個故事的重要性是無法否認的

點子不一定是一個概念或者創意,發展的大了,也可以是世界觀。哈利波特就可以這麼理解,它基本就是根據「正常生活的背後隱藏著一個龐大的魔法世界」這麼一個基本的世界觀(點子)發展出整個故事;魔戒更牛逼了,托爾金直接構建出了一個宏大無比的中土世界,這可以看做是一個牛逼到炸的超級大點子,然後在這上面發展出蕩氣迴腸的魔戒故事

當然,點子一般,依然寫成經典的作品也不少,但這就基本等於是寫一部「科幻背景下的嚴肅文學」了, 這就對作者文學方面的才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我很喜歡的一篇:弗洛文奇的《孤注一擲》,一個俗套到不行的劇情,硬是寫成這麼一篇精彩、完美,令人回味無窮的硬科幻短篇,此乃真大師手筆

說那麼多廢話,只是為了說明兩點:1,點子對科幻小說很重要(不過當然不是全部),2,劉慈欣《三體》系列中的點子數量質量都到了亮瞎眼的地步


關於改編成電影

首先,從現實的角度出發,我個人對三體系列拍成電影持悲觀態度。很簡單,這是個中國的小說,至少就第一部而言,文革的情節就不是國外的團隊能拍得出來的。第二部和第三部倒是很值得拿給好萊塢去改編,但國內在幾十年內應該都不具備拍出好的科幻片的能力.

但還是yy一下吧

三體1很適合拍成電影,電影的風格應該類似於《第九區》那樣的低成本,少特效,但是思辨性強、討論深刻的科幻電影,著力於描述「得知另一個文明的存在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即書中的比爾馬修的「接觸符號」理論。

三體2也適合改編成電影,方向是好萊塢那種熱血,豪華,巨星雲集,特效場面亮瞎眼的科幻大製作。個人傾向於拍成上下部,上部拍近未來的面壁計劃和破壁計劃,下部拍羅輯冬眠醒後的情節。媽蛋,想想面壁人和破壁人的博弈以及下部水滴戰役的宏闊場面就激動啊。未來人類社會獨特的社會心理狀態和黑暗森林理論也給電影提供了足夠的思想內涵,如果改編得好,拍成經典不意外。

三體3不適合,理由是我上面給出的三體3缺點,如果要改編的話,需要一個極其牛逼的編劇,大刀闊斧的對情節進行整理和修改。但是由於三體3的場面變化之頻繁,情節創意之宏大,以及故事情節跳躍之不合理(主要是指動不動就冬眠),改編和拍攝難度都會很大

以上。


看了上面的評論,覺得很多人對科幻的感覺跟我不同。

科幻是理科生的聊齋與紅樓夢,是成年人的童話。不值得太高看,也奉勸你不要貶低。

如果文科生還記得部分理科生對紅樓的詬病是如何荒謬的話,我想他們也許能理解當理科生看到文科生評論科幻的文筆和人物塑造問題時是什麼心情。這裡的理科生和文科生應當不限於高考分類,而是更廣義的。

以三體為例,我認同很多人對其文筆的批評。大劉的文筆倒不差,細節描寫,故事敘述都不挫,但感覺上還是沒有達到那種一流小說家對人物的拿捏,對結構和節奏的把控水準。換言之,戰術能力有,戰略能力不足。我看三體的時候也會覺得故事很散,節奏很蛋碎,但最終沒有棄坑。我自認不是一個有耐心的人,對於不是科幻的小說,如果出現上述情況八成是看不下去的。

不是真的寫得有多好,只因為它是科幻,我所謂的科幻。所以我對它的標準不同。其實在我個人淺薄的觀念里,E.T和第九區那種,甚至都不叫科幻。它所傳達的情懷就是當下人類社會裡的情懷,和傳統的藝術類型(如果電影也算的話)並無二致。

科幻帶給人的可以是感動,但不應只是感動。更重要的是新奇,是衝擊,是震撼。如果僅僅是為了思考人生影射現實,科幻和傳統文學還有什麼區別?

所以我會耐著性子熬過羅輯和他腦子裡的小美女談戀愛的橋段,放過乾癟的程心和莫名其妙出現的冬眠,去看光粒和二向箔,去看那些冰冷的星際荒原和泯滅的人倫,去看人們在劉慈欣的那個世界觀裡面是如何應對危機,如何定義價值。讀到人體陣列運算器能讓我想到大三時的微機原理和ALU,看水滴和智子封鎖能讓我想起我低空飛過的量子力學。是的它們似是而非。但我能感覺到衝擊。

不過科幻卻不能改變我。因為它所描畫的世界與我們始終是有距離的。或者可以說,對於一個足夠世俗的人而言,科幻就像無病呻吟一樣毫無價值。如劉慈欣本人所說,科幻就是羅列可能性,它本身沒有能力預言未來。科幻所敘述的東西往往就是無法證明為真也無法證偽的。就像宇宙為什麼一定是黑暗森林,它可不可以不是黑暗森林?完全有可能。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宇宙的物質和能量是不是真的有限。但我所能看到用到摸到的宇宙,卻確實是有限的。就像我一直認為冷戰結束不是因為人類進化了,而僅僅是有一方倒了。成王敗寇,倒的也不一定是壞蛋。就這麼簡單。一個冷戰,一對自己人分化出來的對彼此的威脅就能讓人類走入軍備競賽和相互確保摧毀的深淵邏輯,我想我也有理由相信當更大的威脅到來時,這樣的情況會重現。所以我看書看得饒有興味。但我卻不會用冷戰思維看待我的生活和異鄉求學的朋友們,因為我畢竟不傻。

樓上有人說三體里的世界沒有道德。我倒覺得未必便沒有。道德不過是根據某種世界觀和價值觀得出的規律和準則,與其說黑暗森林裡的文明沒有道德,不如說這只是他們的道德和你的不符而已。科幻和人生的距離就像經典力學與量子力學,我買眼鏡的時候顯然不會去考慮光的波粒二象性。科幻的世界觀就不是真實的,如果接受不了,也許你的閱讀喜歡還不適合我所謂科幻。而這只是蘿蔔白菜的問題。

科幻可以反映現實,也可以不為了反映現實。那麼既沒在描寫過去,也不去刻意的反映現實,又無法預言未來的科幻,價值是什麼?

道德所研究的範疇基本是靜態的,即便有幾千年歷史,放到宇宙時間軸上,不過是一個點。尺度足夠大,哲學也是短視的,現在的哲學和道德在未來可能是愚昧的。但我們卻不會去備案科幻小說提供的所有危機可能性,就像我不會因為怕被花盆砸死於是每次出門前都給樓上所有住戶打電話詢問他們的陽台狀況。因為我活著的這撐死一百年,也就是一個點。所以能看看那些動態的道德和價值觀,看看一個和光速可比的量子世界,讓我覺得很有趣。即便我量子力學就考了57分——好在老師放了我一馬。

如果你有耐心看了這麼多說了等於沒說的文字,然後還覺得有一些認同的話,那麼我想三體對你來說,也許也是有趣的。又何必過分糾結什麼排位和評價。在一個足夠純粹的世界裡面,我們永遠是孩子。科幻的意義,也許就這麼簡單。


今天剛在電影劇網站上看到,《三體1》立項了。一般來說,這就是要準備拍的前奏了。

備案單位是:北京百星社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出品影片有《密室之不可告人》、《信箱E-mail 》,導演都是 張番番。看來《三體》的版權是被這位導演給買了。

——補充——

今天在微博上看了一眼,大部分表示擔心的人,都集中在『特效』和『故事』這兩方面。而這也恰恰是中國電影的軟肋。
不過,我覺得無論最後結果如何,能有一部大製作的、基於本土科幻原創的、有流行文化基礎的中國科幻電影被拍攝出來,對中國科幻電影來說,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有了開始,才能談到後面的問題。


三體解決了未來世界要不要黨領導的終極問題


哲學、行為學、社會學乃至政治學等解釋人類的學科,都是基於現實和歷史的框架構築的,牢牢地圈定在一個可以摸得到邊框的區域里。而科幻、武俠、玄幻等作品賦予了人更強大的能力、賦予了社會更廣闊的形變空間,解釋人類和社會的學科和準則必須有相應的變遷,才能合乎邏輯地嵌入新的架空的世界。牽一髮而動全身,超越現實的作品中,如果沒有適合新境況的邏輯作為支撐,讀者就很難被打動。

為什麼如今很多科幻、玄幻、武俠小說有強烈的快餐感?想像力豐富的作者構築了一個個全新的世界,卻仍舊用舊世界的方法論來為之解釋和運作,就好像一群農民在幻想稱帝後用金鋤頭鋤地一般違和,比拼想像力的「炫技」壓倒一切,卻只是無根之木。劉慈欣的《三體》有兩個亮點,第一個是用文革的反常人間來解釋葉文潔對末世召喚的執念,第二個是用黑暗森林來解釋宇宙文明間的敵意,這都是對異世界裡的新世界觀的成功拓展。文革中,全民性的狂亂和崩塌成為葉文潔厭惡蒼生的起源,除此之外,難再有更宏大的背景能支撐起她對毀滅的離奇嚮往——文革不僅說服了讀者,還通過了與讀者的情感共鳴加強這一過程。另一方面,黑暗森林法則通過猜疑鏈和技術爆炸,合理地解釋為什麼文明間會存在敵意,而庸俗的科幻作家們則喜歡把矛盾解釋為搶奪資源、意圖殖民等等,這些都是地球上的最庸俗最普通的存在,很難在背景更為宏大的敘事角度中說服讀者——皇帝不就是用金鋤頭鋤地嘛。插一句,普通科幻里一些常見的設定,比如星際帝國、星球獨裁者等等,也看起來讓人覺得有種說不出的違和。首先地球上的經驗告訴我們,科技和經濟的發展會促進文化多元和民主,況且一個小小的地球都那麼多角逐的政治勢力,於是猛然拋出獨霸一個星球、極為同質化的大帝國就十分缺乏可信性。架構不從邏輯上深刻解釋其發源,基礎就不穩固。

而三體第三部的《死神永生》,其背景和敘事空間遠遠大於前兩部,人類獲得了極高的科技,但同時面臨生死存亡,在這樣一個極端的背景中,人的行為、思想、政治顯然會發生深刻變化,可此書中大劉顯然就hold不住了,仍然是舊的樸素的地球世界觀在繼續套用,人物因此不得不被客觀操控,而不是成為敘事主體,最終,故事不可避免地走向崩壞。

想像力也需要內在的人作為支撐,否則必如無根之木。大劉的前兩本堪稱傑作,表層和里子都做得很好,至於第三本嘛,只能說超出他的掌控範圍了。

-


在今晚這個時間突然看到這個問題,一下覺得超級感慨;
先上剛剛發的朋友圈吧

可能在這裡我算是開始看劉慈欣的文章比較早的了;而說到劉慈欣就不得不提一本叫《科幻世界》的雜誌。基本上,大劉的很多文章都是在這本雜誌上面首發的;三體的連載也是這這本雜誌上開始的,當時還沒有出實體書。想了想,去把三體第一次在科幻世界連載的雜誌翻了出來,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見過的吧,喏~就這個!


當時五塊錢一本,看這個畫風,是不是很像當時被老師嚴打的不良書籍;還好我母上大人深明大義,我才能在家肆無忌憚的看書。

因為從小家裡就一直定《科幻世界》,而大劉的很多文章都在在這本雜誌上面首發的;很多很經典的中短篇我都是在這本雜誌上看到了。還記得當時上小學字還認不全的時候就開始翻雜誌,而當事還只是會看好看的圖片和文章後面的四格漫畫哈哈哈哈

回到說三體這本書上,前面的很多高票答案我也一一看過來了,有從文字分析的,有從題材分析的,還有從思想內涵分析的都十分到位我就不再累述;或者說這本書開一代先河也當得起這種誇獎;但是時至今日依然認為,這一系列書,或者說大劉的文章的真正的意義和價值,不是這個。

我還記得小學高年級的一個暑假,因為平時看書多,暑假家裡管的松又有大把的閑時間,就在家裡翻之前的雜誌看,於是就翻到了大劉《鄉村老師》;當時雖然看不太懂裡面一些在現在看來很淺薄的專業術語,甚至還有些字都不認識,但是直接被文章所展示的人文內涵和精神世界所震撼,直擊靈魂深處,並且以當時小孩子的角度覺得牛頓三定律簡直nm的太牛逼了!雖然當時很多東西看不懂,但是我都把這些名詞記了下來。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牛頓三定律這個東西,當時覺得物理好神秘,好牛逼簡直是碉堡了我以後要當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這樣才能拯救地球。。。。。。。
也正是這個原因,後來到初中我的物理成績一直是年紀的前幾名,也正式因為劉慈欣的文章曾經對我造成如此直擊靈魂的震撼,我也喜歡上了《科幻世界》這本雜誌,從而在當時那個信息遠沒有現在發達,社會也相對閉塞,甚至在學校的學習生活環境里還不太有的科普意識的時候,讓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更神秘的宇宙,感受到了知識和科技的力量,給了一個普通小孩子不一樣的童年幻想和廣闊視野。而其他的一些比如閱讀的多了語文學的好或者變相促進我了物理學習成績現在想想這些反而都不重要;反正到現在我也沒成為小時候想成為的物理學家。。。。。。你看,人生有的時候就是這麼無奈

而現在的三體也一樣,這本書最大的意義在於,是它給了無數個像當時的我一樣的人一個不一樣的世界,一扇通向別的地方的門;可能很多年以後再回想起這本書,內容可能都不太記得清了,甚至你覺得有些地方作者寫的其實不是那麼盡如人意。但是,當年的它默默的改變你的生活軌跡,讓你知道了還有很多很厲害的人很多不一樣的想法,甚至參與了你的成長乃至是三觀的建立,從中你慢慢你學會了思考,表達和接受不一樣的觀點,讓你看起來跟同齡的傻孩子好像有那麼一點點不一樣,這才是,三體最大的價值所在。

就好像那句話,我看過很多書,後來大部分都忘掉了,而留下來的,就是涵養和素質。


最後,謝謝大劉,謝謝三體;好的文學作品;真的可以照耀很多人。


(多圖預警!!!高能預警!!)不知道,我只曉得這部小說刺激了中國讀者被禁錮的腦洞 : http://threebody.weavi.com
需要你的參與。

歷史上在讀者群體里掀起最多改編及再創作活動的小說
——轉載自Weavi,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時間線

著名場景大觀
地球的二向化


太陽的二向化


水滴


水滴攻擊地球


水滴攻擊地球艦隊


死水滴


萬有引力號


自然選擇號


古箏行動


發現刷子


章北海的暗殺行動


接觸水滴


無故事王國


地下城市


討論怎麼跑~~我是來開玩笑的^_^


紅岸基地


地下城市


掩體世界


審判青銅時代號


曲率推進


他們甚至為心中的小說主角的選擇吵得不可開交

章北海——我不知道你不知道我


大史——有人搗鬼

孤獨羅輯——宇宙真他媽的黑

維德——不擇手段地前進!

智子——宇宙很大,生活更大


伊文斯——主降臨我


他們在討論:
章北海到底是不是鋼印族?
金牛座發生的慘烈的星際戰爭跟雲天明到底有沒有關係?
雲天明和艾AA在藍星上到底是怎麼生活的?
歸零者如何在質量丟失的情況下完成宇宙的重啟?
……


這是一部讓他們哭,又讓他們笑的書。


看過之後一定得找個人傾訴。

我們假想了一個組織以尋找安全感。

我們想看到宇宙被二向化的那一天。

我們想看到宇宙被二向化的那一天。

——————我是分割線——————

收到很多私信問我Weavi是什麼的,在這裡統一做一下回答(請輕拍。。。)。
這是一個介紹Weavi的知乎問答:輕量級的實時在線協作文字編輯服務,有哪些值得推薦? - 申天意的回答

http://weavi.com/是一款非線性文本創作、管理與分享工具,提供在線的文本創作與管理服務。


傳統文本(例如書籍中的文章和計算機的文本文件)都是線性結構,閱讀是需要注意順序閱讀,而非線性文本則是非線性的結構。在製作文本時,可將寫作素材按內部聯繫劃分成不同關係的單元,然後用製作工具將其組成一個網型結構。閱讀時,不必按線性方式順序往下讀,而是有選擇的閱讀自己感興趣的部分。


在非線性文本的創作過程中,可以用一些單詞,短語或圖像作為連接點。這些連接點通常同其他顏色顯示或加下劃線來區分,必須藉助創作非線性文本的工具來進行創作與管理。通過非線性結構,可能實現頁面任意跳轉。


非線性文本具有生長性,即不會被文本結構所限制,從而為創作者提供了更廣闊的創作空間。


Weavi作為一款非線性文本創作、管理與分享工具,擁有文本編輯、圖片管理、遠程存儲功能。非線性的特點是無限層級,以及文件夾、文本和超鏈接的統一,每一條Weavi都可以作為上一級的分支和下一級的文件夾,使用者可以按不同的文件夾分類,添加標籤,注釋,編輯,搜索或者導出。


怎麼用可以看這裡:http://help.weavi.com


關於Weavi的更多信息,掃碼關註:Weavi中國

http://weixin.qq.com/r/LXW-p2rE4TeerS7E9yA- (二維碼自動識別)

No click, No surprise : )


大劉在談及改編電影時,推薦了《球狀閃電》,我想這是他思考後的結果。下面對兩者做個大概比較:
1.《球閃》人物塑造豐滿,對林雲我至今印象深刻;《三體》的人物塑造有特色,但人物多,派系紛雜,對劇本的要求會較高。

2.《球閃》以主角一生為線索,以「新概念」研究基地為主場景;《三體》場景跨度大,更對特技特效、場景搭建有很高要求。

3.《球閃》切入點低,大部分觀眾對球狀閃電不會陌生,知識也主要限於量子物理,而量子物理,經過霍金等人的推動,可是在普羅大眾中最為流行的學科;《三體》中知識面很廣,天文、量子物理、計算機、相對論,在讀小說時,看著一個個科學理論融入情節中確實很爽,但在邁入電影這一通俗文化時,會相應受到一些限制。

4.《球閃》中有戰爭,有林雲的個人英雄主義,對國內觀眾有一些迎合;《三體》中葉文潔向未知文明公布地球信息的做法,讀者在上下文自然能理解,但不得不說這個情節容易引起爭議。

5.《球閃》其實隱隱是《三體》的一個前傳。《球閃》結尾處超人類的觀察者,或許是智子,或許是宇宙森林中某個監察者。《球閃》中曾說,「如果早些發現那個超級觀察者,這場戰爭也許就能避免了」。人類應該一致對外,避免內鬥,這可能就是大劉為日後三體人入侵發出的警示。

另外,《球狀閃電》的漫畫已經出現在「鋒繪網」上,而《三體》還未出現相關作品,也許能瞥見改編難度的一斑……

當然,《三體》先天有巨大優勢,三部曲、曲折的情節、大場面、思想尺度深度,這些都是《球》不能比的,也是一部大片的必要條件。但我認為,請幾個能把故事講好的導演、編劇,拉到一筆中等的投資,先將《球狀閃電》送上銀屏,既是試水,也是藉此打開中國科幻片市場,是個不錯的選擇。我堅信,未來電影史上會有《三體》系列的偉大電影問世,但現在時機或許仍未成熟。

有點跑題,只是順著大劉的推薦做點討論,敬請批評指正。


我對自己回答這個問題不太自信,有些淺。但讓我最後決定寫下來,是昨晚看見朋友圈裡轉帖說《三體》開拍。其實沒太在意去看張靜初主演了(知道朋友圈裡有人評論了才注意到主演),甚至沒有點開去看具體內容,這一個標題就夠我轉了——《三體》。


《三體》對我最大的觸動是敬畏和通達,讓我每每想把這本書推薦給大人和學生們,尤其是看到他們被考試折磨,完全不知道學生的學術興趣在哪裡的時候。


敬畏的片段來自於那個撞球片段(大致這意思)「恭喜你,你發現了現代物理學的第一公理:物理規律在各個時間和空間都是均勻作用的。」當初我看到這段話時著實渾身炸毛(就是字面意思,毫無誇張),因為我從來沒有想到過這個假設是可以不成立的,或者說我壓根沒有想過有這麼一個假設存在,一切就是那麼地理所應當。作為一個高中時代的物理愛好者,我還是有基本意識,能夠模糊感覺到這個假設不成立意味著什麼:今天煮毛豆5分鐘就好,明天就可能需要50分鐘(壓強、沸點不均勻);家門口前走10米路20步就走完了,再往前走10米路整整走了30步(摩擦力空間分布不均勻)……好可怕的世界。完全是想像?不一定,只不過可能因為這種世界無法生存,我們也無法探知而已。


通達在於這麼基本小冊子,把人類文明的重大領域都涵蓋了。如果你是個智力刺兒頭,邊看邊自己想,會發現這本書給你的挑戰從最開始的歷史、倫理,到物理、社會、哲學、數學,再到一定程度上還原我們的先祖歸納演繹現代科學體系的過程(記不記得那一個個用生命實驗推演三體運動的周文王們?),甚至讓你自己去腦補一個互相都能讀懂對方思維的世界是如何運轉的?!一門學科一門學科地割裂學習了那麼多年,頭一次體會到這些學科其實都是世界社會的一部分,一種酣暢淋漓的快感。


我從事教育工作有些日子了,工作原因總要問學生一個我明明知道答案會讓我鬱悶但必須問的問題「你對什麼東西有學術上的興趣?」答案每每都是「我喜歡語文、物理、生物、化學、歷史,這幾門課成績都不錯……」我也總會把《三體》推薦給他們,因為我相信,在這套書里,有著激發學術興趣的「緣分」,對學生如此,大人也一樣。互聯網圈的人喜歡《三體》,看出了生態體系的相似性;政治學家和社會學家從《三體》里看到了黑暗森林的現實寫照;我看《三體》,開始瘋狂惡補量子物理,開始看到物理、數學、哲學的貫通和自己出家的可能……


我是一個差勁地《三體》粉絲。雖然時不時地逛知乎(哥可是實名逛和發帖),很喜歡點開關於三體的一條條評論,驚詫於各位看官出彩的記憶力和遠超於我的熱愛程度。我甚至算不上一個磁鐵(作者劉欣慈,粉絲叫磁鐵,還是朋友告訴我的),甚至記不清裡邊很多很多的細節內容,但一點不打消我對這套書的喜愛和推崇。


或許我記得住的片段在一些狂熱磁鐵看來都是些無關緊要的東西,但對於我來說已經足夠。寫下這篇文章,不想矯情,不想附庸風雅,只是想說:教育也好、生命也好,都很複雜,每個人感受和體會也不相同。但一段旅程,有那麼幾個點能夠觸動你,就是一段好的歷程。再套兩句我最喜歡的東方玄幻小說常見的話,千世百轉,萬千心境,只能靠自己去體會那虛無縹緲若隱若現的「道」。


我看《三體》其實已經很遲了,因為我自己這些年理性思維過於發達,很少去看小說了。所有的小說基本都是通過撥動人類的情感神經來欺騙眼淚的。像我這樣神經過於粗大的人難免有時候會很無感。所以,讀小說的經歷還是很多年前有,最近幾年已經沒有了。最近幾年看的都是大部分人絕對沒有興緻去了解的枯燥類的東西。這裡就不多說了。

但關於三體的信息不斷的自己跳到我眼睛裡來,我知道有這樣一本書,而且知道很紅,但一直沒有看,直到有一天在看鏘鏘三人行的時候發現他們不斷的提到這本書。於是我發現如果我不看一下這本書或許和別人交流會有一些話題障礙了,於是我就還是找來看了。

直接感受是,一口氣看完了三本書,還是感覺很震撼。在我的眼中,這根本就不是一本小說,而是對人類世界觀的思考。在這本小說中,完全顛覆了主流價值觀的所謂和諧,所謂「愛」等等的價值。把人類還原到動物的本質,從源頭上開始考慮生存問題。
因為我自己其實已經把自己改造成了死理性派。作者的很多觀點和我很相似。所以我讀這本書根本上沒有意識障礙,讀得很快,讀完以後為為作者的很多設定讚歎,下面我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觀感。

首先,我們其實是動物。這一點是如此明顯,但也同樣早被我們忘記了。
我們人類來到世界,是伴隨著大規模的物種滅絕的。被滅絕的不光是動物,還有其它人類,你沒有聽錯,僅僅三四萬年前,歐洲還是尼安德特人的地盤,印尼還有一種個子不高的人種,他們都不是智人,他們和我們不是同一個物種,但同樣是智慧生物,是生物學上的人類。他們滅絕了,只有我們自己,生物學上的「智人」生存了下來。我們不光滅絕了其他大量生物,自相殘殺從來都是我們人類熱衷進行的。歷史上的大征伐大屠殺數不勝數。殺人用十萬作為單位來計數。而我們人類自己,在最弱小的時候其實只有幾千人。
好吧,隨著文字的出現,大航海的發現,尤其是互聯網之後,我們地球上的所有人都互相知道了彼此,雖然矛盾衝突不斷,但所有人都有一個底線,就是我們人類不應該在互相殘殺了。與此同時,人類在地球上的統治地位已經不可撼動。也從來不擔心有什麼別的能夠來挑戰人類。於是人類進入了一種奇怪的氛圍中。人類開始呼籲,讓世界充滿愛,我們甚至開始愛護小動物。有的人竟然開始反對別人吃肉。

我們的文化環境終於開始忘記了我們是獵手,忘記了我們是動物,我們是獸。我們曾經滅絕了大部分的哺乳動物。

我們教育我們的孩子世界是充滿愛的,人性的光輝的。但這時候,《三體》這本書擺在了我們面前,它給我們從新描述了動物世界,那些久已過去,我們已經忘記的規則。只不過威脅來自太空,星際空間是新的叢林。

在地球的叢林里,我們人類贏了,甚至叢林都被我們消滅了。但在星際的叢林里,我們人類才剛剛蘇醒。

我們人類的所有文化,都是建立在讓人類互相減少爭鬥,減少內耗上的,但我們走錯了方向,我們以為我們把自己變成蠶寶寶就可以不互相傷害了。我們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我們以為全世界,全宇宙只有我們人類。

我們把自己變成蠶寶寶是可以不互相傷害了,但我們自己也變成了一塊肉,一塊別人可以一嘴吃下的肉。這就是叢林法則,永遠不應該忘記的法則。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所有。

這本小說之大膽,在我讀過的書中絕無僅有,可以坦然的去吃人肉,而李安拍了個電影吃人肉是不敢說出來的,只能是隱喻,懂得人自然懂,不懂得人仍舊可以裝聖潔。

這本小說之深刻是真正把人還原成獸。懂得人是獸的人才有可能救人類。

很多人看了被重塑三觀就是因為你發現自己原來是獸,而以往,你太把自己當個人。所有的社會價值觀,所有的文學,藝術都在告訴你你是人,但只有這本書告訴你,你同時也是獸。

文學作品的魅力就在於,它讓你自己去發現你是獸,而不是告訴你你是獸。

第二方面,談談作品的框架

普通的文學作品,都是講所謂的衝突和對立,以及轉化和化解,都在人際圈裡做工夫,試圖通過動人的故事來讓讀者了解一些人性,或者傳達一種價值觀。文學作品本身從來不是真實的人類,都是被注入了價值觀的故事。

而在這本書里,我看到的作者的價值觀就是客觀,就是邏輯思維,就是對人類的思考,這是我認為這本書根本就不是小說的原因。故事背景看起來天馬行空,但背後是嚴密的邏輯,人的行為看起來古怪,但是是符合人性或者獸性的,這本書簡直可以看作是人性在太空條件下的一次兵棋推演。

當然,科幻小說難免有硬傷,要不然就不是科幻而是科學了。但最重要的是對人類和人性的思考。以及人類社會的組織和共同價值的思索。

第三方面,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人類已經滅亡了,最後生存下來的是誰?
對,是那個叫做程心的聖母。這個女人創造了一個新的名詞,叫做聖母婊。
作者為什麼這麼安排?因為這是符合生物法則的。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個聖母才是最適應了現代文化這個人類生態的物種。

因為她表面上聖潔,其實本質上還是獸,還是自私,作者甚至是到了小說的最後一句話,才挑明了這一點,她把宇宙的物質自己私留了一點。

看見了沒有,這才是進化,這才是成功物種,一個沒有任何能力的人,依靠對人類社會的規律的把握,成功的活到了最後一刻。以往的所有的聖母光環,都不過是為了掩蓋那份自私。作者直到最後一刻,才把這個秘密泄露。

可見作者是多麼的狠這種人,作者一定在生活中遇到了這種人,生活在體制內的人一定很熟悉這種人,她們熟練的操弄著所有的道德規則,卻無形之中為自己謀取利益。她們不需要懂得深刻的道理,本能就可以駕馭自身以及別人。同時掩蓋深深的自私本性。

作者很成功,對這個人的厭惡深入人心。在娛樂化的今天,人們是不容易討厭一個人的,常常賞人一丈紅的華妃娘娘也是可愛的,伏地魔只是讓人覺得恐懼而不是厭惡。只有程心,能夠成功的引起人類的嘔吐的生理反應。

而且,作者還明擺著說,我故意這樣做的,因為我給她取的名字就叫做成心。

與之相反,那些真正想拯救人類的人,從來沒有用愛之類的價值觀標榜自己,他們忍辱負重,刻骨銘心,一往無前,儘管自身也有各種缺陷,但卻真正做到了把人類的利益看的比自己的生命重要。

對於他們來說,人生不是遊戲,而是無盡的責任。在眼看拯救人類無望的情況下,他們都選擇了和人類一同毀滅,這是無聲的讚美。

我們的生活中就同時存在這兩種人,而我們的所有的道德,制度,以及宗教,等等等,都無法制約聖母婊,也無法獎勵真豪傑。聖母婊只是把制度道德當作自己遊戲的場地,不妨礙她獲取利益的自私的心。這種反思,同樣是深刻的。

作為文學作品,首要的目的是當然是揭露人性,作者無疑是極度成功的。雖然很多人說作者文筆差,文筆差是事實,但他本身就不是作家好不好。在我的理解里,他只是一個思考人生的理工男。

理工男厭惡聖母婊,而且成功的讓全世界人都厭惡她。
理工男的思維從來依靠的是邏輯和推理,而不是粘粘糊糊的愛。
理工男想方設法表達的要自己的情感,於是他能夠構架出一部邏輯清晰的小說。

不要相信理工男在人群面前的表述,理工男也需要生活在現實中,也不想直面面對別人的攻擊,也必須要有必要的情商。一個人在作品中說的話,才可以毫無顧忌的表達自己的好惡。

先說這麼多,以後有功夫說不定還能補充。
總之,這部作品其實表達的思想是:
我們依舊是動物,我們的價值觀是值得思考的。適者生存依舊在進行,聖母婊就是寄生在我們人類肌體上和靈魂上的新的物種。


剛剛翻出了當年研究三體三部曲寫的論文,正趕上大劉獲雨果獎的熱潮,姑且來答一答這題。
(事實證明,我的文學嗅覺還是不錯的,當年就賭對了大劉能火,不是那種小眾的火,是今天眾人皆知忙著要給他在文學史上安排地位的這種火。)

首先,三體火了。這是事實。
所以問題在於,憑什麼。

理論上講,中國科幻作家誰火,也輪不到大劉先火,比如韓少王晉康等等,寫的東西明顯更符合主流文學界和文藝青年的口味。
但是最後火的是三體。這裡面有基於三體本身和文學史的必然性。

第一,大劉是一個非常善於描畫場景、善於做視覺化寫作的作家。看過三體的一定對此印象深刻,包括三體遊戲里的人肉計算機、水滴大戰地球艦隊、太陽系二維化,等等。——從這個意義上講,大劉是一個非常電影化的作家,許多大場面描寫簡直就是為電影這一載體量身定做,你就看水滴大戰地球艦隊這一段,直接拿來當分鏡稿都是差不多的。在閱讀者普遍被視覺藝術洗腦的今天,大劉的風格是優勢。

第二,三體佔了題材上的優勢,而且是三部曲每一部都有題材爆點:第一部是文革和網遊,第二部是太空戰和諜報戰,第三部是時空旅行和宇宙終結,比起更加scientific的科學玄思,這種單純的硬科幻主題無疑更加抓人眼球。

第三,其實也是統括了第一第二的最重要一點,「三體」是有著濃重當代文學傳統的一部作品,從根子上講,它符合中國人幾十年來對嚴肅文學的閱讀習慣,對大家的胃口。
毫不誇張的說,三體三部曲,就是中國當代文學的母題大雜燴。
(當然, 這種大雜燴放眼當代其實不少見,但是大劉用它寫科幻,就是高人一籌之處了)
革命浪漫主義,典型環境典型人物,人物成長史。看看三體,是不是這麼回事。很多人說三體的人物塑造是硬傷,太單薄,符號感太強。這就是典型人物啊。片狀人物是革命浪漫主義的通病,太豐滿太糾結還怎麼革命怎麼浪漫。
傷痕文學,根子上是極端情境下對人性的追索。這個不用說了,三體里前有文革,後有地球幾次毀滅前的眾生相,幾個面壁人的故事,單拿出來改個背景,寫進文革時代毫無違和感。
現實主義,把它看做一種創作態度的話,大劉確實是在以現實主義的手法白描「三體」故事。在人物設置、故事演進、場景還原等等方面,都是完全按照現實主義文學的創作方式,小說的講述方式非常接近於五四時期和建國初期的文學作品,有著俄羅斯文學一般的大巧若拙的風格。
先鋒文學。大劉對主角是溫情脈脈的,但是對龍套很有先鋒文學的冷酷味道。太陽系二維化的場面是代表。這種冷靜很多時候甚至顯得有些刻意和做作了。
實際上,大劉對這些風格雜糅的並不是很好,所以在專業讀者看來,三體三部曲的語言風格是有很強的割裂感或者破碎感的,缺乏一個自洽的體系。但是因為題材上的特異性,掩蓋了這種技術層面的瑕疵。另外,這種非常老派的寫作風格和題材上的新銳,產生的張力本身,也構成了三體的魅力之一。
研究這些其實是吃力不討好的,作家大多不喜歡承認其他作家作品對自己的影響,特別是精確到某一個流派、某一個橋段。但是以大劉的閱歷和閱讀量來看,這些風格的影響他基本上是逃不掉的。


智子從三維降到二維,然後再上面刻蝕,哦,這想像力,真的讓我眼前一亮。
還有那無比光滑加堅硬的小水滴那段把我給絕望的啊,人類艦隊太脆了啊,
最後太陽系給二維化了,擦,我很悲傷可能我看的太投入了,可能我骨子裡還是希望有那麼一個窩,總想回窩裡歇會。沒有海賊王那種,我要征服大海的氣魄。


時空無垠地延長,
維度被悄悄埋葬。
歌者在星空的邊緣吟唱,
永恆的毀滅樂章。

在文明掙扎萬年的地方,
三顆恆星布撒不恆定的光。
樂土般的天堂,
卑微的蟲子企圖染指神之權杖。

天真的孩子手握燭棒,
黑暗森林中的穿行,
滿眼皆是骸骨與傷。
熄滅的火光蔓延著恐懼與凄涼。

童話的世界被繪進畫里,
被迫遠走的遊子在時間之外流浪。
在無盡的星河浩渺里,
孤獨迷航。

人類的墓碑,
被印拓在宇宙最低的地方。
永遠塵封的文明,
陪葬著二維的太陽。

正在死去的宇宙,
歸零重生的希望,
散逸的死線曲率的逃亡。
宇宙之外的宇宙人性卻悄然綻放。
當時間消融了一切印記,
愛情卻橫跨了億萬年的離殤。
【謹已此詩紀念讀完三體三部曲】


又看了一遍《三體》,又看了一堆討論的文章,發現如果只是關注人類文明的話,其實三部書只是在重複一句話:弱小與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突然發現人類很難跳出傲慢這宗原罪了。
多少討論文章,無數人站出來,在尋找《三體》的bug,用人類現有的知識來駁斥黑暗森林,駁斥大劉那些可憐的ideas,多麼熟悉的傲慢啊。
因為地球上沒有,所以不行,因為歷史上沒有,所以不行,因為科學研究出來的沒有,所以不行,因為。。。。。。,所以。。。。。。
這就是人類似的傲慢,因為我們不理解,所以宇宙必需有義務有責任按照我們的方式來運行,我們是宇宙的中心,我們是偉大的文明,我們有人性有愛,我們要拯救世界和宇宙。
仔細想想這是多麼可笑的傲慢啊,《三體》其實就是在告訴我,在宇宙空間中存在海量的文明,在漫長的時間中存在很多的可能,會有這麼一種,也許我們現在不能理解,但是我們可以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科學從來沒有絕對,只有不斷假設並證偽的過程。
人性不過剛剛誕生了不到一萬年,人類就開始傲慢的回頭鄙視曾經幫助人類生存數萬年的獸性,當程心說選擇人性,並替別人也做出同樣選擇時,傲慢的人性已經顯露無疑。
善與惡、人性和獸性、民主和集權等等文明的產物,多少人傲慢的以為自己文明所走過的路就一定是正確,善就一定要高於惡,人性就比獸性高級,民主就必定取代集權,道德應該審判一切,傲慢,可笑的傲慢。
我很佩服大劉在《三體》中的角度,只是描寫只是展示,讓人經歷然後思考,大劉寫聖母程心,她一錯再錯卻得到最終的寧靜,這不可笑,這才是宇宙,宇宙不在乎。本就沒有什麼是應該的,所有的堅持都那麼可笑,生存或者毀滅,對或者錯,這都與人無關,最終只有死神永生。
這樣的書寫方式恰好激發了更多人的傲慢,所以傲慢的繼續傲慢吧,我想懂得放下傲慢的人,會感激大劉所描寫的那個黑暗世界的。
PS:其實認為《三體》陰暗,不也是人類傲慢的體現嗎?殘酷的生存競爭超過人類的認知,就稱之為陰暗,可笑啊可笑。

補充幾句:
貌似我被認為是大劉的腦殘粉啦,那也無所謂,畢竟每個人有自己的認識。
其實大劉真的給了我們評價事物另一個角度,叫做「與你何干」,宇宙不會在乎人類的感受的,我很感激他。
其實人類的發展過程,一直是在用已知來解釋未知,這是一個需要萬分小心謹慎的過程,因為我們不知道用來解釋未知的那些已知,是否只是建立在人類的自以為是上(請參閱相對論之前的那段歷史)。我並不嘲笑那些努力用已知探索未知的人們,他們很偉大,但是我害怕的是傲慢終究會毀掉人類。
如臨深淵啊。


我在看《三體1》的時候,腦補到的畫面比看過的任何一部電影都感到震撼,是不說國內導演非要糟蹋好本子,就是好萊塢頂級電影工業流水線我都怕破壞畫面,真是虐死啊,已經到了國內誰敢拍我就問候他全家的衝動!!!比比誰更作死!!!


推薦閱讀:

科幻流派里為什麼有「蒸汽朋克」和「數字朋克」,卻沒有「土木朋克」、「電氣朋克」和「生物朋克」?
「頸後、腦後、體內晶元」這一設定最早出現在哪一部科幻小說、電影中,又有哪些經典作品?

TAG:科幻小說 | 劉慈欣(作家) | 科幻 | 三體(系列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