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園林有哪些元素常被運用在現代景觀設計或建築形態之中?


謝邀。
一直在思考怎麼答這一題,因為提到古典園林要素,想到的難免和大家有所重複。這裡就再做一下簡單的梳理和補充吧。

想起之前看到漢寶德先生在他的書中提過,南方傳統建築布局之所以沒有北方的那麼雍容敦厚,一個原因是受山川地勢與建築材料的影響,所以建築的形態及布局更加靈活多變[1]。同時,園主人為了在有限的空間得到更豐富的體驗,不同的造景手法也隨之產生。所以,可以說現在我們所見的這些園子小到鋪地磚瓦大到亭台樓閣,總體上反映的是當時人的思維觀念以及營建水平。

而時至今日科技發展這麼久,以前很多材料和工藝上的限制已經有所突破,人們的生活方式、需求、觀念也更加多元;各類古典園林元素如今也隨之被符號化——其外在形象所傳達的文化意味已經遠大於其本身的結構和功能意義。因此,古典園林要素的運用如今多處於形而上的層面,僅是為了營造特定場所氛圍而採取的手段之一。

在這先將古典園林的造園特徵大致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1、空間營造手法
諸如借景框景添景夾景漏景對景小中見大欲揚先抑……古典園林里不論皇家私家還是寺觀園林,這些手法多是為了在有限的空間營造出多變體驗而產生的。但是,由於現今的景觀設計手法多少受西方建築、景觀設計觀念影響,加之技術的進步,很多空間營造手法是中是洋很難說得清,所以這點在此就先不討論了。
2、營建材料
植物、鋪裝、水體等。。。大家都懂。。。
3、建築物與構築物
同上。。。例子太多orz 。。。
4、反映傳統觀念的文化意向
如表示官運亨通平升三級的「瓶生三戟」鋪地圖案;表示「玉堂富貴春」的植物配置:玉蘭、海棠、牡丹、桂花、迎春;表示古人作詩情趣的曲水流觴等。

通常人們所提及/運用的古典園林要素便是2+3點,如果考慮中國傳統文化對傳統造園活動影響的話,則可以在2、3點的基礎之上再加第4點。其中細部符號的運用其他答主說的都比較詳細了,這裡就再舉幾個文化意向的例子吧:

自魏晉起古典園林逐漸開始追求詩畫的意蘊以及意境的融揉,所以現今的景觀、建築方案為了體現中式的氛圍,往往也會從古人的書畫中獲得靈感。

  • 偏向直白的如Frank Gehry在中國國家美術館入圍方案(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Entry)中對建築立面的處理:

  • 偏向寫意的如貝聿銘蘇州博物館中的片石山水畫:

  • 偏向抽象的如朱育帆在北京園博園中的作品《流水印2013》:

  • 再往宏觀來說如王澍象山校區整體建築形態與米友仁《瀟湘奇觀圖》的關聯[2]:

總之,齊白石論畫時曾說過「太似則媚俗,不似則欺世」,這話對今人之於古典園林元素的運用同樣適用。如今古典園林里的東西被拿來主義濫用的太多了,所以對於不好的作品未免會給人一種過於矯情或者無病呻吟的感覺。對於好的作品,我也同意 @曹暢 的觀點,它並不是單純的元素堆砌所得,而是在滿足功能,符合現代空間設計手段的前提下以意境的營造為主導,輔助穿插傳統的圖案紋樣、各類材料等來強化這種「傳統」的氛圍。


————————————
[1]漢寶德. 明清建築二論——斗拱的起源與發展[M]. 三聯書店, 2014:13.
[2]方振寧. 王澍建築設計與繪畫的密碼


謝邀。
元素的話,山、水、樹、石、路、建築。
在每個細節上都和現代景觀設計不同。
形式的話,《園冶》後面有個圖集。
現代景觀設計本來就不是東方背景,二者沒法這麼比較。
所謂中式的現代景觀設計也不應是元素的堆疊。

如果題主是要案例的話:
源於中國的現代景觀設計 (豆瓣)景觀材料與細部
源於中國的現代景觀設計 (豆瓣)空間營造
景觀設計的材料語言 (豆瓣)
以上幾本書總結的挺好的,作者俞昌斌。
意境與空間 (豆瓣)
與古為新 (豆瓣)
馮先生的方塔園。


謝邀~ @謝竹君
這個問題太大了,要完全談清楚,估計要翻整部園林史了。
說中國園林的元素,無非是幾個方面 亭、台、樓、閣、水榭、舫、廊、塔、牆、 水、岸、汀、石、山、路、木、竹
但是單單其中某一個方面的形式就有很多,在現代建築里,已經沒有辦法照搬古典園林中的這些小品了,現代建築強調的幾何感,形式感,還有多種材料的運用,但是古典園林還是強調自然美,意境美。
所以,談現代建築和古典園林元素的運用,我覺得應該是在意境上。
----------------------------細說一些元素的運用------------------------------
鋪裝
鋪裝是景觀的一個很大很重要的方面,所以元素的運用也最多
因為皇家園林大多是紅牆綠瓦,所以自然鋪地用灰色為主,當然,即使私家園林裡面的建築也多為灰色,鋪地也多是灰色為主咯~
現代景觀裡面用瓦片這類能表現中國古典風格的元素去表現鋪地,表皮之類的


其實還有很多,百度一搜一大堆。
小品
景亭。我個人不太喜歡這個東西,主要周圍還沒怎麼見到好看的景亭。
其實古典的八角亭,六角亭之類的,還是延續了古典園林的樣式,其實也就是木結構,強調構造感罷了。所以啊,在現代建築裡面就出現像蘇州博物館這樣的東西。


當然,現代建築的材料使用肯定是有創新的,但是內部構架和外部強調邊緣的框架,還是在強調古典建築的形式。

當然,現代建築的材料使用肯定是有創新的,但是內部構架和外部強調邊緣的框架,還是在強調古典建築的形式。
景牆
古典園林裡面那種白牆上扣幾個洞,用來表達借景,我還沒沒辦法欣賞出來美感哈。
萬科第五園好像這個用的挺多的、


怎麼看怎麼都覺得有點路易斯康的趕腳,哈哈
我還挺喜歡這種幾何化的符號的。
但是我覺得最美的是芭蕉配白牆。真的很美。你們可以感受一下~

即使建築不是中式的,但是絕對有民國范兒~

即使建築不是中式的,但是絕對有民國范兒~

我在頤和園裡逛的時候,其實我就在想,古代人修連廊是不是因為怕夏天太曬啊~
大型的連廊在現代景觀設計裡面好像已經不多了(不知道,求搞人解)
我見過的做的很自然的就是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的連廊了。
把幾棟建築自然的連起來,還在形式上有所變化。我個人覺得連廊是很好的增強空間樂趣的地方,我對通道的設置比較感興趣,so~


在任何景觀設計裡面,水都是不可或缺的。
無非是古典園林裡面的水更加自然而已。

竹現在作為建築立面出現的太多了


除了直接使用,其實這種選取豎向上的排列方式也很有中式的味道。

除了直接使用,其實這種選取豎向上的排列方式也很有中式的味道。
最後,其實我想說,古典很多設計都和現代設計有異曲同工之妙的。
明式傢具和包豪斯傢具所追求的精神內核是很相似的。前段去看和珅的宅子,屋中的屏風用的是用木頭做的冰裂狀的圖形,當時我就覺得,形式感太強了!
所以,談到最後,要怎麼說古典元素在現代景觀中的運用呢?
我覺得就是一種感覺吧,古人用詩詞去營造腦袋中的家園,工匠就努力用實物去完成這個腦袋中的家園,如果要在現代景觀中有古典韻味,還得在意境上多考究吧~

等有機會,我想談談包豪斯傢具和明式傢具的共同點。哈哈~


12月26日更,更新內容為山水畫的表達。
最近在做的項目,被山的形態所吸引,就把這一類相關的案例找了出來。先放上圖片吧,後面再做解讀。


現在已經很多這樣的做法了,自從貝律銘造出了山的這種抽象形狀之後,越來越多的這類作品出現。熟悉國畫的人一眼就能夠看出這是取山水畫的畫理來做的,不外乎「近實遠虛」、「主山高聳、客山奔趨」這些畫理。

山水畫,它又有崇山峻岭的、也有綿延丘陵的,這要看個人喜好了吧。

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山高水藏。前面的山體細節豐富,遠處的山就虛化掉了,而且多是綿延遠去到盡頭的。具體到景觀設計里,就 成為了前面的是有肌理或者顏色深、後面的岩石片肌理不明顯或者顏色很淡的。

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山高水藏。前面的山體細節豐富,遠處的山就虛化掉了,而且多是綿延遠去到盡頭的。具體到景觀設計里,就 成為了前面的是有肌理或者顏色深、後面的岩石片肌理不明顯或者顏色很淡的。


以下是原答案,對蘇博的一些認識。
~~~~~~~~~~~~~~~~~~~~~~~~~~~~~~~~~~~~~~~~~~~~~~~~~~~~~~~~~~~~~~~~~~~~~~~
建築形式、空間感受、文化內涵、景觀要素。
經歷過幾個仿古建築的新建項目和一些市政公園項目,發現江南一帶的業主(其實就是政府領導)傾向於有當地特色的設計,關於題主問的古典園林有哪些元素被用於現在的景觀或者建築中,用蘇博做案例都滿足了景觀和建築的限定條件。
一、古典建築上,形式做了簡化,但院落形式還是四合院式的。看下文的模型圖


1、形制方面,硬山、懸山、歇山,都是簡單的直線條。
2、院落之間依然通過連廊連接。


3、室內布置上,屏風和書桌直接用的古典元素。還有那個八角形的建築,仰視看到的效果更像是藻井的簡化版。建築內還開了漏窗,更像是古典園林中帶著游賞性質的建築類型。


4、色彩上,白牆灰瓦,以及牆角的灰色勒腳。

二、空間感受上,其實就是古典私家園林的感覺。

看看平面圖,是否似曾相識?對,就是江南一帶隨處可見的園林平面布局——一勺以象徵江湖的水池、曲折縈迴的建築合院,而且基本上是建築圍著水池在布置。文字不夠直觀,看下圖。分別是同在蘇州的留園(看中部)、網師園。再看看貝老的蘇博,相似度還蠻高的。其實貝老本來就是蘇州人,從小在獅子林長大,中間出現變動離開家鄉去了美國,老來為家鄉設計了這座博物館,用的都是蘇州當地園林的元素,可想而知貝老是融合了多少古典園林的特點在內了。

看看平面圖,是否似曾相識?對,就是江南一帶隨處可見的園林平面布局——一勺以象徵江湖的水池、曲折縈迴的建築合院,而且基本上是建築圍著水池在布置。文字不夠直觀,看下圖。分別是同在蘇州的留園(看中部)、網師園。再看看貝老的蘇博,相似度還蠻高的。其實貝老本來就是蘇州人,從小在獅子林長大,中間出現變動離開家鄉去了美國,老來為家鄉設計了這座博物館,用的都是蘇州當地園林的元素,可想而知貝老是融合了多少古典園林的特點在內了。


再看看中庭水景,相信去看過的人都會為這個設計叫好吧——「以壁為紙,以石為繪」的創意山水 ,一種潑墨山水躍然於眼前的感受。不多說了,看圖片吧。


進入建築內部,要是仔細觀察建築細部,會發現貝老對光線的運用非常獨到。大玻璃天窗下面是細木格柵,將本來已過濾的光線再做分割,得到的是更加舒展的光感。這點可能跟古典元素相關性不大,硬要聯繫起來可能更像是以前用的那種窗欞,光經過窗欞之後也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屏風,把單體建築內部的空間再次做一次分割。


三、文化提取上。蘇州博物館,是基於蘇州當地文化的基礎上做的紀念性建築,因此裡面主要挖掘的是蘇州文化。蘇州歷來就是文化重鎮,可挖掘的東西太多,貝老也選取了幾個重要的東西做了表現。
1、山與水。不管是中庭還是建築內景,都有山與水的存在。


2、含蓄性。這大概是中國傳統園林的最大特點了,美景需要慢而且靜地去體驗去享受,還得步移景異,經過受到壓抑的小空間轉入稍顯寬闊的稍大尺度的空間就顯得豁然開朗。貝老的蘇博同樣如此。

四、景觀要素上,植物、水體、建築上都是傳統要素的延續。
象徵高潔的竹子


象徵剛毅的松


山環水抱的池中水


對蘇博的分析就寫這麼多吧,要看詳細的分析請移步翻閱論文。
這裡歪個樓,說一說個人對傳統園林形式運用到當今景觀設計中的理解。
現在還是很有市場的,除了一些房地產商刻意追求獨特而引入英倫式、荷蘭式、日本式的景觀之外,發現市政項目上業主還是普遍願意接受新中式的。說白了,挖掘下當地的文化特色、結合周圍景觀的特點,為這塊場地根植於他原有的文化來量身定做,業主會很高興,領導又為當地文化的發揚做了大貢獻。但是呢,流於表面是算不上好作品的,相比於簡單立塊簡介牌介紹當地歷史不如上一個燈籠上書「XX福地」來得巧,既有道路的花街鋪地也有牆上的各式漏窗就很好,古典園林講究耐人尋味,多做些變化、多一些繁複的細節、多一些抽象提取、多一些歷史來源,總能給遊人以新鮮感,這就算成功了吧。
以上。


中國古典園林的類別很多,單從對現代景觀設計的影響來說,江南園林以其豐富的形式、深厚的情懷最值得被現代景觀設計所借鑒。

從現存的園林數量來說,江南園林佔比最大,保留的最完整,在園林技藝以及園林理論著作的發展方面造詣也最高。

周維權先生也認為:江南園林深厚的文化積澱、高雅的藝術格調和精湛的造園手法與技巧,均居於三大地方園林風格之首,代表了民間造園藝術的最高水平。

現代景觀設計中運用中國古典園林元素的一些園林景觀也會被稱為廣義上的新中式園林。新中式園林作為現代園林設計的一種類型,繼承發揚了中國傳統園林的精華,提取中國古典園林的特色和符號,並在現代語境下進行再組合再設計。

新中式園林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對中國古典園林的重新反思,也是為中國古典特色的園林營造提供了理論基礎。


1. 江南園林的造園手法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江南園林常用的幾種造園手法。

江南園林中對於造園手法的運用非常豐富,關於江南園林的造園手法論述的古籍也很多,計成的《園冶》、李漁的《閑情偶寄》以及文震亨的《長物志》都記述了關於造園的心得要領。

通過對這些著作的研究,從疊山、理水、植物配置、園林空間營造入手,可以總結出江南園林造園手法有以下四方面:

疊山理水手法

江南地區的疊山手法技藝也就最為高超。李漁在他的《閑情偶寄》中對「山石」有很多精闢的立論。

他主張疊山要「貴自然」,不可矯揉造作,以質勝文,以少勝多,同時推崇土石山,「以土代石之法,既減人工,又省物力,且有天然委曲之妙」 。計成在《園冶》中指出疊山「最忌居中,更宜散漫」,園內庭院中堆疊小山又要講究「或依嘉樹卉木,聚散而理,或懸岩峻壁,各有別緻」。

江南園林中水體形態變化多樣,有聚有散,收放開合自如,水口水尾前後呼應是園林中水「活」的核心。水體駁岸岸高低起伏,曲折有致,結合植物掩映,江南園林靦腆、秀氣的氣質展露無遺。也有駁岸突出水面,打破水體的局部平衡來實現水面層次的豐富。石橋隨水面寬窄架設,分隔水面,增加水面層次景深,在江南園林水面的運用中非常廣泛。

江南園林中水體形態變化多樣,有聚有散,收放開合自如,水口水尾前後呼應是園林中水「活」的核心。水體駁岸岸高低起伏,曲折有致,結合植物掩映,江南園林靦腆、秀氣的氣質展露無遺。也有駁岸突出水面,打破水體的局部平衡來實現水面層次的豐富。石橋隨水面寬窄架設,分隔水面,增加水面層次景深,在江南園林水面的運用中非常廣泛。

. 拙政園中小飛虹分隔水體

. 拙政園中小飛虹分隔水體

植物配置手法

江南地區園林中植物的應用非常豐富,同時園林中植物又有各自代表的意境。江南園林中植物種植手法結合園林布局,有孤植、叢植、群植等。在不同的園林中,相同的手法又能達到不同的藝術效果。

網師園「看松讀書軒」前枝幹斜出的黑松,為全園渲染了一種蒼勁古樸的歷史韻味;獅子林古五松園西院孤植的花石榴,網師園五峰書屋前的梧桐則作為庭院內的主景栽植。拙政園遠香堂前叢植的廣玉蘭、怡園拜石軒前的竹叢等,利用叢植更充分的表現植物自然特性,形成強烈的局部區域視覺的效果。

. 網師園「看松讀書軒」前的黑松

. 網師園「看松讀書軒」前的黑松

園林空間營造手法

江南園林空間的多樣營造也是江南園林與其他園林的不同之處。園林空間的營造手法有空間的對比、分隔、延伸。空間的對比指的是江南園林中小中見大,壺中天地的空間手法。小與大是相對的概念,通過園林入口的狹小來反襯出園內的豁然開朗。

空間的分隔依照視線是否穿透又分為了實隔和虛隔。實隔,將園內外隔開,辟出「城市山林」,在園內不同景點間隔斷也能增加園林內部空間多樣,無形中放大了園林。虛隔,利用了園中門窗等進行分隔,相鄰空間相互滲透,隔而不斷,延伸空間,增加景觀層次。

空間的延伸主要採用「借景」和「框景」兩種手法,計成在《園冶》中提到好的園林標準應是「巧於因借,精在體宜」,借景又應「精而合宜,巧而得體」,借景有遠借、鄰借、仰借、俯借、應時而借。江南園林由於自身體量有限,遠借成為了園林空間延伸的重要手段。

例如:拙政園之借景北寺塔、寄暢園之遠借錫山龍光塔等。園林周邊若無佳景,在園內借鄰近景物的聲、形,將人對空間的感受無形中通過聲形蔓延,也是增加空間層次的手法,如:拙政園之留聽閣、聽雨軒等。框景其實也是借景的一種方式,「四面皆實,獨虛其中,而為便面之形」這就是李漁所說「尺幅窗」、「無心畫」的框景手法。

江南的傳統園林往往會特意利用門窗、走廊等,收納另一空間的園景,空間的延伸以及空間之間的滲透,讓景色雖隔著一個空間亦可觀賞。

. 拙政園之借景北寺塔

. 拙政園之借景北寺塔


2. 新中式園林中江南園林造園手法的運用

那麼在了解江南園林造園手法之後,我們再來看看在新中式園林中,這些手法是如何應用的。

蘇州博物館

疊山理水手法的創新

蘇州傳統的園林中十分重視疊山手法的運用,獅子林中變幻莫測的假山,戈裕良設計的環秀山莊假山構築手法都是江南園林疊山的經典。但是在新中式園林中如果直接仿照蘇州園林中的假山置於蘇州博物館中卻並不合適,如同一個現代仿製品,沒有了其新的特點與內涵。

設計師巧妙的將假山更換了一種表達方式,不是用傳統太湖石來堆疊,置於立體的空間中,而是用粉牆為底,假山為圖,在博物館水邊一側白牆上用片石假山構成一幅中國傳統山水畫卷,山脈延綿,呈現出清析的輪廓,體現中國傳統藝術中的剪影效果,假山前一方靜池,曲橋蜿蜒置於其上,以江南園林小中見大之法,營造出如畫般的山水景觀。片石假山還與周邊的植物形成呼應,遊人在橋上遠望,步移景異,假山與植物搭配形成的畫面隨著視角的不同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植物配置手法

園林植物的應用上蘇州博物館採用了江南園林典型的孤植和叢植的手法,在多處空間中通過孤植或叢植「松、柏、竹」類象徵性植物來營造全園高雅的意境,意味悠長。

在中央水池的周邊以植物的孤植為主,不加任何其他的修飾,只那一株就能體現出園林中的深遠意境內涵和設計者想要傳遞的江南園林思想的深邃。在建築內部的空間的小庭院中,植物多與單塊假山石搭配,植物多選用枝幹彎曲,造型多變的樹種如龍爪槐、櫻花等,植物與山石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上下呼應,形成山石與植物融合的和諧景觀。

植物的配置不僅僅要講究植物單體的美,更重要的是如何融入到整個園林之中,在園林中不顯得突兀,數量適宜,這就要求設計者在植物的搭配上與周邊的建築相協調。例如在廊道一側露天空間的植物布置選用江南園林中常見的芭蕉點綴一些八角金盤為底,圓形的洞門將其框景,把植物很好的融入建築中,成為建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中式園林中植物配置多會引用江南園林中的植物孤植與叢植的手法,區別於現代園林設計中植物種類或品種的大量引用和植物的大面積栽植,新中式園林著重於表達植物的內涵與意境,用孤植或叢植能較好體現植物的意味悠深和園林的深度與歷史底蘊。

. 蘇州博物館水體邊的孤植樹

. 蘇州博物館水體邊的孤植樹

. 廊道一側的芭蕉與八角金盤

. 廊道一側的芭蕉與八角金盤

. 叢植的竹林表達的高雅情操

. 叢植的竹林表達的高雅情操

框景手法的運用

傳統的江南園林中的框景手法多借用花窗、門洞等古建築形式來表現。在新中式園林中也繼承了江南園林的這一借景與框景手法,採用幾何外形的門窗,用一些傳統形式的花紋融合現代的建築材料。蘇州博物館新館的門窗形式就多為簡單的幾何造型,有六邊形、三角形、方形,還有極具古典園林韻味的海棠形和月洞形。

蘇州博物館,通過玻璃與鋼結構的現代材料組合,形成了具有現代感的大圓造型的方形大門,但是從視覺效果上就如傳統的月洞門一般,使此處的大門更具有視覺衝擊力的同時,也喚起人們記憶深處的中式傳統情節。

特別是對海棠窗作了進一步的嘗試,窗內配以文人最為喜愛的冰裂紋的窗格,具有傳統文化內涵的冰裂紋和具有濃郁古典園林氣息的海棠形的花窗,亦框亦景,豐富了牆面的線條層次,美化了牆面,營造了古典園林的氛圍。這些門窗洞口經過深灰色的石材線條的裝飾,與同種材質的屋面形成呼應,與「粉牆黛瓦」的江南建築融為一體。又與大面積的白牆相配,對比十分強烈,突出了景框的存在感。

框景手法將外景收攝其中,不僅僅可以在江南園林的營造中取得很好的效果,在無形中擴大園林的範圍,在新中式園林中,運用框景的元素能夠讓來訪者帶入一種傳統的基調之中,為整個園林的古典特色奠定了基礎。

新中式園林中的框景同樣能借景園外,而且園內院外不同景物的時代差異通過門窗這一媒介相連,固定在白牆之上,好似將不同時代的產物融於一幅畫中,讓遊人體會到雖然時代變遷但是園林思想仍未改變。

烏鎮互聯網會展中心

烏鎮互聯網會展中心坐落在典型的江南水鄉小鎮——烏鎮,是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會址。龐大的建築整體巧妙的「藏「進了槳聲燈影的水鄉小鎮中。

烏鎮互聯網會展中心打破了現代建築風格中以建築單體為主,強調單體的形狀出奇,而較少關注建築與周邊環境的的封閉系統,汲取了江南古典園林中築山理水、花木建築相融合的藝術特點,讓整體的建築風格更像是一座江南水鄉的園林。

園林空間的處理

會展中心以江南園林中的粉牆為紙,墨竹為畫,層層疊疊的江南的小青瓦覆蓋其上,點綴特別設計的斗拱結構,將原本現代的建築,營造出一種江南水鄉園林的景緻。園林空間也運用了江南園林中建築圍合成的開敞中庭空間,還有以一些園林構築物分隔圍合的園林虛空間。

服務中心花園是由服務中心圍合的一個中庭空間,吸取了江南園林庭院的布局特點。空間以綠色草坪為底,一條青石和鵝軟石鋪設的蜿蜒小徑分隔中庭空間為一大一小兩個空間,大空間中又布置了兩處大小不同的平台可供幾人交談停駐,來客沿步道慢行,可以達到步移景異的效果。

在草地上有兩處假山石,由三五塊太湖石堆疊,形狀自由又不失神韻,搭配一株羅漢松、一株南天竹、一株龍爪槐和一片杜鵑和一些地被植物組成一個小型植物組團,雖然此處植物群落簡單,但是卻能滿足四季有景可賞。

假山群體量不大,數量不多,但是左右兩座假山一大一小,一主一從,體現出了江南園林簡遠、疏朗、雅緻、天然的造園思想。中庭一隅種植一片竹叢,用竹子這一具有獨特園林文化的植物來體現整個中庭空間的隱逸與高雅的情調。整個中庭空間小巧、靜謐、深邃,既有現代極簡主義的設計思想,又有江南園林深刻的內涵。

. 中庭中心花園小空間

. 中庭中心花園小空間

. 中心花園的植物小組團

. 中心花園的植物小組團

. 中心花園的園中小徑

. 中心花園的園中小徑

. 中心花園一隅的竹叢

. 中心花園一隅的竹叢

烏鎮互聯網會展中心還包括了由藝術構築物圍合的虛空間,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會議中心周邊用鋼筋圍合的空間。幾萬根鋼索經緯交錯,形成一幅巨大的垂掛帘幕,象徵烏鎮盛產的絲綢,以三五重疊的方式交織成網,以網路肌理寓意「互聯網」。

江南園林中空間的分隔方式和思想依舊對新中式園林中園林空間的營造有重要的意義。在江南園林中通常採用漏窗和門洞來分隔兩個空間,隔而不斷,空間的連續性得到了延伸,空間層次也更加豐富。

但是在新中式園林中,現代科技的發展,用來分隔的空間的材料也不斷變化,但是手法和思想還是延續了江南園林中的精髓。會展中心用鋼筋簾幕在現代的語境下的運用詮釋了傳統造園手法如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藉助新材料迸發出活力。

. 會議中心外圍的鋼筋幕簾

. 會議中心外圍的鋼筋幕簾

. 鋼筋幕簾形成的虛空間

. 鋼筋幕簾形成的虛空間


現代園林的設計,特別是一些以商業開發為主的園林景觀設計,絕大部分都採用了西方園林的設計手法,既有融合後現代主義設計語言的簡約抽象的設計風格,也有千篇一律的對「標準式」西方公園模板的套用和公園典型要素的排列組合式拼湊,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設計院之間的相互抄襲套用或是國外新鮮設計作品的「拿來主義」,強行應用。

新中式園林雖然也採用了一定的現代設計手法,但是在設計思想上卻不丟失古典園林園林傳承下來的精髓,摒棄那種為了增添幾個噴泉或者及其形象化的雕塑而打破園林中應有的自然設計的平衡。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多種多樣,是我們當今園林設計的寶庫,很多江南園林的造園手法如果在新中式園林的現代語境下運用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從江南園林中提煉出其獨有的「景觀符號」、「景觀氛圍」也是新中式園林可以從江南園林中汲取的精華,在新中式園林中採用江南園林等手法去營造景觀效果,一方面利用現代的景觀材料,另一方面又採用以上江南園林的傳統造景手法,就能夠達到傳統江南園林所不能表現的新高度。

在現代園林設計中或許有了更加好的工程施工方式,而不再去運用傳統的疊山理水手法,但是江南園林的疊山理水傳承的不僅是其施工技藝,更多的是體現如何設計疊山理水,營造出園林空間變換與豐富意境

新中式園林通過對於江南園林造園理論精華的汲取,形成了一種創新的園林思想,也就有了新中式園林發展的一個根,如果對於中國眾多古典園林都進行深刻分析並加以融合進新中式園林之中,那麼新中式園林就能形成密集發達的根系,深深地扎進中國文化的土壤之中。


現代景觀設計本來就不是東方背景,二者沒法這麼比較。


謝邀。拋幾塊磚。
搞了三個景觀工程了,結合平時去的公園。
有幾個真的是常用的元素。
1,景牆(高矮胖瘦紅黑灰白反正拉堵牆往那一放肯定不會丑)
2,漏窗(相對較少,經常配景牆)
3,木結構亭子(四角六角最多)
4,大塊大塊的石頭駁岸啊(用爛了)
5,各種形狀的花架配上紫藤(爛的滿大街都是。。)
暫時就這麼多。想起來再加。


中國現代有很多本土設計師,他們在自己的建築設計中經常會努力去反映中國傳統園林的意境。但是,不同於外國的現代景觀設計,我國的景觀設計似乎沒有一個明顯的而且具象的特徵,這似乎是我國現代景觀設計沒法在現代世界景觀中凸顯出來的原因。
枯山水之於日本,橢圓之於北歐,鮮艷色彩和高架水槽之於墨西哥,等等。
所以個人覺得需要一種基於傳統,且具備普適性和現代性的一種具體標誌來提領中國現代景觀發展,這需要我們大家的努力。


元素我覺得主要分為自然元素和人文元素,自然元素例如:山石,水體,植物等等,人文例如詩歌,宗教,歷史等等還有就是一些精神,理念等等借鑒或者是保留在現代景觀建築之中


栓馬樁


分享點圖給各位看看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246161974uk=3842281641


樓主可以看一下嘉庚建築 它是現代風格與中國古典建築的完美結合


如果從園林運用來說,主要的古典園林元素有置石、洞門、亭台、漏窗、雕刻、花街鋪地、栽種方式等;運用到建築上,主要是屋頂制式的不同,還有開窗開門的樣式等。


散點、變幻、步移景異、小園林見大山水的景觀空間組織。


推薦閱讀:

從建築師的角度如何評價蘋果公司新總部 Apple Park?
全玻璃透明的蘋果專賣店如何解決強烈的太陽光射入問題?
什麼樣的建築可以稱作「綠色建築」?
建築設計行業有哪些值得向外行推薦的常識?
景觀與建築設計中,怎樣才是好的生態設計?

TAG:建築 | 建築學 | 建築設計 | 景觀設計 | 古典園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