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角度看「善意的謊言」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是否會有不良影響?
所謂「善意的謊言」大多起到一個情緒緩衝的作用。出了一個大事,怕人接受不了,所以編個事由,把事情緩下來再處理。所以「善意的謊言」本身並沒有太大影響,他只是一個緩衝的手段,關鍵是之後你要如何處理這件你緩衝的事。
比如小孩兒他爸死了,就騙孩子說「你爸出差了,一周後才回來」。那一周之後,爸爸沒回來,你該如何安慰孩子呢?這問題總要面對的,爸爸不回家,總不能瞞一輩子吧?
為什麼不能永遠瞞下去呢?對孩子而言,感情平穩固然好,但更重要的是要對世界有個合理的認知,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如果你一直騙孩子爸爸去出差,而實際上他不回來,你又不告訴孩子真的原因,那孩子會不會認為爸爸拋棄了家庭私奔了?會不會認為媽媽把爸爸殺了?會不會認為爸爸被邪惡勢力抓走了而媽媽被洗腦了?如果他這樣隨便想,勢必會有很多不利影響。所以,為了不讓孩子過於豐富的想像力,把原本相對簡單的事情搞複雜,儘早、及時地去溝通真相,比隱瞞要好得多。煞費苦心地去經營一個謊言,於人於己都是一種折磨。
(公關的原則也是如此,遇到大事件,第一時間應該站出來,如果一味地去捂去瞞,人民群眾就說什麼的都有了。今天有個新聞說,某都督如果不公審,謠言肯定滿天飛,就是這個理)
所以最終,被你「善意地欺騙」的人,最終還是要去面對這件事,還是要去處理感情衝擊。如果他情商高(控制情緒和感情的能力強),或許你不騙他他也能很好地接受;如果他情商低,僅僅用善意的謊言去拖延也沒有任何效果,該哭該鬧一樣逃不掉。
所以從我的角度來看,如果現在時機不合適(比如2013年高考有個姑娘父母被砸死了),可以編個「善意的謊言」先把這段時間挺過去,之後時機合適了,再好好說,去直面這件事,跟孩子一起把這個感情難關給過了,然後爭取能讓他以後更堅強,在情感上面能有所成長。而如果時機合適,我認為儘早溝通真相會更好些。
「善意的謊言」是術,「坦誠溝通」是道。
-----補充-----我突然想到,大多數老師和父母都會騙孩子說,「高考完了就解放了」……然後同學們就會逐步發現坑爹的現實……(這能排名當代中國第一大「善意的謊言」嗎?)
我覺得很多家長和老師應該在應對高考這件事上有一個正確的引導,即使事前沒有,事後上了大學也應該有,這樣會讓很多同學少走些彎路的
排名前三的答案都很贊!
這個問題需要注意的是一點,這個孩子在 善意的謊言中 是處於哪個位置,是處於一個聽眾(接受謊言的人),還是做為一個第三方觀眾(看到a對b善意的謊言,甚至是去模仿)
前面的回答基本都是從聽眾的觀點來出發,被動接受善意的謊言的孩子,即便是情緒上能得到是適當的緩衝,但是認知上還是需要一個良好的溝通來來消除「謊言」帶來的負面影響。譬如知道真相後受騙感激增,從而引發更大的矛盾。善意的謊言終究是謊言,到最後發現真相的時候,還需要更多的能量去彌補謊言帶來的創傷
問題的角度是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看 善意的謊言 對 孩子有哪些影響,而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無非就是 四個字-----知情意行,或者通俗簡單一點說 個體---認知 情緒 行為(所以我們就只討論善意的謊言對這三點的影響)
我們來舉個例子,@丁若水 小時候經常看見隔壁 黃叔家老婆在質問黃叔是不是有私房錢,黃叔都堅定的說沒有,而且表示黃叔婆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他不會騙她的。每當黃叔說完這話,黃叔婆都開心的笑了。重重在黃叔臉上親了一口,表示晚上給他做好吃的!這個時候若水就很疑惑,那天明明看見黃叔把錢藏在門口的花盆底下,黃叔為什麼要對黃叔婆說謊呢?黃叔婆如果聽到真相後肯定會大發雷霆的,而聽到謊言後卻眉開眼笑,還去做好吃的晚餐?
這些問題就會在若水的心中種下一個種子, 謊言當然會使人傷心,但有的謊言不一定是壞的啊?例如:善意的謊言。說善意的謊言是可行的!比起實話,是更有好的結果,好的回報。黃叔說了謊不也得到了一頓豐盛的晚餐?在聯想自己遇見的一些電視劇里的情節,爺爺吃著饅頭喝涼水假裝說吃紅燒肉喝雞蛋湯就是怕女兒擔心再千里迢迢回來看自己,還有些謊言雖然是阿諛奉承,但是結果大家都很開心呀~!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過一個替代強化現象,觀察者因為看到別人(榜樣)的行為受到獎勵,他本人的間接引起的行為的增強;觀察者看到別人的 行為受到懲罰則會引產生替代性懲罰作用,從而抑制相應的行為。
若水看到黃叔說謊卻得到了獎勵,她本人會間接的引起行為增強,即說謊話次數的增加。但相反,如果黃叔婆發現了私房錢的事兒,知道了黃叔在騙他,就跟他鬧離婚,分財產。若水看到了黃叔得到了懲罰,就會抑制減少行為的發生。
但事實是,我們經常嘗到了說善意謊言的甜頭。而孩子也看到了甜頭,所以去模仿!
模仿善意的謊言作為一個x因素,首先會改變對謊言的認知A,我們從小被教育是要做一個實誠的孩子,要說實話,不能說謊。但x因素改變了我們對謊言的認知,認為謊言是可行的,合理的。能接受的! 從而引發一個行為B的發生,在某些時候可以不說實話,說謊話,說善意的謊話,接著導致了一個結果C就是大家都開心(或者大家都沒有不開心)最後,一個好的情緒反饋又影響了我們的認知A,周而復始。
孩子經過XABC的模仿過程學習,在今後遇到問題時本應可以坦誠的溝通變成了習慣性去善意的謊言。所以作為成年人除了要控制對孩子善意的謊言,更應該減少讓孩子目睹善意的謊言。和更加正確引導孩子。(這裡插一句@黃宇文 在評論中的觀點,孩子慣於說謊,不管是出於善意的還是惡意的,都存在這麼一句潛台詞:「直接的表達是不好的」。這一點兒童也會學起來。)
突然想起了很多男女之間的關於善意謊言的吵架,最後插一句。心存善意的謊言,不是站在道德制高點去證明自己是為對方考慮才說謊的。也許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但我始終相信,實話實說才是維持兩性關係最好的基石。所謂善意的謊言,我覺得更多的是從說謊者動機的角度去判斷,說謊話的人的出發點是為了對方好,是出於善意的。當然好心常辦壞事,善意的謊言不見得結果都是好的。
贊同程毅南的說法,善意的謊言最典型的就是給對方一個情感上的緩衝。親人的離去,騙小孩出差去了;家人得了癌症,騙患者沒什麼大問題,手術很成功。我以前教過初中的思想品德,這是在課文中有出現過的例子,可以說這樣的善意謊言是在中學德育中被提倡的。但從心理角度來講,可能只能是一個權宜之計,因為這種重大事情的謊言總有暴露的一天,或者說暴露的可能性極高,甚至隱瞞了會發生一些我們不知道或者預料不到的對對方的傷害,一旦處理不當可能面臨更嚴重的情感上的傷害。
善意的小謊言生活中太常見了,而對方並不見得會知道事情的真相。明明覺得對方的穿著土到掉渣,也要跟迎合對方說還不錯!明明覺得這小孩不僅資質平凡而且調皮搗蛋鬼,嘴上也會對他說「你很聰明,只是不夠努力!」。工作遇到困難勞累鬱悶了一天,回家面對妻子、小孩也會強露笑臉。年輕的夫婦周末要外出看電影,騙寄在爺爺奶奶家的年幼小孩說是出去加班賺錢。而這些生活中的小謊言並不會暴露。正所謂人艱不拆嘛,有時候不讓對方知道事實的真相,特別是小孩子,是出於對對方心理健康成長的保護。
這題目讓我想起幾個月前看過的一個帖子不從小就向孩子還原社會殘酷的原因是什麼?
所以,生活中對小孩善意的小謊言,不暴露可能沒事,一旦暴露就會傷害你們彼此之間的信任關係,而信任關係修復可就沒那麼容易了。所以小孩漸漸長大,謊言就容易識破,家長老師們還是盡量少說自以為是的善意謊言,更多的坦誠相待。
謝邀。
【提供一種可能性,僅作參考。】
1、謊言一定會被拆穿;2、謊言肯定是要與道德聯繫在一起的。(「善意的謊言」也是謊言!!)
接下來我要請出發展心理學界鼎鼎大名的皮亞傑大爺來簡單介紹一下他的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研究。
大爺說:「兒童的道德認知是從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轉化的過程。兒童道德認知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前道德判斷階段(2-4歲);2、他律道德階段(5-7歲);自律道德階段(8-11歲)。」【謝謝大爺,撒花么么噠~~~~~~~~】
三階段是這樣界定的:
1、 前道德判斷階段(2-4歲)
這個階段的孩紙沒有真正的道德概念,他們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2、 他律道德階段(5-7歲)
這個階段的孩紙認為規則是權威所給予的,在判定是非時、按是否遵從權威來判斷是非。判斷行為的好壞完全根據行為的後果、而不是根據主觀動機。
舉個栗子!(再次鳴謝皮亞傑大爺的對偶故事法~~~)
這裡有兩種情景:A,小明想幫媽媽洗碗、結果不小心打碎了10個盤子。B,小方想偷吃柜子里藏著的糖果,結果不小心打碎了1個盤子。
然後問孩紙們:「小明和小方這樣做以後,媽媽看到了會責怪誰呢?」
孩紙們會說:「小明!!因為他打碎了10個、小方只打碎了1個!!」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們才不會管你的動機是什麼呢、想幫忙和想偷吃區別在哪裡、傻乎乎分不出來也。但是一個打碎10個、一個只打碎1個,這裡的區別不要太明顯,擺明了打碎了10個盤子的小明犯錯更大好么!!
OK,例子講完,爸爸媽媽們還是不要欺騙這個階段的孩紙吧,因為說謊是不對的!!是偏離規則的!!
3、 自律道德階段(8-11歲)
這個階段的兒童認為規則不是絕對的,在判斷行為時既考慮後果、也考慮意圖。
還是那個栗子!
小明和小方的問題,這時候的孩紙們更傾向於小方應該受責罰。
為什麼呢?因為小明的動機是善意的,孩紙們能夠理解小明!
但是,爸爸媽媽們千萬不要覺得這個時候說點「善意的謊言」就OK了,答案同樣是NO!NO!!NO!!!
為什麼呢?
還是先講個故事吧~~【先撒花謝謝班杜拉大爺么么噠~~~~~~~~~~~】
這裡有三組同樣活潑可愛天真爛漫的孩紙,讓他們分別觀看三組錄像帶,錄像帶里相同的內容是「成年人毆打玩具娃娃」,不同的是攻擊行為出現後的結果。第一組:攻擊—獎賞。成人攻擊後會得到獎賞(稱讚啊,巧克力等物質獎勵啊);第二組:攻擊—懲罰。成人攻擊後會得到懲罰(責備啊,打他啊);第三組:對照組,成人攻擊後既沒有受到獎勵也沒有受到懲罰。
錄像帶介紹完了,孩紙們也看明白了錄像帶里的故事。接下來,把孩紙們帶到與錄像帶相同的情境中,猜猜會發生什麼呢?攻擊—獎賞組的孩紙們學會了毆打娃娃,攻擊—懲罰組和對照組沒有這個現象。
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們要問了:「那我說謊之後再向孩子強調這是不正確的不就行了么?孩紙們就不會習得說謊這個壞習慣了吧?」
NOOOOOOOOOOOO!!!!!!!!!!!!
讓我們再看這個實驗的後續研究,實驗者們告訴三組小孩紙們:「如果你們表現出了錄像帶中的行為的話,會得到果汁和一張優美的圖片哦~~」好的,這下完了,小孩紙們都開始毆打娃娃了……
爸爸媽媽們,就算你們沒有主動強化說謊這個行為,但是萬一孩紙們在其他情況下得到了強化,也是會習得這個行為的哦~~
總結:
1、影響親子關係,心中的榜樣崩塌。(反正我當年發現被爺爺善意欺騙後,覺得爺爺的形象沒那麼光輝沒那麼偉岸了)
2、影響孩紙們道德觀的建立,要是學會說謊了怎麼破!
謝邀。今天剛好期末結束,就來回答一下這道題目,有所延遲,敬請諒解。
「善意的謊言」是怎麼樣的謊言,謊言本身包含了哪些信息,是我們要研究這個問題前先要確定下來的。從我現學知識來歸納的話,大致分以下幾種:
1.事實類謊言(Factual)
比如家長想哄孩子吃藥,孩子不肯吃,媽媽就騙說其實是糖。以及我們各種小時候聽到的,你再不睡大灰狼要來把你吃掉了巴拉巴拉巴拉巴拉之類的。我簡單的歸納為事實類謊言,這些謊言都是有家長的主觀目的性的,最大的特點就是階段性。你說一個7 8歲的小孩,父母再用這一套來哄小孩子睡覺顯然是不科學的。這一類的謊言由於包含著父母主觀目的性,且與孩子當時的認知能力直接掛鉤,所以對孩子今後的道德(morality)發展並沒有很多影響。隨著年歲的增長,孩子自然知道那是葯不是糖,也會知道就算熬夜打dota打到天明,也不會有什麼大灰狼來敲你家門。
2.關係類謊言(Relational)
Piaget描述人的成長就是一個「去自我化」(De-egocentrism)的過程,孩子從出生一開始,他們哭鬧都僅僅是表達自身情緒——餓了,渴了等等,而通過歲數的增長,他們慢慢學會了和父母的互動,再大一點,知道了和同輩(peer)的互動,再大一點,會碰到更多人,組成更加複雜的人際關係。而保持人際關係是人除了自給自足吃飽穿暖外最為重要的一個任務。而所謂的關係類謊言(Relational)就發生在我們在維持人際關係的過程當中。比如,父親去世了,母親告訴孩子「爸爸去出差了」。這一類的謊言,會比較複雜。
小孩在18個月之前還未能分清自我和環境的差別(self-other recognition),覺得我喜歡的就是你喜歡的,覺得我看到的就是你看到的。
2到3歲慢慢懂得「角色互換」,可以簡單地描述出別人腦子裡的想的東西(Theory of Mind),由於這時候孩子對於別人想的東西的認識還有一定局限性,所以這種角色互換缺乏孩子本身的價值判斷。
4歲之後,孩子的「角色互換」(perspective taking)的能力會有飛躍般的成長。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嘗試去理解和評價別人的內在想法。《爸爸去哪兒》換爸爸那一集,石頭就一路和王導討論換爸爸了之後其他小朋友會如何如何的。其實是王導擔心自己的女兒,顯然這段談話就是石頭在嘗試著在王導的角度去看待王導想的問題,雖然有些話還是幼稚不成熟的。「較色互換」(perspective taking)這是一個人從小環境過渡到大環境的必要社會能力。
回到關係類善意的謊言的問題。假如說「善意的謊言」真的目的是善意的,就比如隱瞞爸爸去世的消息。孩子對於這句話的認知大概分為這幾個階段
階段一,認同(submission)
「好吧,爸爸確實是出差了」在這一段期間,孩子可能才2 3歲,見爸爸一直沒有回來也會有疑惑,但相信很快會被媽媽的相似的謊言掩蓋過去,比如「哦,爸爸昨天回來了,今天又要去哪裡哪裡了」。由於孩子的認知水平在這個階段很弱,更多的依靠家長的認知做為判斷標準,所以就會出現如此的「瞎答應」——家長說什麼就是什麼。
階段二,猶豫(challenge)
隨著認知水平的增強,家長已經做不了孩子的指向標了(參考《爸爸去哪兒》里各個孩子都有撒瘋管不住的時候),孩子已經越來越有自己的主見。顯然他的認知與謊言所傳達的內容出現了偏差。一句話概括這段時期就是「為什麼?」孩子會對謊言本身會產生質疑,開始猶豫。
階段三,解決(resolution)
怎麼樣來處理這樣子的情況,直接導致了最後對於孩子的影響。如果孩子擁有較健康心智,能夠從容地「角色互換」,那麼這些孩子在遇到問題時,會很容易地換到說謊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媽媽為什麼會說這個謊?」側重點在「為什麼」,能問出這樣的問題,其實整一個「善意謊言」就被圓滿解決了。因為回答這個問題必然會促進孩子對於媽媽的理解,對整個事件有更高更深層次的認識。這樣的認識不僅僅解決了這一次謊言危機,更反過來又促進了孩子的心智成長。但如果,孩子的心智並未成熟,缺乏換位思考的能力,顯然他也會問「媽媽為什麼說謊?」但他的聚焦點在「謊言」上。於是便各種各樣的消極結果出現。可能出現信任危機,可能會讓他更加內向,讓他覺得自己被社會拒絕(social rejected)等等等。
3.感情類謊言(emotional)
區別於關係類謊言(relational),請不要從中文字面上去理解。我想說的「感情類謊言(emotional)」僅僅是針對錶情表達的謊言。情感的表達能力其實是人類社交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能力。而這類的謊言是自然而然產生的,並非具有「謊言」的特性。它具有很高的適應性(adaptive value)。我們每個人都會,而且大家都是無師自通。由於「感情類謊言」與題主想表達的所謂的「謊言」區別較大,在這裡我就不多展開了。如果對感情類謊言還有什麼疑問,請自我感受一下下面的場景:
今天你生日,你很想要一台電腦作為生日禮物,但是朋友送了你並不喜歡的一部腳踏車。你的反應?
你跟你很好的朋友A和一般朋友B外出吃飯,這個朋友A是你的鐵哥們,從小玩到大。吃飯的過程中A一直開玩笑損你逗得B哈哈大笑,但餐桌氣氛還是很融洽。這是你的反應是?
謝謝。
你對孩子使用「善意的謊言」,孩子也會對你使用「善意的謊言」。這算不良影響嗎?
小孩子的世界是很單純的,雖然是善意的謊言,但他們認為就是欺騙,信任就像一張白紙,一旦褶皺就會留下痕迹,所以盡量避免……
善意的謊言也是謊言,孩子有得知真相併做相應選擇的權利。
遺憾的是我們以愛為名,替他做完所有選擇。
所謂善意的謊言,大概是以為通過善意的謊言達到一個好的目的。實際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是要在正確的了解和適當的處理來應對的。正確的了解是基礎,不然對於以後的環節有可能會步步錯。自以為是的善意謊言,有可能激起別人的反感。你以為在幫助別人,別人卻可能以為你在損害他。那就囧了。
我覺得善意的謊言,對於說謊者自己的影響可能比較大,因為他自身會在「善意」的掩蓋下,習慣於說謊,以至於離開善意漸行漸遠。
從心理學角度看「善意的謊言」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是否會有不良影響?要看你編故事的能力和小孩的接受能力了。隨著時間的過度,孩子的成熟,所謂的影響也不可能用科學的邏輯去概括。這無唯一答案可供參考。
你對孩子的愛可以改變孩子對一件事情的看法和態度。你要相信,孩子必然會慢慢懂事。所謂謊言,也許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教育。是否會有不良影響?我覺得答案在於編故事的人是否在故事裡播下了一顆溫暖的種子。就一個孩子來說 他們的心智發展尚未成熟 成長是作為他們探索世界發現世界的途徑 而善意的謊言重點就在於是何種程度善意 比如說為了一個孩子能夠吃完飯而說不吃飯臉上會長飯粒等 以善意為出發點 卻利用孩子無知編造謊言 這不但會使孩子對父母說的話產生懷疑 甚至會逐漸引起其心裡的叛逆反抗情緒 善意的謊言本無定性辭彙加以描述 只能從長遠對其加以評判
所以父母說所謂善意謊言可要注意從長遠角度考慮了~
個人覺得,小孩子會分什麼是善意,什麼是惡意嗎?大人們所謂善意的謊言,對小孩子來說,和普通的謊言又有什麼不同呢?所以,我覺得吧,善意的謊言其實和普通的謊言,對小孩子的形象也是相同吧。
有些善意的謊言比如"你從小很聰明,比別的孩子們學東西都快"一個母親對自己想學畫畫的孩子說,然而這孩子小時候就比同齡人笨,數手指都學了好久。但是這句話可能給他莫大的自信
合情合理最重要!緩衝有時候也是很必要的!瞬間做出決定可能會從開始到結尾就一個答案:失敗!這個問題永遠沒有合適的答案就算有隻能說 盡善盡美!沒有最好的做法是最善意的!人性不同 做法就有不同!只要結果是好的謊言也是真理!
小孩子不辨是非善惡,他們對於對錯總是在學習。作為孩子,他們一直在學習,這一點千萬不能忽視,如果你教給他們善意的謊言,有可能他們分開來學:善意和謊言。
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傳統。中國是一個講人情的國家,講人情甚至超過法律。所以大家有時候抱怨不公平或者其他什麼不按法律辦事的,這些發生的根源跟這個也不無關係。
總的來說,惡果是教會他們撒謊,給了他們一個撒謊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好處就是會體諒人咯
個人認為取決於這個所謂的謊言的「重量」
善意謊言的受眾都是什麼人呢?
不吃藥的孩子,年紀大的老人,痛苦的病人。
總之,他們都是字面意思上的弱者
我會揣摩跟我對話的人,也不介意給他們善意的謊言。
但對於我自己,哪怕得了絕症,請直接告訴我,我不需要。謝謝
不會的謊言的人啊,就是圖樣圖森破。
推薦閱讀:
※怎樣與上課總是畫很可怕的圖(如活人屠宰場)的五年級男生相處?
※是什麼阻礙了當前的中國成為文化輸出大國?
※大學讀經濟管理的人,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人為什麼要去博物館?
※在北大清華或者其他頂尖985 院校,到底存在不存在智商被碾壓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