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通俗的解釋下拉康的「鏡像階段」理論?

拉康用鏡像階段理論解釋看電影的心理機制,誰能用通俗點的語言解釋一下


關於拉康的理論,我跟@覓渡的理解不太一樣。
拉康把結構主義方法引入精神分析研究,從而給精神分析帶來了新的生命力。但同時,拉康也呼籲要回歸弗洛伊德。
而精神分析,至少首要要處理的,不是自我認同與社會認同之間的矛盾,這是顯性的層面。精神分析更加關注的是隱性層面的東西。也就是那些我們意識不到的東西,意識和潛意識之間的衝突等等。
所以,那個文藝女青年和摳腳大漢的比喻,我個人認為至少可以說是有偏差的。
至於對《情書》的精神分析學解讀,可以去看戴錦華的《電影批評》。豆瓣閱讀有售哦親們~

如果用通俗的語言解釋,你可以這麼理解拉康的鏡像理論:
拉康從鏡像理論出發,解釋了作為一個自然生物的人,是如何獲得了社會性別和社會身份的。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動物的人類,是如何獲得「我」這個概念,以及我是怎麼樣的、應該要怎麼樣。

講鏡像理論,必然會牽扯到想像界、象徵界、實在界,還有一次同化、二次同化的概念。
總的來說,拉康認為,作為一個嬰兒的人類,是沒有自我的概念的。這時候的嬰兒在想像中跟整個世界合為一體,無法區分物我,還不是一個主體,當然也不是一個客體。
而通過看到鏡中自己的形象,嬰兒發現了自己的存在。這種通過鏡像獲得的自我識別,被拉康稱為一次同化。這個階段也被稱為鏡像階段。
但是這個時候,嬰兒還僅僅只是認同了生物性的「我」,還沒能出現社會性的「我」。
尤其是,嬰兒看到的鏡中的自己多半是在母親的懷抱中的,這就導致了嬰兒意識中與母親的合一。嬰兒渴望跟母親結合,形成了所謂的戀母情結。
這裡不對戀母情結做過多討論,否則會嚴重跑題。
接著往下講。在一次同化之後,通過語言的習得,幼兒通過語言的象徵結構接受了社會文化結構,從而意識到自己、他人和世界之間的關係。這個階段被拉康稱之為二次同化,幼兒從想像界過渡到象徵界。
象徵界的作用就是將人的本能納入社會規範,標誌著人的社會性和文化性的實現。
主體在這個階段開始形成。也就是說,社會性的「我」開始出現。通過語言結構,我們找到了自己在社會中應該處在的位置,形成了一個社會結構中的「我」的概念。舉例而言,也就是在這個階段,我們明確了自己的社會性別,以及這個社會性別應該對應的存在方式。
從這個角度來講,語言是約束性的。也就是拉康口中的「父之法」。

將拉康的鏡像理論運用到電影研究之中,更多地是研究電影觀者與電影影像之間的關係。
至於對電影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對電影創作者的分析這些,其實已經是女性主義理論或者意識形態理論的事情了。這些理論均對拉康的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有吸收和借用。
至於精神分析學在電影中的運用,首先是觀眾在影院中看電影的狀態與主體做夢的狀態有很多類似性。由此,可以運用精神分析學對夢的解析來分析電影。
同時,也像博得里所言,在黑暗的放映廳里觀眾注視著明亮的銀幕,猶如嬰兒注視著鏡子的狀態。兩者都不能動,又都具有視覺功能的優勢。
在這種情境中,觀眾首先與銀幕中的形象認同,也就是把自己帶入到電影人物之中,然後再與攝影機視點認同,攝影機猶如我們的眼睛,帶領我們去探索銀幕中的世界。
正因為如此,電影就像夢一樣,通過偽裝得到合法性,以此對我們潛意識裡許多本能慾望進行滿足。觀眾通過看電影,被壓抑的慾望得到宣洩。由此,電影理論必然會慢慢走向分析電影中滿足的觀影主體的深層慾望究竟是什麼,由此走入女性主義理論。
第二點,對攝影機視點的認同,說明我們看到什麼、怎麼看是被暗地裡操縱著的。我們自以為銀幕上的一切是自然發生的,但是實際上,通過對觀眾視點、甚至深層心理的這種潛意識操縱,電影又具有先天的意識形態性。由此,電影理論又走入了意識形態理論研究。
再有,就是用鏡像理論對電影的敘事文本進行精神分析式的讀解。最根本的,就是對影像背後所隱藏的潛意識意義進行剖析。例如戴錦華對《情書》所做的分析一樣。

當然,這種對電影的精神分析式分析也受到不少理論家的批判。
比如,有的人認為這種宏大理論完全都是閉門造車、是在理論家的腦子裡發生的,無法得到任何科學的實證。
再比如,也有人說看電影的過程和做夢或者鏡像有一個顯著的差別被精神分析學者們有意忽略了。那就是電影是有聲音參與的。而做夢或者鏡像卻都沒有。


拉康認為,個人最本原的狀態,乃是生命之初與母體連結緊密、類似某種粘乎乎的團兒的嬰兒時期,它只為需要(need)驅動,不存在什麼缺乏、喪失,脫離了一切語言符號的秩序,這個自然階段被稱之為實在界(The Real)
隨著嬰兒的成長,它逐漸產生了不同於需要的要求(demand),並開始對自己與環境做出區分,它欲求的對象如奶嘴、奶瓶等與環境中的其他東西開始成為嬰兒的「他者」。他者的出現使得嬰兒意識到自己與環境的不同。
但「自我」的確立則要等嬰進入鏡像階段:嬰兒注視著鏡中的那個人,再看看身旁顯示存在的人,它終於可以將自己與環境統一到一起——因為鏡中的影像看上去與他者是一樣的,他人的在場加強了嬰兒的這種認知,鏡中的那個影像就是「我」。因而,嬰兒通過將「我」投射到鏡像中,獲得了對「我」的認知,而這種認知或者說主體的建構,從一開始就指向了一個虛擬的方向,這個階段,被稱作想像界(The Imaginary)
在弗洛伊德的記錄中,嬰兒在18個月大的時候會玩一種纏線板遊戲(這一觀察據說後來被現代心理學認為有所缺陷):當母親外出時,嬰兒會將纏線板扔出,會說德語Fort(去);拉回時則會說德語Da(回)。在這個遊戲中,嬰兒體會到了一種客體(母親)不在場時的缺失,通過語言,嬰兒重現了客體。拉康認為,嬰兒建立起與客體的聯繫,這種象徵性的替代過程帶領嬰兒走向語言的世界,而語言的秩序也正是第三個階段——象徵界(The Symbolic)的秩序。而在這裡,嬰兒必須使用語言,才能進入象徵界的秩序系統。
---------------------------------我是分割線----------------------------------------------------------------------------------------
以電影《駭客帝國》為例,Neo一開始所生存的那個矩陣世界中,是一個被編碼過的系統,從他開始接觸周圍的人,適應周圍的環境,就直接跳過了現實生活中的實在界階段。Neo必須通過觀察周圍人們的一舉一動——那些同樣被置入矩陣中的人以及矩陣編碼成的虛擬人——來建構自我。在這裡,雖然不存在一面鏡子映照出Neo本人,但是同嬰兒的鏡像階段相同的是,Neo同樣是通過他者獲取的自我認知。
從這個角度說,觀眾在看電影時,會有幾個小時的時間短暫的將自我同原先的外部世界隔離,通過熒屏上影像世界中的角色、事件、時空來獲取一種對自我的認知,此時,電影中的世界便是觀眾的他者,觀眾就如同Neo一樣進入類似嬰兒鏡像階段的體驗。這大概也是為什麼在電影院中有所謂「身臨其境」的效果。而當觀眾走齣劇場,一時「恍如隔世」的感覺,正是開始在原先的他者世界中尋找鏡像。
--------------------------------------------------------------------------------------------------------------------------------------------
以上,政治哲學課上殘存的記憶亂噴一氣。。歡迎指正。。


  • 鏡像階段理論的核心:認同——外在的東西內化,指導自己的行為和思想。認同是自我與世界的關係。
  • 拉康認為,所有的認同,都以犧牲自己的原初的慾望為代價,是慾望的壓抑,是對自我主體的切割。切割會有剩餘,那些原初的慾望會把我們一次有一次的引向自我求證,尋求最大限度的滿足,而慾望恰恰是不可滿足的。
  • 於是生命陷入了:[認同——分裂——求證——認同]的循環
  • 鏡像是循環中的中介,不是物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是我們將慾望對外部的投注,將其作為理想之我,是由自身建構出來的。ex.明星對粉絲來說就是鏡像。鏡像作為理想對象不是因為其本身十分理想,而是自我建構。
  • 鏡像式的認同伴隨生命始終。
  • 電影《黑天鵝》:黑天鵝——女人內心壓抑激情的釋放,白天鵝——通過自我剋制追求完美。黑白天鵝不是善和惡,而是自我和本我[本我只聽從內心,追求最大限度的自我實現,慾望滿足。本我一旦激發,要衝破一切束縛,是自我無法控制的力量]。 主人公原來壓抑,處於母子一體的世界裡,面臨著教練釋放內心壓抑的指令,就找到了競爭對手lily這個鏡像,主人公本我激發,通過對lily的想像性謀殺,完成了自我的升華。表演完之後發現,主人公殺死的是曾經的壓抑的自己,主人公在表演最後傷勢過重死亡,拉康認為,認同的過程是引向死亡的過程。


不好意思,再次修改,只因怕誤導了知友。我的回答只能用來回答這個問題的大標題,用通俗的話解釋了拉康的鏡像階段理論以及此理論在電影創作中的具體運用。關於題主具體想要了解的「電影如何作用於觀眾」這個問題我暫時無法用已知知識解答,如果知友有好的答案請通知我一起學習。


我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你在樹立一個別人眼中期盼的你形象,而這個形象並非真正的你。
(比如你覺得別人眼裡你是個文藝女青年,你表面做的很多事就是為了去迎合別人的期待,實質上呢,也許你就是個摳腳大漢)

意識是人類特有的機制,但並非人類一出生就具備的,也就是有個確立自我意識的過程。拉康的鏡像理論便是在研究自我意識確立前的一個神秘瞬間。
為什麼說意識是人類特有的機制?
例如你把一隻寵物狗放在鏡子面前,它會對著鏡子里的「小狗」狂吠,這就是沒有自我意識的體現,除了人類以外的動物並不能意識到鏡子中的像就是自己。(有一些關於海豚也是有自我意識的傳言,但這個就先擺在一邊)

前面說了人類確立自我意識也是有過程的,也就是從不完整到完整。
什麼是不完整?也就是單單生理方面的確認「自我」,一個6-18個月的嬰兒在鏡中認出自己的影像時,嬰兒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體動作,還需要旁人的關照與扶持。然而,它卻能夠認出自己在鏡中的影像,意識到自己身體的完整性。
但隨著長大,「自我」意識也在不斷完善,那麼拉康的鏡像階段就是從這個照鏡子意識到自己身體的完整性的嬰兒時期開始。
從鏡像階段開始,嬰兒就確立了自我和他人的對立,從明白他人是誰,確認自己是誰。把他人的目光當做鏡子,以為他人目光里的像就是他自己,然後從這個像內化真正的自我。

哲學和心理學的確是很複雜啊~鏡像理論又牽涉到米德的「主我」、「客我」思想,總之我覺得沒事別去糾結這些,會想得腦袋疼。

-------------------

之前快要上課了,就沒往下說關於「拉康用鏡像階段理論解釋看電影的心理機制」的理解。
講一個拉康的鏡像階段在電影美學中的運用的很好實例,便是日本導演岩井俊二的純愛電影《情書》。
如果沒看過的朋友可以去看下,撇開心理學研究,也能看到很多東西。下面寫的東西會劇透,所以建議大家先去看,再來看我分析的這部電影的心理學知識。

「鏡像」在《情書》里最淺顯的體現便是女藤井樹和渡邊博子長相一模一樣,以及男女藤井樹一樣的名字。(由於男女主角名字一樣,所以下文就用樹代替男生,藤井代替女生,便於區別)

其實可能大家看完會覺得很難看到拉康的鏡像階段的深層體現呀,不著急,我細細地講。
這個故事就是圍繞兩個人(藤井、博子)的自我確認開展的:

在精神分析學的領域中,忘我的他戀也是強烈的自戀。
首先講博子,影片一開始,是她躺在一大片雪地之中,讓觀眾一看到內心就升起兩個字——美好(所以岩井俊二會被譽為「映像作家」)。從導演和心理學角度研究,博子這個女生是一個拒絕遺忘,也無法遺忘的角色設定。故事開端便是樹在雪難中不幸身亡的兩周年祭日,看看除了博子以外的那些人,他們已經學著去漸漸遺忘失去樹的悲傷,各自找自己的樂子去了。只有博子,可以說她是不在心裡承認樹的意外死亡,她是如此愛樹,哪怕身邊已經出現一位深愛她的男人,她也始終不接受新的感情。無疑,這是一份真摯的忠貞。但你對一個人愛得無法自拔其實也是自戀的體現,但此自戀非我們平時所說的臭美。是自我確認過程中從愛人看到那個忠貞的自己正是某種終於完整了的理想自我的鏡像,就自戀而言,沒有比戀人的目光更好的鏡子了。
簡單一點說,就是博子認為自己是個很愛樹的人,所以一直沒辦法走出失去愛人的陰影。這也是拉康的鏡像階段中所提到的「誤認」。

精神分析領域中有種現象叫做「屏憶」,也是自我確認不完整導致。
其次是藤井,看過電影的大家應該都記得博子在信中詢問藤井關於樹初中的事情時,藤井開始回憶了,並說那是一段灰暗的記憶,但事實上通過她成年之後的回憶,那段記憶其實很美好。「屏憶」簡單說就是選擇性記憶,比如說藤井這樣,初中時期因為班上有個名字一樣的男生被同學挖苦得很難受,加之那段時期父親因為肺炎去世,名字的困擾和死亡的打擊,讓她長大後對那段時期的概括就是灰暗的。其實這裡博子和藤井又有了一個共同點:都選擇逃避悲傷的記憶。只是心裡狀態不太一樣。

通過電影的往下敘述,藤井和博子都完成了真正的自我確認。
電影中有個橋段,是博子和藤井在一個街口遇到了,但只有博子看見了藤井,藤井回頭的時候,博子的身影已被淹沒在突然湧來的人潮中。這裡的意思就是隨著看到藤井的長相,博子成長了,她突然發現了自己深愛的樹只是把她當成了另一個人的替代,她意識到自己是影子,在自我確認的道路上往前邁進了一大步。
可是此刻的藤井還是在混沌中,從前面的劇情可以看出藤井對於感情是很混沌的,觀眾都能看出樹的愛戀,連一直很愚笨形象的藤井爺爺最後都脫口說出樹喜歡她的事實,而她卻一直不自知。
那麼接下來劇情便安排她來到母校,才得知那個回憶中的少年已經離世的消息。她從此刻得到成長,意識到另一個藤井樹已經不在了。才從那群八卦的小女生的講述中,感受到一些真正的自我。
那麼接近尾聲的經典台詞出現的橋段則是徹底完成了藤井和博子的自我確認。現在愛著博子的秋葉逼著她去跟遠處埋著樹的山對話,也就是個已經逝去的樹對話,其實這個樹也是藤井。
「你好嗎」博子喊道。
「我很好」因為肺炎在病床上的藤井答道。
這不同時空兩個長相相同的人對話也把拉康的鏡像理論解釋得很明確了吧。

最後其實我想說,每個人也許自我確認都不完整,這個過程肯定如破繭般艱難又痛苦。
但如我前面所說,沒必要去深究這些問題,好好生活才是王道。


我來補充一下吧,米德的「主我」、「客我」思想其實應該歸為社會學理論。這主要要牽扯到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論。該理論意在闡述個人的社會化是如何實現的。
首先,要明白所謂自我其實是人格中最為核心的一部分。它是關於」我是誰「的一個判斷和意識,同時也社會學家比較感興趣的一個方面。

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論後來被歸為符號互動論中,它的一個前提是你要明白人們是生活在一個符號環境中的。人與人之間能進行溝通是因為彼此間都了解當下情景的意義和能進行符號交流。另外,個人的自我意識的形成直接和其對符號運用理解能力有關。米德認為個人可以區分為兩個部分:即」主我「和」客我「。前者是主動提供社會化傾向的動力,而後者則是」主我「在於社會互動後形成的內化了的社會規範。個人的自我意識就是通過」主我「與」客我「的互動而形成的。

角色扮演的實質其實就是明白社會對每個角色賦予的意義並按照社會的期望來扮演角色。他把一個人的社會化階段分為三個部分:玩耍階段、遊戲階段、概念化階段。在這三個階段中個人從扮演單個特定的角色逐漸成長到具有理解「一般化他人」的角色的能力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角色對符號的運用理解能力不斷增強,最具有了能「站在他人角度,運用他人觀點和立場來評價自身的能力」這就是米德說的自我。

比照這個理論和拉康的鏡像理論其實要用一兩句話說出來可能出不多(類似的還有庫利的「鏡中我」理論),但其中滋味還需讀讀他們幾位的書才能有所體味出箇中滋味。


以下內容是摘抄自趙斌的《藝術概論》再加上一點自己的理解。
這個跟法國電影理論家克里斯蒂安·麥茨的第二電影符號學「鏡像論」有關。
他有一本書叫《想像的能指》。「想像」指的就是拉康的人格構成理論,「能指」指的是表現手段,與所指相對。裡面系統分析了觀眾和影像間的交互關係,及觀眾對電影認同的過程。

他的觀念是說,電影像一面鏡子,還原了鏡像階段發生的原初場景,使觀眾回到運動能力低下而視覺能力發達的嬰兒階段。
電影攝製系統與敘事系統創造的想像世界促使觀眾在看電影的過程中產生了自戀的認同(誤認)。認同的途徑有兩條:

1、觀眾對攝影機的認同。
在前期拍攝時,攝影機就為觀眾預留先驗主體的中心位置,將觀眾的視線進行了主體化的規範,對攝影機產生認同。
【我覺得簡單來說就是攝影機大概知道你想看什麼,同時它也獨立地要你看什麼。然後你就接受了攝影機幫你做的選擇。】

2、觀眾對敘事內容的認同,主要表現為對人物角色的認同。
「人物通過把自身作為交叉點提供給觀眾,折射了連續認同線索的行程。」在此意義上,人物才是被主體所注視的,但注視的實質是主體對自身的認同——這與鏡像階段主體的自我建構吻合。
【就是說你把自己帶入了電影中的角色(經常是主角),這跟拉康的理論:我們在觀察別人提供的形象中建構自己是一致的。】
大概就是這樣。


答案都好專業。
不是學心理學或精神分析的,不過之前很感興趣,有本入門讀物推薦下。
馬元龍的《雅克.拉康——語言維度中的精神分析》。作者貌似是學文學理論的,有興趣可以翻閱下,相較而言,還是比較通俗的。
另,對拉康理論用得比較好的,個人以為是齊澤克,推薦看他拍的紀錄片《變態者電影指南 》。


我來挖一波墳233
題主要通俗易懂,這個我擅長
一個問題一個問題來
1,什麼是鏡像理論,即你小時候第一次看鏡子的時候,突然知道,md老子原來就長這樣,這個就是老子了,行,以後這個就是我,我就是這個人
誒,有沒有發現,這個時候,是你在鏡中所呈現的這個衰樣(即能指),形成了卧槽這tm就是我的意識,即主體意識,這個衰樣開始控制你凌駕於你這個實體之上,是你有了區別於其他物體的意識
誒,這個時候,你發現自己原來不像爸(另外一個主體),所以你這個衰樣(能指)讓你自己成為了區別於其他主體的存在
2,這個鏡像理論發生在你小時候,但是其實這種認知主體的經驗是伴隨著你成長的,在你的意識中,別人的形象就是你腦海中的一個能指。
3,步入主題,看電影。其實就是,電影屏幕就是你小時候的眼睛,你就是長大了的那個小衰仔,電影里的各種能指,就是相當於你小時候看的自己
用鏡像理論看電影的意思,已經相當明白了吧,就是你要把你腦子裡對自己的想法,價值觀,轉到電影里去,在電影中,同時也是在你腦海里需求各種所展現出來的能指和你本身的想法相構造,尋求它們同一或類似性,這就相當於你在構建一個主體
於是還有一步呢,你怎麼去讓這個主體區別其他人呢,於是你就要去作認同,使你所構建的這些結構與眾不同,放在小時候,就是你怎麼去區別你和隔壁吳彥祖的,放在電影里,你獲取到了你對電影角色的認同以及共鳴

最後一句話概括,你得把自己融入到電影裡面去,體驗電影主角的百味人生。


不知道現在回答還有沒有人看
首先 簡單總結一下拉康景象理論最基礎也是最經典的一部分論述 The mirror stage as formative of the function of the I as revealed in psychoanalytic experience (論文標題不方便亂翻譯)裡面的內容

以下的重點中文部分是我自己總結(翻譯的)因為語言水平不到位可能造成的意思不到位歡迎各位指正 英文部分幾乎都是從原文中摘取的 希望大家能自己閱讀體會

第一個重點是 人類的小孩在6到18個月大小的時候開始對鏡子里自己的影像有認識 (開始認識到鏡子里的自己和現實中的自己的相似性)
The child can recognize as such his own image in a mirror, form the age 6 months to 18 months...they have a almost jubilant activity when they saw the mirror.

第二個重點是 鏡像認知其實是一種自我意識的展現 (當一個小孩看到另一個物體時,他開始意識到這不是我自己,從而意識到什麼是我自己)
The mirror stage as an infentification, ... as the transformation that takes place in the subject when he assumes an image.

第三個重點是 這種通過認識其他物體的影相和自己的影像的不同 小孩會有很基礎的自我的概念
This jubilant assumption, the I is precipitated in a primordial form, before it is objectified in the dialetic of identification.


第四個重點 鏡子里的影像會給人心理上的「自負」感
The gestalt symbolized the mental permanence of the I.

第五個重點 通過鏡像認知 小孩可以建立自己作為一個個體和現實世界的關係 (建立起自己內心世界和外面的世界的關係)
The mirror stage enable the child to establish a relation between the organism and its reality, between the inner world and the outter world.

第六個重點 自己認知的自己和社會認知自己的不同
The deflection of the speculat I into the social I. The dialetic that will henceforth link the I to socially elaborated situations.

第七個重點 對事物不正確的判斷是造成「自負」的主要原因
The missunderstanding constitute the ego. The ego is not organized by the "reality priciple ".

在大概了解 拉康的主要觀點之後 可以聯繫別的學者的觀點 比如對於說「自負」(ego)的論述應該聯繫弗洛伊德的「三我」來看
由於這部分比較主觀 就不展開來講了

我自己對於這個的理解是基於拉康的景象理論和弗洛伊德的「三我」以及現代學者齊澤克的一些分析所形成的。可能沒人有興趣知道就不說了。


庫利,米德,布魯默,這幾個人有點繞。誰能更通俗地舉例解釋其不同點?


前幾天剛把弗洛伊德的「三我」和「約哈里窗格」還有米德的「主我和客我」胡亂貫通和朋友說了一氣,在知乎怕誤人子弟,不敢隨便亂說,也真的說不好(自己理解了和說出來讓別人也理解完全是兩個層次),希望在這個問題下有大仙能把下面這幾個理論做一個比較或者對比分析。這幾個學說的側重點各有不同。

在這方面有很多相似的理論

@月近人所提到的「主我(I)和客我(Me)」是一個

像@覓渡所提到的這句,就可以很好的來解釋「主我和客我」
「比如你覺得別人眼裡你是個文藝女青年」(是Me,即客我部分),「你表面做的很多事就是為了去迎合別人的期待「(這其中是I與ME之間的剪頭),」實質上呢,也許你就是個摳腳大漢」(是I,即主我部分)


相似的,還有庫利的「鏡中我」理論。


推薦閱讀:

電影分級的意義怎麼體現出來?
在只能活一個人的遊戲中,該不該組隊?
影視劇有哪些讓你哭得稀里嘩啦的情節?
《變形金剛4》為何實現了內地首周票房井噴?
如何評價紀錄片《互聯網之子》?本片的意義在哪裡?

TAG:電影 | 心理學 | 傳播學 | 電影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