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印了這麼多,為什麼銀行還會發生「錢荒」?

搜狐財經:2013年6月20日,這個瘋狂的一天,足以載入中國銀行間市場史冊。當日,銀行間隔夜回購利率最高達到史無前例的30%,7天回購利率最高達到28%。在近年來很長時間裡,這兩項利率往往不到3%。從5月中旬以來,中國銀行間市場資金利率逐步走高;進入6月份,資金面呈現高度緊張狀態,連日來資金利率不斷創下新高。甚至有傳言稱,有大型銀行出現資金違約,不過消息已被闢謠。


這幾天,錢緊的事成了熱點。銀行間隔夜回購利率,同業拆借利率,均創歷史新高,前所未見。坊間驚呼,媒體熱報。利率是資金的價格,利率高企,是錢緊了。海內外媒體上有眾多分析和說法。我也接到好幾次邀答探討,覺得具體情況媒體上都說了,還能說什麼呢?再受邀答,就說點認識吧。

提問中說,人民幣印了這麼多,關於人民幣發行問題,我在之前有過一答題,見市場上的貨幣是如何多起來的?不再多說。

一、這個錢緊,不是調控上沒有錢,而是控制下發生的錢緊現象。我國現在銀行存款餘額上百萬億,按現有存款準備金率,被央行凍結的資金接近20萬億,隨便拿點出來,就化解了。現在有些專家呼籲,央行應降存款準備金率,而各地和各商行,也預期央行會放鬆,結果央行紋絲不動。19日國務院開會,在調控上沒鬆口,過慣了寬鬆日子的各方,這一下就慌了,於是次日,即在20日這一天,本來就在上漲的利率更是暴漲。

二、也不是沒有放鬆過,但效果不佳。今年一季度,由於貨款增量大等原因,我國貨幣供應量突破百萬億,達到103萬億。今年國家預期貨幣供應量增長13%,上了政府工作報告,我算了一下,全年需要增加12.66萬億,結果一季度絕對值就增長了6.21萬億,一個季度的增量,就達到了全年預期的一半,而一季度的社會融資規模同比也增 了2.27萬億,總量已佔到去年全年的42%。結果是GDP增幅下降,財政收入增幅大降,工業產品出廠價格(PPI)出現了十年來罕見的持續6個月的低迷現象。資金使用效益很差,增加資金投放,非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惹出更多的麻煩。這些意思,我在之前有關的答題中均說過。

三、歷史經驗證明,多年形成的問題,往往要在新一屆決策者產生後,才能痛下決心解決。記得早在2005年,就提出了流動性過剩的問題要控制,結果是控而不制。各地依然比拚著大上項目,再加上後來應對金融危機的舉措,說要調控,實際上往往虛晃一槍就算了,從來沒有真正調控過,導致了多方面的產能過剩和結構的不合理。在我的印象中,真正的調控有過,那還是在朱老總時期,那個時候,物價飛漲,最高一年,已經高達24%以上了。於是緊縮,下來了。那個時候留下的爛尾樓,我去年到海南時,還能見到。流動性過剩的日子,舒舒服服過了這麼多年,該收手了。

這些年來,投放了大量資金,包括外資進入,出口退稅下的外需旺盛,固然讓經濟突飛猛進,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經濟存量,既有好的一面,又有虛胖子的一面。這個龐大的存量,需要巨額的資金去維持。而虛的一面,卻會成為吞噬資金的黑洞,還有大量的資金還會拐彎去了房地產。於是過剩的產能加劇過剩,房地產不差錢,再怎麼調,也是越調價越高。此外,在流動性寬裕的情況下,金融系統和市場上各種資金空轉套利盛行,只顧自己掙錢,不顧資金槓桿率越來越高,加大了風險等等。

所以,現在國家錢是有,而這次所謂的錢緊,事實上是一個強烈信號,就是要真的控制一下了,並不是沒有錢的表現。如果不控制,不糾偏,今後的問題會更大。只是這樣一來,經濟中潛藏的那些問題,就要突顯出來 了,有這些問題的方面,日子會很難過。那些把資金拐了彎去了房地產的,恐怕自己也得清理一下了。這叫刮骨療傷。只是看能不能堅持了。決策者說了,要「激活貨幣信貸存量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還得看究竟怎麼把資金用好,用到最該用的地方。故事才剛剛開頭,是不是個好故事,就看怎麼展開了。


針對馬前卒文章的回復在這裡:
知乎專欄

請大家仔細閱讀,這篇文章對馬前卒言論的分析比這篇回答更加深入。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會對馬前卒的邏輯有個更好的認識

對馬前卒的回復,也隨時會貼在文章里


-------
@@馬前卒的回答,真是創出了民科界的新高度!

把央行發行貨幣理解成「央行發行貨幣是借錢給銀行,到時候還要還回來」,您這是那美剋星的央行吧?

實際上恰恰相反,央行發行的貨幣是對全國人民的負債!發行貨幣,相當於央行用一個自己發行的信用憑證,去購買老百姓手中真實的資產。也就是說貨幣相當於央行向出售資產的老百姓打的借條!而在我國,央行用人民幣這種特殊借條換來的資產,主要是老百姓手中的美元。

而貨幣這個借條,央行想怎麼用就怎麼用。只有央行把借條再借給商業銀行,這才叫貸款給商業銀行。實際上這一部分只佔了銀行全部資產負債表的5%不到。

看到沒?下表中馬前卒所謂的「央行發行貨幣就是借錢給商業銀行」(對其存款性公司債權),實際上只佔了央行貨幣發行總量(總負債)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實際上任何央行,只要有自己獨立的貨幣政策,就算是選擇直升機撒錢都沒問題。央行的獨立貨幣發行權,就是指只要市場不對借條失去信心,貨幣這借條央行可以隨便打。日本央行還直接印鈔去買股票指數呢!它需要上市公司去「還」嗎?

那商業銀行的錢從哪來的?很簡單,央行用人民幣用老百姓手中購買了(或者說借來了)資產(從上表中可以看出主要是外匯)。這樣老百姓從國家那裡換來了人民幣,然後商業銀行再開出一定利率,吸引老百姓把人民幣存進來的。

順便提一句,央行可以隨意用人民幣換你的外匯,你沒法隨意換回來,這就叫外匯管制。

-------------

這幾天收益率上升錢荒很好理解,就是央行故意收緊流動性,MLF凈回收了幾百個億,就這麼簡單。

雖然總量不多,但是足夠衝擊利率市場了。也就是說這波利率大漲就是央行故意為之的。

可能是要減緩人民幣貶值,也可能是要強迫金融機構去槓桿。而且現在經濟有穩定的跡象了,確實有收緊流動性的條件。

不過因為市場反應過於劇烈,央行已經在最近兩天停止了收緊流動性的操作。

-------


馬前卒已經改了好幾次自己的回答,不過我保存了原始版本,就是防備著有小人來給我潑髒水說我曲解馬前卒的意思。果然小人跳出來了@曹豐澤,開始倒打一耙說我污衊馬前卒了。

下邊這是馬前卒僅修改一次的回答(現在至少修改七八次了)。我的回答就是針對馬前卒這個回答幾個完全錯誤的論據。我隨便說兩個上文提到的。

1.「市面上的錢都是從央行借出來的,央行把錢借給商業銀行再到個人」。

錯,我前邊已經說了。央行的錢本質是央行的負債,央行拿到貨幣後可以買任何資產。外匯,國債,貸款,甚至股票。不存在錢都是商業銀行借出來的。

2.「既然是借款,就得還錢。每放一筆錢,就要收回更多錢(買國債也一樣)

錯。根本不一樣,歐洲央行從二級市場買的國債就是負收益率的。另外,央行也是市場參與者,憑什麼央行買的資產一定是正收益?難道央行買的黃金永遠不會跌?還是央行買的股票永遠都在漲啊?

嗯,我每個結論都有馬前卒原文背書,請問哪裡曲解了?改了答案就想倒打我一耙?

但是搞笑的是。現在馬前卒承認了錢並不都是商業銀行借來的,央行也買國債。但這樣一來,他的「每放一筆錢,就要收回更多錢」的理論就破產了,因為歐洲央行現在買的國債是負收益的。

典型的顧頭不顧腚。

--------

今天跟朋友說了這個回答的事,他建議我把這句話加進去:

中國人民銀行法 第三十九條 中國人民銀行每一會計年度的收入減除該年度支出,並按照國務院財政部門核定的比例提取總準備金後的凈利潤,全部上繳中央財政。中國人民銀行的虧損由中央財政撥款彌補。

馬督工說好的央行永遠要連本帶利收錢回來呢?

不夠我再補個吃瓜群眾也看得懂的新聞

騰訊證券訊 北京時間11月28日晚間消息,據彭博報道,日本央行自2012年以來首度出現虧損,此前該行為持有政府債券的潛在損失提列更多資金。日本央行周一公布,截至9月份的半年,在向儲備基金提列2,418億日元後,錄得淨虧損2,002億日元(18億美元)。上年同期則是錄得利潤6,288億日元。

馬前卒的「連本帶利」神論應該可以徹底終結了吧


導讀:本回答7k多字,內容較多,部分內容是從其他回答內直接粘過來的,如果看過的可以直接忽略,直接看沒有看過的部分。
本回答主要分為三部分:

  1. 準備金是什麼
  2. 如何調節準備金
  3. 錢少的可能原因

我們先看第一個:

1 準備金是什麼

以一個例子說明吧。

假設,只有一個銀行,為了方便,我們假設銀行沒有資本金(或者假設銀行有N元資本金,用作了租房子,總之這部分忽略不計了)。

初始情況:有個客戶來存錢了,存了100元在銀行。

於是,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如下圖所示。

好了,銀行有了100元,央行規定,必須留下準備金10%的準備金,這準備金是用來應對儲戶(債權人)可能隨時遇到突發情況,會需要來銀行提取現金的情況。此時,資產負債表如下圖。

現在銀行有現金90元,是可以用的。銀行當然也非常需要把這90元放貸出去。這樣銀行才有飯吃,錢趴在銀行上,銀行就喝西北風了。

於是,有個企業A(該企業的公眾號:yuanmu8)需要錢,正好需要90元,沒問題,全放貸給他吧。

當前,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稍有變化,不過變化不大,只是現金變為了債權(為了方便我寫成了貸款,這樣好理解哈)。

好了,企業A拿到現金,發展不錯,於是把錢全花了,實際上主要應該還是用於支付工資、購買固定資產等等等吧。為了方便,我們假設,企業A把90元錢支付給了員工A。員工A拿到這麼多錢當然很美,於是找到銀行,又把錢存到了銀行。

同樣銀行收到存款,必須留出來10%=90*10%=9元,作為準備金。

餘下了=90-9=81元現金。

此時,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為:

銀行,還是一樣的銀行,不是慈善機構,更需要吃飯、盈利,因此,必須把這現金81元放貸出去,才能不喝西北風,於是找到企業B,全部放貸給了企業B,此時,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現金變為了貸款。具體為:

後續發展情況是類似的,企業B當然盈利也不錯,把貸款的81元錢付給了員工B,員工B又找到銀行,把錢存在了銀行。

此時,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如圖:

當然,銀行,有錢了,有錢了,還要放貸,這次放貸給企業C吧,於是資產負債表上,現金變成了貸款(債權):

好了,企業C當然也是優質企業,僱人的過程中當然也要支付工資,發工資72.9元給了員工C,員工C把錢又存到了銀行。

此時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如圖所示:

當然,道理還是一樣的,銀行不能讓錢留在賬戶上。留下10%的準備金,其餘的全部需要放貸出去,此時的資產負債表為:

好了,我們看明白了,這個情況是周而復始的。

注意,右側是大家手上有的錢。因為這個錢是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手裡面有的錢。而實際上,現在市面上一共就有100元的現金。是這樣吧,但是我們看在當前10%準備金的控制下,銀行讓大家的總財富變為多少呢?

算算看:

100+100*0.9+100*0.9*0.9+…100*0.9^n

=100*(1+0.9+0.9*0.9+0.9*0.9*0.9+……..+0.9^n)

我數學不好,不會算,我們乾脆百度一下,這個是多少吧

過程不重要,我們需要知道的是結論,經過無數次的放貸之後,右側的總額,也就是大家手裡面的錢應該是=1/(1-0.9)=10

這個我們記住好了,叫做「貨幣乘數」,也就是準備金率的倒數。

因此,如果準備金率是10%的話,那麼貨幣乘數就是10,則100元可以經過銀行的放貸變為市場上的1000元。

如果,準備金率是5%,則貨幣乘數是20,則100元可以通過銀行放貸變為市場上的2000元。

所以,央行通過控制準備金率的微調,就能實現對市場上錢多少的控制。

如果想讓市場上錢變多了,就要降低準備金率;

如果想讓市場上錢變少了,就要提高準備金率。

我們看看中國近期一次準備金率是怎樣調整的,以及調整的目的是什麼。

有了上述知識,現在看新聞,就清楚多了。

央行會不斷地根據市場情況,進行準備金率調整,一般來說,調整是非常謹慎的。即使這樣,幅度調整也在7%到21%之間進行了波動。可以看到,這會導致貨幣乘數在5到14之間波動。最近十年幾乎在10%到20%之間波動,貨幣乘數是5到10倍之間。

前段時間很多人討論日本的負利率,最近還有人說討論,來,我們看個新聞。

我們知道,其實負利率是針對準備金說的。銀行存在央行的準備金越多,會導致名義準備金率越高,進而會導致貨幣乘數縮小,市場上錢少了。所以,要用負利率,讓銀行把錢放貸出去,刺激貨幣增長。

注意,表面上看,貨幣乘數造成了很大的通脹。實際上,凡是存入銀行的錢,都是有他的實際價值擔保的。例如,在上述例子中,產生的錢,都是工資,都是創造價值後,員工從企業得到的。所以,我們可以簡單理解,存入銀行的錢,都是由其創造的價值擔保的。這個不是製造通脹的原因。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還會造成通貨緊縮。因為,創造的價值,通常超過存入銀行的貨幣價值。

前幾天關於通貨膨脹的文章,有人留言,提到貨幣乘數。他也提到了貨幣乘數效應,但是通貨膨脹和貨幣乘數不能簡單地畫上等號。

---------------------------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微信號:yuanmu8.

2 如何調節準備金

我們先看決定市場上錢多少的因素,一般來說有四種途徑:

  • 現金需求
  • 黃金需求
  • 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貸款的貸款
  • 公開市場操作

下面挨個看一下:

2.1現金需求:

這個最好理解了,假設劉能把100塊存在銀行,當前銀行能夠根據這100塊錢創造性地製造出=100*貨幣乘數的總金額。假設當前的存款準備金率為20%,則貨幣乘數=1/20%=5.
當前銀行能夠根據這個錢創造出:100*5=500元人民幣的供應量。
假設,劉能要用錢了,必然需要從銀行把這100元從銀行取出來。
那麼,此時市場上實際需要總計減少500元的貨幣供應量,除去劉能自己的100元,總計減少了:500-100=400元。
錢荒當然就發生了。

公眾的現金持有是導致銀行準備金減少的一個重要因素。
--------------莫里-羅斯巴德

公眾對現金的需求受到非常多的、非常複雜的因素影響。其中,公眾的信心、心理預期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因素。
所以,我們經常聽到到了年末會鬧錢荒,因為大家都有現金需求,自然導致準備金減少,貨幣供應緊縮。

2 .2黃金需求

很多人誤以為這部分是在金本位制度下才會有的問題,其實不然。
這裡,我直接引用一個書上的例子,以美國為例。

假設黃金通過直接購買或者貿易順差的方式,從南非流入美國。如果從南非進口的美國商人將黃金存入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又將黃金存入中央銀行,那麼商業銀行的黃金資產增加,從而銀行準備金等量增加。
----------------------------------------------------來自《銀行的秘密》

2.3 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貸款的貸款

以美國為例,主要通過再貼現和再貸款的方式為銀行提供貸款。
前面有同學講到了這點,講的比較詳細。
簡單說,就是央行臨時性地購買商業銀行持有的貸款資產。
由於目前美國債的性質,大多數都是以美國債為抵押貸款。這個比較簡單,和普通客戶從銀行貸款是一樣的,只是這裡發放貸款的央行,借款人是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一般會很快歸還央行的貸款,這一方面是商業銀行的自主行為,另一方面源於央行的控制。

  • 如果央行認為市場上錢少了,不夠用了,就會希望大家都來借款,就會降低貼現率,好鼓勵大家來借款;
  • 如果央行認為市場上錢太多了,夠用了,不希望大家來借款,就會將貼現率提高,降低大家借款的預期。

目前,銀行之間的拆借已經取代從央行貸款成為商業銀行調節準備金的主要方式。
由於隔夜拆借的增多,雖然再貼現已經在實際借款中所佔比例微乎其微,但是美聯儲的貼現率還是非常值得關注的數據。因為大家把它當成了風向標,美聯儲也將貼現率和加息預期一起作為他們的秘密武器,時不時拿出來做個心理威懾。

2.4.公開市場操作

我們先看兩個新聞,我們通常以A國為例,不以B國、C國為例,希望大家理解。

一個是逆回購,另一個是回收流動性。

專業術語好像不太好懂。

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假設,我作為A國首席經濟學家,為美聯儲提供金融政策建議。下面這個人大家應該都認識吧?美聯儲的NO1,耶倫大媽。她不講話則已,一講話,很多人瞬間就幾千萬資產的浮動呀。市場對她聞風而栗。還好,還好,她對我比較信任,經常需要聽取我的金融建議(痴人說夢中),並願意花錢購買我的分析報告,用於每次加息預期講話。

好了,玩笑差不多了,進入正題。

耶倫大媽,每次購買都是使用央行的支票給我付賬。比如,昨天他用支票購買了我的分析報告,給了我一張1美元的支票。

雖然我服務於美聯儲,即使這樣,我拿到賬單後,作為個人也是不能夠從美聯儲直接提現的。我必須去一個商業銀行,把支票給商業銀行。我和花旗銀行經常打交道,去他們那裡上課(這是真的,給他們上過課)。於是,我拿著支票去花旗兌換現金。花旗銀行讓我等一下,立即拿著這張支票去找美聯儲支取現金。美聯儲當然要見票立付。馬上去金庫內拿出1美元付給銀行。

工作人員到了金庫,發現庫存為零,馬上開動印刷機,印製一張1美元的現金,支付給銀行。

注意,上述過程完成後。

注意,實體裡面已經多出了1美元的現金。

假如,現在這一美元在理論上根據貨幣乘數可以創造的貨幣量是:1*貨幣係數。

比如當前的準備金率是20%,則在市場上創造了貨幣:

1*(1/0.2)=1*5=5美元

為了更形象,我們簡單看看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假設初始情況準備金率為20%,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如下表:

市場上獲得1美元後,資產負債表如下表:

此時,準備金率=準備金/存款總量=2/5=40%。

要相信銀行的能力,他會努力的,會儘快(可能是幾個月)換成這樣的:

我們看市場上憑空因為一美元現金的出現,會導致多出來4美元,算上一美元自身,總計5美元。

如果上述看不明白,請參考:銀行能讓錢越來越多嗎?

大家看到了吧,如果央行想要增加流動性,想讓市場上的錢更多,想讓準備金增加,直接在市場上公開購買就可以了。

當然,央行不可能購買研究報告這樣的東西,他通常購買國債。

這是當前控制準備金最重要的方法。

好了,我們上述說的是美聯儲購買行為。

那麼美聯儲能不能出售資產呢?

當然也可以呀!

如果美聯儲拋售了1美元的資產。

那麼相應的,市場上就要減少1美元的紙幣才行,因為肯定會有購買,這是需要紙幣(實際的錢)的。

減少了紙幣,對應的要減少:紙幣量*貨幣乘數,這麼多的貨幣供應量。也就是:

1*5=5美元。

我們不描述那麼多了,直接上表吧:

最開始,假設央行規定準備金率是20%,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是這樣的:

央行發生拋售後,市場上肯定要少了現金,相應的要體現在銀行準備金的減少上.

我們看看,現在準備金率:準備金/存款總額=1/10=10%。

不行呀,不符合央行的準備金20%的要求呀!怎麼辦?縮減貸款吧,該收的貸款要收回來!儲戶的存款餘額也要控制,最終變為如下:

我們看看,市場上其實只有5美元了。原來是10,現在因為央行的回收1美元,造成了1*貨幣乘數=5美元的貨幣總量的減少。

美聯儲擁有的美國債券越來越多,翻倍增長,所以市場上的錢越來越多。


==========================================
3 錢少的可能原因
根據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央行可以通過準備金來調節貨幣供應量。
但是除此之外,央行的印錢實際上是供給側。
至於具體的錢多少,完全取決於市場的流動。
央行印了再多的錢,就像賣家有了太多了貨,如果沒有消費,原始無濟於事的。
--------------------------------
參考資料:《銀行的秘密》,羅斯巴德著,清華大學出版社。


==============
歡迎大家關註:yuanmu8,獲取更多內容。


想不到這麼簡單的問題竟然答出花兒了。

第一,馬前卒的回答是完全錯誤的。

錢荒的根本原因是在外匯占款明顯下降的情況下,央行非但沒有增加基礎貨幣投放,反而減少了逆回購(貨幣投放),凈投放減少,導致流動性趨緊。

馬前卒的回答之所以是錯誤的,其根本在於沒有搞清債權債務的關係。

現代貨幣的實質就是信用貨幣,就人民幣來說,人民幣是人民銀行的一筆負債,央行有負責償還的義務。人民幣究其本質來說,就是持有人拿著它可以兌付相應的商品和服務。

換句話說,對央行來說,人民幣的持有者是央行的債權人。而馬前卒的理解是「商業銀行的錢是從央行借的」。拜託!到這兒咱們先打住好不好?誰告訴你商業銀行的錢都是央行借出來的?除了央行逆回購借給商業銀行的資金以外,商業銀行的錢大部分是我們儲戶的好不好?商業銀行的自有資本才不過10%左右。


那麼儲戶手中的錢是哪來的?那是我抵押自己的資產(外匯所得)換來的好不好?

需要還本付息的是央行,是央行,是央行。

人民幣的確是一張欠條,但它的涵義是「人民銀行給人民幣持有者出具的借條」,債務人是央行。

美元也是一張欠條。我手裡持有美元,我就是美聯儲的債主。如果購買了美國國債,那我就是美國政府的債主。

第二,之所以這麼多人產生誤解,主要是不理解貨幣的發行機制所致。94年以前,中國貨幣發行的主渠道是央行再貸款。94年以後,外匯占款成為貨幣發行的主渠道。固定匯率下的超額外匯儲備是貨幣發行過多的主要原因。外匯儲備是央行的資產,對應的負債就是央行發行的基礎貨幣。2015年由於外儲下降,基礎貨幣餘額下降了1,77萬億。2016年基礎貨幣餘額還在繼續下降,所以央行還需要不斷向市場投放貨幣。

第三,很多人把貨幣發行和貨幣創造混為一談了。M2餘額體現的是貨幣創造能力,主要是由信貸寬鬆造成的。另外,M2餘額過大與中國的社會融資模式有關,歐美主要以直接融資為主,中國則以間接融資(銀行貸款)為主。再加上貨幣周轉速度問題,2元人民幣才能創造1元人民幣的GDP,資金使用效率明顯低於美國。這也是M2餘額過大的一個原因。

實際上,這2年M2增速明顯下降,遠低於若干年前高達27%的增速。今年以來,甚至出現M2M1增速倒掛的情形。企業持有大批流動資金(現金與活期存款),說明企業投資信心不足。

而為了擠壓資產泡沫,壓縮槓桿,央行沒有像以往那樣,往市場注入過多流動性,導致資金面出現緊張。但這恰恰是央行早就該做卻沒有做成的事情。

隨著美元加息,資本傾向於追逐高收益的資產,會導致新興市場國家的資產泡沫破裂。在這樣嚴峻的國際環境下,必須嚴格控制國內的資產泡沫。否則,一旦泡沫破裂,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錢荒是好事,說明央行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金融危機是全社會結算的過程,錢荒往往是金融危機的第一階段。這時,有太多的個人、企業或金融機構無力在結算時償還自己背負的債務。

錢荒與貨幣總量無關,與貨幣的所有權和債務背負者有關。


在現代信用貨幣制度下,當少數人匯聚大量存款,多數人擁有大量債務,多數人永遠無法用自己的勞務或商品償清債務的時候,一旦在某一個時刻經濟出現巨震,全面結算,必然出現錢荒!


出現錢荒,大致需要幾個條件:1、現代信用貨幣制度。2、財富向少數人單向匯聚,債務由多數人承擔。3、經濟運行實際規模高於有效需求支持的規模。

至於各種偶發事件,只是誘因。當債務和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任何一點經濟震蕩,都必然誘發錢荒。這就如同雪崩,當積雪達到一定厚度的時候,一聲槍響,就能誘發雪崩。雪崩的原因,是不斷堆積的積雪,而絕不是槍聲。

這時,如果央行不及時放水,後面就是金融危機。如果央行及時放水,日後必然醞釀更大規模的錢荒。

以下內容摘自拙作《紙牌大廈》:

第六章 欠債還錢(錢荒)

「貨幣主義本質上是天主教的;信用主義本質上是基督教的。『蘇格蘭人討厭金子』。作為紙幣,商品的貨幣存在只是一種社會存在。信仰使人得救。這是對作為商品內在精神的貨幣價值的信仰,對生產方式及其預定秩序的信仰,對只是作為自行增殖的資本的人格化的生產當事人個人的信仰。但是,正如基督教沒有從天主教的基礎上解放出來一樣,信用主義也沒有從貨幣主義的基礎上解放出來。」——馬克思[1]


天主教有一個教皇在梵蒂岡,基督教(新教)則沒有權力中心。貨幣只能有一個來源,即金銀礦或者印鈔機,不能人人造貨幣。信用則有無數來源,人人都可以發放信用,只要對方承認即可。欠債必須還錢,還借據是不行的。於是,信用永遠不可能從貨幣的基礎上解放出來。


利潤的大廈,必然對應債台。債台高築,支撐不下去,倒塌時,利潤的大廈也必然轟然倒下。這時,全社會開始欠債還錢。


言歸正傳。


由於信用的發展,基礎貨幣[2]的流通被降低到最低。貨幣的流通作用,一方面為「甲、乙、丙、丁小圈子」的信用經營所代替,另一方面為銀行創造的「信用貨幣」所代替。人們接受信用支付的原因在於信用能轉化為貨幣,絕不是為了獲得新的借條。甲接受乙的借條,是因為他確信在秋後能憑這張借條從乙那裡獲得100元,或者憑這張借條能抵消100元的債務。接受這張借條用其抵銷債務的人,無論是誰,最終都是為了能獲得100元。「所有的匯票、有價證券和商品應該能立即同時兌換成銀行貨幣,而所有的銀行貨幣又應該能立即同時再兌換成金。」如果信用不能轉化為貨幣,即乙不能按時還錢,那麼會發生什麼事情呢?進一步說,人們接受銀票的原因在於銀票可以隨時無條件地兌換成白銀,如果銀票不能隨時兌換成白銀,那麼會發生什麼現象呢?


「在信用收縮或完全停止的緊迫時期,貨幣將會突然作為唯一的支付手段和真正的價值存在,絕對地和商品相對立。因此,商品會全面跌價,並且難於甚至不可能轉化為貨幣,就是說,難於甚至不可能轉化為它們自己的純粹幻想的形式。信用貨幣本身只有在它的名義價值額上絕對代表現實貨幣時,才是貨幣。」——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信用替代貨幣的前提是必要時貨幣可以親自出場,如果貨幣不能親自出場,那麼信用就不能替代貨幣。如果借據到期不能順利沖銷或者償付,借據就是廢紙。如果銀票不能提取現銀,那麼銀票也是廢紙,廢紙既不能支付也不能沖銷債務。


支撐一個人的是信念,支撐一個社會的是信仰。一切信用的流通來自信仰,信仰的動搖導致信用流通的動搖。一切以信用為支撐的財富的觀念也來自信仰,信仰的動搖導致財富的動搖。信仰崩潰的時侯,就是社會崩潰的時候。經濟方面的信仰崩潰,必然導致經濟大崩盤。


信用轉化為貨幣的過程就是「信用貨幣」(「債權貨幣」)和債務一起湮滅的過程,要理解這個過程首先要回顧這個過程。我們首先分析沒有銀行介入的債權湮滅,然後分析有銀行介入的債權湮滅。

回到甲、乙和丙小圈子信用循環的例子中,甲用乙的100元欠條支付了丙的貨款。支付之前,甲在欠條背後簽名,表示如果乙不能按時還錢,那麼乙的借條就由甲自己承擔。這100元的借據就替代了100元現金,起到了流通的作用。


到了秋後,如果這張欠條沒有輾轉回到乙手中,那麼乙就要面臨還債的問題。如果乙手中能拿出100元現金,那麼一切萬事大吉。如果乙拿出不出100元現金,就要用別的方式償還債務。比如,用乙的汽車抵債。這樣流通中的信用就減少100元,乙的債務也消失了。如果乙的汽車拍賣,賣得100元,那麼購買者(比如丁)減少100元現金,丙增加100元現金,乙收回欠條。如果乙這時已經一貧如洗,汽車房子早就不存在了,或者乙直接宣告破產,那麼就要由甲承擔這個過程,甲要拿出100元的現金清償債務或者用甲的家產抵債。如果乙和甲都宣布破產,那麼最終的損失就要由丙自己承擔。


正常情況下,已經過期的欠條,誰也不要。不過,丙也可以廉價(比如20元)把欠條賣給丁。丁是黑道人物,專做收債營生。丁把乙綁架來一頓折磨,讓乙飽嘗皮肉之苦,確信如果不還錢還有更大的苦頭,最後乙想方設法搞到100元償還丁。至於這100元究竟是怎麼來的——乙是坑蒙拐騙還是賣腎販毒,丁是不關心的。如果沒有丁那樣的手段,誰也不會要那100元的欠條。因為,那100元的欠條已經不能流通了。


不論如何,乙的欠條到期時,流通中的現金總量不變,而乙的100元的欠條都要退出流通,不能再成為支付手段,不能承擔新的流通的任務。


有銀行介入的情況,大同小異。一個經濟行為,比如說投資建廠或者流動資金不足,乙申請貸款。銀行給乙貸款時,乙在銀行的賬戶上就增加了一筆對應的存款。從總量上來看,乙增加了對應的債務,廣義貨幣M2增加對應的數字。在貸款期間,乙陸續使用這筆存款,這筆存款從乙的企業賬戶轉移到其它企業賬戶,然後其他人購買乙的產品,他們存款轉移回乙的賬戶。貸款到期,乙要償還這筆貸款,也就是債務和對應的信用貨幣一起消失,於是M2要減少相應數字。銷售順暢時,對應貸款的存款不會出現累積現象。


那麼,為什麼乙會無法償還債務或貸款呢?


甲種麥子,乙磨麵粉,丙烤麵包,麥子、麵粉、麵包價格分別1元,2元,3元。如果甲和丙消費的麵包中包含200元麵粉(也就是300元麵包)的話,乙就可以用麵粉的利潤(200-100=100)抵消掉他對甲或丙的債務。那麼在債務到期時(甚至之前),他的欠條就已經回到他手中了。如果甲或丙只消費150元的麵包,第三方丁消費了150元的麵包,那麼乙也能抵消他的債務。這時,如果甲和丙消費了150元丁的產品(比如香腸),那麼總信用循環也是可以平衡的。只要甲和丙直接或間接消費的麵粉達到200元,乙就能用收入抵銷債務,換句話說,擁有債權一方的消費總量應該等於他們所擁有的債權。如果擁有債權一方僅僅想積累財富,而不打算消費,那麼就需要有第三方消費多餘的產品,提供對應的貨幣或債權,否則必然出現對應債權的那部分商品滯銷外加債權難以按時償付的情況。於是,債務人的債權就會迴流不暢。如果甲、丙和丁消費了乙的麵粉,而甲和丙並不打算消費丁的香腸,那麼必然出現丁的150元轉移到甲或丙名下的情況。其中,50元抵消了乙的一部分債務,另一部分則成為甲、丙的純利潤。當丁名下的貨幣耗盡時,乙的麵粉就會滯銷亦無力償還債務,這個循環將無以為繼。


乙償還銀行貸款的過程大同小異。乙申請100元貸款,銀行扣除5元貼現,成為銀行利潤。然後在乙賬戶中存入95元,乙用這些貸款支付甲的貨款。甲用這95元購買丙的商品。如果乙的產品銷售順利,這100元最終將輾轉回到乙的手中,乙就能順利償還貸款。如果丙和銀行並不繼續購買其它產品而是把這些錢存入賬戶,那麼很顯然乙無法順利償還貸款。


如果這筆貸款還不回來。那麼會怎麼樣呢?可能性之一,是銀行從第二還款來源獲得補償,比如拍賣乙的抵押物。其他人購買這些抵押物,他們的存款減少對應的數值。可能性之二,是第二還款來源無法覆蓋損失,於是銀行承擔損失。


這時,銀行要從利潤賬戶中扣除相應的部分。必要的話,還要從自有現金中扣除相應部分。如果損失過大,還要變現部分自有資產。於是,銀行的自有資本損失這個數目,流通廣義貨幣減少對應數目。如果數目很大,銀行自有資本損失殆盡則會破產倒閉。如果銀行的自有資本也不夠彌補這筆收不回來的貸款,那麼銀行破產清算以後還有一部分損失要由儲戶承擔,原有儲戶的存款便不存在了——儲戶是銀行的債權人,銀行是儲戶的債務人,銀行代儲戶放貸,儲戶是債權的最終所有人,如果債權最終無法轉化為貨幣,銀行的自有資產也無法彌補損失,那麼損失必然要由最終所有人承擔。


這100元並沒有消失,而是停留在丙和銀行利潤的賬戶中,或者即使進入流通也沒直接或間接購買乙的產品。如果停留在丙的賬戶中,那麼最終乙的貸款到期時,乙就沒有能力償還貸款。這時丙可以購買乙的抵押物,比如乙的房子。平時售價200元的房子,這時丙可能用100元就買下來。如果沒有人買這些抵押品,或者這些抵押品不能彌補乙的貸款,比如只賣了50元,那麼最終銀行就要損失45(50-5)損失。如果銀行倒閉破產,那麼丙的95元存款也收不回來,於是丙承擔95元損失,銀行損失5元。表面上看,丙獲得了95元利潤,銀行獲得5元利潤,實際上這100元利潤能否落袋為安,還是兩說的事情。


無論出現上面的哪種情況,銀行創造的「信用貨幣」都會隨著貸款到期而消失,廣義貨幣M2都要減少相應的數字,而基礎貨幣不變。如果乙的產品順利銷售的話,這個過程可能很順暢。反之,如果乙的產品滯銷,則將極其痛苦。債務與債權一起湮滅的過程,可能是好借好還,再借不難;也可能涉及倒閉破產,暴力清欠,銀行擠兌,經濟崩潰。


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是積累財富而不是滿足消費需求,所以本身就具有迴流不暢的隱患。「甲、乙、丙」循環之中,如果有人願意聚斂債權,那麼乙的借據就很難順利流轉回來。如果這時流通的不是乙的個人信用是銀行的貸款,那麼更會有人聚斂、截留了。沒有任何聚斂、節流,循環才能順利周而復始地運轉下去,一旦出現聚斂、節流,整個經濟循環必然崩潰。


因為絕大多數資本家都只打算積累財富,而不打算購買消費品,同時壓低工人的消費能力,所以最終必然有一個時刻,面臨產品滯銷,大量債務違約,大量損失要分攤的局面:「崩潰已經開始的信號……表示市場商品充斥,外國對我國產品的需求停止,迴流遲滯,而這一切的必然結果是,商業喪失信用,工廠關門,工人挨餓,工業和企業事業普遍停滯」。事實上,這種局面往往是投資高潮的必然結果。起初,由於設備更新,產業革新,開闢新大陸等等原因,資本家們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幻想,於是一擁而上,紛紛申請貸款,擴大投資,購買設備,新建廠房,增加工人;產能釋放出來後,資本家們發現根本沒有那麼多的有效需求,大量產品生產出來卻沒有賣主,於是一鬨而散。


「I stay here on my bond!」「我照契約行事!拿錢來,或者吃官司!」這是債主常說的。「如果你拿不出錢來,我就要你的命」 被夏洛克說得冠冕堂皇:「我說過一定要拿走我應得的那一磅肉。要是您不准許我得到它,那將是一種軟弱的表現,人們將不再信你們的法律了。」債權人一定要讓拿不出錢的債務人蛻層皮。


這時如果乙不能還錢,損失就要由甲、丙或者銀行承擔。毫無疑問,這幾方一定會竭盡全力榨乾乙身上最後一分錢。查封財產,拍賣抵債是可以預期的事情,至於會不會有牢獄之災則要看各國法律和具體情況。如果當地法制不發達,還會有黑社會介入清欠。


這時,乙如果不想破產,就必須想方設法償還債務。最直接的想法就是借錢,或者設法延期償還,或者拆東牆補西牆,這是很正常的。乙手中有大量積壓的商品,自認只要能堅持一段,廉價把這些商品賣出去,就能還上錢了。哪怕是借點高利貸,先把貸款的窟窿堵住,將來用貨款還高利貸。偏偏這時候銀行也不願意借錢——乙現在已經回款困難了,誰能保證乙能還上新的貸款?再說,現在銀行自己也有大量的貸款隨時可能收不回來,本身就資金緊張,跨行資金流動異常不穩定,經常需要同業拆借。於是,常見的現象就是利率飆升。


這時,民間高利貸利率上升得更快——相比之下,民間高利貸更容易獲得,所以放貸風險更大,必然利率更高。短期看,這种放高利貸的收益很高,年息40%都不稀罕。更有甚者,乙簽了借款100元的拮据,只拿到60元。債主膀不動身不搖,60元變成100元,債主獲得40元利潤。這樣的事情,想想都會笑。於是,貧困地區一夜暴富,賓士、寶馬成為一般人家的標配,不開賓士、寶馬都不好意思和街坊鄰居打招呼。但是,這種暴富是建立在債權能順利轉化為貨幣的假設上,而借款人卻恰恰是資金緊張的乙,所以風險非常大。如果乙能順利回款也就罷了。如果不能回款,債主手中的100元的借據就可能成為廢紙,於是直接損失60元。不過,甲、丙和銀行的壓力就小很多了。畢竟,有人願意主動承擔損失60元的風險,對他們來說60元已經回來了。


如果乙手中可能用他人的債權,比如沒有收回的貨款,乙就會加緊催收貨款,同時拒絕給其它下家賒購的機會。但是,這個時候能收回多少債權也是未知數。一方面,許多債權可能還沒到期,乙要在年底償還100元,他手中有丁的100元的債權,但是他和丁約定收回100元的時間是來年春天。這時丁完全有理由拒絕提前償還。如果乙要丁提前償還,則可能要提出優厚的條件,比如現在償還只要80元就兩訖了。另一方面,這些債權還能收回多少本身就成問題,丁現在可能本身已經陷入困境。再說乙陷入困境,本身就可能是因為其他人欠債不還所引起的:比如丁無法償還乙的債務,導致乙無法償還甲、丙的債務。


乙如果不能拆東牆補西牆,也不能收回債權,就只能挖肉補瘡了。乙可以廉價拋售自己的產品,揮淚跳樓大甩賣。貨到地頭死,這時就不要講價錢了,能賣幾個錢是幾個錢。如果只有乙在拋售也就罷了,如果大家都在拋售,那就看誰跑得快了。所有人都擠嚮應急出口時,誰也跑不掉。所有人都想拋售商品時,誰也不買,誰也拋不掉。跑得慢的人,只能把賣不出去的商品抵債,能抵幾個錢,只能隨債主說了算。


拋售完商品拋資產,有價證券、房產、汽車、土地,平時收集的奇珍異寶,名人字畫,有什麼是什麼。這時,各種資產價格迅速下跌。次貸危機之中,所有金融機構都想拋售債券,卻沒有人買,導致債券價格下跌,各大投行一夜之間資不抵債。折騰完乙,折騰甲;折騰完甲,折騰銀行,最後還有丙兜底兒。一連串折騰下去,直到所有債權和債務一起湮滅為止。


對債務人來說這是一個用資產償債的過程;對債權人來說這是一個拍賣資產追繳欠賬的保衛自己債權的過程;對擁有現金人來說這是一個廉價收購資產的過程;對全社會來說這是一個債權變資產(俗稱「債轉股」)的過程。


這時幾乎所有的交易都需要用現款支付,不能使用信用替代。一方面賣家不知道對方能不能按時償還貨款,另一方面賣家也著急獲得現款去償還債務。於是有多少信用,就要損失多少商品。「信用貨幣的這個基礎是和生產方式本身的基礎一起形成的。信用貨幣的貶值(當然不是說它的只是幻想的貨幣資格的喪失)會動搖一切現有的關係。因此,為了保證商品價值在貨幣上的幻想的、獨立的存在,就要犧牲商品的價值。一般說來,只要貨幣有保證,商品價值作為貨幣價值就有保證。因此,為了幾百萬貨幣,必須犧牲許多百萬商品。這種現象在資本主義生產中是不可避免的,並且是它的妙處之一。在以前的生產方式中沒有這種現象,因為在它們藉以運動的那種狹隘的基礎上,信用和信用貨幣都還沒有得到發展。一旦勞動的社會性質表現為商品的貨幣存在,從而表現為一個處於現實生產之外的東西,獨立的貨幣危機或作為現實危機尖銳化的貨幣危機,就是不可避免的。」


這時,銀行之間的利率迅速飆升。幾乎所有的機構都在停止貸款,催收欠款。如果我們把銀行理解為有很多債權並負有很多債務的企業的話,就不難理解銀行的處境。只要有貸款,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就要為貸款者是否能履行信用分擔責任。銀行現在手中有大量的債權(也就是貸款)不知道能收回來多少,那些貸款衍生出來的存款全是銀行的債務。如果這些貸款在一家銀行內部流轉也就罷了,最怕有人提現。由於開展貸款業務,銀行的準備金必定少於銀行存款總數,之間的差額就是貸款衍生出來的「債權貨幣」(也就是貸款衍生出來的存款)。由於大量貸款回不來,不能按時和對應的存款一起湮沒,銀行被擠兌的幾率驟升。儲戶從甲銀行提現,轉存到乙銀行,甲銀行就要向乙銀行轉移對應的準備金。如果甲銀行準備金告罄,甲銀行就不能支付儲戶的支票,乙銀行就會拒收甲銀行的支票。一旦如此,甲銀行馬上就會被擠兌。銀行不能禁止儲戶跨行資金流動,這樣同樣會被擠兌。平時可以同業拆借,應對這種事情。這種非常時期,各家銀行都差不多——都是有一大堆不良貸款回不來,都是存款總數高於準備金,都有被擠兌的風險。與正常生產經營對應的資金往來不同,此時企業正常經營被打亂,企業間跨行資金流動迅猛、無規律,銀行間準備金流動必然迅猛無規律,難以平穩沖銷。一旦出現大規模跨行資金流動,銀行準備金就可能不足,且難於同業拆借。這時,只要有大額支票跨行流動,銀行就要捏一把汗。為了避免被擠兌,銀行往往不惜血本拋售手中的高流動性的資產(最常見的就是還沒到期貼現匯票)換取現金,高息借錢、攬儲,增加準備金,同時收緊準備金,所有準備金全力預備應對儲戶跨行資金流動——除了儲戶跨行資金流動。無論哪家銀行,誰也不敢輕易放準備金走,各行準備金只許進不許出。許多銀行手裡都有超額準備金,但是既不買同行拋售的匯票,也不同業拆借。死死地攥在手裡,以防萬一。結果,有些反應慢的銀行,買了同行拋售的匯票,或者拆借給其他同行,就出現準備金不足了。這些反應慢得銀行還要把準備金在高價借回來。銀行之間的借貸利率自然暴漲。


如果這時發生大規模資本外流,那就是雪上加霜。銀行的準備金(壓庫銀子、黃金、現金)本來就緊張,突然發生大規模準備金外流。原先跨行資金流動,準備金在各行之間流動,好歹還在各行之間。現在,大量銀子、黃金、外匯流向海外,一去不回頭。原先是血脈不暢,現在是血脈不暢加大規模抽血。整個銀行系統準備金大幅度下降,各個銀行必然抓住一切可以抓到的現金,充實準備金。


事實上,僅僅是大規模資本外流就足以引發一場金融危機。金本位時代,各國突然遭遇的大規模外貿赤字,往往是金融危機的誘因。比如,對英國來說,一旦小麥歉收,往往需要大規模從美國進口小麥。這就要向美國大規模輸出黃金,直接導致各個銀行準備金(壓庫黃金)相對不足。於是,各個銀行必然收緊信貸,同時催收貸款,全社會錢緊,處處進入結賬狀態。於是,新增投資下降,產能與消費能力之間的缺口暴露出來,一場危機就此開始。從另一方面看,一國發生經濟危機本來就可能導致資本外流,具體原因後面會談。經濟危機和資本外流,完全可以互為誘因,互相加劇。


出現資本外流或危機,追本溯源,都是經濟循環中存在滯留貨幣或債權的環節。控制生產環節的人為了掙錢而不是為了消費進入經濟循環,一部分信用(債權貨幣)註定迴流不暢,經濟體無法經受結賬的考驗。如果不存在滯留的環節,所有人的貨幣都是經手以後很快還要付出(因為要購買各種消費品),哪有大批滯銷商品,怎麼會有長期無法還上的債權?就是黃金流出去,庫存準備金下降,銀行也敢放心增加貸款。


一部分人還款困難,直接影響另一部分人貸款。那些靠貸款維持流動資金運轉的企業,即使經營良好,產品並不滯銷,也會因為拿不到貸款而停產。他們的上游企業則可能面臨產品滯銷的困難。平時獲得貸款就很難的中小企業,這時往往首當其衝受到衝擊。這些企業為了維持基本的運轉,不得不拆東牆補西牆或者挖肉補瘡,或者求助於民間高利貸。於是,我們經常看到銀行收緊銀根,民間高利貸旺盛,中小企業微利運轉、苦苦掙扎。


這時,和銀行一樣,個人也開始聚斂現金,於是全社會開始鬧錢荒。由於全社會的資金通過銀行這個中介,具有高度流動性,所以全社會所有人的現金流幾乎在一夜之間變緊:「這時危機突然爆發了,昨天還是如此充足的銀行券,一夜之間就從市場上消失了;隨著銀行券的消失,匯票貼現者,要有價證券作擔保的貸款人,商品購買者,也消失了。英格蘭銀行應該出來援助……但是它很快也就無能為力了;對每個人來說,都要依賴於另一個人,誰也不知道另一個人能不能如期付款;所以,將會發生對市場上現有的支付手段即銀行券的全面追逐。每一個人都想盡量多地把自己能夠獲得的貨幣貯藏起來,因此,銀行券將會在人們最需要它的那一天從流通中消失。保存起來的銀行券,1847年10月一個月就有400萬鎊到500萬榜。」保存現金的目的除了為了應對支付,還為了讓自己的利潤落袋為安。前面的例子中,丙如果提前提現那95元就不必擔心萬一銀行破產,自己的利潤灰飛煙滅了。平時把錢存在銀行可以獲得利息,而且轉賬方便,不必擔心家裡被盜,現在就顧不上這些了。


這時,任何財富都不如貨幣重要:「這種貨幣危機只有在一個接一個的支付的鎖鏈和抵銷支付的人為制度獲得充分發展的地方,才會發生。當這一機構整個被打亂的時候,不問其原因如何,貨幣就會突然直接地從計算貨幣的純粹觀念形態變成堅硬的貨幣。這時,它是不能由平凡的商品來代替的。商品的使用價值變得毫無價值,而商品的價值在它自己的價值形式面前消失了。昨天,資產者還被繁榮所陶醉,懷著啟蒙的驕傲,宣稱貨幣是空虛的幻想。只有商品才是貨幣。今天,他們在世界市場上到處叫嚷,只有貨幣才是商品!象鹿渴求清水一樣,他們的靈魂渴求貨幣這唯一的財富。在危機時期,商品和它的價值形態(貨幣)之間的對立發展成絕對矛盾。因此,貨幣的表現形式在這裡也是無關緊要的。不管是用金支付,還是用銀行券這樣的信用貨幣支付,貨幣荒都是一樣的。」


在投資高潮期,生產規模高漲,全社會總利潤和貸款餘額可能很高,但是一旦發生危機,總債權和總債務在很短的時間內湮滅,互相抵消之後,究竟有多少利潤落袋,那是很難說的事情。名義上掙了很多錢,存款賬戶中有很多錢,還有很多投資,但是這些財富能否落袋為安,投資能否帶回收益,並不確定。這時只有現金(馬克思的時代是黃金)才是人們追求的目標,信用是靠不住的,銀票是靠不住的,存摺是靠不住的,有價證券、債權、股權和土地所有權也都是靠不住的。

前資本主義時代,人們積累的財富是金銀和土地,有些大財主喜歡窖藏貨幣,因為貨幣是社會必要勞動的化身,可以購買一切商品。他們把多餘的貨幣埋在院子里,或者收在密室的金庫里,這些貨幣沉睡起來退出流通。存進錢莊吃利息是一個選擇,但是法制不發達,社會信用體系不存在,誰知道錢莊老闆會不會半夜帶著金銀潛逃?在資本主義時代,人們積累的財富是頭腦中對未來利潤的預期。平時人們不需要金銀,信用把金銀的流通作用壓縮到最小。這些利潤中的大多數註定是債權,對債權的信仰支持整個社會經濟運動。


換一個角度看,投資與債權都屬於資產,債權是資產的一種,資產是廣義的債權。很少有人會讓自己手中的貨幣會處於停滯狀態,資本家獲得金銀馬上又進行投資。金銀的交割僅僅是賬面的運動,匆匆地在賬面上一帶而過,隨即便再次投入流通,以求獲得更多的同類。這時社會頂層擁有財富的人,會更多地在意自己未來能擁有多少財富,而不是現在保險柜里有多少金幣,或者銀行賬戶上有多少存款。這時,他們手中擁有少量的現金也是為了應對生活的需要或者支付到期的賬款。相比之下,這些現金與他們名下的所有的財產相比,往往不值一提。他們擁有的絕大多數財產,都是在不斷進行投資,處於滾動之中。他們擁有的絕大多數的財富都是在想像之中,需要通過估算才能知道總量。當然,這種估算的前提就是一切經營活動順利平穩。


企業家會用自己手中的貨幣進行投資,有些人會把手中的錢借給企業家,不夠投資的部分會被存入銀行,由投資銀行收集社會資金「賣給」需要資金的人,或者商業銀行吸收準備金之後直接創造貸款,這些放出去的貸款也會轉化為投資,債權最後變為商品。這時,貨幣已經退出流通,絕大多數的貨幣靜靜地沉睡在銀行的金庫里,處於休眠之中。與實體沉睡相對應的是所有權的高速轉移——貨幣的流通變成銀行賬目中貨幣所有權的不斷沖銷,利潤的積累會隨著貸款和投資的增加也變成銀行賬目上紙面的增長,最後貨幣的財富會變成債權,這些債權能否順利兌現則在於商品銷售情況。


還有一部分貨幣會投入與實際生產無關的領域,去購買股票、債券、土地(地產作為資產,和股票債券一樣,也對應一種索取權,是對未來在該地生活的人的貢稅的索取權),去追求這些資產的價格的升值。如果不考慮價值符號泛濫情況下人們購買資產以求保值的話,那麼資產的收益和價格同樣間接得益於實體產業的利潤,與實體產業密切相關。首先,實體經濟萎縮的,股票和債券的收益和地租必然下降,實體經濟破產時,股票和債券必然變得一文不值,土地也無法收到地租。其次,這些資產的價格與利息之間存在負相關的關係,利息上升時,即使股息、利息和地租不變,這些資產的價格也會下降。再次,當實體企業家遇到資金困難時,必然拋售一切可以拋售的東西以避免破產。這時,即使這些資產收益不變,利息也不變,他們的價格仍然會因為大批拋售而迅速下跌。


正常情況下,財富是滾動積累的資本,而不是窖藏的貨幣。非常時期,資本不再投入滾動,而是被窖藏。這時的損失不知道由誰承擔,即使存在銀行,也難免被銀行倒閉所牽連。對資本家來說最靠不住的就是資產(債權),能獲得多少利潤,能有多少利潤落袋為安,要看財富脫離經濟循環的速度,甚至完全看運氣。乙欠了甲和丁的債。如果甲先到,那麼乙的資產可能就先被甲拿走,丁可能搶不到沒有任何可以抵債的東西。什麼也沒搶到的丁只能砸東西泄憤。甲拿走了乙的資產(比如存貨)去拍賣,丙可能也要拍賣類似的商品。如果甲趕在丙之前賣出去,那麼甲就可能落袋為安。相比之下,丙的商品就可能被迫打折,甚至完全賣不出去,可能只能看著這些商品變質、發霉、生鏽。


這時,大家都變成貨幣貯藏者,想像中的財產,未來的收益、債權或者虛幻的價值,必須變成實在的貨幣。誰跑得最快,誰損失最小。大家紛紛退出循環,握有現金,準備應對支付危機,準備將來東山再起,或者僅僅是為了避免損失。——火災之中,站立不動的人會被眾人踩死,僅僅為了避免被踩死也要隨大流狂奔。


隨著錢荒的蔓延,必然導致危機的擴大;危機的擴大,加劇錢荒的蔓延。這時,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會主動把自己的資產變現,成為貨幣貯藏者。「在恐慌時期,國家所需的通貨等於平時的兩倍,因為流通手段被銀行家和其他人收藏起來了。」


銀行一手托兩家,一面是貸款,一面是儲戶,也是環環相扣的信用鏈條中的一環,所以也是不可靠的。銀行絕大多數的資產是放出去的貸款,主要的負債是存款。前一小節的例子中,蘇格蘭銀行擁有的現金大約為300萬英鎊,而各種存款大約2700萬鎊,換句話說,銀行擁有的債權(各種貸款)至少2400萬鎊。如果乙不能償還貸款,銀行就有可能要承擔損失。對銀行來說,雖然有很多債權(貸款),但是也有很多債務(存款)。錢荒時,銀行擁有的債權最不好說,誰也不知道那些貸款人會不會宣布破產;但是銀行負有的債務卻很難逃脫,除非銀行自己宣布破產,否則銀行難逃債務。如果銀行的債權(貸款)損失到一定程度,超過銀行自有資本,就可能出現銀行不能保證存款人隨時提現的局面,也就是由儲戶最終承擔損失,或者說儲戶的存款打水漂。乙不能承擔損失,將由甲承擔損失,甲不能承擔損失,丙要繼續承擔。這個損失傳遞的規律在這裡也適用。不過乙具體化為貸款人,甲為銀行,丙為儲戶。對儲戶來說,最明智的選擇,就是比賽逃跑,或者說在銀行倒閉之前把自己的存款全部提現。於是,動作快的儲戶落袋為安,動作慢的儲戶面對倒閉的銀行和一大堆收不回來的貸款欲哭無淚。


如果對銀行失去信心,就不會窖藏銀票,而是窖藏金銀。甲、乙、丙、丁擁有銀行的存款是對銀行債權,他們手中的銀票也是,如果他們對銀行擁有的債權(放出貸款)也產生懷疑,擔心銀行可能被拖累的話,他們同樣會採取迅速提現的做法——這時的提現絕不是提取銀票,而是提取現銀——如果錢莊倒閉了,銀票還有什麼用?平時看似沉睡的壓庫的銀子,這時就派上用場了。這些銀子好像沉睡中的木乃伊一下子全活過來了,爭先恐後地從墓穴(銀行金庫)向外跑。如果這些銀子不存在,銀行難免面臨倒閉。同理,在價值符號的時代,理論上央行是唯一的發鈔行。這時,如果對國家的信用產生懷疑的話,所有央行的債權人(持有法幣的人),就會爭相放棄央行的債權(法幣),去追捧外匯和黃金——如果能兌換就兌換,否則就去黑市購買。這就是資本外流。資本外流除了導致危機惡化,還能直接導致本幣貶值。


保存現金的第三個目的是為了獲得額外的收益。


這時,有人可能會反其道而行之,逆潮流而動,試圖出手撿便宜。這是一種冒險求富貴的行為。成功的話,可以廉價買到平時昂貴的資產,弄不好卻可能成為損失的分擔者。拋開前面高利貸者的例子,還有很多其它的例子:「一個法國人把一批價值3000鎊的商品交給明辛街一個經紀人,要他按一定的價格出售。經紀人賣不到要求的價格,這個法國人又不肯削價出售。商品就留在那裡賣不出去,但這個法國人急需錢用,因此經紀人就用下述方式貸給他1000鎊,即由這個法國人以商品作為擔保,向這個經紀人開出二張以三個月為期的1000鎊匯票。三個月後,匯票到期,而這宗商品卻仍然賣不出去。經紀人這時必須兌付匯票,儘管他手裡有價值3000鎊的擔保品,但不能變賣,因而陷入了困境。一個人就是這樣把另一個人拖垮的。」這位經紀人接的不是餡餅,而是「飛刀」。


當然,如果進入循環的大資本有操縱市場的能力,則是另一回事情了。當產業資本陷入困境時,恰恰是貨幣資本獲得最高利息並且廉價收購資產的大好時機。這時,由於信用失效、債務被強行清盤、貨幣被貯藏等原因,必然導致貨幣資本在短期內極度緊缺,全社會的貨幣總量迅速從廣義貨幣M2迅速向基礎貨幣MB[3]靠攏。在還債的壓力下,貨幣資本迅速升值,產業資本等其他資產則迅速貶值。恰恰是後者太多,才顯得前者太少。這時,如果給予某一群體貸款,那麼這個群體就可以迅速廉價收購各種資產。問題是誰能獲得貸款?或者說,給誰貸款,銀行最放心呢?毫無疑問和金融機構有密切關係的大資本相對小資本有更多的機會。在價值符號時代,理論上央行是唯一發鈔行,也是各個商業銀行最終貸款人,能操縱國家政權的各大壟斷資本自然有機會獲得更多的貸款。只要政權不倒台,央行就不會破產;只要央行不破產,這些壟斷資本在金融市場上就處於不敗之地。


19世紀,這樣的危機定期襲擊資本主義經濟,來去匆匆,社會經濟定期一片狼藉。出大事了,就要分析原因,尋找罪魁禍首和責任人。經濟危機也不例外。


當時企業家的觀點是銀行家不肯繼續給他們提供流動資金貸款,導致他們陷入資金鏈斷裂,不得不廉價甩賣的困境。銀行家的觀點是企業家投資力度不夠,不繼續擴大生產購買已經製造出來的產品,導致產品滯銷,為了還債紛紛借貸,推動利率上漲,進而誘發危機。


企業家認為貨幣不足,不能貼現。如果有商品就能貼現,那銀行成什麼了?存貨不管能不能賣得出去,都能以存貨為抵押向銀行貼現、申請貸款,那銀行不成了最大的批發商了嗎?工人的消費能力被壓低,資本家自己的消費能力隨著收入增加下降,必然有大量產品賣不出去。這些賣不出去的產品註定沒有銷路,也就不會有貨幣的迴流。沒有貨幣迴流的商品對應的借據(匯票)怎麼能貼現呢?如果貼現了,將來又賣不掉,最終貸款回不來,這些商品必然歸銀行,那就是由銀行購買企業家的產品了嗎?再說,還有很多貸款純粹就是用於投機甚至欺詐。


「事實上問題只是在於匯票能否兌換為貨幣。但是這種匯票多數是代表現實買賣的,而這種現實買賣的擴大遠遠超過社會需要的限度這一事實,歸根到底是整個危機的基礎。不過,除此以外,這種匯票中也有驚人巨大的數額,代表那種現在已經敗露和垮台的純粹欺詐營業;其次,代表利用別人的資本進行的已告失敗的投機;最後,還代表已經跌價或根本賣不出去的商品資本,或者永遠不會實現的資本迴流。」


如果銀行不伸出援手,不肯向乙提供資金援助的話,乙的損失必然一環扣一環的傳遞下去。銀行怎麼能有義務把這些損失兜底呢?何況,銀行兜底的幅度,以自有資本為限。如果超過銀行自有資本的,就是儲戶用存款兜底。


表面上看,銀行只要印刷一張銀行券(銀票)就可以使陷入困境的乙獲得解放,也可以避免自己破產的風險——既然大家把銀行券收藏起來,那就加印銀行券。實際上,銀行愛莫能助。因為如果銀行這樣做,就意味著用自己的債權替換乙的資產,成了前面提到的那位「接飛刀」的經紀人。與那位承擔2000鎊負債並擁有3000鎊擔保品的經紀人一樣,銀行的負債增加了一張銀票,資產增加一堆賣不出去的商品,或者一些已經失敗的投機或欺詐。


當負債多到一定程度,資產減少到一定程度時,銀行就可能面臨被擠兌白銀的風險。大家收藏銀行券,是確信用銀行券隨時能提取金銀。如果懷疑這點,大家必然不再收藏銀行券而是收藏金銀:乙獲得銀行的銀票,把銀票支付給甲,甲把銀票支付給丙,丙會在第一時間用這張銀票去提取白銀,然後鎖進自己的保險柜。銀行庫存金銀一旦告罄,銀行便會破產。銀行冒著被擠兌的風險,用自己的債務換取乙的滯銷產品和垃圾債務,這樣的傻事誰會幹呢?


欠債必須還錢,還借據是不行的。所以,這時需要有一家銀行站出來,用自己的鈔票為企業提供必要的流通手段,避免所有的貨幣都被窖藏起來。這家銀行必須有足夠的實力確保自己的鈔票能夠順利流通,而且不怕擠兌。

[1] 《資本論》第三卷 第35章
貴金屬和匯兌率


[2] 金銀或價值符號。


[3] 因為此時銀行存款被大規模提現,大部分基礎貨幣變成現金保存在個人手中,所以流通中的現金M0與基礎貨幣MB迅速接近。


謝邀,真服了 @馬前卒,我不知道他為什麼要寫這麼個答案,沒辦法了,我沒知乎兒們有文化,但好歹吃銀行這碗飯吃了10年,大半夜的我犧牲陪五姑娘玩耍的時間說兩句。

馬前卒的理論簡單來說是什麼呢,看清楚啊,央媽憑空造了錢然後借給社會玩,社會玩脫了沒賺到錢,因為央媽要把借出去的錢連本帶利收回去,所以社會的錢反而變少了。你老人家表達的是這個意思吧? @馬前卒

這個理論看起來,嘩,好有道理,900多人點贊我靠,下面所有內容都是寫給這900多人看的,金融大觸就不要笑話我了。

馬前卒這個理論最大的問題在哪裡呢?我建議你老人家再想一想。

社會流通資金不是一個無限大的盤子,一般來說我們管他叫M,接下來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幾個定義,M1 是狹義貨幣供應量,M2 是廣義貨幣供應量; M0=流通中現金
M1=流通中現金+可交易用存款 M2=M1+非交易用存款

央媽向社會投放貸款,實際上增加的就是M1中的可交易用存款部分,好,我們假設央媽投放貸款前M1是100,央媽以貸款的形式投放了10的資金,那麼M1就變成了110,注意了,因為沒有增加現金,所以增加的是可交易用存款部分。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央媽要收貸款了,央媽連本帶息收取11的資金,M1變成多少了?

99!

好,馬前卒的理論看起來成立辣。

才怪!央媽收走貸款M1減少,跟實體企業賺沒賺到錢有沒有1分錢關係?沒有!

盤子M1就那麼大,實體企業也好,企業的下游買家也好,都不會印鈔票,大家賺多少錢虧多少錢,也就是在M1里打轉轉,誰能告訴我實體企業賺錢了M1盤子就變大了是什麼鬼理論?!

不管企業賺不賺錢,M1就那麼多,所以只要央媽收走流動性,M1必然減少啊親!

M1本身不能憑空變出來啊!所以只要社會財富增加央媽必須投入流動性啊!

而按照馬前卒的理論,企業都在大發展,央媽就可以不提供流動性了,這是錯的挖!

你這套無中生有的理論是新時代的永動機啊馬前卒先生!我給你跪下了!

--------------------------------------------------------------------------------------------------------------------------------------------

再來說說這錢荒到底是怎麼回事,馬前卒先生得出如此錯誤理論的根源就在這裡,他壓根理解錯了。

這錢荒,根本不是他所理解的整個市場缺乏流動性,而是銀行業玩脫了,僅此而已。

根源在於銀行業現在都在拚命玩同業業務,玩著玩著有人資金鏈就斷了,到處借錢借不到,造成貨幣市場風聲鶴唳,是結構性問題,不是什麼實體經濟不行導致的,實體經濟不行只是銀行熱衷於玩同業業務的原因之一,甚至不能算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在於同業資產業務風險加權低!25%!同樣的資金投入二手房貸款,風險加權就變成了50%。

說到風險加權就要說說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當局給銀行畫了根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多少多少,來看看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

第二十三條 商業銀行各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如下最低要求:

(一)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5%。

(二)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6%。

(三)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8%。

第二十四條 商業銀行應當在最低資本要求的基礎上計提儲備資本。儲備資本要求為風險加權資產的2.5%,由核心一級資本來滿足。

都知道銀行賺錢靠貸款,貸款就是資產業務,而資本充足率限制了銀行可以投入資產業務的規模,還是以二手房貸款為例,假設在滿足資本充足率的前提下,某銀行可投入100萬資金辦理二手房貸款業務,那麼投入同業資產業務就可以是200萬,你是銀行你辦什麼業務?(涉及計提等我不多講了,只講大概意思。)

這就是為什麼各銀行都瘋了似的投入同業業務,你借給我我借給你。借同業錢爽啊,風險加權低,利率又按著SHIBOR來,也沒什麼風險,尤其是到期如果周轉不過來,還可以找央媽再貸款。哪知道2013年某行玩脫了,央媽又不救命,就造成了2013年的「錢荒」。

2013年錢荒怎麼發生的,可以看這一篇我們業內人士寫的http://chuansong.me/n/534819,我就不多說了。


首先你說的「人民幣印了那麼多」,可能混淆了流通中的現金和貨幣存量的概念。央行印發貨幣是釋放基礎貨幣,而貨幣存量是由基礎貨幣和貨幣乘數共同決定的,因為銀行可以通過放貸派生出新的存款,不懂的話可以百度百科一下貨幣乘數。我們常說的「超過100萬億天量貨幣」是指貨幣存量而非印發了那麼多現金。銀行吸收存款,一部分上繳準備金給央行,一部分應付正常支取和開支,其他的就可以發放貸款來賺錢。所以貨幣存量大和銀行缺不缺錢沒什麼直接關係,銀行是逐利的,有錢剩下就會想辦法貸款出去找生息資產的。
這次銀行鬧錢荒其實是央行趁機製造出來的,目的是釋放出其未來貨幣政策的方向,就是不會像金融危機時一樣通過不斷注入流動性來刺激經濟增長,李克強總理說要「盤活存量存促經濟轉型」就是這個意思。同時貨幣市場高企的短期利率是為了增加銀行獲得資金的成本,迫使其收縮瘋狂放貸和出表的行為,這也表現出貨幣當局對銀行資產風險的擔憂,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是金融系統中巨大的隱患,一旦爆發可能又是一次金融危機。
個人觀點,請指正。


@馬前卒 的回答可以看成是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經典範例了吧?人們為何就不能答答自己擅長的領域呢?比如土木?

當然挖出來2013年中的問題來回答,我覺得可以大概說明知乎有些雞湯型政史經答主就是看到哪個段子看起來牛逼就在知乎上找到答案改寫一下貼上去,吃相真的難看。

「全社會對央行負債」的理論,第一是政治內涵居心叵測,人民群眾辛辛苦苦創造勞務和物質產品,央行居然撒點幣就可以說成是人民欠央行的了?Interesting。

第二是和當前實際情況截然相反,你不會告訴我你資產負債表也不會看吧?


「錢荒」這個詞聽起來好像是「居民沒錢消費了」,實際上這種情況和普通居民的消費關係不大,而是對金融機構的可用資金的影響比較大。

普及一下央行的貨幣政策是怎麼對商業銀行的資金產生影響的。

央行的貨幣政策主要有有三大貨幣政策,一是存款準備金率(Deposit Reserve Ratio),二是再貼現(Rediscount),三是公開市場業務(Open Market Operation)。這三個業務都能調節「錢荒」與否。當然,再貸款(Relending)也是達到貨幣政策目標的一種方法。

存款準備金就是你存一些錢在銀行,商業銀行也要放一定比例的錢在央行,防止擠兌危機,這個「存款準備金」的比例提高一點點,銀行就會感受到很大的資金壓力,因為銀行的貸款是可以「派生」的:銀行貸出去的錢,還是存在銀行,如果現金沒有「漏損」(離開銀行),那麼銀行就可以無限貸款。所以一旦每次存款,準備金的比例都提高,那麼銀行可以「派生」的貸款就大大減少了。(不知道有沒有說明白,手機沒法上公式用數學表達…其實就是個貨幣乘數的問題)

再貼現政策的對資金的影響也很大。說「再貼現」之前,就要了解「貼現」(Discount)。「貼現」的本意是,將遠期匯票在當前兌現。未來的A元和當前的A元肯定不一樣,因為貨幣有時間成本,所以就要有個比例來兌換,這個比例就是「貼現率」。企業找商業銀行來承兌遠期票據獲取資金就是「貼現」,商業銀行找中央銀行承兌就是「再(次)貼現」。

那這個「再貼現率」(Rediscount Rate)誰來定呢?央行說是市場,但你懂的。商業銀行有總量為A元的遠期票據,那可以獲得的資金為:

B = A/(1+貼現率)^t

貼現率越高,那銀行獲得的資金就會減少。反之增多。

公開市場業務很簡單粗暴。中央銀行覺得市場上貨幣過剩,就會在公開市場上賣出有價證券(比如國債),人民手上的錢就回到央行,而換成了這些有價證券。反之則買進。

公開市場操作會對普通居民消費產生很大壓力嗎?一般不會,你在影響自己消費的情況下還會買國債嗎?所以更多是對銀行資金產生影響,因為資金沒有存進銀行,銀行就沒法操作這些資金了。

所以一般造成錢荒還是錢泛濫主要是通過以上的路徑。像@馬前卒 這樣操作的央行,要不是百度民科吧自己建國設立了央行,要麼就在地球之外了。

—————————更新—————————

很多人沒看懂高票的@王海 前輩的美元換人民幣的理論,我嘗試小小的解釋一下。

很多人疑惑的點在於,我手上不曾任何時候有過美元,可我卻能天天使用人民幣,這是為什麼呢?我沒跟央行換過錢啊?

因為美元主要是持有外匯的企業和央行換的,然後企業又把人民幣大多數作為勞動報酬交給了一般自然人居民。

「美元換人民幣」,這是央行的第一步投放路徑,這裡「居民」主要說的是從事經營活動的企業單位。

這是因為順差的原因外匯數量太大,根據三元悖論(the Impossible Trinity),一國的經濟三種目標: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匯率的穩定性;資本的完全流動性,三者不可得兼。所以為了保證前兩個經濟目標,央行就選擇了購買美元來作為主要的貨幣投放路徑。

以上。


我來提供一個觀點:1、海外因素,這個請參見華爾街見聞或研報等;2、就是去槓桿,但是很多債務或明股實債都沒有到期,去槓桿導致的缺口需要用現金去填補,這裡就消耗掉了大量的資金;3、央行去槓桿管不住民間以及國企等資金只能管銀行間,央行放款的口子收緊了,銀行自然沒有錢;4、上述2和3就解釋了為何放了那麼多錢出來但是都不見了,其中一大部分就是被拿去填槓桿所造成的缺口了;5、資金周期,每年這個時候都是資金緊張的時候,元旦後和春節後自然會好一些,自然資金緊張+去槓桿填錢+央行調控+美國加息=惡性循環

那麼中小銀行接下來的問題在哪裡?理財收益下降的黏性+標準化投資收益下滑=客戶流失=銀行困境=政策遲早要放開啊


更新:剛才又看到馬老先生在專欄裡面的回應,真是讓我???。

我驚喜的發現,原來馬老先生是明白人民幣事實上的發行基礎是美元這個道理,但是呢,他又大筆一揮,說我們不能再忍下去了,不能忍美元是人民幣的發行基礎了!然後又寫下了如下的文字:

忍到什麼時候呢?

第一種情況是沒有更多的美元可以造幣了。

比如說2008年,經濟大危機,外貿訂單暴跌,流入的美元迅速減少,市面上新增的貨幣(央行兌換的人民幣)也隨之減少。但中國工業增長的潛力並沒有陪著西方一起下降啊,所以中國也因為缺乏貨幣而出現了恐慌。

這個時候就有「四萬億」出來了,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央行(往往是通過國開行)的再貸款。我對「四萬億」本身的投入方向和使用方式也有很大的抱怨,但無論如何,有一點是墜好的——中國人自己沒忘了怎麼造錢,沒忘了要給生產力配上合適的貨幣,更沒忘了鑄幣稅應該抓在自己手裡。

第二種情況是,或許我們已經不那麼需要更多的美元了。

當年需要美元,是因為我們和美國的生產力有天壤之別,用美元能買的美國貨,比人民幣能買的中國貨多得多。所以我們自己也不是很有底氣,也知道國際貿易需要很多美元做流動資金。但是現在,我們雖然還落後於美國,但工業規模已經超過去了,許多國家需要中國貨——買中國貨是可以用人民幣的!

所以,在國際貿易中,即便我們生意越做越大,也不一定需要更多的美元。中國和哪個國家做生意,大家搞個貨幣互換,我給你發點人民幣貸款,不就有交易方式了嗎?既然中國的生產能力可以為人民幣提供信用,為什麼一定要讓美國賺這個鑄幣稅呢?

這個第一種情況呢,沒有更多的美元造幣,你說08年金融海嘯。但央行的儲備資產告訴我們,當時的外匯儲備,2008年年初的一萬五千億美元,到2009年年末,就變成了兩萬四千億美元。很顯然,他的轉折的時間點找的根本不對。而且還把資本流入流出的原因完全歸結於經常賬戶。而他說2008年以來推行的凱恩斯主義政策,主要是依賴央行的再貸款。然而,事實是,這主要是因為信用擴張,也就是他所說的「無法完全持續」的「信貸乘數」。

這個第二種情況呢,我們不需要那麼多的美元了。我建議馬老先生你去跟央行的領導說,我們不需要美元了,雖然我們人民幣所佔交易份額只有1.67%,但是央行你們還是把那些外匯存底都撒幣了吧。

我相信,無論是誰,表情都會是:

???
---------------------------------------------
最近幾天一直在看這個問題,先是革命老將 @馬前卒馬老先生奮勇而出,寫出了一堆???的東西,而後就是蜂擁而至的多角度立體式的打臉。據說現在的答案已經經過了修改,但是他還留著一個對我而言十分顯眼的硬傷:

下一個問題,市面上的錢是怎麼來的?

當然都是從央行借出來的。央行以較低的利率把錢借付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加一點利息再往外貸款,一直貸到企業和個人。

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
這個網頁,稍有常識的人都能在人民銀行的網站上找到。就算你對於貨幣發行一無所知,當你看到這個表的時候,你就會發現:

貨幣是負債。

也就是說,你手裡拿的紅的綠的紙片,都是央行對你的負債。而你拿著這些紙片,憑什麼信任這紙片真的值錢,而不是如金圓券之流呢?有用黃金白銀支撐的,有用信用良好的主權債券支撐的,有用外匯支撐的。這裡就說一下中國的央行:

中國加入國際分工之後,事實上,人民幣的發行是以美元做基礎的。也就是說,本質上,人民幣的信用,來自於央行儲備的美元,就是愛國小將們天天嚷嚷著說太多了要往外撒幣的那個外匯儲備(當然馬老先生如果要是說94年如何如何,我覺得我們應該談談南宋)。而這種實際上的貨幣發行的機制,註定要與美元的大周期息息相關。也就是說,當美元從本土流向海外的時候,中國流入資本;當美元從海外流向本土的時候,中國流出資本。

怎麼樣,這個套路熟悉吧?每一次資金從海外迴流美國本土的時候,總會拉爆一些地方。比如說南美,比如說東南亞。這次迴流說不定拉爆....哦對不起我扯遠了。

這裡要向馬老先生普及的觀點是,人民銀行的貨幣發行儲備,主要是以美元為基礎的。美元流入之後,向商業銀行或者中央銀行兌換成人民幣,美元被央行或者商業銀行留下。一些商業銀行也選擇把自己手中的美元賣給央行。這樣,央行手中的美元作為貨幣發行的基礎,美元換成的人民幣成了發行出去的貨幣。而現在美元迴流之後,為了維持國內的高槓桿,央行不得不採取新方式去發行貨幣,這才有了一些銀行向央行借款的情形。我的一個專欄,專門用來展示,每個月央行的貨幣發行的儲備中,外匯的成分。比如說這個月的出來了:

(註明一下:Monetary Base就是貨幣發行的儲備貨幣,這裡我選用的Foreign Assets,並不是平常說的外匯占款,而是比外匯占款的口徑略微更寬了一點,包括了黃金儲備和一些國外資產,但總體的變化與外匯占款是類似的)

(註明一下:Monetary Base就是貨幣發行的儲備貨幣,這裡我選用的Foreign Assets,並不是平常說的外匯占款,而是比外匯占款的口徑略微更寬了一點,包括了黃金儲備和一些國外資產,但總體的變化與外匯占款是類似的)

錢荒發生的時候,大概是2013年年中,當時外國資產還是能和儲備貨幣相差不多的時候,以央行向銀行的借款的形式發行貨幣,根本不入流。就算是現在,美元回家,央行用各種方式擴大貨幣發行,外國資產仍然佔了很大一部分。

馬老先生所說的

當然都是從央行借出來的

???
---------------------------------------------------
當然,對於錢荒發生的原因,我還有點話想說:從2013年或者更往前,到現在,中國的實體經濟的回報率都太低,導致了很大量的資金在金融系統裡面逛來逛去,結果就是高槓桿,一個節點出了問題,後面很容易也出現問題。也就是說,當金融系統中流動性趨緊的時候,是很容易拉爆系統性危機的。

而為什麼2013年年中,流動性偏緊了呢?我的理解是:由於人民幣在事實上以美元為準備發行,國內資金必然受到美元利率的影響。2013年年初,美國十年期國債利率就在不斷上漲:利率從4月中旬的1.6%-1.7%,不斷上漲到6月末7月初的2.6%-2.7%,而中國的十年期國債利率一直在3.5%左右,中美利差快速縮小,導致流動性快速趨緊。

值得一提的是,從特朗普當選前,美國十年期國債利率從1.6%,上升到了現在的2.6%,而在上升初期,中國的十年期國債利率也似乎毫無反應,中美利差也快速縮小導致流動性趨緊。後來匯率在不斷縮小的利差面前挺不住,中國的十年期國債利率上升,一不小心拉爆了國債市場的槓桿,現在正在人心惶惶。

央行宣稱,既要保持匯率穩定,又要保持利率穩定;又要保持增長,還要防止風險。我倒是想看看最後會發生什麼。


先說幾句題外話:

我上知乎主要是為了從眾多答主的回答中,汲取精華,啟發自己。理想狀態是:即便有爭論,也是為了尋求真理,而不是製造對立。在這個問題上,我看到了專業人士和民科的對立。民科對專業問題的回答很難像專業人士那麼嚴謹和專業,但是民科常常會有一些更新穎的視角。專業人士的優勢在於更加專業的知識和方法,但是對於學術界本身而言最有價值的不是重複,而是創新。思想與思想的碰撞不正是創新的重要源泉嗎?希望能夠看到更多有價值的思想碰撞而不是為了撕而撕。

這個問題目前撕的很厲害,不入流的經濟學本科畢業生斗膽講講我的理解。

某種程度上,我理解 @王海 、 @jinseng 、 @周明 、 @RONINmind 等專業人士的心態。

在專業領域投入了大量的時間進行學習研究實踐,這才使得專業人士具備了超出普通人的認識。而現在 @馬前卒 作為一個外行在 「大放厥詞」,有許多錯誤和漏洞的答案,竟然受到大量點贊和支持!

對有些人而言這就像是心中的女神被蹂躪,而且還有許多圍觀群眾在叫好!那種心痛與憤怒是難以言表的。結果就是眾多專業人士對馬前卒進行了反駁。

回到問題本身,題主所問其實是一個短期「錢荒」現象的原因。作為非相關行業從業人員,我的信息來源主要是網路,無法給出準確的回答。王海等專業人士已經給出答案,13年和今年的「錢荒」,都是央行採用MLF等工具收緊了流動性,於是產生了所謂的「錢荒」。這應該是比較符合現實的解答。

馬前卒的回答其實是在講解「錢荒」作為一個長期現象的本質。答案中確實存在一些漏洞和錯誤,從而引起了部分專業人士的強烈反擊。不過,在我看來,有些分歧的產生,其實是雙方看問題的角度和時間維度不同造成的。

比如:

1、馬前卒說,「市面上的錢都是從央行借出來的,央行把錢借給商業銀行再到個人」。

針對這一點,王海的反駁是:

「央行的錢本質是央行的負債,央行拿到貨幣後可以買任何資產。外匯,國債,貸款,甚至股票。不存在錢都是商業銀行借出來的。」

其實,這一點分歧主要是在於因為雙方理解角度的不同,從會計記賬制度來說,貨幣是央行的負債;而馬前卒看來,從長期來說,央行發行貨幣主要是通過增加放貸,那麼從企業和個人的角度而言,這部分貸款是從銀行貸出來的,也就是說欠著銀行錢呢,當然就是負債了!

2.馬前卒說,「既然是借款,就得還錢。每放一筆錢,就要收回更多錢(買國債也一樣)

針對這一點,王海的反駁是「根本不一樣,歐洲央行從二級市場買的國債就是負收益率的。另外,央行也是市場參與者,憑什麼央行買的資產一定是正收益?難道央行買的黃金永遠不會跌?還是央行買的股票永遠都在漲啊?」

王海舉出了歐洲、日本等反例。我看了看關於日本央行虧損的新聞,

四年來首次!日本央行上半財年出現凈虧損_網易財經

虧損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央行此前將2418億日元轉為儲備金,目的是為增持日本國債潛在的損失做準備。

如果只是為了反駁剛才引用馬前卒的話,這個例子非常有力。

但是我覺得馬前卒可能想強調的是,央行貸款利率是大於零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央行是不會因為發行貨幣而虧損的。

例子中的日本央行虧損可能是由於央行作為二級市場的參與者,在國債市場上購買價格較高,而未來預期會走低而導致虧損,這個虧損並不是因為再貸款(發行貨幣)而產生的虧損。

那麼這個看似攻擊力很強的例子其實就起不到什麼作用了。

馬前卒的回答存在的問題可能還不只這兩處,但是我想說的是,對大部分人而言馬前卒的回答更有價值。短期的「錢荒」除了部分相關行業從業人員,對大部分人不會產生實質性的利益影響。而長期的「錢荒」才是事關國計民生的大問題,才是值得專業人士和民科集中注意力去研究的問題。

馬前卒其實是建立了一個關於貨幣發行和經濟發展關係的模型。他的觀點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銀行放貸利息為正;

2、貨幣發行機制中,通過「美元換人民幣」而發行貨幣,只是某一特定階段的主要方式,將逐步過渡到以再貸款為主;

3、而通過再貸款投放基礎貨幣,必須以某項資產為抵押;

4、在放貸-回收-再放貸-在回收循環的過程中,借貸的企業或個人必須創造出比貸款額更大的價值,才能保持放貸-回收的可持續性。

5、結論:實體經濟必須不斷創造更大的價值,才能保持信貸的可持續,現在實體經濟不景氣,無法創造大於貸款+利息的總額。減去信貸成本後,企業其實是賠錢的,所以在銀行收回貸款後,更多的錢回到銀行系統,而企業和居民手中的錢變少了,所以就發生「錢荒」。

在以上都成立的前提下,馬前卒建立的模型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真要想反駁的話,一些細枝末節的錯誤和表述不專業的問題是沒有太大價值的。可能這些漏洞讓專業人士反駁的很爽,然而這是無法讓馬前卒信服口服的,甚至連很多圍觀群眾都說服不了,還是會覺得馬前卒的回答有深度。

不是為了反駁誰,但我的確發現了馬前卒回答存在的「大問題」。

知乎名言「先談是不是,再談為什麼」。

問題來了,在長期中「錢荒」是否存在呢?

我沒能查到有力證據證明在長期中「錢荒」是否存在,歡迎眾多知乎er能提供證據來證明或證偽。


這個問題又引起了人的注意,實在比較奇怪。
先說結論,兩者無關。

通貨膨脹了,企業就不會遇到經營困難嗎?
顯然不是嘛。這個問題與此類似。

再說中國貨幣真的超發,引發了嚴重的通脹嗎,可以看這個回答
人民幣印了這麼多,為什麼銀行還會發生「錢荒」?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或者更簡單的說,貨幣如水一般,如果真的超發,遲早擴散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你喝的可樂,吃的速食麵,出去吃頓飯,全都要漲價。你看門口的可樂和速食麵這些年漲了很多嗎?

科普一下貨幣發行吧
大家拿出錢包中的一百塊,再隨便拿出同樣大的紙,可以問自己一個簡單的問題?
為什麼同樣的紙,這種值一百塊呢。
是啊,同樣是紙,為什麼這張這麼有價值呢。為什麼我們拿著一張紙,沒被認為是廢紙,卻可以買到很多東西。
因為政府強制使用這張紙作為貨幣。它們聲稱自己保證了它的穩定。
在絕大多數時候是的,但是在有的時候,在嚴重通貨膨脹的時候,它確實會真的變成一張廢紙。南北戰爭後期的南方, 貨幣通脹太嚴重,居民們寧可以物易物,也不願意用政府發行的貨幣。

歷史上並不是一直如此,我們都知道,古代經常是使用金屬特別是重金屬作為貨幣的。
因此,貨幣的價格會受到金屬產量的影響。比如西班牙從美洲弄回了無數金銀,將這些金銀投入到市場之中,西班牙的物價就大漲了。這就是著名的價格革命。

在最早的農業社會,沒有信貸關係時,政府發行多少錢,社會就流通多少錢。當時經濟發展也慢,主要也都是農業,那麼點金融貨幣也夠用了。
但是到了後來,信貸開始發展起來,問題就變得複雜了一些。
為什麼複雜了呢,因為錢存進去,銀行把錢拿來放貸,然後這些錢兜兜轉轉又回到銀行。銀行又用來放貸。
具體的過程可以看為什麼貨幣乘數是準備金率的倒數?數學推倒過程是什麼? - DONT 的回答 - 知乎
於是雖然實際上貨幣只有那麼多,賬面上的錢卻漲了幾倍。
這就叫貨幣乘數。
以前當局發行多少貨幣,就是多少錢,但現在銀行也在創造貨幣。
再加上工業革命之後,經濟發展速度陡然增快,市面上的物資大增。
而要命的是,金屬產量就那麼多。一般比較穩定。東西多了,錢不變。會怎麼樣呢。
價格就下降了啊。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問題恐怕會越來越嚴重。
另外,一旦發生經濟危機,政府是束手無策,想多出些貨幣救市都不可能。

於是到了20世紀,各國基本全部都轉到了紙幣上去了。就是我開始說的那一堆堆如果沒有國家背書,就是一堆廢紙的東西。但是怎麼讓大家相信這些真不是廢紙呢。這就是政府重任了。
現實中央行到底是怎麼乾的呢。或者說央行到底是幹什麼的。

央行首先是發貨幣的。
我們記得前面說過在現代社會裡,銀行在創造貨幣嘛。銀行賬面上創造了貨幣,最終肯定有人來兌現的。那就需要鈔票。再加上鈔票也有折損的。這些也需要換成新的。
商業銀行如果需要鈔票,都可以去找央行要。央行核對之後,就讓商業銀行派人來拿錢。所以為什麼銀行會有大量的新鈔票,就是這個原因。
一個問題,這些錢是借的嗎?
不是,這些鈔票是不帶利息的。因為發行貨幣,就是央行的工作。

那央行除了發貨幣,還要幹什麼。
就是保持幣值穩定。幣值穩定,幣值穩定,幣值穩定,幣值穩定。
(重要的話強調N+1遍,外加黑體)

這句話說起來容易。但在現實中,卻不是那麼容易。

當代起碼有三個因素會大大的影響幣值穩定。
第一:就是信貸的存在
又回到我們說的銀行信貸創造貨幣這個基本點上。如果銀行信貸過猛,使勁放貸,顯然貨幣發行量會大增。
在一般的市場經濟國家,央行如何控制信貸呢。
那央行如何控制銀行的信貸呢。
最重要的三大招:存款準備金率,再貼現,公開市場業務。
這些具體的內容,百度隨意搜索即可得。
假如說,央行覺得銀行放貸太多了。它就可能直接要求銀行策。就多存少貸(存款準備金率),或者說在商業銀行找上門來賣它自己的東西少買點(再貼現),又或者乾脆出手賣政府債券,這樣這些錢就就被央行回收了,而不會跑到銀行那裡去(公開市場業務)。

但這是在普通的市場經濟國家,如果世界有很多國家並非如此市場經濟。
典型的如上世紀90年代初的我國。
當時小平南巡之後,經濟過熱,所有的地方地方政府都在搞建設。但是沒錢怎麼辦呢。要銀行隨意放錢就行了。因為當時我國的國有銀行遠沒有市場化,嚴重受政治影響。於是一年之間,貨幣放貸增加了百分之幾十。
可想而知,這立刻就引發了通脹。94年,我國的通貨膨脹率已經直接升高到20%以上。
對付這種計劃經濟下的癥狀,朱鎔基的對策也是計劃經濟式的。他自己兼任人行行長,直接把各地銀行行長們召集了起來,然後大罵了他們一頓。說「自己不勤政,又不廉政,吃吃喝喝,亂批條子,任人唯親,到處搞關係,把國家財產不當一回事,你還坐在講台上面作報告,下面能不罵你?更不會照你說的去做。你也不敢處理一個人,就只能搞點福利主義,給大家發點獎金,形成一種庸俗的機關作風,這要害死人的。」勒令他們「逾期收不回來,就要公布姓名,仍然收不回來,就要嚴懲不貸。」
這種政策是不可能發生在美國這樣的國家的。也因此朱鎔基贏得了「經濟沙皇」的美譽。但是坦率的說,在當時的經濟金融體制下,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不如此,信貸的洪水就會帶來滔天的通脹了。
此後進行了改革,通過了新的法律如《人民銀行法》人民銀行的獨立性有所增強,而商業銀行也逐漸變得更為商業化。
另外在長時間裡,我國銀行的存款和放貸利率也是由央行控制的,央行可以直接下令說降低或提高存貸款利率來控制信貸市場的熱度和投放。這也是早就利率市場化的國家如美國做不到。

第二:財政收支
央行只是要擔心銀行和信貸市場就已經夠需要操心的了。但要保持貨幣穩定,對於許多國家來說,這還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什麼呢。財政穩定。
如果一個政府的財政開支遠大於需求,又借不到錢,那它怎麼辦呢。
在古代,當時的政府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就可能會往金屬貨幣里摻雜各種雜質了。就是所謂的劣幣。但現在就更簡單了。
多印些鈔票不就行了。反正印鈔機是我們控制的,紙幣成本又低。沒錢,印就好了。
很明顯,這些多印出來的錢,流到市場上去了,就會讓幣值貶值。
所以毫不奇怪,世界所有曾發生惡性通脹的國家,當時都是財政嚴重收支不抵的。
比如二戰之後的中國,經濟本來就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又遇上內戰。又沒錢,又要花錢,那麼多的軍費戰費怎麼籌措,可不是只有多印鈔票。
又如現在的委內瑞拉,石油價格低迷,財政收入不佳,但是福利開支一大坨。那能怎麼辦,不還是只好印錢嘛。
當然央行理論上是該具有獨立性的。不該任由政府這麼搞,但實際上政府真要這麼搞,你是根本擋不住的。
可以假想一個對話。
委央行行長:總統啊,我們現在通脹膨脹這麼高,再印錢不行了,現在紙幣都快廢紙了
委總統:讓你印就印,你那那麼多廢話,再廢話,我撤你職
委行長:嗯,好吧
所以央行行長們一般都建議穩定的財政。而不會推銷大赤字正是如此。

3.匯率問題
現在社會不同於古代,對外貿易往往佔據了重要的地位。
那就涉及到一個匯率問題。
如果是施行浮動匯率的話,其實並不存在對於本幣幣值的威脅。
但有很多時候,政府希望維持一個高估或低估的匯率。比如早些年的中國,就盡量低估匯率,這樣的話方便出口,這也有好處,但也附帶了壞處。

本來按照市場自動運轉,這個匯率就不該在這了。
央行怎麼做到維持固定匯率,比如怎麼維持本幣不升值。
就是花大筆本幣去市場上買進美元。
央行的錢那裡來,人印鈔票的,你說從那裡來。
在這種情況下,你豈不是多發了很多人民幣。
所以在07,08年左右的時候,美國等很多國家都批評說人民幣不升值。
媒體上的官方言論都是說不升值怎麼怎麼好。
但我學校的老師基本都是支持升值。因為不升值,通脹壓力看著就上來了。
所以到最後,嘴硬了一陣,人民幣還是升值了,從8時代到了6時代。

這個問題在經濟學上有專業名稱三元悖論。大家可以自行百度。
當然奇怪的是,今天人民幣貶值了一下,很多人又說世界末日來了,跟當年的情況完全反了過來。我又是覺得,是不是有些人不太長記性。

當然維持幣值穩定,只是央行最重要的工作。央行還附帶一些事情。
1.微調經濟。
在經濟過熱時,剎剎車,在經濟過冷時,加點油。
手段嘛。自然還是前面我說的那些市場措施。比如前幾年歐日搞的QE。

2.救市
市場金融危機發生,有銀行或者金融機構倒閉。央行可能會支持。
但是這個一般都要求謹慎。
因為第一,你央行的錢都是印的,印多的,搞不好就通脹了。
第二,你要是那個機構出問題了都救,那大家的風險意識就下降了。反正最後有央行撒錢救我,不怕不怕。你這不怕不怕的,金融系統整個的風險就怕怕了。

救市一般算在再貸款裡面。一般認為這種央行給普通金融機構的這種再貸款帶有較濃厚的非市場性。
在歐美再貸款只有經濟危機時候多一些。理由就如上。但是我國經濟不怎麼差時期,比如今天。再貸款都不少。
我覺得這是因為我國金融市場化還不夠,那些市場化工具的作用不如歐美大。還是這種計劃性較濃的東西見效快。需要貨幣放水的時候合適。

所以現在可以想一想,一個央行行長,比如周小川,他想要維持貨幣穩定。可以用那些。要關注那些了。

他要關注和干預信貸市場,大概有公開市場業務,再貼現,存款基準利率等手段。
在非浮動匯率國家,他還要關注匯市的情況。思考是否需要繼續花本幣買美元,或者花美元買本幣。
他還要關注財政政策,過高的赤字是一定要警惕的。
當然他也可以直接給銀行貸款,這招極為粗暴,在其他地方少見。但在中國則用的多一些,但也絕不是無限度的。

總而言之,他的第一工作就是保持幣值穩定。任何央行行長看到委內瑞拉的情況都會搖頭。

對於普通人而言,不用知道,在央行的會計表上,貨幣算是負債還是什麼。只要記得央行的工作就是讓這張在其他地方是廢紙的東西,不真成為一張廢紙。
怎麼樣讓這張紙的數量最好不多不少,就是他的工作。

不管經濟情況,或者實體經濟情況如何,央行行長都要保持穩定。那怕經濟形勢再好,也絕不能無邊發貨幣。
舉個例子就是,經濟形勢再好,明天政府里的人頭腦發昏,每個人發100萬人民幣,金融立刻就會亂套。幣值立刻就會貶值成廢紙。
經濟形勢不好,就要想法多注入流動性。想法設法多發貨幣。否則大家都不借錢,市場上的貨幣就少了。
這項工作不好乾,所以各國的央行行長,都由聰明絕頂的頂尖經濟專家充任。

自從02年以來,我國的央行行長都是周小川。在這些年裡,在他的操控下,即使有中國的幣值都保持了基本穩定。

這些年大家的100塊基本能買到很多東西,而不是變成委內瑞拉那樣的廢紙。始終幾塊錢就能買到可樂和速食麵,很大程度都要取決於這位(當然也不全是)

另外有人說的實體經濟。
在我看來,一個還在以將近7%增長的國家如果說是什麼實體經濟不振的話,那世界上的經濟形勢好的國家沒幾個了。不信,你去看看希臘,俄羅斯什麼的。
不要這麼貶低自己的黃金髮展時代好不?

在看看所謂的錢荒,其實也只是商業銀行內部的部分經營問題以及央行的一些操作帶來的一點點小風波。完全不必上綱上線。
可參看
人民幣印了這麼多,為什麼銀行還會發生「錢荒」? - 小李飛刀的回答 - 知乎


理解這個資金短缺就要明白「信貸出表」「借新還舊」和「以短養長」。這幾年最火的銀行同業業務就是銀行夥同券商信託把本該在存貸比75%之外的那些錢也放了貸款,而且存款和資產還不那麼匹配。銀行之間狼狽為奸互相包庇造成了規模足夠大的影子銀行,你們去看看報表裡同業業務的佔比(但這個報表忒不準)就略微能領略同業的瞎逼擴張有多牛逼,大部分銀行基本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通過這個方法放的款大部分都到正常貸款不容易融資的地產和平台這種高收益產業,這也解釋了在廣大企業主沒錢的時候錢都去了哪兒,同時在風控那麼嚴的銀行如何保證這麼高的貸款利率(高收益高風險嘛)實體那些屌絲基本玩兒不起。
知道錯配的人都明白一旦配不上了這玩兒就是個龐氏騙局,所以以前銀行在配不上的時候就求央行釋放流動性,一放錢是配上了,錢也不值錢了,所以你們以前四塊錢吃一碗面變成了十二塊吃一碗面。
六月末出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繳准、財政款什麼的),銀行錢就少了很多,本來指望的央媽也不陪你玩兒了,銀行就拉倒了。越是前幾年同業做的多的銀行,越是以短養長的銀行,越是作的一手好死。前兩天慌了神玩命借錢,現在雖然神是穩了穩,那錢還是沒來,借錢仍然不容易。價格還是挺高,還有很多銀行看著這情況都快不敢出錢了。美國佬再QE什麼的瞎搞一筆,人心惶惶股市也跟著亂。
現在很多銀行貼現也不貼了流貸也枯竭了,賣給百姓的理財產品價格也高了,都是銀行缺錢的表現。流動性是夠的,銀行也是缺錢的。要想「用好增量盤活存量」,總有人要吐血,匹配不好的機構就先陪利息再違約,最後估計是能出來不少。但成不成就看領導們的決心了,個人認為整頓整頓影子銀行還是好的。
不過也要說明的是,我們影子銀行里的貸款質量還是可以的,因為放這種款要貼上銀行的名譽,一般銀行還是看重面子的。只不過這些都是素質高的私生子,看出了事兒銀行保誰。

最後簡單的說為什麼錢荒吧,就是銀行同業這塊習慣了拆東牆補西牆,實在缺磚了工頭給。如今工頭不給了,只好拆自己家(損失利潤以至於違約)。以後宅子大的估計還能砌出牆來,不過是房子變小點,沒大宅子的得看幾天星星了。


重要的話說三次:
2013年的錢荒是人為的
2013年的錢荒是人為的
2013年的錢荒是人為的

當年, 有人腦子短路把央行的逆回購、SLO 等調節工具給停了, 人為地製造了中國式的錢荒。
現代貨幣經濟中, 央行調節流動性的功能是極為重要的。 因為有了央行的調節, 市場利率才能平穩,才能控制在target rate附近, 從而國家才能夠掌握自己的貨幣政策。

銀行制度的設計先天上就容易有流動性問題。 現金交易越尋常的經濟, 銀行就越容易有流動性問題。

為了讓大家更容易明白, 假設C國只有兩間銀行: G銀行和J銀行。 試想, 當G銀行給人批了一筆貸款。 如果該人把貸款存入G銀行。 那G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就平衡了。 如果該人把錢存入J銀行。 那G銀行為了平衡資產負債表, 只好通過銀行間市場向J銀行借錢, 所以才有Shibor。

但是如果該貸款人因為某種原因沒把錢存入任何銀行, 這樣G銀行就沒辦法平衡它的資產負債表, 也沒辦法向J銀行借 因為J銀行也沒有收到存款。

這時候, 它就要暫時向央行借錢 (SLO) 或者把自己持有的債券抵押給央行來換現金 (逆回購)。為什麼說是暫時? 因為常理上平常人不會長時間持有龐大數量的現金。一般上, 春節前後,中國人都習慣增加現金的持有, 所以春節前後都有流動性緊張的問題。春節後, 大家把現金都存回銀行, 流動性問題就自然解決。

2013年時, 央行停掉了SLO和逆回購, 又拒絕降准。 結果各家銀行只好到銀行間市場搶資金,造成Shibor利率猛升。各家銀行也無奈地拋售國債來換現金, 造成國債利率也跟著上升。 另外, 由於資金短缺, 銀行也只好收緊貸款。 結果社會得不到資金。

--------------------------------------------------------------------------------------------------------
再說一個最近流動性緊張的原因。

中國人民幣匯率不是自由浮動, 基本上是鎖定美元的固定匯率制。 央行為了使匯率達到既定目標, 會時不時在外匯市場上買賣人民幣。

假設某人想把手頭上的人民幣換成美元, 他就需要到外匯市場上去換。 當然普通人不會到外匯市場換美元, 一般上都通過銀行來操作。如果一個國家的匯率是自由浮動的, 人民幣換美元的行動就會因為供需關係而造成人民幣匯率下跌。 但是由於中國央行要鎖定人民幣對美元匯率, 央行就被逼把外匯儲備裡面的美元拿來換某人的人民幣。

在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裡, 資產是外匯儲備, 負債是人民幣。 當央行把外匯儲備裡面的美元拿來換某人的人民幣, 央行的資產負債表縮水了。 收回去的人民幣也「消失」了。 對中國銀行整體而言, 銀行的人民幣貸款沒有變化, 但是人民幣存款變少, 進而引起流動性緊張。

最近由於人民幣貶值的預期, 大量人民幣資金轉換成美元。 央行為了穩定人民幣匯率, 只好在市場上拋售美元, 買入人民幣。 這造成央行的外匯儲備縮水了將近一萬億美元。 同時也「消滅」了近六萬多億的人民幣存款。 所以, 每次大家一窩蜂地換匯時, 銀行的流通性也會變緊, 然後央行也會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來提供流動性。


以前做過2014 2015的貨幣當局資產負債分析,雖然是應付老師瞎寫,水平沒有多少,不過也有些許參考。目前2016年的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也已經出到了10月,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統計數據-2016年統計數據-貨幣統計概覽
http://www.pbc.gov.cn/diaochatongjisi/116219/116319/3013637/3013641/index.html
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是指中央銀行在開展貨幣發行業務和貨幣政策業務活動中所形成的債權債務存量報表,要理解中央銀行運作,中央銀行資產負債情況以及中央銀行貨幣政策操作,必須首先了解資產負債表及其構成。
如果有興趣其實是可以在央行的官網查到的。
目前2015年數值是這樣,國外資產79.86%。其中外匯資產78.9%,其他國外資產0.96.對政府債權4.82%,對金融機構10.47%。剩下的歸於其他資產。負債情況是通貨22%,金融機構存款65.86%,非金融機構0.77%,央行票據2.7%,政府存款8.56…%,剩下的歸於自由資金和其他負債。呈現在圖片里的話,就像下面這樣。


2016年如果要關注中央銀行貨幣發行這塊的話,應該關注的是中央銀行負債。
而這部分,中國不同於美日歐,與美日歐的中央銀行相比,中國的金融性存款在負債中的比例異常之高。大約是美國十倍左右,日本四倍左右,歐盟一倍左右(這個沒有用當前數據,應該已經過時了,但是大概情況不會變)。美日歐的中央銀行資產方最重要的科目之一是政府債權,負債方最重要的之一時通貨。而中國這兩樣恰恰最低,其中央銀行資產最重要的是外匯資產,負債最重要的是金融機構存款。
主要原因是強制結售匯制度下,為了收購雙順差下的外匯流入,需要人民銀行被動發行人民幣;這樣,巨額的外匯儲備源源不斷地進入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促成央行資產負債的迅速膨脹。在資產方,外匯資產逐漸成為央行資產的最大的組成部分;在負債方,以對沖流動性為主要目的的央行票據、法定存款準備金也急劇擴大,實際流通中的通貨在央行負債方逐漸佔據很小的比例。改革之初,人民銀行雖然剝離了商業性、政策性銀行業務,專司中央銀行職能;但是它與國有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信用社等金融機構仍舊保持著密切聯繫,對這些金融機構的再貼現、再貸款依然是人民銀行最大的資產。由於外匯資產的增加及再貼現、再貸款的逐步收回,對金融機構的債權比例相應縮小,退居為人民銀行第二大資產科目。
其基本背景是,隨著國際收支表中「貨物」、「收益」、「經常轉移」、「資本項目」和「金融項目」等項目的順差發生,大量外匯資金進入中國境內,但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在中國境內外匯資金是不可流通的(即不能用於交易支付和結算)。 因此,各類企業手中持有的外匯資金只能存入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對這些金融機構來說,外匯資產同樣不可使用(既不可用於貸款,也不可用於購買各種證券),這在客觀上要求中國人民銀行予以購入。 大量購入外匯資產,客觀上要求有足夠的資金,因此,形成了中國人民銀行擴展債務資金的內在要求。央行的資金來源,在對策選擇上可有兩條路徑,即發行貨幣(M0)和從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得債務資金。 中國人民銀行選擇的是後一路徑,由此,形成了在負債方「金融性公司存款」和「發行債券」大幅增加、在資產方「外匯資產」大幅增加的關聯效應。這種關聯效應的傳遞機制是,中國人民銀行通過負債機制從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手中收取的資金,又通過購買外匯資產而迴流到了這些金融機構。與其說是貨幣政策操作,不如說是金融政策操作。
但是突然發現這個問題是2013年的,那麼我們其實可以把這個情況追溯到2008年,幸好現在也沒有涉及到進一步的討論/
2003年到2008年的一系列金融政策的運用使得中央銀行「資產外化嚴重」,進而使得央行進行宏觀金融的調控能力嚴重弱化。2008 年在實行「從緊貨幣政策」過程中,甚至恢復使用了對存貸款金融機構的新增貸款按季度數額控制的行政管制措施,並且在央行票據發行中出現流標現象。

2008 年末,為了展示「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的運作,中國人民銀行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從 17.5%下調到 15.5%,但與此同時,又增發了數額相近的央行票據,形成了「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下調所放出的人民幣資金與「發行債券」所收進的人民幣資金之間的對沖,結果是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依然沒有因此增加可運作資金。

喔,先挖坑,等明天有空了繼續寫好惹~


期限錯配。
為了維持短期資金的高收益,提高競爭力,把短期資金用來對接了長期資產。在長期資產沒到期的時候,短期資金又因為政策原因續不上了,兌付壓力下的錢荒出現了。


謝謝邀請。張建霖 說得已經挺好啦。銀行的錢都在外面,平時都是錢生錢,萬一不行有央行。如今央行要教育一下壞孩子。很快就會結束的,也跟咱們老百姓關係不大,隨便他們整吧。


除夕家家戶戶大吃大喝,各位見過菜市場年底缺菜嗎? 金融體系也許很複雜,但中國銀行為何有錢荒卻很簡單,你們分析那麼多都沒有說到本質。
1、政府的政策沒有延續性,銀行無法提前準備。
2、銀行算半個政府機構,自認不會被逼死。
3、中國金融機構多樣性不足,融資渠道不足。
4、沒有長預期的社會,大家都是撈貨,年初看到收益先掙了,年底怎麼應付央行?誰他媽知道央行年底會如何!

具體枝節你們查資料,回復的別和我廢話M1、M2、外匯管制、準備金…


這種貨幣危機只有在一個接一個的支付的鎖鏈和抵銷支付的人為制度獲得充分發展的地方,才會發生。當這一機制整個被打亂的時候,不問其原因如何,貨幣就會突然直接地從計算貨幣的純粹觀念形態變成堅硬的貨幣。這時,它是不能由平凡的商品來代替的。商品的使用價值變得毫無價值,而商品的價值在它自己的價值形式面前消失了。昨天,資產者還被繁榮所陶醉,懷著啟蒙的驕傲,宣稱貨幣是空虛的幻想。只有商品才是貨幣。今天,他們在世界市場上到處叫嚷:只有貨幣才是商品!像鹿渴求清水一樣,他們的靈魂渴求貨幣這唯一的財富。在危機時期,商品和它的價值形態(貨幣)之間的對立發展成絕對矛盾。
馬恩選集162一163頁


慧智出,有大V,更有大偽。

簡單一點,不談什麼M1,M2,貨幣創造,流通速度、池子之類的理論,太繞,就談一點,什麼是貨幣?

貨幣是經濟學裡面最複雜、最難懂的概念,經濟學家扯了幾百年,現在還是眾說紛紜。

中學教科書首先講貨幣是一般等價物,是承擔財富儲藏的手段,實務中很多商品都可以充當貨幣,黃金、香煙、紙幣、銀票、授信額度、商票、國債……

然後是貨幣的歷史,幾個階段,大家都熟悉,從實物貨幣到信用貨幣,貨幣變成了信用,大家信任什麼,什麼就是貨幣。

難點就在這裡,信任是個主觀心理狀態,例如某銀行發行的銀行券(存款),有的時候它是貨幣,有的時候它不是貨幣(意味著大家要去擠兌了!)。

最廣義的貨幣=黃金+紙幣+存款+一般信用(如商票),而狹義貨幣=黃金+紙幣+存款

紙幣是政府的信用,存款是銀行的信用,一般信用是對交易對手的信用,不同類型的貨幣可接受程度不一樣,這裡的等號不能隨便劃,總之,一切貨幣都是信用,不同的階段,人們信任的東西不一樣,可納入貨幣的東西也不一樣。經濟繁榮,小微企業的欠條都可以當貨幣,經濟下行,小銀行的銀票都要打問號。

當然,我們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銀行違約,所以我國的錢荒僅僅是流動性問題。發行再多的錢,大家只是捏在手裡,手裡有錢,但是不敢借出去,不信任。這不是多與少,而是有和無的問題。

這次錢荒,簡單來說,就是因為個別小夥伴出現違約事件引發集體信任危機,大家都捏緊錢口袋,只進不出,於是市場上流動性緊張,錢荒了

貨幣難以統計,因為紙幣、存款可以統計,信用如何統計?一個風險事件發生了,馬上信任危機,以前可以賒銷(企業信用,如商票)的現在必須現貨現款(銀行信用)結算,信用萎縮,貨幣下降(可以理解為廣義貨幣供應量下降,也可以理解為狹義貨幣需求量上升,也就是現在貨幣只包括紙幣和存款,不包括一般信用),貨幣短缺了!

如果銀行也違約了,大家連銀行也不相信了,意味著貨幣只包括政府發行的紙幣,不包括存款,更不包括一般信用,貨幣供應量急劇萎縮。這時候就需要政府注入貨幣,通過銀行擴大授信已經沒用了。

如果大家連政府發行的紙幣(發行的太多,泛濫了)都不相信了,貨幣只包括黃金外匯實物了,一方面錢印的太多,一方面錢荒!此錢非彼錢!不是多與少,是接受不接受的問題,是與非的問題。你給我的錢(紙幣)我不要,我要的錢(黃金)你給不了。亂世黃金,危機到來,只有靠黃金了。

貨幣就是信任,just we trust it,大財主一張欠條就是貨幣,聽說他跑路了,貨幣變廢紙。他開了太多欠條,貨幣也會貶值。

次貸危機,人人自危,紙幣和存款並沒有減少太多,是信用急劇減少了,投放狹義貨幣,目的就是為了彌補這一塊減少量,恢復貨幣總量。溫總理說,信用比黃金重要!並不要你投入多少真金白銀,而是一種姿態,一種政策導向,就能扭轉乾坤。應對擠兌風潮也一樣。如果應對不及時,過軟,風險就會迅速蔓延,所有信用就會坍塌,只能回歸物物交換的原始社會。

要讀懂貨幣,就必須讀懂信用,而關於信用的學術研究,嚴肅的研究還沒有太多定論,夾雜著太多道德倫理、社會心理、政治輿論。既然定義都如此模糊,在此基礎以上的理論可想而知,哪有科學與民科之爭呢?


推薦閱讀:

月餅券流通環的漏洞在哪裡?

TAG:經濟 | 貨幣 | 銀行 | 經濟學 | 爭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