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ETH Zurich) 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謝絕轉載,留學中介請繞道。)#多圖/視頻預警#
ETH,一如著名郵差校友A. Einstein一樣樸實低調,一如瑞士機械手錶一樣嚴謹精美,一如瑞士甲天下的山水一樣渾然天成。
(ETH 百年歷史的主樓 ETH Foundation 版權照片)
---- 更新 日誌 -----
140702 ver1
140703 ver1.1 補充「科研部分」
現在考慮周末前再補充一章節。
140705正在補充第四章,大量照片預警。
(大家熱情高漲的話,筆者考慮多放點圖片視頻,可以考慮包括筆者出鏡的……)
Dan 甲午年於蘇城。
---- 正文 ----
謝謝邀請。
筆者目前正坐在ETH主樓的機房裡面與諸位交流。
數年前從歐洲某大學榮譽學位畢業來來ETH讀Master,感覺過程是整個人的蛻變。其中的喜悅、其中的酸楚,都隨著蘇黎世溫婉而陰鬱的氣候散漫開來……
(經歷主要以Master課業 為主,以電子機械大類的項目為主。)
1 上課。
歐洲理工大學教育制度是3+2(很多年前是5年為一個整體發研究生/工程師 文憑。後來改革後向英美製度靠攏,把5年的學制分成3+2。筆者在意國念的3,轉去ETH念的2 。)
選課。本科的選課很有局限性,研究生的選課相對寬鬆,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法則吧。
語言。大一基本都是德語授課,大二開始陸續有英語的課。研究生(ME EE CS)大部分是英語授課。
教授都是業界大牛,講課起來也是十分緊湊。要不是高中在某周總理關懷過的語言類學校進修過,一上來真不適應呢。
然 語言是最大的問題么?Nein……
課程難度!不用說,沒有最難只有更難。沒有最變態只有更變態。
很多科目每周必須提交一份家庭作業(作業全部交齊並保證一定正確率才准許考試)。
這個作業的難度怎麼定義呢? 筆者高中在國內耍了耍小聰明,拿了全國物理競賽省一等獎,琢磨出了不少理科學習的奇淫技巧。在思維程度上已經自感不虛。來到這裡寫作業時發現,我的天,如果想100%完成這裡家庭作業,需求的思維技巧不輸於省一的高度……各種需要頓悟(搞過數理競賽的自然懂)的知識點…… 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家庭作業只要求60%正確率即可拿到期末考試資格。
好處是,如果你通曉了這些奇奇怪怪作業的解題思路,基本上你對知識點的把握已經是融會貫通了。所以每次作業答案發下來,我都會很興奮地觀摩出題者的思路,饒有興緻地復盤。頗有琢磨競賽題的感覺。
上課期間基本上就是趕各個科目作業的deadline……
2. 考試。
與作業一樣,沒有最變態只有更變態。
難度上,略比作業簡單(這考試要是和家庭作業一樣難度,真就得全部陣亡了)。
時間上,十分緊湊。感覺和高考一樣,就是考察你的熟練程度。這裡不禁感嘆,德語系國家的大學制度對熟練度的要求真不輸國內的高中。學生們的基本數學能力都非常變態(無意黑米國學生,但的確由於去米國念書的國人比較多,帶給國內一種印象,外國學生的數學能力很爛[有必要解釋一下,由於米國奉行精英教育,在MIT Caltech等學校裡面混的學生的數學能力也都是神級別的……]。 我想說至少德語區除外……),解微積分/矩陣運算 手到擒來,不給用計算器。
形式上,除了上文提到的筆試,還有一種口試,多見於研究生課程。 教授與你談笑風生半小時,一本厚厚的教科書隨機考你對數個知識點的理解……你必須對答如流應對自如……這取決於平時你有沒有把這本教科書當遊戲攻略一樣反覆查閱……
分數上,很變態。因為這裡本科的學制是末位淘汰制(大一、大二 每年淘汰50%),所以很多(本科以及部分研究生的)考試的均分是及格分…… 拿到滿分的感覺,和關二爺在萬馬從中取上將首級的feelings一樣……
一個鮮明的例子是,某次考試,考state estimation。2小時做4題,各種複雜數學運算各種坑蒙拐騙的陷阱。 筆者拼盡全力考到虛脫,答了4題裡面的3題,答對了2題半的樣子。心想我去要掛科了。分數一出來,滿分…… 查卷子日環顧四周,眾兄弟有很多隻完成了一題多一點……
掛科也經歷過,掛2次就不給繼續考了。每次掛科,心中就想,當年Einstein也掛科於此,頓時鴨梨小很多有沒有。
這樣的環境下培養出什麼樣的學生,不言而喻了。這種靠譜的學風,猶如瑞士人靠譜的民族性格一樣,深深地印在了ETH的每個角落。
------分割線 140703更新-------
3.研究。
如上文所述,ETH是一個學術氛圍很濃的學校。歷史上出過愛因斯坦、泡利、柯勞修斯等等大神。
瑞士人嚴謹的性格深深地刻在這個學校裡面。學術剽竊有著最嚴厲的處罰。(小到一次家庭作業,大到各個論文,都要簽署同意ETH引用協議的承諾。)
這所學校也是一所不差錢的學校,瑞士(800萬人口)政府花下血本投入。每年的經費高達15億法郎(105億人民幣),各個部門有條件購買最好的儀器,聘用最牛的教授。
在今年,學校修改了近20年前的學校憲章,把辦學宗旨從「為瑞士培養理工人才以及提供科技支持」 轉變為「為全球的創新提供最前沿的研究」。繼而繼續發展其國際化的道路。
在ETH做研究,自己的自由度是很高的。導師給方向,其他都靠自己了。各種資源都在那裡,你需要的就是心無旁騖地搞出最優秀的成果。因為不差錢,你可以搞一些有趣的「玩具」,從中發現很多規律。比如如下這個(筆者導師的項目 Research Damp;#x27;Andrea Flying Machine Arena /*20151115更新: 這個組是ETH- IDSC,筆者現在在ETH- ASL組繼續玩無人機。*/):
見過這麼玩乒乓的嗎?兩個飛行器給力的打了起來
科研的心得就是,科研是一項需要熱情和堅持的活動。
如果你有一顆探求世間規律的心,一顆不為眼前得失而動搖的心,一顆在學術圈施展抱負的心,歡迎來ETH。這裡能給你最有挑戰的科研項目,最令人發狂的難題,最優秀的同伴,最好的資源。
你需要的是沉下心來,踽踽前行。
4.課餘生活。(筆者是單反黨,待筆者整理一些照片發上來。) (以下照片版權歸筆者所有,謝絕轉載。)
瑞士山水甲天下,筆者想這個結論應該毫無異議。
瑞士人靠譜的性格,把整個國家布置得井井有條。作為一個旅遊業發達的國家,完善的旅遊配套設施讓你可以隨時隨地放逐心靈于山水之間。
冬天來滑雪吧。
春日來遠足吧。
(Zugerberg 2014)
秋日來湖邊喂天鵝吧。
(蘇黎世湖 2013)
夏天來雨中林間散布吧。
(2014 世界盃荷蘭生死戰 蘇黎世豪雨)
蘇黎世大學體育聯盟ASVZ也有許許多多的課程/活動,你可以在這裡強身健體,結交朋友。
就算你已經對這些厭倦了,還可以享受地處歐陸中央地帶的優越,隨意去歐洲諸國遊玩。
(五漁村 2011)
唯一需要提醒的,德語區瑞士文化有著深深的獨立自由主義,故體現集體溫暖的活動就不常見了,沒有ktv 沒有熱鬧的街市 也沒有穿著光鮮的行人。(更多見下一章。)
(時間不早了,筆者要去先忙我的project(玩具)了,挖坑在此,日後填補。謝謝各位看官捧場。)
五、文化環境。
—— Begin 20151115 ——
準備更新下面兩章節,諸位有什麼要問的可留言啊。
六、結語。
這段時間筆者很忙。一直沒有來得及填坑。來詢問問題的人太多了,我可能處理不過來。
如果想得到優先回答,可以去我的值乎裡面問,我有空就優先回答那上面的問題。謝謝。
這是最後一次更新。
我的PhD論文獲選了ETH Medal Award 2016。這應該算是ETH最高獎章吧,是畢業論文獎章。
鑒於很多知友詢問申請ETH的事宜,我想說:
「最權威的諮詢方式是直接詢問ETH。
博士生申請官網:https://www.ethz.ch/en/doctorate.html
碩士生申請官網:https://www.ethz.ch/en/studies/prospective-masters-degree-students.html
本科生申請官網:https://www.ethz.ch/en/studies/prospective-bachelors-degree-students.html
所有關於申請的條款細節,這些網頁上均有。若還有不清楚的,可以直接通過各自網頁上給出的聯繫方式,直接聯繫學校的辦公室。郵件都會回復。
」
一個階段結束了。新的階段開始了,其迷茫與艱苦不亞於之前。
沙丘的背後是什麼,真的,還是沙丘。
祝大家心遂所願。
曉璐
2016.06.02
-------------------------------------------------------------------------------------------------------------
感謝大家的支持。
我已經順利通過PhD答辯,20分鐘的presentation概括了四年多研究中的所有亮點。
所有的提問也都在我的預想和準備範圍內。這大概是我目前最好的一次presentation。
並且我的導師會推薦我的論文參選ETH的Award。
長路漫漫,修遠兮,上下求索,共勉之。
-------------------------------------------------------------------------------------------------------------
我在ETH Zurich讀PhD,馬上快四年了,明年春天準備答辯。
補充一些大家沒有提到的。
首先,很重要的一項,關於PhD,就是博士資格考試Qualifying Exams.
這意味著,即使你已經拿到ETH Zurich的錄取通知書,你也來到瑞士拿到B Permit,你也已經在學校註冊了,但只要你的master學位不是在ETH免考的名錄里(據我所知,國內的master應該都不屬於這個名錄),那麼你必須至少在第二學期之內通過兩門Advanced Master Course。
不少在ETH Zurich讀PhD的學生,碩士也是在ETH讀的,所以他們可以至少節省這一學期博士時間。對我來說,第一學期如同煉獄。因為沒有後路,必須通過這個Qualifying exams,然後才可以繼續博士學習。在這一學期里,沒有任何學術研究可言,就是全力以赴通過考試。
但是我來ETH之前,完全沒有意識到有這個考試,也低估了難度,並且選了兩門以前在國內讀本科和碩士時,完全沒有學過的課程!!!一個是圖論,一個是非線性系統......現在看來這是非常愚蠢的選擇,建議從外地申請來ETH讀PhD的同學們,一定要選擇你學過的並且擅長的兩門課來做你的Qualifying Exams。至於這兩門課,我非常不建議大家選為Quanliyfing exams。因為圖論這門課,當時的通過率班上應該不到50%,我非常幸運地剛好過。然後非線性系統這門課的考試方式是口試。口試的意思是,考試當日角色扮演,你扮演老師,老師扮演學生,他/她可以無限制發問,你必須一一解答....並且要在他/她的干擾下解答三道習題,因為他/她會無限制地問你,「為什麼這麼解答」,諸如此類。考非線性系統時,我出於很無知,成了班上第一個預約和老師考試的學生。六月初完課,我即預約在六月底,當時大家都不可思議的看著我。結果我第一次考試考到一半,老師說我應該低估了考試難度,讓我八月底,也就是大家普遍預約的時間段,再考一次....所以很幸運,我第二次考試順利通過了。但回想七八月的複習過程,就是兩個字,「煉獄」。很多人考完後,都說這是「很變態」的考試...整個角色扮演時間持續大概45min...
我至今還記得夏日的那天,當我得知我順利通過Quanlifying Exams,我坐在大街上的電車站,嚎啕大哭.....我是經歷了國內比較完整的教育體制(小學、初中、高中、本科、碩士),但從來沒有被這樣的考試洗禮過。這可是ETH的「Advanced」 Master Course.....我自認為自己智力一般,習慣的努力程度和心智程度都一般,但那段日子真的是日日學習到深夜,找來各種國內的網路教學視頻,各種國內的教案,還有國外的相關教學書籍,一一對照,直至爛熟於心再去考試(當然,選擇性記憶,現在也忘記了...)
接下來,也許是經過這樣的洗禮,身心才徹底準備好迎接在ETH讀PhD過程。接下來就是博士委員會要通過你的Research Proposal。可能關於研究內容方面算是我的優勢和強項,這一步我很順利的通過,我覺得這是保證我後續博士學習順利的一個關鍵因素。在你的Proposal里要寫學習計劃時刻表,大家一定要慎重。因為那之後,我的professor真的是步步緊逼,來核對我的實際進度是否和我當時的計劃吻合......但是努力會得到肯定,最近的一篇推薦信里,我的professor為我寫道"I may rate her as one of the best PhD students I ever had without any hesitation, and I"m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inal results of her work. They will heavily influence the future of XXX." 此時我再也不會像三年半前那樣嚎啕大哭,更不會沾沾自喜。大概是經過那樣地洗禮,「煉獄」也變成一種習慣,習慣到不再覺得那是煉獄。
最後,可以來到ETH讀書,可以從ETH畢業拿到學位,不意味著你就一定會多麼地了不起和優秀。
但是,可以來到ETH讀書,可以從ETH畢業拿到學位,意味著你有機會來看看那些了不起優秀的人是什麼樣子的,意味著你有機會了解他們是如何那麼優秀的。
就像爬山,走到一個埡口,終於可以看見遠處綿延地雪山是何等壯闊美麗。
-----------------------------------分割線--------------------------------------------------------------------
補充一下ETH讀PhD比較有意思,特別的一點:校外企業攻讀博士。
一般來說,大多的博士生都是作為research assitant留在ETH,就如同其他回答里貼的照片那樣,你會在學院里有一間自己的辦公室 (但是大多情況大家都悶頭做自己的事情)。
但還有一種方式,就是選擇在校外的企業或者科研機構讀博士,我就是採用的這種方式。
也就是說,你的90%科研時間都不是在ETH的一個office或者lab里完成的,而是在一個公司/科研機構里完成的。
當初這樣選擇的初衷:在國內讀完四年本科三年碩士之後,我當時一邊等Visa一邊在一家外企工作,那時實在是想擺脫自己一直在校園當學生的一種狀態。那時(剛滿25歲)覺得,是時候進入社會歷練了,也擔心所學的東西都是紙上談兵。。。
當初這樣選擇的前提:是要有一家公司/科研機構願意接收你作為ETH Doctorate student被僱傭。我當時來瑞士的主要原因,是瑞士當地的一家公司的科研產品我非常感興趣,和我的課題相關。然後當時也很幸運,這家公司和ETH也有科研合作關係,而且公司的CEO願意僱傭我,並且做我的co-supervisor。
於是,我的博士科研時間基本上是在校外的公司里完成的。當然,不同的選擇都會遇到不同的挑戰。選擇在校外企業讀博士的挑戰是,你是否適應這個公司的企業文化。並且,除了你自己的博士課題外,你還要參與這個公司的項目(和你的課題有一定相關性,但不完全相關)。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公司里大家不會關心這是否影響你的學習進程,大家關心的都是這個項目能不能順利完成。這其中有很多溝通的方式方法需要自己根據具體情況摸索,我認為一個關鍵點是要好好地計劃公司項目里自己要承擔的任務,平衡自己的學業。但有時候,如果工作耽誤學業進程,也不要想太糟。一個「極壞」的情況,也會變成「不錯」的情況。比如去年十月十一月,我被一個公司棘手的項目困住了,沒日沒夜地和同事想辦法解決,最終按時交付客戶,並參與了和客戶面對面交付展示。整個學業進度為此停滯了兩個月,但是這兩個月獲得了實際的工業項目經驗,幫助我進一步改進了自己之前設計的演算法。之後和企業導師談了自己的學習進度問題,於是接下來這一年,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都同意我接下來一年全力以赴寫論文,完成課題。
當然,事情都是有得有失。這樣的選擇,也意味著你會繞開蘇黎世的留學生圈子。而且,你會公司學校兩頭跑(如果相隔比較遠,就會出現早上先去上班,接著跑去學校上課,上完課再跑回公司接著工作...我就是這樣過的...)。並且,公司的假期肯定比學校少。瑞士一年的年休假是20天,全國的假期,如果碰上周末,是不會像國內一樣補上的。因此,瑞士的假期,在歐洲應該是最少的。瑞士每天的工作時間,是8.4小時。我所在的公司,這8.4小時大家都是按照「純」工作時間來計算的。因此,大家在公司工作的時間大概都是10小時左右......
最後,我覺得,無論PhD之後是繼續走學術道路,還是走工業企業道路,在ETH讀博士期間嘗試讀校外企業博士,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和人生體驗。#ETHZ是極其適合做學術,享受生活以及歐洲旅遊的地方#
7.7 更新:應有人站內信需求,增加 瑞士聯邦理工的就業前景
更新:上圖啦上圖啦:-)(應筒子們要求,上了拍的圖片,這些都是用自己的手機隨手拍的。。。請勿轉載)
目前接觸到的主要是一些master和PhD們,對ETHZ略微「變態」的本科生教育也略有耳聞。目前在辦公室,所以先粗略寫一點:-) 以後會繼續添加修改。
自然風光
先上個幾天前(6.29)在家裡拍到的雙彩虹奇觀,注意看那個彩虹上方還有一條,此時淡的那條已經在褪色,所以不太明顯。記得那天荷蘭隊剛剛起死回生:-)
瑞士的風光過於美好。第一次坐飛機來面試,到達瑞士上空的時候是一個晴朗的上午,在窗口看下去一切很清晰,湖就像是藍寶石嵌在地面上。。。當時第一次看到的是日內瓦湖(當地人也叫萊芒湖),ETHZ主校區旁邊的是蘇黎世湖,這兩個是瑞士最大的兩個湖。
傍晚蘇黎世湖畔
ETHZ幾乎位於蘇黎世的市中心,離蘇黎世主火車站以及世界聞名的購物大街—班霍夫大街不到一公里。從主校區不到一公里就是利瑪竇河在蘇黎世湖的入湖口,這裡是遊客必到,以及附近居民休閑的好地方。
學術氛圍
ETHZ最吸引我的是學術氛圍。第一次來這裡面試的時候,老闆邀請一起去聽個UCB大牛教授關於Spark的講座,講座過程中幾乎所有相關教授都到場,教授們無論老幼都擠在前兩排,整個過程中教授們幾乎都在認真做著筆記。
這裡的每個教授都是各個領域的大大牛,跟他們討論的過程真是賞心悅目。不過越是大牛教授,越是忙得很,跟他想要好好討論,一定要預約,不然你路上或是吃飯碰到他的時候他幾乎總是被各種事情纏身。比如目前我每次偶遇某大牛,在跟他搭話時候,他的第一句總是笑著說 「I have only a few minutes...」。
還有一點是這裡每個組都會有專門的秘書來處理組內跟學術無關的事務,比如paperwork,party安排。只要是組內的跟學術無關的,都可以找秘書來處理。這樣就把那些跟學術無關的事務分離出來,讓教授和學生最大程度心無旁騖的做學術。
PhD待遇
這裡的PhD待遇堪比國內的講師甚至副教授級別。學校盡一切努力為你提供所有資源來讓你做學術。暫且不說工資待遇,每個PhD都有自己的辦公室,一般是兩人共享一個大的辦公室,postdoc也有一個人用一間大辦公室。如果是那種相對小號的辦公室,是一個PhD獨佔的。辦公室有多大? 很大!一般的標配是除了個人的大辦公桌,還有其他會客的桌椅,有用於演算的白板等等。瑞士的兩所理工學校(ETHZ和EPFL)都努力為PhD們提供著頂級的工作環境,坐在EPFL
CS系PhD們的辦公室里,還能直接看到阿爾卑斯山的風光。PhD雖然一半算是工作,但是有極大的自由,老闆給你課題後,你可以自由調動各種資源來進行研究。
辦公室圖片
辦公桌
演算白板
會客桌椅等等
教育免費
關於瑞士理工學校(ETHZ, EPFL)的教育,有一點非常值得說,就是教育幾乎全部免學費,對國際學生也不例外。
這一點很多瑞士以外的人都不知道,甚至前幾天我跟一個美國教授說起,他也不知道。 所以在ETHZ讀master
無論從經濟上還是教育質量上都是十分划算的,你只需要負擔這裡的生活費用即可。而且master教育一般規定有實習要求,而實習工資一般很高,如果你再能拿個小獎,基本就能cover掉master期間的花銷。雖然蘇黎世消費很高,但是這跟美國昂貴的學費+生活費比較起來,還是划算很多。
PhD的雙重身份
ETHZ的PhD們具有雙重身份:學生+僱員。所以你來的時候拿的是長期工作簽證 (permit B),申請起來比學生簽證方便不要太多,而且效用比學生簽好。學生的身份可以讓你享受所有學生的優惠政策:比如學校免費提供的1/2交通卡、各種設施、食堂的學生價、銀行的免年費信用卡等等,而且學生的身份可以讓你在不幸受到老闆的壓迫時候得到保護,ETHZ有相關的組織來保護學生的利益。不過我覺得壓迫人的老闆應該是很少見,這些老闆們天天都太忙! 就我的體驗,如果你不去主動找他,他可能一連半個月都忘了你,哪還有時間壓迫你。。。
僱員身份還有一個好處是,教授不可能把你的PhD拖得太長。好像是基於瑞士關於僱員的相關法律規定,ETHZ的PhD最長只能6年。 也就是說,教授不可能把你的PhD延長到6年以上。但是,一般情況下, 這裡教授4年就能讓你畢業。
瑞士聯邦理工的就業前景
答主是做CS的,所以就目前了解的情況就從CS的找工作情況先說,請注意接下來的信息答主並未做過詳細的統計考證,只是從大概10位學長學姐的詢問中總結得出,若與實際情況有出入不敢負責:-)
答主在申請的時候也為工作前景的事糾結了很久,徘徊在瑞士跟美國的工科院校之間,期間詢問了很多學長學姐,現總結一下瑞士跟美國工科院校的擇業選擇(當然首先還是要看專業實力,導師牛B程度):
1) 讀完博士之後一般兩種選擇:學術圈或是工業圈
2) 如果想走學術圈,讀postdoc幾乎是必然選擇,postdoc一定要跟大大牛,CS專業歐美都有大大牛,當然美國數量居多,所以還是去美國讀postdoc可能性大。 瑞士高校(ETH, EPFL): a: 教授幾乎是白人,與歐美學術圈聯繫十分緊密,找大牛做postdoc的人脈資源足夠 b: 很重要一點,瑞士政府會提供一種學術獎學金,給在瑞士聯邦理工取得博士學位的人去做postdoc,也就是說,你可以拿著這個獎學金免費給美國的大大牛們做postdoc,而且這個獎學金不難拿。 美國高校: 當然美國的博士直接去找美國大大牛做postdoc更順暢,但是請注意以上b點,一般都要大大牛給你工資奧。
3) 如果想走工業圈,CS的最大就業市場還是在美國,雖然瑞士也不乏CS名企業。瑞士高校: 如果畢業後你想在瑞士找工作,當然天時地利,而且由於這幾年CS工作機會爆棚,在瑞士取得master學位並直接找到工作的人比比皆是,所以作為一個PhD畢業生,找到工作應該不難。 如果想去美國工作,學姐的原話是:只要你想找,我還沒見到找不到的。簽證可能是一個障礙,但是我也不乏同學在國內讀完master,直接找到加州CS名企的工作。個人覺得,CS的爆棚至少還會持續幾年。 美國高校: 如果去美國找工作,當然天時地利;如果來瑞士工作,簽證難度可想而知。
綜上就是我目前了解的工作情況,當然選校還是首先要看專業實力,導師牛B程度,不過這兩點跟就業前景也是息息相關的。
--------------------------------------------------------------------------------------
在辦公室,先寫到這裡,後面會繼續添加更新,目前想要添加的條目有:
--語言學習
--業餘活動
--中國學生以及中國居民的狀況
等等,大家想了解什麼也可以冒個泡說一下:-)
------------------------------------------------------------------------------------------------------
一邊吃中飯,一邊寫。。。。評論有人說要爆圖。。。等等看什麼時候拍個圖片:-)
沒有在那裡念過書,但是老公在那裡念的master,所以曾經趁寒假過去待過一陣子,順便聽過一節課。老公念的Quantative Finance,屬於ETH和蘇黎世大學的聯辦項目,在歐洲還算知名,兩個學校的學位證都頒發。
學費:ETH給我的第一個感受就是學費真便宜,一學期的學費我記得就幾百瑞士法郎。比起美國的商科master一學期要一萬多刀來說,ETH的學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學費低的主要原因在於政府的補貼,不過去年的時候聽說要開始提高學費,不知道最後實施沒有。
校園:市中心校園非常的小,比我的高中還小,並且和蘇黎世大學是連在一起的,走五分鐘就能過去。教學樓的建築風格呈歐式,因為蘇黎世的建築是不能高過教堂的,所以校舍自然也不會太高。給我印象最深的,我忘了是蘇黎世大學還是ETH,教學樓大堂里放了一張大床,學生可以上去睡覺或者躺著看書,非常讓人羨慕,還有很多雕塑,很有藝術氣息(回去確認了一遍,是蘇黎世大學)。貼張ETH上課的照片。大廳
後門的風景
後門的風景機房
機房學生:中國人和美國人非常的少,歐洲學生佔大多數,來自俄羅斯、法國等等國家,學霸確實很多,但是也有花幾年時間來修一個學位的人。
所學課程:雖然我跟我老公本科是一個專業的,但他Master去了ETH後,我就完全看不懂他在學些什麼了,所以在我看來學的是非常非常難的。所以我把他的日誌貼上了,dropbox的鏈接不知道還有用沒有,有需要筆記的可以聯繫我,我回去用電腦傳給你,如下:
在這裡一個學期結束了, 把我的課堂筆記以及覺得有用的課件放在Dropbox給大家分享一下, 供有興趣的同學學習和討論. 國內的朋友, 你懂的. ------------------------------------------------------------------------------------------------------------------------------------Numerical Analysis of Stochastic ODEs (Comp. Meth. Quant. Fin. I: Monte Carlo Methods)講解隨機微分方程的蒙特卡洛實現與誤差分析,包括強估計和弱估計等,開始會有很多概率論方面的介紹,對於概率論基礎不好的同學(如我)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Topics0. Review of probability
1. Pseudo random numbers
2. Monte Carlo methods
3 Stochastic Processes and Ito calculus
4.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5. Strong approximations
6. Weak approximation
-----------------------------
CMQF 2011 Lecture Notes(print)
http://dl.dropbox.com/u/41977237/CMQF%202011%20Lecture%20Notes%28print%29.pdf
-----------------------------
------------------------------------------------------------------------------------------------------------------------------------
Comp. Meth. Quant. Fin. II: PDE Methods這門課是上一門的補充, 難度也上去了一些, 主講有限差分和有限元法的實現與誤差分析, 模型有BSM, LV, SV, Levy; 涉及到vanilla/American/Asian/Barrier/Compound/multi-asset等的實現.
-----------------------------
PDE
http://dl.dropbox.com/u/41977237/PDE.pdf
-----------------------------
------------------------------------------------------------------------------------------------------------------------------------
Mathematical Foundations for FinanceTopics
- Financial market models in finite discrete time
- Absence of arbitrage and martingale measures
- Valuation and hedging in complete markets
- Basic facts about Brownian motion
- Stochastic integration
- stochastic calculus: Ito"s formula, Girsanov transformation, Ito"s representation theorem
- Black-Scholes formula
這門課...上到最後很變態, 不是課程難, 而是練習很變態.. 不說了...
-----------------------------
Mathematical Foundation for Finance Lecture Note(print)
http://dl.dropbox.com/u/41977237/Mathematical%20Foundation%20for%20Finance%20Lecture%20Note%28print%29.pdf
MFF_exercises_questions
http://dl.dropbox.com/u/41977237/MFF_exercises_questions.pdf
MFF_exercises_solutions
http://dl.dropbox.com/u/41977237/MFF_exercises_solutions.pdf
-----------------------------
------------------------------------------------------------------------------------------------------------------------------------
Equity Derivatives Trading in Practice這是一個在Credit Suisse的交易員講的課, 挺切合實際的, 對於想做衍生品交易的同學是一個不錯的入門教程, 我也從中獲益良多. 課程站在賣方的角度, 從交易的基本原理例如各種Greeks/skew的交易策略, P/L equation, Gamma trading等出發, 涉及各種vanilla/exotic/multi-asset derivatives與structure products的交易策略與定價分析, 主流的定價模型如BSM/LV/SV/JD/IIM都會涉及到. 後期也有一些不需要很多數學基礎.
看完之後例如你會知道幾年前挺火的Accumulator的long position, 你會long delta+short dividends+short vega+long skew, 自然在sell-off就比較慘了.
-----------------------------
Equity Derivatives Trading
http://dl.dropbox.com/u/41977237/Equity%20Derivatives%20Trading.pdf
-----------------------------
------------------------------------------------------------------------------------------------------------------------------------
Financial Engineering正如大部分FE的課程一樣, 課程涉及Non-arbitrage argument, binomial, BSM, implied volatility, static-hedging, local volatility, stochastic volatility(Heston), jump-diffusion model, 以及各種Levy與time-change; 還有一些產品如variance swap, American/Asian/Barrier options的定價, 但都還是在market complete的條件下的. 課程的教授是一家買方HF的老闆, 會有不少practical的觀點, 但是有些觀點例如對Local vol dynamic的意見我不能完全認同.
-----------------------------
Financial Engineering
http://dl.dropbox.com/u/41977237/Financial%20Engineering.pdf
住宿:學生宿舍很難申請到,所以我老公很遺憾只能在很遠的地方租了一個公寓的其中一間。蘇黎世的住宿比較難找,房東比較挑人,都是房東面試房客。公寓離ETH大約要1個小時車程,但是離機場比較近,租金大約是600瑞士法郎/月。
交通:瑞士軌道交通很發達,所以去哪都是公交+有軌電車。
語言:瑞士分為法語區和德語區,蘇黎世說德語的比較多,英語也比較常見,基本溝通沒問題。
飲食:ETH食堂是性價比最高的地方,味道也很不錯,比起外面餐廳動不動就幾十瑞士法郎,ETH的食堂一頓基本都在十瑞士法郎之下。我感覺瑞士的肉類比蔬菜便宜,所以平時都是吃牛肉,有一次在中國超市買了幾塊冬瓜想煮火鍋,結果發現冬瓜就要接近十瑞士法郎,是我這輩子吃過的最貴的冬瓜。
娛樂:上課期間,幾乎沒有娛樂時間,有的話也就夠出去喝杯啤酒之類的。在我去瑞士的那段時間,我老公也在放假,所以我們去了周邊的鐵力士山滑雪,去泡了溫泉,也去了伯爾尼。我不在的時間,我老公就在上課+做作業+準備考試。先打個草稿撐個框架,各部分內容逐步添加。
稍後上圖。
本人2012年從國內高考分數線前十的學校數學專業畢業,來到蘇黎世學習數理金融相關。兩年在ETH Zürich的學習基本擺脫了本科時期對數學、概率、金融數學一知半解的水平,對自己領域了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一直以來都覺得,來蘇黎世以後才學到了真正的數學與應用數學,才接受了最正規的數學教育。鑒於本人認識有限,只從學術、學習領域來介紹ETH Zürich。
ETH Zürich概況
它繼承了德語區學校低調的氣質,實務的作風,同時在學術方面又將德語區其他大學遠遠甩於其後。它有著全球排名前二十學校的研究實力,名氣卻不如英美全球前二十學校。但若要列舉其校友,恐怕沒人會否認他作為全球頂尖大學的地位。首先是已收諾獎三十粒以上,且為首屆世界數學家大會主辦方。知名校友有:
在數學領域有:
集合論里的康托;
閔可夫斯基;
現代有:
動力系統里的Moser;
分析里的Ahlfors等;
物理領域有愛因斯坦;
泡利;
X光的發現人、第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倫琴等;
計算機領域有馮諾伊曼;
同時,光合作用、胡蘿蔔素、葉綠素、核磁共振等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重大科學發現也是由ETH的科學家所完成。
儘管科學界造神的年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但ETH各路大牛仍然發保持著昔日的領軍地位:基本各個領域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尤其是建築、生物、化學、物理、機械、計算機科學、數學等領域;各個實驗室、研究小組均由大師帶團。
學校經費充足,3D印表機、論文資料庫從來不缺;學費極其低廉,每年學費不到一萬人民幣;學生福利充足:食堂便宜,部分學生可以住進性價比高的學生宿舍,體育館免費開放,低價開設許多戶外課程;學校和教授提供大量TA、RA機會;博士平均工資全球最高。
師資力量(部分)
我在ETH Zürich選的課多集中於probability theory, stochastic analysis, mathematical finance。這三個領域外加actuarial mathematics,構成數學系第三組Gruppe3。本組大師雲集,最近十年共有八位正教授(兩位已退休,其中一位回德國當起了榮譽教授,現在常駐七位)在位,在各自領域幾乎全是頂尖學者。
Wendelin Werner
2006年Fields Medal得主。
Alain-Sol Znitmann
巴黎高師畢業的法國純概率學家,與法國著名概率學家Nicole El Karoui, Jean-Michel Bismut, Pierre Priouret, Marc Yor等人師出同門,研究random field, random walk, random media等,跟數學領域最高獎Fields Medal得主獲獎者Pierre-Louis Lions合作過SDE with reflecting barrier;自己得過概率論學界的Davidson Prize。
Paul Embrechts
概率論與應用概率論大牛,學術界與金融、精算界通吃的數學家,ETH Risk Center老大,主攻風險管理領域需要的數學工具,比如Copula,Extreme Modeling,random measure,risk measure等,全球範圍內在actuarial mathematics領域無出其右,在Copula等領域發的論文都是奠基之作,熟悉此方向的朋友請自行scholar.google。瑞士金融界,Basel Committee,Bachelier Finance Society等機構把他當神仙一樣供著。主要寫過兩本書,第一本是Quantitative Risk Management: concepts. techniques and tools,我在投行工作的朋友說這本書是the book of QRM而不是a book of QRM。第二本是Modeling Extremal Events: for insurance and finance,引用次數已經達到5000+。學術網路覆蓋全球所有頂尖學者,帶過的博士學生多位成為歐美執教的大牛。
Freddy Delbaen
早年研究實分析和泛函分析,金融數學領域最高產的數學家,最重要的兩篇文章分別奠定了風險度量和目前最一般的套利理論的基礎(套利理論又是金融數學的基礎),了解這個結論需要非常紮實的概率論和泛函分析功底。學生中成為頂尖專家的至少有三位,我所了解的這三位,一個是得過Fields Medal的Jean Bourgain, IAS@Princeton,二階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的創始人Patrick Cheridito, ORFE@Princeton, affine processes領域最重要的人物Damir Filipovic, EPFL(很早也拿到了Princeton的tenure track assisant professorship)。學術雜誌Mathematical Finance的榮譽顧問(一共就兩三位)。晚年和做控制論和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的頂尖華人數學家合作,比如Shige Peng, Ying Hu, Shanjian Tang。熟悉此領域的朋友肯定知道這幾人如雷貫耳的大名。
Martin Schweizer
ETH科班出身,概率與金融數學學家,早期概率與金融數學學家Hans Follmer的學生,研究金融數學中的hedging問題應該是全球最好的學者,常年在諸多頂尖會議任plenar speaker,ETH金融數學雜誌Finance and Stochastics主編。他做的學問極其理論,雖然文章都帶金融背景,但實際上不是數學家基本沒法看懂他的論文,只要金融問題一到他手上全部變成driven by semimartingale;發表的金融數學文章基本都在Annals of Probability, Annals of Applied Probability這類數學雜誌上,也很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早年為了研究hedging而專門發展了一套approximating random variables by stochastic integrals的理論。也得過概率論領域的Davidson Prize。最近幾年有數位學生在頂尖大學數學系任教,比如Columbia University的Marcel Nutz。他應該是目前Gruppe3授課水平最高的人,自己為幾門概率課寫過專門為ETH學生準備的教材;同時他也是典型的嚴謹到極致瑞士人:上課前只拿兩張紙到教室,然後就不停地邊講解邊板書,板書內容和講義有幾乎完全一致,只有每一小節結束的時候才會停下來看一眼講義,然後繼續講。上課不允許違紀:曾經有一個同學上課小聲討論問題被輕微呵斥過。但私下是非常和藹的大師,因為碩士論文是由他監督,所以有過幾次私下會面的經歷。
Halil Mete Soner
控制論、幾何測度論大師Wandel Fleming的學生,當然自己也是控制論大牛,研究興趣跨了多個數學分支,涉及控制論,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微分幾何,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等,也是二階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的創始人。曾是ORFE@Princeton建系以來第一個Whytes" 55 Proefssor。在Brown Univeristy讀博士是由美國國防部出資贊助。後來冷戰結束,自己和在CMU的同事Steven Shreve(後來也成為大名鼎鼎的金融數學家)、Stanford的Darrel Duffie等巨匠做了不少金融數學中的隨機控制問題。現任Bachelier Finance Society的Senior Secretary,任SIAM等諸多雜誌Editor。前些年被挖至ETH。
Josef Teichmann
純數學出身,曾在著名泛函分析與金融數學家Walter Schachermayer做postdoc。和affine processes的創始人、ETH畢業的博士Damir Filipovic研究affine processes,做的非常理論;同時也做stochastic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也是該領域的傑出學者。同時也研究affine processes和SPDE相關的利率理論,最近拿了個Bachelier Finance Society的大獎。做的非常理論和前沿,目前很少看懂他的論文。
Hans Follmer
還有幾位年輕助理教授,都是有美國、法國、德國頂尖學校學術背景的佼佼者。
下面一個conference的speaker list大致可以反應ETH在金融數學領域的地位。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Finance: a conference in honor of Professor Steven Shreve"s 65th birthday.
學制
ETH每年有兩個學期,每個學期持續12-13周,考試一般有兩個session,一個是期末考試end-of-semester exam session;一個是exam session,與期末考試間隔開,一般在新學期開學之前;一般來說冬季的exam session在一月中旬到二月開學前;夏季的exam session在八月,也就是六月放假往後數兩個月。這種考試安排直接的後果就是聖誕假期和暑假基本都處於複習的狀態,也就是說全年很少有長假。
課程
只根據我的學習經歷向大家介紹ETH的教學風格。我在ETH選過的課有
Probability and Stochastic Analysis Category:
Probability Theory
Applied Stochastic Processes
Brownian Motion and Stochastic Calculus
Backward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Applications
Levy Processes and Continuous State Branching Processes
Stochastic Optimal Control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odeling of Extremes
Numerical Analysis of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Numerical Analysis of Stochastic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Mathematical Finance and Quantitative Risk Management Category:
Mathematical Foundations for Finance
Mathematical Finance
Quantitative Risk Management
Interest Rate Theory
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Quantitative Finance: PDE Methods
Mathematics Student Seminar: Efficient Numerical Methods for Option Pricing
另外在隔壁蘇黎世大學(UZH)學過的課有
Finance and Economics Category:
Financial Engineering
Continuous Time Quantitative Finance
Economic Foundations for Finance
Advanced Financial Economics
Exercises for Finance Economics
Advanced Financial Economics
Credit Risk
Counterparty Credit Risk Management
Research Seminar for Finance
關於這些課程的部分內容,鄙人有兩篇文章對其做了部分介紹,請戳
隨機過程、機器學習和蒙特卡洛在金融應用中都有哪些關係?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想成為一名寬客怎麼選擇讀研學校以及專業?寬客的職業規劃? - 知乎用戶的回答
(以下使用首字母簡寫)
這些應該屬於金融數學大類的課,所有課程均由Gruppe3的教授及其團隊講授。相比美國、英國同類項目,ETH在這領域的教學和研究相當理論,從數學理論的深度來比較,歐美項目講的深度基本只能到金融數學領域最基礎的課MFF,FE和QRM的深度:MFF最終講到semimartingale入門及其金融應用;FE會講比較前沿的建模方法,比如affine-jump diffusions, Levy processes, time change以及variance swap, exotic options等derivatives;QRM會包括extreme modeling和copula。PDE for Finance是按Sobolev space理論來講;NASDE在測度論和泛函的基礎上嚴格證明所有隨機積分的構建和性質,解的性質,數值演算法的收斂理論等。ETH概率論與金融數學方向所有課程的基礎是probability theory,始於測度論,大致是Probability: Theory and Examples, Rick Durret的簡明版,除了measure theory, law of large numbers, central limit theorems之外會詳細介紹discrete martingale的極限性質和收斂性質等。相對來說,ETH提供的應用課程不算太多,但actuarial mathematics領域有比較豐富的應用課程,同時也為業界人士準備。
BMSC是通往高級隨機分析的第一門課,以後打算在業界發展的學生已經不太需要這門課了。這門課相當於Protter, Marc Yor等人所著隨機分析教材的入門版。Martin Schweizer教授教的BMSC內容大致包括: general theory of probability and stochastic processes, Feller processes, Markov processes, Brownian motion and properties, stochastic integral, semimartingale, Ito"s formula,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PDEs, (generalized) backward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Levy processes。記得前幾課時隨機過程一般理論講的比較抽象;幾乎所有定理和性質全給證明,是比較規矩的數學課。
BSDEs,SOC,SPDEs, MF等課已經超出絕大多數數學碩士認知的範疇,基本是給數學博士或者有志於攻讀博士學位的碩士開的專題課,大體內容是講數學paper,一般鮮有碩士來上:比如BSDEs課上就我一個碩士,博士堅持到最後的也只有一人(其中緣由可能是授課老師是個口語不好的中國post-doc);SOC可能有4個碩士4個博士;SPDEs大概有3個碩士4個博士。2014年春季學期為LPCSBP單獨開了一門課,講的不難,花了幾課時講了非常有趣的Continuous State Branching Processes(與金融里的affine processes有很多關聯)。
MF課上基本就是讀概率論和金融數學領域的前沿paper,需要BMSC為先修課程外加較好的測度論、泛函分析基礎才能懂裡面的semimartingale和沿著semimartingale的隨機積分理論以及幾個非常複雜的金融數學定理,涉及最廣義的Fundamental Theorem of Asset Pricing under Semimartingale,Convex Duality,甚至BSDEs等。MF2013年出了一個比較潦草的PDF講義,請戳http://www.math.ethz.ch/~jteichma/lecturenotesMF20131220.pdf,內容大致是
Semimartingale Theory
Mathematics of Arbitrage in Discrete Model
Mathematics of Arbitrage under Semimartingale
Super-replication
Utility Maximization: Stochastic Control Approach and HJB Equation
Utility Maximization in Discrete Model: Convex Duality Approach
Utility Maximization under Semimartingale: Convex Duality Approach
NASPDEs更加理論,這門課與金融數學有一定關係但學習金融數學的學生已經不上這課了,可以認為是純概率或者純數值分析課程,主要講Banach space上的隨機微分方程理論及其數值方法。
Seminar的上法是:老師分配論文給各個學生,學生弄明白以後要做slides和presentation,涉及數值方法的還要編程跑程序演示結果。我去年做的是一種新穎的基於傅立葉變換的期權定價方法:
Option Pricing under affine processes and Levy processes with Fourier-cosine method, and applications in European option and exotic option pricing.
Talk and Conference
Gruppe3主導的Talks in Probability, Talks in Financial and Insurance Mathematics, Risk Center基本每周都有全球各地的speaker講他們的最新成果;每年都有各種各樣的學術會議,比如2012年為Freddy Delbaen慶生搞了個perspectives in probability and analysis: conference in honor of Freddy Delbaen,請遍所有頂尖專家。2013年與京都大學搞概率隨機的團隊分別在蘇黎世和京都搞了conference;此外每年九月都有Risk Day,都是由全球頂尖的概率與金融數學家主持。
ETH主辦金融數學雜誌Finance and Stochastics,是金融數學和應用概率界水平不錯的雜誌,主編是Martin Schweizer。Editorial Board成員也包括了北美、歐洲主要大牛。
作業
2013年以前是作業累計分數達到60%-80%(根據課程來定),才有資格考試。作業難度較大,一學期若有三門課有作業,那基本一直在趕deadline。後來據說每學期一般四到六門課有作業的本科生抱怨很大,於是取消了這一制度。
考試
基礎課以筆試為主要形式,有些會有期中考時,有些會有上機考試。筆試題量非常大,如果對教材不能倒背如流,那是很難完成所有題目的。其他課以口試為主:教授一般會把考生叫到辦公室,然後一對一,一問一答,一般會帶一個博士做筆錄;有時候會要你在黑板上板書,有時候會讓你在紙上寫;有些教授變態到要求全部細節,比如Alain-Sol Znitmann,有些教授只要求你掌握其核心思想,比如Halil Mete Soner,有一些書寫失誤則不影響分數。排除運氣成分,拿滿分的必要條件是能理解並記憶講義里的所有內容,幾乎達到可以給學生講課的水平。ETH數學專業的學生隨著年級的升高,平均分會越來越高,部分原因是不合格的已經逐漸被淘汰了;所以能拿到本科學位並且進入碩士階段學習的ETH學生都非常強悍,以至於認識他們之後大家都嫌棄自己不是ETH本科出身。
論文
所有項目都需要寫論文,碩士論文30學分,大概佔總學分的1/3或者1/4(根據專業來定),時間5-6個月;可以自己聯繫教授做supervisor,也可以去業界做和應用相關的項目。論文推薦的工作時間是每周60小時左右,應該算是很大的工作量。一般來說,教授會根據學生的興趣給出需要看的論文清單,然後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全面理解該論文對應的問題,並能寫出一片清晰、易讀、完整的學位論文。每個專業總有幾個學生能做出新東西並發表在國際雜誌。
獎學金、工資
ETH向少量碩士生提供獎學金。根據我目前的了解,本科階段研究水平極其突出的人,有很大幾率拿到碩士全額獎學金。關於申請獎學金,一般要求在申請的時候寫research proposal,如果寫的非常牛,牛到直接可以當做個問題做下去,甚至可以成為碩士論文、博士階段的研究方向,是可以拿到獎學金的。另外,和ETH學術聯繫緊密的FDU、NUS等校的學生相對容易拿到。
博士生工資相當高,當然也看具體專業吧。化學等似乎稍微少點,數學比較多,可能是因為不需要實驗器材的緣故。也有不少公派博士。
未完待續,稍後不斷補充與修改。
第一天到學校亂轉就看到後山坡的牛很震驚 偌大的山坡只有幾頭牛,後來見識了牛肉的貴,就吐槽說為啥不能多養點……室友告訴我瑞士規定牛生存空間不能低於八平米!
ETH學生不多,中國本科生就更少了,至少我沒見過。主體就是我們這些phd和master。
先挖個坑,晚上回來介紹下phd的生活
—————————————————— 分割線
隨著公派出國越來越多,ETH的phd也越來越多。公派出來由國家給獎學金,錢夠花。有些人也找到學校的老闆再收部分工資,但具體怎麼操作就不了解了。瑞士給獎學金的話就要自己聯繫老闆,老闆願意出錢就可以了。
感覺在瑞士讀phd更象是工作,朝九晚五,沒人加班。一般7點後實驗室就完全空了,實驗室要求要有最好有兩個人在,保證安全。
雖然不加班,但是大家出文章的效率也不低。老闆很是認真負責,雖然經常出去開會,但是在的時候會特別認真細緻的和我討論實驗進展,細到每一步的操作,很是感動。
phd只需要上12個學分的課,所以可以忽略。一般上一個學期德語3個學分,我當時上了門本科生的統計課,6個學分。每周一次作業,期中期末考試。還好。
學校資源很豐富,健身非常方便,每天都有健身課程,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不提供的。教練一般都講德語,但是運動無國界,完全不影響效果。
生活有點單調,但是可以周遊列國,所以也不錯。
餐館都不便宜,和室友出去旅行在小村子裡一人吃了一個pasta加個沙拉,花掉90瑞郎。瑞郎比美元還高點。。。但是好處就是鍛煉一手好廚藝。曾經一個人做一桌子飯宴請整個樓里的人(9個),把那些瑞士男女老少都要吃哭了。也曾和幾個小夥伴每周一家做東,嘗遍了每個人的手藝。
瑞士太美,美的有點不真實。曾經一起胡吃海喝的小夥伴也都散落各地了。希望什麼時候有機會大家再回去。沒在ETH呆過,但是以前有幾個很要好的朋友在那邊,經常各種吐槽ETH的變態,所以答主斗膽扯兩句。
最奇葩的是ETH的考試時間安排,一學期結束後先放假,然後新學期開學才進行考試周,朋友說,ETH的學霸都是用整個假期來複習的==
ETH的錄取極其嚴格,而且申請資料及其繁瑣,本科各科成績要手動一門門地填到他的表格里。在招生委員會眼裡,他們就是想招一些世界各地比較special的學生,沒有較強的背景,難度很高。
ETH一直是被我們看成德國的學校,有個段子,都說德國人嚴謹到變態,但瑞士德語區的人比德國人還德國人。教授可以很大程度決定課程或者project的給分形式,朋友選過的一個瑞士教授,只給滿分6分和不及格(4分以上為及格),也就是說,只有達到了他的要求,才能不掛科。而且他掛人是很大概率事件。
在ETH,機會很多,TA、RA都不少,但所有機會都是以成績為基礎的,所以掛科是很讓人心痛的,一旦掛科意味著不大可能有在學期間工資收入,或者以後的可能的PhD機會。另外,瑞士的教育體系規定,任何一門課程只要掛科兩次,就不能再修這門課,如果這門不幸是必修課的話,只能換專業或者退學。有個讀物理的小哥,這兩學期只各選了3門課,據說至今一門課沒有過,朋友也在替他犯愁。我絕不懷疑這個人的能力,我只覺得ETH某些課程真心不好過。
ETH的學霸真心很多,尤其本科ETH讀過來更甚。課堂上老師所說的每一句話的不敢輕易放過,記好筆記後,他們心裡很明白,這都是考試的重點。另外老師和同學的關係和國內不同,這裡學生還是蠻驕傲的,和老師討論問題很直接,沒有一點因為你是教授我就讓著你的說法,課後也不會出現學生上去給老師擦黑板,因為這是老師的活兒。反對下隔壁學校同學關於妹子問題的意見。
我們系和我們姐妹院系明明有很多高質量妹子。你看我提到的都是師姐師妹。
明明是你們缺乏發現美的眼睛!
------------------------------------------
目前該校碩士在讀,快畢業了。
能不要這麼妖魔化這個學校嗎?國內關於這個學校的各種傳說太離譜了,把潛在的學弟學妹都要嚇跑了。本科考試確實是淘汰制,但是因為瑞士的同學入學的時候是沒有篩選的,第一年考試也不過相當於把高考淘汰推後一年而已。作為一個還算可以的理工學校,50%的篩選率一點都不過分好嗎?
然後是考試難度的問題,雖然考試難度因教授而異,但是不難好嗎。我師姐的說法是隨便選沒問題的。我對我師妹的說法是作為一個中國人你不應該覺得難。口試最好了,你想不起來教授還會引導你的思路,比筆試容易多了。總的來說就是考試不難不難一點也不難。
中國學生目前還是比較少,但是這幾年越來越多了。基本以每年一倍的數量增長。找房的問題,雖然瑞士找房是很煩,但是WOKO在不斷修樓,現在找房好多了。
謝 @Tariel 邀。
ETH的科學城,即Hoenggerberg(亨格山),校園外面到處都是草坪。還有森林。還有牛場。作為一口在那座山上啃過好幾年草皮的羊,我倍感欣慰。當然ETH的主校區在市中心,那裡到處都是電車,是個不羊之地。三年過去了,終於輪到我了。首先來答個題,在ETH的學習生活體驗很棒!
然後來寫篇無病呻吟文。其實也算是記錄下這三年在ETHZ的生活學習經歷(可能還會更新),其次是希望給一些之後想要來ETHZ讀數學master的人一些經驗吧。(這篇文章可能非常不well-structured,我的寫作能力真的很差)。
時間回到本科。我的本科在上海的華東理工大學,一所標準的工科學校。它的前身是華東化工學院,是我朝模仿蘇聯教育系統的產物。在這樣的工科大學裡,數學系當然是不受待見的,或者說跟工科無關的數學是不受待見的。但是我高中的時候並不知道這些,也沒有想那麼多。拿到了一個可以自由選專業的自主招生,就不再想考慮別的學校了(於是我的高三幾乎在天天打籃球中度過)。當時我選數學系的原因也僅僅是因為覺得數學很有用,並不知道它本身的美。
讀著讀著也覺得數學本身其實也是很有意思的,甚至到了某一個時間點我萌發出了想繼續讀純數學的想法。也是受了大環境的影響吧,我當時認為不管做應用的還是理論的數學,都應該去國外。於是大一下的時候,有了出國的想法,大二開始瘋狂地刷GPA,準備各種TOEFLGRE考試,人生也是第一次那麼用力的學習。大三的時候每天都逛一畝三分地論壇,了解到了很多美國的情況,了解到了在美國學CS和統計很有錢途。自己也有意的多修了一些統計的課,並且找了做統計的老師做了畢業論文。
選校的時候選了15所美國的統計項目。申完之後覺得不申個純數項目有點遺憾,自己心裡的那麼一點小理想促使我隨手申了個ETHZ的純數master。當時覺得只是想碰碰運氣,畢竟覺得那麼高大上的學校肯定看不上我。沒想到最後居然還真的錄了,所以3年前擺在我面前的是兩條路,一條是去University of Washington讀統計ms,另一條是去ETHZ讀純數ms。思考了很久之後,我還是選擇了去瑞士,畢竟花費少很多,不想給父母添負擔。
剛來到瑞士的時候覺得一切都很新鮮,第一次坐上山的小火車polybahn,第一次見到瑞士那麼美的風景。在ETHZ上課的氛圍也很活躍,而且人肉了下上課的老師基本上都是自己領域的大牛。上了幾周的課之後嚇了一跳,感覺自己在本科學的數學在這裡完全不夠用(或者說在華理花了大量的時間學了不應該花那麼多時間學的東西),我能很明顯的感覺身邊在ETH讀本科的同學基礎比我好一大截。當時覺得壓力好大,因為第一年有additional requirements需要過(不過的話會被退學),而且自己越來喜歡的概率和分析領域,又有大量的測度論知識需要補上。在這裡還是要感謝下前女友,雖然你那個時候很黏,但如果那個時候沒有你經常來瑞士找我and帶我出去玩的話,那時的我真的不知道如何排解巨大的壓力。
我在ETHZ修課的經歷可謂是一波三折。剛來的時候想同時修概率和統計的課,但上了泛函之後又覺得很有意思,雖然老師很嚴格變態。過了第三個學期之後又覺得自己其實不是很喜歡跟分析太過於緊密的方向,因為技巧性太強了。後來轉去修了些別的課,所以在我碩士快結束的時候,我已經差不多把ETHZ純數10學分的課都修了一遍了。雖然成績不怎麼好看,不過我個人覺得ETHZ口試的主觀程度還是很大的,只要你覺得自己掌握好了,其實成績都是浮雲。(當然如果你基本的都掌握好了,老師也給不出很低的分數,除非你緊張的話也說不出)。最後我想安利一下,ETHZ數學系的課程質量真的是非常高,不過也有極個別老師教的很差的,別選他們的課就行。
到了第四個學期快結束的時候,意識到自己得趕緊找教授寫論文了。我當時找了一個蘇黎世大學的一個很年輕有為的教授。這裡有一些個人經驗告訴大家。如果你想跟你寫論文的教授讀PhD的話,那請你一定得先看好他現在有幾個PhD?什麼時候畢業?當然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需要考慮的因素就是,你能從寫論文的過程中得到什麼?如果你跟一個年紀偏大的教授,他可能沒有很多精力來指導你,而是把你扔給他的postdoc,這樣的話最後可能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你在做什麼。如果你跟一個年輕教授,他很可能會手把手的教你,甚至給你的問題都已經想過大致怎麼做了,你需要做的就是學習,然後沿著他的提示一步步走。但年輕老師的問題是,他可能沒有足夠的funding招你,或者他的推薦信作用小於大佬們。畢竟數學圈子其實是非常小的,一封有力的推薦信比什麼都重要。我也是因為他的推薦信,之後應該會去EPFL開始PhD。
最後我想對我曾經的那個她說,如果你能看到,真的很感謝你這兩年半來的陪伴,在我學習困難的時候忍受我的臭脾氣,以及不經大腦思考就說出來的shit。。。
如果時間可以倒回,我會給你更多自己的空間,對你更好一點的。
If you wanna talk, I am always there for you
認識的一位盆友,考交大博士沒考上,申請去了蘇黎世理工,走之前(14年底)散盡家財買了張江400萬的房子,現在已經漲到1000萬了,正在快快樂樂的用博士工資還房貸(那邊博士待遇一年6萬多瑞士法郎),然後昨天他一篇20多分的文章被接受了,現在成了徹底的人生贏家。。如果他當初考上交大那就啥都沒有了,只好拿著每月3000塊人民幣的補貼,望著翻倍的房價苟且偷生,比如我。。
17年8月更新:這位朋友已經有兩篇20分的文章被接受了,第三篇20分的文章也已投出。。
17年10月更新:這位朋友第三篇已被要求小修;目前有高校建議他申請青千回國。。
作為為數不多的幾個即將在ETH讀本科的中國新生,我先佔個坑
------------------------------------------------------------------------
在ETH讀本科的中國人真心不多,微信群里兩三百號人,讀本科的不超過五個...主要是中國學生很難申請上ETH的本科,對中國學生的錄取要求非常高,如果不是dalao根本申請不上。樓主僥倖在德國讀的高中,高中時耍了點小聰明,成績還算理想。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申請了ETH的本科,結果被順利錄取了Elektrotechnik und Informationstechnologie。
貼一張ETH錄取的email截圖。話說當時收到郵件的時候真是特別激動
-------------------------等我到了瑞士再接著回答吧,最近要忙著簽證與租房---------------------------------
(7月12日更新)
稍微吐槽一下ETH的辦事效率...說好上周就能發錄取通知書的,結果到現在都沒好。我還要辦簽證啊(哭),貌似簽證還要很長時間...希望可以按時拿到簽證,按時入學...
終於收到通知書啦,開心嘻嘻
要開始忙簽證咯
上圖,文字略過
#我是學渣,就發發圖,不說話。
#蘇黎世鎮樓
#ETH Zentrum
#H?nggerberg Campus
Waiting.....在honngerberg做碩士畢業論文 老闆帥爆又負責 偶爾會有各種牛校的老闆來做講座 通常這個時候可以多去聽聽 順便拋幾個問題和老闆們交流下 再順水推舟說自己好仰慕你們學校云云 很容易被大牛老闆捲走
其次是woko 很多同學說搶不到宿舍 實際上woko對新生和交換生還是灰常照顧 通常會有預留的房源給 我當年就是直接衝到woko辦公室 市區那邊 好多tram能到 一把鼻涕一把淚說自己新生 馬上淪落街頭 立馬工作人員給個表格 一周後就過去拿鑰匙 新宿舍 在郊區 地點也離學校很近 woko官網經常會出現哪裡的宿舍有多少空房間的那種公告
總而言之 比起慕尼黑的宿舍 又舊又丑還是真心搶不到 woko還是滿滿人情味的
在瑞士是我留學生涯最開心的時候 美如畫的風景 山好水好 各處都美得不像話 法制很健全 完全不擔心安全問題 老闆實驗室的童紙人都很nett 工作緊張而有效率 從來不加班 周末就是正常玩玩玩買買買的時候
特別喜歡這邊的二手市場 瞎逛買的小擺設都很好玩 窮學生在這裡也能找到樂趣 瑞士不歧視任何人 每個人都可以過得很開心我來扒一下樓上@陳是佳的皮呵呵。本人也是在德國讀的高中,實在看不下去了。
這麼說吧,只要智商處於平均水平,在江蘇能上個二本的水平吧,在德國讀高中,老實讀完,想上蘇黎世一點問題都沒有:)
蘇黎世理工對於拿到德國高中畢業證書的Bewerber/innen什麼要求呢?總體來說只要你的所有理科在2及2以上,德語成績及格就沒有問題了。這個分數有多好拿?德國的理科難度實在是和國內沒法比,作為中國人想拿個2以下需要做到從來不學習上課不發言考試瞎考。要是拿個3那是要去測智商的。尤其是數學和物理這兩門學科,只要你在中國屬於智商正常的範圍,上課發發言,基本都寫作業,考前複習個幾十分鐘,就可以差不多1分。
而貴同學呢,數學物理lk(主課),據我所知也沒有個1。倒不是說人家笨,情商先不說吧智商也是正常的,人家就是不學習,不學習還愛裝逼,愛酸學習的人,愛裝高大上:)
再看德語要求,基本上是及了格就行,這就更簡單了。況且貴同學在nrw上學而不是Bayern,德語想要及格只要是過了B2,考試都是寫有框架的八股文。考前背個半小時,及格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所以呢,貴同學也就能在不明真相的中國Bewerber/innen前面顯擺顯擺,我們同學裡都是不怎麼待見他的。大佬不大佬你們自己判斷吧,其他裝X的奇葩事迹不relevant我就不抖了。祝願貴同學第一學年能活著讀完,畢竟考試難度還是變態的。
樓主博士新生,拿的D-BAUG職位,剛到研究組一個月,已經被虐的體無完膚。不知道老闆是真的覺得我有這個能力還是他自己想多分攤出去事情,很多事情都直接甩給我做,一學期兩門課助教(有一堆作業完成後給學生上習題課),剛來第一天就要寫paper發表,除此之外還安排supervise master thesis,這些事情堆在一起是不是對於一個剛入學的人來說太多了。樓主已經扛不住了壓力,辛苦的要死,幾乎天天連軸轉,周六周天都必須去辦公室幹活,否則事情在due之前做不完。是不是大家都一樣的情況所以說我不能吃苦,還是我這樣的屬於特例所以說老闆太過於push,樓主已經沒有辦法評估自己了,目前入學一個月了生活幾乎沒有質量,幾乎沒有好好享受過自由自在的休息時光,感覺一根弦綳到極限快斷了。
隨意附上一張圖證明一下這樣的工作量,老闆習慣周六安排事情了,但是但是今天收到的郵件真是讓人感覺三天之內必定累屁的節奏……
在ETH的每一天都非常充實,大神同學和大神教授環繞,高質量的課程,極具挑戰性的考試,頂級專家的講座,有趣的學術活動,每一天都能有各種事情讓你見識到一個更大的世界,再配上瑞士無與倫比的美景,在ETH的兩年半對我來說真是一段無比幸福的時光。
沒就讀過,但曾因愛因斯坦大名拜訪過,之後極其渴望有機會去深造。
暑假去瑞士玩耍,一直久仰這個盛產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學校的大名,終於在要離開瑞士的頭一天傍晚,天色較暗,專程去拜訪。
學校學術氛圍很濃厚,下了公車感到一股低調奢華的學術風撲面而來。後來開始尋找建院,因為學校分布比較散,又趕上是暑假,整個學校挺冷清的。
懵懵的撞進圖書館,偶遇了一個超帥的小哥哥。很壯很成熟,應該用儒雅來形容最貼切。當時跑過去用英語問建築學院在哪裡,他當時就笑了,跟我說他是華人。但是是醫學院的,所以也不清楚建築學院怎麼走。短短的聊天,如沐春風,當然也沒有什麼後續,但是那一刻對瑞士的學生印象超級好!可能是人生目前為止遇到的基本同齡的異性中給我感覺最棒的了。不僅是談吐還是氣質。
小哥哥是暑假我在蘇黎世見到的唯一一個人。
後來就和同伴隨處溜達了,看到主校區有一顆巨大的樹,一個老人在樹下安逸的乘涼,夕陽灑落,溫柔的籠罩在他周圍,真是少見的寧靜。學校的基礎設施也很好,路遇一棟科研辦公樓,據說是博士生的辦公室,環境設施都甩國內幾條街吧。整體校園氛圍也很符合瑞士的氣質。
後來也沒去成建築學院,因為在另外一個校區。三個人遺憾的回來了。
第二天離開瑞士,心裡一直在想,以後若想來歐洲深造,就一定要來蘇黎世。
先留圖,這學期結束來答。
推薦閱讀:
TAG: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ürich) | 名校就讀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