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電影作品特效效果普遍不如歐美電影?


一個原因是導演或者說特效負責人本人不懂技術,他不知道什麼技術是可實現的,花多少錢可實現,實現的效果如何以及最重要的如果不能實現需要怎麼解決。
好萊塢最重要的商業導演都懂技術,斯皮爾博格,卡梅隆,傑克遜,盧卡斯等等。人家本人是技術大牛的結果就是所有的畫面想像力都能實現出來,還有很重要的:能夠跟特效人員清晰的表達自己需要的效果。
這點是中國電影面臨最大的阻礙。我們的導演都沒有什麼特效概念,甚至完全依賴於特效人員來完成。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當你真正跟特效人員一起工作的時候就能體會到,特效人員在多數時候都很無助。因為每個人的想像是完全不同的,呈現出的畫面也天差地別。特效人員需要導演給出清晰的,確定的,唯一的方案。但是這個時候很多很多的導演無法做到跟特效人員的良好溝通。
當然,上面說的問題可以提高,但是最難以逾越的問題是沒錢。
全世界最頂級的特效公司都敞開大門朝思暮想跟中國電影合作,但是目前為止還沒有哪部中國電影負擔得起頂級特效的花費。
一部頂級製作的純特效費用入門價格粗暴的計算在5000萬美元左右。一部中國電影超級大製作的特效預算在5000萬人民幣左右(能達到這個水平的幾年才有一部)。但凡跟錢相關的阻礙,基本就無解了。當未來中國市場不斷擴大的時候,也許未來能做得到。


(1)技術問題 很多的技術真的沒有引進 投入限制基本上不存在。
(2)是因為做技術的人,不說特效了,前一段時間,張藝謀還是誰說,在一個場景,埋了幾公里的炸點,先讓一個中國航拍做,結果砸了。後來交了一個外國團隊,一次搞定。弄的張導在微博用力的吐槽。

投入絕對不是問題,問題是你再怎麼投入,後面坐著的人沒技術,不敬業,沒審美,不把自己當回事。多少錢都白搭。
我有幸在外面留學過,對外國人的敬業和做事的態度以及最基本的人的素質,有所了解。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在Costa麥咖啡,排隊時候站到外面接了個電話,然後過去走到隊伍的尾部,這時候我前面的人示意我回到以前的地方,我說 i ve step out of this queue alrdy, 他說: this is not fair,just go.

一個陌生人,能關心你公不公平,這個社會還有什麼腳踏實地的東西做不好。
從此以後,痛定思痛,不在迷糊過日子。


我猜啊——

電影製片方和導演年齡偏大,對自然、物理、電子、科技、科幻、美國大片、特效這類東西沒感覺,另外,不重視「真實性」(比如《讓子彈飛》一開始的火車翻跟頭,《無極》的人體風箏),從而在跟特效公司合作時對特效要求低。

特殊國情造成國產片掙不掙錢不是品質說了算,製片方捨不得投入。(別說某某電影投資多少億了,實在讓人不敢相信)

還有一個非直接的、隱性的原因是民族特性,做事馬馬虎虎。


既不是技術限制,也不是投入限制。
所有CG用到的技術,我們都可以接觸到。當然扯人家公司裡面自用的inHouse軟體就沒用了,因為那些軟體是對某種技術的提高而自己寫的,他能做出來的效果,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完成。
可以說,幾乎所有的效果都可以用Maya做出來,只看你做的好不好了。
幾乎所有的渲染器,Renderman,Mentalray,Vray ,Arnold……都有商業化版本,都可以用。
另外還是那句話,自己可以寫渲染器的。
更加上中幾乎沒幾個用正版軟體的,什麼軟體用不到?。
還有技術限制嗎?橫豎你不能說某種演算法,某種OpenGL庫不許中國人用?都沒有啊。
實在的說,只要會計算機語言,完全可以重建一個全新的計算機圖形學系統,自己寫Shader,自己寫函數庫,自己寫三維軟體,自己寫渲染器,自己寫光照模型……
所以根本沒有技術限制。
投入限制更沒有了,國產片願意花錢的多了,張導,陳導,馮導……
沒有「限制」,中國法律沒有限制電影投資規模。
所以原提問中的「限制」,只能理解為「一種客觀存在」。

據我所知,中國真正進行計算機圖像學底層研究,程序級研究的CG公司,幾乎一個沒有,或許水晶石有自己的RD研發部門,其他就難說了。但是幾乎所有的好萊塢或者英國,歐洲的計算機圖形特技公司都有研發部門,從事計算機圖形的底層研究:Mill,ILM,Weta,Dreamworks Animation,Pixar……拼技術?自然是完敗。
中國的大學,進行計算機圖形學研究的,數得出來的也就是浙江大學。美國的就多了,看看每年Siggraph論文裡面的大學數量就可以了:MIT,Stanford,Brown,普林斯頓,這還不包括位於位於軟體業的超級霸主:微軟。
http://physbam.stanford.edu/~fedkiw/
第二,人家的電影產業,遊戲產業和CG產業是互為扶持,互相壯大的過程,每年好萊塢的電影生產,有巨額的資金流向CG公司,天文數字一般的金錢,打造了輝煌的CG產業。反過來,每年中國CG公司的營業收入,恐怕不及人家一部電影的特技費吧……

其實原因顯而易見,也不用多說。
就是一句話,人家是工業,我們是作坊。人家是埋頭研究三十年,我們是得意洋洋十來年。人家的CG是基礎科學,我們是「拿來就用」科學。


補充兩點大家沒有提到的。

1. 導演經驗不足

曾經有過因為特效很NB而很賣座的國產電影嗎?沒有吧。人家在做會跳動的檯燈的時候,我們在做什麼?人家拍泰坦尼克號的時候,我們在拍什麼?特效不是中國電影所擅長的東西,即使把好萊塢的特效技術給中國導演用,導演也不一定能用得很好,因為缺乏經驗呀。所以,雖然不存在絕對的技術壁壘,但中國電影目前依舊不會有很好的特效。中國的電影首先需要繼續積累在特效使用上的經驗,這是趕上國外的特效的第一步。

2. 技術傳承的斷層(主要是人物CG動畫方面)

個人覺得國人製作的CG(以人物CG動畫為例),包括一些學生作品和商業化的作品,普遍存在的現象是靜幀做得很好很逼真很華麗,但動起來以後就不能看了,各種僵硬的動作就都出來了。我認為原因主要是二維手繪動畫製作技術的傳承出現了斷層。似乎上影的老一輩做動畫片的藝術家都沒帶出幾個徒弟吧...在手繪動畫的年代,動作完全靠畫師的手畫出來,在三維動畫的年代,即使有動作捕捉技術,許多動作也還是要手動調出來的(一方面是因為成本,另一方面是對非真實的動作的需求),這和二維動畫是相通的,許多二維動畫中的經驗在三維動畫中是完全可以借鑒的(推薦閱讀皮克斯早年所寫的一篇論文[1])。

不管是導演還是做特效的技術人員,我們都缺乏經驗。而經驗這東西,主要靠自己的積累,但是,在你積累經驗的速度沒有任何理由比人家快的前提下,憑什麼趕上人家?若是有師傅帶,經驗的積累可以快很多,因為可以過濾掉很多無用的經驗。現在,我們一沒經驗,二沒師傅,所以很難趕上國外的水平。只靠幾個出海學了一些技術回來的人,是很難在短期內改變整個大環境的。更有甚者,還有很多人想著我們的電影應該有自己的特色,特效,那是好萊塢土豪們玩的,咱不玩這個。抱著這樣的想法,怎麼可能讓我們的電影特效趕上人家?

[1] John Lasseter,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Animation Applied to 3D Computer Animation", Computer Graphics, pp. 35-44, 21:4, July 1987 (SIGGRAPH 87).


心態決定一切,沒有認真的鑽研和堅持的精神,是不能做好電影的。別人把CG當做事業來做,中國不當回事兒,總感覺搬不上檯面。還是受到中國的所謂」正統思想「腐蝕吧,中國學生以考大學為人生目的。外國學生以生存和享受生活為人生目的。這就是差距!!!


我在學校時,列印個東西是一毛錢一張,排版啊,裁剪裝訂啊都不用管,回到小縣城的家裡,列印要一塊錢一張,還經常有掉墨的情況……
你要是問我想表達什麼……
那就算是,市場發展不完善吧……


這個不光是特效一個方面的問題,應該說中國目前的電影的商業模式的問題,從投資人到導演到製作公司、配音公司再到發行、院線等整個流程下來,所有人都關注一個字「錢」,兩個字「盈利」。那麼在這個大前提下,如何節省成本,擴大收益是一個必須要考慮的問題,投入和產出是一個不能迴避的矛盾結合體,投資人當然想少投入就可以賺大錢,但很顯然,投入太少,導演、編劇、演員、道具、化妝、宣傳、製作、發行和院線等都不會有太好的資源,而現在的社會又是一個眼球經濟社會,投入太少當然沒什麼買點,產出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投入多少做什麼是一個首先需要確定的關鍵點,當然如果市場上只有一個投入方,投入多少完全可以自己決定,但現狀顯然不是這樣的,所以看別人投入多少幹了什麼就成為一個重要的依據。這也是影視行業目前的現狀,大家都這麼干,水平也就拉近在一個非常接近的水平,註定了不會有人去吃螃蟹。
而且中國有個奇葩的電影引進位度,這個制度限制了外來力量對市場的影響,OK,美國大片厲害,咱們比不了,咱們就做那個在獅子追的時候跑的不是最慢的人就好;蛋糕已經被分掉不少了,但幸運的是剩下的也很大,大家一起分了就好。
在這種環境中,大家都有了驚人的默契,投入多少資金,多長時間後能得到多少回報,行業精英們心裡有數,在這種默契下,每個環節都知道怎麼做事情,做到什麼程度可以應付好交到手裡的活,然後拿到錢後再去應付下一個。。。不能說是惡性循環,但起碼是一潭死水。
反過來看好萊塢,電影作為一個成熟的行業,影片的內容和觀眾的水平也不斷進步,如何在有限的市場中獲取更多的份額是精英們需要考慮的問題。同樣,在這樣一個競爭激勵的環境中,同行們也有了很大的默契,每個環節大概投入多少,花多長時間,得到一個什麼樣的效果,約定俗成。
那麼為什麼對比起來中國就差這麼多,那是以為總有一些行業精英——大公司、大導演、大製作不斷的推陳出新,不斷的推動行業的發展,因為市場足夠大,下大本錢是有可能有大回報的。而中國國內的市場顯然規模有限,而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導致國產影片在國外的商業前景一直不怎麼樂觀,所以大家只好關起門來做大王,專心和國內的同行掐架,角逐每一點市場份額,而這樣的競爭中,技術並不是一個能起到關鍵作用的東西,而從流程上來說,特效製作是屬於拍攝完畢的一個階段,而每部電影的投資基本是固定的,不大可能追加太多的經費,而且當決定拍攝的時候,往往也定好的上映日期,那麼問題也就來了,前期拍攝的時候可能花費超過預算,時間超期了,那麼怎麼解決問題,只能在後期製作的經費和時間上做文章,這也是影響特效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沒錢沒時間怎麼能有好產品出現?
從業者在這樣的環境下,相當與一直重複簡單的技術勞動,水平提高就成為奢望了,特效不如人家也是理所應當。


天馬行空的創造力,對細緻完全的追求的國家層次的差距


作為本專業知名學院科班出身的混過6年影視行業小青年來裝一下x:
首先我們站在從業者的角度,主觀上說一下次要原因:
最頂上的兄弟說了很多關於電腦的問題,居然獲得了很多贊同,想必也有一大部分是業內人士--以我之見,這正是中國電影中的特效視聽慘淡的一個原因,真是可憐。
你們,他媽的,有沒有,考慮過,什麼,他媽的,是,電影?
假如有從業者在看,別急。聽我往下說。
沒有裝備,你們能不能多用點心啊?
工資低不想加班,那你們能不能多用點想像力啊?
就算你他媽放一千億個流體的粒子算出一萬種物理碰撞結果最後渲1024層高光出來,你有沒有想過,你把他放進畫面,是為了什麼啊?是為了製片主任給你結尾款嗎?是為了公司老闆不扣你工資嗎?
我很欣賞一個贊同為零的答案,我用我自己的話再翻譯一遍:
狗乾的活跟人乾的活能一樣嗎??
你們對著電腦加班的時候有沒有一種當狗的感覺啊?腦子裡早就沒有追求了吧?加班費有點少是吧?什麼?有他媽加班費就是你丫燒八輩高香了,賤狗居然還特么敢嫌少?老子一個月三千塊馬上再雇20個比你還賤的狗來給我干,你丫明天不用來了。
說到這裡大概大家都聽得懂,這大概都是特效公司里的那點兒破事。
還有一部分是關於電影本身,關於視聽語言的東西,這部分我覺得沒必要在知乎上來說,從業者都知道是什麼回事,業外人士講了也聽不懂,概括一句:」電腦公司的朋友不是咱們電影工作者」。陳凱歌拿這話在片場奚落過中國的後期公司,我拿這句話奚落一下大家。不知道你們聽完心裡滋味是不是跟我一樣。
然後才是客觀的主要因素:
獲贊最高的哪位朋友的話,我給概括一下:
美國賣煎餅果子怎麼可能比中國的好嘛!


有關部門知道。


(持續更新中)正好最近在全球最大的特效公司之一*******上班,可以拿些美國影視特效行業的例子來給大家看看。在對比之下,不用說什麼長篇大論,外行也可以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國產影視作品的特效水平不如國外」了。

(暫時匿名的原因是:?正在進行的項目都有保密協議,所以不能展示任何畫面給大家看。?放在這裡的截圖,凡是出現與項目相關的信息以及公司規章不允許透露的信息,均作馬賽克處理。)

以下,就拿這個比較典型的跨國影視特效公司做簡單介紹,供大家討論。

美國的特效公司常見情況是,內部有完整的 pipeline(流水線)設置,RD (研究與開發部門)負責研發公司自有產權的內部軟體(proprietary software),這些因素共同作用,能顯著提高特效製作的效率。內部流程很精細。舉個栗子來說,有通用於各種 CG 軟體的內部文件格式,也有給客戶觀看樣片用的在線反饋平台,也有詳盡的內部 wiki 技術文檔資料庫。上述這些無一不是數年甚至十年的開發積累。

(下圖是公司研發部門的 Wiki 頁面,都是十分詳細的技術文檔)

(下圖是內部的 3D 模型資源庫,有公司內部積累的資源,也有版權資源)

(下圖是公司的看片平台,類似於內部 YouTube / Vimeo。每天,每個項目參與制作的人員都會更新各自的進展,其他員工還會在視頻下添加評論或吐槽。經過 supervisor 審定的視頻片段,在這個平台上可以直接傳送給客戶觀看。)(視頻縮略圖及項目名稱已打碼)

流程精確的程度,可以理解成這樣:任何一個成員,放下手中的項目不做,另一個成員能立即按照他留下的項目文件接手繼續。對於這樣的大型公司來說,因為覆蓋了全球時區,不同項目可以 24 小時不間斷在全球 N 個公司之間接力進行,並且還能保證不出差錯。

(下圖是幾款最常見的軟體的列表,做三維動畫的Maya、合成的Nuke、特效模擬的Houdini、貼圖紋理的Mari,大家平時看到的好萊塢電影特效,基本上都是使用這幾款軟體配合製作的。內行的朋友可以看看這個列表裡軟體們的版本號,每個版本都隨時可用,並且,比我們中國同行不同的是,每個版本、每個節點(即每台電腦)都是正版授權。

需要說明的是,並不是只有大型的特效公司才會做這樣的研發。在美國,完善的 pipeline 和 IT 技術支持,是各種規模的特效公司、動畫公司、mograph 公司甚至學校內部必備的硬體因素。而這種對基礎設施的重視態度,也是美國整個影視行業的主流取向。況且,特效行業本身就是影視行業中最為重視技術的一個分支。

(未完,持續更新中)


特效弱有關係嘛?票房一樣碾壓


馬太效應,越落後越沒錢,越沒錢越落後。有些領域技術已經落後了十幾年。某些類型的電影,完全就是高科技了,中國想做出這種東西要等上幾十年。不過還好的是,大多數特效不需要太高超的技術,主要取決於經驗這些東西。最主要還是藝術水準、經驗、管理、資本的問題,而技術不構成一種壁壘,只有特殊情況才有問題。

下面的東西,中國的公司短時間內就做不到:

幕後揭秘_烏爾布里奇展示本傑明?巴頓的臉是怎麼來的


  1. 沒錢、
  2. 急功近利、
  3. 工人、
  4. 水平參差不齊(2000年以後大批培訓班和目前教育問題)、
  5. 連建築表現也搞不過人家、
  6. 缺乏RD、
  7. 因為是從建築動畫開始的,所以生物效果很差、
  8. 因為搞建築低端了,所以開始搞人模型搞動畫、
  9. 因為搞什麼煙火粒子特效很炫還有fumefx和realflow的出現,導致這方面很火很好坑錢
  10. 很多從AE電視包裝轉來的受AK影響很深但是不再學習的合成師,綜上結果是現在合成很差。

我自認為7-10是國內CG製作界的發展過程。


記得看過韓國的大片用好萊塢電腦特技,日本的,當然還有中國的,總有種很假的感覺。
當然基礎知識欠缺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中國導演並不理解特效和物理規律之間如何和諧。而且還有審美的問題。
結合之後,就好比用國畫的思維,用3D MAX去畫寫實油畫,不是不可以。但對工具的不理解讓這難上加難。
好萊塢,50-60年代有一個積累,有一批美感和講故事能力有限的導演,僅靠特技就做成了名導。其中小部分之後更是學會了說故事。
-----------
但《PI》呢?導演原來也是拍文藝片不用電腦特效的啊。
更比如,香港導演的不少特效用的也很好啊。
------------
當然,香港導演也有過慘不忍睹的特效歷史的。人家是積累上來的。也可以說中國導演積累不夠。

但,個人認為,還有一個很重要願意是文化差異,否則難以說明為何台灣,韓國,日本不少大片電腦特效的唐突。
儒家文化講究等級,而且大事總要領導拍板。而且領導責任極大,所以領導往往不是根據下級的總結就決策,而是要自己理解才行。換句話說,放權不足。對應的,領導和下屬之間不習慣合作,只習慣領導和被領導。
當領導能理解且領導優秀的時候,那麼當然很好,工作方向將很明確。所以可以看到中日韓好導演有一些很有深度的作品。
但當面對某些領域,比如特效,當導演不熟悉,經驗不足的時候,問題就很大了。
西方的做法是有效分權,對應的副導演有很大的話語權。總導演要犧牲自己一些意願來迎合副導演的意見。
但儒家文化下的團隊,缺乏這種溝通的習慣,不管導演還是下屬,都難有效去完成權利分割。
其實看一些八卦,西方導演也常有和下屬鬧僵的事情,但他們的文化,更容易在堅持自己原則前提下重新合作。東方的更容易出現下屬讓步的結果。
---------------
中國比日韓更可怕的一點,是製片人甚至金主都更有領導意願,更喜歡指指點點。


目前在美帝學電影,本科在國內也學電影,國外是很強的技術支持,完成藝術,根本不存在,誰是做後期,誰做前期吐槽後期,因為他這邊是很強的工業體系,同時,人才培養上面,美帝也知道中國人民活乾的好,拿錢少,上課重複的技術很少講,更側重創新思維和點子,所以這邊要找工作,都比較高端吧。 反正設計好,直接外包給上海的特效公司,另外,好萊塢本地的特效公司都倒閉了,因為經濟危機,現在你要去應聘,可能比較多的讓你去加拿大,中國。


環境問題,中國在鏡頭前面能說人話的就是演技派明星,拍電影能看的就是國寶級導演。在這種泰囧都能賺十幾億的市場里,沒必要把錢花在拍好片子上。等什麼時候一個檔期有十部能看的片子,每個片子的演員都會演戲,台詞都能說人話,劇本都能演人事兒,特效自然就有人重視了。


電影公司不捨得養這些技術人員。以目前中國電影業態來看,租比養省錢


我覺得還是電影本身走不出去的原因。因為電影特效很燒錢,如果一部國產電影特效居多,會讓成本增加,導致靠票房收入有風險。但美國特效片會在北美以外的幾十個國家上映,在中國只在國內上,就算到國外上映,票房也少的可憐,所以投資人不會投資一部電影太多錢。


推薦閱讀:

什麼是實時光線追蹤技術?它可能出現在當前的次世代主機上嗎?

TAG:電影 | 計算機圖形學 | 電影特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