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 車隊命令車手給隊友讓車是符合體育道德的嗎?
有時候車隊下達讓車命令是為了保證在總積分榜佔優的車手的領先地位,那麼說明這種做法是符合「車隊利益」的,但這是符合「體育道德」的嗎?而且,這種「讓車指令」是明規則,是車隊和車手敢於和媒體曝光的,高調行徑。
7 月 30 日補充:大部分答案都在說 Formula 1 是團隊運動,車手之間配合很正常。但我的疑惑是 Formula 1 一個車隊里兩個車手應該是獨立的,在榮譽層面上來說 WDC 也比車隊總冠軍要重要不是嗎?類比的話,一個國家羽毛球隊參加世界級比賽,這個國家隊里有兩名單打選手,他們在半決賽相遇,為了讓其中一名打決賽對手更有把握的選手晉級,國家隊兩名選手打默契球,這也是符合體育道德的嗎?這個案例和 Formula 1 中的車隊間讓車有什麼區別?
只想談一個事,就是關於魯本的,啥叫讓?網上這些年輕人到底那些年到底是看新聞還是看比賽的?舒米本來就比魯本快,並且還快不止一點。非要拼得你死我活就叫不讓???
大家最愛說到的就是2002年第六站(奧地利站)魯本在車隊再三的TR指令下,流著眼淚讓了舒米。
對於2002年著名的讓車事件,奧地利站魯本讓了舒米之後,下面的歐洲站舒米也在終點之前讓回去了,也讓魯本拿歐洲站的冠軍,魯本並沒有吃虧,舒米也沒有獲益。
只是車隊獲益了(風險最小化了,利益也最大化了,當然,本來算盤打得好好的,但是被鬧成了醜聞,得不償失)。
其實2002年魯本總共才拿四個亞軍舒米拿了11個冠軍4個亞軍,魯本拿冠軍或者3~7名的比賽,我就不談了,拿魯本拿亞軍的幾站比賽說吧。
聖馬利諾站,桿位起跑的舒米早早就拉開了差距,很快就拉開帶開十幾秒的差距,第二位的魯本跟第三位的小舒馬赫一直保持著幾秒的差距。最後舒米冠軍,魯本亞軍
英國站,雨站,舒米跟魯本之間還隔著一個桿位起跑的蒙托亞呢!第19圈魯本超了蒙托亞,41圈蒙托亞又超了魯本,5圈之後魯本又超了蒙托亞,最後魯本亞軍。這過程中舒米一直在前面悠哉悠哉呢!
比利時站,舒米pole to win,基米也是頭排,不是我心愛的基米在35圈爆缸,魯本拿不到亞軍。到底是誰在壓車?要去壓住基米也是舒米好不好?
日本站,舒米pole to win,一直遙遙領先,魯本也是遙遙領先第三名。
(除了魯本自己拿冠軍的比賽,其他的比賽,除了引入矚目的奧地利站的終點讓車之外,魯本大多數時間別說舒米的尾燈,連尾氣都聞不到),你說魯本怎麼壓的車,怎麼讓的車????
我覺得,對於團隊來說,魯本太自私。所以換成是我老闆,也不會跟魯本續約(雖然聽說TR裡面車隊用合同來威脅魯本)。你損害公司利益來證明自己,是為了跳槽么?
當然,我部分理解魯本,其實對於車手來說,最大的對手其實是隊友;比如大頭,戰績再差也不能證明他差,因為車不一樣。但是,你比隊友差就說明你車,因為車是一樣的。
但是也正因為魯本動作做得誇張,讓大家覺得他在讓舒米。所以從2002年開始我由舒米黑變成了舒米粉(我一向討厭激進的車手,喜歡教授、螺絲、巴頓這種風格,討厭小黑、MAX,塞納這類風格,加上我當時是銀箭粉,並且看不慣舒米早期的一些行為,所以我開始是舒米黑)
其實要談到真正的「讓車」,還是要談回 1956 年的 Monza 吧。
那是 1956 年的最後一站比賽。賽前積分榜第一的是 Fangio;積分榜第二,並且尚有 WDC 可能的是 Peter Collins。
Fangio 途中因轉向臂斷裂而退賽。此時在第 35 圈,Collins 做了一個決定:在 pit stop 時把他的賽車交給 Fangio 繼續駕駛完成比賽;按照規則,該車的積分將由兩個車手對半分享。也就是說,Collins 這麼做相當於直接把 1956 年的 WDC 交給了 Fangio。
這應當是最徹底的「讓車」了。
之後採訪 Collins 時,他說道(via ESPN):All I could think of was that if I won the
race and the championship I would be an instant celebrity. I would have
a position to live up to. People would make demands of me. Driving
would not be fun any more, so I handed the car to Fangio. I am only 25
years old and have plenty of time to win the championship on my own.
然後 Collins 在 1958 年死於比賽事故。令人唏噓。
還是談回現代比賽的讓車。
先指出一點:我認為不管是「faster than you」、「get out of the fxxking way」,還是通過進站安排 undercut 來交換自家兩個車手的位置,在體育道德的角度上講是等價的。他們都應該算入光以上的「讓車」或是「車隊指令」。
我從前是鄙夷一切的讓車、車隊指令的。但是現在看來,這事情需要看語境。
如果一支車隊在與車手簽約時,已經讓車手明確地知道,他可能會成為徹底的二號車手並需要給隊友讓車的話,這是可以接受的。儘管這確實不是最 sporty 的做法,但是既然已經成為共識,也算是可以接受。
或者在同一支車隊的兩個車手明顯採用兩個不同的策略,譬如一個三停且剛剛換上新胎,一個兩停且使用磨損嚴重的輪胎的時候,讓車是可以接受的。無謂地損耗輪胎和時間是沒有意義的。既然兩個車手屬於同一支車隊,大可不必為難彼此。
但是如果是在同一支車隊兩個車手有直接競爭關係時,通過車隊指令進行有傾向性的干預,就有很不 sporty 的嫌疑了。
但是沒有必要對於讓車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如果 Ferrari 沒有使用車隊指令,抑或 McLaren 有使用車隊指令,那麼 2007 年的 WDC 一定是 McLaren 兩位車手其中之一的。
我接納功利主義,但是景仰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讓車不算有多可恥,但不使用車隊指令是光榮的。
利益相關:超過十年的 FA 粉(但是我依然很不喜歡 FA 在 2012 年的巴西站使用車隊指令超越 Massa 的做法)。反對@張曉晨的答案,手機怒答~
有個前提:根據題主的描述,我認為題主問題中的「體育道德」同義於人們常說的「體育精神」因此下面的回答中用到這兩個詞都屬於等價的使用
同樣先拋結論:讓車這件事情要看,有些讓車違背,但有些並不違背
利益相關:沒有(對一流車隊沒有特別粉也沒有特別黑)
回答這個問題應該先明確體育道德是什麼,不過在維基百科上面沒有一個具體的「體育道德」的詞條來說明(請原諒我堅定的不想用百度百科),不過在「體育」的詞條中有一條對「體育家精神」的說明:
體育家精神是指一種追求公平競爭,對於隊友和對手謙和有禮,遵守道德,待人真誠,無論輸贏始終保持體面的態度。對於此,現代奧林匹克之父皮埃爾·德·顧拜旦曾說過:「最重要的不是輸贏,而是參與」,這是對體育家精神的一個經典表述。
適用到題主的問題上應該是「公平競爭」這四個字,一要公平,二要競爭。所以接下去的論述都根據這兩條來評判。
在我看來有些讓車是合理的,比如說比賽前期戰術不同(不是用做借口的),你三停我兩停,你用著軟胎吭叱吭哧拚命要拉出一次進站的時間,我用著硬胎儘可能保證輪胎壽命,這種時候讓車,是對戰術的正確執行和自身以及車隊利益最大化的選擇。從整個比賽進程來說,這種讓車並不影響公平,也不影響競爭,因為比賽時間還很長,為了整體比賽考慮這是更好的選擇。
有些讓車就完全不合理了,我們假設最後五圈漢密爾頓和羅斯伯格分別爭第一第二(假設這兩位純粹是今年在他們身上發生這樣的事情太激烈,比較容易想像),小黑領先,防守犀利,這時候車隊一句話冒出來說小黑你給我到後面去,讓羅拿冠軍。試問這種指令一對兩個車手公平嗎?第二這種指令是否是在磨滅競爭?我認為這樣的做法是完全不公平且磨滅了比賽中的競爭競爭行為,也就完全與體育精神背道而馳。
因此,把結論拓展一下說,對於賽程整體考慮的讓車,不影響自身比賽結果最大化的讓車,是屬於競賽過程中戰術的使用,並不違背體育精神和道德,而如果是對比賽公平本身以及比賽的競爭本身造成重大影響的,這就違背了體育精神和道德。
P.S.其實很多其他朋友提到說F1是團隊型運動,其實這是當然,賽車運動作為一個極其複雜的運動(包括比賽,設計,工程,戰術等多個方面),但一個人根本不可能勝任所有內容。然而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為什麼比賽結束優先奏響的是獲勝車手的國歌而不是車隊的?所以究其根本,賽事還是看的比賽個人成績。
再P.S.也許也有人認為為了總冠軍之類的讓車是合理的,不過呢,F1同樣也是看單場比賽的成績的。@張曉晨提到的羽毛球默契球,大家知道12年奧運會打假球的中國選手最後是什麼結果么?他們讓球的目的可也是為了國家最後的利益最大化噢( ̄(工) ̄)。
再來個P.S.也有人說讓車是F1車手的職業素養,其實這個最可笑啦,F1車手的職業是什麼?是運動員,違背體育精神道德的運動員是一個早就違背了自己的職業道德,還談什麼職業素養。遵從讓車的只能說是一個好員工,不能說是一個好車手。
車手是車隊的僱員,應該尊重合同,同時所作所為應該符合車隊的利益。
此外賽車是團隊運動。
只有在兩名車手相互競爭的情況下車隊要求讓車是不符合體育道德的,其他都是沒有問題的。
另外談僚機,巴里切羅真的不合格,差埃爾文太多。(如果我沒記錯,要求一個車手當僚機是舒馬赫當初答應轉會到法拉利的條件,埃爾文好像是他親自點頭的,所以99年日本站舒馬赫也沒有幫他一把)
我覺得樓主對於F1這個賽事有點誤解
賽車運動是個集體項目,不是賽車手單打獨鬥。
不光是賽車手,車隊裡面每個分子都有可能為車手拿冠軍助力,或者影響車手奪冠
比如進站換胎,加油,那麼多工作人員一起努力,只為了賽車手能更快的出站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車手應該為了車隊的利益服從車隊的管理
自然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這樣,如果是個人賽的話,操縱結果確實有違體育道德
但是團體賽的話,自然是團隊利益為重。
照張姓朋友的說法,這問題還是有人邀請你來回答的?
喲,知乎名氣那麼大,F1這樣也不算小眾的話題圈這麼缺人?近200的得票就這回答水平?
對於你這種無腦黑蓮花的,上來我先歪個樓。13年印度站Romain和Kimi跑的是不同策略,R8在衝擊領獎台,而Kimi沒有那個位置。兩人接近的時候R8有更好的輪胎而且還在榨速度的階段,Kimi在sector1末段很好的讓車位置不讓,甚至作出防守動作,導致在接下來整個蜿蜒的sector2隊友只能跟在他後面。13年跑不同策略的隊友之間不競爭根本就是慣例,尤其是當年冠軍註定被紅牛的火星車包攬的前提下。而且從12年到13年,R8大多數時候都給Kimi讓車,典型如13年獨逸站,前半場R8緊追Vettel(如果undercut時機再果斷一些,可能早pass了),後半場R8仍然有爭奪生涯首勝機會時車隊指令他把第二名讓給輪胎更好、經驗也更豐富的Kimi(don"t hold him up)。最後Kimi也沒能超過Vettel(畢竟紅牛的火星車太BT了,即便全場圈速不行彎中抓地力用來防守仍是遊刃有餘),話句話說R8白讓了一個亞軍給Kimi,賽後好事記者追問R8希望套出點抱怨的話頭,R8很平靜地表示遵守車隊指令,當時Kimi有更好的機會,云云。
所以Kimi阻擋R8根本就是他無理在先。平心而論當時在TR里對Kimi破口大罵的Alan Premane說話過於衝動,但雙方都有責任,撐死是扯平。管理層罵員工爆粗口,多大點事兒?何況這是職業體育,兩邊都爆粗口了,你要換成是橄欖球、拳擊什麼的,運動員頂撞教練肯定是運動員理虧。Kimi粉絲多了不起死了,明明是車手責任大的事情過了大半年還要跑出來粉飾一番來指責車隊不是。
關於欠薪這件事,Kimi根本就不虧。他12年回的F1,當時三大有能力贏得分站冠軍的車隊,紅牛有兩連冠的Vettel和多年老臣Webber,法拉利有重金挖來的Alonso和嫡系Massa,邁凱倫有英倫雙子星Hamilton與Button。再有就是兩支不上不下的車隊梅賽德斯和蓮花,梅賽德斯是雙獨逸組合Rosberg跟老車王Schumacher,Kimi能去的最好的車隊就是蓮花。蓮花當時非常有誠意請Kimi加盟,開出了據說在1000萬歐到1500萬歐的合同。你們以為Kimi是多大一塊香饃饃啊?沒錯他是很有天賦,是世界冠軍,但09年他被法拉利用5000萬買斷讓他滾。在WRC體驗了各種翻車姿勢,大車隊沒有人要,小車隊請不起——就算小車隊請得起,Kimi眼高手低(或者說,當時被人認為手低),也不會去小車隊。所以他想來F1,唯一選擇就是蓮花,蓮花不要,哪就滾回去玩WRC吧!
當然蓮花老闆Lopez事後可能覺得自己傻,明明自己是優勢地位怎麼用這麼好條件請Kimi來。當時他算盤打得是很精的,希望重振蓮花這支車隊,造出好車,有了好車手(其實Lopez也是賭,Kimi還能不能恢復他過去的身手,鬼才知道),帶來好成績,贊助就會來,那麼資金鏈便打通了。哪裡知道這兩年F1大環境變差,贊助商各種談不下來,別說蓮花了,老牌強隊邁凱倫現在也沒有冠名贊助商(據說蓮花和邁凱倫同時在爭奪華為還是索尼來著)。因此蓮花資金鏈吃緊,Kimi的工資就欠下了。
可是工資欠歸欠,蓮花那兩年賽車研發沒耽擱,E20和E21非常有競爭力,讓Kimi拿到了很好的成績。其實Kimi剛回到F1開得非常掙扎,准菜鳥隊友R8排位賽各種完爆Kimi,車隊為了幫助Kimi提高成績,先後換了7套轉向系統(嘖嘖,這種事情換成別的NC粉沒那麼多的車手,早被嘲笑為適應能力差到爆了),到12年終Kimi竟然拿下車手積分榜第三,僅次於有火星車的Vettel和用繩命在飆極限的Alonso。神奇回歸讓Kimi的風評比之當年灰溜溜被法拉利轟出門時不知道高出多少。這一切一方面要當然有Kimi自身的能力和努力在,蓮花的研發能力和「賠本賺吆喝」的經濟投入也是重要部分。
如果蓮花這幾年按照小車隊模式來運營,維持一個能保持年度第五、偶爾上上領獎台的競爭力,吸引一些金額適中的贊助商,可以活得很好,不至於落到今年在末段班苦苦掙扎的境遇。但如果蓮花這麼做,那麼Kimi要麼就沒機會回F1,回了F1也不過是在蓮花或者另一個中游車隊混混日子,然後人們會說「哦,那個Kimi啊,他以前很不錯,去WRC兩年後荒廢了,現在也就只能在中游車隊養老。這年頭年輕車手那麼多,大車隊不會為了一個老將而放棄挖掘新星的機會的。」
Premane大罵Kimi,除了賽道上的事情外,也有賽道下的背景。當時蓮花懇求Kimi不要另謀高就,Kimi沒有答應留下來,還把欠薪問題公開化,對蓮花當時的招商引資造成很惡劣的影響。所以車隊非常憤怒也非常受傷,雙方有不把欠薪問題公開化的君子協定,Kimi沒有遵守,車隊這兩年待Kimi絕對不薄,Kimi想走也算了,起碼別妨礙車隊找明年的金主吧?!擺明了過河拆橋不給活路,啊?!
你可以說蓮花車隊經營策略失敗是車隊自己的問題,但Kimi絕對是獲益的,評價、成績、錢(不僅是蓮花推遲兌現的薪水,也包括法拉利現在開出的2000萬歐水平的高薪)。再說句難聽點的話,Kimi把薪資糾紛挑明了講,好歹他是事主。你們這群做車迷的,偶像被欠錢了,你們掉塊肉還是怎麼了?蓮花這兩年不賠本投入,Kimi能有好成績,你們能看得爽?知道看著自己喜歡的車手在中游苦苦掙扎是什麼感覺嗎?喏,今年就是,大半個賽季過了最好成績才第6名。現在車迷都怎麼開Kimi玩笑,「以前還有人說Alonso輸給Vettel不是人家有火星車,而是自己無能,現在Kimi來了,大家終於相信法拉利是拖拉機、而Alonso是拖拉機駕馭小能手了」。蓮花不欠薪,走中游車隊路線,Kimi過去兩年就會過這樣的日子,而不是拿下兩個漂亮的分站冠軍,時不時在領獎台露個面,甚至拿世界冠軍都也有YY空間……
--------------------------
歪樓完畢,討論主題,先從給張姓朋友的回答挑刺開始。
【從發揚讓車傳統的法拉利開始說起吧,04年左右,基本每站都是這樣:舒馬赫桿位瘋跑20圈,老巴壓車20+秒,舒馬赫進站,出站後在老巴前面,老巴進站。。。。。當然。偶爾會有舒馬赫出站後在老巴後面的,於是躍馬TR就告訴老巴:舒馬赫在你後面。其實,通常根本不用等TR,只要舒馬赫的車在老巴後視鏡里晃兩下,老巴就會找個地方讓了,一點猶豫都沒有,別說抱怨了。】
你看的F1發生於哪個時間軸的04年??Schumacher瘋跑20圈甩Barrichello就20秒?基本每站?Barrichello是比Schumacher弱不少,但是一圈1秒?你逗我?你說你是2014畢業狗?所以2004年你應該是12歲小學生或者初中生?十年了你的水平還停留在小學生時期?!當時你太小不能完全看懂比賽,這很正常,當年我看Villeneuve和Schumacher爭奪時也是不明真相的狀態,但我如果提這兩年的比賽,我會去翻錄像,查數據,檢索文字記載。為了弄清楚兩人在Herez相撞事件我還買了本F1 Racing呢(我那時候上網不太方便)。
04年其他不說,第二場馬來西亞,威廉姆斯的Montoya就一度給Schumacher造成威脅(最快圈也是他的),你那壓車小能手Barrichello在哪裡?嘖嘖不好意思那場他拿了第六名,甚至排位賽他都沒拿到第二,第二是美洲虎的Webber(所以有些新車迷說Webber水,這是不對滴,Webber開爛車屌得一屄,就是耽擱太久等有好車開已經上年紀了,車隊又偏袒Vettel,所以F1光有實力沒用,歸根結底是命)。
還有什麼Barrichello給Schumacher讓車二話不說,屁咧,米國站Schumacher在他屁股後面晃了半天,還是靠安全車撤場圈突襲才超了他。義大利站,法拉利主場,比賽跑一半Barrichello不清楚位置問車隊他排第幾,車隊說你第一,然後他就放心了,至於隊友在哪裡是不放心上滴。
反正我就不記得04年Barrichello給隊友讓過車。其他年份讓車是有的,還很出名,為什麼出名呢?就是車隊提早就給Barrichello吹風,說Michael在你後面,你可以放慢速度等下讓他體面的過去。然後Barrichello怎麼做?一腳重剎車,幾乎停在賽道上讓隊友過去,這等於明碼給全世界發報「老子TMD是被車隊強迫讓的」。誰有興趣的話百度2002年奧地利站(有條件的話谷歌之)。到05年完全是讓都不讓了,摩納哥比賽最後時刻Schumacher在隧道出口硬吃Barrichello,後者賽後破口大罵動作危險云云,賽季結束就跟車隊分道揚鑣。
咳咳,本想繼續挑刺的,不過發現張姓朋友的槽點實在是太多,一個一個挑下來,時間成本略高,暫且打住。總之對張姓朋友說一句,你說你是鐵佛寺?圖樣,圖森破!你們這些年輕的車迷啊,還是要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不要動不動就搞大話題。叫是知乎這地兒車迷聚集度不高,不然來個比你們多看幾年的,分分鐘教你們做人,識得毋識得噶?
-------------------
前面關於Schumacher和Barrichello費了點筆墨,就是想說明一點,隊友關係是很微妙的。F1有兩個冠軍榜單,車手世界冠軍和車隊世界冠軍。對於車手來說,其實就車手世界冠軍一個頭銜,對車隊來說,兩個都是想要的頭銜。在車手世界冠軍的爭奪上,嚴格來說不存在什麼「隊友」,都是你的對手啊。那個隊友的性質跟羽毛球、乒乓球的國家隊隊友一個樣,穿一樣隊服的隊友而已。對車隊來說,誰拿世界冠軍其實都無所謂,你們當中誰搞得定誰拿,另一個別礙事,然後順便把車隊冠軍也捧回來。
這種隊友關係,有時候會比較親密,比如說,當一個車手完全被車隊給搞定,給另一個車手服務,例如1997年Eddie Irvine和Schumacher的關係,這才叫真正的綠葉捧紅花(那麼多自稱鐵杆法拉利粉絲的把Barrichello奉為綠葉典範,Irvine倒是個罪人——前提是他們認識Irvine,滑天下之大稽)。但有時候這個隊友會變得異常可憎,例如今年的局勢,梅賽德斯的賽車太過強大,只有駕駛這台賽車的人才有可能贏得世界冠軍,那麼,又是誰能駕駛梅賽德斯賽車呢?答案是互為隊友的兩位梅賽德斯車手。
對於道德問題的評判不能脫離現實利益。車手與車隊之間的利益有共同部分,也有衝突部分。迴避利益衝突來談道德是蒼白的,反過來,如果能決定車手利益高於車隊利益,還是車隊利益高於車手利益,那麼討論該不該讓也是多此一舉。
所以說,恐怕只有一種情況下我們能很清晰的給出該不該為隊友讓車的答案:那就是在現有輪胎配方耐磨性較差的大背景下,兩位沒有世界冠軍競爭關係、也沒有場上位置競爭關係的隊友跑各自節奏之時,應該給需要發揮現有較新輪胎性能的隊友讓車,張姓網友舉的Kimi拖延給R8讓車就是這麼個例子,Kimi應該讓,不讓就活該被車隊批評。至於車隊TR里說得漂亮不漂亮,那是另外一個問題。真說起來 什麼fast than you之類的都算文雅的。
還記不記得小皮蓋是什麼個下場?
讓車無可厚非的。不光車手要拿WDC 車隊也要衝WCC的啊
謝邀
老規矩,先上結論:
對於車手來說,讓車是職業化的表現;
對絕大多數車隊來說,讓車是人之常情。(此處一個梗,下文會提到)
--------------------------------
以下正文:
從發揚讓車傳統的法拉利開始說起吧,04年左右,基本每站都是這樣:舒馬赫桿位瘋跑20圈,老巴壓車20+秒,舒馬赫進站,出站後在老巴前面,老巴進站。。。。。當然。偶爾會有舒馬赫出站後在老巴後面的,於是躍馬TR就告訴老巴:舒馬赫在你後面。其實,通常根本不用等TR,只要舒馬赫的車在老巴後視鏡里晃兩下,老巴就會找個地方讓了,一點猶豫都沒有,別說抱怨了。事情做多了,也有各種聲音出來批評,可沒過多久,質疑聲就沒有了,反而大多數車隊都開始使用這樣的方法。
「XX比你快」、「XX跟你戰術不一樣「、」XX輪胎比你新「這些話已經成為了最最基本的策略。
為什麼?因為:存在即合理。
法拉利挑選二號車手的時候明確要求要他對一號車手進行保護(一二號車手光明正大分級也是我躍馬發揚的)。以至於現在,各個車隊也有了明確公開的一二號車手,這也是合理的。別跟我說今年賓士把漢密爾頓跟羅斯伯格並列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漢黑是一號車手,只不過螺絲髮揮好,而且兩部賽車性能基本相同,以至於現在兩人不可開交罷了。【下劃線這句話文末有更新解釋,請詳閱】
以上是我詳細說車隊的,因為這是一項競技運動,有排名就有競爭,就有利益。誰會跟錢過不去?車隊這麼做完全無可厚非。不是每個車隊都能像今年巴林站那樣,讓漢黑跟螺絲扭打大半個小時的,要不是今年賓士優勢太大,誰敢讓車手這麼斗?賓士這麼做也是讓觀眾看看,弄個賓士一視同仁的印象。
這些只能算是明面策略而已,就想籃球的犯規戰術一樣,跟道德沒半毛錢關係。(籃球造犯規都成戰術了,為嘛F1讓車就不是戰術?)
什麼?想知道不道德是什麼概念?
1、超車後過彎不給對手行車線,把對方逼出賽道;
2、防守時連續變道,危及攻方安全,導致追尾、衝出賽道之類(規定防守方只能變道一次);
3、被套圈的車不讓快車;
再或者:
還有就是我開頭加粗的」絕大多數車隊「,這裡面不包括下面這個
還有就是我開頭加粗的」絕大多數車隊「,這裡面不包括下面這個渣車隊:
上賽季印度站,格羅斯讓跟上KIMI以後,渣蓮在TR里這樣說道:」Get out of the fucking way! 「
KIMI回應:」Don"t fucking shout..「
從此蓮花一生黑,一個車隊居然在全球直播的比賽里對自家車手說這樣的話,而且,那時候你特么還拖欠KIMI工資呢!!!!
對於車手來說
1、身後的隊友確實比我快,他輪胎也比我好。他過去以後還能接著衝擊更好的排名,我於情於理都該讓他過去;
2、身後是車隊一號車手,他名氣比我大,況且車的性能還差不多,讓就讓吧,反正只有一分來去;
3、身後的隊友積分比我高,讓他過去的話對車隊有利,我也該讓。
以上情況車隊只要TR一說,基本都會讓。
於情,免得賽後起爭執影響車隊氛圍;於理,綜合各個方面,我也該讓,讓了還能讓人有個大度的印象。
4、昨天匈牙利站漢黑不讓螺絲是有道理的。儘管TR通知漢黑要讓,但螺絲自己逼迫的不緊,在漢黑身後一秒多,漢黑想讓你都過不去啊,總不見得漢黑大力剎車吧。你想叫我讓車的話你至少要做出個超車的樣子吧,否則我怎麼讓,不能白白損失自己的比賽時間啊。
以上。
利益相關:法拉利粉,蓮花一生黑。
蓮花滾粗!!!
-------------------------
7.29補充
突然想起一件事。
上賽季收官巴西站,baby馬薩主場代表法拉利的最後一場比賽,比賽中段,大頭阿隆索第三,馬薩第四。那時候,所有人都認為阿隆索會在比賽快結束時給馬薩讓車,讓馬薩在出場登上領獎台,並作為離開法拉利的禮物。
結果,那天NC的賽事幹事判馬薩多次壓到維修站入口的白線(蒼天明鑒,所有人都多次壓了那條線,那線根本躲不過的!),於是罰他通過維修站。於是馬薩從第四掉到了後面,記得他受罰通過維修站時,對著FIA辦公區域(稱重區)狂揮手表示不滿,在TR里也用三個「Unbelievable」表示憤慨!
馬薩錯過了一個極有紀念意義的事件。正如公眾猜的那樣,阿隆索賽後對媒體說,如果馬薩沒受罰,他絕對會給馬薩讓車,因為對大頭來說,一個積分無法改變維特爾提前四站奪冠的現實,但是能讓馬薩永遠記得那個溫馨的瞬間。
我不認為這是大頭賽後的馬後炮,我恰恰認為如果馬薩不受罰,大頭給馬薩讓車是必然發生的事件,內斂謙虛的巴西人跟大頭的關係一向很好,大頭也早就說過會祝福馬薩。
我記得07年馬薩在巴西站,領先了大半場以後把位置讓給隊友kimi,讓kimi奪得了年度車手冠軍,這也是法拉利最近的一次奪冠。
我還記得,08年收官,還是在祖國巴西,馬薩奪冠,但隨後格洛克最後一個彎打滑,把漢黑送到了冠軍寶座,一念之差!!!
上周末匈牙利站,我還記得09年的此地,馬薩被老巴賽車甩出的彈簧擊中,顱骨受傷伴有腦震蕩。他眼球帶血的照片依然深刻。上圖是法拉利為馬薩舉辦的告別儀式。
上圖是法拉利為馬薩舉辦的告別儀式。
再見菲利普馬薩,謝謝你八年來對法拉利做的貢獻。
致敬!致敬!
祝好!
-------------------------
7.30補充
補充前說一句:編輯問題描述的大哥,不帶這樣追問的啊=。=||
羽毛球默契球跟F1讓車有天大的區別:
F1讓車是TR里告訴車手,通過電視轉播傳遍世界。難道羽毛球默契球會告訴大家:「大家看好了啊,這場比賽我們要打默契球了啊。」
這個比喻明顯是不恰當的。我認為最恰當的還是跟籃球里的造犯規相比。都是發明的時候受到爭議,慢慢被大家接受以後發揚光大。
羽毛球默契球比F1讓車要嚴重很多,而且,爭議也更大,此處不宜詳說,抱歉。
------------------------------------------
8.24更新
看完比利時斯帕站,看到賓士內鬥到這麼嚴重的地步,想起了我的這條回答。
我前文說漢密爾頓是一號車手,很多朋友不服,在評論里也跟我討論了。其實我想說的是,按照賽季開始時的實力、名氣等因素排名,漢密爾頓在車隊的地位肯定比螺絲要高,那他就肯定是一號車手。做這個判斷的前提是:賓士區分一二號車手。
結果賓士一心想做好人,早早地對外宣稱說公平不分一二號車手,後來就受輿論壓力,不得不公平對待兩位車手,造成了現在這個結果。
所以,分一二號車手其實是很有好處的,對吧,哈哈哈。。。。。。
不為別的,為了讓kimi過兩年不留遺憾地退役,讓大頭在法拉利留個冠軍。
或者,無冠也無妨,只要他們不離開!
賽車是一項高度商業化的體育競技項目,在體育精神背後有著很多利益博弈,如果說讓車不符合體育道德,那麼因為不讓車導致年度車隊或車手積分丟失,從而失去贊助的車隊和車手將面臨的是職業生涯如何延續的問題。這樣比較下來孰輕孰重一目了然,這也是這項運動的一個很無奈的地方,同時也是為什麼普遍從在而FIA也不會處罰特別嚴重的原因。
不太同意上面的說法。體育的精神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強,讓車是典型的體育精神向商業利益妥協的表現。並且從題主題目上來看,這裡的「讓車」並不是上面很多人說的車隊策略的組成部分,而是為達到某種目標,而直接對比賽進行的人為干預。
並且個人覺得F1不能簡單歸為團體運動,雖然整支車隊都會參與到比賽中,但最主要的還是車手與車手間、賽車與賽車間的個體競爭。除了有車隊冠軍,更重要的是車手年度總冠軍吧~!
FIA對「讓車」/Team Order的態度不明確,只是象徵性的做了簡單的限制。所以這是一個比較主觀的問題。
從競技角度來看,確實應該給予每個車手公平的環境參與到真正的競爭中去。
但是賽車不是車手一個人的世界,這也是眾多車迷的誤區。沒有贊助商和車隊幾百人在背後支持,車手充其量也就是一路人。從商業和團隊角度來考慮,在個人競爭上做出一定妥協也合情合理,多數情況下這樣的事也會寫入車手的合同。
所以我個人的態度是,為了車隊能拿到更多積分更高的名次,Team Order是絕對值得貫徹的策略。我甚至很欣賞讓快車在前面瘋跑,讓慢車在後面壓制對手的策略。
但是如果僅僅為提升車手個人的利益和形象而採取Team Order,就是非常猥瑣的行為了。體育道德在那些車隊老闆面前算什麼?他們一年投進去十幾個億的資金為了體育道德?單數巴里切羅當年在躍馬,多少次給舒馬赫讓車,說實話我是舒馬赫的鐵粉,但當年看到老巴經常得讓車,心裡也著實不是滋味。而對於小黑,以他的脾氣是絕對不會讓車的,當年他和阿隆索二人在梅賽德斯整的頭破血流。。。對於讓車,這經常存在於有一號二號車手之分的車隊里,就比如過去的躍馬,是典例。這些年逐漸沒有了一二號車手之分,使得隊友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前兩年紅牛韋伯跟歪頭。讓車會越來越少,能進到F1正賽的會是弱者嗎?畢竟全世界也就那幾十個人能開著車參加比賽。圍場裡面的事情太多啦。
我覺得同車隊讓車不違背體育精神,不同車隊之間讓車才違背體育精神。
我甚至覺得羽毛球讓球都不違背體育精神,只要在規則允許下,每個球隊為了勝利制定的策略有什麼問題?如果說這樣做影響比賽精彩程度,那麼問題更多是規則的制定者,而非球隊和球員本身。球隊和球員參賽是為了拿更好的成績,而非取悅觀眾。如果僅以取悅觀眾作為競技目的是不是也違背了體育精神呢?
如果你說體育精神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強」,那麼足球場上那些擺大巴戰術是不是違背體育精神呢?世界盃小組賽前兩場已經鎖定出線名額,第三場比賽派上替補讓主力球員得到休息備戰淘汰賽算不算違背體育精神呢?
如果單單用「體育精神」來約束運動員是無力的,更重要是規則制定者通過規則來約束。「體育精神」和「比賽精彩」不是運動員和他團隊要考慮,他們只需要考慮怎樣在規則允許下取得勝利,而這個恰恰是遊戲規則制定者要考慮的問題。比如說紅黃牌出現前,一上場就對著對方的核心球員用鞋釘打招呼(球王貝利就這樣被廢了兩屆世界盃),國際足聯發現不行了修改規則出台紅黃牌制度來約束場上球員的行為。看到了嗎?組織者有義務為比賽的精彩程度負責,他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新規則。在比如籃球引入防守干擾球的違例,網球引入鷹眼,足球引入門線技術和噴霧,游泳對泳衣進行限制,乒乓球對膠面和膠水進行限制,以上都是組織者為了比賽精彩程度和比賽更符合體育精神而進行規則修改。
F1是一項需要高額資金、高科技技術以及大量人力物力的商業活動。雖然它被歸為一項體育運動,但它更重要的身份是商業活動。
你看到的是車手一個人在場上賓士,但他的背後是整個車隊的人力物力為他服務。說的難聽一點,車手就是車隊運作的一個環節,一個車隊丟了這個車手,還有源源不斷的車手在排隊等著為車隊服務,但是車手離開車隊,他什麼都不是。可能上面的話說的極端了一點,但是F1就是這樣子的。為了車隊的利益,車手必須無條件服從車隊的指令。
不過話說回來,這只是一條潛規則。現在車隊越來越多的強調讓兩個車手自由競爭,也在漸漸淡化一號車手二號車手的位置區別。由於TR是公開的,一般車隊不會赤裸裸的要求車手讓車。總歸暗示一下,或者提個暗號之類的:喂喂,那誰圈速比你快0.5秒之類的。再說了在賽前車隊跟車手是有協定的,該怎麼做該不該做,車手心裡都會權衡的很清楚。沒有永恆的勝負,只有不變的利益。
然後我覺得題主所說的體育道德本來就是個偽命題。體育道德中最重要的兩條就是:運動員公平競爭,裁判公平執法。
F1運動員公平競爭么?
本來就不公平。不同的車隊有他們自己的技術,自己的研發團隊,自己的工程師,自己的技工。很多技術本身就是不公開的,加上不同的車隊財力不同,大車隊肯砸錢,小車隊勒緊褲腰帶過日子,這就導致了賽車本身的性能是不同的。請問車手們駕駛不同的賽車進行同樣的比賽,這公平么?這本來就是不公平的。
F1的裁判公平執法么?
FIA受的爭議還少么。這世上只要是人去做判斷,就肯定不是客觀的。同理想想足球籃球就行了。
那按照這些標準來說,F1這項運動本身就不符合體育道德,那麼讓車就更加不符合體育道德了。可是我們能這麼分析么?顯然是不能的。因為F1壓根就不能看作是傳統意義上的體育運動嘛。
所以我覺得所謂的體育道德無非就是在某些情況下適用的潛規則而已。我們只能無限去接近所謂的道德,但是要做到完全的道德自律,是不可能的。至於F1,它本來就不能算作純粹的體育運動,你非要給他強加一個體育道德的帽子,這根本就說不通么。
以上
個人認為符合體育道德 F1是一項團體運動而不是個人運動
或者換個角度 你認為「在足球比賽中出現有多種傳球選擇 某球員在另外一側的隊友位置更好的情況下選擇將球傳給核心球員(比如C羅)」是違反體育道德的嗎?
打籃球傳球不單突是違背體育道德么,f1照樣是一項團隊運動,否則沒有車隊了。一個隊伍就有一個隊伍的作戰方案和指令,f1並不只是車手自己一個人在比賽
在我看來F1更傾向於是個商業運動
Kimi耳機一拔,live me alone……
不用提升到這個高度吧。本來就不存在絕對的公平,又何必強求呢。
車手總冠軍只頒給一個人,而車隊總冠軍頒給幾十個人。F1是集體運動,集體運動就要保證集體利益最大化。
推薦閱讀:
TAG:賽車 | 一級方程式賽車(F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