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資金空轉?
有的人將資金空轉理解為貸款來的錢投到更高收益的產品中。但為什麼這會引起流動性緊張呢?希望能詳細展開講一講。
原答案對此問題的理解太簡單,重寫答案。
一、何為資金空轉?
簡單說,是資金在金融體系內流轉而沒有流向實體經濟。樓下Saimonbd也認為「資金空轉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資金融通的環節被拉長了」。目前的主流論調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因此資金只要不是直接從金融機構流向「實體經濟」,那麼最後流向實體經濟那個環節之前的環節都視為「資金空轉」。
舉個例子,活期存款存在銀行,利率是0.35%,但是你取出來存到餘額寶里,餘額寶把你的錢做成協議存款再存到銀行里,你的收益率就是4到5個百分點。對銀行來說,資金還是那些資金,成本卻上升了十多倍。
再舉個例子,一年期銀行貸款利率是6%,但是許多需要資金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房地產企業企業得通過銀信合作、銀證合作等方式,輾轉貸出款來。這期間,錢從一家銀行到另一家銀行,再到信託,再到實體,中間每一個環節都要收半個點到一個點的信用費,"推高資金成本"。
「資金空轉」其他的表現,還包括一些企業獲得了信貸資金、上市募集的閑置資金等,卻不投入生產而是用來購買理財產品;一些企業用借來的新錢償還舊債,等等。
二、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市場上絕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時候不可能都是傻子。換言之,表面的「資金空轉」自有其背後邏輯。這也是我之前的答案以及saimonbd沒有說明白的地方:我們現在知道「資金空轉」是指融通環節被拉長了,但是為什麼被拉長了?
我個人認為,還得從以前說起。請看下圖:
大致上,M0是央行印的錢,M2是整個金融體系印的錢,因為它包含了全體銀行通過貸款-存款的循環創造的信用貨幣擴張(題外話:可以看出,相比M2的迅猛增長,M0近十年的變動簡直就是天地良心,所以以後求別再黑我央行「貨幣超發」)
2008年前後,在那位「信心比黃金還重要」的總理領導下,我們大張旗鼓地推出了「四萬億」。對應的可以看出,2008年10月前後M2有一個跳升,而且此後的增長速度是高於之前的(斜率超過了之前幾年的斜率,更為陡峭了)。
四萬億的初衷是美好的,但不幸的是,正如計劃經濟下一切美好的計劃的最終結果一樣,它也毫不意外地「跑偏」了。當貸款如同政治任務一樣攤派下來時,同樣的利率下,理性的銀行自然會選擇貸給政府或者國企,而不是貸給明天都不知道會不會在的小企業——至少政府明天肯定還在,看起來風險低一些。而且小企業的業務也不在四萬億的支持方向里。
許多信貸資源被用在需要大量建設資金的項目上,而這些項目產生的收益是否足以償還貸款本息卻很可疑。舉個例子,我知道重慶某地級市通過融資平台,找銀行貸款修了幾個人工湖,免費供市民參觀。。。。。。更糟糕的是,有些項目如果沒有後續資金投入,前期的投入也將成為廢渣。比如鐵路,開工就必須修到另一個站才可以用來貨運,只修一半的鐵路毫無意義。此類項目成為資金黑洞,促使地方政府極度渴望新的資金注入,為此不惜開出高價。
某些部門比如銀監會意識到了中國信貸低效率膨脹的問題,開始通過加強監管的方式要求銀行提高抵禦風險的能力。但問題是,銀監會只能用行政指令控制銀行,為所有的銀行下諸如「撥貸比不得低於2.5%」之類的硬性指標,而監管的創新永遠落後市場一步。機智的銀行紛紛開發出信託收益權、銀證合作、銀保合作等層出不窮的資金渠道,以繞過銀監會的存貸比等監管指標,將資金提供給最願意開出高價的那些機構,也就是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房地產商、國有企業等等。
所以說到這裡,已經可以回答最開始的問題:為什麼資金要「空轉」?我的答案是:因為我國的貸款資金成本並不是市場化的。它有兩個或者說多個價格。有「關係」者,可以直接獲得銀行的廉價信貸。但當廉價信貸資源耗盡,其他借款人面對的則是另一個包含了資金通道各環節的信用風險溢價的報價。當貸款配額用盡,存貸比接近紅線之時,只有通過這種「空轉」才能使資金流向實體,而除此之外的其他途徑,資金成本都比這條途徑高。所以這並非浪費,而恰恰是當前的資金要流向實體經濟,成本最低的環節。這是市場面對行政限制時最自然的做法——多走點路繞開。
餘額寶的情況其實是類似的。存款利率沒有實現市場化,所以就變相地市場化。大致先寫這些吧。
至於流動性緊張,是因為新增信貸很多用來償還舊債和歸還利息了,市場上實際新增的錢並不多。特別是長期信貸,由於大家對未來不看好,估計沒多少人敢投,錢都集中在短期市場里。
----------以下為不需要再看的舊答案--------------------------
所謂「資金空轉」意思就是資金在金融體系內流轉而沒有流向實體經濟。
有些政(sha)府(bi)部(bai)門(chi)覺得,可以通過發個文件強迫「為富不仁」的銀行將資金投向實體經濟。但實際上這是不可能達到預想目的的。因為資金之所以在金融體系內得以流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存在資金的「價格雙軌制」。
比方說,一部分預算軟約束實體(國有企業和政府融資平台)擠佔了大量廉價的信貸資源,自身卻不能很好地使用。而真正需要資金的企業卻只能出高價從前者手中獲取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前者也在資金的轉手中獲得了一筆收益。
再比如,活期存款利率現在遠遠低於餘額寶等寶寶的收益率。而餘額寶所乾的只不過是積少成多的協議存款而已。有一些銀行就打著「資金空轉」的大旗,要把餘額寶批判一番,弄出個大新聞。而這個問題的根源則在於協議存款的利率已經市場化了,活期存款的利率還沒有,所以當然就有套利空間。
所以真正消除「資金空轉」,歸根到底需要解決資金的「價格雙軌制」。這包括貸款的價格雙軌,也包括存款的。
為什麼會造成流動性緊張?
實際上不是的。流動性緊張是因為貸款總額度是有限的,大部分給了政府和國企用來借新還舊了,其他需要資金的地方分配到的資金少,當然就緊張。另外,經濟形勢不好,錢都集中在銀行間市場里買賣債券,不敢做長期投資,所以長期資金市場上也會緊張。
根本的解決方法自然還是改革。
不是靠行政指令。
也不是靠降息(降尼瑪啊)。裁縫,賽車,軍艦和銀行家
近來常常奔波在長途交通工具上,為打發旅途無聊,在IPAD上下了個原版的大富翁——就是那個圈地、建房、貸款、收租,以擠兌其他玩家直至對方破產、掠奪其他人手中財富為目的的老遊戲。因為玩得次數太多,不由得腦洞大開,把整個遊戲想像成一個微觀、簡化、孤立的經濟體。以下就是對這個怪奇經濟體的分析:
從大富翁的本源來說,每個玩家選擇的標誌代表玩家原本的身份和職業,比如頂針車代表裁縫這樣在經濟生活中從事消費品生產的勞作者,賽車代表科技力量的革新,軍艦代表對外擴張。
各種身份、背景不同的人一起下場,在房地產行業興起一場你追我趕、你死我活的廝殺——這是全民熱衷房地產投資的寫照。
玩家就位,擲骰子跑馬圈地。地段越好,收到的租金越多。雖然擲骰子的過程中有運氣的差別,但持續玩下來就會深刻體驗到為什麼人常說「資金是房地產行業的血液」。如果手裡沒有資金,骰子擲到了再好的地段也拿不了地或建不起房——這是房地產行業運行的鐵律。
這時候,就該那個沒有標誌、沒有面目的「永恆大贏家」銀行家出面了。玩家可以把地抵押給銀行,獲得利率10%的銀行貸款——這叫企業財務槓桿運作。
就一般商業信貸市場而言,利率的變化是決定存款人和貸款人利益的主要槓桿。毫無疑問,較高的利率有利於存款居民,而較低的利率有利於貸款企業。如果保持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之間較大的差額,則有利於商業銀行等壟斷金融機構。而在大富翁這個遊戲的世界裡,銀行家的錢幾乎是沒有成本的,因為銀行家只收取貸款利息而不用付出存款利息——這就是利率非市場化。
如果抽到不妙的機會卡或者擲的點數不好,會被徵稅——這叫唯納稅與死亡不可避免。
每個玩家正常跑完一圈,能夠獲得200塊錢。只有這些錢和少量機會卡發放的才是盤面上生出的「新錢」——這表明財富整體增加來源於實體經濟增長。
假如在這局大富翁的平行世界裡,銀行家用手裡的錢再去放貸款、扶持科技研發或者新興小企業增長——這是金融機構通過信用調節達到資源再分配的機制。
假如裁縫手裡現金充裕,以這些資金作為資本金創造了某種金融工具,其他玩家可以獲得利率低於銀行貸款利率的融資,同時也可以自己出錢投資這種金融工具得到一定的收益——這就是傳說中的金融創新。
假如銀行家意識到,這樣下去大家都只會跟裁縫借錢而不跟自己借錢,面對這樣可怕的競爭者不由人不著急上火。但是,單純靠降低貸款利率來刺激貸款發放,銀行家自身很快也會拿不出錢來放貸,必須通過其他渠道補充資金。於是銀行家自身也發行了一種金融產品,並且給投資者更高的預期收益,通過這種方式來吸納資金——這叫市場競爭打破壟斷地位,逼迫壟斷者讓利於民。
假如這時候裁縫發現,銀行家推出金融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比自己放貸款的利率還高,乾脆把錢也投到銀行坐等利差,左兜倒右兜,轉來轉去大家互相掙錢——這叫資金在貨幣體系內空轉。
這個遊戲玩到後來,實在沒什麼打敗對手的成就感,只好劍走偏鋒,不再以擠垮對手為目標,轉而追求終局時個人資產總額的最高記錄。當檯面上只剩下我和另一個玩家的時候,雖然在盤面上擁有大量房子、酒店等生息資產,但我能賺到的錢只能以對方持有的現金為限。這時候只好時不常給對手白送點錢,免得對方一不小心掛掉,導致遊戲終局——這……大概就是社會保障吧(當然,大富翁的政府只管徵稅不管建設社會保障體系,只能靠玩家自發捐款維持其他玩家的生命線)。
如果這個經濟體的構成更豐富,有市場競爭、有監管協調、有消費投資,有內生的經濟增長動力,也有對外的貿易和投資往來,就成了一幅經濟生活的縮影。回頭再看,銀行家和他所代表的金融服務並不能使財富從無到有,只是實現了財富和資源需求的再分配。金融工具只能服務於實體經濟需求,從而促進財富創造;如果金融工具背離了實體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律,它就會淪為純粹掠奪財富的手段。
——一場腦洞大開的記錄
先釐清一個概念,「資金空轉」是一個偽命題,就如同房市裡經常提到的一個「剛需」的概念類似,都無非是為了更省事兒的解(hu)決(nong)問(bai)題(xing)而生搬硬造出來的概念。
---------------------------我是羅羅嗦嗦的分割線------------------------------------------------
如果一定要給「資金空轉」下一個定義的話,我願意借鑒Eason Sun的說法稍加補充,資金空轉最多只能描述的是一種資金主動的或被動的在金融機構之間流轉,而相對緩慢的,甚至低效的流入實體經濟的過程。
之所以說資金空轉是一個偽命題,是因為資金是不會真正「空」著轉的,資金要到哪裡去,完全是由市場價格調節的,而市場價格的決定,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絕不是因為有誰要讓資金「空」著轉來轉去,就會真的發生這樣一個過程。而各種「寶寶」的出現也絕不是資金空轉的任何形式的載體或是罪魁禍首。此外,實體經濟也是一個很難界定的概念,與之相比,可能一個「可以取得合理利潤的生產性的投資行為」更合適一些。
古典經濟學認為,投資(儲蓄)與消費之和構成了國民收入,就是一國的財富。基於這個模型進一步展開,投資的內涵及主體隨著經濟的發展變得越來越豐富,金融機構的出現,實際上是轉化了狹義口徑的居民、企業或者政府的儲蓄變成了企業或者個人作為行為主體的投資。資金的流轉最為簡單的就是由狹義口徑的儲蓄到金融機構再到資金使用者,這是最為古典的、簡潔的、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資金運轉模式。當然現代金融機構的業務要較這一鏈條描述的複雜許多,但在我看來,應當儘可能的降低閑置資金到達投資領域的成本,這是條件一。
宏觀經濟學的投資概念更多是一個與「生產」有關的概念,通常我們現在理解的買賣股票、債券等等通過資本投資獲利的行為並不完全是「投資」行為。資金流轉的終點應當是可以產生價值增殖或者說利益增殖的投資行為,這是毋庸置疑的,否則這就是一個龐氏騙局,這是條件二。
所謂的「資金空轉」也好,「流動性短缺」也好,在我看來,都與上面兩個條件出現問題有關。更直接的說,是因為資金沒有投入到能夠正常產生收益的領域。在這裡要反對一下Eason Sun有關價格雙軌制的觀點,資金價格雙規只會導致黑市和套利行為,最終使得價格趨向於市場均衡價格,而有效的套利並不會大幅降低流動性。這也與很多人認為的說能夠廉價獲取新信貸資源然後轉存獲得更高利息的看法也不一致,這種行為是結果,而不是原因。
接下來我們看看所謂的「貨幣空轉」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能夠看到的是大量的資金在不同的金融機構之間轉來轉去,然後資金價格不斷上升,然後到了所謂的「實體經濟」無法承受的價格之後,「實體經濟」就無法獲得資金支持,然後就「貨幣空轉」了。到此我們不得不問一句,那貨幣轉來轉去最後去哪兒了呢,按道理來看,應當有一家金融機構最後很高的成本拿到了錢,然後也不用出去,最後會虧損的一塌糊塗,但實際上,每家銀行似乎都在賺錢,這些錢也沒有通過買債券啊買股票之類的獲得足夠的盈利(這在國內根本是不可能的嘛),這些錢必然還是跑到了「實體經濟」裡面去了,只是跑到了實體經濟里願意出更高的資金價格的那部分企業裡面去了。
然後,發生了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拿到了更高價格的資金的企業正常投資獲利,如期歸還了借款,於是皆大歡喜,金融機構繼續瘋狂的追逐此類企業,不斷推高企業的槓桿。
另一種情況是拿到了更高價格資金的企業的投資項目沒有辦法如期獲利,甚至也沒有辦法歸還從前的借款,於是拿著這筆錢歸還了之前的借款,接下來以更高的價格或者持平的價格獲得資金歸還這一筆借款,直到投資項目獲得足夠收益,或者其他途徑獲得無成本的資金還清債務。
對於這兩種企業,金融機構都有很大的風險,第一種企業的風險在於同一風險水平下顯著高出其他行業的獲利水平將在長周期內被經濟的波動迅速熨平到與其他行業一致,而過高的槓桿將在行業獲利速度和水平下降時導致企業出現極大的流動性問題,拖累金融機構;第二種企業的風險在於劫持了金融機構到不得不持續的提供資金以償還舊債,極端情況下金融機構的資金就在不停的償還舊債,並沒有實際上產生投資收益,而不斷增長的利息就侵蝕了原本的流動性。
上述兩種企業在國內市場無疑都有很好的對應參照物,至於金融機構為什麼要堅持這樣做,那是另外一個更為複雜的話題。
扯了這麼多,似乎還是沒說清楚,下個結論吧,簡而言之,「資金空轉」這事兒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資金融通的環節被拉長了,當中出現的各種信用轉嫁推高了資金成本,而流動性緊張的根源在於信貸資源期限的錯配,在久期匹配的期限內無法還款的行為實際上推高了資金拆借市場的價格。
離題扯一句,如果談流動性的話,目前我國的資金市場是完全不缺流動性的,甚至在個人和企業投資這一領域的閑置貨幣資金遠遠超出了正常水平。
那些說資金空轉是偽命題,說資金最後還是流入實體的人,就是在故意混淆概念,玩弄文字遊戲。
舉個例子:
A開廠,需要資金周轉。
B有錢,放貸收息,但是A借不到(別問為什麼)。
C可以借到B的錢。B把錢按1%的利率借給C。
C借到錢不用於生產投資,而是按2%的利率借給D。
D也不生產投資而是按3%的利率借給E。
E也不生產投資而是按4%的利率借給F。
F→G→H→……→Z
最後Z按10%的利率借給A。
而B放出的本金是100塊,A借到手的是10塊。
這時候C發現卧槽市面利率都10%了,我才2%就借出去了,那我不是2嗎?
於是用馬甲C1承諾以4%的利率從F手裡把錢借回來然後以9%的利率再借出去。
於是DEFGH……紛紛效仿……連Z都不願意再把錢借給A了,寧可也投進去玩。
A借到的錢越來越少且利率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錢循環往複在C到X之間交叉運轉,千頭萬緒紛繁複雜。
最後A一看老子還開個屁的廠啊,借了錢跟它們一塊兒玩吧。廠子別死了就行,不然借不到錢。
這時候輪到B目瞪口呆了,手裡的錢不斷放出去越來越少,但既不敢停止放貸,也不敢提高利率。否則A第一個死。A一死,世界停轉,整個字母表組成的大字典全崩潰。
是,A的確是借到一點兒錢了。這時候你就說這100塊資金沒有空轉。
那我問你,從B到Z這一段算什麼?B放出來的另外90塊哪裡去了?
你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進入市場。
莫名其妙融資成本就被推高了幾百輪,其實這不叫空轉,這叫剝削,每一個環節都會有一些sb資本家躺著揩點油,所以拿錢的成本才會被提高。
同樣是一千萬,如果給一千個老百姓每個人一萬,大家就會拿去用於消費,買吃的買喝的買穿的,拿了他們錢的人繼續消費,錢可以在多人手中流動,這叫擴大內需,沒有空轉;如果只給一個人的話,他就拿錢去賣兩套房,拿了他的錢的開發商再拿著錢去建房子,錢只在幾個人手上傳來傳去,炒房的賺錢了,開發商也賺錢了,銀行放貸賺錢了,地方政府賣地賺錢了,可是原來房地產市場只有幾千億規模,幾輪下來被弄成了幾萬億,央行就得釋放同樣的流動性,這其中大多數老百姓都在打醬油,只看到物價一月一漲,幾年翻翻,收入卻不變,資金的流動本來應該促進經濟增長,但後一種流動其實是少數人牟利其他人要為他們付出代價
舉個栗子,某大型牛逼國企來找銀行融資,50億,利率不高於4,然後找銀行定製理財不低於5繼續把錢存在銀行,這樣銀行有存款,國企轉差點,資金空轉,沒有用在實體經濟上。
就是從金融業流到實體業前在金融業內部過手,過手次數越多,實體企業拿錢成本越高。
金融業應該服務實業,但是資金進入了像股市、地產、證券等資本市場進行投機取巧,沒有流入實體行業,就是所謂的資金空轉,也稱作貨幣空轉。
目前國內就是資金空轉的典型特例!
嘿嘿,我知道,不說。
國家印出來的人民幣通過銀行,被貸款給一些不投資於實體經濟的人的手裡,他們用這些資金去投機獲利,或者空手套白狼,往往這些資金都不流通於市場……導致社會上流通的錢變少,市場上的人民幣流動性減弱,進而導致流動性緊張。
這是個偽命題,資金從來就沒有空轉過
風險與收益是相匹配的,價格是不說假話的
那些需要付出成本的風險,其實很多時候是很莫(cao)名(dan)的
僅舉一例:
房地產商通過集合理財發10%利率的理財計劃籌資,是因為很多時候他們沒有辦法從銀行拿到正規的融資,而銀行房地產貸款要求是「四證齊全」,資本金高於35%。
一輛車加滿油。最多跑20000公里。3月份我也去跑下。
貸款資金的發放支付,需要基於真實的貿易背景。票據也是。這裡一方面是為了保證資金用於實體經濟,另一方面也是風險定價的要求。好比說,你貸款用於自身經營活動,收你6個點,但實際上你沒有拿去周轉,反而是拿去搞房地產,那當初6%的利息水平就沒有反映貸款真實風險狀況
看到這裡 小學生的我感慨頗多……
-_-#資金空轉在我看來是僅在金融體系內的存在的。
舉例來說:一家企業,從工商銀行貸出了一筆1000萬的款子,貸款利率是每年5%。按規定這筆貸款是用於企業周轉和發展項目的。可當企業發現,浦發銀行的理財產品年利率是10%,要是把手中的這1000萬買了浦發銀行的理財產品,每年凈賺5%。
這樣的好處顯而易見:脫離實體經濟免除部分風險,省心,便利。
有的人認為這種行為投機取巧。我個人反對。
不知道是誰提出了資金空轉這個說法,其實要想解釋資金空轉這個概念,不如先了解為什麼會產生資金空轉這種現象。。
形象解釋一下資金空轉這個概念,比如一輛汽車加滿一箱油,最多可以跑500公里,那現在由於各方面原因,跑了不到三份之二里程,油已耗盡,路上又沒有加油站,只能找同路的車子去借。。當然,借油也是要成本的,那最終是誰買單呢,當然是車上的乘客。。
推薦閱讀:
※直覺上如何理解二叉樹定價會收斂到 Black-Scholes?
※假設金融機構將前台業務外包,公司主控中後台,這個模式會有哪些潛在的風險?
※事件驅動策略在國內能不能行得通?
※這一波人工智慧泡沫將會怎麼破滅?
※新華 08 要突破彭博終端、路透的壟斷,要有什麼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