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斯密關於使用價值交換價值的悖論怎麼解釋?

此命題是,使用價值大的物品,交換價值小,比如水;使用價值小的物品,交換價值大,比如鑽石。


我認為這個悖論跟勞動價值論沒什麼太大關係,水之所以便宜,是因為相對鑽石來說不稀缺,人們幾乎不需要付出太多勞動就能獲得水;而對於鑽石來說,人們找礦、開採並雕琢是要付出巨大的勞動的,因而貴。

西方經濟學的擁躉喜歡用「沙漠中的一杯水」來駁斥勞動價值論,我一直認為沙漠中的一滴水之所以很貴是因為這種極端條件下產生了壟斷利潤。而同時價值規律在這種情況下其實也是成立的,沙漠中的一杯水是價格偏離價值的一種表現,但即使這種情況下水的價格很高,全世界水的平均價格並不會因此而提高。而這裡實際還隱含一個信息,那就是了解到沙漠中現在有某個人現在需要水的信息並且把水運到沙漠中,可是要付非常大的成本和代價的,用制度經濟學的角度來理解就是,這樣一次交易不光是直接成本高,交易成本也非常之高,能在沙漠中成功賣一次水的人實際上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勞動,其勞動也是稀缺的,因而賣的水自然要貴了。

我認為,馬克思經濟學中的勞動價值論價值規律是正確的,跟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不矛盾,但剩餘價值理論存在漏洞,或者說是在中國被扭曲利用了。實際上,資本家也好,各種皮條中介也好,他們能獲取高額回報是因為他們付出的勞動的稀缺性,他們的勞動是經濟活動的交易成本,或者說是制度成本,他們的勞動因為配置了稀缺的資源從而讓他們的勞動本身也具有了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剩餘價值理論中強調勞動者被剝削,但為什麼勞動者有主觀能動性明知道被剝削還要給資本家打工呢?道理很簡單,因為機會成本,如果勞動者不打工,就連飯都沒得吃了——空有一身體力卻沒事幹。所以所謂剩餘價值,應該看作是勞動者為了實現自己勞動的價值而願意讓渡給資本家的一部分價值,就像工業企業讓渡給商業流通零售企業的價值一樣,是完全合理的。另外資本家整合資源、通過規模生產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都是付出了很大智力、體力勞動的,他們完全有理由獲得相應的溢價。

回到題目,實際上亞當斯密這個悖論在邏輯學上是屬於詭辯,舉的是孤證。拿生活必需品與非必需品來對比,並不具有一般普遍的意義,這是其一。其二,商品的使用價值對一個人來說是動態變化的,即存在邊際效用遞減導致的使用價值的下降。比如說我有一瓶水,我會覺得他蠻寶貴的,但如果我家裡有一口井,我會覺得每天除了我要用的水,其它的水對我來說使用價值幾乎為0。而交換價值實際上是買賣交易雙方的一個均衡的使用價值。其三,誰說鑽石使用價值小了?鑽石可以給人帶來成就感幸福感,這個東西可是很值錢的!其四,整個人類經濟的發展,實際上是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而人們首先會重點提高生活必需品的勞動生產效率,對於水來說,就是把家搬到水源地附近、修水利設施等,對於糧食來說,就是農業的發展。因此,生活必需品的交換價值低,恰恰是因為人們花了大量的勞動提高了此類商品的勞動生產率,單位價值量不高,但實際上價值總量卻很大,全世界一年生產的糧食總價會比一年生產的鑽石總價低嘛?我看不可能。


關於鑽石與水的悖論是這樣的:人不能離開水生活,所以水的使用價值很高,按照勞動價值論,水的價格應該很貴,但是現實生活中卻很便宜。鑽石在生活中沒有什麼使用價值(除了用作金剛石切割玻璃外),按照勞動價值論價格應該很便宜,但是鑽石在生活中卻很貴。這和勞動價值論中的價格圍繞物品本身的價值形成一個穩態均衡的觀點相悖。

---------------------------------------------------------------------------------------------------------------------------------

歸結起來,就是勞動價值論與邊際價值論對於價值定義的不同。亞當斯密寫的這個悖論看似是悖論,其實只是勞動價值論不能解釋的一個正常並且合理的現象而已。因為亞當斯密不知道有邊際效用這個概念。引用張五常的《經濟解釋》里說的很清楚的一段話:

關於「鑽石與水悖論」,亞當斯密其錯有三:

  1. 我們不能以鑽石與水相比,因為一克鑽石
    與一克水是完全兩回事。
  2. 史前輩從來沒有 過
    婚(有否談過戀愛有幾個版本),似乎不懂女人的品味
    鑽石對他這個以心不在焉而知名天下的教授來說,可
    能沒有什麼用值,但對女人,鑽石的用值何其高也。
    從選擇的角度看,一個女人自願地出十萬港元(換值
    買一粒鑽石,對她來說其用值必定不低於十萬港元。
    除非一個人作了錯誤的選擇,用值是不會低於換值 。
  3. 最主要的——是史前輩當年沒有「邊際
    分析的理念。水的用值的確很高;水的換值的確很低
    但在邊際上,水的用值是很低的。我們今天在家裡多
    喝一杯水(邊際之量),其水費(換值)不到一分錢, 而這杯水的用值也不到一分錢——與在沙漠的情況不同,我們在家裡喝水是喝到不想再多喝一點的。鑽石呢?女人所好,風光所在,且物以稀為貴,其邊際用值是很高的。

一樓邊際的答案很對!
喝水的時候,最後一克的效用總與其低廉的價格相匹配,可有可無。鑽石的邊際效用也與其價格相匹配。


鑽石有很高的交換價值,如果你有一顆鑽石要交易,那麼你可以換到很多錢;但鑽石沒有很高的使用價值,既不能吃,也不能修剪你的籬笆,基本上就是無聊的奢侈品。
相反,水是生活基本必需品之一,更不用說水的非基本用途,例如蒸汽動力。水有很高的使用價值,但非常便宜。在大部分地方,它免費供應。在正常情況下,它的交換價值相對較低。

其實這兩個概念不會單獨存在,一樣東西可以通過別的媒介轉換價值,比如我有一顆鑽石,但我沒錢吃飯,所以我把鑽石賣掉換錢,再用錢買東西吃,這就是我的「價值轉換」理念。要是在你面前有一顆鑽石和一堆吃的,給你一個選擇的機會,你選什麼?

鑽石換錢購買糧食的過程,就是利用鑽石的交換價值換取貨幣,利用貨幣購買具有使用價值的商品——糧食。這個過程就是市場交易的形成過程。

而埋藏於地下的鑽石和你眼前的溪水比起來,眼前的溪水是可以使用的價值,而埋藏於地下的鑽石是潛在價值,你不確定它是否存在或者開採出來需要多大價值所以它的交換價值也被埋藏於未知。


鑽石對人的生命來說幾乎無用,水對人來說非常重要,為什麼鑽石很貴而水很便宜呢?這就是約翰·勞提出的價值悖論。
亞當.斯密用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區別來講解這個問題:水的使用價值很高,但幾乎沒有交換價值;相反,鑽石雖然使用價值很低,但交換價值卻很高。
我不知道這算是對約翰·勞「價值悖論」問題的回答,還是僅僅把這個問題又複述了一遍。
如果這算是回答,那就說明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是沒關係的。
如果這是把約翰.勞的問題又複述了一遍,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還是有關係的,那麼價值悖論依然存在。
如果你說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既有關係又沒關係,這是個無賴答法。對這種無賴,以後不管什麼問題,都可以用既是又不是答之。

說到這裡,我覺得有必要吐槽一下我們的哲學教育先。

我們的課本上說,唯物主義認為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唯心主義是與唯物主義對立的一種觀點,認為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意識決定物質。我要告訴你,這裡面關於唯心主義的觀點是胡扯,沒有一個唯心主義哲學家這麼說過。

真實的情況是,伽利略、洛克、牛頓等人認為,空間,時間,質量這些性質是是獨立於人的意識之外,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第一性的性質」,換句話說,任何人去測量這些性質,都能得出相同的結論。而顏色、味道、聲音這些性質是因人而異的,由第一性的性質派生出來的,是第二性的性質。這個觀點叫做「絕對時空觀」。

我們甚至不需要愛因斯坦出馬就可以把這個絕對時空觀挑落了。考慮下面這個問題:在一艘相對於海岸做勻速直線運動的大船船艙內,從天花板掉落了一個水滴到地板上,這個水滴在空間上走過了多少距離?在船上的人看來,水滴是垂直下落的軌跡,在岸上的人看來,水滴軌跡是一條斜線,如果你不選定參照系,這個問題是無法回答的,你要以太陽或銀河係為參照,又會得出不同的意見。我們無法就水滴在空間上走過多少距離達成一致意見。換而言之,不存在絕對空間!每一個觀察者都自帶獨立的坐標系,不同的坐標系之間沒有誰對誰錯之分。如果你硬要說在宇宙中存在一個絕對的大坐標系,能夠定義水滴在絕對空間中走過了多少距離,那麼大概只有上帝才能了解這種第一性的性質。但那是信仰,不是事實。我們是人不是神,作為人類,我們只能講事實,所以只能從第二性的性質開始講起。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就是將伽利略的運動相對性原理推廣到時間、質量、空間的相對性原理,不存在絕對空間,也不存在絕對時間,絕對質量。所謂狹義是針對慣性運動這種特殊的運動狀態而言,廣義相對路就是根據等效性原理將相對性原理從慣性系推廣到非慣性系。

當然,這些屬於現代科學知識,但在牛頓時代,就有那麼個牛人,強烈反對第一性第二性的劃分,認為根本不存在第一性的性質,所有的物理性質都和觀察者有關,他有一句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這個牛人就是喬治.貝克萊,他深深影響了後世的休謨、馬赫,並最終促成愛因斯坦相對論的誕生。他的觀點被稱為——唯心主義。

好了,在第一性第二性的劃分問題上正本清源之後,我們可以來談論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了。

首先想一下,使用價值是「第一性的性質」還是「第二性的性質」?那還用說么,根本就不存在什麼第一性的性質嘛,使用價值只能是第二性的性質,所以,它是因人而異的一種性質。同一樣東西,在不同的人眼中,有的人覺得它的使用價值大,有的人覺得它得使用價值小,使用價值這東東根本就不可能有個准數對不對?

正因為同一樣東西對每個人來說使用價值不一樣,所以人們才去相互交換。亞當.斯密在《國富論》被最多引用的,大概就是下面這段話了:

人類幾乎隨時隨地都需要同胞的協助,但要想僅僅依賴他人的仁慈,那一定是不行的。如果能夠剌激他們的自利心,並表示對他們自己有利,那麼,他們的行動就容易展開。不論是誰,如果要和他人做任何生意,請首先,照這樣做,請給我所要的東西吧,同時,你也會獲得你所要的東西一一一這是交易的通義;我們所需的大部分商品是以這種方式獲得的。我們每天所期望的食物,不是出於屠夫、釀酒師或麵包師的仁慈,而是出於他們自利的打算。我們不要討論他們的人道,而要討論他們的自愛(self-love) ,不要對他們講我們的需要,而要談對他們的好處。

這段話清晰地表明,交換的根本原則是互利,通過互利的交換,可以在同一個價格水準上,讓賣方和買方同時都得利。這進一步證明,使用價值是因人而異的。

理解了互利交換,我們就好理解斯密下面這段話了:

每個人都試圖用應用他的資本,來使其生產品得到最大的價值。一般來說,他並不企圖增進公共福利,也不清楚增進的公共福利有多少,他所追求的僅僅是他個人的安樂,個人的利益,但當他這樣做的時候,就會有一雙看不見的手引導他去達到另一個目標,而這個目標絕不是他所追求的東西。由於追逐他個人的利益,他經常促進了社會利益,其效果比他真正想促進社會效益時所得到的效果為大。

需要指出的是,斯密這裡講「追逐他個人的利益」,指的是通過正當交易獲利,而不是通過欺詐、掠奪獲利。掠奪、欺詐是零和博弈,一方獲得的利益來自另一方的損失。交易是非零和博弈,雙方協作可以實現雙贏,雙方背叛也會導致雙輸。所以「看不見的手」實際是非零和博弈中的納什均衡之手。

那麼交換價值呢?從名字上我們就能看出來,這個東東不是一個人能決定的,至少要由交換的雙方來決定。

嚴格說起來,交換價值不是價值,而是交換的時候價格值多少的意思。價值是一個詞,價格值多少是一個片語。交換價值指的是價格(值多少)而不是價值。

龐巴維克在《資本與利息》中考證:

亞當?斯密有一段名言,李嘉圖後來也引用過"每件東西的真實價格,或人們需要獲取每種東西時所付的真實代價,就是獲取這種東西時所需要的勞動與煩勞。一種東西對於得到它的人的實值(really worth) ,無論他用它也好,或把它出賣也好,就是這種東西所能給他節省的並能加在別人身上的勞動與煩勞。"......這段話既不是指交換價值,也不是指使用價值,而且嚴格地科學地說來,簡直是不指任何價值。亞當?斯密所用的並不是價值(value)這個字,而是"值"(worth)這個字。他是在一種日常使用的十分廣泛而含糊的意義上使用這個字的。

為公正起見,我把《資本論》當中的一段話也摘出來對照一下:

斯密和馬克思這裡談論的價值也好,交換價值也罷,都不是指一種價值存在,而是指價格值多少。你可以在這個價格前面加上一些修飾,比如真實價格、長期平均價格、真實的長期平均價格等等,歸根結底,他們講的都是價格(值多少)而非價值。嗯,巴黎確實值一次彌撒!

如果我們搞明白,使用價值是因人而異的,交換價值與供需兩個方面都有關係的話,那麼關於鑽石與水的悖論就很好回答了。
水的使用價值很大,是對所有的人使用價值都一樣大嗎?是誰在供應水呢?他瘋了嗎?
鑽石的使用價值很小,是對所有人的使用價值都一樣小嗎?是誰在購買鑽石呢?他瘋了嗎?
這個世界上,沒人會做傻瓜,至少不會傻得那麼明顯。願意出高價購買鑽石的人,必定認為鑽石的使用價值大於等於交換價值,願意低價出售水的人,必定認為水的使用價值小於等於交換價值。
現代經濟學使用一個更加精確的概念——均衡價格,來替代含糊不清的交換價值這個概念。所謂均衡,是指在這個價格水準上,有效供應數量與有效需求數量相等。
所謂有效需求(供應),就是指既有購買(銷售)意願,又有購買(銷售)能力的需求(供應)。
這一連串的概念有些拗口,但是通過一些例子,我們不難理解。

在我讀大學的時候,我們國家還使用糧票,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到學校讀書需要變更糧食關係,才可以吃食堂,老家沒有糧食關係,寒暑假學校就給發糧票。外地學生髮全國糧票,本省的發地方糧票。
到我大學畢業那一年,在宿舍區大門口賣茶葉蛋的老太太那裡,5斤全國糧票可以換3個茶葉蛋,而10斤地方糧票只能換1個茶葉蛋。顯而易見,糧票既有使用價值,也有交換價值。
但是,5斤全國糧票換3個茶葉蛋,這個交換價值是誰定的?根據什麼制訂出來的?
答案是:賣茶葉的老太太根據供應和需求制訂出來了這個均衡價格。
首先需要澄清的一點是,人們常說「供需決定價格」,這是不準確的。準確地說:供需決定的是均衡價格。
價格其實是可以隨便定的,譬如說,賣茶葉蛋的老太太可以把價格定為5斤全國糧票換2個茶葉蛋——這樣的話,會發生什麼情況呢?
我們都知道一個常識:價格下跌會導致供應數量減少,需求數量增加,但是我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這意味著什麼?
肯定有一些人,哪怕5斤全國糧票只能換一個茶葉蛋,他也是願意的,能換3個呢,更加願意了,賺到了么。但是也有一些人,5斤糧票換少於3個雞蛋他就不幹,當糧票價格跌到只能換兩個雞蛋的時候,這部分糧票的供應者就不再參與交換。
供應和需求的數量伴隨價格變動而發生變化的這個事實,再次有力地證明:使用價值是因人而異的。
當供應和需求數量發生變化,賣茶葉蛋的老太太就會發現,手裡的雞蛋積壓得越來越多,糧票卻收不上來。怎麼辦?調高糧票價格,調低雞蛋價格。
經過反覆的調整,賣茶葉蛋的老太太發現在某一個價格水準上,願意把糧票換成雞蛋和願意把雞蛋換成糧票的數量一樣多,手中雞蛋和糧票進出平衡,這個價格就叫做均衡價格。
有的人,即使5斤糧票只能換2個雞蛋他也願意的,現在能換到3個茶葉蛋了;也有些人,原本3個雞蛋換4斤糧票他也願意的,現在能換5斤糧票了。這個些個差額就叫做剩餘,根據買賣地位的不同(買和賣不過是一枚硬幣的兩面而已),分別叫做「生產者剩餘」和「消費者剩餘」。
很容易證明,在均衡價格上,社會總剩餘最大。
需要指出的一點是:這個總剩餘只涉及做蛋糕,不涉及分蛋糕。肯定也有一些人,他用5斤全國糧票至少想換4個茶葉蛋,因為被排斥在交換之外,而沒有分到蛋糕。現代經濟學通常把做蛋糕和分蛋糕分成兩件事情來做,把蛋糕做大先,然後通過稅收和福利進行二次分配。

不要誤會均衡價格理論是現代經濟學的最新成果,這些思想全部出自《國富論》。所以現代主流經濟學,又被稱為新古典主義經濟學。
懶得打字,我就把科斯談《國富論》中有關均衡價格的論述直接搬運過來了:

本人70後,印象中兒時買什麼東西都要憑票證供應,有布票、香煙票、豆製品票等等。有些東西不能事無巨細地發票證,就用購物本,每家一個本子,買過什麼就在本子上記筆賬。糧油是有一個專門的本本,其他副食品有一個本,每個月買過多少肉,多少蛋,多少魚,全記在上面,不能多買。蔬菜一般不記,但是特別供應的過冬菜(價格比正常便宜)是要記的。
買東西一般去離家最近的一種叫「供銷社」的商店,稍遠一些有百貨大樓,再遠就是去市中心的東方紅商場。
80年代以後,出現了一種叫「自由市場」的集市,農民把肉蛋禽直接拿到城市裡來賣,不需要任何票證,有錢就行。大約從那時候起,出現了糧票換雞蛋的生意,非常普遍,90年有一部叫《倒蛋部隊》的電影就是講述這個社會現象的。

當時並沒有想過那些糧票最終的去向,現在回想起來,80年代幾乎沒什麼人背井離鄉外出打工,城市戶口糧食都是定量供應的,本省糧票不值錢說明本省農村不缺糧食,可能真的有一些地區糧食不夠吃,用3個雞蛋換5斤糧食的購買權,是可以救命的。
通過自由交換,城市和某些農村地區人口的生活都得到了改善。是自由交易和價格信號引導了糧票和雞蛋這些物資的合理流向。
城裡人覺得用糧票換雞蛋對自己有利,農村人覺得用雞蛋換糧票對自己有利,但是我們都不知道到哪裡去換,我也不知道中國那個地方的人需要糧票。倒蛋部隊知道,但他們也不是為了做慈善而是為了賺差價,每一個環節上的人都考慮自己的利益,結果卻無意地促進了他人福利的增長,原因何在?亞當.斯密在《國富論》當中給出了一個深刻的回答,讓我們再來重溫一遍這段至理名言吧——
「一般來說,他並不企圖增進公共福利,也不清楚增進的公共福利有多少,他所追求的僅僅是他個人的安樂,個人的利益,但當他這樣做的時候,就會有一雙看不見的手引導他去達到另一個目標,而這個目標絕不是他所追求的東西。由於追逐他個人的利益,他經常促進了社會利益,其效果比他真正想促進社會效益時所得到的效果為大。」

肯定有人會說,你這個例子犯規,無論是全國糧票還是某省的地方糧票,裡面幾乎不包含勞動,國家規定糧票是不能當貨幣用的,倒蛋部隊做的是投機倒把的違規生意。
好吧,就算這生意違反國家規定,但是,國家憑什麼這麼規定?我可以不用糧票去換雞蛋,儘力克制自己資產階級的腐朽生活慾望,但是那些希望用雞蛋換糧票的人怎麼辦?
我們看看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討論價格管制時是怎麼說的:
「當政府為救濟糧食匱乏所造成的困苦,命令所有的銷售商按它所認為的合理價格出售穀物時,其結果,或者是使他們不把穀物提供給市場,這有時甚至導致在季節開頭就鬧饑荒,或者,如果他們將穀物提供給市場,又鼓勵人們快速地進行消費,從而必然會在季節結束前鬧饑荒。不受限制、沒有約束的穀物自由貿易,是防止饑荒災難產生的唯一有效辦法,也是減輕糧食短缺痛苦的最佳辦法,因為真正糧食短缺的痛苦無法消除,而只能予以緩解。」

我舉糧票換雞蛋這個例子,只是因為這個例子比較簡單,純粹,直接分析供需和使用價值、交換價值就可以了,甚至都不需要考慮勞動因素。我當然也可以舉一些含有勞動的例子出來,只不過分析要稍微複雜一些。

比如,我熟悉的電解銅行業。

世界上不同地區的銅礦,礦石品位差別相當大,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銅礦埃斯孔迪達原礦石的含銅量達3%,國內最大的江西德興銅礦含銅量只有0.5%,品位更低,埋在地底深處的銅礦也有,可以想像,這些銅礦的生產成本落差是相當大的。最低的生產成本大概不到2000美元/噸,生產成本高至6000美元/噸的也有。

理論上來說,生產成本是沒有上限的,比方說如果火星上有銅,但是開採成本高得不可想像,那算不算有開採價值?這個問題好像很容易回答,火星上的銅當然沒有開採價值。但是,下面這個問題可不容易回答:那麼,哪些銅礦有開採價值?成本2000的銅礦當然有開採價值,6000也有嗎?8000也有嗎?誰來決定哪些銅礦有必要被開採,哪些銅礦不必要被開採?

答案依舊是:供應與需求。

難怪有人說:一個只會說供應與需求的鸚鵡也可以成為半個經濟學家。我把這句話拿去嘲笑一個學經濟的朋友,朋友一臉正色道:這正說明了供需分析在經濟學中的重要地位。

想來也是,本質上來說,銅礦問題與糧票換雞蛋問題沒區別,完全可以照搬分析套路——銅的供應和需求決定了銅的均衡價格,這個均衡價格反過來決定由誰來提供銅的供應和由誰來消費銅。就像廣義相對論中描繪的那樣:天體告訴時空如何彎曲,彎曲的時空告訴天體如何運動,兩者共同奏出美妙和諧的宇宙樂章。


資本論的理論是個死循環,不要研究了。本身是個錯誤。一切價值來源於人的需求和服務,資本論放棄了貨幣的本質,以物和財產作為價值的來源,所以以此為理論建立的所有社會主義社會的實驗都是失敗的


我在《何謂價?——與張五常教授商榷》一文中回答了這個問題。在《制度經濟學、主流經濟學、價值理論的融合》中也有答案。以上解釋都不對。要理解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交換的六種形式及其關係。


糞坑裡的水,和深藏地下的鑽石一樣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而已經切割好的鑽石有很高的使用價值,一是可以滿足精神需求,二是可以保值。
一切價值都是勞動創造的。
商品即是人類勞動的物化和凝結。
資本論你至少是沒好好看。


按照馬克思勞動價值與剩餘價值來說,交換價值等於價格,影響因素很多,主要是物品的價值決定的,受其他因素影響。
那麼此命題的問題在於,將一般情況下的物品價值與交換價值進行比較,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使用價值大,交換價值就小;或者使用價值小,交換價值就大。
舉個例子,對於我們一般水資源豐富的地區來說,我們使用水所需要耗費的勞動力就少,作為自然物品的水離開了勞動就不是商品也就沒有所謂的價值只有使用價值,因此其交換價值自然就小。但鑽石作為一種奢侈品,包含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勞動賦予其價值,鑽石能帶來人們幸福感使其使用價值,因此其交換價值大。
但是水資源不豐富的地區,例如我們西北,我們的南水北調工程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使其包含了更多的勞動,再加上物以稀為貴,使其交換價值也會有所波動。而在非洲中東那些水資源稀缺的國家,水對於他們的使用價值更大,為了生存他們會用更好的價格交換他們所需要的水資源。
無論對於什麼命題的論證,都不能用簡單的個例來論證,這樣的結果顯然是不合理的。


我也比較疑惑,使用價值極大的水按理應該沒有什麼交換價值,可是為什麼在中東出現水可交換石油的情況,是不是說明亞當斯密的論述落伍了!?


推薦閱讀:

TAG:常識 | 宏觀經濟學 | 政治經濟學 | 馬克思主義 | 《經濟學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