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茶為何在中國式微,卻能在日本保留並發展成今天抹茶?
不問是不是就問為什麼,煎茶(碎茶煎煮)在中國沒有消失,日本人也不煎茶。
其實大家肯定都看出來了,題主十有八九混淆了煎茶跟末茶,也沒搞清楚日本茶到底怎麼一回事,才會說出中國不煮日本煮的妄言。
【一、吐槽】
明朝老祖宗發明了炒青~~~從此綠茶發生質的飛躍~~~熱水一衝就香得不得了~~~不同品種形態各異的茶葉在茶碗里悠悠打著旋~~~那叫一個美啊醉啊~~~誰還去喝末茶那種難搞的玩意兒~~~如此,散茶開始大行其道。但明朝實施海禁,中日主要靠倭寇進行非法貿易,清朝閉關民國抗日更加不用說。日本的茶人沒及時跟上技術革新,精進宋茶(碾碎注湯點飲,即末茶)並發展出自己獨特的制茶飲茶法,即今天的抹茶。明中後期,千利休成就了日本茶道(抹茶)。而日本所謂的煎茶,是明末被僧人從中國帶回去的,還給明式沖泡法改了名字叫「煎茶道」,坑了個大爹。
(友情提示,本答案太長難讀,後面可以忽略。)
---------------------------------------
九月中快速更新:「蓋羽多尚奇古,制之為末,以膏為餅。至仁宗時,而立龍團、鳳團、月團之名,雜以諸香,飾以金彩,不無奪其真味。然天地生物,各遂其性,莫若葉茶。烹而啜之,以遂其自然之性也。予故取烹茶之法,末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朱權《茶譜》
嗯,這是朱元璋的兒子對宋代末茶的吐槽。簡單來講,在天然去雕飾的炒青散綠茶麵前,用華貴的龍鳳團餅搞出來的末茶實在相形見絀。再換句話說,我們都有輕巧的碳纖維摺疊雨傘了,誰還日常用油紙傘擋雨?可以是可以,麻煩也是真麻煩。
----------------------------------------【二、「唐」煎茶與「宋」末茶在中日分別發生了什麼】
㈠ 「宋」末茶
- 一言以蔽之,日本僧人千利休1591年逝世,福建僧人隱元隆琦1592年出身。等1654年隱元隆琦從福建把製法喝法煥然一新的明茶帶到日本,1663年創立黃檗宗,那會兒千利休的弟子已經把基於末茶的日本茶道又發展了七十多年,千利休已經從日本茶道宗師變成茶聖了。
- 關於傳承,日本人管自己的「煎茶」叫煎茶也就算了,還在抹茶粉包裝上面寫「煎茶」,這真是很奇異。首先抹茶其實跟煎茶完全不是一回事;且抹茶不煮,它是宋代末茶的延續,繼承了粉末化、沖點、擊沫等工序,精進了種植採摘技術大大改善了末茶的口感。即便如此,也不能說這種純日式的改良是對宋茶的繼揚。抹茶原料是散茶,承襲與宋代禪院,宋代的皇族與士大夫喝的是珍貴難得的團茶。比如建州北苑龍團,初造龍團茶白勝雪。白露未晞時採摘,取其陰腴(這一點被日本人發展到了極致);宋茶蒸芽與今天的殺青有所不同,工藝極其講究:
「過熟則色黃味淡,不熟則色青易沉,而有草木之氣。」——《北苑別錄 · 研茶》宋
然後榨茶、研茶、造茶、過黃。不深究其各種失傳手藝,僅在其對草木之氣的態度上,就能看出來宋代的好茶跟今天的日本抹茶味道截然不同,色澤鮮綠的抹茶是推崇草木之氣的。最後,抹茶道繁文縟節很多,在日本市井之中也不流行,不是抹茶粉沖開拿茶筅打膏就叫抹茶道。
- 而末茶在中國也並非完全絕跡。① 在私人集會的茶席中仍能見其遺蹤,雖然使用的茶葉與宋代末茶大相徑庭。本人前幾天拿恩施玉露(蒸青綠茶)費勁搗鼓了一碗茶膏,上古的味道很贊?非也。蒸青綠茶本來就比炒青綠茶澀,更不提末茶要吃掉茶葉,當然了,也跟現代制茶工藝和古代不同有關。② 台灣人根據記載複製過宋代團餅,但沒能回歸主流市場(那必須不能嘛)。③ 末茶還有個親戚叫擂茶,歷史極其悠久,是在擂缽里碾碎然後沖水而成的膏狀飲料,有時也被當做主食,至今還活躍在中國南方各地。宋代末茶也像擂茶會加鹽甚至別的香料,二者主要的區別在於擂茶不專註於茶本身的味道。雖然擂茶在世並不等同於宋茶未亡,但畢竟粉末化沖點的形式被保留併流傳下來了,且仍然活躍在我們的生活中。(當然,末茶與擂茶的關係究竟幾何至今存疑。有人就喜歡講末茶几多高貴,怎麼會跟擂茶這種市井玩意兒有一腿。但這兩樣東西並道走了幾百年,又具有各種通性,如果說相互之間無半點牽連……誰愛信信,我反正不信。求別發私信找上門來跟我吵,謝謝。)
㈡ 「唐」煎茶
- 早在秦漢就有了黑茶(不是唐朝上流社會的菜沒傳到日本),一煮煮了兩千多年,出口西域後少數民族也開始煮,一直煮到今天。
- 日本煎茶道(法):① 更像中國今天的綠茶泡法,因為它本來就是從明茶基礎上發展來的。 ② 講求綠茶的甘鮮而不是香味,水溫不能太高,高溫則容易苦澀。「煎茶」一般使用一種叫「寶瓶」的無把手的、不適合高溫的帶嘴蓋碗。總之不煮,總之不煮,總之不煮。③ 並不把茶葉碾碎。唐代和先唐煎茶,是碾碎茶葉然後像中藥一樣煎。
- P.S. 之前只寫了黑茶以至於對大家產生誤導我表示很抱歉。唐煎茶,除了黑茶還有曬青白茶、蒸青綠茶、蒸青悶黃的黃茶,種類豐富。其對於如何炙茶、如何碎茶、用火、用水、水的沸騰程度、如何投茶、如何用鹽、如何倒茶等等等等,都是講究的。說像煎藥不太負責,煎藥也自有學問,跟煎茶不同。
㈢ 末茶在中國的衰落與原葉沖泡的興起
- 明代中國人發明了炒青制茶法,這是制茶史的一大飛躍。對主流審美而言炒青比蒸青更香,之後炒青散茶基本取代蒸青散茶,至此綠茶製作工藝趨於成熟,散茶葉美味香又不苦澀(相對之前而言),這才登上大雅之堂成為主流。茶的喝法也隨之發生改變,炒青綠茶不用煮,熱水沖泡,不用吃掉茶葉就能充分享受綠茶的清香。
- 紅茶只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烏龍茶到清雍正年間才被發明,這兩種後世主流茶葉都誕生於沖泡炒青綠茶興起之後。此時人對茶味的審美已經發生了不可逆的變化:澀就是不好,不澀為佳。縱然紅茶香醇、烏龍茶甘香,煎煮也是會略有苦澀的。
- 為了顯得公平也說一下其他茶。① 我大湖南的君山銀針(黃茶、散茶)倒是唐朝就有了,百度百科說要70°的水泡十分鐘(湖南人表示慚愧我從來沒了解過),但這麼詭異的泡茶法真的是唐宋就有的嗎?表示懷疑,既然要泡十分鐘,可能以前也要煮吧。(這一條極端不嚴謹。)② 白茶和曬青的歷史最為悠久,散白茶最初是煎來喝的,但地位不高(宋代講究「白」的那種進貢的團茶不是白茶),而且後來制茶工藝發生變化,現在也不煎了。③ 同樣歷史悠久的黑茶倒一直是煮來喝的。黑茶對消化系統好,少吃蔬菜水果的游牧民族非常喜歡,「茶馬古道」里的「茶」就是指黑茶,一開始主要是湖南黑茶,後來明朝時普洱黑茶也加入西征。咳,所以黑茶主要是用來跟西北甚至藏區搞好關係的,地位類似於今天日本的出口商品,在中原不是什麼高級貨。如今都吃得油膩了,社會不再像唐朝一樣以胖為美,黑茶的地位方隨之提高。此處插播:熟普洱是一種黑茶,不是黑茶之外的一個獨立品種;生普洱是未經人工發酵需要妥善陳放自然發酵成熟的黑茶半成品,新生普性質類似但口感遠不及綠茶,自然完全發酵後即為黑茶(一般沒熟成就被喝掉了)。現在新的人工發酵技術大大縮短了時間成本,香醇的好熟普比從前易得得多。自然老熟非普洱獨有,廣西梧州六堡茶就有生磚。當然了,良好的熟普洱比一般的其他黑茶口感好很多很多,哪怕是上好的湖南安化茯苓黑磚,也跟普洱青餅一樣澀。
- 綜上,沖泡原葉茶成為主流,是因為它為主流的綠茶、紅茶、烏龍茶應運而生。制茶法進化了,古法(飲法)自然退隱。我們沒有培育研發出最適合碾碎注湯點飲的蒸青綠茶跟日本人一較高下真的無傷大雅,因為當年那幫最了解抹茶並把它本身及其周邊產品與文化發揚得極其輝煌的老祖宗,選擇了他們認為更好的制茶方式。
㈣ *抹茶粉
- 抹茶粉的原料是蒸青綠茶,中國現在的綠茶大多炒青和烘青,都是綠茶!都是綠茶!都是綠茶!蒸青能保留更多的葉綠素所以它綠,但蒸青沒有炒青香,而且蒸青更澀。日本人對綠茶的審美是基於「要把散茶連茶帶水全吃掉」這個形式的,但宋北苑的高級茶龍鳳團餅制茶工藝沒傳到日本去,因此他們另闢蹊徑將種植採摘精進至極。採茶前大半個月不給茶樹見光,做出來了不苦澀(相對古法而言)的蒸青綠茶粉。這功勞大了,要是沒搞定澀味末茶可能發展不成今天許多人喜聞樂見的抹茶。好喝易得才是王道,所以明朝人選擇了炒青沖泡,日本人則種出了不苦澀(相對古法而言)的蒸青綠茶,而且還幫喝茶人省掉了磨人的碾茶過篩的工序。
- 日本也從中國進口根據抹茶種植製作要求專門生產的蒸青綠茶,所以進口抹茶粉不一定真的是進口的,國產抹茶粉顯然也有渠道學到製作上好抹茶粉的全部工藝。
- 當然還是有些選購時要關注的東西:新鮮程度。但凡是綠茶均要求冷藏,但即使全程冷鏈,過一年之後鮮味也幾乎流失殆盡、顏色變黃,所以抹茶粉這個東西不是當年的就別買了。像國人清明時去稱斤新出的明前綠茶一樣,春末一段時間裡新產的抹茶粉也是最鮮最綠的,買回來一定要繼續放冰箱。以及真抹茶粉太陽一曬就要完,顏色很快就變了,染色的綠茶粉本來也偏黃,但人工色素不怕曬。
- 沒什麼我寫這一段單純是看不慣淘寶全球購神化進口抹茶粉。但是:沒有採摘避光工序的蒸青綠茶,咖啡因含量比鮮而不澀的抹茶高很多,是以不建議長期做成茶膏食用,容易造成的咖啡因上癮,晚上服用容易失眠,烘焙倒無所謂。上面寫國產抹茶粉可以買,不等於不用精挑細選。以上內容主要針對吃茶,烘焙、烘焙在我眼裡就隨意了開心就好。
【三、歷史文化、末茶興衰(已經沒力氣寫了)】
- 先唐
- 唐茶【起】
- 宋茶【承】(先推薦天天向上中華禮儀之茶道篇,節目講的不全對,而且把各朝各代甚至兩國的東西混為一談了,但看一看也不會被毒死。)
- 明茶【轉】
- 日本所謂「茶道」中,飲法之外對唐宋茶的繼承、發揚與創新。
- 茶道。首先日本茶道有禪茶一味之說,而佛教有道,是以茶道一詞放在日本未嘗不可。但中國茶是另一回事,第一個給茶寫經的人是僧人沒有錯,但在中國將茶發揚光大的是士大夫,這個階層已經跟著科舉一起消亡了。士大夫有沒有道呢?有。宋代的程朱理學和宋王心學,都是士大夫的道,茶文化跟士大夫的道法有沒有關係?有。但「士茶一味」嗎?非也,這話聖賢(酒)聽了要氣得跳起來。然後我們可以從字典里篩選出信息:①「道」指的是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個人非常愛茶,但這麼說茶實在抬高了,讓人深深感覺「茶道」實在是一種無稽之談。那麼退而求其次,②「道」指方法、辦法、技術。說「茶道」是種茶、制茶、飲茶的方法技術的話,倒是很容易接受,然後被營銷茶藝的人掛在嘴上似乎也變得理所當然........TAT 茶人感到深深的不爽!嗯,我認為我們需要一個新詞(認真嚴肅臉)。
- 精神文化。①這一點是從「茶道」說延伸而來的。日本茶聖千利休有「和敬清寂」,於是總有各路神人問「應該用哪四個字來總結中國『茶道』?」也真有各路神人來回答。那麼我有一問:中國的四個字是應該表達過去「士」的精神,還是今天茶「人」的精神?假設是先人,那麼士有入世、出世、隱市,再加上僧人,能用四個字總結過來嗎?總而言之,一味模仿別人的外殼,我們的茶文化實在堪憂。②……
【四、今天】
- 工夫茶
- 所謂茶藝
- 台灣
- 大陸現代茶人【合】
- 謝美人邀@藺佳。茶可能是知乎最令人失望的一個板塊,不是抖機靈就是營銷,再不然故作高深……本來不想答結果沒忍住(╯‵□′)╯︵┻━┻。這大半夜的,我新買的宋代古刻茶具圖還沒送到,缺失的部分容後再補吧,么么噠。
- 關於日本的說法主要來源於我一個好基友,家裡世代賣茶,他自己在日本留學。每個人接觸茶的道路都不盡相同,以上說法統統不絕對,茶有經但無道,也尚無當代陸羽上下求索給歷史蓋棺。不過某人提出的種種問題已稍作改正。
- 最高票答案見解獨到,富人的言行,總是不缺人跟風追捧。
- 茶商的那一套玄學我的確沒關心過,可能略微妨礙人做生意,好怕怕啊以後只寫文化向。
- 自陸鴻漸以來,宋明清皆有詩、詞、賦、譜集可考,茶文化的主要人群載體:士大夫階級從來不吝惜筆墨,僧人和封建統治階級喝茶之餘也一樣沒閑著。問題易考,有事找書。傳送門(包括但不限於):[唐]《茶經》陸羽;[宋]《茶錄》蔡襄等;[明]《茶譜》朱權。
我天,贊的多絕不等於這是一個教科型標準答案。
……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很惶恐!!!……等得閑了再來仔細修正和填坑……
一開始這道題問出來好多天了都只有零星幾個答案和十分微弱的關注度,我當初並非以誠摯分享嚴肅科普的態度來答題。目前文章的一大半,都是我抱著「沒人看沒關係反正我也不在乎」的心情寫著自己樂一樂,多處細節與表達方式都是「反正自己明白是怎麼回事就OK」的態度,完全沒準備要為近千讀者負責。因此本文對看客而言難免有表達不嚴謹之處,甚至顧此失彼產生誤導,對此我很抱歉。我盡量每次打開看都重新檢查修正,謝謝大家支持。但基於如今知乎極其低下的友善度,評論區仍然關閉。對我而言答案都在歷史典籍、文物考古、言傳身教的家風和今天的茶席里,個人毫無與人冤家路窄地爭辯追究所謂百分百正確答案的興趣,請各位諒解。
日本人有錢的時候,大夥只知道日本人煮茶。
日本人有錢的時候,大夥只知道日本人煮茶。
後來福建人有錢了,大家知道了功夫茶。(不好意思說錯了,不知道是潮汕的)
然而西北的農民至今還沒錢,大夥還不知道罐罐茶。
但不代表只有有錢人才有什麼「傳承」。
學茶3年。
斗膽試答為何會有「之於東方茶文化繼揚,日本做得比台灣好,台灣又比大陸好。」這類觀念?這個問題。
首先這裡說的是「茶文化」,而不單單說茶,說到喝茶,中國人幾乎人人都喝,人人都略懂一二,但是為什麼沒有形成一種文化或者沒有得以發揚?私以為原因有二,第一,沒有成為體系。第二,沒有得到重視。
所謂體系在日本茶文化里最好的體現就是「茶道」(抹茶),其實從中國傳入茶種和制茶法之後,飲茶在之後的一大段時間裡只是武士、皇室用來附庸風雅(就是裝13)的一種娛樂方式,並不能稱為「道」。但在之後一系列茶人(武野紹鷗、千利休等等等)的改良下,摻進禪的意味和"侘寂"的美意識後,它就逐漸變成了「道」,變成了一套日漸完善的體系。
這個體系其龐大精美,體現如下:
繼承製。日本茶道從千利休和其兒子一脈單傳到了孫輩發展出了延續到現在的表千家、里千家和武者小路三家,都是子承父名地沿襲下去的(當然其中不乏沒有兒子然後三千家內部過繼消化的情況,還有各式狗血情節的請自行百度)。
內容繁雜。茶道,包括的不僅僅是沖茶和喝茶這兩個動作。茶道具、掛軸、花、懷石料理、香、菓子各有學問,分季節講主題講究忒多。然後客人方要等候、入席、拜見.....主人方沖茶有一系列的形式(點前),主客要問答,客人要互相交流都有定式.....(哎呀媽啊累死了)
考核制。是的,沒錯,學個茶還要考級(茶道文化檢定,1~4級任君選擇哦)!!!然後千利休老先生他還定了四規(和敬清寂)十則(太多不列了).....還有100首關於茶的和歌(利休百首).....辣么問題來了,這麼多規矩這麼麻煩這麼累像咱大中國簡單便捷多舒暢啊,日本茶道這麼作還有人學咩!
答案是有,而且很多,再而且對外傳播非常成功(到簡直想寫篇論文研究研究的程度)。至於泡個茶還那麼多規矩這個問題,第一,不是泡的,是打出來的(點茶法)。第二,官方點來講,這些紛繁的定式都是為了給客人呈上一碗最好喝的茶(好不好喝見仁見智,我第一次喝,差點苦死,但是喝多了慢慢就覺得挺好喝的)。第三,朋友你聽說過瑜伽嗎?你試過很煩躁的時候跑步胡思亂想突然茅塞頓開嗎?我個人認為,人在機械運動的時候會放空腦袋,容易觸碰到你的潛意識,從而悟到一些什麼。所謂茶禪一位,你在一遍遍重複各種動作的時候,已經進入一種禪的境界了。同時在安靜的茶室里,客人們默默地看著主人在打茶,這時主客之間在這小小的茶室里形成一個「場」,彷彿這天地間就濃縮在這個茶室里,濃縮在這片靜默里。
第二個是重視問題,其實它和第一個問題是有很深勾連的,若不成體系,你想重視也找不著對象,喝茶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件很日常的事情,以會友以靜心甚至只是用來養生。但卻從沒想過如何把這個世世代代延續下來的習慣變成文化。
我覺得東方茶起源無疑在中國,但茶文化的中心卻無疑在日本,為什麼中國是很多文化的誕生地,卻不是發揚地呢?我覺得這是值得深思的。
同時如果我們對於在中國發芽卻在他國開花的文化都報以莫名的「天朝上國」式自大和狂妄,這種這種現象只會愈演愈烈。虛無得就像抱著舊時光固步自封地做著一個白日夢。
第一次碼完那麼多字,心好累。
一、題主說的「煮茶」,應該指的是《茶經》中關於煮茶的記載,即是把碾好的茶末投入釜中進行煮飲的方式,和某些答主題到的現代煮茶方式完全不是一個頻道。題主所說的「煮茶在中國消失」,的確是一個實情。
二、在中國消失,而在日本得到傳承,這不算什麼打臉的事。天朝的一些工廠,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撿了很多別國淘汰的生產線回來用,還用得心花怒放——日本的抹茶道,你們也可以這樣理解:是他們撿了我們淘汰下來的習慣在用。我們在宋代,就已經不用釜煮茶了,而改用「湯瓶」點茶。日本呢?自然也覺得用釜這麼個粗笨玩意煮茶實在不方便,但這畢竟是撿回來的生產線啊,工程師們看說明書根本看不懂哇,怎麼辦?於是琢磨著在「釜」上加個提梁,這樣就方便多了。你們所熟知的日本鐵壺,就是這麼來的:就是我們的「釜」,加了個提梁而已。而我們的「湯瓶」是什麼樣子呢?趙佶老師說:「瓶宜金銀」。其實豈止是點茶用的湯瓶流行金銀材質,就在當時的開封館子里,喝酒都是用的銀壺銀杯。當然,後來日本人也學會了金銀壺的製做工藝,也發展出了他們自己的審美體系,但這就是後話了。
三、再後來,我們連點茶也懶得玩了,於是直接沖泡。日本人在玩抹茶道的同時,也發明了他們的沖泡飲茶方式,就是現在的「煎茶道」。
四、現在的日本,日常飲茶方式就是「煎茶道」,這個很類似於我們今天的沖泡方式。日本傳統的「抹茶道」,仍有傳承,但他們追求的美學、遵循的規矩,已經和我們曾經的唐宋風雅相去萬里,風馬牛不相及了。
五、道可道,非常道。如果說中國有「茶道」,那麼此道,即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如果非要說「茶禪一味」,那就是誤入歧途了。謝 @藺佳 邀,試著回答,分享一點自己的看法,還請多多指教。
首先煮茶在中國並沒有消失,相對來說,現在比較少了。
歷史的車輪路過,事物總是會進步的,會發展的。從唐朝吃茶加鹽,加蔥花,到宋代點茶鬥茶,茶的飲用方式發生了重要的變化 ——它更加純粹了。
那時的茶還是茶餅,主要的飲茶方式便是煮茶了。後來發展到散茶的出現,於是沖飲器具也隨之改革,茶具的多樣化大抵便是那個時候出現的。
現在我們選擇煮茶或者蓋碗(壺)沖泡茶,或是用其他的方式,都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那就是將這款茶最美好的部分盡量展示出來,將這款茶不足的地方盡量掩蓋起來。用一個詞來形容最適合不過:揚長避短。
而如今除了黑茶與普洱外,基本都是散茶的天下了,散茶對沖泡方式沒有非常嚴苛的要求(有些年份的陳茶除外)。所以人們煮茶的方式便比較少了,畢竟沖泡方式較之煮茶,更為方便些。就有的也是大多出現在比較認真的茶友們的茶桌之上,基本也是煮黑茶普洱多些。
所以,我們這邊現在煮茶的方式少了,是歷史的選擇,是茶發展的結果。
而日本現在還以煮茶為主,首要原因就是當初我大唐盛世的時候,日本學過去的,就是煮茶。
煮茶這個方式到了日本以後,經過了歷代的傳承以及他們自己賦予其中的文化,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這便是以「一期一會」為理論基礎的日本茶道。
這或許是與民族性格有關——接觸過的日本人中,大體印象都是謹慎,近乎狂熱的執著(似乎有點自虐傾向),所以繁瑣而對於發掘茶葉本真滋味然並卵的煮茶方式,在日本本國文化耳目熏陶成長起來的日本茶友眼裡,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
「我今天邀請了一位朋友來喝茶,於是我老早就起床,吃點東西,然後把乾淨的茶室再打掃的更乾淨。然後我洗個澡,換好衣服,然後恭敬的坐在茶室門口等朋友。等啊等,朋友準時來了,我們依次入座,然後我開始燒水,把茶研成末,然後衝掉第一遍,衝掉第二遍,衝掉第三遍,然後把茶放到壺裡面去煮,煮了半個小時,倒出兩杯茶,然後我和朋友兩個人就把這比中藥還難喝的茶喝下去了。我覺得神清氣爽。」
中國人泡茶與日本人泡茶,私以為最本質的區別,便是中國人泡茶,重點講究如何將茶泡的好喝,怎麼泡都可以,只要好喝就行;日本人泡茶,重點講究泡茶的過程,借著繁瑣的過程,粹練自己的心境,至於茶好不好喝,茶不是就苦一個味道嗎?
茶道茶道,茶與道,國人多重茶,日本人多重道。
以上觀點不代表絕對。
感謝觀賞。
1、假如題主問的煮茶是狹義的,也就是特指唐代煎茶法(陸羽《茶經》中所記載的飲茶方式),那麼可以說,的確已經從人們日常的茶葉利用方式里消失了,也許現在的確也還會有人試圖復原當初的煮茶法,但毫無疑問,這種方法已經是死方法,也許有考古上的意義,文化上的意義、審美上的意義、藝術上的意義,但絕對缺乏生活上的意義。
至於為什麼會消失,可以看我的這篇回答
為什麼明代以後會流行泡茶法,點茶、煎茶都被淘汰了呢? - 孫曄的回答
2、假如題主問的煮茶,是廣義的,包含一切加熱含有茶葉的液體的飲用方式,那麼很顯然,這種方法在中國從未消失,奶茶、酥油茶、油茶不必說,現在也有人喜歡煮飲普洱茶、老白茶,甚至紅茶。
為什麼要煮?
持續加熱能保持水溫(或者其他液體的溫度),而高溫有利於茶葉中內含物質的溶出,也有利於高沸點香氣的揮發,換句話說,有人喜歡哪個味
3、日本的煮茶
日本茶道來源於中國,這個不用多說
不過最開始日本接觸到茶,大概是在奈良時代,也就是中國的唐朝,所有人都不可能超越歷史,唐朝人用煎茶法,日本人學去的也是煎茶法,當時日本人的確是會煮茶的
在那段時間,日本文化主流其實是唐文化,而日本茶道,在平安時代早期,其實是學習的唐朝茶會的形式。(其實這種茶會中,茶並不是主角,只是一個以茶為媒介的聚會形式罷了)
不過到了平安時代中晚期,日本本土文化開始逐漸發展,而且,這時遣唐使也停止了(當然了,這時唐朝都被滅了),日本文化開始自己獨立發展的階段,而這一階段,傳入日本的茶道基本上已經處於荒廢的狀態。
這一狀態直到鎌倉幕府時期,榮西禪師從天目山帶回茶籽、茶具,才重新開始,而這時已經到了12世紀末,中國已經是宋朝了,而他所著的《吃茶養生記》也隨著《興禪護國論》而一起被當時的鎌倉幕府所接受。(我一直以為,《吃茶養生記》能被接受,完全是因為《興禪護國論》戳中了當時幕府的G點,使得榮西禪師的思想在當時有了強力的支持者,至於《興禪護國論》的問題,太複雜了,在這裡就先不說了)
榮西禪師從宋朝帶回去的,自然是宋朝對茶葉的利用方法,也就是點茶法,而點茶法,很顯然已經不煮茶了。
正是在宋朝點茶法的基礎上,經過武野紹鷗、村田珠光、千利休的不斷發展,日本茶道終於成形,雖然後來也有一些發展,但從根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對於茶葉的利用方式,基本還是源於宋朝時期的點茶法,在這種方法中,並沒有煮茶的步驟。
4、關於鐵壺
現在許多人都會用鐵壺煮茶,別管是不是日本產的,但其實這個東西,原來並不是用來煮茶的,而是燒水的,是日本茶道用具中茶釜的變形,由於傳統的茶釜是沒有提梁和出水口的,只是一個類似於圓鍋的東西,所以想要出水的話,需要用柄杓往外舀出來,使用起來並不方便,所以在幕府末年,發明了加上提梁和壺嘴的燒水器。
日本有沒有人用它來煮茶我不知道,反正在傳統的日本茶道中,它最多就是個備水的器具謝@藺佳 邀~感覺太酸爽~然~看到問題的時候還是先收斂
首先,「煮茶」在中國,尤其是大陸地區並沒有消失,酥油茶啦~黑茶啦~都還是煮茶的形式。至於像《茶經》中提到的煮茶方法不常見,乃至給人一種「消失」的錯覺,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第一,現存的《茶經》其實都很難說就是當年陸羽的心得(只是本人猜測,未曾考證,不足為信)。第二,現今的茶不適合使用煮茶的方式。第三,現今的社會狀態不適合煮茶。以上三點不需細說,大家都可理解。
而,為何還能在日本保留下來,那就是中日文化間的區別,這往大了說說不清的。
所以,怕是要辜負這寶貴的「邀請回答」。
但,總得留下些什麼證明老夫來過。
推薦閱讀《茶之書》(最有名的那本),《茶道入門》(台灣林瑞宣),還有中華書局出的一冊《茶譜 煮茶小品》(尚未閱讀,可能有幫助)。【習慣了在書里找答案的人真是卑鄙無恥,哈哈哈】如有收穫歡迎分享。
那就這樣吧。謝邀。
這個問題已經被修改了幾次,好像現在的修改也不嚴謹,仍然會有很多人噴。
這幾天一直在忙別的事。中午見了一個多年不見的朋友,他現在一部分業務就是南部鐵壺,於是想起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圖多殺貓,請謹慎打開。
----分隔線-----
在知乎寫了一個關於茶道的專欄,參見:
茶道的起源是個笑話 - 遠方的茶和理想國 - 知乎專欄
最近還準備陸續對日本茶道做一些展開的分析分享大家,請關注專欄遠方的茶和理想國 - 知乎專欄
----分隔線-----
其實我想,題主的問題無非是:
為什麼日本飲茶是那樣的,而中國飲茶是這樣的?
其實這個問題還要再引申一下,就更加有趣,一直以來我也一直想回答一個這樣的問題:
茶無疑是從中國傳出去的,那麼為什麼日本飲茶是那樣的、英國飲茶是那樣的,而中國飲茶就是這樣的?上圖,日本的茶道。
上圖,日本的茶道。上圖,傳統英國下午茶。
上圖,傳統英國下午茶。上圖,中國的綠茶。
上圖,中國的綠茶。
一撮中國茶葉,漂洋過海為什麼變成了這個樣子?而在茶的母國,又是怎樣變成了這個樣子。這才是有趣的比對。
為什麼日本產生了茶道?茶道的本質是什麼?茶道的營銷模型是什麼?茶道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內幕?
- 煮茶是怎麼一回事兒
到了唐代,在中國,飲茶漸漸流行。陸羽是一位有名的飲茶愛好者,到處喝茶試水,並著茶經。但是其實茶經對後代影響遠沒有我們以為的那麼大。陸羽稱為茶聖,某種程度上也只是過譽。
陸羽盧仝時代,茶是煎的。也就是茶和其它東西放在一鍋里煮。
煮茶,到中國當代其實也還有。西藏、內蒙、新疆一些地區,牧民習慣將茶和水共煮後兌入牛羊奶,或者索性將茶與奶共煮。一些地方還要再加入鹽或者酥油之類。雲南的烤茶是另一種煮茶的方法:茶在陶罐中烘烤變色,倒入水再煮。
這些煮茶的方法,其實都是唐人煮茶之風的繼承。陸羽的茶湯里,除了水之外,還要有鹽、蔥姜、煮出來的茶,大概是這樣的:或者是這樣的:
或者是這樣的:飲茶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茶是一種男女老幼皆宜的飲料。熱水烹茶,令人類遠離水中的病菌與寄生蟲。我們注意到,茶中的添加物熱量都很低,基本也不會因為飲茶有飽脹的感覺。所以在中古娛樂貧乏(沒有電視手機報紙雜誌),茶爐邊可以打發掉大半時間。排遣寂寞很重要,排遣寂寞是僅次於吃飽肚子和找到性伴侶的人類重要生活。現代娛樂業就建立在這一基礎之上。
飲茶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茶是一種男女老幼皆宜的飲料。熱水烹茶,令人類遠離水中的病菌與寄生蟲。我們注意到,茶中的添加物熱量都很低,基本也不會因為飲茶有飽脹的感覺。所以在中古娛樂貧乏(沒有電視手機報紙雜誌),茶爐邊可以打發掉大半時間。排遣寂寞很重要,排遣寂寞是僅次於吃飽肚子和找到性伴侶的人類重要生活。現代娛樂業就建立在這一基礎之上。
煮茶其實不僅限於茶,包括炒米、麵糊、樹葉、桔皮等等都可以作為原料,這就解決了原料不足的問題。令煮茶的習慣可以從高門大宅普及到尋常百姓。煮茶的方法很快隨著大唐的繁榮,傳入周邊地區。主要是和唐交流比較頻繁的地區,北方、西北和西南。
煮茶時代最重要的茶具大概有這麼幾種:鍋子、爐子、茶碗和茶杓。我們想來這幾樣東西就足以煮茶……
煮茶的燃料,在唐代大約是木材和炭,煤的使用在當時並不普遍。
煮茶所用的茶,當時多製成茶餅。唐代茶餅製作,現在考據說是茶葉蒸後搗製成餅。晾曬烘乾而成。飲茶的時候還要切碎研磨。看起來還是挺麻煩的。
茶的形態其實和茶具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尤其是茶碗。可以說茶推進了陶瓷的發展,陶瓷的發展也改變了陶瓷。
唐代的碗主要有幾種:金、銀、銅、陶、瓷、木。其中陶瓷主要是北方的原始白瓷和南方的原始青瓷。大概是這樣的:你感覺一下。這就是唐代的邢窯白瓷碗。
你感覺一下。這就是唐代的邢窯白瓷碗。
2.傳到日本的是宋茶
在這種碗中烹茶,茶湯透明度神馬的,可能沒多重要了……
唐代是茶的發端時代,這個時候茶還是一種相對罕有的飲料,飲茶的器具也未定型,飲茶的儀式和禮儀也沒有齊備……
煮茶的方法傳到日本,有這樣的記載:
據《日吉神道密記》記載,公元805年,從中國留學歸來的最澄帶回了茶籽,種在了日吉神社的旁邊,成為日本最古老的茶園。至今在京都比睿山的東麓還立有《日吉茶園之碑》,其周圍仍生長著一些茶樹。
與傳教大師最澄從中國同船回國的弘法大師空海,在日本弘仁五年(公元814)閏七月二十八日上獻《梵字悉曇子母並釋義》等書所撰的《空海奉獻表》中,有「茶湯坐來」等字樣。
《日本後記》弘仁六年(公元815)夏四月癸卯記事中,記有嵯峨天皇巡幸近江國,過崇福寺,大僧都永忠親自煎茶供奉的事。永忠在寶龜初(公元770年左右)入唐,到延曆二十四年(公元805年)才回國的,在中國生活了三十多年。嵯峨天皇又令在畿內、近江、丹波、播磨各國種植茶樹,每年都要上貢。《拾芥抄》中更近一步說,在當時的首都,一條、正親町、豬熊和大宮的萬一町等地也設有官營的茶園,種植茶樹以供朝廷之用。
日本當時是如何飲茶的?從與永忠同時代的幾部漢詩集中可以發現,日本當時的飲茶法與中國唐代流行的餅茶煎飲法完全一樣。《經國集》有一首題為《和出雲巨太守茶歌》描寫了將茶餅放在火上炙烤乾燥(獨對金爐炙令燥),然後碾成末,汲取清流,點燃獸炭(獸炭須臾炎氣盛),待水沸騰起來(盆浮沸浪花),加入茶末,放點吳鹽,味道就更美了(吳鹽和味味更美)。煎好的茶,芳香四溢(煎罷余香處處薰)。這是典型的餅茶煎飲法。
宋代的中日交流顯然比唐代更多,至少在留學僧數量上。宋代也有了比較大宗的對日貿易,各種茶具能夠被留學僧和商人輾轉帶到日本。
上圖,宋代建窯盞,茶具。黑色和窯變的斑點是建窯盞的典型特徵,黑瓷也和宋代的團茶飲用習慣息息相關。
在宋代,禪院茶已經形成了比較系統的儀式。這個可以理解,搞迷信活動的最喜歡弄各種儀式,廟宇、神像、文字、經書、法事……甚至吃一頓飯、喝一碗水,都要有一定的禮法、流程、規矩。這些儀式最能讓人沉浸其中,感覺到集體生活好、我佛莊嚴等等。上圖,宋人鬥茶圖。鬥茶圖是宋畫里的一個成熟題材,上兩幅畫能看到宋代市井鬥茶的一些要素和情趣。帶有長流的壺是典型工具,茶碗相對較小等等。
民間和士林的飲茶,當然和這個另有異趣。宋時文人講究的是鬥茶和茶戲,一則側重奢豪品味,一則側重藝術情趣。高級人兒喝龍鳳團茶。僧人當然用的也是團茶茶餅之類,因為僧人用茶與佛事結合在一起,用量也比較大,想來對茶本身的要求就不會特別特別高。過程中更重視的是對茶具的使用、在茶事(佛事)中每個人的言行舉止的約束。
日本和尚榮西從天台山帶回了飲茶的習慣,也帶回了茶的種子,並且在拇尾山栽種,這開始了日本茶道的起始。
隨後,隨著中國寺院飲茶所用的「檯子」被帶入日本,日本開始了檯子茶的時代。而隨著民間交流的加深,日本也開始借鑒了宋人的鬥茶風氣,開始了日本式的鬥茶。在鬥茶會上,茶是以進口飲料的身份出現,並且與進口的中國文具一同陳列,在鬥茶的過程中,這些進口文具作為賭勝的獎品,獎勵給奪冠的人。
茶、飲茶的儀式、飲茶的器具,從一開始就是屬於上流社會和富裕階層的東西。日本曾獲曾經3.室町時代的書院茶,相當於中國的元明時代
這種鬥茶的風氣,形成了日本書院茶的流脈。
在書院茶時代,來自中國的進口物品一直是一種重要的主題,中國的瓷器、銅器、筆墨紙硯、傢具(檯子)等等,成為主人可堪炫耀的財富,那會兒桌上有個中國的青花大花瓶,大概和今人門前停一輛保時捷的感覺差不多榮耀。書院茶崇尚來自中國的器物,那會兒中國器物也確實華麗非凡。青花瓶子在那個粗朴的時代,格外美艷絕倫。抽空大家看一下黑澤明的電影,就可以知道一般日本武士階層的生活也基本就是窮困、粗糙、蓬頭垢面了。
日本自古就有搜集中國珍奇的傳統。足利義政時期能阿彌組織將義政的擦到收藏編列成冊,就是所謂的東山御物。從而將來自中國的器物,通過編列官方目錄的方式,將其價值上升到國寶水平。
但是明代正好是中國海禁封關的朝代,中日沒什麼正經貿易,走私來的東西也不穩定,中國瓷器供應遠遠趕不上日本貴族和富裕階層的需要。普通茶人根本玩不起所謂書院茶。奢靡昂貴成為書院茶的瓶頸,這個時候出現了一位貫通禪院茶和書院茶以及日本本土文化的大師。千利休。4、扭轉進口奢侈品消費的一代大師千利休
寫到千利休這裡,我有點猶豫。我本人也是最早讀了滕軍先生的《日本茶道文化概論》作為基礎讀物的。對千利休這位大師也很崇敬。但是作為一個營銷人,我總認為一個如此規模巨大的產業和流派,在文化的表象之下,必然有更深層次的技術因素、營銷因素和經濟因素作為支撐。實際上通過最近幾年的思考,我對千利休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我們知道,織田信長、豐臣秀吉所處的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是日本內亂頻仍的時期。內戰打的就是錢,內戰的錢本質上當然是用糧米計算,但是高級官員的賄賂、藩國之間的交易往往不可能真的用幾百萬石糧米來搞,這個時候濃縮了財富的貴重物品就有了用場。
茶道具就是這種便於攜帶的貴重物品。
歷史上織田信長是非常喜歡茶道具的,茶道具甚至成為他發動戰爭的動因,(當然實質因素可能遠遠比茶碗更複雜)這就是所謂的「名物狩」,據說信長的名物收藏多達220件。後來這些名物除了損毀外,多半被豐臣秀吉繼承。
千利休是堺市商人的兒子,是日本一代茶人武野紹鷗的弟子,並且得了村田珠光真傳印可。後來千利休做了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的茶道師範,相當於是豐臣秀吉這一陣營的茶道活動最高管理者。在豐臣秀吉時代,茶道活動具有政治上的意義。豐臣秀吉主辦的北野大茶會,相當於宣示豐臣秀吉對日本全境的權威,也通過天皇的出席,肯定了這一權威。
歷史上堺市和茶道的關係非常密切。
堺市、博多的商人壟斷了南蠻貿易。堺市也出了不止一位茶道大師。事實上織田信長、豐臣秀吉時代並稱天下三大茶人的:今井宗久、津田宗及和千利休,都是堺市人,其出身都是堺市的富商。通過這種出身,不知道你是否看出一絲端倪?我大膽假設,茶貿易和茶具貿易(尤其是中國進口的高檔茶具貿易)是一項有厚利可圖的生意,而作為重要港口進行海外貿易的堺市,少不了這類商人。千利休17歲開始向天下知名的茶人武野紹鷗(又是堺市的)學習(學費便宜不了),又在學徒期間就能動手買到武野紹鷗都動心的唐物青瓷花瓶,他家中的資材以及家中對他從事茶道學習的投資都不會小。
9月8日更新
剛才Iphone6屏幕摔碎了,心情不好。坐回來開始更新。受到了系統茶道教育,天資聰穎,氣度宏大的千利休,對茶道事業有不同的規劃。
傳統上,日本茶道是追求和極度追求來自中國的茶道器具的。青瓷瓶、青花瓷瓶、銅瓶、天目盞……
甚至在中國本來是很不值錢的東西,在日本茶道家的推崇下,都成為價值連城的東西,比如這個:上圖《唐物肩沖入》,是茶道中的一個重要道具,叫做濃茶小罐的,在中國,它只是一般家庭用來承裝調料的帶釉的陶瓶,在日本,則會配上象牙蓋子,成為極珍貴的道具。一般外面還會用錦囊之類的反覆包裹。
上圖《唐物肩沖入》,是茶道中的一個重要道具,叫做濃茶小罐的,在中國,它只是一般家庭用來承裝調料的帶釉的陶瓶,在日本,則會配上象牙蓋子,成為極珍貴的道具。一般外面還會用錦囊之類的反覆包裹。
(如果中國的商人和陶匠知道這種仨瓜不值倆棗的東西都能在日本賣到價值數十萬石,估計早發它幾大船過去了。果真如此,想必那些將軍大名之類就要破產一批。)來自中國的道具數量稀少價格昂貴,一方面不足以滿足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千利休也看到這種道具生意中巨大的利潤。於是積極尋找本土的替代方案,按照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山寨貨。
這種山寨貨的思路是,用廉價的高麗瓷碗和重新設計燒造的廉價的日本茶碗,代替來自中國的昂貴的華麗的天目茶碗。用廉價的竹子切削的花瓶來代替昂貴的中國青銅花瓶,用廉價的日本瓷水桶來代替中國的青花瓷水桶……
總之,給一切昂貴的茶道具找到廉價的本土解決方案。但是,你以為就這樣就OK了嗎?當然不!利休還設計了一套適應本土廉價山寨貨的文化表述,也就是產品說辭,來證明本土的這些山寨貨是更適合日本的、更有價值的、更加美好的茶道具。
這個本土的文化表述叫做情懷………………啊不,叫做「清靜和寂」。千利休將禪宗、老莊思想和飲茶儀式和日本經濟結合起來,形成了全新的理論系統。並且通過一系列的藝術實踐,來推動這一理論的傳播。然後從這裡開始,千利休就走向了自己的死亡。
【未完待續……】
千利休終於出場,然而我們的討論才剛剛開頭……
先回答「哪個鬼告訴你煮茶在中國消失」吧╮(╯▽╰)╭
哪有消失~我們喝擂茶也是將茶葉研磨碎,開水沖下去加上鹽、花生、芝麻、炒米、有時會在研磨階段加入如羅勒等等的香料。家家戶戶都備著一個碾缽和一支石榴木做的碾棍,所以你要不信的話,你現在過來,我擂一碗給你喝。謝 @藺佳 邀請
煮茶在中國並沒有消失,而是轉入一個比較小眾的狀態。與「從地方到中央,人手一隻不鏽鋼。」的泡茶大軍相比,煮茶在日常的社會主義建設工作中基本消失殆盡。鄰邦日本卻保留了煮茶的傳統,並發揚光大,形成了以煎茶為龍頭,抹茶玄米茶等齊頭並進的發展狀態。
想必知乎上應該有不少抹茶控吧,嘿嘿。為什麼同樣繼承了唐朝的茶文化卻發展出了截然不同的飲茶方式呢?
這要先了解茶的發展過程。中國的茶葉製作經歷了以下幾個過程:
1. 晒乾
最開始的時候,茶與蔬菜一樣都是用來吃的,從茶樹上摘下來的茶葉扔到鍋里熬熬煮煮就可以直接吃了。古人就是文藝,把煮出來的這一鍋菜葉子叫做「茗粥」。在茶還沒有發展到我們現在所熟悉的樣子的時候,茶葉裡面是要加調味品的。要是難以想像,就腦補下涮著茶葉吃火鍋的感覺。在這個階段,古人直接用晒乾的方法保存,所以那時候的茶葉與現在的香菇啊木耳啊,差不太不多。下圖就是剛摘下的茶。
2. 蒸青
剛摘下來的茶葉吃到嘴裡和吃草的感覺沒兩樣。我們勤勞勇敢敬業奉獻的先輩就利用蒸制的方法處理茶葉。蒸青的制茶過程可以總結為蒸茶,定型,烘乾。好像有點像做髮型的感覺。在蒸青的初級階段,茶葉以餅狀出現在消費者手中。到了宋代,為了進一步催發茶的香味,減少茶中的苦澀,出現了散茶。下圖的蒸青茶還保留著茶葉本身的色澤,但已經去除了草的味道,並且抑制了茶葉的苦澀。
3. 炒青
再經發展,制茶技術從蒸進入到炒的過程。炒青通過殺青,揉捻,乾燥三個過程,以抑制茶葉氧化,保留茶香,並延長保存時間。炒青出現於唐朝,在明清時期淘汰蒸青成為主要制茶工藝。細節可在百度百科中找到,就不多說了。經過炒制的茶葉,色澤上已經失去了翠綠的感覺,但茶的香氣濃郁。好的茶葉即使不沖泡也能聞到撲鼻的清香。從製作工藝上看,中國的茶葉大都是炒青的,而日本以蒸青為主。
一般炒青的茶葉用開水沖泡即可,某些綠茶甚至不能以沸水沖泡,過高的水溫會產生咖啡鹼,破壞口感。一般來說,茶葉愈嫩綠,水溫愈低。高溫水會迅速將嫩葉燙成黃色,茶的色香味都會受影響。如果再用煮的辦法,那口感基本不能入嘴了。因為蒸青過程需要保持在100攝氏度,所以蒸青的茶葉用開水沖泡的方法並不適用。用煮茶的方法才能萃取出茶葉中的味道。使用沖泡的方法,茶味會顯得暗淡,並且大量茶氨酸等物質還保留著茶葉中,多浪費。
所以說,中日兩國間茶文化差異根本不在於泡煮方式上的差異,而是在於茶製作工藝上的差異。那麼為什麼中國的茶葉用炒的,日本的茶葉用蒸的呢?我覺得有三個原因。
第一是緯度上的差異。中國的茶園大都處在北緯三十度區域,龍井,碧螺春,銀針,毛峰都出產於北緯三十度。而日本靜岡縣等茶園的緯度在北緯35度左右,屬於高緯度。高緯度地區出產的茶葉較低緯度地區出產的相比,茶樹越冬期長,晝夜溫差大,茶葉內茶綠素、茶氨酸內含物質的積累高,茶葉也較老。所以說,低緯度地區出產的茶葉更適合沖泡,而高緯度地區的茶葉更適合煮制。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在唐朝時期茶葉都是煮著喝的,因為當時經濟文化中心在北方,茶葉也大都是高緯度茶。後來到了明清時期,經濟文化南移,茶園緯度降低,炒青替代了蒸青。所以在唐朝就出現的炒青,到明清時期才最終發揚光大。
第二是產量上的差異。2014年中國的茶葉產量約為200萬噸,日本的茶葉產量約為10萬噸。人口相差10倍的國家,茶葉產量差了二十倍,人均茶葉量相差了兩倍。這也就迫使日本提供茶葉的額外用處才能彌補本國茶葉產量上的不足。所以抹茶在日本得以發展並傳播影響到全亞洲甚至全世界。
第三是文化上的差異。嗯,這一點我沒什麼想說的。無論什麼差異,七扯八扯的總能扯到文化上。這點還煩請讀者自由發揮。
最後,總結一下,煮茶與泡茶的的差異根本來源於茶葉出產低的緯度高低:緯度高,用蒸青,適合煮著喝,緯度低,用炒青,適合沖著喝。什麼產量啊文化啊,只是我用來湊個數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嘛。並沒有消失,只是在中國已經很少了。
除此之外,在中國消失的原因很簡單,喝起來麻煩不說,還不比我們現在喝的茶好喝,甚至也沒泡的茶好看。
但發展到現在,煎茶和中國現在喝的泡的茶並沒有優劣之分,因為現在的日本煎茶已經不是當初剛剛從中國傳過去的樣子了,同樣在發展,只是走的路子不同罷了。其實本來是不敢也不需要我再加一個回答了的。但實在是看某個只會打繁體字的答主的答案不爽…
題主問這個問題正反應了中國現在最主流的兩種思想崇古和崇洋
我估計如果是這樣,知乎上將充斥著
崇古的覺得以前的東西比現在的好,崇洋的覺得外國的東西就比中國好。
這個題目簡直是崇古和崇洋的交集。
其實嘛,就是否認現在而已。
______________
我們不如這樣做兩個假設:
中國沒有發明炒茶的工藝,而是繼續發展抹茶茶道煎茶等.而日本則發明了炒茶的工藝。
大陸沒有及時推行簡體字,而是蔣介石先在台灣推行了簡體字,以至於大陸使用繁體字至今。
…
…
…
』』為什麼日本發展出了沖泡的日本茶,而中國沒有發展出來,依然是喝抹茶和煎茶?』』
』』為什麼台灣使用簡潔方便的簡體字,而大陸仍然使用複雜繁瑣的繁體字?」謝邀。
中國是最早發現並使用茶葉的國家,擁有幾千年的使用茶葉的歷史,以及茶葉在我國極廣大的範圍內都有使用,由此分化出對茶的使用方式很多,非常多。
從一開始,對茶的使用方法和定位十分的模糊,沒有固定的一種套路。但大抵可以分為三類:藥用,食物,飲料。這三大功用造成了不同的製作方式和食用方式。將茶葉作為藥物來使用大概是茶葉最早的使用方法了,本草中記載茶的藥性偏涼苦,用於降火。而且茶葉也是醫藥的老祖宗神農氏發現的。
唐代的煎茶法,製作時還要加入蔥、姜、橘皮、茱萸等調料,做出的這碗茶好像兼有食物和飲料的功能,有點類似於我們南方人喜歡喝的湯。
宋朝的點茶法,製作更加繁瑣,更趨近於飲料。點茶法和日本抹茶法有相似之處。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被日本發揚光大了吧。
明清盛行的泡茶的方法,這是純飲料了。這也是現今流行的功夫茶的根源。
西藏的酥油茶、蒙族的奶茶,近似於半食物半飲料的性質。
侗族、土家族的油茶,就直接算是一道菜了,純是食物性質了。
關於茶的製作方法與使用方法豐富至極,無論是煎、泡、煮,還是磨成粉沖泡,用哪種方法是要看到底是做藥用、做食物用還是作為純飲料食用。而且,煮茶並沒有失傳啊。
只能感嘆我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了。同時,關於喝茶這件事的定位也有不同。我們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裡有茶;文人八雅:琴棋書畫詩酒茶花,這裡也有茶。一個是俗到不能再俗的日常瑣事,一個則是文人士大夫推崇的雅事,但都與茶有關。除思想文化、社會階層等等原因外,也是與茶的功用不同有關的,開門七件事中的茶更強調食用性多一些,文人雅事中的茶則是純粹將茶當飲料用了。
最後,題主題目的意思我看不太清楚,是說日本的抹茶茶道為什麼保存至今,而與此相似的宋代點茶法卻失傳了的意思嗎?
希望這樣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因爲有人認爲大陸人使用繁體字是爲了「復古」和「懷舊」,並且認爲質問一個使用繁體字的大陸人「爲什麼不去用甲骨文」是一種很合乎邏輯、甚至很機靈的反應。
因爲制訂規則的人認爲「爲了『教學和研究需要』,某些出版物可以『酌情』使用繁體字。」(因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規定播音時只要有超過四秒的空白就算播出事故聰明速度我的屁股。)
因爲有人認爲事物是發展的。
因爲所有國家的人都在說中國變化速度快,但除了上不了網和聽不了演唱會的時候,很少有人記得文化審查萬年不變。
因爲:
抹茶的興起完全不是因為日本。
而是因為,蛋糕。
謝@藺佳 邀,試答一下。
日本保留的並不是「煮茶茶道」,而是「煎茶茶道」和「抹茶茶道」
雖然很多答主認為煮茶並沒有在中國消失,但是我認為據我所知絕大部分喝茶者都是沿用明清時期的「泡茶」法,不僅是煮茶很少見了,煎茶、分茶也很少見了, 分茶可是被稱為茶百戲水丹青,古代好的拉花師在茶上畫個山水都是不成問題的。
但是嚴格地來說現在煮茶習慣在很多少數民族地區還是存在的。中國古代的煮茶源於茶葉的食用和藥用,早期的煮茶,是茶葉加薑片啊桂皮啊薄荷呀等等再撒點鹽煮成湯喝的(腦補一下也是蠻酸爽)。唐楊華《膳夫經手錄》記載「茶,古不聞食也。近晉、宋以降,吳人財其葉煮,謂之茗粥。」都茗粥了,你想想得加多少東西,差不多就是我們現代喝的羹湯了。所以陸羽才在茶經里說「或用蔥、姜、棗、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白沸,或揚令滑,或煮去沫,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意思是這特么加這麼多亂七八糟的東西,這茶湯不就跟下水道的廢水一樣嘛,怎麼還這麼多人愛喝啊我也是理解不能了(答主也是無法欣賞啊...)但是「習俗不已」,就是當時仍然很多人沿用這種飲茶方法。
答主沒去過日本,也沒喝過正宗的日本茶道,也沒怎麼讀過關於日本茶道的書,並不是很能解釋出為何日本反而流行起了煎茶和抹茶茶道。不過日本的煎茶茶道並不是源於唐代的煎茶茶藝,我看過的一本丁教授的書是認為日本的煎茶茶道實際上是以中國明清時期的泡茶茶道為基礎的。日本的抹茶茶道是以中國宋元時期的點茶茶道為基礎,這個點茶茶道又稱分茶,就是我前面提到的「茶百戲水丹青」。我自己除了基礎的蓋碗泡紫砂壺泡玻璃杯泡,其他的泡法既不會泡也沒喝過(TAT),所以就只回答題主的前半個問題好啦~
俗話說唐煎宋點明泡,就是唐朝時,煎茶開始流行起來。古代勞動人民發現,把茶葉晒乾蒸汽殺青以後更好保存,所以就開始製造茶餅。在喝茶的時候,先炙烤去茶的「生」味,然後再碾磨成顆粒大小均勻的小粒,經過一沸二沸三沸,最後煮出的茶湯味道更純真更好喝了。
所以其實煮茶消失的兩個原因其實就是,煮茶不好喝,煮茶不方便。我覺得茶藝的本質也是在優雅的情況下最方便地泡出最好喝的茶湯。
宏大之發問,往往帶來答者之語塞。無論中國或日本,茶學、茶史、美學、茶文化、風土人情之變遷,皆非苦讀、勤學、慎思而不能了解,怎麼可能從這三言兩語中得到答案?
今世之人,多為飲茶之美所誘惑。略有所得者,必夸夸其談,搖頭晃尾,恨不得天下人盡皆知。或不得其旨,疑竇叢生,萬論之中,擇旁證而自我推敲,強做解人。
去讀書吧~
日本現在的抹茶,起源於現浙江杭州市徑山區,徑山寺。據說目前徑山寺依舊在重大節日有茶道表演的傳統。
茶文化,一直隨著年代發生著變化。沒有最正宗,只有適合。中國到現在,茶文化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例如明前茶的熱銷,這在古代明前茶基本作為祭祀祖先之用,並非作為飲用。新茶几乎都是明後至穀雨時分。徑山茶早在唐代之前就列為貢品,而龍井茶擇是在清代才被列入皇室的豪華午餐。而如今,大多人只知龍井 卻不知徑山。
題主,你造不造我們潮汕人不喝茶會死的!!我還沒十歲就會自己泡茶了,一喝一下午。我們喝茶講究極致,一次一茶盅這麼大小時候還越喝越渴,少就少,一泡茶還要泡半天。
小時候還越喝越渴,少就少,一泡茶還要泡半天。
潮汕人喝的都不是茶,是理由,是情懷,是借口,比如做客叫來喝茶,喝茶還一般不吃點心,越喝越餓,一杯茶苦的要死,我爸說他見過有人把一般的茶葉沖成下面那副模樣 ╯-_-)╯┴-┴ 這不是坑爹嘛,還是坑我爹不知道你們那是怎麼樣,反正我們上一代,這一代,和下一代都會繼續喝茶,喝茶是潮汕的文化,也是風俗習慣,我相信一百年內是絕對不會變的!
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唐煮宋泡明炒,恰巧茶是在唐朝傳到7日本去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