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在外國怎麼治?

家裡長輩有得糖尿病的 一直在吃中藥,效果不好,血糖還是高,本人建議採取西醫打胰島素治療,但親戚是中醫,說了好多打胰島素的弊端。所以想了解一下外國是怎麼治療糖尿病的,效果如何?謝謝


有人曾經在全中國最好的糖尿病醫院陪過床,所以奉勸我如果只是在哪兒聽了一耳朵、看了一眼,就閉嘴。


上圖是美國臨床內分泌科醫師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簡稱 AACE)2013 年發表的糖尿病管理指南《AACE Comprehensive Diabetes Management Algorithm》當中的一頁,描述了該協會基於循證醫學證據推薦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流程。

AACE 創建於 1991 年,是美國內分泌臨床領域最重要的學會之一,在全球擁有超過 6000 名會員。該學會發布的糖尿病臨床診治指南,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相關疾病指南之一。尤其它的臨床常規(algorithm),藉助直觀、清晰的圖形,指導臨床醫師工作。儘管欠缺彈性,但從中往往可以窺出重大的臨床思維、藥物變動。

從這張流程圖能夠發現,對於糖化血紅蛋白(HbA1c,或 A1c)小等於 9.0%,或大於 9.0% 但無併發症的 2 型糖尿病患者,推薦初始口服藥物治療,單葯、雙葯,必要時三葯聯用,而生活方式的管理貫徹始終。

  1. 二甲雙胍(metformin)仍然是 2 型糖尿病藥物治療的基石,依靠其療效、安全性,潛在的大血管併發症改善,已經獲得世界範圍的認同。
  2. GLP-1 受體激動劑(GLP-1 RA)、DPP-4 酶抑製劑(DPP4-i)是近年來才出現的藥物,以「腸促胰素」這一嶄新機制發揮降糖療效。因為體重優勢,以及可能的 β 細胞保護功能,它們誕生之初即備受矚目。由於臨床證據的不斷積累,它們的地位不斷上升,不過 AACE 在本常規中的推薦屬於比較激進的。
  3. α 糖苷酶抑製劑(AG-i)是中國大陸廣泛使用的降糖藥物。但因為歐美人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的差異,國外普遍地位不高。
  4. 鈉-葡萄糖轉運體-2 抑製劑(SGLT-2)同樣是近年來新葯,也是目前唯一的非胰島素途徑降糖藥物,目前缺乏足夠的臨床試驗證據和經驗。
  5. 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受制於心血管安全性的疑慮,推薦地位明顯降低,2013 年末 FDA 重新考量相關數據後,放鬆其監管,不知能否東山再起。
  6. 磺脲類、格列奈類促泌劑儘管療效優良,但體重、低血糖、心血管安全性均存在顧慮,故已不建議使用。至於考來維侖(Colesevelam)、溴隱亭(Bromocriptine),國內外均應用較少。
  7. 對於 HbA1c 大於 9.0%,同時合併併發症的糖尿病患者,或者 3 種口服降糖葯仍然血糖控制不達標的患者,推薦開始胰島素治療。

該指南的糖化血紅蛋白控制目標依舊是 6.5%。除降糖治療常規外,AACE 的指南還包括以下內容:超重、肥胖人群以併發症為中心的護理模式;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治療常規;血糖控制目標;加用、強化胰島素治療常規;心血管風險因素管理常規;降糖藥物安全性比較;AACE 診療常規的治療原則(共 16 條)。

原則指出:

  1. 優先最小化低血糖發作、體重上升風險,事關患者的安全、依從、費用支出。(第 5/6 條)
  2. 初始治療,安全性和療效應當先於藥物支出考慮。(第 10 條)
  3. 速效胰島素類似物優於常規胰島素,長效胰島素類似物優於中效(中性魚精蛋白鋅,NPH)胰島素。

我極力反對患者和患者家屬根據指南、專家共識,自我用藥或調整藥物劑量。因為臨床工作中,患者的情況各不相同,指南、專家共識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結合臨床工作者自身的經驗綜合判斷。同時,國內、外的疾病治療,往往由於經濟、理念、習慣等存在差異,更不應該簡單套用國外的治療模式。我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各位:請遵醫囑

本文附圖版權為 AACE 所有。


這位知友,別玷污了「中醫」這個名號。

現在的世界是扁形的,如果國外有更好的治療方案,你以為國內的醫師會不知道?何況是針對糖尿病的。
國內方法就是國外在用的。甚至我國醫學界的大牛治療糖尿病的經驗要比國外的多許多。
問:「糖尿病怎麼選擇用藥?」才對啊,少年。

正文:
我們所謂的糖尿病其實有許多分類的,具體親,可以看看:糖尿病目前最小的發病年齡是多少歲?
其中以1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多見。
一、正常人有胰島素嗎?它是用來幹嘛的?
正常人體是需要有胰島素的,其由並僅由胰島B細胞分泌。
作用簡單點說:根據能量守恆定律(突然感覺上檔次了),人體的運作需要能量。你吃東西,通過食物的消化、吸收穫得能量,能量以血液中的碳水化合物(直接供能物質)體現。而人體細胞、組織、臟器如果需要攝取、利用這些碳水化合物,則需胰島素與細胞上的胰島素受體結合以打開利用碳水化合物的通道。如圖:


所以你看到啦,胰島素是機體自己有的。

二、為什麼部分糖尿病病人一開始就需要胰島素治療?
其實糖尿病分為許多種類別,精簡點分為1型、2型、妊娠期糖尿病及其他,具體請參考:糖尿病目前最小的發病年齡是多少歲?中的分類。
A.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必須使用胰島素治療。因為其病因是胰島B細胞功能的缺陷導致機體體內胰島素的絕對不足。注射胰島素僅僅是補充而已。
人進食,引起血糖升高,又由於胰島素不足導致血糖無法被利用、無法下降至正常範圍內,可以引起所謂的「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a.體重減輕、乏力:細胞能量不足。b.口乾、尿多:血液滲透壓高。c.多食:機體對於能量的渴求。
B.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是多種的,目前認為也是需要應用胰島素治療的。(這裡不是重點,就不展開了)。
C.其他。

三、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藥是什麼原理?什麼樣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應用到胰島素治療?
1.其實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藥目前來說主要不外乎:
a.抑制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釋放:如二甲雙胍、阿卡波糖等。
b.促進機體胰島素的釋放:如格列齊特(達美康)、格列美脲、瑞格列奈等。
c.促進胰島素的利用:如羅格列酮等。
d.補充胰島素。
a.b.c都是口服用藥。目前胰島素都需皮下、肌注、靜脈用藥。(據報道目前噴霧製劑在國外已經上市)。
2.什麼時候需要用到胰島素:
a.患者無法耐受口服藥物的副作用:如腹瀉、納差、腹痛等。
b.患者口服其他藥物仍無法控制血糖。
c.出現急性併發症時:酮症酸中毒、高滲性昏迷等。
d.出現慢性併發症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等。
e.出現嚴重合併症時:感染、創傷、手術、應激等。
f.部分年輕的2型糖尿病患者為保護其殘存胰島功能。

四、誤區:
許多人認為胰島素會依賴、成癮。其實錯了。
患者治療糖尿病需要持續應用胰島素,是因為他需要,而不是胰島素成癮。
也有許多2型糖尿病患者在需要應用胰島素的病情、病因去除後可以重新轉回口服藥物治療的。


五、胰島素的副作用:
A:首要副作用:低血糖:
B:長期應用的副作用:
1.疼痛 胰島素注射引起的疼痛是很輕微的。
2.感染 注射部位的感染,
皮膚不潔、注射時無菌操作不嚴有關。
3.皮下淤血 由注射時損傷皮下毛細血管引起。
4.脂肪墊 由於長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島素,可刺激皮下脂肪增生肥大。
5.體重增加 注射胰島素後常引起腹部肥胖,老年糖尿病患者多見。
6.胰島素抗藥性。
7.胰島素外溢。
8.屈光不正。
9.胰島素抗體。
10 胰島素水腫。
C:長期使用下,未能明確但有部分文獻提及的副作用:
1.增加結、直腸癌的發病機率。
2.增加高血壓的發病率。

六、如何選擇?
信任您的內分泌醫師,由您的醫師為您決定。
胰島素是否是2型糖尿病的首選用藥,不是的。
但胰島素是我們的「核武器」,醫師說需要用時(如三中所提到的),我們就用。


七、糖尿病就只是藥物治療嗎?
糖尿病治療有五駕馬車:飲食療法、運動療法、藥物療法、血糖監測及糖尿病教育。
所以其實並不是只有藥物。
當然其中的各種知識學習比較難,可以去當地比較大的三甲或教學醫院諮詢。
在這些醫院一般內分泌科都會定期舉辦一些免費的糖尿病相關知識小講座(針對患者,而不是醫務人員的),並且一般都會有相關的資料分發。(親,請自行忽略其中有關藥物的廣告)資料中的糖尿病教育知識是正確、易理解的。


主流的國內國外治療方案基本是一致的,糖尿病有多種類型,依據2010版美國糖尿病協會糖尿病治療指南,分類如下:

  • ①1型糖尿病

(由於β細胞的破壞,通常導致絕對胰島素缺乏);

  • ②2型糖尿病

(胰島素抵抗基礎上的進行性胰島素分泌缺陷);

  • ③其他特殊類型的糖尿病:如β細胞功能遺傳性缺陷;胰島素分泌的先天不足,胰腺外分泌病變(如囊性纖維化)及藥物或化學誘導的糖尿病(如進行艾滋病治療或器官移植術後);
  • ④妊娠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懷孕期間診斷的糖尿病。

不同類型的糖尿病的治療方案是不同的,但胰島素作為可以快速降低血糖的一線藥物,在各型糖尿病療程中都是不可迴避的。

為了引起你的注意,說一下糖尿病的可怕之處,長期高血糖可造成:
急性併發症: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最常見的急性併發症,在美國有經驗的醫療中心其病死率<5%,但在我國基層醫院病死率可高達10%。)

  •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滲綜合征

(多見於老年患者。由於嚴重高血糖症及水、電解質平衡紊亂而致昏迷、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
竭。病死率極高,即使在水平高的醫院死亡率仍可高達15%。)

  • 乳酸性酸中毒

慢性併發症:

  • 心腦血管病變:如冠心病
  • 糖尿病腎病
  • 視網膜病變
  • 神經系統病變:遠端對稱性多發性神經病變(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
  • 糖尿病足(原諒我我要上個圖):

糖尿病是一種複雜的慢性終身性疾病,因此對糖尿病的治療是一項長期並隨病程的進展不斷
調整的管理過程。
要意識到糖尿病對於機體的影響是深遠和廣泛的,而並不只是血糖高這一表面現象而已。

建議去正規三甲醫院內分泌科就診,由專業的醫生綜合評價病情後制定正規治療方案。

-----------------------------------------------分割線-------------------------------------------------------
附:國內較好的內分泌專科: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北京協和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川大華西醫院


黃銜說的很全面了,就補充「管住嘴,邁開腿」這六個字,其實就是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還需要生活方式的改變。


中醫不是這樣的,如果你親戚只讓喝中藥那是他的問題,大家不要誤解中醫。
同意樓上所說,國內的糖尿病治療與國外幾乎是同步的,基本國際上最新的糖尿病指南發出一周內,就會有中文翻譯版傳到國內,這裡必須得謝謝丁香園上的各位大俠們,然後各位醫生會根據臨床具體情況加以應用,畢竟中國人有自己的體質和生活特點,不能完全照搬,經過一段時間的應用和經驗總結大家有了比較一致的認識,就化為了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丁香園上有完整版本,有興趣可以下過來慢慢研究。
下面說說中醫,其實中醫很早就對糖尿病有認知和治療。中醫治療講究對症,本人不才,中醫一枚,實話實說,靠純中藥控制血糖很難,但是中藥來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不適癥狀,延緩併發症的出現,其效果是西醫無法取代的,因此中醫和西醫誰貶低誰都沒有意義,攜手共同制定糖尿病患者的最佳管理方案才是正道。



我是英國留學的一型糖尿病,算是有資格了說了吧?
等我論文整完了。給你們介紹英國對於糖尿病是怎麼治療的。

不好意思欠了這麼久,不如來一個英國留學糖尿病生存指南好了。

英國的醫療系統是由社區診所和綜合大醫院聯合的。如果糖尿病患者來英國留學,第一個要找的是本區域的社區診所。
你看到的所有有NHS, 是國家醫療的系統。類似於我們的醫保。

糖尿病是被涵蓋在免費醫療中的,所以來到英國留學後糖尿病一切的開支,都可以由

NHS支付,泵的耗材,血糖儀,試紙,胰島素,甚至二甲雙胍。

你需要的是,社區診所+醫院

方法一: 告訴服務學生的員工。。。白痴全服務,可以在學校的健康中心註冊。一般學校附近或者內部都會有自己的診所。學校診所會幫你聯繫上醫院。住址一定要及時更新,因為很多預約和信息都是郵寄。

方法二: 自力更生。

1.登陸NHS官網,輸入自己住址的郵編,選擇一個最近的NHS服務的社區診所。

2. 直接去診所,告訴他們你是糖尿病,剛來想註冊一個GP (社區醫生)。填表,你還可以申請一個卡,是一個免費取葯的證明。

3.都填好,會給你第一次預約。帶好所有你目前需要的治療的憑證。胰島素類型,血糖儀型號,血糖試紙型號,采血針型號,胰島素泵型號,耗材型號,拜糖平,二甲雙胍。你的GP會逐個幫你填好需求,作為你以後開藥的備選。

3.第一次預約後,GP會聯繫屬於你的醫院。通常,泵的耗材因為貴,都是醫院的基金幫你支付。這時候還是帶上之前提到的一切。醫院應該也不會太遠。

這時候會有醫院給你的第一次預約,告訴醫生你所有情況,你醫院的主治醫生會給你安排檢查。抽血,尿,體重血壓啥的。一般兩個月才有結果。。。慢慢等。在倫敦眼科檢查是分開的,別的地方有聯合一起的。總之就是倫敦檢查項目多,資源緊張。別的城市檢查少,但是資源就多,不用等。

4.一切好了之後,當你需要各種胰島素等基本東西的時候,走到社區診所,告訴員工你需要什麼,就直接開給你藥單。你拿著藥單去任意有NHS標識的藥店取,就好。 Boots, Super drag等都有,莫擔心。

5.關於耗材,你需要郵件聯繫在英國的,你的耗材品牌的公司。當醫院向你確定他們已經搞定這個關係後,就郵件他們說你是誰,你的NHS號碼多少,住址在哪,你需要什麼型號多少,有員工會跟你回復的,然後告訴你哪一天寄到。

好啦,平時好好愛護身體就行了。太貪玩論文寫不出來。。。呃,告訴導師,俺身體不好俺延期。。。

一般人我不告訴他。。。哈哈哈哈哈哈

手機有點累,回頭用電腦把關鍵字都用英文標出來,方便大家。


根據本人30多年糖尿病家族史和各種廣告神葯的經驗,中醫對糖尿病然並卵
大家可以去看看評論,評論比答案精彩。


大牛已經回答很多具體用藥內容了!!!
我只想說你親戚也配當中醫?現在的中醫除了中藥,也是使用西藥的!這麼久血糖都沒控制好,根本是罔顧病人的生死!
具體治療的有大牛說過了,但是你看了也不能自己開藥是吧,你只要知道現在正規醫院對糖尿病的治療是跟國際接軌的,根據中國糖尿病病人的情況和醫療條件,我們有自己的指南!求你帶病人去正規醫院內分泌科看病吧親,醫生給你的治療就是國際上用的。


回答涉及2個,1.omada health 2.實操的飲食手冊。

Omada Health起初主打Prevent。這是一個意在改變使用者的生活習慣、幫助其預防糖尿病的項目。這一項目的政策根基是美國疾控中心(CDC)在2010年推出的NDPP(國家糖尿病預防計劃)。基於NDPP,Prevent項目致力於將預防手段數字化,通過長達16周的在線人為干預,幫助超重人群減肥,以降低其罹患二型糖尿病的概率。在這16周期間,Prevent引導用戶改變飲食習慣、增加運動強度、積極應對挑戰和壓力,並且鞏固自己的健康習慣。


這一項目根據頂級學術雜誌發表的研究結果設計,且其強度和護理安排完全符合2014年8月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SPSTF)的超重人群強化性行為干預訓練,因此使用效果拔群。

2014年,Omada Health的客戶量增長了10倍,並且平均每位客戶都實現了減重10%。面對大好勢頭,Omada Health在2015年發布了Prevent加強版,其慢病預防範圍從糖尿病擴展到了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肥胖等。

「走心」是Omada Health的旗幟。除了將Prevent的最新版本適用範圍擴大到低收入群體,這家公司在其產品研發設計的方方面面都滲透了「走心」的特點。其一在於Prevent等項目的設計完全融入了社交網路原則。

Omada Health深諳團隊合作的道理,在設計這個項目的時候就劃分成了四塊:小組支持、健康專家輔導、行為改變課程、健康數據跟蹤。其中,小組支持是根據不同消費者的特點將其劃分成同質性小組、鼓勵其相互督促和進步的體系。而健康專家輔導則使得消費者與健康護理專家實現一對一的真人匹配,使其飲食、生活等方面能夠得到持續及時的反饋。這一設計不僅僅良性制約了每一位消費者可能做出的不利於健康生活方式養成的種種行為,更重要的是培養起了消費者對於自己的團隊、專家以及這款產品的信任與依賴感。

值得一提的是,Omada Health的項目完全根據結果表現收費。只有當客戶最後的真實情況和臨床結果收費達到預定目標,才會收取費用。贊助商也被提前告知,只有項目成果顯著才會付款。這種獨特的方式保證能「高價值、低成本」地預防糖尿病。

那麼,Omada Health是如何達到良好的效果的呢?除了上面提到的小組支持和專家輔導板塊之外,線上課程以及數據追蹤同樣有效。其中,數據跟蹤目標的實現載體是一款智能計步器、一個手機APP、一台無線電子秤。這些設備會在用戶訂購項目之後,預先就根據用戶身體狀況特點設定好相應參數並送上門來。

2.好長,呆會寫
-----------------------------------------------------------------------

看到評論,回來填坑: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ODAzOTI0Ng==mid=406873112idx=4sn=1591ef34bca9695faa511330d51c0d39#rd


在國外治療糖尿病的一些真實感受
我是一個23歲的年輕小伙,179cm, 73公斤現在....我居住在澳洲已經3年多了. 本來一切都非常好的,今年2月份剛結婚的, 全家人做著點小生意. 平時放假經常出去自駕旅遊. 今年5月初我感覺極度口渴,舌頭上的分泌物也變多了,我開始一天洗3次牙,幹活有一點點累, (沒有非常累,可能因為年輕吧 夜間去洗手間次數也比以前多,我以為是可能最近活比較重,我飲料喝太多了.. 我就開始全部改成喝開水,大概持續了2-3個禮拜。 我感覺不對勁,我約了個家庭醫生. 當我告訴醫生我癥狀的時候,醫生叫我去護士站 驗下血糖. (我以為是平常那樣從血管里抽血檢查血, 因為我長這麼大都不知道什麼是糖尿病, 當我去到護士站的時候,一個會說普通話的護士拿過來一盒東西,裡面是血糖儀,試紙,棉花之類的東西. (當然我當時完全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 當時護士幫我測了血糖, 機器顯示出HI. 是HIGH的簡寫, 就是血糖很高,高到一般的血糖儀測不出來..然後護士打電話給醫生, 醫生說驗尿.. 結果出來了. 醫生告訴我不要著急,我開個信給你, 你馬上開車去醫生,不要回家!!!!! 我當時不肯走,我心裡無比的擔憂. 我全身發抖. 心裡無數次的想到 各種疾病,我到底怎麼了 醫生要叫我馬上去醫院. 在我多次的追問下 醫生終於告訴我了, 他很嚴肅的說你可能需要終生打針. 我當時整個人呆了. 接著他說我很可能得了一型糖尿病, 不知道多少年沒流過眼淚了.. 瞬間我的眼淚飛奔出來... 我的人生才開始!!!!!! 不會就這樣結束了吧

我沒有遵循醫生的話直接去醫院, 我知道我可能是要住院的,我回家洗了下澡,帶了兩身換的衣服 我匆匆忙忙告訴我了我老婆. 她陪我一起去的醫院.

血糖儀顯示25.3 , 酮體我記得是3.3左右,一個男護士說 你中毒很深了, 醫護人員馬上把我送進去開始給我打蘇打水好像..還有一些什麼東西我也看不懂. 慢慢我開始有點發浮好像 我感覺臉腫了. 到晚上的時候送我到加護病房, 每2小時會有人給我測血糖, 酮體,還有血壓.. 我感覺很餓. 我叫醫護人員幫我安排晚餐,因為我還沒有吃晚餐. 不到一會兒, 護士拿著一把針進來. 說要往我的肚子上打. 我挺怕的 因為有記憶以來我沒打過幾次針,而且還是第一次聽到往肚子上打. 我告訴她,我不吃了, 我不打可以嗎. 她直接告訴我不可以,不打不能吃..其實我是在做無謂的掙扎. 一天不吃,總不可能一輩子不吃.. 接著我就把衣服掀開 閉上眼睛, 由於神經緊繃在加上醫院當時沒有注射筆, 拿針筒打的 針不是細的那種. 挺疼的第一次. 我邊吃著東西心裡在想,不會吧! 我一輩子每天都要打一次這樣的針. 心裡在流血啊!! 第二天吃早餐,我無語 針又來了.. 我很氣憤的問護士. 為什麼? 她告訴我一天要打4次.. 我當時沒打 我早餐吃不下了..但是我其實很餓. 因為平時我吃的比醫院裡的要多. 我在趟在病床上想了很多事情,我感覺很無奈.一天要打4次 針還那麼粗,還得自己打自己的肚子!!!!!!!!!!! 2天後 醫院給我找了一個糖尿病專家從別的私人醫院. 然後幫我從藥店訂購了一次型的注射筆. 我感覺好多了, 因為我不胖 我可以用那種最細最短的4mm長.0.23mm粗的. 接下來幾天各種營養師, 糖尿病教育家都來看我. 給我帶了血糖儀 教我怎麼給自己打針. 糖尿病教育家告訴我 因為我是年輕人 一般看一兩次 自己就敢打了. 如果是老人或者小孩子 可能就要在醫院多呆幾天 讓監護人學幫他們打.

就這樣我提早出院了. 第一次感覺我超想家的. 從來沒有過的感覺 從醫院走出去的那一剎那 我的心情真的就是從籠子跑出去的鳥兒. 那樣的開心,當然還帶點憂傷.

慢慢的我才對糖尿病有些了解,看一些關於糖尿病的資料. 我開始嘗試吃三明治那些東西 (2片全麥,鱷梨當果醬) 一杯250ML脫脂牛奶. 我2年沒喝牛奶了 其實我以前吃的很不健康.以為忙 沒時間煮,主要閑麻煩 上班中午就隨便買個麥當勞. 晚上都有夜宵. 有一定的因素是我吃的原因才導致糖尿病的. 但是醫生說 就算一個人天天吃巧克力他也一定會得糖尿病, 雖然醫生這樣安慰我. 我還是挺怪自己的.

我的甘油三酯非常高. 超了好幾倍 我在吃降膽固醇葯. 昨天驗了血 明天去看化驗單。 我相信經過我這2個月的嚴格的食物治療. (油膩我基本不吃, 炒菜都用開水煮熟菜. 在放橄欖油 炒一下下 ) 我壞的指數一定會下去的....... 大家為我祈禱!!

憂傷之餘,個人還是感覺自己還是挺幸運的. 得到了挺好的治療. 還有藥品補助. 跟大家分享一下。
在國外治療糖尿病的一些真實感受


我今年31歲,14年感覺世界盃期間連著看了一個月球,天天晚上啤酒豬頭肉,當時覺得很渴很渴,一個勁喝啤酒,最後世界盃結束後冰鎮啤酒導致的腸胃炎去醫院住院,順便驗血才查出來空腹餐後血糖超標,做糖耐量還是超標。基本確診二型糖尿病,當時覺得世界都灰暗了!
遵醫囑吃西藥,後來出院後醫生開的二甲雙胍和美什麼康的西藥一盒都沒吃完,自作主張怕過早吃藥不好產生依賴,回去後就沒再吃。只是自己買了兩個品牌的血糖儀自測,一年時間內堅持吃完一頓飯測一次,基本就是各種飯菜各種啤酒白酒餐後兩小時,空腹,隨機等等堅持自測。基本摸索出來一套適合自己的飲食方案,麵食堅決不能吃,蔬菜放開咥,肉不要吃太飽,啤酒基本不喝,白酒不超過半斤(我有酒癮,晚上不喝兩口很難受!)
然後配合堅持鍛煉(我大學時候在校隊踢球.畢業後基本放棄,體重飆升到最重205斤,估計肥胖是導致我得病的主要原因,14年確診時候190斤。)從去年開始又重新買裝備,報名參加各種五人制七人制娛樂組。堅持每周最少踢一場,多了三場,現在一場球基本在六公里到十公里跑動距離。然後上班騎自行車,單程11公里,今年冬天霧霾太嚴重就沒有再騎。現在體重降到82公斤,空腹血糖5.4左右,餐後兩小時6.2左右(但是有時候如果沒控制住吃多了或者吃了麵食了,餐後兩小時血糖最高的一次12.9,好幾次在8--10之間。但是大多數情況下再到下一餐前會降低到5.4左右)。目前總結的,只要不吃麵食(麵條,包子,饅頭,餃子,燒餅等等一律不敢吃,吃完就血糖飆升,這一點已經自測驗證過好多次了,沒辦法作為一個陝西人總是有時拒絕不了麵食的誘惑),米飯最多拳頭 大一碗。不要吃飯肚子漲,基本餐後血糖都在6.2左右。
我目前只是控制飲食+鍛煉,沒有吃藥沒有打胰島素,上個月體檢,血脂,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等指標都正常。但是血紅蛋白有點高,B超顯示左腎有結晶,醫生建議少吃豆腐菠菜多喝水,要不會結石。
我知道,我遲早該吃藥還得吃藥,胰島素該打還得打。但是我還是不願意從內心承認我得糖尿病了,我只想倔強的通過控制飲食和運動鍛煉控制好血糖,而不願意像一個老年人一樣天天吃藥天天打胰島素。
我女兒才上幼兒園小班,我想很體面的活著,直到她挽著我的手參加她的婚禮,我能親手把她交給那個愛他的男人。


由於國內政策原因,糖尿病藥物很老舊,就算是醫院有的新葯,如DPP-4,GLP-1類,大多都沒有進醫保,所以你問我國外怎麼治療,我只能告訴你,葯比國內要新。

國內一般都是口服藥加胰島素,國外你可以理解為比較新的口服藥加比較新的胰島素。

中醫這種東西,別信


我家是中醫世家,給你一些建議,希望對你的家人有幫助。
中醫認為先天稟賦不足是糖尿病發生的基本原因,後天飲食不節、情志失調、房事過度、或過服溫燥藥物等是糖尿病發生的重要條件。

1.飲食不節、積熱傷津;長期過食肥甘、醇酒厚味及辛辣刺激食物,損傷脾胃;

2.情志失調、鬱火傷陰;精神刺激、情志失調是糖尿病發生的重要因素;

3.先天稟賦不足、五臟虛弱;體質強弱與糖尿病的發病有一定的關係;

4.房事過度、腎精虧虛;

5.過服溫燥藥物、耗傷陰。

以上為5類發病原因,其中以第1、2、3三項最為重要,因為糖尿病患者絕大多數均系由於飲食、精神、體質等原因引起。

糖尿病是一種內臟代謝功能紊亂症。糖是人體的能量來源。從中醫理論看,糖的代謝與脾胃有關,胃主納食(胃接納食物),脾司運化(分泌消化酶),中氣斡旋,升清降濁,人體內部方能除舊布新,所以中醫理論認為脾胃是人體的後天之本。

脾虛 是糖尿病的病根子。「無論血里糖如何高,中醫認為它總是個虛證。無論癥狀上多麼繁雜多變,根子總是在於脾虛。」

中醫認為,「脾主升清」。精微物質,都是靠它來推動,脾虛則政令不暢。目前認為造成糖尿病時脾氣虛證的病因主要有飲食不節、思慮過度、勞逸失度等幾個方面,諸因素長期作用於機體,最終導致脾虛,甚至脾氣下陷。由此可見,脾氣不足、脾氣下陷是糖尿病的重要病機。因此,要治療脾虛首先要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調節飲食,樹立健康的飲食觀念,培養合理的飲食習慣,堅持科學的飲食治療,是糖尿病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適度運動,過逸可致脾氣鬱滯,過勞可耗損脾氣,合理的運動可暢達脾氣,升發脾陽。中藥益氣健脾、升舉清陽是本病的重要治法。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通過飲食調節、運動療法及中藥調理,以恢復脾主健運、脾主升清之職,對於治療糖尿病具有重要的意義。

簡而言之,糖尿病就是一個嚴重的脾胃病!脾腎功能,一個後天之本一個先天之本,是相互滋生的,因此脾腎功能是我們一輩子都要去維護的。因此,糖尿病病人治療上一定要從恢復脾腎功能這個根本問題入手。

這裡我給你三個穴位商丘、三陰交、漏谷,依照我給你的這三個穴位用大拇指順時針在穴位附近按揉,每個穴位每次120圈。三個穴位下來一共360圈,這為一組,每天五組。這五組要在每天的上午9-11點內做完。其他時間段效果不佳!這樣你家長輩堅持一周就會有明顯的效果。穴位不清楚的話可以去書店買經絡圖(切記不要圖便宜買幾塊錢的,否則穴位不準)。或者你問你家的那個中醫親戚也可以。後續的有什麼問題可以來提問我。


第三個本命年時因為體重急劇下降體檢發現胰島功能幾乎完全喪失,經過住院檢查治療,基本確認是成人遲發性 (1.5) 。這個病一點不恐怖。打個比方,冰箱要靠製冷劑來製冷,壓縮機里的製冷劑沒了怎麼辦?人工再加唄。胰島素就是用來吸收血液里的葡萄糖的(脂肪,蛋白,碳水化合物三者可以相互轉化),好比冰箱的製冷劑,你的壓縮機(分泌胰島素的胰腺)壞了,要麼當有東西裝進冰箱(進食)延遲分泌或分泌不足(2型),要麼乾脆就不分泌( 1,1.5 型)。你採取的方法就是延緩放東西(2型吃二甲什麼的降低腸胃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或者外補胰島素(我 1 型反而簡單,打針人工補充外源型胰島素)就是了。

平時多測測,控制得好和一般人沒啥區別。血糖控制得好也就不會有什麼並發。

我的病貌似和自駕去西藏的路上為減輕高反總是喝葡萄糖水有關,家裡無遺傳,次奧。


我說說澳洲的這個醫生和中國醫生的不同吧

我第一天去看這個醫生的時候,他說二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胰島素抵抗,而非細胞衰竭。減輕糖尿病,一定要減少胰島素抵抗,所以要降低LDL,因為LDL是壞膽固醇,會造成胰島素抵抗。

對於如何降低LDL,這位醫生建議:

1. 忌吃動物油等壞油(不包括魚油)如黃油,奶油,人造黃油(麥淇淋),不要吃油炸食品。我在澳洲做廚師6年了,澳洲的廚師中有一個公開的秘密,用於油炸的油雖然不是地溝油……^_^,但是是從石油里合成的!!!,所以也屬於壞油。

2. 多吃好油,增加HDL,如魚肝油。我的醫生推薦我吃磷蝦油,我去藥店一看,買糕的,同樣30塊錢,魚肝油可以買200粒,磷蝦油只能買30粒。不過說明書上寫:一粒磷蝦油所含的omega3等於9粒同等重量魚肝油的含量,所以自我安慰一下,買磷蝦油還是便宜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嘛!

3. 黑巧克力。我現在每天攝入至少100g黑巧克力。有人可能會問,糖尿病你還敢吃巧克力,找死吧。我有一次經過巧克力店,巧克力是我唯一喜歡並常吃的甜食(患病前),我確診後4個月沒碰過巧克力,實在受不了,買了一塊黑巧克力。回來的時候上網,發現很多網頁推薦糖友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況下食用黑巧克力可以降低血糖和降低心血管疾病,有人說黑巧克力甚至可以減肥(真的假的)?因為可可脂屬於HDL。這個醫生推薦我70%的黑巧克力(每100g含28g糖),我常買的是85%黑巧克力,就是說100g巧克力里,只有13g左右的糖(一般的牛奶巧克力含50g以上的糖),這種巧克力幾乎嘗不出甜味,連這個醫生都認為難吃。我分給同學,鬼佬大部分認為好吃,亞洲人大部分認為難吃的要死,想吐。我覺得還挺好吃的。其實還有一種加木糖醇的黑巧克力(無糖),不過我不是很喜歡木糖醇食品。而且根據我的經驗,黑巧克力對於我在有適量運動的情況下升糖指數比香蕉等還要低。當我問到巧克力的攝入量時,他說隨便你。

這個醫生還建議我多吃水果。我本身就喜歡水果,澳洲的水果又好又便宜,香蕉1塊5一公斤,比麵包便宜!有一次我問這個醫生我可不可以吃香蕉,他說可以,不過不要和正餐一起吃。至於水果的攝入量他也不限制。

至於用藥,我覺得澳洲的醫生砍葯太狠了。我的朋友發燒感冒,要在國內可能要吊鹽水打抗生素,在澳洲,他排了3小時隊,醫生讓他多喝熱水多睡覺,一張方子都沒有,連感冒藥都沒,這點很不一樣。

對於飲食控制,我的醫生讓我測體重,他希望我減到75kg,但是80kg也勉強可以了。我現在在80kg左右徘徊。對於飲食的總攝入量,他說只要體重不增加,就說明你的輸入和輸出基本平衡。

這是我的醫生對我的建議,其中所述,不可能全部適用於各位讀者,請糖友慎重參考。當然也歡迎網友指正不足之處,如把5根香蕉當午飯吃等等。


其實呢
我覺得犧牲一個人可能是有必要的
這種事兒靠科普不能解決

糖尿病控制不住發展非常迅速,而病人本身可能也會越來越偏執

死掉一個,智商命交了,剩下的人就能明白些。

死一個,救大家

划算

更何況,人家是成年人,有自己的選擇,要自擔風險。


中醫就是被這樣的庸醫一步步推上懸崖的。


求不黑中醫,任何一家正規的中醫院都不會號稱純中醫治療糖尿病,大都是以西醫治療方法為主,中藥里有降糖功效的不少,但是持續性較差,治療效果差,大都是輔佐一些活血化瘀藥物,正規中醫院都不會做出為了裝牛逼拿患者性命開玩笑的事,題主親戚如果只信中醫帶到當地中醫院不就結了


首先要明確您親戚所患的糖尿病的分型,而後才能明確用藥。

糖尿病臨床可分為:

  1. I型糖尿病 多為胰島B細胞損傷引起,導致胰島素的絕對缺乏。多見於青少年,起病快病情重,呈酮症酸中毒傾向,必須用胰島素治療
  2. II型糖尿病 病因複雜,多與遺傳因素相關。患者常有胰島素與胰島素分泌缺陷。多見於成年肥胖者,發病緩慢癥狀較輕。改型糖尿病不需依賴胰島素治療,多經生活習慣的改善或口服降糖葯課控制病情,少數無效者可用胰島素治療
  3. 其他特殊類型糖尿病

目前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分兩大類:胰島素類與口服降糖葯

  1. 胰島素類 藥理作用:直接作用於全身胰島素受體促進糖代謝、脂肪代謝與蛋白質代謝。
    臨床應用:①I型糖尿病;②經飲食和口服降糖葯治療未獲良好控制的II型糖尿病;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滲性高血糖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伴高血糖時;④合併重症感染、消耗性疾病、高熱、妊娠、創傷及手術的各型糖尿病;⑤全胰切除引起的繼發糖尿病。
  2. 口服降糖葯
  • 磺醯脲類 對胰島功能尚存的糖尿病患者均有降血糖作用,機制包括促進胰島素釋放、增強胰島素作用、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等。藥品如格列齊特等。
  • 雙胍類 能明顯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但對正常人血糖無影響。機制包括促進組織對葡萄糖攝取,減少葡萄糖經腸道吸收,增加肌肉中糖的無氧酵解,減少肝糖異生。藥品如甲福明等。
  • 胰島素增敏葯 此類藥物適用於機體中胰島素水平正常但存在胰島素抵抗的患者。機制可能是競爭性激活過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體γ,調節胰島素反應性基因的轉錄,改善胰島素抵抗。藥品如羅格列酮等。
  • 葡萄糖苷酶抑製藥 此類藥品適用於輕、中度II型糖尿病患者。機制通過抑制小腸中各種α-葡萄糖苷酶,使多糖分解為葡萄糖的速度減慢,吸收延緩,使餐後血糖降低。此類藥物不增加胰島素分泌。藥品如阿卡波糖等。
  • 其他

(參考資料:顏光美主編&<藥理學&> )


推薦閱讀:

中美之間的科技種類差異是不是越來越小了?
保險業對奧巴馬醫改的態度是支持還是反對?
如何看待美國電視台的這些問題?
美國官員這麼難做,為什麼還有人當官?
美國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博物館?

TAG:健康 | 美國 | 醫生 | 糖尿病 | 糖尿病併發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