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女子的旗頭如何劃分權力級別?
為什麼電視劇里看到的有的戴著旗頭有的只是把頭髮梳成髮髻的樣子?有什麼區別么
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多!圖!預!警!流量黨請連接wifi!長文預警!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老規矩,閱讀中請牢記一點:清宮劇的服飾、頭飾是不可信的。
電視劇中不但穿越時代濫用旗頭,而且還把旗頭改造成了各種詭異的形態,並且把旗頭應用在了各種服飾上(通常來講旗頭應用在便服之上)。女裝整個亂成一鍋粥……
有關旗頭的故事,我們要慢慢的從頭說起。
旗頭,也稱「大拉翅(耷拉翅)」,是清晚期、甚至是清末的產物。換句話說,清早期、清中期都是根本不存在旗頭這種東西的。在清晚期,旗頭通常配便服穿著,而便服(女便服儘管最為常見)一般是沒有成制度的品級劃分的。在清末民初禮樂崩壞的年代,極個別的情況也能看到旗頭配吉服了,但這應該是不合制度的。
清代旗人女子髮式的演變貫穿了整個清代,從清初到清末,旗人女子的髮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這篇回答先不講旗頭,我來簡單梳理一下清代旗人女子髮式的幾種演變路徑。不同的髮式(頭飾),其實是對應不同的服飾和穿著場合的,因此我不能只講旗頭……接下來我按照髮式從簡單到複雜的邏輯,按照以下框架來講解:
- 清初辮髮盤頭、包頭→簡單插在頭髮上的髮式:【通常配女常服袍褂】
- 發展脈絡1:複雜髮飾與女吉服袍褂配套→鈿子→清晚期至清末,鈿子逐漸變大變複雜:【鈿子通常配女吉服袍褂】
- 發展脈絡2:由於吉服袍褂應用場合太少(只用於節日中的特定場合),而女常服與男裝太像,清代旗人女子日常逐漸多穿著便服(襯衣)。便服髮式,從早期包頭→兩把頭→使用真發→使用假髮→旗頭板兒的出現;從道光到同治到光緒再到民國初期,兩把頭(大拉翅、旗頭)由小變大:【旗頭通常與便服搭配】
——(請一定注意不同髮式所搭配的不同服飾!!!)
開始——
清早期,旗人女子多是辮髮盤頭,或者是包頭。比如我們常見的孝庄皇太后常服袍坐像(局部):
或者如下圖,清早期女常服袍褂像(局部):
康熙時期女常服標配髮式:
孝昭仁皇后常服袍褂(局部)大都會館藏 佚名 女常服袍褂坐像(局部):
在包頭的基礎上,旗人女子逐漸在頭巾或者頭髮上插頭飾,如上兩張康熙時期的常服袍褂像也算是有頭飾了。
由於女常服袍褂均為素色,沒有紋飾,(除禁色外)沒有品級之分,所以髮飾也不好太誇張。比較明顯的髮飾起初出現在吉服上(關於吉服的定義可看這個回答)。
吉服,按照典制,本應該佩戴吉服冠。但是(估計)出於女性愛美的天性,清會典中女裝只規定了冬吉服冠,而沒有夏吉服冠(而這也只是紙面上的規定,事實上很多畫像中,在穿冬吉服的情況下,女子很多也是戴鈿子的而不戴冠的)。想必是默認旗人女子夏季可以梳髮髻——若非如此,清代旗人女裝跟男裝就太像太像了。
由於吉服是在節日穿著,屬於禮服的一種,所以髮飾可以多一點,比如,清早期女吉服袍坐像:
插的多一點的:……
然後慢慢演變成了一套特別的髮飾——鈿子:
雛形:清中期的鈿子(疑似胤禵夫婦):
——由此圖也可見清代男女裝有多類似。畫上二人均著冬吉服,佩戴朝珠。而女冬吉服冠跟男冬吉服冠基本是完全一樣的,如果女子不是戴了鈿子,基本上跟男裝就沒太大差別。
清中期 女冬吉服袍褂,戴鈿子:清晚期鈿子:
到了清末,鈿子發生了激凸的變化……猶如被輻射了一般蹭蹭蹭變大了——
民初 旗人家庭婚照(男女均著吉服袍褂):
清同治 女吉服袍褂+鈿子:
——所以說,鈿子也是有很多形態的……女裝複雜的原因就在於此。
哭著簡單介紹完了吉服這一脈…… 再複雜的細節不講了。
如上文所說,吉服,是穿著在節日、慶典的場合。換言之,一年也穿不上幾次。複雜的頭飾,也不是你想戴就能戴。平時日常生活中,原本旗人女子是多穿常服的。但是很快,女常服就變得非常不受歡迎了——這個原因,就是因為女常服和男常服實在太像了!
女冬常服袍褂 vs. 男夏常服袍褂:——基本上除了外褂長短和開裾以外就沒區別了……
所以大概康熙以後,清朝就琢么著改革女常服了——但是這個改革非常失敗,女常服的存在感越來越弱,以至於到了光緒之時,光緒會典乾脆不提女常服,假裝其不存在。
這個原因其實也很簡單。我個人認為,入關以後,滿人女裝想做出各式花樣,但是由於清代常服和吉服一脈相承,二者差別就在於有無紋飾而樣式完全一致,所以出於服飾制度的限制,女常服上是無法添加花樣紋飾的,否則就很難與女吉服做區分。因此,女人們不約而同的把目光轉向了比常服低一級的便服——從清中期開始,與男裝不同,女便服得到了蓬勃的發展。
清中早期 湖色壽山福海暗花綾袷襯衣(后妃便服)清乾隆 月白緞織彩百花飛蝶紋夾襯衣(后妃便服)
——便服,原本是家居穿著,在女裝系統中,逐漸替代了女常服的地位,成為了日常(外出)穿著的最主要服飾。旗頭,也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與女便服一起發展了起來。
旗頭的雛形,是兩把頭。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最早的、出現女子梳兩把頭的畫像,是在道光年間《西頂過會圖》中(就是這個人→):兩把頭出現以後,由於其形態是將頭髮纏在扁方上,有很大的操作空間,宮中后妃們開始瘋狂的往頭上插各種花……以至於咸豐帝終於看不下去了,下了一道諭旨,要求大家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其中說道:
咸豐二年十二月十四日諭皇后:
宮廷之內,樸素為先。朕看皇后及嬪、貴人、常在等,服飾未免過於華麗,殊不合滿洲規矩。是用定製遵行以垂永久。
一、簪釵等項,悉用舊樣,不可競尚新奇,亦不準全用點翠。梳頭時,不準戴流蘇、蝴蝶及頭繩、紅穗。戴帽時,不準戴流蘇、蝴蝶,亦不準綴大塊帽花,帽花上不可有流蘇活鑲等件,鈿上花亦同。
一、耳挖上,不準穿各樣花、長壽字等項。
一、耳墜只准用鉤,不準用花、流蘇等項。
一、小耳鉗,不準點翠,亦不準雕花。
……咸豐四年二月十四日諭皇后、嬪、貴人、常在等:
從前二年十二月所降諭旨,尚有未備之處,茲再明白飭諭遵行。尋常所戴棉秋領,不準有花邊、絛邊、青緞邊。梳頭時,只准戴兩支花。若有戴三支花者,即應懲辦。
后妃們符合咸豐要求的裝扮——清咸豐 女便服坐像,梳兩把頭:
但是咸豐畢竟是too young……sometimes naive啊~男人可以騎馬跨刀彎弓射鵰,沒事收藏個小馬鞭玉扳指,居然不許女人在自己頭髮上多做點文章了?太泯滅人性了!
同治帝時期,玫貴妃、春貴人行樂圖局部(身著便服):(咸豐帝含笑九泉……)
同治時期的兩把頭,雖然多了些花樣,但起碼形態還是正常的。
同治末年西方人拍攝的兩把頭後面的梳發,橫著的為扁方:到了光緒時期,兩把頭開始逐漸開始了詭異向的發展……首先,兩把頭逐漸變大了:
周培春 光緒時期旗人女性兩把頭
後來更大了(光緒末年):
——這種兩把頭,基本上就是真發假髮一起上了……也有了後期「旗頭板兒」的樣子。下面突出的頭髮,稱為「燕尾」,基本上是假髮。
後來據說慈禧年老後頭髮少,梳不起來了,出現了緞子做的假兩把頭。起初比較小:後來也變大了(光緒末年),著便服:
——演變到這裡,就變成了清末的「旗頭」,上面的「板兒」已經跟頭髮無關了。一般是梳一個髮髻,然後把頭座安上去。當然,旗頭板後面還是要有扁方的。
光緒後期旗頭板(注意扁方)(頭面是戴上旗頭之後再插好的):
到了民國時期,旗頭板兒的發展就更加詭異了,徹底變成了一個大大的……板兒……
民國初年 街上的旗人女子,穿便服,戴旗頭(小瀋陽你好):背面的樣子:
—— 一般來講,清宮劇中的旗頭,大多是基於光緒末年至民國時期的旗頭髮展而來的。當然還有一些從來都不存在的詭異向裝飾,不過反正都已經把光緒的頭按到了雍正后妃身上,詭異頭飾也無所謂了吧……
如今清宮劇中的女裝,多數也都是基於光緒時期的女便服發展而來,這個太離譜了。清末女裝的演變太大太迅速了,跟清中期和清早期基本就是兩個次元。
慈禧便服+旗頭像、慈禧便服對弈圖局部、同治時期便服+兩把頭、乾隆時期、清早期(常服)女性裝束的對比(點擊看大圖):所以說,旗頭是一步一步發展而來的。清宮劇中旗人女性的髮式,通常存在很大的問題。既有時代對不上(清末裝束配到清早期和中期),也有胡亂設計、不分場合濫配服飾及髮式的現象。
旗頭(大拉翅)通常情況下是清末女便服的標配,如上面照片所示,如穿吉服,通常要戴鈿子。當然,清末女裝制度十分跳脫,據悉頭飾和便服吉服怎麼搭配都有了。比如恆馨這張民國時期的照片,戴了如此誇張的旗頭配吉服,太像京劇打扮:
再者如慈禧般天馬行空,好像印象中也有戴著鈿子穿便服的…… 那個時期她應該是給外國公使很多照片畫像,所以制度什麼的……也就隨風而去了。@新水令 剛剛補充說,清末也有旗頭配吉服的裝扮……天上飄過五個字,那都不是事。
也是因為旗頭配便服,所以旗頭本身並沒有成文的品級劃分。大抵上就是身份高的可以多插點頭面,身份低的少插點,這等區別吧。
完
PS:現在你們應該明白為什麼上次在這個回答中,我寧死都不要講女裝了吧……
重檐廡殿頂》重檐歇山頂》廡殿頂》歇山頂》攢尖》懸山》硬山
這裡聚集了無數小小的有趣之點,這樣不停地另生枝節,放恣,不講理,在不相干的事物上浪費了精力,正是中國有閑階級一貫的態度。唯有世上最清閑的國家裡最閑的人,方才能夠領略到這些細節的妙處。製造一百種相仿而不犯重的圖案,固然需要藝術與時間;欣賞它,也同樣地煩難。
古中國的時裝設計家似乎不知道,一個女人到底不是大觀園。太多的堆砌使興趣不能集中。我們的時裝的歷史,一言以蔽之,就是這些點綴品的逐漸減去。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