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與施工單位,看哪一個在挑選房子時更加重要?

買房子,要檢查哪些建築結構、施工細節,確定質量好壞?
讀了上面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疑惑為什麼答主都在強調選擇開發商,而少有人提及施工單位?難道說不用看施工單位嗎?施工單位才是真正控制質量的人啊,之後的監理、業主(開發商)都是修修補補(下命令)而已,為什麼這麼看重開發商呢?


謝邀

我的觀點:

1、房子的施工質量是由多方面的決定的,包括開發商和施工單位。我認為比起施工單位,開發商責任最大。

@matt jobs 的回答中提到,施工單位拿到項目的時候,就是虧本施工了,這時候,能指望施工單位做出什麼樣的高質量房子呢?

開發商是房屋的建設方,設計,施工,監理都是對開發商負責,因此開發商負有最大的責任。尤其是當政府監管不力,或者可以被監管不力時。怎麼可能是修修補補呢?
開發商抓質量抓得好點,施工單位就會做得好點;開發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管壓成本,施工單位自然是隨便做。

開發商購買土地,找人做設計,然後施工,做出房子來。最後把房子賣給你。這和蒙牛建農場,收購牛奶,把牛奶賣給你,是一樣的道理。

你只能選一家比較靠譜的牛奶,你不可能去選供應牛奶的牧民,或者去找那隻奶牛。

2、開發商有的選,施工單位沒得選

全國大開發商也就那麼幾家,口碑是可以打聽的。但是有多少施工單位呢?太多了
而且名義上施工單位是一個單位,但實際施工中是由各種各樣的掛靠班組來進行的。
別說購房者了,開發商自己都可能搞不懂具體是哪些班組再給他做施工。

這就更沒得選了。

舉個例子,我第二套房買的是龍湖的精裝,我選了一個不錯的開發商。
小區裡面一共有7棟樓,開發商請了一個施工單位來搞裝修,但每棟樓是不一樣的班組負責施工。最後裝修質量就是千差萬別了,有很滿意的,有去售樓部堵著開發商鬧的。


我現在總結的經驗,買房子就選個好點的開發商,剩下的就等著撞大運吧。


施工單位的好壞,全看為誰施工。


這不能非此即彼地看,但是縱觀國內施工界狀況,也只能敦促開發商加把勁了。
施工單位屬於可變因素。一個工程有可能有多家施工單位的參與,而每一家施工單位在不同的工程中,僱傭的施工班組人員也基本不同,使各個施工成品的質量良莠不齊。即使同一家施工單位在同一個工程的不同標段,施工成果也會有差距。可以說存在著天然的亂象,面對這種局面,施工單位自己也很頭疼,但是經費上常常捉襟見肘、入不敷出,也就只能將就了。
如果開發商在建設過程中肯提高成本多砸錢,令施工單位找經驗豐富的工人、聘用更高水平的監理,在生產過程中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施工質量自然能提高。
施工的過程並不是被24小時連續監督的,許多環節如果沒有有經驗的施工員、嚴格的監理旁站,待到形成成品再返工,便會造成經濟損失,這一點業主即使不需要負責,但他們也會因為請了這樣的班組而追悔莫及,誰知道還有多少沒被發現的問題呢?
雖然有施工規範要參考,但是在執行中控制力度會有所不同。比如規範裡面的強制性條文是紅線,而強條以外尚有很大的自由度,施工單位肯定會存在不合這一部分規範的施工。但只要監理草率,默許了這些操作,便在一定程度上構成了隱患,不出事故當然不會被追究,但出了事故,即使不造成傷亡,也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開發商
因為在產業鏈頂端,施工單位的打法是跟著開發商走的,即便是中建的施工企業,他們也是針對開發商的好壞調整自己的工作方案。
開發商做事越嚴禁,施工單位的利潤空間越少,但是開發商正規的話,施工單位想偷工減料也不容易。房產證辦理的也越順利。
開發商要是做事不嚴禁的話,那就來吧,只要施工單位忽悠住監理以後,偷工減料是正常的。房產證什麼時候給你下,你就等吧。


不跟你扯太多,就一句話:
你應該見過或聽過無數掛靠的施工單位,你見過或聽過幾個掛靠的開發商?


先吐槽客戶端不好用。手機打字,零散,講究看吧,第一次回答也不指望有多大用處。

作為一名七年工地狗,而且自己也買房請人裝修了。說點自己的感受吧。

1,題主對民用建築很不了解。以為你說後期監理開發商來修修補補,我很明確的告訴你,去修補的人也是施工單位,只不過個別情況下可能是不同的施工單位。

2,我很明確的告訴你,想買一套百分百的好房子(這一套也必須至少依附於這一棟),你只能看命,因為除設計施工這兩大與質量發生直接關係的環節外還有非常多的環節發生在一棟房子的建設過程中,如監理,開發商的監管,政府的立項監管備案驗收等等。而如果要買一套居住起來方便,戶型周正,不漏水,不開裂,窗戶牢固,隔音好的房子的話,看開發商吧。(為什麼不說結構?因為結構安全要看整體,你要是買別墅就關心結構)

3,為什麼開發商重要?因為開發商才是建築工程的主人(購房後可能是購房者,該部分法律關係還沒看書),開發商才是建築工程形成的主導者,施工單位不過是開發商的傭人,看主人的錢包和臉色行事的。

4,(下面幾條開始說說房屋形成過程中與質量相關的人和事,其他外圍環節比如立項投資銷售之類的少講。主要用語盡量通俗)要修房子,先得設計院設計,這個設計,在滿足國家規範之外,一切以開發商為主,結構形式,戶型要求,檔次等等都是開發商說了算。如樓板8公分還是10公分厚,設計院只能建議或者按此出圖,如果開發商要求改,只要沒違反規範都是會改的。比如我作為施工員曾經在一次圖紙會審時與設計員爭論說管井太小,設備太擁擠不便維護而且有安全隱患,設計員非常煩躁的回答,是開發商為了增加可賣面積可以縮小公共面積,而且這個管井面積還正好滿足規範,他無法說服開發商,當時開發商對我的質疑也是不聞不問。由此可見設計階段的房屋質量,風格等等的主宰在於開發商。
5,製作階段。通俗來說,施工單位其實也就是服務行業,「拿人錢財為人消災」。商人的本質都是至少要追求合法利益最大化,一切是以合同和法律說事,以賺錢為目的。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開發商資金鏈斷了,施工單位就跑路,樓就爛尾的原因。話分兩端:a合法規範的施工單位,無論投標價是否有利潤(有時候為了追求有影響力的建築的品牌效應可能會虧本為開發商修房子),它都會為開發商保質保量的完成合同約定內容(注意是合同約定內容,要是合同約定的是豆腐渣,放心,絕對不會給你做成豆腐)。b無良施工單位或者關係戶,他們進入工程後的行為完全取決於他們的良心和技術水平,質量結果則取決於開發商的監管和驗收。
6,任何施工單位的骨子裡都希望偷工減料,但是有合法和非法之分,有走新技術新材料路線的也有直接違法減料的。事實上工地上傻子都看的出來是否存在這些行為。那麼如何監管呢?一般來說,法律和行業內的檢驗驗收程序是非常多的。a材料進場,施工單位自檢,監理抽檢或送樣,開發商視情況參與驗收。這中間是可以運作的,假冒材料能否摻雜進來完全看開發商的質量控制體質是否健全完善。b每個工序完成後都要驗收的,如鋼筋間距,粗細,綁紮牢固與否都要驗收合格才能下一步,同理,牆砌得是否周正結實都是要施工單位監單位開發商驗收的,而驗收標準的尺子絕對在開發商,要是某項不合格,開發商不聞不問,你放心施工單位絕對會慢慢放鬆警惕散漫對待的,最後施工單位就只有一個追求了(只要不跨不裂不漏水就行),反正你開發商會賣出去。
因為不想惹麻煩是人的本性,如工人的防水沒刷好,施工員看到了不要求重刷的話,除了少量具有責任心的工人外,是不會重新刷的。同理,如果施工員的東西管理不到位質量出現問題,而監理和開發商不管的話,施工員也就懶得管了。
7,農民工跟施工員經常會交流一件事,「xx工地那個甲方管的好嚴格,xx工地那個甲方傻逼,球都不懂,經常被忽悠」,很少有工人說「xx建築公司管的嚴格」什麼的。由此可見工程質量完全在開發商手中。同理,同一個工人或者施工單位完全有可能做出不同檔次的工程來。所以我非常不認同有些人「工程是散班組做的,所以質量不行怪施工單位」的觀念,因為工人技術不行不要這個工人嘛,施工單位沒實力不要承包給這個施工單位嘛,又想節省成本還想貪污腐敗照顧關係,這不是開發商的責任未必還怪農民工沒公德心?
8,至於說到施工單位賺錢的事,一句話解釋「便宜沒好貨」,如果花大錢沒買到好貨那是買主沒眼光沒能力。
9,回歸為什麼買好房子看命,因為施工單位有非常多,土建,水電,門窗,防水,鋼構等等,工序材料都繁多,難免有監管不到位的地方,而且除施工外,勘測,設計也很重要,而這些環節購房者根本了解不到。

題外話,一般港資外資和大型開發商的制度管理都要成熟些,房子有保障得多。如有心買別墅,可以戴個安全帽去施工現場看看,只要基本結構建築質量上乘,裝修還不是你自己發揮么?萬一自己不懂的話找個老工程師去,都買別墅了還缺那點勞務費?


十分感謝@空的de的邀請~~
這個問題呢,我一直沒有時間專註的思考和整理。所以頭緒很多,但邏輯很亂,我就想到哪裡說哪裡,大家簡單看看。我始終把自己當作一個營銷人,面對的是購房者,所以我還是說點真真的,不瞎扯理論,不大談技術。

首先,關於這個問題,我先說個一句話答案:看施工單位,可以,但不可行。也就是說,施工單位可以當作一個衡量指標,但是不能作為主要參考。比起開發商來,其參考性沒有那麼大。最重要的是,實施起來太困難。

1.從房地產開發的角度·參考性沒那麼大


拍地,申報等等略過,我們就從設計——開發——銷售這個過程上看。

首先,房子的質量問題不僅僅是施工過程。其實設計是第一個環節。房屋結構、戶型,用什麼材料,鋪幾層防水等等都會對建築質量有著絕對的影響。那麼大的開發商會選擇牛的設計院,甚至有自己的設計院。而且大的開發商項目經驗豐富,其設計院的能力也是經過許許多多項目的積澱的。我以前在驗房的時候,工程師就會把設計上的問題拍下來,整理成一本設計白皮書交給設計院。那麼設計院在接下來的設計過程中就會充分考慮到過去遇到的問題,使得建築質量得以提高。

接下來,在開發過程中,我在你看過的那篇買房子,要檢查哪些建築結構、施工細節,確定質量好壞?說過,同一棟樓,上面15層質量好,下面15層質量不好的情況是真實的。那麼同樣是一個施工隊伍,為啥差別這麼大呢?監理不給力、夜間趕工、工人偷懶等等。這還是X建X局的隊伍呢~

那麼最後,在房子完工後,交房前,有一個驗收過程。我個人覺得這個才是業主在拿到房子時,房屋的質量好壞的最重要保障。我不知道是否所有開發商都是這樣做,我舉個國內十強的企業的例子。在交房前,項目上會聯合銷售、物業進行一個三方驗收,這個驗收合格,房子才會交付。我有幸作為銷售的一員跟隨總工程師去驗收。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我們代表業主在交房前的驗收,挨家挨戶的驗收,一旦有質量問題,通通記錄下來,報到工程上進行維修。如果整棟樓的質量太差,總工會憤怒的咆哮道:此樓不具備交付資格,未達到交付標準!其實也就只有大的開發商,對其品牌負責,才會這樣精益求精。上面@matt jobs大大也說道:「施工單位的好壞,全看為誰施工。」也就是說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大開發商的要求嚴格,監理苛刻,驗收仔細,比如萬科,就以此聞名。

2.從消費者個人的角度·這樣做很複雜


購房者畢竟是從開放商手裡買房,不是從施工單位手裡買房。在合同上也是購房者和開發商發生關係,根本不關施工單位的事。

另外,行業有壁壘,信息不對稱。知名開發商那麼些家,一個普通購房者可以如數家珍。但即使我是房地產從業者,也說不出太多知名的施工單位,國家隊、地方隊、游擊隊,而大開發商有些甚至有自己的建築公司。建築開發的水太深,不僅施工單位太多,並且工程太複雜。有時候總包下面有分包,建築總體一家、硬包裝一家、軟包裝一下、水通一家、電通一家,綠化一家等等等等,甚至上面的一家換成幾家。更何況非法轉包,擅自分包的現象任然存在。

我在管理樣板間的時候,地板有問題要找甲工程師、牆紙開了要找乙工程師、停電了要找丙工程師、漏水了要找丁工程師。他們在我面前一扯皮,我都不好做。但是我們銷售老大來了,各個方面就都要加班趕工了。所以啊,甲方如果不給力,乙方能主動盡全力?扯淡~

我上面這幾個例子的意思呢,是想說,作為購房者,想看施工方,實在太困難。你根本不知道裡面什麼情況!這就是壁壘,就是信息不對稱——所以找個給力的開發商其實就相當於找個給力的委託人,委託他們找到給力的施工單位,並在施工過程中,要求嚴格、監理苛刻、驗收仔細。


我從建築法規的角度來說兩句

關於房屋質量的問題,其實購房戶用不著考慮的那麼多。作為一個開發項目來講,你只需要關注這個項目的前置手續是不是齊全就行了,如果手續齊全,而這個項目又出了安全質量問題。那麼該是誰的責任就是誰的責任。這個在現行的建築法規中已經把它分得清清楚楚~

例如首先你的房子在交房之前必須要經過監理方、質監站、及幾大職能局的綜合竣工驗收之後才能發給房產證的,而且一般來說一個房地產開發項目必須要在當地的建設主管部門備案。作為建設主管部門來講,有責任也有義務對正在推進中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的質量安全問題進行監管。如果發現問題,就要責成項目方、及監理方進行改正。要不然建設局下屬的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做什麼用的??

所以,作為購房戶來講,只需要關注開發項目(注意不是開發公司!!)是否取得下面這五證即可
1、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2、國有土地使用證
3、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4、施工許可證
5、商品房(預)銷售許可證

另外。在實際的操作中,如果出現的重大的質量安全責任事故。開發商往往承擔的是終身責任。意思就是說,不出事則已,要是出了事,開發商首先就逃不了~

還有就是在現行的建築工程質量安全等級中,實行的A、B、C、D四個等級。A級最輕,稍加修繕即可入住。D級最重,必須拆除~
如果你們遇到的是A、B、C級的質量安全問題。如果你們這個交房日期到出現問題的日期時間不足5年,可以要求開發商承擔責任。如果超過了5年,你們是從正規開發商手中買的房子,你們一般在買房子的時候都交了房屋維修基金的~(這個維修基金好像是業主出一半錢、開發商出一半錢)如果你們有業主委員會,可以向業主委員會提請這筆維修基金。如果沒有,一般來說這筆基金都是繳倒當地的業務主管部門的。可以向業務主管部門提請這筆基金~


具體事項可以去查一下《建築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建築法規~


只能挑開發商,施工根本不是你能挑的。
比如在某地,無論是什麼開發商的項目,無論是哪一家施工承包商,無論中字頭還是本地大鱷,最後都分包到某一些人分包手裡,因為只有他們做的項目,才會通過住建局的驗收,不細說,你懂的。


如果較這種真,那要看具體操作的工人才行了。
其實,看甲方是有意義的,因為甲方要求嚴格,巡查得力,選擇施工單位、分包、機械、原材等方面都會選擇更好的。
而施工單位,常常因為各種原因調整,而且,具體到一個項目部,也不見得全部是優秀的。雖然施工單位在現場更直接,但是施工單位的選擇還是來自於甲方,其行為受甲方委託的監理單位的監督,其施工受甲方給出的價格、指定的材料等等的限制。
所以,買房看甲方相對靠譜一點。


購房時,和你形成合同關係的是開發商,而不是施工單位。
施工單位可以成為購房決策的依據,但也僅僅是依據之一。同理,施工單位也通常被開發商用來做品質宣傳的噱頭,但也僅僅是噱頭之一。
工程質量控制太過複雜和系統,複雜到很多業內人士都無從判斷。所以,我一直堅持認為,對於普通人來說,買房最大的保障就是買到有保障的房子。
換句話說,房子質量差沒問題,只要有人響應,有人修,有人賠,不添堵就好。
所以,與你形成合同關係的開發商到底是騾子是馬,就很重要了。


開發商、設計、施工,這不是個水桶么,交付樓盤到底什麼水平得看最差的有多差。


同作為施工狗建議買房子擔心質量問題可以通過一下幾點進行篩選:
1:開發商的品牌。
我相信萬科,萬達這樣的企業開發的樓盤肯定比臨時幾個老闆湊起來開發一個樓盤的房子要好
2:看現場安全文明施工狀況。
一個有序整潔的現場可以是最直觀的告訴你這個開發商和承建方的整體素質。材料堆放是否整齊,施工場所辦公區是否整潔,外腳手架搭設是否規範,臨邊防護是否到位,安全網是否完整,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出對安全文明施工的投入,一個對安全文明施工投入不馬虎的項目必定對質量這塊也是同樣重視的。


開發商只能定個標準,知名開發商標準基本都高於國家標準。控制質量主要還是施工單位,畢竟開發商不會天天守著看,只能隔段時間檢個查。許多隱蔽部位的東西,就靠施工單位和監理(旁站)的能力和良知了。
但是買房時,還是看開發商,看施工單位的話也看不過來,施工可能是總包,下面還有各分包、農建隊之類,良莠不齊。
就像買其他東西一樣,比如兩台手機,一是雜牌機,各項配置很好,一是品牌機,各項配置差不多,有些還略微低點,但還是選品牌機比較放心。雜牌的它的配置越高,倒是越讓人擔心,這麼好的配置,他這牌子能不能hold住,cpu這麼快,散熱能不能行,解析度這麼高,會不會卡屏。更有,他這牌子名不見經傳,數據有沒有造假,這還不好查,就像工程里的隱蔽部位。
所以選一些大開發商,去看看房,想當於真機體驗下,大差不差就行了,高效放心。


官員住哪裡,就買那裡


開發商。

其實比如萬科這種強勢的甲方是比較注重房子質量 施工水平的。 再比如綠X這種施工商轉開發商的 房子質量更是有口碑的。

話說回來 即使你倒霉 遇上了質量不好的房子 那你也只有去找開發商這一條路走。 如果你買的是大的甲方呢 會有一系列的流程來搞定這個事,如果是小開發商。哦呵呵。


個人覺得和人品有很大關係,運氣好,小開發商也能造出精品。運氣不好,幾萬塊一平的房子不如安居房。


因為相對來講,以買房者角度來看,是最經濟,最容易實現,花費精力最少的。


這兩個真的是相輔相成的,開發商如何指揮,施工單位如何施工,這個問題是很深的問題!


開發商~給多少錢辦多少事,住宅樓都簡單沒啥技術含量,給的錢多質量就會好點~


看開發商一般比較靠譜,特別是國企開發公司,但是也有特殊的,比如說碧某園,在福建三明他們就是個笑話。


房子是開發商要賣的,產品不好還怎麼賣,要口碑的!而且產品質量自己不管,還指望別人幫你管


推薦閱讀:

外資房地產投資公司在中國的現狀和前景如何?
2013 年 12 月,上海商業地產現狀到底如何?是否出現過剩現象?
如何評價綠地集團?為什麼綠地實力強悍卻又非常低調?
房地產企業關注哪些問題?
買房的貸款時間是否是越長越好?

TAG:房地產 | 建築 | 土木工程 | 買房 | 建築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