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剛發現的)糖尿病患者的兒子,我能做什麼?

我父親56歲,一直以來身體很好,極少進醫院那種,以前也沒做過什麼全身檢查之類的(農村人都差不多),8月下旬突然開始發高燒,耳朵痛聽不清有大量分泌物,連續燒了五六天,去了大大小小的醫院七八次,無果。後來拉他去做身體檢查,抽血照CT之類的,結論是:肝囊腫,加糖尿病(血糖非常高,最高31點多一般十幾二十幾),現在一直住院吊消炎藥打胰島素,血糖終於有所降低,但人的精神比以前相差甚至,整天乏力,走幾步就累了。他一直是家裡的頂樑柱,他一直是我心中最愛的人,他一直是唯一能給我安全感的人,但他那強壯的臂彎已經日漸萎縮,那顆天不怕地不怕無所畏俱的心已經變得有心無力,他還放心不下我,因為我是家裡最小的,還在讀大學。那天,不經意間聽到他喘著氣對醫生說:張醫生,你一定要救活我,我那最小的兒子還沒有長大呢!沒有我他怎麼辦?……我的眼淚無法抑制住了


逛知乎的時候看到這個問題,雖然時間過去很久了,但就以中國目前(~2016)這個糖尿病井噴的趨勢[1]吧,我覺得未來只會有越來越多的新晉糖尿病人需要這個問題的答案……所以還是答一發~

太長不看版總結

新診斷的糖尿病人,在我看來最需要的有三方面的支持:

  • 健康教育方面,一定要幫助病人正確認識糖尿病,不要有「我就要死了」這樣的絕望,但也不能對糖尿病棄之不理;
  • 疾病治療方面,一定要幫助病人認識到長期堅持規範的控糖治療和血糖監測的重要性,並鼓勵、監督病人對治療方案的執行;
  • 生活習慣方面,一定要和病人一起制訂病人能夠長期堅持的膳食和運動方案,並持續給以鼓勵,幫助病人順利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其實嚴格來說,健康教育和生活習慣就是現代糖尿病治療五駕馬車的一部分。但是由於它們不亞於用藥治療的重要性,以及長期以來被忽視的現狀,在這裡我單獨列出來加以說明。

健康教育:正確認識糖尿病

一般糖尿病人從新診斷到後面的心路歷程是這樣的:

糖尿病根本就不可怕,新確診的四五十歲大老爺們兒在門診哭唧唧的怎麼勸都勸不住,又是立遺囑又是分財產的,在我們看來特別搞笑好嗎【圍笑】。。。所以,你們真的要正確認識糖尿病啊!!

糖尿病根本就不可怕,新確診的四五十歲大老爺們兒在門診哭唧唧的怎麼勸都勸不住,又是立遺囑又是分財產的,在我們看來特別搞笑好嗎【圍笑】。。。所以,你們真的要正確認識糖尿病啊!!

  • 由於生活方式的巨大轉變,現在中國患糖尿病的人一點也不少

糖尿病是一個生活方式病因和遺傳因素病因兼有的疾病,不合理膳食[2]、長時間靜坐[3]、缺乏運動[4]、父母患糖尿病[5]甚至睡眠質量欠佳[6]都是糖尿病的危險因素。由於歷史的進程,幾十年前還在餓著肚子唱東方紅的中國人民,三步並作兩步就走進了物資豐饒燈紅酒綠的新時代。很多人小時候餓怕了,長大了看見吃的都覺得不吃了可惜,於是都胡吃海塞又不怎麼動,然後就發現自己得了糖尿病。

所以,雖然患上糖尿病不是什麼好事兒,但至少在中國,這絕不會是什麼稀奇事兒。今兒個不巧發現了您這麼一位糖尿病人,不過是給「中國糖尿病患者有一億多[1]」這句話裡面的那一個多億再加個1而已。

  • 糖尿病絕大多數情況下確實治不好

咱們老百姓常說的「絕症」,那就是「治不好,只能回家等死」。對於糖尿病來說,這句話得這麼講:糖尿病絕大多數情況下治不好,但是可以回家等幾十年再死。

糖尿病有原發的和繼發的,繼發的糖尿病通過治療原發病一般就能自行消失;而原發的糖尿病目前分為1型和2型,2型糖尿病無法治癒,1型糖尿病絕大多數由於與免疫相關而得不到根治,極少數由於胰島β細胞受損的原因是偶然性的,可以通過胰島β細胞移植來治療,但也不一定能達到目的。

所以,一旦確診了糖尿病,尤其是成年人,想要徹底和它說再見,以現在的醫療水平來說,那確實是怎麼加特效也不太可能的啊。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成年患者所患的糖尿病屬於1型糖尿病下的遲髮型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of Adults, LADA),它常被誤診為2型糖尿病。由於2型糖尿病的用藥方案常常難以控制這類病人的血糖,需要在診斷時加以鑒別。

  • 堅持控糖治療,可以把糖尿病的危害減到最低,最大化延長壽命

再來說為什麼不能根治也可以活幾十年。這是因為,糖尿病減壽主要是由於它高血糖的癥狀可能導致的心血管疾病和周圍血管病變之類的併發症;而如果控制好血糖,外加控制體重、多加鍛煉,是可以最大限度推後甚至防止這些併發症的發生的[7],減壽的危險自然也就小很多了。雖然對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近年來有很多文章在探討控糖過度的可能性[8-9],但對於發現得早而且沒有其他疾病的年輕糖尿病人,控制血糖的意義仍然很重大。

也就是說,糖尿病這病吧它可防可治不可怕,但前提是你得按著醫生給你寫好的劇本兒走。要是不按劇本兒瞎來,那等到你因為高血糖引起的併發症先走一步的時候,你的親人也就只能在葬禮上這麼問你了:

疾病治療:鼓勵長期堅持,監督遵守醫囑

  • 長期堅持不打折扣地執行規範的控糖方案

什麼叫「規範的控糖方案」?那就是靠譜的有醫師執照的醫生根據您個人情況制定好的怎麼吃藥怎麼打針怎麼吃怎麼動這些治療手段,合在一起叫做一套治療方案。

那什麼又叫長期堅持不打折扣地執行呢?說白了,那就是好好聽醫生的話,該吃藥吃藥,該打胰島素就打,該去複診就按時複診,而且得長年累月堅持。什麼今天心情不好啦,昨天起床晚啦,隔壁老張頭說胰島素打多了不好啦,樓底下年輕人說他們公司有種葯可以根治糖尿病啦這之類的事兒,都不是「忘記」吃藥打針複診的理由。

  • 不能自己憑感覺調整藥物,一旦有異常務必及時就診

吃藥打針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是因為糖代謝是個很微妙的平衡。葯下猛了,得低血糖;葯不夠,那血糖又壓不下去。尤其是剛診斷的時候,由於病人與病人之間的個體差異,很容易出現第一個用藥方案用力過猛 / 效果不佳的問題。病人這要是憑感覺再一亂來,一不小心搞出嚴重的低血糖了,還真說不好會不會就「交待」在這兒了。

生活習慣:管住嘴,邁開腿,長期保持

前面提到了,糖尿病是一種生活方式病。因此,控制它也得從生活方式上下功夫。

  • 任何健康的生活方式習慣,都貴在能做到,能堅持

醫生對於怎麼「動起來」可能推薦的是跑步,但醫生並不是說你非得跑步才行,而是在於要動、要多動,而怎麼動是次要的。患者不喜歡跑步,只喜歡打羽毛球怎麼辦?那就打羽毛球啊!能達到鍛煉的效果,能堅持,那就是好的。做一次就不想再做,不能長期堅持的,那就是等於沒有。

膳食的習慣也是同理。膳食方案要在尊重患者自身飲食習慣的前提下進行制定,這樣才能談長期堅持。舉個例子,我大四川的居民很多嗜辣如命,患糖尿病之前多愛吃辣食,患糖尿病之後也一樣。問題是,四川的辣味菜式很多重油重鹽,經常就是整道菜一半都是油,只用這樣的菜式填飽肚皮容易造成能量攝入過剩(excess energy intake),不利於病情控制。那咱們如果抱著書本上的理想情況,直接大手一揮讓人家天天清淡飲食,不就等同於殺人父母了,還治什麼治呀。但是,這些菜就真的不能吃了?自己在家做,少放油,吃的頻率低一些,也是可以的,對吧?這就是我們制定膳食方案的時候要考慮的問題了。

  • 如何制定和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根據每個病人的情況不同,飲食和運動的要求,也就是應該怎麼吃、吃多少,怎麼動,動多少,這些也是不同的。理論上具體應該向制訂治療方案的醫生諮詢,但一般醫生太忙,沒有時間細細講,因此也可以向醫院營養科的營養師諮詢,制訂飲食與運動方案。

作為患者和患者的家屬,能做的就是根據醫生給出的原則性建議來調整自己的飲食。比如說,醫生要求減少膳食脂肪供能比,那就別隔三岔五邀請患者吃麻辣燙了;醫生要求減肥,那就一天到晚多約約患者打打球跑跑步什麼的,這樣給患者營造一個有利於保持健康生活習慣的生活環境。如果你的朋友是糖尿病患者,你還凈約人家出去吃巧克力冰淇淋火山什麼的,你看人家患者不把你個小兔崽子給懟死。。。

總結

糖尿病治療,需要患者的堅持,周圍人的理解,和科學合理的醫學支持。對於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首先患者自己要正確認識,糖尿病可防可控不可怕,應防應治別棄療;其次,患者身邊的親人和朋友要支持和監督患者規範治療,幫助患者養成和堅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並理解糖尿病人的病情。糖尿病的控糖治療是場持久戰,希望各位患者都能打出一場漂亮仗!

參考文獻:
[1] Chan J C N, Zhang Y, Ning G. Diabetes in China: a societal solution for a personal challenge[J]. The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ogy, 2014, 2(12): 969-979.
[2] Esposito K, Kastorini C M, Panagiotakos D B, et al. Prevention of type 2 diabetes by dietary pattern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rospective studies and meta-analysis[J]. Metabolic syndrome and related disorders, 2010, 8(6): 471-476.
[3] Wilmot E G, Edwardson C L, Achana F A, et al. Sedentary time in adults and the association with diabete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eath: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Diabetologia, 2012, 55: 2895-2905.
[4] Hamilton M T, Hamilton D G, Zderic T W. Role of low energy expenditure and sitting in obesity, metabolic syndrome, type 2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Diabetes, 2007, 56(11): 2655-2667.
[5] Meigs J B, Cupples L A, Wilson P W. Parental transmission of type 2 diabetes: the Framingham Offspring Study[J]. Diabetes, 2000, 49(12): 2201-2207.
[6] Cappuccio F P, D"Elia L, Strazzullo P, et al.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sleep and incidence of type 2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Diabetes care, 2010, 33(2): 414-420.
[7] Inzucchi S E, Bergenstal R M, Buse J B, et al. Management of hyperglycemia in type 2 diabetes: a patient-centered approach 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 and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 (EASD)[J]. Diabetes care, 2012, 35(6): 1364-1379.
[8] Lipska K J, Ross J S, Miao Y, et al. Potential over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in older adults with tight glycemic control[J]. JAMA internal medicine, 2015, 175(3): 356-362.
[9] Sussman J B, Kerr E A, Saini S D, et al. Rates of deintensification of blood pressure and glycemic medication treatment based on levels of control and life expectancy in olde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J]. JAMA internal medicine, 2015, 175(12): 1942-1949.


1.帶你父親去一個三甲醫院,至少比較正規的醫院,確認一下是不是原發性糖尿病,還是由於其他原因引起的,再仔細評估一下糖尿病的併發症,診斷很重要,不知道你家有沒有家族史,我覺得在診斷上不應該省錢,有時候你強調家境不好,醫生或許會給你少做一些檢查,但有時這種節省會導致誤診,最終還是損害病人的健康,我覺得不可取。
2.好的醫院一般都有糖尿病宣教,可以陪你父親一起去聽課,多拿些免費的資料,自己學習,糖尿病的飲食和健康宣教很重要。
3.糖尿病的發病率很高,並不是急性致死性疾病,讓你父親保持樂觀心態,控制飲食,鍛煉身體,自己買血糖儀和試紙,學會自己檢測。


一圖勝千言,這兩張科普海報肯定能幫上忙,簡單明了,易學易用,

http://dxy.me/hb03 (二維碼自動識別)

http://dxy.me/hb32 (二維碼自動識別)

DXY出品


我爸就是糖尿病 好多好多年了都 小時候家裡窮 那時候他沒辦法 沒黑天沒白天的出去掙錢 結果落下這麼個毛病 從剛開始吃藥 然後吃了幾年 腎不行了 吃藥傷腎傷的厲害 然後改打針 一天三針 飯前打 現在也還需要打針 以前壯的不行 之後讓這個病給拿的瘦的皮包骨 人老人家心態好 現在家裡條件好些了 天天去健身 血糖控制的非常好 堅持了有小一年了吧 從以前的皮包骨現在肌肉都出來了 糖尿病其實不可怕 可怕的是好多附帶的給你身體的傷害 比如我爸從來不敢讓自己身上哪哪兒的破一點兒 血根本止不住 還有糖尿病足 我還有個朋友的爺爺 就因為糖尿病眼睛瞎了半輩子 各種 更不要說平時吃飯忌口這些東西 說了這麼多有的沒的 首先我就想說 你要做的就是一定讓你爸別消極 心態是最最最重要的 其次是同樣的 父親是一個家的支柱 那麼你要做的就是想方設法的讓這個支柱變成你 你就要加倍的努力

快五十了也 共勉吧


這麼高的血糖一定要長期監測,規範用藥,飲食控制。這些都是非常長期的工程,任重道遠。


我爸和題主爸年紀差不多,可我才剛過二十歲,從我小學就知道我爸檢查出糖尿病告訴我這是家族遺傳,讓我務必減肥躲過這個遺傳。
我從出生就比同齡人胖,別人說的我都已經麻木了,胖就胖著活唄,實在不行還可以去死啊。可是我很怕我爸死太早。我爺糖尿病,10年就去了,併發症很多,老年痴呆。
我爸,一天兩到三包煙,貪酒,逢喝必醉,頻率大概一周至少一次吧,不在一起生活我也不太了解。十幾年來全家無論用什麼語氣什麼方式都不能改變他一點點,他連一個字都不會聽進去。你們見過抽煙抽到舌頭髮烏髮黑的人嗎,還有周星馳電影里的煙屎牙,我算是見到了。和他一起吃飯,他啃骨頭的時候我好怕他牙咯掉以後吃飯不方便,他這樣抽煙酗酒,吃著醫生開的葯,又有什麼用呢,他從來不打胰島素,說是沒到那個程度。
不過我爸從檢查出糖尿病就不吃甜食了,只喝白酒,終究還是惜命的,只不過酒肉的慾望大於求生慾望,寧願短暫但滿足地過一生,也不想拘束在條條框框下苟延長壽。爺爺晚年,我爸每周送煙送酒送糕點,那時候糖尿病很久了,除了口腹之慾還能奢求什麼呢,我爸覺得爺爺不知道還能活到哪天,每天都吃好喝好就是盡孝。還讓我也一樣不要管他抽煙喝酒這唯二的愛好。活過一天是一天。
為人子女誰希望父母是這個樣子呢,我爸總讓我減肥怕我也遺傳糖尿病,可我從來也沒想過要長命百歲,胖子本來容易不開心,我寧願做開心的短命鬼。
可是我真的好怕我短暫的生命里我爸陪不了我太久。
上個月我去看心理醫生診斷說抑鬱症傾向,我爸很擔心我,可是他從來不在乎自己能活多久,這是我從他那裡學到最好的事。

好像我和題主說的沒什麼卵關係,但是想告訴你,如果勸不動老人忌口,也不要讓他不開心,雖然糖尿病是絕症,也是一時半會死不了。


兩年前我爹也因為平時攝入大量甜食而患上了糖尿病

因為體檢報告是我和我媽去拿的所以我們先得到確切消息
我媽:怎麼辦?要不要告訴你爸?
我:沒事 糖尿病而已
我媽:好的

我爸拿著體檢報告看了一遍又一遍,自怨自艾了許久後,把他的零食都交給我…那眼神真不捨得


我媽先是開啟了反諷模式吐槽老爹吃甜不控制 接著隔幾天做白饅頭畢竟自家做安全放心不放糖…

我呢當然表面裝作不在乎,但是買了一本關於糖尿病的書,上網摘抄了許多飲食注意,分清單糖雙糖和多糖。交給我爸我媽。畢竟我負責理論,老媽負責飲食調配,我爸安心配合。

在糖尿病這塊我爸有一塊心病
具體就不表述了 反正我爸就是怕

但有一點我家很好 無煙無酒家庭^_^

從此以後我爸在我和我媽假意不在乎的語調下
我爸的怕 隨著日子照常過而慢慢減輕
幾乎頓頓大白饅頭偶爾米飯
小食方面轉攻堅果、無糖零食和可食水果。
偶爾我和我媽慫恿我爸獎勵一些甜食…
葡萄糖是100%拒絕的

對了 萬年不鍛煉的我家現在我爸媽晚飯後散步一小時,想想都美好。我常常因為懶癌的緣故讓他倆夕陽紅。
看我爸媽在家做廣播體操笑噴。

成果:一年後我爸貌似就超標0.6個點
現在已經在標準內了。醫生也直呼控制這麼好的病人沒幾個

總結:控制嘴 鍛煉好 不悲觀

祝你爸早日病狀減輕^_^


可能會被噴,可是我還是想說,搜索一下"斷食療法"(fasting for diabetes test)。

老人家得的應該裡頭可治癒的類型。
3年前我最好朋友的兒子得了不可治癒的類型,所以我發瘋地找過很多資料。

僅供參考


糖尿病現在來說真的沒什麼事,不要心理壓力太大。但是對新患者來說,就是千萬要記住現階段糖尿病是絕對不可能治癒的。千萬別信各種保健品小廣告,無一例外都是騙人的,說得再好再有人說吃什麼什麼治好了,也不要信都是騙人的。一定要信正規三甲醫院大夫的話。管住嘴邁開腿。不要怕吃藥的副作用,真的沒什麼副作用用,就是有也絕對絕對比你血糖高帶來的危害要小得多,控制得好就吃藥,控制不好就打針,該怎麼治就怎麼治。千萬別信偏方,千萬別自己瞎想。我家裡人得糖尿病的好多,都保持得挺好。我姥爺八十了得糖尿病四十多年,現在翻山越嶺熬夜釣魚都比我厲害。
對了,剛得糖尿病的病人,我建議去大醫院做強化治療。正規的大醫院都會這麼做的,強化治療對胰島恢復和後續保持血糖很有好處


我外公就是糖尿病患者,很多年了,但身體很硬朗。
所以一直讓我覺得糖尿病沒那麼可怕,只要平時注意飲食,沒事多鍛煉,可以活很久的。
外公前幾天剛過84大壽,平時幾乎完全不吃甜食,含糖高的食物也不怎麼吃,堅持吃藥,沒事就去公園散散步,八十多了還經常自己一個人出門溜達到飯點都不回家 。
所以題主不要方。


說點實用的吧:
1.把血糖管理好,炎症和其它問題也相對好控制許多;
2.看血糖已經很高,除了降糖外,把尿微量白蛋白,眼底,頸血管這些都查一下(肝臟功能不用說,有病症在治療中了)
3.自己備一台血糖儀,須要定時測血糖;
4.除了血糖要防止高,更要防止低血糖。


我母親在我五歲的時候查出糖尿病,今年我25歲了,我母親也59歲,這些年一直換著各種方法治療,一開始是藥物治療,那時候我們也是在農村,沒有測量血糖的儀器,不能經常測血糖,照現在情況來看,那時候的血糖應該是16-20左右(餐後)。後來聽廣告買各種保健品,花了不少錢,也沒見效果,反而病情加重了。
我初中的時候我們搬進了市裡生活,我母親開始注射胰島素。剛開始使用需要住院進行調理,血糖忽高忽低,這對糖尿病人來說是很痛苦的,後來漸漸穩定了,回家後自己注射,根據血糖調整注射用量,那時的血糖正常時候保持在10-12(餐後),有時候也會忽高忽低。
我大學的時候我們帶著我母親去北京協和醫院檢查治療,那裡是全國治療內分泌專業最權威的醫院。一開始換了一種胰島素注射,逐漸減少用量,每一兩個月去複查一次,逐漸的不在注射胰島素了。現在只吃一些藥物(二甲雙胍等),血糖保持在餐前6-8,餐後8-10。
但是因為前幾年沒有找到正確的治療方式,導致併發症,高血壓、心腦血管等方面的,還要靠藥物治療。
總結來說糖尿病人就是要「管住嘴,邁開腿」。我母親從來不吃甜食,她從小也不愛吃甜,每餐只吃二兩飯(這個是在我小學時候那個賣保健品的大夫,也就是那個銷售要求的,花了幾萬塊錢,也就這個有點作用),別吃澱粉含量高的(當時調胰島素的時候大夫告訴她,沾粥字的別吃)。平常多運動,她也是特別愛累,上樓都覺得累,但她一直堅持遛彎。我一個朋友父親一開始很胖,有一次不舒服查出血糖高,然後每天堅持跑5公里,半年之後人瘦下來了,血糖也正常了,一直到現在,沒吃過葯。但是建議你父親如果跑步的話一定要有人跟著,而且口袋裡隨時準備著糖,即使不跑步,血糖低了趕緊吃(其實糖尿病血糖高不可怕,最要命的是低血糖)。
我母親不愛吃糖,嘴也不饞,她得糖尿病有一部分原因是生了我們五個姐弟(對不起國策……),然後年輕時候不服輸,幹活不要命,積勞成疾。另一部分原因是她氣性大,特別愛生氣,還總愛憋在心裡。所以千萬別惹她生氣,順著她,讓他開心。(我老爹胃病,我們家長期存著兩箱子葯,基本上有個小毛病都不用去找大夫。我在外地干工程,我姐給我有了一箱子葯過來……)


不用這麼緊張吧,糖尿病是可控的,乖乖聽醫囑控制飲食注意生活方式,沒什麼大不了的啊


每年4次去社區衛生院測血壓血糖,這叫隨訪;一年一次的血流變肝腎功能檢查,這叫查體,都是免費的國家項目,你可以去所在社區的衛生站建檔,然後就可以享受這項服務了。


控制血糖,病情監測,還要預防低血糖反應,所以出門的時候口袋裡一定要有糖,如果父親胖的話就要減肥啦,堅持運動,飲食方面,香蕉含糖分高的不要吃,黃瓜可以吃。


三甲醫院的內分泌病房插不進去腳而樓下的糖尿病諮詢門診門可羅雀 就是我國現在該病的現狀 本來碼了幾百字 差點把指南和內科總結了一遍 不過覺得意義不大 其實綜合來說就是 規範化的 治療 飲食和生活方式的健康管理 還有患者對這個疾病的認識 患者的依從性就要靠樓主去勸說了 我推薦你去打聽下你們那邊治療糖尿病比較靠譜的醫生 按照醫囑治療 不推薦勤換醫生 一個醫生規範化的長期治療就可以 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 一定要積極治療防止併發症的發生 祝樓主的父親健康!(一定要勸你老爸對這個病有理性點認識)


糖尿病沒有那麼可怕。
我父親44歲確診糖尿病,今年58歲;我哥24歲確診糖尿病,今年34歲;我母親前5年確診糖尿病。現在他們使用胰島素,控制得還好。
我平時比較注意,目前血糖正常,平時飲食、作息、鍛煉比較嚴格。
糖尿病遺傳因素很大,題主應該臨測下自己的血糖。


積極配合醫生,千萬不要自行斷葯,好好珍惜時光,記得每天給他一個抱抱
【現在的我每天都很後悔】


監督提醒好他吃藥


好好愛他??


推薦閱讀:

為什麼現在很多年輕人願意到北上廣深打拚,即使過得異常艱苦,遠離親人,仍然義無反顧?
台北有什麼「鮮為人知但很有意思」的景點?
怎樣做出好喝的手沖咖啡?
日本人都有哪些比較有意思的生活習慣?
怎麼過年才有年味?

TAG:健康 | 生活方式 | 糖尿病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