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智能電視機的交互一直是個未解決的難題?

在《小米盒子前景如何? - DLNA》 一題下的答案評論里看到pansz君的這樣一句話:


過來人,現在想想,從來不覺得在電視上交互是個難題

大家之所以覺得難,是因為你想賦予電視太多的屬性/功能,可究竟大家有想好電視是一個怎樣屬性的產品么?需要那麼多的複雜屬性/功能么?用戶最核心是需要什麼?沒搞清楚這些,總想著拿移動互聯網的一套往上套,自然難,而且不是一般的難。

所以,我不覺得目前市面上任何一款的「智能電視」產品真正做到了交互的簡單。


我做過一個聯想智能電視的項目。

當時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測試機,個人認為電視不能和人實現良好交互的主要原因就是:電視和人的距離。看電視最舒服的姿勢就是坐在或者躺在沙發上,這時候人和電視機最小的距離至少要超過兩米,所以首先從最基本的設計元素說起,字體的大小必須超過26號才能保證閱讀效率。如果把電視機加大,再配套輸入設備,基本就等於大號電腦了。個人認為這個不是電視的發展方向。

從現在的用戶習慣看,躺在沙發上能操作電視的最好遙控器就是一個「智能手機」,電視只充當存儲、播放和顯示的作用。


電視媒體屬於單向的信息傳輸,很多時候正是由於它的單向性導致人們喜歡因為惰性而被動接受信息。

智能電視最大的問題是雙向的信息溝通,也就是交互,說白了怎麼樣保證智能化的同時,繼續保持人群的被動接受信息的狀態。


用較少的成本,分離水中的氫和氧,也算個世界難題吧。
由於操作方式、技術含量、面積、體積等的不同,決定了電視不可能達到今天智能手機這樣的交互方式。這不是「世界難題」,這是現實。基於這個現實,決定了電視不可能像pc、手機、平板一樣,成為一個信息終端,而只能成為用於視頻播放的顯示器。
當然我並不是說視頻功能的價值低,容易做。只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視頻是智能電視最主要的功能;你不只能指望用它來完成通信、工作、遊戲等事情,而把pc、手機、平板放在一邊。


難點在如何進行簡潔高效的信號輸入和操控。

遙控器?四十個鍵平時會碰幾個?
特定匹配的觸屏各種高科技?看任天堂發布個Wii U蛋都給我震碎了。

私以為同與移動終端的整合會是趨勢


藉助蘋果的airplay技術,我把iPad變成了相當牛逼的電視機遙控器


有意思的問題,我在別處剛好回答過:智能電視機的遙控交互怎麼做?

=============以下搬磚===============

很巧合,我有個朋友是樂視盒子的產品經理,在樂視盒子還在內測的時候我就拿到了工程樣機並在家用了一段時間。那時候朋友讓我幫忙想想如何把遙控器的交互改善一下,所以就這個問題我也有過一段思考。

我認為電視遙控的難點有這麼幾個:

1遙控就是你的視線在電視上,而操作的是遙控器。也就是說你的視覺焦點不在操作界面上,這就要求操作界面盡量的簡潔,用戶通過觸摸就可以進行操作。

2
但是智能電視過於複雜了,且不說調節顏色、飽和度等等這些電視本身的設置,就是盒子類的產品,操作起來就很複雜。比如這類產品主要提供視頻內容,內容就要
分為:電視劇、電影、綜藝節目等分類,這些分類之下又可以按年代分(2012年、2013年、2011年)、按地域分(國產、歐美、日韓)、按類型分(喜
劇、愛情、科幻)。在你選定某個篩選條件組合之後(例如電影-2013-國產-喜劇),還要有很多部片子,進行挑選。

這樣你至少需要上下左
右四個移動鍵、上下翻頁鍵、返回上一級菜單鍵、確認/播放鍵、音量調節鍵以及一個開關鍵。這樣加在一起已經11個按鍵了。而為了增加操作的便捷,樂視盒子
的遙控器上還增加了幾個快捷鍵:如紅色鍵可以直接選電視劇、綠色鍵可以直接選電影。你想像一下在不看著純靠觸覺的情況下,單手操縱將近15個按鍵是個什麼
感受吧。

3事實上,好的遙控器應該只有數量很少的按鍵,最好只有1、2個,但是遙控器能決定的只是按鍵如何布局,真正決定有多少個按鍵的是
點播節目時所呈現的操作界面。如果點播節目的操作界面沿用網頁的邏輯結構,即電視劇-電影-綜藝節目的一級分類;時間、類型、地區的二級分類;節目排列+
分頁的三級分類,那麼遙控器的按鍵數量根本不可能有效的降低,所以遙控器要怎麼做,去覺得不是遙控器,而是軟體的界面設計。

4如果按鍵數量不能有效減少,物理按鍵要比觸屏按鍵好一些,因為至少還有觸覺輔助,否則你必須要抬頭看一眼電視,低頭看一眼遙控器的觸屏,更加痛苦。


1、遙控:因為用遙控輸入文字非常蛋疼。而搜索,上網,社交,很多『智能』相關操作都需要輸入。
  2、藍牙:藍牙鍵盤也不是,因為用鍵盤當作遙控進行一些基本操作都需要雙手。以及一個穩定的桌面,而且一旦你有了普通遙控,你會覺得常用的操作用它就夠了,鍵盤僅僅在輸入的時候才有價值。
  3、觸摸屏:觸摸屏更不是,因為只有你摸到的東西跟顯示屏合體時,它才是最好用的,遠程的屏幕跟本地的觸摸屏無法有效配合。
  4、滑鼠:目前的空中滑鼠就沒有很好用的,用來體感遊戲可以,當滑鼠很難受。
所以智能電視的交互很難。。。


作為電視外行,說兩句。
首先,「智能電視」就是電腦。現在的技術發展趨勢是所有器具電腦化、互聯網化。電腦就是指處理器、存儲器和I/O的組合。汽車、手錶、大樓、電話、鞋……電腦不再是原來刻板的桌上四件套,而是我們身邊的一切。從這個角度看,智能電視就是一個大屏電腦。

從交互的角度看,「智能電視」的交互問題似乎是大屏幕的輸入問題。「電視」的含義不是信號內容,而是屏幕尺寸。原來在許多家庭常見的12英寸電視,扁平化之後我們現在會把它叫做「平板」。小尺寸屏幕的觸控交互目前看來沒有什麼大問題。所以智能電視在如今等價於大屏幕,它的輸出沒有大問題,輸入的解決方案不多。

從體驗的角度看,「智能電視」的交互問題是被動消費信息設備的替代交互方案問題。電視在用戶的客廳中不是一個主動獲取的信息源,而是消磨時間的對象。一台設置好的「笨」電視只需2個,最多4個按鈕即可完美解決交互。智能電視如果在用戶腦中的定位仍是「電視」,那麼它就不會是一個需要主動挖掘的交互對象。

大屏幕問題可以歸結為「是否將屏幕視作一個點」。「笨」電視的屏幕就是一個點,用戶無需關心當前操作對應屏幕上的哪個位置,也無需關心起始位置/目標位置的距離和轉化方法。
屏幕=點對於「智能」電視來說是不可接受的。而一旦將屏幕做為平面來處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無窮無盡:快速移位、最小可點區、區域管理、距離適配……目前的解決方案分兩大派,一派是代理,簡單說就是鍵鼠升級,包括遙控器、手柄、平板等;另一派是直接定位,簡單說就是觸屏升級,包括kinect、leap motion等。
但是這兩派方案都有一個核心問題沒解決:除了打遊戲,人為什麼要主動從電視獲取什麼?

智能手機一度被視作一個笑話/裝逼工具,因為之前人們沒有意識到移動中的電腦的重要性。筆記本電腦是可移動的電腦,而不是移動中的電腦,所以智能手機包括後來的平板電腦滿足了這個開發出來的需求。
對智能電視來說,首先需要解決的也是需求是什麼。坐在客廳用電腦顯然不是,原因有二,一個是剛才說的主動/被動問題,另一個是多人交互問題(眾所周知,誰掌握遙控器是客廳戰爭的永恆形態)。

綜上,智能電視的交互是世界難題,因為現在沒人能回答「智能電視是什麼」這個根本問題。為一個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設計交互,當然是世界難題了。


我覺得Xbox 360 Dashboard不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么……


瀉藥,拋磚引玉,歡迎摺疊。

所謂世界難題,就是還沒有人能夠解決的問題。

iPhone 在基本不影響電話正常功能使用的情況下,把交互修改成了全觸屏的,使得智能手機從此以觸屏的模式在全球普及。

但是在智能電視的操作中,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發明一種足夠易學(讓三歲小孩都能無師自通)又不影響所有功能正常使用的交互方式。

apple tv 的遙控不是,因為用遙控輸入文字非常蛋疼。而搜索,上網,社交,很多『智能』相關操作都需要輸入。
藍牙鍵盤也不是,因為用鍵盤當作遙控進行一些基本操作都需要雙手。以及一個穩定的桌面,而且一旦你有了普通遙控,你會覺得常用的操作用它就夠了,鍵盤僅僅在輸入的時候才有價值。
觸摸屏更不是,因為只有你摸到的東西跟顯示屏合體時,它才是最好用的,遠程的屏幕跟本地的觸摸屏無法有效配合。
滑鼠?目前的空中滑鼠就沒有很好用的,用來體感遊戲可以,當滑鼠很難受。
。。。

如果有朝一日真有人發明出來了一種相對完美的方式,那將會是智能電視領域象 iPhone 誕生一樣的里程碑,也許會極大的推動智能電視以及盒子的發展。

有關這個問題的文檔,以及部分定義,可以參見:

http://en.wikipedia.org/wiki/10-foot_user_interface


抱歉,作為外行,但是我一直都想吐槽這件事!
首先,題主既然說得是智能電視機的交互難用,我想說以上那些吐槽遙控器的答案,難道我們傳統電視機的遙控器就不難用嗎?!
那為什麼不吐槽傳統電視機的交互問題呢?在那些身邊還未有那麼多電子產品的年代,難道四歲就會開電視看動畫片的小孩都是天才兒童嗎?!按理我們在接受過那麼多交互的教育後,這些東西的學習成本不更低嗎?那為何我反而現在每天都聽到父母問這電視怎麼又看不到了,快來幫我弄一下啊?
所以先別說什麼搜索,物聯一堆高尚大的功能好嗎?試試回想一下,我們以前都是怎麼看電視的?
是一按電源就能看到節目了好嗎?
是要看腦殘的喜洋洋?看幸福的CCTV?看狗血的電視劇?先別管啊,在確保我看電視節目這件事情已經完成後,我在慢慢挑選好嗎?電視機,電台乃至報紙雜誌難以被互聯網取代,他們的優點就是給我啥就看啥,沒有選擇的煩惱,不是嗎?
然而現在的智能電視,機頂盒,電視盒有那麼多功能,一般人又有多少用到?(是的,當然可以說正是交互難用所以沒人用)但是現在的廠商各種理由,一開機先來幾分鐘廣告,再搞個無數功能的首頁讓人無從下手,這是本末倒置啊!完全顛覆了人民對電視機的傳統認識,打開了卻看不到節目,一進去就讓人摸不著頭腦,說其他交互的易用又有什麼意義呢?
再回到遙控器上。不管之前的遙控器有多複雜,按的最多就只有電源,上下換台和音量調節對吧?只要一個遙控器一眼就能找到這幾個鍵,也沒見多少人會抱怨這電視機難用的吧。


智能電視是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物聯網話題。所以來插下嘴。

電視就是一個單純的輸出設備。
自從電視發明以來,其作為音頻媒體的輸出載體功能明確。
作為一個輸出設備,那人要和電視交互些什麼?選擇電視的輸出內容。我想每個人拿著遙控器點來點去無非就是為了一個目的,找個自己喜歡看的內容。所以智能電視交互應該解決的,就是如何讓人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想看的內容。
在這個問題上,難免有人想將「搜索」的概念引入進來。搜索這個概念是好的,但是用戶不需要精確搜索,也不需要文字輸入。用戶要完成的,就是選擇這個行為而已。所以交互什麼的,我覺得Kinect就是大殺器了啊。


之前在Sony做過一段時間的實習生,參與過Google TV的項目,所以談一下看法,可能不對,請輕拍。
首先,硬體就不一樣。電視的處理器和電腦,智能手機還是有差距的,我不了解現在的情況是怎麼樣的,但是至少在12年的時候,想要在電視上實現ipad上很順暢的交互方式還是非常困難的。就算實現了,也是卡的一逼。畢竟,電視的主要功能還是用來看電視。
遠程控制的技術還不是那麼的好,而且就算我們能用滑鼠遠程操作電視,也滿足不了真正的電視用戶的需求,照搬電腦的交互方式是不行的。
用體感控制,這個可以有,但是應該不會成為最主要的控制方式。設想一下,很多人是習慣從頭到尾不斷換台的,假設100多個頻道全靠動作捕捉來切換,還是蠻累的。再次,會很卡,體驗不會很好。
大屏幕的電視和相對較小的電腦屏幕,小屏幕的手機平板,在交互上的區別還是很大的。現有的經驗放到電視上並不合適。
其他的很多原因樓上都已經說了,最主要的還是遙控器和觸摸屏的區別。要做到智能化,輸入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使用遙控器,那麼可以想到的解決方法主要是兩種,一是全鍵盤,一個是類似車載導航的選字母,確定,循環。。。輸入方法,都不是特別好。


難題談不上, 只是大家還不重視而已。 這個問題是2013年的,2015年的現在來看, 很多智能電視都已經針對遙控板的方向操作做了大量的優化, 所以現在的智能電視體驗已經好了很多。

但智能電視交互問題的核心是海量互聯網內容接入電視與傳統遙控板落後的I/O模式之間的矛盾。紅外遙控器低效的單向輸出設備, 必然增加用戶的操作複雜度。這個問題只能通過智能手機來解決。
比如悟空遙控器


智能電視的交互從來就不是什麼難題。只是一群自認為很聰明(確實他們也挺聰明的)的科學家們在一個諾基亞的框框下,他們能研究出各種諾基亞經典款,但卻造不出iPhone,因為iPhone對他們是世界難題。但大家跳出來看,iPhone在技術上有多難呢?


難題就是我們面對著這幾十年的東西,設計的時候跳出來太難了。


電視智能了,就不需要交互了。。。現在智能電視無非是套了個操作系統,說白了就是比原來功能多點,菜單複雜點。但是電視錄節目,切台什麼的還是要人操作不是,因為還要操作所以就有交互問題。可是如果電視真的智能了,他難道不應該在我看過幾次電視之後就能學習出我喜歡的節目類型,節目時間,能在我不在的時候自動幫我錄下來,有了新節目自動給我推薦,如果我喜歡的節目到了我卻還沒換台他是不是要自動提醒我換台,我的電視是不是應該和電視台有一個自動通信作為收視率統計和節目反饋。。。所以說,如果電視智能了,交互還算個事?


我覺得是兩塊是非常重要:
搖控器:這個不能取代,有的說可以使用體感,但真正玩過體感的人知道,真正選擇和控制並不是那麼輕鬆的事,而且累(相對一個設計簡單的搖控器);何樂而不為呢?
語音輸入 :作為搖控的補充,可以作為搜索關鍵入口;同時也能解決輕鬆選擇頻道功能的方式;激活方式很簡單,直接「Ok GLASS


電視只是一塊屏幕,需要智能電視這樣一種設備嗎?把遊戲機、播放器、電腦、手機、平板接入電視不久可以了嗎?


推薦閱讀:

47 吋的小米電視有哪些亮點,為何能做到 ¥2999 低價?

TAG:交互設計 | 智能電視 | 小米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