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那麼害怕死亡?怎樣才能坦然面對死亡?

最近我都很恐懼,我恐懼的是擔心下一秒就死亡。我不清楚最近為什麼這個感覺來得特別的厲害。每個人都害怕死亡,可能也正因為這樣,我每天都拚命地在工作和學習,努力嘗試忘掉這個問題。但是最近發現越來越嚴重了。其實真的很害怕突然之間失去一些感覺,失去思考問題的能力。我這個心理問題是屬於怎麼樣的問題?希望有好的心理專家幫我解除這個很傻,但是又很可怕的想法,到底怎樣才能面對死亡坦然?當然,如果您不是專家也可以回答,只要你能夠告訴我怎樣解決這個心理問題便是可以了。

相似問題:如何才能不被死亡的恐懼感所困擾,從而更坦然的看待死亡?


看完這一段話,甚至感覺從此不再懼怕死亡。


死亡是躲不開的永恆話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它也是最公平的。無論是殺人如麻的獨裁者,亦或是特蕾莎修女這種偉人,皆難逃灰飛煙滅之時。
既然是無法迴避的,那不妨看看歷史上的牛人是怎麼應對這件事的:

秦始皇
方法:派徐福三千童男童女出東海求仙藥,請大量道士煉長生不老丹。
影響:為化學的進步以及霓虹國的起源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為21世紀電影工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木乃伊3》《神話》《古今大戰秦俑情》)
結果:掛了,好好的帝國還被太監給毀了。

嘉靖帝
方法:煉丹
影響:化學繼續發展,特別是毒物領域。。
結果:鉛砷中毒,掛了

這個帝王清單可以很長...

不單單在中國,西方對於長生不老也是孜孜不倦的,不過更多的是出現在神話和宗教故事裡。

看到這裡發現不同的地方沒,為什麼嬴政朱厚熜那麼怕死而西方帝王好像沒幹過什麼出格的事。那是因為信仰的宗教不同,以及宗教背後的理論體系不同。秦始皇有沒有宗教信仰我就沒考證過了,但是老朱同志是鐵杆的道教粉,而道教是主修今世的,最高追求是長生不老、羽化升仙,而佛教基督教是來世論,提倡的是死後進入另一個世界,亦或是投胎重來。所謂「道曰今生,佛說來世」。

無論宗教理論有多麼千差萬別,其核心有一條是不變的,就是要麼你就不會死,要麼你死後組織還會給你安排職務的,總之不是死了就玩兒完了。這個原則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從經濟學市場供需理論來講,它恰好滿足了市場上一份特殊而又分量強大的需求:怕死。

我認為宗教的產生的本源是人類對未知的恐懼。在古代,未知又分對於自然力量的不解以及對於死後通往何方的迷茫。隨著科學的進步,曾經哪些神秘的自然力量被科學一個一個KO了,既然如此為何宗教依然盛行呢?而且越是發達的國家宗教普及率越高呢?那是因為死後的未知還是沒有被完美的解釋,或者換種說法是,人們沒法接受科學對於死亡的解釋。腦細胞死了?心臟跳動停止?器官衰竭?然後呢?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所以人們陷入了題主這般深思中,時而徹夜難眠,時而驚恐萬分,時而淚牛滿面,時而鬱鬱寡歡。這種情況是大家都會遇到的,本人在某個階段也開始意識到了死亡這個話題,以至於徹夜沉思死後究竟會如何,精神還會不會存在,如果不會存在,那之前的人生只是暫時的,是不是從死亡那一刻就陷入了無盡的黑暗而永遠無法重歸光明?這些問題對於還年輕的我們來說的確有些無法承受了,所以有一段時間我甚至覺得自己是不是像小崔一樣抑鬱了。。。。

這應該就是題主現在的狀態了。那麼題主現在有三條路可以走:

1.皈依宗教。
這是最偷懶的方法,告訴自己相信宗教對於來世的解釋,然後你就淡定了,因為反正你懷著阿Q精神相信了死亡不代表結束,而是新的開始~沒準你還有點小激動~搞不好下一世就是投胎到比爾蓋茨家,或者天天做好事進入天堂開始在雲端飄飄然,亦或是《古蘭經》里充滿了美酒和處女的天堂。。

2.讓自己忙於生活從而沒空想這些事。
天天有事情做的話就不會神經兮兮的想這些詭異的話題。。反正我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想過這事就是因為。。。給忙忘了。。。。

3.構築一個你自己可以信服的理論來接收死亡。
這個理論可以扯淡,可以不符合常理,可以天馬行空,甚至可以變態。反正你自己信就好,又不用告訴別人。這個東東存在的唯一目的是讓你哪怕是暫時的接受死亡這一現實,從而不讓這個很遙遠的奇葩影響你正常的工作學習生活。

我是先在2里待了一段時間,現在進入3了,我在想如果我自己的理論不能撐到我知天命的話,搞不好老了之後我會去嘗試1。

下面是我給自己接受死亡這一客觀結束的理由:

我的一部分在不斷的死去,而我的另一部分又在不斷的重生。只要明白我已經死過了,那麼未來生命的終點,亦不過是在重複我所經歷過的死亡罷了,無所懼矣。

可能看到這裡很多人覺得我在裝逼了,其實不是什麼晦澀的大道理。我認為我們對於死亡的恐懼是基於精神/靈魂的消散,而不是肉體的毀滅。換句話說,如果有天明確告訴你死亡只是你肉體的腐朽,精神還是會存在,無論是漂浮空中還是換副軀殼,那麼大部分人都不會對死亡如此恐懼了吧(事實上宗教就是這麼乾的)。所以先要明白,我們畏懼的是精神/靈魂的消散。

那麼精神的是依託於什麼而存在的呢?我認為是記憶。

人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意識,更確切的說是記憶的片段構成的。你現在還想得起5歲的時候的點點滴滴嗎?如果想不起的話,那麼即使把那段時間從你生命中抹去,對現在的你也沒什麼大影響(當然小時候的教育等等會潛移默化影響)。假如你有一天失憶了,什麼也想不起了,那麼失憶後的你還是之前的那個你嗎?我認為不是了,甚至可以說除了潛意識的某些行為習慣保留(比如左撇子有撇子、語言系統等),你已經變成另一個人了。那麼失憶前的你去哪裡了呢?你失憶前的意識記憶已經消失了,你失憶前的精神靈魂也就消失了,所以可以說,失憶前的你已經死去。

而我們終究是在一個不斷失憶的過程中的。長大後想不起小時候的事了,今天已經想不起上周中午吃的什麼了,老了只會就更加遺忘了。所以我自認為我已經在不斷死去的過程中了,因為我的記憶在不斷消失。一旦體驗過死亡(記憶的消失),那麼生命的終點不過是另一次失憶而已。所以每一天入眠,都是在向昨天的自己揮手告別,而陷入臨時的死亡中,等待另一次的重生。

一旦我自認為想明白了「自我」只會存在於當下、只會存在於此時此刻這件事,我也就淡定了,反正爺已經死過了,而且隨時都在死。現在打字的我相對於待會兒點擊發布答案的我就算是掛了,今晚睡上一覺後那麼今天的我也算是翹了。

所以我一直覺得,得老年痴呆症何必抱怨命運不公呢,這分明是件幸福的事。我會慢慢的忘了自己的快樂和痛苦,在一種緩慢、逐漸的、可以接受的速度下和這個世界說再見。當我完全忘了全部,變成了一個呆傻萌的老頭時,雖然你認為我活著,但是我所理解的自我已經煙消雲散了。沒有痛苦、沒有眼淚,有的只是另一個蒼老的孩子般的我,繼續在世間留以微笑...

以及屎尿.....


「我將要死」並不是一種外在的事件,而是我自己存在的一種內在可能性。
------海德爾格《存在與時間》

死亡這個『可能性』使得人生中其他所有『可能性』都不再可能。它隨時隨地可能到來,使人生中億萬可能性失效。

而你卻找不到替身。在死這件事上,只有你自己能完滿它。

還記得小時候第一次想通了死亡的必然性時那份頓感釋然;畢竟,死亡與我是親近的,遠比生命中任何可有可無的事件要親近----我獨一無二的死,它終將百分百屬於我。

每人身上所含有的偉大的死,這才是人人圍著轉的果實。
--------里爾克《因為我們只是皮殼和葉片》

而萬物也因為共享死亡而聯結,像海上隱去的浪。

我們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死亡的概念。

(擴展閱讀:用『向死而生』的態度使人生更有意義---見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第二部第一章)


為什麼我們那麼害怕死亡?
這個問題中「我們」這個詞用得非常好。
的確,不僅僅是題主你,是我們。
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不被存在的內含悲劇所影響。

大多數時候,對於死亡的焦慮潛伏在無意識中,當一些事件發生的時候,提醒我們,它才會衝破思想的禁忌,縈繞人的腦海,帶來揮之不去的焦慮與恐懼。
這些事件包括但不限於:見證身邊的人傷逝,校友重聚,重大的周年紀念,生日,哀傷之夢,一段關係的結束等。
這些事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都是一個階段結束的見證,它們提醒著我們,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有結束。

怎樣才能坦然面對死亡? 我給你五個錦囊。

一、
存在主義心理學家歐文亞隆有一句話:雖然肉體上的死亡可以摧毀我們,但是對於死亡的觀念可能會拯救我們。
因為,我們從對於死亡的認知而來的所有焦慮,其實都是非理性的。
你問,我們如何坦然面對死亡。可是,我們每個人其實都不用面對死亡。
我們擔心死亡,大多數是在擔心死亡會有怎樣的滋味,如你所說「真的很害怕突然之間失去一些感覺,失去思考問題的能力」。但當你死時,卻並無知覺意識,你並不用去面對「失去一些感覺,失去思考問題的能力」,因為這樣的你,並不存在。因此,我們每個人並不用面對自己的死亡。
就如海德格爾所說:「死在,我就不在;我在,死就不在」。

二、
當然,這種形而上的思考似乎不能解決問題。那麼我們來一次尼採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提出的思想實驗。這個實驗操作性還不錯,當大家看到這些文字的時候,就可以追隨我一起來做(我略作修改,以符合我們大家的閱讀習慣):

前些年穿越劇十分火熱的時候,有一部50集大片,叫《神話》,大家跟我一起回顧其中劇情。男主角易小川(胡歌飾)穿越到2000年前,愛上了玉漱公主(白冰飾),種種原因,他們獲得了長生不老的能力,卻被迫分離。兩人苦苦生活等待了2000年,到了現代才終於團聚,卻因此失去了長生不老的能力,迅速衰老。

現在跟我一起想像,你成為了易小川,不過你沒那麼帥,你還是你現在的模樣(照一照鏡子,我說真的),現在的智商(想想期末考試的成績),現在的贅肉和零武功(再照一照鏡子)。你也沒有愛上一個白富美(例如,范冰冰,嗯,你應該不會愛上她,我說的是愛情的那種。),你知道你高攀不上,所以審美也和現在一樣(中學的同桌,大學學生會的學妹,單位里新來的妹紙。嗯,就是這種。)。你唯一擁有的,是易小川那長生不老的能力。你的生命從此沒有了終點。
你的生活就是目前所過的和往昔所過的生活。將來仍將不斷重演,沒有任何新鮮之處。每一樣痛苦、歡樂、離愁、嘆息,日復一日,永不停息。你現在每天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無法言傳的事情皆會再度重現,而所有的結局也都一樣——同樣的鮮紅朝陽、同樣的風中匆忙的街邊燒餅作為早餐、同樣喋喋不休的老闆或同事、同樣的又卡又破的筆記本電腦、同樣的思維停滯寫不出好代碼的星期一、同樣的末班公交車、同樣的睡到中午的周末。那存在的永恆沙漏不停轉動。你不會死亡,這樣的日子沒有終點。
怎麼樣?假設你將重複同樣的生活直至永遠,沒有盡頭。這依舊讓人震撼,讓人恐懼。不是嗎?我們對於死亡的恐懼里很核心的一個要素也是,這種狀態持續的時間是無限的。我們恐懼的是這種無限。一切有終點的事物,不論多麼糟糕透頂,似乎都不能讓人產生無邊無盡的恐懼。
所以,我們似乎恐懼的並不是死亡這件事情本身。

托爾斯泰在其小說《伊凡伊里奇之死》中講述,伊凡伊里奇是一個品性卑劣的地主,在痛苦中面臨死亡,但是在生命結束之前,他突然意識到他的死亡是如此糟糕,正是因為他一直生活得如此糟糕。 這給我們以最大的啟示是:學會很好地生活就是學習如何能夠很好地死去。

三、
「我每天都拚命地在工作和學習,努力嘗試忘掉這個問題」
題主,你每天都在拚命工作和學習,但是這種努力和拚命背後的動機卻是去逃避去忘記這個問題。
你把不斷的工作和學習當做酒精來麻痹自己,你恐懼死亡的債務,結果拒絕生命的借貸。你因恐懼死亡,因而不敢進入生命。就像你害怕會用完你的生命似的。
別如此膽小好嘛,去熱愛你的生活吧,去做你愛做的事情,把自己沉浸在生活的河流之中,去感受生活中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去泡妹紙、去開公司、去巴厘島度假、去上周末的興趣班、去交有趣的朋友、去談讓你血脈僨張的戀愛。一切你覺得有意義的事情,就去做它。
不要問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它並不能教導,一個人必須把自己完全沉浸在生活的河流之中,這樣的問題就不復存在了。

四、
你想,在我們出生之前,已經有很多很多年,多到數不清楚,在我們死後也會有很多很多年,多到數不清楚。因此,我們把自己的生命想像成一團耀眼的火化,它夾在前後兩大團黑暗中間:在我們出生之前的黑暗和再我們死後的黑暗。可是我們多麼恐懼後面那團黑暗,而對前面那團黑暗毫不在意。
伊壁鳩魯曾提出,我們死後「不存在」的狀態和出生之前一樣。去想像我們生前和死後並無區別,去試圖相信這樣一個觀念:人死之後一定是回到生前的狀態了。這或許能給你以安慰。

五、
歐文亞隆在他的《直視驕陽》中提出了許多征服死亡焦慮的辦法(強烈推薦本書)。
他在第四章:觀念的力量中,提到一個觀念,我覺得對我面對死亡焦慮最有效,叫「波動影響」
我們對其他人的影響會再傳遞給更多的人,就好像池塘中的漣漪一樣,一圈一圈地擴散出去。我們可以留下一些東西,留下一些自己或許並不知曉的東西。
死並不像你所想的那樣——一切都會完全消亡;最重要的是,你的影響力依然存在,你的言行、你的思想所帶來的「波動影響」能夠使別人得到快樂
最顯著的例子的通過生育下一代來傳遞我們的基因,或是器官捐獻例如眼角膜讓另一個重見光明,或是你的一個不經意的善舉改變了一個陌生人的一生。創造一些可以傳遞給他人,並豐富他人人生的事物可以讓你的波紋擴散,你的影響力一直存在。
就拿最近的事說,姚貝娜去世了,她的「波動影響」還在,我們依然聽著她的歌,甚至或許有很多人從她的歌聲中汲取了許多力量,從而生活得更豐富更快樂。
當然我們不是姚貝娜,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產生不了那麼大的影響,但是哪怕再小,你也得知道,我們每個人最基本的「波動影響」——每個人死後在分子水平上又將重新成為自然的一部分,重新為未來的世界添磚加瓦。

亞隆說,正是由於他希望對他人有所助益,所以才會選擇在遠超過退休年齡之後,依然筆耕不輟。

這也是我,曾小傻,選擇在知乎和大家分享我的讀書感悟和人生感悟的理由。

希望對你,對大家有所助益。


焦慮的時代,給你一杯平靜,關注公眾號:zengminpsy


分享一篇文章給你:)

面對死亡 - 簡里里 - 知乎專欄

文|簡里里

研究生時我的一個香港同學,畢業後回香港參加了一個臨床諮詢的項目。事隔兩年,他打電話來說,想來內地走一走。

那時候是個冬天,流感肆虐。我剛剛高燒痊癒,跑去見他。他住在東單附近的一個青年旅社,旅社的一層大廳有咖啡色的燈光,人來人往,卻有種奇異的安靜感覺。牆面上有彩色的印跡,掛著些小的照片,和調侃的文字。

他還是一身讀書時候的裝扮,背大的雙肩包,穿運動鞋。我們倆推門出去走走。那天北京剛剛下過雪,說話還能打出白色的哈氣。

他說到他有一段時間在醫院做實習,做臨終關懷。他一直跟隨的一個病人,每天固定的時間他們見面。有一天這病人的生命狀態開始不穩定,醫院通知了家屬過來。他安撫了病人,說了再見,從病房推門出來,腦袋一片空白。然後他看見一大群家屬著急地蜂擁上來,問他裡面的情況,他們該怎麼做。

這是個一米八個頭的,二十多歲的男孩子,這也是才他生命裡面第一次,這樣直接地面對死亡。他形容他當時的樣子,就那麼孤零零地站在人群中間,慌張、恐懼、孤獨。但是他的工作需要他鼓起勇氣,去幫助在場的人們面對死亡。他說,我故作鎮定地跟他們講注意事項,講病人的狀況,講他們如何去跟病人道別。但是,其實,你知道嗎,我的腦袋一片空白。

這個畫面一直在我腦海裡面揮之不去。他那年過來,和女朋友一起去了一趟山東,隔年的春天又來了一趟北京,自己去爬了一趟華山。他說,我覺得我要跑出來,透一口氣。人生命的重量,太重了。

我現在仍然能夠記得,第一次有來訪者坐在我面前認真地跟我談論死亡的情景。我記得我後來描述說,ta當時坐在我對面,ta心裏面死亡的願望,絕望的感受,都是從心裏面一點一點滲透出來的。那力量之堅定、絕然,幾乎讓我完全說不出話來。我坐在那兒,手心冰涼,覺得絕望,孤獨,想逃離。

可是,這跟在諮詢室內發生的任何一個「反移情」一樣。在諮詢室內,諮詢師要幫助的,是坐在你對面的這個人。儘管你害怕,恐懼,你仍要知道,坐在你對面的這個人,是需要你的幫助的。

我所在的機構,每次開始一個新的個案,我們都要和來訪者簽署保密協議。協議裡面有一條是這樣的:我們之間的談話內容我承諾保密,但是有兩種情形除外,一種是你告訴我你可能會自殺,另一種是你可能會傷害其他人。我們會採取必要的措施,來保護來訪者的、或是其他人的生命安全。

每次我在跟來訪者澄清保密協議中這一條的時候,總是會有人笑起來,說沒有沒有那麼嚴重。或者有人會說,你這樣說,有點嚇到我了。最最開始的時候,我也懷疑自己是否有這樣的必要,總是把氣氛弄得緊張,或者是尷尬,把自己弄得像個不苟言笑,乏味無趣的小老太太。

一直到我遇到第一個告訴我想要自殺的來訪者,一直到我接觸到更多地,抑鬱的來訪者。我慢慢知道,你能夠直接地提起死亡,和他們去討論死亡,你能夠直接地去詢問他們對死亡的感受,他們自殺的念頭,自殺的計劃,你在他們生命的那個時刻,能夠坐在一旁,傾聽、和跟他在一起,這對於他們,是多麼多麼地重要。

有一個調查說,幾乎所有自殺完成的人,在自殺之前,都有過這樣、或者那樣的求助,只是身邊的朋友常常出於各種原因,無論是恐懼、慌張、或甚至是善意,錯過了時機。

而倘若你可以去傾聽,去提問,去討論死亡,無論你是否真的改變他們的意圖,他們在那個時候,那個地方,他們內心的聲音,傷痛,是被人聽到了的。而你的「不保密」(你會和幫助他和專業的危機干預機構、重要他人取得聯繫),也對於他們來說,敞開了一條和外界聯結的可能性。

這不一定足夠,但是能夠給人帶來希望。

其實時至今日,我仍然一樣,當來訪者跟我談起「死亡」,心有惴惴。我仍然會覺得不安,腦袋空白,心跳加速,覺得害怕。也仍然會半夜睡不好覺,甚至接連一兩個星期自己也抑鬱起來。會在家裡一蹦三跳地,嚷嚷說自己再也不做心理諮詢這個工作了。我也有的時候,身邊的朋友插科打諢,半真半假,說到「自殺」,我忽然「諮詢師」附體,認真地詢問他自殺的想法,感受,計劃。多半朋友都說,我艹,你來真的。

但是,誰知道呢。因為你付出的代價最多是顯得「神經兮兮」,而有可能做到的,是在一個人求助的時候,給予哪怕一點點的慰藉。

畢竟,這是人的生命。我聽到、見到許多許多從死亡邊緣走回來的人們談起,說,這曾經是他們生命里的一個狀態。

而和任何一個積極的生命狀態一樣,它一樣值得我們,尊重對待。

------

簡里里,倫敦大學學院認知神經心理學碩士,大學講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美精神分析聯盟成員(CAPA)。 心理動力學取向。從業六年,接待個案超過2000小時,長期接受督導和個人體驗。

了解更多:簡里里在簡單心理

簡單心理

http://jiandanxinli.com

做你溫暖的朋友

http://weixin.qq.com/r/wnUvN3jEDiVxrTxU9yDQ (二維碼自動識別)


前面一位朋友已經提到:人類的恐懼往往來源於未知 —— 深表同意。
我覺得死亡,對於大部分人的恐怖之處就在於,沒有人真的知道人死去之後會如何。想想今天的自己是如此一個鮮活的生命,擁有親人,可以看到五彩斑斕的世界,有過去,也有未來,而到了明天,可能突然就「不存在」了!而且這種」不存在「是不同於睡著,是永遠的。這一點是絕大多數人都無法接受的。
所以,許多人會尋求信仰的幫助。信佛教,我們相信有輪迴;信基督教,我們相信可以上天堂。有了信仰,死亡變得容易接受了。因為死亡不再是重點,只是一個驛站而已。即使我們不知道過了這個驛站之後,我們究竟會去向何方。但我們知道我們的旅程還會繼續,這就足夠讓大多數人安下心來了。

其實在我最近的十多年裡,我最大的恐懼已經不再是死亡了,而是關於宇宙的一個問題:宇宙到底有沒有邊際?對我而言,這實在是個兩難的問題:如果說有邊際,那麼邊際的外面是什麼樣子呢,那個空間又有沒有邊際呢?如果說沒有邊際,我實在很難接受一個沒有邊際的東西,情感上無法理解。再想下去,我甚至要開始懷疑這整個世界的真實性。每次想到這個問題,就會覺得心裡像有小貓在抓,非常難受,幾乎要大喊幾聲才行。
這種問題,我往往會在夜裡獨自行走的時候想到。不過有趣的是,在這種時候,一旦能看到一兩個行人,甚至只是路邊的一隻野貓,我就會立刻跳出這種狀態。因為此時,我忽然就又感到這活靈活現的世界是如此的真實而有活力的,而我的問題在未來也一定會有答案。只是,目前我的知識,或者說人類的知識還不夠去解釋而已。
想到這裡,我就覺得這是一個能讓自己接受的說法了。然後也就不再難受了:)


2011.xx.xx

我也感同身受。並不是死前的病痛,而是早晚有一天,你會再也再也不存在,一切現在能感受到的東西都不是永恆的,早晚有一天你會再也感覺不到。我和好多人說起過這回事,可是跟我有相同感受的人很少,大多數人不可思議的淡定。很多人說「你感覺不到你感覺不到了,所以並沒有那麼糟糕「,可我還是覺得不是這麼回事兒。

這個問題我從小就在想,我現在還清晰地記得小學二年級時問同桌的女生你怕不怕死,她說,不怕,死了就是休息了啊。我還清晰地記得小時候一個人睡覺時的黑暗和恐懼,總能讓我不可避免地想到這個問題。不能永恆不能永恆,我小時候還悲哀地發現秦始皇那麼費勁找啥靈丹妙藥最後該掛還是掛了,從古到今沒有一個人可以永恆,而我自然也不能例外。直到現在我一個人睡覺的時候也會常常不能入睡,這個問題好像如影隨形地跟著我。

我也問過我媽,她的答案和上面有個答案很像,說因為你還太年輕經歷的太少,等差不多都經歷了那麼一遍以後,就不會那麼害怕了。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或許吧。

另外印象深刻的是電影《死亡詩社》。老師帶學生們看那些掛在牆上的黑白照片,告訴他們拉丁語」Carpe diem「的意義,是"Seize the day, to make your life extraodinary"。給我觸動特別大。後來問BF,他是西班牙人,他說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更多的來說就是"enjoy life"。自那以後,我關於死亡的想法又發生了些轉變,我想既然真的無論如何也不能改變,只能面對,我們能做的也只有"enjoy life"了。抓緊去享受每一天。

前兩周我甚至還去找過我們學校的心理老師諮詢。他竟然對我說,「你這個年齡(我20歲)這麼害怕死亡是不正常的,一般來講4歲的小孩才會問這些問題。因為他們剛剛有了生命有一天會結束的意識。」我無從記得我是否4歲起有了這樣的恐懼,但我確定的是自我有這樣的恐懼起從沒有人給過我一個滿意的答案。接著他仔細分析了我的成長經歷,得到的結果是「你如此害怕死亡,是因為追求幸福的願望太過強烈」。

我想想也有道理。確實害怕死亡是害怕現在珍惜的一切早晚有一天我會再也無法感受。也只能如此解釋了。

胡言亂語一通,希望有共鳴。

---------------------------
2015.03.25

四年前寫的,沒想到直到現在還不斷有人在留言。有些朋友問我怎麼克服恐懼的,這些年的想法有沒有什麼變化。

現在24歲,四年里,大學畢業,異國讀研,工作,分手,再戀愛,人生過了好幾個轉折點。

這四年我還會害怕死亡嗎?會。還會那麼頻繁的想起這件事嗎?不會了。為什麼?

20歲時見得少經歷的少,有些自卑,又有顆不安頓的心,未來那麼多不確定,會想像很多以後的"我"會如何,會在哪。現在的我,多走過了些地方,確定的自己的職業走向,感情穩定,大致有個人生軌跡的計劃,開始憧憬未來的家庭生活。當然24歲不敢妄言人生沒有變化,人生可能性還是那麼多,未來的各種坎坷也不可知。但我想說的是,這些生活上的變化和心理上的成長,讓我確實淡定了很多。再想想死亡這件事,當然也還會害怕,只是不會再那麼輕易的觸及我的神經。我甚至可以預料到,再過幾年,有了家庭的我會更淡定。有娃,忙的充實,生命變得有寄託。

還有一點也是最近兩年悟到的,至少對我(一個女生)來說理解死亡這個命題有幫助。那就是——比起死亡,其實衰老的過程也足夠殘酷。你二十歲年輕美麗有力氣,這是你身體最好的時候;在這個時候想起最壞的事情死亡,當然是最強烈的恐懼。假設你不會暴斃,那麼時間流逝,隨著你離死亡越來越近,你的身體容顏在逐漸衰老。最終那天到來的時候,落差並不會那麼大。與此同時,衰老的過程足夠殘酷到讓你與之操心對抗。我知道列出另一件壞事情並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但確實幫助我轉移了注意力。

最後一點,不如換個方式來想。假如你真的不用七八十歲死亡,你想活到多少歲?500歲夠嗎?難道永生嗎?仔細想想,倒也不是什麼快樂的事(《三體》里活了那麼久的羅輯快樂嗎?《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里永生的John快樂嗎?)。看多少景色算是看完,經歷多少事情算是經歷夠?永遠不會有累的那一天嗎?如果有,無論你認為那是多麼遙遠的一天,為什麼不能認定它是數十年後的一天?

總結起來,我想說的是,發現大部分給我留言的都是20歲左右,或者更年輕的朋友們。死亡這個話題是一輩子都跟著我們的,但我們是不是可以把這份恐懼交給時間,等我們多經歷些人生,無論是好是壞,再回頭看這個問題。


---------------------------

2017.04.11

一個朋友和我聊起死亡的話題,讓我想起在知乎上的這個回答。沒想到還有朋友在評論,感謝大家的每一條留言和共鳴。

剛剛過了26歲的生日,成了人妻。結婚以後心情又發生了些變化,開始以一輩子為度量憧憬計劃我的小家。開始憧憬以後有娃,把娃養大,有個快樂的家,然後如果這些都做到了,好像也不那麼怕有個終點了。

現在偶爾還會半夜突然想到死亡這回事,但發現有個枕邊人,以後苦難幸福都能一起承擔,就會翻個身繼續睡著了,一夜安眠。


簡單地講講我的感受吧,這個問題應該算是個話題,不要當成問題看。
大約在兩年前,我經歷了人生中一次重大的變故,具體情節不講了。這段變故大概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度了過去。
在這個事情發生之前,說實在的,我很恐怖於死亡。其實死亡所要經歷的痛或苦,好像不是我恐懼的原因,更多的是對活著的依戀與不舍,是對即將告別生命時可能會有的那種遺憾,那種無可挽回的心理畏懼。
在這個事情的發生,以及度過這個事情的過程中,我對死亡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起初,我明白了沒有什麼是一定不能放下的;
然後,我明白了我之重要僅僅對於我身邊的最親近的人,並不會上升到對於這個社會,乃至人類(呵呵,這話說得有點兒大,不過當時我真是這麼想的);
我於是開始思考,開始感受生與死的問題。
每天,醒來的時候,我都會問自己,如果我沒有醒來,又會怎麼樣呢?
答案竟然是,根本不會怎樣,我不會怎樣,別人也不會怎樣。會有傷心,會有難過,但誰都會依然繼續自己的生活。
其實,這個世界即使再美好,我們也無法探究終極。那麼我們看到哪個節點,又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呢?
這個世界,它原本可能就是那樣,一切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發生著,改變著,循環著,輪迴著。其實,一切從本質上,可能真的沒有什麼改變,只是我們認為在改變而已。
再然後,我開始看一些佛學的書,看了莊子。在我回答關於書的問題中,我永遠在提《莊子諵譁》對我的影響,就是基於這段歲月。
我忽然彷彿能夠領悟了莊子所言的生之為死,物化,無何有之鄉的那種感覺,也彷彿看清楚了我們一直走下去,其實我們並沒有終點,我們可能只是開始了另外一個開始。
我是無神論者,我不相信上帝,也不相信神仙。但我相信,我們的人類永遠無法理解的可能終將還是我們自己,因為我們都不知道邁過死亡這個狀態那道大門之後的我們究竟怎樣。
現在,我覺得對於死亡,我無所畏懼。
我不會因為生活中的苦惱,凄涼,悲哀,痛楚而選擇結束生命;生命於我們是美好的,至少我們可以感受到一個自我的存在,這個存在是自然賦予我們的最大的奇蹟。
我也不會在面臨告別人世的時候,委瑣,哀傷,痛哭,絕望,我相信那只是一段路程的驛站,在更遠的地方,還有更長的路在等待著我們。
不要在乎失去,你在乎,你才畏懼。你擁有著的就是你的今天,你的現在。你我都一樣,我們都期待明天的陽光,明天的呼吸,明天的美麗。但那個絕對意義上的明天,不是我們今天能夠改變的;我們能努力的,只是我們心目中的自己的明天。為了你的夢想,好好的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身邊的每一個人,做好每一件事,實現每一個想法,那樣,即使你明天再也沒有醒來,你也不會為今天遺憾了。
好好活著,善待生命,遵從內心,不違情,不悖理,做一個正直善良的自己,做一個真實的自己,你會真正感到快樂。
你真正的快樂的每一天,就不會有任何死亡的恐懼,只會有滿意的轉身。


用進化心理學可以解釋,人不怕死的話,那麼他會缺少求生欲,很難生存下來,沒有機會繁殖後代,他的基因便沒法傳承下去


凡人終有一死。但我們一直忌諱談論死亡。彷彿不談論,死亡就不存在,不發生。


很多人大限臨前,才第一次認真思考死亡的問題,而這時,往往晚了:太多愛意、歉意、謝意來不及表達;生活質量、個人尊嚴被過度醫療破壞殆盡;把本該和家人共度的最後時光浪費在忍受漫長痛苦的治療歐以及追求不可能實現的幻想——恢復健康上。

在如何認識和對待死亡這門課,我們欠了太多學分。


但如果我們希望自己以及愛的人能夠優雅、有尊嚴地走完生命最後一程;希望自己在失去所愛之人後,能夠走出而不是被痛苦淹沒;希望我們的家人、朋友、孩子不會因我們的故去而崩潰、而喪失生活的動力,那死亡課是一門真正的人生必修課。


當我們認識、了解、接受、面對死亡,死亡所帶來的憂愁恐怖會被減少、稀釋。


在歐美國家的學校教育中已經將死亡教育納入,從兒童時期就會教導孩子正視死亡,並把死亡事件作為情感教育的契機,讓孩子學習坦誠順暢地表達悲傷、眷念和愛、鍛煉從傷痛中復原的能力

但在國內,死亡教育和性教育一樣,是禁忌、是不可說領域


我8歲時,奶奶腦溢血意外去世。我是被奶奶照顧大的孩子。就在出事前一周,奶奶剛帶我去完遊樂場,許諾說,下周還帶我來玩。


當我被帶去奶奶病床前,沒有一個大人告訴我,奶奶已經生命垂危了,我完全不知道,那是最後一面。我被匆匆帶去,匆匆帶走。根本沒有告別。


大人們像是商量好了一樣瞞著我,直到最後奶奶遺體被送去火葬場,我才知道消息。到現在,我還能記得當時內心憤怒、哀傷、被欺騙的感受。


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我會趁大人不注意,偷偷把奶奶遺照大相框藏在書包里,每天背著上學,這樣我會覺得奶奶還陪在我身邊。


現在想來,當時之所以有這種舉動,大概是因為沒有好好告別,我內心無法接受,我愛的奶奶已經不在了,再也不在了。我用把奶奶照片帶在身邊的方式,無聲地自我宣告或者說自我欺騙:「奶奶還在」。

大人們以為把我和死亡隔離是對我的保護,卻不知道,傷害我的恰恰是這種做法


這是20年前的事了,然而在今天,這種有意無意忽視死亡的行為依然在發生——當親友死亡,我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手忙腳亂地遮蓋它,而不是好好思考、交流如何應對伴隨死亡而來的那些問題——讓生者好好生活,讓臨死者得到安慰。


我想推薦3本有關死亡教育的入門書。它們的作者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告訴你為了好好生活,你應該知道的,關於死亡的那些事


第一本是《死亡課:關於死亡、臨終和喪親之痛》。

死亡、臨終和喪親,是我們一生中無法避免的痛苦。這本書像一個指導手冊,告訴你,如何認識和理解死亡、臨終和喪親,以及最重要的怎麼去面對,怎麼和它們相處。


我印象最深的是書中講述如何看待因為死亡引起的悲痛情緒的片段:

「悲痛是正常的情緒,在痛失親人之後,這種情緒是理所應當的。

儘管人們的生活中,這種悲痛的情況不是很多,但是不經常發生不等於不正常。

人們對於『失去』的反應是本能的,不受意願的控制。很少有人能真正控制這種情緒的。我愛著某個人,我與他相處愉快,我可以表達我的幸福。當我失去所愛的人,我也同樣可以表達出悲痛。

我們的悲痛是為了自己而表達的,因為我們被拋棄了。

這就是為什麼在經歷了漫長而痛苦的病痛之後,當我們認為死亡對病人是一種解脫的時候,我們仍然還很悲痛。這也是為什麼即使宗教信仰讓我們相信逝者到另外一個世界過上了更好的生活,我們還是悲傷。

對於我們生者來說,我們經歷了一場真實的殘酷的離別,我們表達悲痛不是自私的表現,那只是人性的表現而已。

悲痛有時會讓人失控,看起來像是瘋了,但是這種表現卻是健康的,不是病態的。我們要有勇氣面對悲痛表現,要讓情緒自然流露,這對我們自己是有好處的。

『想到過去、現在和未來,去愛,去悲痛是人類的困苦,也是人類的尊嚴。悲痛會為人生觀添加更多的含義,就像陰影可以使風景更加立體而生動。』

書中在「如何應對悲痛」的章節收錄了一首詩:

請聽我說

當我讓你聽我說說話

你卻開始滔滔不絕地給我意見

你沒有回應我的請求

當我讓你聽我說說話

你卻開始告訴我不要有那種感受

而你其實正在踐踏我的感受

當我讓你聽我說說話

你卻說你該去幫我解決一些問題了

你又沒有回應我,真的很奇怪不是嗎?

聽著:我只要你聽我說說話!

你不用說什麼,也不用做什麼——就聽我說

你所為我做的事情,其實是該我自己去完成

你的做法只會增加我的恐懼和感到自己的無能

你得接受一個事實

那就是,我的感受是真實的,

無論那有多麼不理智

這樣我才不用總試圖說服你

請你了解我的感受

請聽我說說話

如果你真的想說些什麼

請等一會,等我說完

我會認真地聽你講

無益的信息

第二本是《最好的告別——關於衰老與死亡,你必須知道的常識》。

這是一本讓我相見恨晚的書。它的作者是醫生阿圖?葛文德(Atul
Gawande)。最早注意到這本書是看李開復推薦此書說,「作為一名醫生,阿圖?葛文德關注的是醫療的局限以及人的尊嚴。作為凡人,我們都將面對人生的終點,《最好的告別》給我們重要的啟示。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沒有仔細想過衰老的問題,當我看到書中那些關於衰老的客觀描述,比如:「50歲的時候,一般人會有約一半的頭髮變白」,「一個60歲健康人的視網膜接收到的光線也只是一個20歲年輕人的1/3」,進入中老年後,「在肌膚細胞內部,清潔廢物的機制慢慢失效,殘渣聚集,成為膠黏的、黃棕色的色素凝塊」也就是老年斑時,我不自覺打了個冷顫。


我開始思考,在自己這幅皮囊老朽之前,我要用它做些什麼呢?


阿圖在書中花了很多筆墨向你我這樣的普通人,解釋醫療的局限性,也指出了現代醫學系統中經常存在的對末期病人的過度醫療:

因為不治之症而在監護室度過生命的最後日子,完全是一種錯誤。

你躺在那裡,戴著呼吸機,每一個器官都已停止運轉,你的心智搖擺於譫妄之間,永遠意識不到自己可能生前都無法離開這個暫借的、燈火通明的地方。

大限到來之時,你沒有機會說『再見』『別難過』『我很抱歉』或者『我愛你』。」

阿圖在書中反覆強調,身為醫務工作者的工作目標,不是只有保證健康和生存,更遠大的目標應該是——助人幸福。而這其實也是我們面對親友臨終,要給予干預時不應忘記的目標。

「無論我們能夠提供什麼,我們的干預,以及由此帶來的風險和犧牲,只有在滿足病人個人生活的更大目標時,才具有合理性一旦忘記這一點,我們就會造成極其殘忍的痛苦;而如果我們記著這一點,那麼,我們就能帶來令人讚歎的好處。」

「幸福關乎一個人希望活著的理由。那些理由不僅僅是在生命的盡頭或者是身體衰弱時才變得緊要,而是在人的整個生命過程中都緊要。

無論什麼時候,身患重病或者受傷,身體或者心智因此垮掉,最重要的問題都是同樣的:

你怎麼理解當前情況及其潛在後果?

你有哪些恐懼,哪些希望?

你願意做哪些交易,不願意做哪些妥協?

最有助於實現這一想法的行動方案是什麼?

這些在非常時刻被問的問題,其實在日常中也應該經常拿來問問自己,避免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


阿圖的文字也讓我第一次開始思考,當我或是我愛的人生命臨終之時,需要的是什麼樣的治療和幫助。當我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獨立生活時,如何依然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我很清楚的是,對我而言,重要的並不是「多活一天算一天」,而是「如何活好每一天」。


第三本是《天藍色彼岸》。


這是一本適合給孩子看的有關死亡教育的寓言書。


書中,小男孩車禍去世後,依然挂念爸爸、媽媽、姐姐和同學們,在幽靈的幫助下,他偷溜回人間,向親友告別,表達謝意、道歉和愛……


書中用平實細節讓你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可貴:故去的小男孩說自己特別懷念活著時候,「風吹在臉上」的感覺,「妒忌那些還活著的人」。

我知道他們不是每個人都開心,他們中有人剛打輸了架,正在難過。還有人正在擔心他們的考試,或者他們家裡還有更不開心的事情。但是我就是嫉妒他們,甚至嫉妒他們的不開心。真的,我就是嫉妒。因為至少他們還活著,我卻死了。

他為自己曾和親友爭吵而後悔難過:

「決不要在你怨恨的時候讓太陽下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你睡覺前,決不能生氣或敵視任何人,特別是不要敵視你所愛的人。

因為你有可能今天晚上一躺下,明天早晨就再也起不來了。

那麼你去哪裡了呢?我告訴你,你會到處遊盪,去完成你還沒有完成的事情,就像我一樣。

在書的末尾,他說:

如果我們只熱愛生命而不熱愛死亡,那是因為我們並不真正熱愛生命。

--------------------------------------------------------------------------

這3本書的共同點是通過描述死亡,讓你意識到你為什麼而活,你恐懼和愛的是什麼,讓你思考如何把今天過到最好,而不是一味為了未來,犧牲現在。


而這正是我們常常忘記的事。


最後就用《死亡課》中收錄的一則墓志銘作結吧:

你來到這裡,請記住我

因為現在的你,是曾經的我

現在的我,是未來的你

請為死亡做好準備吧

然後,跟我來。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號:雅君的好用分享(yakishare)


和你分享我歡喜的各種:雜物、書、電影、小店……還有妙人


多謝邀請,這個問題很難回到,每個人都害怕死亡吧。
學醫出身,面對死亡很多,自以為能夠不受死亡影響,但是那只是面對別人的死亡,真正面對自己的死亡的時候,甚至是身邊人死亡的時候,還是會難以接受。
從小的發小,一直關係很好,在我高中的時候遭遇車禍去世,雖然沒有出現大悲,但是在夢裡面經常會夢到他沒有死,還和我們一起玩,他車禍只是謠傳,到現在20年快過去了,他的音容笑貌都活靈活現。
沒錯,我在否認死亡,我在否認他的死亡, 同時也否認了我的。我在隔離感受,把自己和死亡的距離拉得遠遠地,最好和我別沾上一絲一毫的關係。但在否認和隔離的同時,又開始了關注自身的健康,一段時間懷疑生病,擔心自己會死掉。
08年汶川地震將近一年之後,我到災區去處理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患者,拚命地搜羅有關死亡的材料,貪婪的閱讀每篇有關死亡的文章和能找到的書籍。關於死亡階段,歐文. 亞龍關於死亡的論述,這些知識在某種過程度上緩解了我的死亡焦慮,但是死亡的陰影還是一直潛伏在內心深處,等待伺機而動。
之所以說這些是想表明一個個人的觀點,不管你怎麼隔離否認,都不管用,死亡就在那裡等著我們每一個人。也許是下一刻,也許是十年,二十年又或者是五十年,不可逃避。就像我們的出生一樣,死是生命的一部分,不可避免。
關於緩解死亡焦慮的個人驚訝:
1.我們越是活得充實,就越是能夠接納死亡。有些人說因為不確定,所以會害怕死亡,我個人的感受確實相反的,太多的確定對於我就等於死亡。因為我們害怕,所以害怕當自己面臨死亡的時候,自己的生活一成不變,醫學院畢業,從醫師開始熬,然後是主治醫,副主任,然後熬到主任,然後呢就等著退休死亡,這種一眼望到死的一成不變的感覺內心開始恐慌。預示開始尋找更加豐富的生活,離開醫院,去做夢寐以求的心理醫生的工作,讓自己去感受不同人的生活。這一點對我有幫助。
2.充分的探索自己,處理內心的情結。之所以提出這一點,是因為發現真正從事了諮詢師的工作並不能讓我真的接納死亡,夢中的屍體遺骸,死亡的味道還一直在。後來經過和我治療師討論和自己的思考發現內心懼怕的死亡其實是對於童年經歷的一種象徵。一個孤單的,陰冷的童年帶來的死亡的感覺。預示開始探索內心,探索被冰封起來的那些年的經歷。隨著被冰封起來的傷痛一點點消融,內心逐漸越來越溫暖,越來越能股從別人的關係之中得到支持和關懷,隨著內心冰冷的寂寞對於死亡的恐懼開始逐漸的消融。
有些人可能會感覺歐文亞龍關於死亡的探討會有點用,一本《直視驕陽》一本《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對於死亡做了無數討論。一本《叔本華的治療》書中醫生面對自己死亡的態度,讓我更加接納死亡的無處可匿,但是裡面醫生用自己最後的生命綻放出了光輝,照亮了病人的生命。那一刻他離死亡很近,但是有最坦然面對。


今年夏天我剛剛從「死亡恐懼」中走出來。從春節前後開始,一直被死亡恐懼籠罩著,到了「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程度。經常失眠。後來我試圖用兩種看起來完全相反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兩種方法無論哪一種能走通的話,定能消解對死亡的恐懼。但這兩種方法都很費力,短時期內難見明顯成效。
後來翻看心理學的書,心理學家們認為,對死亡的恐懼是伴隨人的一生的,它就像是背景音樂,無時不在,但通常人們會忽略掉,聽而不聞。如果死亡恐懼顯化了,那一般並不是針對死亡本身的,而是其他心理問題的偽裝。就好比有人發燒了,光退燒沒用,而是應該去找到病因。
推薦閱讀亞隆(IRVIN D YALOM)的《直視驕陽--征服死亡恐懼》一書,閱讀此書時,我受了一點啟發,意識到了躲在我死亡焦慮症後面的心理癥結(我就不具體說是什麼問題了)。有了這樣的認識,死亡恐懼便大大緩解了。當然,也只能是緩解而已。


講講我的故事吧。
認識我的所有人都覺得我是個不怕死的人,其實不是。我記得六歲的時候,有一天晚上躺在床上,我就開始想,死亡究竟是什麼。我死了是什麼感覺,就像睡覺一樣么?要睡那麼久?想著想著突然一陣恐懼感,恐懼的我不能呼吸,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只能抓住被子,努力閉上眼不去想。這是我第一次獨立的思考死亡。
後來慢慢長大,每次晚上睡不著,或者提及生命、死亡這類話題時,我總是一個人面對這種恐懼。那種恐懼很可怕。可是我又馬上把自己從這種恐懼中拉出來,原因是我想到,我才剛剛二十幾歲,正值大好時光,為什麼要想死亡,那可能是幾十年後的事。然後還會告訴自己,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很公平,雖然長短不一樣,但是衡量生命的東西不是價值而是你的一生做了什麼。每思及此,我都告訴自己要努力,不要讓生命白白浪費,因為我們不知道還有沒有下一次的輪迴。
我是一個比較虔誠的佛教徒。因為佛家講究果報。我也相信六道輪迴。所以就覺得這要這一輩子不做或者少做惡事,就會有一個好的來世。我不貪生,但我怕死。
我記得十幾歲時,問六十幾歲的外公,我說外公,你覺得人的一生長么?外公說就一眨眼的功夫。我突然就覺得我還有好多事沒有做,不能在這一眨眼的功夫就老了。外公沒有幾年因病去世了,這也是我第一次面對親人離開。看到外公和藹可親的躺在棺材裡,我知道,外公走了,離開了我,永遠的離開。至於他去了哪,我不知道,也沒有人知道。
我記得有人跟我說,一個再不怕死的人,面臨死亡的時候也會恐懼。父母一個朋友,三十幾歲,肝癌晚期,剛開始的時候他也說不治了,想吃點什麼就吃點什麼,後來病情更加嚴重的時候,他怕了,我記得他是一個特別有血性的男人,根本不會怕死的。結果,他怕了。
我不知道怎樣坦然面對死亡,有一句老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沒有一個人想死,可是這是自然的法則。其實想想,讓你活上兩百歲,你也未必願意。
所以,我覺得害怕死亡是因為我們對於死亡沒有一個概念,不知道死了之後會是什麼樣子,不知道我們會去哪,不知道那種什麼感覺也沒有了的感覺是什麼樣子的。至於如何坦然面對死亡,我只能說,好好的珍惜每一分鐘,每一秒鐘,不要讓你的生命浪費,讓你的生命有價值這就夠了。
最後送上喬布斯名言一句:記住,你即將死去。


對於死亡這個話題,我想說你先要學會打破來自於文化和觀念來的束縛,然後是來自於本能的恐懼,然後我們以一種旁觀者的身份來看待死亡這件事情。
首先,學習關於死亡的知識。
我推薦你可以去看一下


這本書,豆瓣鏈接:最後的舞蹈(第9版) (豆瓣)
在這本書裡面你可以系統的學習到什麼叫做死亡學。我們迄今為止對於死亡的研究其實已經很深入了。當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的感受是,我和死亡更親近了。沒錯。是親近。我們害怕死亡是因為我們幾乎完全不了解她。雖然她依舊是一個肅穆可畏的事情,但總好過自己誇張和腦補出來的莫名的恐懼。

然後,學會與他人分享你的感受。對死亡的恐懼也可以因為和朋友們坦然的交談而緩解和減弱的。特別是與自己最為親近的人。

自己的死後的清單列表,包括自己各種狀態情況下如何處理自己的遺體。告訴自己的家人。比如:比如腦死亡,身體機能還在,或者已經失去了表達意願的能力。是繼續維生,還是拔管子,還是要求直接注射死亡(拔管子有可能是活活餓死或者窒息而死,但也有可能感受不到只是非常疲勞而昏迷,我曾經胃部大出血,就是這種感受。家裡要是沒人估計就有可能掛了。不會覺得餓但是人就是非常非常的困。怎麼都睡不夠。)。將這些意願思考並表達後,人會有一些很特別的心境的變化的。

作為一個年輕人,對於死亡的焦慮特別高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日常生活拿這個作為自己的生活動力,學會規避風險,主意日常的感覺,學習更多的健康和自我保護的知識也很不錯。轉移一下自己的情緒也是很有效的方法。

參與家族的活動,特別是家庭成員的喪葬和祭祀活動。貼近死亡的文化。了解和感受一下一個生命的重量。這都可以很好的改善你對於死亡的焦慮的。
以上。


死亡的可怕之處,我認為有三點。
一是死亡代表所有一切將化為零,所有的意義在此時都化作無意義。
二是死亡來臨時的痛苦折磨。這個時間從更年期便開始,即便是意外死亡也需經受痛苦。
三是我們對死亡的未知,對來生世界的未知,催生了恐懼。
害怕死亡的人,大多數是害怕失去。熱愛死亡的人,大多是嚮往解脫。
為什麼人類特別害怕死亡?因為人類有意識,說白了只有人類能眼睜睜的看到自己走向死亡,這也令人類恐懼不已。這同時催生了人類對死亡的臆想:萬一我死了,該怎麼辦?
我覺得讀書還是解答這一問題的最佳方式。因為這是一個大而泛的問題,涉及到許多點,是一個成體系的話題。即使幾句話講出來,也可能成為一次性心靈雞湯,絕對不會有大作用。
推薦題主看《病隙碎筆》《西藏生死書》
還有耶魯大學公開課 謝里卡根教授的哲學課《死亡》
看完的確很有幫助,至少會減少對死亡的恐懼,增加對生活的思考。


擁有信仰是一種有效擺脫死亡恐懼的方法。


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行無常,觀法無我。


剛才跟朋友聊天。。。

我說,前一陣知道認識多年的一個同行老朋友半年多前突然發現自己得了絕症,我想看看他,剛好我們和幾個導演朋友,一起和他約了一起在三里屯看電影。。。

我將近十年沒見到他,雖然知道他是癌症晚期,已經放療化療很多次,我有心理準備,但那天見到他,我還是有點驚到了——光了頭,骨瘦如柴,第一眼,眼淚差點掉下來。。。

十幾年前,他還是廣告導演,我還是剛碩士畢業,小製片,跟另外幾個導演朋友,我們經常在鼓樓附近的酒吧徹夜聊電影,喝酒到天亮。。。

電影,從來都是理想。。。

我們坐在一起,默默看完電影,他們之前一起看了《戰狼2》,我來湊熱鬧,趕上的是第二場《建軍偉業》。。。

看完,一幫人邊走邊聊,氣氛熱烈,兩部電影形成了激烈的討論。。。
一幫人走到旁邊老書蟲旁的一個酒吧,我一看這個架勢,幾個導演這是又要激辯到深夜,十幾年,彈指間,彷彿什麼都沒變。。。

我還是先告了辭。。。
那晚幾個導演果然針鋒相對,據說激烈到就差動了手(當然不是真急)的程度。。。
電影,就是容易讓人這樣。。。

我想那晚,我的確還沒想好怎麼跟他聊天,或者說,我也不知道該如何一個正在面對死神考驗的人聊天。。。


後來,聽說,他又去做了手術。。。
手術順利。。。

前兩周,一位投資人朋友生日,來了幾個業內老闆,一幫導演編劇,還有幾個演員。。。
突然有人跟我說,他也在,我趕緊一路找過去,跟他聊天。。。

因為那天之後,我覺得我還是想過幾次,如果我再見到他應該是怎樣的態度。。。
也是之前剛剛看過那本Option B,也有給我印象和一些幫助。。。


我端起酒杯,他只能拿起茶杯,我寒暄了幾句,有的沒的,但最後幾句,大概意思說:

「打好這一仗,不管結局怎樣。。。」


我不想讓他覺得,好像死亡這個話題故意迴避,但我更不想說什麼「加油,你會好起來的」那些我都不知真假的話。。。

如果死亡真的要來了,我們就好好乾一仗吧。。。


所以,我當然是害怕死亡的。。。
原因可能很簡單,死亡與性,是人的兩種基本本能。。。
無法迴避。。。


不只是因為兩次見到這位癌症的老朋友,也是在一年前,我剛好直面死亡,思考過這個問題。。。


去年這個時候,我在為攀登喜馬拉雅山脈一座技術型山峰Ama Dablam做準備。。。
最終在大本營耐心等待修路完成,最後順利登頂並下撤回來。。。

那次攀登,可以說順利,也有驚險,畢竟是我第一次攀登難度這麼大的技術型山峰,如何在將近7000米高度,連續幾十小時作戰,還要保持頭腦清醒,對我來說,人生第一次。。。


登頂後,下撤到6500米高的C3平台,我看著眼前超出語言描述能力的美景,我的體力也幾乎快到了極限。。。
我知道我必須安全下撤200米,到下面這個臨時的帳篷休息,因為體力透支,造成幻覺,實在太危險。。。

我坐在6500米高度休息,大概有了一陣,也是那一刻,我突然想到:

如果這個時候,我徹底走不動,凍死在這裡,其實我可以坦然接受,沒有任何恐懼。。。

我也好像突然明白了,為什麼那麼多人對登山是這麼的義無反顧。。。

想起電影Everest里Scott Fisher倒下前,跟自己夏爾巴只說了一句:I"m done.
他的眼神里沒有恐懼。。。


過去幾年,是動輒幾百公里的越野跑,還有登山,讓我在精神層面對「時間」和「空間」的感知發生了很大變化。。。

或者說,我對空間和時間的感受力的邊界得到了拓展。。。
不藉助任何藥物或者化學物,讓自己在精神感受力上進入到了一些之前從未觸及的領域,其中一部分是關於「死亡」。。。

幾百公里的山路,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無論多遠的賽道距離,都是由你踏出的每一步組成;
每一次看到日出又日落,都是由你親身感受的每一秒組成;
每爬升一米,進入真正的空氣稀薄地帶,缺氧帶來的頭痛,都是由每一組大腦神經元信號組成;
。。。

所以,勢必,這個世界,周遭一切,對我有了新的意義,這並沒有聳人聽聞。。。

當我重返Ama Dablam大本營,等直升機直接飛回加德滿都前,我有充分的時間思考這次登山對我的意義。。。
在我之後飛回北京前,我也有充分的時間思考,這幾年全世界超馬越野跑和幾座高海拔雪山速攀對我的意義。。。
包括,死亡對我的意義。。。


所以,我知道,我必須重新開始。。。
下山回到北京,還是做了幾個最重要的決定。。。
其中之一,就是我要重新回到電影製作崗位,做一個真正符合自己最苛刻標準的製片人。。。
哪怕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去完成。。。


所以,今晚一位我非常關心的朋友問我:

如果你知道自己要死了,你會怎麼辦?

我認真想了幾秒鐘。。。

我說:

如果我知道所剩時間不多,我想去做我最愛的事情,可能就是電影吧。。。
因為只有把時間真正的投入到自己熱愛的事情中,我才會真正有勇氣平靜面對令人恐懼的死亡。。。

如果是只剩幾天不多的時間,那就跟愛的人和家人在一起。。。


從這個角度來說,無論郭川,還是Ueli Steck,他們都是最幸福的人。。。


所以,直面死亡,我能想到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你的熱愛,然後義無反顧的投入進去,永不回頭。。。


死亡是一回事,它是一件我們無法知曉的事,但它是中性的。
真正讓我們顫抖狂嚎,生不如死的是對死亡的恐懼,這是一種情緒;它和痛覺一樣真實,有時卻給我們帶來比痛覺更加難以忍受。我以前經常體會到這種感覺,剛才為了與諸位感同身受又體驗了一把。恨不得大喊大叫,狂奔亂撞來宣洩。
這種恐懼存在的機理是什麼?我想是為了讓我們趨利避害,更好地生存。有趣的是,人類是地球上不多的,也許是唯一的通過對概念的思考即能激活對死亡恐懼的生物。也就是說你無需面對兇猛的老虎、黑洞洞的槍口或陡峭的懸崖。只需對「人都是會死的」這個概念展開一番思考,便有可能進入那令人慾癲欲狂的美妙情緒。我們中的大多數都是正常的,因此對於死亡的恐懼只會在需要的時候才會被引發,即使因思考概念而引發也只是極少數的情況,並不影響我們的生活。相對於對死亡的恐懼情緒,尋找食物以消解飢餓,性衝動和對後代的愛這些使生命延續下去的情緒更能主宰我們的頭腦。但有些倒霉蛋,他們的死亡恐懼功能出了問題,不得不一遍又一遍不停地經歷這種令人極度不快的情緒。

我認為有兩種可能:
1.大腦某些部分生理性受損導致情緒異常。
2.他們的生活環境中正面情緒非常的匱乏。(我這種恐懼最為密集時是我疏遠所有親密之人的時期)
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從上面這兩個方向著手。

最後,說說關於這個話題的哲學討論。
「人都是要死的」這句話對不對?真他嗎對。不過這不意味著我們需要無時無刻地想這件事。試想一下,如果你的同事一直和你說:」我爸爸是男的,我爸爸是男的,我爸爸是男的。「你會不會覺得他腦筋秀逗了?你可能會辯說前者會帶來一種強烈情緒,後者不會。那做愛是一件非常愉悅的事,想像你的同事一直和你說」做愛好爽啊,做愛好爽啊,我現在想起來都爽,真的好爽啊,哈哈哈,爽啊,我爽,我一直停不下來回味那個滋味怎麼辦?「這下你總會馬上拿起手中的電話撥打安貞醫院的號碼了吧。從我舉得這個例子你可以看出,有某種情緒是沒有問題的,而如果執著循環於某種情緒不能自拔,就是某些情緒功能死機了,需要修復。

另外還有一個觀點:每當想到死亡這件事是確定的,我就做什麼都沒有動力了。既然人都要死,那做這些事情還有什麼意義呢。沒錯,就我們目前觀測得到的經驗是:死亡是生物必經的程序。但在你死掉之前,你還受很多其他的機制所限制,比如痛苦和愉悅。按照某些」哲人「的說法,死亡使行為喪失意義,但如果你試著用大頭針去扎他的腳趾頭,你猜他會如何反應,是不做任何」無意義」的行為,還是做出「無意義」的規避行為來應對你這「無意義」的惡作劇行為。生活」無意義「,而說這話的人還活著,我想不出比這更明顯的矛盾了。換句話說,既然都要死,而我現在感覺愉悅比痛苦好,為什麼不多體驗愉悅呢。沒錯,這既是一個哲學的邏輯,也是我們頭腦里其它情緒機制所遵循的實際機制。在追求愉悅的指導思想下,我們庸庸大眾過著渾渾噩噩渾不知朝生暮死的生活,偶爾會有一些真真假假看破紅塵的傢伙跳出來嘲笑一下我們的愚蠢。是的,這就是生活。

看完這個回答後,你嘆口氣,關上電腦,爬上床,沉沉睡去了....

明天,又是美好的搬磚的一天!


我和我媽本周的談話:

她說:我跟你說,外婆如果馬上走了,我準備再加個位置在她旁邊。3000元。

(從4年前我舅舅走,她就說要買,想給所有人買好位置,每次清明都要回去問墓地的人)

我說:上次我倆不是說好了嘛,就雙流

她說:你要爬山。

我說:爬就爬。

她說:不,我要回老家去,挨著你外婆,那邊有親戚。而且現在不加以後還買不到。

以我對她了解,基本這事兒就定了,她多半回老家辦外婆的住院就順便把自己墓地買了。

所以這就是我家的日常。

每周我和我媽見面一兩次,話題不是她那群朋友誰又重病了,誰又死了,或者誰孩子又死了。

比如上個月就是我媽合伙人的孩子,某某在西藏被撞死了,我跟我媽說幸虧他去年還去世界周遊一圈,如果是我被撞死了那還真是划不來。

來世界一趟就儘是吃苦,都沒幾天快樂過。

要不就是我媽在安排各種後事。

上一周讓我買了一些葬禮需要的東西。

我前幾天去醫院,坐在椅子上,我大姨又開始了:我給你留了一份,你記得到時候給我端骨灰

我說:你該吃該玩就花光了事,跟我媽一樣。她連我孩子都不準備帶的。

所以呢,我同學和同事這幾年就是結婚生子,或者留學看世界,然後我在這7,8年的時間裡見證了我大姨的女兒,我舅舅的非正常死亡,我媽也被送過重症監護室,現在又是我外婆。所以基本2-3年給我來一次。

所以我其實這幾年對我這個年紀應該關心的事情一律不關心。

我看電影看東西,全部就是幾個點:退休,死亡。

我沒事兒跟別人聊天,都是問:醫療,保險,理財

我估計我平時看的東西沒人看。

我有天晚上一個人在家看李宗仁他老婆彌留的視頻。

我自己搜索出來的,不是什麼網站上列出來的新聞

她其實癌症晚期,病榻上很虛弱,需要對自己人生做做總結,畢竟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也就是說,她還在說自己把李宗仁所有財產上交國家,過著清心寡欲的生活,現在要走了,剩下的錢也想捐給寺廟blah blah blah

老尼姑就把手伸過去,想要把她的兩萬拿過來,但是她還在講話,所以她倆就互相拽著這2萬,場面我都覺得尷尬。

這個視頻有可能是寺廟拍來為自己的往生服務做宣傳的。

很明顯,老尼姑雖然假裝在聽,但是眼裡都是這2萬。

而她,也絕對不是一個白痴,她應該是心知肚明,只是無法選擇。

當然,這都是我臆斷。

我看這些視頻幹嘛?

我從小給自己做最壞打算。我最壞打算就是沒有家庭一個人死去。

所以我看過恆河邊上旅店的照片,一些老人在即將死去之前會前往恆河,然後一個人靜靜躺在旅店中等待自己宿命。

我當時看了網易配的文字,說進入恆河代表生命進入輪迴。

我當時覺得這句話突然起到了pacify的作用。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無神論者。

但是,這幾年,逐漸意識到,很多東西它存在就是合理的。

它可能有很多合理的東西等待你去了解,去挖掘。

我目前不排斥宗教了,我也不想笑話我某個小學同學了。

當年大學畢業我倆通話,我還覺得她一個211學機械的研究生作為黨員每周去教會很搞笑。

她覺得我看電視節目才可笑。

末了,還跟我說:也許你不信上帝,但是他有一天會來到你身邊。

幾年前,我去房管局,從平安橋天主教堂過

一個門口的阿姨很熱情,招手讓我進去

我說:要不要收費啊

她說:怎麼會呢

(我最近又是從門口過,阿姨又是熱情招手,叫我去參加禮拜,說馬上就開始了。拍了點照片,放quora的回答了)

整個教堂很安靜,整潔。

門口放著一些牌子,寫的是教友走後大家組織的後事。

我突然覺得看到點希望。

這個很之前我看李宗仁老婆的視頻形成了鮮明對比。

我對我們本土宗教的bias從此開始產生,對國外一些宗教的好感也油然而生。

之前我對他們一視同仁,就是:不在乎。

2年前,也有一個我的學生,下課跟我說,他要去做禮拜,媽媽帶去的。

我說你去了有什麼收穫呢。

他說,我們會談就是人生遇到的一些問題,應該怎麼來面對,處理。

這個角度蠻好,我沒聽過。

我說:那老師我支持你去。

注意,各位,本人沒入教,不是在這裡宣傳來了。

回到話題,坦然?

我坦率說,我不坦然。

我依舊害怕死亡。

我害怕的是,我死的時候我還沒有去過世界的各個角落,沒有去見過那些優秀的人,沒有實現自己最大的潛力。

這種恐懼,其實從幼兒園就開始,我沒有裝逼,我的確幼兒園想過這事兒。

這也是為什麼我像在托福考場設置時間一樣,很早就開始為自己規劃。托福閱讀的時間給的20分鐘,我知道自己到第10分鐘開始就會心神不寧要開始亂來,所以每次練習都是設置的10分鐘,即便犯錯率很高也在所不惜。

這也是我的人生,我已經設置好了35的退休年紀。

我知道自己背景不好,沒錢,又不是天資聰穎,長得也很安全,父母也是從來不管,我需要前10年犧牲自己健康和時間去獲得後10年的從容。

而50,我說過,是「知天命」

回天乏術。

所以,我的後半生,應該是50-35

而不是平均死亡年齡70-35

最近睡覺,經常半夜驚醒,然後就是慌亂,覺得,媽的,我現在哪兒,要幹嘛,快點,還沒有做事!還沒有起色!

然後今年凡是學生諮詢雅思托福,我都秒刪,我覺得這種課程賺的錢對我人生的作用已經很渺小了,那點錢跟我被學渣耗費的時間比起來,已經很不重要了。而且儘是那種沒考過就要托福110或者一個月從50多提到90的。

最近弄了個群做GRE單詞,群第二天就開始上課了,中間陸續有些人來加,我都是一大段告知詳情,甚至沒收錢就開講了,結果很多人,很長時間完全不回復老子,老子一氣全部拉黑。都不是刪除,是拉黑。

我的理論就是:浪費過你一次精力的人,一定會浪費第二次。

我以後就是,不想見的人不見。

不喜歡的人秒刪。

當面也能告訴對方我討厭他或者她,然後轉身就走。

反正沒準明天就掛了,誰有時間浪費在你這個我不喜歡的人身上。

我在努力,是為了更我覺得優秀的人見面,而不是浪費在你的身上。

所以我現在越來越能理解某人這兩年給我打電話,急的跟熱鍋螞蟻一樣,只要發現我 repeat之前說過的話,他就根本不說話直接掛電話。

我有的時候都楞在那裡,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

這群人,一個比一個急躁。

怕死了還沒搞出事情來。

用我飛往美國的同事當時說的話來總結,就是:死之前老子要板命(四川話,你想像一下任何動物死之前在砧板上的動作)

我覺得現在不坦然的人

未來,才能真正坦然面對自己的死亡。

(媽的,好累,昨天只睡了4小時,現在補覺)


推薦閱讀:

天津濱海新區爆炸,需要做哪些心理干預?
癮的定義是什麼?不想戒掉的能叫「癮」么?
為什麼相比其他挫折,結束一段親密關係對人的影響似乎更加劇烈?
男生主動追女生一段時間,等女生對他們有感覺時又放棄或冷淡對待,是怎樣一種心理狀態?
怎樣擺脫經常實施家暴的父親?

TAG:心理學 | 死亡 | 心理諮詢 | 哲學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