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 IT 公司工作是怎樣一番體驗?

先說明下自己的情況,今年已畢業,聯繫了一家日本的小型IT公司,將簽署契約合同,以出向的方式進行工作,公司地點在千葉,25w/一月,想向各位有在日本IT公司工作經驗的朋友請教一下,在日本IT公司工作體驗怎麼樣,這個工資正常嗎,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離當初自己提這個問題的時間過去快一年了,到日本也差不多8個月了,感謝各位答主分享自己的經驗和見解,這些都給了當時的自己很大的幫助。
最終接下了這個offer,今年一月到了東京開始了碼農生涯,一開始做的就是在其他答主提到的日本IT最常見的外包派遣的工作,九月加入到了一個位於澀谷的創業公司,開始了新的旅程。
下面就說說自己在日本IT公司工作以及在日本生活的體驗。

其他很多答主也提到了,日本的IT界是世界IT界的一朵奇葩,大部分從業人員都是做外包工作。拿我之前的工作經歷栗子來說,某大型電力公司因為國家政策需要更新料金計算系統,於是就找來國內兩個大型軟體公司開發這個系統。這種公司在日本被稱為為SIer。Wiki解釋如下

SI(System Integrator),日本の情報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システムインテグレーターとは、情報システムの開発において、コンサルティングから設計、開発、運用?保守?管理までを一括請負する情報通信企業である。

簡而言之就是對軟體系統的諮詢到設計,開發,運營,維護都做的軟體公司。

按照一般想法這些SIer接下了這個活兒就該給客戶造軟體了吧,可在日本不是這樣的。這些SIer一般只做到諮詢這一塊兒,接下來的軟體開發都是外包給其他規模更小一點的軟體公司。然後規模更小的的軟體公司又把活兒外包給更小的軟體公司,這麼一層層的外包下去,到我這裡的時候已經是第5層了。
頂層的SIer基本不做也沒人會軟體開發,向客戶報需要的開發人數,定好開發人員單價,然後吃掉一部分差價,再向下層軟體公司招開發人員,如此一層層的招下去,每一層都吃掉一部分差價。由於是按人數給錢,理所當然的頂層SIer就像客戶多報人數,最底層盡量能用低單價招到能幹活的開發人員。於是華人工程師成為了他們最好的選擇。不誇張的說,底層做實際開發的開發人員%70都是中國人。與日本人相比單價低,並且開發技術比一般日本人好太多。我是在開發現場見過不少日本人一句代碼都寫不了的,個個都是Excel高手,樂於寫文檔。
到了具體的開發工作,一般都是集中到客戶安排的地方去寫代碼。首先上面有人做基本設計的把需要開發介面規定好,然後下面做詳細設計的再把具體實現以文檔的形式寫好,這基本算是文字代碼了,然後再交於具體的開發人員進行實際的代碼實現。
可以看到,這種體系下的開發人員只是把拿到的詳細設計文字代碼翻譯成具體的代碼而已,並不需要進行過多的思考,需要的編程能力也非常簡單。每個人就像流水線的工人一樣工作。所以才有日本碼農入門門檻低,文科畢業毫無經驗的人也可以搞開發一說。自己也是在毫無開發經驗的情況下以這樣的形式開始了碼農生涯。

以開發的視點來看,這樣的工作毫無營養,對技術的提升也相當有限,甚至根本不會有任何成長。但不可否認的是,由於這種工作的客戶一般都是日本的大手企業,給出的單價一般很高,就算一層一層吃下來,最後拿到手的收入也還是不錯的。一般有點開發經驗的人一個月拿個接近40w日元應該是難度不大的。當然了這個薪水和國內互聯網企業日益見長的薪水相比看起來似乎沒什麼優勢,但考慮到工作難度和工作時間(一個月170+小時),自己認為這個收入還是不錯的。
在現場做開發工作的中國人也是想法各異,比較多的原來就是做對日外包工作,對工作流程比較熟悉,與其在國內拿底薪,不如直接到日本來拿更高的薪水,干一段時間還是準備回國。有些本來是留學生,因為門檻不高和相對不錯的收入,畢業後就進入了這個行業。也有些人本來技術就比較牛,一邊做著這個在他們眼裡看起來相當輕鬆的工作,拿著不錯的薪水,然後把時間投入到自己感興趣技術上。還有些人就是現在開發現場和客戶處好關係,有了資源之後,自己開公司成為成為IT派遣的一層。

我知道自己是個容易被環境影響的人,而且技術不成熟,經驗尚淺,這種工作方式跟自己將來想要的發展也不符合,所以幹了半年左右就有了跳槽的想法。

—————————————————————————————————————

跳槽的目標是日本的互聯網公司,做了一些調查之後發現與國內互聯網公司爆髮式的增長完全不同,日本的互聯網公司少得可憐,最有名氣的就是CyberAgent,glee和DeNA這三家了。其中glee和DeNA給應屆生的工資是最高的,每年都在競爭,CyberAgent相對摳一些,而且招了很多實習生來當苦力。現在的一個同事以前就是glee的開發,他說大家一開始都只是為了錢去glee的,所以當時進去的人基本都走光了,沒有什麼忠誠度可言。。。囧。。。。

不得不說自己也覺得作為一個外國人到日本半年的情況下跳槽到互聯網公司難度也是相當大的。當時我去找了一個獵頭網站諮詢了一下,也介紹了一下公司給我,我想管他難度大不大先試試再說。就這樣就開始網投了。

省略其中曲折的面試經歷,總之在進行一個月左右之後,七月底得到了現在這家公司的內定,一家創業公司。然後九月入職開始了新的工作。

一家典型的互聯網公司,ruby on rails,代碼掛在GitHub的private repo里,用waffle以scrum理念進行開發,內部用slack進行交流,建立了很多有趣的頻道。17個人,大家都是有趣的人。
跟原來點9點上班6點下班不同,現在是盡量10點到,沒有遲到一說,能夠投入自己的熱情和大家一起干到晚上九點,十點甚至十一點,再一起去附近找美食,有時也喝點酒。
能和這樣一群有著豐富創造力和富有激情的人一起工作真的是非常開心的事,也能讓自己投入工作,甚至忘記時間。這兩個星期以來,爬蟲,大數據分析,一天一天都在做很有意思的事,每天都遇到新的問題,一步一步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和同事一起去尋找深夜美食,聊天,喝酒搞到三點多回來寫下這些東西,本來還想談談在日本生活和與日本人相處的體驗的,實在太累了,以後再更新吧。

以上,就是自己在日本的典型IT公司和非典型IT公司的工作體驗。


我父親1991年三月,從東北大學大學院工學研究科博士畢業,獲得工學博士稱號。四月,經學長介紹,進入日本富士通株式會社工作。
他在那裡一工作就是十年。慢慢爬,混到了一個好像挺牛的職位——我也不太清楚,但我爸和我媽說是,那可能就是吧。但到02年的時候,就辭職回國了。

我爸正好在寫關於他在富士通工作的經歷心得選擇回國的原因神馬的,要給我看。

正巧我就在知乎看見了這個問題,簡直「天意」。
等過兩天他寫完文章了我把他粘貼過來。

雖然已經是十幾年前,二十幾年前的經歷了。但是日企文化這麼多年是很穩定,沒有翻天覆地的變化的。估計我爸的經歷能夠作為參考吧。

所以

——————占坑——————————

預告:文章分三部分 1、RD 2、Sales 3、Management


——————————更新9.15————————
突然多出了好多人的關注真是嚇死我了。
非常感謝大家的期待。但畢竟寫文章的不是我,是我爸,各位關注我,以後未必能夠得到想要的,所以我推薦各位在這個答案寫得差不多,切不會再有更多補充的時候,取關我。
當然了,不管是因為我父親還是其他原因,覺得還是有價值繼續關注我的人,我自然是非常歡迎,也非常感謝。

我爸已經寫好第一部分,我也貼上來了。
各位會發現基本上他就是在說自己的經歷,可能沒有涵蓋出題人和關注題目的人想要得到的信息。
畢竟他不玩兒知乎,文章的主旨不是為了給上進的年輕人們分享心得,而是為了和女兒訴說當年的經歷。希望大家讀答案的時候能默默把這一點記在心裡。
——————————————————————————
正文:
第一篇 RD

1991年3月我從日本東北大學工學研究科博士課程畢業,並順利獲得工學博士學位。經我師兄小坂博士介紹,我進入了日本最大的計算機公司富士通株式會工作。
小坂是我博士導師城戶老師的第一位博士生,而我是最後一位博士生,似乎還是有些因緣巧合。

(城戶老師名叫城戶健一,曾擔任日本音響學會會長,IEEE、日本情報處理學會等多個學術組織的理事等職務,是一位知名學者。他34歲成為日本東北大學——日本排位第三的舊制帝國大學,的教授,我父親跟隨他在數字信號處理領域中做語音識別專業方面的研究。)

小坂師兄在富士通已經職務很高,是HPC(超級計算機)本部的本部長、公司常務理事,他的介紹還是很有力度的。

當時的留學生,獲得學位後不會立刻回國,都要留下來找個工作,有經歷後再回國。我畢業時,城戶老師已經退休,去了一所私立大學(千葉工業大學)當教授,我沒有留在學校,也是我自己的要求,希望去一所大型企業鍛煉一下。
富士通公司當時在日本是IT公司排名第一位的企業(到現在也是),94年之前,一個公司的銷售額就超過中國電子工業部管轄企業的總銷售額。當時,中國電子工業部與美國、日本有兩個合作委員會,中美合作委員會實質就是和IBM公司的合作,中日合作委員會就是和富士通公司的合作,我在那個時候進入到這家公司,還是比較好的選擇。

1991年-1994年的三年間,我主要是在事業部做研發工作,依舊是基礎研究工作,和產品基本沒有關係。這樣的工作,就像是大學院研究室時一樣,沒有太多不同,主要是制定某個方向(產品)的研究計劃,具體的工作由附屬在富士通公司下面的很多軟體開發公司去做。我的工作就是讀論文、制定研究開發方向和內容、給下端軟體開發公司制定任務進度和驗收等等。因為時間富餘,我自己也按照研究計劃獨自做一些示範性程序。
研究開發的內容大致是幾個方面:中文輸入法、中日文自動翻譯、智能資料庫(支持前兩個的工具)。

中文輸入法的開發看似簡單,但是需要有些新想法也並不容易。當時,有幾個主要產品:哈工大王曉龍的語音流、OMRON的CNN,這兩個算是比較多被使用的,但是在分詞和詞庫構造上並沒有什麼新突破,只是按照語音序列分詞、去對比詞庫。現在,百度上搜索一下中文分詞,則會出來詳細的介紹:從方法上分有字元匹配法、理解匹配發和統計匹配法;具體是正向切分發、逆向切分發、最小詞發和雙向最大匹配法。我是最早利用概率統計提出最小詞法(最大信息熵法)的,並且自己開發出驗證程序,很遺憾這些並沒有產品化。
中文輸入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它實際與自然語言解析是有聯繫的,這些在大學的專業基礎課中多少接觸到,通過實際應用,才會理解到數學的概括性、抽象提煉的妙處。

中日文的自動(機械)翻譯,則更是利用了數學的形式語言的內容。語言,可以用數學這樣的工具去生成,在形式語言課程中,這叫文法生成器。我們計算機編程中使用的語言,比如最初的彙編語言、Basic、Fortran、C、C++等等,包括現在出現的很多高級計算機編程語言,都是數學的文法生成器所生成、並解釋的。自然語言的機械翻譯,說白了就是用形式語言去解釋自然語言,結果很狼狽。
人的語言,是自然界的東西,是隨時變化的。文法生成器產生的語言,是有規可循的、是被定義了的、是可以推算的,但遺憾的是它不能全部解釋人的自然語言。也就是說,形式語言不可能Cover自然語言,這是我第一次認識到數學並不是萬能的。(從此之後,我感到了許許多多數學所力不能及的東西,這是後話。)
如果不能全部Cover,是否可以加個變數做補充,這是科學界總愛使用的手法,哪怕是愛因斯坦,為了解釋宇宙不變也引入了一個宇宙常數。其實,他最後也承認這是個錯誤,常數永遠也解釋不了變化。就像宇宙增長一樣,語言也是變化的。

這一段時間,我學習了很多知識,比如模糊數學、混沌理論等等。特別是混沌理論的某些可視函數的圖形,讓我感慨萬分。在局部的一個時間段的函數出力,是毫無規則、沒有意義的發散、或局部發散的點的集合,但是當時間足夠長、出力足夠多的時候,這個出力集合則變為無法解釋、不可言語、美輪美奐的圖形。這種初看沒有關係,但經過足夠的過程而產生出來的、超越微觀的宏觀關係,對社會學和經濟學,是不是可以解釋的更貼切呢?

在這種邊玩邊工作的狀態下,很快3年過去了。期間,我卻對企業這個組織形態、對公司的業務運作和管理知之甚少,這樣下去不能滿足我到企業的初衷,我需要改變這樣的狀態。1994年初,公司開始擴大面向中國的業務,需要挑選一部分對中國了解的人去業務部門,我毅然報名。

放棄研發工作轉而去做國際業務,這是一次很大的冒險。

——————————————————————————

第二篇 從銷售開始

(我讀完發現我爸喜歡賣弄的毛病又犯了,大家請溫柔看待他。)

為了解企業整體運作,我冒險放棄了研發工作,轉到國際業務部門開始做銷售工作。這是因為我諮詢了一位前輩,他說如果你要想知道一個公司是怎樣運作的,那就從銷售開始。

因為我有明確的目的,所以我才會放棄博士的身份去做不同的工作,而且是從頭做起。每個人都會遇到人生道路的選擇,都是一次冒險。改變是冒險,不改變也是冒險,不改變就是放棄了機會、選擇了不變化會比變化好的冒險,這種失去機會的冒險,往往是人們不能輕易意識到的。

我轉到國際業務總部中國業務部,部長叫西口。他似乎很驚奇、也很高興能有一位博士轉到他的手下工作,總是高聲呼喊我做這做那,在同期轉過來的幾個人中,顯得比較扎眼。我沒有任何身架,從最基本的工作開始,比如:複印資料、翻譯中文、打電話聯繫等等,這樣的工作姿態引起周圍的議論,認為一個博士為什麼來做這樣的工作?不久,這種議論變成了嫉妒,因為機會來到我的手上。來到中國業務部才一兩個月,我開始擔當了FMV(富士通Desktop型商用電腦)的中國業務拓展項目。於是,頻繁地和公司的各個部門溝通、頻繁地去中國出差、選擇合作對象、市場調查,我樂在其中。

後來,我對富士通的中國同事閑談,告訴他們這其中的體會:一個人的工作中,也許有80-90%是他不願意做的或者沒有興趣做的工作,高興做的工作最多佔10%左右。但是,如果你不能扎紮實實把這90%的工作做好,想要做的10%是不會來到你手中的。
如果我沒有開始的工作姿態,放下博士的身段去做最基礎的工作,部長是不會把項目交給我的,因為博士只是一個稱號或標識,不代表你做某個具體工作的能力。當時,轉入國際業務部門的同事有近10人,坦率地說都是競爭對手,博士是一個另類的出現,需要把這個注目變為欣賞。

很快,我就利用我的優勢找到浪潮集團合作,當時浪潮並不是一流,國內計算機廠家排名是聯想、長城、浪潮,還有同創、實達、福建中銀,更多的是國外品牌的代理商:如IBM、HP、AST、DEC、COMPAQ等等。這裡,我有些私心,因為浪潮在山東濟南,公司中有很多山東大學的校友。還有,當時我父母患病在醫院,這樣我也好藉助出差的機會,多回家看看父母。
和浪潮的合作從代理銷售開始,浪潮集團計算機公司作為我們在中國的首家總代理,銷售富士通的FMV商用機,記得當時是486/2M內存的配置,在現今看真是太低了。
浪潮計算機公司的任總,是山師大外文系文革時期的學生,當交流問起我母親也在外文系的時候,他的表情顯得不自然。其實,我隱約記得他的名字,母親說過整她的幾個造反派頭頭,他是其中一個。我沒有對他表現出什麼,也沒有對母親提起,一切都過去了。提起只能是不好的回憶,而且不能讓此影響到工作。
從和浪潮開始接觸,到最終合作,我沒有把自己當作一個翻譯,而是在談判中加入了我的理解,從雙方的立場出發,考慮如何做到雙贏的結果。西口部長樂見我擅自發揮,雖然他並聽不懂我說了什麼,但是總是笑眯眯地看著我,用信任的眼光支持我。

西口部長現在仍然是富士通巴西公司的社長,雖然早就到退休年齡了,但一直被反聘。他在富士通也是一個另類的存在。西口部長只是高中畢業,在富士通這樣的一流公司中,顯得學歷較低。但是他是一個典型的Sales Man,一個立刻就能帶動周圍,轟轟烈烈做事的人。我在他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
在大型公司裡面,一個項目牽扯到的部門非常多,就拿浪潮這個項目來說,就要牽扯到事業部、市場部、維護部門、工務部門,加上銷售的業務部門,最少是五大部門。我需要帶領他們逐個去中國出差,了解市場,甚至每次都要去浪潮談判,搞得浪潮說我們是疲勞戰術,筋疲力盡之時才動真格的。
西口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能量好像永遠使不完,總能讓大家隨他高高興興地向前走。他後來對我說,為什麼把項目給我,因為我是一個被大家喜歡的人,學歷高但沒有架子,總是樂呵呵地和大家打成一片,這樣大家才會支持我。在一個大公司,要做成一件事,不是只靠自己所在部門,還需要很多部門的支持,這是日本企業的文化。我對此企業文化也有些看法,會在後面議論。

項目做起來,業務量越來越大,一個人忙不過來。我開始有部下,一下就有了兩個人。
我常對中國人同事說,工作是搶來的。雖然看上去有些傻,在日本企業,干多點和少點,收入沒有很大區別,做好本職工作就好,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可什麼是你的本質工作呢?也許你認為就是你的Boss交給你的工作。如果這樣下去,你永遠都在做別人交代給你的工作,碰到好的領導,也許碰巧給你一點開拓性的工作,這也是被動的。
我在「搶」工作,其實我是在開拓工作,如果沒有什麼開拓性的工作,那就去做別人不想做的、或者領導在猶豫讓誰去做的工作,放心,累不死你。當這樣的工作確實很滿,而周圍的人卻有空閑的時候,領導是會看在眼裡的。就這樣,和我同時期轉入中國業務部門的兩個同事成了我的部下。

中國業務經過三年,已經無法在日本遠程監控。97年1月,我被派往富士通北京辦事處,擔任信息處理部門的總經理,統管北京、上海和香港的業務。

——————————————————————————

「搶」工作這個概念我爸來來回回給我講了很多遍,所以可謂是本章節的重點。
他和我親口講的時候更是繪聲繪色,我聽得更是異常震驚:

「多做點本職以外的工作」聽起來容易,其實要面對多方的壓力和阻力的。首先,這一點都不爽,非常累,其次,Boss是不會開口表揚的,Boss也不會表現出特別的青睞,同事是肯定不會過來幫忙的,同時可能還越來越愛偷懶,更不分擔多出來的工作,工資獎金是壓根不會長的,簡直一點好處都沒有,純粹就是在犧牲自己的精力時間,說白了就是找賤。而且這個狀態會持續很長時間,非常消磨人的動力。但我爸非常上進,對工作充滿熱情,(或者只是單純缺根筋),總之他一直堅持下來了。

於是乎,有一天,像往常一樣一個任務被交待下來,領導看了看,發現只有我爸有經驗(他當時搶過類似的工作),就把任務交代給他了。

我爸表示他最近手頭上的本職工作比較緊張,害怕無法勝這個任務。
一直對我爸多做工作表現的不以為然的Boss很輕描淡寫地來了一句:
「哦,我看XXX和XXX最近正好閑著,你就他們吧。(最近XXXとXXX暇なそうだな。(彼らを)使えばいい。)」
我爸:「您這是什麼意思?(え?)」
Boss:「他們從今天起就是你的部下了。(今日から彼らはお前の部下だ。)」

我爸就突然成了同期XXX和XXX的領導。他們的職位和工資一直以來都是持平的。但自從這一天以後,就再也不是一個級別的了。

講到這裡我爸用一種我無法描述的表情對我說:「所以你千萬別覺得你吃虧。多做點活,累不死你。你只干本職工作,幹得再好,後果,就是本來和你同期,一起進公司的傢伙,有一天莫名其妙突然成你的上司了。你都不知道為啥:你什麼都沒做錯,本職工作完成的很好,憑什麼和你同一個水平進來待了相同時間的傢伙就突然成你的領導了呢?那是因為人家早就不僅僅是做本職工作了。資源早就在以前就搶到手裡了。」

他說的很有道理,我竟然無力反駁。

————————————————————
還剩最後一章節了。最後一章節的事情,也就是負責整個中國區這件事情,作為女兒的我基本也完全沒有聽說過:雖然那個時候我已經生下來了,但是太小了,完全記不得。所以非常期待。


各位有什麼具體想問的,可以問。
文章雖然要等,但是我爸表示「問問題沒有關係,立刻就可以回答」

——————————————————————

我爸看到我對搶工作的補充表示
「重點不只是搶工作,還有要自己創造(開拓)工作,還有,需要調動很多部門,不能單打獨鬥,特別是在日本公司」

————————————
第三篇 經營管理


公司把我派駐到北京,在人事部是一件大事,至今為止,富士通公司(不運算元公司)沒有派遣中國籍員工去中國工作的先例。作為亞洲業務統括部長野田的指名,到北京的人選非我不可,人事部才創下先例,同意了這次人事安排。此後,富士通才陸陸續續把很多外國籍職工派到海外去駐在,這也算是我對這些外籍員工的一個貢獻,我開創了一個先河。

在北京事務所,我負責信息部門的業務,當然是以FMV商用機的銷售為主,以後擴大到銀行用的ATM機、商場用的POS機、IA結構的伺服器等等。銷售工作其實要涵蓋售後服務、回款等方面,如果是進口則還需要學習信用證、船單、貨期等多方面的知識。這些都是公司內部的業務,還有對外的工作,那就是渠道/代理商的管理,體現在銷售預測/供貨計劃、價格控制/返點、大客戶對應等等。這些需要有行業和區域經理去做的工作,我要隨時/定時地監督和催促。這些細節集中起來,才可做出每年(半年)的工作計劃。每年的4月和10月,是業務年度開始、半年開始的時間點,這之前,都要提前1-2個月給出年度計劃和年中修正計劃。這些管理層的工作,是我在研發部門沒有辦法學到的。

來到國內,才知道市場的激蕩變動和業務風險。很多情況,需要一個管理者在短期內做出快速決斷。有一次,因為香港公司開出的L/C(信用證)有問題,貨已發出而信用證不能從銀行兌現,在和訂貨商談判未果的情況下,我快速做出決定,隨身帶領公司幾個棒小夥子,雇車去對方倉庫,迅速保全了這批貨。事後對方打電話來威脅我,讓我注意人身安全,這樣的商場,確實是一個戰場,在日本這種商務信用很成熟的國家是無法想像的。

在中國,首先要讓客戶信任你,而且要提供對他有價值的方案,這樣才可以採用你的產品。看似是賣機器,其實是賣方案,甚至是賣思想。記得在國家商委組織的零售百貨系統的高層論壇上,針對計算中心歸屬部門是財務部還是總裁室的爭論,我在會議上專門給出了當時日本最先進的後台管理思想,那個時候就提出了數據倉庫(DWH)和One2One的營銷概念,現在看來也不落後。計算機系統給出的不是簡單的財務數據,而是經營理念的數字表現,當然歸屬部門不能只是財務部門。把這樣的先進思想提供給客戶,他們才會採用你的系統和產品。

來到國內的幾年,我還與北大方正、南京同創、聯想等公司開展合作。當時和王選老師關係甚好,他們去日本的訪問是我一手安排的。一直到現今、方正集團總裁的張兆東老師、元香港董事局主席張旋龍先生和我都保持著良好聯繫。
還記得我和方正筆記本事業部的總經理馮沛然經常聊天,談到了日美企業有哪些不同。我說,歐美企業和日本企業的不同,可以簡單地說前者是Top Down、後者是Bottom Up。前面說過,日本企業要做成一件事,需要幾個部門的協調。當各個部門的課長都溝通好了之後,課長會以部長的名義給其他部門的部長發函,而部長蓋章之前也會打電話與其他部長溝通,確認大家意見是否統一。這樣的工作看起來效率很慢,但是各部門是有共識的,也就是大家來負責(其實是大家都不負責)。這樣一級一級地向上彙報,最後事業部長來拍板。這就是日本企業的Bottom Up。其實,企業越大,做事主體層次越低,大型公司都是課長說了算,因為項目企劃都是課長做的;中型公司則是部長、而小公司則是社長自己直接干。
很顯然,日本公司的效率沒有歐美公司效率高,可日本企業中百年老店如此之多,說明他們還是有著自己的經營特點。我對中國老總們經常說,日本企業不作老大,不要求效率最高,他們寧肯做老二、老三,在效率和安全上保持著一個微妙的平衡,這就是他們的核心思想。作為一個企業經營者,對這個體會越來越感到重要。

一個管理者,就需要發現優秀的員工,並培養其成為幹部,否則很多工作就要事必躬親,自己沒有時間考慮大局。中國員工在工作中,都不願意傳幫帶,因為大家是競爭關係。我的做法是,要提拔某個員工,則首先命令他傳幫帶其他員工,隨後派遣他參加公司更高一級的學習/培訓,學習結束後提拔他。
富士通這樣的大公司,公司內部有很多培訓課程,這和歐美企業不同。歐美企業的人才,都需要自己出費用去學習、參加培訓,這是對自己的一種投資,之後則需要把自己賣出一個好價格,回收投資。這就是為什麼歐美企業中,跳槽是一個普遍現象。日本企業因為提供這樣的培訓,員工可以在企業中邊工作邊成長,企業也保留了人才。加之日本企業的養老保險與連續工作年限有指數增長的關係,所以日本企業員工跳槽的較少。(因為受歐美企業影響、老齡社會的年金支付問題,日本年輕人也已經開始調動工作單位,改變死守一個公司的做法)。

中國的駐在工作,不只是給了我作為管理者的經歷,而且讓我感觸到不同於日本的快速變化、激烈競爭的市場,也更讓我體會到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已經像是一列高速列車正在啟動。這樣的感覺,當我回到日本後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以至於後來做出回國的決斷。
————————————————————————————————
阿列?沒想到我爸又更新了一個章節!說好的三章呢!這一章也挺有趣的,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助益。這次都寫到回國了,應該是正式完結了。所以~正是完結~散花~
——————————————————————————————————

第四篇 花道退職


回中國駐在兩年後,我調回了日本總部,這次擔任了大中國區流通零售行業的工作,地域包括大陸、香港和台灣,負責的產品則是商用POS、手持終端HTP和後台軟體BOC。這時,PC和Server已經進入成熟階段,工作我也熟悉,雖然我很留戀,但零售業的前、後台的系統融合以及流通領域的很多營銷理念更讓我著迷。

富士通原來有三大支柱:信息處理、通信、半導體,此後又從信息處理部門分化出一個系統服務本部,這是一個龐大的SE軍團。富士通從一個硬體產品銷售公司,成功轉變為一個系統集成公司,全靠這個SE軍團的迅速發展。以至於當時的社長,就是選任了做過系統服務本部本部長的秋草。

在這個軍團里,有一個部門就是流通/零售行業的系統集成部門,大根田部長是這個領域的業務Top,他對整個行業的把握與了解,遠遠超過了IT的範疇,寬泛到了行業的很多業務知識角落。我稱大根田部長是凌駕在IT軍團之上的高級諮詢專家,SE在這樣的行業諮詢專家指引下從事系統集成(SI)工作。我對系統銷售真正的把握,正是與大根田部長一起工作,逐漸領會、學習才做到的。那個時候,我和他去大連、哈爾濱、青島、烏魯木齊等地,與中國各地百貨集團、大賣場、連鎖超市的老總們開交流會,推銷最先端的零售理念和IT系統,富士通的POS系統最先使用在北京賽特、上海一百八佰伴、西單百貨等高檔商場。

但是,在這樣的通用市場中,IBM、TEC等其他品牌更是佔據著主要市場份額,在這樣的通用市場里,看不到富士通能在較快的時間裡有所突破。
我體會要做到銷售的突破和增長,一種是在通用市場中拿出有技術壁壘的產品,還有一種就是自己創造出一個特化市場。這個機會來了。

從2000年開始,中國體育彩票開始從紙張印刷方式向即時自選列印方式轉型,這裡面主要的技術難關是安全黑匣子。這是一個機會,因為這是一個全新市場,且黑匣子的突破將會對後進廠家形成技術壁壘。我開始調動開發部門立即行動,選擇一款小型商用POS機進行改造,對其BIOS內核修改並嵌入安全認證功能,改造為一款嶄新用戶界面、即選即打的彩票發行終端機。同時,快速完成各種認證和通信連接功能,一年之內成功上市。這一年,我一個星期在國內,一個星期回日本。在中國接受客戶要求,像棒球投手一樣拋向日本,然後返回日本,又像捕手一樣自己接過任務,轉遞給技術部門去完成產品功能的開發。
除技術開發工作之外,我還對體彩中心做了很多分外的工作,如:接待體彩中心領導(當時的中心主任是孫晉芳,我崇拜的偶像)訪問日本,介紹日本賽馬系統,義務編寫賽馬系統的相關資料。這些看似分外的工作,對增進和體彩中心的信賴關係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從2000年到2001年的兩年間,富士通銷售的體彩發行終端,被各個省份所採用,銷售額一路飈升,我所在的部門銷售額增長了5倍,讓國際業務本部的所有部門刮目相看。我本人也在目標評價(這是富士通公司首創的一種目標評價管理制度,之後迅速被日本各大企業競相模仿)中屢摘桂冠,連續4次獲得SA+的Top評價,獎金每次都是本部最高級,年收達近1300萬日元。這樣的業績,主要靠產品有技術壁壘,市場被壟斷,先行優勢被持續保持。事後聽說,公司高層評價我是中國事業屈指可數的業務幹部,以致當我提出從富士通辭職時,本部長的小島專務指派烏田本部長代理和我談話,希望我留在公司,並開出很多待遇條件(說實話,我沒有想到想富士通這樣的公司,竟然也會開條件非常希望留住我)。只是,我辭職並非因為對公司的待遇不滿,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的決定。

隨著業績好,收入提高,我也採購了自住公寓(當時上幼兒園的女兒表示還記得!!以前是住在富士通提供的公寓,後來搬家搬到更好的公寓去了。但憑印象表示……一,點,都,不,大!或者說,蠻,小!(笑))。但是中國的發展和變化,不斷催促我回國創業的一顆心。這個時間點終於來到了,2001年9月底,我正式從富士通辭去工作,回到北京,選擇了一條並不安穩的道路。
(題外話:退職金竟然不到幾十萬元,具體數目忘記了,少得可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正的完結散花~!
女兒表示震驚了……這是我爹么= =我怎麼什麼都沒聽說過。


QA會繼續開放~
歡迎各位繼續提問題。
————————————————————————————————

QA

Q1: 要想知道一個公司怎樣運作的,那就從銷售開始——能請教一下,針對這一點令尊現在的看法是怎樣的?謝謝:)
A1:謝謝提問。至今我也是這樣認為的,銷售要牽扯的部門最多,特別是日本的公司,是整體作戰。所以銷售能了解公司如何協同的。


企業做到CEO的很多是出身銷售的,還有從CFO上來的。做技術當CEO的是初創階段較多。

Q2:請問最後一個章節中會有離日回國的原因么?
A2:謝謝提問。富士通派駐中國和國創不同,所以下一篇中不會涉及。但是,回國是從大趨勢考慮的,當時還有國內單位的邀請。

Q3:明年1月去東京考計算機研究生,並且打算進日本IT公司,但是對日本方面的情況還不甚了解,請問有什麼建議嗎?謝謝
A3:日本的研究生院比起國內差別不是太大,也許課題和應用結合程度也差不多。但是,因為倒是不同差別卻很大,應該選擇比較好的老師,如果能事先了解的話。如果指導老師比較好,也許在舊址上能順利一些。公司的入職分契約社員和正社員,當然是正社員最好。但是,我認為年輕人應該看工作內容,選擇對自身成長有利的工作環境。文章中也說了,終身僱傭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

Q4:學技術的出來是不是做銷售的會更有機會呢?
A4:做銷售也要看是否性格等方面合適,不是說做技術就沒有出路,關鍵是自己的長遠打算是什麼?要有自己的職業生涯計劃。

完結散花!謝謝各位一直以來的期待和關注!
——————————————————————————
然後最近我爸不知道受了什麼刺激,
一個50後開始寫網文
給親爹做個硬廣,義不容辭(畢竟20年來收了他太多錢,打個廣告,小忙一個):
光行者最新章節(無用居士),光行者無彈窗免費全文閱讀-17K小說網
請大家多點擊,多給他送點我也不知道什麼鮮花什麼之類的。
拜託了

故事簡介:
高中生的鐘鳴,在某個深夜坐在計算機前,還在準備著期中測試的電腦程序。睡意中,他無意識地敲打出一串毫無意義的字元,卻觸發了穿越到一個修行世界的秘鑰,他來到了半人馬基地的某個修鍊學校。  在另一個世界裡的鐘鳴,附身到一個修鍊多年卻毫無進步的武功廢柴身上,通過艱苦的修鍊和危險經歷,獲得種種機緣,終於將武核與智核凝集到一起,從最底層的地字型大小境界上升到人字型大小境界。不過他發現,這僅僅是真正修身的開始。  同時,留在地球世界的另一個鐘鳴,身邊也發生了古怪離奇的事情,逐漸發現了以前根本就沒有意識到的驚人現象。。。


畢業後校招進日本電商平台——楽天工作近半年。我也來說一下自身感受吧,也許在日本企業里不太具有代表性,希望能有所幫助。

  • 工作內容

這家公司主要的業務跟淘寶比較相似,也是做電商平台,基本上阿里做的它都會做。一些阿里不做它也做,金融旅遊平板等等,比較雜,賺錢的也不多。
曾有人問過manager一個問題:你覺得這家公司是business company還是technique company,他比較肯定的說business company。公司的各個項目都是大多是由business主導,不太注重自己的技術發展和積累,技術什麼的只要夠用就行。許多項目在國內聽聽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在這裡還只是起步階段,所以如果真的要跟阿里比起技術積累,那真是天差地別,不可同日而語。

  • 工作環境

目前這家公司約有10000多名員工,顯著的特點是外國人比例高,在技術人員中佔了50%以上,公司里以英語作為第一語言。這幾年公司高層確實在非常努力地推行「英語化」,對新入社員都嚴格的(對日本人而言)英語要求,對老員工也有不少英語培訓的項目,以適應公司國際化的需求。
這點聽起來似乎高端洋氣,但實際進去之後發現並沒有想像那樣。

總的來說,這家公司正很積極地,卻很艱難地走在國際化的道路上。艱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語言

公司「英語化」是近幾年才開始,公司里並不是所有人都具有流暢的英語對話的能力,日本人自身也有口音問題,所以跟一部分日本人用英語交流會有較大的障礙。雖然技術部門的平均英語水平要好於營業行政部門,但各個技術部門之間依然層次不齊。外國人大都會偏向於進入一個英語溝通的部門,而英語水平不高的日本人會傾向於加入一個日語溝通的部門。所以說英語的部門外國人越來越多,英語也越來越好,說日語的部門會吸收更多英語不好的日本人,導致英語越來越差。所以對於一個日語不好的外國人,進公司之後能不能用英語順暢地交流,完全取決於自己進的是哪個部門哪個team。

    • 文化

公司內部的文化衝突是非常大的。很多人也談到了日本企業的管理文化,這家公司的一部分日本領導也是逃不開那樣的程序繁瑣,事無巨細,形式主義日式管理風格。這對外國人尤其是歐美人來說會很不適應。跟語言水平一樣,管理文化也是根據部門甚至team有較大差異,全看leader個人喜好:比如leader是個外國人,那管理會非常的簡單鬆散;如果是個很傳統日本官僚,那有可能會偏日式一些。我現在部門雖然manager是日本人,team leader也是日本人但管理很寬鬆,也許是因為領導都是搞技術出身,做事比較實在。我對這點比較滿意。

    • 海外業務

國際化自然是為了拓展海外業務把樂天在日本的商業模式推廣到全球。但除了台灣樂天表現尚可,其他國家並沒有什麼突破,基本年年赤字。日本是個商業孤島,想要從日本開始開展全球化很容易遇到這麼多問題。

另外跳槽方面相比起傳統日本企業還是很頻繁的。行業特點決定。

  • 待遇

月薪:基本工資本科30萬日元,碩士31萬日元。業界屬於較高水平。漲得很慢。4-5年之後工資才會有較大幅度的上漲。
基本工資中是包含了40小時的加班工資的,換句話說加班時間中只有超出40小時部分和周末加班時間才會支付加班工資。
就我個人體會而言,這家公司工程師加班並沒有非常多。我所在的辦公室,30%的人下班後15分鐘之內離開,30%1小時之內離開,有接近10%的人會加班超過2小時。加班情況在部門之間也不是不同的,平均每天加班超過2小時的技術部門也是有的。相比起來營業部門就非常忙了。

Bonus:一年大約3個月的工資。

福利:沒有住房補貼(哭)。公司提供免費早餐和午餐,這點不錯。第一年11天帶薪假期,以後逐年增加。

=======================================================================

最後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
這個工資只能說很普通,如果福利比較好的話還是可以的,多留意一下福利尤其是住房補助。
想學IT技術不推薦來日本,IT技術更新換代快,日本人封閉保守且辦事低效,在IT這樣一個需要靈活開放行業中,先天不足。相比起來還是國內發展更好。


第一次在知乎回答問題,正式加入知乎世風日下的忽悠大軍,謝邀@IwfWcf 。

結論:我在被評為國內最佳僱主第一的某互聯網公司待過,現在的公司也曾經被評為日本最佳僱主第二,現在的工作體驗就是:干著牛馬不如的工作,領著人神共憤的工資。

但我自認為這是個中性的評價(見結尾)。

工作之外:
1. 禮貌、勤奮——這是日本人給我的印象。每個星期都能收到一兩封凌晨兩三點發的郵件。但是也見過日本Leader很粗魯地發脾氣——讓我想起大學線代老師向睡覺的童鞋扔粉筆——大家都是成人,為何用小孩的方式打架?
2. 工作環境簡陋,給人的感覺就是帶飲水機的大學實驗室。天朝的最佳僱主我認為是名副其實的標杆,舉兩個栗子,一個是本人最需要的:辦公室可以放摺疊床,中午熄燈休息;一個是最不引人注意的:洗手台用的擦手紙。再對比美團、知乎這些稍稍沒那麼壕的公司,也會給開發人員配置27寸的顯示器和MacBook。現在的公司就只有呵呵了,就連工作配的顯示器顆粒感也特彆強。
3. 福利,跟某些回答有些出入。我們沒有聚餐、沒有興趣小組、沒有任何你能想像到的福利。
4. 工作語言,啊多麼痛的領悟啊。自從HIMYM劇終我已經察覺到我的英文水平正加速掉向谷底,來了這裡,每天在日式英語和中式英語的激烈碰撞中,我感覺已經萬劫不復了。

工作以內:
1. 願景與現實的鴻溝。國內的公司,無論是巨頭還是迅猛發展中的,給我的感覺都是實事求是。日本的公司喜歡提出一些聽起來很大但是明顯不切實際的願景,也許是我資歷太淺理解不能。
2. 要求與執行的鴻溝。公司對所有事情的要求都非常的詳盡而且苛刻,然而對執行的結果都會妥協。這也可能是普遍的現象,不管國內國外的。
3, 沒有職能的區分。這可能是向某些國際大牌公司看齊,但是!人家是在招聘的時候就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考核,例如Facebook會說我要的是Full Stack,但是本公司完全沒考慮這些事情,直到員工來了以後才知道:哦,原來常年搞研究的博士碩士是不會寫網頁的。
4. 缺乏審美。看看各種日本公司的主頁就知道了。幻燈片、日常文檔排版隨意、字體丑;產品界面的字體、按鈕、配色完全不能直視。這就是為什麼你需要招一個靠譜的PM和一個專業的前端
5. 技術成長。跟其他回答的觀點一致,幾乎沒有。如果不自行彌補,很快就看不到浪潮了。

對於一個碼農/程序員/軟體開發者/IT工作者,做設計沒有美感追求、做開發沒有結果導向,就是一種原罪

在國內外三家公司待過以後,我深深地體會到,工作和興趣是難以調和的。當你因為家庭、經濟或者一些威迫利誘不得不加入一個工作體驗不好的公司,請記得:第一,你並不倒霉,世界與你同在;第二,想想如何把絆腳石轉變為墊腳石。


正在日本IT公司工作,日本公司上班不能上知乎哦!我沒有守規矩哦!

所以只能佔個坑以後再答了


----------周六了,在圖書館學習新東西的間隙里答一答吧-----


蕭先生說的很正確,可以參考,但是可能題主還是無法完全搞清楚自己到底是被什麼公司雇了、入的又是哪一行,所以下面盡量說得明白一點:


首先,你要清楚這份工作是一種已有幾十年歷史的傳統工作,而不是現在如火如荼的互聯網企業。創新、自由、成長和你幾乎沒有什麼關係。


僱傭形態:契約社員——你不屬於任何公司的正式員工,只是這家小公司的合同工人

沒有正式員工的福利,沒有升職可言,短時間內可以獲得一些經驗和知識,但一兩年後就會沒有發展空間。


工作模式:到別的公司進駐,項目開始了你就去,項目完了你就會被派到另一家


工作場所:根據項目不同而不同

如果對方(也就是和你簽約的這家小企業的客戶)是大公司,那麼你去的寫字樓、周邊設施自然是會好一點。小型外包企業也有不少擁有大客戶的,但是和你簽約的這家有沒有,我們無從知曉,即使有,你也無法預測你會不會被分過去。

當然,日本公司再小,環境也差不到哪裡去,同時,公司再大,環境也好不到哪裡去。無論你在板橋區的雜居小樓里上班還是在港區最新的Toranomon Hills,你的工位都會是一個日本式的毫無隔斷、兩邊和對面都有人的絕對寬敞不到哪裡去的位子。如果你說得地點在千葉指地確實是客先(也就是你工作的地方)在千葉,也一樣有好地塊和壞地塊。

鑒於你的薪資,在小地方上班可能還好一點,大型寫字樓集中的地方吃飯往往很貴而且選擇非常有限。當然,如果你的簽約放給你伙食補助(食事手當)或者被派去的地方 已經大到有自己的食堂除外。

這種模式還有一個問題是,一旦項目結束,你就要面臨更換上班地點,你住的地方到新上班地點是遠是近公司可不會管。搬不搬家隨便,但是搬家費用可不便宜。


薪資水平:

於技術人員來說,儘管這是外包工作,25萬也真的只能算是一個小數字。雖然扣稅可能不如一些拿同等金額的正社員多(因為有些保險組合的費用確實高),但是那到手的估計頂多也就23萬(?)

活下去倒是夠了,但是很難攢下錢。而且契約社員工資很少能漲的。

和國內一些相對較好的企業來比,這個工資非常差。

當然,我們並不知道你除了這個錢以外還能有多少補貼,比如上面說的伙食補助、比如住房補助(或者公司提供住處)。如果連交通費都不給,那就太悲慘了。(日本交通費很貴,所以一般公司都會支付)

獎金是沒得指望的,因為你不是正式員工。

鑒於和你簽約的公司是一家小公司,沒準創業還沒多久,所以我們不好從道德角度上評論它。但是客觀上,有技術能力的IT工程師等,在大一點的或者好一點的類似派遣公司的話,一個月工資至少應該30w左右的。。不過題主今年剛畢業,在注重工作年數的日本來說25w也不能就說它非人道。


你的一天:

基本可以想像出你的一天將怎麼過


7:00 起床 你住在一棟低層公寓的1DK(1間起居室兼卧室+廚房廁所浴室),爬起來5步之內就到了洗臉池邊


7:10-7:30 把昨天從超市買的麵包啃了。牛奶你可能會捨不得每天都喝。報紙?你是不會願意每個月花幾千日元訂報紙的。你打開二手電筒視,看一看晨間節目,確認電車沒有因為有人跳軌自殺而暫停運行


7:45 整裝出門,你多半需要根據客戶(工作地點的公司)要求穿正裝,夏天的話白襯衣加西褲。春秋外套基本上是必須的。儘管你只是個技術人員。


7:55 走了10分鐘到達車站,過閘機,上下樓梯,在站台上排隊等候


7:58 車來了,大家會站好等下車的人都出來再上車。你必須拼勁全力才能擠進去,最後上車的人會死命抓住門框,然後等車站工作人員把自己推進去


8:28 經歷好幾個回合"到站開門??被擠下車??重新擠上車"的Loop,你終於到站了,順著人流走出車站


8:35 走了四五分鐘後到達公司,然後電梯上樓,打卡到達自己的位置。


8:45之前 這間公司的所有人幾乎到齊


9:00 正式開工,工資從此時起算。踩點進門的人會遭到鄙視


9:00-9:15 你可能需要參加公司的早會,無非就是領導講話,各種通知,新人介紹等等


~12:00 你坐在位子上老老實實按指定內容進行工作。就算有閑你也只能盯著屏幕裝作自己在工作。

偶爾的交談是可以的,但是正社員一般都懶得屌你。如果還有其他契約社員,你會和他們走得更近。


12:10-12:50 規定的午休和午餐時間是12:00-13:00,但很顯然沒有人會準時起身,也沒有人會到點才回來。 煙鬼們會抓緊時間抽飯後煙;比較忙的人在座位上吃便當或者泡麵,變(da)態(bu)們(fen)的休息時間其實是12:25-12:45


12:50-15:00 幹活


15:00-15:10(具體不一定) 下午偶爾休息是沒有關係的,煙鬼們會趕緊下樓抽煙。你可以出去轉轉,或者去休息室(沒有沙發,有也不是給你坐的),但是你絕不能趴在工位上睡覺


15:10-18:00 幹活 (日本的8小時工作制不包括午休)


18:00 雖然已經到了下班時間但才不會有人走


18:15~ 部分正(zuo)常(si)人(de)陸續下班


19:30 課長級別的大概可以走了

19:45 其他人緊隨其後


20:00 加班兩小時,大部分人都走了


20:00-1:00 嘛,搞技術的根據情況在這個時間段下班。對了,一般不下班是不會有晚飯吃的


我們假定你作為外國人,寧死不屈,18:45就下班了!!


18:50-19:20 電車,擁擠程度不如早上,但是也絕對不舒服


19:30 在家附近的超市買東西。 25萬的薪資使你一般每天總伙食費限制在2000日元以內


20:10 回到家


20:40 做完飯


20:40-21:30 邊看電視,刷知乎,邊吃晚飯。無法回憶起今天自己幹了啥


21:30-22:30 如果你還有點上進,可以看看書,練練新技能。要不然你就玩DOTA玩WOW去吧


23:00 就寢 (能睡8小時,本人表示很羨慕)


非日常娛樂:

你的經濟能力將允許你一個月有兩次左右吃大餐的機會,3000-5000日元一次;

3個月你可以賺到短期旅行一次的錢,當然你需要假期;

日本是個什麼愛好都基本能滿足的國家,當然你的經濟能力不允許你像你看到的"別人"那樣放心地玩。

你會認識一些中國同胞,但是交情不會太深;

你也許可以找個在語言學校或者野雞大學的留學生做女朋友——前提是你真的願意和這些人保持相同的價值觀;

約跑步?嘛,器大活好非常帥的話也許是可能的。當然並不建議嘗試。這方面我也沒有經驗,不能教你。

以上


手機回答,盡量言簡意賅。
1、契約社員。不是正社員。所以需要關注一下獎金以及加班費的情況。25w是比正常碩士生稍高一點的月工資(對於小IT公司而言),所以極有可能沒有獎金。至於年金保險交通補助之類正社員的一般福利,也可能會根據企業有所不同。
2、出向?出向的定義:「出向とは、「従業員が自己の僱用先の企業に在籍のまま、他の企業の事業所において相當長期間にわたって當該企業の業務に従事すること」です。 出向とは何かなど、出向に関して直接定めた法律は何もありません。」簡單說來,出向其實就是你的A公司把你送給了另一家B公司,你是A公司的人,但是有可能會在B公司干一輩子。而這一行為至今在法律上仍是比較模糊。我所接觸過的case是,出向者的工資、評價、晉陞都和A公司無關了,只不過在名份上你還是A的人,僅此而已。如果你剛進一家企業就被出向的話,我建議你還是仔細研究一下契約,考慮一下比較好。

先就這麼多,以後想起什麼了再補充。


研究生期間在中關村的索尼中國研究院實習了5個月,以下是自己的實習感受:

「畢業五年,身邊陸續出現北大,清華,繼而世界頂級名校的朋友。我可以非常確信地說,不管軟硬實力,南郵人都有能力與他們一較長短。但唯有一點,我們差得太遠,那就是眼界。」

《漫漫郵子路--朱斌》

去年看到朱斌學長這句話的時候,感受不是很深,當自己在北京實習,有幸跟導師卧膝長談之後,突然有很多感悟,所以想記錄下來,發現自己的眼界確實差太遠。來到這邊實習,帶自己的導師是早稻田大學剛畢業的博士,他在日本的導師是日立中央研究所的所長,本科南大,江西人,來北京不到一年,人很和氣,今天還是坐著導師的電瓶車上一起回來的。今天跟他的一次長談,發現自己眼界確實太小了,很多感悟,在學校這麼多年,很少聽到有老師和同學會告訴你這樣的話, 遂總結下。

「你不需要學習多少演算法,不需要記得多少東西,如果你能解決別人不能解決的問題,早一步解決別人的問題,那麼你想獲得的東西隨之而來,哪個公司會不需要你。公司的核心在於「贏」」。

「我在日本留學的時候,我的導師跟我第一次就強調說不要隨便copy別人的東西,引用一定要記得標註,版權很重要,特別是公司,引用別人的東西特別要小心。在學校老師可能不會告訴你,但你的PPT里的太多截圖,需要你自己的東西,寧可自己重畫,也不要copy!」

「在職場,大家都是同一起跑線,需要有個空杯心態,你在公路上跑得快,在鐵路上就不一定了」。

「中國的學生太注重看書,條條框框太多。如果能多多親自嘗試,多多經歷挫折,這樣的成長才是最快的,而經歷這樣的過程,才能成為優秀的人才」。

「日本企業比較死板,沒有歐美的靈活,這幾年雖然有些下滑,但是索尼的信號處理在世界有很強的優勢,它在信號處理領域幾十年的積累,還是很難被其他企業撼動的。研究院在北京雖然只有20多人,但是這裡確實能學索尼的核心技術」。

「一個企業需要規範和流程,有時雖然很慢,但是在一個組織的運作中,卻又不能缺少。」

「學習就像裝螺絲,不需要等你把每個螺絲的型號都清楚了,再選擇用哪一個。當你有需要、有問題的時候,需要你的是最快找到合適的螺絲的能力,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相比於北京上海,南京的IT行業算是比較落後的,雖然公司每年只能拿到幾個北京戶口,而且還會有調過來的高管,但是我選擇留在北京。」

「機器學習的傳統的框架是...,讓你來實習的目的,就是讓你來摒棄傳統的框架,嘗試選用一條新的方式,在數據部分,選用基於模型的方式來生成,看看是否能有所突破。」

「A company that inspires and fulfils your curiousities」 公司牆上的標語。

「勇於變革,持續創新」公司牆上的標語。

來公司時間不長,但是漸漸感覺到一種衝擊,不僅僅是文化上,還有眼界上。在公司上班的不僅僅有中國人,還有日本人,公司里交流的外文主要是英語,日語用途不大。每天公司彈性制上班,按時工資,不需要加班,比較寬鬆,不過就是對公司內部資料保密比較嚴格。

在一起實習的同學中,基本都是中關村附近學校的,每天跟北航、北理、北郵甚至還有中科院、北大的同學一起學習生活的時候,雖然會有壓力和差距,但是能跟一群優秀的同學在一起學習交流,每天也會有很多動力催促自己去前進,不能託大家後腿。

獨自離開學校去北上實習,算是跳出了學校的盒子,踏入了社會。當自己來到一個新的環境的時候, 發現見到很多以前沒有見過和聽過的東西。來了一個多星期,收穫挺多,相比在學校好很多,不管是導師的悉心指導、公司的規範管理、企業文化、英文郵件的規範,同學的交流,都收穫到了學校里很難獲得的經歷。

來公司不到10天,先總結這麼多吧,後面有空再寫一寫實習心得吧。


額,11年日本京都大學本科畢業就直接回國了,貌似這件事兒上沒什麼發言權,但是

  1. 在日本有很多同學和認識的朋友正在工作,所以中日之間的工作情況對比還是比較熟悉的;
  2. 在國內互聯網公司幹活幾年,初期都是做的海外市場,跟日本很多大公司合作過,沒事也過去出出差,國內和日本的工作環境對比也算看過一些;
  3. 正在折騰中國的IT人才向日本輸出這件事兒,有興趣的同學歡迎隨時找我諮詢哈~

先說點乾貨佔個坑,之後詳細聊聊這件事兒:

  1. 說說大家最關心的工資:
    1. 一般過去的話20W-30W都算正常,這個跟一般的日本白領畢業差不多,基本上的差距就在福利配套上,比如有沒有員工宿舍,交通補助(日本交通很貴的,北京2塊錢地鐵隨便坐就別想了)等等。所以綜合很重要,單純的工資是沒有意義的。一般所謂的大手企業,雖然一般也就22W,但是其餘你都不需要花錢了,屬於純賺。
    2. 另外日本是有加班費的哦,加班是屬於日常行為的哦,所以把這些制度都打聽清楚比單純看工資重要
  2. 說說生活環境:
    1. 日本的服務目前來看應該是全世界最好的,無論是人的服務(比如店員),制度的服務(比如無條件退換貨太日常了),基礎設施服務(隨便一個商場的馬桶都是帶電加溫,從來不用擔心木有紙,絕對的乾淨整潔等)都是世界頂級的,活著會很舒服。
    2. 日本的環境資源比國內好太多,植物繁茂,自然風光就不說了,空氣和水這個就不知道高出多少數量級。
    3. 日本的生活成本
      1. 日常吃飯絕對比國內貴,點個蓋飯500日元是跑不掉的,不過天天吃壽司也不過就是1000日元左右,按照工資算的話,其實肯定承受沒問題。另外你還有公司食堂啊,基本上會省非常多(因公司而異,最好也打聽好)。但是真論美食的話肯定國內是天堂,這個就不要太奢望了,日料雖好,但是種類肯定沒有國內豐富,建議適應國內美食的多帶點 老乾媽之類的。

------先分一下,一會接著寫---


在日本IT混跡10餘年,大小企業都待過,貌似還蠻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看了幾個高票答案寫的沒錯但估計對題主完全沒幫助。因為寫的是正社員的經驗。看你的描述你就職的是外派企業,也就是企業本身不進行開發,每次派駐你到不同的現場搞開發對吧?也就是派遣,唯一不同的是,你跟公司方面簽的是正社員合同,而公司跟需要開發人員的現場簽派遣合同,然後公司給你解決簽證。沒錯吧? 算是中國和韓國人在日本IT界除了正社員外比較常見的合同形式。


因為負責招過員工,也跟這樣合同的很多人一起工作過,比較熟悉。你這個價非常低了,剛從國內過來,沒經驗,連日語都不怎麼會說的可能是這個價。一般比如java開發人員,也就是一線碼農,現場企業付給派遣企業的行情大概90萬到100萬/月的樣子,到你手呢,就要看看你那個公司如何了,每個公司剋扣程度千差萬別,不好的30萬左右,但我合作過的一般到手40到60萬。所以去現場和周圍人混熟了,可以打聽下行情。好多剛畢業或者剛從國內回來的,不知道行情,就會一直當廉價勞動力。把日語說好,幹活認真負責,得到現場認可的話就向公司要求加薪吧。現在哪個現場都開發人員奇缺,有價值的人公司是不願意放跑的。


工作環境么,基本上一直在各個企業間換來換去,以項目為單位,一個項目結束了不再需要人就去下一個企業。長則數年,短則幾個月,所以工作環境會發生頻繁的改變。


提醒一句呢,就是以這種形式工作的開發人員奇葩不少。汗…由於束縛比較少,懶散的人很多,突然不打招呼就不來上班的,坐下就開始玩不幹活的,更可氣的是乾脆根本不怎麼會亂搞一通搞得全部人為他的bug加班的豬隊友,見過一批又一批啊…每次都氣炸…希望你嚴格律己,不要因為規矩少就不負責任啦!加油~


看到前面有同學講在樂天的工作經歷,忽然也想寫寫。我覺得那位同學說的相當到位,好多地方跟我的感覺是一模一樣的。

我是剛剛從樂天離職的,也是校招進去的,只待了短短的3個月。還有我不是在日本,是新加坡,算是樂天在亞洲(除了日本)的總部吧。正如那位同學所講,大約global上就只有台灣表現得比較好,然後泰國也表現不錯,在泰國是收購的公司。

當時進入的是某個技術團隊,團隊裡邊大部分都非日本人,都蠻好相處的,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是覺得挺壓抑的,然後據有些同事說,日本本部可能更加的壓抑。私以為除了偶爾幾個人以外,大部分人的技術能力一般,正如那位同學所講,夠用就行,可是這對我來說是個災難。

薪水方面,也是大約30w yen。非常的一般,在本地而言。當時也是因為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然後覺得是一家大公司,到時肯定會有很好的training的,我錯了,在我看來沒有任何training可言,所以剛開始的時候,需要厚著臉皮去問別人,次數多了,也不好,然後大家也知道,編程也方面,語言交流是非常不充分的,所以那時非常的吃力。後來換了組,mentor對我很好,每次都拉個凳子坐我旁邊解釋,非常節約時間。所以,最後覺得大約每個人有給每個人的風格。

最後一點,正如前面同學所講,樂天是一家business company,非常不建議技術人員去那裡,是沒有地位的。


上班時間開始開會,下班開始 寫代碼


想來在半年多前也是看到過這個問題的,當時隨時瀏覽了一下回答,自己也沒有想要回答的意思。這幾天發生了一些事情,早上在日報上看到題主自己的回答。突然一些很多以前的事情漸漸從回憶中涌了出來。也給大家寫個答案分享一下吧。

我在大學畢業後,也到日本IT公司工作了一年。我不是碼農,不是技術,我是營業,俗稱的銷售。我們公司做的是傳統零售連鎖行業的系統解決方案,在日本已經做了30年了。雖然不能跟日立、東芝等大頭相提並論,在細分領域上的市場佔有率還是很可觀的。

在日本IT公司工作,我作為一個外國人銷售,主要做的是對中項目的跟進。項目組有項目經理一名、日本銷售前輩一名、我一名、中國人碼農一名。後面又加進來一名日本人碼農。

我進公司不久,公司就成立了這個項目組,跟進第一單中國客戶的項目。我們的直接客戶是家在上海剛成立的中日合資零售企業。中國的出資方是中國鼎鼎大名的老牌零售集團,日本的出資方是日本排名很靠前的一家零售集團。這個合資公司的IT解決方案的中標、實施、上線全程我都有參與,作為我們公司項目組的窗口,隨社長隨項目經理參加一切商務談判。項目完成之後,我又參與了上海分公司的成立、以及與中國合作夥伴的關係建立。想來一年之間,乾的活好多,但最終在一切都步入正軌的時候,我選擇了離職。

至於這一年的體驗,我想先說幾個正能量的,再來吐槽。

1. 正能量滿滿1號瓶

在異國他鄉,最難得的莫過於來自他人的溫暖。都說日本人冷漠,真的嗎?是的,就像我們周圍的普通人一樣,但是很慶幸,在公司的一年裡,雖然不多,但是總會有人溫暖相待。沒有人會忘記那些在自己無所適從的時候伸出援手的同事,沒有人不會感激於一聲親切的問候。我自然知道大家都很忙,我自然了解沒有人會再像父母那樣隨時關切冷暖,我們需要的,僅僅是一些小小的善意。離開公司好幾年了,每年生日的時候都會收到公司大叔的郵件祝福。我很感謝那一年遇到的溫暖的人們。就像之前有一位前輩在送別會上跟我說:雖然我對這家公司很多政策和做法都無法贊同,但是公司有一點真的很好——社員はいい人ばかりだ(同事們都是很好的人)。感到這個世界的善意,並感恩。體驗棒棒噠。

2. 正能量滿滿2號瓶

加班費滿滿。
這是要跟回國之後比較才有深切的感覺。日本公司的正規,在加班這種非常嚴肅的勞動問題,日本公司對待起來還是很嚴肅的。但是這裡要提到兩個詞——裁量/非裁量。這兩種勞動關係會在合同中規定下來。
?如果是裁量的話,每次加班需要批准,加班時間按實際加班時間計算,錢也按實際加班時間計算。
?非裁量的話,就是勞動合同中有一個既定的加班費package,比如說5萬日元的20小時加班。只有加班和深夜加班會另算,平時多加班一兩個小時是不算多餘的加班費的,都包含在5萬裡面。

不管是哪種方式,只要你真的忙起來了,你的忙會有金錢上的回報,不像國內的大主流:加班費是什麼?!

3. 正能量滿滿3號瓶

放假、休假真的很多。基本上每個月都有個三連休。日本又不大,三連休可以離開工作的城市好好玩一玩再回來咯。請假並不難,反倒是不能堆太多的休假。日本本身的法定假日也很多,一般公司給的年假第一年就有10天。至少我從來沒有擔心過請假,有事,請假,不想上班了,請假,太累了要休息幾天,多請兩天假。

自然一切的前提是不耽誤工作。如果項目正忙,緊要關頭卻不想上班了,你請假試試?

正能量瓶到此結束。接下來槽點滿滿,歡迎點贊!

第一槽:寫郵件寫到天荒地老

郵件作為一個工作工具,我承認,是非常必須而且是需要高度掌握的。什麼時候用郵件溝通,如何發送,如何報告,這些在工作的時候是必須的。但是,日本人把郵件寫成了江湖,寫成了行為藝術,寫成了一幅壯美的畫卷,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明明可以當面/電話溝通的事情,一定要郵件來回,一天過去了。明明簡單說清楚的事情,但是郵件就不能這麼寫,千迴百轉,腦細胞掉一地。我試圖去理解過,郵件里責任分明,誰的發言,誰的漏洞都是板上釘釘的。但是,我對那句「メールを送ってください(請發郵件)」點一百個踩。

第二槽:加班

這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日本人加班厲害,並不是傳說。時常廢寢忘食,忍不住罵兩句:真TMD慘無人道。不想回憶那些有一頓沒一頓的出差歲月,對前輩一夜白頭的憂桑我只能笑而不語,有時候連上個洗手間都是戰戰兢兢。哪裡有那麼多一起奮鬥的光輝歲月?大晚上的,我想回家泡澡,而不是在大街上找咖啡館商量根本沒有結論的對策。

第三槽:能用excel絕不用word

日本人在excel的使用水平上絕對超出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人。他們把excel當成word,當成ppt。所以總會驚艷於收到的excel文檔,居然還能醬紫?!其實我很想說,txt很好用,能不發附件請不要發附件。

第四槽:成事兒難,做事兒更難

這是個很難幾句話講清楚的槽點。在哪個企業發展,都是要做出成績才能一步一步往上爬。結果導向的企業,會給業務人員很大的裁量權,只要在許可權範圍內,符合法律和規定,員工可以調動的方法和資源是很多的。但是在日本,往前衝鋒的時候,往往後面還有很多公司內部的阻力拉著。在日本,只要你不犯大錯,就是鐵飯碗,所以很多人都遵守規則地工作,我可以不出成績,但是我一定要遵守規則。真正的過程導向。只要沒有那麼強烈的好勝心,按照老闆的意思一步步來,沒什麼大問題,出了亂子,責任也到不了自己頭上,因為我的每一步都是彙報過的,批准過的。然而,這樣的工作,又有什麼意思呢?我跟的項目,在訂單簽完之後是巨虧,虧了很多很多,但是老闆一個字都沒坑,因為這是老闆的意思,每一個報價調整都是他同意的。自然,因為赤字,我的評價雖然不高,但也沒有差評:努力しました(很努力了)。

如果以後想起來了,我可以再補點槽進去。
還是要擺正一下三觀:每個公司的工作體驗都是不同的,如果能遇到一個好公司,當然是幸運的,但是再好的公司也有不好的地方。人生的每一步選擇都是伴隨著得到和失去,在得失中,能夠找到一個平衡點,就足夠了。

如果大家有興趣交流在日工作經驗,請添加我的微信公眾號:getpoison

http://weixin.qq.com/r/o0ni_izEU3EsrWiZ9xyx (二維碼自動識別)


祝願所有在海外飄零的遊子,都能夠工作順利、生活幸福。


來日7年,工作半年,處女答,輕拍。

大學是在日本這邊學情報的,也就是國內說的計算機。
公司是號稱日本IT公司里福祉最好的(我不信!)

題主的話可以分為三個問題來回答
(1)在日本的工作體驗怎麼樣
一句話總結日本職場的感覺:認真所以累
①日本人認真是出了名的,而到了職場,這一點將會無限的被擴大。
?態度方面,事無過細。每一個箭頭,每一句話的含義寫法都反覆推敲,往往因此在重要度不是特別大的地方浪費了時間,拖慢了進度。
?形式方面,機器人一般的育人方式。培訓制度很完善,從商業禮儀到技術,公司都會出錢請人來講(尤其是大公司)。工作時更是要求無誤,所以一般為了安全性就採取最穩妥的方法。基本上每個人甚至於每個公司做出來的東西都是一樣的,總有種創造力和想像力被扼殺的感覺。
?體制方面,大小公司都排隊,新一點的可以允許·插隊。一個直到90年的初才漸漸改善終身僱傭制的國家,你還夢想短期升值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嗎?

(2)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
?空虛:下邊講,25萬一個月還是挺拮据的
?寂寞:家人朋友都沒有吧 寂寞不
?冷:日本人都是講保持距離的,國民性,不能評論好或者壞。你能處的關係特別好,但是想處成交心的朋友特別的難。
? 羨慕:如果真來就懂了,國外都是圍城,會羨慕國內的生活的。
?嫉妒:日語會說嗎?特流利是吧! 工作上試試,完全不是一個次元的!
什麼你英語好?試試,聽得懂我拜你為師!
?狠:捎帶一下歧視的問題。歧視有沒有,又有又沒有。被歧視的:素質低的,偷懶的,工作不行的,日語怎麼也學不會的。一句話,因人而異。

(3)契約合同處向千葉25萬正常嗎
不知道題主是應屆還是轉職,不過25萬個人感覺不算低。
?工資水準:日本IT公司的基本起薪是大學生應屆21-23 研究生23-25 所以說算正常標準
關鍵還是看bonus和漲薪的程度。
?生活方面:25萬的話交個稅加保險5萬多沒了,租個房子公司負擔點3萬多沒了,水電嘎斯手機網2萬左右沒了。
自由支配的大約15萬左右,也就是不到1萬人民幣(最近匯率低也就8500)
吃喝玩啥的消費不用我說你也知道高,所以說要想掙錢也就的努力加班掙加班費。
黑一點的公司或者項目還不給。。。

--------------------------------總結陳詞分割線------------------------------------------------
如果題主是想積累閱歷體驗生活的話,建議你來,從想法到做事感覺都會讓你受益匪淺。(2,3年足矣)
如果題主是想掙錢或者是長期在日本做IT的話,路漫漫其修遠兮呀

我回答的同時,也是在總結我這半年的感受,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其實是妹子今天不 搭 理 我 啦!要不老子才不打這麼多字那!!!)


最近幾天的贊比我去年一年的贊都多,估計過幾天我的知乎就又是單機版了。趕緊整一個夕陽紅。
男,14年剛畢業,做的是派遣社員,派遣在愛知縣某IT企業,剛上班4個月,生機勃勃。
因為回答比較多,乾脆就不管別的答案自己寫一些對於題主的建議吧。

先說明下自己的情況,今年已畢業,聯繫了一家日本的小型IT公司,將簽署契約合同,以出向的方式進行工作,公司地點在千葉,25w/一月,想向各位有在日本IT公司工作經驗的朋友請教一下,在日本IT公司工作體驗怎麼樣,這個工資正常嗎,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們首先要分析一下題目哈。

1.小型IT公司,出向的工作方式。
2.千葉,工資,是否正常。
3.經驗,體驗,需要注意的地方。

預計對於經驗體驗介紹的比較多。前面是關於題主的,如果不是題主看不下去,請直接跳。
1.小型IT公司,出向。
IT公司有很多種的。既然你說出向,就說明你會以A公司社員的身份,被出向至B公司任職。
和這種形式可以類比的是派遣,因為派遣也是作為派遣公司(A公司)的社員,到所派遣的公司(B公司)任職。
這種方式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管你被派到多麼高大上的公司,你都要冷靜的知道你不是屬於這裡的。


這句話有兩種方式可以理解。
1.只要你還是A的員工,就同樣可以把你出向到有業務往來的C公司。所以你在B公司怎麼作不幹活都沒事。
2.B公司和你所在的A公司有業務往來,所以你應該像對待你的「お客様」一樣,用盡在B表現的出色。

喏,自己選。

如果不理解這種形式的話,可以想像國內的駐場技術人員,比如在ATM設計公司,駐紮到銀行負責修理本公司設備那種感覺。你在銀行上班,但不是銀行人。要把自己擺清楚。

2.千葉,工資,是否正常。
簡單的查詢一下千葉的消費水平,百度就行,相信出來的結果你都已經看過了。
我一般是這麼算的,假設我三餐都在外面吃,每頓都要500左右,一天就是1500,一個月就是45000。如果吃的好的話會貴,但大概在這左右。
房租和交通費的負擔方式是一個重要的方向,如果你拿的多,可房租都是自己全額付,另外上班需要坐電車地鐵的話,一個月是不小的費用。
另外算的就是水電煤氣有線電視費。
我是宅在家裡的類型,所以就這些了。如果你熱愛旅遊之類。。。

工資25W,恩,具體的應該是扣了稅之後你能拿到幾萬比較重要。但如果簡單的比拼工資的話,你比我多。
對了,簽勞動合同的時候,看好協議怎麼寫的,有的會寫公司內含40小時加班,也就是說你一個月不加班也是25W,加40個小時也是25W,從加到41小時開始,開始付你的加班費。

如果減下去40個小時的加班費的話,恩,還是比我多。我們來進入下一話題。


3.經驗。

我其實算不上有經驗,畢竟只上了4個月,但是這四個月讓我發現了一些事情。

活用「我是中國人」的這個身份。

這是我最最最想說的。因為這句話有很多種解釋。
我想說的是,不要用外國人的身份為自己辯解,而要用明明是外國人卻可以很好的做到日本的要求來為自己加分。

下面的話可能會狠一些。


題主,其實我建議你到了日本,儘快的去有意識的忘記你是一個中國人的事實。這和愛國不愛國沒有關係,入鄉隨俗。不要把「我是中國人」這句話當做「你看再怎麼說我也不是這個國家的人當然不懂你們這一套我做錯了也沒有辦法」,以及「你再怎麼說我日語不好可我是中國人我學到現在有多努力你知道嗎」的借口。儘快的讓自己進入到一個日語的環境中,用日語記筆記,思考,聽你周圍所有人說的話。

舉個例子,和我同組的中國人,日語不好,一次兩次人家可以原諒,對啊中國人啊沒辦法。但是交流不是一次兩次的,現在組裡其他人聽見這位同學來的電話就滿面愁容,彷彿看見自己又要因為一句話的事解釋半個小時了。

所以中國人這個事,確實可以讓人家原諒你,但要少用,慎用。只在犯了大錯的時候用。平時則要好好表達自己的意思,不要在說話的時候總怪音怪調詞不達意的,「提醒」對方你是一個外國人。就像我們老師說的,如果要提拔你,上司總得和他的左膀右臂說說心裡話吧,一個話都說不圓乎的,怎麼提你。

那「我是中國人」要什麼時候用呢,應該作為錦上添花來用。你發音好了,人家會想,「他可是個外國人,都能說到這個地步。」或者用中國人的身份打破周圍的常識周圍的人都沒有幹勁,可給你的工作就可以好好地完成。給人家「果然中國人就是幹活麻利」之類的印象。

報告,聯絡,相談。

你一定學過這個。我只舉個栗子。
某同事和我同時被下發寫測試設計書的工作,同事輕鬆地說一會就能完然後寫,後來審查的時候發現最開始就理解錯了,從頭開始想用例。我是一點一點問著走,一遍過。

這不是標榜自己。是想說,你需要告訴你的上司,或者是同事你做到什麼樣子了。他們不是講究TeamWork嘛,就是在這上。我和一個同事關係好了,是因為他是我前輩,給我安排活,我做到哪裡都會和他說。他會一邊和我說哎呀你不用和我用報告這個詞咱倆不是上下級關係,一邊自己美的不行。然後給我解釋的特別認真。中國人前輩來了,發現說了半天還停留在「你到底是想問啥」的階段,最後乾脆日本前輩看他過來就直接「知らん」了。
我和另一個同事關係好,是因為被中國人前輩灌輸了在日本就是打雜啊這工作一點前途都沒有的負能量。你能想到對於剛上班的人打擊多大。於是去書店找人生智慧啟蒙類書籍準備找尋一下人生的方向。然後在書店看見了這個同事,然後就和他打招呼,說了煩惱,對方說「別人說什麼都沒有用,才剛來,先認真的努努力,看看你能到什麼地步怎麼樣。那是你就知道到底有沒有意義了。」然後跟我普及了組內各個人的愛好以及用什麼做話題能觸發他們的興趣。最後還送了我本書。
被射了滿臉正能量的我歡快的回家了。從此不再聽中國學長忽悠。
這也是相談的一種形式。

讀空氣

請自行分辨出全組裡面誰說話有用誰受欺負,比國內簡單的多。

關於偷懶

之前看知乎,看見了那個每天核心時間干幾個小時就比日本人強的說法,感覺確實啊正社員什麼都不會,派遣都偷懶,再加上旁邊的負能量,生活不能照進陽光了。
後來發現正社員雖然不懂細節但人家本來就是管理職有你們幹活不就好了嘛,而且他們反而是對於式樣了解的最清楚的,因為他們會做哪些要測哪些不測的判斷。所以不懂細節也沒關係。而派遣你看他偷懶,那是他有自信能做完這個東西。作為新人我認真的做都不如人家幾個小時,他們趕進度開全速的時候你就知道了。每天滿嘴都是漫畫什麼都不幹的人插上示波器就開始採樣,每天打盹的拿著晶元就開始各種電焊,反思自己雖然說是努力,但卻已經是全力在學,沒有這種可以爆發出來的餘力了。於是更加覺得自己還是不夠,差的太多。

可能你會覺得無聊,每天都是一樣的生活,但是工作就是這樣啊。
以前看過,工作只是你賺錢的手段,工作外的時間,那才是你的人生。
過好自己的生活吧。
最後一句話,是我派遣到日本來之前,公司的領導說的。

到日本,記住,遠離中國人。


在日本工作過一年。因為是07年的事了,可能現在環境有了新變化。
個人認為做程序員在日本不是好選擇,日本公司體制太僵化了,你看到每個人都很忙,都在加班,再看看他們的效率你就想哭了。無盡文檔的最終作用是用來推卸責任的。
程序員本身工作環境封閉,這讓你更難於融入社會,時間長了個人問題一大堆。
另外天花板問題,我所接觸過的在日it中國人,沒有一個在日本公司做到了管理中層部長的。當然可能和前些年外包好乾,混的差不多的都回國開公司有關。


最想說的事一不小心忘記了。。日本公司各種「會」好多、忘年會歓迎會送別會、還有各種名頭的飲み會。最頻繁有時一個月一次、像我們公司給社員過生日還有誕生日會。。沒有領導在的情況下、很多日本爺們都喝的爛醉靠在一邊、感覺他們壓力好大。。

// 我是分界線。。。

// 我是分界線。。。
作為一名底層程序猴、且是個女程序猴、實在感慨頗多啊。
我一個英語專業畢業的大好青年在大四實習期間、不知道腦袋犯了什麼病、跑去一個計算機學校學了不到半年的java。畢業半年之後因為家裡的因素、就跑到東京干起了底層程序猴的工作。
中國人小公司的正社員、保險年金交的都挺全、獎金補助什麼的就不用指望了。公司里一半中國人一半日本人、忘年會什麼的基本都是中國人一堆日本人一堆。
在公司呆了小半年、然後干起了派遣。
每天早上迷迷糊糊地坐著東西線、到了現場放下包就開始幹活、跑氣象的畫面、沒有式樣書、乾巴巴地改要求。幹了三個月、身邊大部分是日本人、想要一點活躍的氣氛也是不太可能、男性西裝、女性只要穿的職業一點就ok。重複機械的工作基本都丟給中國人、加上我是新人、日語也不好、工資也低。
後來給日本銀行幹活、我們公司要的單價比較低、所以我一做就是整兩年、c++本來一點都不會、硬生生磨出來了、不過很少有新規、現成的都是改修、單體。一組20個、一水的中國人、經常我們這邊都聊炸鍋了、日本人一堆還是靜悄悄。
現場基本是一個樣、整個一個樓層除了會議室、剩下的地方都是一排一排的桌子、人跟人之間連個擋板都沒有、誰在幹什麼都看的清清楚楚。
剛從這現場出來又轉戰到一家大手會社的現場、日本人中國人韓國人的國人美國人印度人人數還很平均、每天上班穿成什麼樣的都有、當然日本人除外、cosplay除外。一日三餐不要錢才是我最開心的點。。

好吧這就是我來日本快三年的經歷了、日本紅日子挺多的、但也沒正經出去玩過。周六周日還是想膩歪在家裡什麼都不想做、覺得休息不夠、還擔心自己會不會禿頭。。因此、打算明年換工作。。
讓我比較焦慮的一點是到目前為止我的工作都沒有加班的情況、大概是大多數程序猴比較期望的、但是這就意味著工作清閑也學不到什麼。每天對著乾巴巴的電腦皮膚變的越來越差、但是日本的氣候讓我不再犯鼻炎倒是真的。

啰嗦了這麼多我也不知道在啰嗦什麼、程序猴這個工作到哪都是累累累累的、除非你在一個樓層烏泱泱的小腦袋裡脫穎而出。。
然並卵、我們現在的一個頭頭、下邊管著幾十個人那種、是個台灣人、美國名校高材生、來日本也沒多久、我第一次見他以為他是純日本人、日語呱呱的、英語更別提。我再努力兩輩子可能都成不了高材生、so能讓我管誰。。

最後、作為一名低端吃貨、我要鄭重其事地說一下池袋地下排長隊的冰激凌、左邊開始那仨貨、老娘這輩子不會再吃嫩們了、桑透了我的心!!!


本人之前在日本工作過


最近接受了@笑藏刀 的採訪,轉發過來

有圖版:

微信公眾號:東漂程序員的第一年:想吃西瓜就辭職?!

一點資訊自媒體:【海談】第一期:東漂程序員的第一年:想吃西瓜就辭職?!

我自己的微信訂閱號:心遠的關東生活(ID:XinyuanJapan)

↓↓↓↓↓↓↓↓↓↓↓↓↓↓↓↓↓↓↓↓↓↓↓↓↓↓↓↓


東漂程序員的第一年:想吃西瓜就辭職?!

我決定給此次行動取一個代號。

海談

這是一次訪談行動。

訪談對象是將要、正在、曾經在日本工作的中國人。

談他們的職場、海外生活和心路歷程。

我的目標是「給你們一點人生的經驗!」


光速敲定了我的第一位訪談對象。

「海談」第一期:

東漂程序員的第一年

想吃西瓜就辭職?!


王 心遠。

男。

1989年生雙魚座。

現任一點資訊前端工程師。@中國北京

前任面白法人KAYAC前端工程師。@日本橫濱

王同學是我在2013年夏招的時候在南京大學外咖啡館面試時遇見的學生。當時他帶來的簡歷厚厚一沓,夾著自己的各種證書獎狀。反倒是簡歷寫得亂七八糟,一看是用word插入表格做出來的,排版也不怎麼熟練。秋招的時候來上海面了好幾家公司,最後拿到了面白法人KAYAC的Offer。外形看上去便知是程序員的屬性。後來他畢業的時候分享給我一個視頻(2014-3-27下午演講),是他在畢業晚會上的發言,他把發言稿寫在小小的一張張手卡上,念一段扔一張,飛得老遠,頗有天女散花的氣勢,我有小小地被驚到(⊙?⊙)。後來他去了日本,只看見他在朋友圈裡分享一些跟基友四處玩樂的照片,還沒把到妹紙,卻有一堆基友簇擁,這樣的待遇也算不錯了。再後來驚聞他回國到了北京,在宇宙中心的五道口迎著大風和霧霾排隊買棗糕,自己吃。當然這不是一篇徵婚貼,緣分天註定,讓人誤以為我還開了個相親諮詢業務就不好了。下面回到正題。


這是他的Timeline:

2013年5月 參加啟程日本

2013年11月 面白法人KAYAC面試合格

2014年3月 南航計算機學院碩士畢業

2014年4月 赴北京日語培訓

2014年9月 赴日本入職KAYAC

2015年8月 從KAYAC離職

2015年9月 入職一點資訊


我收到過很多這樣的提問:幾年之前通過啟程日本項目去日本工作的前輩現在怎麼樣了?

以前我都會說:有繼續在工作的,也有在日本跳槽的,也有回國的。

現在,終於可以有更多的細節告訴大家了。不過內容比較多,大家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來閱讀。也要感謝王心遠熱心地分享了這麼多細節。下面是正式的無咖啡訪談:


Q 感謝你接受邀請成為海談行動的第1位嘉賓。照例還是先請做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吧。

A 我是土生土長的南京人,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專業讀到了碩士畢業。大學時候參加過ACM相關競賽,也獲得過區預賽金獎、銀獎。現在主要是做WEB前端的開發工作。畢業之後,去了日本橫濱,在一家名叫面白法人KAYAC的遊戲公司工作。「面白」在日語里是有趣的意思,我們一群中國人都開玩笑叫公司「搞笑法人」。喜歡黑島結菜,在電車上看到她的可爾必思廣告,可愛的很。

Q 那你一開始為什麼想要去日本工作呢?

A 我在2012年暑假(當時研一升研二)開始接觸日本動漫。並且在那個時候知道了可以去日本工作這樣的事情。而當時的日元匯率是很高的(100日元=8rmb),日本公司開出的薪資比起國內,十分具有競爭力。於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有了赴日工作的想法,也開始關注去日本工作相關的事情。 後來在2013年底也成功拿到了日本KAYAC公司的offer,雖然那個時候匯率已經下降了很多(100日元=6+rmb) ,和國內offer情況差異不大了。但我已經準備了這麼久,也拿到了offer,父母的態度也很支持,「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心理,堅定了我去日本工作的理由吧。


Q 我也記得,當時匯率高的時候,日本公司一波接一波地來中國招人,學生也簽得不亦樂乎。現在國內互聯網行業的錢途看漲,日本依舊保持著「二十年物價穩定」的姿勢,在國內學生看來,就已經不是一塊肥肉了(攤手)。我記得你當時也去面了Google,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事情嗎?

A Google的面試流程非常緩慢,我在13年9月就投了,終面已經拖到了12月。12月的時候,已經拿到了KAYAC的offer,我是抱著(能面上就去,面不上就去KAYAC吧)的心態去終面的,最後確實發揮一般(有些題目答得不好),未能成功。Google雖然面試流程拖沓,但校招問的都是計算機演算法相關的,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基本上需要有過ACM競賽經歷或受過演算法思維訓練的學生,才能進入Google的技術面試,對思維能力的要求還是非常高的。


Q 準備KAYAC這類日本公司的面試又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A 日本本土IT公司面試的時候,更多的是讓你展示學生時代做過什麼自己覺得厲害的作品,可能就相當於國內面試時候問(項目經歷)吧。他們並不問相關基礎知識,這和國內校招區別比較大。 所以我面KAYAC之前,就把自己做的一些作品弄在電腦里,帶到面試現場展示。


Q 你都有通過一些什麼樣的渠道去申請日本本土的公司呢?

A 我是通過啟程日本(work in Japan)這個中介參加日本公司的應聘的。另外我還知道一個AHRP的中介,也是做日本公司應聘的,但因為我在南京上學,AHRP只在北京地區,所以並沒有參加。而啟程日本在北京和上海都有分部。


Q 在KAYAC的一年都在做些什麼呢?

A 我是以後端工程師的身份進去的,但做了大概1個多月後端之後,覺得並不喜歡perl語言(日本很多公司後端是寫perl)。正好那個時候,組裡有一個中國人前輩(做前端的)要跳槽,需要一個人來接手他的任務。有了這個契機,我就從0開始學習前端技術,之後也一直做前端相關的工作到現在。轉換職能這種事情可能在國內不太會發生,但在KAYAC還有一個以設計師身份入社,後來轉去做iOS的。這也許是日本環境上的自由吧。


Q 能否請你說說在KAYAC做前端工程師的體驗是什麼樣子?(秒回知乎體)

A 在KAYAC時期,我所在的組是一個叫Lobi的遊戲交流平台,和國內的貼吧、論壇形式有點像。我負責Lobi網站手機端和PC端的WEB開發。技術這塊的流程還是挺嚴密,對於一些要做的任務都會寫成issue的形式,之後寫的代碼,組內的人要互相review,通過了才上線。(可能因為(QA)測試人數不多的原因)即使是簡單的網站文字上的修改,也要互相review一下,前端這塊我們組通過一個人review就差不多了。貌似後台的代碼需要經過二個人review才算通過。技術上面,因為我一直所從事的都是Lobi網站的前端這塊,架構使用AngularJS,應該還算前沿吧。

Q 那平時工作忙嗎,加班有傳說中的那麼厲害嗎?

A 工作忙不忙,也是根據自己的項目來的。我在KAYAC期間,有大概2個月時間非常忙。那個時候,我一個人全面負責「最喜歡的遊戲」投票活動的前端工作。而非常不湊巧的是,我最忙的這兩個月是今年1、2月份那會兒,正是祖國春節的時候。看著國內的小夥伴過年各種玩,我卻每天加班到9點,10點。還有幾天11點以後,快到終電(日本電車末班車)了,真的是累翻了。其實任務重,加班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需求不停的修改,我之所以那段時間天天加班到很晚,是做了很多浪費的勞動,之前好不容易做好的內容被boss覺得不滿意,換另一個需求重做。這樣就讓人身心疲憊了。除了這兩個月之外,我其他的時間,都還算不太忙,任務不是很多。但也不太方便一到點就下班,因為公司里很多日本人同事,他們都自動加班,其實他們手裡的活好像也不是很多,但就是奇怪為什麼不愛回家,在公司里待著(一定是跟文化有關,Japan讀起來跟『加班』好像,嗯)。


Q 那麼你感覺公司里的其他日本人工程師的水平怎麼樣呢?一直有人說日本人寫碼其實蠻奇葩的。

A 公司里的日本人工程師,奇葩的有,水平高的也有。曾經有一個後端工程師,在代碼里定義了三個新的數據,然後在上面付了一行注釋「data三兄弟」(噗)。不過總體來說他們都讓人覺得十分認真。我的前同事有一個快40歲的大叔,是跟我一起做前端的,他是三個女兒的爸爸,之前從Sony跳過來的。因為在Sony的時候,他做的是光碟CD里編程相關的工作。後來CD慢慢淘汰了,他也轉職開始做前端。和這位大叔交流,感覺他還是特別認真的,(但是為什麼他每天晚上都去樓下的便利店買零食當晚飯- -)另外,還聽說公司里,有從拳擊手、潛水員轉行做碼農的。。事迹上聽上去就挺奇葩,貌似技術也一般。因為不是一個組,具體不是很清楚。


Q 在日本的生活感覺怎麼樣?

A 日本普通的牌子的衣服都不貴,節日的時候打折都很厲害,不過我對穿不是特別在意,花銷不多。

吃的話我是日料和中餐換著吃。剛去日本時常自己做,後來做的越來越少。在外面吃的話,普通的一頓可能800日元左右。便宜點的日本三大屌絲餐廳(すき家、松屋、吉野家)500日元左右,便利店的便當也500日元左右,不過晚上便當會打折,就更便宜了。

我是住的公司的宿舍,因為是福利,費用很低。如果正常租房子,有單身一室戶,在橫濱的話,一個月房租大概4~6萬日元,東京的稍貴,大概6~10萬日元。

娛樂方面的話,上班的時候中國人同事們有時候會組織周五晚上去烤肉店喝酒吃肉,我們叫做「周常」,一周工作下來,去吃點好的放鬆放鬆,會稍微貴點,人均4000日元。另外在日本,大家也都習慣AA制,出去娛樂消費,也不用考慮這次誰請、下次誰請。

交通的話就和中國不太一樣了。在關東地區的首都圈,基本上都是靠電車出行,非常方便。但是日本的交通費用確實比較貴的,想打taxi的肯定是不划算的。但公司一般會給你報銷從家到公司的電車定期券,上下班的交通費是不用自己出的。

總的來說,我住的公司宿舍的房租直接從工資扣了,剩下的吃飯和娛樂以及其他開銷大概每月8萬日元樣子。生活得還是比較舒適的。


Q 你平時除了周五去「周常」,還會玩點什麼呢?

A 周末時間,我更多的是去學習日語。在Facebook上知道了一個日本人組織的「中日學習交流會」,地點正好在橫濱,就去參加了。交流會裡中國人和日本人都有,正好可以互相交流,學習語言。通過這個交流會上認識了不少朋友。其他時間,有認識的同學在日本其他公司的,約著周末一起玩。因為我在橫濱、鎌倉這一塊,有時候我會跑去東京玩玩,也有時候朋友會來橫濱、鎌倉玩。一些大型活動,比如花火大會、火影忍者完結展、橫濱皮卡丘娛樂周、哆啦A夢夏日祭等等,我也約著和朋友一起去。

不過以上的娛樂,我感覺都沒有我辭職之後玩的多。7月初拿到一點資訊offer之後,我知道回國的日子就要臨近了,所以就全心全意的去玩樂,基本上每個周末都在外面。跑了好多別的地方,富士山、橫須賀美軍基地,我還專門請了假和朋友走馬觀花跑了一趟大阪、京都、奈良。總之,感覺工作以外的娛樂生活,還挺豐富的。

特別的介紹一下,我在中日交流會上認識的朋友,以過生日為名組織的土豪之夜,也正好是我離職的那個周末,租了一輛加長limo繞著東京轉,在車內喝酒開party。只能說:人生就是要享受,城會玩啊!!(最後算下來人均也並不貴喲)

Q 畢竟在K社工作了不到一年的樣子就離開了,是什麼讓你有了跳槽的想法呢?

A 5月份100日元兌RMB低於5的時候內心的糾結達到頂峰。有了想要跳槽的想法。


Q 就單純是錢的問題嗎?

A 另外覺得在KAYAC待著看不到未來,公司里的其他中國人大部分都有著跳槽的想法,而之前比我早一兩年來到KAYAC的前輩,大部分也已經跳槽了。我覺得我繼續待在KAYAC就是混日子了,不是我喜歡的工作狀態。


Q 那你是通過什麼樣的渠道找到現在的公司的呢?

A 知道了一些國內最近比較火的程序員跳槽網站,像100offer、jobdeer之類的,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投遞了簡歷。結果面試成功,就決定回國了。


Q 拿到一點資訊的offer之後有糾結過嗎?

A 拿到offer的時候是7月初,一開始挺糾結的,心想「難道這麼快就回去了嗎」。後來想到在日本不能隨意吃西瓜(日本西瓜太貴了),於是下定決心回國了(玩笑。不過在KAYAC的員工介紹網站上,我的退職理由寫的真是「回國痛快地吃西瓜」。

Q 你剛說公司裡面的中國人也有跳槽的想法,他們也像你這樣回國了嗎?

A 有回國的,也有繼續留在日本的。留在日本的佔大多數。


Q 那你也可以留在日本跳槽吧,去一個薪資更高的公司。

A 想要在日本跳槽,一般需要日語口語能力達到能面試的水平。KAYAC的中國人同事大部分都是在公司待了兩年左右才跳槽。在日本待兩年之後,日語水平會好很多。我待了一年,還不具備足夠的日語面試的能力。


Q 現在已經回國兩月了,能夠告訴我們你現在的工作是什麼樣的嗎?

A 目前在北京的一家做資訊新聞平台的創業公司「一點資訊」擔任WEB前端工程師。相比之前的公司,感覺更加輕鬆。目前一點資訊的用戶量剛剛超過網易新聞排名資訊類第三。對於公司未來的前景也非常看好。

Q 現在感覺工作更加輕鬆了,最主要的變化是什麼呢?

A 最主要的是交流吧,之前工作因為必須用日語交流。而我很多時候,並不能完整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是一種「有話說不出」的狀態。而現在回到國內,交流上沒了障礙,這一點是我覺得輕鬆的主要原因。


Q 決定去日本工作之前,有想過交流上會出現這麼大的困難嗎?

A 去日本之前,其實對工作的狀態並沒有一個構想,因為沒有經歷過的事,很難去想像是個什麼樣的情況。至於交流上的困難其實心裡有底,去之前也問過在日本的中國人前輩,他們都說不用擔心,新人剛來都會這樣。而且日本同事們其實人都很好(去了之後自己也這麼覺得),對於外國人挺包容的。工作上無法100%抒發自己的思路雖然是個心結,但在平時和同事交流工作以外東西的時候,還是挺愉快的。


Q 我記得一點資訊還算是一個創業階段的公司,雖然不在初期,但也沒有形成特別大的規模。當時沒想過再找找其他的,大一點的企業,再辭職回國嗎?

A 我在日本的時候,參加國內的面試其實不是很方便,不能打電話,只能通過網路視頻的方式。有些公司可能嫌麻煩,並不願意接受這種遠程視頻的面試方式。然後通過和一點資訊的面試官、HR交流,被一點資訊一年用戶量增長30倍,已經達到千萬DAU(Daily Activity User 每日活躍用戶)這些數據所震撼,覺得一點資訊非常有前途。另外通過一年時間的工作經歷,已經對大公司不是那麼嚮往,加上我平時也喜歡用手機瀏覽新聞資訊(並不怎麼玩手機遊戲),對資訊新聞類的工作很感興趣。所以決定加入一點資訊。


Q 畢業之後輾轉兩個國家,回頭看這段經歷有什麼樣的感觸呢?

A 最初去日本,可能是抱著希望在那裡紮根的心態去的,後來也希望能找一個日本妹子,但我語言能力不夠,找日本人談戀愛比較難,是個遺憾吧(攤手)。現在雖然回來了,回頭看看,覺得也挺好,這段人生經歷挺不錯的。如果讓我重新選擇一次的機會,我還是會選赴日這條路。


Q 那麼你對正在考慮去日本工作的大學生有什麼樣的建議呢?

A 如果是對日本喜歡,喜歡挑戰自我,對海外工作生活嚮往,我建議你去日本。畢竟這是一個難得機會,讓你的人生經歷變的不一樣。在去日本之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學日語,學日語,學日語!


Q 現在訪談已經接近尾聲了,最後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如果有讀者,在看了這篇訪談之後想要進一步與你交流,可以嗎?

A 可以呀。

微博:王心遠maold

微信:wxymaold

微信公眾號:XinyuanJapan

我在一點資訊上運營著自己的自媒體:關東·,不定期更新關於日本的見聞、生活、美食、動漫,種種我這一年內經歷的事情。歡迎大家從到http://yidianzixun.com上搜索訂閱。

第1期的海談訪問內容就這麼多了。前前後後修修改改還是花了不少心思。

這只是一個開端,接下來我會繼續為大家分享這些不同的人生體驗。如果大家有想了解問題的或者是對我的建議,歡迎隨時發送微信消息提出。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有毒」首發。

授權一點資訊自媒體「關東·煮」「海談」同時發布。


你到底是問你女朋友跟人跑了還是問摩托車漏油?

我的體驗:
日本人比較傻逼,正式員工喜歡偷懶,白天不幹活,晚上加班只是為了賺加班費,技術實力差,做事拖拉磨嘰,唯一他們在乎的事情就是【領導滿意】!你會收到的郵件基本就是 「
蕭さん
お疲れ様です。
【領導滿意就好了 / 上面滿意最重要 / 內存泄露先不管,領導又不知道】。

以上です。
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注意,這是日本IT產業的普遍現象,而不是個別現象。重複,這是普遍現象。所以如果你想混日子,那是個好地方,不過你只是外包的臨時工,好事攤不到你頭上。如果你想搞技術,則肯定日本印度是最差選擇,當然你心也不在此就是了。
再重複一遍,這只是IT業的現狀,精日別來找茬。


對你的公司點評:
鑒於日元貶值,25W日元現在大概不到2.5k美刀了,我們就當它是2.5k好了。。。
簽的是臨時工,乾的是外包,外包臨時工,這個錢,除非你水平菜到不行,否則我不能理解為什麼有人會說這個工資正常。香港刷盤子都一個月一萬了,美國打黑工的刷盤子都有一天100了人家還包三餐,日本程序員一個月2.5k,我無法理解這是正常。當然,外包嘛,本來就是廉價工種。。。
樓主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你得努力了,趕緊脫離魔窟。


誰都能幹
任何公司都要
SE
一級低等社畜
當然比國內碼農好些


對於知乎的種種匪夷所思的刪貼行為 非常難以理解。
沾了一點點政治,就被刪,太可笑,太弱。

為表對知乎的抗議,請原諒我刪除自己的帖子


推薦閱讀:

律師在併購中除了推動程序和落實併購協議,還有哪些其他的積極主動的作用?

TAG:公司 | 日本 | IT 公司 | IT 職場 | 工作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