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一直堅持北伐?
諸葛亮堅持北伐是否正確?如果避免戰爭把主要精力投入建設蜀漢,在蜀漢國力強盛時再出擊,會不會好一點?
看了現有的回答,覺得許多不在點子上,重新說說。
首先,三國鼎立之所以能夠形成,蜀漢之所以能夠割據益州,和當時中原戰亂之後,人口流失有很大關係。當時的大臣上奏時說,我們魏國的人口加起來,才相當於漢朝一個郡的人口。這雖然是誇張,但說明中原的經濟、社會被破壞的很厲害。同時,益州、荊州、揚州,因為劉璋、劉表、孫策的緣故,相對來說,免於動亂。甚至,從北方來的流民,使得當地可以有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孫策這邊,張昭自己就是北方來的的。劉璋那裡,他之所以可以坐穩益州,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荊州流民組成的東州兵。一旦北方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和平,經濟逐步恢復,整個南方聯合起來,也沒有辦法抗衡北方。這種狀況,隋代還是這樣,唐以後才逐漸改變。簡單說,對於孫劉來說,南方能夠割據,只是暫時的。
諸葛亮是有遠見的政治家,他知道,益州這個小小地方,再怎麼發展也到頭了。但中原一旦恢復起來,統一南方只是時間問題。就像打星際,你只有一個基地,但有好幾個農民在採礦,別人有十個分基地了,但每個基地只有一個農民在採礦。那你怎麼辦?趕快暴兵出去打,爭取拿下別人一個分基地先。不然別人出多農民采了礦,開始暴兵了,你就完了。這是蜀漢「王業不偏安」的大背景。重複一下,中原的喪亂決定了南方割據的可能,中原一旦恢復完成,南方絕無割據的可能。
除此之外,歷代都有人說,諸葛亮北伐的另一個考量,就是爭取引起中原新的動亂,阻撓或者拖延北方經濟恢復的過程。應該說,這是對的,這是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隆中對中他自己說,「天下有變」,再出去打,天下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就只能想辦法創造變化。但更加重要的一點是,為什麼諸葛亮帶著四川小小一個地方的人出去打,就有可能造成中原動亂呢?諸葛亮的寶到底壓在什麼上面?大致,這和曹魏的兵制有關。曹魏的時候,因為人口大量流失,士兵很容易逃走,就想出了一個很髮指的制度,當兵的人世世代代當兵,做二等公民。大體平時要種地,打仗的時候發配邊疆,老婆孩子做人質,萬一自己死了,老婆要馬上改嫁,快點跟其他士兵生小孩。比如劉備進攻漢中的時候,那時候曹操就要從很遠的地方發兵,那裡當兵的就不高興了,就會起事端。簡單說,曹魏的兵制,使得曹魏在特殊時期有了可靠的兵源,但也決定了發兵的成本遠遠高於蜀漢。雖然蜀道很艱難,但是曹魏從全國集中兵家到關中去打仗,更加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
最後,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劉備大致是以北方的武人群體和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系統進入益州,和當地人乃至先到益州的流民,互相依存。一開始,關羽丟了荊州,劉備想奪回荊州,那時候劉備的可能是,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系統治益州,以黃權、李嚴為代表的益州系統治荊州。這樣呢,以荊州的政治經濟利益,滿足益州系,也以益州之重,交給荊州系。這樣,長江上游和中游互相依託和牽制。所以劉備一定要取荊州,益州系黃權等,也積極出戰了。但劉備沒能奪回荊州。這樣產生的問題很大。對於益州系而言,與其供一個土皇帝,還不如做大魏的一個州划算。事實上,很多益州本地的士人,已經接受了曹魏代漢的合法性。所以諸葛亮的政策,必須堅持漢朝的正統,堅持北伐,也通過北伐,打壓反對北伐的地方集團,給支持北伐的本土士人以機會(比如重要李嚴的兒子李豐),選拔新的人才。同時,整個蜀漢由於對益州系的打壓,就開始面對人才匱乏的巨大問題。鍛煉、培養、爭取人才,也逐漸成為北伐的另一個目的。
綜上,諸葛亮北伐,主要是為了迫使魏國在離開邊境很遠的徵發兵戶,消耗國力的同時,引起潛在的社會動亂,從而減緩北方經濟恢復的速度。一旦出現機會的話,進入關中,逐鹿中原。如果沒有機會的話,以保存國力、兵力,鞏固對蜀漢的控制。所以諸葛亮北伐,大體以穩妥為主,能夠賺魏國一支軍,一員將,那就很好了——這點諸葛亮做得很好。
六次北伐為何沒有成功?
—吳閑雲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魏國也不敢進攻蜀國。因為同年的五月,吳國派陸遜率兵大舉攻擊魏國,魏國早有提防,吃了點小虧,雙方作罷。
諸葛亮失去了割涼州的最佳時機,再也難於偷襲了。在這個最新的當前條件下,諸葛亮再次妙手出奇招,作出驚人之舉:連續攻擊魏國5次(演義作7次),並且胃口變大了,不再是只要關西涼州,而是關西涼州、關中長安全部都要吃掉!
這個選擇究竟好不好呢?一般說法都是:「勞而無功」、「諸葛亮不行」。
這種說法不正確。諸葛亮先前沒有搶到涼州,而現在居然涼州、長安都想要,那就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再傻的人也一定知道,這樣做根本就行不通!
但諸葛亮偏偏這樣做了,這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魏國最強是甲,吳國其次為乙,蜀國最弱為丙。甲的目標始終是乙,所以不敢老是纏著丙打,否則,就有可能出現袁術那樣的速敗現象。因此,
魏國的優選策略:
1. 無論是戰爭還是對峙,矛頭始終對準威脅最大的吳國。
2. 在對待蜀國的問題上,盡量以最低成本防守。
吳國的優選策略:
1. 無論是戰爭還是對峙,矛頭始終對準威脅最大的魏國。
2. 在對待蜀國的問題上,盡量拉攏,使其配合進攻。
蜀國的優選策略:
1. 站在吳國這邊,配合吳國共同攻擊魏國。
2. 當吳國得勢,就故意減輕壓力,使魏國有條件攻擊吳國。當魏國得勢,就有意施加壓力,使吳國有條件攻擊魏國。
3. 只有當甲乙雙方出現了大規模的火拚消耗,才是丙方蜀國真正的出手時機。
因此,魏國的主力基本上是積聚在關東,以抗東吳。派司馬懿防守關中、關西,就是非常明智的,司馬懿和諸葛亮同一類型的,甚至比諸葛亮還要謹慎,不會瞎打。這樣,用上一個善於精打細算的司馬懿,就可以最大限度的節約防守成本。
東部才是主戰場。西部的諸葛亮進攻司馬懿,是為了配合吳國皇帝。而司馬懿防守諸葛亮則是為了配合魏國皇帝。
在西部,諸葛強司馬弱,無論諸葛亮打司馬懿多少次,司馬懿都不敢還手,因為司馬懿不具備進攻的條件。所以,就算北伐N次也是安全的,不容易虧本。
於是,諸葛亮反覆地攻擊司馬懿,他什麼時候想打就什麼時候打。這個行動計劃,諸葛亮一直堅持到他去世,也沒有改變。為什麼?優選策略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就沒有必要改變,只有堅決地執行!
諸葛亮採用這一行動,可以預見的好處及壞處,按大小排序:
1. 諸葛亮反覆施加壓力,就提供了吳國攻打魏國關東的條件。有可能導致吳魏雙方出現大規模火拚消耗的情況。這就是蜀國一統天下的最好機會。
2. 如果沒出現上述情況。諸葛亮反覆施加壓力,就提供了司馬懿勒索魏國皇帝的條件,司馬懿有充足的理由找皇帝要錢、要糧、要兵,增加防禦。有可能導致魏國分裂,形成曹、孫、劉、司馬,四國局面。對蜀國也非常有利。
3. 如果仍沒出現上述情況。諸葛亮反覆進攻,司馬懿只要稍有疏忽,就有可能丟失部分地盤,甚至是丟失涼州。(關中長安取不得)。對蜀國也是有利。
4. 如果仍沒出現上述情況。諸葛亮反覆進攻,也能消滅一些魏兵,因為進攻方佔優總是要多一些。
5. 如果仍沒出現上述情況。諸葛亮勞而無功,退回漢中,不至虧本。無大害。
諸葛亮如果不採用這一行動,則難於出現上述種種好處。
在三方博弈中,丙方攻擊甲方,他是不賣力的。賣力就不優選策略了。看起來諸葛亮很賣力的、一次又一次的攻擊甲方,好象關中、關西都要打,假的!其實是做做樣子,他是在用實際行動向乙方「鼓吹」,堅定乙方與甲方大火拚的信心!
看史料:
1) 228年,出祁山,馬稷在街亭被張郃所破,蜀軍退還。
2) 同年底,二次北伐,戰二十餘日未有勝負,糧盡而退。
3) 229年,第三次北伐,成功奪取了涼州的武都、陰平兩個郡。
4) 230年,四戰。魏軍企圖反客為主,進攻漢中,因陰雨路險而止。
5) 231年,五戰。諸葛亮出祁山攻司馬懿,司馬懿憑險堅守,做好防禦,拒不出戰。諸葛亮糧盡而退。
6) 234年,六戰。諸葛亮出斜谷攻魏,相峙百多日,司馬懿始終不出。諸葛亮送女人服巾給司馬懿,司馬懿依然不出。後諸葛亮病死。
七年打了這麼多次,基本上等於沒打。每一次都是氣勢洶洶而來,卻又恰到好處的停止了。第五戰中,司馬懿損失三千多人,這是歷次爭戰中的最大損失,而蜀方几無,好象沒有誰犧牲。
可見,諸葛亮對司馬懿,並不像是在打仗,而是像演雙簧。
六次北伐,一直被認為諸葛亮失敗了。而認定標準則是「沒有消滅魏國」。這不對。因為北伐的最高預期本身就不是「消滅魏國」,也不可能達到這一標準。而只能是「促成吳魏火拚大消耗」或者是「促成魏國分裂」。
諸葛亮達到了預算中的較高預期:奪取了小半個涼州,殺了張郃等將,分裂了魏國。促使司馬懿把魏國皇帝的權利掏走了一半。這些,都是在帶打不打的狀態下完成的,基本上是支付的最低成本了。
因此,諸葛亮六次北伐是很成功的。三方都是有損耗的,沒有產生受宜者,但是魏國卻成為最大的受害者,實力被嚴重分化削弱了。阿斗後來可以安穩地當30年皇帝,與諸葛亮的這一決策有著巨大的關係。
該不該進攻魏國,該什麼時候真正進攻魏國,取決於「吳魏火拚大消耗」這個條件何時出現,而不是先出手取長安滅魏國!否則,贏不了的!就是打贏了,也是幫孫權贏了!孫權不但不會感激你,還要拔刀相向!
因為這個條件在諸葛亮的有生之年一直沒有出現,所以諸葛亮就一直沒有發起真正的進攻。這是非常正確而明智的,是務實的策略,有利於繼續往下周旋。不要以為他沒拿下長安就不行,拿了才是真的不行。
基本上是兩大原因:
1、任何時代的戰爭, 實質上都是國力的比拼。相比魏國,蜀國不僅面積小、人口少,而且經濟也不發達。如果不對魏國用兵,而是長期處於守勢,蜀國和魏國的差距將會越拉越大。最後的結果一樣是被魏國吞併。
2、 政治口號使然。劉備、諸葛亮都將匡扶漢室作為自己的理想和口號,這個政治口號也是一把雙刃劍,以至於蜀漢的統治者不得不在丟失荊州的情況對實力最強大的「漢賊」魏國用兵。
至於後主劉禪(阿斗),不能單純的因為最後蜀國滅亡、不戰而降、樂不思蜀就將他歸為軟蛋、無能。
就像之前說的,蜀國的領土和人口、人才都遠不如魏國,蜀中經濟發達程度也遠不及中原,到最後必然面臨這樣的結果。劉禪和孫皓,同樣是亡國之君,一個樂不思蜀,一個口出狂言,結果就是一個安享晚年,一個突然暴斃。
關於劉禪的惡評如潮,大約是在東晉、南宋等小朝廷的意識形態由「帝魏寇蜀」改為「尊劉抑曹」之後,小說、戲曲等文藝作品均帶著蜀漢正統的有色眼鏡去看待這段歷史。
關於阿斗,「晉書、李密傳」中李密認為,劉禪可與齊桓公媲美,齊桓公得管仲而稱霸諸侯,劉禪得諸葛亮而得以與強魏抗衡。這是流傳較廣的一種觀點。
在當時背景下,諸葛亮也知道,北伐是註定不會成功的。因為從地緣上,蜀漢就不具備統一天下的基礎。
翻開中國歷史,蜀地的政權,通常都是偏安的命運;以蜀地而奪取天下的,似乎只有劉邦,但是嚴格的說,劉邦是以關中奪取天下,並不是以蜀地奪取天下。
許多總奇怪,為什麼劉邦、韓信能以蜀地奪取關中,而諸葛亮就不能呢?原因太簡單了,劉邦、韓信出關中時,北方一片混亂(秦、趙、魏、韓、燕、齊、楚各地都是諸侯),關鍵是,當時趙地的陳余、魏地的彭越、齊地的田榮,都在造項羽的反,所以項羽只能眼睜睜看著劉邦殺出關中。
諸葛亮北伐時,曹魏已統一了北方,只要諸葛亮敢進入關中,整個北方的軍政資源,就會源源不斷的向關中集結。在這種背景下,諸葛亮自己也知道,一旦大舉殺入關中,就有可能有去無回的。所以諸葛亮在北伐時,從來都是在邊境地區晃來晃去,就是不敢長驅深入,直接殺入關中腹地。
諸葛亮的北伐,怎麼看也好像是在玩大型的軍事演習。事實上,諸葛亮從來都是手抓著自己家的門框子,還沒進入敵境,就想著如何往回家跑了。
諸葛亮在第二次北伐時,把這一切表現的那是淋漓盡致。
聽說諸葛亮北伐(第二次),魏明帝讓張郃率軍救援,魏明帝讓張郃分析一下戰爭的走向,張郃掐指一算說,等我率軍趕到時,諸葛亮肯定早已撤軍了。因為,就諸葛亮那點後勤能力,又不敢大開大合的深入我方境內,他也就是和我們玩一場大型的軍事演習。關鍵是,等張郃率軍趕去時,諸葛亮就是早已撤軍了。[注]
[注]:帝自幸河南城,置酒送郃,遣南北軍士三萬及分遣武衛、虎賁使衛郃,因問郃曰:「遲將軍到,亮得無已得陳倉乎!」郃知亮縣軍無谷,不能久攻,對曰:「比臣未到,亮已走矣;屈指計亮糧不至十日。」郃晨夜進至南鄭,亮退。
要知道,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前不久,曹魏在東線戰場上,被陸遜率軍打得大敗而回,大軍統帥曹休因此,又氣又羞死了。[注]
[注]:遜自為中部,令朱桓、全琮為左右翼,三道並進,沖休伏兵,因驅走之,追亡逐北,徑至夾石,斬獲萬餘,牛馬騾驢車乘萬兩,軍資器械略盡。.....長平壯侯曹休上書謝罪,帝以宗室不問。休慚憤,疽發於背,瘐子,卒。
當然了,因為與孫權大舉開戰,所以曹魏的軍事重心,又得再次偏向了東線。所以諸葛亮如果大舉北伐,這應該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注]
[注]:漢諸葛亮聞曹休敗,魏兵東下,關中虛弱,欲出兵擊魏,群臣多以為疑。
問題是,在這種背景下,諸葛亮說了半天大話;結果依然是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軍事演習,所以曹魏的主力大軍都沒有到達,諸葛亮就撤軍走了。
諸葛亮北伐的主要目的,其實就是為了讓三國鼎立的格局,變得更穩定,而不是真的想北復中原。
對此,我們只要看一個簡單的時間表,就可以知道了。
公元222年6月,劉備東征失敗。
公元222年9月,曹魏大軍就開始進攻淮南。曹休、張遼、臧霸、曹仁、曹真、夏侯尚、張命、徐晃都出動了。[注]
[注]:帝怒,欲伐之,劉曄曰:「彼新得志,上下齊心,而阻帶江湖,不可倉卒制也。」帝不從。......九月,命征東大將軍曹休、前將軍張遼、鎮東將軍臧霸出洞口,大將軍曹仁出濡須,上軍大將軍曹真、征南大將軍夏侯尚、左將軍張、左將軍徐晃圍南郡。
公元223年正月,曹魏大軍又開始進攻江陵,包圍江陵城達半年之久。[注]
[注]:蒙卒,吳王假然節,鎮江陵。及曹真等圍江陵,破孫盛,吳王遣諸葛瑾等將兵往圍,夏侯尚擊卻之。江陵中外斷絕,城中兵多腫病,堪戰者裁五千人。真等起土山,鑿地道,立樓櫓臨城,弓矢雨注,將士皆失色;然晏如無恐意,方厲吏士,伺間隙,攻破魏兩屯。魏兵圍然凡六月,
公元224年,曹丕親率軍大軍到達廣陵。[注]
[注]:帝欲大興軍伐吳,侍中辛毗諫曰.......帝不從,留尚書僕射司馬懿鎮許昌。八月,為水軍,親御龍舟,循蔡、潁,浮淮如壽春。九月,至廣陵。.....冬,十月,帝還許昌。
公元225年,曹丕再次親率大軍到這廣陵。這一年,曹丕發出了著名的感嘆,原來長江就是要把天下劃為南北啊。[注]
[注]:辛未,帝以舟師復征吳,群臣大議。宮正鮑勛諫曰.....帝恐,左遷勛為治書執法。勛,信之子也。夏,五月,戊申,帝如譙。....八月,帝以舟師自譙循渦入淮。尚書蔣濟表言水道難通,帝不從。冬,十月,如廣陵故城,臨江觀兵,戎卒十餘萬,旌旗數百里,不渡江之志。吳人嚴兵固守。時天寒,冰,舟不得入江。帝見波濤洶湧,嘆曰:「嗟乎,固天所以限南北也!」遂歸。
公元226年,曹丕死,東吳開始試著反攻曹魏,被曹軍大敗。[注]
[注]:吳王聽說魏文帝去世。秋季,八月,親自率軍進攻江夏郡,太守文聘率兵堅守。...
吳左將軍諸葛瑾等寇襄陽,司馬懿擊破之,斬其部將張霸;曹真又破 其別將於尋陽。
公元228年,諸葛亮北伐。
從這個簡單的時間表,我們可以看出來。在諸葛亮北伐前,曹魏的軍事重心一直在東南地區,而且與孫權連年開戰。
從這層意義上,諸葛亮北伐的結果,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孫權。因為諸葛亮北伐開始,曹魏的軍事重心,就得不斷向西北轉移了;在這種背景下,孫權自然感覺輕鬆多了。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公然叫囂,給他精兵五千,他就能奪取長安。雖然諸葛亮沒有支持他這種方案,但也不敢說魏延這是信口胡吹。[注]
[注]:丞相司馬魏延曰:「聞夏侯,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聞延奄至,必棄城逃走。長安中惟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亦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亮以為此危計,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
問題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結束後,有人再敢叫囂給他精兵五千,就能奪取長安,諸葛亮肯定會唾他一臉,因為你也太能扯了!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結果,就是讓曹魏把軍事重心向西北轉移了。在這種背景下,蜀軍敢以五千大軍長驅直入到長安城下,肯定都不夠給曹軍塞牙縫的,所謂五千精兵就要不戰奪取長安城,更是如同說夢話了。
從這層意義上,諸葛亮北伐的戰略目標,就是為了讓曹魏無法集中精力進攻孫權。從大戰略上講,這是讓魏、蜀、吳三足鼎立,變得更穩定的最優選擇。
問題是,曹魏的軍事主力,一直布置在吳國的邊境上,諸葛亮竟然想把曹魏的軍事主力引向蜀國的邊界,他這是想幹什麼?所以,諸葛亮的戰略計劃,是一種不可言說的戰略。
以前,曹魏那是雙拳並出,一個勁的尋找機會毆打孫權,孫權雖然勉強能應付,問題是,那真叫捉襟見肘啊。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結束後,曹魏開始用右手應付蜀漢,用左手應付東吳了。在這種背景下,孫權自然感覺輕鬆無比了。
既然孫權感覺輕鬆了,於是很快就決定稱帝了。
諸葛亮公元228年北伐,孫權公元229稱帝。[注]
[注]:夏四月,丙申,吳王即皇帝位,大赦,改元黃龍。
其實到此為上,三足鼎立的格局,正式穩定了下來。
諸葛亮北伐的目標,就是在戰略上,讓曹魏陷入東西受制的格局中無法自拔;所以他所有的軍事行動底線,都是可以保證全師而退。
諸葛亮比較可怕的地方在於,他一再率軍進攻曹魏境內,每次都全軍而退;更可怕的還在於,曹魏所有試圖追擊諸葛亮的軍事行動,都是以慘敗告終的。
諸葛亮第二次北伐,王雙追擊諸葛亮,讓諸葛亮打死了[注];
[注]:冬,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亮糧盡而還。魏將軍王雙率騎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就更厲害了,因為張郃試圖追擊諸葛亮,也讓諸葛亮打死了。[注]
[注]: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邰交戰,射殺邰。
後來,諸葛亮突然死於前線,司馬懿都不敢率軍追擊蜀軍了。[注]
[注]: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懿聞之,笑曰:「吾能料生,不能料死故也。」懿按行亮之營壘處所,嘆曰:「天下奇才也!」
司馬懿早已洞悉了諸葛亮的全部戰略。
所以司馬懿知道,諸葛亮的全部心思,並不是用在進攻上,而是用於防守、撤退上。所以司馬懿面對諸葛亮,從來都是一個耗字,總而言之,你諸葛亮有種,就大舉深入關中;沒種就在邊境晃悠一段時間後,趕緊撤退;但是我絕不會主動進攻你,更不會主動追擊你的。
三國格局能支撐幾十年,最重要的原因,自然是因為西南、東南經濟實力增強了,所以擁有了長久對抗北方的經濟基礎。但它和諸葛亮堅定不移的執行東聯孫吳、北拒曹魏的戰略,也有很大的關係。
我們可以想像,如果諸葛亮毫無北伐的意向,那曹魏就可以集中精力打孫權,一直這樣打下去,難免會把孫權打垮的;但是諸葛亮一再北伐,曹魏的軍事重心,就被分散在東西相隔幾千里的戰場上,從哪個地方南進,也是力不從心的。
首先說北伐雖然沒有完成什麼「還於舊都」等目標,但是它本身而言是當時最正確的選擇!
1、道義。蜀漢政權由劉備建立,作為漢王朝延續的存在,它自認為正統,那麼曹魏則是亂臣賊子,正如那句話「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作為正統,它要向天下宣布自己的存在,表明自己的立場和地位。這是必然的對抗!
2、國力。蜀漢政權自失去荊州、猇亭打敗後,國力衰弱,人口和兵力都遠落後於曹魏,大概是1比4的比例,中原地區作為自古以來的經濟發達區域,其繁榮程度不是四川可以比的。也就是說,從經濟人口來說,蜀漢都處於很大劣勢,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時間拖得越久,國力差距也就越大!
3、自身。很多人都知道蜀漢政權存在三股勢力,在此簡稱益、東、舊。隨著舊勢力人物的漸漸去世,其實力在逐漸減弱,而益勢力和東勢力因為更早紮根於蜀中,他們希望在這個外來政權中獲得更多的權力,更多的保護自己的記得利益(蛋糕就那麼大,分的人少,每個人分的自然就多)因此這也就形成了其內在矛盾。北伐是一種轉移矛盾的方法,兵者,國之大事!當戰事展開後,大家都知道輸了,傷的是所有人,因此在內部鬥爭上會自然而然的有所收斂,再加上諸葛亮「依法治國」的方針,基本可以達到有效轉移矛盾的目的。
4、培養。戰爭是最好的立功場,在老一輩舊勢力的逐漸凋零下,舊勢力需要培養出新的能夠掌握話語權的人,才能在蜀中作為外來政權繼續站穩腳跟,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重用馬謖的一個重用原因(你們看,我雖然沒用吳懿,但我也沒用魏延啊。。。。我用馬謖。。。呵呵)。當然,馬謖只是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其他還有很多舊勢力的新時代人物。
5、勞其師、疲其國。還是說一伐(因為我認為一伐是最能體現諸葛亮想法的)。曹魏面對諸葛亮的入侵只能調用中央的軍隊,只靠邊防軍隊的結果是三郡皆反,朝野震蕩。軍隊的大規模調度和供應室需要一大筆經費的,蜀漢看似困難其實不然,因為它只需要供應漢中向秦嶺一路就好,而魏國是兩線作戰,調運的距離和分散註定了它後勤和國家經濟的負擔更大。很有意思的是魏明帝曹睿這個人,諸葛亮死之前真的就是一個明君啊,勤儉節約、辛勤工作,但是到了諸葛亮死後,大肆營造宮室,勞民傷財,給人感覺變化好大。其實變的不是人,而是局勢,諸葛亮的北伐一直讓他綳著一根弦,時刻提醒自己,如果不老實,就打不贏,打不贏就玩完。諸葛亮死了後,他就覺得,鬆口氣了,西邊少點軍費應該也沒什麼吧,然後。。。沒有然後。
6、可能成功的機率。依然是一伐。一伐以趙云為疑兵拖住曹真,諸葛亮統大軍直出隴右,一路暢通,三郡皆反,朝野震蕩,曹魏都一開始還沒想明白怎麼回事。隴右是什麼地方?答案是關中之西。有什麼東西?答案是馬。試想一下,街亭之戰前的情況:曹真被拖住,隴右反水了,諸葛亮大軍往前開,蜀漢有了養馬地,也就意味著不久的將來可以有一支優秀騎兵了,有了隴右也就意味著以後的用兵戰時後勤的壓力會減少很多,而且對關中用兵也方便多了。這TMD簡直成功在望啊!然而,並沒有什麼用,馬謖被張郃搞掉街亭,前軍被打垮了,沒辦法了,完了。。。所以,其實北伐最開始是有機會成功的。
7、以攻代守。很多人就說了:你看,曹魏進攻那一次,諸葛亮打得多漂亮啊,蜀漢就防守好了嘛,幹嘛進攻啊。。。我想說,進攻方永遠是掌握主動權的一方,被動的防守是最後不得已的手段。古往今來,很多著名的防守戰,都有著很明確的進攻(一時之間只想起一個,唐朝張巡防守睢陽)。諸葛亮的北伐向曹魏傳達著這樣一個信息:「你們等著我來打你~」而曹魏做的就是鞏固邊防,等著諸葛亮來打,唯一一次嘗試出擊也被諸葛亮給兩下搞定了。
總結一句,諸葛亮的北伐是當時情況下的一個必然結果,因為諸葛亮對北伐損益的估計和實際的損益都是利大於弊,至於題主說的先全力搞建設,我只能說不現實!
單礦打多礦,在對方礦還沒有開始完美運營的時候,你能做的,就是快速暴兵一波流,拖下去早晚會被經濟優勢積累起來弄死。
話說,魏國的軍力、武將、謀士、經濟全面強於蜀國的。
近代,可以看日本單礦偷襲珍珠港,可惜滅了一個分礦還是扛不住人家礦多啊
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理想。
諸葛亮雖然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合格的軍事家,但是他最偉大最令人欽佩之處在於其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他的理想是什麼?大概是建立大漢(蜀漢)的天下,依法治國唯才是舉,開創一個新的時代。可以從他主政蜀漢政權的種種舉措看出來。
正是他的理想,讓他文武雙治,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他的理想也成為了他的精神支柱,一次又一次踏上布滿荊棘的北伐之路,也榨乾了他的生命。他面對的對手比韓信強大許多,但是他沒有韓信強悍的戰力,即使如此他依然堅持自己的理想,從未放棄,最後死在實踐理想的路上。
以吳國防禦作戰百戰百勝,攻勢作戰百戰百敗的操行,曹魏政權的政策是前蜀後吳,所以丞相的所謂北伐也不完全是攻勢作戰,只是三輔地區由於常年戰亂人口凋敝不適合囤兵,每次丞相出兵曹魏都要從中原調兵進軍雍涼地區。
最開始的時候丞相的對手是魏國大將軍曹真,丞相與大將軍打了4次攻防戰,雙方也互有勝負,是的沒錯是互有勝負。曹真不是演義里的窩囊廢,而是一個有理想的真英雄,他的理想是消滅諸葛亮攻滅蜀國統一中國完成父親武帝未完成的事業,雖然這個父親跟他並沒有血緣關係。
前三次北伐,第一次損兵折將沒撈到半點好處算是敗了,第二次雖然被郝昭虐但是反殺了王雙,算平。第三次拿下了武都陰平二郡算是小勝。兩邊都是一勝一平一負,算是打和。終於曹真為了自己的理想要動真格的了。
公元230年(太和四年),曹真接替曹休,遷為大司馬,賜劍履上殿,入朝不趨。曹真上表認為蜀漢多次犯境,建議數路大軍攻伐蜀漢。魏明帝採納,曹真從子午道入;另遣大將軍司馬懿經漢水進軍,郭淮、費曜等部或從斜谷入、或從武威入。後因漢中艱險,會逢雨季,棧道遭雨水沖刷斷絕,曹真用了一個月,才走了一半路程,至九月,曹真只得受詔撤退。
諸葛亮要的就是這個,諸葛亮的不擅長進攻但是防守反擊是把好手,防守反擊也是弱者戰勝強者的法寶,先用穩固的防守消耗敵人的銳氣,趁敵人漏出破綻的時候一擊必殺。如曹操官渡勝袁紹,謝玄肥水勝前秦。
曹真當然不是想來給諸葛亮送經驗的,他是想來把諸葛亮送進地獄的。他和諸葛亮一樣,都懷揣著偉大的夢想。可惜一場大雨毀滅了兩人的夢想。
這是兩個為了夢想的男人,堵上性命的生死一斗,他們都是偉人。
接替曹真的是司馬懿,司馬懿不是英雄是個徹頭徹尾的政客,上班打卡,從不兵行險招。所以,諸葛亮你想跟我決戰,哈哈哈哈,我只送你兩個字「妄想」。我司馬懿絕對不會為了大魏國的長治久安冒著賠上身家性命的危險跟你決戰的。
最後兩次北伐司馬懿都是以絕對防禦的姿態等待諸葛亮,看似司馬懿怕諸葛亮不敢出戰。實際上,真正的原因是司馬懿已經看透了諸葛亮的套路,牢牢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不給諸葛亮任何的機會。擺在諸葛亮只有兩條路,一、同嚴陣以待以逸待勞的大魏鐵軍打一場根本占不到便宜的消耗戰。二、與魏軍長期對峙尋找戰機。無論哪一條對諸葛亮來說都是徹底的絕望。即使在明知司馬懿不會給自己任何機會的情況下還堅持北伐,最後耗盡自己最後一點心血,星落五丈原。諸葛亮對得起昭烈帝的重託了。
諸葛亮雖然死了,但是他的精神卻得到了永生。再過幾千年,諸葛亮依然不會被人們所忘記。
原來老婆天天吵架鬧離婚,自從我跟鄰居打了起來,家庭竟然和睦了..
我認為後出師表雖然作者目前仍存在爭議,但是其中闡述還是有道理的。如果讓兩國同時發展,則差距則會越來越大。「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而諸葛亮的政治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在他的主持下發展內政,然後與曹魏戰爭,可以拖住對方的步伐。戰爭之中,形勢瞬息萬變,在交戰之中或許存在翻盤的機會尚未可知,而坐以待斃只有滅亡,劉繇王朗與孫策的對比就說明了這一切。還有,攻佔雍凉之地可以獲得大量馬匹的補充,彌補蜀軍的不足。以步步蠶食的方式北伐掠地,雖然是收效緩慢,出師頻繁,但在國力差距甚大的情況下至少能延長國祚,緩和國家內部的矛盾,一致對外。政權的存在是最基本的前提,而北伐也是保證其存在的必要選擇。
地圖限制,獸族一個礦,不死兩個礦,獸族決定劍聖帶獸族步兵不斷騷擾,迫使不死不能升級,不斷出低級兵互耗。儘管死亡騎士最終被耗死了,但是劍聖也在一次進攻的時候操作失誤被乾死了,不死乘機升級蜘蛛、雕像、破壞者、憎惡,又憋出了巫妖、小強等英雄,縱使後來劍聖再世,因為資源不足、二三英雄實在太渣、家裡塔防也不夠,劍聖沖不進對方基地,在去偷二礦的時候被不死族偷了基地,雖然在二礦攢了點小錢想要翻本,也最終干不過人家NEC輪姦。
這就是三國的魏蜀的故事。從當時三國實力來看,蜀最為弱小,只能靠著吳蜀聯盟才能維持三足鼎立之勢,而吳並不很讓人放心,為了以防萬一,蜀便採取了防守政策。但守也有很多種,諸葛亮便是用了以攻為守。這樣我們便弄清了北伐的意義,其實北伐是有雙重意義的。蜀國攻打魏國在許多人眼裡也許自不量力,但蜀不攻魏,魏便會攻蜀,與其魏攻蜀,倒不如蜀先攻魏,因此,戰爭的主動權是至關重要的。再看戰爭,必定是雙方或多方的,正如王立群先生所說,戰爭就是燒錢,諸葛亮北伐對於魏蜀雙方都是大耗國力的。當兩國的國力都下降到不利於戰鬥的情況後,便會休戰。且魏國須對付吳蜀兩國,國力下降更甚於蜀,而在休戰時期,兩國都在積極恢復,但魏國因有吳國遷制,內政恢復過慢,而蜀國諸葛亮內政能力超群(陳壽語:治戎為長),因此蜀的國力恢復更甚於魏,再次把握了戰爭主動權,而魏此時國力還處於恢復階段,這樣便形成了對蜀為良性循環,對魏卻是惡性循環的所謂諸葛北伐。這樣,隨著北伐次數的增加,蜀魏之間的差距被逐漸縮小,相信到了第八第九次北伐時,那將不再是一場以攻為守的戰爭,而是真正的踏平曹魏,統一天下的戰爭!這便是北伐的第二個意義,相信也是諸葛亮的如意算盤。哪知人算不如天算,孔明竟英年早逝,痛哉!惜哉!但是,諸葛亮死後,蜀國依然不斷北伐,為什麼終究滅亡呢?實際上,姜維北伐並沒有領會諸葛北伐的要旨,那就是前方作戰相持,戰後內政必須快速恢復。但諸葛死後,蜀國內政便開始走下坡路,東吳方面也由於孫權晚年相對昏暗,皇室相殘,無法起到遷制魏的作用,因此,姜維北伐轉而成為對蜀是惡性循環,對魏是良性循環,蜀也因此走向滅亡
首先,我們先從政治博弈上分析,時漢中王劉備在得知曹丕廢獻帝後,建安二十六年,懼高祖、光武之業,將墜於地,登壇高祭,受皇帝璽綬,繼統西川!
圍繞蜀漢政權建立的最核心因素,就是漢室的繼統。蜀漢政權的存在有且只有一個目的,恢復漢室江山。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一:讓蜀漢政權具有「合法性」。
固有云: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逆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諸葛亮知道不知道魏國根本干不過?太知道了!但是如果不伐魏,大傢伙也就是混吃等餓,多活個小几年而已,況且咱蜀國可不像吳國,安於一地就可以,咱可是正統,目標是恢復漢室江山。眼下魏國才剛代漢不久,根基未穩,老百姓和士大夫,還有一絲念漢之情,等魏國根基穩固,老百姓習慣了魏國的統治,恢復漢室就基本沒希望了。這也很好地解釋了有些人的質疑,「為什麼會有過一年當中進行兩次北伐,這是一個小弱之國該採取的行動嗎?」
其次,我們暫時跳過從建興六年的第一次北伐到建興十二年諸葛亮死在北伐途中的這些年,諸葛亮已經把伐魏作為蜀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而在他死後,劉禪可以不給繼任者「開府」的權力,也可以不給諸葛亮立廟,但是他卻不能改變這個國策。
然後是指定蔣琬為接班人。
我們先來看下,諸葛亮在世期間,蔣琬的工作:
五年,亮往漢中,琬與長史張裔統留府事。八年,代裔為長史,加撫軍將軍。亮數外出,琬常足食兵以相供給。
問題來了,既然伐魏成為重中之重,為什麼諸葛亮臨終之後會選擇鴿派文治為長的蔣琬作為指定接班人?為什麼不重用伐魏比誰都積極的魏延?以諸葛亮的智慧會想不到嗎?
建立在益州的蜀漢朝廷,根基並不安穩,荊州系,益州系,中原系,各種勢力交織齷齪。其中,有的不得志,有的風光一時。
個人認為不排除這種可能,諸葛亮死後恐益州矛盾再無法通過北伐的方式平衡,遂安排蔣琬等人為繼承人。
益州人向來十分現實。
劉備入西川,劉璋率眾開城投降;
鄧艾取綿竹,劉禪率眾開城投降。
率眾。
世家大族的利益往往能夠控制政治風向。
在諸葛亮去世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之後,復興漢室這個旗號,還會有那麼大的號召力嗎?
所以,結論二:弱化人民內部矛盾,帶動敵我矛盾激化。
再次,諸葛亮真的老了,站在山坡上,如一塊坍塌的土牆,放眼望去身邊人才凋敝。
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分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
諸葛亮知道現在雖然並不是伐魏的合適時機,卻是自己,和那些老臣們,伐魏的最後機會了。
即便伐魏不成,一戰威聲大震,天府之國不可小覷。
結論三:以戰止戰,戰之可也。
最後,想談談諸葛亮的一諾千金。
「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言訖,叩頭流血。
事實證明,諸葛亮做到了,他對得起託孤重臣這四個字。
蜀漢連續北伐,連續失敗。
前路漫漫,羌笛悠悠。
當年有一個垂垂老人,屢次率軍踏上北伐的征程。
甚至為此死在了軍旅之中,而不是溫暖的家裡。
吾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於此,勿得荒蕪田畝。帶我功成之日,即當歸隱。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長時間的對峙對蜀不利,魏國佔有天下的十分之八。魏之所以很少主動進攻蜀、而是等著蜀國來攻,就是為了持久戰,以待天時。
之所以沒有採用魏延的計策,或許還有更深的原因是諸葛亮對魏延本人的擔心,即使成功,這成功也未必為蜀所有。後來也有這樣得例子,北齊國主高歡想聽從侯景的請求派他出奇兵襲擊西魏,結果有人就說,你可能會得到西魏,失了侯景…
諸葛亮本人的人品是當時和後事公認的,古往今來,他是少有的能讓自己人、被處罰過的自己人、敵人一致尊敬的人。只是真的是天時不到,對方則正在強大之時且沒有發生內亂。曾經被他處罰過的李嚴,一直希望能被他重新啟用,聽到他的死訊後,失望、悲傷而死。諸葛亮對內能做到這個程度,在於公平公正。樓主你玩過DOTA嗎?
你如果打DOTA的時候不帶線,一直守高地等著對面來打,
只要對面一直推,一直推,
最後可能你人頭比較多,但是還是會輸。
所以必須出去帶線,擴大戰略緩衝期。一味死守的話只會讓對方積蓄力量,
到時候對面裝備起來了就真的打不贏了。
當然了,死守能贏的前提是你有大後期。
但是當時蜀國還有誰呢,我們來背誦下出師表吧。
為數不多的幾個大後期都在前期浪的送了人頭。
剩下的多為費禕,董允這樣的智力英雄。
或者是姜維這樣的偽後期。
當然我們不能忘了將軍向寵。
這是當時蜀國最拿得出手的英雄了。
《出師表》里做了「偏安必敗,需要拚命」的假設,現在看來並不符合現實,但當時很難預料。
死守劍閣、陰平,至少拖到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之後還是沒問題的。蜀地內部不亂,外部進攻難於上青天。蜀漢雖然小、阿斗雖然傻,內政在諸葛亮去世之後還正常運轉了幾十年。譙周黃皓級別的所謂奸臣遠遠趕不上魏晉的狗血宮斗劇。
即使這麼爛的魏和西晉,從內部崩潰、偏安成東晉之後反倒守住了更難守的江淮,否則漢族的概念已經像漢室一樣沒了。
但當時無從預料到魏晉短命、偏安成東晉卻能長命。這個問題即使後來有南宋南明的對比,至今也沒有定論。五胡相對於三國也至今沒什麼知名度。
早期的《隆中對》裡面也認為蜀地天府之土,至少一方霸業還是沒問題的,當時也沒打算做那麼大。可能赤壁之戰之後高估了能力然後全面轉入進攻。
至於說轉移荊州系和益州系的矛盾,到了後期荊州系沒幾個人了,這個矛盾本身就是諸葛亮自己一手維持的。
預見不了魏晉會迅速衰落算天命,合法性問題非要搞成荊州和益州的矛盾算蠢或者壞。蜀漢的條件在三國當中相對來說算最溫和的了,居然還要這樣搞,死了沒接班人都不放權。漢政治文化如此惡劣,也難怪五胡亂華的時候北方底層漢人要主動跟著五胡混。
這裡面的原因也應該有很多吧
1、從個人來說,諸葛亮本身也把自己看做漢朝遺民,曹操是竊國之賊。作為忠於漢朝皇室的有志之士,孔明自然傾全部心力反奸佞。而且諸葛亮認為劉備是漢室正統,的如此賢明君主,自然要幫助劉備匡扶漢室,成就偉業。從內心來說,我覺得這算是諸葛亮長久以來的夙願了。
2、從戰略來說,這是諸葛亮當年《隆中對》中的戰略規劃的具體執行過程而已。《隆中對》中,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
所以後面進去西川取益州,圖謀北上差不都算是諸葛明早讀謀化好的。
3、北伐之前,諸葛亮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深入不毛之地討伐雍闓、孟獲,諸葛亮採取參軍馬謖的建議,以攻心為主,先打敗雍闓軍,再七擒七縱孟獲,至秋天平定所有亂事,對自己的兵員也有一定的補充。在《前出師表》中,諸葛亮認為蜀漢已從劉備殂亡的震蕩中恢復過來,外結孫吳,內定南中,勵清吏政,兵精糧足;他認為已有能力北伐中原,實現劉備匡複漢室。
4、以戰養戰,蜀國在三國裡面是地域面積最小的一個國家也是實力最弱的國家。如果不去爭奪更多的領土,那麼要保持強大的兵力需要耗費很多物資。通過北化獲取魏國土地和人口對自己的力量也是一個補充,當然後期事情並沒有按照諸葛亮的預想發展,雙方在漢中祁山一線反覆爭奪,消耗本國物資倒也不少。
5、最後一個個人以為諸葛亮對劉後主的失望,雖說諸葛亮盡心儘力輔佐阿斗,但是他心裡承認阿斗也是扶不上牆。他在世還好說,一旦他去世那麼按照阿斗的能力,蜀國很快會被魏國吃掉。那還不如在有生之年先吃掉魏國,讓阿斗做一個太平皇帝,給他以後鋪好路。個人以為這也是後期諸葛亮堅持北伐的一個潛在原因之一。
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諸葛亮講自己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不得已為之的,劉備當年三顧茅廬請諸葛亮時,諸葛有言在先將來功成名就恢復漢室江山時就要退隱江湖的,在人格上也與劉備一直平起平坐,劉備也只是用其智謀並未把他當做心腹放心使用,所以赤壁之戰後劉備竟然另找高人問建國方略,拿下西蜀後諸葛也只是個掛名丞相併未開相府執政。
一切都在劉備被火燒連營後改變,臨終託孤使用了君馭臣子的必殺技,諸葛聽罷渾身大汗淋漓唯有以頭撞地額頭出血回報劉備託孤,從此只能把餘生貢獻給阿鬥了。至此北伐中原光復漢室成了諸葛唯一的出路。本來三國之間歷經幾代皇帝已經形成事實的分裂局面,可就是因為劉備臨終託孤,諸葛和他的接班人姜維用盡蜀漢的國力攻擊魏國,迫使魏國啟用權臣司馬懿,導致最後蜀國被滅,吳國也殃及池魚,三分歸一統,劉備的遺願終於實現了,只是司馬口口聲聲為漢家報仇滅了魏國之後自己卻建立了晉。
北伐是政治正確,是主動防禦,是轉移矛盾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