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是一種什麼樣的空間發展理念?有什麼優勢和不足?

目前由於城市承載能力有限,一些城市面臨無序開發、人口過度集聚、重經濟輕環境等「城市病」問題。…有研究人士指出,解決的最好辦法就是建設城市群。 via 發改委證實中國將再打造10個區域性城市群


我想給城市群熱潑一下冷水,中國絕大多數地區都沒有發展城市群的必要,它們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努力發展現有的各個大城市。城市群之所以會熱起來,因為城市群這一概念激活了中心城市以外的中小城市的土地市場,把各種城市都規劃成區域的某項功能節點,人為地誇大了許多城市的作用,依靠所謂的副中心,那些小城市的土地市場被激活起來,大量的資本湧入,卻沒有足夠的市場支撐,中小城市房產泡沫離不開這些被媒體和城市群規劃所吹起來的「副中心」、「節點」泡沫。

城市群是一個地理現象而非地理事物。城市群沒有固定的邊界、衡量指標。目前對於城市群的界定主要是針對城市群內部城市之間的聯繫而得到的,而內部的聯繫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現象:聯繫的類別、聯繫的強度、聯繫的距離都不同,根據不同的聯繫可以使得一個城市群的劃分變得可大可小、可強可弱。而一個較為成熟的城市群,內部聯繫的種類多、強度大、距離也小,所以劃分城市群是非常困難的,國家所劃定的城市群其實更多的是畫地圖,畫地圖的依據更多的來自看地圖,覺得這片地區城市比較多,想當然的覺得內部聯繫應該緊密,於是畫一個城市群出來。其實可能這片城市和北上廣等外面城市的聯繫遠比內部之間的聯繫密切,甚至內部城市的聯繫對於城市發展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在安徽中北部、湖南中部等農民工輸出地,這種現象尤為明顯。

目前,中國真正成型的城市群只有三個:珠三角(廣深佛莞惠中珠,甚至不包括港澳)、長三角(上海-蘇州-無錫-常州-嘉興-杭州-紹興,甚至南京、寧波都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長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北京市域南部(沒錯,北京中心城區和周圍幾個郊區縣聯繫非常緊密,但是和河北、天津的聯繫強度遠遠不如長、珠三角城市之間的聯繫)。要形成「城市群」現象有非常苛刻的條件,最主要的就是具有聯繫非常緊密的城市體系,這需要足夠發達和多層次的交通體系和步調統一的政府管理。所謂的京津冀城市群更多的應該看做京津冀經濟區而非一個城市群,就連北京、天津之間都沒有形成一個雙核心城市群。

國家規劃城市群是希望人口、產業向這些城市群集中,促進國土高效利用,但是這樣的規劃對內陸很多地方帶來了非常不利的影響:廣大的省會城市依然處於產業、人口集聚的階段,本身還有足夠的空間去承載更多的經濟因素,現在因為國家規劃城市群,大城市周圍划出了許多所謂的副中心,這些副中心多是一些普通的縣城、鄉鎮,本身基礎建設非常落後,被劃為副中心之後,大量的資本湧入,卻沒有把基礎設施改善,吸引人口,而是大量的蓋樓房,空置率極高。大城市要徵收近郊區的土地卻無力去實行,隨著城市的發展,近郊區土地越來越貴,越來越難以徵收,資本只得流向副中心,回報率非常低,對資本是浪費,對於土地資源也是一種浪費。這就使得國家節約土地的本意到了大城市周圍就成了浪費土地的借口。

城市群頻繁規劃反映的是中國城鄉,尤其是近郊區土地使用制度的弊端。
其實政府對副中心的重視倒也沒有錯,因為根據中國城市發展的速度,很多副中心多年以後的確會成為大城市外溢的承接點,提早的規劃建設也不是不可以,但問題是就目前來看,建設副中心則成了廣大城市和地產商剝削遠郊農民的新戰場,原本近郊區的土地因為中心城市的快速發展而變得非常高價,政府已經越來越難啃得動,於是乎就讓這些近郊農村成為城中村,然後去遠郊區所謂的副中心繼續剝削那裡的農民,建起一大片空房子。近郊區的農業土地因為二元土地制度(農村的集體用地和城市的國有土地相矛盾),農民想把土地入市或者進行抵押又做不到(法律上不允許),城市政府想徵收這些土地,又拿不出那麼多錢,於是就放棄,順應國家合理國土布局的號召,去遠郊區的拿那裡的農地,去建設各種副中心城市,可是遠郊區的土地對於廣大內陸城市來說只是海市蜃樓,這些城市真正需要的是近郊的土地,在市場的作用下,近郊的農民不顧法律的阻礙,毅然決然的蓋起各種小產權房、廠房,給外來人口和資本使用,這些人口和資本也同樣會給城市帶來GDP和就業,政府也因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雖然違法,卻很難糾正,糾正的成本也太高。

所以從城市及副中心的角度來看,中國內陸地區需要的做的是讓現有的中心城市及近郊區充分發揮好現有的作用,改革現有的土地制度,尤其在近郊區,不要恪守目前不健全的農村-城市二元土地制度。打造遠郊區的副中心城市對於很多城市來說還太早了,成為政府、房地產商賺錢的機會,這些錢來自於遠郊和周邊地區農民的土地,這些土地本身也不值多少錢,於是銀行貸款成為房地產商繼續賺錢的工具,銀行貸款來自於誰?廣大的普通百姓的血汗錢。而那些遠郊農民失地後,也失去了原有農村的生活網路,也就失去了住房和生產機會,搬到基本上算是空城的新房子,幸運的話拿上一筆錢,幾年就花完了。副中心城市規模雖然擴大了,但是其產業實力、人口規模還是沒有什麼變化,還依然談不上副中心。

城市群雖然是一個地理的問題,其實反映了一個土地制度上的問題,廣大的中心城市還有大量的能量可以發揮,卻因為土地使用制度等問題受到了限制,進而只有去推動周邊城市的開發,而周邊城市的實力決定了其在區域中的作用也非常有限。這些都是違反市場規律的。

城市群對於中國城鎮化發展有沒有作用?當然是有的,較為平衡的城鎮體系可以惠及更廣大的國土及人民,但這個建設過程本身不可能放棄中心城市去建設副中心城市,建設的資本來自於中心城市,當中心城市的錢被拿走,又怎麼能保證它們以後可以有實力繼續發展並帶動周邊。這個就好比「先污染後治理」和「不出現污染」的矛盾,我們一直幻想著每個城市都能同步發展,看不得某個城市成為發展的犧牲品。資源畢竟有限,一味的講究平等不是一個好的發展思路。

長遠來看,中國的城市群發展除了長三角、珠三角不會有太耀眼的出現。包括風頭正盛的京津冀和成渝,北京攤大餅的發展基因決定了其不需要衛星城乃至副中心去承接產業轉移和人口遷移,這從北京修環路和放射狀通道的規劃思路可以看出來,曹妃甸也只不過把一個首鋼搬出去,現在也成了一個雞肋,天津在北京的邊上,中國又是一個國企主導的市場體系,決定天津的盤子也就那麼大。河北的城市除了做好自身,很難在京津兩個巨頭主導的城市體系取得相應的地位。北京是全國經濟的控制中心,天津則更像一個北京部分國企的裝配車間,河北也扮演著這個功能,除此之外,密切的文化聯繫、產業聯繫(主要是一種橫向的分工)都很薄弱了。時間有限,其他城市群就不分析了。

城鎮化本身就是一個涉及了人口、土地的複雜過程,城市群是這個過程中伴隨出現的現象。很不幸,這個現象被炒作成了概念,並成為攫取鈔票的噱頭。我們看待城市群,依然熱衷於看地圖上所畫的無數圈圈,卻不願意看城市群產生背後內部的制度、人口、土地、產業變遷。

-----------------------------------------------------------------------------------------------------------------------------

說一個與城市群無關內容:北京攤大餅的發展原因分析
北京的城市擴張有個很著名的詞語形容:攤大餅。也就是隨著五環、六環的修建,城市一步步往外擴張。要注意到的是,北京的城市擴張是跟著五環、六環的修建而進行的。外環的功能是促進郊區各個中心之間的聯繫,合理的修建應該是根據郊區各中心的位置進行規劃,北京的外環則是先修建,然後城市跟著擴張。當然六環其實是連接了通州、順義、昌平等郊區縣的,但是在較長一段時間內,這些郊區縣並沒有起到疏解人口的功能,甚至在六普時,中心城區人口依然增加。原因也很好理解,在修建外環的之前並沒有修建對外放射狀的交通幹道(地鐵、快速路)去引導人口或者建設去沿著這個幹道擴散出去。北京放射狀的幹道基本都是高速公路,對於日常通勤來說成本就顯得高了。既然沒有這樣的幹道,城市擴張就會盲目,因為往各個方向擴張對於產業、人口來說都是成本一樣的,就會形成攤大餅,東小口、回龍觀、天通苑都類似於這種攤大餅的建設,通州也有這種情況。在北京缺乏對外快速幹道的情況下,建設新城是很難吸引人口居住的。不過可喜的是,北京已經大規模修建了郊區縣的地鐵線,並且把高速收費站搬到五環以外,使得這些幹道有條件成為北京發展的放射線,避免了各個方向上的攤大餅,但是人口調整是個非常緩慢的過程,北京新城的發展的前景還是需要觀察。北京新城難以發展也和北京就業人口向城市中心集中的情況有關,中心城區GDP佔比很高,外來人口也大多在中心城區,新城在北京是真的成為了睡城,就業根本上不來。關於北京攤大餅的原因,從城市交通建設與產業上分析的文章已經很多了,我也就談談自己的觀察了。

再談一個較少思考的問題,也就是北京行政區劃上的問題。丰台區、朝陽區、海淀區是北京主城區中三個最大的區,裡面有城市也有農村,這些區之前一直是被當作近郊區看待的,但是隨著發展,這些區已經很明顯的成為主城區一部分,但是作為一個行政區,靠近城區的地方會成為發展的重點所在,而邊緣的地區則發展滯後,甚至一直存在農村,說明北京城市擴張跳過了這些農村地區直接到了昌平、順義、通州。這裡面固然存在土地制度、以及城中村拆遷難等問題,但是也需要認識到作為一個行政區,其內部會出現極化現象,資源在行政區內部流動更為方便,就會出現向一處集中的情況。尤其是北京的區縣都手握土地出讓金這個核武器,巨額的建設資金很有可能使得一個區出現城鄉差距明顯的格局。海淀區的中關村是全北京重要商圈,但是西北部依然存在一些農村。北京攤大餅並不是向洪水那樣從中心向四周蔓延,無處不在,而是像噴泉,中心向周邊無序的潑水,潑不到水的地方成為農村、閑置的土地、城中村,所以北京城市面積大,但是土地利用效率較低。北京近郊區的丰台、朝陽、海淀經濟都不弱,但是其資源都集中在靠近城區的一邊,然後向外擴張,加上區縣之間的競爭,因而各個區縣會優先從近城端開始發展,而遠郊區縣為了競爭(為了GDP和土地出讓金),也會這樣做,但是他們還有原來的縣城,也就是主城區,所以靠近中心城區的地區和自身的主城區成為了優先照顧的地方,因為這些地方地價高,能夠獲得較高的出讓金,而且也能夠通過投資獲得更高的產出(GDP),相應的土地開發在各個區縣之間的競爭狀態下就變得混亂起來。

作為一個城市,其內部的行政區劃可以根據情況進行調整,或者將一些近郊區的土地由市政府託管,主導開發,避免區政府領導下的為了競爭而忽視開發的情況,但是行政區劃在中國涉及了較為複雜的稅收、福利問題,很難經常調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行政區劃的劃分在某一時間段具有合理性,但並不說明它永遠存在合理性。而城市作為一個變化迅速的地方,其行政區劃應該能夠靈活的進行調整,這可能需要上收一些權利才可實行,其涉及問題太過於複雜也難以三言兩語說清楚,我也不在此敘說了。


不潑冷水,覺得城市群有發展的必要,只是國內發展思路需要調整。


為什麼需要城市群的發展?
人口上來說,其實城市化過程隨著交通的便利變得越來越區域化了。這個過程已經越來越難以局限在單一行政區劃意義上的城市去考慮。中心城市提供了非常非常多的就業崗位,但這些崗位從本質上來說收入是分級的。拿北京來說,他有收入上萬的超級白領,也有收入兩千的洗碗工。你不能說北京就不需要洗碗工了吧。收入分級自然而然會導致居住分離,低收入人群在通勤成本和居住成本之間權衡,會有很多人在距離就業中心很遠的地方居住的。這就意味著,在交通這麼發達的前提下,人們很容易選擇在中心就業,在其他城市居住。此時,城市的行政邊界從人口意義上來說已經被打破了。

產業上來說,相鄰城市之間很容易形成相似的先天自然稟賦條件,後天進行發展的時候如果沒有產業政策調整,產業結構很容易同質化發展。這時候如果從城市群的角度來考慮產業布局,分布和調整,比相鄰城市之間進行無謂的競爭要有效很多。

所以我覺得城市群的發展有其必要性。但從實際發展的角度來說,我國的城市群面臨的問題就有很多。城市群的劃分是個大問題。美國在講metropolitan area的時候,他有很多層概念的,這些概念都產生於他每五年US Census Burea的人口普查,根據人口地理分布情況劃定不用的層次metropolitan area。相似得,日本也是這種劃分方式,首先在每個人口普查單位里進行人口和經濟情況的普查,再根據普查情況劃定都市圈範圍。這種劃分方式最大的優點在於它是自下而上,真正基於個人和經濟的分布情況,能夠真實反映城市化現象的分布特徵,完全不受行政邊界的限制。我國沒有這種機制,純粹靠政策和學者論述,而且全是根據行政邊界來劃範圍,所以出現划出來的城市群相互之間風馬牛不相及,沒有什麼經濟聯繫的現象。

此外,從整體管治來看,我國城市群缺乏那種協同合作的機制。這一點除了長三角有了非常多的嘗試之外,其他被劃成城市群的區域,包括珠三角、京津冀這種,更別說其他的區域,都是行政邊界之內各自為政,專註搶奪優惠政策和大批牙齒競相招商引資,很少考慮區域層面上的協調發展。這個是一個從上而下的問題…


傳統城市群對城市群的界定主要通過實證判定,標準不統一,識別城市群方法初級。當然現在還是這樣,學者各玩各的,沒有統一口徑

最開始提出的是戈特曼的大都市帶。條件是① 區域內城市較密集;② 不少大城市形成都市區,核心與外圍地區有密切的社會經濟聯繫;③ 核心城市由方便的交通相連,各都市區之間無間隔,且聯繫密切;等等等等等
後來balabal有一堆學者提出大都市區,都市圈,Desakota區域,都市連綿區。

城 市 群 這明確的三個字呢,應該是姚士謀、顧朝林、方創琳提出來的。
姚士謀的界定:① 總人口1500 萬以上;② 具有特大超級城市;③ 城市、城鎮人口比重高; ④城鎮人口佔全省比重高;⑤ 具有城市等級;⑥ 交通網路密度高;⑦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佔全省比重高;⑧ 流動人口佔全省比重高;⑨ 工業總產值佔全省比重高。
方創琳的界定:① 大城市多於3 個,且至少一個城鎮人口大於100 萬;② 人口規模不低於2000 萬,城鎮化率大於50%;③ 人均GDP 超過3000 美元;④ 經濟密度大於500 萬元/ km2;⑤ 基本形成高度發達的綜合運輸通道;⑥ 非農產業產值比率超過70%;⑦ 核心城市GDP的中心度&>45%。

這個說多了也沒啥意思。。其實在天朝能稱得上成熟城市群的就只有長三角。但是還進不了世界級大城市群。
產業關係有待協調,城市等級政策有待放寬
把長株潭啊,武漢8+1,環渤海叫成城市群也不為過。但是他們之間發展協調性太差,甚至有的城市與城市間還是競爭關係。
對於優勢和不足呢,我就引用一句話吧:同質性的經濟區域劃分只會導致經濟差距擴大。
當然這種經濟差距有利有弊大家懂的
本diao認為 打造城市群是沒用的,利用集聚優勢和交通便利優勢 協調區域間產業布局才是王道,然後才能產生規模效應
當然前提是城市間真的交通便利,城市真的有吸引力的產業呵呵先後關係要搞明


城市群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市場經濟下必然出現人往大城市集中的現象,但是大城市單一城市的承載能力有限,公共服務有自己的天然地理邊界,如果城市邊界擴展的太遠就會出現公共服務無法延伸到城市邊界的情況,這在北京已經很凸顯了~醫療教育政府圖書館這些公共資源基本都在老城區,新城區寥寥無幾隻有睡覺和吃飯的功能,這時候隨著人的遷出和郊區化,商業和相應的一些工作機會也會遷到郊區,郊區自身隨著人口和功能的不斷完善就會形成新的城市中心區,也就是中心城市周圍的衛星城,中國目前還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衛星城存在,原因在於中國的城市發展極端受制於行政指揮,行政邊界、土地出讓、公共資源的分布和政府的設立都要上一級政府的認可,天然就對城市發展不利。而西方比如美國,人口在1萬以上就可設市,美國向西擴張不斷設立州縣市,每年都有新成立的市和撤銷的市,行政架構上十分靈活,這是美國經濟保持長期活力的一個很重要方面。

市民自治在西方已經是深入人心的概念,但是在東方恐怕還不太現實,唯一做得比較好的可能是日本,這是美國民主化改造的結果,也有日本長期分封制封建社會的影子。中國在這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城市群(又稱城市帶、都市圈,都會區等)是在特定的區域範圍內雲集相當數量的不同性質、類型和等級規模的城市,以一個或兩個(有少數的城市群是多核心的例外)特大城市(小型的城市群為大城市)為中心,依託一定的自然環境和交通條件,城市之間的內在聯繫不斷加強,共同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城市「集合體」。城市群匯聚了大量的人口、財富、資源,已成為人類文明最璀璨的象徵。


法國地理學家戈特曼在他的著作《城市群:城市化的美國東北海岸》中第一次提出了城市群(都市圈)的概念,具體是指人口規模在2500萬以上和人口密度超過每平方公里250人的特大城市。


在世界範圍內已形成著名且公認的六大城市群:以紐約為中心的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以東京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倫敦為中心的英倫城市群、以巴黎為中心的歐洲西北部城市群,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城市群。

歡迎關注我團微信公號
地球觀察團
ID:diqiuguanchatuan


大城市群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早在2004年旅日中國學者周牧之博士已著有《鼎-托起中國的大城市群》一書,就是討論中國的大城市群現象。其主要觀點是大城市群的優勢是產業集聚的效應,令到人流丶物流丶現金流和資訊流均高度集中,而形成效率。未來的競爭將不會是城市和城市之間的競爭,而是城市群和城市群之間的競爭。

http://218.76.60.131/opac/book/225471?globalSearchWay=publisher

大城市群是自然生成的現象,中國現時出現三個城市群,個人覺得未來只有川渝城市群有機會成形,主要因為產業發展有潛力之外,就是因為位處之地狹窄,必定會將城市功能集中在極少的地方。反而武漢丶鄭州丶長沙等市,會向四大周大面積地擴散。

書評:http://sanzhou.iyzx.com/article/2006-8-17/183-1.htm

安利一下筆者有關地理的專欄文章:脫苦海的文摘【地理】

專欄短網址:http://blog.tokuhon.org

相關問題:

脫苦海:世界上以前有過像中國在南沙填海造島這樣的行動嗎?

脫苦海:黃河為什麼沒有跟長江一樣有航道?

脫苦海:為什麼香港不大規模填海造陸?

脫苦海:長江荊江河段九曲迴腸的原因?

脫苦海:城市群是一種什麼樣的空間發展理念?有什麼優勢和不足?


答主「阿牛阿牛」說的挺好。我個人覺得,很大程度上一些地方政府對城市群熱衷更是因為可以賣地。成渝城市群這個概念下,成都的理解是瘋狂擴張地盤,重慶的理解是「光速撤縣設區」。不得不擔憂執行到基層什麼樣。

關於阿牛那個答案,我額外說一下:

北京有一個很特殊的問題,如同答主說的,北京發展太快形成了區與區之間的農村地帶。這些地方還保留了鄉的建制,鄉政府握有村集體土地和耕地兩個比土地出讓金還強的「武器」。自然待價而沽,利用效率不升反降。各鄉鎮加掛「地區辦事處」牌子也無濟於事。例如朝陽區高碑店鄉一帶的發展狀況遠遠低於當地應有水平。當然,另一個原因是北京太講究政治挂帥,所以上頭控制人口的目標發出後,下級必須百分百執行。然而用腳投票是擋不住的,舊的城市設計總趕不上人口變化,所以就得一圈一圈攤大餅,無法提前做好規劃,這也是繁華城區嵌套著城中村的原因。


我越來越相信,這世界的演化是存在某種秩序的。


同樣的原子組合,有的成了石墨,有的成了金剛石。同樣的人員組合,有的成了豆瓣小清新,有的成了知乎理性派。同樣一張地圖上的城市,有的相互獨立,有的聯繫緊密,重組聚合成為新生物。


農村向城市演進,這是過程一。城市繼續演進,成為城市群,這是過程二。城市群沿這一進路演進,慢慢超越國家,這是過程三。


我們在思考世界時,應該做的是用城市代替國家思考。因為只有城市才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它在哪裡,有多大面積,有多少人口。國家更多的只是一個抽象概念,或者說,它不是實體,不是本質。對工業化國家而言,國家的本質是城市的聚集。


以城市而不是以國家為基點思考,可以創造很多新的角度,新的思維。比如,不要把中國看成一個國家,中國的一個省相當於歐洲的一個國家,中國的30多個省相當於30多個國家。這30多個國家,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風土人情,語言習慣,消費習慣。


同樣的,我們應該拿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平行地跟紐約、東京、首爾、倫敦比,才能理解人口湧入問題,房價問題。

城市聚集成為城市群,國家聚集成為蘇聯、歐盟,可能以後會形成世界共和國。天下大勢,分久必合。


當然,專家說建設城市群,事實上,沒有哪個專家可以有能耐建設城市群,這更多的是自發演進的結果。

下為麥肯錫對中國主要城市群的歸納總結。以後,中國13億人中的大多數都將集中在這22個群落:

麥肯錫城市群(ClusterMap)方法將中國城市分為22個城市群,每個城市群圍繞1到2個中心城市發展。涵蓋了中國815個城市中的606個,佔中國城市人口的82%,預計到2015年將佔據城市GDP的92%。

麥肯錫研究:中國的城市群分析


有點疑惑或者說不同的看法,本想評論給最高票答案的,哪知字數超了。。

和城市群發展密切關聯的是中心大城市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功能外溢,周邊的二級城鎮群往往是作為產業承接和聯動發展而形成的 。

那麼我們政府在提早判斷引導,提早規劃和建設過程中到底能夠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身份和角色?這個角色的邊界和許可權時怎麼樣的?
創造城市群的過程難道不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嗎?

至於近郊的發展,城市難道不是應該有極限和邊界的嗎?如果沒有城市群的思路下,能夠容忍一個城市的大餅隨意的往外攤開去?


國外前幾年出了一本城市建築研究叫

The Chinese dream, A society under construction
2020 WHAT WILL CHINA BE LIKE


首先是假設了中國未來變成了一個新的概念叫做

PUC People"s Urbanity Of China (and the birth of a megalopolis)
也就是 中華人民城

「中華人民城」引入了一個悖論,中國的城市基本上集中在國圖的三分之一處;而對2020年預測的人口增長和建築增量均顯示,這一地區將達到連貫的城市密度。儘管它們的不均勻。當中國朝著高度依賴郊區道路的方向大步前進時,城市與農村的區別正在穩步消失。所剩的空間已經不夠套用美國的郊區式解決方案了。所以要發展以大型居住區為主的緊湊的城市是非常關鍵的,這可以通過鼓勵就業機會並刺激集中發展的政策來實現這一不僅是為了效率更高,可持續發展的布局而是為了讓中國朝著繁榮和先進的方向發展。


中華人民城和麥肯錫城市群(ClusterMap)所述的內容是一樣的。

將中國城市分為22個城市群,每個城市群圍繞1到2個中心城市發展。涵蓋了中國815個城市中的606個,佔中國城市人口的82%,預計到2015年將佔據城市GDP的92%。

然後這幅圖分析了這些地理區位的各項地理因素的優劣勢之後大概就知道中國未來的城市群將會有的優劣勢各是如何。

中華人民城的中心則會是 京滬城

京津唐 上蘇杭

現況


願景

在這片區域里
Hub(城市聚落中心)
Mega City
International airport
高密度農業
主要的高鐵動線
城市密度
都是未來讓這片區域經濟可以變得更加強勁的主要因素

中國未來在短時間將要發展的中心也許更多的將會是在建設這些城市之間的基礎設施與高速的發展城鄉結合部。形成一個真正的可連通的「中華人民城」我覺得這個並不是一個幻想,而是一個非常可實現的事情


從建築學角度嘗試回答一下
———————————————————————————————————————————
先答後兩項:
優勢:便於整合社會資源;產業集中;節約交通成本;加速現代化進程和城市化捷徑。
劣勢:泡沫化;地區發展失衡;人才和資源流失;行政權力畸形;產業單調。

關於城市群空間發展理念的理解:
首先,如果你了解東西方城市的組成結構,你會發現,亞洲和東歐城市或者說共產主義聯盟國家非常講究資源集中,比如麥肯錫城市群方法將中國城市分為22個城市群,每個城市群圍繞1到2個中心城市發展,涵蓋了中國815個城市中的606個,佔中國城市人口的82%,佔據城市GDP的92%,結構分布極不均勻。而西方資本主義城市以美國為例,除去紐約和洛杉磯世界級特大城市群聚落外,美國整體呈現出的是均衡的城市人口和GDP分布結構。

造成東西方這種差異,與不同的城市規劃思想有一定關係。共產主義聯盟現代化起步較晚,技術手段和資源利用率極低,交通工具和道路網系統更是無從談起,資源能否集中高效利用以及行政、經濟、人力能否整合成為核心問題,城市群是加速現代化和趕超歐美列強的便捷途徑。

而西方在早期的財富積累之後,人口收入和社會資源呈現分級結構,收入分級自然導致居住分離,低收入人群在通勤成本和居住成本之間權衡,這就意味著,在西方交通如此發達的前提下,人們很容易選擇在中心就業,在其他城市居住。此時,城市的行政邊界從人口意義上來說已經被打破了。

所以,建設城市群的理念是基於時代所能做出的選擇,並不是人為控制的,而是時代所衍生的產物,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自發演進。而從當前的城市化進度來看,我們或許正走在西方曾經走過的道路上。


城市代表了繁榮,是繁榮的象徵。但一個城市發展過大後,大城市病就來了。作為一個文明的國度,只能通過引導來解決大城市的擁擠問題,所以城市群無疑是比較好的選擇了。也可以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城市群可以理解為是基於互通、互聯、互惠等的城市引力場,是一個多層次系統。工業化促進城市化,城市化改良工業社會。而中國龐大的人口,面臨經濟增長的壓力,快速城市化,城市組合、經濟區的出現是必然的方式。也就是說城市化,城市組合意味著經濟增長和效率。好處在於,在城市群中產業重新整合,優化結構,明確分工,發揮優勢,合理科學的調配資源。當然這些的前提是擁有一個最基礎的互通網路。危害是人與環境的衝突,人與資源的衝突,人與人的衝突的積累,時間與空間的衝突,集中與分散的衝突等等。最後的後果可想而知。若城市群不考慮這幾個問題,最後很可能導致瓦解或者達不到資源環境協調發展。所以城市群是城市化進程和工業化進程中的必然,是生產方式的地理上的集約組合。若保持可持續發展理念,適當控制人口和城市規模,制定科學規劃,則利大於弊。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地域範圍內具有相當數量的不同性質、類型、等級規模的城市,依據一定的自然環境條件,以一個或兩個超大或特大城市作為地區經濟的核心,藉助於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綜合運輸網路的通達性,以及高度發達的信息網路,發生髮展著城市個體之間的內在經濟聯繫,共同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集合體。 城市群的本質是由於經濟的高度發展和城市之間巨大的相互作用,致使城市間的地獄邊界相互蔓延,形成的連接成片的城市地區。
城市群這個名詞被姚士謀先生提出後就被廣泛應用,城市群的規劃主要目的是制定城市化發展道路目標,空間格局,各城市發展定位,規模等等
就我自己的理解來看,城市群應該是區域內城市發展過程中自然出現的一種相互聯繫的狀態,而不僅僅只是規划出來的一個個圈圈。
也就是因為這是一個區域內各個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所以政府就希望可以通過規劃來提前合理引導,避免自發過程中走了彎路。
規劃強調城市群因為它具有等級結構,一般是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組成的,這樣可以把區域看成一個整體,避免各個城市獨立的盲目的無序的發展,通過規劃手段加強城市之間的聯繫,對其進行合理的職能定位與分工,優化大城市發展,讓大城市帶動周圍其他小城市發展,發揮集聚效應和競合效應,從而達到各個整體效果大於各個部分單獨的相加效果。
所以城市群不僅僅是發展趨勢,也是發展戰略。當然至於規劃的怎麼樣又另當別論。( ????? )


若保持可持續發展理念,適當控制人口和城市規模,制定科學規劃,則利大於弊。


城市群,一個必要的條件是基礎設施的聯繫,經濟一體化,功能分工分布各個城市。


城市群是一種標配,

在中國發展成炒房的概念並不是城市群本身的錯。

當然城市群也不是萬能的。

況且這都幾年前的了。

現在流行的首先是都市圈,其次若干都市圈又組成一個城市群。

這是經濟合理分工的現象。

不能人人都去,也不是人人都想去北上廣深。
但是人人都需要跟這個世界連接起來。

通過什麼?通過主要的都市。

中國理論上至少有九個城市群


覺得有問題的人首先應該去了解一下世界上有哪些城市群。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渴望去北上廣,可是北上廣容不下那麼多人啊?怎麼辦?就只能住在郊區然後給以相關配套設施,就會都市圈。東京都市圈就這樣形成的。


是西方人針對第一二次產業革命工業革命後出現的城市發展模式的反思。比較時髦的一種後現代發展模式(西方工業革命進入現代早,對他們來說,這叫後現代城市發展觀),樓上有些人所回答的「在中國不存在的城市群。」還是有一定的推理邏輯的。


城市群不就是一個房地產概念么?河北移動歡迎您哦,親!


在中國不存在的城市群。

作為一個城市,他的規模越大,成本越低,效率越高,越具有競爭力。但根據距離衰減理論,城市會發展到極限狀態。那發展到極限狀態,還能怎麼發展?那就要啟用另外一種狀態,城市群。原來的超級城市會參與產業分工,以梯度遞減的原理向外輸出農業、製造業和服務業,而自己則通過制定遊戲規則而獲益,這就是金融行業。而中國不存在這樣的城市群。北京周邊都是貧困縣,上海周邊是蘇浙,廣東周邊是香港、澳門和深圳。

南方周末 - 800萬「北漂」,18萬指標北京戶口灰白道

中國的發展思路還在五百年前,這叫中學為體。

農耕文明

中國最大的問題不是城市群,也不是西學為用,而是根本不用。


推薦閱讀:

都有哪些指標能很好地判斷城市衰退?
國內類似昆明呈貢這樣的空城是怎麼出現的?
為什麼我國南方不集中供暖?

TAG:城市規劃 | 經濟地理 | 區域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