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為什麼喜歡旅行?
在美國玩從東海岸到西海岸到處都可以看到德國人的身影,不分年齡段從小青年到60-70歲的老人。最好玩的事碰到一德國姑娘發現整個青年旅館有很多德國人馬上嘆氣說,不想在海外見到他們,太多了。
本人新註冊用戶。在知乎上當了好幾天閑逛打醬油的小白。這裡終於遇見一個本專業(鄙人現居德,大學時代在德國攻修旅遊地理)相關的問題。盡量寫一份有點用的答案吧。
首先說,最高票的@濤吳 已經列出了一些重要的,或具有參考價值的點。很好。但是我覺得依然沒有回答到問題的核心——為什麼旅遊會成為德國全民不約而同投入大量時間金錢參與的休閑活動?以致成為絕大多數人不可或缺的生活習慣?
以下是我能提供的一些信息和思考:
一、德國人確實愛旅行
首先要肯定提問者的主觀感受。德國人確實是全球最熱愛旅行並付諸實行的民族。最近有一條新聞哀嘆,德國「旅行世界冠軍」的帽子戴了幾十年,到了2012年,一份中國研究報告出來,證實德國人已被中國人掀落馬。理由是德國2012年的旅遊者總支出大致在820億美元,不敵天朝人總共花掉大約有900億美元之多(65%花在購物,這項確實無人能敵)。另外,因為歐元不堅挺,連千年老二的美國也沒能壓過,掉到了第三的位置。【1】但德國權威機構F.U.R得出的數據卻有所不同,德國人2012年度旅行支出為830億歐元(約千億美元)【2】——無論數據偏差如何,更重要的或許是人均:即使按照第一份統計結果,目測貌似又得了個世界第一的中國擁有人口十三億,第二的美國三億,德國,只有八千餘萬。
德國有一個統計概念叫做「旅遊強度」,指的是14歲以上的,在一年中曾至少進行過一次至少為時五天的旅行的德國人在全國總人口中的百分比。這個概念的重點有兩個:1.一人重複出遊仍算一人;2.一人年中進行多次旅行,總天數高於五天,但沒有連續五天旅行的經歷,不符合標準。——這個數據從50年代開始持續增長,到94年達到一個高峰78%,之後一直維持在75%左右。【2】【3】此統計概念其他國家似乎沒有。但從其他各數據的統計情況來看,恐怕截止目前,難有誰能與德意志比肩。
提出以上數據,是為了說明這項休閑活動的普及和深入的程度。出去玩,絕對是德國人一年計劃中的頭等大事。現在拋開數據講直觀感受。我所遇到的德國人,絕大多秉承勤儉持家不尚享受的優良傳統。平時兢兢業業工作,卻又在年初就報好夏天旅遊旺季的年假,訂好行程酒店。只等挨到那個時候,歡快的跑到坑爹宰客的旅遊地當上一兩次兩個禮拜的冤大頭。絕少有例外。這樣程度整齊劃一的生活休閑方式,到底有著怎樣的成因?(樓上有人說是人就喜歡旅行。我看大大的不見得。比如在國內,有了空閑就出去玩的固然不少,但不見得比有了空閑就宅在家看書看電影打遊戲,或跟親友泡吧唱k喝酒打麻將的多。)
二、愛旅行的歷史成因
@濤吳 提出的「有錢」,「有閑」。這是現象形成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有錢有閑的國民多了去,沒見有德國人那麼瘋狂。而關於熱愛旅行基於文化傳統的論述——1. 手工業者的「遠行年",這項局限於特定行業的修行活動發端雖早,但從18世紀末開始就被逐漸廢止。20世紀雖曾有過一兩次短暫的小復興,皆未成氣候。2. 歷代名人的遊歷故事,這更不稀奇,直至到20世紀上半,旅行正是這些來自社會高階層的富人貴族學者名流的專利。跟普羅大眾完全扯不上關係!濤吳的回答很有些嚮往異國的文藝氣息。但以此二項為論據,如何能夠說明當今大眾對於旅遊活動的偏執?
讀史的思路我想是沒錯的。但恐怕要接著往後讀。必定要是在近現代,發生了某個大的活動或事件,規模性的影響才能延續至今。這一往下讀,終於還是出現了那個德國人拚命想忘掉的名字:納粹。
目光拉回到1930年代——
1. 歡樂組織的建立:」歡樂產生力量「
在納粹上台之前,魏瑪共和國剛把大家的年假從五天提到了八天。納粹上台之後,繼續慷慨,縮短工時不止,還一口氣將國民年假延長到了兩至三周。——為什麼這麼大方呢?除了邀買民心,標榜自己是社會主義,更因為他們深諳一個道理:足夠的休息能帶來更高的工作效率。
可是納粹還不止步於此。他們的終極目標是一支強大的國民。同時具有強健的體魄,飽滿的精神,對國的死忠。人人做到」在家忙工耕,出外好士兵「。要達成這個目標,大家休息的時候萬一要都宅在家裡就沒搞頭了。知名納粹黨+全國勞工戰線主席Robert Ley先生在在野時代曾了解到盟友墨索里尼先生別出心裁,搞了一個全國性的娛樂組織,領導大家一起玩,立即暗下決心有機會一定要山寨一個。果然在納粹上台後,該組織便開始如火如荼的籌建。為表致敬版權,納粹黨人曾準備把義大利組織的名字照著翻譯過來,直接叫」下班後的吃喝玩樂之夜聯合會「(Feierabendwerk nach der Arbeit),後來不知為何竟沒有用這個銼名字,改為了充滿正能量又簡短俏皮的」歡樂產生力量「(Kraft durch Freude)全國聯合會(以下簡稱樂力會)。【4】(讀史讀到這裡,我已經知道,如果生在那時那地,我恐怕是會全身心的投靠該黨。。。)
2. 下屬機構:」旅遊、遠足、休假局「
當時,全國大多數的僱主,僱員和公務員都參加了樂力會。它下屬七個局,分管旅遊休假,改善工作環境,體育運動,智識進修,文化,民俗,青少年活動等方面。會員每月需繳納五毛錢會費(按今天的購買力計算約2歐元)即可享受組織提供的種種福利優惠。不足的部分由國家貼補。在這其中,八成的消費歸於七個局中的老大,旅遊遠足休假局成為了國家籠絡人心的重中之重。它所提供的大量旅遊項目和旅遊目的地,是原先絕大多數德國家庭負擔不起的,現在卻以極低的價格提供給會員。(為免大家誤會註解一個:這裡說的並不是組團的旅遊方式。而是各自行動,一次性在預定處繳納交通住宿費用,之後按預定路線計劃旅行的方式。這一方式在德國流行至今)至此,旅遊這一概念終於走入千家萬戶。旅遊遠足休假局也由此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的」旅遊公司「。
在1934年到戰前的這五年半,有七百萬德國人從該局的超低價旅遊中受惠。其中二至四天的短途旅行達到84億人次!由於樂力會,交通運輸企業和酒店的攜手無利經營,旅遊者每天平均的旅遊開支為四塊五(按今天的購買力計算約18歐元),其中的兩塊五為住宿費用。【5】
旅遊的好滋味一試忘不了。從家庭繼承的傳統習慣力量更不可抗拒。即使被戰爭打斷了遊興,旅遊業仍在戰後重建初見成效時迅速復興,成為德國人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當代德國人的旅遊動機
提問者說的,走到哪裡都是一堆德國人。深有同感。真的沒有辦法避得開他們。印象最深的一次,去義大利玩,同事告訴我普契尼的家鄉Lucca是不為人知的絕美幽深小鎮。去了,確實人不算多。但走在街上除了德語沒有聽到其他語言。。。。(好吧,我聽信德國同事的話是我的錯,跪)
但是話又要分兩面說。旅行也許在國人的眼中也許會蠻偏於行路,遊歷,探險,增長見聞的意思。在德國人處並不盡然。據德國政府的經濟科技部統計,德人前四位的旅行動機分別為:放鬆;遠離日常;溫暖和陽光;獲得力量 (咦?)。了解異域文化風情什麼的,其實均排在中後乃至倒數的位置。由此引申出來,最受德人歡迎 (60%的人在問卷中點了」喜歡「) 的長途旅遊類型便是海邊游。【6】什麼是海邊游呢,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那就是,早上起來到沙灘支上傘鋪上毛巾抹好油,翻著肚皮邊睡覺邊曬太陽。曬個一天半天的,回酒店歇會兒。晚上到附近的酒吧酩酊大醉群魔亂舞玩到通宵(老年人省去該步驟)。第二天回到沙灘上補覺兼曬太陽。如此重複一至兩個禮拜。該回去上班了。收拾東西打道回府。這種旅行佔了德人旅行的兩成以上,卻幾乎完全不去接觸了解異地的一切,因為每個沙灘其實都差不多,至多是看看人多不多水干不幹凈而已。由此,西班牙常年來都是德人最愛的外國目的地——陽光與海灘+會玩會鬧會帶你闖禍的西班牙人,誰還想要更多。
當然不是說勤奮的德國遊人沒有啊。有,且很多。只是說很懶的也不少,只追求完全放鬆一點不想辛苦的也不少,很膚淺的純想找個樂子的也不少。大家也不用把他們所有人都想得那麼文藝。
【1】Studie : Chinesen l旦sen Deutsche als Reiseweltmeister ab【2】http://www.fur.de/fileadmin/user_upload/RA_2013/ITB/RA2013_ITB_Erste_Ergebnisse_DE.pdf
【3】Reiseintensit?t Wikipedia
【4】Kraft durch Freude Wikipedia
【5】Hasso Spode: Arbeiterurlaub im Dritten Reich. In: Carola Sachse u. a.: Angst, Belohnung, Zucht und Ordnung. Herrschaftsmechanismen im Nationalsozialismus. Westdeutscher Verlag, Opladen 1982, ISBN 3-531-11595-2, S. 275–382 (Schriften des Zentralinstituts für Sozialwissenschaftliche Forschung der Freien Universit?t Berlin41).
【6】https://www.bmwi.de/BMWi/Redaktion/PDF/Publikationen/Studien/reiseverhalten-der-deutschen-im-inland,property=pdf,bereich=bmwi2012,sprache=de,rwb=true.pdf
如果維基百科上面來自世界旅遊組織的數據沒錯,2011 年德國人花在旅遊上的錢是 $84.3 billion,世界第一,高於美國和中國,超過法國和義大利之合[1]。初見這個數據時我也有些吃驚,按照德國人口八千萬計算,這意味著平均每個德國人這一年花了一千多美元在旅遊上。誠然現代西方國家幾乎都已經將旅行視為生活必須,但是德國人似乎更加樂此不疲一些,其中想必有更深層次的經濟學原因,不過我只能說說自己推斷的可能因素。
首先,得益於良好的社會保障體系,德國人不需要存很多錢。看病幾乎不花錢,一個家庭的日常開銷基本上就是房租、水電費、交通費用和幾項私人保險。因為住房有保障,一般人四十歲左右才會考慮買房子,一生都不買房的也大有人在。可以自由支配的資金比較多,就是最根本的條件:有錢。
與此同時,德國人的年假也相當可觀。法定帶薪年假是每年至少 24 天,而一般企業都會放 28 到 30 天左右,視聯邦州不同每年還有最多 13 天的法定節假日。此外還有病假,當然也是帶薪的。企業甚至要督促員工休假,因為假期積累太多會影響正常工作運轉。這是另一個條重要條件:有時間。
接下來就不得不扯到民族性格了——德國人就是喜歡到處晃。先來說一個語言上的佐證:英語裡面「旅行癖」一詞居然源自德語:wanderlust。Wandern 一詞在德語中並不是英語 wandering 的意思,而是指「長途徒步」;lust 則是&七宗罪中的&「慾望」。這個詞在二十世紀初期進入英語,而根源可以追溯回中世紀的德國手工業學徒制度:每個學徒工必須經過一段稱為「Wanderjahre」(遠行年)的歷練,才能通過行業考試獲得營業執照。這段時間的具體行為,就是背井離鄉,到處做事,積累經驗,磨練手藝。處於這段生涯的人們甚至有特定的衣著,以便人們能夠一眼就認出他們的身份:
儘管手工業傳統在工業時代降臨之後逐漸消失,通過遠行來增長見聞卻作為德意志精神的一部份傳承下來。無論歌德、巴赫還是哥德巴赫,洪堡、卡夫卡還是維特根斯坦,幾乎每一個德語世界的名人都熱愛遊歷,僅有的幾個例外會被人拿出來當作怪人說事——比如一生從未離開哥尼斯堡的康德。而德語裡面稱呼 wanderlust,不再只是「遠行的渴望」,而已經上升到「對於遠方的痛苦」,或者說是與「鄉愁」相對的「遠愁」:Fernweh。在這種痛苦折磨之下,每年都有大量的德國人如同候鳥一樣飛赴世界各地旅行,尤其是親近自然的旅行方式,徒步、遠足、登山之類。當然還有摩托車旅行,最好的越野旅行摩托車品牌是德國 BMW 和奧地利 KTM 並非沒有原因。
此外,也許很重要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德國實在太沉悶了。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Tourism其實我覺得德國人愛旅行主要以下幾個原因:
1. 德國作為歐盟的老大,德國人自然有環視歐盟諸國的興趣,就主要幾個大國(法意西英)都是不如德國的。歐盟沒有邊境,歐盟內旅行德國人只需要帶身份證,護照都不需要。
2.目前我行走了60國,一路上真的到處是德國人。從小眾的科索沃馬其頓,到現在比較熱門的冰島,再到保加利亞烏克蘭,一路上到處都是親切的德語,其實這一點也很好理解,機票實在是太便宜了,這也是本帖重點討論點所在:
例1:淡季德國科隆飛馬爾他 21.99歐
由於我剛剛從馬爾他旅行歸來,就是從科隆飛的馬爾他,所以正好錯開了聖誕節的旺季,作為一名學生自然囊中羞澀,2個小時40分鐘的旅程直飛馬爾他來回花費60歐,這還後悔買的不是時候,後來瑞安航空把票價砍到了9.99歐單程。
上圖是科隆飛馬爾他兩月機票的價格,基本整個2,3月只要不是周末,機票價格單程都是21.99歐,與國內有顯著不同的是,國內的機票,不管是廉價的春秋還是四大航,都是只有機票價格,加上稅費和機場建設費總價幾乎翻了一倍,而歐洲的廉價航空和正常航空所標註的機票價格,基本就是最後總價,像這張21.99歐的機票,最後用信用卡支付需要付0.5歐不到的手續費,總價不超過23歐,瑞安航空可以帶一個標準登機箱和一個小包,基本滿足了窮游的各種需求。
上圖是科隆飛馬爾他兩月機票的價格,基本整個2,3月只要不是周末,機票價格單程都是21.99歐,與國內有顯著不同的是,國內的機票,不管是廉價的春秋還是四大航,都是只有機票價格,加上稅費和機場建設費總價幾乎翻了一倍,而歐洲的廉價航空和正常航空所標註的機票價格,基本就是最後總價,像這張21.99歐的機票,最後用信用卡支付需要付0.5歐不到的手續費,總價不超過23歐,瑞安航空可以帶一個標準登機箱和一個小包,基本滿足了窮游的各種需求。
例2:波蘭境內含稅機票2.1歐(9茲羅提)
上圖是瑞安航空開設的波蘭境內華沙肖邦機場到格但斯克(Gdansk,德語Danzig)的波蘭境內航班,由於格但斯克是德國原西普魯士的領土,故由於懷舊情懷各種德國人搭乘瑞安的這班航班前往格但斯克,機票價格是9茲羅提(1茲羅提=1.7人民幣),正常波蘭鐵路PKP的價格,高鐵是120茲羅提,慢車70茲羅提,大巴也要40茲羅提,可見歐洲境內廉價航空之迅猛,也就不難理解德國人為什麼滿世界跑了。
上圖是瑞安航空開設的波蘭境內華沙肖邦機場到格但斯克(Gdansk,德語Danzig)的波蘭境內航班,由於格但斯克是德國原西普魯士的領土,故由於懷舊情懷各種德國人搭乘瑞安的這班航班前往格但斯克,機票價格是9茲羅提(1茲羅提=1.7人民幣),正常波蘭鐵路PKP的價格,高鐵是120茲羅提,慢車70茲羅提,大巴也要40茲羅提,可見歐洲境內廉價航空之迅猛,也就不難理解德國人為什麼滿世界跑了。例3:德國柏林,漢堡飛美國邁阿密174.99歐起
去年九月造訪美國我就是坐的Eurowings(歐洲之翼)去的波士頓,來回僅僅223歐,現在歐洲之翼新開了飛往邁阿密的航線,自然吸引更多的德國人去美國旅行了。174.99歐是含稅價格,全包了。
去年九月造訪美國我就是坐的Eurowings(歐洲之翼)去的波士頓,來回僅僅223歐,現在歐洲之翼新開了飛往邁阿密的航線,自然吸引更多的德國人去美國旅行了。174.99歐是含稅價格,全包了。
3. 答案里看到了不少誇讚德國人收入高的評價,在此需要澄清,德國的收入橫向不及英法,縱向遠不及北歐,瑞士奧地利的。根據德國權威統計機構statista.統計,2016年德國人平均收入稅前為32643歐元(摺合2720歐元每月):乍一看相當不錯,但是細想這是稅前啊!德國稅率在45%-55%左右,故平均稅後收入基本在1700歐左右,摺合1.2萬人民幣,佐以坐一次火車臨時買票都要100歐元計,德國人收入高嘛?呵呵。倒不如說是德國人會省。
4.護照真的好用,廢話不多說上圖一張(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Visa requirements for German citizens」):
圖中綠色都是對德國護照免簽的,淺綠色是電子簽,黃色是落地簽,藍色是歐盟境內(拿身份證就可以無需護照),灰色地區是需要提前辦理簽證的。
圖中綠色都是對德國護照免簽的,淺綠色是電子簽,黃色是落地簽,藍色是歐盟境內(拿身份證就可以無需護照),灰色地區是需要提前辦理簽證的。德國護照的亮點不在於北美南美大洋洲免簽,這些基本歐盟護照都是免簽的。而在於蒙古和哈薩克免簽,近年來德國和獨聯體國家和前蘇聯衛星國蒙古國關係的改善,促使蒙古國對德國免簽,本人的Facebook上也有不少德國童鞋去了蒙古。
據Passportindex統計,2017年全球護照排名德國護照位列第一,免簽落地簽電子簽國家和地區達158個:
我倒是認為有這樣的一種可能:多數人都想旅行,但是在執行旅行方面,全世界的人都做不到像德國人那樣計划了就一定要去做。
在國內,經濟是一個原因,但是也見了太多的人,想走但是又走不出去。
PS.一個朋友的朋友,之前的老婆是德國人,計劃狂,狂到計劃好的去玩的地方,連拆了都非要去,因為是在計劃內的,「就算去看看拆掉的地方不是也會有意思的么?」朋友的朋友忍不了太多類似的事情,離婚。讓我作為一個搬來中國生活的德國人來回答下為什麼德國人這麼愛旅行。
1,德國人有很多的休假(帶薪假期24天+10天)
2,在歐洲旅行很便宜,你可以坐飛機去海灘大概花費25歐元,不像中國的機票一樣收昂貴的稅。並且歐洲有很多打折的航班
3,海灘和很多不同的國家都離得很近(西班牙,挪威)
4,德國的冬天很冷,人們有冬天的假期便飛去了海灘
5,德國人喜歡去國外學習或者實習交流一段時間
如果你還有問題可以問我
Let me answer this question im a real german guy which moved to china and knows why germans travel so much.
1. they have a lot for vacation (Vacation days paid 24 + 10 paid )
2.travel in europe is cheap, not to high taxes on flights like in china you can fly to the beach for as cheap as 25 euro, there are a lot of discount airlines in europe
3. beach and a lot of different countries are very close by (spain, norway)
4. german winters are cold, people have winter vacation so they fly to the beach
5. germans like to study abroad for their internship or for an exchange year
德國地方小,和中國一個省差不多大。
這裡假期多,時間多,德國人一不小心就出了國界,另外雖然他們中很多人只是小有積蓄,生活質量卻比較高。
所以,旅遊大概是德國全民性愛好。
德國大叔最典型的打扮是戴眼鏡,平頭,背大背包,穿Jackwolfskin,夏天涼鞋加白襪,要多屌絲有多屌絲,渾身散發出不羈的風格。^-^
去過中國的德國人,大部分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中國的美食了,回到自己國家痛哭流涕,不知道如何繼續吃屎的生活。(開玩笑)
少數奇葩,去了香港,居然天天吃麥當勞,這種品味不做評價。
每次看到德國的信息都是些利好方面啊。比如上個月看到一篇關於德國家居建築類的細節描寫,採光育水地面等等,看起來都好科學。
關於旅遊這件事嘛,我覺得但從數據上來說,也無從比較。國人現在也挺熱衷玩兒啊,你看看節假日滿大街的人頭啊。呵呵。
但是境外游的時候,我確實感覺老外(非特指德國人,也沒遇到過幾次德國人)對待旅遊的心態更放鬆,好像跟日常飯後散步閑晃一樣,沒有特別的目的性啦。純粹是過來度日度假來著。
咱們有時候就是太趕啦,有趕景點的,有趕著回公司的,有趕著玩兒的,有趕著體驗的,有趕著認識新朋友的。感覺挺單純一件事,附加值弄太多了。自然就覺得累。
德國無聊啊,德國人又有錢,美國人也喜歡全世界瞎跑。在外面玩碰到的最多的遊客就是美國人和德國人。義大利人西班牙人抱著那麼好的地方就沒心思好好掙錢再去其他地方旅遊了
很簡單,生老病死讀書生孩子都有國家包了,沒有後顧之憂,一般家庭每月收入3-4千歐,月開銷就1000多歐,多餘的錢幹嘛?玩唄。
你錯了,要說喜歡旅行,德國人沒中國人喜歡,德國人喜歡的是度假!
國小天冷太陽少,風景全國都一樣……
因為在世界上所有國家裡,德國人享有的帶薪假期最長。------好吧我承認這只是道上的傳言。
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和金錢,很多人都會去旅行的。
有錢有閑,為什麼不出去轉轉……
因為德國小,本國的旅遊資源實在沒什麼意思,有錢的地中海上買個島,沒錢的可以去非洲東南亞東南亞。一輩子要是沒去過泰國都不會被當作德國人了!
偽問題。只要是人都喜歡旅行(儘管青睞的旅遊目的地不盡相同)。無非人家有條件旅行罷了。
只說個人經歷。
每個月去房屋管理員那裡,他都對我說他工作夠了,他需要Urlaub,其實他每個星期只來工作兩天。有次他問我多久沒去旅行了,我告訴他我剛從西班牙回來,他眼睛一下子亮了,笑著問是不是只去了Shopping Mall(中國人給人的印象),我說我們去了巴塞的海灘,他興緻勃勃地跟我談了好久各個西班牙的好海灘;
還有次我跟他說剛從中國回來,他和他的同事都興奮地拉我講了好久中國有名的城市和漢字,所以說他們對異域文化還是會好奇的;
我的文學教授說,論文要不在8月前交給她,要不就明年,因為她只在上半年在大學教書做研究,下半年去Urlaub;
德國平均日照時間真的太短了,去年柏林的日照小時少得突破記錄了,久了就連不喜歡陽光的我都想去地中海晒晒太陽。西德稍微有陽光的天氣,德國人都迅速穿著比基尼躺在萊茵河畔曬太陽,等我反應過來好像變暖和的時候溫度又冷得要穿上厚外套了……
在德國最大的觸動就是德國人在任何時候都要享受生活,把生活過得有趣有品質,每家的院子,窗檯都精心裝飾,即使是貧民聚居地;周六周日大多數德國人都攜家帶狗出門到自然里,野餐裝備齊全,燒烤架音響發電機……旅行當然也是拓展和豐富生活的內容之一;
覺得作為著名歐洲工作狂的德國人一半是為了每年的假期而工作。
在德國生活了幾年,深深體會到了這一點。熱愛旅遊這點,首先肯定是人的共同愛好。一定程度上收到經濟因素的影響。但德國人愛旅遊,更多的是受到其熱愛自然的文化影響。在德國,出門旅遊是理直氣壯的休假理由。老闆不會說:啊?公司里一堆事兒,你竟然要出去玩?當然,懂得職場規則的員工還是會挑選合適的時機出遊(比如一些投行的員工。大部分崗位,就算有事也攔不住員工休假,哪怕是一些辦事機構,所以經常一個簡單的辦事流程,因為關鍵人物不在,要等上半個月甚至一個月),但無論如何,每年至少兩次大旅遊(指花費每人500歐以上,1周以上的旅遊)是必須的。每年的聖誕節和夏季,幾乎辦公室都是空的,老闆自己都出去玩了。更別提員工。
同事里有些人50歲了房都買不起,但每年旅遊卻毫不含糊,至少500到1000歐以上。放在中國這是無法想像的。德國的福利相對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注意,只是相對,德國福利收經濟影響,也在舉步維艱。但一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當前福利制度再堅持個至少二三十年問題不大。二來,德國人信教,大部分人能夠坦然面對自己的不幸),所以不旅遊做什麼呢?因為假期長。而且不出去旅遊不符合傳統會被人笑話。就像不工作一樣..
飲飽而思欲,有錢誰不愛旅行啊?
推薦閱讀:
※獨立品牌的鄉村式自助度假屋酒店在國內的發展前景如何?
※貴州有哪些不可錯過的景點?為什麼?
※英國有哪些特別的書店值得一去?
※在歐洲自行車騎行是什麼感覺?
※哪些專題類博物館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