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座前面多餘那部分是幹什麼用的?

我騎車的時候總感覺那部分是多餘的


最高票不對。。已從知乎日報下架。小編獎金要丟。參見我在該答案下的回復。

多餘那部分是爬坡用來調整重心的。爬陡坡需要座在坐墊前面。

剎車和過彎的時候坐墊是累贅,人是站在腳踏板上的,剎車是後撤,過彎是側傾,和那個鼻子一毛錢關係都沒有。過彎勉強能算是沾上一點邊,但是沒有坐墊尖一樣過彎,過高的坐墊尖還是累贅。

不太需要爬坡的速降坐墊鼻子可以做的很短,例如wtb sst。完全不用爬坡的bmx鼻子做的可以更短。


公路車鼻子比較長,山地車坐墊鼻子比較短。

我只騎公路車,所以回答公路車坐墊長鼻子的作用,其實那個鼻子是用來調整騎行姿勢的,休閑巡航的時候坐後面,加速拉扯的時候稍微往前移一點,因為加速拉扯的時候屁股一點點著力點就夠了。即使是巡航的時候,屁股稍微前後挪動一下,就能夠調整大腿肌群的發力,從而達到肌群輪換休息的目的。但是很多人把坐墊過於推朝前,導致膝蓋受力過大,因此而廢掉的事情太多了。因為往后座膝蓋壓力沒有往前坐受壓大,但是往前調會感覺好發力,於是把坐墊推到前方,於是導致往後的餘量就沒有了,膝蓋得不到休息,一發力還要往前挪,所以導致膝蓋受力更大,廢的更快。所以呢,妥善利用好鼻尖,坐墊後飄要夠,發力的時候用屁股往前挪,而不是用坐墊往前推,對你的膝蓋更有好處。


不知道樓主有沒有想過,腳蹬子不在自行車的中軸線上,一腳下去多則幾十公斤的勁,為什麼二十幾斤的車子不會倒?就算是脫把騎行,車子也能維持直立狀態而不是大幅左右搖擺?
先拿極端情況說事,不把車把,身體只有三個部位和車子接觸:兩隻腳加一個屁股。腳要向一側用力,想要抵消這個側傾的力矩,唯有靠屁股。這時有個帶鼻子的車座可以用大腿根夾住還不是美滋滋的?
回到一般情況,我們平時騎車都用兩隻手握著車把,為什麼不靠手臂來抵消這個力矩呢?沒錯,其實站姿騎車的時候,我們確實是靠手臂施力來保持平衡的,但坐姿騎行中,靠車座來控制平衡更加省力,不信你可以感受一下,看看平時騎車時雙手是不是基本放鬆的?
至於那種沒鼻子的車座,平時買個菜遛個彎倒是挺友好,一旦需要發力,你會發現根本控制不住胯下那頭左右搖擺的野驢。
當然,其它答案里說的提供更大的坐姿調整範圍也是一個方面。
至於防止剎車時滑下去這個說法,我是持懷疑態度,經常騎車的人剎車時一定會下意識用手臂支住車把來防止身體前移,甚至需要後移重心以避免前翻,所以一般來說並沒有小雞撞大梁的風險。除非這是個「腳剎」選手,只是我覺得這種情況車座已經救不了他了……


第一點
自行車座前面「多餘的部分」是用來」壓彎」的。
第一種正向就算是普通過彎技術
第二種反向算是進階高速過彎技術
第三種垂直是專門用於濕滑、砂石路面的低速安全過彎技術。


(圖片拍自《單車聖經》)
不管哪種過彎方式,其中通用的一點是:車身整體的傾斜角度是靠外側大腿壓住車座前端的小鼻子來控制的,手其實只負責車把精確控制轉向,而不是去管整個車身。手臂只掌握自行車的傾倒趨勢,而對車身傾倒角度起限位作用的是外側大腿。
如果沒有那「多餘的部分」,過彎將會變得非常危險。可以去嘗試一下用錯誤的姿勢高速過彎,比如做與圖中相反的動作外側腿彎曲內側腿下壓,這樣大腿就不能起到限位作用。直觀的感受就是車子會和手臂較勁,振動會非常大,從手臂引導車把變成對抗車把。
是不是覺得很神奇,車座的作用之一竟然是輔助轉彎。

第二點
是在急剎車的時候給身體一個滑行的緩衝空間


如果用這種車座
雖然不會摧殘隱私部位,但僅能用於低速代步,切不可用於任何娛樂和運動級別的騎行。即使用於代步,萬一遇到路邊竄出一個小孩,一個急剎車,人很可能就會向前滑掉下車座,然後隱私部位與車架來一個親密接觸。接著你就會有一種見到上帝的感覺(楊坤的《那一天》自動響起:我知道 我已經看到了春天……我彷彿感到了命運的終轉……像個孩子失去了心愛的玩具,那一天 那一天留在我心裡,已烙上了印 永遠無法抹去……生命在故意 故意和我周旋,給你一個難忘的瞬間,再不能讓他繼續永遠~~~~)

第三點
車座長一點的有利於車座中間段的彈性更好

(圖片拍自著名車座生產商VELO的產品手冊,我不知道為什麼不能立起來)

(圖片拍自著名車座生產商VELO的產品手冊,我不知道為什麼不能立起來)
公路車的車座又細又長,騎行姿勢也造成接觸位置比較靠中間。因此長一點有利於中間段彈性更好,就像長竹竿中間總比短竹竿中間要軟。即使不用多少墊料,靠車座殼體和座弓(就是車座底下那兩根鐵棒)本身的彈性,車手也能感覺比較舒服。

至於不同車型車座的「多餘部分」為什麼有長有短,請參見我的另一個回答:山地車和賽車的車座為什麼比普通代步車的車座窄很多?騎的久了屁股會很疼


題主應該不會撒手騎自行車


我小時候一直以為是放丁丁的……


難道只有我一個人認為是為了固定屁股的?有那麼複雜么。。。


補充幾點
1.在爬變態坡度時,通過改變臀部與座包間的距離,調節重心,避免前輪翹頭,後輪打滑

2.扛車。扛車時將座包懸掛在肩部,是最省力的扛車方法


一點個人觀點:

某些自行車座的鼻子起到支撐騎手身體的作用,如Prologo Nago Evo CPC,鼻子上有防滑層,可以讓騎手身體不會前後移動。


還找到有一幅圖說明車座上的壓力分布,

The Four and a Half Rules of Road Saddles

現在也有不少無鼻車座,個人感覺車座的鼻子有時也並不是必要的

還在一些文章中看到車座鼻子有利於自行車的橫向操縱。


親口嘗嘗梨子,把你認為多於的部分鋸下去,騎騎看啥感覺。


可以用來挂車。。。


tt和鐵三的坐墊就很短。


壓彎控制重心的著力點!


推薦閱讀:

TAG:自行車 | 人因工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