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喜馬拉雅山突然變為平原會給中印氣候帶來什麼影響?
從自然科學的角度分析。 下面有人說會導致頻繁的地震,沙漠化等。若可以,請就氣候變化、地質變化等角度具體說明
當人們討論青藏高原的時候,著眼的大多是它的地上部分,比如這個樓里已有的大多數回答。地上部分作為地表巨大面積高隆起,對地球風帶有一定的影響,進而影響我國西北和東部的整體氣候格局——這一點不再累述。但只有少部分人意識到:青藏高原不僅是個海平面之上的正隆起,它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負隆起」——指它在地下也具有巨大的厚度——是的,腳下的大地很複雜,青藏高原區的地殼是異常厚的。
地殼的平均厚度在17km,洋殼區厚度小為幾個km,高山、高原區則厚度巨大,最厚可達到70km。
在繼續開腦洞討論青藏高原地上部分意外消失之前,我們先看看加拿大的哈得遜灣。這個巨大的海灣最近發生的最重大地質事件是末紀冰蓋的全面退縮。冰蓋巨大的重量快速消失後,哈得遜灣從原本位於海平面以下120米處的起點,以每年3-5cm的速率(現今!)開始回彈。最近15Ka(低調錶示這是千年的縮寫)里,哈得遜灣地區上升了300m。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遙遠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最近的10Ka里,這一地區上升了250m,現今速率是一年上升1cm。
這是里涉及到地殼的重力均衡原理——可以簡單的理解為輪船的吃水深度,不做展開。
上面那堆數據意味著什麼?如果你知道青藏高原在地史上的隆升速率是每年以幾個毫米計算的,就會驚嘆一聲wow了~目前最快的喜馬拉雅山地區,隆升速率不過1cm/a(張青松,1991),比起哈得遜灣的抬升慢了幾倍(上圖右邊的的隆升速率只是一家之言,僅作參考,網路圖源,我也不知道是啥人啥文章里的……)
(上圖右邊的的隆升速率只是一家之言,僅作參考,網路圖源,我也不知道是啥人啥文章里的……)
而哈得遜灣的重力均衡建立在冰蓋的壓沉之上,換成平均高度4000+m的、密度是冰數倍的岩石壓沉的青藏高原呢?可以有理由認為,地表以上部分全面、瞬間消失的青藏地區,將出現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快最劇烈的垂直抬升活動——想像一下一座海里的冰山被突然消去海面部分以後將會發生的故事。這又意味著啥?
哈得遜灣是一個地震多發區,因為它的快速隆升(年均3cm)。但哈得遜灣地區經過15Ka的抬升,已經抬升了300m,還將繼續抬升80m——總共380m而已。而青藏地區,消去4000m+的岩石,隨之而來的將是急速的地殼抬升。在加上原來就有的印度次大陸不斷北進引起的較快抬升(總計十幾至數十厘米/每年的速率),總量可能高達數千米才能重新達到重力均衡。加上減薄的地殼會變得更脆弱,這會意味著長達數萬年的地震爆發期、現有斷裂系統的全面活化、河流(如果還有河流的話)的頻繁破壞與重建、熱泉系統的四處開花、劇烈岩漿上侵等可以預想到的地質活動。
(在可預見的將來,印度次大陸還是會不斷爆歐亞大陸的菊花)
(在可預見的將來,印度次大陸還是會不斷爆歐亞大陸的菊花)
換成人話,就是一場可怕的生態災難和連綿不絕的地質災害。岩漿及熱液活動會釋放多少溫室及有毒氣體進入大氣,我已經想像不出來了。
再然後,在幾個Ma(有逼格的「百萬年」)之內,一個全新的青藏高原會重新長出來,妥妥的~
最後提句無關緊要的:人類除了會感受到變頻繁的地震和火山活動外,似乎也不會被這樣快速的地質突變改變多少——百萬年太久,只知朝夕:對人類的短期影響可以忽略,但長期來看,絕對會影響人類這一物種的演化——不過那時候要麼已經滅絕,要麼已經滾粗太陽系了~
so~好像也沒啥意思嘛
按我的理解題主想說的可能是青藏高原吧。
(只去掉喜馬拉雅山這個……對我國氣候特徵的影響估計不會很顯著,而且題主也沒說是腫么個去掉法,所以我妄自揣度了一下,就當是把青藏高原地區的平均海拔高度改作那一塊地區的平均海拔。這項工作大氣科學領域裡的學者們利用數值實驗早就做過了,關於青藏高原天氣動力學研究70年代就出書了已經,題主不嫌麻煩可以google上搜一下以吳國雄院士為代表的的文章,他們都是利用數值實驗做的研究,我還只是在剛開始上專業課的本科生,只會定性的解釋一下)
大三上剛上過天氣學原理,可以稍微回答一下了。
我國氣候特徵最明顯的應該是季風了,青藏高原對我國的氣候的形成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是我國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
要推測青藏高原消失對中印氣候的影響首先要從青藏高原對影響我國的天氣系統的影響入手(黑一下阿三),而這又是大氣科學領域裡我國獨有也是一個十分巨大的課題。本人才疏學淺,也只能按我理解的說個大概。
青藏高原對於天氣系統形成和發展的影響可以分為動力作用和熱力作用兩個方面;
動力作用:
1.地形阻礙作用:青藏高原的高大地形可以抽象理解為光滑地球表面上突出的點或者台。由於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相當於對流層中層(大約500hpa位勢高度,相當於5500米的高空),因而青藏高原對對流層高層(大約100hpa)的西風環流動力作用不明顯,主要影響的是西風帶對流層中層的長波槽脊系統,起一個阻礙和切斷的作用:阻礙來自高原以西的中低緯的西風,使西風南北分流。其中,北上到高原北側的氣流由於地轉偏向力和摩擦的共同作用流速減慢質量輻合利於形成反氣旋的高壓系統,當它和高原以北原有的高壓疊加可形成強大的高壓脊系統時,利於極地的冷空氣南下入侵我國,冬季容易形成寒潮等強冷空氣活動,夏季與西南季風以及副熱帶高壓配合在我國東部冷暖氣流交匯形成大範圍的雨帶;南下的氣流由於地轉渦度的增加有利於形成低壓系統(如印度,孟加拉灣上空常現的低壓槽) ,低壓系統繼續東移則在低空出現氣旋性的低壓渦旋,顯著增強了向我國輸送來自孟加拉灣的水汽的西南氣流,進而影響我國西南地區甚至整個長江流域的降水, 這種因青藏高原地形作用在高原南側形成的低壓使西南氣流顯著增強,使東亞夏季風加強北伸;
2.上面說了青藏高原對對流層中層西風的阻礙和切斷作用對我國冬夏天氣形勢和西南水汽輸送的影響,此外如果氣流強度足夠大可以越過高原,那麼在迎風坡氣流上升輻合利於形成高壓反氣旋,在背風坡氣流下滑輻散利於形成低壓氣旋,一般高壓穩定對應好的天氣現象,如晴天乾暖少雲,而低壓不穩定易產生突發性降水。另外若水汽充足則易在迎風坡發生降水,如攜帶大量印度洋水汽的西南氣流在高原迎風坡抬升凝結致雨,對應印度的雨季。
熱力作用:在夏季,由於感熱釋放等因素,青藏高原相對於周圍是熱源,這使得海陸的熱力對比增強,使得西南季風得到加強;另一方面熱力作用產生的對流活動旺盛,上升運動強烈,在對流層高層(因為青藏高原在豎直高度上本身就佔據了對流層中下層)可以形成行星尺度的強大熱力性高壓--稱為南亞高壓或青藏高壓。南亞高壓的高壓中心的東西變動和南北移動通過影響其下層的副熱帶高壓影響到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在我國的南北位置,進而會改變夏季雨帶的南北位置(雨帶一般保持在副高脊線偏北6至7個緯度的位置),所以南亞高壓通過影響副高與我國的雨季的起止和雨帶的南北位置變動有間接的關係。
另外,青藏高原的大地形作用也使得歐亞大陸上與副熱帶高壓對應的緯度帶上的空間為高原山脈所代替,使得副熱帶高壓不能肆無忌憚地深入歐亞大陸,我國東部和南部沿海地區以及印度半島始終在副熱帶高壓的邊緣擺動的範圍內,雨水豐盈,孕育了長江流域和恆河流域的早期文明。(文明什麼的純屬個人YYXD)
如果青藏高原消失,那麼地形阻礙的動力分流作用消失,原高原北側的高壓脊強度減弱南退,冬季風的緯向度增加而經向度減小,即我國北部大部地區冬季季風更偏向於西風的可能性會增加;由於阻擋作用的消失,印度夏季風北上增強,中亞地區的乾旱會有所緩解,而相應的原高原東側的東亞夏季風減弱南退。另一方面對流上升的熱力作用消失,使得海陸熱力對比減弱,因而相對高原存在時,東亞夏季風和印度季風的強度都會有一定的衰弱。
--------
以上就是我能力範圍內對這個問題的解答了
-----------
回去查了一篇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吳國雄院士的文章,題名為《青藏高原加熱如何影響亞洲夏季的氣候格局》(手機碼字就不帶傳送門了)
這篇文章里對青藏高原的熱力作用對東亞夏季氣候格局的影響做了詳細的研究,在這裡我想說的關注的重點在於:在一個運用用氣候模式進行模擬的敏感性實驗中,設計了一個無地形的對照組,模式運行出來的結果顯示:有無青藏高原,除去一些細節的差別,季風區的大致分布是一致的,這說明在亞洲季風的形成中海陸分布的作用是第一位的;而考慮高原地形得到的結果是對高原東南側和孟加拉灣的強降水中心更加逼真符合實際,因此文章認為,在亞洲季風的形成中高原的作用是第二位的,但沒有青藏高原的存在,不會形成「現代」的亞洲季風。
--------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有一定幫助
作為學習大氣科學的,這個是我們的領域啊。
關注這個問題都有幾個月了,也沒見過滿意的回答。我今天突然有點興緻,就先寫一下吧。怎麼講呢,這個問題目前我還沒有看到有定論,時間有限,先稍微回答一下,日後再來補充。
本科有一門課程叫做《天氣學原理》,其中有一章叫做青藏高原氣象學。其中對於青藏高原的氣候效應有著較好的論述。分成了動力和熱力作用兩種。具體的公式我就不推導了,爭取淺顯易懂的講明白。
在全球的中緯度地區是盛行西風的,青藏高原的動力作用就是說由於青藏高原這種高大地形的存在,使得這個西風分成了南北兩支,分別從高原的南北繞過去繼續向東運動。而在北半球,向北的氣流會帶來較多的降水(原因先不講了,公式也不推導了,很長的。。。),向南的氣流會導致乾旱(與西伯利亞高壓南下不是一回事)。於是,南支氣流再繞過高原後的向北的氣流上,由於還可以攜帶大量來自印度洋的水汽,故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產生大量降水。
在20世紀50年代,葉篤正院士(就是獲得了最高獎的那個,也是青藏高原氣象學的開山鼻祖之一)和Flohn等就分別發現青藏高原在夏季以其獨特的方式直接加熱於對流層中部, 成為一個強大的抬升的熱源。也就是說熱力作用,是指的青藏高原地區由於地勢高聳,夏季是個巨大的熱源,導致了強烈的上升氣流,影響大氣環流,從而影響我國的降水分布。反之,冬季是個巨大的冷源,下沉氣流強烈。由於中國水汽來源的大部分是印度洋(不是太平洋!)。所以如果青藏高原消失,我國的降水會減少,這也就是我們民間所講的,由於青藏高原的存在使得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成為了全球同緯度地區唯一的一個魚米之鄉。
然而,在一次學術報告中,吳國雄院士也提到了這個問題,這也直接顛覆了我一直以來對於該問題的理解。他講,青藏高原的熱力作用使得大量的水汽被從低緯度地區抽取上來了(也就是剛才講的那個上升氣流)。如果沒有了青藏高原,水汽不會推進到這麼北邊的地方。
但是,這個問題目前還存在著爭論。比如在國內大氣界比較著名的2010年Boos and Kuang在《Nature》發表的提出了不同觀點的文章,以及吳國雄院士在Sci. Rep.做的反駁。其中都涉及了用大氣的數值模擬進行的講青藏高原去掉的實驗。
還有很多其他的方面的。比如大陸有很多人都在做青藏高原冬春季的積雪,通過改變該地區的感潛熱以及地表反照率從而改變大氣環流,來對東亞地區的降水產生影響。但是,這些研究還很初步,還存在很多的問題。
哎呀,真的沒有時間了,先備考去了。改天再來詳細解答。好多事情的機理還沒有講清楚,要真的闡述明白,是能寫一本書的。其實已經有這個領域了,就是叫青藏高原氣象學。
葉篤正, 高由禧, 周明煜, 等. 青藏高原氣象學.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79. 278
Guoxiong Wu, Yimin Liu, Bian He, Qing Bao, Anmin Duan Fei-Fei Jin, 2012: Thermal Controls on theAsian Summer Monsoon. Nature_Sci. Rep. 2, 404; DOI:10.1038/srep00404.
Boos, W. R. Kuang, Z. M. 2010: Dominant control of the South Asian monsoon by orographic insulation versus plateau heating. Nature 463, 218-223.
這個問題葛大爺在十年前就說過,自行回去補腦
這個問題可以參考我之前的答案:
如果珠穆朗瑪峰炸開個口子,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 知乎用戶的回答
簡而言之,如果吞併印度對於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
有興趣可以看一下。
如果吞併印度,我們就掌握了這顆星球上將近一半的人口,擁有全世界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並且將接觸到印度洋和太平洋兩大洋。將整個東南亞攬入懷中。
東亞將作為後院而存在。東南亞以及澳大利亞成為我們的資源產出。控制面積幾乎有三分之一個地球。而且這個位置是熱帶與亞熱帶地區,農產品極其豐富,並且已經深耕以千年計。
海洋資源豐富,石油礦產遍地都是。
美俄歐聯手或可與我天朝一戰。
藍星統一指日可待!我高中是學史地的,這個問題我們討論過,當然未必正確:如果喜馬拉雅山或者青藏高原消失,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可以深入內地和西北邊陲,乾旱缺水情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伴隨植被,土壤等的變化,當然青藏高原一下子消失的話,這些氣候巨變很可能帶來災難,如果緩慢變化的話生態環境應該可以承受。以青藏為源頭的河流將消失,甚至長江黃河的水文都可能巨變。同時西南季風與太平洋東南季風同時發生作用的話,汛期將更長更猛。對印度來講,其氣候主要靠青藏截留氣流形成降水,如果青藏消失,印度將更加乾旱。
充滿喜感的印度人在東北玩泥巴。
聽我初中地理老師說的,喜馬拉雅山脈像一個大錐子,在附熱帶高氣壓帶上捅了個窟窿,所以中國的附熱帶高氣壓帶都是雨米之鄉,如果沒有了喜馬拉雅山,參照地球其他同緯度地區,那魚米之鄉就變沙漠了
說這話的牟其中當年還說過,要發60多個衛星上天,把地球包圍起來。我們這代人都知道他,牟靠販速食麵牙膏到俄羅斯換回幾架運輸機,狠賺了一筆。自此以後此人的想像力變本加厲。不過之後他基本虧錢,最後也因為這些進了監獄。崇拜老毛,連髮型都一樣,堪稱一代毛粉。
馮小剛當年還沒名氣到處找資金的時候,牟號稱要投大筆資金支持國產電影事業,拉著馮和一干其他電影人一頓忽悠,年少的馮和其他人那會把他當神一樣膜拜並歡快舔菊。馮後來在電影里用了他的原話。
這人現在在監獄裡,貌似自己也不願意出來。你說他說的話靠譜么。
說實話我本人還是很佩服他的一些特質,比如這廝那種敢與天爭的傻逼勁兒。現在的一些商界精英的個人營銷跟他比起來還要差幾個量級。因為除了帶有魔幻色彩的想像力,更重要的是當他吹牛逼的時候他首先自己相信了這些牛逼是真的。。。
那幾架飛機成就他也毀了他,牟是改革開放初期一部分中國商人的縮影,很有黑色幽默風格。做了個圖先發上來
- 因為題目只是指喜馬拉雅山(棕色所示),然而,幾乎平行的,岡底斯山在喜馬拉雅上北面。而我們可以看出棕色先的南面因受西南季風影響,水汽被迎風坡抬升形成降水,因此綠色植被較多。
季風示意圖如下
季風示意圖如下因此形成了這樣的氣候分野,其主要原因大概是因為
因此形成了這樣的氣候分野,其主要原因大概是因為海拔影響了溫度和降水如果喜馬拉雅山消失了,氣候分野大概會變成這個樣子,如下圖:
如果喜馬拉雅山消失了,氣候分野大概會變成這個樣子,如下圖:於是降水變化大概就會變成這個樣子
我的天吶,題主成功命中16年南信大氣象學考研複試面試題。
「這是喜馬拉雅山脈,這是中國的青藏高原,這是尼泊爾,山脈的南坡緩緩的伸向印度洋,受印度洋暖濕氣流的影響,尼泊爾王國氣候濕潤,四季如春,而山脈的北麓陡降,終年積雪,再加上深陷大陸的中部,遠離太平洋。所以自然氣候十分惡劣。如果我們把喜馬拉雅山脈炸開一個甭多了就50公里寬的口子,世界屋脊還留著,把印度洋的暖風引到我們這裡來,試想一下,那我們美麗的青藏高原從此摘掉落後的帽子不算,還得變出多少的魚米之鄉啊!」-----劉元
感覺這樓歪的的厲害,還有這題目太大了,寫個論文都不夠。
我不是學地球物理和氣候的,說點自己的猜測。
不知題主所說喜馬拉雅山突然消失後形成什麼樣的地形?不過我覺得樓主應該問的西藏高原地形變化後的影響,畢竟只有一座山的變化對地區氣候的影響是很小的。
如果是平原的話,西藏地區的南部地區的氣候應該和印度接近,降雨量增大,適合糧食種植,北面由於失去了高山雪水的灌溉,塔里木盆地的沙漠化會擴大,國內的大部分長河流、印度半島的部分長河流及中南半島的河流源頭消失,導致河流斷流,影響河流周圍的植被和糧食種植及民眾生活,工業停產,最終導致人口大遷徙。沙漠化進一步擴大。由於印度受印度洋氣候影響,該類影響會較小。總體來說,西藏高原地形變化對我國的影響是很大很大,中南半島的民生會受到摧毀性改變。還有很多很多,想了頭痛,樓主自己想吧
樓主很喜歡動腦筋為國家和人民操心費神,很值得讚揚,樓主辛苦!
當年在學校圖書館借過 天地人論壇 系列圖書中的一本。天地人論壇,或許叫別的名字,記不清了,是一幫民間科學家(簡稱民科)搞出來的原創思想交流和發布平台。這本書裡面好像有提到過從渤海開渠,引海水經過華北平原,內蒙古高原,最後進入戈壁的計劃,的可行性論證。說的是開放性的渠道,有防水層、水壩和巨型抽水機的運河。開到這個設想之前我也想過一個類似的設想不過是地下引海水,海水在隧道中自東向西逐漸向下流動,到戈壁或者新疆的沙漠時候已經在地下幾千米的位置了,後來考慮到這種深度的地下隧道開挖和維護是十分困難的,中途可能會遇到地震帶,熔岩區等等。
類似的工程設想還有北京遷都,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當然還有老牟的喜馬拉雅山改造,都是工程量巨大,投入巨大,對自然生態和氣候影響巨大的工程。當然,在中國這樣一個神奇的國度,這樣如此科幻的土地上,三峽可以建設,南水北調可以建設,為什麼喜馬拉雅山不能炸呢?完全有可能啊同志們!
我個人沒有氣候地理歷史環境方面的專業背景,在此說說自己的思考。
印度方面,乾濕季更加分明,其他就不知道了。
季風氣候
好像南方氣候會發生逆轉。
那中華水塔也就沒了吧?
導致沙漠化 出現極端氣候
去掉喜馬拉雅山 題主好瘋狂…… 印度人得瘋了 藏族也得瘋了
不說中印 連地球都要完蛋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前些年熱議的全球變暖問題現在幾乎沒有人提及了?
※是否可以從氣象學和地理的角度解釋乾冷和濕冷的區別?
※三分之一的中國都高溫,為什麼 2013 年夏天格外熱?
※為什麼感覺 2015 年 7 月初這麼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