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設計作品中,椅子佔了多數,是媒體著墨過多帶來的錯覺,抑或確實如此?

如果北歐設計師的確十分鐘情於設計椅子,有什麼道理可循嗎?


很多傢具設計師,甚至建築設計師都鍾情於設計椅子,我覺得不僅僅是北歐的設計師吧。
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 日常生活中,除了床,人們與椅子接觸的時間基本是最長的。 椅子的舒適性,功能性因此都很重要。椅子能影響坐在上面的人生理狀態:是緊張的還是鬆懈的。椅子還能影響坐在上面的人對周圍人的感覺:是被控制的,還是控制別人的。所以椅子設計可以探究的方向很多,自然就吸引了大量設計師來設計。

2. 椅子需要滿足各種需求;就餐的時候的椅子,工作的時候的椅子,看電視的時候的椅子,梳妝打扮的時候的椅子,在戶外的椅子。對一些人,他們需要能顯示出地位的椅子。而對另一些人,他們可能需要能顯示出品味的椅子。不同需求多了,也意味的不同的審美,不同的價位要求,這個設計領域自然就紅紅火火。

3. 在一個建築中,或者一個房間中,椅子是非常必須,而且椅子的存在感特彆強,一方面是因為一般椅子都會處於空間的中間或者牆邊可視處,另一方面椅子是和人接觸的,所以進入空間的人們自然而然會對椅子產生關注。
椅子因而就像建築物里的雕塑,是建築物的裝飾,有時甚至有點睛的作用。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控制欲非常強的建築師,會為自己心愛的建築特別設計一些傢具搭配。 @yolfilm 提到的密斯·凡德羅設計的巴塞羅那椅子,就是在他設計了巴塞羅那國際博覽會的德國館之後,覺得沒有傢具能搭配自己心愛的建筑後設計的。所以椅子無論是在建築設計,還是室內設計中都非常重要,這大概也是椅子設計非常多的一個原因。

上圖為巴塞羅那國際博覽會的德國館

上圖為巴塞羅那國際博覽會的德國館

上圖為德國館內的巴塞羅那椅子

上圖為德國館內的巴塞羅那椅子

下面這張圖只是想說,這個空間如果沒有那兩把黑色的椅子會是多麼的單調呀~


再介紹幾個我非常喜歡的傢具設計師設計的椅子,Hans J. Wegner,他設計的椅子充滿了迷人的線條。
1. Wegner Wishbone Chair


2. Wegner Shell Chair


3. Wegner Wing Chair



另外,喬幫主這種控制狂人也是對椅子情有獨鐘的。其實他的每次蘋果發布會,他都會用他的珍藏 - 柯布西耶設計的GrandComfort. ( @yolfilm 介紹的第一把椅子)。喬幫主應該也想用椅子體現自己對柯布西耶設計現代主義的設計理念的追求。哈哈,再次說明椅子的重要性~


雖然幾位知友已經說得很多了,但是還是按捺不住貼自己的答案,因為剛好對北歐的設計一直在學習和研究,題主的這個問題,如果要展開來回答,幾乎涉及到整個北歐傢具設計的根源與靈魂,所以我特別感興趣。
========================================
事實上我並不確定北歐設計中,椅子是否佔了多數。這個太難證實,設計的產品類別太多太多了。平面、包裝、工具、交通工具、建築、電子數碼、通訊。
我稍微看了,就放棄證實這個說法是否確實存在了。
北歐的造紙業、包裝特別發達,錫箔紙就是北歐的國家發明的,其造紙和包裝業的發達也必定成就一些平面、廣告、零售包裝的著名設計師和作品,單看北歐中瑞典的瑞典,擁有跨國公司最多的國家,瑞典利樂公司(液體包裝,中國95%的液體飲料包裝由其生產)、宜家家居、HM、前愛立信、前沃爾沃汽車、伊萊克斯電器、薩博汽車、柯尼賽格汽車。

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北歐設計的傢具中,名椅確實很多。
我們先撇開問題中的定語「北歐」,因為我們先要證實椅子在傢具的品類中是否那麼受關注、為什麼那麼受關注。

椅子在傢具中屬於基本款中的基本款

其在傢具中的地位,與它的使用功能、需求、使用時間有莫大的關係,當然還有附加的身份地位這些。

實際上在中國就坐而言,就有跪坐(通常說的席地而坐,或者有個墊子)蹲、盤、坐。座具有坐墊、凳、椅、座、位。不同階層和身份,是有嚴格區分的。

人類保持姿勢,最頻繁的有三種:立、卧、坐。因為這是能長時間保持的姿勢。

人類的身體結構和力學原理實際上並沒有進化到非常合理的狀態,在時間坐標上來說人類進化到站立行走時間並不長,相對對於四肢動物,進化到倆肢站立、行走運動,禽類要比人類成熟得多。
所以站立也是種容易疲勞的姿態。

人類需要椅子,是因為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是不得以的。需要椅子的姿態是在站和躺之間的妥協。這種強烈的需求下我們可以輕易的估算人類是有多少時間在椅子上渡過。

我們假設一個人23開始工作60歲退休。
(60-23)*365*24=324120小時
每天工作8小時,我們算他每45分鐘休息10分鐘,就算每天工作時間內有10個10分鐘的休息,其他時間應該基本都在椅子上。那就還有6個小時20分鐘在椅子上。
然後早餐20分鐘在椅子上;
上下班途中30分鐘在交通工具的椅子上,一起一個小時;
中晚餐40分鐘在椅子上;
在家娛樂電視機或電腦前2個小時。
6個小時20分+20分鐘+1個小時+1個小時20分鐘+3個小時=11個小時
我們姑且算此人每月工作22天,22天*12月=264天;
(60-23)*11*264=107448小時
這樣,此人37年內最少有33%的時間在椅子上。注意是按一天24小時算。如果不算睡覺的時間這個百分比是49.7%,也就是醒著的狀態1半時間在椅子上。
對於宅、碼農這個比例肯定更多吧。
長期以來人類對椅子的關注實際上已經成為一種潛意識。

不光是北歐在全球範圍椅子都是最重要的傢具,大家都會去關注,正因此一個好的椅子設計更容易博出位,更容易傳播。

與其說

為什麼北歐的設計作品中椅子佔了多數了?

實際上是為什麼那麼多名師設計的椅子都出現在北歐?

北歐傢具設計的崛起,不能單獨割裂出來分析,其傢具設計的崛起實際上是整個北歐設計崛起的一部分。標準化工業生產,形成批量製作,形成廣泛使用的人群,成就名品,成就設計大師,這是其中的規律。而成就設計大師需要夯實的基礎與環境背景。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些北歐的大師是在怎麼樣的背景下成長起來的。

北歐傢具設計登陸世界舞台,實際上是從20世紀上半頁開始。
我們北歐傢具設計崛起的從時代背景、發展基礎分別來看。

一、時代背景
上個世紀末歐洲從農業型社會轉向工業型社會。城市規模急劇膨脹,另外由於體力勞動者和辦公室職員兩個新的階層的出現,人們的社會意識增強,兩個階層的人都要求為他們提供的服務支付工資。簡單說來,也許這就是現代消費社會產生的原因。當滿足了吃飯、穿衣、住房和取暖等生活必需品的開支後,人們還要購買傢具,這個需求儘管起初很小,但卻為家具行業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當人們從狹小的單元房搬進較大的公寓和郊區的獨立式住宅後,家具行業才真正起飛。家具行業的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在20年代,這時公共房屋工程上馬,獨立式住宅開始出現,第二階段是在50年代,公共房屋和獨立式住宅遍布城鄉。這一發展隨著人們知識水平的提高,出現了一種嶄新的住房文化,人們開始需求高質量且使用的傢具。

一戰和二戰期間工業發展迅速,(挪威一戰中保持中立,二戰被德國佔領;瑞典一戰中立,二戰中維持中立,芬蘭1917年獨立,二戰捲入戰爭;丹麥一戰中立,二戰前期中立,1940年德國進攻當日即投降,破壞相對小),北歐國小民富,當其他國家將工業技術、材料革新應用于軍事、航天等大型工業時,北歐早已經更多的應用到民間建築、傢具、家居生活用品的設計中。但是北歐的設計並不是如同英國那樣受到工業革命壓倒性的影響,北歐設計基於新材料上多了一分人文特性,即使使用大工業的金屬和其他新興材料也不會讓人有純粹的工業品感覺。

我們幾乎可以肯定的說,在人類歷史上,每一次材料和技術的提升和革新都會成就一些名傳青史的設計,同樣也會成就大師。

Alvar Aalto
則被稱為文藝復興式的全才人物,他以其罕見的設計才華掀起了傢具設計的一場革命。他採用彎曲的膠合板取代鋼管來製作傢具,使作品具有深遠的生態學的意義,作品Paimio創作於1931年,當時是為了在療養院療養用的,至今還在生產使用,可見其設計生命力之強。

庫卡波羅Yrjo Kukkapuro
的設計的鼎盛時刻是在60年代之後,尤其是他的玻璃鋼材料及塑料材料傢具,成為60年代產量最大的種類。難能可貴的是70年代後,庫卡帕羅開發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簡潔高雅而又符合人體工學的現代辦公傢具,從而徹底打破了長期以來辦公傢具原始、笨重的風尚。

二、基礎。
北歐傢具設計底蘊很強大:
1、早期傳統的工匠協會在北歐非常成熟
如:

丹麥傢具設計傳統可追溯到450年前。1554年, 一些傢具師創立了哥本哈根家具行會協會,其目的是開發製造高質量的傢具和培養高水平傢具師以維護本行業的市場。
丹麥傢具協會1928年開始,由傢具師行業協會舉辦的,每年一次的秋季傢具展覽會。在展覽會上,青年傢具設計師們可以從已有的傢具師協會中尋求合作夥伴,以便開發新型傢具。就是在這樣的展覽會上,丹麥設計師們如:漢斯?韋格納;奧勒?布斯切爾;芬?尤爾;博格?摩根森;阿納?雅格布森等在事業上取得了突破;也正是通過這樣的展覽會,在二戰結束後的一段時間裡,特別是在美國市場上,人們看到了丹麥傢具設計風格——丹麥時尚。

2、傳統的工匠傳承的師徒體系很成熟 名師名徒一代出一代的世界大師。
例舉一部分師承關係如:
凱爾 克林特(Kaare Klint 1888-1954)===》芬·居爾(Finn Juhl1912 - 1989 )
===》安恩.雅各布森(ArneJacobsen 1902--1971)
===維納·潘東
Verner Panto 1926-1998)
===》漢斯. 瓦格納 (Hans Wegner)

凱爾 克林特(Kaare Klint 1888-1954)
丹麥現代傢具的開山鼻祖,被譽為「丹麥傢具設計之父」。 1924年,柯林特組建了哥本哈根皇家藝術學院的傢具設計系,並長期出任教授及系主任,面目全新的丹麥設計學派也由此而來,他的設計也大受中國明清傢具和英國鄉村傢具的影響。 凱爾﹒柯林特(圖18)是丹麥現代傢具設計開山鼻祖,他善於將現代生產技術與歷史傳統結合起來。1917年,柯林特成立了自己的設計事務所,主要從事傢具設計。在這期間,他致力於協調人與傢具的關係,並取得一定成果。1924年他受命建立哥本哈根皇家藝術學院傢具設計系,並在之後的時間裡培養出眾多影響整個世界的傢具設計精英,如穆根斯﹒庫奇,布吉﹒穆根森,漢斯﹒瓦格納。從此,丹麥設計學派形成並得到巨大的發展。柯林特所處的時代是國際主義設計風格盛行的時代,鋼管及鋁合金等現代材料已經取得壟斷地位。柯林特沒有隨從潮流,他在注重功能的前提下,吸收歷史中任何地域的傢具設計中有價值的養分。使人們意識到功能良好的傢具同樣能做到具有人情味和文化味。同時,他依據本地大眾在特定的生存環境下對傢具要求,採用傳統的自然材料製作傢具,充分滿足了當時當地人對傢具的需求。他的設計元素以中國明代傢具和英國十八世紀鄉村傢具為基礎進行改造,取其精華創造出功能合理,造型經典的傢具。
被譽為丹麥第一功能主義設計大師,其突出的設計原則就是取法傳統。

他的教學是與研究古代傢具實例緊密結合的,他和學生們測繪古代優秀實例,如英國十八世紀鄉間傢具和中國明代傢具,但在設計中並不單純模仿,而是儘可能取其合理因素加以採用。這使他的學生們受益匪淺。

芬·居爾(Finn Juhl1912 - 1989 )
凱爾·克林特的學生

他的工作的先鋒性是很少人能達到的。特別是Juhl風格中區分了廣泛的結構構件而增添了傢具中持張力和支撐力的元素。他的品牌傢具中,描述了「負荷」和「被負

荷」 的關係。我們可以從椅子結構工程和椅面,椅

背和扶手中看出這些文微妙的關係。他最偉大的發明

是座椅面的 「浮動」,時常和表現承重的

木頭-負荷成份形成強烈的對比。

安恩.雅各布森(ArneJacobsen 1902--1971)
凱爾·克林特的學生,20世紀丹麥著名建築師。

雅各布森作為一個著名建築師,同時也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工業設計師,他將自身對建築的獨特見解延伸到家飾品,他的傢具不僅顯示了他對人類生理上舒適所需要的因素的深切理解,同時也表明了一種對於美的洞察力,因而摧生出如長著三隻細腿的螞蟻椅(Ant Chair)、蛋椅(Egg Chair)、天鵝椅(Swan Chair)、The Oxford chair等曠世之作。

維納·潘東
Verner Panto
1926-1998)

潘東是安恩·雅各布森的助手,因此雅各布森的藝術氣質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方法深深影響著潘東。他參加了雅各布森的許多開創性的設計,包括著名的「蟻椅」。
維納·潘東與保爾·雅荷爾摩、娜娜·帝賽爾並稱為「丹麥設計怪傑」,因為他們的設計於克林特開創的丹麥設計風格幾乎毫無關聯。潘東一生的設計驚

世駭俗,其前無古人的設計語言,對色彩的極

端使用,以及對最新材料的大膽嘗試,使潘

東的設計永遠無法代替。

漢斯. 瓦格納 (Hans Wegner1914-2007)
漢斯. 瓦格納 ,生於丹麥,1936年瓦格納去哥本哈根的工藝美術學校學習。
二戰期間,瓦格納進入雅各布森建築事務所(安恩.雅各布森(ArneJacobsen 1902--1971)工作,主要負責室內和傢具設計。

北歐開始基本沒有獨立的室內設計專業,很多建築設計事務所對建築設計都會做整體設計,包括傢具、陳設、甚至細緻到紡織品。
比如著名的雅各布森建築事務所(安恩.雅各布森),其本人是20實際丹麥著名建築師,但同時又是工業產品與室內傢具設計大師。雅各布森是第一位將現代主義設計觀念導入丹麥的建築師,在他將現代主義和傳統工藝、材料運用到建築的同時,其風格對他的傢具設計有同樣的影響。其建築設計事務所的設計內容本身就包括傢具、家居產品的設計。維納·潘東、漢斯. 瓦格納 等及時傑出的傢具設計師都曾經在他的設計事務所工作過,(太可怕了=。=)。

綜上所述,許多著名傢具的誕生是伴隨在標誌性建築的誕生的,標誌性的建築無論在設計風格、功用、材料上都具有一定前瞻性,建築設計師為實現其一體性,通常會自己設計與其風格統一的傢具、家居產品搭配,而這些著名的建築標誌性具有更大的曝光性,其中的傢具也就更加容易進入世人的視野。當然,這與這些設計事務所完整設計內容和設計師強大的設計能力和基礎是分不開的。
雅格布森早起作品:

他的第一個非常著名的整體建築作品北歐航空公司在哥本哈根的皇家旅館,雅各布森為這個建築進行了室內到外的整體設計,包括從紡織品到雕塑風格和室內裝置,以及燈光設計、煙灰缸和刀叉餐具等產品設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天鵝椅」和「蛋殼椅」,這2張椅子和他早期的「螞蟻椅」一起成為20世紀的傢具經典之作。

雅格布森晚期代表作品:

英國牛津大學的聖凱瑟琳學院,他為這座學院建築進行了總體設計,並設計了專門的傢具,用單曲線層壓板的系列高靠牛津椅子,具有麥金托什的風格設計,成為建築空間中室內分隔藝術裝置和雕塑作品。

3、工業設計協會、高等設計院校都熱愛傢具設計

1904年在丹麥成立的Georg Jensen
丹麥
皇家藝術學院
還於1770年在哥本哈根創建了傢具設計學校,學校的目的是培養學徒工,讓他們描畫和學習大師的作品——這可以說是世界第一所系統地培養傢具設計者的學校。
瑞典是在斯堪的納維亞國家中最早出現自己的設計運動的國家,早在1845年瑞典便成立了工業設計協會,這個組織的功能與德國的工業同盟類似。
挪威一個最忠實於傳統的國家。設計起步較晚,借鑒他國成功經驗,「站在巨人肩膀上」,形成別具一格的挪威現代傢具。
奧斯陸國立工藝美術學校,在挪威傢具業的發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56年畢業於該校的阿達爾(Torbirn Afdal 1917—)便是當今挪威傢具界的權威人士,他為挪威傢具奠定了國際地位。

4、北歐傢具設計享譽世界,歸功於一批熱衷於精美設計和擅於使用有才幹的設計師的傢具製造商。

在50年代至60年代,丹麥傢具設計取得了更大的發展,由此使傢具出口大量增加。丹麥傢具生產是以手工傢具為開端的,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傢具生產呈工業化趨勢,這一趨勢影響著傢具師們的設計方式。這一時期最好的樣板之一就是設計師兼教授阿納?雅格布森著名的被稱作「螞蟻」的作品,這是1951年他為諾費?諾迪斯克的新藥廠設計的流動餐廳的座椅。這種椅子是他與傢具商弗里慈?漢森合作製作的。最初,這是為工業大批量生產而設計的。幾年以後,1957年,阿納?雅格布森為弗里慈?漢森公司又設計了一系列的「螞蟻」椅子,即所謂的7誓系列的椅子,這種椅子至今已經銷售了五百萬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雅格布森一直與弗里慈?漢森公司合作直至1971年去世為止。除了「螞蟻和7系列產品之外,阿納?雅格布森與弗里慈?漢森又成功地開發了丹麥傢具經典系列,如名為「雞蛋」、「天鵝」的舒適椅。這是雅格布森1959年為哥本哈根的北歐航空公司皇家旅館設計的。這兩種椅子的材料是雅格布森率先在傢具中廣泛使用的聚苯乙烯塑料,這種材料的使用走在了時代的前列。

除了雅格布森之外,其他設計師們也在為工業化生產傢具進行設計。1942年,FDB(丹麥合作社)聘用了28歲的傢具設計師博格?摩根森出任FDB新成立的傢具設計室的總設計師。摩根森曾是科倫?克林特的學生,他發展了克林特的社會設計思想,為普通消費者設計高質量的實用傢具,FDB的傢具只木製的,特別是使用了當地產的橡木和山毛櫸木。設計這些椅子的指導思想:一是「傢具面向大眾」;二是為了工業規模化生產。這些產品在用途和設計上都是高質量的。後來,博格?摩根森又以為有錢人設計生產的高檔次的,不同價格的傢具而揚名。但無論怎樣,他都不會偏離實用舒適的設計原則。

真正使丹麥在世界上出名的兩位設計師是漢斯?韋格納(生於1914年)和芬?尤爾(1912-1989)。這兩位設計師有著不同的背景。漢斯?韋格納是位鄉村工匠,他在丹麥工藝學校接受了傢具設計方面的培訓;芬?尤爾則來自哥本哈根的國際學院,他在丹麥皇家高雅藝術學院接受了設計方面的教育。二人對設計都有著令人驚奇的感受,並深深地渴望創造出漂亮而實用的傢具。於是在長達40年的時間裡,他們開發了一系列的傢具精品,這些傢具至今仍不失為上乘之作。他們生產的名優傢具品種如此之多——僅漢斯?韋格納一人就超過了500多種——因為不可能將他們的傑作一一介紹。漢斯?韋格納別具一格的設計作品是1945年生產的「中國椅」、1949年的「The Chair」以及1986年生產的圈椅。芬?尤爾的代表作有為1944年傢具師行業協會展覽會設計的扶手椅以及1949年設計的老闆椅。這些椅子為丹麥贏得了領先世界設計潮流的聲譽。1970年前後,義大利頻繁在世界各地舉辦傢具展覽會,特別是在科隆和芝加哥舉辦的展覽會開始與丹麥家具行業展開了激烈的競爭。義大利設計師和傢具製造商開始了新的嘗試,他們試用各種不同的材料並採用不同的表現手法,這使得丹麥傢具顯得落後於時代。但是只有居住在丹麥的設計師維爾納?潘頓懂得如何使用新興的人造材料開展新的設計製作。這對於即將失去競爭優勢的丹麥家具行業來說,是一個關鍵的時期。這種局面不僅僅是由於來自義大利的挑戰,還因為太多的成功而導致的後果。

一部分資料來源於設計史、百度百科、以及丹麥傢具協會官方網站。

丹麥傢具設計和室內設計簡史

筆者有關傢具的答案收藏夾:傢具設計、家居環境分析及其他設計 - 收藏夾

筆者傢具專欄:木童語木 - 知乎專欄


-

一、
所有的電影系學生,都要學會拍「默片」。
不用台詞,不用音樂,你要能講完一個工整的故事。

作不到,就表示你沒有基本的「說故事」的能力。

二、
所有的音樂系,學音樂創作的學生,都要有能力編寫「總譜」。
你可以沒有天份,寫不出動人心弦的樂句出來,
但,不能連配器、和弦、在主樂句後面協調的伴奏都搞不出來。

若沒有編寫總譜的能力,這碗專業飯,可以打消念頭了。

三、
雕塑系的學生,要學會「放大」:把小的原作,放大到無限比例。
要多大,我給你放多大,有這本事,才能作起碼的工匠,從「搭人下手」開始往上爬。

總之,類似的例子,可以舉之不盡。

四、
作為建築系的學生,一定要從「椅子」作起。

椅子,又簡單,又複雜。

有材質的考慮,有力學的衡量,有造型的優劣,更重要的,要考慮到生產工序。
不能大量生產的椅子,再漂亮,也進不了產業。

試問,一個建築系的學生,能不能從「蓋一間房子」開始他畢業後的職業生涯?
其實很難,因為蓋房子是複雜的產業,涉及資金有一定規模。

但,椅子沒有。

造好一把椅子,跟蓋好一間房子,沒有本質上的差別,都能讓人看見你的才華。

六、
簡單地說。不扯太多。其實就一句話。

「造一把好椅子」,這是「包浩斯 (Bauhaus)」傳下來的優秀傳統。

不信,去看「包浩斯」當時的紀錄片,以及各種文字資料,你會訝異於其中椅子設計的數量。
設計椅子,是所有設計師(尤其是建築設計)的基本功。

七、

下面,是網上查找來的「現代建築大師的知名椅子」,陸續補充中:

柯布西耶,GrandComfort,皮革鋼管椅


埃羅·沙里寧的鬱金香椅

密斯·凡德羅,巴塞羅那系列(椅子、沙發、腳凳、茶几),製造商:Knoll


里特維爾德,Utrecht椅,製造商:Cassina


里特維爾德,紅藍椅,製造商:Cassina


弗蘭克·蓋里,瓦楞紙傢具系列(Easy Edges),製造商:Vitra


扎哈·哈迪德,Nekton椅子組合,製造商:Established Sons

奇特里奧,Arne沙發系統,製造商:BB Italia

八、同場加映,包浩斯美術建築學校,經典作品:






-


手機大致碼一下我的看法。

1) 椅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最高,人的行為無非就是躺著,站著,座著。北歐國家注重家環境的舒適安逸,與人直接接觸頻率最高的椅子和沙發成為他們關注的重中之重。當然設計師們也會在椅子的設計上特別花心思了(包括他的形態,用材,色彩,座感,觸感等等了)。

2) 椅子在傢具設計中的設計難度最高。對設計者在美學,人體工程學,心理學,力學,傢具製作工藝等等方面的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同時它發揮設計創新(造型,工藝,材料等等方面)的可能性和空間較大。設計大師和優秀設計師之間的差距在椅子設計上看的最明顯。瓦格納其他傢具產品也設計了不少,最終留給人印象深刻的成為經典還是椅子,經典的椅子是有自我獨特性格的。

3)另外,椅子從某種程度體現著使用者的身份和素養。(如chairman的來歷)社會包括設計師更加熱衷於它。


Wegner"s opinion was that not everything in a room should draw attention to itself; cabinets and bookcases are just supposed to work, but the chair is "closer" to us and therefore should have character.

來自這本書《Dansk Design》,在 Google Books 里的預覽中可以閱讀很多內容:Dansk Design

這段話可以從一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包括 Wegner 自己的椅子,有很多很多,但是從書籍等媒介(其實也包括市場)你看到的總是那些有「性格」的代表作品。


椅子的設計是深入淺出的,對設計師的外觀、工藝、材料、風格是個全面的考察。傢具設計師要出山要出名,沒有一件令人稱道的椅子設計是不足以讓人完全信服的。
鄙人認為就如搞文學的之於小說一樣,你可以專於一項,或散文,或批評,如果想在文壇站住腳,為後人稱道或景仰的話,沒有一部成功的小說文學作品是不夠的。
這是大概思路,不嚴謹的話還請指正。


BBC The Genius of Design 紀錄片里用一句話解釋了為什麼椅子的設計在工業設計中佔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不僅僅是北歐啦)—— 椅子是對功能與外觀的要求的高度統一

另外,個人喜歡的一系列椅子,非著名設計:
日本KAMINA C工作室設計的動物系列椅子,拋開嚴謹的線條,很萌的。


媒體會佔一定的作用,其實北歐設計中也有非常多溫暖、打動人心的家居用品設計。
不久前剛結束的2016年斯德哥爾摩設計周上有非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北歐設計。

來自挪威的設計二人組Anderssen amp; Voll為丹麥傢具品牌Erik J?rgensen創作了全新的沙發,清晰的切割線和簡潔的框架延續傳統北歐設計的感覺,咖啡色皮套坐墊不僅充滿懷舊的氣氛,更增添了幾分溫暖。

來自挪威的設計二人組Anderssen Voll為丹麥傢具品牌Erik J?rgensen創作了全新的沙發,清晰的切割線和簡潔的框架延續傳統北歐設計的感覺,咖啡色皮套坐墊不僅充滿懷舊的氣氛,更增添了幾分溫暖。

瑞典設計師Carina Seth Andersson一直專註於玻璃或陶瓷等家飾品設計。今年她為知名家居製造商Fogia打造了一個全新的陶瓷系列,其中包括果盆、雨傘架以及花器。她在設計上摒棄了多餘的細節,以簡單的方圓組合搭配絳紫色,雖簡約卻十分别致。

瑞典設計師Carina Seth Andersson一直專註於玻璃或陶瓷等家飾品設計。今年她為知名家居製造商Fogia打造了一個全新的陶瓷系列,其中包括果盆、雨傘架以及花器。她在設計上摒棄了多餘的細節,以簡單的方圓組合搭配絳紫色,雖簡約卻十分别致。

三宅一生工作室為芬蘭品牌littala設計了全新的餐具及餐巾系列。日本設計師將骨子裡那種和諧舒適的理念轉化為柔和的配色方案以及看似柔軟的形狀呈現出來,令北歐設計也帶上了日式情懷。

三宅一生工作室為芬蘭品牌littala設計了全新的餐具及餐巾系列。日本設計師將骨子裡那種和諧舒適的理念轉化為柔和的配色方案以及看似柔軟的形狀呈現出來,令北歐設計也帶上了日式情懷。

與北歐品牌大多追求簡約、功能性不同,瑞典品牌K?llemo的傢具設計一直以來都能在藝術感與功能性上找到微妙的平衡點,並善於在單品上花心思令其重獲新生。今年,為了慶祝其全球暢銷的國家地理書櫃誕生25周年,品牌特別邀請原設計者Mats Theselius合作推出了印有亞麻樹葉的限量紀念款,比原款更多了兩個黃銅抽屜。

與北歐品牌大多追求簡約、功能性不同,瑞典品牌K?llemo的傢具設計一直以來都能在藝術感與功能性上找到微妙的平衡點,並善於在單品上花心思令其重獲新生。今年,為了慶祝其全球暢銷的國家地理書櫃誕生25周年,品牌特別邀請原設計者Mats Theselius合作推出了印有亞麻樹葉的限量紀念款,比原款更多了兩個黃銅抽屜。

作為瑞典地毯製造商Kasthall的前任首席設計師,Gunilla Lagerhem Ullberg用28年的時間將自己屢獲殊榮的時尚地毯完美融入了品牌歷史悠久的傳統工藝中。這個名叫「群島」的地毯系列是她卸任前的最後一個設計項目,以北歐的風景畫為靈感,選擇羊毛、亞麻和閃光的金屬絲線為材質,創作了兩個版本分別描繪出北歐迷人的春天和秋天。

這是圖形設計師Clara von Zweigbergk為丹麥照明品牌Louis Poulsen創作的全新吊燈,靈感來自哥本哈根著名的遊樂園Tivoli。吊燈以非傳統的形狀和間隔跳躍的色彩在家裡打造充滿童心的遊樂園,簡約中透著可愛。

這是圖形設計師Clara von Zweigbergk為丹麥照明品牌Louis Poulsen創作的全新吊燈,靈感來自哥本哈根著名的遊樂園Tivoli。吊燈以非傳統的形狀和間隔跳躍的色彩在家裡打造充滿童心的遊樂園,簡約中透著可愛。

年輕的丹麥設計師Mads S?tter-Lassen以「一個不起眼的小幫手」來謙遜地形容他為Northern Lighting設計的最新檯燈作品。他為那些丟三落四的人在檯燈的底座上貼心地添加了類似於小筆筒的設計,可以用來存放筆、鑰匙或其他小物件。燈罩有五種顏色可選,並可往任何方向旋轉。

年輕的丹麥設計師Mads S?tter-Lassen以「一個不起眼的小幫手」來謙遜地形容他為Northern Lighting設計的最新檯燈作品。他為那些丟三落四的人在檯燈的底座上貼心地添加了類似於小筆筒的設計,可以用來存放筆、鑰匙或其他小物件。燈罩有五種顏色可選,並可往任何方向旋轉。

這是柏林設計師Dirk Winkel為瑞典照明品牌W?stberg設計的名叫「w164 Alto」的最新燈具。基本上它是一個打造氛圍光的燈,可以自由調節向牆壁或屋頂投射出溫柔均勻的光線。

這是柏林設計師Dirk Winkel為瑞典照明品牌W?stberg設計的名叫「w164 Alto」的最新燈具。基本上它是一個打造氛圍光的燈,可以自由調節向牆壁或屋頂投射出溫柔均勻的光線。

對北歐設計感興趣了,可以關注下微信公眾號「小海喵」

[每周一期]海外品味生活雜誌。海外視野,分享品味與生活。



1. 技術門檻低。椅子相對於其他工業品來說,沒有技術含量(相對而言),是個設計師都能做,因為大家都懂這個產品,容易入手,能不能出好作品,因人而異。

2. 使用頻率高。很多創意點子都是在某個場景下切身體會後萌生出來的,相比其他產品,椅子是天天用的。產品不用或者不了解,很難想像能設計出什麼好東西來。

3. 製造成本低(模型實現容易)。歐美的DIY工作間非常普遍,椅子很多創意都是木質的,塑料材質的佔比較低,再就是布藝;製作模型這快因為有工作間的支持,很容易實現,在歐美DIY的木工工具,最便宜的10幾個美金就可以搞定,國內市場都是專業型的,DIY工作間都是發燒友玩的,國內做一搬得找人定製。


北歐設計中椅子出現的多,歸根究底得回歸到北歐設計本身。本人最近在採訪芬蘭獅子騎士團一級騎士勳章獲得者,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周浩明教授時就專門探討過這個話題。

北歐設計,主要成員是歐洲北部四國芬蘭、瑞典、挪威、丹麥。二戰後,芬蘭提出「科教興國·設計立國」的戰略,並逐步成為北歐設計的領頭羊。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更在2012年擊敗全球26個國家的45個城市,成為2012年度「世界設計之都」
周浩明博士認為,能將功能、結構、藝術美、生態美四者結合兼顧的設計才是好的設計,而他所推崇的北歐設計,其基本精神即是:講求功能性,設計以人為本
在他看來,北歐設計底蘊深厚,簡潔卻又人性化,兼顧了功能與美觀,即使在國際主義風格的影響之下仍能保持強烈的民族與地域風格,而且與當今的綠色理念相一致。更難得的是,這種設計風格並不是特發性的、地區性的,而是從時間到空間上都具有穩定性和普遍性,即向來如此,全國如此
此外,北歐設計生命力強大,大量50、60年代甚至更早時期設計的燈具、傢具現在還在大批量生產應用,如被稱為「芬蘭設計之父」的阿爾瓦·阿爾托設計的帕米歐椅。

帕米歐椅
阿爾瓦·阿爾托,芬蘭現代建築師、現代建築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也是現代城市規劃、工業產品設計的代表人物。
帕米歐椅是他在設計帕米歐結核病療養院時候專為醫院設計的。他在設計這張椅子時,沒有按照當時工業生產的標準或者審美的要求,而是從如何使病人的呼吸更順暢更舒服的角度設定椅子的彎曲程度。在材料上也捨棄了當時大行其道的鋼鐵,採用了熱彎樺木及多層板,避免缺少光照而造成的冰冷感。


北歐設計師並非獨愛椅子,不過因為椅子對設計的要求較高,比較具代表性,各地設計師無一例外都以作品中有把好椅子為傲。所謂北歐風格與其地理位置造就的氣質特性關係很大,最初代表北歐設計登場的不是椅子,而是一個著名的門把手。


對於人類社會而言,椅子,或者「坐」這個姿勢是有特殊意義的。
椅子有時被作為區分文明社會和非文明社會的標誌。椅子的出現,表明人開始有意識的將自己與環境區分開,開始意識到並重視自己作為人的存在。坐具的出現,給「坐」這一姿勢賦予了社會意義。
中古世紀的歐洲王室,只有國王和王后以及重要的來賓是有坐椅子的權利的,國王的子女只能坐凳子,其他大臣則要站著。而國王的座椅更是被裝上了高而直的靠背,椅子在此象徵了社會階層和權利(參見凡爾賽宮的皇室就餐室)。
即使在現代社會,在某處有一個座位(譬如電影院里的座位號),當走進一個房間,被邀請坐下,都意味著某個人在某個具體的地方的出現得到了其他人的認可。而當某人在某個場合坐下,也暗示著此人想要融入這個場所,和周圍的事物發生關聯的決心。在某一個場合中(譬如辦公室),某一個人的椅子也往往會被和那個人聯繫到一起,成為那個人的象徵(譬如老闆的椅子)。
而即使只從椅子的形態來說,雖然只是簡單的四條腿和一個靠背,但其實一把舒適的椅子也十分考驗設計師對人體的研究與理解,如何兼顧使用者對椅子的功能和情感上的需求,如何體現設計師對人性的關懷,如何表達出椅子的社會意義。。。對設計師而言,無論從哪個方向開始挖掘,似乎都能找到許多有趣的東西。

(一本關於椅子的參考書目)

(一本關於椅子的參考書目)


椅子是比較常見而又非常考驗設計能力的產品,更能直接體現設計風格和設計師個人魅力。椅子涉及幾乎大部分設計知識(造型,人機,材料,工藝,人文,創意等),很多大師都會每幾年做一次坐的設計。


我就想問哪裡能買到


北歐的設計,斯堪的納維亞的設計本來就是比較偏向人性化、自然的設計,好像真的是偏向於家居產品設計,但是也有其他的設計。只是其他的設計不如這些有名吧。。。個人想法。


謝邀。上面的回答已經很全面。一句話來說就是椅子在所有傢具品類中出現頻率最高,使用頻率最高,和人體結構關聯度最高,可能產生的功能性需求最多,可以採用的結構造型最豐富。(坐姿和採用坐姿進行的活動千變萬化……)


所有傢具中,椅子使用率最高.


是啊,記得看一個紀錄片里就講到,看一個設計師的水平,就讓他設計一把椅子。


所有的傢具設計 都是椅子最多 所有的設計師 都喜歡椅子 攤手


推薦閱讀:

TAG:設計 | 斯堪的納維亞風格 | 傢具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