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學說是偽科學嗎?
要搞清這個問題需要知道:
- 弗洛伊德提出過哪些重大理論;
- 他的理論在心理學發展的歷史上起到什麼作用;
- 什麼是偽科學。
先說我的觀點:弗洛伊德的理論是不是偽科學要分兩個部分來看:
- 在19世紀到20世紀初期,精神分析是一門原科學和心理學理論,不是偽科學
- 在現在,就理論本身而言,它是一門前科學,對心理學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 但是誰要用舊精神分析的理論拿來實踐和治療,那它就成了一門偽科學
--------------------以下長文------------最後編輯:5/30---------------------------------
1. 弗洛伊德提出過哪些重大理論?- 認為人有生本能和死本能,相信人類由相衝突的兩種中心慾望所驅動
- 提出人有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三個意識層次
- 人格結構理論,包括本我(快樂)自我(平衡兩者)超我(道德)
- 人格發展理論(性心理發展),將人格發展劃分為5個階段:口唇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兩性期
- 心理治療法,即自由聯想、夢的解析和移情
還有以上觀點引申出來的「防禦機制」、「宗教心理學」等觀點,具體的理論在此問題就不展開了,與提問無關。
可以看到他的很多理論,例如潛意識和三我人格理論,過於粗略和寬泛,現代心理學對於大腦的工作機制已經有了更細緻的分法(例如人格五因素模型)。
但是根據以上理論,現代心理學也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不少新的心理學細分領域,例如人格和社會心理學、心理治療和心理分析等。
具體包括心理學發展的歷史我在另一問題作了解答,感興趣的可以深入了解:
- 心理學學科內部怎麼評價弗洛伊德的理論?
這裡簡單說說。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曾有過概括性的總結:「心理學有一個長的過去,但只有一個短的歷史。」
在很早以前,人們就開始用思辨和個人經驗總結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活動了。然而在那個時侯,心理學還屬於哲學的範疇。
一直到19世紀中後葉,對心理現象的研究才引進了實驗的方法,才使得心理學成為一門實證科學。並開始從哲學中分化出來,自立門戶的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這時候出現了很多心理學的流派,試圖用自己的理論來解釋人的心理活動,卻不可避免的帶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構造心理學和行為主義,以弗洛伊德為代表的精神分析學也屬於其中一例。
然後隨著對心理學研究的深入,心理學家們發現沒有一個理論可以完美的包含人類所有的心理活動。現代心理學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一整套宏大的理論,而是許許多多不同的理論,每個理論又僅僅能夠解釋行為的有限方面。
所以弗洛伊德的理論在當時與其他的心理學流派一樣,有局限性,卻為現代心理學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3. 什麼是偽科學?
通常人們會認為科學的對立面就是偽科學,其實不是。
這裡先解釋幾個相近的概念:
- 偽科學(pseudoscience):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冒充科學,把已經被科學界證明不屬科學的東西當作科學對待,並且長期不能或者拒絕提供嚴格的證據。
- 前科學:有些理論本身是錯誤的,但在科學史上不能簡單地說它是偽科學,因為它對該學科的發展有一定的貢獻,在那段歷史時期,它屬於科學。
- 副科學(parascience):也叫超科學,它泛指不被主流科學界認可的所謂科學或者比科學更有價值的理論。也有使用"病態科學"(pathological science)叫法的。
- 原科學(protoscience):處於假說或不完善階段,還沒有被科學所證實,也沒有被推翻的理論。原科學並不反對科學驗證,但由於其結果不完全確定(催眠術等)、難於驗證(例如古代宇航員理論、夸克)等原因,目前階段還無法作出定論。
- 非科學:就是不可證偽的,所以這樣的知識屬於非科學,它們在科學的領域之外。按照波普爾的可證偽原則:哲學、數學、神學、宗教等都不是科學。
這些概念的提出是源於科學的嚴謹性,然而它們之間卻有太多的模糊不清的交集。在現實中,通常不容易區分,偽科學活動本身也有一個演化過程。
就像科學也是在進步和發展的,9世紀中葉永動機被認為是科學,而當時被認為是偽科學的大陸漂移學說到了現在卻成為了公認的科學學說。
批判理性主義的創始人波普爾是頭一位提出「實證科學」與「偽科學」的分辨標準具有所謂「分界問題」的人,他宣稱「可證偽性」是分辨科學與偽科學的終極標準,並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作為偽科學的例子。
但現實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之前就說過,偽科學與科學通常是相伴而行的,完整的科學史顯示,許多對科學作出了重大貢獻的傑出科學家同時也有意或者無意參與了大量的偽科學活動(想想牛的一比的牛頓爵士晚年)。
真正的科學需要同時具有:
- 重複性:不同的人在同樣的環境和條件下必須能夠再現同樣的結果
- 可證偽性:可被觀察到並且證明是錯誤的性質
回到LZ的問題中來,弗洛伊德的理論是偽科學嗎?
我的答案是:
- 在19世紀到20世紀初期,精神分析是一門原科學和心理學理論,不是偽科學
- 在現在,就理論本身而言,它是一門前科學,對心理學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 但是誰要用舊精神分析的理論拿來實踐和治療,那它就成了一門偽科學
1
個人認為,弗洛伊德的學說,不是偽科學,而是非科學。
2
心理學和心理諮詢其實應該被分為兩門學科。它們的關係類似於英語和英國文學:從屬,但研究的方向與目的,有極大的差異性。
弗洛伊德的學說不該直接被放在心理學下看,而是首先應該被放在心理諮詢的框架內來看。畢竟馮特才是心理學之父,弗洛伊德只能算作心理諮詢與治療之父。
心理學一直被強調是「研究心理現象與心理規律的一門科學」。但是實際上,心理學脫胎於哲學,發展到現在,成為一門橫跨哲學、科學、社會學等多門學科的交叉學科。心理諮詢就是之下一門偏向社會學性質的學科——它是經驗性的、總結歸納性的學科。心理諮詢的理論和社會學、經濟學理論類似,它並非是要求得真理,而是要提出模型,用來套用在盡量多的情況下。但這模型並不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它難以包涵所有情況,它是有局限的。所以會同時存在很多不同的模型。運用的時候也是根據情況選模型。
弗洛依德的學說正是組成心理諮詢這門學科的重要模型之一。模型沒有對錯之分,模型只有是否適用之分。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和同是心理諮詢里的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理論、心理學上的馬斯洛的金字塔層次理論、社會學的某個理論、經濟學的某個理論,都是類似的。嚴格意義上來說,他們都不是一能重複二能證偽的科學。
3
不能重複、不可證偽不一定是偽科學,還有另一種狀況,叫做非科學。
不能重複就不說了。心理諮詢本身是一項一對一具有特殊針對性的工作,理論模型不需要對每個人都適用。那麼多模型,選擇適用的模型就行。而且,只要人們還認可個體的特性,心理諮詢流派的理論就不可能適用於每個人。
不可證偽,本身的使用是有限制的。這裡直接引用 @張石敧 在「科學理論都是可證偽的」這句話本身科學嗎? - 知乎 的回答及回答下的回復討論:
很多人都對「可證偽性」一知半解,光知道波普爾把它當作劃界標準,但是劃界首先要指定範圍,要明確是在對什麼範圍內的東西劃界。波普爾要考察的顯然不是一切命題,而只是對涉及經驗事實的全稱命題劃界。數學命題、邏輯命題都是沒有經驗內容的,還有哲學命題通常也不包含經驗內容,根本就不在考慮之列。波普爾說的「證偽」,指的是「被經驗觀察證偽」,因此不含經驗內容、不涉及經驗事實的命題根本就無所謂證不證偽。「科學理論」這個東西不是人的經驗對象,所以「科學理論都是可證偽的」這個命題不需要經受可證偽性標準的評判,它是一個科學哲學的命題,只需要對它做邏輯上的分析、論證或反駁。
假如證偽主義者只是用可證偽性標準來排除像「明天要麼下雨要麼不下雨」這樣的命題,那是沒問題的。但是,他們主要是想拒斥如下這種情況:當一個理論遇到與之相悖的經驗觀察結果時,其支持者總是能夠通過修改或增添輔助假說來重新解釋觀察結果,使理論避免被證偽。波普爾就是用這種方式來反對馬克思主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阿德勒的心理學等理論。然而,庫恩、費耶阿本德等科學哲學家通過分析大量科學史實例指出,許多被公認為科學的理論也是通過不斷逃避證偽而生存下來的,假如把這種情況也叫做不可證偽的話,大部分科學理論都會被證偽主義者排除在科學之外。
附註:或許有人不知道「經驗」一詞在哲學上的用法,不得不說明一下:在這裡「經驗」不是指人的經歷、歷練,不是指通過反覆試錯積累起來的的技能或實踐知識,在近代以後的哲學中「經驗」指的是人通過感覺器官獲得的一切事實,例如「這朵花是紅的」「這個人救了一個落水兒童」「太陽在望遠鏡中看起來有黑點」等都是經驗事實。
這條理論,本身就不屬於科學,而屬於哲學。
4
非科學也有意義。
實用價值:弗洛伊德的理論模型,在當今依然對有些人依然適用,並沒有到對所有人都失效。而心理諮詢本身就是一項一對一的工作。只需要這一個例可以套用的理論模型就可以了,並不要求理論模型適用所有人。
5
弗洛伊德的理論該怎麼讀。
一、弗洛伊德的理論並不是只有性、夢、戀母這麼狹隘。可以參考:心理動力學和精神分析有什麼不同? - 知乎
二、弗洛伊德的理論,有很多象徵性與比喻性的東西。比如說,他寫的陰莖,不單是指你胯下可能有的那塊海綿體,更是指一種男權社會下被男性、父性所代表的強大的力量與權威。他寫的子宮,也不單指你小腹內可能有的那個器官,同時在指一種常用來代表母性的涵容。同樣,他寫的性本能,也不是說你成天只想啪啪啪嘿嘿嘿,而是指一種個體生命存活+種群繁衍持續的本能。而他最受爭議的俄狄浦斯戀母情節,也不是真的說你真的想幹掉你爸上你媽,翻譯成人話,「父親」可以代指一切比自己強大的人,或者這種強大的感覺,而「母親」可以代指滋養自己關懷自己的人,或者這種被滋養被關懷的感覺,所謂俄狄浦斯情結說到底就是羨慕嫉妒恨比自己強大的人,想要幹掉比自己強大的人,從而贏得可以滋養、關注自己的人,或者說超越別人的強大讓自己具有強大感,來贏得某種讓自己覺得安全的感覺。
6
弗洛伊德的理論是有錯誤及其局限性的。
這點當然是肯定的。畢竟這麼幾十年過去,精神分析都已經發展多少代新理論來更新了。
7
老弗爺最大的鍋在於:為了推廣自己的學說,強行蹭20世紀初科學的熱點,死命要把自己的學說貼上一個一點都不符合的科學標籤。這個黑點拒絕洗,老弗爺自己背。
He"s not right . He"s not even wrong.
這句最好地解釋了弗洛伊德的學說。
弗洛伊德的理論是不是偽科學呢?部分理論應該是的。
這段時間在看韋恩·韋德的《PSYCOLOGY :THEMES AND VARIATIONS》,我在裡面看到一個不算笑話的笑話。原文如下:
……For instance ,Torrey(1992) describes a study inspired by Freudian theory that examined breast-side preferences among men .The original hypothesis was that men who scored higher in dependence--thought to be a sign of oral fixation--would manifest a stronger preference for women with large breasts. When the actural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just the opposite--that dependence was assosicated with a preferene for smaller breasts --the finding was attrubited to reaction formation on the part of the men.Instead of failing to support Freudian theory,the unexperted finding was simply reinterpreted in a way that was consistent with Freudian theory.
大意是說,Torrey(1992)受弗洛伊德的啟發,想要測量男人對乳房大小的偏好。一開始的想法是依賴得分高的男性(口唇期固著),會更喜歡大乳房的女性。實際結果卻是相反的,高依賴得分的男性反而偏愛小乳房,然後他們解釋:這是男人的反向形成。換句話說,你的一切研究結果都可以用弗洛伊德的理論解釋,即使結果與理論預期相反。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也在《對「偽心理學」說不》一書中首當其衝,波普爾認為弗洛伊德的理論使用了複雜的概念結構,在事後可以解釋一切,但不能做事前的預測。所以也有很多人認為弗洛伊德的很多理論「是好的歷史,但不是好的科學」。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弗洛伊德的一些理論存在哪些問題呢?
1.理論的可證性低
科學具有兩個最基本的特徵:可重複性和可證偽性。但是弗洛伊德的理論大多過於模稜兩可。你很難證明本我是完全無意識的,也很難證明榮格所認為的人類共享集體無意識。這就有點像中醫的上火的概念,你很難說明上火是什麼具體的概念,咳嗽是上火、中暑是上火,潰瘍是上火。他在可證性上不具有足夠的衡量尺度,我們無法用科學的工具和方法證偽。
比如說有一天我手發抖了,精神分析師可以解釋為我的力比多(性驅力)轉移到手導致的,也可以分析為我壓抑的性無法得到滿足而通過手的抽搐表現出來,然而我只是運動過度,組織細胞內鈣穩態未完全恢復而已。
其釋夢理論到目前也沒有理論證明其科學性。從原理上釋夢理論與中國玄學相類似,通過對事物物理屬性的相似性進行範疇化曲解。把夢裡的蛇看成陽器,就像中國玄學把延綿不絕的山峰看成「龍脈」一樣,本身就是利用事物屬性的相似進行曲解,並無科學基礎。
2.不具有外部效度
精神分析理論的提出,大多基於臨床案例研究。而弗洛伊德的很多理論的臨床研究對象非常窄——對象基本是上流社會的、神經質的和性壓抑的維也納女性。也就是說樣本本身不具有較大的外推基礎,其理論的適用範圍非常窄。無法代表其他心理基礎的男性和女性,以及不同的文化。
另外,弗洛伊德理論的觀測方法是自然觀察法,而自然觀察法本質上只能夠進行簡單描述,無法讓我們得出事物之間的關係,更不可能得出因果。其次則是這種方法提供的資料往往非常匱乏,其結果往往是個案分析所得,很難再現。再者,自然觀察法無法進行有效和嚴格的操作性定義,這就會導致其表現水平不同人的評估具有較強的主觀性。所以,也有學者攻擊說「如果(弗洛伊德的)這種做法被允許,那麼個案分析可以用來證明所有理論」。
總之,臨床案例是基於精神分析師對病人的研究,並不是基於實驗條件的研究。因此精神分析理論的研究者更容易看到自己想要看的東西,無論是在措辭的誘導上,還是記錄的選擇性上,他們都更容易對現實扭曲成他們想要看的,讓案例符合自己的理論。
3.時代局限性
弗洛伊德所處的時代是維多利亞統治的時代,也是戰亂動蕩(一戰)的時代,其時代對性的高壓抑和戰亂帶來的體驗導致弗洛伊德過於強調性和攻擊對個體行為的驅動。而且,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性慾發展階段也被證實錯誤,快感的來源是大腦且而不是固著到其他部位。該理論的提出更偏向經驗的主觀知覺而非科學。
其次,因為社會文化的原因,弗洛伊德的一些理論也帶有較強的性別歧視。弗洛伊德也認為女性的超我更弱一些,他也認為女孩在小的時候知道男孩有不同的生殖器而產生陽具嫉妒,並且產生對其母親的敵意(因為讓她們感覺生理有「缺陷」)。後來其學生凱麗·霍尼依樣畫葫蘆,提出了「子宮嫉妒」來駁斥弗洛伊德的這一理論。
當然,弗洛伊德的很多理論一定程度上也被認可。其人格結構的劃分、意識等級、對本能的研究及心理防禦機制都被認為有其科學性。感興趣可以自己去了解,這裡不具體展開說。但是我更認為,不能因為有了智能機,就認為諾基亞一無是處,後世的科學成就大多建立在前人的努力之上。看待弗洛伊德對心理學的貢獻也是如此。
——————————
不到一天飯錢,卻可飽食一生的自我提升類書籍《反本能》銷售中,解答你80%的生活疑惑。點擊購買鏈接:《反本能:如何對抗你的習以為常(衛藍)》- 噹噹圖書
謝邀
1909 年,還沒什麼名氣的弗洛伊德受著名心理學家 G Stanley Hall 的邀請,到美國講學。在座者包括 William James,Franz Boas 等學界權威。(弗洛依德的學術地位,也因為這次訪問,獲得了巨大提升。)
之後,弗洛伊德和當時心理學界的泰斗 William James 進行了一次單獨的會面。James 對弗洛伊德的理論持懷疑的態度,但他對弗洛伊德說,你的學說理論性很強,很系統很完備,這樣非常適合我們根據它進行全面的實踐檢驗。最終,這些實踐會證明你的理論是錯誤的,我們也就能修正它,推動心理學發展。
所以說,弗洛依德的理論,是在現代科學的認知過程體系之內的。(註:此時的弗洛依德的理論,還只有自我與本我的概念,沒有超我,也沒有死亡本能這些理論)
於是,美國醫學界開始用弗洛依德的理論去治療病人,發現成功率只有兩成左右,因而學界認為其理論和實踐距離很大,基本上沒有實際效用,但是,因為沒有任何替代療法,所以還是晢時接納了它。
以下是選自科學公園的三篇文章。
①
①伍君儀:《子虛烏有的「俄狄浦斯情結」》○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情結」受到進化心理學、社會生物學、人類學等科學研究的「圍剿」
○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父母孩子即使相親相愛,也會產生一些衝突,但與亂倫慾望無關
○亂倫導致近親繁殖,容易令後代有遺傳病,因此自然選擇決定了避免亂倫的心理基礎
古希臘悲劇大師索福克勒斯創作的《俄狄浦斯王》也許是世上最出名的亂倫故事,這要歸功於維也納一位名叫弗洛伊德的精神科醫生。他把這位悲劇英雄的名字變成了兒子對母親的「慾望」的代名詞。弗洛伊德提出,人類普遍存在所謂「俄狄浦斯情結」,即「戀母情結」,還有對應的「戀父情結」,對後世的人文思潮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些涉及親子亂倫的「情結」令普通人無法接受,與此相關的「閹割焦慮」和「陰莖嫉妒」概念也讓男孩女孩匪夷所思。但很多精神分析師和心理醫生相信,孩子由於害怕同性父母的報復,而壓抑了對異性父母的性愛想法——你要是不承認自己有這些想法,就會說你把亂倫的想法壓抑到潛意識裡頭,沒有過好「俄狄浦斯期」,怪不得現在出現了種種心理問題!
著名哲學家卡爾?波普認為,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結是偽科學,因為這種理論似乎能解釋一切,但又不可證偽,即無論怎麼說都對,即使明明有與該理論相反的行為表現,都可以被它說成是支持它的。實際上,科學研究早已搞清楚人類為什麼要避免亂倫,大量證據揭示了家庭衝突的根本原因是自然選擇,而非亂倫的「情結」。
劇情回顧:悲催的俄狄浦斯古希臘城邦底比斯的國王拉伊俄斯在兒子出生時曾得到警告,說他或許死於此子之手。因此,這個男嬰被遺棄在小山坡,雙腳還被釘在一起——「俄狄浦斯」就是「腫脹的腳」之意。他被牧羊人救走,後被科林斯國的國王收養,並視如己出。
俄狄浦斯不知自己是被領養的,所以當他聽到自己將會殺死父親,並會和母親上床的預言時就離開了科林斯,開始獨闖世界。在一個三岔道口,他與一個老頭髮生爭執並殺死了對方。他解開了斯芬克斯的謎語,把底比斯城從一場瘟疫中解救出來,被立為王,並娶了守寡的王后伊俄卡斯忒。
然而,底比斯又遭遇了一場更嚴重的瘟疫。神諭指示,只有把殺害前國王拉伊俄斯的兇手找到並加以懲罰,瘟疫才能消除。俄狄浦斯去追查兇手,結果發現自己殺害了親生父親,還成了自己母親的丈夫,生育了4個孩子。得知真相後,王后伊俄卡斯忒自縊而死,俄狄浦斯用她的胸針扎瞎了自己的雙眼。
「很可能我們都註定要將最初的性衝動對準我們的母親,將最初的憎恨和暴力衝動對準我們的父親;我們的夢讓我們確信如此。」
——弗洛伊德《夢的解析》
弗洛伊德的解讀過於片面弗洛伊德對《俄狄浦斯王》的解讀主要來自王后伊俄卡斯忒安慰俄狄浦斯的說辭:「偶然控制著我們,未來的事又看不清楚,我們為什麼懼怕呢?最好儘可能隨隨便便地生活。別害怕你會玷污你母親的婚姻;許多人曾在夢中娶過母親,但是那些不以為意的人卻安樂地生活。」
弗洛伊德借這個故事來說明這樣一個事實:所有男人對自己的母親都有慾望,想殺掉自己的父親,並取而代之。這就是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結」,用來描述孩子性與道德的發育過程。這種情結衝動導致了男孩的「閹割焦慮」,即害怕自己的戀母被父親知道後會遭到閹割。只有在解決了這個內心的糾結之後,逐漸向父親認同,學習道德或宗教的指引,才能形成強大的「超我」或良心。弗洛伊德承認,這套理論解釋女孩的心理發育比較困難,但仍然提出女孩經歷了「陰莖嫉妒」,對母親產生了憤怒,然後迷戀父親,即「伊拉克特拉情結」或「戀父情結」。由於沒有被閹割的恐懼,缺乏潛意識動力,女性的超我比男性弱小。
美國羅格斯大學人類學教授羅賓?福克斯對弗洛伊德的觀點並不認同。他分析稱,俄狄浦斯對母親並沒有「慾望」,與母親的亂倫純屬一個可怕的意外。俄狄浦斯對自己做過的事情充滿懊悔,而弗洛伊德認為其懊悔是一開始就有的。神靈的震怒不是因為亂倫,而是因為俄狄浦斯殺死了拉伊俄斯。弒父在古希臘乃至一切父系社會中是最嚴重的罪行,俄狄浦斯也認為這是自己的第一大罪,亂倫還在其次——作者寫亂倫的意圖是為了嚇唬觀眾。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家詹姆斯?利伯曼認為,該劇強調的是家庭中的關愛互助,而不是弗洛伊德所說的敵對和恐懼。俄狄浦斯在養父母家成長,很愛養父母,聽到神諭說他將來會亂倫與殺親後就離家出走,不知道神諭說的原來是他的親生父母,「俄狄浦斯是真心愛父親的,戲劇提倡的道德是家庭應該真誠和充滿愛,這是抵禦可怕預言的最好方法,也是在不確定的世界中最安全的保障。」
亂倫,是普遍存在的慾望?俄狄浦斯情結在二十世紀引發了精神分析師、社會科學的學者、藝術家、作家等的無限聯想,文化影響深遠。弗洛伊德認為,人類社會普遍存在近親亂倫的禁忌,就是為了防範亂倫的慾望。現在的精神分析學派仍堅持認為,俄狄浦斯情結是普遍存在的,還不僅僅是心理上有困擾的人。這是真的嗎?
美國新墨西哥大學人類學家南希?桑希爾調查了從16世紀南美洲的印加人到20世紀的越南人等129個社會族群在婚配上的規定,發現僅有不到一半的族群(57個)規定核心家庭,即夫妻及其未婚孩子,是不能亂倫的,而禁止兒子與繼母、父親與兒媳「亂倫」的規定卻很常見。也就是說,兒子跟母親親近無所謂,但跟父親的其他老婆走得過近就不行了。
早在1891年,芬蘭人類學家愛德華?韋斯特馬克就提出,自然選擇讓人和其他動物在心理上無意識地避免近親繁殖,以免後代受到遺傳疾病的危害。這讓共同生活在一個家庭或族群的個體自然地避免性方面的接觸。
加拿大和美國的一項調查發現,親生父親與女兒亂倫性交的情況遠遠少於繼父與女兒。近親性交的行為十分罕見,這是由自然選擇所決定的心理基礎,再逐漸發展出亂倫的文化與道德禁忌。
目前,進化心理學家和人類學家把人類的社會行為看成是進化的結果,認為俄狄浦斯情結是對親子矛盾的錯誤解讀。進化的基礎是自然選擇,即最適合個體生存和繁衍的遺傳特點被保留下來,這個過程中產生的親子矛盾與「亂倫慾望」無關。就連弗洛伊德的弟子也發現,硬套俄狄浦斯情結是有問題的,例如有的孩子知道父母可能要離婚,就會想方設法把父母撮合在一起。
父子相爭,母親站在兒子一邊1974年,美國哈佛大學社會生物學家羅伯特?特里弗斯提出,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即使在最和睦的家庭里,子女也會爭取更多的關愛、支持以及各種資源,而且子女對父母的需要是父母為子女付出的兩倍,特別是向母親索取得更多,於是偶爾就會發生親子之間以及兄弟姐妹之間的衝突。當兒子們和父親產生競爭,母親會傾向於站在兒子的一邊,因為根據特里弗斯的父母「投資」邏輯,一個女性在最理想的狀態下是生養10個孩子,但一個男性在最理想的狀態下則可以生養多得多的孩子。於是,女性和很多男性進行交配並不划算,划算的是把自己的孩子養育好。
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約翰?哈通認為,父親與兒子相互競爭的不是母親,而是其他女性,「簡而言之,每一個成功男士都有一個母親,而每一個有著很成功的兒子們的母親都有很多的孫子。」
美國西北大學人類學博士勞拉?貝茨格作為一個男孩的母親,認為俄狄浦斯和母親是站在同一陣線反對父親的。不少歷史事實就是如此:英格蘭的很多王后、女王就想方設法讓兒子儘早登基,有的甚至不惜背叛老公。例如英王亨利二世的王后支持兒子們背叛父王,失敗後被幽禁了16年;英王愛德華二世被王后伊麗莎白廢黜並處死,立了14歲的兒子愛德華三世成為國王。
弒親調查不支持「俄狄浦斯期」加拿大麥克瑪斯特大學心理學家馬丁?戴利和馬高?威爾遜調查了1974年至1983年間加拿大以及1965年至1981年間美國芝加哥市發生的所有「父母殺孩子」和「孩子殺父母」的罪案,發現數據符合特里弗斯的理論,而不是弗洛伊德的理論。
孩子在所謂的「俄狄浦斯期」(大約3歲到6歲)被同性別父母殺害的情況並不是特別多,被父或母所殺約各佔一半,而遭受身體虐待的情況也沒有父母性別的差異。在俄狄浦斯期之外,特別是在兒子成年以後,父親殺兒子或被兒子所殺的機會更高。兩位學者還發現,殺孩子的父母大多數是窮人。青少年期的男孩殺害父母的可能性最大,尤其是殺父親,這可能反映了對家庭財產的使用和控制上的爭奪。
兩位學者認為,弗洛伊德把兩種性質截然不同的父子爭奪混為一談:在孩子幼年期的衝突中,父子爭奪的是母親,但與性愛無關;在孩子青少年期的衝突中,父子爭奪的是母親以外的女性,以及爭奪對家庭財產的控制權——這種情況在實行一夫多妻的不發達社會中尤為多見。
父親,不要嫉妒孩子獨佔母親美國葉史瓦大學愛因斯坦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拜拉姆?卡拉蘇認為,小孩子與同性別的父母認同,爭奪異性父母的現象並不是早已過時的俄狄浦斯情結,而是家庭生活中的情趣。
在一歲半的時候,男孩和女孩都更願意與母親在一起。如果父親也有一些母性的特點,分擔一些母親的職責,那麼孩子們也會比較接納他。否則,父親就成了闖入母親和孩子組成的安全空間的不速之客。孩子們只需要母親,自然不希望看到有人分走母親的時間與關注。
在另一方面,父親也許會感覺被妻子冷落,甚至產生埋怨,一看到孩子們偎依在母親身邊就嫉妒了,在家裡感覺被孤立。一位父親抱怨說:「我在家裡算什麼呢?只是負責掙錢,供你們在家裡玩?我幹了一天活,回家之後就完全被忽略了。」快睡覺的時候,他又責怪妻子借口要哄孩子睡覺而不與他同房。妻子則抱怨說:「如果不過去哄孩子,孩子就會跑過來鬧騰。」
卡拉蘇建議父親、丈夫們不妨換個角度思考,就能對孩子想獨佔母親的舉動一笑置之。作為父親,不要把家庭看成是「我、她、孩子」,而是看成「我們」,這就不會感覺被排擠;作為丈夫,應該對母親和孩子關係密切感到欣慰,儘管自己受點累。母親優先照顧孩子是人類的天性,也是應該的——如果一個女人只關心丈夫而不管孩子,反而有問題。
「俄狄浦斯情結已經不再流行,也不再令人信服。」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家貝內特?西蒙
異性父母應包容孩子的幼稚「性趣」當孩子長到幾歲大,對母親的獨佔早已結束,通常會與同性的父母更親近,並開始與異性父母拉開距離——這就是認同的階段。例如,一個九歲的小男孩喜歡跟父親踢足球,坐他的車兜風,跟他聊天,穿他的衣服,學習他走路和說話的方式,經常跟朋友提起自己的父親,甚至不喜歡母親到學校接他。母親們一般能夠理解兒子的行為,心裡知道無論如何,兒子回到家裡還是和自己親的。特別是遇到挫折的時候,最男子漢的孩子都會尋求母親的庇護。
幾歲大的女孩則對父親比較狠,讓女兒親近父親是比較難的。當父親要親幾歲大的女兒,她們會躲開:「爸爸,不要管我。」這時父親不能強迫,才可能和女兒在情感上取得親近。這好像喂鴿子,你拿著飼料追著它們喂,它們會躲得遠遠的,當你坐著不動,它們自動就會過來吃。
偶爾,孩子會對父母產生性的興趣。通常家裡的人都能覺察出來,甚至當成笑談,但孩子會被父母的忽視和家人的嘲笑深深傷害。卡拉蘇稱,這種興趣不完全是性的,孩子並沒有做出性行為的意思,只是希望得到愛。這種愛超出了孩子的年齡,是成年性愛的萌芽,其特徵是有著強烈的衝動。卡拉蘇建議,父母應當允許自己成為孩子過渡時期的慾望對象,包容他們的慾望,看護他們逐漸成熟,為他們日後的親密關係等人際關係做好準備。
②
②伍君儀:《童年受過侵犯,不一定留下心理問題》「我實際上根本不是科學家,不是觀察者,不是實驗者,不是思想家。我在本性上什麼都不是,只是一個征服者——你也可以說成冒險者——有著這種人全部好奇、無畏與堅韌的性格。」——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三分之一遭受性侵犯的兒童沒留下任何癥狀,僅少數人日後出現嚴重問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備受主流心理學排擠,相應的心理治療被指偽科學療法。
童年受過侵犯 不一定留下心理問題在很多人的眼中,弗洛伊德儼然是心理學的化身。這位「精神分析之父」喜歡把心理問題歸結到幼年的遭遇,認為不堪回首的記憶被壓到潛意識,日後跑出來作亂,所以一定要分析出來。
然而,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缺乏科學證據支持,與神經記憶的研究格格不入。事實上,童年遭受過侵犯,大多數人長大後沒有心理問題;有心理問題者,非要在潛意識裡挖掘小時候的遭遇,反而製造出虛假的「回憶」。
在中國,以精神分析為導向的療法佔據了市場的主流,這種治療耗時耗錢,卻不一定有效。在美國的心理治療市場中,精神分析已節節敗退,儘管弗洛伊德在心理學以外的人文學科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弗洛伊德心理學被邊緣化在社會文化中,弗洛伊德有著巨大的影響力。許多人文社會學科都會講到他的理論,從文學到外交政策都有。例如,搜一下中國的學術論文資料庫,就能找到諸如《從精神分析的視角看魯迅及其作品》、《精神分析視域下的青少年榜樣教育》等大量研究。美國精神分析協會的一份報告指出,精神分析在文學、歷史、電影等幾乎每一個人文學科中都煥發出勃勃生機,但大學的心理學系卻稱這個理論「已經萎縮和死亡」。
在過去的數十年,人們圍繞弗洛伊德展開了曠日持久的論戰。他被人批評為不科學、男性至上主義、騙人等,認為應該唾棄。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哲學家之一、心理學博士卡爾·波普爾認為,精神分析是偽科學,依據是它不符合「可證偽性」的要求。在維基百科的「偽科學列表」上,精神分析赫然在列。在市場上,精神分析治療也讓位於其他見效更快、操作更簡單、更便宜的療法,大多數保險公司也拒絕支付長程的精神分析治療。
美國西北大學心理學系主任愛麗絲·伊格莉稱,精神分析不再是主流。它被邊緣化的原因是缺乏實證研究基礎,而大多數心理學的分支都強調對研究方法進行科學的檢驗。
與此同時,在神經科學等方面的驚人新發現吸引了學生與教學資源,進一步壓縮了精神分析的生存空間。美國埃默里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斯科特·利林費爾德說:「我認為精神分析沒有活路,除非他們重視嚴謹的觀察實驗研究。」
弗洛伊德開創心理治療偽科學在一個世紀以前的維也納,弗洛伊德發展了精神分析學說,這有著積極的歷史意義。當時,有精神心理疾病者的行為與想法被社會文化視為異端,備受人們的嘲笑和譴責,甚至還遭到殘酷迫害。弗洛伊德率先勇敢地去理解這些病態的人,令社會逐漸容忍和接納他們,精神分析居功至偉。而且,弗洛伊德提出對病人進行長時間的傾聽,而不是給他們提建議或要求,這種技術令病人和心理治療師都獲益匪淺,奠定了現代大多數心理治療的基礎。
然而,精神與心理上的疾病和問題往往有著大腦神經化學基礎,相當於身體的其他部分出了毛病。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常常將這些問題歸結於「兒童時期受了性方面的創傷」。例如,他認為精神分裂症不是大腦有病,而是潛意識裡還有未解決的同性戀問題;抑鬱症是自戀造成的;孤獨症是養育不當所致……這些問題都不需要藥物治療或者行為矯正,只需要「談話治療」就行了。發展到後來,美國和中國都有精神分析師聲稱,即使是最可怕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也可以簡單地通過談話的方式治好。
美國哲學家羅伯特·托德·卡羅爾教授指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是基於個人領悟,對精神心理疾病的解釋與治療缺乏科學依據。弗洛伊德也許是各種偽科學心理治療的始作俑者,他的理論不但誤導世人,還給人們帶來潛在的傷害。
傷痛記憶能被「忘記」嗎?說到精神分析,就不能不說其核心概念「潛意識」。弗洛伊德認為潛意識是思維的一部分,裡頭儲存著被壓抑的記憶——某些經歷一想起來就很痛苦,所以人就把它們塞進潛意識這個「地下室」。這些被壓抑的痛苦記憶會在夢中表現出來,也可以通過神經質或者精神病的行為表現出來。
然而神經科學的研究發現,記憶是大腦中參與記憶編碼的神經元之間的聯繫。對事情的記憶編碼可發生在大腦多個部位,它們的神經聯繫越強,記憶就越牢。
如果一個人的大腦發育完善而且健康,經歷創傷的時候神志清醒,那麼是不太可能忘記的。研究恰恰證實,經歷的事情越是傷痛,記住的可能性越大,因為受創的場景會刺激大腦的海馬體以及左下前額葉,容易形成長期記憶。
精神分析容易製造虛假記憶弗洛伊德認為,意識不到的信息對人類行為具有重要影響。事實上,很多大腦活動都沒有被自己注意到,而注意到的事情也沒有被記住。人的覺察是一個過濾的過程,受個人興趣與需要的影響——我們感受到的大多數信息都會遭到遺忘。即使一時記住的事情,也必須經過精細的記憶編碼才能長久地保存,否則就會隨即遺忘。例如,我們做夢夢到的很多內容就是這樣忘記的。
當一個人受到殘暴的侵害時,大腦可能一片空白,甚至神志不清,失去意識,於是無法對事件進行精細的記憶編碼。例如,被強姦的受害者無法回憶自己被強姦的過程,她只記得自己是在一條磚頭路上被侵犯的。「磚頭」、「路」等記憶碎片不斷地在她頭腦中浮現,但她無法將它們與強姦聯繫起來。當她被帶到案發現場,就會莫名其妙地感到難受,儘管她不記得那兒發生過什麼。
因為受害者壓根就沒記住事情經過,更不是把痛苦的記憶壓到了潛意識裡,所以精神分析中用到的催眠、自由聯想等方法不大可能幫助受害者正確地回憶,反而容易誘導受害者虛構記憶,造成進一步的傷害。事實上,精神分析在美國造成了大批冤假錯案,大量女性病人在精神分析師的誘導下「回憶」起男性親戚或熟人在她們小時候對其實施性侵犯,隨後這些「罪犯」被推上法庭被告席。但經過調查發現「性侵犯」子虛烏有,精神分析師們反而成了被告。
嬰幼兒記憶幾乎不可能弗洛伊德還認為,父母對待孩子的養育方式是他們長大後出現的情感和精神問題的根源。如果孩子在兒童時期飽受摧殘,他們成年後的生活無疑會深受影響。然而,把這種情況無限誇大,認為兒童期的「性體驗」都會造成後患,或者說日後的所有問題都是兒童時期的遭遇造成的,就缺乏科學依據了。
兒童時期遭受過性虐待或者別的虐待,可以嚴重影響一個人的身心健康,但不是每個受過性侵犯的孩子長大後都會有問題。據美國心理學會公布的研究數據顯示,在遭受性侵犯的兒童之中,三分之一的人沒有任何癥狀,而大部分有癥狀的兒童都能夠康復,少於五分之一的人在成年後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
卡羅爾認為,精神分析治療是在病人身上尋找很可能不存在的東西,例如「兒童時期被壓抑的記憶」,並認為那便是病因,把這些東西帶到意識層面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這些理論都是缺乏科學依據的。
研究發現,記憶是需要有發達的大腦額葉。三歲以下幼兒的大腦額葉未充分發育,因此處於襁褓之中的嬰兒、在子宮內的胎兒有記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嬰兒和幼兒記得被「侵犯」之類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他們的大腦或許能儲存一些散碎的記憶,可能有一些潛在的影響,但並非弗洛伊德和榮格所說的「潛意識」。按照弗洛伊德的觀點,潛意識記憶對抗壓抑,源於具體的經歷,與我們內心底層的衝突與慾望有關云云。
文章來源:
紐約時報報道弗氏精神分析被心理學主流邊緣化
維基百科(英文)上列出的偽科學包括精神分析
美國科學懷疑論網站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質疑
③
③心蛛:《小艾爾伯特的恐懼》10月31日是西方許多國家的傳統節日萬聖夜,也就是西方的「鬼節」。這天有個習俗,就是打扮成各種鬼怪的樣子,跑出去嚇人。這世上本沒有鬼,這是常識,但為什麼人們仍然會怕鬼呢?除了鬼之外,人們還會對各種各樣的東西產生害怕情緒,比如黑暗、密集的東西、高樓、火、雷電、蛇……這又是為什麼呢?
在展開討論之前,讓我們看看20世紀心理學上的一個著名實驗「小艾爾伯特實驗」[1],它是普通心理學課本經常提及的。
小艾爾伯特是一名孤兒,一出生就被遺棄在醫院中。在小艾爾伯特9個月大的時候,他被兩個人挑選了出來,他們叫約翰·華生(John Watson)和羅莎莉·雷納(Rosalie Rayner)。 華生當時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而雷納是他的研究生兼助手。後來,華生給雷納的情書被刊登在報紙上,成了當時心理學界一樁著名的醜聞,它導致華生不得不公開離婚並離開了學術界。但雷納不離不棄,兩人終於修成正果。這些都是在這個著名實驗之後的八卦了,我們還是把注意力轉移到實驗上。這兩個人是研究團隊的重要成員,後面就統稱為研究者吧。
整個實驗是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院裡進行的。在實驗之前,研究者詳細檢查了小艾爾伯特的情況,拿給他白鼠、白兔、猴子、狗、毛絨玩具等。小艾爾伯特很喜歡這些東西,不時地去觸摸它們。和大多數孩子一樣,這些東西不會讓他恐懼。然後,研究者呈現給小艾爾伯特一隻白鼠。他像往常一樣很喜歡,正準備去觸摸時,情況發生了變化,突然一聲巨響把小艾爾伯特嚇哭了。原來研究者準備了一根 1.2 米長的鐵棒,巨響是敲擊鐵棒的聲音。小艾爾伯特嘗試了三次去接觸白鼠,每次靠近時都伴隨著一聲巨響,每次都被嚇得大哭。然後,研究者拿走了白鼠,小艾伯特回到以前的生活中。一周後,研究者重新把白鼠拿給小艾爾伯特。他嘗試像往常一樣準備觸摸白鼠時,該死的巨響又把他嚇哭了。這種情況重複了七次之後,小艾爾伯特再也不敢靠近白鼠。再隔一周後,當研究者將白鼠呈現在小艾伯特面前時,他露出了恐懼的情緒,開始躲避白鼠。
隨後,研究者把白鼠換成了白兔、猴子、狗等其它動物,用同樣的方式讓小艾爾伯特分別對它們產生了恐懼。然後將動物換成了聖誕老人面具、白色毛皮大衣等,也用同樣的方式讓小艾爾伯特對這些東西產生了恐懼。需要說明的是,在進行實驗之前,小艾爾伯特對這些動物與東西是喜歡的。在實驗結束的一個月後,把這些實驗中的動物與東西呈現在小艾爾伯特面前時,他仍然對它們十分驚恐。
實驗的結果發表在1920年二月的《實驗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上。該實驗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實驗的方法、研究發現以及實驗的倫理。
在20世紀初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佔據著心理學界的統治地位,小艾爾伯特實驗的方法雖然存在缺陷,但它試圖通過實驗而不是像弗洛伊德那樣單純的理論分析來驗證猜想,這是對經典心理學在方法上的挑戰。
小艾爾伯特實驗的方法與巴甫洛夫發現條件反射的方法一樣,這在行為分析上叫做經典行為調節(classic conditioning)。在巴甫洛夫的經典行為調節方法之後,華生主張心理學的價值在於行為的研究,正式開創了心理學的行為分析學派。繼巴甫洛夫與華生之後,伯爾赫斯·斯金納(B. F. Skinner)發展了操作型行為調節(operant conditioning)方法。在這些早期的研究方法基礎上,如今從行為分析、教育學當中發展出一個方法學的分支,叫做單一被試設計(single-case design)。單一被試設計是一套嚴謹的方法體系,旨在通過特定的程序從單一的研究對象中獲得關係明確的結果。從經典行為調節到單一被試設計的體系建立,實驗心理學近百年來取得了巨大的進展。
小艾爾伯特的實驗發現了這樣的事實:人對事物的特殊情緒反應是可以後天習得的。在那個時代,這可是一個革命性的觀點,因為當時的主流心理學被弗洛伊德理論所統治著,人們普遍認為,人的情緒來源於無意識的本能和童年期被壓抑的內心衝突。小艾爾伯特實驗的發現還從結論上挑戰了當時的心理學權威,影響深遠。
當然,從小艾爾伯特實驗中我們並不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即人的所有情緒反應都是後天習得。我們能夠得出的是,有一部分情緒反應來源於後天的環境。對於恐懼的最新研究發現,有相當比例的恐懼是由基因決定的。也就是說,除了後天習得的那一部分外,有相當大比例的人先天就有廣場恐懼、動物恐懼、密集恐懼、恐高及社會恐懼等。因此,我們的恐懼情緒先天因素佔有較大比例,其餘的才是後天習得的。認識到這一點對於消除恐懼帶來的影響非常重要。
華生與雷納不僅性醜聞在道德上影響極大,他們共同進行的小艾爾伯特實驗也在倫理上引起極大的爭議。按如今的倫理標準,這樣的實驗是無論如何不能進行的,當然,在20世紀初的時候還沒有我們如今的實驗倫理限制。實驗結束後,華生與雷納本計劃對小艾爾伯特進行干預,以消除他對這些事物的恐懼。遺憾的是,實驗結束後不久,小艾爾伯特就被人領養了,相應的消除程序並非實施。後來的調查發現,小艾爾伯特於6歲時死於腦水腫。[2]
繼小艾爾伯特實驗之後,相關的研究將實驗倫理問題推到了公眾面前。1979年,美國一個「保護參加生物醫學和行為學研究人體實驗對象」的全國委員會,推出了著名的貝爾蒙特報告(Belmont Report), 確立了人體對象研究的道德三原則,即尊重、有益及正義。按照貝爾蒙特報告的原則,小艾爾伯特實驗是不符合倫理的。
如今,行為分析已經成為一門成熟的學科,我們可以從現代行為分析的角度重新回顧小艾爾伯特實驗。該實驗中的恐懼情緒反應屬於一種條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 或者叫調節性反射。小艾爾伯特本來只對巨響感到恐懼,這叫非調節性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通過將巨響與白鼠等同時呈現導致他產生恐懼反應,這個過程叫做行為調節 (conditioning)。將與巨響關聯的白鼠更換成白兔、白色的棉絨等,研究習得的恐懼是否會遷移到其他物體上,這個過程叫做泛化(generalization)。最後,雖然沒有來得及做,但研究者計劃通過程序將他對這些東西的恐懼消除,這個消除的過程叫消退(extinction)。 雖然依據現代行為分析的標準來看,小艾爾伯特實驗是粗糙的、不符合倫理的,結論存在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在20世紀初,這是一個開創性的實驗,值得載入心理學史。
我們為什麼會害怕鬼怪等根本不存在的東西?不妨從行為分析的角度來嘗試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天生就會害怕一些東西。在適當的情境下,如果我們天生害怕的東西與鬼怪等建立了聯繫,就構成一種行為調節過程。按行為學原理,就會導致我們形成對鬼怪等東西的調節性反射。比如,夜晚的時候,你很害怕黑暗,久久不敢入睡,這時媽媽抱著你講故事,說起了鬼怪,談起了很多可怕的東西,你嚇得一動不敢動。在類似的情境下,你很容易把鬼怪與黑暗和恐怖建立起關聯,多次以後,怕鬼的調節性反射就建立起來了。
這樣的調節性反射一旦建立,則需要花很長時間和很大功夫才能夠消退。而行為學還發現一個現象,叫間歇性強化。就是說某種行為一旦建立,如果偶爾強化一次,這種行為會保存得更久。本來我們怕鬼的情況會隨時間而慢慢消退,但偶然在某個情況下又勾起了我們對鬼怪的恐懼,這會讓我們對鬼怪的害怕持續得更久,甚至終生無法消退。當然,還可以有意識建立一種談論鬼怪的環境,在其中你可以看到各種鬼怪的樣子,但沒有實際的傷害,在這種環境下可慢慢地消除你對鬼怪的恐懼,這樣的過程叫脫敏。
在人的一生中,除了天生的恐懼傾向外,不同的經歷會導致我們建立了各種調節性反射。你會發現人們會害怕各種莫名其妙的東西,怕鬼則是比較普遍的情形。根據一些調查結果,最常見的恐懼有:鬼怪、邪惡能力、蟑螂、蜘蛛、蛇、高處、水、封閉的空間、隧道、橋、針、社交中的拒絕、失敗、檢查和公開發言。從這個角度來看,儘管從實驗倫理上,小艾爾伯特實驗是不妥當的,但假如小艾爾伯特不參加這次實驗並且生存完好,他的人生經歷中還是有可能建立起其他種種恐懼。當然,實驗倫理是必須的,至少可以保證實驗對象免於本次實驗的傷害。
雖然這實驗對小艾爾伯特本人是一個悲劇,但小艾爾伯特的恐懼給心理學帶來了新的局面。如今,我們在萬聖節的時候製造各種鬼怪的造型,除了歡樂還可以脫敏,但應注意排斥一些特別恐怖的情形,以免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傷害。能夠有這樣的認知,我們都應該感謝小艾爾伯特。
[1] Little Albert experiment
[2] http://psycnet.apa.org/?fa=main.doiLandingdoi=10.1037/a0017234
最簡明的表述應該是:弗洛伊德的學說不屬於科學的範疇,而是更接近於哲學。
謝邀……
別的不好說……反正我不看好弗洛伊德……我認為他的理論是不可信的……
在上大學之前,我是一個弗洛伊德的粉……上過心理學的正規課程以後(實際上是我所上過的兩門正規課程當中的一門以後),我徹底成為了弗洛伊德黑(其實兩門課程都是除了提到了這個人的名字以外就只提了本我自我超我以及死亡本能,順便把這兩套批判了一番,可見有沒有弗洛伊德對於現代心理學的影響真的不是那麼大)……
當年看的時候吸引我注意的都是那些荒誕離奇甚至錯誤的歸因。
但是多年後回想起來或是用到的,卻都是他那些精湛富有遠見的觀點
你愛你母親
嗯,我是
你有戀母情節
你愛你母親
不,我狠他
你在抑制你本性,說明你愛你母親,存在戀母情節
我們老師說,偉大的理論之所以是偉大的, 並不是因為它是對的, 而是因為它們是後來者無論如何繞不過去的一道坎, 偉大的理論中引入的概念(如弗洛伊德的"潛意識")會一直存在, 後世的理論家想要另闢天地,無不從支持或批判這些理論入手, 你可能支持它或者反對它, 但無論如何, 你不會無視它.
比如馬克思主義, 比如弗洛伊德......
############################################################
老師在講西方馬克思主義課的弗洛伊德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時說的.
############################################################
PS:果然我是資深跑題學家....
馬後炮科學
這個問題我沒資格回答,但是鄙校李曉文老師說過,弗洛伊德不是偽科學。大概有些可信度吧。
是,參見《對偽心理學說不》 對「偽心理學」說不 (豆瓣)
翻譯成英文估計更加滑稽
You"re always a MF
我心理學科班出身,說實在的,按照剃刀原理來講的話,他的理論最完整,而且簡潔,不過在實證派心理學家們看來,他的理論難以用實驗驗證,在目前心理學並不完整學家眾多的情況下,沒有人能忽略弗的理論。所以,弗的學說並不是偽科學,是心理學的重要一個分支的代表。
怎麼可能是偽科學,我想問樓主一個問題,什麼是科學。
1965年諾貝爾學獎的獲得者費曼對科學的描述。一般所說的科學,指如下三個方面之一,或者混和體:
1,導致科學發現的具體方法
2,源於科學發現的具體知識
3,在某些科學發現後,人們所能做的新事情或者正在做的新事情,簡單的說,就是技術。
以前看環球科學的時候,一名哈佛博士記得這樣描述科學:科學是你通過假設,實驗,最終能驗證假設,並能將實驗結果驗證在其他所有情況下。這就是科學。
用邏輯的看法,弗洛伊德在當時那種科學社會下,以上兩個觀點都成立,因此,他是科學。
那麼為什麼他很多觀點現在都是錯誤的,只能說科學是進步的,當不代表他在當時是錯誤。他可是精神分析的鼻祖啊,沒有他,心理學很難進步,目前的認知心理學都是建立在他的意識的基礎之上的
是
作為一個祖師爺的門徒,說說我的理解。首先,我跟祖師爺的關係,拉康是弗洛伊德之後全面繼承和發展他的理論的大宗師,我是中國拉康派的一個門徒。履歷,大學和研究生的心理學和精神分析學7年學習,接受精神分析7年,督導分析3年,臨床心理治療工作8年。
那麼答案,對於人心的研究,精神分析是唯一符合科學精神的,此外,所有的對人心——精神現象的研究都充滿了道德的障礙或者自然科學的屏蔽。例如,佛教對人心的研究是歷史上最豐富的,佛教的問題跟所有宗教一樣,把一個非科學的虛妄理想當作了一個終極標準來衡量一切,明明搞清楚了的心理現象,都因此而變了味道。例如,明明人的苦難是普遍客觀的,那麼就通過出家尋求真理來讓家庭強制接受可望不可及的目標終點就成了一種對至親的謀殺,恰恰是反過來否認了其已經發現的真理。當然,這是一些極端情況,而這些極端正好符合科學精神的進行了自我證偽。
認知神經科學,那裡所有的東西都很科學,可惜人沒了。生物學和動物學中的人類研究也一樣。
祖師弗洛伊德提供的理論開端和一百多年來的實踐,並非科學,因為人心領域不可能進行自然科學的直接研究,也就愛還沒有這種科學。但,正因此,精神分析提供了一整套符合科學精神的實踐方法和研究方法,當下,精神分析仍舊是最科學的。
弗洛伊德之後的大宗師拉康說,精神分析不是自然科學,是主體科學,因此是獨立於我們一般意義的科學的。
是這樣,世間如今最大的有,科學、宗教、政府、精神分析。我覺得弗洛伊德的學說更像是哲學,但是對於心理學的貢獻還是巨大的,雖然現在被心理學給拋棄了,但是由於特殊原因在電影學裡倒是還有一席之地。
推薦閱讀:
※大腦的「行為性」成癮與毒品、藥物類成癮有什麼區別?心理上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人們願意沉浸在負面情緒中?
※為什麼玩一天俄羅斯方塊後的晚上腦子裡滿是壘方塊?
※餐飲行業老闆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產後抑鬱症的機制是什麼?如何入手幫其解決?應該注意哪些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