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紀錄片《互聯網之子》?本片的意義在哪裡?

我看完始終不能平靜,但是好像又有點說不上來的味道。首先這個主角是否真的違背了知識產權法?而他的所作所為又是不是正確的?


第一次被邀,謝。 總的來說,這不算太好的紀錄片,但講了一個值得尊重的人。
這其實是一個關於普羅米修斯的故事,幸好這故事發生在美國,而我也總想,這對我們有何啟示。


序一
他是伊阿帕托斯的兒子,他教會人們觀察日月升降,讓馬匹養成上套拉車的習慣,調和藥劑,發明風帆,他把一切技能教給了人類。漸漸的,火種成了唯一的,人們必須祈求神靈才能得到的饋贈。但機智的伊阿帕托斯的兒子,靠近太陽車,用一根大茴香枝往那閃光的火焰里划過,他帶著這個火種降到大地上,從此人類的木堆里燃燒起熊熊的烈火。宙斯感到了鑽心的疼痛,既然人類學會用火,你就無法再將其奪走,那時的人類還沒有打開潘多拉的魔盒,他們也有永恆的生命。或許火正是勞苦的人類通向奧林匹斯山那最後的距離。 他惱凶成怒,將伊阿帕托斯的兒子吊在高加索山的峭壁,他派出一隻鷹啄食這個罪人的肝臟,而那肝臟被吃去多少就又重新長出多少。這種痛苦永無止境,唯有天地間的江河波濤、太陽大地能為他的苦難作證…

序二:

1986年,Aaron Swartz出生。

1986年,Aaron Swartz出生。
 3歲,會識字、玩電腦。
 12歲,自己在房間里建了個類似維基百科的網站
 13歲,參與構建RSS
 15歲,參與構建CC知識共享
 17歲,入讀斯坦福大學
 18歲,輟學並與人創立Reddit網站
 19歲,賣掉Reddit,成為百萬富翁
 21歲,下載並公開270多萬份美國聯邦法院文件,受 FBI 調查
 23歲,在哈佛大學任研究員。
 24歲,通過 MIT下載大量JSTOR公司的學術期刊文章,遭國家安全局釣魚執法,面臨嚴重刑事指控。
 24歲,參與領導反對《禁止網路盜版法》(著名的 SOPA 法案)並取勝。
 26歲,自殺身亡(2013年)


正文:
許多美國的紀錄片都不遵循第三隻眼的理論,而轉向了探索型的結構,所以它們未必公正客觀,但確實會給觀眾很爽的感覺,比如邁克爾摩爾的所有片子(《科倫拜保齡》《華氏911》etc)。
《互聯網之子》可能也屬於此類,但是客觀公正和面面俱到是兩個概念,我想影片本身沒有過多選取Aaron 的對立面——美國政府、議員、反黑客組織的回擊,一是受時間所限,二是其初衷或許也僅是展現 Aaron 及周圍的人的主觀狀態,是所謂有政治性,但沒有政治傾向。
所以對於要爭辯事實究竟如何的讀者,在此先打個預防針。

紀錄片的開頭引用了美國哲學家梭羅在1849年的《Civil Disobedience》中的一段話:
「世有不公之法,我們是要安於循守,還是且改且守,待其功成,或是即刻起而破之?」
這大致隱喻了全片的主題,總結了 Aaron 的一生理想,可惜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他的最終抉擇。

正文2:
在普羅米修斯的故事裡,他說:「只要認識到必然的不可抗拒的威力,就必定會忍受命中注定的一切。」
因此他沒有選擇向宙斯妥協,任憑禿鷲啄食自己,也不對其解釋神的預言。

盜火者普羅米修斯的故事,和上帝摧毀巴別塔的故事,有什麼差別?
舊世神的兒子,和互聯網之子的故事,又有什麼差別嗎?
你把文章開頭那段故事裡的宙斯換成美國政府,把伊阿帕托斯之子換成 Aaron,把人類換成我們的網民再讀一遍試試,保證毫無違和感:

Aaron 12,13歲開始作為主力參與構建 RSS 和 CC規範,RSS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現在各種新聞類集合網站、推送 app 的基礎,CC 是Creative Common 的簡寫,你可以把它理解成知識共享的具體規範。
版權這個發明在知識傳播中顯然是特別重要的,尤其是對於某些知識產權意識薄弱到令人髮指的地步的國家。
不過,版權本身其實也漸漸成為一種累贅,尤其是在網際網路的維度上,固有的規範勢必會和新世界的自媒體及傳播產生衝突,哪些東西可以傳播,哪些東西的哪些部分可以被修改,哪些部分需要嚴格署名,用作商業用途,這是個大話題,不過一個15歲的少年被選為這個規範的議員,實在也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吧。
我不太清楚 Instagram 有沒有這個系統,不過你去看一下現在 Flickr 的頁面,每張圖右邊幾乎都有 CC 的選項,這些事其實根本已經在融入我們的生活,至少是西方以及那些沒有獨特屏蔽功能的國家中了。
——普羅米修斯教會人們各種生活便利的技能。

美國政府公有權力膨脹,哪怕是對待自己的國民的時候。
紀錄片中提到一個例子,美國法院行政辦公室有一個叫 PACER 的政府服務,簡單歸納,就是,
聯邦法庭記錄的文件本屬於公眾,但現在是「你要查閱法律,竟然還要付錢」,Pacer從中盈利,對每一頁文件的觀看要收取10美分的費用。注意,是每一頁。以至於在美國獲取法律材料,每年可以帶來1.2億美元的生意。
民間於是就有很多人士抗議 PACER 的收費,比如建立一個網站,讓人們可以上傳已經購買的法院文件,供人免費瀏覽。
Aaron 就在2008年,開發了一套程序,幫助他們從資料庫中下載了2000萬頁的 PACER 文檔。
最終這個行為引起了 FBI 長達兩個月的調查,不僅給他的心理造成了不小的恐慌(畢竟也就是個孩子),或許也預示並開啟了Aaron之後的悲慘結局。
——宙斯不願將「火」這一核心技術分享給人類。普羅米修斯用公牛的把戲愚弄了宙斯。宙斯大發雷霆,準備報復這個刺頭。

Aaron Swartz從青少年時期起,就不懈地反抗網路審查,呼籲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換自由。他在博客里寫過,「我總是深入思考,同時希望別人也能這麼做、我為理想(觀念)而工作。我是個完美主義者。我不會浪費時間在那些不會有影響的事情上。我討厭人們不把我當回事。我從自身經歷中學習,我想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事實上在一開始,Aaron 就有一個「開放圖書館」的觀念,他認為固體的圖書館遮蔽了知識的傳播,網際網路理應成為連接書籍,讀者,作者,紙張與思想的最好載體,他簡直可以說是痛恨一家巨型的機構獨吞所有書籍的做法。
換句話說,他是要把公共存取(Public Access)轉化成公共領域(Public Domain)。
他創建的新聞集合Reddit也好,參與制定的 CC 規範也罷,創建漸進式改變運動委員會(The Progressive Change Campaign Committee),求進會(Demand Progress),身為主力推翻 SOPA 法案(這真是世界民主史上一個了不得的事),都是出自這個道理。


不過真正壓倒Aaron的稻草還是著名的 JSTOR 案件。
美國大學每年會向那些出版學術期刊、論文的機構(比如 ISI,Jstor)支付許可費用,許可費用極高,以至於Aaron 認為世界上其他國家或機構是沒有辦法讀到的。
而且其中許多已被稅款支付,或獲得了政府補貼,但要閱覽它們,讀者卻還得再次付錢。
(作為哲學系畢業的我感同身受,不過還好,貌似天朝的盜版能力在學術上也是強到極致的)

他心心念念的是,第三世界的研究學者沒有美國這麼完善的文獻庫或資金
(我想說,關於資金,您是真過慮了。不過貌似國內許多大學寧願花錢造一幢新大樓,也不願支付巨額許可費吧)
這太不公平,「他們被我們全部的科學遺產拒之門外,這種遺產應該是屬於普通大眾,屬於每個人的,而不是那些資產數十億美元的出版公司」。他竟然產生了一種責任感。
這一理想,直接導致了他此後的所有悲劇。

Aaron 闖入麻省理工大學的地下室,用自己開發的Python 腳本,進入 JSTOR 的學術期刊網站,夜以繼日,下載論文。
接下來發生的事,我覺得很中國:美國特勤局發現了這件事,他們沒有沒收正在下載的電腦和硬碟,也沒有終止它們,卻在地下室安裝了探頭,靜靜等著 Aaron 出現在鏡頭裡,連同視頻,以及這段時間內自動下載的所有論文,成為起訴的重要證據。(好聰明的警察哦)
然後就是飆車追捕撲倒在地之類的傳統美國警匪劇的戲碼。
——普羅米修斯用茴香枝盜取了火種,宙斯感到了鑽心的疼痛。人通往神的最終牢門被擊碎了。

我不知道在 Aaron 取保候審、等待判決的整個過程中,業界大佬都起了什麼樣的作用,反正 MIT貌似是聲名狼藉,背棄了自己的所有原則。
人們普遍認為對Aaron Swartz的量刑有過重的嫌疑,13項罪行,入獄35年,罰金100萬美元。甚至在Jstor撤銷對Aaron的控訴後,美國政府仍堅持重罰。
儘管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他準備將其用於商業目的,
不過或許這種理想主義者才是真正令政府畏懼的,他們已經受夠了一個阿桑奇,不想再要一個知識領域的羅賓漢。
最明顯的是,小布希在911後簽署了《愛國者法案》,以此成立的電子犯罪特遣隊Electronic Crimes Task Forces 接手了這個案件。Aaron 此時已徹頭徹尾成為了一個恐怖分子。
政府決定痛下殺手的竟然是一個下載了無數學術文獻的,或違反了版權法的哈佛大學研究員,很有趣。
你可以這麼想,他作為一名研究員,本來就可以無償下載使用學術論文,他做的事情實際上是開發了一個軟體,以超過人類點擊滑鼠的速度,每秒重複一百次,不斷下載,到底損害的是誰的,什麼樣的利益?

沒有那麼開放的,人類都是自私的,你簡直可以想像,在你的行業中,有時候問別人要一個客戶的聯繫方式,都會面臨眾多「你要的是誰的?給你他的手機 ok 嗎?」的問題,然後坑此坑次在碩大的 excel 里刪刪減減,生怕自己的資源被人看了去。
如果說斯諾登分享軍事隱私,抹黑打亂了美國的政治節奏,多少可以有所指摘;那麼對於Aaron的「知識救濟分享理論」,我想即使是美國政府在這一點上,也實在會羞於解釋,顧左右而言他吧。
Aaron面臨的是認罪、入獄、保釋,重新生活。(如果他承認犯下重罪,35年的判決會變成3個月入獄以及1年的居家監禁)
或者,不認罪,抗辯,和國家機器做鬥爭。
Aaron Swartz選擇了後者,而他親愛的女友選擇了認罪、爆料,或許正是這樣的長期心力憔悴、金錢也無止盡流失的訴訟中,他最終選擇了死亡。
——宙斯惱羞成怒,派出了火神赫准斯托斯。火神憐憫普羅米修斯,為其求情,可是雅典娜(向普羅米修斯示愛不成)與宙斯,堅持己見,將這個異己者,舊世神的後裔,伊阿帕托斯的兒子吊在高加索山的峭壁。
宙斯承諾,只要普羅米修斯說出預言,就可以饒恕他。但我們都清楚他的抉擇。最終,一隻鷹被派遣啄食這個罪人的肝臟,而那肝臟被吃去多少就又重新長出多少,永無止境。


天才的歸途
這個時候,或許你不看這個紀錄片,都已經知道了 Aaron 的一生,但究竟我會在他的生命中看到什麼呢?或者說,對於身在中國的我,有何啟示?

首先,Aaron有罪否?
這件事觀眾完全可以選擇跟隨導演,或者自行判斷選擇立場。說實話,導演也沒能清楚呈現 Aaron 最後幾年的生存狀態。正如我之前說的,我並不准備對此下我的判斷。

我認為,版權與利益,分享與繼承,這些概念的邊界是在不斷擴展的,我當然不認為 Aaron 所做的一切是絕對正確的,
我始終相信,對於歷史來說,有一種東西叫「舊世界將死未死,新世界將到未到」,
Aaron 正處在這個歷史的裂縫中,他為了自己的「互聯網分享」信念,採取了所能採取的一切方式,成為殉道者,這是他的獨特價值。
終其一生,Aaron Swartz都在履行他深信不疑的道德原則:信息共享,言論自由。
他其實就是一個純真到極點的理想主義者,他的所有衡量竟然都出於「道德感」,他寫過一篇《開放獲取游擊隊宣言》(Guerilla Open Access Manifesto):「信息就是力量,有些人只想將其佔為己有。世界上所有的科學和文化遺產,已在書籍和期刊上發布了數個世紀,正漸漸被少數私有公司數字化並上鎖……但是分享絕非不道德,它是一種道德使命,只有那些利欲熏心者才會拒絕讓朋友複製一份。遵從不公正的法律不會帶來公正,步入光明的時候到了。在公民不服從的偉大傳統下,宣告我們對這種私人盜竊公共文化的反抗。」
是不是和80年代的我們的前輩感覺很像?

坦率的說,我一直不是太崇拜喬布斯或者扎克伯格,卻很崇拜互聯網的發明人Tim Berners-Lee,他明明可以以此成為世界首富,卻將萬維網的技術無償向世界開放,以至於從來沒做過什麼富翁。說到底,我骨子裡也有這種決絕的野獸一般的儒性。
Tim在這個紀錄片里也出現了,並且是作為 Aaron 的忘年交以及精神導師,那 Aaron 會做出這樣的抉擇,也就不難理解了。

但Aaron忽視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就是他觸及了實際的利益,他每次發動的運動,有的成功,有的失敗,但都有數以十億美元的經濟利益被牽動著。而他對此從來選取的是視而不見,雖然他成立的組織叫漸進式運動,可是他卻一丁點都沒有漸進的心。他就如同一個目空一切的,手捧聖經的游擊隊長,要在根本上一槍定勝負,因為堅信自己的理想是世界的正義,大勢所向。
他的這種決絕是值得尊重的勇士,但採取的方式卻有種士三百的莽性。

實際上,他沒有戰勝 JSTOR,卻贏了 SOPA(我始終認定這是一個世界民主進程史上的一個奇蹟),當中的含義也耐人尋味,你們可以好像想想。
這對我們的改良也好,抉擇也罷,也是個重要的參考,畢竟我們的民主,恐怕不及人家的百分之一,人家也就玩成那樣,我們有什麼急的出來的呢?

美國當然不是一個完美的國家,它的所有結構性問題在最近幾十年中,應該有一種井噴式的爆發,不過我還是真的尊重美國社會,有數不清的醜惡和強權,可正義的聲音仍然不絕於耳,並且可以被聽到。
讓我們來看一下 Aaron 所處的實際環境,2011年《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叫 Protester,那個時間段里,我們能數出多少抗議者?僅就美國,維基解密,不署名運動,佔領華爾街……
他在那種歷史環境下,不被牽連,反而有點不可思議了。
我覺得這個世界配不上他。他不愛利,一生所想是利用互聯網技術改造整個社會的不合理。說到底,就是個青年的,天才版的互聯網的格瓦拉,一個政治家和社會活動家。而且他的視野更開闊,我從來沒有聽到他說什麼「美國人」「猶太人」,而永遠是在談及人類。
彷彿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對人的悲憫,以及對社會控制的,你說偏激也好,天生也好,一種發自肺腑的敵對。
他代替了可能是超前了幾十年的自由思想,為了分享的共同主義,背上了十字架。
薩義德說過,「知識分子的重大責任在於明確地把危機普遍化,從更寬廣的人類範圍來理解特定的種族或民族所蒙受的苦難。」

Aaron 12歲時在房間里編寫了一個叫 INFO 的網站,允許人們對詞條做註解,
對此,老師們的意見是「這想法太愚蠢了,你不能讓隨便一個人就編寫百科全書。不然要教授幹嘛?」
這大概就叫,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然後發生的一切都不奇怪了。

我不知道在片尾的那麼多互聯網、民主政治界的大佬的淚水代表著什麼。但我卻感受到了那其中的力量。正是這種不甘的力量,把美國這個「民族」捶打得如鐵似鋼。還是老話,挺羨慕的。

後記:
離開學校之後,我的整個世界都寬敞明亮了許多,世間萬象呈現,惡之花伴著大麻,妓女們和著小曲,遊盪在荊棘叢林之中。
我的理想像把斧頭,它一次次砸向攔路的巨石,變得朽鈍;
妓女們別著腰間的錢袋,蛇般的舌頭柔化了我的心;
惡之花迷濛我的雙眼,麻醉了傷口,我回頭望向剛進叢林的年輕人,看到地上那些不夠強壯的骷髏,那一剎覺得自己好像生活的挺好。
我看見順著荊棘、踩踏著他人屍體的前輩們疾跑如風,看見他們身邊掛著美酒金幣,
我終於做出一個決定:收起斧頭,踩向前方正試圖站起來的勇士……


其他1: 天才的女友
我本來還寫了不少關於兩任 Aaron 女友的事情,喔,其實很有說頭,後來想想,還是算了吧。一來,我沒有什麼立場,二來,也確實沒有什麼太值得說的事情。
只是在傳統思維中都是那種愛惹事的,不太平的女人吧。但這只是表象,最終在第一個女友面對 FBI 的質詢時的投降。我相信她在紀錄片中所表現出的那種悔恨與痛苦,也確實沒有太多的應該指責她的基點。但那句「take it」所留下的傷口,或許真的太深。讓我一個觀者也無所適從。
不過身為一個局外的觀眾,我還是不由感慨,歷史淘去千沙萬浪,剩下的不過都是一聲嘆息吧。
刪了,也就不說了,有興趣的自己看看這紀錄片吧。


後來:天才的後人
1. Aaron的朋友和合作者,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Laurence Lessig,在他去世後,發起了競選籌款改革(Mayday Pac),目標是在2016年的競選中將五位不支持競選籌款改革的國會議員請出國會。他成功地在2014年6月底之前募捐到了一千七百萬美元。 Lessig說,他曾在一次 Ted talk後與當年僅15歲的Aaron 有過一次談話。Aaron問他:「您剛才講到網路審查和管制的這些弊病,那您有沒有什麼實際的方案來解決這些問題呢?」Lessig有點尷尬地說:「沒有。我是個學者,我只負責做研究,解決問題不關我的事兒。」Aaron接著問:「您是個學者,所以解決問題不關你的事兒。那,您作為一個公民,又該如何呢?」
Mayday Pac或許是Lessig 對天堂的 Aaron 的最好回答吧。


2.
有個男孩叫 Jack Andraka,來自巴爾的摩,14歲,閱讀了 Aaron 自殺前推廣的JSTOR 的免費學術論文,想出了一種提早檢測胰腺癌的方法(一般胰腺癌被查出的時候就是你死的時候。)以此,他成功去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做研究。
Jack說,「我之所以上了新聞,是因為我們的實驗成功了,而這就是為什麼 Aaron 做的事有那麼重要……這個宇宙中的真理不是只有那些政策制定者曾經弄清楚過的,比如應該限速多少,它還包括那些能讓你的孩子,不會因胰腺癌而死的研究。如果沒有訪問閱讀權,那個能解決你的問題的人,可能就永遠找不到答案。」


如果要問什麼是互聯網精神的核心?我會回答「開放與自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互聯網早已超出技術的範疇,成為社會變革的一部分。這個世界上就有這麼一群不為商業利益的黑客(Hacker),為了讓信息更快地流動,讓人們更容易地獲取知識,一直在不懈地打破舊世界的藩籬。亞倫·斯沃茨(Aaron Swartz)正是其中一個耀眼的天才。


亞倫從小就對互聯網著迷,13歲時參與了 RSS 1.0 標準的制定,15歲時參與了CC知識共享協議(Creative Commons)的創建,而後和 John Gruber 共同發明了Markdown,同時還是著名社交新聞網站 Reddit 的聯合創始人。他和其他黑客一樣厭惡學校的教育和大公司的工作,從斯坦福大學退學後,他去了剛剛成立的創業孵化器 Y Combinator,並成為第一批畢業生。而當 Reddit 被收購,公司不再是四人小團隊時,他也選擇了離開。他的理想並不是創辦一個能取得商業成功的公司,而是推動知識和信息的自由流動,確保民眾享有獲取公共知識的權利。從這個角度來說,他並不單純是一個技術極客或者創業者,而是政治運動的組織者。


RSS 可以讓人們很方便地訂閱互聯網上的內容源,利用類似 Google Reader 這樣的訂閱器,人們可以將平時所關注的博客和新聞整理到一起,時刻獲取最新的內容。而CC協議則是針對傳統的 Copyright(保留所有著作權),遵循CC協議的作品只是保留部分權利,其他人可以免費自由地傳播這些作品(前提是不能作為商業用途)。CC協議的創始人(也是亞倫的導師)萊斯格(Lawrence Lessig)寫的書《代碼2.0》就採用了CC原則,它的翻譯權也不再被國內出版社所壟斷。亞倫還參與創建了 Open Library 項目,他搜集了美國國國會圖書館裡的公共數據,嘗試為所有書籍建立網路檔案,共享給所有人。


亞倫痛恨一切不合理的為了賺錢而阻礙知識傳播的行為,當他得知人們在 PACER (聯邦法庭記錄的電子倉庫)上瀏覽聯邦法律文件竟然需要每頁都繳費後,便用程序將圖書館裡可以獲取的法律文檔下載下來,上傳到 Public.Resource.Org 上供所有人免費查看。儘管這並不違法,但卻引起了 FBI 的注意,也讓年輕的他第一次面臨來自公權力的壓力。而後把他逼上絕路的同樣是一次下載。眾所周知,很多學術期刊的版權掌握在出版社手中,大部分人是無法免費瀏覽這些論文的。為了嘗試共享這些資料,身為哈佛大學研究員的亞倫利用身份的優勢,潛入 MIT 的機房,通過 MIT 的網路下載了大量 JSTOR 上的學術期刊文章。這回他遭到了美國特勤局和警方的釣魚執法,於2011年1月被抓獲。


之後是漫長的指控過程,為了殺雞儆猴,檢方最終對亞倫提出了13項重罪的指控,他可能面臨幾十年的牢獄之災和100萬美元的罰金。這一切最終讓深陷抑鬱症的亞倫在2013年1月11日自殺,年僅26歲。

信息就是力量。但就像所有力量一樣,有些人只想佔為己有。世界上所有的科學和文化遺產,已在書籍和期刊上發布了數個世紀,正漸漸地被少數私有的公司數字化並上鎖。想要閱讀那些有著最著名研究成果的論文?你必須支付給如 Reed Elsevier 這樣的出版商大把錢。強迫學者付費才能看到同事們的工作?掃描了所有圖書館,卻只允許人們通過谷歌閱讀?只為第一世界名牌大學的學生提供科學文獻,卻不給第三世界國家的孩子們?這是無恥和不可接受的。

亞倫·斯沃茨《游擊隊開放訪問宣言》(Guerilla Open Access Manifesto)

他在自殺前曾經領導過一場漂亮的勝利,那就是反對 SOPA (禁止網路盜版法案)的運動。這是亞倫短暫一生中的高光時刻,也是互聯網力量在推動社會革新上的一次閃耀。SOPA 的初衷是保護版權,但實際的處理方式嚴重動搖了互聯網信息開放的根基,並要求互聯網平台進行自我審查,這是絕大部分互聯網公司所不能容忍的。而支持 SOPA 的則是傳統的版權方,包括出版公司,唱片公司,電影公司等,這背後蘊藏著巨大的利益。SOPA 提出時得到了很多國會議員的支持,信奉信息自由的亞倫自然不希望這個法案通過,為此他創辦了「求進會」(Demand Progress),通過組織群眾遊說號召普通民眾一起給國會請願反對 SOPA。


在 SOPA 上,國會議員們顯然低估了網民的力量。從全球著名域名商 GoDaddy 的倒戈便能看出來:GoDaddy 最初支持 SOPA,而這一舉動引起了眾多站長的抗議,包括維基百科在內的許多網站在兩天之內迅速從 GoDaddy 撤出了37000多個域名,GoDaddy 於是迅速表示轉投反對陣營。2012年1月18日,維基百科,Reddit,Craigslist, Mozilla 等網站決定關站24小時以表示抗議,這一天國會的電話被打爆,形勢迅速發生逆轉,第二天許多原來支持 SOPA 的議員被撼動,站到了反對的一邊,最終 SOPA 沒有被國會通過。亞倫非常高興,這是他一生當中為數不多的勝利時刻,這一刻讓他覺得自己的理念在現實世界中是行得通的。

毫無疑問,互聯網已經滲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是 SOPA 這樣有巨大利益集團和政治力量所推進的法案也敵不過千千萬萬使用互聯網的普通民眾。如果一個網路公司支持 SOPA,用戶可以用腳投票讓它無法存活;如果有人動搖互聯網的根基,各大互聯網公司會毫不猶豫地進行聯合抗議,它們造成的放大效應比街頭抗議強上數百倍。SOPA 的推行者們沒有意識到這樣一個逆流而動的法案所面對的阻力是如此之大,而亞倫也沒有意識到互聯網的力量在政治上已經相當成熟,他剛開始並沒有抱太大希望。無論如何,這是美國政治史上的大事件,亞倫也成為了這個大事件中的大人物。

亞倫在街頭演說

然而這場勝利並沒有改變亞倫的結局。檢方靠著已經過時的《計算機欺詐與濫用法案》增加了對亞倫的重罪控訴,而亞倫也拒絕了可以帶來寬限的認罪。亞倫被捕後,JSTOR 放棄了對他的起訴,政府一直想要殺一儆百,曾被認為是黑客精神發源地的 MIT 則保持中立,坐視不管。自由無拘束的生活被這件案子攪亂,生性敏感脆弱的亞倫也陷入過抑鬱症的困擾,背負了巨大精神壓力和經濟負擔的他最終選擇在案件開庭審理前自殺,未留下任何遺言。很多人為此感到沮喪與憤怒,洶湧的情緒中夾雜著對天才少年的惋惜,對政府趕盡殺絕的不滿,對 MIT 背叛黑客精神的失望,還有對這個病態社會的控訴。


萬維網的發明者,同時也是亞倫的好朋友蒂姆·伯納斯·李爵士哀傷地寫道:

Aaron is dead.

Wanderers in this crazy world,
we have lost a mentor, a wise elder.

Hackers for right, we are one down,
we have lost one of our own.

Nurtures, careers, listeners, feeders,
parents all,
we have lost a child.

Let us all weep.

亞倫·斯沃茨可能永遠也不會像喬布斯,比爾·蓋茨,扎克伯格那樣吸引大眾的目光,他的能力足以讓他獲取巨額財富,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選擇了一條少有人走的路。和蒂姆·伯納斯·李一樣,亞倫不關心賺錢,只關心如何真正地實現信息自由,賦權於民,他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他能一眼看穿這個社會的不合理之處,然而思想太過超前,自身又太過敏感,在以一人之力對抗強大體制的戰鬥中,終究被這個時代所扼殺。互聯網革命的時代已經過去,如今不僅是政府想對自由加以限制,許多互聯網公司的封閉與壟斷也砌起了一堵堵高牆。開放,自由,分享,這些曾經代表著互聯網最核心價值觀的理念正在被邊緣化,亞倫身處其中,也必定感到過某種程度的孤獨與無助吧。但這並非是沒有希望的戰鬥。亞倫逝世後,那些陳舊的法律遭到了民間和法律界的猛烈攻擊。國會也與時俱進,對其進行了修正,其中包括對1986年《計算機欺詐與濫用法案》進行修改的「亞倫法案」,以及促進學術論文免費化的《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公平獲取法案》(FASTR),後者被稱為「另一個亞倫法案」。一些學者也開始在網上免費發布自己的論文,並附上 #pdftribute 標籤,表達對亞倫的悼念。時間終將證明這一切。


亞倫·斯沃茨的一生,短暫而榮耀,他的故事應當被大家所熟知。他是推進信息開放的先驅,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普羅米修斯。也許我們承受不了反叛者追尋自由的代價,但至少可以在生活中實踐亞倫的理念,這大概也是對他最好的紀念吧。

僅僅安生與當下這世界是不夠的,那樣子別人給你什麼你就得接受什麼。我覺得得有質疑的精神,我覺得從科學的態度看,你所學的一切都是暫時的,任何所學都有改口、駁斥、質疑的餘地。對於社會也是,我能儘力去解決真正的基礎性的問題時 ,我沒法去迴避它。

——亞倫·斯沃茨


我看不下去有的答主認為艾倫太脆弱

在二十多歲這個年齡,多少人還遊手好閒,艾倫已經為自己的理想目標奮鬥好久好久了

一個天才,和其他人不同,並沒有刻意利用自己的才能謀利,而是從小就想讓世界變得更好

當他勞心勞力為了社會的時候,社會背棄了他,沒錯,他是完美主義者,也是理想主義者,就是因為這樣,他的絕望就更容易理解不是嗎


看的越多心越冷,他只是想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出一分力,卻發現互聯網之外的世界更加不可理喻破爛不堪,那種心情難以想像


影片也說艾倫開始抑鬱,妥協是不可能的,不妥協之前所做的也都葬送了,也許還有其他選項,但是艾倫應該已經太失望了

對於版權,我不評判,只是想站在艾倫的角度上想一想,那些因為失戀破產喪親等等問題而抑鬱到想要自殺的人,我們都不應該去說他們太脆弱,心理素質差

又有什麼資格說艾倫呢


本片的意義在於向很多人介紹了Aaron Swartz,從而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向。我就是其中之一。

我們的重心不應該放在那個複雜的案件上,而更應該看看我們能從Aaron身上學到什麼。
本人研究過很多關於他的資料。這裡列出兩點。

1.他是一個好奇心極其強烈的人。

以下是他的原話:

When I was a kid, I thought a lot about what made me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kids. I don"t think I was smarter than them and I certainly wasn"t more talented. And I definitely can"t claim I was a harder worker — I"ve never worked particularly hard, I"ve always just tried doing things I find fun.

當我還是個小孩的時候,我就在思考為什麼我與其他孩子不一樣。我不認為我比他們更聰明,當然也不是更有才能。而且我也不敢說我更勤奮——我從來沒有非常努力地工作過,我只是總去做那些我覺得很有意思的事情。

Instead, what I concluded was that I was more curious— but not because I had been born that way. If you watch little kids, they areintensely curious, always exploring and trying to figure out how things work.

我最終得到的結論是我比其他孩子有更多的好奇心——但這可不是因為我天生如此。如果你去看那些小孩子,他們都極其好奇,總是在探索,試圖弄明白事情的原理。

The problem is that school drives all that curiosity out. Instead of letting youexplore things for yourself, it tells you that you have to read these particular books and answer these particular questions. And if you try to dosomething else instead, you"ll get in trouble. Very few people"s curiosity can survive that.

可問題在於學校扼殺了這所有的好奇心。因為它不僅不讓你自己去探索事情,還告訴你必須要讀那些特定的教科書,回答那些特定的問題。而你如果嘗試做其他的事情,你就會陷入麻煩。在這個過程中很少有人的好奇心能存活下來。

But, due to some accident, mine did. I kept being curious andjust followed my curiosity. First I got interested in computers, which led meto get interested in the Internet, which led me to get interested in building online news sites, which led me to get interested in standards (like RSS), which led me to get interested in copyright reform (since Creative Commons wanted to use similar standards). And on and on.

但意外的是我成功了。我依然保持好奇而且跟隨著我的好奇心。最初我是對電腦感興趣,這讓我對互聯網產生了興趣,進而我開始喜歡建網站,這又讓我對一些諸如RSS的規範產生興趣,然後我又對版權改革感興趣了(因為Creative Commons 想採用類似的標準)。就這樣不斷持續下去。

Curiosity builds on itself —each new thing you learn about has all sorts of different parts and connections, which you then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Pretty soon you"re interested in more and more and more, until almost everything seems interesting. And when that"s the case, learning becomes really easy —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almost everything, since it all seems really interesting.

好奇心本身就是正反饋。你學到的每件新事情都有各種各樣的聯繫,這讓你想要學習更多。很快你就對越來越多的事情感興趣,直到幾乎所有事情都看起來很有趣。這時學習就變得很簡單——你幾乎想學習一切,因為它們真的很有趣。

I"m convinced that the people we call smart are just people who somehow got a head start on this process. I fell like the only thing I"ve really done is followed my curiosity wherever it led, even if that meant crazy things like leaving school or not taking a "real" job. This isn"t easy — my parents are still upset with me that I dropped out of school — but it"s always worked for me.

我堅信所謂的聰明人只是不知怎麼在這條路上走的更早。我覺得我唯一的成功就是跟隨我的好奇心,即使那意味著一些瘋狂的事情比如退學或者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工作。做到這些並不容易——我父母現在還對我輟學的事情感到失望——但這個法則對我一直有效。

2.他是一個內向的,但非常善於向其他人學習的人。

以下是他朋友的回憶

Aaron was quiet and introspective. He was an active listener.

Aaron不太愛說話,習慣審視自己。他是一個善於傾聽的人。

He was very smart but never made me feel bad for not being as smart as him. He was patient in explaining things to me. He was creative -- in talking with him, I"d usually get a great idea I had not considered.

他非常聰明,但是從不會讓我因為沒他那麼聰明而感覺不爽。 他給我解釋東西的時候很耐心。他很有創造力。和他談話我經常想到之前沒考慮過的主意。

He was kind and thoughtful. He thought about the consequences of whatever we were talking about. He had a subversive side, but it had a purpose.

他很友善,考慮周到。無論我們討論什麼,他都會考慮結果。他有顛覆性的一面,但是為了某種目的。

Despite being outspoken, he was introverted -- most of our interactions were because I wrote to him. He had great follow through. Always wrote back.
I gladly did favors for him whenever I could. Not because he ever asked me for help, but because talking with him inspired me and made me want to help any way I could.

他雖然健談,但也很內向。我們大部分的交流都是因為我給他發信息。他總是很好地回復我。

He was very, very sharp and I think this was because he really used to listen very thoughtfully to what other people said.

他思維非常非常敏捷,我想這是因為他真的十分認真地聽其他人說話。

I met him twice at the same conference a few years back. He was a bit away from the crowd and not too social although most people did know him at the event.

我幾年前在一個大會上見過他兩次。他有點遠離人群,不太喜歡社交。儘管在場的大多數人都認識他。


# 如果亞倫·斯沃茨出生在中國——互聯網之子觀後筆記

我在斯沃茨的經歷中看見了我,但即使除去所努力的年限還沒到斯沃茨的26年 之外,我所做的事情完全還成不是和斯是一個數量級的。就像我所宣稱的我從來 不相信天賦一樣——我見識過這個世界上最頂尖的人才,他們的才能在於有方法的 持之以恆的努力加上對所追求事物的熱情,天賦只是弱者給自己的借口,強者給 弱者的謊言——我不覺得如果把我放在斯的位置上,我所完成的會更差。我敬佩斯 在其所在領域內的努力,也希望自己以後有機會能夠參與到這麼一些讓世界變得 更好的運動中來,但在觀看這部紀錄片時我會不由自主地對比我和斯的境遇,然 後把這個對比放在中國的大背景中,那麼,開始吧。


在所有的一切之前,致敬,亞倫·斯沃茨。


本文從一個90後所在的大多數普通家庭的情況來對比「斯如果出生在中國」這一 假想,如果這個中國家庭是高級知識分子、名牌大學教授又或者是經濟實力雄 厚的有文化的人士,那麼這些對比也未必成立,也沒有意義的。因為絕大多數的 中國家庭不是這種情況。廣義上來講也是斯奮鬥的領域——中國普通家庭並沒有對 有質量的知識的獲取途經,所以他們只能依靠高考這一條路。


斯3歲開始接觸電腦,我也是類似的年紀,可能是4歲。就像影片里斯的兄弟所 講,他們都喜歡電腦,但是只有斯真正進入了這個領域。我是大學才真正開始成 為一個計算機玩家,在此之前我都是一個電腦玩家。斯沒有傳記存在,我暫時也 沒有時間去調查斯的背景,但從一個電腦的玩家進入一個計算機的玩家,大概要 邁過兩條坎:

  1. 學會如何在互聯網上搜索信息。
  2. 簡單理解計算機是如何工作的,比如馮諾依曼模型。

這兩點結合在一起是如何找到高質量的相關信息,而這一條,如果斯出生在中國, 其能夠獲取的信息的質量不止會下降一個等級,待我慢慢道來。


## 在普通家長的認知中電腦和網路是一個奢侈品加玩具

首先90後出生的孩子一般情況下在比較小的時候都不會有一台電腦,這一點我 不在此列。而即使家裡有一台電腦,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不沉迷遊戲,家長一般 情況下也不會讓孩子上網——我在此列。相信許多同輩們都有這樣的經歷。


而這些判斷已經是家長已經被信息時代遺棄的表現——他們根本不知道互聯網是現 在社會上最大的階層資源間的multiplier(恕想不到翻譯)。作為沒有什麼資源 的普通民眾,這就是你四兩撥千斤的武功心法。


這又要談到階級了,我們從高考說起。高考簡單來看是人才選拔,但高考的背後 是中國稀缺的資源造成的一種畸形的用於留出上下階層流通通道而保持社會穩定 的資源分配方式(想像有多少家庭唯一的希望就是孩子上一個好大學):高考以 殘廢絕大多數考生的學習興趣為代價生產出這個社會運轉需要的少部分人才,這 部分人才對上層統治階級有相當的使用價值並可能被吸收成為其階層的一員。


如果沒有互聯網,高考就只是唯一的通道了。但互聯網使得知識,這一原本僅僅 能夠通過正規教育來傳播的稀缺資源變得能夠以極低的成本大規模傳播,於是互 聯網成為了一個人改變自己最大的multiplier。在網上你可以獲得所有你需要的 知識,前提一旦你被引領入門。而家長們根本不知道有這麼一扇門存在。在他們 看來電腦和互聯網只會讓孩子對遊戲、網路遊戲上癮。是的,遊戲是能夠讓人上 癮的東西,根據神經學的理論,老鼠只能能夠在大腦獲得足夠的刺激,它能夠忽 略進食直到死去。而遊戲能夠給予了人們這種刺激,這種在極短的時間內出現的 虛擬的刺激還不能讓人類演化出相應的天然分辨真假手段——因為他們本質是一樣 的。但究其本因,還是家長們不能給孩子們展示這門後的東西,讓他們看見計算 機和互聯網神奇的世界,這個世界會遠遠超過遊戲的吸引力。即使是我的大學的 一位信息科學院的教授也做不到——因為他也不明白,只是傳統地做研究,並不是 一個黑客。


所以,對於下層階級的孩子們來說,一開始,他們便失去了如此寶貴的財富。

那麼,為什麼家長們不能呢?


## 中國缺乏好的教科書和網路環境

現在有了知乎、豆瓣這些比較有質量的中文網站來獲取一些有質量的信息。在這 些網站沒有存在之前,中文的網路環境可謂是一塌糊塗——絕大多數只是一些只會 占沙發、點贊、灌水的用戶。你如何期待他們創造出一個良好的網路環境?在一 開始的時候我只是以為這是中國的網路環境差,但是慢慢我才意識到這其實是中 國的整個國家的公民素質有待提升。


同樣的問題存在在中國的教材上,包括大學教材。有個叫童哲的巴黎高師學物理 的孩子建立了一個叫萬門大學的互聯網大學,旨在教大 學 代 數?!這個世界 瘋了吧,大學裡的教授是幹什麼吃的?


然而事實是,整個中國的大學教授基本沒有什麼人有心思在教學上,因為這根本 和他們評職稱沒有關係。教材的寫作多數情況下也是和出版社基於利益的合作, 且許多情況下是掛著教授的名字讓教授的學生來寫。在出版界也多是如此——我接 觸的技術書籍以市場投機的心理出版為多,內容一塌糊塗,浪費紙張。當然,也 有好的著作,不會被我一棒子打死。比如《數學之美》、《程序員的自我修養》 等等,都是傾注心力有情懷的好書。


因此,中國的資料質量很差。我相信即使是約翰納什來看中國大學的線性代數課 本也會失去對數學的興趣的。


真正的學習需要直接去英文的環境里學習。這裡面水比較深,舉幾個現在想到的 例子:在網路環境上google group上一個嚴肅的有良好氛圍的討論平台,Quora的 答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超越知乎的,而絕大多數的MOOC課程都是英文的。


所以,我問這門一個簡單的問題:有多少家長能夠教孩子真正的英語?另外說一 句,不要依靠學校的英語教育,只要不是全國範圍內都稱得上最好的學校,其他 的學校的老師都不能算是會英語,包括大學。所以,沒有人在一開始給你引路。


斯如果在中國長大,在20歲之前他都在準備高考。而相信以他的性格,他一定 是個差生。


## 沒有社區

好了,即使假設我們學了英語,能夠學習這些有質量的英文內容。我們仍然有一 個難以逾越的鴻溝。中國沒有一個社區來讓人參與。


斯最初的成名戰是參與RSS的設計和實現——一個家裡的wiki並不是什麼大事情, 會一些網路基本編程的人都能夠完成,難點在於讓他成為世界的wikipedia,所 以這裡我並不把這視為斯的成名戰,只能是練手的玩具。


斯能夠在14歲參與一個被世界上所有人的使用的工具的建設,其基本要素大概 如下:RSS不是一項複雜的技術,更多的是一項規範,所以斯能夠貢獻;美國有 很多這樣的社區,他們需要大量的人,所以斯能夠加入。


而中國已經遠遠地落後在世界後邊,而社區這種東西並沒有在中國廣泛形成,即 使是現在。並且社區由於和自組織相似這麼一種組織,其是被打擊、壓制的對象。 所以,即使斯成為了一個學習了高等數學、矩陣代數、計算理論的少年天才,他 的歸宿一般也就是去清華、北大好好上個學。

在中國創業?還是Reddit這種充滿爭議的網站?想,都不要想。


## 沒有民主基礎

最後,談一談斯用互聯網的力量來阻止法案的通過。這一段看得真的是激動人心 也唏噓不已。這一偉大的創舉的完成草率的分析大概也要這麼一些條件:

  1. 整個國家的公民已經適應民主並在民主體制下經過了長久的訓練,這樣他們 關心法案,知道只有鬥爭才有權利,所以會去投票。
  2. 政府不會把投票的網站關掉。
  3. 政府會考慮公民的集體上書。
  4. 遊行和公開發布演講是被允許的。
  5. 活動組織者不會隨時失聯。

It is just not possible at all.


from: 如果亞倫·斯沃茨出生在中國——互聯網之子觀後筆記


對於很多人,觸動他們的利益,比觸動他們的靈魂還難。

人類社會發展了數千年,積累了無數的信息,尤其是現代社會,信息呈現井噴。

但令人納悶的是,這些人類共同的財富,卻被極少數機構鎖了起來,你要閱覽每一條信息,都要交錢。

亞倫要做的,就是把這些本應屬於全人類的財富,免費歸還給全人類。

說到底,這是個不完美的世界,即便是美國,權力頂端的官僚體系:腐朽,麻木,為虎作倀,但他們是人類社會的絕對裁判。所以,艾倫得結果也可想而知。

零星的幾個人,抗爭著少數人組成的權力機構,大部分人在麻木的觀望。這就是這個世界的寫照。


從web.py了解到了作者。
然後在twitter上follow了他。
直到他的推文更新永遠停留在了2013.1.9
後來借用了他的twitter頭像緬懷他。
RIP...


看了這個問題後,又完整看了整個片子。不直接回答題主的問題,簡單談一下我個人的感受吧。個人碎碎念,各位聽聽就罷了。

Aron 無疑是一個天才,他關於開放信息的理想從「上帝立場」考量也是正確的。因為道理很簡單,科研,如果用的是納稅人的錢,為什麼最後的成果不能被我們納稅人自由地獲取?

但是實際情況是,大部分論文的獲取都被出版商截斷,必須支付高昂的費用才能閱讀全文。君不見看到一篇領域相關新文獻,但是因為不能下載全文pdf而到處索要的尷尬和無奈?

為什麼本身是正確的事,我們卻不這樣做呢?

為了解釋清楚這件事,也許我們需要稍微了解一下當代科研出版的一些運作機制。

首先,科研成果的衡量主要是看發表學術論文的情況。而各種學術期刊則是學術論文公開發表的主要陣地。為什麼學術論文非要發表在期刊呢?我想這裡面肯定有歷史上的原因,比如過去沒有互聯網,論文只能是通過期刊這些具有傳播能力的媒介進行傳播。然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通過互聯網「自發表「文章已經成為可能,比如arXiv等,都是論文發表途徑的革新(關於自發表的討論,可以看Birth of a New School: How Self-Publication can Improve Research)。不過不管怎樣,學術期刊仍然是當代學術論文發表的主流陣地。但是,創辦、運營一個學術期刊,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資金從哪裡來?別跟我說通過賣期刊賺錢,學術期刊的發行量遠遠低於流行雜誌動輒上百萬本的規模,因為學術期刊本身專業性極強、受眾極小。你說什麼?通過收取論文作者支付的版面費賺錢?很多開源期刊就是這麼做的,比如Plos One,論文一旦被錄用作者就要支付昂貴的版面費,而Plos One對讀者來說卻做到了完全免費。窮B博士生想發文章畢業交不起版面費怎麼辦?那好辦,賣身吧!論文作者可以讓渡版權給出版商,出版商進而有權決定其他人交多少money才能看這些論文。賺到的錢,一大部分則用來支撐旗下合作的期刊。大部分期刊都是通過這種方式運作的,大的出版商有比如Elsevier,Springer,JSTOR。

我們可以看到,學術論文收費的本質是因為學術期刊本身的運營需要資金,而學術期刊的特殊性導致其很難通過市場賺錢。那麼學術期刊運營的資金誰來出呢?我們可以參考某篇論文中的一段話的摘錄:

高等學校、政府,眾多基金會、各種學會、協會、企事業、社會團體組織等,對學術出版、學術期刊在經濟上實行了注資、政府財政撥款、稅收減免、低息貸款、資金扶持、郵資優惠;在民間層面方面,各種基金會的資金支持,各種學會、協會、企事業、社會團體組織的積極運作;學術期刊自身通過廣告、發行、學術會議、期刊論文出售、「版面費」(也叫「出版費」、「發表費」、「投稿費」或「註冊費」),學術期刊出版者的出資等10多個方面,並且這些政策措施和辦法彙集來的各種經費資金、基金的使用,達到非常規範的程度,形成了一個高效、持久、科學的學術期刊運行機制,保證了學術期刊出版業的健康、科學發展,從而保證了國家科學文化事業健康發展。

摘自尹玉吉. "西方國家學術期刊出版機制研究."

可以看到,其中一個辦法,就是學術期刊出版者出資。學術期刊出版者是慈善組織嗎?是政府組織嗎?是你家親戚嗎?o(╯□╰)o 既然都不是,它憑什麼就給你出資呢?因為它獲得了期刊論文的版權,進而能夠利用獲得的版權為自己盈利。可以看出,政府撥款、稅收減免、低息貸款、期刊出售、收取版面費等,本質上是一種非市場化的、或者小規模的盈利方式。而與大出版商合作,則馬上可以讓學術出版這個原本不掙錢的行當每年產生一定規模的產值。你以為這些動輒標價幾十美金的學術論文賺的是一般老百姓的錢?它賺的是全世界高校的錢,而很多高校說實在的,來錢門路廣,搞得起研究的,也不差這點兒錢。

所以,學術論文收費,本身是服務於學術出版良好運作的目的的。通過這種市場化的運作方法,學術期刊能獲得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出版商能賺得盆滿缽滿,論文作者發表學術論文不用花一分錢,學術論文消費者——也就是廣大科研工作者,通過所在學術機構購買的許可權,基本也能免費閱讀到所需的論文。而需要出錢的各種學術機構,主要是大學,也不差這點兒錢。

那麼,誰受到傷害了呢?答案很簡單:那些付不起資料庫高額費用的大學,主要集中在第三世界的二三流大學吧。

不過話又說回來,連資料庫都買不起的這些第三世界的二三流大學,做研究的經費也更為匱乏。他們論文的產出能力,也必然很弱。其實這和國內大學的情況一樣,中科院清華北大這些名牌大學,資料庫豐富得很。而那些二本三本大學,什麼?你說購買資料庫?我們根本不做科研。所以從產出與收益平衡的角度看,這些無法獲得期刊閱讀許可權的大學也不是很虧,因為他們本身也沒對學術發表貢獻多少力量。

存在即合理,雖然合理的東西不一定合「法」(這個法指更大層次上的law)。

你不能簡單把責任歸結為一方以祈求世界變為一個更好的寓所(a better place)。誰知道,最終變成的是不是地獄?就像你進入一個房子,看到房子的一根立柱很醜,你就把這根立柱連根拔掉么?

而Aron的作為,無疑是個勇士,但我覺得,「莽士」這個詞於其也許更為貼切。他是義士,因為他奮不顧身,無非是想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他又是莽撞的,因為他急於讓理想即刻成真,以為社會的改變,無非也只是幾行代碼。

而也許是少年得志的原因,Aron生性又太為脆弱。我注意到片中多次出現的Aron在調查中不堪壓力、恐懼、瑟瑟發抖之類的表述。Aron最後的自殺也是這一點的例證。

如果Aron足夠耐心,他完全可以創辦實業,漸漸擴大自己影響力,扶植議員,進而在議會爭取話語權,這個途徑雖然漫長艱難,但更具有力量。

如果Aron足夠堅強,他也可以就這樣一直吶喊,不斷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政府死磕。讓自由互聯網的觀念普及人心,永遠做一個抗議者,吶喊者。

而Aron,卻選擇了曇花一現。

參考文獻:
尹玉吉. "西方國家學術期刊出版機制研究." 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 2 (2012): 23-37.


這部影片的意義不僅在於紀錄了Aaron的故事,還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討論網路時代版權保護的契機。

P2P技術的發展確實讓版權保護變得更困難了,傳統的版權付費方式也的確有些落伍。但另一方面版權屬於私有財產,因此一個人對自己的作品自然有任意處置的權利,無論是無償公開還是有償出售,都輪不到他人來指手畫腳。因為版權保護難就強迫他人放棄版權,這完全是強盜邏輯。

《互聯網之子》容易給人留下一種Aaron反對版權保護的印象,但就紀錄片中給我們提供的這些信息而言,事實並非如此。Aaron一開始創立的知識共享協議Creative Commons就是通過作者對其作品傳播授權的明確界定來實現的,這充分尊重了版權所有者的個人意願;對抗法院文案資料庫以及學術出版機構,反對的是他們壟斷公共版權文檔來為私人牟利,而非版權本身;叫板SOPA也非反對其保護版權的主張,而是因為該法案會危及言論自由。

作為一個青年活動家,Aaron並沒有被「廢除一切版權」這種宏大但經不起推敲的想法所誘惑,而是在尊重版權的基礎上反對一切以版權保護為名侵害公眾利益的行為,自始至終他的理念與行動在這一點上都是自洽的,這才是他真正難能可貴和值得尊敬的地方。


謝謝亞倫·斯沃茨,讓我這個遠在大洋彼岸的中國學生感到一絲暖意。


其實在程序員圈子裡就已經聽過他的故事。

特地去看了紀錄片,會發現和海盜灣一樣,都有著對版權不同理解的問題存在。

天才。真的是天才。

你想想你12歲的時在讀小學,放學後看動畫片的時候,人家已經在參與RSS(一種訂閱博客等等的互聯網協議)開發中。

確實,他所說的話讓我想到知乎以前的那個問題,就是每個人都接受小學、初中、高中的教育後,大概18,19歲。

其實,如果你看幾本書之後,對幾何學,對歷史了如指掌,那其實和去上學是一樣的,但是你在學校學了這些之後需要你考試,升學,再考試。

可是亞倫已經超前了,他懂得學校學的知識如何獲取,還有他真正喜歡的並不是政治歷史,而是互聯網。

他很早找到方向並去做了,知識是超越同齡人的,但遺憾的是學校不止有教授知識的功能,你還會學習一些做人和為人相處的東西。

26歲,這樣美妙的年齡選擇了死亡。


昨天晚上在等待雙十一開始時候看了這個片子,我第一感受是,他真的好偉大。

今天再仔細回味,他的確偉大,但是他也的確不適合這個世界。

(僅談論個人感受)

我慶幸自己高考畢業稀里糊塗被計算機專業錄取,因為這個領域和其他工科領域不太一樣,科技公司技術發展領先於高校科研發展,且很多技術都是完全公開的。我們可以在 GitHub 上免費閱讀技術大牛們的技術成果,可以在各種學習網站學到編程技術,只要付出努力,足不出戶就能成長為一個可以獨當一面的技術人員。

然而我也只是慶幸,我從來沒有考慮過其他領域的人們該怎麼辦,我們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我們的技術可以改變什麼現狀。相比之下,真是慚愧至極。

Aaron 想要利用自己的力量去顛覆傳統的知識規則,最後他失敗了以自殺的方式結束自己的事業和生命。他太過於理想化了,不適合現實世界。

越王勾踐成為吳王俘虜,為了報仇,卧薪嘗膽積攢實力,最後三千越甲可吞吳。
張居正23歲中進士,對當時的社會制度有頗多不滿,但一直默默觀察學習,成為首輔之後才開始大刀闊斧進行改革,一步步實現自己的理想。
海瑞剛正不阿,一身正氣,但是只會為窮人伸張正義,辦不了實事,他主政的地方,窮人還是那麼窮,富人卻變窮了,所以張居正從不用他。(這個好像並不屬實,僅供參考,用來突出主題……)
歷朝歷代初建時期,都必須施行仁政休養生息,才能國富民強,威震四海,萬國來朝……(怎麼有種寫高考作文的感覺==)你看瞎搞的朝代,能堅持幾年……

中國這種典故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想要成就理想,實現目標,當然要先有足夠的實力,這個社會就是這樣啊……

所以,我佩服他的理想,同意他的意見,不完全認同他的做法。

當然,他真的挺帥的。



《互聯網之子》這部影片更確切地說,是一部人物紀錄片。但作為電影,它的存在有些獨特。它沒有酷炫的特效、宏大的場面,甚至畫面也不是那麼清晰,加之它並沒有在院線上映,因而知者甚少。但這仍擋不住觀看者對其如潮的好評:華語影評人將其列為2014年度十佳影片之一,在豆瓣電影中它更是獲得9.1分的評分,直接比肩2014年年底被熱議的科幻大片《星際穿越》。不僅如此,它的獨特之處還在於:電影在聖丹斯電影節上與觀眾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故事的主人公已經去世一年有餘。

沒錯,電影中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現實中讓蒂姆·伯納斯·李悵然若失的年輕逝者——美國「85後」編程天才、互聯網活動家亞倫·斯沃茨。亞倫從小便被人們稱為計算機神童,14歲時他因參與設計RSS1.0協議而在互聯網行業內聲名大噪,後來又參與編寫了文檔格式Markdown,創辦了「提前於新聞發生,來自互聯網的聲音」的社交新聞站點Reddit。看過他的這些作為之後,或許你就可以大致了解,為什麼亞倫會被稱為「互聯網之子」了。但,其實這些名頭還遠遠不夠。亞倫·斯沃茨對互聯網的影響舉足輕重。

1999年,也就是亞倫12歲那年,他開始編寫計算機程序;13歲的時候,他參加由ArsDigita公司主辦的「青少年非商業網站大賽」,並憑藉自己創造的TheInfoNetwork網站而進入決賽,那是一個類似於維基百科的網站,不過它比維基百科建立得還要早;2001年,亞倫主要做了四件事,其一是成為開發語義網資源的RDF工作組的一員,其二是加入致力於促進廣泛接受的互操作元數據標準和開發專業元數據辭彙的DCMI架構工作組,還有參與創作一個強大的用於架構網站的超鏈接系統Blogspace,最後就是從中學退學。看到此時你應該注意到,其實他在加入那些一般人連名稱都聽不懂的工作組的時候,僅僅是個14歲的中學生。青少年時期的亞倫可謂是無邊無際地探尋開發著一個又一個互聯網新技術。

到2004年,亞倫參與啟動了互聯網「知識共享」,開創了個人博客(http://aaronsw.com),收穫眾多擁躉。雖然亞倫並不認可有組織教育,但在他即將年滿18歲的時候,他仍在父母和眾人的期望中報考了大學,並在2004年的夏天,被斯坦福大學錄取。不過強扭的瓜不甜,他在步入大學的一年後就退學了。退學之後,亞倫開始創辦自己的公司Infogami。Infogami可以看作是The Info Network的擴展版本。離開斯坦福後,亞倫專心經營公司,並很快做出了成績。2006年,他加入了亞歷克西斯·歐海寧(Alexis Ohanian)和史蒂夫·霍夫曼的(Steve Huffman)的團隊,將Infogami與Reddit合併,成為著名的社交新聞網站Reddit的聯合創始人。很快,Reddit被更大的集團康泰納仕集團看中,以高於1000萬美元的金額予以收購,Reddit團隊便舉家搬去了位於舊金山的康泰納仕總部,與《連線》雜誌(Wired)共用一塊場地,成為《連線》雜誌數字媒體的一部分。

但亞倫·斯沃茨是嚮往自由的,更確切地說,他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而集團化的規則管理、公司制度、會議模式,讓亞倫很不舒服。他開始逃避,基本不做什麼工作,在博客上批判同事,不打招呼就跑去歐洲旅行……

2007年1月1日,亞倫·斯沃茨離開Reddit。「自我出生起就被計算機包圍。在我出生前不久我們家就已經有了最早的Mac,因為我父親經營著一家製造電腦運行系統的公司。我並不認為自己有什麼特別厲害的計算機技能。我只是有一個很高的起點而已。」亞倫一出生便註定與計算機結緣,他用短暫的一生追尋自己嚮往的互聯網世界——那是一個自由、免費、可分享的互聯網世界——一個與傳統思維相悖的新興世界。

為了構建這個新興世界,亞倫·斯沃茨像一個革命者,一個自由的鬥士。離開Reddit後,他開始肆無忌憚地開啟自己的「野心」項目。

亞倫首先幫助Internet Archive的布魯斯特·卡勒啟動了開放圖書館(Open Library,one web page for every book),他想要為世界上所有的書創建一個登陸頁面的項目。在亞倫看來,書籍是我們的文化遺產,應該被全民共享,他反對任何一家機構獨吞所有書籍資源。亞倫·斯沃茨將這些理念凝練在2008年發表的《游擊隊開放宣言》中:「只為第一世界名牌大學的學生提供科學文獻,卻不給第三世界國家的孩子們?這是無恥和不可接受的。

」「那些能夠獲取這些資源的人——學生、圖書管理員、科學家——你們被賦予了特權。你在知識的盛宴上得到了滿足,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們卻被鎖在門外。不過,你不必——實際上,在道德上你也不能——獨享這種特權。你有責任將它與世界分享。」

亞倫·斯沃茨迫不及待地想要將互聯網上的知識自由釋放出來,讓信息儘可能地流通。於是,他開始「反擊」。他首先入侵了需要付費閱讀的聯邦法庭記錄的電子倉庫(PACER),下載了其中的19856160頁——將近20%的文檔資料,並將其捐獻給一個無償閱讀的政府公開網站。雖然該行為遭到FBI介入調查,但亞倫並沒有受到實質性的制裁。這讓他愈發「囂張」。2010年9月,亞倫將手伸進了在線學術期刊系統JSTOR,同樣是一個需要付費才能訂閱訪問的網站。亞倫在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校園網中註冊了假用戶名「GaryHost」,縮寫即為ghost(幽靈)。然後通過自己編寫的腳本程序,使超過1300份期刊的每一期內容均一頁一頁地自動跳進他的電腦。由於下載數量龐大,下載過程中令一些JSTOR的伺服器崩潰。

為此,MIT請求警方介入。這一次,亞倫便沒像上次那樣幸免於難。很快,警方掌握了亞倫背後操作學校機房的證據,並將其抓獲,他被控通信詐騙、電腦詐騙及從受保護的電腦非法獲取數據等罪名。在2012年的延期指控中,他被控的罪名再度增加,重罪數量最終從4項增加到了13項,同時他還可能會面臨最高35年的牢獄之災與100萬美元的罰款。被捕後,亞倫在支付10萬美元保釋金後被釋放,並把存有下載數據的硬碟歸還JSTOR,希望對方放棄起訴。不過他的這一舉措仍回天乏力。麻省檢察官通知他的律師,如果不接受6個月刑拘的認罪協議,案件將於4月正式在波士頓開庭。下達通知的兩天後,亞倫自盡身亡。

很多人認為亞倫是頂不住官司的壓力才會選擇自殺,有些人將矛頭指向了MIT,使得MIT校長拉斐爾·里夫下令調查該校於此案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亞倫去世後第五天,拉斐爾向全校師生髮表公開信:「我謹代表自己和MIT全體人員對這起自殺事件表示極度的哀痛,這位前途無限的年輕人曾改變了我們大家的生活。每當想到MIT參與了一系列的事件而導致了這起悲劇的發生,我就感到非常痛心。我希望我們能聯繫到這起事件當中可能影響艾倫自殺的人。」值得關注的是,在亞倫被捕後的第3天,一個用戶名為「GregMaxwell」的人在海盜灣網站上傳了一個torrent文件,其中包含18592篇共計32.48GB來自JSTOR的論文,並表示「這些論文應該對所有人免費」。

普羅米修斯把火盜給人間,亞倫把知識共享給大眾。雖然亞倫·斯沃茨入侵PACER、MIT的行為是不折不扣的黑客行為,但他並沒有受到太多輿論的指責。相反,因為具有相似的大無畏品質,人們將其比作是當代的普羅米修斯。可神話故事中的普羅米修斯最終獲得救贖,而理想主義的亞倫卻在現實當中無限沉淪。

對於亞倫的逝世,雖然外部因素難辭其咎。但人們也從蛛絲馬跡當中察覺,或許就亞倫個人而言,悲劇早已註定。2006年,他在一篇博客中寫道:「我到被收購後的辦公室工作的第一天就覺得受不了。午飯前我一直把自己鎖在洗手間並哭泣不止。」在2007年的一次演講中,他還提到自己因為痛恨辦公室生活而很快就被解僱,並患有抑鬱症,且有過自殺的念頭。但你千萬不要覺得這個特立獨行的天才是個性格孤僻、沉默寡言的怪才。朋友眼裡的亞倫是這樣的:天賦異稟,幽默有趣,富有愛心與責任心。他擁有親密的朋友和善解人意的女友,以及一個支持他、愛他的大家庭。

在《互聯網之子》一片中,我們看到的也是一個充滿自信、侃侃而談各種個性觀點的人物形象,你絲毫不會將其與抑鬱掛鉤。然而抑鬱症就像一隻看不見的魔爪,一直在黑暗中揪著這個原本樂觀愛笑的年輕人。如果說前期亞倫因厭惡工作環境而寫的博客只是情緒上的宣洩,那麼,後期尤其是身陷囹圄的時候,亞倫的幾篇文章就讓人看得有些揪心。

在一篇名為《生病》的博客中,亞倫寫道:「過去的幾周我一直躺在床上,只能喝得下流質。這次,我又病了,而且是四種病——感冒、胃痛、偏頭痛以及糟糕的心情一齊來襲。」他的母親雖然「一直知道他患有抑鬱症,卻從不知道他經歷了如此多的痛苦。」

2013年1月11日上午,亞倫被發現在他女朋友於布魯克林區的公寓內自殺身亡。一時間,互聯網世界炸開了鍋,人們紛紛為這位青年天才而惋惜痛心,更多的則是打抱不平。人們紛紛猜測、指責把亞倫逼上絕路的罪魁禍首。「是政府和MIT殺害了我的兒子。」羅伯特·斯沃茨在亞倫的葬禮上說。遭遇責問最多的MIT雖然在第一時間做出了含糊其辭的回應,但似乎仍不能平民憤。

「匿名者」(Anonymous)組織於1月13日晚上入侵了MIT的計算機網路,使校園網癱瘓,並張貼了一張名為「我們的願望」的清單。清單上的願望有:「改革計算機犯罪法」「改革版權及知識產權法」和「一個不可動搖的新承諾:為所有人提供一個自由和不受審查制度限制的互聯網,讓人人都享有平等的接入權和公民權」。亞倫自殺後,他最好的朋友、舊情人奎因·諾頓發表了一篇讓人心碎的日誌,其中提到政府調查最終控制了亞倫的生活,並成為終結他們之間五年戀情的罪魁禍首。

美國學者、政治家勞倫斯·萊斯格則認為,正是一種「在文明社會裡理應被公認為是『恃強凌弱』的行為」,將他「逼上了絕路」。責任無論在誰,無休止的糾纏都無濟於事。值得欣慰的是,亞倫死後,眾議員佐伊·沃夫格倫和參議員羅恩·威登,推出了新法案來改革《計算機欺詐與濫用法案》,FBI正是依據這個法案對亞倫進行了指控,新法案被命名為亞倫法(Aarons』sLawAct)。

2013年1月美國信息自由鬥士亞倫·斯瓦茨(Aaron Swartz)的自殺引發了人們對現有版權及信息獲取機制的反思和討論。作為開放獲取運動的極端倡導者,亞倫·斯瓦茨早在2008年撰寫的《游擊隊開放存取的宣言》(Guerilla Open Access Manifesto)表達了對信息自由和開放獲取的嚮往,這一宣言簡短有力,以一種革命者的激情闡述了對現有版權制度的質疑和對信息自由的渴望,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道德色彩,並使得信息的公開、免費和自由獲取成為一種「當為」的道德期許。而開放獲取運動旨在為知識的社會化提供開放的途徑,其所遵循的版權許可協議主要有GPL(General Public License,GNU通過公共許可證,常用於軟體作品)及CC(Creative Commons License創作共享協議),這些協議以起源於自由軟體(開源軟體)的Copyleft理念為基礎,其所具有的自由、共享等理念正從一種全新的視角對數字化時代的信息獲取和共享產生重大影響,並為信息的自由獲取賦予了一種資源公有、知識共產的色彩。

1亞倫·斯瓦茨(Aaron Swartz)及《游擊隊開放存取宣言》(Guerilla Open Access Manifesto)1.1亞論斯瓦茨(Aaron Swartz)

亞倫·斯瓦茨的一生都與信息自由、開放獲取等關鍵詞聯繫密切,他參與啟動了Creative Commons運動,杜克法學院教授詹姆斯·博伊爾(James Boyle)盛讚他是一位公地(commons)的偉大建構師和建造者,英國《經濟學家雜誌》則稱之為「公地人」(commonsman)。

2008年,他在聯邦政府司法資料庫PACER的免費測試期間,共免費下載了數百萬頁文檔並在網路上提供免費使用。同一年,他創作《游擊隊開放存取宣言》,號召知識的自由獲取與共享。2010年他因從JSTOR下載了480萬份文件並準備「將這些文件公布在分享網站上」而被捕,在他交出硬碟並承諾不發布這批文檔之後,JSTOR不再起訴他,並局部放寬了個人註冊者的訪問限制。但美國聯邦檢察官卻基於政府信息安全、版權保護等立場執意起訴斯瓦茨,使得整個事件升級成為政府與網路自由、信息開放陣營的對決,斯瓦茨也迫於體制壓力結束了自己火花般燦爛又短暫的一生。

1.2《游擊隊開放存取宣言》(Guerilla Open Access Manifesto)的理念源泉及內容

亞倫·斯瓦茨於2008年撰稿的《游擊隊開放存取宣言》(下文簡稱《宣言》)主要受自由軟體運動Copyleft理論的影響,《宣言》全篇共11個段落,主要內容有:

①對現有版權制度的質疑。它以「信息就是權力」為開篇,對大型私有公司對數字資源的壟斷提出質疑;②開放獲取運動是對現有制度的反抗;③信息共享是一種道德自律;④對平等、自由獲取信息的嚮往等。《宣言》所宣揚的信息獲取的自由、平等、開放、共享理念,帶有濃厚的道德色彩,使得信息的開放與共享成為「當為」的事情。而這主要受益於自由軟體運動的「Copyleft」理念,如果說計算機技術讓斯瓦茨具有實現開放獲取的技術可能的話,則Copyleft理念則使之具備了行動綱領並帶有一層社會革命的理想色彩。

2在傳統版權與公共領域之間:開放獲取運動及其Copyleft理念

2.1開放獲取運動的基本主張及其處理的核心問題

學界關於開放獲取運動的研究已汗牛充棟,現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開放獲取對圖書館的影響及圖書館的應對策略、開放獲取出版模式研究、機構知識庫建設、圖書館服務中開源軟體應用研究、國外開放獲取進展、開放獲取版權問題等,專門涉及開放獲取運動性質和精神的則少之又少,開放獲取運動的核心精神是什麼?它存在的社會根基是什麼?它要做的僅僅是解除知識的封鎖還是有更多深層次的社會意味?圖書館在開放獲取運動中的角色定位是什麼?二者在精神、理念上有何共鳴?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做出回答。

正如《宣言》開篇所言,「信息是權力」,擁有信息就擁有資本。市場化浪潮下知識作為一種稀缺資源被資本主義的自私性所利用,使得少數出版商壟斷學術資源,而創新型社會的發展又要求知識以更快的速度交流和共享。開放獲取運動(open access)正是在這一社會背景下展開,它就是一場圍繞版權所開展的信息解放運動。

傳統版權使得出版商成為最終的獲益者,造成資源的壟斷現象;而完全沒有版權保護的狀況又會影響作者的利益。如何在版權專有和徹底去版權化的公共領域之間的灰色地帶開拓出一片靈活、自由的知識獲取地帶就成為開放獲取運動的目標。CC共享協議的思路主要來源於自由軟體運動的GPL協議,GPL協議作為具體授權綱領,是自由軟體運動Copyleft理念的法律性實踐綱領,其目的是要通過傳統版權(Copyright)的這種「合法外衣」來顛覆版權保護的藩籬,從而貫徹自由軟體運動的自由、共享、協作理念,實現知識的自由獲取和共享。

2.2Copyleft影響到人們對知識獲取的態度

圖書館界對Copyleft理念關注得很少,相反,法學、計算機科學甚至哲學等對這一概念傾注了一定的熱情。Copyleft起源於軟體行業,是自由軟體運動和開放源代碼運動關於版權的核心理念,它以一種戲謔、叛逆的精神將矛頭直指Copyright的要害,其核心思想就是自由的信息共享(包括源代碼共享),它允許任何人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複製、修改開源軟體,並可以發布修改後的版本,使之成為「公產」。

其含義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版權自由,私化必究。進而將自由軟體的這種自由精神無遞減地傳遞下去。國內關於Copyleft的翻譯也莫衷一是,有著作權、著作義、佐版、左版、版權開放等,從字面上看,Copyleft與Copyright相對應,「左」與「右」甚至代表了兩種對立的社會制度和立場,亞倫·斯瓦茨甚至被崔之元教授稱之為「點共產主義者」,從社會制度層面闡釋了Copyleft理念的共產主義理念及理想主義色彩。Copyleft是為了保護使用者的權利、促進信息獲取的自由,這種立場的轉變使得Copyleft帶有天然的群眾基礎。Copyleft與Copyright的區別見表1:


Copyleft並非主張「無版權」,相反,它通過契約的形式在保留著作權人的人身權的同時將複製權、發行權、修改權等向社會開放。Copyleft理念及其GPL協議賦予版權保護以新內容,雖然它起源於自由軟體運動,但卻完全可以覆蓋到其他社會知識領域如圖書館、開放期刊、機構知識庫等的建設中,成為新環境下數字版權授權的新規則。正如Richard MStallman所言,GNU軟體工程並非只是一場限於軟體領域的技術革命,而是一場旨在改造社會的工程。他認為軟體應該像空氣一樣為公眾所自由地享用,而Copyleft及GNUGPL協議將提高軟體—知識的使用價值作為直接目標,認為知識是一種社會產品,理應回歸社會為公眾所自由地獲取利用。

Copyleft理念看準了知識的這種「公有性」,並以一種傳統版權的規則形式來反抗傳統版權,先「右版」而後「左版」,從本質上動搖傳統版權體系,並以一定的現實努力觸動資本主義所有制體系和版權體系。而反觀圖書館(尤其是公共圖書館)自身的精神和價值理念,可知開放獲取運動的自由、平等、共享等理念與圖書館精神如出一轍:免費、開放、自由、平等、共享等也同樣是我們一直在追尋的價值目標;實現社會公眾無障礙地、自由、平等地獲取知識資源、消除因社會發展不平等而造成的「數字鴻溝」、實現人人自由平等地利用圖書館、促進正義社會的實現也正是我們前進的動力。二者既然在理念上如此相近,則二者的關係應該是怎樣的?開放獲取運動的社會理想對圖書館的發展有什麼啟發?釐清這些問題有助於我們清楚理解圖書館自身的角色定位。

3開放獲取運動中的道德責任、社會理想及其對圖書館的啟示

3.1開放獲取運動中的道德責任、社會理想

開放獲取運動直接繼承了自由軟體運動Copyleft的自由、平等、共享精神,尤其繼承了其處理版權問題的手法,並以其GPL協議為藍本,設計出屬於媒體作品的CC共享協議,旨在恢復知識的公共產品、社會產品性質。在對待知識的開放、自由、平等、共享的態度上,開放獲取運動與圖書館精神擁有高度默契。圖1為Copyleft理念、GPL、CC協議、開放獲取及圖書館精神的內在暗合。



由上可知,開放獲取也合理繼承了Copyleft理念的知識「共產主義」色彩及社會改造的理想,這一點從《宣言》即可看出,它不只是要實現知識的自由獲取和共享利用,而是要以知識的自由獲取為切入點、改變傳統知識壟斷的格局,使知識從獨佔走向共享,以此為契機化解因知識獲取不平等而造成的貧富差距,以「知識就是權力」為依據,改變知識佔有格局,打破知識分布不均的現狀,從改善個人獲取知識的整體環境入手,帶動整個社會權力格局的變化,進而推動社會的發展。總體來看,得益於Copyleft理念,開放獲取運動也帶有了很強的社會改造和推動社會進步的理想,主要有:

(1)社會的發展需要掙脫傳統版權制度的束縛,知識需要獲得解放,知識必須交流才能獲得價值。

(2)對待知識的自由、共享、協作的態度,開放獲取是為知識自由而戰。

(3)從促進知識的公開、共享使開放獲取成為一項從根本上影響社會進步的社會革命,推動知識流從少數壟斷精英/巨頭企業手裡回歸到普通大眾之中,將屬於大眾的信息獲取權歸於大眾,促進知識資源的平等、自由獲取,從知識獲取的角度影響社會平等、自由理念的實現,削弱「數字鴻溝」,縮小因知識獲取不平衡而帶來的「貧富差距」,進而推動社會正義的發展,從知識獲取層面進行社會改造。

(4)以獨特的作者授權形式,在現有法律框架下合法化解知識的供需矛盾,從根基上對版權制度進行新語境下的闡釋,釋放知識的能量,加快整個社會的發展與創新。

(5)為個人自由、平等、開放地獲取信息提供可能的途徑,為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提供知識供應環境,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這從根本上符合人類倫理精神,符合人類自由、開放、共享的本質。這種特徵使得開放獲取運動帶有了濃厚的道德色彩和知識共產主義理想,它使得知識的開放成為一種「理應如此」的要求,並因此具有天然的正義性和合理性,這種道德化和理想化的特徵使得開放獲取淋漓盡致地呈現出民主、自由和平等的特徵,並在有志之士的推動下,演化成一場以互聯網為戰場、以數字化資源為對象、旨在徹底實現知識全面共享的知識共產主義運動。

(6)對知識「公有性」的確認。正如默頓在《論科學與民主》中所指出的,科學上的重大發現其實都不是獨立完成的,而是社會共同協作的產物,所以知識都有社會屬性,是社會所公有的,是人類的公共遺產,其使用權應該回歸給公眾。這就是為什麼開放獲取運動始終強調「public」的原因所在,在這一點上圖書館與開放獲取運動又形成理念上的交集。

(7)開放獲取強調個人「自由」地獲取信息,體現了對個人意志的尊重,其前提是知識的全面分享和共同擁有,這就需要有一定的公共領域來組織並存放這些知識。而開放獲取在從自由軟體運動中繼承版權處理方案的同時,也繼承了其自由、平等、公開、共享的社會理想,在帶給傳統版權制度以衝擊並刷新著人們對待知識獲取的態度的同時,更給圖書館帶來深思。

3.2從資源建設到能力建構的轉型:開放獲取環境下圖書館的角色定位

圖書館作為開放獲取運動的參與者,目前主要的貢獻在於:第一,牽頭建立本機構的知識成果庫,第二,部分圖書館在購買資料庫資源時與出版商開始協商本機構成員所發表成果的開放獲取問題,第三,開始注重對開放資源的深度利用,利用語義分析、知識關聯、知識發現等技術找出知識間的關聯,注重機構知識庫的服務與利用。但相對而言,圖書館參與開放獲取的姿態要被動和保守很多。現有關於圖書館對待開放獲取的態度的研究,主要強調圖書館對開放獲取資源的整合併將之與傳統館藏資源一起加以利用,但同時也有聲音擔心全面的開放獲取或使得圖書館失去採購和建設館藏的必要性。如上所述,開放獲取運動的宗旨在很大程度上與圖書館精神不謀而合,它甚至從更為理想的層面道出圖書館存在的價值,那麼圖書館應如何在開放獲取運動中自處?

「知識像空氣一樣共享和利用」,這也是圖書館需要為之奮鬥的目標。可以說圖書館是實現知識平等、自由獲取的主要制度安排,圖書館一直在努力降低知識獲取門檻,破除用戶與信息之間的障礙,並利用自身的社會性、公共性等制度特性為用戶獲取資源提供便利,其資源採購和服務是建立在傳統版權制度之下的,雖然在滿足用戶信息需求方面提供了基本的制度性支持,但卻無力改變傳統版權所造成的知識壟斷及因此帶來的信息鴻溝問題。開放獲取運動針對學術資源的傳播和利用,對傳統版權制度的不合理性提出質疑和挑戰,使得學術資源獲取的屏障逐漸消解,很多重要的學術成果在正式出版後一段時間內都能在互聯網上便捷地獲取。開放獲取將圖書館元素融入網路,為網路資源帶來嚴肅性、學術性和系統性,極大地豐富了網路資源的內容、改變著網路資源的格局。那些關於開放獲取運動的擔心,也主要是擔心互聯網可能會成為另外一個無所不包的、集技術、平台、資源和服務於一體的「圖書館」系統。

但值得注意的是,開放獲取運動在為網路帶來資源的學術性和權威性的同時,也被網路的娛樂化、非正規化特徵所消解,面對網路逐漸增長的開放學術資源,如何以嚴肅、有序的方式將之組織起來並提供利用就成為開放之後的主要問題,圖書館需要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參與開放獲取環境下的信息傳播、出版、鑒別、整序和保存,提高資源系統的權威性、嚴肅性和系統。開放獲取以獨特的授權協議書的形式解決版權的糾紛,為實現知識的共享、自由獲取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案,也為圖書館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思路。開放獲取將權利保護重心從創作者轉移到使用者,與圖書館最大限度滿足用戶需求的理念不謀而合。

數字環境下圖書館的資源採購本身也面臨著版權上的障礙,開放獲取的版權處理方案可以為圖書館進行資源採集建設提供新思路,圖書館可以通過與出版商商定開放出版策略、與本機構作者簽署一定的版權轉讓協議,部分地獲得作者的版權尤其是複製權、傳播權和修改權等。本文關注的是圖書館在開放環境下的自我定位,這種定位是繼續發揚傳統圖書館的資源建構模式還是另尋出路?傳統圖書館的服務和運作都是以資源的採購、整序和提供使用為前提,「資源」是圖書館賴以生存的「氧氣」,圖書館界的各種合作、聯盟等均是以提高資源的擁有率(不論是實體的還是虛擬的)、降低資源採購成本為目標,彷彿離開資源圖書館就無從發展、無從提供服務。

而開放獲取通過從源頭上解決資源的複製權、傳播權等問題,使得學術資源的網路化傳播、共享和利用成為可能,豐富了網路資源的類型和可用性,這就無異於對圖書館的資源優勢造成了一種「釜底抽薪」式的消解,當圖書館引以為自豪的學術資源典藏在網路上能輕易地獲得、並且能以更便捷、高效的方式獲得的時候,圖書館就必須要回到問題本身即圖書館賴以生存的基礎問題上來,當傳統的資源優勢被逐漸化解於無形,圖書館又靠什麼來立足?

而聯繫現階段圖書館的發展水平,圖書館還不太可能完全離開資源談服務,包括目前同行對待開放獲取的思路,也是希望聯合開放獲取的資源來豐富本館館藏,仍是一種通過資源建設求發展的思路。完全依靠資源是危險的,但完全離開資源,又顯得無所適從。開放獲取運動解除了綁縛在知識上的版權制度枷鎖,為知識的開放、共享提供合法的可行路徑,這種開放運動增加了資源的可獲取性,更增加了資源的數量和類型,逐漸使得學術資源的獲取不再成為問題。

或許當資源本身浩如煙海的時候,資源本身就是問題。在學術資源隨處可見的時代,如何將學術資源從浩如煙海的網路中集合起來並給與秩序,形成系統又嚴肅的學術資源體系,就成為圖書館要完成的前提性工作之一。它的邏輯是:既然不能離開資源,倒不如直面資源,既然不能迴避危機,到不如直面危機,既然開放獲取解放了學術資源的制度束縛,那不如順勢而為加入這場社會革命。利用開放獲取所帶來的危機來化解危機,這也是可能的出路之一。即便如此,即便圖書館合理整合開放獲取資源來豐富自身館藏,即便圖書館及圖書館聯合體在努力之下建設成了這樣一個集開放資源與傳統資源於一體的大館藏體系,這種看似順理成章的做法卻隱藏著問題。即,資源終究只是圖書館發展可以依賴的外在優勢,如何充分開拓大館藏體系以提供服務?如何應付未來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新事物所帶來的新的衝擊和挑戰?這就需要建立起強有力的圖書館能力,在資源優勢的基礎上,向能力優勢轉變。所謂圖書館能力,就包括適應能力、學習能力、專業能力和服務能力等。

其中適應能力是圖書館在面對新技術、新環境等因素所造成的不確定性狀況面前所具備的接受新信息、學習新知識、嘗試新方法、應對新挑戰,及時改進圖書館服務模式的能力。而在諸多能力中,學習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圖書館人需要保持持續的學習興趣,從理論、實踐等方面隨時吸取養分,通過不斷豐富自身的理論與實踐知識,從內在層面提升自身的服務水平和能力。而專業能力則是建立在學習能力基礎上的,專業能力是形成圖書館人的核心競爭力的來源之一,圖書館員能具備高度專指化、專業化的知識技能,形成基於專業知識的核心競爭力,成為信息行業的「律師」、「醫生」,成為用戶有信息需求即轉而尋求幫助的對象,而這一高度專業化目標的達成,就需要圖書館人積極建構起自身的專業優勢,形成高度專業化的專業知識。這與圖書館學教育密不可分,需要重新審視現有教育課程的體系結構,在加強專業課程設置的同時,注重學生多學科知識體系的完善。

可以說,專業能力的培養是圖書館今後發展過程中必須要重視起來的問題,因為它關係到今後圖書館服務能力的建構與改善,重要性不言而喻。圖書館服務能力的建設則建立在前三個能力的基礎上,適應能力保證了圖書館發展的靈活性,學習能力保證了圖書館對未知之境的適應性,專業能力保證了圖書館自身的不可或缺性,服務能力則保證了圖書館發展的社會性和價值所在。四種能力缺一不可,共同構成了圖書館能力建設的核心內容。開放獲取為圖書館的發展帶來了資源建構方面的機遇,同時也給圖書館的發展敲響警鐘:資源建設不可或缺,但光有外在的資源優勢還不足以支撐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只有回到圖書館自身內在能力的建構上,才能在因新技術、新環境改變所帶來的未知中掌握髮展的主動權。因此,在發展資源體系的同時兼顧內在能力的構建就成為圖書館必須要面對的轉型問題之一。

4結語:開放獲取時代的悖論

正如《宣言》所稱,信息是權力。有人需要信息,有人深諳這種需要市場並給這些信息貼上價標,使得知識成為高價商品,並為加大「數字鴻溝」提供「便利」。而網路開放共享的特性、人類追求自由、平等的本性,使得打破這種知識藩籬成為必然的事情。開放獲取運動從自由軟體運動中汲取養分,在繼承其自由、共享、開放的知識獲取的同時,更繼承了其解放知識束縛的方式,以合法的方式為學術資源的開放共享打開局面,從而恢復被商業化削弱了的科學共同體。開放獲取運動從一開始便帶有很強的知識共享、知識公有色彩,雖然完全的無障礙開放會從另一個層面破壞現有學術創作激勵機制,但開放獲取的這種理想化色彩卻能從思路上引導人們對不良的知識壟斷機制的反思並推動其走向良性發展的道路,然而開放獲取運動在試圖打破學術壁壘、為被擋在高價支付牆之外的人們免費獲取學術資源提供可行途徑的同時,很多開放期刊在線網站又開始將其所擁有的免費資源組織成資料庫高價賣給高校科研機構,以JSTOR為例,JSTOR為非營利機構,但其利用作者、創作人免費提交的論文來出售給高校使用,媒體也在質疑這一做法是否合理。

開放獲取會不會又成為信息市場壟斷的另一個高貴的借口?這一現象也值得我們反思。而當軟體行業在通過技術之門打破信息獲取的壁壘之時,作為提倡信息自由、平等、免費獲取的圖書館又豈能沒有自身的立場和行動。對於現階段仍依賴資源來提供服務的圖書館來說,開放獲取資源仍是圖書館必須要面對的一股資源流,是現有館藏的有力補充。雖然開放獲取運動在運動宗旨和性質等方面和圖書館的發展精神有著驚人的相似,雖然開放獲取從源頭上打破了圖書館的資源優勢,但開放獲取對圖書館資源優勢的消解,已經從一個側面對圖書館的發展敲響警鐘,當開放獲取運動從理念、資源獲取方式等方面逐步改變用戶的信息獲取習慣和路徑之後,圖書館如何基於用戶需求建立起用戶端驅動的服務模式?這就需要圖書館高瞻遠矚,開始從外在的資源優勢向內在的能力優勢轉變,依靠自身能力來提供完全以用戶需求為中心的服務和需求響應機制,而圖書館能力的建構過程則是一個長遠又艱苦的磨礪過程。

「人每時每刻都應該問自己,現在的世界有什麼最重要的事是我能參與的,如果你沒有參與其中,那是為什麼?」

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是在線共享內容的一種簡易方式(也叫聚合內容),通常在時效性比較強的內容上使用RSS訂閱能更快速獲取信息;RSS規範的主要版本有0.91、1.0和2.0等,RSS1.0是一個開放式的版本。

語義網(SemanticWeb)是由萬維網聯盟的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在1998年提出的一個概念,它的核心是:通過給萬維網上的文檔(如:HTML)添加能夠被計算機所理解的語義(Metadata),從而使整個互聯網成為一個通用的信息交換媒介。

海盜灣(The Pirate Bay,縮寫:TPB)是一個專門儲存、分類及搜尋BT種子的網站,並自稱「世界最大的BT種子伺服器(Bit Torrent tracker)」。


正義黑客亞倫·斯沃茨 ,《科學家》,2015年4期,弓長

從Copyleft看開放獲取的社會理想及其對圖書館發展轉型的啟示--以Aaron Swartz及其《Guerilla Open Access Manifesto》為引子,《圖書館》 ,2014年3期,常安,燕輝


如果看完你覺得悲傷,你是個善良的人。 僅此而已


同意 @Wang Sigma的答案。

昨天看了關於Reddit聯合創始人亞倫·斯沃茨的紀錄片《互聯網之子》,寫一篇觀後感,談談自己的感受。

首先來聊聊亞倫·斯沃茨這個人。

看了亞倫的經歷,他是一個程序員,作家,也是一個社會活動家。不可否認的是,他是一個互聯網天才,但正如題目所寫:他也是一個開了上帝視角的理想主義者

兩三歲就開始編程,13歲時獨自一人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個非盈利性網站,叫做http://get.info(The http://Info.org),是一個免費的線上百科全書,所有人都可以在網站上新增、編輯、組織內容。

今天到處鼓吹的「互聯網精神」,即開放,自由,平等,協作,分享,年紀輕輕的亞倫顯然從小就具有很強的互聯網精神。

16歲參與RSS1.0技術標準的指定,並從那時起成為W3C RDF核心工作小組成員。


2004年,亞倫入讀斯坦福大學。一年後,受到Paul Graham(Y Combinator,美國著名孵化器的創始人,那本著名的《黑客與畫家》的作者)的邀請後退學,建立了Infogami網站,是用來建網站的工具。由於使用人數不多,與Reddit合併。Reddit後來成為了美國最受歡迎的網站之一,最終被康泰納仕收購。

到此為止,亞倫作為一個互聯網天才,所參與的http://get.info,RSS1.0,Reddit等項目,無不是致力於知識和信息的分享和傳播,有了互聯網這一強大的工具,毫無疑問能極大的方便大家獲取,分享和傳播知識和信息,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致力於互聯網的開放和自由,亞倫·斯沃茨無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但可惜的是,他開了上帝視角。

「我難以忍受舊金山、難以忍受辦公室的生活、難以忍受Wired。我生病了,也想到了自殺。我從警察局跑了出來。當我禮拜一早上回到辦公室的時候,他們叫我辭職。」

這似乎是每一個互聯網天才和理想主義者都不能忍受的事情,同時也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他的脆弱和敏感。之後亞倫便投身社會活動中。

亞倫投身於社會活動之中,創立了開放圖書館,並在電視上參加節目來討論互聯網問題。亞倫·斯沃茨是信仰網路自由的激進派分子,他成為反對美國政府禁止網路盜版法案的主要抗議者,在他看來,這個法案將導致大規模的互聯網審查制度而使公眾失去網路自由。2010年,亞倫沃茨設立了宣揚網路自由與隱私的「求進會」(Demand Progress),並成為該組織的靈魂人物,大力反對《禁止網路盜版法案》(SOPA)和《保護知識產權法案》(PIPA)。該組織通過電子郵件及其他媒體組織群眾,針對特定議題向國會議員及其他意見領袖表達意見並施予壓力。最終亞倫取得了這場不可思議的勝利。

亞倫在社會活動中所訴求的網路開放與自由,應該說是網路的絕對開放和自由,而從影片中的觀點來看,亞倫認為的網路的絕對開放和自由應該是互聯網上所有的知識和信息都應該是免費的:所有人能都能夠免費的獲取互聯網上的所有知識和信息。(此觀點為個人從影片中總結,僅代表個人)

為此,在影片中,亞倫做了以下幾件事:

Swartz在2006年用wiki技術創辦了網上免費圖書館Open Library, 目的是為了讓每一本曾經出版過的書都有自己的網頁(「one web page for every book ever published」)


2008年,他以一己之力「解放」了20%的美國法律。PACER系統是一個讓美國公眾查找(公共領域的)法庭記錄的系統,每次查詢都要付費。斯沃茨編寫了一個小程序,從PACER中下載了海量文檔,約佔整個資料庫的20%,將之置入RECAP──這是一些活躍分子搭建的開放資料庫,允許用戶將自己購買的判例法放入自由/公共領域。

2011年7月,美國麻省檢察官控告亞倫電腦詐欺,因為亞倫攻擊連接麻省理工學院網路上的一台電腦,侵入JSTOR論文資料庫,並下載約400萬份學術論文,檢察官認為亞倫非法持有來自受保護電腦的資訊,且有意通過P2P網路散布,面臨最高35年的牢獄之災與100萬美元的罰款。(這件事最終導致了亞倫的自殺)

亞倫認為:以上這些知識和信息都應該屬於公共領域,所以對公眾應該是免費的。對此觀點,個人是絕對不同意的。

對PACER系統不太了解,就不談了。但要說已出版的書和發表的論文屬於公眾領域,這點個人不同意。關於出版的書,是很好理解的,作者能獲得版稅,是可以獲利的,這不絕對不完全屬於絕對的公共領域。同理可推之電影,音樂,軟體等,都是有作者的,而打擊盜版業正是要保護這些作者的利益,如果所有人能夠完全免費獲得的話,這和盜版又有什麼區別呢?

而關於論文是否應該讓所有公眾免費得到(入侵JSTOR論文資料庫事件也正是導致了亞倫的自殺),作為剛畢業的小碩,重點談談這個問題。

亞倫對論文及論文出版商有如下觀點:

  • 學者「無償」將論文及科研成果提供給論文期刊和出版商。

  • 期刊和出版商「免費」收集學者的論文和科研成果,並通過收費來獲取大量利潤。

  • 論文屬於全人類的科研成果,所有人應該免費獲得。

對於這些問題,作為有過兩年多科研經歷的小碩,來逐一分析。

1、學者真的是「無償」將論文及科研成果提供給論文期刊和出版商嗎?

個人曾經寫過論文,也給期刊投過稿,如果僅從經濟角度上說,學者發表論文不僅是無償的,甚至是倒貼錢的。要發表一篇論文,前期Peer-Review有審稿費,如果中了的話很多期刊還要收版面費,貴的一頁幾百美金都有,實驗室要想在IEEE上發表一篇Trans,往往需要花上半年多時間來寫和修改,然後總計要花至少1萬多人民幣才能發表一篇。但所有實驗室,所有參與科研的老師都會不惜一切代價要在這些好的期刊上發表文章,不管花了多少錢,都希望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在這些期刊上發表,因為學者將論文及科研成果提供給論文期刊和出版商並不是無償的!這裡涉及到學術成果的評價體系,就目前而言,評價一個學者科研成果最終要的指標就是在頂級期刊和會議上發表文章的數量!因為能在頂級期刊或會議(Nature,SCI的期刊或會議)上發表文章,已經證明了學者科研成果的價值,這個價值可能一時無法用經濟利益來衡量,但對於學者來說是終身受用的,我們學院就有好幾個30多歲的年輕老師因為發表了高水平期刊論文被破格提為教授。

2、期刊和出版商真的「免費」收集學者的論文和科研成果,並通過收費來獲取大量利潤嗎?

對於期刊來說,審稿,找專家做Peer-review,排版,印刷,無一不是需要錢的,出版商將旗下的期刊上的文章全部收錄進資料庫,建立搜索引擎,維護資料庫,也無一不是需要錢來維護的,而對於像IEEE這樣的資料庫,裡面收錄了300多萬篇文章,維護這樣一個龐大的資料庫所需成本可想而知,總之即使下載論文不收錢,也需要從其他地方獲取資金來維持,所以期刊和出版商並非「免費」來收集學者的科研成果。

亞倫簡單粗暴的將JSTOR 400多萬篇論文下載,並聲稱要通過互聯網讓所有人都能免費獲取這些知識,問題是他真的能做到嗎?我的回答是肯定做不到。如果他想建立一個平台將這些論文全放進去讓人免費獲取,那這和IEEE,Springer,Wiley這些已有的出版商做的事情僅僅是有免不免費的區別,而建立這麼一個平台所需的資料庫,搜索引擎的建立都是需要大量資金支持的,作為頂級程序員的亞倫不會不知道,全部免費的話,如何來維持這個平台日常的運轉,全靠投資跟捐贈嗎?恐怕沒有人願意一直將錢投向一個完全公益性質的平台吧。靠P2P傳播?別逗了,作為一個學者,每個人的研究領域都是特定的一小部分,如果有人分享了一個包含400萬份論文的資源,我估計所有學者都更願意使用出版商的資料庫吧,畢竟成熟的搜索引擎能讓學者非常方便的獲取特定主題的文章,而不是在幾百萬篇免費論文里一篇一篇找,如果真要P2P免費要論文,還不如直接發郵件向原作者要,反正我遇到的學者都是特別具有分享精神的。

總之,如果讓亞倫來讓所有人能免費獲得論文,我並不覺得他能做的比目前的出版商強,甚至可能會破壞現有成熟的體系,反而會影響他所提倡的互聯網的開放和自由精神。讓所有人免費獲取知識僅僅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在實際上並沒有很好的方法,所以我認為他是一個開了上帝視角的理想主義者。

3、論文是否屬於全人類的科研成果,所有人應該免費獲得。

論文是否屬於全人類的科研成果?我認為是的,因為每一天人類都在從科研成果中獲益,這個成果應該屬於全人類,也應該用於服務全人類。

所有人應該免費獲得?這是大勢所趨,但目前做不到,正如上一條所論述的一樣,而對於大多數來說,論文這種知識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Wiki這類的知識和信息都是可以免費獲取的,而論文並非每個人都需要。對於需要論文的各位學者來說,大多數學者依附於高校或者科研機構,肯定都購買了相應的資料庫,個人能夠免費使用(亞倫也正是利用MIT的網路免費下載了JSTOR的400萬篇),我自己的電腦里就存著這兩年多免費下載的200多篇論文。對於那些所謂的個人學者,如果連篇論文都買不起還研究個什麼啊。

所以,對於大多數有論文需求的學者來說,都能夠免費獲得,因為學校或科研機構已經付錢了。對於大多數普通民眾來說,這些東西可能根本不會出現在自己的生活中,所以,亞倫這麼做到底有多少實際意義和價值,還值得商榷。


總而言之,亞倫所提倡的互聯網的開放和自由,所有人能夠免費獲取所有知識和信息,在目前是任何人都做不到的,包括亞倫自己,在今後或許是大勢所趨,但也是需要一步一步推進,而不是簡單粗暴的以侵犯他人利益來一步到位的。亞倫不是普羅米修斯,只是一個開了上帝視角的理想主義者,其理想確實值得人尊敬,但所作所為值得商榷,他的自殺是互聯網界的一大損失,但也不希望再出現第二個亞倫,因為目前他們的行為只會破壞他們所推崇的開放和自由。

關於這部紀錄片

沒什麼好談的,《互聯網之子》又是一部帶有明顯訴求的紀錄片,其本質上和陰謀論大片《華氏911》並無二致。在片中它僅僅告訴你這個訴求為什麼是對的,要不惜一切代價來達到這個目的,卻不花一分鐘來論證這為什麼是對的。這種紀錄片看過一篇也就行了,深入討論並沒有多大意思。

總結

在推進互聯網的開放和自由方面,亞倫·斯沃茨的作品http://get.info,RSS1.0,Reddit,Markdown等無疑是非常優秀的作品。但他簡單粗暴的想讓所有人免費獲取所有知識和信息卻不僅會損害他人利益,同時某種程度上會阻礙他所提倡的開放和自由。

我個人認為,互聯網真正的開放和自由,免費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在於每個人都能夠快捷,便利的發布,分享,搜索和獲取信息和知識,而技術的革新會讓這些成本大大降低,免費或許早晚會到來。在記錄片中出鏡的互聯網之父蒂姆·伯納斯·李,我認為是真正具有互聯網精神的人,明明萬維網是屬於他一個人的作品,卻無償向全世界開放,他是真正的理想主義者,如果亞倫像他的偶像一樣用技術革新來改變世界的話,結局或許又不一樣。


原文地址:http://hill1895.rocks/blog_detail/blog_8/


居然看得熱淚盈眶。


人類進步不應被商業束縛,現在知識產權有被濫用的趨勢。例如醫藥行業對漸凍症等不能帶來利潤的疾病視而不見,這樣科學家只研究有利益獲得的項目,長此以往造成社會發展和商業利益高度一致,美國鉛污染無害這類時間還會再次出現。再進一步說,發達國家通過知識產權抵制發展中國家技術進步,再通過高額的大學論文查詢收費,限制其大學科研進步,人為製造技術壁壘。民間科學家更是完全排除在商業科研體系外,得不到資金和知識支持。個人說的有點厚黑,但實際現象卻是如此。


關於面對老虎:
致力於馴服老虎的人,不該簡單的認為老虎只是帶花紋的Hello Kitty。
而摸完屁股,被老虎吼了一嗓子,為證明「勇敢」再摸下老虎屁股是不智的。
此時該考慮再摸下老虎會不會攻擊我?會如何攻擊我?我到時該如何面對?
想通這些,即使沒有很好的方案,心裡也至少踏實些。

關於面對出賣:
不要對周圍人出賣你感到驚奇,特別是你摯愛的伴侶。
讓別人不出賣你的最好方式就是什麼都別給他/她講。
人本身就不是可以信賴的事物,不要期望太高。
(即使不說,還有很多方法讓你說,說什麼自己都不知道。)

關於AS:
你擁有牛逼的技術,單純的信念,高尚的理想和不屈的靈魂。
還是個心懷天下,心系網民,願為社會發聲獻身的人。
最後民眾為你走上大街,也證明你做的都是值得的,會被網民和社會銘記,RIP。


從整個過程來看,Aaron Swartz的案子是由版權問題引起,但最終的決定因素卻不在於版權,而在於那無比強大的國家機器。即便強大如美國政府,也受夠了阿桑奇以及後來出現的斯諾登等人物,他們也害怕Aaron Swartz這樣有組織的理想主義行動。他們只想把Aaron Swartz徹底擊潰,殺一儆百。從這一點上來看,天下政府一般黑。

Aaron是一個極端的理想主義者,我不大讚同他將大量下載JSTOR學術論文的做法。關於論文的版權問題,個人的看法是,(學術)論文應該具有版權,版權屬於其創作者,雜誌社和資料庫公司僅僅作為論文的發售商,不應具有論文的版權。請移步:關於論文版權問題的一點看法


看完後很感動,真的勇士,影片最後的Aaron』s law是對他最好的評價。


推薦閱讀:

X戰警世界裡最強的變種人是誰?
如何讓故事接地氣?
《大聖歸來》為什麼營銷得如此成功?
2D 電影是如何轉製成 3D 的?
香港電影的「港味」到底指什麼?為什麼現在很多港片都讓人覺得沒有「港味」了?

TAG:電影 | 互聯網 | 紀錄片 | 社會學 | Aaron Swart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