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剩餘價值理論」?
相關:
「剩餘價值論是錯誤的」這件事,在國外已經變成常識了嗎?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023449
瀉藥~
沒仔細看其他人的回答,就說咱的吧。
要看剩餘價值,先說價值是啥。
人類從自然界獲取物質滿足需求,這個需求當然就是價值體現了。一切生產都是滿足這個需求。沒有生產,人就不能活了。分配也是先生產才能分配。
人既然是從自然界獲取物質,就涉及到自然界和人這兩個系統的物質交流。
怎麼交流?只有勞動。通過勞動改造自然。只有通過勞動才能進入人類系統。這個不能否認。即只有勞動才能創造價值。勞動才是分配的基礎。
在進入人類社會系統之後,繼續改造勞動對象以使用,比如把棉花紡成線織成布,再做成衣服。這個步驟也是勞動。其中,交通運輸業保證生產進行,交換活動保證價值滿足需求,管理活動會對生產產生加成,醫療、教育是勞動者的保障,都屬於有效勞動。
所以說,只有勞動創造價值。有人要說了,機器是我的,土地是我的,我也創造價值了,或者說,我應該參與分配。首先,機器、廠房,或者其他一切工具,是誰生產的?只有勞動。你把土地放在這裡,沒有勞動者,土地能自己創造價值?你說「土地是我的」,沒有你會更好。
所以說,一切關於生產要素(土地、工具)分配的理論,只是有產者佔據他人勞動的理由。他們占的多了,勞動者就獲得得少了,他們佔據的,就是勞動者創造的價值。所謂剩餘價值就是從這裡來的。
不勞動者不得食,按勞分配是比按所謂生產要素分配更加平等的。有人以不能給勞動定量來否認按勞分配的合理性。不能定量這個說法是不能否認定性的。一步達不到可以逐漸接近。總比按要素分配要平等,勞動者的積極性也高。
至於怎麼做,生產單位內部民主就可以達到一個比較客觀的數據。誰幹得多幹得少,跟你天天工作的上下級或者同事比誰都清楚。
這是客觀事實,而不是從哲學上、經濟學上說法就不一樣。資本家的經濟學,想多佔,當然就否認剩餘價值。你敢公開提,當心論文被封殺。
在西方古典經濟學中,經濟學家試圖把生產過程歸結為不同要素之間的互動。 威廉·佩第在《賦稅論》中將生產過程的要素分為「勞動」和「土地」兩個部分。而其後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則在《國富論》中把生產要素歸結為「勞動」,「土地」和「資本」三個部分。後來馬歇爾又在他的著名著作《經濟學原理》中認為「組織」也是一個生產要素。其後又隨著時代發展,「技術」和」信息「和前面提到的四要素組合起來,成為生產過程的六要素。
而在馬克思看來,西方經濟學把」勞動「和其它生產要素並列起來是錯誤的。在生產過程當中,只有」勞動「才產生價值,而其它生產要素不過是在生產過程中與」勞動「相配合的東西而已,所以不會產生價值。這是馬克思提出」剩餘價值「理論的關鍵假設。基於這個假設,馬克思所認為的」剩餘價值「就是」商品價值「減去工人的」勞動價值「,而這部分」剩餘價值「則是被狡猾的資本家佔去了。
那麼,到底在生產過程當中,除」勞動「外的生產要素到底有沒有價值呢?
其中一個反對意見來自經濟學中的奧地利學派。他們認為,在生產過程中,資本家在提供其它生產要素的時候需要承擔風險(當商品價格波動時,商品價值有可能低於「勞動價值」,此時馬克思所說的「剩餘價值」為負),而工人不需要承擔這種風險。所以資本家獲取利潤正是對於他們承擔風險的一種補償。
另外一種反駁來源於制度經濟學的創始人科斯。在科斯的成名作《企業的性質》當中,雖然科斯沒有提到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但是他的論述邏輯完全可以用來反駁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如果其他生產要素毫無價值,那為什麼工人要甘心接受資本家的剝削呢?他們完全可以單憑自己那唯一有價值的「勞動」去完成生產過程,去佔據所有的「剩餘價值」,那麼市場就不需要有所謂的企業存在了。
工人為什麼願意進入企業,而不是獨自勞動?科斯提出是因為市場交易本身存在制度成本。例如信息成本(如何獲知市場需求信息,市場價格走向),談判成本(與上游下游的企業進行協商,簽訂合同),行政干預成本(政府出台的各種法律法規對於企業生產的限制)。而資本家,或者說企業的所有人正是承擔這些制度成本的人。也即是需要他們付出勞動,才使企業能夠運作下去。
假如工人獨自生產而不是加入企業,制度成本便轉移到工人頭上。不僅生產過程需要他們的「勞動」,還要付出應付制度的「勞動」:和其它人商量獲得原材料,知道自己的商品在哪裡能夠賣出高價,了解法律對於生產的規定和政府的政策信息。這些制度成本將大大降低工人勞動的效率。而這正是為什麼現代社會主要以企業作為生產單位,而不是家庭小作坊作為生產單位的原因。
綜上,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忽視了資本家,或者說企業所有人要承擔的生產風險,為制度成本付出的勞動。所以他認為生產要素中只有」勞動「有價值,而其他要素沒有價值,我認為是毫不合理的。
排名第一第二的回答都有點問題。@江嘉鍵 的回答認為,勞動和其他生產要素是有個客觀價值的,馬克思的問題是否認了其他要素的價值。這解釋是不對的,我可以反駁說其他要素有價值是因為這些要素是別的勞動生產出來的,還是勞動價值。準確的解釋是,一個客觀的價值是不存在的,不管是勞動也好,還是其他生產要素也好,沒有所謂的「價值」蘊藏在裡面。一個工人利用所有的要素生產500雙鞋是有價值的,那麼他生產1000隻左腳的鞋,還是有價值的嗎?客觀的價值是毫無意義的,不管它來自於哪裡。在現在的經濟學中,只有一個主觀的「價值「(效用)才是存在的,那就是人們對於一雙鞋的評價,而這個評價是因人而異的。正因為人們評價中的鞋有價值,企業才會去生產,而間接地給予了生產要素以」價值「。
這樣,@曾旻 的回答更可取,只不過,勞動價值論是來自於古典經濟學的,代表是李嘉圖。馬克思只是搬運過去發展了剩餘價值論。好像是龐巴維克說的,馬克思那麼聰明的人居然會去相信勞動價值論。在勞動價值論這個問題上,古典經濟學是錯的,馬克思因之也是錯的。回答中提到的古典經濟學觀點,準確說是新古典經濟學,簡單說就是靠近20世紀的學派的觀點,而不是18、19世紀時候的觀點。
剩餘價值理論來自於勞動價值論,勞動價值論是古典經濟學的思想,只是在理論發展中被」證偽「了,被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和現代經濟學的邊際效用理論所"糾正"(替代)。勞動價值論的問題就是認為有客觀的價值存在。那樣是顛倒了因果。價值只能來源於人們主觀的評價,因為人們主觀上認可了某商品的價值,才會帶來生產這個商品付出的勞動或其他要素的價值。馬克思為了講清楚勞動價值,在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里繞圈圈,又接著提出平均勞動時間,到頭來還是沒搞定商品的價格,這樣的勞動價值論分析在經濟學中顯得毫無意義。
另外,剩餘價值理論在研究方法上也是不對的。馬克思認可了勞動價值論,但是地主、資本家,他們看起來沒有什麼勞動,只是在收地租、收利息,卻也有了價值帶來的收入。於是,勞動價值論的問題出現了,它無法解釋這些收入。正常的科學方法,在發現理論無法解釋事實的時候,應該去審視理論的問題,然而,馬克思他無法解釋這些"收入",就把這些收入定義為剩餘價值,然後說這些價值是邪惡的、剝削的,是要被消除的。從學科層面導向了政治層面,拿道德態度去否認了理論與事實的不符,為政治學說做基礎。這是他剩餘價值經濟學的大錯。時代所限,馬克思本人大概沒有意識到自己犯錯了,那時候的經濟學家確實能看到工人、農奴們的痛苦生活,很多經濟學家都有諸如地主是懶惰的、其消費是沒有生產性的,政府應該把地租全部收走等觀點。得票最多的幾個答案並沒有真正的還原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本來面目,前幾天我還看到這個帖子上了網易新聞,跟帖的大部分人都覺得馬克思是錯了,因此我覺得我有必要來談談我自己的看法,畢竟我是學這個專業的。
首先,這是學術討論無關乎政治,也無關乎對一個人的評價。看到有些朋友把這個問題上升到意識形態角度討論,並為自己突破馬克思主義的束縛而感到自豪,覺得自己獲得了真正的自由,我只能說那是你自己束縛住了自己。馬克思主義不過是一個學術上的一個派別,因其的特點被我國所推崇和光大,或許是因為國家強制推行這個學派的教育,加上西方國家良好的經濟狀況,讓大家對這個理論有些微詞。但是當真正系統學習了這個理論之後,會發現這個理論是自洽、邏輯縝密的,用它來解釋這個世界和用西方經濟理論解釋這個世界同樣行得通,會發現馬克思主義更為深刻,西方理論更為直觀,並無所謂對錯。
其次,題目說的是剩餘價值理論,並不是說馬克思本人論述的剩餘價值理論,馬克思主義這門學科經過百年的發展,已經不斷的更新和發展了,不斷有學者運用馬克思的研究方法和奠定的學術基礎,提出新的觀點,應對新的問題。不可否認馬克思本人的一些理論現在看來存在一定的滯後性,但正如孟瀟所言,要用回到那個歷史環境中評價。
回應姚曉天的鞋子的例子
我解釋為: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中提出,勞動是製造使用價值的有目的的活動,如果假設市場上沒有1000隻右腳的鞋子,那麼這1000隻左腳的鞋子就沒有使用價值(殘疾人的因素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商品是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統一體,因此這些鞋子不能成為商品,而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人類勞動,因此這些勞動是沒有價值的。
除勞動外的其他生產要素是否創造價值呢?
生產要素實在太多,我只能舉例說明。
我就先舉「管理」這個例子。
第一,管理勞動的平均耗費是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的組成部分,它對象化於商品中,和直接勞動的平均耗費一起構成價值實體。第二,管理勞動的有效耗費能夠提高勞動效率,降低商品的個別價值,使其在同樣條件下創造更多價值。「和同樣數量的單幹的個人工作日的總和比起來,結合工作日可以生產更多的使用價值(《資本論》第一卷)」。第三,管理勞動的有效耗費可以降低勞動者製造使用價值的物化勞動的耗費,減少商品中包含過去的勞動。簡單的說就是:第一,管理也算是勞動;第二,管理能提高生產效率;第三,管理能減少機器折舊。
所以江嘉鍵答案中提到的認為馬克思主義認為其他生產要素不產生價值是不準確的。至於他提及剛剛過世的經濟學巨擘科斯認為勞動者不自己乾的原因就是其他的生產要素能夠產生價值而不是僅僅只有活的勞動。毫無疑問這是正確的,但是無產階級沒能自己單獨勞動的原因馬克思主義也有很明確的回答——無產階級不佔有生產資料!我們都知道勞動是要有生產資料的,無產階級當然不能自己干,農民沒有地也不能種田,為維持生計只能被僱傭。
在多說一下關於土地的問題。從威廉配第的「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到薩伊的「三分法」以及後來的邊際生產力論中土地邊際生產力的論述,關於土地的論述有很多,馬克思的論述是「它是工人用來實現自己勞動、在其中展開勞動活動、由其中生產出和藉以生產出自己的產品的材料」。(《馬恩全集》第42卷)。馬克思認為:第一,土地是一種「自然生產力」與「社會生產力」同屬於生產力。第二,土地是零成本的的生產要素,並且沒有價值,因為其中沒有凝結物化的勞動,因此也不會把價值轉移到商品中去。第三,土地的利用可以帶來超額利潤。
我的理解是:
首先,土地是沒有價值的,如果土地有價值,那作為生產資料其價值必然發生轉移,即「一部分一部分地喪失自己的價值,也就是一部分一部分地把自己的價值轉移到產品中去」,而土地的耕作可以無限進行,那麼土地的價值將會是無限大。而且土地是天然形成的,並沒有凝結人類的勞動。
其次,天然土地的肥沃程度是自然生產力的天然的不平等。就好比每個人的勞動能力一樣,並不是絕對平均的。馬克思對按勞分配有這樣一段論述「這種平等的權利,對不同等的勞動來說是不平等的權利,它默認,勞動者的不同等的個人天賦,從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權。所以就它內容來講,它像一切權利一樣是一種不平等的權利」。(馬恩選集第三卷95年版302頁)馬克思認為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社會的產物,是一種形式上的平等,實際會因為每個人的工作能力不同而不同。在社會主義社會在沒有進入共產主義之前,我們也應該承認土地的天然不平等性,當進入共產主義社會,生產力高度發達,這個時候土地的自然差別也就消失了。
再次,土地被人工改造之後具有價值。之所以具有價值因為有人的勞動凝結於其中。其價值是人類勞動的價值,這個時候土地能夠提高勞動者的生產效率,是勞動效率更高,生產出更多的產品,這就是價值發生了轉移,即原來讓土地更為肥沃的勞動創造的價值發生了轉移,並且原來創造的價值還能能夠讓勞動力創造出更多的剩餘價值。而土地本身並不創造價值,也不創造剩餘價值。因此,土地所有者擁有的是天然土地,那麼其收取的地租來自於勞動力的剩餘價值,如果土地所有者擁有的是經過改造的土地,地租則是產生於剩餘價值和對原有投入即不變資本的補償。
最後,地租的實際來源是剩餘價值或者是有部分的原先投入的價值。地租是我們說勞動生產力有兩個來源——勞動力的發揮和自然力的發揮。兩者共同構成了勞動生產力,在古代,人們的勞動力發揮程度低,因此土地的產量就和自然力相關緊密,而隨著勞動力發揮程度的提高,自然力對勞動生產力的影響力相對變小,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忽視其影響力。土地資源是具有稀缺性的,勞動又是「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交換過程」,因此這個稀缺的資源又是人們從事生產所必須的,而優質的土地能讓活的勞動力創造更多的價值。因此當土地被私人或者集體所佔有時,只要地租的價格不超過因使用優質土地使得勞動多獲得的價值,那麼徵收地租的土地就會有需求,土地所有者就可以以合同的形式在最後的收入分配中獲得地租。如果這塊土地是天然的土地,顯然徵收地租的就是全部來源於剩餘價值,因為天然土地應該是無償使用的,自然界不會要求按生產要素參與最後的勞動產品的分配,因此在社會主義國家剩餘價值的一部分以地租的形式被集體取走,用於整個社會的再生產,而在資產階級的私有制的情況下就是以地租的形式對無產階級剩餘價值的剝削。回答有人提及「資本家要承擔風險,類似火災、盈虧等因素,因此獲得的報酬是合理」。這是犯了方法論上的錯誤,用個別的例子來描述整個階級。我們要看到資產階級整個階級是剝削無產階級的。並且資本可以分為預付來購買生產資料的不變資本和預付來購買勞動的可變資本。但由於資本家往往正如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將要指出的那樣,並不預購勞動,而是讓工人先提供勞動,再從工人勞動創造的價值中,取出一部分來作為報酬支付給工人。即,資本家往往只需預付不變資本,通過賒欠可變資本,進行生產。因此一方面,資本家的所得大大超過他所承擔的風險;另一方面,工人的勞動是預付的,同樣存在風險。被拖欠和無端剋扣工資的事經常發生,而且拖欠的工資即使發還也往往是不付利息的。至於最後工資完全無法兌現的情況以及部分無法兌現的情況也是經常出現的。即使有工資,有時還不夠用來治療職業病。而且資本家的風險是他自己造成的,由他自己負責;而工人的風險則是由資本家造成的,資本家反而應當因此對工人進行補償。
最近實在太忙了,我只能先寫這麼多,很多答案中的的例子都充滿誤導性,還是希望大家能夠真正的了解馬克思的理論之後再來批評這個理論。
謝謝邀請。
剩餘價值理論是依託於勞動價值理論上的。而勞動價值理論是早期經濟學界中一個比較流行的理論。勞動價值理論又是構建在商品價值理論上的。
商品價值理論的產生是因為學者注意到很多商品的價格總是在一定範圍內浮動。因此他們認為商品本身有一個固有的」客觀價格「,也就是價值。其市場價格總是因為各種要素的變化,而在這個價值周圍浮動。
既然商品有價值,那麼這個價值是怎麼來的呢?應該如何定義,如何計算呢?學者後來注意到,創造價值的整個過程中,基本上只有勞動是唯一的必要環節。因此認為,勞動是創造價值的根本。這就是勞動價值理論。那麼其他一切要素都是依託在勞動之上的。
反對剩餘價值理論的業餘人士,往往把價值和價格混為一談。有的人連」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是什麼都搞不懂,就開始大放厥詞。這都是很可笑的。
但是以上這並不是說勞動價值理論是優秀的。
經濟學,究其根本,還是要運用到實踐中去的。價值理論的誕生是因為經濟學家想搞明白是什麼定義了商品價格。如果商品有一個固有的價值,那麼這將大大簡化對商品價格的分析。勞動價值理論的誕生,又是為了搞清楚價值是如何產生的。
但是到最後,人們發現,價值實在無法準確評估。比方說我們即便知道了剪刀生產的整個流程,又如何通過計算」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估算一把剪刀的價值呢?儘管我們知道,研發工作由於對教育年限有要求,因而科研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並不是其真實的勞動時間,還要根據所需的教育年限進行加成,但是又該進行多少加成呢?
這些東西都是無法計算的。
所以,為了分析價格與經濟而引入的價值概念,到最後,大家發現是無法計算的。那麼整個理論路徑就走入了死胡同。只能另闢蹊徑。因此剩餘價值、勞動價值、商品價值這一系列理論都逐步被拋棄了。
如果這些是可計算,那麼,其他諸如資本風險、制度成本、信息成本等等都可以加入進來,最終能夠成為一套計算、預測商品價格的完備理論。這將是經濟學上的」大一統理論「。然而遺憾的是,它不可操作,因而日漸勢微。
——————————————————————————————
那麼剩餘價值理論是否有意義呢?它當然是有意義的。它只是不能定量分析而已,還是可以定性分析的。
馬克思根據剩餘價值理論第一次提出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原理。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人能夠很好地解釋為什麼資本主義會出現經濟危機。
儘管我們今天不再使用剩餘價值理論,但是這一系列推理對當今世界仍然有非常現實的意義。比方說,為什麼美國會出現金融危機?
馬克思對於經濟危機的解釋大概是這樣的(並不完全一致,只是我個人的理解):
由於資本家剝削了工人所產生的價值,這導致所有工人的工資,買不起所有工人生產的產品。資本家只是很少的一群人,他們也不可能消耗剩餘的產品,一個人總不可能平均每天消耗25個漢堡包。因此最後全社會生產的產品總會因為購買力不足而導致積壓。積壓的多了,新生產的商品就沒人買了,繼續生產就要虧錢。那麼資本家就會縮減生產規模。但是由於剝削的這個問題,縮減生產規模只是降低了產品積壓的速度,而並不能逆轉產品積壓的過程。所以無論如何最後終究會到達一個臨界點,導致大量生產無利可圖,工廠大規模倒閉,經濟危機開始。
那麼這些分析對我們今天又有什麼價值呢?
經濟危機誰都不想要,這對底層民眾也好資本家也好傷害都很大。那麼作為一個資本主義國家,該如何規避經濟危機呢?
在過去幾十年里,人們發明了各種方法來迴避這個問題。
第一種方法,叫做高稅收高福利。資本家不願意花錢,那麼政府把資本家的錢拿過來分給民眾花。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而且由於削弱了資本家的投資能力,會影響經濟成長率。
第二種方法,叫做借貸消費。經濟危機的核心問題是整個社會具備購買意願的購買力(一部分在資本家手裡,不具備購買意願,或只具備特定領域的購買意願),低於整個社會生產的商品總價格。(以下」購買力「均為」具備購買意願的購買力「)那麼為了把這兩者能夠實現對等,一種方法就是讓消費者能夠消費他們所沒有的錢。也就是向未來借錢花。由於通貨膨脹的關係,未來的錢會比現在的錢更不」值錢「,因此這個錢的差價就可以彌補購買力與總價格之間的差價。但是這種方法是有極限的,它會導致層層累積的債務,甚至造成借新債還舊債,最終形成債務危機。
第三種方法,叫做滾動投資。也就是讓資本家把收到的錢趕緊花出去,彌補購買力與總價格之間的差價。只要資本家總是能把錢花出去,就不會出現經濟危機。這是一種根本性解決方案。但是花錢是很困難的事情。資本家本身如果僅僅把錢消耗掉了,那麼社會也就不會前進了。資本主義社會要前進就是要靠投資-收益的循環。因此資本家花錢,最好是去投資而不是吃喝玩樂。然而投資也是很困難的。一個人手上有了20萬,一時又沒有什麼好的投資方向,怎麼辦?所以,現代金融體系應運而生了。現代金融體系能廣泛尋找可以投資的項目,把資金用各種方式快速地投資出去。投資獲得的收益也可以迅速再投出去。形成滾動投資。這樣錢總是在使用的,就不存在購買力與總價格之間的差距了。各種票據交易,風險投資,天使投資都是在這種資本投資的壓力下出現的。當然,這並不是說由於對經濟危機的恐懼而使得這些模式出現。只不過資本尋求自我增值的本能和規避經濟危機的方向恰好一致罷了。
然而,這個模式看上去雖然很完美,卻很少有人會問這樣一個問題:」如果現代金融業找不到適合投資的項目怎麼辦?「在現代產業中投資有一個要素是風險。當你看到資本開始從事天使投資這種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形式時,就會想到,如果資本還需要更多的投資項目,自然會從事高風險中回報、高風險低回報的投資項目。當投資機構知道這風險太高不太適於投資的時候,他們並不會停下,因為所有資本都在尋求增值,這是一個很強大的壓力。他們只會刻意無視風險(選用一種把高風險評估為低風險的評估方法),繼續投資。最後風險爆發,大規模投資失敗,產生金融危機。
所以可以這麼說。現代資本主義規避經濟危機的出路並不多,長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最後要麼高福利低增長,要麼債務危機,要麼金融危機。有時兼而有之。這就是我們這些年看到的現實。中國之所以還沒遭遇經濟危機,是因為政府和企業都在不停地進行大規模投資,這種巨額投資恰好暗合第三種方法。
說到底,最靠譜的還是最後一條路。因為先投資後回報,在回報產生之前,這是一個工人反過來剝削資本家的過程,正好平抑資本家後來對工人的剝削。但是要規避金融危機就要保證資本一直有風險-回報比例合適的項目去投資。可這世界上哪裡來的源源不斷的項目可以投資呢?只有新技術。要獲得源源不斷可供市場化和投資的新技術。那就只有加強科研力度。要為科研提供源源不斷地提供人才,又要求有一個強大的教育體系。所以你瞧,我們從馬克思的理論出發,一直可以推理得到未來資本主義國家持續發展的關鍵要素和方向。
雖然這些推理未必完全正確,但是起碼可以說明,馬克思的這些理論並不是沒有價值的。只不過它需要不斷發展罷了。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壓根就不是為了服務於「價值」是什麼?表面上看馬克思是在拆分「價值構成」,是在分析「生產」,但實質上馬克思的眼睛卻一直盯著「分配」。
也就是商品價值實現之後,到底歸誰所有?資本家(提供資本的人)應該拿多少,工人(真正從事生產的勞動者)應該拿多少,提供其他生產要素的人(廠房 設備 技術)應該拿多少。按照以往的市場經濟學成本價值理論,誰提供了什麼要素,這些要素到底轉化為多少利潤,就按照這個比例來進行利潤分配。但就像大部分人所說,很多東西都無法量化,所以顯得很模糊,目前也就沒有在市場經濟成本價值理論依據下的關於「價值構成」的大一統理論。
但馬克思並不關注「價值構成」,因為價值如何構成馬克思也算不出來。但馬克思發現了「剩餘價值」,而「剩餘價值」服務於計算「價值構成」么?不是。馬克思用這個理論服務於其政治目標:遏制「資本家」主觀上的貪婪!弱化階級矛盾,避免(甚至消除)階級剝削。
很多人喜歡將「剩餘價值」局限在微觀經濟學領域或者用狹義的西方經濟學中的理論來解釋「剩餘價值」,進而試圖否定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但要知道,這個理論是廣義上的西方經濟學,更具體的說是狹義的政治經濟學即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的概念。
所以,要想批判「剩餘價值」,就必須要先了解,也就必須要了解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而不能只了解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更不能將兩個經濟學中的同一個名詞做同意的理解。比如說「只有勞動才有價值」這壓根就不是馬克思的觀點,而被點贊最多的那個回復竟然以此作為抨擊馬克思「剩餘價值論」觀點的核心依據。真心讓人哭笑不得。
馬克思的論斷是「只有勞動才能創造價值」。「勞動創造價值」是「只有勞動有價值么」?勞動需要對一些生產要素進行整合和加工,而任何一種生產要素都是可以構成利潤的成本的,對商品來說也都是成本。但只有勞動成本是變數!這才是馬克思對勞動價值論的核心闡述。即並不是馬克思忽略其他要素的價值,只強調勞動有價值,而是馬克思強調只有勞動價值才是變數,其他成本(要素)價值都是固定的。只有明確此邏輯,才能還原馬克思對「剩餘價值」的正確表述。
結合馬克思的政治理論和經濟理論,通俗的來說,馬克思將「剩餘價值」這樣解讀:一個商品的產生構成要素包括很多,比如說資本 工廠 土地 勞動 ........但資本 工廠 土地 都是固定成本,而只有勞動是非固定(在生產過程中可變)成本。
其他要素成本先不談,只談勞動力成本,在生產之前,資本家僱傭勞動者,明確工資,而在生產的過程中,資本家會想盡一切辦法來提升工人的勞動生產率或縮短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目的就是儘快的兌現其工資價值,而兌現工資之後多餘產生的價值便是「剩餘價值」。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工人的月工資是500元,每天8小時,工作25天。假設理想情況下,工人按照上述工作標準和要求幹完第25天的最後一個小時,其500元的價值完全得以實現,不多不少。也就是說,工人在這25天的工作恰好創造了500元的價值,而這個500元的價值轉化為工人的收入(工資),這種情況下,沒有任何剩餘價值,工人創造的所有勞動價值都歸工人所有。但在當時的資本主義生產模式中,馬克思注意到,在生產過程中並不是這樣的理想情況,在生產過程中,資本家會想辦法讓工人提升自己的勞動生產率以及縮短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通過各種辦法,可能是超時工作,可能是其他),促使工人在25天以內實現500元的價值創造。比如說資本家想辦法逼迫工人,讓工人在15天就完成了價值500元的創造。那麼剩下10天勞動所創造的價值,才是真正的「剩餘價值」。但25天過去了,工人拿到的工資依舊是500元(15天的工作量的錢),而剩下的10天工人勞動創造的價值被資本家拿走了。而這10天所創造的價值依舊是屬於工人的勞動創造,不屬於其他生產要素的創造,所以理應該歸工人所有。但現實卻是歸了資本家,馬克思把這種經濟學現象稱之為「剝削」。
當然有剩餘價值,就會有「負余價值」,即勞動者創造的價值不能滿足其工資的價值。
但,不管是「價值」的剩餘還是價值的負余,都確確實實是存在的,而就當時的資本制度的生產模式下,剩餘價值越來越多(資本家的剝削越來越嚴重),也就意味著,資本家實力的壯大基余「剝削」的程度。資本家的富有意味著逼迫勞動者創造更多的剩餘價值。
進而,馬克思指出,必須要遏制資本家的這種剝削,而後人,對這一理論的實踐(政治學方向而非經濟學)包括兩種,
一種是資產階級的改良模式,通過談判,資本家與工人組織(勞動者代表,可以是工會代表,甚至可以是政黨)共同協商工資和勞動時長以及相關勞動行為標準,而非資本家單方面制定。並且通過勞動合同賦予勞動者對勞動成果利潤的再分配(比如說提成),這都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對「剩餘價值」的一種妥協和調和,目的就是緩解勞動者的不滿(我創造的憑什麼歸資本家)。這種模式確實解決了一些問題,緩和了相關矛盾,但從長遠來看,這種模式並沒有根本解決矛盾以及剩餘價值的歸屬,即無法量化剩餘價值,也就無法讓勞動者「真正的滿意」。只要剩餘價值存在,勞動者和資本家的這個矛盾就依然存在。
另一種是無產階級的革命
這種種模式就是樓上很多人否定並嗤之以鼻的無產階級革命,即通過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把話語權掌握在無產階級手裡,讓工農(勞動者)由被動變為主動,試圖徹底消滅這個矛盾(剩餘價值)。雖然無產階級專政並沒有改變資本生產的方式,但卻能通過國家手段(制度建設)改變分配方式。通過分配方式的改變試圖消滅這種「剝削」,真正實現勞動創造多少,勞動者就分配到多少,也就是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常說的按勞分配。
但,很可惜,以目前的人類歷史實踐而言,兩種末世都有利弊。都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第一種模式雖然沒有根本解決矛盾,但確實做到了優化和緩解矛盾。通過資產階級的妥協,工人的工資漲了,福利待高了,勞動者權益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被重視,這都是馬克思發現「剩餘價值」的偉大貢獻。
但這種模式的風險在於,當生產的大環境改變(即生產力不再前進和上升,企業利潤減少),資本家會不會管勞動者死活?
因為既然資本家在有利潤的時候拿走了本屬於勞動者的剩餘價值,一旦沒有了利潤,資本家就可能會撤資,拆廠,工人就會失業,生活面臨風險和艱難。如果在利潤上升的時候剩餘價值都歸勞動者所有,即便因企業利潤下降而失業,那勞動者的生活風險也會小很多。所以,這個潛在矛盾一直是工人階級所擔心的,而不是資產階級所擔心的。我們也就不難發現,為什麼一旦爆發經濟危機,工人們就會走上街頭,而不是資本家們走上街頭。因為資本家在利潤好的時候拿走了本屬於工人們的錢,而一旦企業利潤下降甚至倒閉資本家第一個想到的是剋扣工人工資以及撤離,而不是從自己的腰包里拿錢出來。而馬克思政治理論的踐行者也並不相信資產階級會管工人階級的死活,所以才有了第二種模式的產生。
而第二種模式雖然試圖根本上消除這個矛盾,但如何做到勞動者創造多少?就分配多少呢?因為勞動創造的過程太過複雜 ,無法量化,所以根本做不到理論上或數據參考上的創造多少,就分配多少。所以,無產階級領導的政黨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公有,即國家或集體佔有,即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雖然沒有直接放到勞動者都口袋,即剩餘價值沒有完全交給勞動者,但這個剩餘價值依舊沒有歸「某一個人」,而是以國家或集體的形式佔有(人人都有,但並沒有放在你的口袋裡)。然後國家通過再分配,比如說財政支出來讓每個人都獲利(這種模式下國家佔有剩餘價值 實質和稅收的本質類似,取之於民 ,用之於民)。
但這種模式的最大風險有兩個,一個就是國家的掌控者(政黨)是否能真正的貫徹用之於民,而不是權為己用(腐敗)。如果真的能,則確實能解決剩餘價值這個矛盾,階級矛盾會被弱化。如果不能,則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就會轉化成官僚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
如果無產階級政黨能真正貫徹取之於民,不權為己用(假設),那也有另一個風險是無法規避的。那就是雖然剩餘價值歸國家佔有了,剩餘價值給誰的問題解決了。但對勞動者個人而言,如何分配,分配多少的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啊。既然國家佔有了剩餘價值(全民所有),少數人剝削多數人的情況解決了(前提是不腐敗)。那由於勞動成本無法量化,如何來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分配公平呢(不存在剝削的公平)?歷史上的無產階級政黨想到了一個辦法,一刀切的計劃經濟,即忽略生產力狀況的「按需分配」.....也就是我們歷史上出現的大鍋飯..............這個風險在於,大鍋飯的製造(生產)由所有勞動者完成(集體),但每個勞動者的個體差異是不一樣的,即每個人的勞動所創造的價值是不一樣的,但在分配的時候,每個人分配的基本一樣,就會出現問題。即沒有做到嚴格意義上的按勞分配,這與馬克思的按勞分配和勞動價值理論以及剩餘價值解決辦法的初衷是完全相悖的。
那麼這種模式就會導致一個最為可怕的風險,那就是,既然我生產的多,我佔有的和其他人一樣,即勞動的少也不會餓死。我為什麼要多勞動?所以,會限制生產的發展。
在資本制度下,以上情況就不會發生,因為在資本制度下,工人不會覺得資本家會在乎他們的死活,他們不努力工作,就不會有收入,就會失業,就會餓死,而國家和集體佔有的大鍋飯,恰恰是即便你工作的少也給你飯,這會激發人類人性中懶惰的一面。所以,兩種制度一個有利於公平,但限制了生產效率,一個有利於效率,但確實存在少數人剝削多數人,
看到樓上亮貼中的觀點,很多都是歪曲了剩餘價值的本質,以及忽略馬克思的針對。過多的圍繞「價值構成」來談「剩餘價值」。或站在資本主義立場來看待「剩餘價值」。一些人眼中無產階級革命的路線是大錯特錯,而資產階級改良的路線是完全正確的。卻不知道,這兩種路線都是為了解決剩餘價值歸屬的矛盾所做出的人類實踐的努力,都是為了解決或緩解人類之間的矛盾所做出的嘗試和努力。而兩種模式在構建的過程中出現了或多或少,或對或錯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都不能作為否定兩種模式初衷的依據。所以,不要以為馬克思只屬於社會主義,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真正的受益者不是社會主義社會,而正是資本主義社會。發現很多人把理論中的「剝削」和我們一般意義上所講的「剝削」搞混了,由此推論出「工資是資本家和工人平等協商的結果所以不存在剝削」或者「資本加在談判中佔據優勢壓低了工資所以存在剝削」。而實際上按照馬克思的理論,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和工資談判是不是平等根本沒什麼關係。
所謂剝削指的是資本家無償佔有工人勞動的剩餘價值的行為,這種行為本就是掩蓋在「等價交換」這件貌似「平等」的外衣之下的。壓低工資頂多起到加重剝削的作用,並不是剝削存在與否的根本原因。
工資是什麼,工資是資本家付給工人用於購買工人的勞動力的價格,注意是勞動力的價格而不是勞動的價格。工人在勞動的過程中創造價值,其中超出自己工資的部分就是剩餘價值,這部分剩餘價值被資本家拿走了,這就是被剝削。
所以說資本家和工人協商工資的過程是不是平等友好其實無所謂,只要勞動創造的價值大於工資剝削總是存在的。
或許有個別愚蠢的資本家因為種種原因工人勞動創造的價值小於工資,導致虧本經營反受工人的「剝削」,但這種特例並不能改變普遍意義上存在的「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社會現實。
至於資本家自己是不是付出勞動更是和剝削存在與否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說句討人厭的話,反馬也好,頂馬也好,總得先讀點老馬的書再來才比較好吧。
馬克思認為,財富不同於價值。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人類勞動,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因此,創造價值的源泉只能是勞動。而財富就不同了,財富是指商品的使用價值,即商品的自然屬性。創造財富的源泉是多樣的,除了勞動之外,至少還包括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所以,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明確指出:「勞動並不是它所生產的使用價值即物質財富的唯一源泉。」後來他又嚴厲批判了德國社會民主黨的《哥達綱領》提出的「勞動是一切財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的論點,進一步指出:「勞動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勞動一樣也是使用價值(而物質財富就是由使用價值構成的!)的源泉,勞動本身不過是一種自然力即人的勞動力的表現。」馬克思提出財富源泉多樣性的觀點,旨在強調勞動者掌握生產資料即建立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並展望未來實現共產主義的基本條件,其中就包括「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
第2種版本答案: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但卻不是社會財富(使用價值)的唯一源泉。這是因為,勞動並不是創造社會財富的唯一要素。創造社會財富的不但有勞動這一要素,而且
土地、設備、原材料等非勞動生產要素也對社會財富創造做貢獻。因此,勞動和各種非
勞動生產要素共同構成社會財富使用價值)的源泉。馬克思指出:"勞動並不是它所生產
的使用價值即物質財富的唯一源泉"。
我不是經濟學研究者,但 @韓冬 貼的幾個例子,居然掛了這麼多年沒人去反駁,真是醉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有那麼容易被批倒嗎?
其實,要解釋起來,根本就不難,以下一個個細說。
首先:
A村有金礦一個,礦主張三雇十個工人,日產黃金100兩。B村有銀礦一個,礦主李四雇十個工人,日產白銀100兩。張三的工人和李四的工人是一樣的熟練工人,工資都是每月銅錢100文。
按剩餘價值理論,張三剝削的多,李四剝削的少。
這個例子很簡單。他的問題在於,忽略了地租。而地租理論,資本論里講過,任何一本馬經入門教科書也會講。因為,現實中的資本主義經濟,其實是地主、資本家和工人的三方關係,這在馬克思的時代尤為明顯。這其中的關鍵就是,張三承租金礦和李四承租銀礦的租金是不同的。
比如說,張三的金礦,每月扣除非人工成本,總收入是5000,其中1000發工資,賺了4000。李四的銀礦,每月扣除非人工成本,總收入是3000,其中1000發工資,賺了2000。那麼,在一個自由市場上,金礦的月租金就會比銀礦高2000。結果可能是就是,金礦月租金3000,銀礦月租金1000,扣除租金和工資後,張三李四收入是一樣的,都只賺了1000塊。這就是剩餘價值。
為什麼會差2000,也很好理解。如果李四租銀礦,只肯出500的月租金,那好,張三馬上就會出1000塊錢把銀礦租了,然後去找10個人把這點活給幹了。如果李四租銀礦,肯出到1500的月租金,那好,A村馬上去跟張三說,我要把租金漲到3500,不然我讓李四再找10個人把你的活給幹了。總之,張三和李四,只要是在一個自由市場上,做同樣的行業,賺到的剩餘價值率,是一樣的。
即使張三李四本身就是礦產的所有者,也沒什麼不同,你只要把他的地主和資本家兩種身份分開算,就好了。其實他們一般還會參與管理活動,所以,這就有地主、資本家、工人,三種身份,但分開算即可,並不會從根本上推翻勞動價值論。
第二個
某酒庄,雇十員工,年產酒1000桶,售價100萬。某日,該地出世界級詩人一個,該詩人乃此酒庄老客戶,飲此酒庄酒數十年。酒庄立刻提價,仍供不應求,利潤翻番。
按剩餘價值理論,該詩人令酒莊員工被剝削更多。
這裡面講,世界級詩人,逼格太高,我們就換成喜聞樂見的楊冪老師好了。這無非就是最常見的產品代言而已。比如說,1小包溜溜梅,原來只能賣5塊,經過楊冪老師一代言,能賣到10塊錢了。應該不影響理解吧?假如廠家一年能賣出1000萬包溜溜梅,原來總收入5000萬,現在能收入1億了。那麼多出來的5000萬哪來的?你想問的就是這個吧。
原因很簡單啊。原本5塊錢1包的,那叫溜溜梅。現在10塊錢1包的,其實是加工過的,叫做楊冪老師代言過的溜溜梅。其實是兩種不同的商品。那麼,你接著肯定要問,憑啥楊冪老師往那一出鏡,就比那麼多溜溜梅生產工人創造的價值還要高。
原因也很簡單啊。你只看到1個楊冪老師,卻沒有看到整個娛樂產業背後的勞動者。楊冪老師創造的價值,其實既包含了個人的奮鬥,也包含了整個娛樂產業背後為她服務的所有人的勞動。當然,你接著還會問,這些人加起來,也不值5000萬。
原因還是很簡單啊。你只看到1個成功的楊冪老師,卻沒有看到背後夢斷星途的失敗者們。她們其實是「楊冪老師」這件成功的娛樂產品背後的廢品。生產廢品的無差別人類勞動,也只能通過正品來實現啊。這並不難理解吧?假如說,某件商品,需要100小時勞動時間製造,百分百成功,那麼價格比如說是100塊。另一件商品,同樣需要100小時勞動時間製造,但只有1%的概率成功,那麼價格是多少?很顯然是1萬塊啊。因為你平均花1萬小時才能做一個出來么。
考慮到娛樂產業殘酷競爭下極高的廢品率,把這些廢品們從小學藝的勞動時間,從小培養她們的老師家長為此付出的勞動時間全部加進去,楊冪老師的一次代言還不值這價么?
然後再回到原來的例子上來,酒庄多出來的利潤,不是來自於酒莊員工的剩餘價值,而是來自於整個詩壇的所有人類勞動。只不過被這個「世界級詩人」無償贈與罷了。而贈與么,最好用法學去解釋,別到經濟學上找解釋啊。
第三個
另一酒庄,年產酒1000桶,每年只售賣99%,餘十桶在地下屯20年。按市場價格,20年陳釀是新釀的價格的N倍。
按剩餘價值理論,該酒被釀造成功後,凝結了工人的勞動時間已經確定。不應該有增值。
回答了前面這個,再說後面這個就簡單了。因為新酒和20年陳酒根本不是一種商品啊。誰跟你說這酒屯在地下就算釀造成功了?明明要到20年以後拿出來,整個生產流程才算結束。一定要說那麼細嗎?當然。新酒,假設說今年生產出來今年賣,周期是1年,那麼賣完這些酒以後,就可以把錢再投入到下一批新酒的生產。資本1年就可以周轉1次。而20年陳酒呢?20年後,把這些酒賣了才能把錢拿出來做下一批啊。資本要20年才能周轉1次。這意味著什麼?你要是生產新酒,1年就可以把釀酒工人剝削1輪,你要是生產20年陳,20年才能把釀酒工人剝削1輪。
順便,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廢品率,20年陳的廢品率顯然比新酒高得多,這不難理解。另外再加上倉庫租金、保管勞動等等,陳酒當然比新酒更貴了。
======================================================
所以說,想靠抖機靈來推倒剩餘價值理論,就像用同樣篇幅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一樣,想想就得了。至於說,剩餘價值理論後來為什麼用的越來越少,資產階級的立場固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原因,恐怕就是很煩。你不覺得上面幾個簡單的經濟活動解釋起來都很累么?反正我是覺得很累的。在現實經濟生活中,比這個不知道複雜到哪裡去了。比如說,你說20年陳酒20年周轉1次吧,資本家不會那麼傻啊,我拿這些酒去做個抵押貸款就干下一輪啊,然後你再解釋下去唄。很累的好嗎。
但是,再怎麼累,也否認不了,資本家確實是在剝削工人啊。
PS:其實讀過《資本論》的應該知道,整本書,講的都是沒有政府干預的充分競爭的自由市場里發生的故事。這樣的市場,有嗎?剩餘價值並不是一個孤立的東西,他要結合馬克思的整個理論體系和當時的情況來討論。
我不同意上面很多用現在資本主義的場景來討論,而應當用馬克思所思考(想像)的場景來討論。
首先馬克思認為世界上的人分為兩個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資產階級掌握了(壟斷了)生產資料和資產,無產階級則啥也沒有。所以無產階級需要去打工賺錢養家糊口。如果你問馬克思,既然資本家剝削剩餘價值,為啥無產階級不自己生產?馬克思會告訴你,因為無產階級沒有生產資料,他只能輸出勞動價值。
所以剩餘價值是建立在資產階級壟斷了生產資料這一前提之下的,在這一前提之下,無產階級的確是被剝削的對象,而由於資產階級壟斷了生產資料,也就壟斷了產品的市場,也就不必承擔任何的市場風險,使得其可以永遠不用幹活,盤剝不需要任何成本的剩餘價值。
在這種前提下,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顯然會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由於資產階級壟斷了生產資料和市場,所以他們也壟斷了政權,成為統治階級,成為統治階級的資產階級,又會利用國家機器來維持統治和剝削。
剩餘價值理論要放在馬克思主義的整個理論框架下來討論,如果社會模型如馬克思所描述的那樣,那麼資產階級的確會不斷的剝削無產階級。
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模型?
因為偉大的馬克思同志通過總結歷史發展規律,得出了一個重要的結論,即任何時候社會都會存在不同的階級,而基於不同階級之間的利益衝突的階級鬥爭是歷史推進的重要因素。
在封建社會,有地主和佃農,在奴隸社會,有奴隸主和奴隸,同樣的,在資本主義社會,就必然有資本家和無產者。
最後,我們回過頭來看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會發現其在其理論框架下必然是正確的,即:
如果某個組織壟斷了生產資料,那麼這個組織就壟斷了市場和勞動力,這個組織就必然會不斷的剝削勞動者的剩餘價值。
在中國,這個組織。。。。。。。。。
向偉大的馬克思同志致敬對待剩餘價值理論需要站在三個大視角去看:1,哲學的視角,2,經濟學的視角,3,社會學的視角。
首先我要說一句,在這三套學科系統里,馬教都已經被刷到邊緣得不能再邊緣的角落了,覺得情感上不能接受的朋友們,維持自己認知失調的代價就是讓自己遠離學術界主流與前沿,被後世之人用我們看前清遺老的眼神看待。
馬教理論首先是一整套哲學系統,以《德意志意識形態》、《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等文著為思想核心,用一棵大樹做比喻,馬教哲學就是樹榦,至於階級鬥爭、剩餘價值、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什麼的,都只是這棵大樹上生髮的枝芽,單純的覺得某棵枝芽不好看,而不去想這是整棵樹的DNA的問題,是不妥當的。如果你只有高中水平的哲學基礎或者腦子裡滿是馬教對哲學的劃分方法,那你首先得承認這樣一點:自己對哲學是百分百的門外漢,對於哲學,自己懂個既拔。馬教劃分哲學武斷的拿了一個主客觀、唯物唯心的二維坐標系把所有哲學都歸入其中,它自己這麼玩沒問題,你跟著信就上當了。當代哲學的劃分方法一般是分成英美哲學與歐陸哲學,而兩者往上追溯的淵源是16~17世紀的島國經驗主義與歐陸理性主義,這是哲學界劃分哲學的主流方法。而馬教自己的哲學,明明白白透著的是一股理性主義的味道。
區分這些哲學,我比較喜歡的維度設定是五個,信仰,理性,情感,意志,邏輯。以信仰為中心者如經院哲學,以理性為中心者如康德黑格爾,以情感為中心者如休謨斯密,以意志為中心者如叔本華尼采,以邏輯為中心者如羅素弗雷格。在知識相關問題上,歐陸哲學明顯的偏理性主義,而英美哲學則妥妥的是邏輯主義。我不知道讀者中有沒有是工科僧主張創造知識應具有可證偽性同時又堅持認為馬教是宇宙真理的,如果你是這樣的人,那麼恭喜你,在你完全不了解自己在說些什麼東西的情況下,你成功的精分啦~!
理性和邏輯的區別在哪裡?前者一直在希冀證明自己所提出的理論確確實實是宇宙真理,比如笛卡爾尋求確定知識的起點,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裡萬物萬事的辯證統一,胡塞爾的意向性的自為自在,而馬克思當真放到哲學史里來考量,其實也就是個歐陸系統中夾在黑格爾和胡塞爾之間的小人物。而邏輯又怎樣和理性不同呢?它是「約定的」,它不會聲稱自己是真理,但可以宣稱自己是某種公設,也可以是比較奇特的假設。理性和邏輯都會採用觀察、歸納、演繹、歸謬等方法說明自己的觀點,但邏輯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預設而非永真的,邏輯絕不會告訴你「A是B」,它只會說,「我們設A是B」,然後得到自己的結論,而理性?它絕不會那麼謙卑,它狂妄得緊。理性用做模型的方法「發現真理」,而邏輯用做模型的方法做模型。當現象符合模型的預測的時候,理性自豪的宣稱這證明了他們發現了真理,而邏輯只會說在目前經驗下可接受此假設(這就是說,也不排斥接受其他假設的可能性)。而當現象不符合模型的時候,理性則採取兩種手段耍賴,一種是給自己的理論里加防火牆,比如馬教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價值密度等理論就是典型的防火牆理論;另一種則是宣稱自己是一種信仰或一種視角,而信仰/視角無高低貴賤,企圖讓自己臣服於其他理論是現代性對異己力量的打壓;如果某個理性主義的狂熱信奉團體突然掌握政權了,那麼消滅一切反對自己理論的新的經驗資料也是可能的,他們能幹又為什麼不呢。至於邏輯是怎麼做的?簡簡單單的承認自己錯了或者不完備,添加幾條假設修改幾條假設或者推翻原假設,又不是三觀被毀,又何必像理性那樣傲嬌?
當我說邏輯的時候,我實際上是在說英美的邏輯實證主義、邏輯實用主義等多種哲學流派,它們都誕生於20世紀之後,相比馬教那可前沿得緊。它們又繼承了英美的高貴血統,這血統高貴在哪?高貴在,在笛卡爾我思故我在或者馬克思世界是實踐的時候,英美哲學界終於找准了這世界上唯一確定的知識:「我不知道」。上帝存在還是不存在?「我不知道。」世界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我不知道。」我們是否可以知道?「我不知道」。——在承認了對一切確定的答案的誠懇的不知之後,走休謨道路的哲學家們獲得了空前的自由,因為他們不知道任何「正確答案」,所以他們可以假設任何事卻無需信仰這些假設,他們做任何理論都無需懼怕它們是錯的,因為它們永遠不可能是「對的」——鬼知道誰會是「對的」。
所以,如果你在看馬教的書的時候,如果能明顯的感到一種對那種獨斷語氣的反感,沒錯,這反感和你遇到各種算命先生時的那種反感一模一樣,勞資都特么不知道天命所歸你個長著大鬍子的負分男屌絲就知道了?「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係在觀念上的表現,不過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係。」這種鬼話的獨斷勁是不遜於「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的。都是有血有肉有腦有眼的人,勞資都不敢說自己知道的東西,你知道個既拔!
說完了理性主義傳統的問題,我接著說說黑格爾。馬克思哲學其實是黑格爾系統的一種基於老馬自己生活經歷和認知的推導,黑格爾哲學有一個奇妙的用處,那就是由於辯證法的存在,它能幫任何人神奇且妥善的處理認知失調問題。它是如何做到的呢?改變邏輯律。經典邏輯有著名的三個基本律:同一律,A是A,無矛盾律,A不是非A,排中律,不是A就是非A。而黑格爾的辯證邏輯則把無矛盾律和排中律以一條新的邏輯律替換掉了,什麼律呢?A包含非A,著名的「否定之否定」,「矛盾的普遍存在」。需要注意的是,黑格爾是以理性主義的方式而非邏輯主義的方式把普遍矛盾律替換進來的,也就是說,他不會認為他的普遍矛盾律是一種新的「約定」,而會認為那是宇宙的真理。由於替換掉了無矛盾律,所以黑格爾哲學是不可能被駁倒的,因為用以駁倒它的工具,邏輯矛盾消失了,於是黑格爾哲學的奇特魅力就出來了,這廝能把什麼東西都說圓。而且加上普遍聯繫律之後,黑格爾哲學成了一種萬用基座。任何拿它當基座的理論都有了解釋世界的能力,管你是耶教還是馬教?反正是否定之否定,沒人能逃過被否定又復起的命運,你也是對的我也是對的你也是錯的我也是錯的,Nothing last forever, but everything.
馬克思自己的哲學相比黑格爾增修得並不多,比較獨特的就是實踐論,和刨除笛卡爾成分的胡塞爾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老馬的那些東西,從實踐論到勞動價值,都偷偷想表達的是勞動decides everything的這樣一種思想,不動手世間一切皆為烏有,但如果按老式邏輯律肯定就得回答,你勞動decide了那麼多東西,可啥decide勞動啊,難道勞動是最初因?是阿奎那的上帝?明顯是我大腦指揮手腳藍圖在先鋼筋在後的吧?這時候黑格爾那一套就派上用場了,實踐決定意識,意識能動的支持實踐,普遍聯繫不可分割,這稀里糊塗的你儂我儂的背後就是為了方便當你質問什麼decide勞動的時候你舉出啥例子他都能用黑格爾那一套告訴你勞動也decide它,然後堅定你勞動至上的愚蠢信仰。這也就是實踐論的妙用。
實踐這發明為啥夠狠?它逃脫了休謨詰難,偷偷躲開了事實與價值之辯。通常我們討論事物的時候,會把所有事物劃分兩個維度,實然與應然。早年群眾們對這兩個維度的劃分很混亂,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分野也不明顯的時候造成過很多文字獄。道德指揮研究,主義指揮決策時時可見。自休謨開始明確劃分了實然的歸實然,應然的歸應然,實然無法用以論證應然,也就是所謂休謨詰難。這個邏輯武器將對應然的討論全部像數學一樣引申到了一個干涉不到現實的模型空間里,你要討論事情應該是怎樣,那麼沒有任何實然可以輔助你的討論,你必須在純粹的應然空間通過基本的應然假設一步一步演繹你的結論,而你的基本假設是無法實證的純粹約定,接受不接受只看他人心情。這樣,在討論現實事物到底是什麼情況的時候,人們無需再擔憂道德與教會的干涉。本身這是個巨大的進步,但老馬覺得這玩意和自己八字不合,應然無法干涉實然,還怎麼搞革命?我設計的共產主義只能在我腦中實現,這怎麼可以?所以它創建了一個神奇的視角,世間萬物不再是世間萬物,而是所有物與人都處於一個向著某種應然的變化「過程」之中。有了這個設想,他再描繪一個偉岸的應然(資本主義核心矛盾與C宣言),也就有了「進步」和「反動」。
而問題的核心在於,他那個偉岸的應然論證用了一大堆斯密和李嘉圖的過期理論,再被各種批駁成渣後,由於實踐論的存在,只要信徒們想要,因為其經濟學體系中最基本的東西是基於你喜歡就能接受的基本應然假設的(勞動是價值,因為「勞動是價值」可推出資本所有者與勞動者的剝削關係,而解放被剝削者是我所欲的,故勞動(應)是價值。什麼?你問實際上到底是不是價值?sorry,我大馬教沒有「實際上」這說。),所以他們仍可以毫無顧忌的進行自己的革命。原本的義軍都是「我對故我為」,而盜匪都是「我欲故我為」,老馬的信徒其指導準則則是「我欲即我對,我對故我為」,同時「你不欲我欲,槍斃你全家」。
——————————————
現在說說經濟學。
上面有幾個朋友批馬教的時候,都採取了「A不是馬教說的B,而是C」這樣一種手法,我首先得說,語詞誤用歸哲學管,古典經濟學和奧教經濟學自己都一屁股雞毛,就別來詰難馬教了。從經濟學角度論述馬教當然得先看看邏輯實證主義的主流經濟學是怎麼說事的,假設-演繹-向上還原/向下還原。所謂向上還原是對於假設還原到更簡單可信的假設或以經驗實證假設的合理性,向下還原則是看理論的預測結果和實際結果差距如何。所以拿經濟學虐馬教,首先得把馬教從理性主義格式調整成邏輯實證主義模型。也就是說,「剝削存不存在」,「剩餘價值存不存在」這個不是經濟學虐馬教的下手點,這屬於語詞問題,歸哲學管,要虐馬教,得看馬教的模型是否存在這些問題:1,假設是否合理;2,假設是否具有完備性,或者說是否忽視了某些明顯會影響推論過程的起點;3,推論過程是否合理;4,結論是否具有可證實性,可證偽性,並且還未被證偽。
先來談談第3點#推論過程是否合理#,馬教和奧教還有古典經濟學一樣,都是文本演繹,文本演繹就是綜合判斷,綜合判斷每一步都要預設或進行經驗驗證才行,這就使得它的論證力度先天的打了折扣。怎麼辦?用數理演繹啊,用重言式啊。你不學數理經濟學你賴誰。
然後回到第1點#假設是否合理#,馬教的理論除了拿剩餘價值論證剝削應該放到社會學之外,經濟學部分基本抄的李嘉圖和馬爾薩斯的,所以其核心假設其實就是勞動價值論。奧教批馬教一般會跟你扯家常用一堆例子說什麼價值不是勞動而是效用,商品經濟下那些例子通俗易懂,但老馬是個負分男屌絲,他出身於公用林地飛速被占屌絲農民被迫進城的從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過渡的日耳曼大農村時代,他和恩格斯是一對兒啊,他是受啊,他必須聖母心啊。他死命的同情那些農民,自然是從自然經濟下農民的角度思考問題,在那種角度下,什麼商品都是自產自用,他能不覺得價值就是勞動么。你什麼東西都是買的,你能不覺得價值就是效用么。但這麼扯來扯去之前,不管你是馬教還是奧教,勞煩你先想一下,價值這玩意真存在么?對經濟學真的有意義么?
價值——》勞動價值——》剩餘價值
沒有價值就沒有勞動價值,沒有勞動價值就沒有剩餘價值
價值源於斯密那本國富論,斯密是個偉大的倫理學家,但其經濟學貢獻在我看來更多是自由貿易理論和開啟了價值討論。斯密認為上下波動的價格中間存在「自然價值」,價格波動都圍繞著這個自然價值,然後就bilibili去論證自然價值由勞動工資地租利息共同決定了。但斯密認為存在它就存在了啊?兩顆星球圍繞某一中心做同心圓運動,存在的是萬有引力還是同心圓圓點?當星球數量漲到三顆之後還有同心圓圓點么?把一個均值、一個偶然的值視作一個實在、一個必然是斯密理論的硬傷,這個理論在當時最大的意義也就是讓人以為他們發現了價格波動的規律,價格理論在1890被徹底翻新成供需決定論,而這個隨口臆造出的「價值」,卻在後世掀起了滔天巨浪。
哪些滔天巨浪?李嘉圖閑的發展了一下,干挺了要素價值論,論證了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馬克思繼承李嘉圖的衣缽,發明了剩餘價值,一幫恐怖分子拿著資本論當聖經,導致全球經歷大浩劫。傷痛遺留至今。直到今日,價值這個詞作為曾經的經濟學辭彙,它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談論它的都是政治家政客或者有政治傾向的經濟學民科,而甚少受過主流經濟學訓練的經濟學家願意搭理它。
現代主流經濟學始於馬歇爾於1890年創建的新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就很聰明的避開了價值討論,直接說價格,在定義里就只說價格-量而不談Value,從此將經濟學引上了一條健康發展的康庄大道,「A不是B而是C」,「你滾蛋A不是B也不是C而是D」這種超LOW的討論從此一去不復返。
至於第2點#假設是否具有完備性,或者說是否忽視了某些明顯會影響推論過程的起點#,完備性的最典型例子就是歐式幾何是對的但你不能說非歐幾何是錯的,就像薩繆爾森的解釋可能是對的但你也不能說弗里德曼的解釋就是錯的,你的基設之上,必然可構造平行於你的理論的不可證偽的句子。此處最好笑的就是如果按照黑格爾的哲學,價值可以同時是勞動、效用、信仰、願望、棒棒糖、Q幣,畢竟A包含非A,沒有排中律了勞動價值論也不存在不能和別的價值論共處的理由了,你是「一切」你自然就完備了,但馬克思就是不幹,非得炫他看過李嘉圖,非玩勞動價值,非玩勞動價值,結果只好活生生的把完備性扔一邊了,本來踏踏實實青年黑格爾還能做個理客中,結果開始關注中醫就走上邪路了。當然,現實生活中是否有什麼理論真的是完備的很難說,我們大部分時候是在很多種可以解釋問題的理論中選取證據最多最有意義的。不得不說,在經濟問題上,馬教的競爭對手要遠比它強大。
第4點#結論是否具有可證實性,可證偽性,並且還未被證偽#被討論爛了,所以我想說的是它的作用對象,具體怎麼作用你們自己討論好了。馬教政治經濟學邏輯實證化後還算得上經濟學問題的就是資本家追求社會平均利潤率必然導致失業這一點,這點是可以被這條討論的,它顯然不可證偽。【你們都知道不可證偽不是什麼好話對吧?】此外,還可以從兩方面來看這個理論,其一,解釋失業的理論太TM多了。庇古有,凱恩斯有,薩繆爾森有,弗里德曼有,奧派也有,單覺得馬克思能預言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出現的,要麼是讀書少,要麼腦袋被門擠過。其二,這個理論中間採用的行為模型是「資本家追求社會平均利潤率」(#第二步#),當然首先一個前提是利潤率高的行業會湧入資本自動把利潤率打下來(#第一步#),第一步那裡想得太天真了,好像資本的抽逃玩的是T+0而且不存在任何轉換成本一般。而且利潤率也不是一個不變的數值,這種同行業利潤率相同的想像和「價值」一樣是一種偏實在論的設想,豬肉在中國很有利潤率對吧,你去沙特試試看。產業的生命周期理論(一種管理學上通過歸納得出的理論)也和馬克思的想像悖逆,資本的數量和行業的利潤率可能更大程度上是相互獨立的。至於第二步,對資本家的投資行為的模型設計要考慮的東西很多,老馬這裡想像的因子只是投資回報率,沒考慮市場供需、不確定性、對策論、世代交疊、理性預期、前景理論(行為經濟學)等等等等,遠遠落後於經濟學今天的發展了。
————————————
最後說說社會學,相對於他在經濟學和哲學中的尷尬位置,馬克思被認為是一個偉大的社會學家,這偉大不在於他的理論是對的,而在於很有方法論意義,畢竟社會學家80%的時間都在創造自己的方法論,20%的時間用在排斥別人的方法論。馬克思的階級論被認為是一種結構主義的社會學方法論,這種方法論將一個人際關係體/一個共同體/一個集體/一堆人視作一個整體,如果是視作機器,那每個人都是機器的一個零件,要發揮好自己的功能。如果是視作有機體,那每個人都是有機體的一個細胞,要和其他細胞攜手共創生命的大和諧。其實套博弈論可以很好地說明這種結構主義的荒誕,集體決策的不可能直接拿囚徒困境說明一下就好了。但社會學比較排斥經濟學這邊的理論,所以我們還是看看社會學內部的學說演進吧。
一般認為,在布迪厄之前,社會學理論討論中存在兩個二元對立,一個是結構與能動作用的對立,另一個是微觀分析與宏觀分析的對立。如果人是零件細胞,那人就不具有自由的能動性,這是第一種對立。如果階級/民族/國家/利益集團/宗教/性別/星座確實如所設想的在行為,但我們分析每個個體行為卻往往必須採用方法論個人主義的手段才能合理,這是第二種對立。作為最早的結構主義社會學,馬教兩條全沾。每個工人都是無產階級的一分子,那麼工人的能動性便只能按無產階級的階級目標來使用。每個漢人都是漢民族的一分子,那麼漢人的能動性便只能按漢民族的民族目標來使用。如果每個女人都是女性的一分子,那麼女人的能動性便只能按女性的性別目標來使用。而當我們具體分析每個工人、漢人、女人的時候,他們只是他們自己罷了,大家都是投機者,沒有誰意識上先天服務於某一群體,更多是在待價而沽。
布迪厄的創新在於他使用了場域和慣習兩個新概念。棋盤上是各種各樣的人,而原先的結構體概念是對這些人不同的圈選,這些圈選本身毫無意義,有意義的是這些人彼此之間的關係。一個站在中朝邊界線的脫北者只是簡簡單單游過了一條江,而這個邊境線的概念則是在國際關係這個場域的所有參與者之間形成的意識上的創設,那條江並不比錢塘江有什麼實質上的特殊之處,而只特殊在處於這個場域的人的意識中。一個初到地球的外星人才不會在乎國境線不國境線的,但Clark Kent會在乎——他已經建立這種慣習了。橄欖球比賽中,場地的每一條線,運動員的每一個動作在無知的旁觀者看來都只是莫名的藝術創作和姿態奇怪的扭曲,而在觀眾眼中卻是充滿了技巧與力量的團隊比賽。大力神杯比賽中,馬拉多納在任何角落都完全有用手碰球的自由,但他極少這樣做,是他自己的慣習,別人的慣習以及在這個場域中人與人的關係決定了他會這麼做。只要他不想幹了,抓著球丟裁判也未嘗不可。存在的是這些個人,他們的慣習,他們在特定情境所處的場域,以及場域中別人的慣習,和彼此之間的關係。至於結構性實體?見鬼去吧。你去做你的無產階級,我只是我自己。
階級不存在是馬克思社會理論的一個攻擊點,此外就是唯經濟論。同樣是假設結構性實體,馬克思將經濟因素視作了唯一的權力依據,而完全忽視了存在其他的符號暴力。一個教皇可以對教徒頤指氣使,並不因為他僱傭了這個教徒。而富二代不敢招惹黑社會,也不是因為彼此之間有生產資料和勞動的什麼關係。在經濟關係之外,人和人處於眾多的場域之中,每個場域都有自己的權力形式,經濟絕不是唯一的一個,也沒有理由被認為是具有決定性的一個。已建成的共產主義社會中出現的官僚與屁民的差異,就是新的權力形式。而所謂新民主主義社會早期,工人和資本家仍處於僱傭關係中,但解僱現象卻要謹慎得多,就是被疊加了新的場域的權力關係的體現。一個誠懇的想弄清社會問題的社會學家,絕不應只看到一種權力形式,而傲嬌的無視其他權力形式。馬克思有他的時代局限,但這個時代的馬教徒還這樣做,心理脆弱一定要維持認知協調占多數了。
刨除勞動價值關係這個場域,類似剩餘價值-剝削的理論我們可以套到很多場域上。主教是不是教區教徒越多越虔誠越被上帝所歡喜?這是不是剩餘信仰-剝削?射手是不是助攻越多越好進球數越多?這是不是剩餘助攻-剝削?這樣的理論可以無限的做,但千萬要注意的是,裡邊不能夾什麼好什麼壞的價值判斷,要加,請注意,那是倫理學課題。此外,它們都只是看待世界的一種方式,能不能這麼看,這麼看符不符合實際,都要單獨討論。至於是不是只能這麼看,我放心大膽的回答你們:不是。
——————————————
唯一一個我看得比較順眼的(雖然看似是經濟學框架內的左翼)觀點是這個:
那個答案不能複製,我大體說一下內容吧,認定資本的報酬等於資本量乘以資本的邊際報酬率,勞動的報酬等於勞動量乘以勞動的邊際報酬率,總收益減去資本報酬和勞動報酬還有一個德塔,通常情況下德塔大於零,因為資本對這個德塔具有剩餘索取權,所以是不義的。
然後那個答主假設了具有這樣兩種稟賦的個體,一種是資本有餘而勞動不足,一種是勞動有餘而資本不足,兩種人合作產生的收益一定大於兩種人單幹,因此這裡邊存在對德塔的分配不公。所以科斯是扯淡。
那個答主還特意針對德塔是風險溢價這個觀點進行了攻擊,認為勞動也承擔風險。
但我顯然還得反對這個答案。
當然,資本的邊際報酬率實際上是非常高的,大多數企業都更願意融資而不願意在現有資本的基礎上多招人。不過考慮到作者堅持認為德塔的存在,這裡不是重點。
那就是因為資本是否對德塔中多餘的部分具有追索權,是由合約確定的。並不是不存在L具有剩餘追索權的情形,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合夥企業出於避稅和特定個人主體核心工作方式向銀行貸款進行作業就是這種情形。說到底還得看你提供的要素的稀缺性。
由於窮人比較多,所以對大多數人而言,K都是他們欲求的,因此K相對於L總體稀缺。因此K的持有者可以提出比較高的要價,L所有者即便來自於勞務派遣企業,也不敢要價太高。畢竟,在勞務派遣企業之中,也存在競爭。
但類似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這樣的企業,他們提供的服務是一種更加稀缺的L,這種L相對於資本就比較強勢了,也因此在他們和資本的關係中是反過來的。
那麼問題在哪呢?在20%的人擁有80%的財富嗎?可是他們彼此之間也競爭啊,他們如果想要僱人也會彼此抬價啊不是嗎?
問題就在於,人均K太低了。
產業結構再集中,架不住產量大,產業結構再分散,架不住產量小。稀缺性對價格的調控是最核心也最致命的。也因此,唯有慢慢的等待人均K的上升,才能最後解決勞動力議價能力不足的問題。而在現階段所有為了公平而進行的分配調整,理論上都會降低人均K的增長速度。另一方面,窮人的高生育欲創造的更多窮人,如果其邊際收益無法抵消因自己存在而造成的人均K降低,則從分母上拖累了人均K。
這也是為什麼,社會主義是人類之癌。
【價格】本身是一個多義的詞,它可能指代一類產品的平均價格,也可能指代某個特殊時期某地的價格(非典時期北京地區的體溫計)。【價值】就更不用說了,意義太多。很多辯論其實是語言學的問題,雙方對某個辭彙的理解根本不同,辯論便毫無意義。
在我個人理解中,【價值】是由生產過程中決定的,【價格】是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價值】與生產成本有關,【價格】與供需關係有關。【價值決定價格】的意義是生產成本決定供需關係。一切爭論和是否贊同上一句話有關。
A村有金礦一個,礦主張三雇二十個工人,日產黃金100兩。B村有銀礦一個,礦主李四雇十個工人,日產白銀100兩。張三的工人和李四的工人是一樣的熟練工人,工資都是每月銅錢100文。按剩餘價值理論,張三剝削的多,李四剝削的少。
某天,南非驚現巨大儲量金礦,直接使黃金儲量變成了原先以為的一億倍。金價直逼銅價,遠遠低於白銀價格。回首A村工人兩千年以來的勞動價值,從B村的20倍變成了B村的萬分之一。
這個例子是在說明:如果勞動價值論是正確的,那麼黃金和白銀的價格的巨大差異應該來自於消耗的工人勞動時間不同。但是事實上雖然金礦生產單位質量的黃金確實消耗更多的人力,但並不是黃金價格高於白銀的主要原因。
某酒庄,雇十員工,年產酒1000桶,售價100萬。某日,該地出世界級詩人一個,該詩人乃此酒庄老客戶,飲此酒庄酒數十年。酒庄立刻提價,仍供不應求,利潤翻番。
按剩餘價值理論,該詩人令酒莊員工被剝削更多。
這個例子意在說明,運氣是否有價值?A酒庄的所在地恰好產生了世界級私人,而B酒庄沒有這麼好運。那麼兩地的酒價格不同,實在是太不公平了。但世界就是這麼運轉的。運氣如果能產生價值,那麼勞動價值論就需要修改;如果運氣不能產生價值,那麼就是價值和運氣一起決定價格,這也是勞動價值論觀點持有者所不樂意看到的,【價值】一詞本身被降級了。
另一酒庄,年產酒1000桶,每年只售賣99%,餘十桶在地下屯20年。按市場價格,20年陳釀是新釀的價格的N倍。
按剩餘價值理論,該酒被釀造成功後,凝結了工人的勞動時間已經確定。不應該有增值。
有人用楊冪的例子反駁我,還創造出廢品率的概念:【考慮到娛樂產業殘酷競爭下極高的廢品率,把這些廢品們從小學藝的勞動時間,從小培養她們的老師家長為此付出的勞動時間全部加進去,楊冪老師的一次代言還不值這價么?】
不知道他怎麼解釋「廢品」們的辛苦勞動,只有楊冪拿到代言費的問題。這樣說來楊冪和廢品們共同創造的財富被楊冪一個團隊拿走也是一種剩餘價值的剝削(另外,如果說楊冪不是廢品,而某三線明星算廢品,那麼楊冪的勞動價值比三線明星高,還是三線明星的勞動也歸屬到楊冪的價值身上去了,提出「廢品論」的人是否能解釋一下。另外這個廢品論是他作為一個民間馬克思主義研究者「民科」發明的,馬克思主義者是否認同廢品論,還是個問題)。我只說一點,楊冪代言某公司,讓該公司凈利潤增加1個億,該公司只會付給楊冪團隊2千萬。不可能把1個億都給她的團隊,否則該公司就成給楊冪打工的了。楊冪團隊也不會認為那1個億都給楊冪團隊才是公平的。
另外我舉的例子是詩人,不是楊冪,不要篡改例子。我說的詩人沒找酒庄要錢,這個詩人怎麼紅起來的而不是被埋沒完全是命運的偶然(梵高也差點被埋沒,歷史上肯定有被埋沒的大藝術家,永遠不會被我們知道了)。這個例子的重點不是企業聘請楊冪這種可以預測的增加銷量的事情,這個例子的重點是運氣,是運氣!!!
我認為運氣是影響商品價格的重要因素,然而它不影響勞動價值論里的價值。因此價值決定價格,是值得商榷的——除非這個【決定】不是人們理解的【決定】。
關於三個例子的解釋,我放在了評論里,有時間搬到答案里。
——————————————————————————————————
質疑者們問馬克思主義者:「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勞動時間」被稱作「勞動價值」,商品在市場上的交易能力被稱為「交換價值」,怎樣證明一件商品的「交換價值」和「勞動價值」成正比呢?如果不成正比,只是成正相關性,那麼與「交換價值」成正相關性的東西多了(如稀缺度,美譽度,合法度,……),是不是還得仿照「勞動價值」創造出「稀缺價值」,「美譽價值」等名詞,然後「交換價值」由這一堆價值共同決定?這樣的話,和按生產要素分配有什麼區別?
質疑者們問馬克思主義者:「勞動價值」和價格的關係是什麼?「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這句話太弱了吧!這和學生的成績圍繞及格線上下波動有什麼區別?一個波動的曲線,在它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隨便選一個數值A,都可以說曲線圍繞數值A上下波動好嗎?
質疑者們問馬克思主義者:為什麼「勞動價值」不是價格,單位不是「元」,而是「小時」; 而「剩餘價值」的單位是「元」,和「價格」單位相同?
註:「剩餘價值」= 企業毛利(單位:元)— 工人工資(單位:元)
該理論提出之初即受到奧地利學派的猛烈抨擊。事實上主流經濟學界從未承認或接納這一理論。
周其仁在《鄧小平做對了什麼》一文中曾討論了這個問題:沒有人指出,剩餘價值學說的基礎是交易費用為零。馬克思在理論上堅持,當資本在「流通領域」僱傭勞力時,雙方交易遵循的是等價原則。在這裡,一切商品包括勞力商品的價格等於價值,因此就排除了資本對勞力的剝削。奧秘發生在其後:當資本家帶著雇來的工人進入工廠的大門以後,通過組織、指揮、命令工人生產出高於其勞力價值的產品;最後,企業主帶著這些產品回到商品流通領域,再次通過等價交換而完成剩餘價值的實現。
很明白,在上述各個環節,都沒有交易費用這回事。不是嗎?資本家似乎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發現了顧客及其需求的各種細節,從而決定生產什麼和生產多少;資本家也不費吹灰之力就發現了待雇的勞力和其他生產要素,從而決定以什麼價格、什麼合約形式雇多少要素;資本家甚至無需付出監督和管理的努力,就可以使團隊產品自動大於團隊成員個人產品的算術之和。在這個前提下——也僅僅在這個前提下——我們當然同意馬克思的意見:「剩餘價值」不但是「多餘」的,而且還帶有道義上不公正的剝削性質。
問題是,真實世界裡的交易費用絕不為零。一般如商品和服務的買家與賣家,特殊如資本家與工人,他們之間在市場上的互相發現、訂約和履約,都要付出昂貴的費用。交易費用不為零,就既不存在自動的「等價交換」,也不存在不需要經營、監督和管理的經濟組織。從這點看,發現市場、協調供求、組織生產等項職能,絕不是「多餘的」。資本家們獲取的報酬,部分是投資於企業的財務資本的利息,部分是作為企業家人力資本的服務回報。至於這些收入的水平高低,是由市場競爭——企業家與企業家的競爭、工人與工人的競爭、商品買家與買家的競爭、以及商品賣家的競爭——決定的。
參考:周其仁:鄧小平做對了什麼:http://news.163.com/08/0728/11/4HUFJUC100012Q9L.html
謝邀
剩餘價值理論是以未來時代的角度評價現代的,一種蛋疼又正確的理論。
假如最終產品的價值是10元,所有運營成本是7元,運營成本其中包括工人的工資3元和其他成本4元。那麼資本家花費8元的成本,事實上什麼都不用做,在家躺著就可以凈賺3元。工人辛辛苦苦揮汗如雨的勞動,賺了3元,資本家躺在家什麼都不做,也賺了3元,這是不平等的。
然而公平和平等是兩碼事。資本家為什麼可以躺在家裡什麼都不做也可以賺錢,是因為他投資了,他掌握生產資料。有人存在銀行3個億,吃的利息可能比你忙死忙活一年都要多,是因為他投資了,他掌握生產資料(資金)。這位土豪賺的利息哪來的?銀行借貸出去後賺的。銀行借貸給誰了?借給了其他公司。其他公司用什麼錢還的銀行利息?用利潤還的利息。利潤是怎麼賺的?公司的工人賺的。所以雖然這位土豪並沒有親自開什麼公司和工廠,通過銀行也可以間接地賺取工人的剩餘價值。
這個過程,即使在中國這樣的共產主義思想洗禮過的國家,也已經變成了天經地義,不再被認為是「不平等」了,而是完全公平的行為,把錢存在銀行不給利息,才被認為是真正的不公平。
究其原因,剩餘價值理論在現代人類的生產力水平下是沒有實際意義的,人類從開始製造並使用工具開始,人本身也一直都以工具的形式在經濟中存在。你用鎚子釘釘子,你覺得只有鎚子和釘子是工具?幼稚,你也是工具。所以原始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人人都是工具,沒有人掌握優勢的生產資料,所以沒人有資格「剝削」其他人,沒人可以有資格坐在家裡數錢而其他人為他賺錢;奴隸、封建、工業社會生產力提高,產生了一些掌握生產資料的人,而其他人則淪為苦力,被迫為他們幹活,這些奴隸、農民或工人,其實也是工具罷了。
馬克思設想的未來共產主義時代,應該是機器人幫人類做這種勞力(也就所謂的「把人類從繁重的生產活動中解脫出來」)(所謂的「物資財富極大的豐富,生產力極大的提升」並不是指共產主義時代的人類三頭六臂24/7的勞動,而是機器人大軍在為人類生產勞動),其實是人類在剝削機器人的剩餘價值。由於剝削機器人沒啥人道主義問題,剝削爛了散架了就再製造一個(製造機器人的也是機器人),24小時/7天勞動,工廠連燈都不用開,空調也不用安,想怎麼剝削怎麼剝削,豈不快哉。然而人類的科技水平還沒有達到那個水平之前,人類自己確實是地球上唯一可以使用的智能機器,然而人類相比未來的勞動機器人,卻是最麻煩的機器,要吃喝拉撒,不能太冷太熱,工作時間無法做到24小時/7天,還會有各種產假病假,上班交通堵塞,還要付工資,工資還不能低。。。等等一系列的麻煩事,就算是奴隸時代勞動成本最廉價的奴隸,也至少還要吃飯睡覺,工作時間不能太長,虐待的太狠還會鬧事破壞勞動工具什麼的,遠不如未來的機器人好用。所以馬克思的理論很簡單,剝削機器人不算剝削,而剝削人類有四種剝削法。
你要說馬克思的這種理論正確不正確,我說正確,但你要硬要在現代實行這種理論,我們要按照基本法。在現代這種工業時代里,剝削剩餘價值就是公平的(雖然不平等),你投資了,就有投資回報,天經地義,生產資料的投入本身就算一種經濟投入,好比米也是一種經濟投入,巧婦才能做出一頓飯來,而巧婦的勞動投入也是另一部分的經濟投入,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才能幹成一件事。未來時代怎樣,那是未來時代的事情,未來時代已經有機器人可以去剝削了,你再剝削人的剩餘價值就肯定不符合未來的基本法了。
所以任何真正理解並堅信共產主義思想的人,都不會急於在現代工業時代實行未來時代的技術,套用未來時代的觀念,而是把這種思想當成一種奮鬥目標,腳踏實地的實行適合當下的生產制度,並且以共產主義思想這種未來思想為發展方向和指導,才能真正的直線不走彎路往未來時代發展。共產主義思想應該是現代中國人的啟明星和燈塔,而不是用來破壞適合當下生產力的生產關係的借口。然而現在即便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工人福利制度,都是靠著無產階級們在這個神棍理論的指導下用鮮血澆築的,而不是資本家老爺們發善心出讓的。這一點在羅斯福時代的《工業復興法》出台時的社會背景就能看出來。雖然當今看來這個理論既落後又荒謬,但是在它誕生的時代它毫無疑問是進步的。端起碗吃飯放下筷子罵娘可不是個好習慣。
看這個問題就知道社會科學下民科多麼盛行。
馬克思主義或者凱恩斯的優勢在其理論基礎是建立在自由資本主義必然導致」貧者愈貧,富者愈富「,這一點符合絕大多數人的觀察。這二者在」貧富分化「的基礎上,分析了經濟危機,解釋了經濟危機的周期性與必然性。
粗略地看,馬克思講的價值,就是」財富分化「中的財富的變形,資本家追求剩餘價值,就是追求利潤。按照這個思路,馬克思講的就是財富怎麼集中的,這集中導致周期性的產品滯銷。
穩拿經濟學講的價值,說的就是「皆大歡喜」中的「歡喜」,按照這個思路,穩拿經濟學講的就是市場交易最終必然皆大歡喜。不歡喜的原因,是有人發瘋,或者政府干預,或者其他外因,總之,問題不在市場中。
***********************************************************************************
經濟現象是客觀的,經濟現象的觀察和解釋是主觀的,經濟現象的解釋的歸納總結更是主觀的。社會現象只能歸納總結,不同視角的歸納總結,必然得出不同的結論。
如果承認唯物主義,承認物質決定意識,承認有史以來的人類社會是階級鬥爭的歷史,就應該知道社會是由不同對立的階級組成的,不同的階級對同一社會現象的觀察和解釋是尖銳對立的。於是,必然出現代表不同階級利益的經濟學。
由於社會現象的不可複製性,以及階級社會必然存在不同的階級意識,所以只要存在階級,不同階級立場的經濟學就會一直存在下去。選擇什麼經濟學,完全取決於個人階級立場。
你可以說進化論得到化石的支持,但是有人就是相信而且宣揚上帝造人,那是他的自由。自然科學尚且如此,更何況涉及各個階級利益更深,證據支持更弱的經濟學?唯心主義的經濟學家不也演繹出自己的經濟史了嗎?
經濟學的基礎是價值,有唯心的邊際效益,有唯物的勞動價值,兩者都無法用客觀尺度觀察到。《價值問題的論戰》爭來爭去,完全是雞對鴨講,因為階級利益不同,對價值的定義不同,對社會的解析不同。
不要認為你能統一經濟學,只要存在階級,你就統一不了經濟學。究竟信仰什麼,就看個人選擇。
人類的認知只能不斷接近世界最根本的運動規律,而這種規律能不能被所有人接受,至少被絕大多數人接受,則是另一回事。尤其是涉及自身利益的時候。
*****************************************************************************************
牛頓定律是主觀的,能在宏觀低速條件下驗證,就說明它反映客觀規律。
社會學的規律也是主觀的,你給我驗證一個試試?你連建立一個孤立的試驗條件都做不到,還說什
么呢?不能自我重複驗證的東西,你憑什麼說是客觀的規律?
社會學,無法驗證。選擇什麼,關鍵看你自己的階級立場。
話說到這份上,你能聽明白就完。不過,估計你聽不明白。
*****************************************************************************************
勞動價值論,價值和使用價值是分開的。邊際效用論,不存在價值,只存在以市場交易結果為扭曲的使用價值,也就是所謂的邊際效應。用邊際效用論的價值概念,衡量勞動價值論中價值概念,如同使用非歐幾何評價歐幾里得幾何,這不是矯情嗎?
勞動價值論揭示為什麼經過不斷的交易有人發財,有人淪為廉價勞動力。邊際效用論,則把一切掩蓋在主觀效用的煙霧之中。於是,一切貧賤富貴的原因都看不到了。每次交易都是皆大歡喜——直到社會絕大多數人達到赤貧,最終造反——那就是帕累托最優的狀態。
********************************************************************************************
經濟學,每一種價值理論,都能自圓其說。不同價值理論,代表不同階級的利益。用不同的價值理論解析經濟現象,如同用不同的坐標系解釋某一個運動。你選擇什麼坐標系,就看你自己的階級立場了。
你能體會到這一點,拙作就沒有白寫。至於究竟選擇什麼坐標系,則是個人階級立場,與拙作無關了。
拙作只是從盧瑟的坐標系來解釋經濟運動。在穩拿的坐標系中極完美的運動狀態,在盧瑟的坐標系中是極惡劣的運動狀態。在穩拿的坐標系中,經過反覆交易後,稀缺資源獲得最大利用的,最有效率的狀態,在盧瑟的坐標系中,就是地主把地租提到最高,佔有剩餘價值水平達到極限,農民活不下去的狀態。換一個坐標系,把經濟現象解析出來,讓大多數人有如夢方醒的感覺。當然,少數人不適應這種解析也是正常的。
********************************************************************************************
明白有人在歪曲就好了。有人歪曲,有人資助歪曲,有人出錢宣傳歪曲,還有的傻子把這些歪曲的東西當成真理信奉。當然,社會科學本身無法自我驗證,這就使得歪曲行為存在操作的可能。有可能有動機,於是就無法統一。
你現在應該做的是去補一補研究方法,然後回過頭來分析經濟學的研究方法,而不是空想或者在這裡矯情。
*********************************************************************************************
你先把研究方法的有關內容看了,回來再琢磨這些東西。
你把研究方法看了就明白為什麼經濟學不算嚴謹科學了。你就能理解你現在要我解釋的奧地利學派的東西都是主觀唯心的理論。這些理論成立不成立,完全沒有實踐支持。說到底,也是矯情。
歷史數據,只支持馬克思主義和凱恩斯的理論,只有這兩派對經濟危機的解釋,符合客觀規律。在經濟危機的解釋上,這兩派其實是通的。
這樣我才能給你解釋,為什麼經濟學諸多理論都是衝突的,為什麼經濟學與其說是科學,不如說是主觀信仰。為什麼不同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理論經常互相極度衝突。
如果你堅持站在穩拿經濟學的立場上,我給你分析也是雞對鴨講。
我估計你的教育水平,最多本科,沒到研究生,所以沒學研究方法這門課。你現在需要補這門課。
************************************************************************************
按照研究方法,你覺得你提出來的穩拿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算什麼?
有沒有剔除其它干擾因素的歷史數據支持?有沒有孤立試驗驗證?沒有,能說明什麼?
剩下的完全就是意識形態領域的矯情。你給我提出的問題,本質上與佛教「風動,旗動還是心動「」和神學中「上帝能不能創造一塊他自己無法舉起的石頭」沒有任何區別。
馬克思主義或者凱恩斯的優勢在其理論基礎是建立在自由資本主義必然導致」貧者愈貧,富者愈富「,這一點符合絕大多數人的觀察。這二者在」貧富分化「的基礎上,分析了經濟危機,解釋了經濟危機的周期性與必然性。
兩者的局限,在於截至目前,不能實現孤立試驗驗證,所以沒法徹底否定穩拿經濟學。
至於穩拿經濟學則建立在」自由交易皆大歡喜「的基礎上,至今也無法有效地解釋經濟危機。只能解釋為集體性恐慌,或者政府操作不當。儘管大家都知道大眾周期性發瘋這種解釋很荒謬,但是誰也無法否認大眾絕對不會周期性發瘋。所以,這種理論還有存在的空間。
馬克思講的價值,就是」財富分化「中的財富的變形,資本家追求剩餘價值,就是追求利潤。按照這個思路,馬克思講的就是財富怎麼集中的。
穩拿經濟學講的價值,說的就是「皆大歡喜」中的「歡喜」,按照這個思路,穩拿經濟學講的就是市場交易最終必然皆大歡喜。不歡喜的原因,是有人發瘋,或者政府干預,或者其他外因,總之,問題不在市場中。
經濟究竟是圍繞財富集中而運動,還是為了皆大歡喜而運動,這就看你自己的立場。
中國歷史上,二三百年一次周期律,讓我相信前者。
科學是一個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和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 預測的有序的知識的系統
——按照這個標準,穩拿經濟學完全不算科學,因為無法檢驗,從未預測成功。
馬克思主義和凱恩斯主義預測貧富差距與經濟危機的關係,但是也缺乏完全孤立的實驗證據。
**********************************************************************
歡迎關注,盧瑟經濟學
http://weixin.qq.com/r/8zkKEpjEc8UMrdxx92zh (二維碼自動識別)
這段話應該放在最前面:
不管你贊同或者不贊同我的觀點,我必須聲明,脫離權威教導進行獨立思考是件很危險的事情,如果有些人堅持信任馬克思主義,而不願意接受世界上可能有更好的理論,我只能表示遺憾並且完全表示理解.這個答案(可能包括上下大多數答案都)是給那些對馬克思主義抱有一定懷疑的人,告訴你們,並不只有你們這麼想,你們的懷疑是有道理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存在無法解決的根本缺陷,就是勞動價值論是錯的.
正文:
剩餘價值理論根本就是錯的,因為剩餘價值這個東西根本就不存在.
為什麼剩餘價值不存在,因為按照馬克思定義,剩餘價值=勞動價值-工資,
而勞動價值這個東西就不存在!
為什麼不存在呢?
@劉新征,提了一個很好的例子
A工廠,因為技術先進,每個員工月薪一萬,資本家每月收入百萬。B工廠技術或者管理落後或者貨物不對市場銷路,同樣素質的工人,月薪5000,資本家每月干賠50萬。請用剩餘價值理論解釋一下。剩餘價值在哪裡???
為什麼會遇到這個困境呢?因為成本和收益之間根本就沒有必然聯繫.按照古典經濟學的觀點,收益是由市場供給和需求兩方面力量決定的,而勞動價值論假設了收益(馬克思的所謂勞動價值)由供給方決定的.
舉知乎作為例子,你在知乎上得到最多贊同的回答不一定是你最用心的回答,而一定是大家覺得最有幫助和共鳴的回答.
勞動價值論會說,你在知乎上得到最多贊同的一定是你最用心的回答,這隻有在少數情況下是對的,
而古典經濟學理論會說(市場訂價格的理論),你在知乎上得到最多贊同的回答,一定是大家覺得最有幫助和共鳴的回答.這在所有情況下都是對的,包括勞動價值論結果正確的時候.
所以,勞動價值論是錯誤的,古典經濟學是正確的.
前面說的有點簡單,當然馬克思和他徒子徒孫們也沒那麼傻,又搞出了一堆什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複雜勞動,交換價值,使用價值等等複雜的概念來解釋勞動與報酬之間不成正比時的現象.其實新古典經濟學通過供給需求完全能輕巧地解釋這些經濟現象,一個人獲得的報酬高,完全是因為他創造的價值多,同時又不能被競爭對手輕易模仿.按照奧卡姆剃刀原理,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概念全部剃掉毫無壓力.
剩餘價值理論和供求理論的關係就像地心說和日心說一樣.並不是說托勒密的地心說體系就無法解釋現實,打點補丁也能準確預測星體的走勢,甚至比哥白尼日心說剛提出時解釋效果還好.隨著知識逐漸豐富,人們逐漸發現金星滿盈等現象在地心說的框架里完全沒法解釋,而修正後的日心說完全能簡潔地解釋這些現象.於是地心說被認為是謬誤,日心說被確定為真理.
主觀上付出的勞動也許存在,也許不存在,總之勞動和創造價值相比並沒有什麼必然聯繫.按照某些讀者的評論,非要按馬克思的框架思考,馬克思理論當然是正確的.但問題的關鍵在於馬克思理論是否能夠真正幫助我們理解現實,而這點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完全不抵簡單的供給需求理論.
從實證上來說,馬克思預言資本的利潤率會不斷下降,工人階級會團結一致,革命會愈演愈烈,而共產主義最終將在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率先誕生,而最終國家會消亡.而這一切都已經被歷史給證偽了.既然馬克思的預言錯了,理論為何不可能是錯的?
真正有趣的問題是,為什麼在西方主流經濟學界早已放棄勞動價值論的現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被當做真理一般在某國被教導.為什麼馬克思主義主要是用來揭露西方資本主義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不可調節的矛盾,但卻從來沒有被拿來分析當今中國的現實.為什麼被剝削的西方發達國家和走資本主義崛起的亞洲四小龍的普通民眾的工資要遠遠高於中國.從中國自己來看,為什麼向資本主義國家開放市場加入WTO等組織以後經濟開始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得以穩步提高.
對於這些現象,馬克思主義如何解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大發善心或者非常愚蠢嗎?
我很不喜歡剝削這個概念,有些人可能覺得我是為資本家剝削辯護.恰恰相反,雖然我不喜歡剝削這個詞,但我更不喜歡巨大的收入差距,同樣希望社會能更平等,普通民眾能擁有更好的生活.但馬克思主義過於強調利益不可調和一面,忽視了社會作為一個整體團結向上的一面.過於強調了階級利益整體的一面,而忽視了個人利益和階級利益背離的一面.實際上,馬克思主義並沒有用來消除不平等,而反過來被利用成了維護不平等的工具.想馬克思在九泉之下知道他的理論被濫用至此,也必然是哭笑不得.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有人願意使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來分析一下中國現狀,雖然不大同意這樣的觀點,我想還是非常犀利,讓人充滿敬意的.其實社會科學本身就是在不斷完善和不斷進步的學科,是在不斷的觀察——搭建理論——驗證理論——推翻理論——再觀察的不斷循環中,得到更接近於自然規律的學說。
就猶如醫學的發展,當初對多鍾病症並不能從根本上解釋原因,於是只能從自然天氣這種事情上發展出陰陽調和之類道理,居然也解釋得頭頭是道,能夠自圓其說。但是醫學逐漸發展,物理、化學的進步讓人對世界的觀察更深入更真實,細菌、病毒、DNA等發現,衍生出了基於這一類觀察基礎上的現代醫學理論,陳舊無用的理論自然要逐漸被新理論淘汰。
這是人類認識自然的必然規律。
經濟學發展也是如此,作為研究社會運行規律的科學,從早期的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到信息社會,面臨的事實不斷改變,理論工具也是處在不斷的進步中。其實在亞當斯密之前,思考商業究竟是怎麼回事的人就已經很多,重農主義、重商主義也都曾大行其道,但亞當氏提出了「市場自發運行」的概念,把研究視角從對個體行為的研究引入到對市場行為的研究,奠定了以統計和推理認識經濟規律的思想基礎,所以大家普遍視其為現代經濟科學的開山鼻祖。
回到「剩餘價值」這個概念上來。其實商品的價格里,本身就存在主觀和客觀雙重性質,馬克思作為堅定的唯物主義者,不認可人的主觀觀念對價格的影響,認為即使是因為商品會因為一些人更「喜歡」而價格高,那也是因為上面凝聚了「更有價值的人類勞動」,試圖從生產方面對價格的決定做出推理。
這是一種很自然的想法,一個東西為什麼那麼貴,那肯定是製做者花了更多的「心血」在上面,或者為了製作這個東西,花了更多的人更多的「心血」,「心血」多了,肯定就有比花心血少的,擁有了更多的「價值」,這個「價值」在交換中,就體現在更高的「價格」上。
說得好,但是這毫無意義。
「無差別的人類勞動」?這是什麼,奴家不懂啊。這個「人類勞動」的平均值,究竟怎麼比較?我在富士康生產線給愛瘋拋光,你在工地上搬磚,他在路邊擺攤賣炸雞,同樣的一個小時,我們之間的勞動誰更值錢?你說給愛瘋拋光一個小時賺30,搬磚賺40,賣炸雞賺50,所以最後一個的勞動「更有價值」,可是「價值決定價格」,你都看出來價格了,再反過去推導「價值」的高低,這是不是有點耍流氓?
更何況,現在分工這麼複雜,擺攤賣個炸雞,這炸雞從飼養到運輸到銷售乃至給城管的管理,都付出了勞動嘛,算起來不知道有多少人,這一環一環的,價值怎算?賣炸雞就算了,光大證券玩個衍生品交易,幾秒鐘幾十億元下單,這麼多錢的交易,我們是不是要從搬磚工人給深交所打地基開始起算價值?——沒有勞動人民日積月累的付出就沒有現代化的資本主義嘛。
所以你看,玩這套理論的,都只能停留在商業交易的初級階段,我有一頭牛,你有一隻羊,他有一把斧子,我拿羊換斧子、再拿斧子換你的牛,哎呀好麻煩,我們發明貨幣吧——一般等價物!我靠太牛逼了,我怎麼能這麼聰明呢。一頭牛等於兩隻羊等於五把斧頭,一兩銀子等於一把斧頭所以一頭牛等於五兩銀子,「金銀天然不是貨幣,貨幣天然是金銀」,哎呀我操我竟然領悟了這麼高深的道理。為什麼一頭牛等於五把斧頭?因為養一頭牛的勞動等於製作五把斧頭的勞動啊,這是商品的內在價值。內在價值決定價格。然後咱再一看,哎我這東西賣出去還能賺呢,肯定是因為我在這上面勞動費勁了。咱們辦個廠,東西賣錢後老闆把工資、債務、費用付完了竟然還有剩,這不對啊,多出來的是什麼玩意?這一琢磨,乾脆叫「剩餘價值」吧,老闆扣著不給我們,這不就是赤裸裸的剝削嘛!大家舉起手來!打倒老闆!
(在人群里把手放下來後)我想說,為什麼這麼麻煩,我們何必死抱著唯物主義不放,去看看有沒有其他什麼路子能研究,從主觀角度看看——我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是因為「我願意」,因為這個對我「有用」。效用概念應運而出,這「效用」是啥至今沒人能說清,但神奇的是有了這個「邊際效用遞減」的理論,吃10個饅頭,第一個最滿足,第10個……什麼?這世界上還有人能吃10個饅頭?
效用的概念也很尷尬,主要是因為無法測量,一塊饅頭和一塊炸雞,帶給人的滿足感,肯定是各不相同,那麼直接用「效用」來決定價格,和用「價值」來決定價格,感覺都不靠譜。該怎麼辦呢?
世界上總不缺聰明人,經濟學家發現我不能直接測量效用的數值,但我可以比較效用的高低,1934年,約翰·希克斯將序數理論引進消費者行為分析里,創造了無差異曲線的概念。「雖然我不知道效用的高低,但我知道我更喜歡A甚於B;雖然A和B的效用無法測量,但我願意用數個A換取數個B,這個可以測量「。
消費者的錢不是無限的,不同的價格有不一樣的預算,把預算繪成曲線,當預算線與無差異曲線相切時,能使效用最大化。不同的價格對應不同的預算線,在不同預算線下效用最大化的A與B的數量,組成了需求曲線。這樣,效用、需求量、價格之間的橋樑就搭建了起來。
生產者亦有類似的一套理論,包含生產報酬遞減、等成本線、效率遞減等理論,得出最優要素組合,並進而形成供給曲線。
實際要更複雜一些,針對不同情況也有不同的解釋。最終形成平衡:消費者願意支付的價格和數量等於生產者願意提供的。
這樣看來,價格的形成,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不是由生產者單獨決定,而是由生產者與消費者共同決定;交易並不是發生在桃花源里,而要受到現實資源稀缺的制約。
經濟學裡為了把事說明白,用了吃奶的勁,已經把微積分、序數、時間序列都用上了,這一套理論更完整,邏輯也更清晰,更令人滿意的是——它具備討論和進步的空間,能夠應用到實際分析中,典型的如投資分析里的有效資產組合。即使在現實中難以找到符合假定的模型,也比玄之又玄的」價值「要強。
價格理論的好處是,解釋了價格的形成,而剩餘價值理論,對於剩餘價值如何產生,並沒有原因的闡述,只能歸罪於資本家剝削,這樣的說法,並不能令人信服。
換而言之,價格理論更適用。
霍元甲大俠說:」武術家有強弱,但武術沒有高下。「對經濟學的理論構建是從無到有,從簡單到複雜,從脫離現實到回歸現實逐漸進步的,理論本身如果邏輯完整,那麼就沒有對錯,只不過,有的理論過時了,不夠給力,僅此而已。
順便提一下,我說的都是大學剛學西方經濟學就能學到的最初等的東西,無差異曲線什麼的也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就提出來的老玩意。科學都發展到現在了,某些只會做加減法的理論,都是討論爛了的老黃曆,真正的大牛不屑於去談,只有我這樣掛過專業課的弱雞,才敢露個頭來獻醜。
從現在來看。剩餘價值理論在廣義層面是上正確的。
最近幾十年的發展證明財富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朝少數富人中聚集,社會生產力高度增長,但是工人得到的財富比例沒有增加,反而在建少。
資本家當然有其自身價值,但是由於資本家和企業擁有支配權,資本家自然會盡量貶低勞動力的價值,誇大資本的價值,以獲取更大利潤,這是資本的本性。
許多人反對勞動價值論,說資本家也很有價值啊!我當然知道資本家的勞動也有價值,但是他獲得的收益已經遠遠超過了其貢獻的價值。否則這個社會財富分化不會因為自由經濟也越來越嚴重,社會貧富差距嚴重的問題根源就是資本家獲得了超額的回報。不管從任何微觀層面上分析資本家獲得回報是多麼合理的,但是從宏觀上我們看到的事實就是:財富在向資本家迅速集中,每個人都有一雙手一個腦袋,不應該存在如此之大的財富差距。他們可以相差10倍100倍甚至1000倍,但是億萬倍就是問題了。
資本和企業在給工人的關係中擁有主導型的話語權和定價權,勞動力價值被貶低,資本家的勞動價值被誇大。最終財富都被少數資本家賺去,勞動者獲得非常有限。從而引發經濟危機。
如果任由自由經濟這麼發展下去,而不採取財富再分配措施,最後財富都在資本家手裡,將會引發大規模經濟危機。
馬克思不是惡魔,也不是天使。他的理論可能很多問題,但是單就剩餘價值而言,有其可取之處。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