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價值建立的根基是什麼?

人們依據什麼來認可奢侈品的價值?奢侈品滿足了人的什麼需求,實現了什麼價值?


英國工業革命最最重要的遺產,就是消費的需要,而消費時代里,被創造出來的最重要的理念,一個叫營銷,一個叫時尚。

奢侈品消費,就是在這消費觀念下的一種代表性的消費產品。它讓人,可以肯定自己的社會地位,也可以超越自己的經濟階層。從本質上說,這是極具資本主義特質的行為。

所以這玩意,當然不能憑空出來。還要有它產生的時代。

首先,社會體制的改變,讓窮人和富人沒有了嚴格的分割線,這樣,就讓人有機會超越自己的經濟階層,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咖啡館。

當年還沒有什麼公共娛樂場所,也就是酒吧。可酒吧那環境,不是什麼談正經事的地方。咖啡館給了新興的中產階級一個機會。

咖啡和茶,進口貨,在十八世紀都算是奢侈品。而為了讓人能享受這咖啡,咖啡館老闆會訂閱當時還不多見的報紙,綁在杆子上,讓顧客來讀(嗯,能喝得起咖啡的,都是能識字的了),於是,這麼一個咖啡館文化就蔚然成風了。很快,咖啡館和茶館就遍布歐洲那些大城市。

更有意思的是,最近的發現表明,當年的很多人為了讓自己能享受到這奢侈品,會加班加點的努力工作,就是為了能多掙出點錢,去喝杯咖啡,買點奢侈品,感受一下成為中產階級的滋味。奢侈品,說白了,就是一種代表地位的產品(positional goods)。

有觀點認為,這種態度的變化,為即將到來的工業革命作好了準備。

有了需要,就會有市場,就出現了營銷,營銷反過來,會製造需求。

從這點上說,達爾文的外祖父,Josiah Wedgwood,對歷史的影響雖然聽著不響亮,卻是非常巨大的。因為就是以他為代表的這一代人把品牌這東西推到前台,把奢侈品推入普通人家。

Wedgwood 是搞瓷器的。雖然是資本主義社會,英國沒有廢除貴族。貴族人數不多,但也有個不大不小的市場。比如這瓷器,就是個貴族顯示地位的奢侈品,因為當年技術不夠,好的瓷器,畢竟還是從中國進口的。

於是對於英國本土的瓷器生產者,那時候搞這生意,接貴族的單子很不划算,要求高,難做,量少,風險大。但是 Wedgwood 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大膽接下貴族的單子,然後藉機推出平民價位的版本。比如他接下俄國 Catherine 皇后的生意,在盤子上印上英國的著名莊園,在送去俄國前在倫敦自己的展廳里展出,讓這些莊園主從各地紛紛前來觀賞,為自己作免費宣傳(開 gallery 來展示自己的產品,也是這時期的重要發明,它和百貨商店一樣,把買東西這樣一個有點累人的家務事升級成了逛街這個充滿了快感的行為)。

後來 Wedgwood 還接下女王的訂單,然後在女王許可後,向大眾推出一模一樣的產品,貫名為 Queen"s Ware,於是,普通英國人多花不上幾個錢,在家裡也能用上女王用的瓷器,結果,當然是在英國賣瘋了。

這個,當然是資本主義的創舉,雖然說在資本主義社會下,每個人都有可能成功,但大部分人終歸是在金字塔的底部。於是,這些資本家就製造出了老百姓也能跟貴族同樂的需求,讓大家都過一把貴族癮。

營銷不僅要製造出這種時不時的一次性需求,營銷還要製造出一種可持續的消費需求。

這個,就叫作時尚。

沒有什麼時尚比衣服更有代表性了。這個,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英國興起的。

英國的紡織業在工業革命下特別發達。而衣服這玩意,是屬於那種你穿上以後效果立現的產品,而且,不像瓷器那種東西,衣服你天天都要穿,工作穿,休閑也穿,參加社交場合穿,出去旅遊也穿(旅遊,也是工業革命後,隨著出行成本大大降低而出現的)。如果你想讓自己看上去顯得比自己的實際地位高一點點,沒有什麼比穿一件稍微高檔一點的衣服更有效了。而在英國,在工業革命早期,階級的概念幾不存在,經濟階層是漸變的。於是在著裝上,沒有明顯的坎兒。你只要稍微咬咬牙,總能買到件比自己的社會地位高一點點的那種人穿的衣服。

最後,時尚得以誕生,還有一個關鍵的推動力,它也偏巧在英國。英格蘭是歐洲少有的幾個沒有自己的民族服裝的地方。這樣就讓服裝行業可以大膽的推陳出新,而不據拘泥於傳統,於是,就誕生了季的概念,結果,時尚就可以大行其道,年復一年的把這個時尚攀比的消費進程年復一年的推進下去。

於是,奢侈品消費,就這樣被資本主義工業革命的時尚營銷給催生了出來。

最精闢的解釋,或許是鋼鐵大王 Carnegie 的那句名言:

『資本主義就是讓奢侈品變成必需品。』


核心應該是幫助擁有者建立社交勢能。

具有高地位、有權威的人更加容易支配低地位、無權威的人,比如君主命令平民,上司命令下級:權威和地位能讓人獲得優勢,姑且稱這種優勢為社交勢能。建立權威、獲得地位的一個途徑是宣告自己的能量。現時代奢侈品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能量的代名詞,只有那些擁有較好經濟地位、社會地位才能擁有遊艇、名畫等奢侈品,擁有它們暗示著你的地位,有助於你實現自己的社交活動,如果一個衣衫襤褸的人命令你給他倒茶,你估計很反感,但如果對方穿著普拉達的你多少會遲疑一下。

至於品牌和文化,本質上應該是稀缺性的附庸,是在高地位者與低地位者、奢侈品商與消費者之間博弈產生的結果。前面說過,奢侈品有可能被用來建立支配地位,這個目標會讓被支配者反感,赤裸裸的炫耀會被人恥笑,所謂品牌和文化由此而生。戴一坨金塊很容易被斥為暴發戶,但如果金塊被塑成維納斯女神的雕像,再給項鏈編一個西班牙公主的故事,情況就有可能不一樣。


對身份的焦慮。


我來提供給一個不同的切入點:累贅原理(handicap principle)

生物學上,信號釋放者(signaler)通過昂貴的可靠信號來向同類和其它物種釋放出信息,達到吹牛(bluff)或者欺騙(deceive)的目的。

舉例來說,雄孔雀的尾巴越大越鮮艷,原本來說是一個累贅:一方面降低了移動能力和靈活性,另一方面增加了天敵發現它的可能性。然而對同類(尤其是異性)來說,釋放的是正面的信號:你看,我拖著這麼大的累贅也能存活下來,說明我有多強壯!

另外一個例子是羚羊被野獸追逐時起初會跳地很高而非跳地很遠。傳統生物學的解釋是向同伴預警;累贅原理的解釋是羚羊是在給捕獵者一個信號:哥是運動健將,你還是省省力氣吧!

回到奢侈品,購買者用這個信號向周圍的人暗示自己的實力:雖然這個愛馬仕包包/拉菲紅酒很貴,但我買的起(而且還沒餓死/窮死),說明我收入/頭腦很牛。而且越貴的東西越是難模仿,屌絲根本買不起(或者說傾家蕩產買了就活不下去了)。

這個理論很好的解釋了這麼一個有趣的現象:真正得到社會認可了的成功者(比如蓋茨、巴菲特)對奢侈品的消費遠不如土豪暴發戶。因為真正的成功者有很多渠道來釋放能力信號(比如談吐、學識、企業業績),而暴發戶沒有這些渠道。前者對奢侈品的消費更可能是追求品質;後者對奢侈品的消費更可能是尋找一個可靠、有效的信號。很多中小企業主購買豪車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給貸款的銀行、上下游供應商、甚至競爭對手一個或真或假的信號。

P.s. 雖然累贅原理在生物學上還有爭議,但是經濟學和社會學已經有廣泛的建模和應用了。


比如Salamon Deutsch(2006, J.Org.Behavior)認為,組織中的公民行為(OCB)是一種釋放潛在能力的累贅信號。

(巴菲特和他的凱迪拉克)

(某中東王子出訪英國,豪車的再鍍金。鍍金並不提高汽車品質,但加強了信號)


謝邀。


我無意詆毀奢侈品的品質,絕大多數奢侈品(不包括某些企圖走奢侈品路線追求溢價的貨),都是品質出色。


但是:奢侈品的定價根基,主要還是為用戶提供下面兩件:

其一,製造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e)——我拿一個奢侈品,你沒拿?抱歉啦,不用開口就知道我們不是一路人。

其二,價值觀表達——我拿了一個LV你拿了一個Gucci?抱歉我們不是一個風格喲。

一個經典案例:

Petrossian(佩卓仙)這個牌子,如今是世界頂尖的魚子醬品牌。但最初起家,乃是1920年,在巴黎。

創立人梅爾科姆-佩特羅西昂和他兄弟,都是亞美尼亞人。但他兄弟倆剛創業時,一直影影綽綽地,暗示自己是俄羅斯舊貴族。

那時節,巴黎有許多蘇聯十月革命後,逃亡而來的俄羅斯人,真假難辨。其中有些是真貴族,比如納博科夫這樣,在巴黎短暫停留、跑去柏林長居的真貴族,有些則未必了……

兄弟倆洞悉了巴黎人的心思:

——他們對舊俄羅斯,既抱興趣,又帶同情。據說俄羅斯宮廷奢華之極,據說俄羅斯貴族過著一些反人類的變態生活。法國人有過那樣的時光,但大革命之後,平等自由博愛已經深入人心,大家都不好意思太奢侈了;反而是當年的蠻荒之地俄羅斯,據說奢華得過分呢

「他們用金勺子吃魚子醬!真是罪惡啊!」兄弟倆便如此傳揚。

——好比在民國時,在北京吹噓「晚清宮廷帶出來的寶貝!買一個少一個啊!」大家一邊痛恨帝制,一邊忍不住買了。

1920年,佩卓仙這牌子開始賣魚子醬時,量產得很少。每當被問起,就說有些魚子醬,是特供給留居巴黎的舊俄王族的,您要買?怕得等等啊。然後呢?不輕易標價,看行情,「今年裡海的Beluga不給勁啊,產量不夠,價格怕要高一點。」然後呢,店裡掛滿各色俄羅斯宮廷風情的東西,金光璀璨,奪人眼目,「哎,俄羅斯以前就這樣!」

他們在所有社交場合,有意無意地透露這些細節。談論魚子醬成為了1920年巴黎貴族們的閑暇樂事。蘇聯既無法去,俄羅斯既已消失,大家便對舊俄格外地感興趣。佩卓仙的店鋪一度成為許多舊俄貴族遺老遺少的懷念地,買著魚子醬,聊起故國,就忍不住拿貂皮大衣袖子抹眼淚。眼淚既是真的,對俄羅斯的感情假得了嗎?感情既假不了,魚子醬一定也是貨真價實啊!——而且,確實好吃。

在此之前,加拿大與美國的魚子醬,也一度在歐洲行銷。但佩卓仙將「裏海出產的舊俄魚子醬」、「金光璀璨的餐具」、「奢華到變態的舊俄歷史」兜售得如此華麗,於是非裏海出產的魚子醬,就像「非手卷的雪茄」似的,儼然成了次等品。

自那以後,佩卓仙成了魚子醬第一奢侈品牌,直到今日。雖然中間經歷了蘇聯解體後魚子醬價格的大跌,但佩卓仙早就機智地開發了伏特加、腌魚等其他俄羅斯系列品牌,所以屹立不倒。

要製造社交距離,就不能隨意買到。所以奢侈品領域裡的第一關鍵詞inaccessible:難以接近。所以奢侈品不能輕易降價,還得提倡限量版,品牌永遠得壓倒客戶,所謂brands dominate the clients。一旦大路貨了隨意供應,格調就沒了。 佩卓仙魚子醬開業時,就是如此:不能敞開隨時隨地供應。品牌得保持姿態,讓顧客等待,而不能被予取予求。

價值觀表達,在佩卓仙魚子醬之上,體現為那些舊俄傳說。在羅斯柴爾德別苑那裡,體現為那些舊法國貴族的用品。沙皇時期的俄國和18世紀的法國,都是奢華的代名詞,都被推翻了;但惟其如此,提到那些奢華的歷史傳說,才夠迷人。

——嬌蘭的設計常拿蜜蜂擺造型,也是因為當年拿破崙三世時期,嬌蘭以此徽號供應過宮廷。宮廷雖然倒了,這個姿態是要掛著的。


奢侈品的真正秘密在於:

許多人知道奢侈品用著,好奢侈好浪費好政治不正確,但奢侈品真正的魅力,在於罪愆,transgression。

在政治正確的時代,大家喜歡四平八穩的東西:大眾商品都強調這一點。

可是真正的奢侈品,得夠刺激,得追求極端(所以奢侈品用色很斬截),得反政治正確,得奢華到反人類。所以有各色罔顧動物保護法令的毛皮製造。對老百姓而言,自然看著憤憤不平。但奢侈品本來就不指望四平八穩。

《歐也妮-葛朗台》里有個橋段:質樸的女傭拿儂,看見闊少爺夏爾穿著綉金睡衣,都嚇壞了:好少爺啊,這太奢侈了,要下地獄的呀!這個捐給教堂才對呢!

——這種普通老百姓認為是罪過的,恰好是奢侈品使用者喜歡的:打破禁忌,這才比較過癮呢。


奢侈品某種情況下,是反普通老百姓的。老百姓喜歡隨手即得的、接地氣的、平等的、健康無害的、現代的東西。而奢侈品領域卻偏喜歡古代的(甚至有點腐朽的)、階級化的、打破禁忌的、難得的,於是可以劃分人與人階級的存在。

所以奢侈品領域總有點賣貴了、奢靡了、政治不正確了、守舊了,卻還不管不顧、對任何潮流都慢一拍的架勢——如果被消費者左右了,那就不成其為奢侈了。

所以啦,奢侈品就是如此。真正慣買奢侈品的人心知肚明:他們不是買實用貨,而是買社交距離+價值觀表達。

賣奢侈品的人也明白,所以要高高掛起,要賣高價,要擺姿態。

2013年巴黎各色奢侈品導購的一個統計數據:99%買奢侈品導購雜誌的人,月收入低於8000歐元。即,這99%買奢侈品導購雜誌的人,並不是奢侈品的目標消費者。但這些看客,是奢侈品品牌不可缺少的那一部分存在。就是這種「看看但是買不起」的人們,構成了奢侈品所謂的「社交距離」。


嗯,原文在此知乎專欄


個人以為,這裡很多答案里的奢侈品概念,屬於已經被消費社會洗腦後的產物,也就是那些利用消費心理,獲取社會地位的符號物。
然而回到物品的本源,我認為奢侈品並非指那些以符號意義或者營銷價值為主的時尚產品,而是指在品質、技術或者效能上達到生產者能力頂峰、因而非常昂貴、性價比極低的物品。
可以參照80-20法則或者正態分布,我們要獲得80%效能時,只需要投入20%的成本。當我們需要100%的效能時,那多出的20%需要投入80%的資源。前者是所謂性價比最優,後者是追逐效能極致。

舉個例子,普通人跑一百米都能跑個十幾秒,但是要進入十秒,那全球人類中都是鳳毛麟角。這幾秒的差距極為困難。這些飛人,就是人類體能的奢侈品。


在建築施工上,國內比較好的混凝土澆築精度大概是幾個厘米,而建築物通常在幾十米到幾百米的尺寸,這個偏差大概是萬分之一。但如果要把精度提高到幾個毫米,也就是一個數量級,成本就變得極為驚人。但是用鋼結構來做就容易得多。可是像日本的清水混凝土工藝,還真是要這麼做的,不但尺寸精準,而且光潔度接近木板,還拒絕後期打磨美化,這種偏要用不利的材料做到足夠的品質,這就是典型的奢侈品——一塊清水混凝土牆而已。
又比如羅馬的萬神廟,在古羅馬時代做到做到43.2米的跨度,這個偉大的記錄一直保持到1912年現代鋼筋混凝土建築出現,整整一千七百八十四年的頂峰,古羅馬人幾乎窮盡了當時建造技術的極限,對於一個正常的教堂功能和形象來說其實都是不必要的,這種極度的追求是典型的奢侈行為,萬神廟是頂級的奢侈品,只有神才配得上擁有的奢侈品。


當然我們也可以認為整個西方世界的教堂這種建築類型,都凝聚了當時最高的技術/藝術成就,並無實際功能的必要性,全都屬於奢飾品一類。

人類的藝術,詩歌,音樂,繪畫,雕塑,電影,這些對基本生存並非必須,但是能夠提高生存品質的產品,也是典型的奢侈品,特別是在歷史上生產力不發達時代,那些殿堂級的藝術品一直是價格巨萬,成本高昂,只不過推動了藝術史一點兒的進步,但這一點點進步成本極高,這不是奢侈品是什麼呢?
科學同樣包含大量的奢侈品。特別是數學,追逐人類智力的極限,即使其功能要到幾十年上百年之後才能體現,這種產品當然是奢侈品。

至於手錶,也具備奢侈品的特徵,利用機械技術如陀飛輪,達到極高的精度,雖然電子產品達到這樣的效能輕而易舉,但是偏要追求機械工藝的極限,這是非常牛逼的奢侈品。

至於手錶,也具備奢侈品的特徵,利用機械技術如陀飛輪,達到極高的精度,雖然電子產品達到這樣的效能輕而易舉,但是偏要追求機械工藝的極限,這是非常牛逼的奢侈品。


類似的,把材料做到極度精緻/光潔,尺寸做到極致微小/巨大,所有這些追求極致效能的東西,都是奢侈品。
奢侈品的根基不是營銷,不是欺詐,不是浪費,不是無用,不是炫耀,而是人類對品質、技術、效能的極致追求。這種極致追求必然性價比極低,因而顯得奢侈。
這才是正確的奢侈品。

----很高興會有這麼多人無視目前流行的奢侈品概念,贊成我的這個回答,預感我參加設計的豪宅要大賣哈哈哈哈-----
根據評論區的問題,補充幾句:
1 對於奢侈品這樣古老的事物,定義當然多種多樣,歡迎討論,沒有標準答案。
比如wiki這麼寫:奢侈品是在市場上無論是質量,還是價格都是最高檔次的商品。不同的市場也有各自不同的奢侈區間,譬如轎車,葡萄酒,甚至巧克力。

因為其的高利潤回扣和嚴格控制著的品牌,奢侈品市場被認為對於經濟的起落有比較高的敏感度。

2 我當然知道目前消費市場上的一些名牌所定義的奢侈品概念,這確實是國內外相當一部分人承認的概念,其含義集中於商品的符號價值。但我也閱讀過一些古代歷史,比較喜歡琢磨中外博物館的藏品,同時也了解過一部分公認奢侈品牌比如愛馬仕之類的文獻,並在公司里我們也客戶以及專業人士討論過奢侈品本質的問題。通過這些信息和思考,我認為從歷史和現狀來看,多數奢侈品依然是強調品質(含服務品質),而非純粹符號的。在這裡品質是根本,而符號功能只是衍生物,
特別有趣的是,那些公認的符號性的高價品牌,同樣也自吹品質,而不說符號性,可見品質定義是廣為接受並政治正確的。
當然奢侈品難以避免其符號性,並且被很多人單純拿來標榜地位,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品質和符號性操作(品牌宣傳)是可以兼得的,只有品質的可以獲得符號性,但純粹符號是難以長期維持的----因為富人階級可不容易忽悠,品質符號兼得才能生存。
不過,我不反對別人持有符號性的奢侈品概念,因為針對確有這種靠營銷掙錢的品牌,應該採用這種概念並進行批判,這樣很好。但也不要冤枉了努力追求品質的好的奢侈品行業。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概念總是相對的,總是隨著時代和具體情況而變遷。
3 所以這是我個人認為的奢侈品概念,但我認為也是符合長歷史階段實情並被行業認可的概念。而針對問題中根基一詞,我認為品質比符號更符合根基這個要求,前者是根基,後者是枝葉。因此答題無誤。同時,我認為這樣理解和評價奢侈品,對社會和奢侈品行業都是好事,現在比較好的奢侈品也正是這麼做的。否則,我們這些設計奢華建築的人又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呢?
利益相關聲明:從事風景區度假酒店及豪宅設計,自認為達到奢侈品標準。


沒吃過豬肉見過豬跑,建立在快樂基礎上吧(同意@匡雪婷最後說的pure pleasure ),曾有一個實驗正好來說明這個問題:

英國豪華車商保險公司Hiscox,找了四款車子:A Maserati, a Lamborghini and a Ferrari and a Volkswagen Polo,並錄製引擎聲。在播放的引擎聲音後的 20 分鐘,收集男女受測者的唾液,並分析其變化。
結果發現, Maserati的加速引擎聲,讓每一個女性受測者的男性荷爾蒙狂飆的。


社交距離與自我認同感。

首先我們要劃分一下消費者人群,這些買奢侈品包的人是:
1.本身經濟水平很高,買一個包根本不會動用過多財力

2.消費水平較低,買一個包不符合自身的生活水平

如果是1的話,下文暫且不表,因為她們買個愛馬仕大概就和你買個阿迪王一樣簡單,下文主要來分析2類人群。

我先舉一個例子:

朋友A剛進大學時算是個樸素的小姑娘,一開始只背一背淘寶上買的包,或者阿迪耐克之類的。
有一次她被隔壁的鄰居邀請一起出去玩,於是第二天來跟我們說:「你覺得LV或者GUCCI哪一個更好看一點?我想買一個。」
我感到很奇怪, 因為一開始自己和閨蜜一年也會買那麼一兩個包,她每次看到都會表示自己並不喜歡這些東西,這種東西現在自己的消費水平沒有到,沒有必要買。她的轉變在和鄰居建立聯繫的一瞬間發生了。
我當然很好奇啦,於是我就問她:「你怎麼突然想買一個包了?」
她想了一下說:「因為和她們出去玩,她們都背名牌包,而我就背一個而普通的書包讓我感覺很不合群,畫風不對。」

因為先前她一直會在我和閨蜜的房間聊天,而我們聊天的內容多是遊戲之類的,沒事也不會把包背在身上和她說話。社交場景讓差異化顯得並沒有那麼明顯——大家都穿著很普通的家居服,這讓她覺得自己是不需要那麼一個包的。
而和鄰居出去玩的時候,社交場景轉換為戶外,戶外是一個更社會化的場景,在社交對象都「背著名牌包,穿得很精緻」,此時她在這種環境中就產生了自己與她們格格不入的感受。
可以看出,因為缺少一個名牌包,她讓自己感覺與他人產生了距離感,而她認為如果自己買了一個包,就可以增加自己對自己在該社群身份的身份認同感。
在陌生社交中,外在的某些細節可以幫助你的社交對象在短時間之內確認你的身份地位,使他們能夠迅速的判斷你們是否是一類人。

市場營銷的核心概念中有這樣的三種概念:需要、慾望和需求,其中五種需要模型:
1.明確表述的需要(A想要一個包)
2.真正需要(A想要一個可以背出去的可以裝東西的包)
3.未明確表述的需要(A想從品牌中獲得價值認同感)
4.令人愉悅的需要(朋友們誇自己的包好看)
5.秘密需要(A希望朋友們把自己當作內行)
其中第五點秘密需要,就是引起A的行為的主要因素:引起他人的認同,縮短與他人的社交距離。

那麼一個包真的可以做到這麼多事嗎?

由於奢侈品的價格決定了絕大部分人只能看一看但是買不起的市場環境,恰恰是這種大部分人都「看見了解了」但是卻「買不起」強化了奢侈品帶給消費者的品牌價值。

我們從品牌上來解讀一下。品牌的定義:

「一個名稱、術語、標誌、符號或設計,或者是他們的結合體,旨在識別某個銷售商或某一群銷售商的產品和服務,使其與他們的競爭者的產品或服務區別開來。」

簡而言之,品牌是以某些方式將滿足同樣需求的其他產品或服務區分開來的產品和服務,而這種服務也可能是象徵性的、感性的或無形的,奢侈品在其功能性之外的巨大溢價就是顧客在為其象徵意義埋單。

品牌可以識別一種產品的來源,而隨著消費者的需求升級,品牌就具有了簡化決策以及減低風險能力。
而奢侈品的定義就在於奢侈,而奢侈這個定位則是來源於該品牌的銷售價格以及其品牌建立以來吸引的消費人群給予了消費者對於該品牌的認知,讓他們在短時間之內做出了「購買它就等於與該消費群體有同樣地位」的決策。奢侈品牌箱包從價格上就對消費者人群產生了一定的區分度,消費者通過擁有奢侈品包來物化自身的身份價值。

因此女性不是因為追求LV、愛馬仕之類的包,更多的是追求這些品牌的價值。品牌告訴了消費者這些產品是誰,而消費者根據品牌效應推演出使用該產品的人是誰,用產品之間的差異賦予了自身可識別的要素。品牌資產賦予產品或服務附加價值,反映在了消費者關於品牌的想法及行動方式上。

在社交中融入一個圈層不僅僅是需要同樣背名牌包,更多的是社群中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而一個奢侈品包則是門檻最低的融入方式,極大地降低了融入成本。在你沒有背這個包,又對對方所生活的群體不了解,買一個奢侈品包是最便利地將自己與對方的審美和價值觀劃分的方式,給對方「她和我是一類人」的心理暗示,從而拉近社交距離,使大家「看起來都一樣,不會格格不入」。

女性需要一個名牌包的原因更多是因為在短時間之內不能使自身價值超越這些邊際效應帶給自己的價值,換言之,如果她自己就是個名牌了,那麼這些包也只是對於她所在階級慣有生活方式的註解和陪襯而已了。


奢侈品的價值並非來源於物品本身的使用價值,而是建立在基於物品建構而成的消費符號價值和身份區隔作用之上。我們可以通過奢侈品的符號價值完成身份認同和社會區隔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奢侈品可以起到階層劃分的作用。

奢侈品是處於社會審美秩序頂端的物品。而審美秩序本質上是一種權力的象徵,它往往是由社會上層所定義的。審美是一種符號系統的迭代體而非一種基本價值,審美價值是在社會文化語境當中被賦予的,其主要敘事來自於社會關係。

審美秩序是社會關係和權力結構的一種表徵產物,我們依據社會關係和權力結構產生相應的審美符號,而審美秩序隨著符號系統的不斷迭代而被建構起來。

審美觀念隨著時代而不斷變化,各時代的審美秩序標準都不一樣,但是,社會的統治階級卻一直壟斷著審美秩序的主導權。其中,文化話語權對審美秩序的建構非常重要。

而社會的價值標準則是權力關係的產物,權力主導了人的語言和觀念以及價值的建構。掌握大部分權力的社會上層階級主導了社會話語秩序、價值標準和審美秩序的建構過程。權力規定了社會秩序,規定了何為價值、何為優秀與何為low。統治階級利用權力根據自身階層特性制定審美秩序的標準,並通過權力建構和話語規訓的方式讓底層人民接受上層所認可的審美觀念和標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所認為的得體儀態往往是社會規則對人約束規訓的結果,人們在追逐禮儀和時尚的同時,也是在追逐著權力。

人們按照社會價值標準去規訓自己的身體,約束自己的言行,以及馴化自己的觀念和頭腦。他們極度推崇並模仿上層社會的審美趣味和生活方式,企圖通過模仿社會上層「」得體」的穿著、「優雅」的體態舉止、「高雅」的審美觀念與「進步」的文化和思想,進而躋身權力上層階層。

以上就是社會的價值標準的生產機制,權力賦予事物以價值屬性,它們都是權力關係的產物。亦即是權力秩序主導了奢侈品的生產過程。

鮑德里亞認為,物品的效用價值並非基於其自身的有用性,而是某種特定社會符號編碼的結果。物品的使用價值不過是一種對物操持的保證,更根本的是基於物品建構的符號的交換價值。

現代社會,人們不再關注物品的使用價值,而是著迷於其神秘抽象財富象徵——「交換價值」。人的關注點從物品的實在性轉向了物品的非實在的抽象意指存在。通過物的功能擬像建構了符碼——既包括觀念性的抽象語言記號,又包含物與物性的操持方式所表徵而出的差異性意指關係。

與傳統社會通過佔用物的總量來象徵身份和地位不同,身處消費社會的現代人通過物的操持表意和符號編碼來建構社會。

物品因此成為一種顯現社會意指、社會地位和文化等級的承載者,這體現在物品的形式、質料、色彩、耐用性和空間的安置等眾多細節之中。通過對物品的意指分析可以區分物並完成社會區隔分層的功能,社會由此完成了等級分化過程。

最重要的不是物品本身,而是建構於物品之上的符號。

其中,符號本身並不具備現實的物質的所指的能指,符號的意義生產來源於符號能指的差異性運作,符號生產的根本在於製造差異。

所謂差異性運作,通俗說法即是人為地製造不同,但這種不同是基於同一物質載體之上的符號包裝流轉的不同,而非物質載體的不同。在這個意義上說,單一的符號毫無意義,符號價值始終體現在多元的符號選擇和組合當中。作為符號價值的載體的物品本身可能會因符號價值的減弱而被拋棄,但是被拋棄的符號卻有可能會再次重生,成為賦予自身差異性價值的符號,並通過消費行為再次參與群體身份認同的循環建構當中。以上為奢侈品的符號價值的產生原理。

進入後工業社會,隨著消費主義與互聯網等新媒介的興起,審美要素和審美符號通過公共場域快速擴散傳播著;我們在審美上開始與傳統的社會關係和權力結構產生脫節。高度符號化的審美形象通過公共場域影響到個體私人生活的審美趣味的建構過程。

原有的傳統審美觀念逐步被基於消費主義的審美符號所消解與取代,而文化娛樂工業則承載起審美要素的具體傳遞作用,明星偶像與娛樂受眾彼此相互指涉影響,而相應的審美秩序體系也通過審美符號系統不斷迭代的過程當中建立起來。

消費主義通過文化工業產出價值觀念和文化標準,人們通過消費商品的方式來獲取賦予商品交換價值的符號,並利用這些符號去塑造自我個性與身份,以此為基礎建立群體性認同。個體通過消費行為塑造某種獨特的生活方式,並以消費觀念和審美趣味作為標準在公共領域尋求群體認同,形成價值觀共同體。

作為消費品的奢侈品的價值屬性被權力秩序所賦予,而奢侈品本身擁有的消費符號則參與到人的審美趣味的建構、自我個性和身份認同的過程,人們根據具有奢侈品的符號價值完成自我身份認同,以及根據以基於消費符號之上的文化習性和審美趣味完成社會階層的隔離功能,並以此為基礎建立群體認同,社會分層由此而形成。

以上即為消費社會裡的奢侈品的價值來源。


奢侈品的價值是建立在消費者內心對特權的崇拜上
特權表現在:對資源的無盡浪費,對金錢的無價值蹂躪,對虛榮的無限貪婪

奢侈平都有如上的個性

同時在品牌的四維中,奢侈品會特別誇大身份和社會地位的一維


人類天生具有的恐懼感


對美的欣賞,對才華的敬意。基於這兩點才是真正的奢侈品,否則再貴也只是營銷的糟粕。


建立在小群體的估值之上。
部分人有橫向對比擇優而用的習慣。

奢侈品真正的關鍵字是:「玩」
可玩性是很重要的。

當一個稀缺而優質的產品被一群具備購買能力的玩家所認可時,僅憑這些人就足夠為產品接盤,則奢侈品的價格就依靠這圈人的喜好來定價。

這不僅僅是在服裝箱包手錶中有這種情況,(其實現在lv在中國的廣大市場和用戶並非都是真正的奢侈品玩家,玩家會更多的關注文化,會反覆比較。)
高端音箱,自行車,酒,樂器,汽車,甚至檀香,乳酪,伊比利亞黑豬火腿,二郎壽司等等等等。。
很多產品都是奢侈品,不僅僅是LV。只不過更多奢侈品的消費需要文化的積澱。

還有不得不說,喜歡徹底研究明白玩物玩法的,大都日子混的還過得去。算是個鑽研精神吧。


想擁有(文化,工藝,材料,歷史上)特別的好東西,是人的本能。也許真的是相對純粹的喜悅。

不過,人的行動往往基於混合動機。可以帶來更好的自我感覺,社交上獲得優勢未必不是動機之一。

但是,這有什麼不對嗎?

在我看來貶低虛榮心,否定社交規則,和文革砸爛對鬼神的敬畏,對信仰的虔誠沒有多少不同。

而用性價比去衡量奢侈品,無非是極端的實用主義思維而已。這種思維本身,也很容易推導出一些可怕的結論。

簡而言之,比較批判奢侈品特別深刻的時代,還是能欣賞,享用和讚美奢侈品的世界,更加美好。


本人這兩年一直研究奢侈品消費背後的動機和目的,前段時間剛發了一篇關於奢侈品消費的文章,翻譯一下文獻綜述這部分,應該會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啟示。

文獻綜述:奢侈品消費產生的原因和目的

1.符號消費

消費者行為學的創始人Veblen(1899)指出,從傳統上講,奢侈品一直被認為是一種符號消費(Symbols Consumption),消費者購買奢侈品用於顯示他們的身份和地位。但Fiske(2005),Homer(2008), Rusli(2010)也指出,隨著全球經濟的高速發展,世界各國都有大量中產階級隨之興起,奢侈品消費也在隨之產生著改變,不少中產階級開始效仿有錢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一些經濟條件相對較差者,受環境影響,也有了偶爾購買奢侈品的計劃和行動。Hauck和Stanforth(2007)指出,有些商品在一部分人眼中是奢侈品,但在另一部分人眼中僅僅是生活必需品。基於以上兩種觀點,奢侈品現階段已經很難被簡單的歸類一種符號消費。

2.個人影響與人際影響

根據Vigneron和Johnson(1999)的研究我們可以了解到,人們購買或使用奢侈品通常受到兩種因素的影響,一種是人際影響(Interpersonal Influence),有時也稱社會影響(Social Influence);人際影響包括三項,分別是感知炫耀價值(Conspicuous Perception),感知獨特價值(Uniqueness Perception),以及感知社會價值(Social Value Perception);在奢侈品以及相關研究中,通常我們使用Veblen(炫耀)效應,去涵蓋炫耀價值(Conspicuous Perception),用Snob(虛榮)效應,去涵蓋獨特價值(Uniqueness Perception),用Bandwagon(攀比)效應,去涵蓋社會價值(Social Value Perception)。三種人際影響可以全部歸述為消費者受外界環境影響,或為滿足迎合外界環境而產生的消費。這種消費的消費目的不是消費者自身的客觀需求,而是通過社會輿論及風氣傳遞給消費者的價值觀,在這種消費過程中,三種社會影響扮演著中介或調節變數的角色,

另一種則是個人影響(Personal Influence),個人影響則分為兩項,分別是感知情感價值(Emotional Value Perception)和感知品質價值(Quality Value Perception),研究者通常使用享樂主義(Hedonist)概括第一項,用追求精緻(Perfection)概括第二項。兩種個人影響為消費者受外界信息影響,產生的自身個體內對奢侈品消費的感覺認知,這種認知可能轉化為內在消費動機,從而促使最終消費行為的產生。

3. 資本與階級

基於Sartre(1947)的存在主義思想,法國社會學家Bourdieu(1984)提出了三種主要資本形式,即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經濟資本(Economic Capital),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在Bourdieu的理論中,社會階級的劃分根據每個個體所擁有的資本總量, 換言之,當資本總體提升到一定程度後,階級屬性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人們往往最先獲取經濟資本,然後通過經濟資本獲得文化資本,再通過文化資本取得社會資本,而社會資本的增加,又對經濟資本的獲取有著明顯促進作用。

Han等人(2010)提出奢侈品4P分類(The Luxury 4Ps),將消費者按照財富和消費相關需求分為四組,傳統權貴階級(Patrician),新富階層 (Parvenu) ,偽裝富有階級 (Poseur) ,無產階級(Proletarian)。奢侈品在滿足傳統權貴階級日常生活所需的同時,也間接標明了傳統權貴階級與其它階層間的不同之處;而新富階層往往已經擁有了大量的經濟資本甚至文化資本,他們渴望通過使用奢侈品擴大自己與偽裝富有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距離,同時他們更希望可以通過奢侈品縮小與傳統權貴階級之間的距離,甚至進一步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本。O』cass和Frost(2002)指出,地位性消費正是藉由取得或消費商品來獲得地位或社會聲望的方式之一,希望讓個體本身或其他人有影響的人,能知覺到自身的地位。偽裝富有階級並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去承擔正品奢侈品的消費,同時他們也沒有對社會身份的強烈的渴望,但受個人與環境影響,他們也嚮往權貴和新富的生活方式,因此他們最有可能成為假冒(Counterfeit)奢侈品的消費者。

4.社會認知與社會化

消費者行為到底是由外部決定還是內部決定,長期以來始終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稱為個人決定論,而另一種則是環境決定論。個人決定論強調人的心理因素對行為的調節和控制,環境決定論則強調外部環境因素對行為的調節和控制。Bandura(2001)的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指出,環境(Environment)、行為(Behavior)、個體(Person)三因素相互獨立、同時又相互作用,相互決定。其中,個人的主體因素包括行為主體,生理反應、認知能力。同時,環境、行為、個體三者之間互為因果,每二者之間都具有雙向的互動和決定關係。

Moschis和 Churchill (1978)通過實證指出,人們的社會化為取得奢侈態度的重要過程,決定了消費者的消費價值觀,動機與習慣;任何人要成為社會的一員,都要經歷社會化,這個過程中你有可能是影響者,也有可能是被影響者,而這一系列過程帶來的最終的改變,就是價值觀的改變。Moschis和 Churchill (1978)同時指出,三項主要的外在媒介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他們分別是大眾媒體(Mass Media),學校(School),同輩團體(Peer Groups)。換言之,當我們分析奢侈品消費者受到外界人際影響和內在個人影響的時候,這兩種影響最有可能的傳播途徑便是大眾媒體,學校,以及同輩團體,而這些影響讓消費者產生了對資本和階級的需求,最終轉為了關於奢侈品的消費行為。

5.文化和歷史影響(僅就泰國而言)

Kotler(1994)指出,文化廣泛的影響消費者的行為。Cornewell(2005)指出,信仰作為文化的子集,實際也影響文化。泰國是唯一的未被殖民過的東南亞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佛教國家,因為這種歷史背景,泰國保持著相對獨特的文化和社會屬性直至今日。Wong和Ahuvia(1998)指出,亞洲消費者和西方消費者可能購買相同的產品,卻基於完全不同的理由,因為他們有著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影響消費者的感知價值,動機,以及對產品的信仰。但Wong和Ahuvia的研究主要基於西方個人主義傳統社會(Wesrtern Individualistic Tradtion)和東南亞儒家文化傳統社會(S.E Asian Confucian Tradition);相對於西方個人主義傳統社會,東南亞儒家文化傳統社會的消費者有如下特徵,首先,是相互依賴的自我概念(Interdependent Self-Concept),注重外在的可視財富,奢侈品的獲得也通常是通過禮物交換的方式;第二,個人願意服從社會的規範,如果社會風氣改變,個人也會隨之適應;第三,社會階層很多時候是合法的,因此消費者很容易發覺自己當前所處的社會位置;第四,人們易於通過組別去判別個體,易於通過品牌去判斷產品質量和價值,而不是通過產品本生。

但泰國因為獨特的歷史和文化,並不完全隸屬於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東南亞儒家文化社會。泰國本土學者Komin(1990)提出了一個認知層次,用於深刻的了解泰國的國民性格,這個系統包含了九個方面,下面摘取幾點較為重要的。

A. 自我定向(Ego Orientation),泰國人重視自尊,因此有面子文化(Face Culture)

B. 平滑人際關係定向(Smooth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rientation),不同於西方社會習慣將自我實現,個人成就放在價值的首要位置;泰國人的價值觀在社會生活中常常是受支配的,換言之,社會價值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個人價值。

C. 靈活性和適應性(Flexibility and Adjustment),無論什麼背景什麼社會族群,泰國人都有著高度的靈活性,有時這種靈活性甚至超過了法規和思想意識,這一點和西方人完全不同。甚至連政府首腦都會出爾反爾,這一特徵同時也解釋了,為什麼許多法律法規在泰國總不能很好執行的原因。

D. 宗教心理定向(Religio-Psychical Orientation)指出,宗教信仰對泰國人的生活產生著某些影響,其中農村地區的影響比大城市更加明顯,作者指出佛教的教義的目標是讓人們從苦中解脫,並獲得智慧進入業(Karma)的世界,最終達成涅槃。但泰國人雖然表面上看似被佛教的思想影響甚多,但絕大多數人並沒有太多的佛教知識,因此他們也並不真正的努力去達到涅槃。同時,受佛教思想的影響,泰國人認可出身的不平等,並用這種概念解釋人們的成功和失敗,結果便是泰國人常常用很謙虛的態度拒絕本應該接受的意見。

E. 教育和能力定向(Education and Competence Orientation)指出,泰國人注重學位超過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知識,衍生出的結果便是,泰國人看重形式超過實質。

F. 合作定向(Interdependence Oritation)指出,合作在泰國人的生產生活中處處皆是,帶來的一個重要的結果便是泰國成為了世界上少有的成功的同化中國人和穆斯林的國家。

G. 快意人生定向(Fun-Pleasure Orientation)指出,多數泰國人覺得未來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因此也不需要計划過多,所以生活就應該享受當下,未來的事情未來在考慮。

H. 成就目標定向(Achievement-Task Orientation)指出,相對於個人的成功和成就,泰國人把社會關係的價值看得更重。

結合之前談到的個人與人際影響,資本與階級,社會認知與社會,我們可以分析得出;佛教思想確實影響著泰國社會,以及社會中的絕大多數個人,但作為以個體為單位的消費者,除了受到宗教思想的影響外,也受到社會思想的影響(例如,階級,資本,社會化,人際關係),因此才會產生奢侈品消費的環境與土壤。

結論:奢侈品的價值主要建立在階級社會上多種多樣的人際影響。因為奢侈品滿足的是人民的心理需求,而非消費真的的目的,生理需求。

文章強烈歡迎引用。


就不能是單純的因為 好看+喜歡+買得起 么

喜歡一個東西需要太多理由么。。。。

喜歡的我買不起就算了 喜歡的既然買得起為什麼不買呢 。。。


人們依據什麼來認可奢侈品的價值?奢侈品滿足了人的什麼需求,實現了什麼價值?
說一下我的小看法,基於中國的環境下。

人們依據什麼來認可奢侈品的價值?

:人們之所以認可奢侈品的價值,是因為它被放大到象徵上,人們對於難獲得、少數量、高需求的商品會抱有奢望感和追逐感。富人少,窮人多,富人的擁有的少數量東西成了窮人看待富人的標誌,從而來推斷一個不熟悉未知的背後東西。你去一家品牌鞋店買東西,如果你細心觀察,可以發現店員會瞄你的鞋,甚至打量你的衣服,很多店員會因此來判斷對你的「會購買幾率」以及身份來不同熱情程度。

如果說由衡量指標,那麼有:
1. 數量稀缺性
2. 可炫耀性
3. 價值表達性
4. 趨向心理性
5. 價格代表性
6. 人物代表性

奢侈品滿足了人的什麼需求,實現了什麼價值?

:滿足了人的慾望需求。包括人性的虛榮性以及表達欲等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實現的價值對於不同奢侈品是不同的,一個奢侈包包,本身它就具有包包的價值,它背後所滿足的做工精緻、高級質量、設計牛逼、上好的售後服務等,這是一個商品的本身屬性價值。
所以奢侈品本身肯定是在滿足一個商品的功能上進行的一個高級化,它能滿足以下的需求和價值。

需求:
1.炫耀需求
2.審美需求
3.質量需求
4.服務需求
5.尊重需求(涉及幾個馬斯洛需求方面)
6.價格需求
7.安全需求(放心)
8.社交需求(上流社會交際必備)
9.慾望需求

價值:
1.實際價值(本身的用處)
2.虛榮價值
3.順流價值
4.服務價值
5.象徵價值
6.交際價值
7.追求價值(不同人追求不同)
8.品牌價值
9.文化價值
10.慾望價值(可包含第2條,但不完全覆蓋第2條)

以上不夠全,並且是從一個消費者的價值角度來看。商家就不一樣了,不同的國情不同的文化氛圍,人的需求和理解是不一樣的。這點從蘋果的產品來看就知道了,可以代入看看,我們會因為國情以及人的心理(當然產品本身也是好的,就像奢侈品手錶,有很多本身是牛逼的,如設計和做工),所產生的效果是不一樣的,賣這個東西的營銷策略也是不一樣的。具體案例具體分析。


這個得 @肛里拉出個電鋸 ,儘管我對他的意見有所保留,但是「奢侈品」價值應該包括階級優越感在裡面。


大概翻了一下回答,幾乎都只提到身份,認為奢侈品本身的價值不高。似乎有些酸葡萄心理。
其實最主要的是價格與花錢的痛苦的不匹配,你覺得你一塊表幾萬幾十萬幾百萬根本不值這個價。所以他一定是有人的意淫來填補剩下的價值的。可是對於奢侈品的主要客戶群體來說,花個幾百萬跟你早上起來買個雜糧煎餅加個雞蛋一樣。甚至在他眼裡比你加個雞蛋付出的代價還小。這時候他戴著幾百萬的表,心想,真好看,挺美的,真的超值,才一個雞蛋錢而已。因為對於他們來說幾百萬的價值大概等於0。反正只是賬戶里一個永遠用不到的零頭罷了。不只是零頭,而且是永遠用不到的。
我個人和有些人,也會買奢侈品或者我們比較窮,說高檔用品吧,完全是沖著產品本身買的。我們不能代表所有人,但至少有一部分。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大家卻似乎選擇性犯傻。感覺真的不太好。


1.從人類學角度,物件可以分為三類:滿足人類基本生活需求的純粹實用器物,為宗教或其他社會制度之目的而產生的器物,追求文化中特殊的美感價值而創造的器物。這三類物質雖各有其基本特性, 卻又彼此關聯。

2.奢侈品可以看做「為宗教或其他社會制度之目的而產生的器物」,特點是消費者不但追求其實際效用,還追求其在社會中的階層象徵意義,所以奢侈品的生產、交換、消費,可以反映出一定的社會文化和觀念。奢侈品不但滿足生活中的使用功能,而且突出交換中的聲望和權威,強調交換中的社群秩序——親屬、等級、性別、婚姻——的維繫。

3.一句話而言,奢侈品就是物化、符號化的階級與秩序。


推薦閱讀:

新聞攝影外包將帶來哪些變革?
當競爭對手使用低價策略,應該怎麼辦?
2014 年有哪些正在迅速崛起的產業?
為什麼星巴克在中國內地賣這麼貴?

TAG:市場營銷 | 心理學 | 商業 | 價值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