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鳳祥等金店是如何操縱黃、鉑金飾品價格的?

今天下午,在央視財經 《對話》節目現場,發改委公布了對操縱黃、鉑金飾品價格的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以及老鳳祥銀樓、老廟、亞一、城隍珠寶、天寶龍鳳等五家金店的價格壟斷行為的處罰決定。依法對其處上一年度相關銷售額 1% 的罰款,共計人民幣 1009.37 萬元。 via http://domestic.kankanews.com/c/2013-08-12/0042423634.shtml


生活在上海的朋友應該都清楚,今年年初黃金大幅下滑的時候,許多原本想要乘低購買一些黃金飾品以備不時之需的朋友全都撲了個空。任憑金價跌到270以內,金店的出品價仍和金價350元每克的時候相差無幾。

首先先說這個《價格自律細則》。實際上這個價格自律細則誕生於2004年,全名是《上海黃金飾品行業黃金、鉑金飾品價格自律暫行辦法》。當然,這個細則建立的宗旨分外好聽:

宗旨是鼓勵和保護商家公平競爭,維護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上海金飾行業的穩定發展

細則中最關鍵的條文如下:

第五條 黃金、鉑金飾金價的定價原則是依據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鉑金原料價以及上一年黃金飾品生產經營企業、商家的營運成本,包括人工、包裝、稅收、租金、開發、廣告、行政管理等費用所確定的零售市場協調價。考慮到各企業商家在投入營運成本中所花費的人力、財力、物力不盡相同,因此,對飾金價擬定了一個中間價,各金飾品經營者應以中間價為基準,上下浮動正負不超過3%,在這一幅度範圍內選擇適合本企業、商家的飾金價格。

第八條 飾金價的計算公式為試行日前一周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交易Au99.99%(即1號金)收盤價加權平均後作為黃金的飾金基準價再乘以營運成本係數(即加成係數),等於飾金價。

但實際上,這個細則剛出來的時候,是政府和上海市商業聯合會所鼓勵的。且看07年的一篇《中國黃金報》的新聞稿:上海金飾價格自律形成行規。

這一價格自律行規實行3年多來,曾作過兩次修正。金飾市場的零售價累計調整過86次,其中上調59次,下調27次。所有會員單位都能自覺規範市場行為,不打價格戰。近年各家企業的銷售與利潤,普遍保持兩位數的增幅。消費者在購買飾品時,則是明明白白地消費,感受到上海金飾行業的價格等六大誠信是實實在在的,令人買得放心、稱心。

我大概四年前,為了寫一個關於黃金市場的研報,打遍了上海主要的黃金企業。當時他們也曾熱忱的向我介紹這個價格細則對於上海市場的保護,各大企業間是真的沒有價格戰;不論是外來和尚還是本地僧,大家都能相安無事。在這種情況下,上海的黃金企業都會慣例般在前一年逢低價購買一大批黃金,既算作投資,也留作備用。(要知道,依照往常,每年春節前後都是一個金價高峰)。但是,今年年初金價大幅下跌的時候,當年正面典型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金價已經很久沒有跌的那麼慘,而且維持了如此之久。而要知道,2012年的市場最低價,甚至比這幾個月來的最高價格還高。黃金企業虧慘了!

於是乎,這個時候,所謂細則就再次發揮了作用。由於決定飾金價的最重要因素是營運成本係數,而這個營運成本,指的自然是上一年黃金飾品生產經營企業、商家的營運成本,包括人工、包裝、稅收、租金、開發、廣告、行政管理等費用。這具體系數計算公式我無從得知,不過且看這其中的所有成本和費用,哪一個不是各大企業自己毛估估出來,說什麼是什麼的!大家也知道金店的鋪位通常都租在黃金地段,魔都又寸土寸金,用工成本還號稱冠絕全國,這些費用今年以來只升不降。至於其他包裝、開發、廣告和行政費用,更是只能走高不能走低。我估摸著今年的情況是這樣,既然大家都還面臨巨虧,那麼就順便把係數再往上挪一挪吧。原想著回頭等金價再漲回來,這係數再調回來;但誰知道等了八個月,金價還是260!

至於為什麼這個壟斷協會單憑著這個《價格自律細則》就能夠控制行情這麼多年;君且看最後被罰款的這五家店:老鳳祥銀樓、老廟、亞一、城隍珠寶、天寶龍鳳;哪一家不是滬上的百年老字號,城隍廟那兒的鋪面不知道開了多久,其中的縱橫交錯的關係,要在區域內控制黃金來源真不是一件難事。更何況,這細則控制金價這麼多年也沒出過事兒……

其實今年初金價大跌的時候,我還頗有點理解他們;但是半年多過去了,每次路過金店看到依然高企的金價,我都懷疑自己眼瞎了。只能說,他們太貪了!正如@Raymond Wang老師所說的:

真是一群法盲啊,直接往需要展示力量的反壟斷機構槍口上撞。

話說,我其實想知道遞交了《自認報告》的十三家企業還有誰。

註明:本人不是黃金行業的從業者,類似價格細則的具體條目都是有實證可查的,幾年前做研報時對這一市場也有相對的了解。但是具體這個行業協會發生的事兒,只能從邏輯判斷上進行估計,並沒有確證消息。如有業內人士,有任何錯漏,煩請海涵及糾正。

順便多說幾句:在這張黃金壟斷罰單開出之前,8月7日,發改委第一張罰單開給了合生元、美贊臣、多美滋、雅培、富仕蘭、恆天然等6家奶粉企業,罰款總值近人民幣6.7億元!

關於各大奶粉產商,我真是半點理解和同情也不會有。其他幾家被罰企業我是沒有調查過;倒是幾年前做一個奶粉行業報告的時候花了一段時間看了合生元,當時我們為了驗證該公司的毛利率,特意去海關調來了該公司的進出口詳單;由於合生元的原粉是法國進口(當然這其中還有些其他故事),我們看到進出口詳單時,終於相信,合生元年報上所說的70%的毛利率只有低估,沒有高估唉!


發改委表示,經查實,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曾組織老鳳祥銀樓、老廟、亞一、城隍珠寶、天寶龍鳳等金店召開會長會議,商議制定《上海黃金飾品行業黃金、鉑金飾品價格自律實施細則》,約定了黃、鉑金飾品零售價的測算方式、測算公式和定價浮動幅度。上述五家金店依據《價格自律細則》規定的測算公式,在規定的浮動範圍內製定公司黃、鉑金飾品零售牌價,操縱黃、鉑金飾品價格,損害了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
發改委介紹說,在執法機關展開相關調查後,曾有十三家企業遞交了《自認報告》。執法機關對提取到的所有證據材料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並對所有被查企業的黃鉑金飾品價格進行了測算比對,證實有五家企業在協會組織的會長會議上商議《價格自律細則》,並在會後遵照實施,因此依法只對該五家企業做出了處罰決定。

唉,真是一群法盲啊,直接往需要展示力量的反壟斷機構槍口上撞。幾家巨頭在一段時間內搞價格聯盟其實不難,居然還弄出紙面的細則和公式來了。和已成為巨頭併購必經之路的商務部反壟斷局相比,主要監管價格壟斷的發改委價格監督和反壟斷局正缺這種典型呢。

附:《反壟斷法》相關規定

第十三條 禁止具有競爭關係的經營者達成下列壟斷協議:
(一)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
(二)限制商品的生產數量或者銷售數量;
(三)分割銷售市場或者原材料採購市場;
(四)限制購買新技術、新設備或者限制開發新技術、新產品;
(五)聯合抵制交易;
(六)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認定的其他壟斷協議。
本法所稱壟斷協議,是指排除、限制競爭的協議、決定或者其他協同行為。

第十四條 禁止經營者與交易相對人達成下列壟斷協議:
(一)固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價格;
(二)限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最低價格;
(三)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認定的其他壟斷協議。

第四十六條 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達成並實施壟斷協議的,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尚未實施所達成的壟斷協議的,可以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經營者主動向反壟斷執法機構報告達成壟斷協議的有關情況並提供重要證據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酌情減輕或者免除對該經營者的處罰。

行業協會違反本法規定,組織本行業的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可以依法撤銷登記。


通過行業協會。這種事,大家都操縱。不能操縱的,就會在一個商場弄多個櫃檯,使用不同的品牌。無商不奸嘛。好地段的租金那麼貴,銷售員的提成那麼高,怎麼生存?


剛好周末參加了金交所的一個培訓,談一談我對黃金投資和價格的理解吧,有不對的地方請各位指正!
首先,看到上海灘金店操縱金飾價格的新聞,讓我想到倫敦六家大做市商控制國際金價的情況,哈哈。但金飾價格和國際金價是兩碼事,這裡引用金交所總結的一點:國內金店金飾價格和金交所黃金價格差異主要是因為「增值稅」。
1、金交所黃金價格與國際金價接軌,由於國際金價無增值稅,導致國內原料金也不能收增值稅,否則形成黑市!
所以國內黃金,只有金交所的金條不含稅,金交所內會員之間的交易開具的增值稅都是即征即退的;
2、而銀行、商戶(包括金店)等推出的投資黃金都含有稅,例如全額5%的消費稅、17%的增值稅等,但具體徵收多少我不是很了解,只是舉一個例子;
3、金店所賣的首飾還包括加工費,一般在40元-50元/g。
所以說,如果當天金交所的原料金價格為260元/g,銀行、商戶的投資金條起碼為270元/g(注意是起碼),金店賣的首飾可能達340元/g。
那為什麼國際金價跌了,上海灘金店首飾價格依然高企?除去上面說的稅收以及金店操縱,我覺得還要考慮購買首飾人群和投資交易所黃金人群之間的差異,先看下面兩點:
一、國內投資者對於黃金的需求,我覺得可分為投資需求和囤積需求!
1、投資需求,一定是基於紙幣的行為:今天用紙幣在多少價位買進黃金,未來某一天在多少價位賣出去換紙幣。這種行為主要發生在各類黃金市場。
黃金市場不同於證券、期貨市場的交易模式(交易所市場),它分為兩類:做市商市場和交易所市場。
(1)做市商市場(產品代表有紙黃金、天通金),其價格是自上而下傳遞的,做市商和投資者之間的投資行為一定是相反的,如果國內的投資者一味的凈買入(做多),國際做市商一定是做空的,這就導致價格大幅度震蕩的必然。
(2)交易所市場:在金交所購買黃金現貨、延期,在上期所購買黃金期貨,以及現在可以在上交所購買黃金ETF等等,這些投資交易所產品的行為,也是以現金換產品、再以產品換現金的類似於證券買賣的行為。
這兩種市場所產生的黃金價格要麼就是國際金價本身,要麼就是與國際金價緊密相連,在我看來上面兩種市場的投資才稱得上是真正的黃金投資,而不是下面要講的黃金囤積!
2、囤積需求,出於對紙幣的不信任。
(1)中國的金飾購買者,應該不是單純抱著購買裝飾品的目的,多多少少都有一點點模糊的投資需求,但真正會把金飾賣掉換現金的還是不多!
(2)還有不少喜歡購買金條的人群,我覺得不應該把他們當做黃金投資者,而是黃金的囤積者,因為他們買的是保險,買的是紙幣崩潰帶來風險的保護!金價的變化不影響他們購買金條的行為!
以上(1)(2)兩種人群都會說黃金抗通脹,即當通脹很高的時候,金價上漲,但實際上不是的!最近十多年的黃金大牛市跟CPI的關係式很不確定!
我覺得,中國老百姓自古以來喜好黃金並認為黃金抗通脹的情況指的不是經濟過熱引發的「膨脹」,而是當紙幣崩潰引發的通貨膨脹發生且社會秩序沒有崩潰的時候,黃金才展現出他的抗通脹的作用!
舉個例子,當發生政權更迭、戰爭而出現紙幣崩潰時,如果此時社會秩序也是崩潰的,不僅紙幣一文不值,一兩黃金也可能買不到一個包子!只有等到社會秩序恢復正常時,才可以用囤積的黃金兌換當時可用的紙幣以體現其囤積價值。
二、要習慣把金飾價格和金交所金價區別看待!
1、購買金飾時:把黃金看做是一個特殊的商品,說黃金特殊是因為黃金作為商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價格決定投資需求,此時供需分析變得越來越弱,就是說不是因為黃金產量減少了金價就漲,反之亦然,很多時候是因為金價不斷地上漲引發人們購買金飾的熱情!(黃金的供需更多影響長期價格走勢)
2、金交所投資黃金產品:金交所金價緊跟國際黃金走勢,國際黃金價格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包括政治、緊張局勢、經濟、工業需求、礦產供給、金飾需求、投資需求等等,但這些因素和金價的關係都不是正相關或者負相關的,唯一可以拿來用的是美元指數,歷史數據表明黃金與美元指數的負向關係最為穩定和持久(不適用於貨幣危機階段)。
上面說了這麼多,還沒有總結出一個和本話題相關的結論,但我要表達的意思是,不要太把金飾價格與金交所黃金價格的關係看的太緊密,因為影響兩者之間的因素實在是不太一樣,兩者不是一回事!
建議:如果只是單純想買首飾作為裝飾品,可以去金店購買首飾,但如果想投資黃金,還是去交易所划算!
今天聽一個朋友說,老*祥金首飾價格是350+手工費50即400每克,真的是對中國大媽們的嚴重的剝削和壓迫!我想這裡面不僅含有稅費和加工費,還有例如人工費、店鋪租金等等亂七八糟的費用,真的想告訴大媽們如果想投資黃金,還是去金交所或者上交所購買黃金ETF.
最後用句話做結尾:黃金資產化的目的就是收金於國、藏金於民!
寫的有點亂,忘指正!


給樓上幾位都點了反對,這次的處罰和前幾日對奶粉企業的處罰一樣,都是相當缺乏眼光的舉措。

發改委以及樓上幾位的解釋大致就是,這幾家企業壟斷了行業的定價權,可以自由控制商品價格,導致商品價格過高,所以應當受到處罰。但當你使用「高」這種字眼時,你已經在脫離事實了。金價擺在那裡,只有「買」和「不買」兩種選擇,就算罰款就算逼迫調價,也只有這兩種事實上的選擇。所以所謂「過高」就不能成為處罰的理由。

很明顯,如@蕭瀟等,都把企業的成本理解為生產成本或者說歷史成本,但不是理解為機會成本。如果以歷史成本來看價格,哪個價格不是所謂的「貪」不是所謂的「暴利」。可是價格顯然是由供需決定的,和生產鏈條的變化沒關係,什麼意思?所謂的人工、店租等等,不論企業採取什麼樣的合約安排生產,都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來為市場提供這件商品,而非用生產組織形式來「綁架」價格。或者歸謬一下,如果一個人生產一罐奶粉只用5元錢,賣了200元,那人是不是喪盡天良?雖然當前不存在,但是很多商品價格和生產成本相差幾十幾百倍,但價格永遠不說謊。

還有一種神奇的觀點,說壟斷企業的商品產生一種剛性需求(貌似是說在需求曲線上是一條筆直的直線),壟斷企業可以漫天要價。可關鍵是沒有實例啊。為什麼金價不上千上萬?如果它價格不降使其賣不動了,即便壟斷企業也要降價。所謂壟斷企業也不能自由定價,因為價格最高或者銷售最多都對它沒有好處,營收最多才是目標(其實哪家企業不這樣?),那麼它就只能根據人們的需求來調整價格,調整到恰到好處的位置。

所以不要再用道德批判來討論價格,沒意義。金價高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這個市場需求依然很大。如果非要對什麼利潤率作限制,煎餅果子行業都在操縱價格。


之前黃金不值錢到現在罰款那些老金店,誰給透露個所以然啊~另外再加一句:中國黃金腫么不在裡面咧~


其實,除了國際行情,還有其他的成本,當然也有操縱嫌疑。不過,說到壟斷,應該有很多行業比這個出名。
你價格過也會讓別人賺的少。
做生意,國家說的算,你就被動承受吧。


跟著期貨走,國內還有稅的問題, 商家這點都是小數目


黃金跟黃金首飾能算一樣的?驢牌之類怎麼算?中國的首飾只能賣個加工費?合夥搞聯盟是操縱金價,要東西好品牌好就不擔心了吧


其實很簡單的 周X福或是X生生他們是根據大盤走每天都要看大盤走勢不過他們也只是依據 具體價格還是又上層訂每天早晨上傳到網路 不過貼的很緊 大盤漲就漲大盤落就落 而一般本地品牌或是大陸品牌是由地方大區自己來訂 而自己訂價的依據周邊商圈或是大區其他品牌均價而定價 一般情況內地品牌金價不會高於香港品牌 但是由於老鳳祥以及一些其他品牌通過協商一致吧該地區金價提升(當然這個提升一般也不會太高)而導致一個地區金價比別的地區高 其實最主要原因是內地品牌不是全國統一價格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


推薦閱讀:

TAG:上海 | 投資 | 貴金屬 | 反壟斷 | 黃金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