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是 1949 年後才開始存在,卻常被部分人當做傳統的事物?

鏡像問題有哪些思想或事物,看似創新,實際早已有之?


乾隆「讚不絕口「系列套餐



馬大哈」這個詞。
在馬三立馬老《買猴》這段相聲之前,全國沒有一個人用這個詞指代「粗心大意的人」。
這是一個相聲自創詞,由《買猴》中塑造的「馬大哈」這個人物而傳遍全國。

(前略)
甲:要不然……你說買猴兒幹什麼用?
乙:那我哪兒知道啊?
甲:那怎麼回事呢?
乙:哎,也許,這通知他給你寫錯啦!
甲:噢,這通知寫錯啦?不能!
乙:不能?
甲:不能、不能、不能!老馬已經調走啦!誰還能辦這種錯事兒啊?
乙:老馬是誰呀?
甲:咳!從前我們科里呀,有一位文書,姓馬,叫馬大哈
乙:馬大哈?怎麼叫這個名字啊?(由此句反應得知當時捧哏所代表的聽故事的觀眾確實不知道這個詞是什麼,當時確實沒有這個詞。
甲:就是馬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
乙:好嘛!這叫什麼名字呀?(此句也可例證
甲:他外號叫「馬大哈」。他是我們科里的文書,寫字的,一些通知呀,報表呀,文字材料啊,都歸他管。這馬大哈的工作不認真。
乙:是。
甲:總是遲到啊、早退呀,交假條啊,不上班。就算他上了班,也不幹正經的,坐在那兒啊,打電話,跟他對象聊天兒玩兒。
乙:哦。
(下略)

以上為引用的《買猴》相聲文本,從中可得馬大哈是一個縮略合成詞,由馬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三個詞中各取一個字組成。

P.S:這段子也算夠諷刺的......難怪馬老文革倒霉了


新疆的大盤雞,1980-1990年左右才開始出現,混搭了東北菜、川菜的風格,是一道純漢族菜。但身邊的朋友們大多認為是歷史悠久的傳統新疆民族菜肴。

大盤雞最早在沙灣出現,一開始主要的受眾群體是來往新疆各地的運輸卡車司機。

沙灣隸屬塔城,緊貼石河子,是西北線通往烏魯木齊必經之路。大盤雞一問世,立刻秒殺其他各類餐飲聚集品種。 一是闖出了牛羊肉的藍海,二是十分符合客戶職業定位——到過新疆的應該知道新疆人民對羊肉新鮮度的追求,早上殺的羊,路上事故擁堵,幾百個司機都夜裡兩點才集中趕到,老闆上不新鮮羊肉還是殺個新羊? 大盤雞就不同了,平日里任你逍遙任你飛,但不管司機啥時候到,追跑得最慢的開殺,休息一小時不到菜就上桌,還有比這更適合大車司機的么?


我說一個
我大河南的「傳統」美食燴面!

50年代鄭州有一位回民廚師,特別喜歡吃麵食。因為其工作性質,吃飯經常錯過飯點兒,有次下班後為了早點兒吃上飯,就把媳婦兒準備蒸饅頭用的發麵揪下來一點兒擦了點兒油(為防粘鍋)拽成長條放進鍋里,加上鹽、蔥等去煮。這位師傅發現重新燴過的面很好吃,就潛心研究,在裡面放些鹽、鹼,使之更筋,做出的面別有一番風味,後來就成了風靡一時的風味美食。
河南的第一家燴麵館是1967年老鄉親飯店改建的合記燴麵館。
由於味道鮮美,口齒留香,並且十分符合河南人的飲食口味,燴面迅速風靡河南各地,並且根據用料以及各地市不同口味,發展出了:
三鮮燴面(蕭記):

中藥滋補燴面(白記、裕豐源):

炒燴面:

鞏義米河會面:

尉氏燴面:

方城燴面:

原陽燴面:

葉縣熗鍋燴面:

浚縣炒鹵燴面:

…………

…………
………
……

甚至還有速食麵一樣的方便燴面!

(說實話,難吃的要死……)

至於百度百科給的燴面發源,純屬扯淡:

相傳唐太宗李世民在登基前的一個隆冬雪天,患寒病落難於一回民農院。回民母子心地善良,
將家養的角似鹿非鹿、頭似馬非馬、身似羊非羊、蹄似牛非牛的四不像(亦稱麋鹿)屠宰燉湯,又和面想做麵條為李世民解餓。但追敵逼迫,情形緊急,老婦人草草
將麵糰拉扯後直接下入湯鍋,煮熟後端給李世民。李世民吃得滿身冒汗、暖流涌身,不覺精神大振,寒疾痊癒。於是策馬謝別。
  李世民即位後,整日山珍海味倒覺不出什麼滋味,就想起吃過的回民母子做的面,想到他們的救命之恩,便派人尋訪回民母子,以厚加賞賜。還真是不負有心人,終於找到了那母子。太宗又命御廚向老人拜師學藝。從此,唐宮庭御膳譜上就多了這救命之面——麒麟面。

唐太宗那會兒有毛的回民……那會兒他們的穆聖穆罕默德還在麥加「受迫害」呢……
麋鹿這種動物也從未在中原地帶生活過……

為了所謂文化內涵,這幫人也真夠拼的……
話說美食界出鏡率最高的人乾隆,你那麼瘦,對得起你吃的那麼多東西嗎!!!


(圖片均來源於網路,侵刪)


七夕情人節!
近幾年七夕節被包上了「情人節」的外衣,大受年輕人的追捧,還美其名曰這是「中國傳統情人節」。
但在古代"七夕"和情人節一點都不沾邊呀!
但在古代"七夕"和情人節一點都不沾邊呀!
但在古代"七夕"和情人節一點都不沾邊呀!
(重要話說三遍)

在古代「七夕節」又叫「乞巧節」——在這一天晚上,少女們聚集在一起開個PARTY,聊聊八卦,然後一起向織女祈禱,希望保佑自己心靈手巧。《孔雀東南飛》中寫到:「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這裡的「初七」指的就是七夕的少女狂歡節。注意,整個節日活動只有女的,沒有男的,更沒有愛情元素。所以我覺得古代七夕節更類似現在的"三八婦女節"或者「女版五一勞動節」,甚至「拉拉節」都可以。

那麼中國哪個傳統節目更類似情人節呢?——答:元宵節!
古代少女們平常是不允許隨便出門的,但元宵節這天晚上可以出門遊玩,因此元宵夜就成了少女們和情郎約會的絕佳時刻。歐陽修的《生查子》寫到:"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辛棄疾的《青玉案》寫到:「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描寫的都是元宵節晚上情人約炮,不對,情人約會的浪漫場景。大家可以腦補一下,古代元宵節晚上「悅來客棧」人滿為患的情景。

與「元宵節」類似的節日,還有農曆三月三,即「上巳節」,節日風俗是郊外春遊。每到一天,憋了一冬天的少女們終於可以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出門了。杜甫《麗人行》寫到:「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美女們一出門,宅男也出動了。大家可以再腦補一下,在古代三月三這天,一邊是宅男們在狂喊:「妹子,留個微信唄」。一邊是美女們在說:「蜀黍,不約,我們不約!」

總之,在古代凡少女可以出門的節日,都有點「情人節」的影子,惟獨現在倍受熱捧的「七夕節」沒有情人節的影子。本身這個節日寓意都不好,牛郎織女被活生生拆散,每年只見一次面,這那裡是情人節,簡直是怨婦節。以後誰要是再把七夕節當情人節過,你就詛咒他每年只開一次房,看他能不能受得了。如今的少男少女們,除了「清明節」,都TM能給過成情人節呀!

有句歌詞唱得好:「愛對了人,情人節每天都過。」其實男的想開房隨都就可以開,女的想要禮物就直接要,但不要套著「傳統」的外衣好嗎?近幾年竟然還有中國人把陽曆七月七,即七七事變紀念日,當成「七夕情人節」來過。這已經不是無知,而是腦殘了。


伴娘。
傳統中國婚俗是沒有伴娘的,真正的傳統女儐相叫做「送女客」,要求必須是女性,必須結過婚,必須有孩子,寡婦不行,再嫁的不行,父母不在的不行。必須是全福之人最好。
而且,以中國古代傳統習俗之保守,怎麼可能拿一個女性在大庭廣眾之下被人調戲非禮?!
而如今很多地方,尤其是一些地區,借鬧伴娘的機會來猥褻女性,並且還厚顏無恥的稱之為傳統,實在是不要B臉。傳統你妹!
中國傳統沒有這種鬧伴娘的行為。都是現代的一些渣滓為了給自己的猥瑣行為帶上合理的帽子而自己弄的,卑劣!


想到了熱乾麵,有次我在一湖北群里提到熱乾麵是我的鄉愁時,突然冒出了一個哥們表示贊同後,給我講了一段關於曹操和熱乾麵的典故。。。雷的我不要不要的。。。

因為熱乾麵是源於三十年代初期漢口長堤街賣湯麵的蔡明偉。


蔡明偉是黃陂蔡榨人,他的湯麵做得非常受歡迎,客人經常排隊要等很長時間才能買到,很多客人等不及走掉了,蔡明偉做生意很會動腦筋。為了加快出貨量,通過反覆試驗,他終於摸索出一套「撣面」的工藝———就是先把面煮七八成熟,然後快速降溫並均勻抹上油,這樣賣面時,出貨量就快了。


有一次蔡明偉在長堤街看到一家麻油作坊,看見他們從芝麻中提取麻油後,芝麻醬閑棄在一邊,香氣撲鼻,他靈機一動;何不將芝麻醬加進面里試一下呢?於是蔡明偉向麻油作坊老闆購買了些許芝麻醬回家。同樣經過多次反覆試驗,他覺得滿意了,身邊的人都說好吃,這時候他才信心滿滿推出他的新產品上街叫賣。


熱乾麵----這個武漢人民最愛的小吃就這樣誕生了。蔡明偉給這個面起了個名叫「麻醬麵」直到1950年工商登記時才正式叫「熱乾麵」,所以也算49年以後,(不算離題!不算離題!不算離題!厚顏的話要說三遍)。

熱乾麵是武漢人過早(武漢人將吃早餐叫做「過早」)的首選小吃,武漢人對它的感情都濃進血液里了。就算從外地來過武漢的人,他們再次想起武漢,多半是因為想起了武漢的熱乾麵。正如我前面所說的熱乾麵對在武漢呆過一段時間的朋友來說,它不再僅是一種小吃,更是一種情懷。而對我們這些湖北人來說,則是鄉愁。未食而鄉情濃濃,食之則香氣噴噴。儘管美味,但是身處外地的朋友並無法享受到這份福氣,因為它只能現做現吃。


熱乾麵雖然年輕,卻在由中國商務部、中國飯店協會等舉辦的中國飯店文化節暨首屆中國麵條文化節上評出中國十大麵條裡面位居首位,每個漂泊在外的湖北人,內心深處都有一碗熱乾麵。我在多地流轉多年,一直沒吃到讓我想起家鄉的熱乾麵。其實也不能怪人家,就算是武漢本地每家的熱乾麵都有自己的風味,有自己培養多年的擁簇,就算是熱乾麵的創始人,蔡林記也不敢說自己家的熱乾麵最好吃。而做法上,百科裡介紹就有七種,材料更是講究。


除了熱乾麵之外,還有一個也只有六十多年歷史的神級小吃不得不提,那就是豆皮!

熱乾麵不管外面做得正不正宗,好不好吃,至少是有一個盼頭。

熱乾麵不管外面做得正不正宗,好不好吃,至少是有一個盼頭。

而豆皮我還真沒看哪有。。。。

豆皮是將綠豆、大米混合磨漿,在鍋里攤成薄皮,內包煮熟的糯米、肉丁、鮮蛋、鮮蝦仁等餡料,用油煎制而成。其皮金黃髮亮,入口酥鬆嫩香。

豆皮也是武漢人「過早」的主要食品之一,也是武漢民間極具特色的傳統小吃。其形方而薄,色金而黃,味香而醉,最初是武漢人逢年過節時特製的節日佳肴,後來成為尋常早點。


而武漢豆皮又以老通城的三鮮豆皮歷史最為悠久,也最負盛名。「老通城」是一家酒樓的名字,創建於1931年,位於漢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後以經營三鮮豆皮聞名,素有「豆皮大王」之譽!


1958年,毛澤東兩次親臨「老通城」,在品嘗了「三鮮豆皮」後說:「豆皮是湖北的風味,要保持下去」,「你們為湖北創造了名小吃,人民感謝你們。」(。。。。。。。)接著光臨過「老通城」的名人是: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董必武、李先念及外國元首金日成、西哈努克等等


似乎說得有些多了,都怪我,興奮起來就收不住了。。。。

似乎說得有些多了,都怪我,興奮起來就收不住了。。。。
最後稍帶一下,同時期還誕生了一種叫做歡喜坨的早點。。。。
我知道你們看不懂啥東西。。。。看不懂就算了。。。到這了


白酒文化。
中國有源遠流長的酒文化,但是古時的酒,和今日的酒,完全是兩回事,甚至古時候的白酒,和今天的白酒,有時說的也不是一回事。
魏晉時曹操有詩云:「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這裡的杜康,和今日的河南杜康酒毫無關係。
唐代杜牧有詩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裡的杏花村酒,和今日的山西汾酒也毫無關係。
「唐時宮廷酒,盛世劍南春」,這句廣告語我們聽得多了,然而這唐時的劍南春,和今日的劍南春,同樣沒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古時候的中國酒,主流是發酵酒,大多數指的都是黃酒,度數在20度以下,也就比啤酒的度數高一些,所以才會有李白斗酒詩百篇、武松三碗不過崗。
——如果真像他們那樣喝白酒,早就酒精中毒死了。

今日我們說的白酒,在古時叫燒酒,據說是元時蒙古軍隊征戰阿拉伯帶回來的技術,比傳統發酵酒多了一道蒸餾工藝,可以將酒精度提升到50度以上。因此明時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人甑,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
燒酒在中國的第一次出現,據考證是在四川瀘州——
「公元1243年,蒙古軍隊和南宋沿重慶、瀘州一線展開攻防戰,這場本以為會很快的戰爭,形成了對峙狀態,時間長達36年,直到1279年重慶陷落後才告結束。長期的軍事對峙,對當地經濟生產破壞巨大,但軍事需要,也使某些種類的經濟畸形發展,包括稅率較高的酒類消費——而駐軍本身就是酒類產品的巨大消費市場。蒙古軍隊帶來的阿拉伯工匠與當地工匠開始了技術交流與融合。蒸餾工藝與中國傳統的曲葯釀酒技術在川南瀘州發生碰撞並結合了起來——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宋蒙四川戰事結束45年之後,瀘州釀酒師郭懷玉釀造出了具有現代白酒特徵的大麴酒,自此中國蒸餾酒正式登上了歷史的舞台」

雖然早在元代就已經出現,但其實燒酒這一事物,長久以來都只是西南地區的支流文化,未曾登上過大雅之堂。一直到清朝,中國酒文化的主體,仍然是黃酒,比如花雕酒、女兒紅、狀元紅、竹葉青,都是當年享有盛名的黃酒。
明清時的酒文化競爭,主要發生在南酒和北酒之間。
所謂北酒,指的是北派黃酒的代表——滄酒,這種酒產於河北滄州,從宋代興起,到清朝乾隆年間,風行了八百年。那時候,滄酒在整個中國的酒業中居於支配地位,上至宮廷貴族,下至販夫走卒,燕趙豪俠,梁山英雄,喝的應該都是滄酒,可以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國酒」。
然而時至今日,已經沒有幾個人還記得河北「滄酒」的盛名了,甚至連釀造工藝都已經失傳。
這真的是挺悲哀的一件事情。黃酒和白酒,就味道而言,前者溫和醇厚,後者辛辣刺激,就現代人的飲食習慣來說,無疑前者更加健康,也更符合中華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但今天,作為傳統國酒的代表,滄酒已經湮沒無聞。

當然,直到清朝,即使滄酒已經沒落,白酒也還沒有說話的份。
擊敗北酒的,只是另一種黃酒——興起於紹興的南酒。近代紹興黃酒的歷史並不長,進入清朝後才得以迅速擴張,並取代了北酒的地位。南酒得以繁榮,主要在於革新了釀造工藝,品質更加統一,沒那麼容易變質。說到底,發酵酒的酒精含量都不高,在南方酷暑天氣下是容易變質的,在長途運輸中也容易變味。於是在南方經得住品質考驗的南酒,逐漸就流行起來,蓋過了北酒的風頭。
燒酒,也就是今天的白酒,直到清末年間才開始在下層民間流行開來。流行的原因,據考證,主要是清末民國期間,戰爭日漸頻繁,人們喝不起黃酒了。黃酒需要用糧食釀造,戰爭期間,飯都吃不飽了,哪裡還有餘糧來釀酒,所以價格貴的一般老百姓只有咽口水的份。
白酒呢,原料用的是口感差,不宜食用的高粱,便宜的很,大眾都喝得起。白酒的酒精度數也高,一來容易保存,二來喝幾杯就醉了,消耗量比黃酒少得多,於是成了屌絲階層的最愛。總之,這一切都是基於經濟性的考慮,尤其是在鴉片戰爭之後,民生凋敝,太平天國叛亂,辛亥革命,軍閥內戰,抗日戰爭,上百年間打個沒完沒了,讓黃酒徹底成了奢侈品,白酒在底層民間的影響力迅速擴張。
不過,對於白酒的這種性價比優勢,一般喝得起黃酒的上流階層是看不上的,《清詩鐸》中有「黃酒價貴買論升,白酒價賤買論斗」的詩句,大概的意思就是有錢人喝黃酒,窮逼喝白酒,那是社會階層的判定標誌之一,這和今日「國酒」的地位真是判若雲泥。

白酒能夠最終攻陷上流社會,得益於抗日戰爭。
本來,國民政府的高層,比如蔣介石等,大多是江浙人士,追捧的自然是紹興的黃酒。然而江南的淪陷,使得黃酒主產地被毀,1937年遷都重慶之後,更加想喝也喝不到正宗的黃酒了。怎麼辦呢?這時候四川的白酒終於近水樓台,名正言順的登上了國宴的餐桌上。
當然,這還不是最重要的,畢竟國民政府也沒幾天好日子了。
真正具有決定性影響力的,是紅軍長征二萬五千里,其中一大半的時間都耗在貴州、四川一帶。遵義會議奠定了毛主席神一樣的地位,而茅台鎮就在遵義地區。紅軍長老們觥籌交錯之間,喝的只能是白酒,這種革命情誼和鮮血鑄就的珍貴回憶,自然少不了茅台的一份子。總之,無論多少年之後,即使戰爭已經結束,山珍野味可以盡享,毛和周對茅台的情結卻一直濃的化不開。1949年之後,每逢國宴,茅台必定擺在最顯眼的位置。
上行下效,自此白酒成了中華源遠流長的國粹文化,而曾經的國粹,已經少有人問津。


給我大東北的「烤冷麵」佔個座。烤冷麵發明於至晚21世紀初、至早20世紀最後5年,反正就是幾年前的產物,比在座的大多數人都年輕,起源於黑龍江密山某中學後門煎餅攤子師傅的創造,之後迅速風靡東北,現在據說全國都有了。不過就在這短短几年裡,這款地道的東北小吃就已經在長春街頭被冠以「正宗韓國烤冷麵」的名頭,這還是與黑龍江一衣帶水的吉林省,還是發明不到20年,就已經淵源盡失,無法考鏡源流、辨章學術。鬼知道百年後烤冷麵會不會變成某高麗王子的發明,或者李氏朝鮮的傳統小吃,或者明朝守邊將士的乾糧,或者乾隆吃了讚不絕口.....這都是不無可能的。所以,我給年輕的烤冷麵佔個座。
網圖,侵刪,廣刪。


「一家三口」


看到相反的觀點:中國的勸酒文化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 霍真布魯茲老爺的回答
@霍真布魯茲老爺 舉例說明祝酒勸酒是的確是自古就有。不過我覺得這和古代醫學與現代醫學的區別一樣,現代勸酒和古代勸酒完全不同了。

例如武林斗酒一般的酒席,雙方鬥智斗勇,樂在其中,這應該是古代沒有的:
在酒桌上遭人惡意灌酒怎麼辦? - 知乎用戶的回答

這位前輩當時是科長,一行三人出差到外省,當地的兄弟單位設宴招待。對方以單位老總領頭,科長、骨幹共七八人。一入席就扛來幾箱白酒,七八個人輪流敬。前輩一看這架勢,就知道對方來者不善,立意要把三人灌倒。

其實這次公幹並不涉及兄弟單位,雙方並無所求。只是同一國企系統下不同省份的兄弟單位,如同武林門派,面子比性命還重要。這桌酒席上被灌倒了,是沒啥損失,
只不過「江湖」上又多了一條「xx單位比xx單位差遠了」的笑談;將來真的要和對方談正事的時候,再次酒宴的時候,自己的底氣莫名其妙的就會弱了一點點。

————————————————原回答——————————————
作為在北方生活過的酒量不大的成年男子,對勸酒文化深惡痛絕。常有長輩教育我,這就是北方文化,就是老祖宗五千年的酒文化,不適應也得適應。

開始無論再痛恨酒桌,我對長輩們的這句 「這就是老祖宗五千年的酒文化」 還是不懷疑的。不過後來一些與之相悖的信息讓我開始懷疑這個觀點。中國酒席是有很長歷史,但是勸酒灌酒,乃至「不喝這杯就是看不起我」這樣的勸酒詞在中國北方的盛行,可能歷史非常短,很可能是解放後才有的現象。

在解放前,老百姓大都生活水平低下,高濃度酒是奢侈品,是大家爭搶著要喝的,而主人根本沒有太多高濃度酒給眾人喝,一般都是兌水,而且兌的幾乎沒有酒味才罷手:「千杯不醉」這個詞在那時不是形容酒量大,而是形容酒兌水多。

二哥高聲答應:「全齊嘍!」
所謂「全齊嘍」者,就是腌疙疸纓兒炒大蠶豆與肉皮炸辣醬都已炒好,酒也對好了水,千杯不醉。「酒席」雖然如此簡單,入席的禮讓卻絲毫未打折扣:「您請上坐!」
「那可不敢當!不敢當!」「您要不那麼坐,別人就沒法兒坐了!」直到二哥發出呼籲:「快坐吧,菜都涼啦!」大家才恭敬不如從命地坐下。————————————老舍《正紅旗下》

當然我們也要考慮上層社會的情況,上層社會不用考慮經濟因素,酒本身是管夠的。但是封建王朝時期的上流社會都是讀孔孟之書的,喝酒要吟詩作對,並且喝的酒也以低度數的黃酒為主( 此處是我在知乎上某答案看到的,我本人不是歷史專業,無法考證這種說法) 。現在酒桌上那種惡俗的勸酒和酒桌壯烈犧牲的事情,並不是封建王朝時期流傳下來的。我在《紅樓夢》《水滸傳》等小說也沒有見到過以把人灌醉的為樂的勸酒文化,無論是上流社會還是基層百姓。

我在知乎上看過一個觀點,說現在的北方勸酒文化來源於軍隊,軍人對高濃度白酒的喜愛以及兄弟情誼一口悶的文化都在現代酒桌上展現出來。解放後,地方公務員系統基本上是由軍隊的黨員幹部同志們建立的,很可能也把軍隊酒文化帶入了新中國的公務員系統和事業單位系統。

總結:現在酒桌上不限量供應的不兌水的白酒是最近幾十年中國富有後的產物,而勸酒文化(不是酒文化,專指現在的勸酒惡俗)應該也是解放後產生的。

現代勸酒文化,鬧伴娘,「三斤三兩」巨額彩禮,可能都沒有太久的歷史,都是改革開放後人們物質上富有,精神上貧窮的產物。

本文沒有參考文獻,是未經考證的觀點,希望有專業人士證明或者證偽本文觀點。

PS. 我老家酒風彪悍,開車來並不能算不喝酒的理由,明天有要事不是不喝酒的理由,脂肪肝高血壓胃穿孔不是不喝酒的理由,感冒發燒這種借口提都不要提。唯一可以讓酒友們諒解的,是剛從醫院搶救過來沒多久,基本被判死緩的人,而且還要讓在座的人都知道你確實剛從鬼門關逛了一圈。

PS. 現代北方某些地區的巨額彩禮的名稱解釋。
三斤三兩:百元大鈔三斤三兩,約合人民幣15萬元。
一動不動,萬紫千紅一片綠:【一動】是指汽車;【不動】是不動產房子;【萬紫千紅一片綠】五元鈔票一萬張,百元鈔票一千張,五十元鈔票一張。



公司邊上有家小店賣麻辣串串鍋,中午兼營麻辣燙,牆上貼的典故是麻辣串串鍋是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時候發明的,我就問老闆辣椒不是明朝才傳入我國的嘛,老闆看了我一眼沒理我


《神筆馬良》由我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洪汛濤於20世紀50年代創作。


隨便說說,」你「字的用法。

「您」字原是北京方言,現在的用法,就是49年後才開始蔓延開來的。

早幾年曾有個新聞,說是某大學老師對其學生給其寫郵件還是打招呼什麼的時候,不用「您」字直接用「你」字而大表憤怒,遂公開發文,要求其學生對其稱呼必須用」您「字,否則不予溝通交流云云。細節記憶不太清楚了,此為新聞大致內容。

當時我頗不以為然:這老師學識不足。

」您「字的起源,現在學說不一,有說此字本非漢語,為北方阿爾泰語系游牧民族南下和漢語雜交而來的。實際上在史料文獻里,這個字最早也確實出現於金元俚曲、雜劇中,而不見於其他地方。到了明辭書,則指此字為「俗你字」,也就是說,這字並無尊稱敬語含義在內,至少在萬曆時期,依然是「你」字的俗字而已,也就是口語字。

另外說句,明代「你」字的複數,是用「每」字,洪武永樂的諭帖里出現很頻繁,「你每」」你每「什麼的……現在讀起來和你妹同音……我要不要匿一下……

到了本朝開國後,王力先生曾專門講過此字用法,明確說這個字是北京一帶方言。在另外一些研究文獻里,有意見將其更詳細地歸為北京、廊坊一帶方言的。

所以,「您」字是北京等一帶方言,在其他絕大多數地區是沒有這個字和這樣的用法的。在南方絕大部分地區的方言和語言體系里,自然也不會有這個字及其用法,甚至都不會有這個發音。南方地區用敬語,大都以稱呼輩分、身份、職業等來體現,因為很少有第二人稱敬語存在,第二人稱大多就只一個」你「字。

就以上海為例吧。解放前,上海灘稱呼來往,欲要尊稱,對男性則多稱某先生,女性則是喊太太、小姐。解放後,這些稱呼一夜之間被打上了所謂的」資產階級「和」舊社會「標記,因政治正確而一概廢棄禁用,一概統稱」同志「,於是也就連帶著喪失了日常生活常用的敬語尊稱,導致往來招呼的普適人稱敬語,實際上處於無詞可用的境況。

可即便是這樣,」您「字也沒能在上海被運用起來。一是因為原本就沒這個字和這種用法,二是發音嚴重成問題,上海話里的NI和NIN,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字,代表完全不同的兩種意思……讓上海人張嘴稱NIN,鬼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意思……所以都直接改用職業和身份、輩分做尊稱敬語。

這種情況,其實在南方非常普遍,迄今為止,南方用這個字的地方依然寥寥無幾,別說口語了。大多都是因為原本沒這個字,發這音就成了在說其他字,所以實際上就是完全不能用。

總之,這字原本只是北京方言而已。王力先生在說」您們「用法的時候,說」中國幾千年來沒有『您們』,不見得就是沒有禮貌「,」對父母也不必說『您二位』,可以說『爸爸媽媽』。再者,就叫『你們』也不是沒有禮貌。叫『你們』也未嘗不可。

所以呢,學生想尊稱老師,用」某老師「」某先生「是最直接的,以身份尊稱。不用」您「字直接用」你「字,一樣也不是沒禮貌。這老師的憤怒,既沒道理,也不成立。強迫其學生必須用」您「字,更是不通。

王力先生在談寫信的兩篇文中,對如何寫稱呼也很是說道了一番。

我引王力先生寫此字的兩段文字,結束這答吧。

另外,推薦大家不妨花些須時間,讀下王力先生的這兩篇文字,相信一定有收益的。宗師造詣,往往於細節處磅礴而來:

【舊文重拾】王力:談談寫信

王力:談談寫信

近來某些人的來信常常出現「您們」這個詞,甚至在某會議給中央領導的致敬電中也用「您們」這個詞。其實現代漢語里這個詞並不存在。「您」字,北京話念nin(揚聲),是「你」的尊稱。這個「您」並沒有複數,北京人從來不說「您們」(nin men)。因此,普通話也不應該有「您們」(可以說出「您兩位」「您三位」等)。最近某雜誌刊登呂叔湘先生的一封信,編輯部把信中的「你們」擅改為「您們」。呂叔湘先生寫信批評了編輯部。他說:「我從來不說『您們』!」我們寫信時,應該注意避免這一個語法錯誤。


王力:和青年同志們談寫信
第五件事是口語里沒有的詞語不要寫在書信里。我在《談談寫信》里舉「您們」為例。口語里不說「您們」(nin
men),書信里也就不該寫「您們」。關於這件事,我受到很多的攻擊。有人寫文章和我辯論,說「您們」是不應該反對的。昨天我還收到一篇短文,說「您們」是新生事物,叫我不要槍斃它。我一向主張言文一致,所以我反對寫「您們」。但是我並沒有權力槍斃它。「您」(nin)是封建社會的產物,只在北京一帶流行;從前還有個「怹」(tan)字,現在不用了。但是,口語里並沒有「您們」和「怹們」。那也不要緊。中國幾千年來沒有「您們」,不見得就是沒有禮貌。剛才說的那位同志和我辯論的文章很有分量。他說最近話劇《丹心譜》里用過「您們」。我說,《丹心譜》作者寫「您們」是他的自由,但是演員在舞台上說ninmen則是不妥當的,因為口語里沒有的東西,說出來不真實。這個問題不很重要。既然許多人反對,那就各行其是吧。寫到這裡,我查了一查《現代漢語詞典》,詞典里只收「你們」,不收「您們」,那是對的。不寫「您們」,那麼,要寫尊稱的時候,該怎麼辦呢?舊版《現代漢語詞典(試用本)》說:「注意:複數不說『您們』,只說『您二位』『您幾位』。」有人批駁說:「如果有360個人,難道要說『您360位』嗎?」我認為,舊時說「諸位」,現在說「同志們」不就可以代替「您們」了嗎?對父母也不必說「您二位」,可以說「爸爸媽媽」。再者,就叫「你們」也不是沒有禮貌。叫「你們」也未嘗不可。


肥牛火鍋。

都是拽什麼源自清代,什麼乾隆爺的。更有甚者,篡改了百度百科,愣說這玩意兒起源於60年代的美國,fat cow ? WTF !

其實是廊坊與京津中間飛地的大廠的一肉聯廠員工發明出的。

過去國人吃牛肉相對較少,大廠的牛肉一般供給給駐京的外國大使館。

但牛腹肉剩下了,很多。反正剩著也是剩著,廠子里就有人把這地兒肉切成薄薄的肉片,自己涮著吃。味兒也倒湊合

結果居然在90年代給包裝起來了。

所以趙麗蓉老師,在那個年代才演《如此包裝》這部小品~跑題了,咳咳


這是中國六次人口普查的男女性別比, 不是很多人喜歡拿來說事的出生性別比。

建國初的第一次人口普查,是歷次人口普查中「男多女少」最嚴重的一次,高達107.56。

歷史分析認為,道光年間,我國的男女性別比高達115,接近近年來由於人工性別干預造成的新生兒性別比。建國初「男多女少」是長年的戰爭消滅了大量男性,才沒有道光年間那麼難看。

男多女少的局面是怎麼形成的?小農經濟破產,人們資源不足,在沒有絕育條件的情況下養不起所有的孩子,於是廣泛存在殺嬰。兒子不能殺,沒了兒子就沒人養老送終,家裡沒有兒子就沒有實力跟鄰居競爭生存資源,會被全村欺負,實現絕戶。被殺掉的嬰兒以女嬰為主。

所以說,「女兒地里埋」是1949年以前就存在的文化傳統,沒有計生和B超,照樣有存在的土壤。倒是進入了新中國,有餘糧養孩子了,生男生女都一樣。直到後來農村的秩序組織瓦解,同時規定分地只分兒子……再次「沒有兒子就沒有生存權」,對離開小農社會沒有自信的窮人必須生兒子,甚至因為叢林化的環境必須像軍備競賽一樣多生兒子。

那麼1949年以後才存在,卻被人當做傳統事物的是什麼呢?

是男人不能打光棍,必須娶媳婦。

本身,因為「女兒地里埋」,必然導致「兒媳地里埋」。

舊社會一夫多妻,成功男士可以佔有許多女性,小老婆和丫環是可以賣來賣去的私有財產,很少會像潘金蓮女士那樣便宜給沒本事娶妻的武大郎先生。同時,封建禮教禁止寡婦改嫁,這些因素都導致沒老婆的男人有很多。

在小農經濟破產、社會矛盾比較突出的窮逼先進省,有些男人淪為垃圾人口,沒有資格留下後代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就不說是山東與河北交界地帶了,據當地的地方志記載,當時的地主老財針對流民、土匪較多的情況,收留精壯光棍,給他們一天兩餐的伙食,訓練他們舉石鎖、看家護院,但是禁止他們接近村裡的女眷,以免污染村裡的Y染色體。光棍們活到沒能力給地主當打手的歲數,就自生自滅了,人們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

光棍必須娶老婆,是解放後的產物。土改跟新中國頒布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正好同期進行,分了地主的錢和地,順手解放丫環和小老婆,就近找個老實的貧下中農配了。

你們這些無能的單身狗憑什麼要娶老婆,憑什麼要過上美好的家庭生活,為什麼沒有本事還不能安安靜靜的死掉,落得白茫茫一片真乾淨?就是因為解放了。

馬督公在評論區里指出:不解放,其中的很多人根本不會出生。貧民的位置是由地主富戶的遠親佔據的,窮人絕戶概率非常高,讓出窮人的位置給生育率存活率更高的上層社會旁支。


茶藝表演。現在能看到的茶藝表演,基本都是扯淡,歷史上難以考察。70年代的台灣人發明,半原創攢了一套十幾道工序的矯揉造作的姿勢與說辭。後來傳到大陸,經過近三十年的瞎編亂造就成了現在這幅模樣。轉引王力的話:
今日盛行於中國的所謂「茶道」、「茶文化」,所謂「勤和簡凈」的茶道思想,以及諸多扭捏作態,全是近三十年來好事者向壁捏造故弄玄虛的胡扯。所謂茶文化的研究,自然更是瞎掰居多。還有更荒誕的所謂「漚」了若干年的一個普洱茶餅子價逾百萬的宣傳,則簡直形同欺詐。這正是所謂器之不存,道亦不復。
這文化的唯一功用就是讓賣茶葉的發家致富了。
補充一幅圖:

也難為孩子們了,熱水壺舉這麼高也不怕燙著。。大概不是熱水吧。。

也難為孩子們了,熱水壺舉這麼高也不怕燙著。。大概不是熱水吧。。

為了讓這個「茶藝表演」更加生動,我百度了一個網上最最常見的茶藝表演的解說詞,其中什麼「鳳凰點頭」「高山流水「」鯉魚翻身」。等種種說辭就不詳細說了。僅以「握杯」一項為例:

握杯:下面告訴大家一個正確的握杯方式,用食指和拇指輕握杯沿,中指輕托杯底,形成三龍護鼎,女士翹起蘭花指,寓意溫柔大方,男士則收回尾指,寓意做事有頭有尾,大權在握

可以自行腦補這樣的畫面


———————————————————————————————————————————

一年後,閑著沒事,隨便補充兩句。
不知道是哪位大v點了,最近這留言突然漸多。正好在另外一個茶文化的問題下,隨便回答了兩句。其實不光是茶,絕大多數食物的生產和消費在進入工業時代以後,和我們所想像的「傳統」幾乎大相徑庭。這些滲透到日常生活毛細的行為,細微的演變是我們大都是察覺不到的。茶是及其特殊的例子,它和日常生活關係太過緊密,且確實擁有太過悠久的歷史。不過,也正因為我們對他太過熟悉,所以一無所知。所以,這答案也才會出現公共廁所里扔雷管的驚人效果。

這種情況,不是當今中國的專利,在另外一個時間,或另外一個國家,都有先例。推薦兩本書,


講食物懷舊(culinary nostalgia),作者用的博伊姆的懷舊理論,說明上海的食物懷舊,從清末開始,直到改革開放,始終在循環往複的演進。茶藝表演,屬於典型的「修復型懷舊」。大白話是,懷什麼不重要,重表象,玩造型。


而另外一本,就是2015年出的這本書。Tea in China,副標題不打了。。。其中有一章,中國茶如何進入日本,可做參考。

或者最簡單的辦法,隨便找一個茶葉城,找一個開了十年以上的店鋪,看看人怎麼喝。順便安利一家香港老店,上環的福建茶行。

(網上扣的,侵刪)看看這幾十年的老店是怎麼喝,怎麼賣,怎麼做生意的。

(網上扣的,侵刪)看看這幾十年的老店是怎麼喝,怎麼賣,怎麼做生意的。

PS:越是宣稱鑽研茶葉文化的主,脾氣好像越大。建議喝普洱,不要加陳皮,換成巴豆,大黃,蓖麻油,敗火有奇效。


天安門那種形式的超大型大紅燈籠,其實是建國大典時候才創造的,然後現在都掛在很多仿古宅門前。


白酒的歷史和文化。

在酒桌上時常聽見有人說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說到這裡,一仰脖子幹了一杯白酒。

但是實際上,白酒這種高度酒在民國的時候並不是社會主體。

袁世凱的過年菜譜用的是花雕,萬國博覽會中國的獲獎酒里白酒亦不是主流。

在那個時候高度數的燒酒是勞動人民的最愛,由於比較烈,喝起來比較過癮,且釀造方面還沒有那麼多講究。(小作坊就能自釀)因此,在那個時候很多達官貴人並不喜歡喝白酒,遑論將白酒供上正式酒席來招待賓客,成為當下某些食客嘴裡的局子。

從客觀上講,白酒也並不適合佐餐。全世界也有喝烈性酒的,但是把烈性酒當作佐餐酒來喝,就比較少見了。

而為什麼白酒有現在的地位呢?
當時紅軍經過貴州的時候繳獲了大批的白酒,而白酒易於禦寒,雲貴高原氣候又比較濕冷,所以喝白酒就成為一種習慣。

之後嘛,喝習慣了,在新中國成立後的國宴也開始採用白酒。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白酒在官場中流行起來,自然成了應酬多常用道具。

當時也並無茅台。只是周恩來對茅台鎮的酒印象深刻,所以索性把茅台幾個大的酒廠整合起來,做成茅台酒。

電視上很多吹噓白酒的牌子多麼源遠流長也是騙人的,實際上古代大多是小作坊。

以喝酒作為一種能力的體現,也是在建國後。軍隊裡面當時和蘇聯走的比較近,感染的俄國風俗。
蘇聯大部分地區都比較冷,所以飲烈酒成癖可以理解,但中國很多地方,像江蘇、浙江、兩廣其實從自然條件上講,都不存在烈性酒盛行的土壤。

各地的敬酒風俗也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是各地人民集體智慧的產物,和風俗文化關係不大。但也不盡然,比方說,像我家鄉這裡的民風純樸,倒還沒什麼,前段時間去山東,人家招待我喝白酒,在吃飯之前連飲三杯,這就讓人哭笑不得了。

所以說喝酒這件事兒吧,我還是更喜歡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感覺。溫二三兩黃酒就好,我酒量也不行,少飲輒醉。並不喜歡飯桌上你來我往的觥籌交錯。

手機打字,先說這麼多。大家各地有什麼奇怪的酒席規矩也不妨說說看,我選幾個有趣的放在答案里。


推薦閱讀:

怎麼有效的區分和理順歷史上中國北方的各游牧民族,他們互相之間有什麼關聯?
「中國目前的經濟水平是五年前的香港,十年前的美國」的說法正確嗎?
讀史時,哪些故事讓你動容?
清朝時偌大的故宮怎麼解決取暖問題?
《西遊記》中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識?

TAG:歷史 | 調查類問題 | 傳統 | 有哪些 X | 獨立建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