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要去博物館?
任何有關博物館的,謝謝。可以個人化一些,你為什麼要去博物館? 你從博物館可以獲得什麼? 它對你的意義是什麼?你有什麼關於博物館的經歷?越細節越好。你為什麼會喜歡某一個博物館,對你與其他博物館有什麼不同嗎?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用「博物館的核心價值是什麼來回答」,姑且引用一篇《專家縱論博物館核心價值》來回答。
蘇東海曾在接受採訪時提出:「中國博物館發展的動力很足,但是我在想的一個問題是博物館在快速發展過程中不能迷失自我,還要回到『博物館是什麼』這個根本的問題,回到『什麼是博物館的核心價值』這個問題,」 倡導「在千奇百怪的博物館中,我們要尋找博物館不變的東西,尋找什麼是博物館最核心的價值」。事實上,近年對博物館核心價值問題探討者也不乏其人,但認識不盡一致,概括起來,大致有如下幾種不同的觀點。
1.文化遺產的保存、延續和交流是博物館的核心價值。
2005年,國際博協制定的《國際博協2005—2007年戰略規劃》中強調,博物館的核心價值在於對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存、延續、交流的義務,歷史使命是在社會上致力於保存、傳播和交流目前與未來世界的有形與無形、自然與文化遺產。2.文化多樣性或話語多樣性是博物館的核心價值。
國際博協主席亞歷桑德拉·庫敏斯稱,把博物館人的多樣性聯結在一起就是國際博協普遍奉行的「核心價值」。因此,核心價值實現了多樣性的統一,明確了我們的使命和願景,並確定了我們的「新責任」。博物館面臨的問題是:在不同的國家和文化社區,如何為自己的人民講述自己的遺產故事。無疑,世界各族人民都要尋找自我身份、歸屬感,想要追溯自己完整的歷史和遺產,博物館要響應人們的這種要求。博物館需要新的技能,開放和擴大我們的談話,通過採取包容性的措施,讓專家和公眾都參與進來。我們必須允許多種聲音出現,並創造機會讓多種聲音得以表達,他們呈現和宣傳遺產的任何形式都能夠得到理解。(亞歷桑德拉·庫敏斯:《21世紀博物館的核心價值與新責任》)3.博物館的核心是博物館中的收藏,是遺產,即人類生存及其環境的物證。
蘇東海認為:博物館要發揮自己的作用,實現博物館的價值與社會使命,還是要回到藏品、回到遺產這個問題。離開這個,博物館就不是博物館了。博物館談論應不應該收藏和展覽複製的東西,本身就是對博物館核心價值的一種困惑甚至背離。在他看來,博物館的核心就是博物館中的遺產,博物館的使命就是讓這些遺產的價值發揚光大。在這個前提下,才是博物館方法和技術手段等問題。博物館的方式與技術手段是圍繞博物館藏品來實現博物館的價值與社會使命的工具。(蘇東海:《關於博物館的核心價值——蘇東海先生訪談》)4. 「以人為本」應是博物館的核心價值。
馬自樹認為,博物館作為社會大眾的公共文化教育機構,既承載著歷史文化的深刻內涵,又體現著鮮明的時代精神,在其眾多的價值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對人的教育,對人的服務,人是博物館的核心,人是博物館的目的。(馬自樹:《文博余話》)5.公益性是博物館的核心價值。
李文儒認為,以公益性的核心價值為核心,深刻理解、自覺意識到任何一座博物館都是公眾共同享有的文化資產,是博物館人必須確立的基本觀念。博物館人,從領導者到普通員工,都是受國家、團體或公民委託,遵照國家、團體、公民的意願管理博物館,基本的目標是促使博物館公益性核心價值的最大化實現。博物館的核心價值必須轉化為博物館人——所有參與博物館管理與服務的人員——真正認同的核心價值和實踐目的,博物館的文化價值才能落到實處。……以博物館公益性為核心價值,以社會化、公眾化服務為目的的實踐探索和博物館學理論創新、體系構建之必要與困難並存。(李文儒:《博物館:展示歷史,更要參與歷史創造》)6.收藏與展示(教育)應該是博物館建立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取向。
甄朔南認為,對於任何博物館來說,藏品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而是立館的物質基礎。博物館人要深入研究這些物證中潛藏的多元的信息,組織展示等教育活動,準確地將不同學科的專業知識傳播給受眾,同時水乳交融地進行道德教育,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與價值觀。許多國家都把博物館比喻為「人類的良心」,因為博物館保存著集體的記憶,能用藏品和關懷人們心靈的教育活動引導觀眾學會理性思維,學會自省、包容,能自強不息做一個人格健全、視野廣闊、博古通今、促進社會發展的公民。(甄朔南:《堅守博物館的核心價值觀》)7. 博物館核心價值是指博物館利用藏品在為社會服務時所發揮的主要作用。
陳彤認為,任何情況下,博物館都要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的原則,維護社會成員的文化權益,並向他們提供無償均等的服務;堅持科學發展觀,改革創新,努力提升人性化的服務能力和水平,以優質高效、親和務實的服務活動,滿足全社會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博物館事業惠及全社會。博物館核心價值集中反映了博物館的社會性、開放性、公益性的本質特徵,並在博物館職能總體中永遠處於領先和主導地位。(陳彤:《博物館核心價值的反思與守望》)8. 促進社會變化發展是博物館的核心價值。
唐紅炬認為,2008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博物館:促進社會變化發展的力量」,從更高層次上賦予博物館的社會責任,也從一定的層面揭示了博物館的核心價值。這種「促進社會變化發展的力量」,是一個多方面的合力,但核心可能就是康有為所提出的開啟民智、富國富民、謀國遠圖的力量。(唐紅炬:《從康有為創設工業文明博物館構想談博物館的核心價值》)9.藏品保管、非正式教育、引領大眾、接觸可達和社會目的5個核心價值共同組成了博物館的核心價值體系。
谷遇春認為,博物館的核心價值主要有5個,它們是:
(1)藏品保管(Reservation) 。從博物館內部主體系統的視角看,保存珍貴的歷史資源是博物館的第一核心價值。
(2)非正式教育(Informal Edu-cation)。博物館的服務客體是社會大眾。只有通過社會大眾對博物館進行參觀,並對館內人員所講解的知識進行理解和接受,才能實現博物館存在的現實價值。因此,從博物館客體系統的角度進行分析,博物館的非正式教育是其核心價值之一。
(3)引領大眾(guardianship)。從博物館主體系統與客體系統相互銜接和溝通的共同部分進行分析,博物館應具有引領大眾的功能。在引領這一核心價值概念之中,已經拓展了收集、保存和解釋的價值內容。
(4)接觸可達(Access)。任何組織或團隊中的人員,只要其承認引領的作用,必然接受引領行為所行使的責任對象———社會。伴隨信息時代和網路數字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博物館採取數字化的方式拓展大眾的接觸層面。數字化博物館的出現也推動了接觸的可獲得性。
(5)社會目的(Society Goal)。博物館的價值功能需要更加註重回報社會,發揮其文化的優勢。因此,從整個社會環境的視角來說,實現社會目的和服務於社會是博物館的另一重要核心價值。(谷遇春:《博物館核心價值體系構建及制度保障措施探究》)10.我自己的觀點,博物館是現實社會折射出來的一個「異托邦」,其價值在於通過對館藏的闡述,達成對現實社會的延展與批判。
實習的時候翻檔案翻出這一本民國八年的小學國文課本,寥寥幾百字講了博物館的存在意義,歷史,(當時的)現狀,和反思。貼出來與諸君共勉。
我們去博物館,或許是為了學習窺探一個更大的世界,或許是為了努力放大自己在時間維度上的渺小,或許是為了欣賞美。但對於我來說,更重要的是感受作為萬物靈長的驕傲和謙卑。借用法國電影 Intouchable 裡面 Philip 被問到為什麼要喜歡藝術的時候的回答:這是我們存在過的唯一證據。
《三體》中冥王星上的地球文明博物館是一個對於博物館終極意義的有趣假設。當一切都要結束的時候,人類或許只能求助於這樣的形式來自我祭奠。樓上的回答很好地體現了國內大多數博物館觀眾以及潛在的博物館觀眾的看法與感受
我國的博物館構成很有中國特色 歷史類博物館比例畸形的多 而且落後於時代太遠
這就讓很多觀眾以為博物館是裝滿舊物的一間大屋子
英國是老牌博物館代表性國家 他們的館藏很豐富 但就博物館職能而言
德國的眾多博物館 堪稱目前世界領先水平
在那裡 博物館不是一種被動的存在
而是國民生活中富有活力的一部分
博物館是具有社會教育職能的文化單位
人們在那裡自主地獲取知識與感悟
您的問題針對的就是它這種社會教育職能
目前可以說是博物館的轉型期
從前是以 物 為中心 即藏品
現在即將來
會是 以人為中心 即觀眾
我覺得您的問題也是博物館需要轉型的原因之一
很多人參觀時不知要做什麼
一味仰慕藏品的珍奇 感嘆自己的無知
這並不是博物館的初衷
這種現狀也與我國博物館管理體制特別是用人體製造成的後果
很多從業人員依仗自己的人脈擠進來吃閑飯
還排擠科班出身的求職者 而且一些大館內部倚老賣老問題嚴重
所以 我國的觀眾其實很不幸
再說幾句不好聽的話
樓上特喜歡的那個博物館的那個展覽
以業內人士的眼光看
雖然展品確實不錯
但展覽設計的漏洞百出
說白了就是相當不專業
那麼大的展覽面積 本來是可以取得更好的展陳效果的
不過從工作上來看 一般以我國歷史為主題的全面性的展覽
是最費力不討好的策展項目 呵呵
給您推薦幾個21世紀水平的博物館
英國鐵橋博物館
美國亞利桑那號紀念館
加拿大上比沃斯博物館
德國柏林猶太人屠殺博物館
還有法國鄉下的許多生態博物館
美國911紀念館
等等
如今的博物館其實偏重於
以其獨特的建築設計(採光 自然聲效 布局 ......)
配合一定的展品
來營造一種氛圍
「感化」前來參觀的觀眾
完全不同老式刻板的靜態展覽
我站在一個知識管理者的角度來談談博物館。
首先,我的習慣,每去一地,如果有可能,必去博物館,有的博物館,會反覆去,比如杭州博物館,我總共去過三次,還覺得不夠。嚴格來說,博物館,沒有結束。一是裡面的藏品,二是在不同時間去,可能會遇上不同的活動,比如春節期間的新加坡亞洲文化博物館,會有很多表演。
我為什麼要去博物館,以及,我為什麼鼓勵別人去博物館?
1、博物館是對歷史和知識的系統整理、直觀呈現。
可以這麼說,我們接觸的民間故事、傳說、書籍等,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碎片化知識,博物館,通常來說是按歷史縱線進行整理,在各個時期的不同文化、史跡、文物,典型、有代表性,可以體現時代特徵、當地特色。各種實物相比書本上的文字,予人的印象更加深刻,站在河南博物院的金縷玉衣前,和在書本里看到的金縷玉衣圖片及文字描述,那種震撼,肯定不同。置身西安博物館,以及我大山東博物館,看到的展品,會發現,和南京博物館、深圳博物館,有同、有異。為什麼同?為什麼異?這背後,有太多的東西要思考。
思考?對了!要的就是你的思考。如果進博物館只是看熱鬧,當然也是無不可的,但是,如果願意在熱鬧的背後,研究一些門道,恭喜你,你將因此而不同。你知道蘇州博物館的建築由來嗎?當你到達台北故宮博物館,你有沒有從內心深入掀起複雜的情感?你是否了解,那些文物,二十年的顛沛流離?它們如何從北京故宮,輾轉上海、南京,再到四川等地,又轉運到台灣,那樣的超級工程,在戰亂年間如何做到?如果你是項目經理,你是否考慮到背後的項目管理?
這是多麼好的學習機會啊!而且,很多時候都是免費的啊!
2、博物館裡盛納著文化的血脈。
很多說自己熱愛文化的人,其實不了解何謂文化,很多人認為文藝范兒就是穿上民國長衫。在博物館裡盛放的,那些價值連城的器物、書畫,其實,在當初,可能不過是普通人家所用(當然,以四爺他們那類大戶人家居多),那些文字、圖、銘刻……其實都是文化的載體。當然,很遺憾,現在,大部分都在博物館裡,靜靜地被展覽著。
我覺得現在所有的博物館做的都不夠好,怎麼可以僅僅只是標註名稱和年代呢?不,應該有很多的故事,即使一個小小銘牌盛不下,還可以藉助二維碼。它們其實是有生命的好嗎?它們的生命,長過我們,我們會化為飛灰,一如我們的祖先,然而它們穿越千年萬年,它們恆在,一代一代人看過、賞過,它們其實會說話,只是,它們沒有被允許和給出這樣的機會。
當你的眼光靜靜地掠過,你其實應該看得見血與火與水的歷史流過,文化的長河。
3、博物館是提升你品位的地方。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意義。畢竟,並非人人都是收藏家,很多東西,普通人都買不起,不能把雞缸杯擺家裡,起碼還有機會在博物館裡看看。就象腹有詩書氣自華一樣,一個人看多了博物館,會培養出出眾的品位。
品位這東西能當飯吃么?
的確不能。
不過,它也許能夠幫助一個人達致從容、安靜的境界,能夠讓你領略藝術之美,而擁有自己的小宇宙。
當然你做為一個有品位的人是不會做出「丁錦昊到此一游」這樣的事的。博物館可以熏陶你的氣質,讓男士溫潤如玉,女子嫻雅從容,而且,這是真正發自骨子裡的氣質,並非手腕上套一隻銀鐲就可以偽裝的民國范兒——安妮寶貝的粉看到這裡請盡情罵我好了。
一個人,看多了好東西,才能夠不被次好的、不好的蒙蔽。畢竟,你要是見過了趙佶同學畫的《芙蓉錦雞圖》,就不會被路邊書畫店裡的拙劣作品所迷惑,雖然是在博物館裡見過的,也是親眼目睹,所以還會減少你受騙的機率。全世界都知道中國騙子多,文物首飾造假就更多了,走一走深圳文博會,一年不如一年,各種看上去似是而非的東西到處都是,在博物館看過很多真品珍品,再看那些路邊攤貨一般的東西,你立刻可以分辨出來。尤其是妹紙們,培養了火眼金睛後,不至於土豪送個料器的鐲子你就當是羊脂美玉立馬傾心——當然土豪不見得是騙你,可能是不識貨。
為了滿足好奇心,為了激發靈感,當然也可能為了約妹子……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的答案都可能不同。
但今天我想站在博物館的角度來說一說。這些裝滿人類瑰寶的「大盒子」是如何出現的,又是如何變成一個那麼多人想去(並且能去)的地方的?希望能為這個問題之下的答案增添一點新的角度。
Photo by Petar Milos?evic? CC BY SA 3.0
讓我們把時間撥回「公元前 3 世紀」……
拜訪繆斯
公元前3世紀:繆斯神殿與 Museum
你可能聽說過,希臘羅馬神話中主司藝術與科學的九位女神「繆斯」一直被視為藝術家的靈感之源,但不知道你是否清楚,「繆斯」也是「博物館」名字的由來。通常認為,「博物館」(拉丁語 Museum,希臘語 Mouseion)這個詞最早就是起源於希臘化時期的繆斯神殿。
公元前 323 年,年僅 32 歲的亞歷山大大帝英年早逝,留下的是一個當時世界上領土最大的國家。這個巨大的國家最終分為三個獨立的王國,其中一位亞歷山大大帝的部將——托勒密一世(Ptolemy I Soter)佔據了今天的埃及地區,在亞歷山大建立了繆斯神殿。
《阿波羅與繆斯女神們》
修建繆斯神殿的傳統在古希臘由來已久,這裡既是祭祀文藝之神的聖殿,也是哲學家探討學問的場所。這座位於亞歷山大的繆斯神廟也不例外,這裡是當時學術研究的中心,歐幾里得(Euclid)、阿基米德(Archimedes)、阿波羅尼奧斯(Apollonius of Perga)等著名學者全都彙集於此。
亞歷山大圖書館內部的想像圖
這座繆斯神廟也以豐富的館藏著名,這裡有圖書館、動植物園以及眾多從世界各地收集來的奇珍異寶,因此被認為是博物館最早的雛形。之後不斷有學者為「Museum」下定義,認為是「繆斯諸神寓身的場所」,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用「Museum」這個詞稱呼自己收納藏品的地方,「博物館」、「收藏的空間」漸漸與「Museum」等同起來。
給好奇心一間房間
文藝復興:小小奇珍室,內藏大世界
博物,舊時對動物、植物、礦物、生理等學科的統稱,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自然科學。
從 14 世紀開始,人們逐漸重新認識了古希臘羅馬文化的魅力,他們研究古代文獻,不再僅僅專註於晦澀難懂的哲學、文學、歷史領域,而將目光投降了數學、物理學、解剖學、天文學等科學研究,自然與人體的價值再次得到了人們的認可。
達芬奇的《維特魯威人》
於是,代表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古物與動物化石、生物標本、骷髏骨架等各種稀奇珍貴的物件進入貴族和學者的收藏視野,當然其中也不能缺少科學與美的結晶——藝術作品。
那麼這麼多藏品該如何放置展示呢?一種名為「奇珍室」 (Cabinet of Curiosities,也在德語中被稱為 Kunstkammer、Wunderkammer 等,前者偏向藝術範疇,後者更加側重於奇幻或奇珍)的空間隨之誕生了,或者應該更準確地翻譯為「好奇心的房間」。
17時期末的奇珍室(櫃)
起初,這只是一個櫥櫃,就像我們平常在家一樣,他們將各種各樣心愛的有趣玩意兒擺放在柜子中,以便賞玩。然而隨著收藏的不斷擴大,小小的柜子已經無法容納下這麼多奇珍異寶,柜子的數量不斷增多,於是這些貴族們乾脆單獨辟出房間放置它們。直到今天,博物館的陳列仍然主要延續了這種方式。
大英博物館最初的所在地蒙塔古大樓(Montagu House)
漢斯·斯隆爵士(Hans Sloane)
以大名鼎鼎的大英博物館為例,它最初的館藏就是基於奇珍室建立的。漢斯·斯隆爵士(Hans Sloane)曾經遠赴牙買加,在旅途中收集了超過 800 多種生物標本帶回英國,除此之外,他還從詹姆斯·培迪弗(James Petiver)、威廉·查爾頓(William Charlton)等人手中購買奇珍異寶,豐富他的收藏。爵士去世後,這些收藏按照遺囑被捐贈給國家,成為建立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主要來源之一。
以自然科學為主題的奇珍室
1655年 Ole Worm 的奇珍室
在一間奇珍室里,四周牆壁上一幅挨一幅地懸掛著油畫作品,天花板上或許吊著一隻鱷魚標本。貝殼、礦石與來自遙遠地區、富有異域風情的手工藝品、代表當時先進科學的鐘錶、測量儀器、繪圖儀器等並置於櫥柜上,也許你還會看到一塊形狀奇特的石頭,當時的人認為是獨角獸的角。地上則放著一尊大理石雕像或是一個地球儀。
Frans II Francken 描繪的奇珍室一角
奇珍室彷彿是廣博世界的濃縮,將散落在世界各個角落的零星物件匯聚在一起,折射出大千世界的無奇不有。這種看似無序的擺放卻暗示了主人的品味、見識與知識結構。
18世紀初專門收藏珊瑚的奇珍室(櫃),現藏於柏林 Naturkundenmuseum Berlin 博物館
從 16 世紀開始,奇珍室的收藏從包羅萬象向更細、更專業的方向發展,醫生專門收藏骨骼或者器官標本用來研究,自然學家致力於收集動植物標本,而地質愛好者則擁有豐富多樣的礦石。與此同時,藝術與自然科學逐漸分野,例如 1581 年烏菲齊畫廊正式在佛羅倫薩建立,也就是後來烏菲齊美術館的前身。
只為一睹你的風采
18-19世紀:私人收藏的開放
17世紀中葉,小達維特·泰尼爾筆下的萊奧波迪·威廉大公畫廊
從文藝復興時期起,這些貴族或學者的收藏帶有明顯的私密性,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參觀的,通常只有在主人的邀請下才有機會一睹風采。儘管不乏學者慕名前往參觀交流、藝術家進入宮殿臨摹前輩大師作品的案例,但這與今天在博物館開放時間買票(甚至免費)後即可大搖大擺地進入完全不同。
不過,世界上不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會有人願意將自己的藏品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大約 17 世紀上半葉,英國的崔生家族(Tredescant)首先打開自家大門,無論是否認識主人,參觀者只要付上六便士就能進入家中,一探神秘藏品,這種參觀方式打破了收藏的私人性質。之後,其家族的收藏輾轉至阿什莫林(Elias Ashmole)的手中,1677 年他將藏品全部捐贈給牛津大學,6年之後(1683年),阿什莫林博物館終於誕生了!
1836年的阿什莫林博物館
今天的阿什莫林博物館,Photo by Sarah Casey CC BY SA 3.0
這算是真正意義上第一座對公眾開放的博物館:它所屬牛津大學這個公共機構,不再為個人擁有;擁有獨立的建築,不再是宮殿私宅的一部分;無論是誰,只要購票就有權利參觀。
17 世紀末,法蘭西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遷入盧浮宮。不但藝術家可以在這裡觀賞、臨摹法國皇室的收藏,普通人也只需簡單的申請即可一飽眼福。接下來,這種私人收藏向普通人開放參觀的風潮逐漸在全歐洲流行開來。
然而,你以為這樣就可以像今天一樣隨意進出博物館了?
太天真了!想要參觀這些「對外開放」的博物館可沒有那麼容易,需要姿勢正確才可以。一旦不符合要求,是很可能被拒絕入內的。
from British Museum官網
大英博物館的珍貴門票(1790年版)
首先,你需要有足夠多的耐心,比如大英博物館。參觀者需要遞交書面申請,之後可能會等上一兩個星期才能拿到門票,之後跟隨小型參觀團遊覽。
from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官網
其次,需要盛裝出席,比如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盛裝標準?參考被沙皇召見時的穿著,難怪有人說:「人們訪問的是沙皇,而不是博物館。」
慕尼黑藝術館
再次,有勇氣穿過重兵守衛,如慕尼黑藝術館。門口衛兵那華麗麗的服飾可能會讓你望而卻步。
總而言之,這一時期大多數對公眾開放的博物館只是為了顯示皇室的權利、家族的榮耀、個人的財富,與今天以典藏、展示、普及、研究為主要功能的博物館並不相同,它通常只為一個家族所有,而不屬於所有民眾。
第一座公共博物館的誕生
1793年:從皇權象徵到國家紀念碑
Photo by Benh LIEU SONG CC BY SA 3.0
早在法國大革命前夜,將法國王室收藏變為「國家收藏」的想法便已出具雛形。隨著當時啟蒙運動的興起,運動的領導者不僅希望通過編纂《百科全書》「照亮」人們的頭腦(你可能還記得高中歷史書上就寫過的狄德羅這個名字),也計劃將那些隱於法王深宮中的藏品變成「國家收藏」,聚集在盧浮宮進行展示,以此向公眾普及文化、藝術知識。
這便是盧浮宮作為公共博物館的雛形。
之後法國大革命爆發並取得勝利,從 1793 年 8 月 10 日開始,盧浮宮在新政府的領導下完全割斷了與皇室的聯繫,屬於公眾,屬於法國人民了。
Photo by 窮游er pandanicole
在法國內政部長羅蘭寫給畫家大衛的信中,他曾經描述了對於盧浮宮博物館的構想:「按照我的構想,它(盧浮宮博物館)應該起到吸引外國人的作用,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應該培養人們對美術的興趣,滿足藝術愛好者的需求,成為藝術家學習大師技法的一所學校。它應該對所有人開放,成為一座國家的紀念碑。任何人都有權利去欣賞它。它應該陶冶心靈、提升靈魂、激發志氣,成為宣傳法蘭西共和國之偉大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Photo by 窮游er 欲窮千里目
Photo by 窮游er qfan2
在 1793 年盧浮宮開放的同一天,還有另一件大事發生:摧毀聖德尼教堂中的王家陵墓。從此以後,儘管這些藏品仍然懸掛在金碧輝煌的殿宇當中,但當參觀者再次步入其內時,不必再戰戰兢兢、謹小慎微,因為正如政府宣布清點文物時所說:「這些國有物受到公眾高度的推崇,它們不屬於任何個人,而是屬於所有人的財產。」
所以,人為什麼要去博物館?
當然可以是為了滿足好奇心,這裡曾經就是好奇心的房間;當然可以是為了激發靈感,這裡最早就是繆斯的神殿;當然也可以是為了追求文化上的歸屬感,因為這裡一直與品位、知識、文化息息相關……
而對於博物館而言,這裡代表著的是人類對於自然世界和文化藝術無休止的好奇與探索,欣賞與創造。作為把收集、保存、研究有關人類及其環境見證物當做自己的基本職責的公開機構,博物館提供了無數學習、教育、欣賞的機會。
有機會的話,為什麼不去看看呢?
----------------------------------------------------
歡迎關註:
知乎機構號:@窮游錦囊
知乎專欄:對世界上癮(國外) 錦繡山河走遍(國內)
窮游錦囊微信公眾號:qyerguide
下載有用、有趣、能救命的 「窮游錦囊App」,獲取全新的旅行靈感及實用的旅行指南。
看博物館,對於我而言,就是學習,是放鬆,是滿足心底的好奇心。跟小時候看十萬個為什麼,跟混天涯,玩豆瓣,問知乎是一樣的。
Museum,詞根是muse,是阿波羅身邊的靈感之神。無中生有的才華只有神才能做到。對於我這樣的凡人,只能常去靈感的神殿,繆斯庵里朝拜。
想通過自己了解的一段美國歷史來回答這個問題。
為什麼博物館很有意義?
因為博物館是一個建立在平等主義(Egalitarianism)上的共享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裡面,知識和藝術是民主化的,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機會去獲取,去質疑,去體驗。
在十九世紀的美國,很多大眾娛樂都有很強的階級性。比如說戲院(theater)會分成三個不同的區域,pit,gallery和boxes,每個區域都坐著不同階級的人。最下面坐著下層社會(lower class) 的觀眾,中間是上層社會和貴族,上面是「不受待見的人」(undesired people),比如僕人啊,妓女等等。到後來這個趨勢越來越嚴重,以至於直接分化出了只能讓上層社會進入的戲院。當時在新英格蘭地區,人們普遍上對戲院文化有抵觸情緒。人們都覺得戲劇是舊大陸的陋習,是英國殖民文化的象徵,代表著腐朽啊,享樂啊等等。當時的美國人迫切的想要建立自己的身份和自己的文化,這其實也折射出了美國人的身份認同危機和文化對英國的依賴性:戲院里百分之九十上演的都是英國劇,莎士比亞等等。美國人就想啊,這怎麼行?我們美國人也要有自己的戲劇。於是在1849年的一天,幾千美國人衝進了曼哈頓的Astor Place Riot,把這個代表Upper-class的戲院砸了。
圖1:劇院的階級劃分
圖1:劇院的階級劃分說這個事情的原因就是,在早期的流行文化趨勢中,新英格蘭的美國人一直找不到一個符合他們價值觀(在白人群體,尤其是男性)的平等進入,平等享受的娛樂場所,他們所依賴的娛樂活動仍舊是來自歐洲的充滿了階級觀念的戲劇文化等等。
直到博物館的出現改變了這個現象。
我想介紹這麼一個傳奇人物,P. T. Barnum。
P. T. Barnam是一個非常精明的大騙子。他曾經在報紙上發了一個通知,說自己找到了曾經服侍過喬治華盛頓的黑人保姆,叫做Joice Heith,這個保姆長生不老,已經活了整整161歲。還有傳言說她是機器人等等……這則消息在新英格蘭的很多城市瘋傳,人們都想去看看到底這個保姆是真人還是機器人,是不是真的長生不老。
圖2:報紙上的騙局
P. T. Barnum就靠誘發人們的好奇心,大賺了一筆。
後來他反應過來了,人們有的時候並不是真的介意展覽的真實性。有的時候人們即使知道自己是在為一場騙局(hoax)付錢,也要為了好奇心而去一探究竟。
於是他就在紐約開了一家博物館,叫做Barnum"s American Museum。這個博物館常年展覽一些現在看來非常民科的東西。比如斐濟美人魚(Feejee Mermaid)。其實就是一個猴子的身體接了一個魚的頭。比如大拇指湯姆將軍(General Tom Thumb),其實是一個來自康涅狄格州的患了侏儒症的人,Barnam把他吹成了童話中的「永遠不會長大的」人。比如說Clofullia女士(Madame Clofullia),一個長了大鬍子的淑女。
這個博物館從開業到被1860年代被一場神秘大火燒毀,有多達三千八百萬人參觀。而1860年的美國人口也只有不到三千二百萬。
當時,十九世紀,科學發展飛快,蒸汽技術和大機器創造了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人們對很多未知的事物很開放,普遍相信奇蹟。愛倫坡等等美國作家的偵探小說廣受歡迎,人們都有「靠自己發現真相」的熱忱。
然而這個博物館真正的意義是,它不設等級,沒有座位,無論男女老幼都可以付25美分進入,是一個非常民主的空間。(這種民主並不延伸到黑人群體中,當時美國尚未完全廢奴,非裔美國人一周內只有一天允許進入博物館。)
圖3: Barnam"s American Museum
博物館的民主特性呼應了當時的傑克遜民主(Jacksonian Democracy or Jacksonianism ) , 那就是擴大投票權,反精英主義等。(安德魯·傑克遜就是那個在20美元上要被換掉的總統,他的貢獻非常有爭議,比如說西進運動中臭名昭著的《印第安人遷移法案》)。
擴大投票權(全部的白人男性),就意味著每個能夠投票的人都是「common man」,都能夠參與到公共事務中。
反精英主義,就是允許每個人去質疑,去探究,去檢驗未解事物。所有人共享知識,獲取知識不再是少數人的特權。
因此在博物館中,美國人能夠感受到這種階級混合(class inter-mingle)的民主以及在工業革命中對未來的憧憬。
最後再附一張Barnum的圖。
圖4:P. T. Barnum
走出校園後,你再也找不到別的地方能像博物館這樣包容你的求知慾、滿足你的好奇心。用盡一切、不遺餘力,只為讓你知道的更多。
曾看過蔡藝璇的一篇文章,講的是人為什麼要看博物館:
「博物館是當諸神、諸靈和死者失去神聖性之時,將其雕塑化。」
這是前畢加索博物館館主Jean-Clair對博物館的描述。當你踏進博物館,會有一種時光滯留在此刻的感受,燈光色溫與作品陳列的方式最好的還原了她應該被人欣賞的模樣,周圍空間的設計、以及其他作品的陳列為她提供了視覺和文化環境。
了解、學習、研究某一領域或某一地域抑或是某一時期某一人物等等各類事物,莫過於在博物館等地(including名人故居)與展品進行面對面溝通。書本上的寥寥幾筆,無法勾勒出歷史原貌。「電腦圖片將一切都變成的平平扁扁、死氣沉沉,所以我們需要博物館。」
與展品的親密接觸,會使你身臨其境,彷彿穿越時光一般,感受另一個時代的一呼一吸。所以我一直認為,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歷史是該在博物館裡學的(雖然說也有人造成分,但不得不承認,在博物館中學到的歷史更有親切感,也更能在記憶中找到更長久的存在)。
其實很多時候,不僅博物館中的展品是藝術品,博物館本身也是一種凝固的藝術。在這裡,你也能發現收藏家獨特的文化品位。比如很久以前去過的觀復博物館。馬未都取《道德經》中「萬物並作,吾以觀復」一句,作為館名。在博物館的各處,都浸潤著古色古香的風雅韻味。空間布局玲瓏小巧,展品設施規整不令人眼花繚亂,整體環境安靜祥和,又帶有禪意,每一把椅子,還有屏風、卧榻都在輕聲低語,每一件藏品背後都有一件故事。
附圖:(恭王府特展)
謝邀。
去看些聽些觀賞性上觸目、藝術性上動人、價格肯定讓你買不起、平時只能在書上畫冊上網路圖片上看到的東西,而且是高密度的集中在一起給你看噢!去過之後的你,會比之前的你,多一點見識學問上的優勢。
「人」為什麼要去博物館我回答不上來,只講自己:
對我來說,逛博物館看陶罐和逛街看櫥窗擺設的感覺是類似的,玻璃的後面是我觸碰不到的世界。博物館把我觸碰不到的東西呈獻給我,讓我有夢可以做。
終於滾來答這道題了。這道題對於我來說有很多個答案,但最後還是選擇一個最誠實、最私人的回答:
我為什麼要去博物館?
因為博物館是一個難得讓我喜歡與自己獨處的場所。
但是一個人逛博物館卻一點都不覺得彆扭、尷尬或孤單,也不會覺得安靜。不會覺得自己與世界斷裂,因為看到了自己從何而來、處在哪個位置,有著什麼樣的祖先、又有著什麼樣的同伴;也不會哀嘆人生平凡,因為再不平凡的人也會消失,再平凡的人卻也曾締造歷史。
相反,在博物館看歷史上演著活色生香的故事,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想法,就感覺世界如此熱鬧,並且如此樂於熱鬧給人看。
可能說到底,我還是一個愛看熱鬧的人。誰不愛呢?
因為,在你無意間的時候,總會有驚喜蹦出來。
這是一個明朝的盤子,第一看上去的時候,感覺和其他的珍藏品沒有什麼區別,漂亮、肅穆、好寶貝。
但是仔細一看,就綳不住開始狂笑。
這明明是來搞笑的嘛,呲牙咧嘴笑的賤樣,那銷魂的姿勢。
這哪還有一絲皇家的威嚴?哈哈哈
我和我朋友在這個盤子面前狂笑了2分鐘……
……
這是我們在參觀蘇州博物館看到的展品,等有空了,我給大家介紹下蘇州博物館和一些有趣的博物館書籍,比如介紹零食的博物館?阿司匹林博物館?少年博物館?等。
更多內容,關注我哦!
想看最新最全的電子書
想要最個性化的書籍推薦
還是想要一起嘮嘮文學
那就快來關注我們吧
其他精彩回答:
有哪些古詩詞是值得背下來的?- 知乎
試添一句話,讓一個不恐怖的故事恐怖起來? - 知乎
如何評價汪曾祺和他的文學作品? - 知乎
有哪些稱得上優秀的網路小說? - 知乎
王小波給你的最大影響是什麼? - 知乎
想看書,就來掌閱吧
戳這裡:掌閱書
去過的博物館數量可能還不及得到的感謝多,努力答題。逛好知乎這個博物館。
坐標北京,首先我可不可以有個奇怪又合理的理由?為了呼吸新鮮空氣。
我清楚的記得自己帶著豬鼻子口罩狠狠的轉發了張泉靈這條微博,查了一下「北京快一千爆表那天"指的可能是2013-1-13。但一直沒有搜索到有關國家博物館具體的pm2.5指數信息。那段時間一毛不拔大師(貝志誠)經常在微博里秀自家的新風裝置如何給力,雖沒有確切的證據,我就假定國博的新風裝置亦如此。遇到極端天氣我不用宅在家,開始了去博物館避霧霾,這種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的健康休閑方式。
我去博物館,很主要的原因是為了顯示「逼格」(ps:我不得不說,花總的「逼格」這個詞之傳神,令我更加膜拜他的「逼格」)。然後是大家提到的好奇心、提高文化素養、提高審美、豐富知識、好玩……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北京民俗博物館、電影博物館、長城博物館……是之前談朋友的時候去的。恢復單身後」閑的「,博物館去的更加頻繁。現在閨蜜有了寶寶,我們已經開始向適合少兒類傾斜了,上個月帶小朋友去了汽車博物館。單位組織去看復興之路,好多同事是第一次走進國博,這也是去的理由之一。
國博、首博是去的最多的,因為很方便,大概20分鐘的車程。偶爾會提前預約,大部分還是一時興起就去了。看看新的展覽:帶本書找個地坐下翻翻,或者看著參觀者發獃…… (預約和臨時參觀通道是分開的,預約基本上是安檢後直接通行的,臨時參觀排隊等候時間不定,最快也得10分鐘)。
國家博物館拍的,為什麼」天將降大任於si/shi人也「此處用」是「而非」斯「?我該@哪位大神解答?
花錢去的最多的應該是故宮博物館,原因更簡單,同學來你得陪吧,親戚來你得陪吧,朋友來你得陪吧,同學老媽來也得陪啊……於是……
Hello,你認識米奇嗎?國家博物館拍的彩繪雙丫髻陶女傭
上周同事老公送完懷孕的她去復興醫院聽講座,就溜達到隔壁的首都博物館參觀了,這是他去博物館的原因——打發時間。欣賞他拍的片子,說了一句:」這個琺琅花瓶拍的角度不錯。「同事投來讚許的目光,同事老公對自己老婆說了一句:」你看人家一看就知道是琺琅花瓶「。ok,逛博物館的目的達到了。他是搞設計的,做片子是強項,我特意給他要了一張片子要放到之前答過的去北京玩旅遊,有特別的地方嗎?里撐場面。這樣就可以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答題了。如果去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逛當地博物館是個很不錯的了解該城市人文、歷史的小窗戶,雖然各地開的窗戶大小不一,視角不同、窗戶材質也相去甚遠。
標準到此一游照。我去想看看阿姐鼓什麼樣子,想知道翻身農奴為什麼把歌唱,可是這些都沒有。那會還沒傳王菲皈依佛門,還沒開始扒密宗,要不然當時我也想看這部分。
末日在國博捕捉到的一位瓷器愛好者,觀賞中衣服成了累贅就隨地一扔;照相機不允許開閃光燈就自備手電筒;角度不佳就席地而跪。希望可以像他對文物一樣,對生活懷著敬畏與感恩的心。
末日在國博捕捉到的一位瓷器愛好者,觀賞中衣服成了累贅就隨地一扔;照相機不允許開閃光燈就自備手電筒;角度不佳就席地而跪。希望可以像他對文物一樣,對生活懷著敬畏與感恩的心。
這是去年這會國博的一個展覽,最右側的字應該也契合今天的題目"非觀之以目,而觀之以心也___《皇極經世書》"取自北宋哲學家邵雍的《觀物篇》:
這是去年這會國博的一個展覽,最右側的字應該也契合今天的題目"非觀之以目,而觀之以心也___《皇極經世書》"取自北宋哲學家邵雍的《觀物篇》:夫所以謂之觀物者,非以目觀之也,非觀之以目,而觀之以心也;非觀之以心,而觀之以理也。
我想去古代留學……
cuz it"s fun
在這裡引用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女士的一段話:「我倒是覺得去博物館是一種很好的學習。因為到博物館可以買書回去,可以聽導覽,現在也有一些影像資料,包括網上也有一些相關資訊。那麼如果是有計劃的,你可以選擇自己所要的題材,比如銅、瓷或玉,然後進行系統的學習。所謂的系統,就是用一段時間,集中精神,選擇喜歡的瓷器,從陶俑到歷代的瓷器開始看資料。這樣系統看下來,加上現在可以藉助的渠道和媒介非常多。從這樣的學習中建構一個系統性的認識,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獲得藝術的提升。就是要有計劃、有系統地進行學習。比如一般人不太容易進入到書畫里去,但是長期慢慢地累積,你就會慢慢地對畫有所了解,書法也是一樣。退休的老年人時間也比較多,可以有計劃地這樣做。近的話可以上網看看,有時間的話可以利用附近的圖書館,還有不要忘了博物館,是很好的學習地方。」
所以說,看博物館的人很多,但看完以後真正學到知識的卻很少。因為我看博物館都是走馬觀花的去看,而一些博物館一天之內是根本看不完的,像故宮這樣的大型博物館更是可以花上一輩子時間去研究的。所以去博物館之前,一定要先了解一下這個博物館的基本情況,哪怕知道它的鎮館之寶是什麼也好,最好去它的官網上了解一下情況,看看最近有沒有什麼特別展覽什麼的。如果想對博物館的館藏有一個充分的了解,推薦「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它計劃囊括了整個中國大陸所有優秀的博物館,是了解博物館的一個非常良好的途徑。博物館的美,不僅在於它的藝術收藏,建築,選址,當地民俗風情與歷史都是可以從博物館中窺探一二。所以說,只有在去博物館之前做了功課,才會在你的腦子裡留下記憶,你就會感受到博物館的美,博物館的魅力,也會明白為什麼要去博物館。
博物館滿足我對大千世界的窺探慾望~每個主題展都是這個世界上某個地方的某些人他們生活的碎片~我去撿起這些碎片,其實並不是為了要把它們一五一十地拼湊起來還原一個真實的影像和畫面,正相反,我滿足於這些碎片支離破碎的狀態,我會用我的想像去填補這些縫隙,這是最有意思的部分~
提醒自己,保持敬畏。
因為我需要一個:
- 免費(或者基本上免費)的
- 有空調的
- 室內的
- 不引導你買東西的
- 又有很多值錢東西的
- 可以閑逛的
地方
推薦閱讀:
※在北大清華或者其他頂尖985 院校,到底存在不存在智商被碾壓這回事?
※博士生們都在幹什麼?
※努力就可以上清華北大嗎?如果可以,怎樣做?
※如何培養兒童的創造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有一個特別酷的媽媽是怎樣一番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