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投行的人為什麼加班的時間那麼長?

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倫敦辦公室21歲實習生在連續加班熬夜後猝死,曾一天最多工作15個小時。莫里茨?埃哈特(Moritz Erhardt)參加了美銀投資銀行部門為期七周的實習項目,在實習期快結束時,他在公寓內淋浴時癱倒在地。實習期間,Erhardt工作時間超長,最多一天工作15個小時。

美銀美林投行部門21歲實習生連續熬夜加班後猝死


看了下前面的回答,外行YY的、鄙視鏈互相高貴冷艷的、公眾號照搬quora的,也是有意思,大概大家平時對投行的一些印象就是這麼來的吧。還是希望內行前輩有時間的時候可以多說說,不要讓外行人拿著百度谷歌出來的東西瞎忽悠,也能給想進這行的人多一些判斷素材。

投行部門很多,並不是人人都要加班加點,朝九晚五作息的同樣大堆。不過一般大家說到投行都是默認指的FO,MO/BO都是透明人,那確實加班比較恐怖。

以下只針對BB IBD,正統投行部門,也是被認為hours最糟糕的部門。沒有經歷就沒有發言權,其他比如ST, equity research之類的就不以「我朋友如何如何」來展開了。

精品投行不在討論範圍內,因為根據我自己的了解,至少在US,精品投行從文化氛圍到員工政策甚至薪水幅度都是跟BB有著巨大差異的。或出於留人、或出於成本等各方面的考慮,很多精品投行和BB比起來,工作時間要好很多。

首先從我個人經歷先糾正幾點:

(1)IBD的工作時間是很糟糕,但我個人覺得有些人誇大了hours,反正我現在看到哪個投行人說自己平均每周工作100+小時,不是吹就是裝。一周工作100多個小時的情況當然有,但不是常態,一年平均下來的話,工作時間差不多是每周70-80這樣子,而且並不是說你這七八十個小時是一刻不停全在工作的。比如MD,出差的時候和客戶一起喝咖啡吃晚餐的時間,對他們來說也叫工作時間。哪怕是junior banker,你可能六點就完成了手上所有的事但要等九點MD發來的fax,這三個小時對他們來說同樣也叫工作時間。至於這三個小時可不可以摸魚,那就看你本事了。

(2)哪怕就是同一個公司的IBD,加班的程度也跟group有很大的關係,並不是說只要是IBD就天天加班到半夜。某些BB的某些group,那真的是臭名昭著,氛圍糟糕加班常態。所以想進投行的朋友,如果在意這個,求職的時候最好還是關注下各家的group,我個人向來覺得group比公司重要。一個有著良好lifestyle的環境,至少不會讓你在忙成狗的時候更加糟心。

(3)「你不加班有的是人排隊等著想要這工作想加班」不成立。 IB在招聘進入階段競爭很激烈,但進去之後比很多行業內部競爭小多了,因為大部分人到時間就會自動升職到下一級,除非碰到經濟危機導致裁員,裁員這個你個人也沒辦法控制。

(4)至於說是為了錢,早十幾二十年前這麼說還成,現在的話就算了。真要是為了錢,那就熬十幾二十年至少先熬成MD,而對於IB這麼個junior時期大批大批人跳槽離職的環境,與其說為了錢,不如說是為了exit opps。為什麼很多經歷過大風大浪的大banker經常悲嘆IB內部文化已死?因為大批的年輕人進入這個行業並不是為了把banking作為長遠職業目標,而是作為一個進入頂級MBA/PE/HF等地方的跳板。能進投行的都不傻,誰都知道IB是怎麼個環境小朋友進去就要跟PPT, excel為伍,可為什麼還要擠破頭進?很簡單啊,for experience and skills, for the knowledge of the industry, and for the resume built.


回到題目,為什麼加班?誰都知道加班是因為工作多做不完啊,難道有哪家公司的員工加班是為了讓員工留在公司喝茶聊天看電影?

很多人不理解都是各大名校的精英學生進去的,工作無非就是些PPT, excel之類的,有那麼難嗎要做到每天半夜?這種不解其實是建立在一個banker同時只做一個deal前提下。然而事實上完全不是這樣的,手上同時好幾個deals在IB才是常態。也就是說,你的工作可能同時要進行寫CIM,撒teaser,寫management presentation, upload dataroom以及協商各種NDA等等等等。當然,這個要看你所在的group,而且這些deals並不是所有的都能close,有些你做了N個月可能就流產了,有些流產了之後又活過來了。早些年的時候我就經歷過這麼一次,上百個files要在幾小時內整理成presentation,簡直是瘋,根本沒辦法讓別人幫忙,因為在那個deal流產之前一直是我在跟,別人根本沒辦法在短時間內扒出上百個files的內容。當然MD也沒多好過就是了,comments來回改了很多次,通宵一晚第二天天沒亮就要趕飛機,也是服氣。

所以同一時間你不只有一個deal要跟,你也不只有一個boss一個team。IB的項目組並不是如大家所以為的一個組裡十幾二十號人,往往就那麼三四或者兩三個人就要抗起上億的項目。對於一些特別重要的deal和客戶,投行為了表示我們很care你,可能會多派banker。所以啊,人員少、deal多,手上的事哪是說做完就做完的。就算哪天六七點就能回家了,也不代表你手上deal都完結了,只不過是那天沒有重要的deadline沒有重要的文件。最抓瞎的時候是幾個deal同時臨近close、或者幾個pitches同時come up的時候,那真的是恨不得自己會分身術,每個deal的負責MD是不會管你手上有多少個deal的,你反正要把他那個按時給他。

當然,一般IB里MD會根據各自的能力派發任務,雖然會很多但並不是無法完成。說句不好聽的,那就是IB很會把人壓榨到極限點。不過也有個好處就是,很少會出現上一級把自己做不完的事讓下一級banker做這樣的事。

這裡又出現個問題,有些人也許不理解既然這樣,為什麼不多招人呢?三四個人做的項目變成六七個人做,不是更快更有效率嗎?這樣大家也不用這麼死命加班了啊。

很遺憾,並不會。不管是對投行還是對banker來說,都不是個好選擇。

(1)如前面答案所說,banking的工作就不是可以分工協作的。一個model三個人做?一個客戶大家輪著見?一份pitchbook兩個人改?一是確實沒辦法這麼搞,二是真要這麼做,出了問題算誰的?要知道deal都是上億刀的啊,所以還有個accountability的問題。

(2)對banker來說,雖然人少意味著自己要做很多事,但絕對沒人會願意多加人,這並不是最後分錢多少的問題,而是對一個deal來說,人員越少,你的參與性就越高,能更多更快地掌握deal從開始到結束整個這麼個過程,跟完一兩個項目後,就能很清楚得知道該做什麼要做什麼。而人多了,你就只需要做某一部分的工作,很難對一個完整的項目有一個輪廓性認知。我前面也提了,很多人進IB就是來當跳板來增加經驗的,你不讓我接觸項目,那我還玩毛線啊?

(3)對於一些短期項目來說,可能需要人接連幾天幾周或幾個月馬不停蹄地加班加點。但投行同時還有很多時間軸拉得很長的項目,尤其是MA這種,可能有些banker工作了兩年手上都沒一個close的deal。所以說啊,投行不可能招人的時候一個人只管一個deal,這太扯淡了,大家都是穿插著時間做不同的deal。

早些年的時候有些BB嘗試過把ANL的工作也就是pitchbook那一部分外包給印度,結果就別提了,印度那邊發過來的東西根本不能直接用,還得再修改,簡直就是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錢。

投行出於efficiency的考慮保持了現有的這麼一個文化傳統,就是少數人做多數事。但其實坦白講,有時候我也是真覺得junior banker的工作效率也沒效率可言,投行也不care,因為對投行來說,their time is cheap to waste。說是一周工作六七八十個小時很超人,但其實這裡面又有多少個小時是實打實在工作的呢?比如說,banking這行就是個client-service industry,大部分時間我們是賣方嘛,賣方講求什麼?SELL! SELL! SELL! 全部都圍繞著這一個詞。所以啊,客戶的要求我們得滿足啊,不管多SB。我會告訴你曾經我有個同事花了二十多分鐘給一個印度客戶在電話里拼地址嗎?!那天我們辦公室聽著小帥哥無奈得一遍又一遍拼單詞憋笑都憋瘋了。諸如此類的時間浪費不要太多,其他類似文件、列印等的等待時間就更不用提了。白天經常是會議會議再會議電話電話再電話,等到六七點別人都下班了,你可能才真正能空出時間來做手上的工作。Seamless上訂份公司買單的晚餐,然後開搞吧。

你說能不加班么?尤其是,you never know the deadlines more than a couple of days in advance.

我個人其實一直覺得投行也不是很care民工們願不願意留下,雖然幾個BB都表示過要改善自己的工作時間以便減少跳槽率。我是覺得投行一點也不擔憂跳槽問題,一是反正每年都是一大批top學校的精英往裡面擠,二是投行民工跳槽一般都往買方跳,投行應該更願意看到自己的前員工以後成為自己潛在客戶里的一員。之所以我會這麼想,是因為像我前僱主還有其他幾個BB,都有自己的alumni networks,看起來投行是希望大家離職後也可以互相聯繫的,不然離職都離了,何必搞這麼個網路?如果投行的目的是儘可能留下員工,根本沒必要嘛。尤其是某些BB嘴上說著我們要減少員工的工作時間,實際上然並卵,根本沒什麼實質性的舉措,一點不像想留人的樣子。不過無所謂啊,大家彼此都心知肚明。Banking就是這麼個環境,它要的就是那些願意拚命工作的人,受不了就別來,來了也可以走。

我個人其實覺得banking的工作時間也還好,至少在我的承受範圍內,最大的問題是搞得我睡眠問題嚴重,感覺自己在拿健康對賭。我以前很討厭出差,因為和待辦公室比是雙重痛苦,但又希望出差,因為出差的時候反而是能多睡些的時候,而且是那種不靠精神藥物就能睡著的時候。

至於熬到MD之後還會不會加班,我只能說至少在我看來MD也並不像很多人以為的整天就是頭等艙五星酒店拉客戶不用工作。尤其是現在投行的MD的年紀也都不怎麼大,也是很拼,只不過他們可以高度支配自己的時間而已。Junior抱怨總是半夜收到MD的指示,換個角度想,這也代表著MD跟你一樣也在工作而不是葡萄美酒夜光杯啊,現在又不是八九十年代的「風光」時代了。

附圖一張,五星酒店的MD和客戶們,忽悠也是要有本事的,真的不是靠頓晚餐就能解決。


雖然是幾年前的新聞,但是看得姐心裡還是挺不舒服的。
本是該在心中沸騰的熱血,卻在半路被冷卻。
年輕人啊,不論你做什麼工作,你都得給自己留足時間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
好了,慨嘆完了,貼乾貨。注意!很乾很乾!
文章來源Quora,現在貼出翻譯

撒切爾夫人每晚睡4個小時,拿破崙睡2個小時,奧巴馬多點兒,可以睡6個小時。


投行新人(這裡說的是分析師或經理)的平均睡眠時間介於拿破崙和撒切爾夫人之間。比別人拿得更多是他們職位描述的一部分,然而,在睡覺這個人類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樂趣)上,他們卻以少為榮。


你一定聽說過不計其數關於在投行瘋狂加班的故事,其實這些聳人聽聞的故事大多都發生在junior level的投行職員身上。那麼到底是因為junior level真的有做不完的事,還是junior level的職員工作沒效率,亦或是投行manager沒有人性?


首先你要清楚,senior level其實也一樣要長時間工作,但他們加班加點都是有原因的。首先他們要負責大量利害攸關的金融交易,不容有任何閃失。其次,他們乾的其實是sales people的事,任何的個人工作都要圍著客戶的需求和安排轉,根本無法自由分配時間。通常60至80小時的工作時間在top level的職位中都是很常見的。


但junior bankers的日常工作則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一周工作120小時以上都是家常便飯。而且就算公司招了很多junior bankers的人來協同工作,結局依舊是這一群新人一起加班加點。好像junior bankers永遠無法逃脫加班的魔咒。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原因可以總結為以下四點:


1

投行的工作遵循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是官僚主義的一種別稱,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自行百度),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增加工作量來填補工作時間。Junior bankers 80%的工作都是在20%的時間內完成的,基本也就是些總結和分析工作 。而且這是份sales性質的工作,剩下來的80%的時間都被用來修飾美化pitch,比如加一些註腳和排版把docs,memos和presentations做得漂漂亮亮。這些瑣事就足以把員工的工作時間都填滿。


2

員工每天把大量的時間花在等待反饋和不斷返工上。投行的工作流程有許多瓶頸,而junior banker又正好處於整個流程的末端,他們得等到流程前端的工作瓶頸都解決了才能開始幹活兒,有時這一等就是一整天,導致他們在下班時間才真正開始工作。


3

Banker都不是好的管理者,而且他們通常不知道尊重別人的時間。投行里有一個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文化,就是senior banker認為junior banker應該會和他們同時完成任務。然而senior banker都坐在自己的小隔間里,與其他部門和小組鮮有交流,導致許多最後一秒推翻計劃並從頭來過的情況發生,他們只在乎眼下最緊急的事情,卻忽視那些重要的並且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完成的事。於是這些重要的事就被堆到一天的最後來處理,讓junior bankers加班趕工。可怕的是,等到這些受盡折磨的junior bankers有朝一日晉陞到senior的職位時,他們就會把他們曾經受過的苦難再次加到公司新人身上,如此循環往複。

4

Junior banker經常會犯錯。 進了投行後有非常多的知識需要現學現賣,犯錯在所難免,很多工作時間就是浪費在了學習新知識和犯錯誤上。然而,很多進投行的人從一開始就是抱著被虐待的心態進公司的,因為如果不抱著這樣的心態,他們可能壓根不會被聘用,而結果就是進公司真的被虐待了。他們會拼死拼活地工作來迎合投行對他們的不合理要求,而投行的加班文化也因此得到了鞏固。


那麼苦命的junior bankers每天具體又在做什麼呢?下面來聽一個投行妹妹描述她繁忙的一天。

7:30 am

拍打鬧鈴,起床,全速套上職業裝,奪門而出,風風火火去公司。


8:00 am

開會,開會,還是開會,從Interns到Analysts再到Managing Director,所有人都要開會。 VPs 和Executive Directors會討論一些最新的deal,包括它們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等等。接著是小組討論市場動向如何,如何激勵客戶,如何避免錯誤的產生等等。會後,我會從街邊轉角處的星巴克買一杯double-shot espresso,一飲而盡,保證自己不會倒在辦公桌前長眠不醒。


8:30 am

開始回復郵件。郵件都是和deal有關的(在高級的syndicated loans組裡,一個Analyst要同時處理5-10個deals),包括來自客戶的問題和需求,從「Please send me the info memo」到「Confirm the followingpricing tables for the loan for X client」,應有盡有,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見不到。


9:30 am

與客戶通電話和開會。開會通常處理的問題有:你目前手頭在做什麼;接下來要做什麼;協商並確定哪個銀行來lead交易;這些銀行要收多少錢;客戶要支付多少利息等等。一大早簡直要瘋掉,我得不停地講電話,跟別人見面,然後催著人家把ppt和models做出來。


12:00 pm

隨便買點東西當午飯,在辦公桌前吧啦兩口,邊吃還要邊在ppt里加幾頁新的pricing tiers以及一些給客戶看的comps model。


1:00 pm

一大波電話和會議來襲。我的VP會跑過來讓我把一個快要關閉的deal的funds flow model規整到一起。The funds flow model是用來顯示哪個銀行將接手後續的交易,它們的newlevels of commitment是什麼,誰付給誰費用,以及銀行最終會拿到多少費用。這起碼要花2個小時來完成,因為back-office永遠沒法一次性給你提供準確的數據。


4:00 pm

電話和會議終於消停點了,我也可以安安心心做事了。在to-do list上我還有一大堆事:一個給客戶的ppt要修改;在general comps sheet更新一個comps model;完成一份50頁以上的info memo;還要閱讀一堆current deals的credit agreements,保證客戶問我的時候我能心知肚明。


6:00 pm

吃晚飯啦!在網上叫個外賣,然後就開心地等著賣送到辦公室。我一般會點Turkish Lamb with Rosemary Spices或者從Outback Steakhouse叫份牛排。如果手頭沒什麼事的話,就和三兩同事聚在一起吃,要是有事,呵呵,還是坐在辦公桌前吃吧。

7:30 pm

酒足飯飽,我已經半夢半醒而且根本不想做事情。於是我就到處瞎轉悠,和別人嘮嗑,刷刷網頁,反正無論如何都不會回去工作,就這樣一直磨蹭半個小時。


8:30 pm

辦公室里此時超級安靜,而且我終於可以看到勝利的曙光了,因為不會再有人把新的事情堆給我了。我開始回復最後幾封郵件,然後把list上餘下的20件事情做完,包括30頁ppt,再完成給VP的一些他不熟知領域的research,最後做一些financial model以及閱讀deal里的legal docs。


1:00 am

我飄出辦公室,招一輛計程車回家。到家洗漱動作要快快快,因為我最多只能睡五個小時。

看著如此喪心病狂的schedule,由衷地向所有奮鬥在投行一線的junior bankers表達崇高的敬意!但是,如果像上文所說,等junior banker有朝一日熬出頭坐到senior banker的位子上,開始壓榨手下的人,工作是不是就能輕鬆一點了呢?

這其實要看你在投行的哪個部門任職。比如在IBD,Analysts和Associates還是經常要呆到凌晨2點,而且他們周末還要加班。Analysts和Associates之間的區別是,Associates有更大的自由來調整自己的schedule,比如他們可以決定到底是周六下午還是周日上午加班,而Analysts只能言聽計從。

VP的話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出差來和客戶溝通,所以他們的工作總時長也並沒有縮短。但是,VP不需要做什麼ppt和models,所以他們一般不用熬夜到凌晨。

至於ED和MD,加不加班就全要看個人意願了。有些人會每天6點就下班,而另外一些人,尤其是在投行呆久了的習慣了長時間工作的人,則喜歡堅守到最後以保證所有事情都萬無一失。一般來說,coverage MDs/EDs(處理客戶關係)比execution MDs/EDs(處理deals)工作時間少得多。


關於投行為什麼把一個人當N個人狠命用,而不多招幾個人的問題,我引述一個諮詢界的朋友的觀點大意,再糅合一些自己的觀點,僅供參考:

1.多人協同分擔的工作方式更適合那些分工細的工種,而投行人員的面對的工作內容相對於社會其他工種是更加非標準化的,也就是"變數"較大。這種情況下,如果更多的人參與就意味著項目內部需要以幾何級數增加溝通,溝通成本驟增,導致管理成本也相應爬升,總體的效益/成本比反而更低(因為工作內容過於非標準化,溝通成本很高。而如果問題都在你自己腦子之中消化處理了,溝通成本是零)。所以投行的項目員工潛力全開的工作狀態對組織是最有好處的。當然,這也要求從業人員夠smart(潛力低,就是全開了也是戰5渣啊),所幸而投行嚴格篩選進來的員工大多具備這種素質。

2.投行接觸的很多項目信息相對機要,非常不適合讓太多人成為知情人。

3.這個圈子裡有精英文化傳統,進了就得認。精英一方面體現在能處理高強度的項目——也就是至少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精力,時間管理能力,快速學習能力等等軟硬技能,否則根本做不過來。另一方面則體現在財富上——人越少,每個人就分到的越多。


畢竟是兩年前的新聞了為何還拿出來炒。。。

曾經華爾街沒有休息這一說法,真正的是一年365天天上班,每天至少15小時。不過這個新聞出來以後,大型投行都改革了,我們公司規定初級員工每周有一天是必須休息,除非實在忙可以讓高層給你請周六Exception繼續工作。像小摩每個月有一個protected
weekend,整個周末可以不上班。 這兩年投行工作時間長是長,但是比一年以前已經好太多。

-------------------------------------------------------------------------------------------------------------------------------------


Banking忙什麼?答案有幾個:


1. 真的是因為人少事多。投行聽起來光鮮亮麗,事實是客戶就是上帝,正在進行中的併購案客戶要求什麼加班加點不睡覺也得做出來。為啥人少?我特別同意 @marco 說的第一點,「投行人員的面對的工作內容相對於社會其他工種是更加非標準化的「,成本非常高。


通常每一個市值超過10億美金的客戶公司,我們的標配是一個MD(董事總經理)+1個Director(主管)+1個VP(副總裁)+1個Associate(經理)+一個Analyst(分析師)。我去年做了一個超大型的併購配了我組兩個分析師,一開始我們倆之間每次對併購模型做一點小改動都要互相告知並解釋清楚具體怎麼操作,後來他就主要負責一些輔助分析,我主要做建模。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微軟Excel每次只能一個人用,你不可能5個人做5頁再拼起來吧,還要重新編輯各個sheet上的單元格鏈接,太沒效率了。


2. 另一個原因是像我們組做併購的都有各種deadline,比如下周董事會要做一個大型的PPT,或者必須這個月財報出來前宣布併購之類的。前者董事會還能稍稍規劃時間,每天計划下今天多做點明天或許可以12點就下班了。後者這種掐著死線的併購,真的是天天撲火。朋友說我像消防隊的,殊不知我們的每個緊急任務都叫fire drill(消防演習)。尤其是做併購的買方顧問,交易宣布前幾天,每個小時收到更新的公司財務預期,整合進model里,根本就別想睡了。我第一個併購就有一周中兩天朝九朝九,徹夜工作都沒時間回家洗澡換衣服,連續工作四十多個小時的,還沒有一天凌晨五點前可以休息。吃飯就更別提了,沒時間訂飯,手邊抓起什麼邊工作邊吃。


3. 至於為什麼從早到晚都要加班……主要是白天高層得跟客戶開會/電話溝通,你在旁邊賣力記筆記理清思路,通常和客戶聊天前老闆們都會臨時提出要幾份backpocket materials(不會給客戶看的備用材料),這樣忙著忙著天就黑了。到了晚上,老闆們開始有時間思考下一步我們該做什麼,於是開始布置底層分析師要做的模型或者圖表。我們這些小兵們吭哧吭哧做到半夜,並不比我們好過的經理再檢查一遍,我們繼續改改弄弄通常就凌晨兩三點了。

-----------------------------------------------------------------------------------------------------------------

至於那些說15個小時不算啥的……


首先承認,按我們組的標準每天15個小時算略低於平均值,我過去幾個月最忙的時候一周120個小時覺得快要猝死了,同事就說你看那誰誰誰人家有132個小時的記錄呢……我就默默流淚繼續工作了,雖然併購宣布後下午兩點就被公司趕回家睡覺。


其次,真的是每周六/七天地在加班,剛剛過去的聖誕假期我和幾個同事也在加班。大家就不要以每周一兩天加班十七八小時的經驗來教導投行民工們如何規律飲食、健身了……一周五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另外兩天睡五六個小時,還被指責不積極運動。好好吃飯睡覺什麼的,臣妾做不到啊……


—————————————————————————————————————————————
因為競爭激烈。

從公司的角度講:
報會前等重要時刻,工作確實繁重。
但工作這麼繁重為什麼不多雇幾個人?
因為要節省成本。
據我所知,以某內資券商為例,部門內每增加一個員工,年度利潤指標就增加500萬。

從個人的角度講:
我周圍的同事每天加班,時間緊時甚至可能通宵不睡。
沒有人監督,為什麼會把自己逼這麼緊?
因為所有的同事都在加班。
別人用半年報一個項目上去,如果你用了八個月,就一定要給領導一個合理的解釋,否則就是你效率低。

那好吧,為什麼不每天少工作幾個小時,少拿一點工資,留更多時間給家人,過更健康、更平衡的生活?
因為他們願意。
—————————————————————————————————————————————


投行中有長跑運動員,和短跑運動員。

長跑運動員就是大家熟悉的IBD,做MA啊,IPO啊之類的。工作需要跟很多方合作,比如公司管理層,律師,諮詢,審計,還有自己投行的老闆們。經常要等其中某一方的工作有個結論,才可以進入自己工作的下一步。

所以比如有時候他們可以下午4-5點去喝個咖啡,去超市買個水果,但是晚上9點要等的郵件回復了,就要回去加班,一加加到凌晨。

高層自由度高一些。小朋友就隨時待命了。

我有跟IBD的小朋友出去玩,在蘭桂坊派對到凌晨2點要回家了。小朋友說突然收到郵件,要回去加班。。。。

我自己呢。是短跑運動員。因為是做二級市場交易的,工作時間早八晚七吧。工作時間一般強度比較大,需要高度集中。

比如有天一早剛進辦公室,突然有個突髮狀況(比如一家好好的公司突然宣布自願破產或者債務重組)。從8點坐下來,到下午兩點,無數人在bloomberg上找我,同時接幾個電話,背後還有一幫人喊來喊去問問題 ,一秒都不停。到了下午兩三點,安靜下來了,發現自己早飯也沒吃,午飯也沒吃,一口水都沒喝。忙到全身肌肉緊張發抖。

有段時間最忙的時候,會兩三天都碰不到手機。因為就算晚上7,8就可以下班了。真的是累到攤掉,動都動不了。

普通時候呢,是還好的。下班以後就是挺累的。不過下班了就是自己的私人時間了。打起精神來,還可以跟朋友吃吃飯或者去健身。不然就是休息。

夏天和聖誕期間會很閑,然後大家一起輪流休假。

我對自己的工作時間還是很滿意的。我喜歡集中高效地去完成一些任務。完成以後就是自己的私人時間。所以work life balance還是很好的。


主要是ibd部門拚命工作。總的來說ibd工作的密度並不是很大,但因為要協調溝通許多部門,導致時間戰線拉得很長。

最開始的需求是因為,ibd部門需要協調各方面的工作,比如律師,會計和諮詢師。這些人在下班前發個資料文本,ibd部門的人會加班處理,第二天早上好部門內部開會討論。

下午又繼續協調溝通,別人下班前收到更多資料,晚上繼續加班。

這最開始是一種需要,後來慢慢演化成一種文化。ibd的小夥子們以能熬夜,不用睡覺自豪,這其實並不好。


國內的情況基本上是這樣的:

1、一開始小夥伴們開開心心的入場,給企業一份文件清單,讓企業的人準備去,然後小夥伴們該淘寶的淘寶該泡妞的泡妞,每天過著10點上班4點下班的開心日子。

2、突然發現有一天,企業給的資料也七七八八了,該律師審計師乾的事情都幹完了,猛地發現,我靠,招股書還沒怎麼寫呢,於是開始猛寫,沒日沒夜寫了個初稿出來,一討論,我靠,又要大改,又開始沒日沒夜,再討論,再改,如此循環...

3、好不容易把改做的文件都做完了,飛北京吧,在榮大製作申報文件,又是沒日沒夜的一個晚上,歐也!文件終於交到證監會了!

4、一審審半年,這期間,妞照泡,飯照吃,然後開心的補中報又來了,又開始對著一對文件沒日沒夜了。

看官,看到這你應該知道投行的工作就跟一個沒有好好學習的大學生到了要期末考試一樣,得在一周內惡補知識,應對考試,然後爭取過了,別掛科。

只不過我們的加班很多時候是因為許多工作沒法提前按部就班做好,(比如說企業資料給不齊,有問題沒解決一直拖著)到了最後又要一次過全部弄完導致的。

以上


發現大家似乎還蠻喜歡這個答案,那我再補充幾句,其實就我的觀察,國內投行員工在加班時長上似乎並不明顯比其它行業的員工要高,我一個銀行的哥們基本保持著每一天(包括周六日)都在加班的惡習。但是我認為投行員工在單位時間內的加班強度是非常高的,這裡面涉及大大量綜合業務能力技能及業務知識的運用,因為所製作的文件是要對外公開的,所要保持心思細膩,不犯基本錯誤。況且投行員工大多進駐到企業辦公,有些企業是開在荒山野嶺裡面的,故加班的工作環境也不大好。但是,比起審計師來,我們還是好太多啦!!!審計師就是就是這輩子也折翼的天使有木有!!!上一個項目看著那些審計的女漢子們,我由衷的對她們產生了同情。


一個程序員問科比他為什麼這麼成功,科比問他:你知道凌晨4點的洛杉磯是什麼呢樣子嗎?程序員說:不知道,那個時候我還沒下班。你問這個幹嘛? 科比:不幹嘛,草!


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 只不過IB是經常是deadline


一位21歲的實習生死亡,致使人們呼籲倫敦金融城的銀行整頓年輕員工的工作文化。美銀美林的一位發言人確認,這位德國商科專業本科生已經死亡,但表示銀行尚不清楚他的死因。他拒絕置評網路上聲稱埃哈特因連續工作72個小時後癲癇發作死亡的說法。


原文鏈接:是什麼讓投行人忍受每天工作14個小時?


銀行家表示,實習生工作時間很長,通常超過了午夜,但補充道,一名實習生連續工作兩三個通宵的情況很少。一名銀行家表示:「分析師和助理得像狗一樣工作。但實習生不會得到如此的信任,以至於工作這麼長的時間,因為他們經驗不足。


要求提高實習生待遇的慈善機構Intern Aware稱之為「100小時工作文化」,並對這種學生銀行暑期實習中盛行的文化進行了抨擊。


該慈善組織的聯合創始人本?萊昂斯(Ben Lyons)表示,「必須改變文化和人力資源程序,評價員工不應根據他們能夠拚命工作的時間長短,而是看他們的工作質量。」


埃哈特要工作7周,死亡時已經工作到了第6周。他每個月的報酬是2700英鎊左右,此前曾在畢馬威(KPMG)、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做過三次實習。


美銀美林表示:「他在同輩中很受歡迎,在我們公司是一位非常勤奮的實習生,前途光明。我們的第一反應是聯繫他的家人,送去慰問。」


卡斯商學院(Cass Business School)訪問學者克里斯?羅巴克(Chris Roebuck)表示,過勞的年輕人日益成為倫敦金融城的一個問題。他在數家銀行擔任過高級人力資源管理職務。


他表示:「由於個人雄心或者就業市場的原因,人們非常渴望抓住工作機會。有些僱主利用這種情況,迫使人們超負荷工作,即使對健康不利,對企業也不合理。」


羅巴克表示,在金融危機之後,情況變本加厲,因為很多機構一直在裁員。但有幾位銀行家指出,實習被用做招聘工具。


慈善機構Epilepsy Action表示,英國約有60萬人患有癲癇,其中每年有1000人死於相關病因。該機構表示,誘發癲癇發作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睡眠不足、壓力過大或者飲食不足。


投行為何總要加班加點?


一天工作14個小時會對一個人的健康、家庭生活、人際關係、性格以及脾氣造成極大損害,而且非常缺乏效率。


這一點我們都知道,但是發生在莫里茨?埃哈特(Moritz Erhardt)身上的慘劇再一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即使這名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實習生的死被證明與他長時間加班工作無關,這起事件仍使我對於職場中最大的謎團之一深感震驚。


為什麼一種既令人不快又效率低下的工作方式在一個極其成功並且令人嚮往的行業當中成了通行慣例?


為什麼年輕的投資銀行家們要忍受這一點?


他們知道自己必須通宵達旦工作,但他們對此卻顯得似乎並不介懷。


今年共有17000人向高盛(Goldman Sachs)提交申請,以爭取350個工作強度遠遠超過健康或者明智標準的暑期實習機會。


我從小就很喜歡玩一個思考違反現存事實的可怕情況的遊戲——例如思考在什麼情況下我會吃下一碗嘔吐物?


這一次我思考的情況沒有這麼駭人聽聞:有什麼能讓我保持每天工作14個小時?


我想到了三種可能的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按小時計酬,並且我的家庭處於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狀態。


第二種情況是,這是我自己創立的公司,並且我對公司經營已經變得病態迷戀。


第三種情況是,我的工作事關人的生死。如果我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名後方護士,我不會每天下午五點半準時打卡下班。


但這些情形都不適用於年輕的投資銀行家們。


他們不存在任何財務壓力。


任何能被美林美銀聘用的人一定能在其他地方找到一份更加人性化的工作。


一名從事併購業務的銀行家(埃哈特的工作崗位)所做的工作很難說得上是在人間傳遞快樂:多項研究顯示,在銀行家說服客戶所進行的交易當中,超過二分之一都在毀滅價值而非創造價值。


那麼銀行家們為什麼要忍受超長的工作時間呢?


我反覆詢問了兩位新入職的投資銀行家,其中一人因為成功贏得了這份受到所有朋友羨慕的工作而春風得意、滿面紅光,他似乎對巨大的工作量表示歡迎,並將其看做是進一步印證他對公司、乃至整個世界的價值的一種方式。


另一位年輕銀行家聳了聳肩表示:每個人都工作到很晚。


此言觸及了謎團的核心。


投資銀行家都喜歡結交同行,因此他們有關什麼是正常行為的認識被嚴重扭曲。


正如厭食症患者或許認為把一片生菜葉子當作午餐很正常一樣,年輕的銀行家們或許認為在辦公桌前工作14個小時也是正常的。


接受我訪問的這位新人甚至認為自己一位同事的以下做法沒有什麼可奇怪的——這位同事控制自己白天的飲水量,以至於幾乎不用去洗手間,從而減少了離開辦公桌的時間。


這名新人正在考慮效仿這種做法。


第二個謎團是,為什麼投資銀行迫使員工完成令其精疲力盡的工作量,這種做法對於員工也沒有任何好處。我懷疑這與英國公學中長期以來存在「高年級生使喚低年級生」現象的原因一致。當你自己當過「跑腿的」以後,你將迫不及待成為一名高年級生,使喚別人。


資深銀行家聲稱,超長的工作時間是客戶永無止境的要求的結果。


合伙人感到有責任承諾客戶,自己能夠在一眨眼之間就交出一份報告,而這意味著他的下屬必須熬一整夜來地寫報告。


當下級員工將報告交給上司時,總是會被要求作出各種各樣的小修改——而這意味著又一輪通宵加班。


這套完全不合理的制度最愚蠢的地方在於,它在為客戶利益服 務方面相當低效。每當我觀看投資銀行家的演示時,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一過程當中的巨大浪費。


大量的幻燈片列印材料隨處發放,列印紙張的厚度足以用來充當 婚禮請柬。此外還有太多純屬賣弄的資料和圖表;整個演示耗時過長,參與演示的人員過多。


其所要傳達的中心思想是:我們花了很大力氣來使你用高昂傭金購買的服務物有所值。


不論法醫對於埃哈特的死因做出何種鑒定,都不太可能改變年輕投資銀行家們的工作方式。實習生們不會舉行罷工,資深銀行家們也不會停止騎在新人頭上


最有希望催生改變的情況是,客戶們將這些由睡眠不足的年輕三流寫手編寫的過於花哨、過度研究的報告扔進垃圾桶,並像歌手仙妮亞?唐恩(Shania Twain)那樣喊道——「這些不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以上部分內容摘編自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 文:露西?凱拉韋,譯者:馬拉)

投行分析師的每周工作時時間應該是長於大部分職業的,每周100個小時的工作時間只能算是平均,忙的時候可能會達到110~120個小時,這就意味著周一到周五基本是後半夜下班,而周六周日大部分時間是要用來加班的。


在綜合性投行的Analyst通常一周需要工作90-100小時,甚至更多。工作日的話,大概是早上10點到凌晨2點。並且,雙休日工作也是很普遍的事情。在工作特別繁忙的時期(準備pitch或者是交易起始階段),通宵工作甚至是連續幾個通宵工作也不是什麼稀罕事。值得「欣慰」的是,一般Analyst們在通宵之後,公司會給你回家沖涼換衣服的時間。更有一些公司會在辦公室配備洗澡間,「貼心」的幫你節約時間。


升職成為Associate之後,你的schedule可能會稍微松上那麼一點兒。每周「只」需要工作80-90小時。工作日是從早上9點到晚上11點。當然了,雙休日加班也是逃不過的。再往上走到達VP這個階層,那就能輕鬆不少了。就算雙休日或者晚上需要工作,他們也可以選擇把工作帶回家完成。而對於MD而言,在不出差的的時候,schedule就基本和其他行業沒太大差別了,他們會更早一些去到辦公室(一般是7點到9點之間),不過也會相對較早的離開。不過要注意的是,MD需要頻繁的出差。一般而言,每周公出個3天都算是正常的。


精品投行里的工作時間與以上介紹的又會有很大不同。正如第一期提到的,一些精品投行和綜合性投行有著相同的工作要求。然而,在許多精品投行的工作會輕鬆一些。


當然,投行分析並不是每周都過著每天睡眠不足3個小時的日子。投行的忙碌指數有一定的周期性,這與項目進度關係比較大。


那為什麼投行分析師的工作會這麼辛苦呢?簡單來說就是人少事多。在投行中,初級銀行家的人數比人們想像中的少。一個團隊中可能也就只有3~4個分析師和同等數目的經理。因此每個全職的分析師往往要同時負責2~3個項目,multi-tasking在投行絕對是一項必備技能。


原因二,基本上沒幾個行業的薪水能跟投行相提並論,特別是算上風險之後(trading或者是hedge fund的工資可能會高於投行,但是壓力卻大了很多)。第二,跳板。投行幾乎是進入其他金融領域的完美跳板。很多人一開始選擇在投行工作就是為了積累經驗,然後跳槽進入私募/對沖基金等行業。第三,學習機會。作為一個junior的banker,你能學到紮實的金融知識以及如何在一個近乎偏執於細節的行業生存。第四,面子。當你負責的公司上市登上頭條時,你就可以拿著報紙到處給人炫耀了。


在這麼忙碌的工作下,很多人依舊能過上有聲有色的生活。吃完飯去健身房運動,午夜下班後去和同事一起小酌一杯……而且公司也會經常組織員工活動,同事可以一起去出海爬山等等。周六和周日雖然需要加班,但不會像工作日那樣滿負荷,多少還是會有一定的個人時間。


樓上很多大神都說的差不多了,這裡僅從內資投行,實習到入行1年內的菜鳥的角度,為大家補充點視角。

關於長時間加班的故事,大部分是發生在投行新手和底層員工之間。原因很簡單,你無法自由分配你的時間。

拿我的某段實習為例,平均每天晚上2點睡,早上9點到項目公司,一周通宵1-2天,周末經常在與朋友吃飯的時候接到任務電話,然後就近在網吧加班,在火車上加班,在計程車上加班。

看起來很忙,實際上我認真統計了下我真正在做事兒的時間,一天也就不到5小時時間。但讓人疲憊的是,這5小時的工作量是被打碎然後隨機地插入到你一天24小時當中的。總結起來有這麼幾個原因:

1. 你所做的工作依附於你的上級的分配。這句話是廢話,因為任何上班的人都是這樣的。但是,作為底層人員,你並沒有太多自由決策的空間,事無巨細都需要得到上級的安排和命令。MD可能接受高層分配的任務是「在今年完成xxx萬的業績」,而如何完成他可以完全自由安排。而底層人員卻沒有這樣的自由度,「你幫我查個資料」「幫我寫一份報告」這些很具體的命令就限制了你自由安排時間的能力。並且,瑣碎而繁雜的任務時不時地被丟到你的面前,雖然大部分時間你在放羊,但還需要保持注意力集中的「等活兒」狀態。更可能的是,你本身也只是上級的附庸,他是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和做事習慣,不時地要求你給他所需要的材料(這裡的上級指的是和你一起盯在項目地的項目負責人)。打個比方是,MD級別可能只需要每季度/半年/一年和集團高層彙報一次工作情況,項目負責人可能需要每周定期和MD彙報工作情況,而到了你身上,相當於你一天得十幾次甚至幾十次向項目負責人彙報你的工作情況,當然會感到疲憊。

2. 投行的內部結構導致。當時的實習,白天的時間我基本是在做一些零碎的活兒,收集底稿,查政策,查材料等等,到了晚上才開始寫一些書面材料。原因是「MD上午遠程提需求→VP忙了一天,晚上搭出框架→你凌晨12點收到框架,開始補充具體內容」。所以經常會陷入到晚上12點才接到活→做到凌晨4點的惡性循環。因為白天大家都在忙自己的,到了晚上才會整理一天的思路然後想起來給手下派活兒。

3. 重複、無聊但是不可缺少的勞動。可能你的報告,VP級別的看幾分鐘,MD級別的只會看幾眼,他們甚至不會注意到你的行間距是否符合要求和規範(僅限於內部報告,對外報告肯定會留意的),但是你可能花了兩個小時把PPT的格式調整成滿意的樣子,拉出RGB色域板不斷統一整個PPT的顏色風格。無聊嗎?是的。有意義嗎?對於高效閱讀內容來說,沒什麼意義。但是你敢不做這些事兒嗎?另外,列印材料,裝訂,整理底稿,這些大部分投行實習生的日常,而且是稍微聰明點的高中生就可以做的事兒,將消耗到你大量的白天工作時間。之前實習的上級和我說「花你10個小時去節約MD的2分鐘也是值得的」。如果按照時薪來說的話,他這麼說也沒有問題。

4.你可能在項目上盯著某個項目,但是同一團隊的其他項目組的人會跑來加你微信,關切地問候你兩句之後告訴你「我給你郵箱發了一個材料,你幫忙改一下XXX,寫一下XXX,核對下XXX」。因此你的任務是上述的(1-3)*N。

5. 你是整個團隊的後勤。在忙完以上工作之後,你可能還需要幫領導定機票,定酒店,緊急找列印店印名片,同時時不時在酒桌上為領導擋酒,替領導敬酒。

所以,投行忙是很正常的,特別是底層員工。但回過頭來會發現,有時候是一種很無奈但是無法拒絕的瞎忙,絕大部分的活兒可能對你在領導眼裡的印象有加分,但對於真正項目的推進,幫助是很微弱的。

什麼時候junior能有權利和領導說:把今天給我的活兒一次性和我說完好嗎??!



一張日常聊天圖解釋這個問題
妥妥的(?`∧′)


(替投行和律所的同仁答一波)我就想問問,一個普通老百姓,搞出一份幾百頁的英文文件,要符合無數的證券法規(否則打算去坐牢),事實部分有據可查(否則打算去坐牢),恐怕兩個通宵是不夠的吧? 大多數人恐怕兩年也搞不出來吧?

我剛進律所的時候,最大的體會就是,為什麼在學校要寫一個學期的東西,您老是明早9點就要(而且現在已經尼瑪是明早2點了)?


好久不上知乎了,偶爾上一次。今天沒啥事就沒去上班,翻翻知乎,發現當下很是浮躁啊。
由於在公司擔任一定職務,所以不想寫具體哪家公司。
公司籌備期就來了。當時總裁問我,你們部門想叫啥?
我說,業務發展部?投資管理部?
總裁,不行,太俗氣了,你覺得投行部怎麼樣?
我說,大哥,投資銀行部?有點大。
總裁詭異一笑,投資行研部。
我當下佩服極了。不明白的請先明白什麼是投資銀行,區分投資銀行部和投資銀行。
於是我就成了所謂的投行部老總。下面有三個部門,共計30人左右,女生居多。大部分員工都是關係戶塞進來的,即使塞進來最起碼也得是好大學好專業的碩士。
公司發起方是政府,具體哪部門就不說了,有部分國資背景。
我其實很討厭別人叫我們投行,也很討厭別人叫我什麼總之類的。
雖然業務量很大,也經常出現加班,但是加班的員工裡面有八成是在做無效率的工作,因為工作內容真的很枯燥乏味。也有幾個在認真幹活,但是認真幹活的員工幾乎都比較木訥。
投行啊,只要不牽扯到跨國的業務,真的沒那麼複雜,更重要的是人心 局勢 邏輯 博弈的結果。簡單且粗暴,真要是按照給員工培訓課件里的流程走下來,那真的能把主事人氣炸。
說投行累的,是因為你提前沒做完需要預先做的事項,加班的,是因為你把工作時間用來發懶了。很少人能保證每天10小時的高效工作。
新進行的員工,一年時間內能把相關軟體和excel用熟練就不錯,不指望他們做項目報告,出點小差錯訓訓就紅眼。
當然,多方溝通什麼的,讓他們玩去吧,都是一堆沒用的溝通結果,但是不讓他們溝通,人會變傻的。
我記得十多年前那時候做數據分析,哪有現在這麼方便,很多時候還得手算,圖表自己畫。那真是練就一身本領啊。其實投行里呆久了,人老的特別快,因為你必須在看透對方的同時對數據做分析,而不是通過數據分析市場。我剛工作時也是認為數據就是事實和趨勢,其實非常錯誤。
沒有任何一個工作會很高難的,再聰明的人也是日積月累,再難的工作只要熟練了就很普通。
學習呢,可以加班。工作呢,我給員工安排的活是我以前無比熟練的,花多長時間我當然有數,向我抱怨累的員工,我只是不想點破而已。
其實誰又不是給誰打工呢,唉,不寫了,出門買菜去了。


以下圖片引自 徐靜蕾電影-親密敵人 車上投行的員工的一段話


不要來吐槽我~我不是原創~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為了錢,
其實是自願的。
去檢查下那個累死的哥們是不是過量飲用咖啡,嗑保持精力的葯或者吸毒。

曾一天最多工作15個小時

還有9小時休息時間呢,
我都沒覺得15小時有什麼多的。


有截止日期,你作為最後的材料加工方,總是在最後最後收到你可以加工的材料,你說能不加班嗎?
但除了這些關鍵時期,還是有很多空閑的。


沒有這麼複雜吧,邏輯應該就是這樣的:
1. 工作是不是做完了(實際上事情總是做不完的)
2. 沒有做完的話,選擇加班做還是拖到之後再說
而大多數在投行工作的人選擇了加班做,源於各種理由,但很大程度上是他們本質上是喜歡做事勝於生活的人,或者說他們認為自己是這樣的一群人
而關鍵在於這樣的認知,既是源於自己的性格所為,也是環境因素所致


有過一些在香港外資投行的經驗 關於投行本身的概念不加贅述 只針對做一級市場和併購的組來說 工作時間長可以總結成以下幾點:


1. 交易本身的複雜性:一個deal 再從最開始有想法去launch到拿到再到最後成功完成 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 機構監管 和 法律維護使得每個步驟需要考慮的因素都變得很多很複雜 所以 初級分析員和asso就必須做很多額外工作 從sector到regulation 不懂得都要自己去dig in 此外 執行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意外 所以juniors
就得時刻待命 而且很多時間你會發現一個組裡的人 沒有誰特別會做事 大家都是要一起討論一起摸索 所以進度就很慢

2. 刁難的客戶:尤其針對SOE上市的情況來看,工作組裡的人很少有financial literate的。很多材料都要特殊準備 用plain的語言 而且SOE的話 就還要雙語 這也是為什麼 很多analyst 每天做很多翻譯工作。 市場動蕩一下,央行出了新政策,客戶都會電話過來 諮詢個幾個小時。雖然這種心情應該理解 但是 很多時間真的做的都不是很有效率的事情。不過這個行業本身的價值就是哄客戶開心 他們要是不開心 沒deal了 那就沒飯吃了。

3. 所謂的精英體制和內部階級制度:
都是潛移默化的 人們一提到投行 都覺得不加班 簡直是天理難容。 但其實每天工作12-15個小時 完成的事情 要是以一個高三備考的人的經歷來看 完全可以cob正常走人的。 只是時間久了形成了一種不健康的文化 然後陷入了一個惡性的循環 即投行==加班 而且刷face time變成了很必須的一件事。

其實很多juniors其實都是十一點進office 傍晚還可以去gym一下 然後回來做到2am的 沒有deal的時候 節奏其實不快 但是為什麼還是要熬夜呢? 問題就在於投行內部結構其實存在著很大的階級體制,一本書,analyst reports to associate or VP,然後 VP review過 返回給 associate,然後asso再告訴analyst哪裡有問題 然後這個循環一直到vp 滿意了 給d/md看 然後再反下來。 可是一般d和md 經常飛 所以會有gap final call就要等 然後一本書可能一周都沒法finalize。最可笑的是 一半的時候 都是字體不好看 字型大小不合適 或者排版不美觀的問題。但再小的問題也一定要傳遞迴analyst去修正 這就是投行文化。另一半的時候呢? 恭喜你 大老闆有了新主意 之前的idea不要了 我們來畫幾頁新書 從找數據到繪表再到最後畫slides 熬夜做吧。那為什麼不在一開始就決定?總不能都是靈光一現的好主意吧? 大老闆太忙了 剛才才認真看這個deal。

總的來說 投行還是一個讓人羨慕的職業 但是時薪真的不高。但從錢的角度來看 我有一個學長 去了ivy某校phd 每個月USD4000 base 加上他自己炒option 沒有投行的作息 賺的多多了。另外一個程序員學長 西海岸某校master畢業了 隨便一個offer base都是投行entry level的兩倍。所以其實還有很多路可以做 如果不是真心感興趣 真的沒必要擠破頭的進這個行業。


推薦閱讀:

在研報中,分析師預測某一上市公司7年後財務數據的做法是否合理?
為投行的交易員寫程序,大概需要哪方面的技術?

TAG:投資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