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數字資料傳給後代?

看到這條新聞有感而發:
老人把遺囑存5寸軟盤難壞家人 老電腦終未讀出

我們目前所有數字信息的存儲媒介,不論光碟、軟盤、硬碟還是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優盤、存儲卡以及固態盤,平均壽命都只有幾十年最多一百年。我設想將來我們的後代會遇到這樣尷尬的情況:

  • 很多存儲媒體的數據已經丟失:上面說的介質平均壽命幾十年到一百年,那麼一定有相當多的介質在平均壽命之前就損壞了,大部分在100年以後都損壞了;
  • 缺少讀取硬體設備:新聞里的5寸軟盤僅僅是20多年前的產品而已,已經很難找到這樣的磁碟機去讀取裡面的數據。更何況驅動和硬體介面也會消失——還有多少電腦有原來5寸軟碟機的介面?
  • 缺少文件格式信息:假如文件是用WordStar之類幾十年前的軟體編輯的,現在我們又碰巧沒有軟體知道這個格式,甚至沒有人知道這個格式的定義,那麼即使找到了文件也沒有用,需要大量反向工程才能識別出來——這也不是一般人能承擔的;

情況似乎很尷尬——我們怎麼把數字資料留給後代呢?我也想過這是否一個偽問題,不過看新聞的故事來講,這確實是個問題。國外因為信息數字化發展的早,也有大量類似的案例。

知友們,你們有什麼好主意嗎?或者你們是怎麼做的呢?


先回答問題:放心,把數字資料傳給後代並不是一個新問題,更不是一個尷尬問題,IT業早就有成熟的方法論和解決方案,這就是數據備份恢復的問題嘛。

澄清一個誤解:承載信息的介質的保存期有限並不等於數字資料就不能傳給後代。我們每個人的保存期也是有限的,人類壽命一般不到一百年,你五億年前祖宗三葉蟲的DNA不也一直傳下來了嗎?

周六有點空,順手多介紹點關於數據備份的專業知識:
幾十年來,雖然數據中心的數據運行在伺服器的內存和硬碟上,但備份大部分都是在磁帶上,因為在當年,磁帶有很多比硬碟好的優點:

  1. 容量大:以LTO3格式為例,一盤磁帶壓縮後可以保存800GB,現在看來不算大,但這是2005年的標準,當年普通小型機的硬碟一般平均才64GB。現在磁帶庫的容量都幾個EB了,一個EB也就是1024PB,也就是1024*1024 TB。
  2. 便宜:同等容量的磁帶價格還不到硬碟價格的百分之一。
  3. 出庫與轉移容易:出庫的不太嚴謹的解釋就是把數據從設備中」拿出來」。磁帶本身設計就是方便出庫的,硬碟設計上是裝在伺服器裡面運行的。雖然伺服器上都有熱拔插硬碟,但拔硬碟還是比拔磁帶麻煩好多,而且磁帶輕,好,多!

    有一些比較土的公司,就是每天用卡車把磁帶從機房運到另外一個地方保存。不要笑,這可是國際容災標準SHARE78裡面Tier2定義的標準做法之一。為啥要這樣做?為了安全異地保存,不然機房著火,伺服器和存儲燒沒了,磁帶在別的地方還能恢複數據。如果都放在同一個機房,一鍋熟!磁帶的外殼不好燒,帶子還是挺好燒的,我冬天就燒過磁帶來取暖,藍綠色的搖曳光芒特別詭秘,讓我想起了星宿派的武功...

    多八卦一句,因為銀行數據特別敏感,也發生過好多次丟數據的狀況,國內的不說,說國外的:2005年花旗銀行快遞出問題丟失390萬客戶數據,2008年GE Money丟失託管在Iron Mountain的65萬客戶的磁帶數據(當年看到報告裡面不寫「丟失」,只寫「忘記把磁帶放在什麼地方「,好無語)。我在做有需要出庫後運輸到異地的項目時,一般數據中心的人自己都不願意押運,害怕萬一丟了背大鍋大責任哪,最後都把這個球踢給銀行裡面的安全部門保衛科來押鏢。

  4. 不容易壞,保存期長。專業IT設備壞得最多的是硬碟和電源,磁帶機也有壞的,但磁帶壞的很少。看這份HP的官方文檔: http://h20427.www2.hp.com/program/storage/en/zh/download/HPLTO_Ultrium_2.pdf,可以讀寫一百萬次,歸檔保存30年。

說了半天,磁帶長什麼樣子?其實專業備份用的磁帶和大家日常中見過的錄像帶,錄音帶還是差不多的:一個塑料硬盒卷著幾十幾百米深棕色的磁帶。磁帶有很多種格式,比較常用的是DAT格式(用於內置磁帶機)和 LTO格式(用於外痔磁帶機,下面說的主要是這種格式的設備),DLT現在用得比較少了,培訓的時候記得Sony有種AIT格式,但我沒用過。


上圖中右下角那個就是 LTO格式,尺寸是10.5*10.2*2.2 cm,大圖如下:

下圖是貼在磁帶側面用來分辨磁帶的條形碼


用什麼東西來讀寫磁帶?用磁帶機,大小和光碟機差不多。也不貴,標價也就一萬來塊一個吧。繼續上圖:


磁帶機拆了外殼長這個樣子,生子當如磁帶機:內圓外方,柔中帶剛!



備份策略裡面很重要一點就是備份時間窗口,當數據量大的時候,會碰到磁帶機不夠快沒法及時備份完的情況。這個問題很嚴重,有的銀行規定前一天的數據沒備份完的話,第二天不許開業。一個磁帶機不夠用?上磁帶庫!

磁帶庫大致就是一堆磁帶機+放磁帶的空位+一個把磁帶搬來搬去的機械手。磁帶庫的大小和冰箱差不多:小的和小冰箱差不多,中的和中冰箱差不多,大的和大冰箱差不多。我見過最大的是STK的磁帶庫,大約等於郭敬明加黃曉明那麼高,佔地幾平方米像個小房子那麼大,裡面的空位足夠我打一套消磁十八掌。

下圖這個是比較大的磁帶庫,大約有吳彥祖那麼高。2008年中央電視台奧運系統用的就是這個型號的磁帶庫,單盤磁帶800 GB,350盤磁帶,有效容量 280 TB,可以放5000小時素材的存儲。唉,可惜放的都不是大家最喜歡的運動項目......磁帶庫側面有個透明小窗口可以看磁帶在裡面飛奔,正面的那個紫色的方塊是操作面板,十多年前的產品就已經用觸摸屏的了哦!可惜這觸摸屏特點是反應慢,按到手指都疼。名字叫阿紫的果然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下面這個圖也是中央電視台,是音像資料館裡面的磁帶庫。2003年完成的第一期工程有5500個放磁帶的槽位,堪稱吐槽之霸。裡面有2000盤LTO2的磁帶,單盤存儲容量200GB,一期庫容量是1200 TB。

不要嫌容量小,才1.2 PB,注意,這是十年前。十年之後,磁帶和磁帶庫會不會唱一句:「十年之後,我們是朋友,還可以問候,只是那種溫柔,再也找不到擁抱的理由.......」

以下這些文字普通IT工程師,程序員都不知道,可用於吹牛裝逼,請仔細閱讀並背誦以下三個自然段:我認識裝這個磁帶的工程師,他告訴我去安裝上面這玩意是一項艱難的決定。因為這套磁帶庫由10多個磁帶櫃拼在一起:上圖中每個方形的洞所在的立方體就是一個柜子。那個方洞的作用是開門把手(方洞右邊的小孔是開門的鑰匙孔)。設備到貨的時候是分成十幾個柜子來的,需要硬體工程師把它們拼起來。

這十幾個柜子中間是打通的(機械手要把帶子在柜子之間高速挪來挪去),機械手在單櫃內移動的時間指標是:最多3秒,所以機械手的移動速度非常高。而機械手是在導軌上運行的。安裝這個設備很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把每個櫃之間的導軌對齊,調水平(隨設備還配了一個小小的水平儀)。把十幾段一米多長的導軌調到一個直線上,而且調水平是個超麻煩超需要耐心和動手能力的工作。要知道,有不少機房本身的地板就是不平的!全中國有幸(或者說很不幸)干過這個活的也沒多少個。

磁帶庫是數據中心裏面最拉風的設備:一來塊頭大,我陪領導參觀數據中心的時候,磁帶庫被不懂技術的領導誤以為是超級電腦的狀況發生過N次,當時各級下屬紛紛指鹿為馬......二來它是數據中心裏面除了保安和老鼠之外少有能動的東西:裡面的機械手,可以大力把磁帶夾住,抽出來,翻轉著移動到另外一個槽位,強力插進洞中,所有這些大力拔插動作都在一秒內快速完成,伴隨著啪啪啪的響亮聲音(夾住和插入磁帶的塑料碰撞聲),聽著就讓人血脈賁張啊.....

繼續上圖,這是磁帶庫的單個櫃的背部開了門的內部圖,左邊中間有兩對橙色的光纖連接的那個就是磁帶庫裡面的磁帶機,這個磁帶庫才裝了兩個磁帶機,弱爆了,相當於排氣量1.6L的奧迪。注意右邊的電源,都是雙路供電。


下圖是放磁帶的空槽位,右邊那個銀白色的盒子裡面就是觸摸屏。


下筆千言,倚馬可待,可惜離題萬丈,怎麼變成了介紹磁帶設備了。肚子餓了,扯回正題:但最近十年來,慢慢興起了一種新的帶庫,虛擬磁帶庫(VirtualTapeLibrary,簡稱VTL),其原理就是硬碟來模擬磁帶。其靈活性,定址速度,重複刪除能力等附加功能都比傳統的物理磁帶庫好很多。那從傳統的物理磁帶庫怎麼變成虛擬磁帶庫? 這個問題很類似題主提出的問題,就是在介質變化了的情況下,新舊數據怎麼保證能正常讀取?放心,磁帶庫驅動程序,結合各種專業備份軟體,包括NBU,Networker,TSM等等都考慮到了這個兼容性的問題,新瓶裝老酒一點問題都沒有,就是費點時間精力和錢而已。

關鍵在於,不要混淆了數據備份恢復的兩種場景,其它回答中很多人都提到列印出來,刻在石頭上之類的都沒考慮到以下兩種場景的區別。

場景一:備份了之後就沒法檢查和更新。
《三體3》中羅輯在冥王星建造人類墓地就是這種場景。
題目中的新聞那放在5寸盤中的遺囑也是這種場景的變種。

在這種場景下,具體的難點劉慈欣借羅輯之口說了不少,大家可以去看看《三體3》(貼個討論這個片段的鏈接:三體 - 休閑娛樂 solarzoom光伏太陽能網 ,全書請買正版支持大劉)。1977年人類發射到外太空的旅行者1號上保存信息的辦法是:金唱片。其實我認為以人類現在的材料技術能力,這個問題並不太解決。只因為沒有這個需求,導致長期保存的方案不多。

說列印出來和刻在石頭上的同學們,有考慮過如果要刻1TB數據的話,需要多少石頭和紙張嗎?而且列印出來就真安全嗎?凱撒一把火就燒了亞歷山大圖書館了(秦始皇,梁元帝,乾隆皇,紅衛兵都點了「贊」),但陳冠希大師的作品應該一千年後還能看到呢。數字信息絕對比模擬/物理信息更容易保存!

場景二:備份了之後可以隔三岔五的檢查和更新,這是最常見的需求,太容易解決了。
解決方案就兩個要點,連你媽都懂:
1.把數據分不同的介質,地點保存多份,某一份失效就從另外的一份恢復。
人類備份DNA實例:為什麼說連你媽都懂?中國人民早就深諳此道:多子多福嘛,多個小孩就多一份DNA的保障,所以計劃生育從數據備份角度來看是相當不合理的啊,人為製造SPOF嘛。

2.在介質,讀取設備,文件格式快要過期的時候,更新為新的。
人類備份DNA實例:「同志,你看來快死了,最近我黨搞活動:一次性交,不,一次性預存半年黨費的話,組織負責找個女人幫你留個種哦。「 「什麼?沒錢預存?留錢不留種,菊花萬人捅啊,樓主....."

趕著去吃飯,草草收筆了。最後,就沒人覺得這個新聞很有疑點么?一個這麼有信息觸覺的老人,這十多年來就沒改動過遺囑?就沒另存過一份?

針對大家意見的一些補充:
@懸番 的評論我很欣賞:有價值的,人類永恆追求的真知,總會被重複複製與流傳。經不起時間考驗的偽真理,因投機而生的知識,即使被刻在石板上,也不過是些過眼的煙雲。

有知友問:磁帶機不是很古老的東西嗎,怎麼現在還在用?印象中聽歌的磁帶好像容量也不是很大哇,怎麼聽你說好像容量很大的樣子?

聽歌用的收錄機和IT用的磁帶機原理差不多,但不是同一樣東西。錄音帶記錄模擬信息,本文裡面說的磁帶記錄數字信息。容量很難直接類比,你非要衡量的話,也可以這麼算:一盤錄音帶可以錄的歌曲是60分鐘,算一分鐘1MB,也就60MB。

上面只提了專業IT的做法和思路,其它回答裡面已經有很多針對個人用戶如何備份自己數據的回答,我這裡就不重複累贅了。而且沒有具體的用戶環境,不可能給出具體的技術建議,而且最關鍵的,各位還不給錢。

針對我家環境和我自己的需求,只說說我個人的數據備份方式:

  1. 用加密的移動硬碟+增量備份軟體進行備份,我用的備份軟體是Insync,絕對不是最好的,但能符合我的要求了。應對風險是硬碟壞和手提電腦丟失。
  2. 不同時間點備份的多個移動硬碟分布在不同的房產中。應對風險是入屋盜竊和火災風險。
  3. 大家都提到的網路雲盤備份,我只用於數據共享和臨時交換之用,不用於大規模備份,原因是個人認為不安全(這是個人意見,論據請參考烏雲平台,不喜可隨便噴,但請噴得有道理,不然噴了白噴)。我考慮的是收益與風險的平衡,在前兩點的操作已經滿足我的最基本的四項需求的情況下,沒必要引入新的風險。而且網費貴!數據中心運營成本裡面通訊費用有高達30%以上的難道我會隨便說么?
  4. 當然,特別重要的文件,主要是照片,會打個大包加密碼放到Gmail上。應對風險是地震等區域性災難。
  5. 本地備份前有空就校驗一下硬碟,普通就用chkdsk,防止新的壞了的數據破壞了舊的完好的數據。每年用硬碟檢測工具MHDD之類的檢測一下硬碟壽命什麼的。應對風險是邏輯錯誤。
  6. 聽上去操作略有複雜,但其實我也試過簡單操作的方案。10年前我就貪方便在家裡面搭好TSM備份環境,回到家一插網線就自動備份到NAS上,超級方便。不過後來經過風險分析,滿足不了我的需求,我的需求是安全,不是省事。

以上做法,基本達到了國標《GB20988-2007-T 信息安全技術信息系統災難恢復規範》中第二級數據中心的標準。只要我懶筋沒發作按規定操作,RTO= 0.5-1天 RPO=7-14天。


節操聲明:
本文所有圖片來自互聯網(如有版權問題請告訴我,我會默默詛咒你之後刪除),相關客戶資料也都在互聯網上搜到有公開資料才敢列出,網上搜不到的私人珍藏基於職業操守不能列出,衣錦夜行真是痛苦啊,燕公子真不容易。

未經本人同意,請勿私自轉載到知乎之外,有轉載需求請站內私信。


如果是問個人如何辦,選擇當前最可靠的儲存辦法並注意備份,保持更新即可,畢竟數據量不大。

如果是拷問全人類,那目前還沒有妥善的辦法。我非常關注視聽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比如過去用膠片介質儲存,在正確的條件下可以保存一百年,但現在流行將舊的文件轉換為數字化格式,也有新的資料已經只提供數字化的檔案了,這些數字檔案無論用磁介質或是別的介質保存,壽命都只有幾十年,還不如「落後、笨重的」模擬介質呢。視聽文獻資料館的工作人員會告訴你,數字化儲存的備份升級壓力變得更大,成本更高,頻繁升級也會帶來巨大的浪費。

於是我們會期待技術的更進一步。但似乎並不存在一勞永逸的技術。新的技術總是會帶來新的問題,就如同現在「先進的」數字技術已經帶來很多問題一樣。


關於這個問題我寫過一篇專欄 專欄:數字時代的個人記憶
摘錄一段在下面;

我看到有很多服務可以幫助我們「擺脫繁瑣的重複勞動」,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個人生活記錄。Path可以不用我們手動寫出「我今天早上7點起床」,Pebble可以不用我們手動寫「我今天早上跑了3公里」或者「我今天血壓有點高」。

但當你看到機器條理分明地整理出來的睡眠時間曲線時,你真的會在意這個信息嗎?我打賭你會當它是又一個未讀的新聞條目,一秒鐘快速翻過去。多年以後,你回頭望走過的路,自問「我這幾年都做了什麼」的時候,不會有任何智能程序幫你概括作答。

「笨」辦法和「土」辦法是幫助我們親自記住一些東西的根本途徑。只有經過本人努力記住的事情才牢靠。讓我們重拾父輩和祖輩實踐過的行之有效的記憶方式,來尊重和更好對待我們的記憶吧:

?不要留太多的資料——至少要將個人照片和視頻標記優先順序,確定你最重要的經典時刻,以及不那麼重要的隨手拍。
?以實物方式保存最重要的回憶,將精選的照片列印成相冊保存,錄像要刻盤,或選用更穩固的儲存方式。
?定期(比如每年)翻出來看一次,確保自己記得當初發生的事情和自己當時的感受。
?勤於撰寫日記、階段性總結、回憶錄,甚至記賬。幫助老人們撰寫他們的回憶錄,這值得我們花時間精力聽老人口述整理。
?在寫微博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博客,博客的作用在於你是特意用心寫的,更幫助你記住重要的事情。不要使用「九宮格日記」這種格式化的工具輔助寫作,而應該是「我手寫我心」,有什麼寫什麼,以此來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

講述人與機器人之間關係的漫畫《Chobits》中,有這樣一段話:

「我們只要藉助一點點時間的力量,就能超越往日的傷痛,但電腦除非有主人替它消除,否則再悲傷的記憶,它也會始終記得。相反地,就算再重要的記憶,也會因他人之手而消失。對任何人來說,記憶應該都非常重要,但電腦卻無法在這上面自主。」

如果我們以為把自己的記憶託管到電腦上面會放心,那我很擔心我們會變成和電腦一樣,無法對自己的記憶自主。保有這份記憶的能力,將是我們留給自己和後代的寶貴禮物,這份禮物可以讓我們更具有人情味,更容易擁有共同的情感,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很久很久以後,未來世界的人類研究我們留下的磁碟、光碟、U盤、二維碼,就好像我們現在研究甲骨文一樣。既然古人給我們留下了那麼多未解之謎,不如我們也給未來人留下一些未解之謎吧。

或許在未來的學校中,語文課上學習的「古文」就是今天我們在網路上留下的「文字」,老師也會一本正經的跟學生講:「「草泥馬」 就是「操你媽」的通假字,古代人用來問候彼此家人的禮貌用語,以後同學們見面打招呼也可以互相問候「草泥馬」哦!那會顯得你博學、高雅,還很復古呢!」


日立(Hitachi)公司推出了一種在石英玻璃片上存儲數字信息的新方法,這種方法可以抵禦極度高溫和其它嚴酷環境。

這種技術是以二進位方式存儲數據的,通過在石英玻璃薄片上製造點陣將數據記錄下來,而且只需通過普通的光學顯微鏡就能讀取。想要讀取這些數據,只需要對電腦進行簡單的編程就可以了。所以不管以後的電腦有多先進,這些數據將永遠可讀。

這種薄片能抵抗很多化學物品侵蝕,不受無線電波干擾,而且可以直接暴露在高溫的火焰里,在1000攝氏度的環境下加熱兩小時也不會損壞。而且它還防水,這意味著它可以安然度過火災或海嘯等自然災害。也就是說,除非你把它扔進太陽里,或者弄成碎片,否則這些數據基本上是可以永久保存的。

目前的薄片原型可以支持四層點陣數據,每平方英寸能存儲40MB的數據,相當於一張標準CD的存儲量。而且開發者相信在未來多加幾層也沒有問題。

用玻璃將你的數據永久保存
Hitachi unveils glass slivers that store data forever
http://www.guokr.com/article/348553/


私下的資料發 email ,發出之後保管的責任就不再歸你。

公開的資料發 blog 或 zhihu 。
能否傳下去根本無需擔心。有價值,以後自然還能搜到: 我的一些文章三年後還會突然有 pv 和評論。無價值?被遺忘是他應有的歸宿 ,

誰讓你寫的那麼爛。


純文本格式,找一個大一點的視頻一起打包壓縮,改名avi,起個蒼井空飯島愛等的名字,生成ed2k鏈接,散布到網上。

然後把ed2k鏈接記下來吧。


問題的關鍵在於信息定期(不斷的)重新格式化,以新的方式保持延續性。


其實這個問題,可能,真的無解。

不記得去年還是前年曾經一度想尋找一個版本的《夜深沉》,那是我大學時的最愛的一種編排。我已經記不得是從哪裡搞來了,但是當時一聽就很喜歡。我一度誤以為是姜克美演奏的,後來發現不是。專門刻在一張光碟上(650MB的),後來因為種種原因不大喜歡了,於是就丟棄在一堆CD海之中。在我尋找的時候我在那一對無數次搬家都存留的下來的CD海里翻淘了大半日,最終還是無果。

最大的問題在哪裡?那就是連我自己都忘了。

不要小看這個問題,這實際上是問題最大的關鍵。題目中的那位老人在立下所謂遺囑的當時,可能並不是特別在意,以後可能由於種種原因都忘記了。否則在立下之後幾年之設法讀出根本不是什麼難事。

但是,但是,老人忘了,我們每天忘記的事情太多——不信看看你的電腦里,書架上,房間里的犄角旮旯里,有多少你自己都完全忘記了的東西呢?只是在你自己換新電腦,整理書架、打掃房間的時候,才會想起來:原來我還有這個。甚至還能想起很長的一段故事,然後呢?可能兩個月之後你就又一次忘記了這件事情。

忘記就是我們最可怕的敵人,如果你還記得,你可以及時把軟盤上的東西拷貝到硬碟上,光碟上的東西拷貝到DVD上,WordStar格式的文件的內容拷貝到Word里等等,但是如果你忘了,這一切的可能就隨著時間迅速衰減,直到完全沒有可能……

再往深一層,我又想起了另外一個問題:後代會要你這些東西嗎?父親是一位老工程師,在沒有谷歌的年代裡,他主要依靠各種書籍和技術資料來解決各種工程技術問題,多年來他敝帚自珍地留下了所有的書記資料,於是我家的書架上就堆滿了諸如《電子管XX維修技術》、《Apple II編程手冊》、《XX大學學報》等這些早已過時無人問津的東東,在搬家的時候我曾屢次提出要這些書是不是就不要了,老父親總是堅決反對,揚言「你要是敢扔就把我一起扔了算了。」其實父親知道,自己起碼有十幾年沒碰過這些東西了。但是他也清楚,越是這些東西,越是真貴,一旦扔了,再想尋找就幾乎沒有可能了。這些是技術資料,其他的東西也是一樣,無論是你視若珍寶的音樂,還是歷盡艱辛湊齊的美圖,又或是長年積攢的電影,後輩人在了解其意義,學會尊重之前,恐怕是會希望棄之如蔽履而不及的。想想連《永樂大典》這種稀世珍寶都能被賣廢紙、砌牆,就可以想見,即使可以完好保存,後代願不願意保存還是一個很不讓人樂觀的問題。


傳給下一代,這有何難?

有道,百度雲筆記,evernote(印象筆記),

亞馬遜雲存儲,Google Drive, dropbox,騰訊網易郵箱

以上服務保守估計30年也不會掛。如果收到電郵通知一個服務要掛,馬上找那個未來時代的雲服務備份一份就行了。

如果你實在錢多,上Web Hosting, Domain Names, eCommer包一個dedicated server就行了。整個伺服器都給你放東西了嘛,人家幫你付電費,幫你開空調,幫你維護軟硬體問題,幫你防盜,多麼省心。

如果你真要傳到理論上無窮遠的後代。。。用這個函數:

Denote f(1) the function of passing a copy of information to your offspring,

and f(2) the function of passing from your kids to your grandchild,

by definition, we have f(2) = f(f(1)),

so, for any given n epsilon  Z^{+}

f(n) = f(f(n-1)) = f(f(f(n-2))) ..... = f(....f(1).....),

QED.


其實,《三體》裡面已經給出答案了:把文明刻在大地上面~~


我覺得三體裡面信息刻在石頭上太不靠譜了,秦始皇當年刻了那麼多石碑,現在就留下來幾個字。
我覺得可以編碼成DNA,刻在人類的基因里,就算未來人類進化成別的物種,這些DNA還是有可能重新被解碼的。


這個問題可以這樣理解:「如何把信息長久的保存下去」

那麼在理解怎麼保存下去之前,先決問題是「物質受時間摧殘有多麼慘烈」

假設把某種物體保存超過一百年,那麼它會遇到什麼災難呢?

如果是露天,那麼風吹日晒雨淋,這裡就包括風化、紫外線或曝光、鏽蝕,以及森林山火帶來的高溫,理論上地球能到達的最低溫,生物(包括動物和植物)對物質的侵蝕。大致就是這些

如果埋起來,相對來說會好一些,不過土壤成分複雜,包括酸鹼度等的影響對物質的腐蝕會嚴重得多
啊,為了保護信息資料,還是乾脆在外面加一層殼好了,既要有惰性又要有硬度的金屬是最佳選擇,鉑貌似是個好答案,對金屬有研究的朋友可以噴我

加上了殼,裡面放什麼就好說了,金屬保護殼裡面必然是真空,但肯定達不到絕對零度,由於絕對零度以上的分子是不停運動的,所以存儲介質的密度不能太高,要是精密點的硬碟沒準過個幾萬年就讀不出來了,所以肯定是糙點的能持久,保存信息基本就是用二進位了,具體的存儲介質真的無所謂,22世紀的人可能沒見過Iphone,但他們絕對能研究明白怎麼用

好吧,我覺得我答跑題了,有點時間膠囊的意思了,有沒有人問「怎麼把信息保存到一億年後」?我覺得我這個說法還算靠譜

歡迎摺疊……


這個答案可能有點偏題,不過還是發散出來吧。

以前看過王晉康的一篇科幻小說,叫《決戰美杜沙》,說的是一個古怪的富翁,要用他畢生的積蓄讓幾個頂尖的科學家幫他做一個項目:讓他能夠萬世留名。雖然這要求看起來弱爆了,但他的具體要求是要保存一些他的信息到150億年以後。

於是後來大家接了這個項目,並給出的最終的方法——讓這些信息坍縮到黑洞里,躲過時間的流逝。

大家有空可以看看這篇,來拓寬下這問題的思路。然後看看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亞里士多德距今2300多年,他的著作傳到了現在。

孔子距今2500多年,他的話也居然傳到了現在。

孔子的書,經歷了口耳相傳、竹簡、錦帛、紙質,一直到電子書、互聯網,似乎一直沒有斷過。

除了書,還有發明技術,比如生火技術,造紙技術,印刷技術,鑄鐵技術,發電技術……

如果一個東西值得傳,人們是不會讓它失傳的,總會想盡辦法讓它傳下去。


在《天才向左,瘋子向右》這本書中的一個故事提到了一種方法

一個外星人偶然來到了地球,覺得地球很有意思,想帶資料回去。但是因為是偶然來的,自己的飛船不夠大,不可能放下很多樣本。於是外星人找到了一套大英百科全書,覺得這個很好,準備帶回去。但是發現那還不行,因為那一套太多了,還是太重了。外星人就把字母全部用數字代替,於是外星人得到了一串長長的數字,通過飛船的計算機全部按照百科全書順序排列好後準備帶走,但是外星人又發現飛船上的計算機還要存儲很多畫面和視頻,那串大英百科全書數字太長了,佔了很多硬碟空間——我們假設外星技術也需要硬碟。那怎麼辦呢?外星人就測量了自己飛船精確的長度後,把飛船假設為1。又把那串長長的『大英百科數字』按照小數點後的模式,參照飛船長度,在飛船外殼上某處刻了很小的一個點。於是外星人回去了,他只刻了一個點,卻帶走了大英百科全書。回去只要測量出飛船的長度,再找到那個點在飛船上的位置……」

將信息進行數字轉碼,可以得到一個無線小數,標記在單位長度為「1」的物體上,只需將數字「翻譯」出來即可讀取信息。理論上是可行的,並且可以儲存的信息可以是無限的,雖然實現起來有難度,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信息容量較小時我認為是可以實現的。


學學格薩爾王,口傳,你丟了就是家族的罪人


如果只是一份遺囑這麼少的信息量,大可以列印多份出來,保存在幾個不靠近但是可以信任的地方,比如說保險箱、可信任的朋友、長輩家等等


刻在石頭上


從人類這個角度來看不用擔心,因為【稜鏡計劃】全都幫你備份了。


推薦閱讀:

TAG:信息技術(IT) | 數據保護 | 考古 | 人類未來 | 數據存儲技術 |